CN111661757A - 磁浮轨道板翻身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磁浮轨道板翻身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61757A
CN111661757A CN202010447213.4A CN202010447213A CN111661757A CN 111661757 A CN111661757 A CN 111661757A CN 202010447213 A CN202010447213 A CN 202010447213A CN 111661757 A CN111661757 A CN 1116617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rning
magnetic suspension
suspension track
track slab
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4721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钱凯明
蒋激扬
赵连昆
江强
张玉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Shanghai Installa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Shanghai Installa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Shanghai Installa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44721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61757A/zh
Publication of CN1116617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6175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CCRANES; 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FOR CRANES, CAPSTANS, WINCHES, OR TACKLES
    • B66C13/00Other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 B66C13/04Auxiliary devices for controlling movements of suspended loads, or preventing cable slack
    • B66C13/08Auxiliary devices for controlling movements of suspended loads, or preventing cable slack for depositing loads in desired attitudes or positions
    • B66C13/085Auxiliary devices for controlling movements of suspended loads, or preventing cable slack for depositing loads in desired attitudes or positions electric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BSHAPING CLAY OR OTHER CERAMIC COMPOSITIONS; SHAPING SLAG; SHAPING MIXTURES CONTAINING CEMENTITIOUS MATERIAL, e.g. PLASTER
    • B28B17/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apparatus for shaping the material; Auxiliary measures taken in connection with such shap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CCRANES; 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FOR CRANES, CAPSTANS, WINCHES, OR TACKLES
    • B66C1/00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attached to lifting or lowering gear of cranes or adapted for connection therewith for transmitting lifting forces to articles or groups of articles
    • B66C1/10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attached to lifting or lowering gear of cranes or adapted for connection therewith for transmitting lifting forces to articles or groups of articles by mechanical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Load-Engaging Elements For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磁浮轨道板翻身装置及方法。包括一根主吊梁、2组两侧吊杆、2组翻身臂通过4组侧向稳定拉杆连接。在吊杆上设有电动葫芦,其与翻身臂连接位置设有回转机构。通过电动葫芦带动回转机构实现翻身臂的180°翻转。通过翻身臂对轨道板两端面夹持,再由侧向稳定拉杆进行紧固,轨道板安装就位。通过电动葫芦带动回转机构实现翻身臂及所夹持的轨道板的180°翻身动作。

Description

磁浮轨道板翻身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磁浮轨道板翻身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磁浮轨道板为混凝土预制构件,一般长度约6米,宽约3米,厚度约0.5米,总重约15吨。其结构类似于混凝土板梁,但在常规的混凝土板梁预制的工艺过程中,很少涉及翻身要求,因此也没有针对轨道板翻身专项操作的工装具及工艺。当遇到个别板梁需要翻身时,往往也是利用行车、起重机等起重吊装机械进行操作,通过多次提吊及地面临时搁置垫放,最终完成板梁的翻身工作,整个过程繁琐、耗时长,且安全可靠性非常低。
如图1所示,磁浮轨轨道板为扁平状的钢筋混凝土预制块,两侧沿长度方向装有导向板1及滑行板2,下部安装定子铁芯3。该轨道板在预制过程中,为了满足侧向导线板、滑行板表面机加工及定子装配的工艺要求,需要进行整个钢筋混凝土预制块的平面翻身操作。
在磁浮轨道板的生产加工中(预制),根据生产工艺板梁需要翻面3次,由于轨道板(图1)本身重量较大(15吨),板梁尺寸也比较大(6m×2.8m×0.5m),常规手段不便于进行操作,并且具有较大风险,不利于批量化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磁浮轨道板翻身装置及方法。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磁浮轨道板翻身装置,包括:
主吊梁;
两根吊杆,每根吊杆的顶部分别与所述主吊梁的一端连接;
两个翻身臂,每个翻身臂分别与一根吊杆的底部连接,所述翻身臂用于夹持磁浮轨道板;
回转机构,所述回转机构与所述翻身臂连接,所述回转机构位于所述翻身臂和吊杆的连接处;
电动葫芦,所述电动葫芦设置于所述吊杆的上部,所述电动葫芦与所述回转机构连接。
进一步的,上述磁浮轨道板翻身装置中,每个翻身臂上还设置有供磁浮轨道板的定子铁芯穿出的方孔。
进一步的,上述磁浮轨道板翻身装置中,所述回转机构通过花键与所述翻身臂连接。
进一步的,上述磁浮轨道板翻身装置中,所述主吊梁上还设置有吊耳。
进一步的,上述磁浮轨道板翻身装置中,还包括:
4根侧向稳定拉杆,每根侧向稳定拉杆分别连接两根翻身臂的对应侧端。
进一步的,上述磁浮轨道板翻身装置中,所述翻身臂为磁浮轨道板的端面相匹配的框式结构。
进一步的,上述磁浮轨道板翻身装置中,每个翻身臂上还设置有与所述磁浮轨道板连接的上定位螺栓、下定位螺栓及两侧面定位螺栓。
进一步的,上述磁浮轨道板翻身装置中,每个吊杆上设置的电动葫芦的数量为2个。
进一步的,上述磁浮轨道板翻身装置中,每个翻身臂与所述磁浮轨道板的接触面上还设置有橡皮垫。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面,还提供一种磁浮轨道板翻身方法采用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磁浮轨道板翻身装置,所述方法包括:
将磁浮轨道板翻身装置起吊至磁浮轨道板的上方,放松磁浮轨道板翻身装置的翻身臂并与所述磁浮轨道板两端面装配对齐,通过侧向稳定拉杆收紧磁浮轨道板后,确认磁浮轨道板与翻身臂装配紧固;
通过厂房行车将磁浮轨道板翻身装置连同磁浮轨道板起吊腾空;
确定磁浮轨道板的下部离地空间足够进行翻身,启动吊杆上的电动葫芦,两两配合实现回转机构的同向、同步旋转,回转机构带动翻身臂进行180°翻转,从而翻身臂带动磁浮轨道板进行180°翻身,将磁浮轨道板就位于后序工艺加工位置后,松开侧向稳定拉杆及翻身臂,以使磁浮轨道板与磁浮轨道板翻身装置脱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本发明的磁浮轨道板翻身装置是一种集吊装、翻转、夹持等功能综合性的工装具,翻身臂成对使用,分别套在磁浮轨道板的首尾两端,以可同步运行的电动葫芦为动力源,以电动葫芦驱动回转机构,对翻身臂进行翻转控制。
本发明针对一种高速磁浮线路建设工程中轨道板的施工工艺要求,为解决批量生产中轨道板在机加工及定子组装时需要多次翻身的工艺难题,设计了磁浮轨道板翻身装置,以简化工艺,提高操作效率。本发明有效的解决批量生产中磁浮轨道板(毛坯)在机加工及定子组装时需要多次翻身所带来的施工效率和安全问题。本发明通过使用磁浮轨道板翻身装置后,优化了磁浮轨道板翻身工艺流程,降低对起重机械的使用率的同时提高了翻身工装效率,避免了工人在磁浮轨道板翻身过程中的繁重操作,同时整个操作的安全、可靠性也得到保障,利于磁浮轨道板的预制加工。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磁浮轨道板的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磁浮轨道板翻身装置的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磁浮轨道板翻身装置的安装图;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磁浮轨道板翻身装置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2~4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磁浮轨道板翻身装置,包括:
主吊梁4;
两根吊杆5,每根吊杆5的顶部分别与所述主吊梁4的一端连接;
两个翻身臂6,每个翻身臂6分别与一根吊杆5的底部连接,所述翻身臂6用于夹持磁浮轨道板7;
回转机构8,所述回转机构8与所述翻身臂6连接,所述回转机构8位于所述翻身臂6和吊杆5的连接处;
电动葫芦9,所述电动葫芦9设置于所述吊杆5的上部,所述电动葫芦9与所述回转机构8连接。
在此,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磁浮轨道板翻身装置的主要构件可包括一根主吊梁4、2组两侧吊杆5、2组翻身臂6通过4组侧向稳定拉杆10连接。在吊杆上设有4只电动葫芦,其与翻身臂连接位置设有回转机构。通过电动葫芦带动回转机构实现翻身臂的180°翻转。
磁浮轨道板安装如图3示,通过翻身臂对轨道板两端面夹持,再由侧向稳定拉杆进行紧固,轨道板安装就位。通过电动葫芦带动回转机构实现翻身臂及所夹持的轨道板的180°翻身动作。
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磁浮轨道板翻身装置是一种集吊装、翻转、夹持等功能综合性的工装具,翻身臂成对使用,分别套在磁浮轨道板的首尾两端,以可同步运行的电动葫芦为动力源,以电动葫芦驱动回转机构,对翻身臂进行翻转控制。
本发明针对一种高速磁浮线路建设工程中轨道板的施工工艺要求,为解决批量生产中轨道板在机加工及定子组装时需要多次翻身的工艺难题,设计了磁浮轨道板翻身装置,以简化工艺,提高操作效率。本发明有效的解决批量生产中磁浮轨道板(毛坯)在机加工及定子组装时需要多次翻身所带来的施工效率和安全问题。本发明通过使用磁浮轨道板翻身装置后,优化了磁浮轨道板翻身工艺流程,降低对起重机械的使用率的同时提高了翻身工装效率,避免了工人在磁浮轨道板翻身过程中的繁重操作,同时整个操作的安全、可靠性也得到保障,利于磁浮轨道板的预制加工。
本发明的磁浮轨道板翻身装置一实施例中,每个翻身臂上还设置有供磁浮轨道板7的定子铁芯穿3出的方孔11。
在此,由于磁浮轨道板7下部安装的定子铁芯3会超出磁浮轨道板7首尾两端面,故翻身臂6的两侧开有方孔11以便于与磁浮轨道板贴紧固定时不会受定子铁芯的影响。
如图4所示,本发明的磁浮轨道板翻身装置一实施例中,所述回转机构8通过花键12与所述翻身臂连接。
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磁浮轨道板翻身装置一实施例中,所述主吊梁4上还设置有吊耳13。
在此,整个翻身装置通过主吊梁上部吊耳与厂房行车或其他机械起吊,处于悬空状态。保证了轨道板翻身过程中不与地面发生刮擦。
本发明的磁浮轨道板翻身装置一实施例中,还包括:
4根侧向稳定拉杆10,每根侧向稳定拉杆10分别连接两根翻身臂6的对应侧端。
在此,用翻身臂将磁浮轨道板套紧固定好后,收紧两侧共4根侧向稳定拉杆,可以保证板梁在翻转时的稳定性,提高安全系数。
如图2和3所示,本发明的磁浮轨道板翻身装置一实施例中,所述翻身臂6为磁浮轨道板7的端面相匹配的框式结构。
在此,翻身臂为框式结构与轨道板端面相匹配,可以套住轨道板端部。翻身臂的端面尺寸与轨道板端面相匹配,可套入。
如图2和3所示,本发明的磁浮轨道板翻身装置一实施例中,每个翻身臂6上还设置有与所述磁浮轨道板7连接的上定位螺栓14、下定位螺栓15及两侧面定位螺栓16。
在此,磁浮轨道板用翻身臂上的上、下定位螺栓及两侧面定位螺栓进行固定。
如图2和3所示,本发明的磁浮轨道板翻身装置一实施例中,每个吊杆5上设置的电动葫芦9的数量为2个。
本发明的磁浮轨道板翻身装置一实施例中,每个翻身臂6与所述磁浮轨道板7的接触面上还设置有橡皮垫。
在此,可在翻身臂与轨道板端面垫橡胶块,防止轨道板与翻身臂之间的轻微串动。
如图2~4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磁浮轨道板翻身方法,采用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磁浮轨道板翻身装置,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1,将磁浮轨道板翻身装置起吊至磁浮轨道板7的上方,放松磁浮轨道板翻身装置的翻身臂6并与所述磁浮轨道板7两端面装配对齐,通过侧向稳定拉杆10收紧磁浮轨道板后,确认磁浮轨道板与翻身臂装配紧固;
另翻身臂与磁浮轨道板之间可垫放橡皮垫保护;
步骤S2,通过厂房行车将磁浮轨道板翻身装置连同磁浮轨道板7起吊腾空;
步骤S3,确定磁浮轨道板的下部离地空间足够进行翻身,启动吊杆上的电动葫芦9,两两配合实现回转机构8的同向、同步旋转,回转机构8的飞轮带动翻身臂6进行180°翻转,从而翻身臂6带动磁浮轨道板7进行180°翻身,将磁浮轨道板7就位于后序工艺加工位置后,松开侧向稳定拉杆10及翻身臂6,以使磁浮轨道板7与磁浮轨道板翻身装置脱离。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括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磁浮轨道板翻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吊梁;
两根吊杆,每根吊杆的顶部分别与所述主吊梁的一端连接;
两个翻身臂,每个翻身臂分别与一根吊杆的底部连接,所述翻身臂用于夹持磁浮轨道板;
回转机构,所述回转机构与所述翻身臂连接,所述回转机构位于所述翻身臂和吊杆的连接处;
电动葫芦,所述电动葫芦设置于所述吊杆的上部,所述电动葫芦与所述回转机构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浮轨道板翻身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翻身臂上还设置有供磁浮轨道板的定子铁芯穿出的方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浮轨道板翻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机构通过花键与所述翻身臂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浮轨道板翻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吊梁上还设置有吊耳。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浮轨道板翻身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4根侧向稳定拉杆,每根侧向稳定拉杆分别连接两根翻身臂的对应侧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浮轨道板翻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身臂为磁浮轨道板的端面相匹配的框式结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浮轨道板翻身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翻身臂上还设置有与所述磁浮轨道板连接的上定位螺栓、下定位螺栓及两侧面定位螺栓。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浮轨道板翻身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吊杆上设置的电动葫芦的数量为2个。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浮轨道板翻身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翻身臂与所述磁浮轨道板的接触面上还设置有橡皮垫。
10.一种磁浮轨道板翻身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磁浮轨道板翻身装置,所述方法包括:
将磁浮轨道板翻身装置起吊至磁浮轨道板的上方,放松磁浮轨道板翻身装置的翻身臂并与所述磁浮轨道板两端面装配对齐,通过侧向稳定拉杆收紧磁浮轨道板后,确认磁浮轨道板与翻身臂装配紧固;
通过厂房行车将磁浮轨道板翻身装置连同磁浮轨道板起吊腾空;
确定磁浮轨道板的下部离地空间足够进行翻身,启动吊杆上的电动葫芦,两两配合实现回转机构的同向、同步旋转,回转机构带动翻身臂进行180°翻转,从而翻身臂带动磁浮轨道板进行180°翻身,将磁浮轨道板就位于后序工艺加工位置后,松开侧向稳定拉杆及翻身臂,以使磁浮轨道板与磁浮轨道板翻身装置脱离。
CN202010447213.4A 2020-05-25 2020-05-25 磁浮轨道板翻身装置及方法 Pending CN11166175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47213.4A CN111661757A (zh) 2020-05-25 2020-05-25 磁浮轨道板翻身装置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47213.4A CN111661757A (zh) 2020-05-25 2020-05-25 磁浮轨道板翻身装置及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61757A true CN111661757A (zh) 2020-09-15

Family

ID=723845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47213.4A Pending CN111661757A (zh) 2020-05-25 2020-05-25 磁浮轨道板翻身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61757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943007U (zh) 活动支架不变幅架梁吊机
CN103449151A (zh) 叠合板翻转机
CN101104501A (zh) 双主梁多吊点起重机
CN102849627A (zh) 电解槽集中大修转运系统阴极搬运天车
CN201458582U (zh) 一种钢包回转台跨间横移专用吊具
CN201292213Y (zh) 机械起升翻转起重机
CN111661757A (zh) 磁浮轨道板翻身装置及方法
CN212475845U (zh) 磁浮轨道板翻身装置
CN201292211Y (zh) 集中驱动翻转起重机
CN203402663U (zh) 叠合板翻转机
CN205257792U (zh) 带有三角形支撑主梁的桥式起重机
CN110820518B (zh) 一种钢拱桥吊杆加工及吊装方法
CN212503891U (zh) 预制构件翻转装置
CN210855029U (zh) 一种高空运输、吊装作业的钢箱梁构件施工便车
CN210914945U (zh) 铝电解槽上部结构吊装装置
CN209242481U (zh) 一种钢结构施工吊装用的辅助工装
CN201850070U (zh) 桥式起重机移动式司机室
CN113216013A (zh) 一种复合截面节段梁桥后装挑臂的自平衡施工方法
CN201567157U (zh) 一种新型双梁小车
CN201284463Y (zh) 公铁两用架桥机的起重天车
CN201080415Y (zh) 双主梁多吊点起重机
CN219136184U (zh) 一种装配式预制构件的定位吊装装置
CN214935223U (zh) 一种多层钢结构安装用吊运机构
CN217079664U (zh) 一种绿色建筑用铝模板早拆结构
CN211895780U (zh) 一种砂纸机行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