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60741A - 机动二次核反击战略防御反击列车 - Google Patents

机动二次核反击战略防御反击列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60741A
CN111660741A CN202010334545.1A CN202010334545A CN111660741A CN 111660741 A CN111660741 A CN 111660741A CN 202010334545 A CN202010334545 A CN 202010334545A CN 111660741 A CN111660741 A CN 1116607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train
counterattack
cab
defen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3454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60741B (zh
Inventor
王语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RC Industry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RRC Industry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RRC Industry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RRC Industry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33454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60741B/zh
Publication of CN1116607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607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607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607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FVEHICLES FOR USE BOTH ON RAIL AND ON ROAD; AMPHIBIOUS OR LIKE VEHICLES; CONVERTIBLE VEHICLES
    • B60F5/00Other convertible vehicles, i.e. vehicles capable of travelling in or on different media
    • B60F5/02Other convertible vehicles, i.e. vehicles capable of travelling in or on different media convertible into aircraf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FVEHICLES FOR USE BOTH ON RAIL AND ON ROAD; AMPHIBIOUS OR LIKE VEHICLES; CONVERTIBLE VEHICLES
    • B60F1/00Vehicles for use both on rail and on road; Conversions therefor
    • B60F1/04Vehicles for use both on rail and on road; Conversions therefor with rail and road wheels on different ax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FVEHICLES FOR USE BOTH ON RAIL AND ON ROAD; AMPHIBIOUS OR LIKE VEHICLES; CONVERTIBLE VEHICLES
    • B60F3/00Amphibious vehicles, i.e. vehicles capable of travelling both on land and on water; Land vehicles capable of travelling under water
    • B60F3/0007Arrangement of propulsion or steering means on amphibious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FVEHICLES FOR USE BOTH ON RAIL AND ON ROAD; AMPHIBIOUS OR LIKE VEHICLES; CONVERTIBLE VEHICLES
    • B60F3/00Amphibious vehicles, i.e. vehicles capable of travelling both on land and on water; Land vehicles capable of travelling under water
    • B60F3/0007Arrangement of propulsion or steering means on amphibious vehicles
    • B60F3/0015Arrangement of propulsion or steering means on amphibious vehicles comprising track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FVEHICLES FOR USE BOTH ON RAIL AND ON ROAD; AMPHIBIOUS OR LIKE VEHICLES; CONVERTIBLE VEHICLES
    • B60F3/00Amphibious vehicles, i.e. vehicles capable of travelling both on land and on water; Land vehicles capable of travelling under water
    • B60F3/0007Arrangement of propulsion or steering means on amphibious vehicles
    • B60F3/0023Arrangement of propulsion or steering means on amphibious vehicles comprising screw-type ground-engaging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9/0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y external to the vehic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PVEHICLES ADAPTED FOR LOAD TRANSPORTATION OR TO TRANSPORT, TO CARRY, OR TO COMPRISE SPECIAL LOADS OR OBJECTS
    • B60P3/00Vehicles adapted to transport, to carry or to comprise special loads or objects
    • B60P3/06Vehicles adapted to transport, to carry or to comprise special loads or objects for carrying vehicles
    • B60P3/11Vehicles adapted to transport, to carry or to comprise special loads or objects for carrying vehicles for carrying aircraf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BRAILWAY SYSTEMS; EQUIPMENT THEREFOR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1B1/00General arrangement of stations, platforms, or sidings; Railway networks; Rail vehicle marshalling syste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CLOCOMOTIVES; MOTOR RAILCARS
    • B61C17/00Arrangement or disposition of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Use of control gear and control systems
    • B61C17/04Arrangement or disposition of driving cabins, footplates or engine rooms; Ventilation thereo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CLOCOMOTIVES; MOTOR RAILCARS
    • B61C3/00Electric locomotives or railca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DBODY DETAILS OR KINDS OF RAILWAY VEHICLES
    • B61D17/00Construction details of vehicle bodies
    • B61D17/04Construction details of vehicle bodies with bodies of metal; with composite, e.g. metal and wood body structu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DBODY DETAILS OR KINDS OF RAILWAY VEHICLES
    • B61D3/00Wagons or vans
    • B61D3/16Wagons or vans adapted for carrying special loa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GCOUPLINGS; DRAUGHT AND BUFFING APPLIANCES
    • B61G9/00Draw-gear
    • B61G9/04Draw-gear combined with buffing applian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41WEAPONS
    • F41HARMOUR; ARMOURED TURRETS; ARMOURED OR ARMED VEHICLES; MEANS OF ATTACK OR DEFENCE, e.g. CAMOUFLAGE, IN GENERAL
    • F41H13/00Means of attack or defenc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41H13/0043Directed energy weapons, i.e. devices that direct a beam of high energy content toward a target for incapacitating or destroying the target
    • F41H13/005Directed energy weapons, i.e. devices that direct a beam of high energy content toward a target for incapacitating or destroying the target the high-energy beam being a laser beam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41WEAPONS
    • F41HARMOUR; ARMOURED TURRETS; ARMOURED OR ARMED VEHICLES; MEANS OF ATTACK OR DEFENCE, e.g. CAMOUFLAGE, IN GENERAL
    • F41H7/00Armoured or armed vehic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30/00Transportation of goods or passengers via railways, e.g. energy recovery or reducing air resistan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Aiming, Guidance, Guns With A Light Source, Armor, Camouflage, And Targe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战时交通武器系统平台领域,特别是涉及机动二次核反击战略防御反击列车,包括高速行驶可在铁路、公路、空中、海中运行的可变形搭载攻击武器的司机室和由司机室带动能独立运行的多节车辆,其储备可以根据需要独立支撑若干天,并附有承载小型特种车、无人机、护航机、具有铁、路、水、空四栖运载作战能力,可看作是陆地航母。安装有外部环境扫描探测系统以及可视信息融合探测分析系统并配备有列车安全保障系统,所述战略防御反击列车的壳体采用防弹材料及防腐涂层,所述司机室及每节所述车辆内带有等离子设备,以在所述战略防御反击列车外部形成等离子体层以实现雷达隐身。本发明提供的战略防御反击列车能够实现分散独立、集团作战。

Description

机动二次核反击战略防御反击列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战时交通武器系统平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机动二次核反击战略防御反击列车。涉及一种高速运行的铁、公、海、空四位一体的战略防御反击载体-陆地航母。
背景技术
在上世纪前苏联曾经震慑一时的被西方称之为魔鬼列车的导弹列车又称陆地核潜艇,于九十年代苏联解体后被美国强行肢解,2015年俄罗斯重新提出新型导弹列车研制计划,但因经费问题2017年搁浅。目前世界上战时轨道武器系统平台还属于技术空白,目前国内外的轨道列车通常仅能够在轨道上按既定路线行驶。并且,常规的轨道列车通常无法进行战时使用,即,无法承载战时车辆或者无法为战时所需提供必要的支持。军用列车武器系统平台还没有一种综合的铁、公、海、空四位一体的战时交通武器系统平台。缺乏一种四位一体的二次核反击力量,四位一体核打击-空军的携带核导弹与核炸弹的战略轰炸机,陆军的机动公路核弹道导弹发射车、陆军的机动铁路核弹道导弹列车和海军的洲际弹道导弹潜艇。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机动二次核反击战略防御反击列车,以至少实现能够在战时提供必要的战略高强度的攻击能力,包括不仅限于机动二次核反击、水下反潜大尺径核驱动鱼雷。
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战略防御反击列车,包括高速行驶的可在铁路、公路、空中、海中运行的可变形搭载攻击武器的司机室以及由所述司机室带动并能够独立运行的多节车辆,其中,结构上,所述司机室的前部、两侧侧墙、顶部能够变形成防御攻击状态,其中,所述司机室的前部包括驾驶指挥舱、前端自动车钩和前端缓冲装置,并且所述驾驶指挥舱可独立弹出在空中飞行,其中,结构上,多节所述车辆至少包括激光防空系统车辆、潜艇车辆、车载机搭载车辆、导弹系统车辆、水电油自保障消防车辆、电磁屏蔽抗干扰车辆、生活自给储运车辆、医疗救护车辆、特种装备车辆、生化车辆、激光防空系统车辆、多通道制导跟踪雷达车辆、照射发射车辆、自卸载方舱组车辆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结构上,所述司机室以及由所述司机室带动并能够独立运行的多节所述车辆之间通过车端连接系统形成编组。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多节所述车辆中的其中一节车辆车厢构造成能够承载特种军用救援车辆的特种承载车厢,所述特种承载车厢的端部设置有翻转式车门以及可伸缩的上下行坡道,其中,至少一节所述车辆的外部构造成圆形包围结构,以在所述车辆入水后打开合围使得所述车辆形成圆形截面形状,以使所述车辆转换成超导磁潜艇,其中,所述车辆的车厢结构还包括单双层车厢、横向双侧扩展车厢、上下升降车厢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所述司机室配置成战时列车指挥一级中心,并且各所述车辆分别设有二级操控指挥室,所述战略防御反击列车设置有联合/独立双模式的动力综合系统,所述战略防御反击列车配置成能够在轨道上、公路上及水下进行行驶,所述司机室中设置有列车控制系统,并且所述战略防御反击列车上安装有外部环境扫描探测系统以及可视信息融合探测分析系统并配备有列车安全保障系统,其中,所述战略防御反击列车的壳体采用防弹材料及防腐涂层,所述司机室及每节所述车辆内带有等离子设备,以在所述战略防御反击列车外部形成等离子体层以实现雷达隐身。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司机室的包括驾驶指挥舱、前端自动车钩和前端缓冲装置在内的前部能够向上升起,所述车辆的两侧侧墙内侧分别隐藏设置激光炮发射装置,两侧侧墙能够从常规司机室侧位横向展开并升起以将激光炮发射装置带到指定发射位置,同时使得所述激光炮发射装置锁定目标调整发射角度,所述司机室的车下轮对与车架能够随司机室变形,以斜向上变成支撑助力位同时露出车下激光发射装置向下打开角度,以调整倾斜发射角度,并且所述车辆的部分顶部具有隐藏的雷达系统,所述雷达系统能够向上翻起展开以形成防御攻击状态,所述驾驶指挥舱可通过空气喷射系统独立弹出,并且能够打开舱下和尾部电磁螺旋驱动系统以在空中飞行,其中,与所述司机室直接相连的所述车辆的车厢载有激光炮攻击储能装置,所述激光炮攻击储能装置在非自毁状态与所述司机室保持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司机室和每节所述车辆的车厢配备有车端连接系统,所述车端连接系统包括中央集成缓冲装置、自动车钩、风挡、电气连接、压缩空气连接部件,所述中央集成缓冲装置焊接在所述司机室或所述车辆的车厢两端的车架端头的中轴线上,并与电磁自动车钩相连,且装有高清可视监控设备以监控车钩挂连状态,每节所述车辆的车厢外部罩有用于车辆之间柔性连接的风挡,并且内下部两侧分别设有电气连接部件、以及用于制动的压缩机的压缩空气连接部件。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车载机搭载车辆的顶部构造有用于车载机起停的升降式起降平台以及电磁弹弓弹射滑行跑道,并且所述车载机搭载车辆的顶部设置有车顶翻盖,其中,所述车载机至少包括无人机、直升机、护航机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车顶翻盖能够在覆盖所述升降式起降平台的关闭位置和露出所述升降式起降平台的打开位置之间枢转。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司机室和每节所述车辆的车厢底部分别安装有用于在轨道上行驶的钢轮,其中:所述司机室或所述车辆的车厢底部分别安装有用于在公路上行驶的行车轮,所述行车轮能够在收回位置和伸出位置之间伸缩;或者所述司机室或所述车辆的车厢底部分别安装有与所述钢轮同轴旋转设置并用于在公路上行驶的行车轮,所述钢轮和所述行车轮能够共同围绕转轴旋转,以使所述钢轮落下在轨道上行驶或者使所述行车轮落下在公路上行驶;或者所述司机室或所述车辆的车厢底部安装有用于为所述钢轮铺设或收回橡胶轮胎的橡胶轮胎装配装置,在所述司机室或所述车辆由轨道行驶切换至公路行驶时,所述橡胶轮胎装配装置释放磁性橡胶轮胎并吸附至所述钢轮,且伴随所述钢轮的旋转使得所述磁性橡胶轮胎包裹所述钢轮;在所述司机室或所述车辆由公路行驶切换至轨道行驶时,所述橡胶轮胎装配装置收回所述磁性橡胶轮胎;其中,在所述司机室或所述车辆由轨道行驶状态切换至公路行驶状态后,相互连接的所述司机室和车辆或者相互连接的所述车辆彼此脱离并横向驶离路轨。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司机室和每节所述车辆上还分别安装有用于在水下行驶时提供动力的水下驱动机构,使得所述战略防御反击列车能够在轨道上、公路上及水下进行行驶。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每节所述车辆的车厢后部风挡内设置有所述水下驱动机构,所述水下驱动机构包括空气推进器或者磁电-太阳能驱动器、以及折叠螺旋尾翼,其中,所述折叠螺旋尾翼的叶片旋转方向能够进行调整,并且所述折叠螺旋尾翼的尾翼底座角度能够进行调整。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司机室和每节所述车辆的车架构造成全密封一体式焊接承载车架。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司机室和每节所述车辆的底部均设置有隔水防护舱,所述战略防御反击列车的车下设备罩设在所述隔水防护舱中。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多节所述车辆中的其中一节车辆的车厢构造成物资储备车厢,以用于进行物资储备,所述物资储备车厢包括折叠扩展房。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车辆的车厢包括主车厢以及设置在所述主车厢两侧的扩展车厢,其中,所述扩展车厢能够在所述战略防御反击列车的横向方向上相对于所述主车厢外扩或回缩。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车辆的车厢包括底部车厢以及设置在所述底部车厢上的升降车厢,其中,所述升降车厢能够在所述战略防御反击列车的高度方向上相对于所述底部车厢通过电磁、液压撑杆配合驱动升降。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车辆的车厢底部设置有扩展件,所述扩展件能够从所述车辆的车厢底部枢转至从所述车辆的车厢两端部及两侧露出以作为承载平台。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特种承载车厢配置成能够承载双栖爬墙潜伏车辆,其中,所述双栖爬墙潜伏车辆构造成通过真空吸附设备在建筑、列车立面以及角度大于45°的坡道上变向行驶以及在所述战时救护列车行驶过程中附着在车厢外部进行运输,并且所述双栖爬墙潜伏车辆配置成能够在水中下沉并通过车下尾部和中间设置的多组磁悬浮螺旋桨进行悬浮。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特种承载车厢配置成能够承载水陆空三栖变形车载特种车辆,其中,所述水陆空三栖变形车载特种车辆包括第一构型车辆和第二构型车辆,所述第一构型车辆能够承载1人并且能够在双轮机动车、飞行器及舰艇三种形态下变形转换,且能够利用气压设备在空中悬浮;所述第二构型车辆构造成蛋形结构、设置有网格承载结构、承载有轻型发射器并配以声呐探测装置、声波干扰伪装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特种承载车厢配置成能够承载特殊地形行走车辆,其中,所述特殊地形行走车辆的行走机构配置成可更换行走机构,所述可更换行走机构包括履式、螺旋式、越野式车轮中的一种或多种。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多个所述车辆的车厢构造成方舱式车厢,其中,所述方舱式车厢包括通讯方舱、医疗方舱、抢险方舱、发射方舱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所述战略防御反击列车上还设置有方舱自卸载系统,用于将所述方舱式车厢从车架上卸下,所述方舱自卸载系统利用电磁原理驱动承载方舱的滑板,其中配有链式缓冲装置或气压缓冲装置,以防止自卸载时产生振动。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司机室和各所述车辆均带有独立联控及卫星总线的通讯、控制、驱动、监视、反馈系统,以使得所述司机室和各所述车辆能够基于外部环境扫描探测系统、可视信息融合探测分析系统与卫星总线控制进行无人驾驶或者独立自动驾驶,并且所述司机室或所述车辆能够进行远程操控以执行上级发射命令,其中,所述司机室及每节所述车辆外部设置有带防护盖的外接充电插口。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每节所述车辆配备有:用于储备必备生存物资的储存冰箱;自带电机且能够外接充电的防爆灭火机器人及其消防水箱、扫清前方障碍的清障机器人、各车辆间传送物资的输送机器人;以及用于进行消防警报、外部侦查预警、作战预备、驶出铁路提示的联合预警系统,其中所述联合预警系统能够在自身及各车辆、司机室之间同时预警,其中,多节所述车辆中包括特种作战车辆,所述特种作战车辆配备有温控系统和指挥控制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动力综合系统分散式排布在所述司机室和每节所述车辆上,所述动力综合系统包括:常规高速列车电缆动力系统、静流体发电与风力发电结合动力系统、太阳能发电与电磁结合动力系统、以及装配在轮对处的独立的磁电高速电机动力系统,其中,所述静流体发电与风力发电结合动力系统利用行驶过程中车体外表面及车下设备舱流经风力转换成电能,其中,所述战略防御反击列车的轮对处装配有独立的磁电高速电机,其中,各所述车辆的车厢内部配有高能石墨烯电容储能系统、量子高储能系统,车辆车下配有风阻力型获能装置,其中,在所述战略防御反击列车在路轨上连成一体行驶时,各所述车辆动力通过从以下三个动力系统取电:联合通过动力车厢上受电弓从常规高速列车电缆动力系统的路轨总线缆取电、电气供电系统从太阳能发电与电磁结合动力系统取电、以及高速行驶中从静流体发电与风力发电结合系统中取电,同时给高能石墨烯电容储能系统、量子高储能系统储电,其中,在所述司机室和各所述车辆的车钩互相脱离独立运行时,所述司机室和各所述车辆从以下动力系统取电:轮对处装配的独立的磁电高速电机、高能石墨烯电容储能系统及量子高储能系统、太阳能发电与电磁结合动力系统、静流体发电与风力发电结合动力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战略防御反击列车上安装有多个车载实时状态传感器,用于对所述战略防御反击列车进行实时检测监控。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列车控制系统能够驱动所述战略防御反击列车在手动驾驶模式和自动驾驶模式之间切换。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所述司机室中布置有1-3乘员座位,并且在所述司机室的内部顶部设置有能够独立覆盖每个所述乘员座位的下垂式防御隔离罩,其中,每个所述下垂式防御隔离罩均分别连接有一套正压通风换气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外部环境扫描探测系统用于对所述战略防御反击列车的前后方及两侧进行障碍物检测,所述可视信息融合探测分析系统具有监控设备,所述监控设备配置成实时扫描、探测并监控道路前方、后方以及两侧的突发状况,其中,所述可视信息融合探测分析系统用于接收无人侦察机实时回传可视影像,并根据各信息进行人工智能综合模拟分析,以提供参考信息、建议以及预警,其中所有探测、分析、处理信息能够本机储存1年以上形成大数据库以供后续形成研究平台,在研发设计阶段形成原始数据输入模拟分析,降低综合研发成本,以及创新改进,并在全寿命周期、故障跟踪形成立体化数字化、网络化的高速列车理论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导弹系统车辆包括弹道导弹垂直发射系统及发射保障系统,并且所述导弹系统车辆前后连接有指挥车辆和装载燃料车辆以及凹型重心下沉车架。除了具备运输、起竖和发射导弹的功能外,还要具有保温、调温、发射台调直与万向回转、水平装填和贮存导弹等多种功能。弹道导弹垂直发射系统包括发射控制系统和发射装置,导弹发射装置是用来支承导弹、进行发射准备、测试、瞄准并发射导弹的专用装置。通常由基座、支撑、导向、回转和升降等部分组成。发射保障系统其主要任务是完成导弹贮存、防护、运输、转载、弹头弹体对接、起竖、供气、供电、固、液体推进剂加注等。必要时导弹列车可以在行驶过程中或停驶状态下,几分钟内完成导弹发射。车体车架采用高强度碳纤维材料,减少车辆自重加大运载力,使其可以在普通轨道发射导弹。
在发射导弹时,列车将会停止行驶,车厢顶部向侧面打开,发射箱由水平位置转为垂直位置,然后根据指令发射。但是所有这些只有在特殊铁路路基上才能进行,铺设时使用更重的铁轨
在本发明提供的战略防御反击列车中,司机室可在铁路、公路、空中、海中运行并且可变形搭载攻击武器,多节车辆能够由司机室带动并且还能够独立进行运行。多节车辆能够包括多种类型的车辆,使得战略防御反击列车能够挂接各种不同用途的车辆。通过这种方式,使得战略防御反击列车能够实现在战时提供必要的战略高强度的攻击能力。
为填补中国在陆地铁路、公路、水中、空中的立体作战技术空白,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战略防御反击列车,以至少实现能够在战时提供必要的战略高强度的攻击能力,即使铁路线路、列车头被破坏,只要有一节车辆能正常行驶,仍可完成核反击。
技术特性:
1)机动速度快,中国铁路线路长达12万公里以上,运行区域范围广,纵深长,涵洞隧道众多,机动速度快是普通武器运输的数倍,导弹车速度的十倍,千里之路只需2-3小时。
2)隐蔽性好,外表和普通列车无异不易被侦测发现,很容易摆脱追踪、打击。据俄罗斯研究发现在现有技术下,美国要发现追踪时速300KM以上的列车预计至少需要同时调动300颗以上卫星,这将增加美国定位中国洲际弹道导弹部队的难度,加强中国二次核打击力量的可靠性。
3)缩短发射准备所需的停车时间,可以即停即发。外部环境扫描探测系统、可视信息融合探测分析系统、无人侦察机、雷达车辆、卫星联控、电磁屏蔽抗干扰车辆保证了战略安全性和打击精准率。
4)作战模式灵活,高速独立驱动系统和轮系转换方式,可在铁路上双向高速行驶,以及铁、公、海、空四位一体的兼具分散和集团式战略模式,列车两端头车防御攻击变形、微型三栖超导磁潜艇车辆、洲际核导弹车辆,使陆地航母存活高,反击力量强。在海中可以和中国既有舰队协同掩护,形成有效防御反击。
5)运载时的重力及发射时的后坐力对路轨要求高,车辆整体采用高强度防弹碳纤维材料和高速独立驱动系统(去除转向架、减震弹簧等)减轻车身自重50%以上。
6)长期潜伏性,列车壳体采用防弹材料、防腐涂层,等离子雷达隐身技术、水电油自保障消防车辆、电磁屏蔽抗干扰车辆、生活自给储运车辆、医疗救护车辆、生化车辆,保证了列车长期潜伏。根据俄罗斯对飞机等离子技术的风洞试验数据表明,在不改变飞机形态下实现的等离子隐身不仅满足优越性能并且同时可减少阻力30%。经过类比估算时速>350km的高速列车,将会至少减少10%的空气阻力。
列车携带高能激光武器可以用来压制无人机的导引头,引爆导弹或者小艇的燃料箱,潜艇激光炮还可以用来保护航空母舰战斗群,击落来袭的飞航式导弹。列车携带6-10枚多弹头导弹,基本实力至少相当于南海舰队的6-8艘094型战略核潜艇,其搭载多种战略武器系统,自报障系统,以及随时快速连挂扩容,集中、分散作战模式使其战斗力至少相当于一艘中小型航母或舰队。
核导弹独立车厢组(3-16节车厢)每枚导弹搭载多个10万吨级的分导弹头,外表和普通车厢相同,但由于导弹系统威力射程和重量成正比,车架采用中间下沉式整体车架,每节车厢路轨车轮8组,每个车轮采用同轴旋转结构与汽车轮为一组,铁路转为公路运载时开启转换程序在路轨上平稳过度为汽车轮,再单节车厢脱离,车轮转为横向驶出路轨。
除载运车厢,每节车厢带有独立联控司机室及卫星总线的二级指挥室,亦可无人驾驶。独立运行后执行命令。其中包括至少一节车厢具有圆形包围结构,入水后打开形成合围具有深水承压能力,变成超导磁潜艇,3层壳体结构。静流体发电技术结合风力发电技术,利用高速列车快速行驶过程中车体外表面及车下设备舱流经风力转换成电能驱动。配合轮对处独立的永磁电动高速电机。各车厢配有高能石墨烯电容系统、阻力型获能装置。
本列车组将形成系列新型、高速的车型--核谐系,车型、连挂编组形式能和医疗救护专列-移动医院通用。
具体来说,根据司机室及各车辆功能不同,类型分类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类型:
A型:变形搭载攻击武器的司机室+激光防空系统车辆。
B型:三栖超导磁潜艇车辆。
C型:无人机承载、修理、续航车辆。
D型:护航机承载、修理、续航车辆。
E型:多通道制导跟踪雷达车辆。
F型:照射、声波干扰车辆。
G型:导弹发射指挥系统车辆。
H型:电磁炮发射供给车辆。
I型:特种装备车辆。
J型:电磁屏蔽抗干扰车辆。
K型:医疗救护车辆。
L型:生化车辆。
M型:水电油自保障消防车辆。
N型:方舱储备、载运车辆。
O型:医用装备、帐篷储备车辆。
P型:生活自给储运车辆。
Q型:武器弹药储运车辆。
R型:双层睡眠、休息、娱乐、餐饮车辆。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至图4是本发明战略防御反击列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战略防御反击列车司机室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5A至图5D是本发明战略防御反击列车司机室部分变形过程示图;
图5E和图5F是本发明战略防御反击列车驾驶指挥舱弹出后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战略防御反击列车其中一个车辆的结构示意图;
图7A至图7E是本发明战略防御反击列车钢轮及行车轮结构示意图;
图8和图9是本发明战略防御反击列车其中两种车辆的结构示意图;
图10A和图10B是本发明战略防御反击列车自卸载方舱组车辆的结构示意图;
图11A和图11B是本发明战略防御反击列车水电油自保障消防车辆的结构示意图;
图12A至图12C是本发明战略攻击防御反击列车中风挡和尾翼的动作过程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战略攻击防御反击列车的导弹系统车辆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机动二次核反击战略防御反击列车;102:司机室;104:车辆;106:驾驶指挥舱;108:前端自动车钩;110:激光防空系统车辆;112:潜艇车辆;114:车载机搭载车辆;116:导弹系统车辆;118:水电油自保障消防车辆;120:电磁屏蔽抗干扰车辆;122:生活自给储运车辆;124:医疗救护车辆;126:特种装备车辆;128:生化车辆;130:激光防空系统车辆;132:二级操控指挥室;134:激光炮发射装置;136:雷达系统;138:电磁螺旋驱动系统;140:车载机;142:升降式起降平台;144:车顶翻盖;146:钢轮;148:行车轮;150:转轴;152:橡胶轮胎装配装置;154:折叠扩展房;156:主车厢;158:扩展车厢;160:底部车厢;162:升降车厢;164:方舱自卸载系统;166:托板;168:齿轮;170:齿槽;172:支撑平台;174:双门通道;176:走行板;178:消防储水池;180:消防云梯;182:消防水枪及水带;184:加油机;186:自动伸缩爬梯;200:车下轮对;202:车架;204:伪装车窗;300:连接杆;302:磁吸件;304:打开侧翼;306:螺旋助推装置;308:内部框架;402:上层地板;404:下层地板;406:车架;500:车架;502:滑动支架;600:风挡;602:尾翼;700:弹道导弹垂直发射系统;702:发射筒;704:支撑架;706:基座;708:导向件;710:回转件;712:升降机构;800:弹性锁定运输架;802:内藏上下双挂隐蔽车钩;804:局部电磁干扰天线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多根”、“多组”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若干个”、“若干根”、“若干组”的含义是一个或一个以上。
现参见图1至图13,对本发明提供的机动二次核反击战略防御反击列车的实施例进行描述。应当理解的是,以下所述仅是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并不对本申请构成任何特别限定。
如图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机动二次核反击战略防御反击列车100。该机动二次核反击战略防御反击列车100包括高速行驶的可在铁路、公路、空中、海中运行的可变形搭载攻击武器的司机室102以及由司机室102带动并能够独立运行的多节车辆104。
具体来说,司机室102的前部、两侧侧墙、顶部能够变形成防御攻击状态。其中,司机室102的如上所述的前部包括驾驶指挥舱106、前端自动车钩108和前端缓冲装置,并且驾驶指挥舱106可独立弹出在空中飞行,例如如图5至图5E所示。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机动二次核反击战略防御反击列车100包括16辆编组,在机动二次核反击战略防御反击列车100的两端头车中各设一个司机室102,位置如图所示。两端的司机室102具有相同设置与功能,司机室102设计为1-3人驾驶模式,司机室I号操纵台设置在正前方中央位置,两侧分设II号操纵台、III号操纵台。
进一步地,司机驾驶列车所需的电子、电气、空气和机械等设备分别布置在司机I号操纵台以及左、右控制柜中,I号操纵台的台面包括所需的各种控制器,包括方向控制器、牵引控制器、制动控制器和自动升降显示屏,其中司机室及其连挂的各车辆的无人自动驾驶主切换按钮分设在I号操纵台左侧独立区域内,II、III号操纵台分别为武器控制、发射、自动巡检系统控制,行车、通信、调节内部环境等控制。设备组件按功能分组安装,脚部左右侧空间单元为司机室变形、及弹射控制。
返回参见图1至图4,多节车辆104至少包括激光防空系统车辆110、潜艇车辆112、车载机搭载车辆114、导弹系统车辆116、水电油自保障消防车辆118、电磁屏蔽抗干扰车辆120、生活自给储运车辆122、医疗救护车辆124、特种装备车辆126、生化车辆128、激光防空系统车辆130、多通道制导跟踪雷达车辆、照射发射车辆、自卸载方舱组车辆中的一种或多种。当然应当理解的是,如上所述及如图所示仅是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在其他实施例中机动二次核反击战略防御反击列车也可以包括其他未描述或未示出的车辆。此外,在一个实施例中,司机室102以及由司机室102带动并能够独立运行的多节车辆104之间可以通过车端连接系统形成编组;在将于以下描述的实施例中,各节车辆104也可以彼此脱离且与司机室102脱离,从而各自能够进行独立运行。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多节车辆104中的其中一节车辆104(例如特种装备车辆126)的车厢构造成能够承载特种军用救援车辆的特种承载车厢。具体地,该特种承载车厢的端部设置有翻转式车门以及可伸缩的上下行坡道,从而便于特种军用救援车辆能够上行至特种承载车厢中或下行离开特种承载车厢。
在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一节车辆104的外部构造成圆形包围结构,以在车辆104入水于水中行驶时打开合围,使得车辆104能够形成圆形截面形状,从而使得车辆104转换成超导磁潜艇。在一个实施例中,车辆的车厢结构还包括单双层车厢、横向双侧扩展车厢、上下升降车厢中的一种或多种,这将在以下结合示意性的附图进行更详细地描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司机室102配置成战时列车指挥一级中心,并且各车辆104分别设有二级操控指挥室132。
具体来说,机动二次核反击战略防御反击列车100设置有联合/独立双模式的动力综合系统,机动二次核反击战略防御反击列车100配置成能够在轨道上、公路上及水下进行行驶。具体的转换及操作过程将在以下结合实施例进行描述。
进一步地,司机室102中设置有列车控制系统,并且机动二次核反击战略防御反击列车100上安装有外部环境扫描探测系统以及可视信息融合探测分析系统并配备有列车安全保障系统。此外,机动二次核反击战略防御反击列车100的壳体采用防弹材料及防腐涂层,并且司机室102及每节车辆104内带有等离子设备,从而能够在机动二次核反击战略防御反击列车100的外部形成等离子体层以实现机动二次核反击战略防御反击列车100的雷达隐身性能。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司机室102的包括驾驶指挥舱106、前端自动车钩108和前端缓冲装置在内的前部能够向上升起,例如如图5至图5D所示。其中,在如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车下轮对200与车架202随司机室102变形,斜向上变成支撑助力位,同时露出车下激光发射装置向下打开一定角度,调整倾斜发射角度。图5中侧墙上车窗大部分均为伪装车窗204,用以对车辆进行伪装。
在一个实施例中,车辆104的两侧侧墙内侧分别隐藏设置激光炮发射装置134。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车辆104的两侧侧墙能够从常规司机室侧位横向展开并升起,以将激光炮发射装置134带到指定发射位置,同时能够使得激光炮发射装置134锁定目标调整发射角度。
进一步地,车辆104的部分顶部具有隐藏的雷达系统136。雷达系统136能够向上翻起展开以形成防御攻击状态。此外,驾驶指挥舱106可通过空气喷射系统独立弹出,并且能够打开舱下和尾部电磁螺旋驱动系统138以在空中飞行,如图5E所示。
在一个实施例中,与司机室102直接相连的车辆104的车厢载有激光炮攻击储能装置,并且激光炮攻击储能装置在非自毁状态与司机室102保持连接。换句话说,如果激光炮攻击储能装置处于自毁状态下,则其会与司机室102脱离。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司机室102和每节车辆104的车厢配备有车端连接系统。具体来说,车端连接系统包括中央集成缓冲装置、自动车钩、风挡、电气连接、压缩空气连接部件,中央集成缓冲装置焊接在司机室102或车辆104的车厢两端的车架端头的中轴线上并与电磁自动车钩相连,且装有高清可视监控设备以监控车钩挂连状态。每节所述车辆的车厢外部罩有用于车辆之间柔性连接的风挡,并且内下部两侧分别设有电气连接部件、以及用于制动的压缩机的压缩空气连接部件。
现参见图6,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车载机搭载车辆114的顶部构造有用于车载机140起停的升降式起降平台142以及电磁弹弓弹射滑行跑道,并且车载机搭载车辆114的顶部设置有车顶翻盖144。
具体来说,车载机140至少包括无人机、直升机、护航机中的一种或多种,并且车顶翻盖144能够在覆盖升降式起降平台142的关闭位置和露出升降式起降平台142的打开位置之间枢转。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对于机动二次核反击战略防御反击列车100在轨道行驶和公路行驶之间的转换来说,司机室102和每节车辆104的车厢底部分别安装有用于在轨道上行驶的钢轮146。对于公路行驶来说,例如可以包括如下三种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7A所示,司机室102或车辆104的车厢底部分别安装有用于在公路上行驶的行车轮148,行车轮148能够在收回位置和伸出位置之间伸缩,如图7A的箭头所示。
实施例2:如图7B和图7C所示,司机室102或车辆104的车厢底部分别安装有与钢轮146同轴旋转设置并用于在公路上行驶的行车轮148。具体来说,钢轮146和行车轮148能够共同围绕转轴150旋转,以使钢轮146落下在轨道上行驶或者使行车轮148落下在公路上行驶。其中,如图所示,钢轮146和行车轮148之间可以通过连接杆300相互连接,并且连接杆300安装在转轴150上。
实施例3:如图7D和图7E所示,司机室102或车辆104的车厢底部安装有用于为钢轮146铺设或收回橡胶轮胎的橡胶轮胎装配装置152。具体来说,在司机室102或车辆104由轨道行驶切换至公路行驶时,橡胶轮胎装配装置152能够释放磁性橡胶轮胎并吸附至钢轮146的表面,且伴随钢轮146的旋转使得磁性橡胶轮胎包裹钢轮。而在司机室102或车辆104由公路行驶切换至轨道行驶时,橡胶轮胎装配装置152能够收回磁性橡胶轮胎,从而使得钢轮146切换回轨道行驶状态,例如在通电后加载强磁在磁吸件302上,从而收回磁性橡胶轮胎。
应当理解的是,如上所述的各个实施例均是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并不对本发明构成任何限定。并且实施例1至实施例3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本发明不局限于此。进一步,在司机室102或车辆104由轨道行驶状态切换至公路行驶状态后,相互连接的司机室102和车辆104之间、或者相互连接的车辆104之间可以彼此脱离并横向驶离路轨。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司机室102和每节车辆104上还分别安装有用于在水下行驶时提供动力的水下驱动机构,从而使得机动二次核反击战略防御反击列车100能够在轨道上、公路上及水下进行行驶。具体来说,在一个实施例中,每节车辆的车厢后部设置有水下驱动机构,水下驱动机构包括空气推进器或者磁电-太阳能驱动器、以及折叠螺旋尾翼。折叠螺旋尾翼的叶片旋转方向能够进行调整,并且折叠螺旋尾翼的尾翼底座角度能够进行调整。如图12A至图12C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辅助折叠尾翼隐藏在风挡600内,入水后风挡600打开后缩,尾翼602连带磁电-太阳能驱动器向外移动,尾翼602打开。
根据以上实施例,由于机动二次核反击战略防御反击列车100能够在水下行驶,因此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司机室102和每节车辆104的车架构造成全密封一体式焊接承载车架。并且优选地,司机室102和每节车辆104的底部均设置有隔水防护舱,机动二次核反击战略防御反击列车100的车下设备罩设在隔水防护舱中。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多节车辆104中的其中一节车辆的车厢可以构造成物资储备车厢以用于进行物资储备,物资储备车厢可以包括折叠扩展房154,例如如图10A和图10B中所示。
进一步如图8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车辆104的车厢包括主车厢156以及设置在主车厢156两侧的扩展车厢158。具体来说,扩展车厢158能够在机动二次核反击战略防御反击列车100的横向方向上相对于主车厢156外扩或回缩,从而使得车厢能够横向扩展或者恢复成常规状态。其中,如图所示,车辆104的车厢展开后形成打开侧翼304,构造有内部框架308,并且设置有螺旋助推装置306。
进一步如图9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车辆104的车厢包括底部车厢160以及设置在底部车厢160上的升降车厢162。具体地,升降车厢162能够在机动二次核反击战略防御反击列车100的高度方向上相对于底部车厢160通过电磁、液压撑杆配合驱动升降,从而使得车辆104的车厢能够在单层车厢和双层车厢之间进行转换,以适应不同的应用需求。在实际应用中,升降车厢162拉伸后,底部车厢160的车顶横向平展开承重上层地板402,底部车厢160的下层地板404位于车架406上方。
此外,在一个实施例中,当机动二次核反击战略防御反击列车100在水中行驶时,车辆104的车厢底部设置的扩展件能够从车辆104的车厢底部枢转至从车辆104的车厢两端部及两侧露出,从而使得扩展件作为承载平台用于在水面上承载各种设备。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对于特种承载车厢而言,其可以承载各种不同类型的特种车辆。以下以实施例的形式描述特种承载车厢所能够承载的几种特种车辆;但是应当理解,以下所述仅是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并不对本发明构成任何限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特种承载车厢配置成能够承载双栖爬墙潜伏车辆。具体来说,双栖爬墙潜伏车辆构造成通过真空吸附设备在建筑、列车立面以及角度大于45°的坡道上变向行驶以及在战时救护列车行驶过程中附着在车厢外部进行运输,并且双栖爬墙潜伏车辆配置成能够在水中下沉并通过车下尾部和中间设置的多组磁悬浮螺旋桨进行悬浮。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特种承载车厢配置成能够承载水陆空三栖变形车载特种车辆。具体地,水陆空三栖变形车载特种车辆包括第一构型车辆和第二构型车辆。对于第一构型车辆而言,其能够承载1人并且能够在双轮机动车、飞行器及舰艇三种形态下变形转换,且能够利用气压设备在空中悬浮。对于第二构型车辆而言,其构造成蛋形结构、设置有网格承载结构、承载有轻型发射器并配以声呐探测装置。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特种承载车厢配置成能够承载特殊地形行走车辆。具体地,特殊地形行走车辆的行走机构配置成可更换行走机构,可更换行走机构包括履式、螺旋式、越野式车轮中的一种或多种。
现参见图10A和图10B,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多个车辆104的车厢可以构造成方舱式车厢。例如,方舱式车厢可以包括通讯方舱、医疗方舱、抢险方舱、发射方舱中的一种或多种。
相应地,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机动二次核反击战略防御反击列车100上还设置有方舱自卸载系统164。该方舱自卸载系统164用于将方舱式车厢从车架上卸下,例如沿图10A和图10B中的箭头方向。具体来说,方舱自卸载系统利用电磁原理驱动承载方舱的滑板,其中配有链式缓冲装置或气压缓冲装置,以防止自卸载时产生振动。在如图10A和图10B所示的实施例中,示出了另一种方舱自卸载系统164的结构,其中在该节车辆中包括车架500及设置在车架两侧的滑动支架502。方舱可以设置在托板166上,并且托板166上设置有齿轮168,齿轮168能够沿着车架上的齿槽170进行移动,从而使得托板166能够带动方舱进行自卸载操作。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司机室102和各车辆104均带有独立联控及卫星总线的通讯、控制、驱动、监视、反馈系统,以使得司机室102和各车辆104能够基于外部环境扫描探测系统、可视信息融合探测分析系统与卫星总线控制进行无人驾驶或者独立自动驾驶,并且司机室102或车辆104能够进行远程操控以执行上级发射命令。其中,在一个实施例中,司机室102及每节车辆104的外部可以设置有带防护盖的外接充电插口。
另外,在一个实施例中,每节车辆104可以配备有:用于储备必备生存物资的储存冰箱;自带电机且能够外接充电的防爆灭火机器人及其消防水箱、扫清前方障碍的清障机器人、各车辆间传送物资的输送机器人;以及用于进行消防警报、外部侦查预警、作战预备、驶出铁路提示的联合预警系统。其中,在一个实施例中,联合预警系统能够在自身及各车辆、司机室之间同时预警。对于多节车辆104中的特种作战车辆而言,可以配备有温控系统和指挥控制系统。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如上所述的动力综合系统可以分散式排布在司机102室和每节车辆104上。具体来说,动力综合系统可以包括:常规高速列车电缆动力系统、静流体发电与风力发电结合动力系统、太阳能发电与电磁结合动力系统、以及装配在轮对处的独立的磁电高速电机动力系统。
具体地,静流体发电与风力发电结合动力系统利用行驶过程中车体外表面及车下设备舱流经风力转换成电能,并且机动二次核反击战略防御反击列车100的轮对处装配有独立的磁电高速电机。
另外,各车辆104的车厢内部配有高能石墨烯电容储能系统、量子高储能系统,并且车辆车下配有风阻力型获能装置。
进一步地,在机动二次核反击战略防御反击列车100在路轨上连成一体行驶时,各车辆动力可以通过从以下三个动力系统取电:联合通过动力车厢上受电弓从常规高速列车电缆动力系统的路轨总线缆取电、电气供电系统从太阳能发电与电磁结合动力系统取电、以及高速行驶中从静流体发电与风力发电结合系统中取电,同时给高能石墨烯电容储能系统、量子高储能系统储电。
此外,在司机室102和各车辆104的车钩互相脱离独立运行时,司机室102和各车辆104可以从以下动力系统取电:轮对处装配的独立的磁电高速电机、高能石墨烯电容储能系统及量子高储能系统、太阳能发电与电磁结合动力系统、静流体发电与风力发电结合动力系统。
另外在一个实施例中,机动二次核反击战略防御反击列车100上还可以安装有多个车载实时状态传感器,用于对机动二次核反击战略防御反击列车100进行实时检测监控。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列车控制系统能够驱动机动二次核反击战略防御反击列车100在手动驾驶模式和自动驾驶模式之间切换。
对于司机室102而言,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司机室102中布置有多个乘员座位,并且在司机室102的内部顶部设置有能够独立覆盖每个乘员座位的下垂式防御隔离罩,其中,每个下垂式防御隔离罩均分别连接有一套正压通风换气系统。
此外在一个实施例中,如上所述的外部环境扫描探测系统可以用于对机动二次核反击战略防御反击列车100的前后方及两侧进行障碍物检测,而可视信息融合探测分析系统具有监控设备,并且监控设备配置成实时扫描、探测并监控道路前方、后方以及两侧的突发状况。
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可视信息融合探测分析系统用于接收无人侦察机实时回传可视影像,并根据各信息进行人工智能综合模拟分析,以提供参考信息、建议以及预警,其中所有探测、分析、处理信息能够本机储存1年以上以供后续研究调用。
另外,对于导弹系统车辆而言,其可以包括弹道导弹垂直发射系统700及发射保障系统,并且导弹系统车辆前后连接有指挥车辆和装载燃料车辆以及凹型重心下沉车架。如图13所示,导弹系统车辆116包括发射筒702以及支撑发射筒702的支撑架704。除了具备运输、起竖和发射导弹的功能外,还要具有保温、调温、发射台调直与万向回转、水平装填和贮存导弹等多种功能。弹道导弹垂直发射系统包括发射控制系统和发射装置,导弹发射装置是用来支承导弹、进行发射准备、测试、瞄准并发射导弹的专用装置。通常由基座706、支撑架704、导向件708、回转件710和升降机构712等部分组成。发射保障系统其主要任务是完成导弹贮存、防护、运输、转载、弹头弹体对接、起竖、供气、供电、固、液体推进剂加注等。必要时导弹列车可以在行驶过程中或停驶状态下,几分钟内完成导弹发射。车体车架采用高强度碳纤维材料,减少车辆自重加大运载力,使其可以在普通轨道发射导弹。
此外,在各车辆上还设置有弹性锁定运输架800、内藏上下双挂隐蔽车钩802、并且车顶设置有能够打开升起的局部电磁干扰天线设备804。
如图11A和图11B所示,对于机动二次核反击战略防御反击列车100的水电油自保障消防车辆118而言,其车厢能够枢转打开,从而使得车体外部能够用作支撑平台172,并且车外设置有自动伸缩爬梯186。车厢的两侧和其他车厢之间对接并带有双门通道174。车厢侧部的一部分还可以展开作为走行板176使用。在一个实施例中,水电油自保障消防车辆118上可以设置有消防储水池178,与消防储水池178连接设置有消防云梯180,消防云梯180上安装消防水枪及水带182。在水电油自保障消防车辆118的内部还可以安装有用于加油的加油机184。
应当理解的是,图11A和图11B所示的实施例是中间打断省略的视图。在实际应用时,水电油自保障消防车辆118带有完备的水电油储备(固定、移动)供给系统,接地、防爆措施(例如车轮、车架接地导电装置、油气泄漏等监控),还包括空气中油气检测、温度、湿度、压力监控,适用于油、电火灾的扑救设施。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26)

1.一种机动二次核反击战略防御反击列车,其特征在于,包括高速行驶的可在铁路、公路、空中、海中运行的可变形搭载攻击武器的司机室以及由所述司机室带动并能够独立运行的多节车辆,
其中,结构上,所述司机室的前部、两侧侧墙、顶部能够变形成防御攻击状态,其中,所述司机室的前部包括驾驶指挥舱、前端自动车钩和前端缓冲装置,并且所述驾驶指挥舱可独立弹出在空中飞行,
其中,结构上,多节所述车辆至少包括激光防空系统车辆、潜艇车辆、车载机搭载车辆、导弹系统车辆、水电油自保障消防车辆、电磁屏蔽抗干扰车辆、生活自给储运车辆、医疗救护车辆、特种装备车辆、生化车辆、激光防空系统车辆、多通道制导跟踪雷达车辆、照射发射车辆、自卸载方舱组车辆中的一种或多种,
其中,结构上,所述司机室以及由所述司机室带动并能够独立运行的多节所述车辆之间通过车端连接系统形成编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二次核反击战略防御反击列车,其特征在于,多节所述车辆中的其中一节车辆车厢构造成能够承载特种军用救援车辆的特种承载车厢,所述特种承载车厢的端部设置有翻转式车门以及可伸缩的上下行坡道,
其中,至少一节所述车辆的外部构造成圆形包围结构,以在所述车辆入水后打开合围使得所述车辆形成圆形截面形状,以使所述车辆转换成超导磁潜艇,
其中,所述车辆的车厢结构还包括单双层车厢、横向双侧扩展车厢、上下升降车厢中的一种或多种,
其中,所述司机室配置成战时列车指挥一级中心,并且各所述车辆分别设有二级操控指挥室,所述战略防御反击列车设置有联合/独立双模式的动力综合系统,所述战略防御反击列车配置成能够在轨道上、公路上及水下进行行驶,所述司机室中设置有列车控制系统,并且所述战略防御反击列车上安装有外部环境扫描探测系统以及可视信息融合探测分析系统并配备有列车安全保障系统,
其中,所述战略防御反击列车的壳体采用防弹材料及防腐涂层,所述司机室及每节所述车辆内带有等离子设备,以在所述战略防御反击列车外部形成等离子体层以实现雷达隐身。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二次核反击战略防御反击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司机室的包括驾驶指挥舱、前端自动车钩和前端缓冲装置在内的前部能够向上升起,所述车辆的两侧侧墙内侧分别隐藏设置激光炮发射装置,两侧侧墙能够从常规司机室侧位横向展开并升起以将激光炮发射装置带到指定发射位置,同时使得所述激光炮发射装置锁定目标调整发射角度,所述司机室的车下轮对与车架能够随司机室变形,以斜向上变成支撑助力位同时露出车下激光发射装置向下打开角度,以调整倾斜发射角度,并且所述车辆的部分顶部具有隐藏的雷达系统,所述雷达系统能够向上翻起展开以形成防御攻击状态,所述驾驶指挥舱可通过空气喷射系统独立弹出,并且能够打开舱下和尾部电磁螺旋驱动系统以在空中飞行,
其中,与所述司机室直接相连的所述车辆的车厢载有激光炮攻击储能装置,所述激光炮攻击储能装置在非自毁状态与所述司机室保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二次核反击战略防御反击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司机室和每节所述车辆的车厢配备有车端连接系统,所述车端连接系统包括中央集成缓冲装置、自动车钩、风挡、电气连接、压缩空气连接部件,所述中央集成缓冲装置焊接在所述司机室或所述车辆的车厢两端的车架端头的中轴线上,并与电磁自动车钩相连,且装有高清可视监控设备以监控车钩挂连状态,每节所述车辆的车厢外部罩有用于车辆之间柔性连接的风挡,并且内下部两侧分别设有电气连接部件、以及用于制动的压缩机的压缩空气连接部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二次核反击战略防御反击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机搭载车辆的顶部构造有用于车载机起停的升降式起降平台以及电磁弹弓弹射滑行跑道,并且所述车载机搭载车辆的顶部设置有车顶翻盖,
其中,所述车载机至少包括无人机、直升机、护航机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车顶翻盖能够在覆盖所述升降式起降平台的关闭位置和露出所述升降式起降平台的打开位置之间枢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二次核反击战略防御反击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司机室和每节所述车辆的车厢底部分别安装有用于在轨道上行驶的钢轮,其中:
所述司机室或所述车辆的车厢底部分别安装有用于在公路上行驶的行车轮,所述行车轮能够在收回位置和伸出位置之间伸缩;或者
所述司机室或所述车辆的车厢底部分别安装有与所述钢轮同轴旋转设置并用于在公路上行驶的行车轮,所述钢轮和所述行车轮能够共同围绕转轴旋转,以使所述钢轮落下在轨道上行驶或者使所述行车轮落下在公路上行驶;或者
所述司机室或所述车辆的车厢底部安装有用于为所述钢轮铺设或收回橡胶轮胎的橡胶轮胎装配装置,在所述司机室或所述车辆由轨道行驶切换至公路行驶时,所述橡胶轮胎装配装置释放磁性橡胶轮胎并吸附至所述钢轮,且伴随所述钢轮的旋转使得所述磁性橡胶轮胎包裹所述钢轮;在所述司机室或所述车辆由公路行驶切换至轨道行驶时,所述橡胶轮胎装配装置收回所述磁性橡胶轮胎;
其中,在所述司机室或所述车辆由轨道行驶状态切换至公路行驶状态后,相互连接的所述司机室和车辆或者相互连接的所述车辆彼此脱离并横向驶离路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机动二次核反击战略防御反击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司机室和每节所述车辆上还分别安装有用于在水下行驶时提供动力的水下驱动机构,使得所述战略防御反击列车能够在轨道上、公路上及水下进行行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机动二次核反击战略防御反击列车,其特征在于,每节所述车辆的车厢后部风挡内设置有所述水下驱动机构,所述水下驱动机构包括空气推进器或者磁电-太阳能驱动器、以及折叠螺旋尾翼,
其中,所述折叠螺旋尾翼的叶片旋转方向能够进行调整,并且所述折叠螺旋尾翼的尾翼底座角度能够进行调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二次核反击战略防御反击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司机室和每节所述车辆的车架构造成全密封一体式焊接承载车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二次核反击战略防御反击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司机室和每节所述车辆的底部均设置有隔水防护舱,所述战略防御反击列车的车下设备罩设在所述隔水防护舱中。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二次核反击战略防御反击列车,其特征在于,多节所述车辆中的其中一节车辆的车厢构造成物资储备车厢,以用于进行物资储备,所述物资储备车厢包括折叠扩展房。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二次核反击战略防御反击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的车厢包括主车厢以及设置在所述主车厢两侧的扩展车厢,其中,所述扩展车厢能够在所述战略防御反击列车的横向方向上相对于所述主车厢外扩或回缩。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二次核反击战略防御反击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的车厢包括底部车厢以及设置在所述底部车厢上的升降车厢,其中,所述升降车厢能够在所述战略防御反击列车的高度方向上相对于所述底部车厢通过电磁、液压撑杆配合驱动升降。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二次核反击战略防御反击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的车厢底部设置有扩展件,所述扩展件能够从所述车辆的车厢底部枢转至从所述车辆的车厢两端部及两侧露出以作为承载平台。
1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动二次核反击战略防御反击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特种承载车厢配置成能够承载双栖爬墙潜伏车辆,其中,所述双栖爬墙潜伏车辆构造成通过真空吸附设备在建筑、列车立面以及角度大于45°的坡道上变向行驶以及在所述战时救护列车行驶过程中附着在车厢外部进行运输,并且所述双栖爬墙潜伏车辆配置成能够在水中下沉并通过车下尾部和中间设置的多组磁悬浮螺旋桨进行悬浮。
1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动二次核反击战略防御反击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特种承载车厢配置成能够承载水陆空三栖变形车载特种车辆,
其中,所述水陆空三栖变形车载特种车辆包括第一构型车辆和第二构型车辆,所述第一构型车辆能够承载1人并且能够在双轮机动车、飞行器及舰艇三种形态下变形转换,且能够利用气压设备在空中悬浮;所述第二构型车辆构造成蛋形结构、设置有网格承载结构、承载有轻型发射器并配以声呐探测装置。
1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动二次核反击战略防御反击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特种承载车厢配置成能够承载特殊地形行走车辆,
其中,所述特殊地形行走车辆的行走机构配置成可更换行走机构,所述可更换行走机构包括履式、螺旋式、越野式车轮中的一种或多种。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二次核反击战略防御反击列车,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车辆的车厢构造成方舱式车厢,其中,所述方舱式车厢包括通讯方舱、医疗方舱、抢险方舱、发射方舱中的一种或多种,
其中,所述战略防御反击列车上还设置有方舱自卸载系统,用于将所述方舱式车厢从车架上卸下,所述方舱自卸载系统利用电磁原理驱动承载方舱的滑板,其中配有链式缓冲装置或气压缓冲装置,以防止自卸载时产生振动。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二次核反击战略防御反击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司机室和各所述车辆均带有独立联控及卫星总线的通讯、控制、驱动、监视、反馈系统,以使得所述司机室和各所述车辆能够基于外部环境扫描探测系统、可视信息融合探测分析系统与卫星总线控制进行无人驾驶或者独立自动驾驶,并且所述司机室或所述车辆能够进行远程操控以执行上级发射命令,其中,所述司机室及每节所述车辆外部设置有带防护盖的外接充电插口。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二次核反击战略防御反击列车,其特征在于,每节所述车辆配备有:用于储备必备生存物资的储存冰箱;自带电机且能够外接充电的防爆灭火机器人及其消防水箱、扫清前方障碍的清障机器人、各车辆间传送物资的输送机器人;以及用于进行消防警报、外部侦查预警、作战预备、驶出铁路提示的联合预警系统,其中所述联合预警系统能够在自身及各车辆、司机室之间同时预警,
其中,多节所述车辆中包括特种作战车辆,所述特种作战车辆配备有温控系统和指挥控制系统。
2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动二次核反击战略防御反击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综合系统分散式排布在所述司机室和每节所述车辆上,所述动力综合系统包括:常规高速列车电缆动力系统、静流体发电与风力发电结合动力系统、太阳能发电与电磁结合动力系统、以及装配在轮对处的独立的磁电高速电机动力系统,
其中,所述静流体发电与风力发电结合动力系统利用行驶过程中车体外表面及车下设备舱流经风力转换成电能,其中,所述战略防御反击列车的轮对处装配有独立的磁电高速电机,
其中,各所述车辆的车厢内部配有高能石墨烯电容储能系统、量子高储能系统,车辆车下配有风阻力型获能装置,
其中,在所述战略防御反击列车在路轨上连成一体行驶时,各所述车辆动力通过从以下三个动力系统取电:联合通过动力车厢上受电弓从常规高速列车电缆动力系统的路轨总线缆取电、电气供电系统从太阳能发电与电磁结合动力系统取电、以及高速行驶中从静流体发电与风力发电结合系统中取电,同时给高能石墨烯电容储能系统、量子高储能系统储电,
其中,在所述司机室和各所述车辆的车钩互相脱离独立运行时,所述司机室和各所述车辆从以下动力系统取电:轮对处装配的独立的磁电高速电机、高能石墨烯电容储能系统及量子高储能系统、太阳能发电与电磁结合动力系统、静流体发电与风力发电结合动力系统。
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二次核反击战略防御反击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战略防御反击列车上安装有多个车载实时状态传感器,用于对所述战略防御反击列车进行实时检测监控。
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动二次核反击战略防御反击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列车控制系统能够驱动所述战略防御反击列车在手动驾驶模式和自动驾驶模式之间切换。
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二次核反击战略防御反击列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司机室中布置有多个乘员座位,并且在所述司机室的内部顶部设置有能够独立覆盖每个所述乘员座位的下垂式防御隔离罩,其中,每个所述下垂式防御隔离罩均分别连接有一套正压通风换气系统。
2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动二次核反击战略防御反击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环境扫描探测系统用于对所述战略防御反击列车的前后方及两侧进行障碍物检测,所述可视信息融合探测分析系统具有监控设备,所述监控设备配置成实时扫描、探测并监控道路前方、后方以及两侧的突发状况,
其中,所述可视信息融合探测分析系统用于接收无人侦察机实时回传可视影像,并根据各信息进行人工智能综合模拟分析,以提供参考信息、建议以及预警,其中所有探测、分析、处理信息能够本机储存1年以上以供后续研究调用。
26.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机动二次核反击战略防御反击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弹系统车辆包括弹道导弹垂直发射系统及发射保障系统,并且所述导弹系统车辆前后连接有指挥车辆和装载燃料车辆以及凹型重心下沉车架。
CN202010334545.1A 2020-04-24 2020-04-24 战略防御反击列车 Active CN11166074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34545.1A CN111660741B (zh) 2020-04-24 2020-04-24 战略防御反击列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34545.1A CN111660741B (zh) 2020-04-24 2020-04-24 战略防御反击列车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60741A true CN111660741A (zh) 2020-09-15
CN111660741B CN111660741B (zh) 2022-11-22

Family

ID=723828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34545.1A Active CN111660741B (zh) 2020-04-24 2020-04-24 战略防御反击列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60741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77502A (zh) * 2021-03-15 2021-06-18 中车眉山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适应不同连挂方式的中部瞭望型守车
CN114460971A (zh) * 2022-04-07 2022-05-10 山东欧龙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融合飞行器控制的交互平台及平台数据识别处理方法
RU220588U1 (ru) * 2022-09-22 2023-09-22 Александр Сергеевич Шалагин Быстросъёмное бронирование тепловоза ТЭМ-18 ДМ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78244Y (zh) * 1999-05-27 2000-05-17 粟戎生 自动展合式汽车
CN2698643Y (zh) * 2003-10-30 2005-05-11 陈建华 液压式升降增容车厢
CN201646760U (zh) * 2010-01-26 2010-11-24 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 自动车钩缓冲装置
CN103600630A (zh) * 2013-10-21 2014-02-26 江苏振翔车辆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消防车轨道行驶转换装置
CN104163081A (zh) * 2014-08-27 2014-11-26 刘长武 一种水陆两栖汽车
CN204017371U (zh) * 2013-12-24 2014-12-17 林启强 玩具车车厢打开关闭联动装置
CN104964605A (zh) * 2015-05-20 2015-10-07 湖北航天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所 一种基于铁路的多功能发射系统及发射方法
CN207747806U (zh) * 2017-12-31 2018-08-21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车载无人机的收放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78244Y (zh) * 1999-05-27 2000-05-17 粟戎生 自动展合式汽车
CN2698643Y (zh) * 2003-10-30 2005-05-11 陈建华 液压式升降增容车厢
CN201646760U (zh) * 2010-01-26 2010-11-24 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 自动车钩缓冲装置
CN103600630A (zh) * 2013-10-21 2014-02-26 江苏振翔车辆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消防车轨道行驶转换装置
CN204017371U (zh) * 2013-12-24 2014-12-17 林启强 玩具车车厢打开关闭联动装置
CN104163081A (zh) * 2014-08-27 2014-11-26 刘长武 一种水陆两栖汽车
CN104964605A (zh) * 2015-05-20 2015-10-07 湖北航天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所 一种基于铁路的多功能发射系统及发射方法
CN207747806U (zh) * 2017-12-31 2018-08-21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车载无人机的收放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77502A (zh) * 2021-03-15 2021-06-18 中车眉山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适应不同连挂方式的中部瞭望型守车
CN114460971A (zh) * 2022-04-07 2022-05-10 山东欧龙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融合飞行器控制的交互平台及平台数据识别处理方法
CN114460971B (zh) * 2022-04-07 2022-07-12 山东欧龙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融合飞行器控制的交互平台及平台数据识别处理方法
RU220588U1 (ru) * 2022-09-22 2023-09-22 Александр Сергеевич Шалагин Быстросъёмное бронирование тепловоза ТЭМ-18 ДМ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60741B (zh) 2022-11-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54426B (zh) 一种多旋翼无人机消防系统设计方法及系统
CN109421939B (zh) 用于飞行器的轨道回收系统
US20080017426A1 (en) Modular vehicle system and method
CN110329515B (zh) 一种察打一体飞机的设计方法及系统
CN102166931A (zh) 新能源多功能飞机
CN103832591A (zh) 新能源多功能飞机
RU2654898C1 (ru) Робототехнический разведывательный комплекс амфибийный
CN111660741B (zh) 战略防御反击列车
CN107867372A (zh) 可潜载具
CN102923284A (zh) 一种具较高战力与生存能力的隐形航母
CN206654178U (zh) 一种无飞行甲板航母
CN102180075A (zh) 飞行汽车
EA033579B1 (ru) Самолет для доставки десанта, вооружений и гражданских грузов
CN108819633A (zh) Ai智能垂直起降海陆空可变换航母、运载机及通用运载装置
CN210364404U (zh) 一种察打一体飞机
CN210494977U (zh) 一种多旋翼无人机消防系统
US20160176254A1 (en) Modularized containerized amphibious vehicle transport
CN110744978A (zh) 助推式三栖共轴双旋翼直升飞车
RU196251U1 (ru) Беспилотный вертолёт "тень"
US7056167B1 (en) Life boot
RU2626418C2 (ru) Аквааэрокосмический летательный аппарат
CN206231598U (zh) 一种多功能水面舰艇
RU2207968C2 (ru) Многоцелевой высокоманевренный сверхзвуковой самолет, его агрегаты планера, оборудование и системы
CN110497750A (zh) 一种两栖多用途高速渡船
RU96123485A (ru) Многоцелевой высокоманевренный сверхзвуковой самолет, его агрегаты планера, оборудование и систем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