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53200A -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53200A
CN111653200A CN202010604184.8A CN202010604184A CN111653200A CN 111653200 A CN111653200 A CN 111653200A CN 202010604184 A CN202010604184 A CN 202010604184A CN 111653200 A CN111653200 A CN 1116532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put
pad row
output pad
horizontal
dist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0418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53200B (zh
Inventor
潘陟成
秦丹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AVIC Opt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AVIC Opt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AVIC Opt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AVIC Opt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60418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53200B/zh
Publication of CN1116532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532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532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532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在阵列基板的第N输出焊盘行的水平部至其一端侧的倾斜部中,相邻的两个第二类输出焊盘之间间距为第一间距和水平平移间距之和,通过增大相邻两个第二类输出焊盘之间间距的方式,能够使得第N输出焊盘行的倾斜部处与输入焊盘行相应侧端部的输入焊盘之间间距增大,进而扩大了第N输出焊盘的倾斜部与输入焊盘行相应侧端部的输入焊盘之间的布线空间。

Description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更为具体的说,涉及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显示装置被广泛的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工作当中,为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工作带来了巨大的便利,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显示装置实现显示功能的主要部件是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的阵列基板中,在其边框的绑定区域设置有输出焊盘和输入焊盘,输出焊盘和输入焊盘用于绑定驱动芯片(IC),驱动芯片通过与输出焊盘连接的扇出线与显示面板显示区域中的像素单元连接,以驱动像素单元进行图像显示;及驱动芯片还通过输入焊盘与柔性线路板连接,以连接显示装置的电路主板。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有效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扩大了第N输出焊盘的倾斜部与输入焊盘行相应侧端部的输入焊盘之间的布线空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阵列基板,所述阵列基板包括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的绑定区域和显示区域,所述绑定区域包括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列的第一输出焊盘行至第N输出焊盘行及输入焊盘行,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所述输入焊盘行位于所述第N输出焊盘行背离所述显示区域一侧,且所述输入焊盘行的所有输入焊盘沿第二方向依次排列,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垂直;
所述第N输出焊盘行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设置的水平部及其水平部的至少一端侧的倾斜部;所述第N输出焊盘行的水平部包括多个沿第二方向排列的输出焊盘;所述第N输出焊盘行的倾斜部的倾斜方向为自所述第N输出焊盘行的水平部朝向所述输入焊盘行倾斜,所述第N输出焊盘行的倾斜部包括多个沿所述倾斜方向排列的输出焊盘;
在第N输出焊盘行的水平部至其一端侧的倾斜部中,所述第N输出焊盘行的输出焊盘分为第一类输出焊盘和第二类输出焊盘;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类输出焊盘之间间距及相邻的所述第一类输出焊盘和所述第二类输出焊盘之间间距为第一间距,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类输出焊盘之间间距为所述第一间距和水平平移间距之和,所述水平平移间距大于0;其中,沿所述第N输出焊盘行的水平部至其该端侧的倾斜部的水平平移方向上,所述水平平移间距包括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类输出焊盘中,后一所述第二类输出焊盘相对前一所述第二类输出焊盘沿所述水平平移方向上水平平移的距离,及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类输出焊盘中的前一所述第二类输出焊盘与所述输入焊盘行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有交叠。
可选的,所述输入焊盘行中对应所述第N输出焊盘行的倾斜部一侧的端部的输入焊盘,与第N输出焊盘行的倾斜部处之间间距为20μm-50μm,包括端点值。
可选的,所述第N输出焊盘行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设置的水平部和分别位于其水平部的两端侧的第一倾斜部和第二倾斜部;
沿所述第N输出焊盘行的水平部至其第一倾斜部的第一水平平移方向上,及沿所述第N输出焊盘行的水平部至其第二倾斜部的第二水平平移方向上,所述水平平移间距包括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类输出焊盘中,位于第N输出焊盘行的水平部至其第一倾斜部方向侧的第二类输出焊盘相对另一第二类输出焊盘沿所述第一水平平移方向上水平平移的距离,与位于第N输出焊盘行的水平部至其第二倾斜部方向侧的第二类输出焊盘相对另一第二类输出焊盘沿所述第二水平平移方向上水平平移的距离之和。
可选的,所述第N输出焊盘行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设置的水平部和分别位于其水平部的两端侧的第一倾斜部和第二倾斜部;
所述第N输出焊盘行的输出焊盘包括至少一组第一组相邻的第二类输出焊盘和至少一组第二组相邻的第二类输出焊盘;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任意第一组相邻的第二类输出焊盘之间具有的所述水平平移间距为第一水平平移间距,任意第二组相邻的第二类输出焊盘之间具有的所述水平平移间距为第二水平平移间距;
沿所述第N输出焊盘行的水平部至其第一倾斜部的第一水平平移方向上,所述第一水平平移间距为第一组相邻的第二类输出焊盘中,后一所述第二类输出焊盘相对前一所述第二类输出焊盘沿所述第一水平平移方向上水平平移的距离;
沿所述第N输出焊盘行的水平部至其第二倾斜部的第二水平平移方向上,所述第二水平平移间距为第二组相邻的第二类输出焊盘中,后一所述第二类输出焊盘相对前一所述第二类输出焊盘沿所述第二水平平移方向上水平平移的距离。
可选的,在第N输出焊盘行的水平部至其一端侧的倾斜部中,所述第二类输出焊盘为所述第N输出焊盘行的倾斜部的输出焊盘。
可选的,所述第一输出焊盘行至第N-1输出焊盘行均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设置的水平部及其水平部的至少一端侧的倾斜部,且所述第一输出焊盘行至第N-1输出焊盘行的倾斜部与所述第N输出焊盘行的倾斜部位于同侧;
在第i输出焊盘行的水平部至其一端侧的倾斜部中,所述第i输出焊盘行的输出焊盘分为第一类输出焊盘和第二类输出焊盘,且所述第i输出焊盘行中的相邻第二类输出焊盘的位置,与所述第N输出焊盘行中相邻第二类输出焊盘的位置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对,i为小于或等于N-1的正整数。
可选的,在所述第一输出焊盘行的水平部至其一端侧的倾斜部中,及在第一对具有沿所述水平平移方向相应的水平平移间距的相邻两个第二类输出焊盘中:
自后一第二类输出焊盘至所述第一输出焊盘行的倾斜部远离其水平部的输出焊盘之间,对应所述第一输出焊盘行的倾斜部中所有输出焊盘为第三类输出焊盘,所述第三类输出焊盘与所述输入焊盘行之间间距为第二间距和垂直平移间距之和,所述垂直平移间距大于0;其中,沿所述第一输出焊盘行的水平部至其该端侧的倾斜部的方向上,前一第三类输出焊盘与所述输入焊盘行之间的第二间距减去后一第三类输出焊盘与所述输入焊盘行之间的第二间距的差值为大于0的设定值;沿所述输入焊盘行至所述第一输出焊盘行的垂直平移方向上,所述垂直平移间距包括所述第三类输出焊盘相对所述输出焊盘行沿所述垂直平移方向上垂直平移的距离。
可选的,位于所述第一输出焊盘行的倾斜部背离所述输入焊盘行一侧还设置有至少一个支撑柱。
可选的,至少一相邻两个所述第二类输出焊盘之间的间隙处还设置有至少一个支撑柱。
可选的,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阵列基板包括位于所述绑定区域在第N输出焊盘行的倾斜部一侧的测试焊盘区域,所述绑定区域与所述测试焊盘区域的相对侧边之间的间距大于0且小于500微米。
相应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上述的阵列基板。
相应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显示面板。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在阵列基板的第N输出焊盘行的水平部至其一端侧的倾斜部中,所述第N输出焊盘行的输出焊盘分为第一类输出焊盘和第二类输出焊盘;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类输出焊盘之间间距及相邻的所述第一类输出焊盘和所述第二类输出焊盘之间间距为第一间距,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类输出焊盘之间间距为所述第一间距和水平平移间距之和,所述水平平移间距大于0;其中,沿所述第N输出焊盘行的水平部至其该端侧的倾斜部的水平平移方向上,所述水平平移间距包括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类输出焊盘中,后一所述第二类输出焊盘相对前一所述第二类输出焊盘沿所述水平平移方向上水平平移的距离,及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类输出焊盘中的前一所述第二类输出焊盘与所述输入焊盘行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有交叠。
由上述内容可见,本发明所提供的第N输出焊盘行的水平部至其一端侧的倾斜部中,相邻的两个第二类输出焊盘之间间距为第一间距和水平平移间距之和,通过增大相邻两个第二类输出焊盘之间间距的方式,能够使得第N输出焊盘行的倾斜部处与输入焊盘行相应侧端部的输入焊盘之间间距增大,进而扩大了第N输出焊盘的倾斜部与输入焊盘行相应侧端部的输入焊盘之间的布线空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阵列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绑定区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现有的一种绑定区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绑定区域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绑定区域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绑定区域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绑定区域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绑定区域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号线与绑定区域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信号线与绑定区域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阵列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阵列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阵列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正如背景技术所述,显示装置实现显示功能的主要部件是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的阵列基板中,在其边框的绑定区域设置有输出焊盘和输入焊盘,输出焊盘和输入焊盘用于绑定驱动芯片(IC),驱动芯片通过与输出焊盘连接的扇出线与显示面板显示区域中的像素单元连接,以驱动像素单元进行图像显示;及驱动芯片还通过输入焊盘与柔性线路板连接,以连接显示装置的电路主板。
基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有效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扩大了第N输出焊盘的倾斜部与输入焊盘行相应侧端部的输入焊盘之间的布线空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具体结合图1至图14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
参考图1和图2所示,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阵列基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绑定区域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所述阵列基板包括沿第一方向Y相对设置的绑定区域100和显示区域200,所述绑定区域100包括沿第一方向Y依次排列的第一输出焊盘行110至第N输出焊盘行11n及输入焊盘行120,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所述输入焊盘行120位于所述第N输出焊盘行11n背离所述显示区域200一侧,且所述输入焊盘行120的所有输入焊盘121沿第二方向X依次排列,所述第一方向Y和所述第二方向X相垂直。
所述第N输出焊盘行11n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X设置的水平部101及其水平部101的至少一端侧的倾斜部102;所述第N输出焊盘行11n的水平部101包括多个沿第二方向X排列的输出焊盘;所述第N输出焊盘行11n的倾斜部102的倾斜方向Z为自所述第N输出焊盘行11n的水平部101朝向所述输入焊盘行120倾斜,所述第N输出焊盘行11n的倾斜部102包括多个沿所述倾斜方向Z排列的输出焊盘。
在第N输出焊盘行11n的水平部101至其一端侧的倾斜部102中,所述第N输出焊盘行11n的输出焊盘分为第一类输出焊盘11和第二类输出焊盘12;在所述第二方向X上,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类输出焊盘11之间间距及相邻的所述第一类输出焊盘11和所述第二类输出焊盘12之间间距为第一间距a1,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类输出焊盘12之间间距为所述第一间距a1和水平平移间距a2之和,所述水平平移间距a2大于0;其中,沿所述第N输出焊盘行11n的水平部101至其该端侧的倾斜部102的水平平移方向X1上,所述水平平移间距a2包括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类输出焊盘12中,后一所述第二类输出焊盘12相对前一所述第二类输出焊盘沿所述水平平移方向X1上水平平移的距离,及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类输出焊盘12中的前一所述第二类输出焊盘与所述输入焊盘行120在所述第一方向Y上有交叠。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为了便于输出焊盘与信号线的连接,在第一方向上不同输出焊盘行中位置相对的输出焊盘均错位设置,进而能够避免第一输出焊盘行至第N输出焊盘行中,前一输出焊盘行中的输出焊盘将后一输出焊盘行中的输出焊盘完全遮挡的情况出现,降低了输出焊盘外接信号线的难度。
由上述内容可见,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第N输出焊盘行的水平部至其一端侧的倾斜部中,相邻的两个第二类输出焊盘之间间距为第一间距和水平平移间距之和,通过增大相邻两个第二类输出焊盘之间间距的方式,能够使得第N输出焊盘行的倾斜部处与输入焊盘行相应侧端部的输入焊盘之间间距增大,进而扩大了第N输出焊盘的倾斜部与输入焊盘行相应侧端部的输入焊盘之间的布线空间。
具体结合图2和图3所示,图3为现有的一种绑定区域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3所示现有的第N输出焊盘行11n’的所有输出焊盘中,在第二方向X上相邻两个输出焊盘之间间距均为第一间距a1;其中第N输出焊盘行11n’的倾斜部处于输入焊盘行120’相应侧端部的输入焊盘之间具有间距b2。与图3所示间距b2相比较而言,本发明图2所示第N输出焊盘行11n的倾斜部102处与输入焊盘行120相应侧端部的输入焊盘之间的间距b1更大,扩大了第N输出焊盘11n的倾斜部102与输入焊盘行120相应侧端部的输入焊盘之间的布线空间。
参考图4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绑定区域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N输出焊盘行11n的倾斜部102处与输入焊盘行120相应侧端部的输入焊盘之间的间距b1足够大,故而在该间距b1满足布线要求的前提下,能够将输入焊盘行120适当朝向第N输出焊盘行11n且沿第一方向Y垂直移动一定距离,进而可以将输入焊盘行120背离第N输出焊盘行11n一侧边框线朝向第N输出焊盘行11n缩进(如图4所示移动前边框线和移动后边框线对比示意),达到缩小阵列基板的边框的目的。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本发明所提供的所述输入焊盘行120中对应所述第N输出焊盘行11n’的倾斜部102一侧的端部的输入焊盘,与第N输出焊盘行11n的倾斜部102处之间间距b1为20μm-50μm,包括端点值;其中间距b1为输入焊盘行120的端部的输入焊盘朝向第N输出焊盘行11n的倾斜部102的边缘端线,与第N输出焊盘行11n的倾斜部102处朝向输入焊盘行120的边缘端线之间的距离,其具体可以为30μm、40μm等,对此需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具体设计。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本发明所提供的第N输出焊盘行可以包括位于其水平部两端侧的两个倾斜部为第一倾斜部和第二倾斜部,其中可以通过将一对相邻的第二类输出焊盘之间间距设置为包括朝向第一倾斜部平移的第一水平平移距离和朝向第二倾斜部平移的第二水平平移距离,即可实现第N输出焊盘行任意一倾斜部处与相应侧出入焊盘行的端部输入焊盘之间间距的增大目的。参考图5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绑定区域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第N输出焊盘行11n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X设置的水平部101和分别位于其水平部101的两端侧的第一倾斜部1021和第二倾斜部1022。
沿所述第N输出焊盘行11n的水平部101至其第一倾斜部1021的第一水平平移方向X1上,及沿所述第N输出焊盘行11n的水平部101至其第二倾斜部1022的第二水平平移方向X2上,所述水平平移间距包括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类输出焊盘12中,位于第N输出焊盘行11n的水平部101至其第一倾斜部1021方向侧的第二类输出焊盘12相对另一第二类输出焊盘12沿所述第一水平平移方向X1上水平平移的距离a21,与位于第N输出焊盘行11n的水平部101至其第二倾斜部1022方向侧的第二类输出焊盘12相对另一第二类输出焊盘12沿所述第二水平平移方向X2上水平平移的距离a22之和。
可以理解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N输出焊盘行中所包括的一对相邻第二类输出焊盘,该相邻两个第二类输出焊盘之间间距包括第一间距和水平平移间距,且水平平移间距包括第一水平平移间距和第二水平平移间距;其中第一水平平移间距为靠近第一倾斜部侧的第二类输出焊盘相对另一第二类输出焊盘沿第一水平平移方向所水平平移的距离,而第二水平平移间距为靠近第二倾斜部侧的第二输出焊盘相对另一第二类输出焊盘沿第二水平平移方向所水平平移的距离,进而能够通过第一水平平移距离实现第一倾斜部处与输入焊盘行相应侧端部的输入焊盘之间间距增大的目的,及通过第二水平平移距离实现第二倾斜部处与输入焊盘行相应侧端部的输入焊盘之间间距增大的目的。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本发明所提供的第N输出焊盘行可以包括位于其水平部两端侧的两个倾斜部为第一倾斜部和第二倾斜部,其中还可以通过将不同组的相邻的第二类输出焊盘之间间距设置为包括朝向第一倾斜部平移的第一水平平移距离或朝向第二倾斜部平移的第二水平平移距离,来实现第N输出焊盘行任意一倾斜部处与相应侧出入焊盘行的端部输入焊盘之间间距的增大目的。参考图6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绑定区域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第N输出焊盘行11n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X设置的水平部101和分别位于其水平部101的两端侧的第一倾斜部1021和第二倾斜部1022。
所述第N输出焊盘行11n的输出焊盘包括至少一组第一组相邻的第二类输出焊盘1291和至少一组第二组相邻的第二类输出焊盘1292;在所述第二方向X上,任意第一组相邻的第二类输出焊盘1291之间具有的所述水平平移间距为第一水平平移间距a21,任意第二组相邻的第二类输出焊盘1292之间具有的所述水平平移间距为第二水平平移间距a22。
沿所述第N输出焊盘行11n的水平部101至其第一倾斜部1021的第一水平平移方向X1上,所述第一水平平移间距a21为第一组相邻的第二类输出焊盘1291中,后一所述第二类输出焊盘1291相对前一所述第二类输出焊盘1291沿所述第一水平平移方向X1上水平平移的距离。
沿所述第N输出焊盘行11n的水平部101至其第二倾斜部1022的第二水平平移方向X2上,所述第二水平平移间距a22为第二组相邻的第二类输出焊盘1292中,后一所述第二类输出焊盘1292相对前一所述第二类输出焊盘1292沿所述第二水平平移方向X2上水平平移的距离。
可以理解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N输出焊盘行中所包括的多对相邻第二类输出焊盘,且该多对相邻第二类输出焊盘包括至少一组第一组相邻的第二类输出焊盘和至少一组第二组相邻的第二类输出焊盘。其中第一组相邻的第二类输出焊盘之间间距包括第一间距和第一水平平移间距,而第二组相邻的第二类输出焊盘之间间距包括第一间距和第二水平平移间距;其中第一水平平移间距为第一组相邻的第二类输出焊盘中,靠近第一倾斜部侧的第二类输出焊盘相对另一第二类输出焊盘沿第一水平平移方向所水平平移的距离;而第二水平平移间距为第二组相邻的第二类输出焊盘中,靠近第二倾斜部侧的第二输出焊盘相对另一第二类输出焊盘沿第二水平平移方向所水平平移的距离,进而能够通过第一组相邻的第二类输出焊盘及其包括的第一水平平移距离,实现第一倾斜部处与输入焊盘行相应侧端部的输入焊盘之间间距增大的目的,及通过第二组相邻的第二类输出焊盘及其包括的第二水平平移距离,实现第二倾斜部处与输入焊盘行相应侧端部的输入焊盘之间间距增大的目的。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的在第N输出焊盘行的水平部至其一端侧的倾斜部中,所述第二类输出焊盘为所述第N输出焊盘行的倾斜部的输出焊盘。下面结合附图以第N输出焊盘行包括一组第一组相邻的第二类输出焊盘和一组第二组相邻的第二类输出焊盘为例进行说明。参考图7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绑定区域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第N输出焊盘行11n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X设置的水平部101和分别位于其水平部101的两端侧的第一倾斜部1021和第二倾斜部1022。
所述第N输出焊盘行11n的输出焊盘包括一组第一组相邻的第二类输出焊盘1291和一组第二组相邻的第二类输出焊盘1292;在所述第二方向X上,第一组相邻的第二类输出焊盘1291之间具有的所述水平平移间距为第一水平平移间距,第二组相邻的第二类输出焊盘1292之间具有的所述水平平移间距为第二水平平移间距。
沿所述第N输出焊盘行11n的水平部101至其第一倾斜部1021的第一水平平移方向X1上,所述第一水平平移间距为第一组相邻的第二类输出焊盘1291中,后一所述第二类输出焊盘1291相对前一所述第二类输出焊盘1291沿所述第一水平平移方向X1上水平平移的距离。
沿所述第N输出焊盘行11n的水平部101至其第二倾斜部1022的第二水平平移方向X2上,所述第二水平平移间距为第二组相邻的第二类输出焊盘1292中,后一所述第二类输出焊盘1292相对前一所述第二类输出焊盘1292沿所述第二水平平移方向X2上水平平移的距离。
其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组相邻的第二类输出焊盘1291位于第一倾斜部1201中,及第二组相邻的第二类输出焊盘1292位于第一倾斜部1202中,进而在保证第N输出焊盘行的倾斜部处与输入焊盘行相应侧端部的输入焊盘之间间距增大的基础上,相较于现有输出焊盘的布局,能够减少第N输出焊盘行中需进行位置变化的输出焊盘的数量,降低设计难度。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本发明所提供的除第N输出焊盘行外其余输出焊盘行同样可以包括水平部及倾斜部,进而与第N输出焊盘行进行相同布局设计。参考图8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绑定区域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所述第一输出焊盘行101至第N-1输出焊盘行(未画出)均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X设置的水平部及其水平部101的至少一端侧的倾斜部102,且所述第一输出焊盘行101至第N-1输出焊盘行的倾斜部102与所述第N输出焊盘行10n的倾斜部102位于同侧。
在第i输出焊盘行10i的水平部101至其一端侧的倾斜部102中,所述第i输出焊盘行10i的输出焊盘分为第一类输出焊盘11和第二类输出焊盘12,且所述第i输出焊盘行10i中的相邻第二类输出焊盘12的位置,与所述第N输出焊盘行10n中相邻第二类输出焊盘12的位置在所述第一方向Y上相对,i为小于或等于N-1的正整数。
可以理解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输出焊盘行至第N输出焊盘行中,任意一输出焊盘行包括有水平部及水平部至少一端侧的倾斜部;且在输出焊盘行仅包括一个倾斜部时,所有输出焊盘行的倾斜部位于同侧;其中所有输出焊盘行包括的位于同侧的倾斜部可以相互平行设置,对此本发明不做具体限制。进而,通过将所有输出焊盘行均设计为具有倾斜部的布局,不仅能够扩大第一输出焊盘行的倾斜部背离第二输出焊盘行一侧的布线空间,还能够压缩所有输出焊盘行所占用空间,相应的能够压缩驱动芯片所占用空间,以减小边框面积而实现窄边框设计。
进一步为了保证第一输出焊盘行和第N输出焊盘行的设计一致性,第一输出焊盘行至第N-1输出焊盘行,均可以同第N输出焊盘行设计一致,即第一输出焊盘行至第N-1输出焊盘行中第i输出焊盘行中,在第i输出焊盘行的水平部至其一端侧的倾斜部中,第i输出焊盘行的输出焊盘分为第一类输出焊盘和第二类输出焊盘;在第二方向上,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一类输出焊盘之间间距及相邻的第一类输出焊盘和第二类输出焊盘之间间距为第一间距,相邻的两个第二类输出焊盘之间间距为第一间距和水平平移间距之和;并且,第i输出焊盘行中的相邻第二类输出焊盘的位置,与第N输出焊盘行中相邻第二类输出焊盘的位置在第一方向上相对。
参考图9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号线与绑定区域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输出焊盘行111的水平部101至其一端侧的倾斜部102中,第一输出焊盘行111的输出焊盘分为第一类输出焊盘11和第二类输出焊盘12。在第一输出焊盘行111的水平部101至其一端侧的倾斜部102中,沿水平部101至其一端侧的倾斜部102的水平平移方向X1上,在第一对具有沿水平平移方向X1相应的水平平移间距的相邻两个第二类输出焊盘12(沿水平平移方向X1的前一第二类输出焊盘1241和后一第二类输出焊盘1242)中:自后一第二类输出焊盘1242至第一输出焊盘行111的倾斜部102远离其水平部101的输出焊盘之间,对应第一输出焊盘行111的倾斜部102中所有输出焊盘为第三类输出焊盘(如图9所示第三类输出焊盘131至第三类输出焊盘133,及第一输出焊盘行111的倾斜部102中其余输出焊盘134和输出焊盘135)。
位于第一输出焊盘行111的倾斜部102背离输入焊盘行120一侧包括有扇形区,扇形区包括与第一输出焊盘行111的倾斜部102的输出焊盘相连的多条信号线。其中与第三类输出焊盘131至第三类输出焊盘133各自相连的信号线包括第二倾斜线L2和弯折线L3,第二倾斜线L2通过弯折线L3与第三类输出焊盘相连;及与第一输出焊盘行111的倾斜部102中其余输出焊盘134和输出焊盘135各自相连的信号线包括第一倾斜线L1,第一倾斜线L1直接与输出焊盘相连,第一倾斜线L1和第二倾斜线L2均为直线段,且不同第一倾斜线L1之间、不同第二倾斜线L2之间及第一倾斜线L1和第二倾斜线L2之间相互平行。
进一步的,本发明实施例还可以将与第三类输出焊盘相连的弯折线去除,进而使得第二倾斜线与第三类输出焊盘直接相连,以降低制作信号线的难度。具体参考图10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信号线与绑定区域的结构示意图,在所述第一输出焊盘行111的水平部101至其一端侧的倾斜部102中,沿水平部101至其一端侧的倾斜部102的水平平移方向X1上,及在第一对具有沿所述水平平移方向X1相应的水平平移间距的相邻两个第二类输出焊盘12中(沿水平平移方向X1的前一第二类输出焊盘1241和后一第二类输出焊盘1242):
自后一第二类输出焊盘1242至所述第一输出焊盘行111的倾斜部102远离其水平部101的输出焊盘之间,对应所述第一输出焊盘行111的倾斜部102中所有输出焊盘为第三类输出焊盘(如图9所示第三类输出焊盘131至第三类输出焊盘133),所述第三类输出焊盘与所述输入焊盘行120之间在第一方向Y上的间距为第二间距c1和垂直平移间距c2之和,所述垂直平移间距c2大于0;其中,沿所述第一输出焊盘行111的水平部101至其该端侧的倾斜部102的方向X1上,前一第三类输出焊盘与所述输入焊盘行120之间的第二间距减去后一第三类输出焊盘与所述输入焊盘行120之间的第二间距的差值为大于0的设定值△c(如第三类输出焊盘132与输入焊盘行120之间的第二间距c2减去第三类输出焊盘133与输入焊盘行120之间的第二间距c1的差值为大于0的设定值△c);沿所述输入焊盘行120至所述第一输出焊盘行111的垂直平移方向Y1上,所述垂直平移间距c2包括所述第三类输出焊盘相对所述输出焊盘行120沿所述垂直平移方向Y1上垂直平移的距离。
可以理解的,相较于图9所示第三类输出焊盘131至第三类输出焊盘133,本发明图10所示第三类输出焊盘131至第三类输出焊盘133沿垂直平移方向Y1上垂直平移了一定的距离c2,能够在不改变图9中第一倾斜线L1和第二倾斜线L2的布局基础上,使得图10所示第三类输出焊盘131至第三类输出焊盘133与各自相应的第二倾斜线L2直接相连,而无需再次制作弯折线,降低了制作信号线的难度。
参考图1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阵列基板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位于所述第一输出焊盘行111的倾斜部102背离所述输入焊盘行120一侧还设置有至少一个支撑柱310。
可以理解的,驱动芯片的引脚同输出焊盘相对应设置,由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输出焊盘行至第N输出焊盘行均包括有水平部和倾斜部,故而驱动芯片对应输出焊盘的引脚同样具有水平部和倾斜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阵列基板上,在第一输出焊盘行的倾斜部背离输入焊盘行一侧设置支撑柱,进而能够在驱动芯片下压与输出焊盘固定连接时为驱动芯片提供支撑,避免出现驱动芯片对应输出焊盘行的倾斜部的边角处因下压的压力较大而塌陷的情况,提高驱动芯片的压接良率。
参考图1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阵列基板的结构示意图,至少一相邻两个所述第二类输出焊盘12之间的间隙处还设置有至少一个支撑柱320,通过在第二类输出焊盘12之间的间隙处设置支撑柱320,进一步提高驱动芯片的压接良率。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位于第一输出焊盘行的倾斜部背离输入焊盘行一侧设置支撑柱,及位于第二类输出焊盘之间的间隙处设置支撑柱,其在阵列基板至驱动芯片的方向上的截面可以为圆形、矩形、梯形、弧形、波浪形等任意形状,对此本发明不做具体限制。以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支撑柱可以为有机膜材质、无机膜材质、金属材质等,其可以为独立制作膜层形成,还可以为复用阵列基板固有膜层形成,对此本发明均不做具体限制。
参考图1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阵列基板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在所述第二方向X上,所述阵列基板包括位于所述绑定区域100在第N输出焊盘行11n的倾斜部102一侧的测试焊盘区域300,所述绑定区域100与所述测试焊盘区域300的相对侧边之间的间距d1大于0且小于500微米。
可以理解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绑定区域在第二方向上的侧边,即为输出焊盘行在绑定区域该侧处输出焊盘朝向测试焊盘区域的侧边。现有技术中绑定区域与测试焊盘区域的相对侧边之间具有较大间隙,故而在将输出焊盘行中设计第二类输出焊盘时,测试焊盘区域朝向绑定区域侧有足够空间设置输出焊盘,保证对阵列基板的闲置区域进行合理的利用。
相应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上述任意一实施例提供的阵列基板。
相应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意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参考图14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为手机1000,手机1000包括上述任意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还可以为其他设备,如电脑、平板等,对此本发明不做具体限制。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在阵列基板的第N输出焊盘行的水平部至其一端侧的倾斜部中,所述第N输出焊盘行的输出焊盘分为第一类输出焊盘和第二类输出焊盘;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类输出焊盘之间间距及相邻的所述第一类输出焊盘和所述第二类输出焊盘之间间距为第一间距,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类输出焊盘之间间距为所述第一间距和水平平移间距之和,所述水平平移间距大于0;其中,沿所述第N输出焊盘行的水平部至其该端侧的倾斜部的水平平移方向上,所述水平平移间距包括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类输出焊盘中,后一所述第二类输出焊盘相对前一所述第二类输出焊盘沿所述水平平移方向上水平平移的距离,及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类输出焊盘中的前一所述第二类输出焊盘与所述输入焊盘行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有交叠。
由上述内容可见,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第N输出焊盘行的水平部至其一端侧的倾斜部中,相邻的两个第二类输出焊盘之间间距为第一间距和水平平移间距之和,通过增大相邻两个第二类输出焊盘之间间距的方式,能够使得第N输出焊盘行的倾斜部处与输入焊盘行相应侧端部的输入焊盘之间间距增大,进而扩大了第N输出焊盘的倾斜部与输入焊盘行相应侧端部的输入焊盘之间的布线空间。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2)

1.一种阵列基板,所述阵列基板包括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的绑定区域和显示区域,其特征在于,所述绑定区域包括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列的第一输出焊盘行至第N输出焊盘行及输入焊盘行,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所述输入焊盘行位于所述第N输出焊盘行背离所述显示区域一侧,且所述输入焊盘行的所有输入焊盘沿第二方向依次排列,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垂直;
所述第N输出焊盘行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设置的水平部及其水平部的至少一端侧的倾斜部;所述第N输出焊盘行的水平部包括多个沿第二方向排列的输出焊盘;所述第N输出焊盘行的倾斜部的倾斜方向为自所述第N输出焊盘行的水平部朝向所述输入焊盘行倾斜,所述第N输出焊盘行的倾斜部包括多个沿所述倾斜方向排列的输出焊盘;
在第N输出焊盘行的水平部至其一端侧的倾斜部中,所述第N输出焊盘行的输出焊盘分为第一类输出焊盘和第二类输出焊盘;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类输出焊盘之间间距及相邻的所述第一类输出焊盘和所述第二类输出焊盘之间间距为第一间距,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类输出焊盘之间间距为所述第一间距和水平平移间距之和,所述水平平移间距大于0;其中,沿所述第N输出焊盘行的水平部至其该端侧的倾斜部的水平平移方向上,所述水平平移间距包括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类输出焊盘中,后一所述第二类输出焊盘相对前一所述第二类输出焊盘沿所述水平平移方向上水平平移的距离,及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类输出焊盘中的前一所述第二类输出焊盘与所述输入焊盘行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有交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焊盘行中对应所述第N输出焊盘行的倾斜部一侧的端部的输入焊盘,与第N输出焊盘行的倾斜部处之间间距为20μm-50μm,包括端点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N输出焊盘行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设置的水平部和分别位于其水平部的两端侧的第一倾斜部和第二倾斜部;
沿所述第N输出焊盘行的水平部至其第一倾斜部的第一水平平移方向上,及沿所述第N输出焊盘行的水平部至其第二倾斜部的第二水平平移方向上,所述水平平移间距包括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类输出焊盘中,位于第N输出焊盘行的水平部至其第一倾斜部方向侧的第二类输出焊盘相对另一第二类输出焊盘沿所述第一水平平移方向上水平平移的距离,与位于第N输出焊盘行的水平部至其第二倾斜部方向侧的第二类输出焊盘相对另一第二类输出焊盘沿所述第二水平平移方向上水平平移的距离之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N输出焊盘行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设置的水平部和分别位于其水平部的两端侧的第一倾斜部和第二倾斜部;
所述第N输出焊盘行的输出焊盘包括至少一组第一组相邻的第二类输出焊盘和至少一组第二组相邻的第二类输出焊盘;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任意第一组相邻的第二类输出焊盘之间具有的所述水平平移间距为第一水平平移间距,任意第二组相邻的第二类输出焊盘之间具有的所述水平平移间距为第二水平平移间距;
沿所述第N输出焊盘行的水平部至其第一倾斜部的第一水平平移方向上,所述第一水平平移间距为第一组相邻的第二类输出焊盘中,后一所述第二类输出焊盘相对前一所述第二类输出焊盘沿所述第一水平平移方向上水平平移的距离;
沿所述第N输出焊盘行的水平部至其第二倾斜部的第二水平平移方向上,所述第二水平平移间距为第二组相邻的第二类输出焊盘中,后一所述第二类输出焊盘相对前一所述第二类输出焊盘沿所述第二水平平移方向上水平平移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在第N输出焊盘行的水平部至其一端侧的倾斜部中,所述第二类输出焊盘为所述第N输出焊盘行的倾斜部的输出焊盘。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出焊盘行至第N-1输出焊盘行均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设置的水平部及其水平部的至少一端侧的倾斜部,且所述第一输出焊盘行至第N-1输出焊盘行的倾斜部与所述第N输出焊盘行的倾斜部位于同侧;
在第i输出焊盘行的水平部至其一端侧的倾斜部中,所述第i输出焊盘行的输出焊盘分为第一类输出焊盘和第二类输出焊盘,且所述第i输出焊盘行中的相邻第二类输出焊盘的位置,与所述第N输出焊盘行中相邻第二类输出焊盘的位置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对,i为小于或等于N-1的正整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输出焊盘行的水平部至其一端侧的倾斜部中,及在第一对具有沿所述水平平移方向相应的水平平移间距的相邻两个第二类输出焊盘中:
自后一第二类输出焊盘至所述第一输出焊盘行的倾斜部远离其水平部的输出焊盘之间,对应所述第一输出焊盘行的倾斜部中所有输出焊盘为第三类输出焊盘,所述第三类输出焊盘与所述输入焊盘行之间间距为第二间距和垂直平移间距之和,所述垂直平移间距大于0;其中,沿所述第一输出焊盘行的水平部至其该端侧的倾斜部的方向上,前一第三类输出焊盘与所述输入焊盘行之间的第二间距减去后一第三类输出焊盘与所述输入焊盘行之间的第二间距的差值为大于0的设定值;沿所述输入焊盘行至所述第一输出焊盘行的垂直平移方向上,所述垂直平移间距包括所述第三类输出焊盘相对所述输出焊盘行沿所述垂直平移方向上垂直平移的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第一输出焊盘行的倾斜部背离所述输入焊盘行一侧还设置有至少一个支撑柱。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至少一相邻两个所述第二类输出焊盘之间的间隙处还设置有至少一个支撑柱。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阵列基板包括位于所述绑定区域在第N输出焊盘行的倾斜部一侧的测试焊盘区域,所述绑定区域与所述测试焊盘区域的相对侧边之间的间距大于0且小于500微米。
1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权利要求1-10任意一项所述的阵列基板。
12.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2010604184.8A 2020-06-29 2020-06-29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11165320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04184.8A CN111653200B (zh) 2020-06-29 2020-06-29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04184.8A CN111653200B (zh) 2020-06-29 2020-06-29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53200A true CN111653200A (zh) 2020-09-11
CN111653200B CN111653200B (zh) 2022-05-13

Family

ID=723521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04184.8A Active CN111653200B (zh) 2020-06-29 2020-06-29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53200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47821A (zh) * 2020-10-20 2020-12-29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2242099A (zh) * 2020-11-09 2021-01-19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4373390A (zh) * 2022-01-06 2022-04-19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驱动芯片
CN114842751A (zh) * 2022-05-18 2022-08-02 广州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移动终端

Citation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97584A (zh) * 1999-03-31 2001-05-30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半导体装置、窄间距用连接器、静电传动器、压电传动器、喷墨头喷墨打印机、微机械、液晶面板、电子装置
KR20010045248A (ko) * 1999-11-03 2001-06-05 윤종용 다층 배선을 갖는 칩 온 플랙시블 서킷 및 이를 적용한액정표시모듈
CN101285942A (zh) * 2007-04-13 2008-10-15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器
CN101287329A (zh) * 2007-04-13 2008-10-15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软性电路板及采用该软性电路板的显示装置
JP2009140397A (ja) * 2007-12-10 2009-06-25 Shinko Electric Ind Co Ltd 自動配線設計方法およびその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CN101510383A (zh) * 2009-03-26 2009-08-19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平面显示面板
DE102008030453A1 (de) * 2008-06-26 2010-01-14 Hydac Electronic Gmbh Betätigungsvorrichtung
CN101930721A (zh) * 2009-06-26 2010-12-29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图像显示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CN204516283U (zh) * 2014-12-31 2015-07-29 昆山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屏体、柔性电路板及显示模块
CN106851972A (zh) * 2015-12-04 2017-06-13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印刷电路板以及包括其的显示设备
CN107167971A (zh) * 2017-07-28 2017-09-15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8417151A (zh) * 2018-02-02 2018-08-17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覆晶薄膜结构
CN108777114A (zh) * 2018-06-26 2018-11-09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和拼接屏
CN109426387A (zh) * 2017-09-01 2019-03-05 上海和辉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09712968A (zh) * 2018-12-10 2019-05-03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9976051A (zh) * 2019-04-15 2019-07-05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
CN109994042A (zh) * 2019-04-11 2019-07-09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驱动芯片及显示面板
KR20200065126A (ko) * 2018-11-29 2020-06-09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97584A (zh) * 1999-03-31 2001-05-30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半导体装置、窄间距用连接器、静电传动器、压电传动器、喷墨头喷墨打印机、微机械、液晶面板、电子装置
KR20010045248A (ko) * 1999-11-03 2001-06-05 윤종용 다층 배선을 갖는 칩 온 플랙시블 서킷 및 이를 적용한액정표시모듈
CN101285942A (zh) * 2007-04-13 2008-10-15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器
CN101287329A (zh) * 2007-04-13 2008-10-15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软性电路板及采用该软性电路板的显示装置
JP2009140397A (ja) * 2007-12-10 2009-06-25 Shinko Electric Ind Co Ltd 自動配線設計方法およびその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DE102008030453A1 (de) * 2008-06-26 2010-01-14 Hydac Electronic Gmbh Betätigungsvorrichtung
CN101510383A (zh) * 2009-03-26 2009-08-19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平面显示面板
CN101930721A (zh) * 2009-06-26 2010-12-29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图像显示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CN204516283U (zh) * 2014-12-31 2015-07-29 昆山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屏体、柔性电路板及显示模块
CN106851972A (zh) * 2015-12-04 2017-06-13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印刷电路板以及包括其的显示设备
CN107167971A (zh) * 2017-07-28 2017-09-15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9426387A (zh) * 2017-09-01 2019-03-05 上海和辉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08417151A (zh) * 2018-02-02 2018-08-17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覆晶薄膜结构
CN108777114A (zh) * 2018-06-26 2018-11-09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和拼接屏
KR20200065126A (ko) * 2018-11-29 2020-06-09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CN109712968A (zh) * 2018-12-10 2019-05-03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9994042A (zh) * 2019-04-11 2019-07-09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驱动芯片及显示面板
CN109976051A (zh) * 2019-04-15 2019-07-05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47821A (zh) * 2020-10-20 2020-12-29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2242099A (zh) * 2020-11-09 2021-01-19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4373390A (zh) * 2022-01-06 2022-04-19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驱动芯片
CN114373390B (zh) * 2022-01-06 2023-06-0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驱动芯片
CN114842751A (zh) * 2022-05-18 2022-08-02 广州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14842751B (zh) * 2022-05-18 2024-01-02 广州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移动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53200B (zh) 2022-05-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53200B (zh)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1048132B2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CN110579917B (zh)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US11092860B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09212852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650793B (zh) 显示面板及其阵列基板
US11624956B2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US20200210041A1 (en) Touch display panel and bonding method thereof
US11195448B2 (en) Display and mobile terminal
US10340215B2 (en) Chip on film and display device
CN109725447B (zh)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2037649A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1367125A (zh) 阵列基板及显示面板
CN113035071A (zh)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绑定方法
CN212675816U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0376776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554202A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2530291A (zh) 驱动芯片、驱动模块、显示装置
US20200411562A1 (en) Array substrate and fabrication method thereof,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module
CN110262693B (zh) 触控显示装置
US11469211B2 (en) Chip-on-film structure, displaying base plate and displaying device
CN107329335B (zh) 阵列基板与显示面板
CN111338136B (zh) 一种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WO2023225778A1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215182806U (zh) 一种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