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66713B - 一种可翻折式小型浮船坞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翻折式小型浮船坞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66713B
CN110466713B CN201910781210.1A CN201910781210A CN110466713B CN 110466713 B CN110466713 B CN 110466713B CN 201910781210 A CN201910781210 A CN 201910781210A CN 110466713 B CN110466713 B CN 11046671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ck
dock bottom
rotate
side walls
balanc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8121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466713A (zh
Inventor
陈正寿
孙孟
谢应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 ZJOU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 ZJO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 ZJOU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 ZJOU
Priority to CN20191078121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466713B/zh
Publication of CN1104667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667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4667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667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CLAUNCHING, HAULING-OUT, OR DRY-DOCKING OF VESSELS; LIFE-SAVING IN WATER; EQUIPMENT FOR DWELLING OR WORKING UNDER WATER; MEANS FOR SALVAGING OR SEARCHING FOR UNDERWATER OBJECTS
    • B63C1/00Dry-docking of vessels or flying-boats
    • B63C1/02Floating dock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33/00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W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F21K, F21L, F21S and F21V, RELATING TO USES OR APPLIC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F21W2107/00Use or application of lighting devices on or in particular types of vehicles
    • F21W2107/20Use or application of lighting devices on or in particular types of vehicles for water vehicl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F21K, F21L, F21S and F21V, RELATING TO THE FORM OR THE KIND OF THE LIGHT SOURCES OR OF THE COLOUR OF THE LIGHT EMITTED
    • F21Y2115/00Light-generating elements of semiconductor light sources
    • F21Y2115/10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Other Liquid Machine Or Engine Such As Wave Power Us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翻折式小型浮船坞,属于浮船坞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坞底、支撑装置和两个翻转机构,坞底的两侧均设有缺口槽,两个翻转机构分别设有在两个缺口槽内,翻转机构包括转轴、侧壁、第一平衡板和第二平衡板,转轴转动设置在缺口槽内,侧壁固设在转轴上,第一平衡板垂直固设在坞底左侧侧壁的外侧面上,第二平衡板垂直固设在坞底右侧侧壁的外侧面上,支撑装置能够同时带动坞底左右的侧壁绕着相对应的转轴转动,当两个侧壁均转动至竖直向上时,两个侧壁与坞底形成第一坞室,当两个侧壁均转动至与坞底的上侧面平齐时,两个侧壁与坞底形成第二坞室。本发明能够改变坞室的宽度大小,同时容纳多个小型船舶进行维修,提高维修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可翻折式小型浮船坞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浮船坞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可翻折式小型浮船坞。
背景技术
浮船坞,简称浮坞,是一种用于修、造船的工程船舶,它不仅可用于修、造船舶,还可用于打捞沉船,运送深水船舶通过浅水的航道等。
目前一般的浮船坞体型较大,用于维修大型船舶,且维修成本较高;而小型浮船坞制作成本低,能够维修社会运输船等小型船舶,维修周期短,但是现有的小型浮船坞的坞室宽度有限,仅能容乃一个船舶进行维修,维修效率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可翻折式小型浮船坞,能够改变坞室的宽度大小,同时容乃多个船舶进行维修,提高维修效率。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可翻折式小型浮船坞,包括:坞底,所述坞底的两侧均设有缺口槽;
两个翻转机构,两个所述翻转机构和两个缺口槽一一对应,所述翻转机构设置在相对应的缺口槽内,所述翻转机构包括:转轴,所述转轴转动设置在缺口槽内,所述转轴的长度方向与坞底的长度方向一致;侧壁,所述侧壁固设在转轴上;第一平衡板和第二平衡板,所述第一平衡板垂直固设在坞底左侧侧壁的外侧面上,所述第二平衡板垂直固设在坞底右侧侧壁的外侧面上;
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能够同时带动坞底左右的侧壁绕着相对应的转轴转动,当两个侧壁均转动至竖直向上时,两个侧壁与坞底形成第一坞室,当两个侧壁均转动至与坞底的上侧面平齐时,两个侧壁、第一顶板、第二顶板与坞底形成第二坞室。
在上述的可翻折式小型浮船坞中,所述支撑装置包括若干个支撑机构,所示支撑机构包括:
滑动腔,所述滑动腔设置在坞底内,所述滑动腔的长度方向与坞底的宽度方向一致;
滑槽口,所述滑槽口设置在坞底的下侧面上,所述滑槽口与滑动腔相连通,所述滑槽口的长度方向与滑动腔的长度方向一致;
驱动轴,所述驱动轴水平转动设置在滑动腔内,所述驱动轴具有:平直部,所述平直部位于驱动轴的中部;正螺纹部和反螺纹部,所述正螺纹部和反螺纹部分别位于平直部的左右两端,所述正螺纹部上螺纹连接有第一内螺纹管,当正螺纹部转动时,能够带动第一内螺纹管沿着正螺纹部左右移动,所述反螺纹部上螺纹连接有第二内螺纹管,当反螺纹部转动时,能够带动第二内螺纹管沿着反螺纹部左右移动;
第一连动结构,所述第一连动结构能够利用第一内螺纹管的左右滑动带动坞底左侧的侧壁绕着转轴转动;
第二连动结构,所述第二连动结构能够利用第二内螺纹管的左右滑动带动坞底右侧的侧壁绕着转轴转动;
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能够带动驱动轴转动。
在上述的可翻折式小型浮船坞中,所述第一连动结构包括:
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铰接在第一平衡板靠近坞底的一侧;
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第一支撑杆的另一端铰接;
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固设在第一内螺纹管的下侧面上,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下端伸出滑槽口且端部与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铰接。
在上述的可翻折式小型浮船坞中,所述第二连动结构包括:
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端铰接在第二平衡板靠近坞底的一侧;
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与第二支撑杆的另一端铰接;
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固设在第二内螺纹管的下侧面上,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下端伸出滑槽口且端部与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铰接。
在上述的可翻折式小型浮船坞中,所述驱动单元包括:
安装腔,所述安装腔设置在坞底内部;
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固设在安装腔内,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穿出安装腔延伸至滑动腔内,所述第一电机延伸至滑动腔内的输出轴与平直部传动连接。
在上述的可翻折式小型浮船坞中,所述第一平衡板上设有若干个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平衡板上设有若干个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设有能够利用第一平衡板转动,使水流穿过第一通孔进行发电的第一发电机构,所述第二通孔内设有能够利用第二平衡板转动,使水流穿过第二通孔进行发电的第二发电机构。
在上述的可翻折式小型浮船坞中,其中一个所述安装腔内设有蓄电池和控制器,所述第一发电机构包括:
第一水流发电机,所述第一水流发电机通过支架固设在第一通孔内,所述第一水流发电机与蓄电池电连接;
若干个第一转叶板,若干个第一转叶板沿周向固设在第一水流发电机的输入轴上。
在上述的可翻折式小型浮船坞中,所述第二发电机构包括:
第二水流发电机,所述第二水流发电机通过支架固设在第二通孔内,所述第二水流发电机与蓄电池电连接;
若干个第二转叶板,若干个第二转叶板沿周向固设在第二水流发电机的输入轴上。
在上述的可翻折式小型浮船坞中,两个所述侧壁相背一侧均水平设有若干个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伸缩气囊,所述侧壁上设有电动气泵,所述电动气泵通过管子与伸缩气囊相连通,所述电动气泵与控制器电连接。
在上述的可翻折式小型浮船坞中,两个所述侧壁的相对侧面上分别垂直设有第一顶板和第二顶板,当两个侧壁均处于竖直向上状态时,第一顶板和第二顶板相接触,所述第一顶板上设有若干个第一穿孔,所述第二顶板上设有若干个第二穿孔,所述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内均设有透明玻璃,所述第一顶板和第二顶板靠近转轴的一侧均设有若干个LED灯,若干个所述LED灯均通过控制器与蓄电池电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初始状态,两个侧壁均处于竖直向上状态,此时第一坞室的宽度较小,可以维修单个船舶,便于浮船坞通过狭窄航道,当有两个船舶需要进坞维修时,启动驱动单元,通过第一连动结构和第二连动结构带动两个侧壁绕着相对应的转轴转动至与坞底的上侧面平齐,第二坞室的宽度大于第一坞室的宽度,可同时容乃两个船舶进坞维修,提高维修效率;
2、当两个侧壁处于竖直向上状态时,此时第一平衡板和第二平衡板处于水平状态且与水面接触,增大了浮船坞与水面的接触面积,提高浮船坞的稳性;
3、当坞底左侧的侧壁绕着转轴转动时,带动第一平衡板转动,使水流穿过第一平衡板上的第一通孔,带动第一通孔内的第一转叶板转动,使第一水流发电机发电;当坞底右侧的侧壁绕着转轴转动时,带动第二平衡板转动,使水流穿过第二平衡板上的第二通孔,带动第二通孔内的第二转叶板转动,使第二水流发电机发电,实现能量回收,绿色环保;
4、当两个侧壁均属于竖直向上状态时,坞底左侧侧壁上的第一顶板和坞底右侧侧壁上的第二顶板相接触,起到防雨防晒作用,白天可以通过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上的透明玻璃进行采光,晚上打开LED灯,实现照明,实用性强;此外,当两个侧壁均转动至水平状态时,此时,第一顶板和第二顶板均竖直向上,可以作为第二坞室的侧壁,避免人员掉落水中,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处的剖视图;
图3是两个侧壁转动至水平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B-B处的剖视图;
图5是图2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图4中D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图4中E-E处的剖视图。
图中,1、坞底;11、缺口槽;12、转轴;13、滑动腔;131、滑槽口;132、滑槽;133、滑块;14、驱动轴;141、平直部;142、正螺纹部;143、第一限位板;144、第一内螺纹管;145、反螺纹部;146、第二限位板;147、第二内螺纹管;148、第一锥齿轮;15、安装腔;151、第一电机;152、第二锥齿轮;16、蓄电池;17、控制器;2、侧壁;21、凹槽;22、伸缩气囊;23、电动气泵;3、第一平衡板;31、第一通孔;311、第一水流发电机;312、第一转叶板;32、第一支撑杆;33、第一连接杆;34、第一固定板;4、第一顶板;41、第一穿孔;411、透明玻璃;42、第一橡胶块;43、LED灯;5、第二平衡板;51、第二通孔;511、第一水流发电机;512、第二转叶板;52、第二支撑杆;53、第二连接杆;54、第二固定板;6、第二顶板;61、第二穿孔;62、第二橡胶块;7、第一坞室;8、第二坞室。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至7所示,一种可翻折式小型浮船坞,包括:坞底1、支撑装置和两个翻转机构。
所述坞底1呈矩形,所述坞底1的左右两侧对称设有缺口槽11。
两个所述翻转机构和两个缺口槽11一一对应,所述翻转机构设置在相对应的缺口槽11内,所述翻转机构包括转轴12、侧壁2、第一平衡板3和第二平衡板5,所述转轴12转动设置在缺口槽11内,所述转轴12的长度方向与坞底1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侧壁2呈矩形,所述侧壁2固设在转轴12上,所述第一平衡板3垂直固设在坞底1左侧侧壁2的外侧面上,所述第二平衡板5垂直固设在坞底1右侧侧壁2的外侧面上,当两个侧壁2处于垂直状态时,所述第一平衡板3和第二平衡板5处于水平状态且与水面接触。
所述第一平衡板3和第二平衡板5处于水平状态且与水面接触,增大了浮船坞与水面的接触面积,提高浮船坞的稳性。
所述支撑装置能够同时带动坞底1左右的侧壁2绕着相对应的转轴12转动,当两个侧壁2均转动至竖直向上时,两个侧壁2与坞底1形成第一坞室7,当两个侧壁2均转动至与坞底1的上侧面平齐时,两个侧壁2、第一顶板4、第二顶板6与坞底1形成第二坞室8。
初始状态,两个侧壁2均处于竖直向上状态,两个侧壁2和坞底1形成第一坞室7,此时第一坞室7的宽度较小,可以维修单个船舶,便于浮船坞通过狭窄航道,当有两个船舶需要进坞维修时,启动支撑装置,带动两个侧壁2绕着相对应的转轴12转动至与坞底1的上侧面平齐,两个侧壁2和坞底1形成第二坞室8,此时第二坞室8的宽度大于第一坞室7的宽度,可同时容乃两个船舶进坞维修,提高维修效率。
具体来说,所述支撑装置包括若干个支撑机构,所示支撑机构包括滑动腔13、滑槽口131、驱动轴14、第一连动结构、第二连动结构和驱动单元。
所述滑动腔13设置在坞底1内部,所述滑动腔13的长度方向与坞底1的宽度方向一致。
所述滑槽口131设置在坞底1的下侧面上,所述滑槽口131与滑动腔13相连通,所述滑槽口131的长度方向与滑动腔13的长度方向一致。
所述驱动轴14水平转动设置在滑动腔13内,所述驱动轴14包括平直部141、正螺纹部142和反螺纹部145,所述平直部141位于驱动轴14的中部,所述正螺纹部和反螺纹部145分别位于平直部141的左右两端,所述正螺纹部142上螺纹连接有第一内螺纹管144,当正螺纹部142转动时,能够带动第一内螺纹管144沿着正螺纹部142左右移动,所述反螺纹部145上螺纹连接有第二内螺纹管147,当反螺纹部145转动时,能够带动第二内螺纹管147沿着反螺纹部145左右移动。
优选地,所述滑动腔13的前后侧壁上沿滑动腔13的长度方向均设有两个滑槽132,所述第一内螺纹管144和第二内螺纹管147的外侧均设有两个滑块133,两个所述滑块133和两个滑槽132一一对应,所述滑块133滑动设置在相对应的滑槽132内。
当正螺纹部142转动时,第一内螺纹管144受到滑槽132的限制,仅能沿着正螺纹部142左右滑动,不能发生转动;同理,当反螺纹部145转动时,第二内螺纹管147受到滑槽132的限制,仅能沿着反螺纹部145左右滑动,不能发生转动,确保支撑机构正常工作。
所述第一连动结构能够利用第一内螺纹管144的左右滑动带动坞底1左侧的侧壁2绕着转轴12转动。
所述第二连动结构能够利用第二内螺纹管147的左右滑动带动坞底1右侧的侧壁2绕着转轴12转动。
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能够带动驱动轴14转动。
当需要将两侧侧壁2转动至与坞底1的上侧面平齐时,启动驱动单元,带动正螺纹部142和反螺纹部145同时反向转动,使正螺纹部142上的第一内螺纹管144向平直部移动,通过第一连动结构带动坞底1左侧的侧壁2转动至水平状态,反螺纹部145上的第二内螺纹管147向平直部141移动,通过第二连动结构带动坞底1右侧的侧壁2转动至水平状态,使两个侧壁2和坞底1形成第二坞室8,可以容乃多个船舶进行维修,提高维修效率;当需要将两侧侧壁2转动至竖直向上状态时,启动驱动单元,带动正螺纹部142和反螺纹部145同时反向转动,使正螺纹部142上的第一内螺纹管144向远离平直部141的一侧移动,通过第一连动结构带动坞底1左侧的侧壁2转动至竖直状态,反螺纹部145上的第二内螺纹管147向远离平直部141的一侧移动,通过第二连动结构带动坞底1右侧的侧壁2转动至竖直状态,减小浮船坞的宽度,便于浮船坞通过狭窄航道。
具体来说,所述第一连动结构包括第一支撑杆32、第一连接杆33和第一固定板34。
所述第一支撑杆32的一端铰接在第一平衡板3靠近坞底1的一侧。
所述第一连接杆33的一端与第一支撑杆32的另一端铰接。
所述第一固定板34固设在第一内螺纹管144的下侧面上,所述第一固定板34的下端伸出滑槽口131且端部与第一连接杆33的另一端铰接。
优选地,所述正螺纹部142和平直部141之间设有第一限位板143。
当第一内螺纹管144向左移动时,带动第一固定板34向左移动,通过第一连接杆33带动第一支撑杆32向上转动,使第一平衡板3和坞底1左侧的侧壁2绕着转轴12顺时针转动,当第一内螺纹管144移动至正螺纹管142的最左端时,坞底1左侧的侧壁2转动至竖直状态;当第一内螺纹管144向右移动时,带动第一固定板34向右移动,通过第一连接杆33带动第一支撑杆32向下转动,使第一平衡板3和坞底1左侧的侧壁2绕着转轴逆时针转动,当第一内螺纹管144移动至接触第一限位板143时,坞底1左侧的侧壁2转动至水平状态,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具体来说,所述第二连动结构包括第二支撑杆52、第二连接杆53和第二固定板54。
所述第二支撑杆52的一端铰接在第二平衡板5靠近坞底1的一侧。
所述第二连接杆53的一端与第二支撑杆52的另一端铰接。
所述第二固定板54固设在第二内螺纹管147的下侧面上,所述第二固定板54的下端伸出滑槽口131且端部与第二连接杆53的另一端铰接。
优选地,所述反螺纹部145和平直部141之间设有第二限位板146。
当第二内螺纹管147向右移动时,带动第二固定板54向右移动,通过第二连接杆53带动第二支撑杆52向上转动,使第二平衡板5和坞底1右侧的侧壁2绕着转轴12逆时针转动,当第二内螺纹管147移动至反螺纹管145的最右端时,坞底1右侧的侧壁2转动至竖直状态;当第二内螺纹管147向左移动时,带动第二固定板54向左移动,通过第二连接杆53带动第二支撑杆52向下转动,使第二平衡板5和坞底1右侧的侧壁2绕着转轴12顺时针转动,当第二内螺纹管147移动至接触第二限位板146时,坞底1右侧的侧壁2转动至水平状态,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具体来说,所述驱动单元包括安装腔15和第一电机151。
所述安装腔15设置在坞底1内部且位于相对应的滑动腔13的上方。
所述第一电机151固设在安装腔15内,所述第一电机151的输出轴穿出安装腔15延伸至滑动腔13内,所述第一电机151延伸至滑动腔13内的输出轴上固设有第二锥齿轮152,所述平直部141上同轴固设有第一锥齿轮148,所述第一锥齿轮148和第二锥齿轮152啮合连接,所述第一电机151与外部电源电连接。
启动第一电机151,带动第二锥齿轮152转动,然后带动第一锥齿轮148和驱动轴14上的平直部141转动,使正螺纹部142和反螺纹部145同时反向转动,结构简单,传动效率高。
具体来说,所述第一平衡板3上设有若干个第一通孔31,所述第二平衡板5上设有若干个第二通孔51,所述第一通孔31内设有能够利用第一平衡板3转动,使水流穿过第一通孔31进行发电的第一发电机构,所述第二通孔51内设有能够利用第二平衡板5转动,使水流穿过第二通孔51进行发电的第二发电机构。
第一平衡板3在第一内螺纹管144和第一连动结构的作用下,由水平状态逆时针转动至竖直状态,带动第一平衡板3逆时针转动,水流穿过第一通孔31,使第一发电机构发电,当第一平衡板3由竖直状态转动至水平状态,带动第一平衡板3顺时针转动,水流再次穿过第一通孔31,使第一发电机构发电;同理,第二平衡板5在第二内螺纹管147和第二连动结构的作用下,由水平状态逆时针转动至竖直状态,带动第二平衡板5顺时针转动,水流穿过第二通孔51,使第二发电机构发电,当第二平衡板5由竖直状态转动至水平状态,带动第二平衡板5逆时针转动,水流再次穿过第二通孔51,使第二发电机构发电,实现能量回收,由于第一平衡板3和第二平衡板5上设有若干个第一发电机构和第二发电机构,增加发电量。
具体来说,其中一个所述安装腔15内设有蓄电池16和控制器17,所述第一发电机构包括第一水流发电机311和若干个第一转叶板312。
所述第一水流发电机311通过支架同轴固设在第一通孔31内,所述第一水流发电机311与蓄电池16电连接。
若干个第一转叶板312沿周向固设在第一水流发电机311的输入轴上。
第一平衡板3转动,水流穿过第一通孔31,带动第一通孔31内的第一转叶板312转动,使第一水流发电机311进行发电,产生的交流电通过整流器转换成直流电,然后储存到蓄电池16内,节能环保。
具体来说,所述第二发电机构包括第二水流发电机511和若干个第二转叶板512。
所述第二水流发电机511通过支架同轴固设在第二通孔51内,所述第二水流发电机511与蓄电池16电连接。
若干个第二转叶板512沿周向固设在第二水流发电机511的输入轴上。
第二平衡板5转动,水流穿过第二通孔51,带动第二通孔51内的第二转叶板512转动,使第二水流发电机511进行发电,产生的交流电通过整流器转换成直流电,然后储存到蓄电池16内,节能环保。
具体来说,两个所述侧壁2相背一侧均水平设有若干个凹槽21,所述凹槽21内设有伸缩气囊22,所述侧壁2远离转轴12的一侧设有电动气泵23,所述电动气泵23通过管子与伸缩气囊22相连通,所述电动气泵23通过控制器17与外部电源电连接。
由于两个侧壁2需要绕着转轴12转动,凹槽21的设置可以减轻侧壁2的重量,减小第一电机151的负载,降低电能的消耗;此外,当侧壁2转动至水平状态时,启动电动气泵23往伸缩气囊22内充气,使伸缩气囊22充气膨胀,体积增大,增加侧壁2的浮力,提高浮船坞的稳性,避免由于进坞船舶的数量增加,坞底的浮力不能满足要求,发生安全事故。
具体来说,两个所述侧壁2的相对侧面上分别垂直设有第一顶板4和第二顶板6,优选地,所述第一顶板4和第二顶板6的相对侧边上分别设有第一橡胶块42和第二橡胶块62,当两个侧壁2均处于竖直向上状态时,第一顶板4上的第一橡胶块42和第二顶板6上的第二橡胶块62相接触,所述第一顶板4上设有若干个第一穿孔41,所述第二顶板6上设有若干个第二穿孔61,所述第一穿孔41和第二穿孔61内均设有透明玻璃411,所述第一顶板4和第二顶板6靠近转轴12的一侧均设有若干个LED灯43,若干个所述LED灯43均通过控制器17与蓄电池16电连接。
当两个侧壁2均属于竖直向上状态时,第一顶板4和第二顶板6相接触,起到防雨防晒作用,白天可以通过第一穿孔41和第二穿孔61上的透明玻璃411进行采光,晚上打开LED灯43,实现照明,实用性强;此外,当两个侧壁2均转动至水平状态时,此时,第一顶板4和第二顶板6均竖直向上,可以作为第二坞室8的侧壁,避免人员掉落水中,安全可靠。
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可翻折式小型浮船坞,其特征在于,包括:坞底(1),所述坞底(1)的两侧均设有缺口槽(11);
两个翻转机构,两个所述翻转机构和两个缺口槽(11)一一对应,所述翻转机构设置在相对应的缺口槽(11)内,所述翻转机构包括:转轴(12),所述转轴(12)转动设置在缺口槽(11)内,所述转轴(12)的长度方向与坞底(1)的长度方向一致;侧壁(2),所述侧壁(2)固设在转轴(12)上;第一平衡板(3)和第二平衡板(5),所述第一平衡板(3)垂直固设在坞底(1)左侧侧壁(2)的外侧面上,所述第二平衡板(5)垂直固设在坞底(1)右侧侧壁(2)的外侧面上;
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能够同时带动坞底(1)左右的侧壁(2)绕着相对应的转轴(12)转动,当两个侧壁(2)均转动至竖直向上时,两个侧壁(2)与坞底(1)形成第一坞室(7),当两个侧壁(2)均转动至与坞底(1)的上侧面平齐时,两个侧壁(2)、第一顶板(4)、第二顶板(6)与坞底(1)形成第二坞室(8);
所述支撑装置包括若干个支撑机构,所示支撑机构包括:
滑动腔(13),所述滑动腔(13)设置在坞底(1)内,所述滑动腔(13)的长度方向与坞底(1)的宽度方向一致;
滑槽口(131),所述滑槽口(131)设置在坞底(1)的下侧面上,所述滑槽口(131)与滑动腔(13)相连通,所述滑槽口(131)的长度方向与滑动腔13)的长度方向一致;
驱动轴(14),所述驱动轴(14)水平转动设置在滑动腔(13)内,所述驱动轴(14)具有:平直部(141),所述平直部(141)位于驱动轴(14)的中部;正螺纹部(142)和反螺纹部(145),所述正螺纹部和反螺纹部(145)分别位于平直部(141)的左右两端,所述正螺纹部(142)上螺纹连接有第一内螺纹管(144),当正螺纹部(142)转动时,能够带动第一内螺纹管(144)沿着正螺纹部(142)左右移动,所述反螺纹部(145)上螺纹连接有第二内螺纹管(147),当反螺纹部(145)转动时,能够带动第二内螺纹管(147)沿着反螺纹部(145)左右移动;
第一连动结构,所述第一连动结构能够利用第一内螺纹管(144)的左右滑动带动坞底(1)左侧的侧壁(2)绕着转轴(12)转动;
第二连动结构,所述第二连动结构能够利用第二内螺纹管(147)的左右滑动带动坞底(1)右侧的侧壁(2)绕着转轴(12)转动;
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能够带动驱动轴(14)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翻折式小型浮船坞,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动结构包括:
第一支撑杆(32),所述第一支撑杆(32)的一端铰接在第一平衡板(3)靠近坞底(1)的一侧;
第一连接杆(33),所述第一连接杆(33)的一端与第一支撑杆(32)的另一端铰接;
第一固定板(34),所述第一固定板(34)固设在第一内螺纹管(144)的下侧面上,所述第一固定板(34)的下端伸出滑槽口(131)且端部与第一连接杆(33)的另一端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翻折式小型浮船坞,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动结构包括:
第二支撑杆(52),所述第二支撑杆(52)的一端铰接在第二平衡板(5)靠近坞底(1)的一侧;
第二连接杆(53),所述第二连接杆(53)的一端与第二支撑杆(52)的另一端铰接;
第二固定板(54),所述第二固定板(54)固设在第二内螺纹管(147)的下侧面上,所述第二固定板(54)的下端伸出滑槽口(131)且端部与第二连接杆(53)的另一端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翻折式小型浮船坞,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包括:
安装腔(15),所述安装腔(15)设置在坞底(1)内部;
第一电机(151),所述第一电机(151)固设在安装腔(15)内,所述第一电机(151)的输出轴穿出安装腔(15)延伸至滑动腔(13)内,所述第一电机(151)延伸至滑动腔(13)内的输出轴与平直部(141)传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翻折式小型浮船坞,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衡板(3)上设有若干个第一通孔(31),所述第二平衡板(5)上设有若干个第二通孔(51),所述第一通孔(31)内设有能够利用第一平衡板(3)转动,使水流穿过第一通孔(31)进行发电的第一发电机构,所述第二通孔(51)内设有能够利用第二平衡板(5)转动,使水流穿过第二通孔(51)进行发电的第二发电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翻折式小型浮船坞,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安装腔(15)内设有蓄电池(16)和控制器(17),所述第一发电机构包括:
第一水流发电机(311),所述第一水流发电机(311)通过支架固设在第一通孔(31)内,所述第一水流发电机(311)与蓄电池(16)电连接;
若干个第一转叶板(312),若干个第一转叶板(312)沿周向固设在第一水流发电机(311)的输入轴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翻折式小型浮船坞,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发电机构包括:
第二水流发电机(511),所述第二水流发电机(511)通过支架固设在第二通孔(51)内,所述第二水流发电机(511)与蓄电池(16)电连接;
若干个第二转叶板(512),若干个第二转叶板(512)沿周向固设在第二水流发电机(511)的输入轴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翻折式小型浮船坞,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侧壁(2)相背一侧均水平设有若干个凹槽(21),所述凹槽(21)内设有伸缩气囊(22),所述侧壁(2)上设有电动气泵(23),所述电动气泵(23)通过管子与伸缩气囊(22)相连通,所述电动气泵(23)与控制器(17)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翻折式小型浮船坞,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侧壁(2)的相对侧面上分别垂直设有第一顶板(4)和第二顶板(6),当两个侧壁(2)均处于竖直向上状态时,第一顶板(4)和第二顶板(6)相接触,所述第一顶板(4)上设有若干个第一穿孔(41),所述第二顶板(6)上设有若干个第二穿孔(61),所述第一穿孔(41)和第二穿孔(61)内均设有透明玻璃(411),所述第一顶板(4)和第二顶板(6)靠近转轴(12)的一侧均设有若干个LED灯(43),若干个所述LED灯(43)均通过控制器(17)与蓄电池(16)电连接。
CN201910781210.1A 2019-08-23 2019-08-23 一种可翻折式小型浮船坞 Active CN11046671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81210.1A CN110466713B (zh) 2019-08-23 2019-08-23 一种可翻折式小型浮船坞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81210.1A CN110466713B (zh) 2019-08-23 2019-08-23 一种可翻折式小型浮船坞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66713A CN110466713A (zh) 2019-11-19
CN110466713B true CN110466713B (zh) 2021-03-26

Family

ID=685134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81210.1A Active CN110466713B (zh) 2019-08-23 2019-08-23 一种可翻折式小型浮船坞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466713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91656A (en) * 1984-12-17 1987-09-08 M.A.N.Maschinenfabrik Augsburg-Nurnberg Floating dock construction
FR2611645A1 (fr) * 1987-03-06 1988-09-09 Lanchier Jean Marc Dispositif formant une coque rigide et pliable pour bateau pneumatique
CN1131631A (zh) * 1995-03-20 1996-09-25 曾松祥 可变宽度船舶
CN202624602U (zh) * 2012-02-20 2012-12-26 宁波市鄞州发辉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特大船坞的坞门
CN204056194U (zh) * 2014-09-18 2014-12-31 武汉理工大学 船宽可调节的船舶
CN204548441U (zh) * 2015-04-20 2015-08-12 浙江海洋学院 一种船坞
WO2017186254A1 (en) * 2016-04-29 2017-11-02 Buinco Innovation Oü Hinge module for connecting catamaran-type vessel's platform and hull
CN109110081A (zh) * 2018-10-29 2019-01-01 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改良结构的浮船坞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91656A (en) * 1984-12-17 1987-09-08 M.A.N.Maschinenfabrik Augsburg-Nurnberg Floating dock construction
FR2611645A1 (fr) * 1987-03-06 1988-09-09 Lanchier Jean Marc Dispositif formant une coque rigide et pliable pour bateau pneumatique
CN1131631A (zh) * 1995-03-20 1996-09-25 曾松祥 可变宽度船舶
CN202624602U (zh) * 2012-02-20 2012-12-26 宁波市鄞州发辉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特大船坞的坞门
CN204056194U (zh) * 2014-09-18 2014-12-31 武汉理工大学 船宽可调节的船舶
CN204548441U (zh) * 2015-04-20 2015-08-12 浙江海洋学院 一种船坞
WO2017186254A1 (en) * 2016-04-29 2017-11-02 Buinco Innovation Oü Hinge module for connecting catamaran-type vessel's platform and hull
CN109110081A (zh) * 2018-10-29 2019-01-01 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改良结构的浮船坞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大型浮船坞水上加宽改装技术研究;张平;《船舶标准化工程师》;20190315(第2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66713A (zh) 2019-1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35823B (zh) 一种自给式水上浮漂装置
CN110203346B (zh) 一种环保型海上船舶指示设备
CN110549983B (zh) 一种车子溺水时自动开车门的自救装置
CN110260951A (zh) 一种利用波浪能的海洋保护区报警器
CN110360509A (zh) 一种具有潮汐防护的新能源航向指示灯
CN110466713B (zh) 一种可翻折式小型浮船坞
CN213384667U (zh) 水下机器人移动承载平台
CN201100570Y (zh) 多用途水池灯结构
CN110995119A (zh) 一种恶劣地区专用发电设备
CN111102131A (zh) 一种旅行房车用太阳能及风能发电装置
CN110803063B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外设装置
CN212125469U (zh) 一种港口航道导航警示装置
CN112278168A (zh) 一种太阳能深水定位取水水质检测设备
CN111696314A (zh) 一种水位驱动的涨潮预警装置
CN112234456A (zh) 一种防淹没的可升降配电柜
CN111188722A (zh) 一种利用海洋潮汐能的小型便携发电机
CN206155760U (zh) 太阳能动力船
CN111469998A (zh) 一种港口航道导航警示装置
CN206388332U (zh) 公路交通安全节能指示牌
CN111645466A (zh) 一种海陆两用风能沙滩车
CN110345438A (zh) 一种光伏型企业办公区域分级照明系统
CN215252404U (zh) 一种桥梁检修用快速维护设备
CN221032720U (zh) 一种煤矿喷雾除尘装置
CN215336104U (zh) 一种一体化防爆智能航标灯
CN111219291B (zh) 一种恶劣环境地区用清洁能源发电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