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55564B - 脱轨系数的推断方法以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脱轨系数的推断方法以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55564B
CN111655564B CN201980010217.1A CN201980010217A CN111655564B CN 111655564 B CN111655564 B CN 111655564B CN 201980010217 A CN201980010217 A CN 201980010217A CN 111655564 B CN111655564 B CN 11165556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efficient
wheel weight
lateral force
derailment
carri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1021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55564A (zh
Inventor
伊保日和吏
下川嘉之
久保奈帆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ppon Stee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ppon Steel and Sumitomo Meta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ppon Steel and Sumitomo Metal Corp filed Critical Nippon Steel and Sumitomo Metal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16555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555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555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555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FRAIL VEHICLE SUSPENSIONS, e.g. UNDERFRAMES, BOGIES OR ARRANGEMENTS OF WHEEL AXLES; RAIL VEHICLES FOR USE ON TRACKS OF DIFFERENT WIDTH; PREVENTING DERAILING OF RAIL VEHICLES; WHEEL GUARDS, OBSTRUCTION REMOVERS OR THE LIKE FOR RAIL VEHICLES
    • B61F9/00Rail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means for preventing derailing, e.g. by use of guide whe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KAUXILIARY EQUIP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RAILWAY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1K9/00Railway vehicle profile gauges; Detecting or indicating overheating of components; Apparatus on locomotives or cars to indicate bad track sections; General design of track recording vehicles
    • B61K9/08Measuring installations for surveying permanent wa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ntrol Of Driving Devices And Active Controlling Of Vehicle (AREA)
  • Force Measurement Appropriate To Specific Purposes (AREA)
  • Machines For Laying And Maintaining Railways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脱轨系数的推断方法、装置以及程序。本发明的推断方法制作推断基准曲线区间(1)中的监控台车(3)的外轨脱轨系数(Q/P1)的第1推断式,制作推断基准曲线区间中的通常台车(4)的外轨脱轨系数(Q/P2)的第2推断式,制作推断通常曲线区间(2)中的监控台车的外轨脱轨系数(Q/P3)的第3推断式,基于第1推断式中的谓词变量的系数\第3推断式中的谓词变量的系数等,制作针对第2推断式中的谓词变量的校正系数,在第2推断式中的谓词变量的系数中加入校正系数,由此制作推断通常曲线区间中的通常台车的外轨脱轨系数(Q/P4)的第4推断式,通过基准曲线区间的测定装置(11)测定通常台车的轮重以及侧向力,将根据它们运算出的运算值等作为谓词变量输入到第4推断式而推断外轨脱轨系数(Q/P4)。由此,提供能够推断通常曲线区间中的通常台车的外轨脱轨系数的方法。

Description

脱轨系数的推断方法以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铁路车辆所具备的台车在轨道的曲线区间行驶时的脱轨系数进行推断的方法、装置以及程序。尤其是,本发明涉及能够对通常曲线区间(未设置能够测定轮重以及侧向力的测定装置的曲线区间)中的通常台车(无法测定轮重以及侧向力的台车)的脱轨系数进行推断的方法、装置以及程序。
背景技术
对针对铁路车辆脱轨的指标进行评价,并采取与评价结果相应的对策的情况,在提高铁路车辆的行驶安全性的方面较重要。
以往,作为针对脱轨的指标,广泛使用脱轨系数Q/P,该脱轨系数Q/P 是将车轮与轨道之间的水平方向的作用力即侧向力Q除以车轮与轨道之间的垂直方向的作用力即轮重P而得到的值。尤其是,铁路车辆在轨道的曲线区间中行驶时、铁路车辆的台车所具备的前侧轮轴所具有的外轨侧车轮的脱轨系数(外轨脱轨系数)Q/P被广泛使用。
作为用于计算脱轨系数Q/P的轮重P以及侧向力Q的测定方法,已知有以下两种。
(1)地上测定:在曲线区间中设置能够通过对作用于轨道的力进行检测来测定轮重P以及侧向力Q的测定装置,通过该测定装置对在上述曲线区间中行驶的台车的轮重P以及侧向力Q进行测定的方法(例如,参照日本特开平 10-185666号公报)。
(2)车上测定:利用安装有能够通过对作用于车轮的力进行检测来测定轮重P以及侧向力Q的传感器的被称为PQ监控台车的台车,对该台车所行驶的曲线区间中的轮重P以及侧向力Q进行测定的方法(例如,参照日本特开 2014-54881号公报)。
根据地上测定,能够对在设置有测定装置的曲线区间中行驶的全部台车的轮重P以及侧向力Q进行测定。但是,在未设置测定装置的曲线区间中无法测定轮重P以及侧向力Q。在对全部曲线区间设置测定装置的情况下,成本高涨并且维护的时间劳力增大,因此不现实。
根据车上测定,能够对PQ监控台车所行驶的全部曲线区间中的轮重P 以及侧向力Q进行测定。但是,对于PQ监控台车以外的无法测定轮重以及侧向力的台车,无法测定轮重P以及侧向力Q。在使全部台车成为PQ 监控台车的情况下,成本高涨并且维护的时间劳力增大,因此不现实。
如上所述,作为轮重P以及侧向力Q的测定方法,无论使用地上测定或者车上测定中的哪一种,都无法测定在通常曲线区间(未设置能够测定轮重P以及侧向力Q的测定装置的曲线区间)中行驶的通常台车(无法测定轮重P以及侧向力Q的台车)的轮重P以及侧向力Q,因此存在无法计算通常台车在通常曲线区间中行驶时的外轨脱轨系数Q/P这样的问题。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那样的现有技术的问题点而完成的,其课题在于提供能够对通常曲线区间(未设置能够测定轮重以及侧向力的测定装置的曲线区间)中的通常台车(无法测定轮重以及侧向力的台车)的脱轨系数进行推断的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第1方式的脱轨系数的推断方法为,对铁路车辆所具备的台车在轨道的曲线区间中行驶时的脱轨系数进行推断,包括:第1推断式制作工序,在能够测定轮重以及侧向力的监控台车在设置有能够测定轮重以及侧向力的测定装置的轨道的基准曲线区间中行驶时,通过上述测定装置对上述监控台车的轮重以及侧向力进行测定,将根据上述测定出的轮重以及侧向力运算出的脱轨系数作为目标变量,至少将根据上述测定出的轮重以及侧向力运算出的规定的运算值以及上述监控台车的行驶速度作为谓词变量,而进行多变量分析,由此制作对上述基准曲线区间中的上述监控台车的脱轨系数进行推断的第1推断式;第2推断式制作工序,在无法测定轮重以及侧向力的通常台车在上述基准曲线区间中行驶时,通过上述测定装置对上述通常台车的轮重以及侧向力进行测定,将根据上述测定出的轮重以及侧向力运算出的脱轨系数作为目标变量、至少将根据上述测定出的轮重以及侧向力运算出的规定的运算值以及上述通常台车的行驶速度作为谓词变量,而进行多变量分析,由此制作对上述基准曲线区间中的上述通常台车的脱轨系数进行推断的第2推断式;第3推断式制作工序,在能够测定轮重以及侧向力的监控台车在未设置能够测定轮重以及侧向力的测定装置的轨道的通常曲线区间中行驶时,通过上述监控台车对上述监控台车的轮重以及侧向力进行测定,将根据上述测定出的轮重以及侧向力运算出的脱轨系数作为目标变量,至少将根据上述测定出的轮重以及侧向力运算出的规定的运算值以及上述监控台车的行驶速度作为谓词变量,而进行多变量分析,由此制作对上述通常曲线区间中的上述监控台车的脱轨系数进行推断的第3推断式;校正系数制作工序,基于上述第1推断式中的上述谓词变量的系数、上述第3推断式中的上述谓词变量的系数、在制作上述第1推断式时使用的上述谓词变量的值、以及在制作上述第3推断式时使用的上述谓词变量的值,制作针对上述第2推断式中的上述谓词变量的校正系数;第4推断式制作工序,通过对上述第2推断式中的上述谓词变量的系数加入上述校正系数,由此制作对上述通常曲线区间中的上述通常台车的脱轨系数进行推断的第4推断式;以及推断工序,在上述通常台车在上述基准曲线区间中行驶时,通过上述测定装置对上述通常台车的轮重以及侧向力进行测定,至少将根据上述测定出的轮重以及侧向力运算出的规定的运算值以及上述通常台车的行驶速度输入到上述第4推断式,由此对上述通常曲线区间中的上述通常台车的脱轨系数进行推断。
第2方式的脱轨系数推断装置为,对铁路车辆所具备的台车在轨道的曲线区间中行驶时的脱轨系数进行推断,包括:第1推断式制作部,将能够测定轮重以及侧向力的监控台车在设置有能够测定轮重以及侧向力的测定装置的轨道的基准曲线区间中行驶时、通过上述测定装置对上述监控台车的轮重以及侧向力进行测定的结果作为输入,将根据上述测定出的轮重以及侧向力运算出的脱轨系数作为目标变量,至少将根据上述测定出的轮重以及侧向力运算出的规定的运算值以及上述监控台车的行驶速度作为谓词变量,而进行多变量分析,由此制作对上述基准曲线区间中的上述监控台车的脱轨系数进行推断的第1推断式;第2推断式制作部,将无法测定轮重以及侧向力的通常台车在上述基准曲线区间中行驶时、通过上述测定装置对上述通常台车的轮重以及侧向力进行测定的结果作为输入,将根据上述测定出的轮重以及侧向力运算出的脱轨系数作为目标变量,至少将根据上述测定出的轮重以及侧向力运算出的规定的运算值以及上述通常台车的行驶速度作为谓词变量,而进行多变量分析,由此制作对上述基准曲线区间中的上述通常台车的脱轨系数进行推断的第2推断式;第3推断式制作部,将能够测定轮重以及侧向力的监控台车在未设置能够测定轮重以及侧向力的测定装置的轨道的通常曲线区间中行驶时、通过上述监控台车对上述监控台车的轮重以及侧向力进行测定的结果作为输入,将根据上述测定出的轮重以及侧向力运算出的脱轨系数作为目标变量,至少将根据上述测定出的轮重以及侧向力运算出的规定的运算值以及上述监控台车的行驶速度作为谓词变量,而进行多变量分析,由此制作对上述通常曲线区间中的上述监控台车的脱轨系数进行推断的第3推断式;校正系数制作部,基于上述第1推断式中的上述谓词变量的系数、上述第3推断式中的上述谓词变量的系数、在制作上述第1推断式时使用的上述谓词变量的值、以及在制作上述第3推断式时使用的上述谓词变量的值,制作针对上述第2推断式中的上述谓词变量的校正系数;第4推断式制作部,通过在上述第2 推断式中的上述谓词变量的系数中加入上述校正系数,由此制作对上述通常曲线区间中的上述通常台车的脱轨系数进行推断的第4推断式;以及推断部,将上述通常台车在上述基准曲线区间中行驶时、通过上述测定装置对上述通常台车的轮重以及侧向力进行测定的结果作为输入,至少将根据上述测定出的轮重以及侧向力运算出的规定的运算值以及上述通常台车的行驶速度输入到上述第4推断式,由此对上述通常曲线区间中的上述通常台车的脱轨系数进行推断。
第3方式的程序为,对铁路车辆所具备的台车在轨道的曲线区间中行驶时的脱轨系数进行推断,该程序用于使计算机执行如下内容:将能够测定轮重以及侧向力的监控台车在设置有能够测定轮重以及侧向力的测定装置的轨道的基准曲线区间中行驶时、通过上述测定装置对上述监控台车的轮重以及侧向力进行测定的结果作为输入,将根据上述测定出的轮重以及侧向力运算出的脱轨系数作为目标变量,至少将根据上述测定出的轮重以及侧向力运算出的规定的运算值以及上述监控台车的行驶速度作为谓词变量,而进行多变量分析,由此制作对上述基准曲线区间中的上述监控台车的脱轨系数进行推断的第1推断式;将在无法测定轮重以及侧向力的通常台车在上述基准曲线区间中行驶时、通过上述测定装置对上述通常台车的轮重以及侧向力进行测定的结果作为输入,将根据上述测定出的轮重以及侧向力运算出的脱轨系数作为目标变量,至少将根据上述测定出的轮重以及侧向力运算出的规定的运算值以及上述通常台车的行驶速度作为谓词变量,而进行多变量分析,由此制作对上述基准曲线区间中的上述通常台车的脱轨系数进行推断的第2推断式;将能够测定轮重以及侧向力的监控台车在未设置能够测定轮重以及侧向力的测定装置的轨道的通常曲线区间中行驶时、通过上述监控台车对上述监控台车的轮重以及侧向力进行测定的结果作为输入,将根据上述测定出的轮重以及侧向力运算出的脱轨系数作为目标变量,至少将根据上述测定出的轮重以及侧向力运算出的规定的运算值以及上述监控台车的行驶速度作为谓词变量,而进行多变量分析,由此制作对上述通常曲线区间中的上述监控台车的脱轨系数进行推断的第3 推断式;基于上述第1推断式中的上述谓词变量的系数、上述第3推断式中的上述谓词变量的系数、在制作上述第1推断式时使用的上述谓词变量的值、以及在制作上述第3推断式时使用的上述谓词变量的值,制作针对上述第2推断式中的上述谓词变量的校正系数;通过在上述第2推断式中的上述谓词变量的系数中加入上述校正系数,由此制作对上述通常曲线区间中的上述通常台车的脱轨系数进行推断的第4推断式;将上述通常台车在上述基准曲线区间中行驶时、通过上述测定装置对上述通常台车的轮重以及侧向力进行测定的结果作为输入,至少将根据上述测定出的轮重以及侧向力运算出的规定的运算值以及上述通常台车的行驶速度输入到上述第 4推断式,由此对上述通常曲线区间中的上述通常台车的脱轨系数进行推断。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对通常曲线区间中的通常台车的脱轨系数进行推断。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地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外轨脱轨系数的推断方法的平面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外轨脱轨系数的推断方法的概要步骤的流程图。
图3A是表示将外轨脱轨系数Q/P1的推断值与测定值进行比较的结果的一例的图。
图3B是表示将外轨脱轨系数Q/P2的推断值与测定值进行比较的结果的一例的图。
图4A是表示将外轨脱轨系数Q/P3的推断值与测定值进行比较的结果的一例的图。
图4B是表示将外轨脱轨系数Q/P4的推断值与测定值进行比较的结果的一例的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外轨脱轨系数推断装置的概要构成的示意图。
图6是作为外轨脱轨系数推断装置发挥功能的计算机的一例的概要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适当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外轨脱轨系数的推断方法进行说明。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概要>
本发明人进行锐意研究的结果,认为:使用将能够通过测定装置测定的数据等作为谓词变量的多变量分析来制作推断式,该推断式推断能够测定轮重以及侧向力的监控台车在设置有能够测定轮重以及侧向力的上述测定装置(能够进行地上测定)的基准曲线区间中行驶时的外轨脱轨系数。同样地,认为:使用将能够通过监控台车测定的数据等作为谓词变量的多变量分析来制作推断式,该推断式推断监控台车在未设置能够测定轮重以及侧向力的测定装置(无法进行地上测定)的通常曲线区间中行驶时的外轨脱轨系数。进而,认为:通过将双方的推断式进行比较,就能够提取推断式的变化中的曲线区间的变化(从基准曲线区间向通常曲线区间的变化)的影响。
使用将能够通过上述测定装置测定的数据等作为谓词变量的多变量分析,制作对通常台车在基准曲线区间中行驶时的外轨脱轨系数进行推断的推断式。本发明人认为:如果能够提取推断式的变化中的曲线区间的变化的影响,则通过在所制作出的该推断式中加入上述提取出的曲线区间的变化的影响,就能够制作出对以往无法计算的通常台车在通常曲线区间中行驶时的外轨脱轨系数进行推断的推断式。
本发明人基于上述构思进一步进行锐意研究的结果,完成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外轨脱轨系数的推断方法。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外轨脱轨系数的推断方法,对铁路车辆所具备的台车在轨道的曲线区间中行驶时的外轨脱轨系数进行推断,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各工序。
(1)第1推断式制作工序:在能够测定轮重以及侧向力的监控台车在设置有能够测定轮重以及侧向力的测定装置的基准曲线区间中行驶时,通过上述测定装置对上述监控台车的轮重以及侧向力进行测定,将根据上述测定出的轮重以及侧向力运算出的脱轨系数作为目标变量,至少将根据上述测定出的轮重以及侧向力运算出的规定的运算值以及上述监控台车的行驶速度作为谓词变量,而进行多变量分析,由此制作对上述基准曲线区间中的上述监控台车的脱轨系数进行推断的第1推断式。
(2)第2推断式制作工序:在无法测定轮重以及侧向力的通常台车在上述基准曲线区间中行驶时,通过上述测定装置对上述通常台车的轮重以及侧向力进行测定,将根据上述测定出的轮重以及侧向力运算出的脱轨系数作为目标变量,至少将根据上述测定出的轮重以及侧向力运算出的规定的运算值以及上述通常台车的行驶速度作为谓词变量,而进行多变量分析,由此制作对上述基准曲线区间中的上述通常台车的脱轨系数进行推断的第 2推断式。
(3)第3推断式制作工序:在能够测定轮重以及侧向力的监控台车在未设置能够测定轮重以及侧向力的测定装置的通常曲线区间中行驶时,通过上述监控台车对上述监控台车的轮重以及侧向力进行测定,将根据上述测定出的轮重以及侧向力运算出的脱轨系数作为目标变量,至少将根据上述测定出的轮重以及侧向力运算出的规定的运算值以及上述监控台车的行驶速度作为谓词变量,而进行多变量分析,由此制作对上述通常曲线区间中的上述监控台车的脱轨系数进行推断的第3推断式。
(4)校正系数制作工序:基于上述第1推断式中的上述谓词变量的系数、上述第3推断式中的上述谓词变量的系数、在制作上述第1推断式时使用的上述谓词变量、以及在制作上述第3推断式时使用的上述谓词变量,制作针对上述第2推断式中的上述谓词变量的校正系数。
(5)第4推断式制作工序:通过在上述第2推断式中的上述谓词变量的系数中加入上述校正系数,由此制作对上述通常曲线区间中的上述通常台车的脱轨系数进行推断的第4推断式。
(6)推断工序:在上述通常台车在上述基准曲线区间中行驶时,通过上述测定装置对上述通常台车的轮重以及侧向力进行测定,至少将根据上述测定出的轮重以及侧向力运算出的规定的运算值以及上述通常台车的行驶速度输入到上述第4推断式,由此推断上述通常曲线区间中的上述通常台车的脱轨系数。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外轨脱轨系数的推断方法,在第2推断式制作工序中,制作第2推断式(对基准曲线区间中的通常台车的外轨脱轨系数进行推断的推断式)。此外,在校正系数制作工序中,使用在第1推断式制作工序中制作的第1推断式(对基准曲线区间中的监控台车的外轨脱轨系数进行推断的推断式)和在第3推断式制作工序中制作的第3推断式(对通常曲线区间中的监控台车的外轨脱轨系数进行推断的推断式),提取推断式的变化中的曲线区间的变化(从基准曲线区间向通常曲线区间的变化)的影响。具体而言,在校正系数制作工序中,基于第1推断式中的谓词变量的系数、第3推断式中的谓词变量的系数、在通过多变量分析来制作第1推断式时使用的谓词变量、以及在制作第3推断式时使用的谓词变量,制作针对第2推断式中的谓词变量的校正系数。
接着,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外轨脱轨系数的推断方法,在第4 推断式制作工序中,通过在第2推断式(对基准曲线区间中的通常台车的外轨脱轨系数进行推断的推断式)中加入校正系数(加入曲线区间的变化的影响),能够制作第4推断式(对通常曲线区间中的通常台车的外轨脱轨系数进行推断的推断式)。具体而言,通过在第2推断式中的谓词变量的系数中加入校正系数,能够制作第4推断式。
最后,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外轨脱轨系数的推断方法,在推断工序中,在通常台车在基准曲线区间中行驶时,通过测定装置对通常台车的轮重以及侧向力进行测定,并将这些输入到第4推断式中,由此能够对通常曲线区间中的通常台车的外轨脱轨系数进行推断。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外轨脱轨系数的推断方法,能够对以往无法计算的通常台车在通常曲线区间中行驶时的外轨脱轨系数进行推断。如果增加应用本发明的外轨脱轨系数的推断方法的通常曲线区间的数量,则能够对通常台车在全部曲线区间中行驶时的外轨脱轨系数进行推断。此外,通过在适当的定时再次执行第1推断式制作工序~第3推断式制作工序,由此能够增加用于多变量分析的目标变量以及谓词变量的数据数量,或者使用与曲线区间的状态变化相应的目标变量以及谓词变量的数据,并能够提高第1推断式~第3推断式的推断精度。如果在再次执行第1推断式制作工序~第3推断式制作工序的定时还再次执行校正系数制作工序以及第4推断式制作工序,则还能够提高第4推断式的推断精度,在推断工序中能够高精度地推断外轨脱轨系数。
另外,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外轨脱轨系数的推断方法中,作为第1推断式~第4推断式中的谓词变量,不一定仅限定于根据轮重以及侧向力运算出的运算值以及台车(监控台车或者通常台车)的行驶速度,还能够将除了这些以外的对外轨脱轨系数产生影响的参数(例如,基准曲线区间或者通常曲线区间的曲率、轮重本身等)加入到谓词变量中。
此外,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外轨脱轨系数的推断方法中,第1 推断式制作工序、第2推断式制作工序、第3推断式制作工序、校正系数制作工序、第4推断式制作工序以及推断工序,不一定需要按照该顺序执行。虽然校正系数制作工序、第4推断式制作工序以及推断工序必须按照该顺序执行,但其他工序也可以适当变更执行的顺序。但是,第1推断式制作工序以及第3推断式制作工序需要在校正系数制作工序之前执行。此外,第2推断式制作工序需要在第4推断式制作工序之前执行。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外轨脱轨系数的推断方法中优选为,在上述校正系数制作工序中,通过将上述第3推断式中的上述谓词变量的系数相对于上述第1推断式中的上述谓词变量的系数之比、与在制作上述第3 推断式时使用的上述谓词变量的平均值相对于在制作上述第1推断式时使用的上述谓词变量的平均值之比相乘,来制作针对上述第2推断式中的上述谓词变量的上述校正系数。在第4推断式制作工序中,通过将上述第2 推断式中的上述谓词变量的系数乘以上述校正系数,来制作对上述通常曲线区间中的上述通常台车的脱轨系数进行推断的上述第4推断式。
根据上述优选的方法,可以认为:通过在制作校正系数时,使用第3 推断式中的谓词变量的系数相对于第1推断式中的谓词变量的系数之比,由此能够将与曲线区间的变化相应的谓词变量的贡献度的变化反映到校正后的第2推断式(即,所制作的第4推断式)中。此外,可以认为:通过在制作校正系数时,使用在制作第3推断式时使用的谓词变量的平均值相对于在制作第1推断式时使用的谓词变量的平均值之比,由此能够将与曲线区间的变化相应的谓词变量的值的变化反映到校正后的第2推断式(即,所制作的第4推断式)中。
根据上述优选的方法,能够高精度地推断外轨脱轨系数。
此外,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外轨脱轨系数的推断方法中优选为,作为上述运算值,使用内轨脱轨系数、前侧轮轴的左右轮重平衡以及后侧轮轴的左右轮重平衡中的至少一个。
内轨脱轨系数是指:台车(监控台车或者通常台车)所具备的前侧轮轴所具有的内轨侧车轮的脱轨系数(侧向力除以轮重而得到的值)。
前侧轮轴的左右轮重平衡是指:在相对于台车的行驶方向将前侧轮轴左侧的车轮的轮重设为P1、将前侧轮轴右侧的车轮的轮重设为P2的情况下,通过(P1-P2)/(P1+P2)运算出的值。后侧轮轴的左右轮重平衡也相同。
根据上述优选的方法,能够高精度地推断外轨脱轨系数。
进而,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外轨脱轨系数的推断方法中,作为上述第1推断式、上述第2推断式、上述第3推断式以及上述第4推断式,能够使用上述谓词变量的一次多项式。
但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于此,作为第1推断式~第4推断式,也可以使用谓词变量的2次以上的多项式。此外,也可以使用包含次数不同的谓词变量的多项式。
图1是示意性地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外轨脱轨系数的推断方法的平面图。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外轨脱轨系数的推断方法的概要顺序的流程图。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外轨脱轨系数的推断方法,是对铁路车辆所具备的台车在轨道的曲线区间中行驶时的外轨脱轨系数进行推断的方法。如图1所示,以往,能够使用测定装置11(或者监控台车3)的测定值,计算出能够测定轮重P以及侧向力Q的监控台车3在设置有能够测定轮重 P以及侧向力Q的测定装置11的基准曲线区间1中行驶时的外轨脱轨系数 Q/P1。此外,以往,能够使用测定装置11的测定值,计算出无法测定轮重 P以及侧向力Q的通常台车4在基准曲线区间1中行驶时的外轨脱轨系数 Q/P2。进而,以往,能够使用监控台车3的测定值,计算出监控台车3在未设置能够测定轮重P以及侧向力Q的测定装置11的通常曲线区间2中行驶时的外轨脱轨系数Q/P3。但是,以往,无法计算出通常台车4在通常曲线区间2中行驶时的外轨脱轨系数Q/P4。本实施方式的外轨脱轨系数的推断方法,是对以往无法计算的通常台车4在通常曲线区间2中行驶时的外轨脱轨系数Q/P4进行推断的方法。
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外轨脱轨系数Q/P4的推断方法包括第1推断式制作工序S1、第2推断式制作工序S2、第3推断式制作工序S3、校正系数制作工序S4、第4推断式制作工序S5以及推断工序S6。以下,依次对各工序S1~S6进行说明。
<第1推断式制作工序S1>
在第1推断式制作工序S1中,在监控台车3在基准曲线区间1中行驶时,通过测定装置11对监控台车3的轮重P以及侧向力Q进行测定。作为监控台车3,例如能够应用日本特开2014-54881号公报所记载那样的以往公知的PQ监控台车。此外,作为测定装置11,例如能够应用日本特开平 10-185666号公报所记载那样的以往公知的测定装置。对于相同的监控台车 3,在相同的基准曲线区间1中反复进行上述测定,取得轮重P以及侧向力 Q的多个测定数据。
然后,在第1推断式制作工序S1中,将根据测定出的轮重P以及侧向力Q运算出的外轨脱轨系数Q/P1作为目标变量,至少将根据测定出的轮重P以及侧向力Q运算出的规定的计算值(但是,将外轨脱轨系数Q/P1除外) 以及监控台车3的行驶速度作为谓词变量,而进行多变量分析,由此制作对基准曲线区间1中的监控台车3的外轨脱轨系数Q/P1进行推断的第1推断式。另外,通过铁路车辆一般具有的速度计,能够容易地测定监控台车3 的行驶速度。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第1推断式,使用谓词变量的一次多项式。例如,当将监控台车3的行驶速度设为V1,使用3个根据轮重P以及侧向力 Q运算出的运算值并分别设为X1、Y1、Z1时,第1推断式由以下的式(1) 表示。
Q/P1=a1·V1+b1·X1+c1·Y1+d1·Z1+e1……(1)
在多变量分析中,对基于在第1推断式制作工序中取得的轮重P以及侧向力Q的多个测定数据而运算出的运算值X1~Z1的多个数据、测定出的行驶速度V1的多个数据、以及运算出的外轨脱轨系数Q/P1的多个数据,例如应用最小二乘法,由此对式(1)的谓词变量a1~d1和作为常数项的e1进行同定。
<第2推断式制作工序S2>
在第2推断式制作工序S2中,在通常台车4在基准曲线区间1中行驶时,通过测定装置11对通常台车4的轮重P以及侧向力Q进行测定。对于相同的通常台车4在相同的基准曲线区间1中反复进行上述测定,取得轮重P以及侧向力Q的多个测定数据。
然后,在第2推断式制作工序S2中,将根据测定出的轮重P以及侧向力Q运算出的外轨脱轨系数Q/P2作为目标变量,至少将根据测定出的轮重 P以及侧向力Q运算出的规定的运算值(但是,将外轨脱轨系数Q/P2除外) 以及通常台车4的行驶速度作为谓词变量,而进行多变量分析,由此制作对基准曲线区间1中的通常台车4的外轨脱轨系数Q/P2进行推断的第2推断式。另外,通过铁路车辆一般具有的速度计,能够容易地测定通常台车4 的行驶速度。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第2推断式,与第1推断式同样地使用谓词变量的一次多项式。例如,当将通常台车4的行驶速度设为V2,使用3个根据轮重P以及侧向力Q运算出的运算值并分别设为X2、Y2、Z2时,第2 推断式由以下的式(2)表示。
Q/P2=a2·V2+b2·X2+c2·Y2+d2·Z2+e2……(2)
X2~Z2分别是与第1推断式的X1~Z1相同种类的运算值。
在多变量分析中,对基于在第2推断式制作工序中取得的轮重P以及侧向力Q的多个测定数据而运算出的运算值X2~Z2的多个数据、测定出的行驶速度V2的多个数据、以及运算出的外轨脱轨系数Q/P2的多个数据,例如应用最小二乘法,由此对式(2)的谓词变量a2~d2和作为常数项的e2进行同定。
<第3推断式制作工序S3>
在第3推断式制作工序S3中,在监控台车3在通常曲线区间2中行驶时,通过监控台车3对监控台车3的轮重P以及侧向力Q进行测定。对于相同的监控台车3在相同的通常曲线区间2中反复进行上述测定,取得轮重P以及侧向力Q的多个测定数据。
然后,在第3推断式制作工序S3中,将根据测定出的轮重P以及侧向力Q运算出的外轨脱轨系数Q/P3作为目标变量,至少将根据测定出的轮重 P以及侧向力Q运算出的规定的计算值(但是,将外轨脱轨系数Q/P3除外) 以及监控台车3的行驶速度作为谓词变量,而进行多变量分析,由此制作对基准曲线区间2中的监控台车3的外轨脱轨系数Q/P3进行推断的第3推断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第3推断式,与第1推断式以及第2推断式同样地使用谓词变量的一次多项式。例如,当将监控台车3的行驶速度设为 V3,使用3个根据轮重P以及侧向力Q运算出的运算值并分别设为X3、 Y3、Z3时,第3推断式由以下的式(3)表示。
Q/P3=a3·V3+b3·X3+c3·Y3+d3·Z3+e3……(3)
X3~Z3分别是与第1推断式的X1~Z1、第2推断式的X2~Z2相同种类的运算值。
在多变量分析中,对基于在第3推断式制作工序中取得的轮重P以及侧向力Q的多个测定数据而运算出的运算值X3~Z3的多个数据、测定出的行驶速度V3的多个数据、以及运算出的外轨脱轨系数Q/P3的多个数据,例如应用最小二乘法,由此对式(3)的谓词变量a3~d3和作为常数项的e3进行同定。
<校正系数制作工序S4>
在校正系数制作工序S4中,基于由式(1)表示的第1推断式中的谓词变量V1以及X1~Z1的系数a1~d1、由式(3)表示的第3推断式中的谓词变量V3以及X3~Z3的系数a3~d3、在制作第1推断式时使用的谓词变量V1以及X1~Z1的多个数据(例如,为了应用最小二乘法而使用的谓词变量V1以及X1~Z1的多个数据)、以及在制作第3推断式时使用的谓词变量V3以及X3~Z3的多个数据(例如,为了应用最小二乘法而使用的谓词变量V3以及X3~Z3的多个数据),制作针对由式(2)表示的第2推断式中的谓词变量V2以及X2~Z2的校正系数。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第3推断式中的谓词变量V3以及X3~Z3的系数 a3~d3相对于第1推断式中的谓词变量V1以及X1~Z1的系数a1~d1之比、与在制作第3推断式时使用的谓词变量V3以及X3~Z3的平均值相对于在制作第1推断式时使用的谓词变量V1以及X1~Z1的平均值之比相乘,由此制作针对第2推断式中的谓词变量V2以及X2~Z2的校正系数。
即,当将针对第2推断式中的谓词变量V2以及X2~Z2的校正系数分别设为α、β、γ、δ,将在制作第1推断式时使用的谓词变量V1以及X1~Z1的平均值分别设为V1ave以及X1ave~Z1ave,将在制作第3推断式时使用的谓词变量V3以及X3~Z3的平均值分别设为V3ave以及X3ave~Z3ave时,各校正系数α、β、γ、δ分别由以下的式(4)~(7)表示。
α=(a3/a1)·(V3ave/V1ave)……(4)
β=(b3/b1)·(X3ave/X1ave)……(5)
γ=(c3/c1)·(Y3ave/Y1ave)……(6)
δ=(d3/d1)·(Z3ave/Z1ave)……(7)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校正系数制作工序S4中,还制作针对第2推断式中的常数项e2的校正系数。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对第3推断式中的常数项e3相对于第1推断式中的常数项e1之比进行平方,由此制作针对第2 推断式中的常数项e2的校正系数。
即,当将针对第2推断式中的常数项e2的校正系数设为ε时,校正系数ε由以下的式(8)表示。
ε=(e3/e1)2……(8)
<第4推断式制作工序S5>
在第4推断式制作工序S5中,通过在第2推断式中的谓词变量V2以及X2~Z2的系数a3~d3中加入校正系数α、β、γ、δ,由此制作对通常曲线区间2中的通常台车4的外轨脱轨系数Q/P4进行推断的第4推断式。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还加入针对第2推断式中的常数项e2的校正系数ε,由此制作对通常曲线区间2中的通常台车4的外轨脱轨系数Q/P4进行推断的第4推断式。
具体而言,在本实施方式的第4推断式制作工序S5中,通过将第2推断式中的谓词变量V2以及X2~Z2的系数a2~d2乘以校正系数α、β、γ、δ,由此制作对通常曲线区间2中的通常台车4的外轨脱轨系数Q/P4进行推断的第4推断式。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第2推断式中的常数项e2乘以校正系数ε,由此制作对通常曲线区间2中的通常台车4的外轨脱轨系数Q/P4进行推断的第4推断式。
即,第4推断式由以下的式(9)表示。
Q/P4=α·a2·V2+β·b2·X2+γ·c2·Y2+δ·d2·Z2+ε·e2……(9)
如以上那样制作出的第4推断式被存储,而在接下来的推断步骤S6中使用。
<推断工序S6>
在推断工序S6中,在通常台车4在基准曲线区间1中行驶时,通过测定装置11对通常台车4的轮重P以及侧向力Q进行测定。
然后,在推断工序S6中,至少将根据测定出的轮重P以及侧向力Q 运算出的规定的运算值(在本实施方式中为X2、Y2、Z2)以及通常台车4的行驶速度V2输入到第4推断式,由此对通常曲线区间2中的通常台车4的外轨脱轨系数Q/P4进行推断。
图3A、图3B、图4A以及图4B是表示将使用式(1)~(3)以及(9)推断出的外轨脱轨系数Q/P1~Q/P4的推断值与使用测定装置11或者监控台车3测定出的外轨脱轨系数Q/P1~Q/P4的测定值进行比较的结果的一例的图。在式 (1)~(3)以及(9)的任一个情况下,作为谓词变量X1~X3都使用内轨脱轨系数。此外,作为谓词变量Y1~Y3,使用前侧轮轴的左右轮重平衡。进而,作为谓词变量Z1~Z3,使用后侧轮轴的左右轮重平衡。
图3A表示外轨脱轨系数Q/P1的推断值与测定值的比较结果。使用测定装置11测定出外轨脱轨系数Q/P1的测定值。图3B表示外轨脱轨系数 Q/P2的推断值与测定值的比较结果。使用测定装置11测定出外轨脱轨系数 Q/P2的测定值。图4A表示外轨脱轨系数Q/P3的推断值与测定值的比较结果。使用监控台车3测定出外轨脱轨系数Q/P3的测定值。图4B表示外轨脱轨系数Q/P4的推断值与测定值的比较结果。在图4B所示的结果中,为了对外轨脱轨系数Q/P4的推断值进行评价,而在通常曲线区间2中临时设置测定装置11,并使用该测定装置11测定出测定值。
如图3A、图3B以及图4A所示,能够比较高精度地推断出外轨脱轨系数Q/P1~Q/P3。通过使用该结果,如图4B所示,可知能够高精度地推断出以往无法计算的通常台车4在通常曲线区间2中行驶时的外轨脱轨系数 Q/P4
<外轨脱轨系数推断装置的构成>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外轨脱轨系数推断装置的概要构成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外轨脱轨系数推断装置100具备测定数据存储部10、第1推断式制作部12、第2推断式制作部14、第3 推断式制作部16、校正系数制作部17、第4推断式制作部18以及外轨脱轨系数推断部20。
在测定数据存储部10中存储有轮重P、侧向力Q以及行驶速度V的多个测定数据,该多个测定数据是对相同的监控台车3在相同的基准曲线区间1中反复进行测定而取得的,该测定是监控台车3在基准曲线区间1中行驶时、通过测定装置11对监控台车3的轮重P以及侧向力Q进行测定。
此外,在测定数据存储部10中存储有轮重P、侧向力Q以及行驶速度 V的多个测定数据,该多个测定数据是对相同的通常台车4在相同的基准曲线区间1中反复进行测定而取得的,该测定是通常台车4在基准曲线区间1中行驶时、通过测定装置11对通常台车4的轮重P以及侧向力Q进行测定。
此外,在测定数据存储部10中存储有轮重P、侧向力Q以及行驶速度 V的多个测定数据,该多个测定数据是对相同的监控台车3在相同的通常曲线区间2中反复进行测定而取得的,该测定是监控台车3在通常曲线区间2中行驶时、通过监控台车3对监控台车3的轮重P以及侧向力Q进行测定。
此外,在测定数据存储部10中存储有通常台车4在基准曲线区间1中行驶时、通过测定装置11对通常台车4的轮重P以及侧向力Q进行测定而取得的轮重P、侧向力Q以及行驶速度V的测定数据。
第1推断式制作部12基于测定数据存储部10中所存储的、监控台车3 在基准曲线区间1中行驶时、通过测定装置11对监控台车3的轮重P以及侧向力Q进行测定而得到的多个测定数据,将根据测定出的轮重P以及侧向力Q运算出的外轨脱轨系数Q/P1作为目标变量,至少将根据测定出的轮重P以及侧向力Q运算出的规定的运算值(但是,将外轨脱轨系数Q/P1除外)以及监控台车3的行驶速度作为谓词变量,而进行多变量分析,由此,同定对基准曲线区间1中的监控台车3的外轨脱轨系数Q/P1进行推断的上述式(1)所示的第1推断式的谓词变量的系数、以及常数项,并制作第1推断式。
第2推断式制作部14基于测定数据存储部10中所存储的、通常台车4 在基准曲线区间1中行驶时、通过测定装置11对通常台车4的轮重P以及侧向力Q进行测定而得到的多个测定数据,将根据测定出的轮重P以及侧向力Q运算出的外轨脱轨系数Q/P2作为目标变量,至少将根据测定出的轮重P以及侧向力Q运算出的规定的运算值(但是,将外轨脱轨系数Q/P2除外)以及通常台车4的行驶速度作为谓词变量,而进行多变量分析,由此,同定对基准曲线区间1中的通常台车4的外轨脱轨系数Q/P2进行推断的上述式(2)所示的第2推断式的谓词变量的系数、以及常数项,并制作第2推断式。
第3推断式制作部16基于测定数据存储部10中所存储的、监控台车3 在通常曲线区间2中行驶时、通过监控台车3对监控台车3的轮重P以及侧向力Q进行测定而得到的多个测定数据,将根据测定出的轮重P以及侧向力Q运算出的外轨脱轨系数Q/P3作为目标变量,至少将根据测定出的轮重P以及侧向力Q运算出的规定的运算值(但是,将外轨脱轨系数Q/P3除外)以及监控台车3的行驶速度作为谓词变量,而进行多变量分析,由此,同定对基准曲线区间2中的监控台车3的外轨脱轨系数Q/P3进行推断的上述式(3)所示的第3推断式的谓词变量的系数、以及常数项,并制作第3推断式。
校正系数制作部17基于第1推断式中的谓词变量的系数、第3推断式中的谓词变量的系数、在制作第1推断式时使用的谓词变量的多个数据、以及在制作第3推断式时使用的谓词变量的多个数据,根据上述式(4)~(7) 来制作针对第2推断式中的谓词变量的各校正系数。
此外,校正系数制作部17基于第3推断式中的常数项相对于第1推断式中的常数项之比,根据上述式(8)来制作针对第2推断式中的常数项的校正系数。
第4推断式制作部18通过在第2推断式中的谓词变量的系数以及常数项中加入各校正系数,由此制作对通常曲线区间2中的通常台车4的外轨脱轨系数Q/P4进行推断的上述式(9)所示的第4推断式。
外轨脱轨系数推断部20基于测定数据存储部10中所存储的、通常台车4在基准曲线区间1中行驶时、通过测定装置11对通常台车4的轮重P 以及侧向力Q进行测定而得到的测定数据,至少将根据测定出的轮重P以及侧向力Q运算出的规定的运算值(在本实施方式中为X2、Y2、Z2)以及通常台车4的行驶速度V2输入到上述式(9)所示的第4推断式,由此对通常曲线区间2中的通常台车4的外轨脱轨系数Q/P4进行推断。
作为一例,外轨脱轨系数推断装置100通过图6所示的计算机64来实现。计算机64包括CPU66、存储器68、存储有外轨脱轨系数推断程序76 的存储部70、包括监控器的显示部26、以及包括键盘、鼠标的输入部28。 CPU66、存储器68、存储部70、显示部26以及输入部28经由总线74相互连接。
存储部70通过HDD、SSD、闪存器等来实现。在存储部70中存储有用于使计算机64作为外轨脱轨系数推断装置100发挥功能的外轨脱轨系数推断程序76。CPU66从存储部70中读出外轨脱轨系数推断程序76而在存储器68中展开,并执行外轨脱轨系数推断程序76。另外,也可以将外轨脱轨系数推断程序76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来提供。
<外轨脱轨系数推断装置的作用>
首先,操作人员向外轨脱轨系数推断装置10中输入:监控台车3在基准曲线区间1中行驶时,通过测定装置11对监控台车3的轮重P以及侧向力Q进行测定而得到的多个测定数据;通常台车4在基准曲线区间1中行驶时,通过测定装置11对通常台车4的轮重P以及侧向力Q进行测定而得到的多个测定数据;监控台车3在通常曲线区间2中行驶时,通过监控台车3对监控台车3的轮重P以及侧向力Q进行测定而得到的测定数据;以及通常台车4在基准曲线区间1中行驶时,通过测定装置11对通常台车4 的轮重P以及侧向力Q进行测定而得到的测定数据。然后,以操作人员进行了指示外轨脱轨系数推断处理开始等操作的情况为契机,在外轨脱轨系数推断装置100中执行外轨脱轨系数推断处理。参照上述图2对外轨脱轨系数推断处理进行说明。另外,表示外轨脱轨系数推断处理的顺序的流程与上述图2的表示外轨脱轨系数的推断方法的概要顺序的流程相同,因此标注同一符号进行说明。
在外轨脱轨系数推断处理的步骤S1中,第1推断式制作部12基于测定数据存储部10中所存储的、监控台车3在基准曲线区间1中行驶时、通过测定装置11对监控台车3的轮重P以及侧向力Q进行测定而得到的多个测定数据,将根据测定出的轮重P以及侧向力Q运算出的外轨脱轨系数 Q/P1作为目标变量,至少将根据测定出的轮重P以及侧向力Q运算出的规定的运算值(但是,将外轨脱轨系数Q/P1除外)以及监控台车3的行驶速度作为谓词变量,而进行多变量分析,由此,同定对基准曲线区间1中的监控台车3的外轨脱轨系数Q/P1进行推断的上述式(1)所示的第1推断式的谓词变量的系数、以及常数项,并制作第1推断式。
在步骤S2中,第2推断式制作部14基于测定数据存储部10中所存储的、通常台车4在基准曲线区间1中行驶时、通过测定装置11对通常台车 4的轮重P以及侧向力Q进行测定而得到的多个测定数据,将根据测定出的轮重P以及侧向力Q运算出的外轨脱轨系数Q/P2作为目标变量,至少将根据测定出的轮重P以及侧向力Q运算出的规定的运算值(但是,将外轨脱轨系数Q/P2除外)以及通常台车4的行驶速度作为谓词变量,而进行多变量分析,由此,同定对基准曲线区间1中的通常台车4的外轨脱轨系数Q/P2进行推断的上述式(2)所示的第2推断式的谓词变量的系数、以及常数项,并制作第2推断式。
在步骤S3中,第3推断式制作部16基于测定数据存储部10中所存储的、监控台车3在通常曲线区间2中行驶时、通过监控台车3对监控台车3 的轮重P以及侧向力Q进行测定而得到的多个测定数据,将根据测定出的轮重P以及侧向力Q运算出的外轨脱轨系数Q/P3作为目标变量,至少将根据测定出的轮重P以及侧向力Q运算出的规定的运算值(但是,将外轨脱轨系数Q/P3除外)以及监控台车3的行驶速度作为谓词变量,而进行多变量分析,由此,同定对基准曲线区间2中的监控台车3的外轨脱轨系数Q/P3进行推断的上述式(3)所示的第3推断式的谓词变量的系数、以及常数项,并制作第3推断式。
在步骤S4中,校正系数制作部17基于第1推断式中的谓词变量的系数、第3推断式中的谓词变量的系数、在制作第1推断式时使用的谓词变量的多个数据、以及在制作第3推断式时使用的谓词变量的多个数据,根据上述式(4)~(7)来制作针对第2推断式中的谓词变量的各校正系数。
此外,校正系数制作部17基于第3推断式中的常数项相对于第1推断式中的常数项之比,根据上述式(8)来制作针对第2推断式中的常数项的校正系数。
在步骤S5中,第4推断式制作部18通过在第2推断式中的谓词变量的系数以及常数项中加入各校正系数,由此制作对通常曲线区间2中的通常台车4的外轨脱轨系数Q/P4进行推断的上述式(9)所示的第4推断式。
在步骤S6中,外轨脱轨系数推断部20基于测定数据存储部10中所存储的、通常台车4在基准曲线区间1中行驶时、通过测定装置11对通常台车4的轮重P以及侧向力Q进行测定而得到的测定数据,至少将根据测定出的轮重P以及侧向力Q运算出的规定的运算值(在本实施方式中为X2、 Y2、Z2)以及通常台车4的行驶速度V2输入到上述式(9)所示的第4推断式中,由此对通常曲线区间2中的通常台车4的外轨脱轨系数Q/P4进行推断。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外轨脱轨系数推断装置100,能够对通常曲线区间(未设置能够测定轮重以及侧向力的测定装置的曲线区间)中的通常台车(无法测定轮重以及侧向力的台车)的脱轨系数进行推断。
日本申请2018-011509的公开内容整体通过参考而援用于本说明书中。
关于本说明书所记载的全部文献、专利申请和技术标准,各个文献、专利申请和技术标准通过参考而援用的情况与具体且分别独立地记载的情况为同等程度地,通过参考而援用于本说明书中。
关于以上的实施方式,进一步公开以下的附注。
(附注1)
一种脱轨系数的推断方法,对铁路车辆所具备的台车在轨道的曲线区间中行驶时的脱轨系数进行推断,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1推断式制作工序,在能够测定轮重以及侧向力的监控台车在设置有能够测定轮重以及侧向力的测定装置的轨道的基准曲线区间中行驶时,通过上述测定装置对上述监控台车的轮重以及侧向力进行测定,将根据上述测定出的轮重以及侧向力运算出的脱轨系数作为目标变量,至少将根据上述测定出的轮重以及侧向力运算出的规定的运算值以及上述监控台车的行驶速度作为谓词变量,而进行多变量分析,由此制作对上述基准曲线区间中的上述监控台车的脱轨系数进行推断的第1推断式;
第2推断式制作工序,在无法测定轮重以及侧向力的通常台车在上述基准曲线区间中行驶时,通过上述测定装置对上述通常台车的轮重以及侧向力进行测定,将根据上述测定出的轮重以及侧向力运算出的脱轨系数作为目标变量,至少将根据上述测定出的轮重以及侧向力运算出的规定的运算值以及上述通常台车的行驶速度作为谓词变量,而进行多变量分析,由此制作对上述基准曲线区间中的上述通常台车的脱轨系数进行推断的第2 推断式;
第3推断式制作工序,在能够测定轮重以及侧向力的监控台车在未设置能够测定轮重以及侧向力的测定装置的轨道的通常曲线区间中行驶时,通过上述监控台车对上述监控台车的轮重以及侧向力进行测定,将根据上述测定出的轮重以及侧向力运算出的脱轨系数作为目标变量,至少将根据上述测定出的轮重以及侧向力运算出的规定的运算值以及上述监控台车的行驶速度作为谓词变量,而进行多变量分析,由此制作对上述通常曲线区间中的上述监控台车的脱轨系数进行推断的第3推断式;
校正系数制作工序,基于上述第1推断式中的上述谓词变量的系数、上述第3推断式中的上述谓词变量的系数、在制作上述第1推断式时使用的上述谓词变量的值、以及在制作上述第3推断式时使用的上述谓词变量的值,制作针对上述第2推断式中的上述谓词变量的校正系数;
第4推断式制作工序,通过在上述第2推断式中的上述谓词变量的系数中加入上述校正系数,由此制作对上述通常曲线区间中的上述通常台车的脱轨系数进行推断的第4推断式;以及
推断工序,在上述通常台车在上述基准曲线区间中行驶时,通过上述测定装置对上述通常台车的轮重以及侧向力进行测定,至少将根据上述测定出的轮重以及侧向力运算出的规定的运算值以及上述通常台车的行驶速度输入到上述第4推断式,由此对上述通常曲线区间中的上述通常台车的脱轨系数进行推断。
(附注2)
如附注1所记载的脱轨系数的推断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校正系数制作工序中,通过将上述第3推断式中的上述谓词变量的系数相对于上述第1推断式中的上述谓词变量的系数之比、与在制作上述第3推断式时使用的上述谓词变量的平均值相对于在制作上述第1推断式时使用的上述谓词变量的平均值之比相乘,由此制作针对上述第2推断式中的上述谓词变量的上述校正系数,
在上述第4推断式制作工序中,通过将上述第2推断式中的上述谓词变量的系数乘以上述校正系数,由此制作对上述通常曲线区间中的上述通常台车的脱轨系数进行推断的上述第4推断式。
(附注3)
如附注1或2所记载的脱轨系数的推断方法,其特征在于,
作为上述运算值,使用内轨脱轨系数、前侧轮轴的左右轮重平衡以及后侧轮轴的左右轮重平衡中的至少一个。
(附注4)
如附注1至3中任一项所记载的脱轨系数的推断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推断式、上述第2推断式、上述第3推断式以及上述第4推断式是上述谓词变量的一次多项式。
(附注5)
如附注1至4中任一项所记载的脱轨系数的推断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脱轨系数是外轨侧车轮的脱轨系数。
(附注6)
一种脱轨系数推断装置,对铁路车辆所具备的台车在轨道的曲线区间中行驶时的脱轨系数进行推断,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1推断式制作部,将能够测定轮重以及侧向力的监控台车在设置有能够测定轮重以及侧向力的测定装置的轨道的基准曲线区间中行驶时、通过上述测定装置对上述监控台车的轮重以及侧向力进行测定的结果作为输入,将根据上述测定出的轮重以及侧向力运算出的脱轨系数作为目标变量,至少将根据上述测定出的轮重以及侧向力运算出的规定的运算值以及上述监控台车的行驶速度作为谓词变量,而进行多变量分析,由此制作对上述基准曲线区间中的上述监控台车的脱轨系数进行推断的第1推断式;
第2推断式制作部,将无法测定轮重以及侧向力的通常台车在上述基准曲线区间中行驶时、通过上述测定装置对上述通常台车的轮重以及侧向力进行测定的结果作为输入,将根据上述测定出的轮重以及侧向力运算出的脱轨系数作为目标变量,至少将根据上述测定出的轮重以及侧向力运算出的规定的运算值以及上述通常台车的行驶速度作为谓词变量,而进行多变量分析,由此制作对上述基准曲线区间中的上述通常台车的脱轨系数进行推断的第2推断式;
第3推断式制作部,将能够测定轮重以及侧向力的监控台车在未设置能够测定轮重以及侧向力的测定装置的轨道的通常曲线区间中行驶时、通过上述监控台车对上述监控台车的轮重以及侧向力进行测定的结果作为输入,将根据上述测定出的轮重以及侧向力运算出的脱轨系数作为目标变量,至少将根据上述测定出的轮重以及侧向力运算出的规定的运算值以及上述监控台车的行驶速度作为谓词变量,而进行多变量分析,由此制作对上述通常曲线区间中的上述监控台车的脱轨系数进行推断的第3推断式;
校正系数制作部,基于上述第1推断式中的上述谓词变量的系数、上述第3推断式中的上述谓词变量的系数、在制作上述第1推断式时使用的上述谓词变量的值、以及在制作上述第3推断式时使用的上述谓词变量的值,制作针对上述第2推断式中的上述谓词变量的校正系数;
第4推断式制作部,通过在上述第2推断式中的上述谓词变量的系数中加入上述校正系数,由此制作对上述通常曲线区间中的上述通常台车的脱轨系数进行推断的第4推断式;以及
推断部,将上述通常台车在上述基准曲线区间中行驶时、通过上述测定装置对上述通常台车的轮重以及侧向力进行测定的结果作为输入,至少将根据上述测定出的轮重以及侧向力运算出的规定的运算值以及上述通常台车的行驶速度输入到上述第4推断式中,由此对上述通常曲线区间中的上述通常台车的脱轨系数进行推断。
(附注7)
如附注6所记载的脱轨系数推断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校正系数制作部为,通过将上述第3推断式中的上述谓词变量的系数相对于上述第1推断式中的上述谓词变量的系数之比、与在制作上述第3推断式时使用的上述谓词变量的平均值相对于在制作上述第1推断式时使用的上述谓词变量的平均值之比相乘,由此制作针对上述第2推断式中的上述谓词变量的上述校正系数,
上述第4推断式制作部为,通过将上述第2推断式中的上述谓词变量的系数乘以上述校正系数,由此制作对上述通常曲线区间中的上述通常台车的脱轨系数进行推断的上述第4推断式。
(附注8)
如附注6或7所记载的脱轨系数推断装置,其特征在于,
作为上述运算值,使用内轨脱轨系数、前侧轮轴的左右轮重平衡以及后侧轮轴的左右轮重平衡中的至少一个。
(附注9)
如附注6至8中任一项所记载的脱轨系数推断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推断式、上述第2推断式、上述第3推断式以及上述第4推断式是上述谓词变量的一次多项式。
(附注10)
如附注6至9中任一项所记载的脱轨系数推断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脱轨系数是外轨侧车轮的脱轨系数。
(附注11)
一种程序,对铁路车辆所具备的台车在轨道的曲线区间中行驶时的脱轨系数进行推断,其特征在于,
上述程序用于使计算机执行如下内容:
将能够测定轮重以及侧向力的监控台车在设置有能够测定轮重以及侧向力的测定装置的轨道的基准曲线区间中行驶时、通过上述测定装置对上述监控台车的轮重以及侧向力进行测定的结果作为输入,将根据上述测定出的轮重以及侧向力运算出的脱轨系数作为目标变量,至少将根据上述测定出的轮重以及侧向力运算出的规定的运算值以及上述监控台车的行驶速度作为谓词变量,而进行多变量分析,由此制作对上述基准曲线区间中的上述监控台车的脱轨系数进行推断的第1推断式,
将无法测定轮重以及侧向力的通常台车在上述基准曲线区间中行驶时、通过上述测定装置对上述通常台车的轮重以及侧向力进行测定的结果作为输入,将根据上述测定出的轮重以及侧向力运算出的脱轨系数作为目标变量,至少将根据上述测定出的轮重以及侧向力运算出的规定的运算值以及上述通常台车的行驶速度作为谓词变量,而进行多变量分析,由此制作对上述基准曲线区间中的上述通常台车的脱轨系数进行推断的第2推断式,
将能够测定轮重以及侧向力的监控台车在未设置能够测定轮重以及侧向力的测定装置的轨道的通常曲线区间中行驶时、通过上述监控台车对上述监控台车的轮重以及侧向力进行测定的结果作为输入,将根据上述测定出的轮重以及侧向力运算出的脱轨系数作为目标变量,至少将根据上述测定出的轮重以及侧向力运算出的规定的运算值以及上述监控台车的行驶速度作为谓词变量,而进行多变量分析,由此制作对上述通常曲线区间中的上述监控台车的脱轨系数进行推断的第3推断式,
基于上述第1推断式中的上述谓词变量的系数、上述第3推断式中的上述谓词变量的系数、在制作上述第1推断式时使用的上述谓词变量的值、以及在制作上述第3推断式时使用的上述谓词变量的值,制作针对上述第2 推断式中的上述谓词变量的校正系数,
通过在上述第2推断式中的上述谓词变量的系数中加入上述校正系数,由此制作对上述通常曲线区间中的上述通常台车的脱轨系数进行推断的第 4推断式,
将上述通常台车在上述基准曲线区间中行驶时、通过上述测定装置对上述通常台车的轮重以及侧向力进行测定的结果作为输入,至少将根据上述测定出的轮重以及侧向力运算出的规定的运算值以及上述通常台车的行驶速度输入到上述第4推断式中,由此对上述通常曲线区间中的上述通常台车的脱轨系数进行推断。
(附注12)
如附注12所记载的程序,其特征在于,
在制作上述校正系数时,通过将上述第3推断式中的上述谓词变量的系数相对于上述第1推断式中的上述谓词变量的系数之比、与在制作上述第3推断式时使用的上述谓词变量的平均值相对于在制作上述第1推断式时使用的上述谓词变量的平均值之比相乘,由此制作针对上述第2推断式中的上述谓词变量的上述校正系数,
在制作上述第4推断式时,通过将上述第2推断式中的上述谓词变量的系数乘以上述校正系数,由此制作对上述通常曲线区间中的上述通常台车的脱轨系数进行推断的上述第4推断式。
(附注13)
如附注11或12所记载的程序,其特征在于,
作为上述运算值,使用内轨脱轨系数、前侧轮轴的左右轮重平衡以及后侧轮轴的左右轮重平衡中的至少一个。
(附注14)
如附注11至13中任一项所记载的程序,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推断式、上述第2推断式、上述第3推断式以及上述第4推断式是上述谓词变量的一次多项式。
(附注15)
如附注11至14中任一项所记载的程序,其特征在于,
上述脱轨系数是外轨侧车轮的脱轨系数。
(附注16)
一种计算机可读取介质,存储有对铁路车辆所具备的台车在轨道的曲线区间中行驶时的脱轨系数进行推断的程序,其中,
上述程序用于使计算机执行如下内容:
将能够测定轮重以及侧向力的监控台车在设置有能够测定轮重以及侧向力的测定装置的轨道的基准曲线区间中行驶时、通过上述测定装置对上述监控台车的轮重以及侧向力进行测定的结果作为输入,将根据上述测定出的轮重以及侧向力运算出的脱轨系数作为目标变量,至少将根据上述测定出的轮重以及侧向力运算出的规定的运算值以及上述监控台车的行驶速度作为谓词变量,而进行多变量分析,由此制作对上述基准曲线区间中的上述监控台车的脱轨系数进行推断的第1推断式,
将无法测定轮重以及侧向力的通常台车在上述基准曲线区间中行驶时、通过上述测定装置对上述通常台车的轮重以及侧向力进行测定的结果作为输入,将根据上述测定出的轮重以及侧向力运算出的脱轨系数作为目标变量,至少将根据上述测定出的轮重以及侧向力运算出的规定的运算值以及上述通常台车的行驶速度作为谓词变量,而进行多变量分析,由此制作对上述基准曲线区间中的上述通常台车的脱轨系数进行推断的第2推断式,
将能够测定轮重以及侧向力的监控台车在未设置能够测定轮重以及侧向力的测定装置的轨道的通常曲线区间中行驶时、通过上述监控台车对上述监控台车的轮重以及侧向力进行测定的结果作为输入,将根据上述测定出的轮重以及侧向力运算出的脱轨系数作为目标变量,至少将根据上述测定出的轮重以及侧向力运算出的规定的运算值以及上述监控台车的行驶速度作为谓词变量,而进行多变量分析,由此制作对上述通常曲线区间中的上述监控台车的脱轨系数进行推断的第3推断式,
基于上述第1推断式中的上述谓词变量的系数、上述第3推断式中的上述谓词变量的系数、在制作上述第1推断式时使用的上述谓词变量的值、以及在制作上述第3推断式时使用的上述谓词变量的值,制作针对上述第2 推断式中的上述谓词变量的校正系数,
通过在上述第2推断式中的上述谓词变量的系数中加入上述校正系数,由此制作对上述通常曲线区间中的上述通常台车的脱轨系数进行推断的第 4推断式,
将上述通常台车在上述基准曲线区间中行驶时、通过上述测定装置对上述通常台车的轮重以及侧向力进行测定的结果作为输入,至少将根据上述测定出的轮重以及侧向力运算出的规定的运算值以及上述通常台车的行驶速度输入到上述第4推断式中,由此对上述通常曲线区间中的上述通常台车的脱轨系数进行推断。

Claims (14)

1.一种脱轨系数的推断方法,对铁路车辆所具备的台车在轨道的曲线区间中行驶时的脱轨系数进行推断,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1推断式制作工序,在能够测定轮重以及侧向力的监控台车在设置有能够测定轮重以及侧向力的测定装置的轨道的基准曲线区间中行驶时,通过上述测定装置对上述监控台车的轮重以及侧向力进行测定,将根据上述测定出的轮重以及侧向力运算出的脱轨系数作为目标变量,至少将根据上述测定出的轮重以及侧向力运算出的规定的运算值以及上述监控台车的行驶速度作为谓词变量,而进行多变量分析,由此制作对上述基准曲线区间中的上述监控台车的脱轨系数进行推断的第1推断式;
第2推断式制作工序,在无法测定轮重以及侧向力的通常台车在上述基准曲线区间中行驶时,通过上述测定装置对上述通常台车的轮重以及侧向力进行测定,将根据上述测定出的轮重以及侧向力运算出的脱轨系数作为目标变量,至少将根据上述测定出的轮重以及侧向力运算出的规定的运算值以及上述通常台车的行驶速度作为谓词变量,而进行多变量分析,由此制作对上述基准曲线区间中的上述通常台车的脱轨系数进行推断的第2推断式;
第3推断式制作工序,在能够测定轮重以及侧向力的监控台车在未设置能够测定轮重以及侧向力的测定装置的轨道的通常曲线区间中行驶时,通过上述监控台车对上述监控台车的轮重以及侧向力进行测定,将根据上述测定出的轮重以及侧向力运算出的脱轨系数作为目标变量,至少将根据上述测定出的轮重以及侧向力运算出的规定的运算值以及上述监控台车的行驶速度作为谓词变量,而进行多变量分析,由此制作对上述通常曲线区间中的上述监控台车的脱轨系数进行推断的第3推断式;
校正系数制作工序,基于上述第1推断式中的上述谓词变量的系数、上述第3推断式中的上述谓词变量的系数、在制作上述第1推断式时使用的上述谓词变量的值、以及在制作上述第3推断式时使用的上述谓词变量的值,制作针对上述第2推断式中的上述谓词变量的校正系数;
第4推断式制作工序,通过在上述第2推断式中的上述谓词变量的系数中加入上述校正系数,由此制作对上述通常曲线区间中的上述通常台车的脱轨系数进行推断的第4推断式;以及
推断工序,在上述通常台车在上述基准曲线区间中行驶时,通过上述测定装置对上述通常台车的轮重以及侧向力进行测定,至少将根据上述测定出的轮重以及侧向力运算出的规定的运算值以及上述通常台车的行驶速度输入到上述第4推断式,由此对上述通常曲线区间中的上述通常台车的脱轨系数进行推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轨系数的推断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校正系数制作工序中,通过将上述第3推断式中的上述谓词变量的系数相对于上述第1推断式中的上述谓词变量的系数之比、与在制作上述第3推断式时使用的上述谓词变量的平均值相对于在制作上述第1推断式时使用的上述谓词变量的平均值之比相乘,由此制作针对上述第2推断式中的上述谓词变量的上述校正系数,
在上述第4推断式制作工序中,通过将上述第2推断式中的上述谓词变量的系数乘以上述校正系数,由此制作对上述通常曲线区间中的上述通常台车的脱轨系数进行推断的上述第4推断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轨系数的推断方法,其特征在于,
作为上述运算值,使用内轨脱轨系数、前侧轮轴的左右轮重平衡以及后侧轮轴的左右轮重平衡中的至少一个。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脱轨系数的推断方法,其特征在于,
作为上述运算值,使用内轨脱轨系数、前侧轮轴的左右轮重平衡以及后侧轮轴的左右轮重平衡中的至少一个。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脱轨系数的推断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推断式、上述第2推断式、上述第3推断式以及上述第4推断式是上述谓词变量的一次多项式。
6.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脱轨系数的推断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脱轨系数是外轨侧车轮的脱轨系数。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脱轨系数的推断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脱轨系数是外轨侧车轮的脱轨系数。
8.一种脱轨系数推断装置,对铁路车辆所具备的台车在轨道的曲线区间中行驶时的脱轨系数进行推断,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1推断式制作部,将能够测定轮重以及侧向力的监控台车在设置有能够测定轮重以及侧向力的测定装置的轨道的基准曲线区间中行驶时、通过上述测定装置对上述监控台车的轮重以及侧向力进行测定的结果作为输入,将根据上述测定出的轮重以及侧向力运算出的脱轨系数作为目标变量,至少将根据上述测定出的轮重以及侧向力运算出的规定的运算值以及上述监控台车的行驶速度作为谓词变量,而进行多变量分析,由此制作对上述基准曲线区间中的上述监控台车的脱轨系数进行推断的第1推断式;
第2推断式制作部,将无法测定轮重以及侧向力的通常台车在上述基准曲线区间中行驶时、通过上述测定装置对上述通常台车的轮重以及侧向力进行测定的结果作为输入,将根据上述测定出的轮重以及侧向力运算出的脱轨系数作为目标变量,至少将根据上述测定出的轮重以及侧向力运算出的规定的运算值以及上述通常台车的行驶速度作为谓词变量,而进行多变量分析,由此制作对上述基准曲线区间中的上述通常台车的脱轨系数进行推断的第2推断式;
第3推断式制作部,将能够测定轮重以及侧向力的监控台车在未设置能够测定轮重以及侧向力的测定装置的轨道的通常曲线区间中行驶时、通过上述监控台车对上述监控台车的轮重以及侧向力进行测定的结果作为输入,将根据上述测定出的轮重以及侧向力运算出的脱轨系数作为目标变量,至少将根据上述测定出的轮重以及侧向力运算出的规定的运算值以及上述监控台车的行驶速度作为谓词变量,而进行多变量分析,由此制作对上述通常曲线区间中的上述监控台车的脱轨系数进行推断的第3推断式;
校正系数制作部,基于上述第1推断式中的上述谓词变量的系数、上述第3推断式中的上述谓词变量的系数、在制作上述第1推断式时使用的上述谓词变量的值、以及在制作上述第3推断式时使用的上述谓词变量的值,制作针对上述第2推断式中的上述谓词变量的校正系数;
第4推断式制作部,通过在上述第2推断式中的上述谓词变量的系数中加入上述校正系数,由此制作对上述通常曲线区间中的上述通常台车的脱轨系数进行推断的第4推断式;以及
推断部,将上述通常台车在上述基准曲线区间中行驶时、通过上述测定装置对上述通常台车的轮重以及侧向力进行测定的结果作为输入,至少将根据上述测定出的轮重以及侧向力运算出的规定的运算值以及上述通常台车的行驶速度输入到上述第4推断式中,由此对上述通常曲线区间中的上述通常台车的脱轨系数进行推断。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脱轨系数推断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校正系数制作部为,通过将上述第3推断式中的上述谓词变量的系数相对于上述第1推断式中的上述谓词变量的系数之比、与在制作上述第3推断式时使用的上述谓词变量的平均值相对于在制作上述第1推断式时使用的上述谓词变量的平均值之比相乘,由此制作针对上述第2推断式中的上述谓词变量的上述校正系数,
上述第4推断式制作部为,通过将上述第2推断式中的上述谓词变量的系数乘以上述校正系数,由此制作对上述通常曲线区间中的上述通常台车的脱轨系数进行推断的上述第4推断式。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脱轨系数推断装置,其特征在于,
作为上述运算值,使用内轨脱轨系数、前侧轮轴的左右轮重平衡以及后侧轮轴的左右轮重平衡中的至少一个。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脱轨系数推断装置,其特征在于,
作为上述运算值,使用内轨脱轨系数、前侧轮轴的左右轮重平衡以及后侧轮轴的左右轮重平衡中的至少一个。
12.如权利要求8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脱轨系数推断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推断式、上述第2推断式、上述第3推断式以及上述第4推断式是上述谓词变量的一次多项式。
13.如权利要求8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脱轨系数推断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脱轨系数是外轨侧车轮的脱轨系数。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脱轨系数推断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脱轨系数是外轨侧车轮的脱轨系数。
CN201980010217.1A 2018-01-26 2019-01-17 脱轨系数的推断方法以及装置 Active CN11165556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11509 2018-01-26
JP2018011509 2018-01-26
PCT/JP2019/001357 WO2019146503A1 (ja) 2018-01-26 2019-01-17 脱線係数の推定方法、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55564A CN111655564A (zh) 2020-09-11
CN111655564B true CN111655564B (zh) 2023-01-17

Family

ID=673959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10217.1A Active CN111655564B (zh) 2018-01-26 2019-01-17 脱轨系数的推断方法以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3744608B1 (zh)
JP (1) JP6930609B2 (zh)
CN (1) CN111655564B (zh)
WO (1) WO2019146503A1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254466A (ja) * 1988-04-01 1989-10-11 Kyowa Electron Instr Co Ltd 脱線係数測定装置
JPH10185666A (ja) * 1996-12-25 1998-07-14 Unyusho Senpaku Gijutsu Kenkyusho 地上側測定による鉄道車両の輪重・横圧の連続測定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JP2007327788A (ja) * 2006-06-06 2007-12-20 Nec San-Ei Instruments Ltd 輪重・横圧センサとその測定方法及び輪重・横圧測定装置とその測定方法並びに脱線係数測定装置とその測定方法
KR20090129564A (ko) * 2008-06-13 2009-12-17 한국철도기술연구원 수직변위와 정상횡가속도를 이용한 탈선계수 측정장치 및그 방법
CN102567786A (zh) * 2011-12-13 2012-07-11 北京交通大学 一种脱轨系数的预测方法
CN102712326A (zh) * 2009-12-24 2012-10-03 韩国铁道技术研究院 铁路车辆用主动转向控制装置及方法
KR20130013133A (ko) * 2011-07-27 2013-02-06 서울과학기술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차축에 작용하는 외력을 이용한 차륜의 탈선 예측방법
JP2013121774A (ja) * 2011-12-12 2013-06-20 Nippon Steel & Sumitomo Metal Corp 外軌脱線係数の要因解析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959378B2 (ja) * 2012-09-11 2016-08-02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荷重測定方法及び装置、荷重測定装置を備えた鉄道車両、並びに荷重管理システム
JP2018011509A (ja) 2017-10-22 2018-01-18 イズオグ,エゼキエルIZUOGU, Ezekiel イズオグマシン(自己支持エマグネトダイナミクスマシン)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254466A (ja) * 1988-04-01 1989-10-11 Kyowa Electron Instr Co Ltd 脱線係数測定装置
JPH10185666A (ja) * 1996-12-25 1998-07-14 Unyusho Senpaku Gijutsu Kenkyusho 地上側測定による鉄道車両の輪重・横圧の連続測定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JP2007327788A (ja) * 2006-06-06 2007-12-20 Nec San-Ei Instruments Ltd 輪重・横圧センサとその測定方法及び輪重・横圧測定装置とその測定方法並びに脱線係数測定装置とその測定方法
KR20090129564A (ko) * 2008-06-13 2009-12-17 한국철도기술연구원 수직변위와 정상횡가속도를 이용한 탈선계수 측정장치 및그 방법
CN102712326A (zh) * 2009-12-24 2012-10-03 韩国铁道技术研究院 铁路车辆用主动转向控制装置及方法
KR20130013133A (ko) * 2011-07-27 2013-02-06 서울과학기술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차축에 작용하는 외력을 이용한 차륜의 탈선 예측방법
JP2013121774A (ja) * 2011-12-12 2013-06-20 Nippon Steel & Sumitomo Metal Corp 外軌脱線係数の要因解析方法
CN102567786A (zh) * 2011-12-13 2012-07-11 北京交通大学 一种脱轨系数的预测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55564A (zh) 2020-09-11
EP3744608A1 (en) 2020-12-02
EP3744608B1 (en) 2024-05-22
WO2019146503A1 (ja) 2019-08-01
EP3744608A4 (en) 2021-10-20
JPWO2019146503A1 (ja) 2021-01-07
JP6930609B2 (ja) 2021-09-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eina et al. Vehicle dynamics estimation via augmented Extended Kalman Filtering
CN108698622B (zh) 轨道状态评价方法、装置以及程序
Doumiati et al. Observers for vehicle tyre/road forces estimation: experimental validation
CN107107927B (zh) 铁道车辆状态监视装置
JP5029442B2 (ja) 車両姿勢角推定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8139299B (zh) 用于确定道路或轨道车辆的模态参数并间接表征道路或轨道轮廓的方法
KR101265149B1 (ko) 고속축중계평가시스템 및 평가 방법
CN103279675B (zh) 轮胎-路面附着系数与轮胎侧偏角的估计方法
CN104598753A (zh) 一种基于Brakhage v方法的桥梁移动车辆荷载识别方法
JP2013216278A (ja) 接地荷重推定装置
Mazzilli et al. On the benefit of smart tyre technology on vehicle state estimation
Muñoz et al. Estimation of lateral track irregularity using a Kalman filter. Experimental validation
JP2020122753A (ja) タイヤ力推定システムおよびタイヤ力推定方法
CN111655564B (zh) 脱轨系数的推断方法以及装置
Bartolozzi et al. Novel high-fidelity tyre model for motorcycles to be characterised by quasi-static manoeuvres–rationale and numerical validation
JP6809172B2 (ja) 推定方法、推定プログラム及び推定装置
KR101829700B1 (ko) 자동차 타이어의 편향 반경을 시뮬레이션하는 방법
Kraft et al. Parameter identification of multi-body railway vehicle models–Application of the adjoint state approach
JP4541839B2 (ja) 路面の傾斜判定システム
JP5128457B2 (ja) 車両姿勢角推定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979898B2 (ja) 鉄道車両の状態監視装置
Khanse et al. Development of a simulink-carsim interaction package for ABS simulation of discrete tire models
JP6939540B2 (ja) 接触角推定システム、接触角推定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Sroka et al. Information fusion in weigh in motion systems
JP7091823B2 (ja) タイヤのトレッド部の摩耗予測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