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45466A - 一种海陆两用风能沙滩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海陆两用风能沙滩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45466A
CN111645466A CN202010588822.1A CN202010588822A CN111645466A CN 111645466 A CN111645466 A CN 111645466A CN 202010588822 A CN202010588822 A CN 202010588822A CN 111645466 A CN111645466 A CN 1116454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block
shaft
bevel gear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8882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会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hua Luori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hua Luori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hua Luori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hua Luori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58882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45466A/zh
Publication of CN1116454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45466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FVEHICLES FOR USE BOTH ON RAIL AND ON ROAD; AMPHIBIOUS OR LIKE VEHICLES; CONVERTIBLE VEHICLES
    • B60F3/00Amphibious vehicles, i.e. vehicles capable of travelling both on land and on water; Land vehicles capable of travelling under water
    • B60F3/0007Arrangement of propulsion or steering means on amphibious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FVEHICLES FOR USE BOTH ON RAIL AND ON ROAD; AMPHIBIOUS OR LIKE VEHICLES; CONVERTIBLE VEHICLES
    • B60F3/00Amphibious vehicles, i.e. vehicles capable of travelling both on land and on water; Land vehicles capable of travelling under water
    • B60F3/003Parts or details of the vehicle structure; vehicle arrang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F3/0038Flotation, updrift or stability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FVEHICLES FOR USE BOTH ON RAIL AND ON ROAD; AMPHIBIOUS OR LIKE VEHICLES; CONVERTIBLE VEHICLES
    • B60F3/00Amphibious vehicles, i.e. vehicles capable of travelling both on land and on water; Land vehicles capable of travelling under water
    • B60F3/0061Amphibious vehic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of a particular typ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陆两用风能沙滩车,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中间位置开有主腔室,所述主腔室左侧底壁上固定连接有移动电机,所述主腔室中设有由所述移动电机作为主动力能够使设备进行移动的第一传动机构,本发明通过对多功能扇进风处的设计可以使设备的最大运行速度可调,保证了人员安全,且通过对环境的分析当设备需要入水时会自动使所述多功能扇由上转下,且可以自动释放大量气体将浮动气囊撑起保证设备不会入水下沉,本发明功能性强,安全性可靠,具有很大的生产价值。

Description

一种海陆两用风能沙滩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生产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海陆两用风能沙滩车。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去海边度假,而沙滩车无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目前的沙滩车不能很好的根据当时情况对车子速度进行一定限制来应对各种情况不同的人群,且目前的沙滩车也不能很好的达成水陆俩用的使用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海陆两用风能沙滩车,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海陆两用风能沙滩车,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中间位置开有主腔室,所述主腔室左侧底壁上固定连接有移动电机,所述主腔室中设有由所述移动电机作为主动力能够使设备进行移动的第一传动机构,所述主腔室右侧设有浮板腔,所述浮板腔中放置有浮板,所述浮板腔左上侧开有电源腔,所述浮板腔与所述电源腔中设有由所述浮板作为主动力能够启转动电机的第二传动机构,所述浮板腔右侧设有转动腔,所述转动腔左侧固定连接有所述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上转动连接有转动电机轴,所述转动电机轴右端固定连接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上固定连接有多功能扇支撑座,所述多功能扇支撑座上侧转动连接有多功能扇轴,所述多功能扇轴右侧固定连接有多功能扇,所述转动腔中设有由所述多功能扇作为主动力能够使设减速的第三传动机构,所述转动腔右侧的所述机架上设有开槽,所述开槽中固定连接有风口电机,所述机架前侧设有由所述风口电机作为主动力能够调节所述多功能扇进风量的第四传动机构,所述移动电机右侧的所述机架上开有原料腔,所述转动块下侧固定连接有隔离板触发绳,所述原料腔中设有由所述隔离板触发绳作为主动力能够使浮动气囊充气并顶开阻挡板使设备浮在水面的第五传动机构,本设计通过所述第一传动机构来使设备在陆地正常移动,并可以通过所述第三传动机构来对设备进行限速以保证安全,且可以通过所述第四传动机构来对所述第三传动机构所限速度进行控制,当设备入水后可以通过所述第五传动机构来使设备不会下沉,并通过所述第二传动机构来使设备可以在水中移动。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移动电机上的所述移动电机轴,所述移动电机轴上端固定连接有移动电机锥齿轮,所述移动电机锥齿轮与辅助右锥齿轮啮合,所述辅助右锥齿轮上固定连接有辅助轴,所述辅助轴左端固定连接有辅助左锥齿轮,所述辅助左锥齿轮与车轴锥齿轮啮合,所述车轴锥齿轮固定连接在车轴上,所述车轴前后俩端固定连接有车轮。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包括放置在所述浮板腔中的浮板,所述浮板腔右上侧的壁面上开有推钮槽,所述推钮槽中滑动连接有触发推钮,所述触发推钮右端固定连接有左导电块触发绳、推钮复位簧,所述推钮复位簧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推钮槽右侧壁面上,所述左导电块触发绳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左侧导电块左端,所述电源腔左上侧开有左导电块滑槽,所述左导电块滑槽中滑动连接有所述左侧导电块,所述左侧导电块左端固定连接有所述左导电块触发绳、左导电块复位簧,所述左导电块复位簧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左导电块滑槽左侧壁上,所述左侧导电块下侧固定连接有转动电机正极线,所述电源腔左侧底壁上固定连接有电池,所述左侧导电块右端并未与所述电池正极接触,所述转动电机正极线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转动电机上端,所述转动电机下端固定连接有电池负极线,所述电池负极线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电源腔负极上,所述转动电机上转动连接有转动电机轴,所述转动电机轴右端固定连接有所述转动块,所述转动块上固定连接有所述多功能扇支撑座,所述多功能扇支撑座上侧转动连接有所述多功能扇轴,所述多功能扇轴右侧固定连接有多功能扇、左端固定连接有多功能扇主动锥齿轮,所述多功能扇主动锥齿轮与多功能扇从动锥齿轮啮合,所述多功能扇从动锥齿轮固定连接有离心轴,所述离心轴贯穿所述转动块,所述多功能扇从动锥齿轮下侧依次固定连接有入水从动锥齿轮、离心轮,所述离心轮内环形分布有滑动连接的离心块,所述离心块左端固定连接有离心块复位簧,所述离心块复位簧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离心轮中心位置,所述转动电机上侧的所述机架上固定设有入水电机,所述入水电机上转动连接有入水轴,所述入水轴右端固定连接有入水主动锥齿轮,所述入水主动锥齿轮此时并未与所述入水从动锥齿轮啮合,且当所述转动块绕所述转动电机轴转动后所述入水从动锥齿轮会恰好和所述入水主动锥齿轮啮合,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第三传动机构包括所述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上转动连接有所述转动电机轴,所述转动电机轴右端固定连接有所述转动块,所述离心块复位簧上固定连接有所述多功能扇支撑座,所述多功能扇支撑座上侧转动连接有所述多功能扇轴,所述多功能扇轴右侧固定连接有所述多功能扇、左端固定连接有所述多功能扇主动锥齿轮,所述多功能扇主动锥齿轮与所述多功能扇从动锥齿轮啮合,所述多功能扇从动锥齿轮上固定连接有离心轴,所述离心轴贯穿所述转动块,所述离心轴下侧依次固定连接有入水从动锥齿轮、离心轮,所述离心轮内环形分布有滑动连接的所述离心块,所述离心块左端固定连接有所述离心块复位簧,所述离心块复位簧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离心轮中心位置,所述转动电机下侧的所述机架上固定连接有短推杆底座,所述短推杆底座下侧滑动连接有短推杆,所述短推杆左端固定连接有减速块,所述减速块上覆有减速片。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第四传动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风口电机上的风口轴,所述风口轴上侧固定连接有辅助块,所述辅助块上经连接短杆转动连接有上推杆与下推杆,所述连接短杆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防脱球,所述辅助块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扇叶带动轴,所述扇叶带动轴经过渡块伸入所述风口内圈内且固定连接有风口扇叶,所述扇叶带动轴另一端固定连接在中心块上,所述风口扇叶环形分布在所述风口内圈内,所述过渡块、所述扇叶带动轴与所述连接短杆与所述风口扇叶同样分布,所述下推杆与所述上推杆临近俩个水平转动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第五传动机构包括所述原料腔,所述原料腔上侧左右俩侧对称位置转动连接有原料轴,所述原料轴上固定连接有原料门,所述原料门交界处设有原料门锁,所述原料门上固定连接有原料门复位簧,所述原料门复位簧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机架上,所述原料腔中放置有叠氮化钠晶体,所述叠氮化钠晶体下侧左右俩侧对称位置滑动连接有隔离板,所述隔离板远离对称轴侧固定连接有所述隔离板触发绳,所述隔离板下侧设有反应室,所述反应室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网,所述反应室底部右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点火器,所述点火器上侧固定连接有点火器正极线、下侧固定连接有电池负极线,所述电池负极线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电池负极上,所述点火器正极线另一端固定连接在上侧导电块左侧,所述上侧导电块滑动连接在上导电块滑槽中,所述上导电块滑槽位于所述电池正极正上方,所述上侧导电块下端固定连接有上导电块触发绳、上端固定连接有上导电块复位簧,所述上导电块复位簧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上导电块滑槽顶壁上,所述上导电块触发绳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网上侧,所述支撑网下侧开有气体通道,所述气体通道与所述浮动气囊相通,所述浮动气囊位于所述机架下侧的所述气囊存储室中,所述气囊存储室左右俩侧对称位置设有与所述阻挡板螺栓转动连接的阻挡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对多功能扇进风处的设计可以使设备的最大运行速度可调,保证了人员安全,且通过对环境的分析当设备需要入水时会自动使所述多功能扇由上转下,且可以自动释放大量气体将浮动气囊撑起保证设备不会入水下沉,本发明功能性强,安全性可靠,具有很大的生产价值。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海陆两用风能沙滩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B”处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1的“C”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4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为叙述方便,现对下文所说的方位规定如下:下文所说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与图1本身投影关系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一致。
参照图1-4,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种海陆两用风能沙滩车,包括机架10,所述机架10中间位置开有主腔室21,所述主腔室21左侧底壁上固定连接有移动电机17,所述主腔室21中设有由所述移动电机17作为主动力能够使设备进行移动的第一传动机构S1,所述主腔室21右侧设有浮板腔51,所述浮板腔51中放置有浮板50,所述浮板腔51左上侧开有电源腔22,所述浮板腔51与所述电源腔22中设有由所述浮板50作为主动力能够启转动电机59的第二传动机构S2,所述浮板腔51右侧设有转动腔69,所述转动腔69左侧固定连接有所述转动电机59,所述转动电机59上转动连接有转动电机轴86,所述转动电机轴86右端固定连接有转动块87,所述转动块87上固定连接有多功能扇支撑座73,所述多功能扇支撑座73上侧转动连接有多功能扇轴71,所述多功能扇轴71右侧固定连接有多功能扇72,所述转动腔69中设有由所述多功能扇72作为主动力能够使设减速的第三传动机构S3,所述转动腔69右侧的所述机架10上设有开槽,所述开槽中固定连接有风口电机74,所述机架10前侧设有由所述风口电机74作为主动力能够调节所述多功能扇72进风量的第四传动机构S4,所述移动电机17右侧的所述机架10上开有原料腔46,所述转动块87下侧固定连接有隔离板触发绳42,所述原料腔46中设有由所述隔离板触发绳42作为主动力能够使浮动气囊25充气并顶开阻挡板26使设备浮在水面的第五传动机构S5,本设计通过所述第一传动机构S1来使设备在陆地正常移动,并可以通过所述第三传动机构S3来对设备进行限速以保证安全,且可以通过所述第四传动机构S4来对所述第三传动机构S3所限速度进行控制,当设备入水后可以通过所述第五传动机构S5来使设备不会下沉,并通过所述第二传动机构S2来使设备可以在水中移动。
另外,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动机构S1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移动电机17上的所述移动电机轴18,所述移动电机轴18上端固定连接有移动电机锥齿轮19,所述移动电机锥齿轮19与辅助右锥齿轮16啮合,所述辅助右锥齿轮16上固定连接有辅助轴15,所述辅助轴15左端固定连接有辅助左锥齿轮14,所述辅助左锥齿轮14与车轴锥齿轮12啮合,所述车轴锥齿轮12固定连接在车轴11上,所述车轴11前后俩端固定连接有车轮13。
另外,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传动机构S2包括放置在所述浮板腔51中的浮板50,所述浮板腔51右上侧的壁面上开有推钮槽53,所述推钮槽53中滑动连接有触发推钮52,所述触发推钮52右端固定连接有左导电块触发绳41、推钮复位簧54,所述推钮复位簧54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推钮槽53右侧壁面上,所述左导电块触发绳41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左侧导电块38左端,所述电源腔22左上侧开有左导电块滑槽40,所述左导电块滑槽40中滑动连接有所述左侧导电块38,所述左侧导电块38左端固定连接有所述左导电块触发绳41、左导电块复位簧39,所述左导电块复位簧39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左导电块滑槽40左侧壁上,所述左侧导电块38下侧固定连接有转动电机正极线33,所述电源腔22左侧底壁上固定连接有电池23,所述左侧导电块38右端并未与所述电池23正极接触,所述转动电机正极线33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转动电机59上端,所述转动电机59下端固定连接有电池负极线24,所述电池负极线24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电源腔22负极上,所述转动电机59上转动连接有转动电机轴86,所述转动电机轴86右端固定连接有所述转动块87,所述转动块87上固定连接有所述多功能扇支撑座73,所述多功能扇支撑座73上侧转动连接有所述多功能扇轴71,所述多功能扇轴71右侧固定连接有多功能扇72、左端固定连接有多功能扇主动锥齿轮70,所述多功能扇主动锥齿轮70与多功能扇从动锥齿轮63啮合,所述多功能扇从动锥齿轮63固定连接有离心轴64,所述离心轴64贯穿所述转动块87,所述多功能扇从动锥齿轮63下侧依次固定连接有入水从动锥齿轮65、离心轮66,所述离心轮66内环形分布有滑动连接的离心块68,所述离心块68左端固定连接有离心块复位簧67,所述离心块复位簧67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离心轮66中心位置,所述转动电机59上侧的所述机架10上固定设有入水电机60,所述入水电机60上转动连接有入水轴61,所述入水轴61右端固定连接有入水主动锥齿轮62,所述入水主动锥齿轮62此时并未与所述入水从动锥齿轮65啮合,且当所述转动块87绕所述转动电机轴86转动后所述入水从动锥齿轮65会恰好和所述入水主动锥齿轮62啮合。
另外,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传动机构S3包括所述转动电机59,所述转动电机59上转动连接有所述转动电机轴86,所述转动电机轴86右端固定连接有所述转动块87,所述离心块复位簧67上固定连接有所述多功能扇支撑座73,所述多功能扇支撑座73上侧转动连接有所述多功能扇轴71,所述多功能扇轴71右侧固定连接有所述多功能扇72、左端固定连接有所述多功能扇主动锥齿轮70,所述多功能扇主动锥齿轮70与所述多功能扇从动锥齿轮63啮合,所述多功能扇从动锥齿轮63上固定连接有离心轴64,所述离心轴64贯穿所述转动块87,所述离心轴64下侧依次固定连接有入水从动锥齿轮65、离心轮66,所述离心轮66内环形分布有滑动连接的所述离心块68,所述离心块68左端固定连接有所述离心块复位簧67,所述离心块复位簧67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离心轮66中心位置,所述转动电机59下侧的所述机架10上固定连接有短推杆底座58,所述短推杆底座58下侧滑动连接有短推杆57,所述短推杆57左端固定连接有减速块56,所述减速块56上覆有减速片55。
另外,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四传动机构S4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风口电机74上的风口轴75,所述风口轴75上侧固定连接有辅助块85,所述辅助块85上经连接短杆82转动连接有上推杆79与下推杆80,所述连接短杆82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防脱球81,所述辅助块85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扇叶带动轴78,所述扇叶带动轴78经过渡块84伸入所述风口内圈83内且固定连接有风口扇叶77,所述扇叶带动轴78另一端固定连接在中心块76上,所述风口扇叶77环形分布在所述风口内圈83内,所述过渡块84、所述扇叶带动轴78与所述连接短杆82与所述风口扇叶77同样分布,所述下推杆80与所述上推杆79临近俩个水平转动连接。
另外,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五传动机构S5包括所述原料腔46,所述原料腔46上侧左右俩侧对称位置转动连接有原料轴44,所述原料轴44上固定连接有原料门45,所述原料门45交界处设有原料门锁43,所述原料门45上固定连接有原料门复位簧20,所述原料门复位簧20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机架10上,所述原料腔46中放置有叠氮化钠晶体47,所述叠氮化钠晶体47下侧左右俩侧对称位置滑动连接有隔离板48,所述隔离板48远离对称轴侧固定连接有所述隔离板触发绳42,所述隔离板48下侧设有反应室49,所述反应室49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网30,所述反应室49底部右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点火器31,所述点火器31上侧固定连接有点火器正极线34、下侧固定连接有电池负极线24,所述电池负极线24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电池23负极上,所述点火器正极线34另一端固定连接在上侧导电块35左侧,所述上侧导电块35滑动连接在上导电块滑槽37中,所述上导电块滑槽37位于所述电池23正极正上方,所述上侧导电块35下端固定连接有上导电块触发绳32、上端固定连接有上导电块复位簧36,所述上导电块复位簧36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上导电块滑槽37顶壁上,所述上导电块触发绳32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网30上侧,所述支撑网30下侧开有气体通道29,所述气体通道29与所述浮动气囊25相通,所述浮动气囊25位于所述机架10下侧的所述气囊存储室28中,所述气囊存储室28左右俩侧对称位置设有与所述阻挡板螺栓27转动连接的阻挡板26。
初始状态时,所述多功能扇从动锥齿轮63与所述多功能扇主动锥齿轮70啮合,所述入水从动锥齿轮65未与所述入水主动锥齿轮62啮合,所述风口扇叶77处于水平状态完全阻挡风的进入,所述左侧导电块38未与所述电池23正极接触,所述上侧导电块35也未与所述电池23正极接触。
当需要工作时,启动所述移动电机17使所述移动电机锥齿轮19带动所述辅助右锥齿轮16使所述辅助左锥齿轮14转动从而通过所述车轴锥齿轮12带动所述车轴11转动使所述车轮13转动带动设备前进,在前进过程中可以通过启动所述风口电机74带动所述风口轴75使所述辅助块85偏转,当所述辅助块85偏转时会通过所述连接短杆82使所述下推杆80与所述上推杆79发生倾斜推动临近的所述辅助块85发生偏转,所述辅助块85的偏转会带动所述扇叶带动轴78使所述风口扇叶77转过一个角度使风可以从所述风口扇叶77所形成的空隙中通过,进而带动所述多功能扇72转动,所述多功能扇72转动会通过所述多功能扇主动锥齿轮70带动所述多功能扇从动锥齿轮63转动使所述离心块68在离心块的作用下向外甩出从而撞击所述短推杆57使所述减速块56推动所述减速片55与设备前侧的所述车轴11发生摩擦使设备减速保证安全,当设备入水时水会经所述浮板腔51右侧的开口流入所述浮板腔51中将所述浮板50顶起,当所述浮板50到达一定高度时会推动所述触发推钮52使所述左导电块触发绳41松弛,此时所述左侧导电块38会由于所述左导电块触发绳41的松弛使其在所述左导电块复位簧39的作用力下与所述电池23的正极发生接触,此时电流会从所述电池23正极经所述转动电机正极线33流至所述所述转动电机59后由所述电池负极线24流回所述电池23负极完成回路启动所述转动电机59,所述转动电机59会带动所述转动块87使所述入水主动锥齿轮62与所述入水从动锥齿轮65啮合此时所述多功能扇72会位于设备下侧,且所述转动块87的转动会牵动所述隔离板触发绳42使所述隔离板48向俩侧打开使所述原料腔46中的所述叠氮化钠晶体47落入所述反应室49中后会压动所述支撑网30使所述上导电块触发绳32被扯动,所述上导电块触发绳32会拉动所述上侧导电块35使其与所述电池23正极接触,此时电流会经所述电池23正极到所述上侧导电块35后经所述点火器正极线34流入所述点火器31中后通过所述电池负极线24流回所述电池23负极,此时所述点火器31被启动,从而使所述反应室49中的所述叠氮化钠晶体47发生反应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气体,从而通过所述气体通道29通入所述浮动气囊25中使所述浮动气囊25顶开所述阻挡板26膨胀打开使设备不会下沉,此时可以启动所述入水电机60通过所述入水主动锥齿轮62带动所述入水从动锥齿轮65使所述多功能扇从动锥齿轮63带动所述多功能扇主动锥齿轮70转动,从而使所述多功能扇72转动推进设备移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对多功能扇进风处的设计可以使设备的最大运行速度可调,保证了人员安全,且通过对环境的分析当设备需要入水时会自动使所述多功能扇由上转下,且可以自动释放大量气体将浮动气囊撑起保证设备不会入水下沉,本发明功能性强,安全性可靠,具有很大的生产价值。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海陆两用风能沙滩车,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中间位置开有主腔室,所述主腔室左侧底壁上固定连接有移动电机,所述主腔室中设有由所述移动电机作为主动力能够使设备进行移动的第一传动机构,所述主腔室右侧设有浮板腔,所述浮板腔中放置有浮板,所述浮板腔左上侧开有电源腔,所述浮板腔与所述电源腔中设有由所述浮板作为主动力能够启转动电机的第二传动机构,所述浮板腔右侧设有转动腔,所述转动腔左侧固定连接有所述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上转动连接有转动电机轴,所述转动电机轴右端固定连接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上固定连接有多功能扇支撑座,所述多功能扇支撑座上侧转动连接有多功能扇轴,所述多功能扇轴右侧固定连接有多功能扇,所述转动腔中设有由所述多功能扇作为主动力能够使设减速的第三传动机构,所述转动腔右侧的所述机架上设有开槽,所述开槽中固定连接有风口电机,所述机架前侧设有由所述风口电机作为主动力能够调节所述多功能扇进风量的第四传动机构,所述移动电机右侧的所述机架上开有原料腔,所述转动块下侧固定连接有隔离板触发绳,所述原料腔中设有由所述隔离板触发绳作为主动力能够使浮动气囊充气并顶开阻挡板使设备浮在水面的第五传动机构,本设计通过所述第一传动机构来使设备在陆地正常移动,并可以通过所述第三传动机构来对设备进行限速以保证安全,且可以通过所述第四传动机构来对所述第三传动机构所限速度进行控制,当设备入水后可以通过所述第五传动机构来使设备不会下沉,并通过所述第二传动机构来使设备可以在水中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陆两用风能沙滩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移动电机上的所述移动电机轴,所述移动电机轴上端固定连接有移动电机锥齿轮,所述移动电机锥齿轮与辅助右锥齿轮啮合,所述辅助右锥齿轮上固定连接有辅助轴,所述辅助轴左端固定连接有辅助左锥齿轮,所述辅助左锥齿轮与车轴锥齿轮啮合,所述车轴锥齿轮固定连接在车轴上,所述车轴前后俩端固定连接有车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陆两用风能沙滩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包括放置在所述浮板腔中的浮板,所述浮板腔右上侧的壁面上开有推钮槽,所述推钮槽中滑动连接有触发推钮,所述触发推钮右端固定连接有左导电块触发绳、推钮复位簧,所述推钮复位簧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推钮槽右侧壁面上,所述左导电块触发绳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左侧导电块左端,所述电源腔左上侧开有左导电块滑槽,所述左导电块滑槽中滑动连接有所述左侧导电块,所述左侧导电块左端固定连接有所述左导电块触发绳、左导电块复位簧,所述左导电块复位簧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左导电块滑槽左侧壁上,所述左侧导电块下侧固定连接有转动电机正极线,所述电源腔左侧底壁上固定连接有电池,所述左侧导电块右端并未与所述电池正极接触,所述转动电机正极线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转动电机上端,所述转动电机下端固定连接有电池负极线,所述电池负极线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电源腔负极上,所述转动电机上转动连接有转动电机轴,所述转动电机轴右端固定连接有所述转动块,所述转动块上固定连接有所述多功能扇支撑座,所述多功能扇支撑座上侧转动连接有所述多功能扇轴,所述多功能扇轴右侧固定连接有多功能扇、左端固定连接有多功能扇主动锥齿轮,所述多功能扇主动锥齿轮与多功能扇从动锥齿轮啮合,所述多功能扇从动锥齿轮固定连接有离心轴,所述离心轴贯穿所述转动块,所述多功能扇从动锥齿轮下侧依次固定连接有入水从动锥齿轮、离心轮,所述离心轮内环形分布有滑动连接的离心块,所述离心块左端固定连接有离心块复位簧,所述离心块复位簧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离心轮中心位置,所述转动电机上侧的所述机架上固定设有入水电机,所述入水电机上转动连接有入水轴,所述入水轴右端固定连接有入水主动锥齿轮,所述入水主动锥齿轮此时并未与所述入水从动锥齿轮啮合,且当所述转动块绕所述转动电机轴转动后所述入水从动锥齿轮会恰好和所述入水主动锥齿轮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陆两用风能沙滩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传动机构包括所述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上转动连接有所述转动电机轴,所述转动电机轴右端固定连接有所述转动块,所述离心块复位簧上固定连接有所述多功能扇支撑座,所述多功能扇支撑座上侧转动连接有所述多功能扇轴,所述多功能扇轴右侧固定连接有所述多功能扇、左端固定连接有所述多功能扇主动锥齿轮,所述多功能扇主动锥齿轮与所述多功能扇从动锥齿轮啮合,所述多功能扇从动锥齿轮上固定连接有离心轴,所述离心轴贯穿所述转动块,所述离心轴下侧依次固定连接有入水从动锥齿轮、离心轮,所述离心轮内环形分布有滑动连接的所述离心块,所述离心块左端固定连接有所述离心块复位簧,所述离心块复位簧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离心轮中心位置,所述转动电机下侧的所述机架上固定连接有短推杆底座,所述短推杆底座下侧滑动连接有短推杆,所述短推杆左端固定连接有减速块,所述减速块上覆有减速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陆两用风能沙滩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传动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风口电机上的风口轴,所述风口轴上侧固定连接有辅助块,所述辅助块上经连接短杆转动连接有上推杆与下推杆,所述连接短杆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防脱球,所述辅助块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扇叶带动轴,所述扇叶带动轴经过渡块伸入所述风口内圈内且固定连接有风口扇叶,所述扇叶带动轴另一端固定连接在中心块上,所述风口扇叶环形分布在所述风口内圈内,所述过渡块、所述扇叶带动轴与所述连接短杆与所述风口扇叶同样分布,所述下推杆与所述上推杆临近俩个水平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陆两用风能沙滩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传动机构包括所述原料腔,所述原料腔上侧左右俩侧对称位置转动连接有原料轴,所述原料轴上固定连接有原料门,所述原料门交界处设有原料门锁,所述原料门上固定连接有原料门复位簧,所述原料门复位簧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机架上,所述原料腔中放置有叠氮化钠晶体,所述叠氮化钠晶体下侧左右俩侧对称位置滑动连接有隔离板,所述隔离板远离对称轴侧固定连接有所述隔离板触发绳,所述隔离板下侧设有反应室,所述反应室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网,所述反应室底部右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点火器,所述点火器上侧固定连接有点火器正极线、下侧固定连接有电池负极线,所述电池负极线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电池负极上,所述点火器正极线另一端固定连接在上侧导电块左侧,所述上侧导电块滑动连接在上导电块滑槽中,所述上导电块滑槽位于所述电池正极正上方,所述上侧导电块下端固定连接有上导电块触发绳、上端固定连接有上导电块复位簧,所述上导电块复位簧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上导电块滑槽顶壁上,所述上导电块触发绳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网上侧,所述支撑网下侧开有气体通道,所述气体通道与所述浮动气囊相通,所述浮动气囊位于所述机架下侧的所述气囊存储室中,所述气囊存储室左右俩侧对称位置设有与所述阻挡板螺栓转动连接的阻挡板。
CN202010588822.1A 2020-06-24 2020-06-24 一种海陆两用风能沙滩车 Withdrawn CN11164546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88822.1A CN111645466A (zh) 2020-06-24 2020-06-24 一种海陆两用风能沙滩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88822.1A CN111645466A (zh) 2020-06-24 2020-06-24 一种海陆两用风能沙滩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45466A true CN111645466A (zh) 2020-09-11

Family

ID=723517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88822.1A Withdrawn CN111645466A (zh) 2020-06-24 2020-06-24 一种海陆两用风能沙滩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4546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71929A (zh) * 2022-04-06 2022-06-03 广州大学 一种适用于海滩环境的抗浪防陷脱困的小车底盘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71929A (zh) * 2022-04-06 2022-06-03 广州大学 一种适用于海滩环境的抗浪防陷脱困的小车底盘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45466A (zh) 一种海陆两用风能沙滩车
CN112110628A (zh) 一种能自动过滤干燥河道淤泥的河道清淤装置
CN111456499B (zh) 一种沙漠光伏板防沙埋没装置
CN218233372U (zh) 一种水利工程闸口装置
CN211988852U (zh) 一种单晶硅切片生产用研磨装置
CN112078677B (zh) 一种能进行沙漠救援的太阳能发电车
CN112173050B (zh) 一种可对落水人员进行紧急施救的桥梁智能设备
CN201056146Y (zh) 海、陆、空三用车
CN110126632B (zh) 一种电动汽车用自动充电系统
CN110803063B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外设装置
CN112234456A (zh) 一种防淹没的可升降配电柜
CN109133238B (zh) 一种便于增加工作效率且能自发电的生活污水用曝气机
CN112576447A (zh) 一种自动换向风能发电机
CN112278168A (zh) 一种太阳能深水定位取水水质检测设备
CN112664394A (zh) 一种带有安全复位功能的车载风能太阳能蓄电池
CN112205278A (zh) 一种利用风能太阳能的节能灌溉设备
CN112696304A (zh) 一种船舶集能设备
CN112087197A (zh) 一种沙漠地区太阳能发电站光伏板的自动清洁装置
CN207311359U (zh) 负压底盘及带有负压底盘的小车
CN111257056A (zh) 一种湖泊取水采样无人机
CN210825415U (zh) 一种制备高压氢气的装置
CN112704050B (zh) 一种防止走漂利用风力发电的钓鱼用浮标
CN212027974U (zh) 一种吸水发电节能减排机械装置
CN111009138B (zh) 一种基于风能利用的隧道内监控设备
CN110466713B (zh) 一种可翻折式小型浮船坞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911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