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33415A - 动态血糖传感器的组装系统 - Google Patents

动态血糖传感器的组装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33415A
CN111633415A CN202010376356.0A CN202010376356A CN111633415A CN 111633415 A CN111633415 A CN 111633415A CN 202010376356 A CN202010376356 A CN 202010376356A CN 111633415 A CN111633415 A CN 1116334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edle
assembly
fixed seat
microelectrode
electr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7635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33415B (zh
Inventor
于东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ouwei Precision Medical Management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WAVEGUIDER OPTICAL TELECOM TECHNOLOGY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WAVEGUIDER OPTICAL TELECOM TECHNOLOGY Inc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WAVEGUIDER OPTICAL TELECOM TECHNOLOGY Inc
Priority to CN20201037635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33415B/zh
Publication of CN1116334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334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334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334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P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ED OPERATIONS; UNIVERSAL MACHINE TOOLS
    • B23P21/00Machines for assembling a multiplicity of different parts to compose units, with or without preceding or subsequent working of such parts, e.g. with programme control
    • B23P21/004Machines for assembling a multiplicity of different parts to compose units, with or without preceding or subsequent working of such parts, e.g. with programme control the units passing two or more work-stations whilst being compos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动态血糖传感器的组装系统,所述动态血糖传感器包括外壳组件、固定座、弹针组件和电极针组件;所述组装系统包括多个平台载具、用于多个所述平台载具传送的移载机构、用于上料所述固定座的固定座上料机构;用于将所述弹针组件装配到固定座的弹针组装模组;用于将所述电极针组件装配到固定座的电极针组装模组;用于将固定座装配到所述外壳组件的外壳组装模组。本发明通过由机械代替人工完成动态血糖传感器的组装,不仅能够确保组装的一致性,保证产品的品质相同,还能够有效提高生产效率,缩短生产周期,同时还能缩减人工,进而可降低人力成本。

Description

动态血糖传感器的组装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自动化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动态血糖传感器的组装系统。
背景技术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葡萄糖的检测非常重要,通过葡萄糖检测,可确定何时注射胰岛素以降低体内的葡萄糖水平、或补充葡萄糖以使葡萄糖达到正常水平。动态血糖传感器是一种能够采集人体血糖数据的检测仪器,在糖尿病患者的葡萄糖检测中被广泛使用。
然而,目前动态血糖传感器的生产制造多通过手工组装完成,但是手工组装的方式不仅生产效率低,周期长,还需要较多的人工,大大增加了人力成本,且无法保证组装的一致性,使得产品品质存在较大差异。
此外,动态血糖传感器的微电极针多为葡萄糖酶微电极针,在组装时不能触碰微电极针的针头部分,避免造成产品不良。但是,由于手工组装的可控制性较差,因此通过手工组装的方式生产动态血糖传感器通常存在较大的产品不良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针对上述动态血糖传感器通过手工组装的生产方式的生产效率低、周期长且需要较多人工、人力成本高以及无法保证组装的一致性的问题,提供一种动态血糖传感器的组装系统。
本发明实施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动态血糖传感器的组装系统,所述动态血糖传感器包括外壳组件、位于所述外壳组件内的固定座、以及装设在所述固定座上的弹针组件和电极针组件;
所述组装系统包括:
多个用于动态血糖传感器的零部件置放及组装操作的平台载具;
用于将多个所述平台载具依次传送、以及将部分所述平台载具定位到对应工作位的移载机构;
用于将所述固定座置放到对应的平台载具的固定座上料机构;
用于将所述弹针组件装配到置放在所述平台载具上的固定座的弹针组装模组;
用于将所述电极针组件装配到装设有弹针组件的固定座的电极针组装模组;
用于将所述外壳组件置放到承载装设有电极针组件的固定座的平台载具、并将装设有电极针组件的固定座装配到所述外壳组件的外壳组装模组;
多个所述平台载具设于所述移载机构上,且所述移载机构沿预设方向设置,并驱动部分所述平台载具沿所述预设方向移动,使部分所述平台载具分别对应到所述固定座上料机构、弹针组装模组、电极针组装模组和外壳组装模组的工作位上;所述固定座上料机构、弹针组装模组、电极针组装模组和外壳组装模组分别沿所述预设方向依次排布,且所述弹针组装模组、电极针组装模组和外壳组装模组均沿所述预设方向设置。
优选地,在沿所述预设方向移动的部分所述平台载具中,相邻的两个所述平台载具之间的距离相等,且所述固定座上料机构、弹针组装模组、电极针组装模组与外壳组装模组之间的距离为相邻两个所述平台载具之间的距离的整数倍;
所述平台载具包括第一组装位,所述第一组装位的形状和大小与所述固定座的形状和大小相适配,且在所述固定座上料机构将所述固定座置放到所述平台载具时,所述固定座限位固定在所述第一组装位上。
优选地,所述弹针组件包括两个弹针构件,所述固定座上具有与两个所述弹针构件相适配的两个固定孔,且两个所述弹针构件分别通过卡接在两个所述固定孔的方式固定在所述固定座上;
所述平台载具包括与所述第一组装位相连接的两个第二组装位,且两个所述第二组装位的形状和大小分别与两个所述弹针构件的形状和大小相适配;
所述弹针组装模组包括:
用于将两个所述弹针构件分别置放到所述平台载具的两个第二组装位的弹针上料机构;
用于将置放在两个所述第二组装位上的两个弹针构件压接到置放在所述第一组装位上的固定座的两个固定孔的弹针压装机构;
所述弹针上料机构与所述弹针压装机构分别沿所述预设方向排布,且所述弹针上料机构的工作位与所述弹针压装机构的工作位之间的距离与相邻两个所述平台载具之间的距离相等;
在弹针压装机构将两个所述弹针构件压接到所述固定座时,两个所述弹针构件背向设置,且相互独立。
优选地,所述电极针组件包括第一微电极针和第二微电极针,所述固定座上具有与所述第一微电极针和第二微电极针相适配的两个卡槽位,且所述第一微电极针和第二微电极针分别通过一个压块压接固定在两个所述卡槽位上;
所述电极针组装模组包括:
用于将所述第一微电极针和一个所述压块装设到所述固定座的一个卡槽位上的第一上料压装机构;
用于将所述第二微电极针和一个所述压块装设到所述固定座的另一个卡槽位上的第二上料压装机构;
用于将装设在所述固定座上的所述第一微电极针和第二微电极针的尾端折弯的折弯机构;
所述第一上料压装机构、第二上料压装机构和折弯机构沿所述预设方向排布,且第一上料压装机构、第二上料压装机构和折弯机构之间的距离为相邻两个所述平台载具之间的距离的整数倍;
所述固定座上的两个所述卡槽位分别与两个所述固定孔相连通,且在所述第一上料压装机构将所述第一微电极针装配到一个所述卡槽位、所述第二上料压装机构将所述第二微电极针装配到另一个所述卡槽位时,所述第一微电极针与一个所述弹针构件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微电极针与另一个所述弹针构件电性连接,且所述第一微电极针与所述第二微电极的尖端和尾端分别突出于所述固定座的背向设置的两侧;所述第一微电极针和第二微电极针的尖端的朝向相同,并分别位于所述固定座的同一侧,所述第一微电极针和第二微电极针的尾端通过所述折弯装置折弯的方式弯曲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上料压装机构包括:
用于存放所述第一微电极针的第一料仓装置;
用于抓取所述第一微电极针的第一机器手装置;
用于裁切所述第一微电极针的第一裁切装置;
用于存放所述压块的第二料仓装置;
用于抓取所述压块、和处于所述第一机器手装置上的第一微电极针、并将所述压块和第一微电极针装配到对应的所述平台载具上的固定座的第二机器手装置;
所述第一料仓装置包括多个第一料盘,每一所述第一料盘存放有多根所述第一微电极针,且每一所述第一微电极针均以尾端固定在所述第一料盘上、尖端突伸至所述第一料盘的外侧的方式存放在所述第一料盘上;
所述第一裁切装置位于所述第一料仓装置与所述第一机器手装置之间,且所述第一机器手装置通过夹持到存放在所述第一料盘的第一微电极针的远离尖端的中央位置、并经所述第一裁切装置裁断所述第一微电极针的中央到尾端之间的位置的方式抓取所述第一微电极针;
所述第二上料压装机构包括:
用于存放所述第二微电极针的第三料仓装置;
用于抓取所述第二微电极针的第三机器手装置;
用于裁切所述第二微电极针的第二裁切装置;
用于存放所述压块的第四料仓装置;
用于抓取所述压块、和处于所述第三机器手装置上的第二微电极针、并将所述压块和第二微电极针装配到对应的所述平台载具上的固定座的第四机器手装置;
所述第二料仓装置包括多个第二料盘,每一所述第二料盘存放有多根所述第二微电极针,且每一所述第二微电极针均以尾端固定在所述第二料盘上、尖端突伸至所述第二料盘的外侧的方式存放在所述第二料盘上;
所述第二裁切装置位于所述第二料仓装置与所述第四机器手装置之间,且所述第三机器手装置通过夹持到存放在所述第二料盘的第二微电极针的远离尖端的中央位置、并经所述第二裁切装置裁断所述第二微电极针的中央到尾端之间的位置的方式抓取所述第二微电极针。
优选地,所述第二机器手装置包括用于夹持所述第一微电极针的第一夹爪组件、以及用于夹持所述压块的第二夹爪组件,且所述第一夹爪组件和第二夹爪组件的垂向投影不相交;
所述第四机器手装置包括用于夹持所述第二微电极针的第三夹爪组件、以及用于夹持所述压块的第四夹爪组件,且所述第三夹爪组件和第四夹爪组件的垂向投影不相交;
所述固定座上的两个所述卡槽位的朝向相反;
所述电极针组装模组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上料压装机构与所述第二上料压装机构之间的第一翻转机构,且在所述第一微电极针装配到所述固定座的一个所述卡槽位后,所述第一翻转机构通过翻转所述固定座,使所述固定座的另一所述卡槽位朝上设置,以与所述第二上料压装机构相对应。
优选地,所述组装系统还包括第二翻转机构,且所述第二翻转机构位于所述弹针组装模组与所述电极针组装模组之间;并在所述弹针组装模组将所述弹针组件装配到所述固定座后,所述第二翻转机构通过翻转所述固定座,使所述固定座的一个所述卡槽位朝上设置,以与所述第一上料压装机构相对应;
所述电极针组装模组还包括设于所述折弯机构的后方的第三翻转机构、以及用于检测所述第一微电极针与一个所述弹针构件电性连接、及第二微电极针与另一个所述弹针构件电性连接的导电检测机构,所述第三翻转机构和导电检测机构沿所述预设方向依次排布;并在所述第二微电极针装配到所述固定座的另一个所述卡槽位后,所述第三翻转机构通过翻转所述固定座,使所述固定座对应所述导电检测机构;
所述导电检测机构设有用于移载不良产品的排不良装置;
所述平台载具包括第三组装位,且所述第三翻转机构在翻转所述固定座后将所述固定座置放到所述第三组装位,由所述第三组装位限位固定所述固定座。
优选地,所述外壳组件包括底壳、套筒和上盖,所述底壳具有固定座安装位,且所述固定座安装位设有贯穿至所述底壳的外部的两个过孔;
在所述外壳组装模组将装设有电极针组件的固定座装配到所述外壳组件时,所述装设有电极针组件的固定座固定在所述固定安装位上,且装设在所述固定座上的所述第一微电极针和第二微电极针的尖端分别穿过两个所述过孔突伸至所述底壳的外部;
所述外壳组装模组包括:
用于将所述底壳置放到承载装设有电极针组件的固定座的平台载具上的底壳上料机构;
用于将所述装设有电极针组件的固定座装配到所述底壳的固定座安装位上的固定座组装机构;
用于将所述套筒装配到所述底壳上的套筒组装机构;
用于将所述上盖装配到所述套筒的远离所述底壳的另一端的上盖组装机构;
所述底壳上料机构、固定座组装机构、套筒组装机构和上盖组装机构分别沿所述预设方向依次排布;
所述平台载具包括第四组装位,所述第四组装位的形状和大小与所述底壳的形状和大小相适配,且在所述底壳上料机构将所述底壳置放到所述平台载具时,所述底壳限位固定在所述第四组装位上。
优选地,所述组装系统还包括:
用于缓存装载有固定座的外壳组件的第一缓存料仓机构;
用于密封所述底壳的两个所述过孔的预点胶机构;
用于缓存经所述预点胶机构点胶操作的外壳组件的第二缓存料仓机构;
用于密封所述底壳的两个所述过孔的二次点胶机构;
所述第一缓存料仓机构、预点胶机构、第二缓存料仓机构和二次点胶机构分别依次排布在所述外壳组装模组的后方。
优选地,所述组装系统还包括设于所述上盖组装机构与所述第一缓存料仓机构之间的移载机器手机构,所述移载机器手机构用于将经所述上盖组装机构操作后的平台载具上的装载有固定座的外壳组件移载至所述第一缓存料仓机构;
所述移载机构包括主线传送装置和载具缓存回流装置,且所述主线传送装置和载具缓存回流装置并排设置;所述主线传送装置用于沿所述预设方向移动部分所述平台载具,并将部分所述平台载具定位在对应工作位上;所述载具缓存回流装置用于缓存剩余部分的所述平台载具,并将对应到所述移载机器手机构的工作位处的平台载具传送移载至对应到所述固定座上料机构的工作位处。
本发明实施例的动态血糖传感器的组装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固定座上料机构、弹针组装模组、电极针组装模组和外壳组装模组,从而可以由机械代替人工完成动态血糖传感器的组装;由机械组装的方式生产动态血糖传感器不仅能够确保组装的一致性,保证产品的品质相同,还能够有效提高生产效率,缩短生产周期,满足于具交期短要求的订单;并且,通过设置移载机构传送多个平台载具,可实现全自动智能生产,使得生产效率进一步得到提升,同时还能缩减人工,进而可降低人力成本。
此外,由于电极针组件由电极针组装模组完成组装,而机械组装的可控制性强,因此能够有效避免在组装过程中接触到电极针组件的针头,组装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高,从而能够保证产品质量,以使得动态血糖传感器的生产具有较高产品良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动态血糖传感器的组装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所示,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动态血糖传感器的组装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动态血糖传感器的组装系统可应用于自动化技术领域,特别是在动态血糖传感器的全自动智能生产线中。本实施例中的动态血糖传感器包括外壳组件、固定座、弹针组件和电极针组件,其中弹针组件和电极针组件分别装配在固定座上,并通过固定座一起装配在外壳组件的内部。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动态血糖传感器的组装系统包括多个平台载具11、移载机构12、固定座上料机构20、弹针组装模组、电极针组装模组和外壳组装模组。其中:多个平台载具11装设在移载机构12上,可用于供动态血糖传感器的零部件(即外壳组件、固定座、弹针组件和电极针组件等等)置放及进行相关的组装操作。
移载机构12主要用于将装配在其上方的多个平台载具11沿预设方向进行等距循环传送,以将部分平台载具11按预定顺序依次定位到对应工作位(即相对应的机构或模组的工作位)上,保证各个机构及模组的操作的顺利进行。上述移载机构12传送的预设方向具体可根据实际情况设定。
在实际应用中,移载机构12具体可通过双层线体装置配合驱动电机的方式实现移载,制造成本低,且能够减少平台载具11的数量。其中双层线体装置可呈上下设置或左右设置。当然,移载机构12也可通过环形导轨装置配合驱动电机的方式实现移载,传送精度高。
进一步地,上述固定座上料机构20用于将存放在料仓内的固定座提取、并移动置放到平台载具11(该平台载具11为空载的平台载具)上。弹针组装模组用于将弹针组件移动置放到平台载具11(该平台载具11为承载有固定座的平台载具)上,并将弹针组件压装固定在置放于平台载具11上的固定座,以完成弹针组件与固定座的组装。
电极针组装模组用于将电极针组件装配到平台载具11(该平台载具11具体为经弹针组装模组进行组装操作后的平台载具)上装设有弹针组件的固定座,以完成电极针组件与固定座的组装。
外壳组装模组主要用于将外壳组件置放到平台载具11(该平台载具11为经电极针组装模组进行组装操作后的平台载具)上,并将平台载具11上分别经由弹针组装模组和电极针组装模组进行组装操作后的固定座(即装设有弹针组件及电极针组件的固定)装配到外壳组件的内部。
组装时,移载机构12将空载的平台载具11先传送至固定座上料机构20的工作位,这时固定座上料机构20将固定座置放到平台载具11上。然后,移载机构12再将平台载具11移送至弹针组装模组的工作位,这时弹针组装模组将弹针组件装配到固定座上。接着,移载机构12将平台载具11传送至电极针组装模组,这时电极针组装模组将电极针组件装配在固定座上。最后,移载机构12将平台载具11传送至外壳组装模组,这时外壳组装模组将外壳组件置放到平台载具11上,然后将固定座装配到外壳组件的内部。上述组装流程的整体操作简单合理,从而能够保证动态血糖传感器的组装效率。
为确保固定座上料机构20、弹针组装模组、电极针组装模组和外壳组装模组之间的组装操作的正常进行,将固定座上料机构20、弹针组装模组、电极针组装模组和外壳组装模组分别沿预设方向依次排布,且使弹针组装模组、电极针组装模组和外壳组装模组均沿预设方向设置,这样移载机构12能够将每一平台载具11按顺序依次传送到固定座上料机构20、弹针组装模组、电极针组装模组和外壳组装模组的工作位上,避免顺序错误造成撞机或损坏产品。
上述动态血糖传感器的组装系统通过设置固定座上料机构20、弹针组装模组、电极针组装模组和外壳组装模组,从而可以由机械代替人工完成动态血糖传感器的组装,且由机械组装的方式生产不仅能够确保组装的一致性,以保证产品的品质相同,还能够有效提高生产效率,缩短生产周期,满足于具交期短要求的订单,有利于提高市场竞争力。
并且,上述动态血糖传感器通过设置移载机构12传送多个平台载具11,可以实现组装系统的全自动智能生产,使得生产效率进一步得到提升,同时还能缩减人工,进而可大大降低人力成本。
此外,由于电极针组件由电极针组装模组完成组装,而机械组装的可控制性强,因此能够有效避免在组装过程中接触到电极针组件的针头,组装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高,从而能够保证产品质量,以使得动态血糖传感器的生产具有较高产品良率。
特别地,移载机构12传送的沿预设方向移动的部分平台载具11中,相邻的两个平台载具11之间的距离相等,以保证多个平台载具11沿预设方向进行等距循环传送,且方便移载机构12的设计及装配调试。
为确保沿预设方向移动的部分平台载具11都能分别对应到固定座上料机构20、弹针组装模组、电极针组装模组和外壳组装模组的工作位上,将固定座上料机构20、弹针组装模组、电极针组装模组与外壳组装模组之间的距离以相邻两个平台载具11之间的距离的整数倍设置。
具体地,每一平台载具11均包括第一组装位,且第一组装位的形状和大小与固定座的形状和大小相适配,从而在固定座上料机构20将固定座置放到平台载具11时,可将固定座限位固定在第一组装位上,防止平台载具11移动造成固定座的窜动错位。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动态血糖传感器的弹针组件具体包括有两个弹针构件,而固定座上具有与两个弹针构件相适配的两个固定孔,且两个弹针构件分别通过卡接在两个固定孔的方式固定在固定座上。
每一平台载具11均包括有与第一组装位相连通的两个第二组装位,且两个第二组装位的形状和大小分别与弹针组件的两个弹针构件的形状和大小相适配。
进一步地,弹针组装模组包括弹针上料机构31和弹针压装机构32,其中弹针上料机构31用于将两个弹针构件分别置放到平台载具11的两个第二组装位上,而弹针压装机构32主要用于将置放于两个第二组装位上的两个弹针构件、分别压入装配到置放于第一组装位的固定座上,完成两个弹针构件与固定座之间的组装操作。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由弹针上料机构31一起完成弹针压装机构32的压入操作,即是将弹针上料机构31和弹针压装机构32进行一体集成设计。但是由于受空间及其他限制因素的影响,这可能会增大弹针组装模组的设计难度,并使模组结构复杂化。
上述弹针上料机构31与弹针压装机构32分别沿预设方向排布,且弹针上料机构31的工作位与弹针压装机构32的工作位之间的距离与相邻两个平台载具11之间的距离相等,以确保能够与相邻的两个平台载具11相对应。
由于动态血糖传感器的两个弹针背向设置,且相对独立,因此上述弹针上料机构31将两个弹针构件以相互背向的方式置放到平台载具11的两个第二组装位,这样在弹针压装机构32将两个弹针构件压入到固定座时,可将两个弹针构件背向设置,同时使两个弹针构件相对独立,避免导电连接。
上述动态血糖传感器的电极针组件包括有第一微电极针和第二微电极针,固定座上具有与第一微电极针和第二微电极针相适配的两个卡槽位,且第一微电极针和第二微电极针分别通过一个压块压接固定在两个卡槽位上。上述第一微电极针和第二微电极针具体为葡萄糖酶微电极针,以达成人体血糖数据采集的功能。
具体地,电极针组装模组包括第一上料压装机构51、第二上料压装机构53和折弯机构54,其中第一上料压装机构51用于将第一微电极针和一个压块装配到固定座的一个卡槽位上;第二上料压装机构53用于将第二微电极针和另一压块装配到固定座的另一卡槽位上;而折弯机构54主要用于将分别装设在固定座上的第一微电极针和第二微电极针的尾端折弯,以防止第一微电极针和第二微电极针沿轴向窜动。在折弯机构54折弯第一微电极针和第二微电极针时,优选使第一微电极针和第二微电极针的尾端的折弯方向相反,避免相互连接而导通。
为保证第一上料压装机构51、第二上料压装机构53和折弯机构54能够分别与平台载具11相互对应,因此将第一上料压装机构51、第二上料压装机构53和折弯机构54沿预设方向排布,且使第一上料压装机构51、第二上料压装机构53和折弯机构54之间的距离为相邻两个平台载具11之间的距离的整数倍。
由于固定座上的两个卡槽位分别与两个固定孔相连通,因此第一上料压装机构51以使第一微电极针与装设在一个固定孔内的弹针构件电性连接的方式,将第一微电极针装配在与一个固定孔相连通的卡槽位上。
第二上料压装机构53以使第二微电极针与装配在另一个固定孔内的弹针构件电性连接的方式,将第一微电极针装配在另一个固定孔相连接的卡槽位上。同时地,使第一微电极针和第二微电极针的尖端的朝向相同,并分别位于固定座的同一侧。
特别地,第一上料压装机构51包括第一料仓装置、第一机器手装置、第一裁切装置、第二料仓装置和第二机器手装置,其中第一料仓装置用于存放第一微电极针;第二机器手装置用于抓取第一料仓装置上的第一微电极针;第一裁切装置用于裁切第一微电极针;第二料仓装置用于存放压块;而第二机器手装置用于抓取第二料仓装置内的压块、和位于第一机器手装置上的第一微电极针,然后将第一微电极针以垂直于一个卡槽位的垂向的方式放置到固定座的一个卡槽位上,接着将压块装配固定到该卡槽位,同时由压块将第一微电极针沿其径向压紧固定在该卡槽位上。
同样设置地,第二上料压装机构53包括第三料仓装置、第三机器手装置、第二裁切装置、第四料仓装置和第四机器手装置,其中第三料仓装置用于存放第二微电极针;第三机器手装置用于抓取第三料仓装置上的第二微电极针;第二裁切装置用于裁切第二微电极针;第四料仓装置用于存放压块;而第四机器手装置用于抓取第四料仓装置内的压块、和处于第三机器手装置上的第二微电极针,然后将第一微电极针以垂直于另一卡槽位的垂向的方式放置到固定座的另一卡槽位上,接着将压块装配固定到另一卡槽位,同时由压块将第二微电极针沿其径向压紧固定在另一卡槽位上。
优选地,第一料仓装置包括多个第一料盘,每一第一料盘存放有多根第一微电极针,且每一第一微电极针均以尾端固定在第一料盘上、尖端(即针头部分)突伸至第一料盘的外侧的方式存放在第一料盘上。由于在动态血糖传感器中,微电极针为葡萄糖酶微电极针,组装时不能接触微电极针的针头部分,因此上述存放方式能够有效避免触碰到第一微电极针的针头部分。
在提取操作时,第一机器手先夹持到存放在第一料盘上的第一微电极针的远离尖端的中央位置,避免接触第一微电极针的针头部分;然后由第一裁切装置裁断第一微电极针的中央到尾端之间的位置,以使第一微电极针脱离第一料盘,这时第一机器手装置能够提取第一微电极针,接着移载以供第二机器手装置抓取上料。
由于第一微电极针的直径小,且针头部分不能触碰,提取较困难,因此采用上述的第一微电极针的上料方法可以有效解决第一微电极针上料困难的问题,同时还可使得第一微电极针的上料操作更加稳定可靠。
当然,在其他实施中,第一上料压装机构51也可通过其他结构方式完成第一微电极针的稳定上料,具体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
同样,为提高第二微电极针上料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第二料仓装置设置有多个第二料盘,每一第二料盘存放有多根第二微电极针,且每一第二微电极针同样以尾端固定在第二料盘上、尖端(针尖部分)突伸至第二料盘的外侧的方式存放在第二料盘上。
在提取操作中,第三机器手先夹持到存放在第二料盘上的第二微电极针的远离尖端的中央位置,避免接触第二微电极针的针头部分;然后由第二裁切装置裁断第二微电极针的中央到尾端之间的位置,以使第二微电极针脱离第二料盘,这时第三机器手装置能够提取第二微电极针,接着移载以供第四机器手装置抓取上料。
在实际应用中,优选将第一裁切装置设于第一料仓装置与第一机器手装置之间、以及将第二裁切装置设于第二料仓装置与第四机器手装置之间,以优化布局设计,提高操作效率。
另外,第二机器手装置包括有用于夹持第一微电极针的第一夹爪组件、以及用于夹持压块的第二夹爪组件,且第一夹爪组件和第二夹爪组件的垂向投影不相交。由于第一微电极针由压块压紧固定在卡槽位上,所以在第二夹爪组件将压块装配到卡槽位之前,第一夹爪组件需持续夹持第一微电极针,因此使第一夹爪组件和第二夹爪组件的垂向投影不相交,可以防止第一夹爪组件和第二夹爪组件发生触碰干涉,避免造成撞机损坏。
同样设置地,第四机器手装置包括有用于夹持第二微电极针的第三夹爪组件、以及用于夹持压块的第四夹爪组件,且第三夹爪组件和第四夹爪组件的垂向投影不相交。
电极针组装模组还包括第一翻转机构52,且该第一翻转机构52位于第一上料压装机构51与第二上料压装机构53之间。由于动态血糖传感器的固定座上的两个卡槽位的朝向相反,因此在第一微电极针装配到固定座的一个卡槽位后,可通过第一翻转机构52将固定座翻转180°,使得固定座的另一卡槽位朝上设置,并对应到第二上料压装机构53,以便于第二上料压装机构53将第二微电极针和压块装配到固定座的另一卡槽位上。
此外,组装系统还包括第二翻转机构40,且第二翻转机构40位于弹针组装模组与电极针组装模组之间。由于固定座弹针组装模组在进行弹针组件的组装时,固定座以固定孔横向朝向的方式设置(便于两个弹针构件同时压入到固定座的两个固定孔),因此通过第二翻转机构40可将平台载具11上的固定座翻转90°,使得固定座上的一个卡槽位朝上设置(固定座上的两个卡槽位的朝向分别位于两个固定孔的轴向上),并对应到第一上料压装机构51,以便于第一上料压装机构51将第一微电极针和压块装配到固定座的一个卡槽位上。
上述电极针组装模组还包括第三翻转机构55和导电检测机构56,其中导电检测机构56主要用于检测第一微电极针与一个弹针构件的电性连接、以及第二微电极针与另一个弹针构件的电性连接,以保证组装后的动态血糖传感器的功能正常,无需再进行人工检测。
上述第三翻转机构55装设在折弯机构54与导电检测机构56之间,这样可在折弯机构54对第一微电极针和第二微电极针的尾端进行折弯操作后将固定座翻转90°,使第一微电极针和一个弹针构件、以及第二微电极针和另一个弹针构件分别与导电检测机构56相对应,便于导电检测机构56直接检测,可减少机械运行动作,提高生产效率,扩大产能。
具体地,第三翻转机构55和导电检测机构56沿预设方向依次排布,以便于与沿预设方向移动的部分平台载具11相对应。
在实际应用中,导电检测机构56设有用于移载不良产品的排不良装置,即是在导电检测机构56检测到固定座上的第一微电极针与一个弹针构件、和/或第二微电极针和另一个弹针构件不电性连接时,排不良装置将固定座另外排出,不进行后方的相关组装操作,以提高上述动态血糖传感器的组装系统的智能化,同时有利于对组装后产品质量的控制。
每一平台载具11还包括第三组装位,且第三组装位与经第三翻转机构55翻转后的固定座的外形及尺寸相适配。这样,第三翻转机构55在翻转固定座后,可以将固定座置放到平台载具11的第三组装位,由第三组装位限位固定座,有效避免固定座窜动错位而影响导电检测机构56的检测效果,防止误判,以保证导电检测机构56的检测精度。
动态血糖传感器的外壳组件包括底壳、套筒和上盖,其中底壳具有固定座安装位,且固定座安装位设有贯穿至底壳的外部的两个过孔。由此,外壳组装模组在将装设有电极针组件的固定座装配到外壳组件时,应该将装设有电极针组件的固定座装配在固定安装位上,且使装设在固定座上的第一微电极针和第二微电极针的尖端(即针头部分)分别穿过两个过孔突伸至底壳的外部。
外壳组装模组包括底壳上料机构61、固定座组装机构62、套筒组装机构63和上盖组装机构64,在组装时,由底壳上料机构61先将底壳置放到承载装设有电极针组件的固定座的平台载具11(具体为经过电极针组装模组进行组装操作后的平台载具)上,然后固定座组装机构62将装设有电极针组件的固定座装配到底壳的固定座安装位上。接着,套筒组装机构63上料套筒,并将套筒装配到底壳上,以将装设有电极针组件的固定座密封在底壳及套筒内,最后由上盖组装机构64将上盖装配到套筒上。
在实际应用中,可在套筒组装机构63与上盖组装机构64之间设置锁紧机构,由锁紧机构通过螺钉将套筒锁紧固定在底壳上。当然,套筒也可通过其他连接方式与底壳固定连接,例如卡接、粘接等等,锁紧机构的结构设计具体可根据套筒与底壳之间的连接方式确定。
为使沿预设方向移动的部分平台载具11能够分别对应到底壳上料机构61、固定座组装机构62、套筒组装机构63和上盖组装机构64的工作位上,因此将底壳上料机构61、固定座组装机构62、套筒组装机构63和上盖组装机构64分别沿预设方向依次排布,并使底壳上料机构61、固定座组装机构62、套筒组装机构63和上盖组装机构64之间的距离为相邻两个平台载具11之间的距离的整数倍。
特别地,每一平台载具11均包括有第四组装位,且第四组装位的形状和大小与底壳的形状和大小相适配,因此在底壳上料机构61将底壳置放到平台载具11上时,可由第四组装位限位固定底壳,便于固定座组装机构62、套筒组装机构63及上盖组装机构64的组装操作。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上述动态血糖传感器的组装系统还包括第一缓存料仓机构81、预点胶机构82、第二缓存料仓机构83和二次点胶机构84,其中第一缓存料仓机构81用于缓存装载有固定座的外壳组件。由于封胶操作所需的整体操作时间大于组装操作,因此设置第一缓存料仓机构81可以有效防止影响到组装操作(即固定座上料机构20、弹针组装模组、电极针组装模组和外壳组装模组的组装操作)的效率,使组装操作能够稳定的循环持续进行。
由于在底壳的两个过孔与第一微电极针和第二微电极针之间的间隙进行封胶时,胶体会经过孔渗入底壳内,影响对底壳的两个过孔的封胶效果,因此设置了预点胶机构82和第二缓存料仓机构83,可由预点胶机构82先对底壳的两个过孔进行点胶,再由第二缓存料仓机构83缓存、并静置经预点胶机构82点胶后的外壳组件,以使胶体渗入并充实底壳内,同时这样不影响预点胶机构82进行下一个外壳组件的点胶操作。最后,由二次点胶机构84再对底壳的两个过孔进行点胶操作,这时胶体不会渗入至底壳内,因此保证了对外壳组件的封胶效果。
具体地,第一缓存料仓机构81、预点胶机构82、第二缓存料仓机构83和二次点胶机构84分别依次排布在外壳组装模组的后方,以提高动态血糖传感器的组装系统整体布局设计的合理性。
上述动态血糖传感器的组装系统还包括移载机器手机构70,该移载机器手机构70设于上盖组装机构64与第一缓存料仓机构81之间,主要用于将经上盖组装机构64操作后的平台载具11上的装载有固定座的外壳组件移载至第一缓存料仓机构81,避免因封胶操作时间长需要等待,而导致前端组装操作停止无法进行,因此通过移载机器手机构70将平台载具11上的组装后外壳组件移载至第一缓存料仓机构81进行缓存,由此可提高动态血糖传感器的组装效率,减少等待。
并且,在其他实施例中,当上述动态血糖传感器的上盖是通过压紧卡接在套筒上时,上述移载机器手机构70可设置压紧装置。在运行操作时,可先由移载机器手机构70的压紧装置将上盖压紧固定套筒上,然后再将组装后的外壳组件提取并旋转、以适配第一缓存料仓机构81上的缓存位的方式移载置放到第一缓存料仓机构81上。
在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中,移载机构12通过双层线体装置配合驱动电机的方式实现移载,具体包括主线传送装置和载具缓存回流装置,且主线传送装置和载具缓存回流装置并排设置。其中主线传送装置主要用于沿预设方向移动部分平台载具11,以将部分平台载具11依次分别定位在固定座上料机构20、弹针上料机构31、弹针压装机构32、第二翻转机构40、第一上料压装机构51、第一翻转机构52、第二上料压装机构53、折弯机构54、第三翻转机构55、导电检测机构56、底壳上料机构61、固定座组装机构62、套筒组装机构63、上盖组装机构64、移载机器手机构70的工作位上。
而移载机构12的载具缓存回流装置用于缓存剩余部分的平台载具11,同时将对应到移载机器手机构70的工作位上的平台载具11重新传送移载至对应到固定座上料机构20的工作位上,以达成循环传送的功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动态血糖传感器的组装系统,所述动态血糖传感器包括外壳组件、位于所述外壳组件内的固定座、以及装设在所述固定座上的弹针组件和电极针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组装系统包括:
多个用于动态血糖传感器的零部件置放及组装操作的平台载具;
用于将多个所述平台载具依次传送、以及将部分所述平台载具定位到对应工作位的移载机构;
用于将所述固定座置放到对应的平台载具的固定座上料机构;
用于将所述弹针组件装配到置放在所述平台载具上的固定座的弹针组装模组;
用于将所述电极针组件装配到装设有弹针组件的固定座的电极针组装模组;
用于将所述外壳组件置放到承载装设有电极针组件的固定座的平台载具、并将装设有电极针组件的固定座装配到所述外壳组件的外壳组装模组;
多个所述平台载具设于所述移载机构上,且所述移载机构沿预设方向设置,并驱动部分所述平台载具沿所述预设方向移动,使部分所述平台载具分别对应到所述固定座上料机构、弹针组装模组、电极针组装模组和外壳组装模组的工作位上;所述固定座上料机构、弹针组装模组、电极针组装模组和外壳组装模组分别沿所述预设方向依次排布,且所述弹针组装模组、电极针组装模组和外壳组装模组均沿所述预设方向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血糖传感器的组装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沿所述预设方向移动的部分所述平台载具中,相邻的两个所述平台载具之间的距离相等,且所述固定座上料机构、弹针组装模组、电极针组装模组与外壳组装模组之间的距离为相邻两个所述平台载具之间的距离的整数倍;
所述平台载具包括第一组装位,所述第一组装位的形状和大小与所述固定座的形状和大小相适配,且在所述固定座上料机构将所述固定座置放到所述平台载具时,所述固定座限位固定在所述第一组装位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态血糖传感器的组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弹针组件包括两个弹针构件,所述固定座上具有与两个所述弹针构件相适配的两个固定孔,且两个所述弹针构件分别通过卡接在两个所述固定孔的方式固定在所述固定座上;
所述平台载具包括与所述第一组装位相连接的两个第二组装位,且两个所述第二组装位的形状和大小分别与两个所述弹针构件的形状和大小相适配;
所述弹针组装模组包括:
用于将两个所述弹针构件分别置放到所述平台载具的两个第二组装位的弹针上料机构;
用于将置放在两个所述第二组装位上的两个弹针构件压接到置放在所述第一组装位上的固定座的两个固定孔的弹针压装机构;
所述弹针上料机构与所述弹针压装机构分别沿所述预设方向排布,且所述弹针上料机构的工作位与所述弹针压装机构的工作位之间的距离与相邻两个所述平台载具之间的距离相等;
在弹针压装机构将两个所述弹针构件压接到所述固定座时,两个所述弹针构件背向设置,且相互独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态血糖传感器的组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针组件包括第一微电极针和第二微电极针,所述固定座上具有与所述第一微电极针和第二微电极针相适配的两个卡槽位,且所述第一微电极针和第二微电极针分别通过一个压块压接固定在两个所述卡槽位上;
所述电极针组装模组包括:
用于将所述第一微电极针和一个所述压块装设到所述固定座的一个卡槽位上的第一上料压装机构;
用于将所述第二微电极针和一个所述压块装设到所述固定座的另一个卡槽位上的第二上料压装机构;
用于将装设在所述固定座上的所述第一微电极针和第二微电极针的尾端折弯的折弯机构;
所述第一上料压装机构、第二上料压装机构和折弯机构沿所述预设方向排布,且第一上料压装机构、第二上料压装机构和折弯机构之间的距离为相邻两个所述平台载具之间的距离的整数倍;
所述固定座上的两个所述卡槽位分别与两个所述固定孔相连通,且在所述第一上料压装机构将所述第一微电极针装配到一个所述卡槽位、所述第二上料压装机构将所述第二微电极针装配到另一个所述卡槽位时,所述第一微电极针与一个所述弹针构件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微电极针与另一个所述弹针构件电性连接,且所述第一微电极针与所述第二微电极的尖端和尾端分别突出于所述固定座的背向设置的两侧;所述第一微电极针和第二微电极针的尖端的朝向相同,并分别位于所述固定座的同一侧,所述第一微电极针和第二微电极针的尾端通过所述折弯装置折弯的方式弯曲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态血糖传感器的组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料压装机构包括:
用于存放所述第一微电极针的第一料仓装置;
用于抓取所述第一微电极针的第一机器手装置;
用于裁切所述第一微电极针的第一裁切装置;
用于存放所述压块的第二料仓装置;
用于抓取所述压块、和处于所述第一机器手装置上的第一微电极针、并将所述压块和第一微电极针装配到对应的所述平台载具上的固定座的第二机器手装置;
所述第一料仓装置包括多个第一料盘,每一所述第一料盘存放有多根所述第一微电极针,且每一所述第一微电极针均以尾端固定在所述第一料盘上、尖端突伸至所述第一料盘的外侧的方式存放在所述第一料盘上;
所述第一裁切装置位于所述第一料仓装置与所述第一机器手装置之间,且所述第一机器手装置通过夹持到存放在所述第一料盘的第一微电极针的远离尖端的中央位置、并经所述第一裁切装置裁断所述第一微电极针的中央到尾端之间的位置的方式抓取所述第一微电极针;
所述第二上料压装机构包括:
用于存放所述第二微电极针的第三料仓装置;
用于抓取所述第二微电极针的第三机器手装置;
用于裁切所述第二微电极针的第二裁切装置;
用于存放所述压块的第四料仓装置;
用于抓取所述压块、和处于所述第三机器手装置上的第二微电极针、并将所述压块和第二微电极针装配到对应的所述平台载具上的固定座的第四机器手装置;
所述第二料仓装置包括多个第二料盘,每一所述第二料盘存放有多根所述第二微电极针,且每一所述第二微电极针均以尾端固定在所述第二料盘上、尖端突伸至所述第二料盘的外侧的方式存放在所述第二料盘上;
所述第二裁切装置位于所述第二料仓装置与所述第四机器手装置之间,且所述第三机器手装置通过夹持到存放在所述第二料盘的第二微电极针的远离尖端的中央位置、并经所述第二裁切装置裁断所述第二微电极针的中央到尾端之间的位置的方式抓取所述第二微电极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动态血糖传感器的组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机器手装置包括用于夹持所述第一微电极针的第一夹爪组件、以及用于夹持所述压块的第二夹爪组件,且所述第一夹爪组件和第二夹爪组件的垂向投影不相交;
所述第四机器手装置包括用于夹持所述第二微电极针的第三夹爪组件、以及用于夹持所述压块的第四夹爪组件,且所述第三夹爪组件和第四夹爪组件的垂向投影不相交;
所述固定座上的两个所述卡槽位的朝向相反;
所述电极针组装模组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上料压装机构与所述第二上料压装机构之间的第一翻转机构,且在所述第一微电极针装配到所述固定座的一个所述卡槽位后,所述第一翻转机构通过翻转所述固定座,使所述固定座的另一所述卡槽位朝上设置,以与所述第二上料压装机构相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动态血糖传感器的组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组装系统还包括第二翻转机构,且所述第二翻转机构位于所述弹针组装模组与所述电极针组装模组之间;并在所述弹针组装模组将所述弹针组件装配到所述固定座后,所述第二翻转机构通过翻转所述固定座,使所述固定座的一个所述卡槽位朝上设置,以与所述第一上料压装机构相对应;
所述电极针组装模组还包括设于所述折弯机构的后方的第三翻转机构、以及用于检测所述第一微电极针与一个所述弹针构件电性连接、及第二微电极针与另一个所述弹针构件电性连接的导电检测机构,所述第三翻转机构和导电检测机构沿所述预设方向依次排布;并在所述第二微电极针装配到所述固定座的另一个所述卡槽位后,所述第三翻转机构通过翻转所述固定座,使所述固定座对应所述导电检测机构;
所述导电检测机构设有用于移载不良产品的排不良装置;
所述平台载具包括第三组装位,且所述第三翻转机构在翻转所述固定座后将所述固定座置放到所述第三组装位,由所述第三组装位限位固定所述固定座。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态血糖传感器的组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组件包括底壳、套筒和上盖,所述底壳具有固定座安装位,且所述固定座安装位设有贯穿至所述底壳的外部的两个过孔;
在所述外壳组装模组将装设有电极针组件的固定座装配到所述外壳组件时,所述装设有电极针组件的固定座固定在所述固定安装位上,且装设在所述固定座上的所述第一微电极针和第二微电极针的尖端分别穿过两个所述过孔突伸至所述底壳的外部;
所述外壳组装模组包括:
用于将所述底壳置放到承载装设有电极针组件的固定座的平台载具上的底壳上料机构;
用于将所述装设有电极针组件的固定座装配到所述底壳的固定座安装位上的固定座组装机构;
用于将所述套筒装配到所述底壳上的套筒组装机构;
用于将所述上盖装配到所述套筒的远离所述底壳的另一端的上盖组装机构;
所述底壳上料机构、固定座组装机构、套筒组装机构和上盖组装机构分别沿所述预设方向依次排布;
所述平台载具包括第四组装位,所述第四组装位的形状和大小与所述底壳的形状和大小相适配,且在所述底壳上料机构将所述底壳置放到所述平台载具时,所述底壳限位固定在所述第四组装位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动态血糖传感器的组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组装系统还包括:
用于缓存装载有固定座的外壳组件的第一缓存料仓机构;
用于密封所述底壳的两个所述过孔的预点胶机构;
用于缓存经所述预点胶机构点胶操作的外壳组件的第二缓存料仓机构;
用于密封所述底壳的两个所述过孔的二次点胶机构;
所述第一缓存料仓机构、预点胶机构、第二缓存料仓机构和二次点胶机构分别依次排布在所述外壳组装模组的后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动态血糖传感器的组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组装系统还包括设于所述上盖组装机构与所述第一缓存料仓机构之间的移载机器手机构,所述移载机器手机构用于将经所述上盖组装机构操作后的平台载具上的装载有固定座的外壳组件移载至所述第一缓存料仓机构;
所述移载机构包括主线传送装置和载具缓存回流装置,且所述主线传送装置和载具缓存回流装置并排设置;所述主线传送装置用于沿所述预设方向移动部分所述平台载具,并将部分所述平台载具定位在对应工作位上;所述载具缓存回流装置用于缓存剩余部分的所述平台载具,并将对应到所述移载机器手机构的工作位处的平台载具传送移载至对应到所述固定座上料机构的工作位处。
CN202010376356.0A 2020-05-06 2020-05-06 动态血糖传感器的组装系统 Active CN11163341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76356.0A CN111633415B (zh) 2020-05-06 2020-05-06 动态血糖传感器的组装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76356.0A CN111633415B (zh) 2020-05-06 2020-05-06 动态血糖传感器的组装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33415A true CN111633415A (zh) 2020-09-08
CN111633415B CN111633415B (zh) 2022-05-20

Family

ID=723242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76356.0A Active CN111633415B (zh) 2020-05-06 2020-05-06 动态血糖传感器的组装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33415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34590A (zh) * 2020-12-31 2021-05-25 深圳市光聚通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动态血糖传感器的微电极针工装治具
CN112853446A (zh) * 2020-12-31 2021-05-28 深圳市光聚通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用于动态血糖传感器的微电极针电镀的装载治具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707026A (en) * 1971-02-01 1972-12-26 John F Kopczynski Plug assembling machine
WO2016065507A1 (zh) * 2014-10-27 2016-05-06 深圳市光聚通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动态血糖采集装置及主机
CN206847649U (zh) * 2017-05-16 2018-01-05 尔湾医疗科技(湖州)有限公司 一种一次性动态葡萄糖传感器探针固定结构
CN207611957U (zh) * 2017-12-28 2018-07-13 广东勇前智能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血糖仪连接器全自动组装机
CN109713541A (zh) * 2019-02-28 2019-05-03 许昌学院 一种smt贴片连接器插装、检测及包装一体设备
CN109807630A (zh) * 2019-04-09 2019-05-28 徐亚果 一种医疗器械用微动开关自动装配工艺
CN109968023A (zh) * 2019-04-18 2019-07-05 广东欧乐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激光二极管自动组装设备
WO2019210012A1 (en) * 2018-04-26 2019-10-31 Verily Life Sciences Llc Planar electrodes for invasive biosensors
CN110587294A (zh) * 2019-09-23 2019-12-20 东莞市蓉工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产品的接口芯组装机构
CN210254959U (zh) * 2019-06-28 2020-04-07 福建泉台智能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贴片式蜂鸣器装配机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707026A (en) * 1971-02-01 1972-12-26 John F Kopczynski Plug assembling machine
WO2016065507A1 (zh) * 2014-10-27 2016-05-06 深圳市光聚通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动态血糖采集装置及主机
CN206847649U (zh) * 2017-05-16 2018-01-05 尔湾医疗科技(湖州)有限公司 一种一次性动态葡萄糖传感器探针固定结构
CN207611957U (zh) * 2017-12-28 2018-07-13 广东勇前智能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血糖仪连接器全自动组装机
WO2019210012A1 (en) * 2018-04-26 2019-10-31 Verily Life Sciences Llc Planar electrodes for invasive biosensors
CN109713541A (zh) * 2019-02-28 2019-05-03 许昌学院 一种smt贴片连接器插装、检测及包装一体设备
CN109807630A (zh) * 2019-04-09 2019-05-28 徐亚果 一种医疗器械用微动开关自动装配工艺
CN109968023A (zh) * 2019-04-18 2019-07-05 广东欧乐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激光二极管自动组装设备
CN210254959U (zh) * 2019-06-28 2020-04-07 福建泉台智能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贴片式蜂鸣器装配机
CN110587294A (zh) * 2019-09-23 2019-12-20 东莞市蓉工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产品的接口芯组装机构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34590A (zh) * 2020-12-31 2021-05-25 深圳市光聚通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动态血糖传感器的微电极针工装治具
CN112853446A (zh) * 2020-12-31 2021-05-28 深圳市光聚通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用于动态血糖传感器的微电极针电镀的装载治具
CN112834590B (zh) * 2020-12-31 2022-07-01 深圳市光聚通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动态血糖传感器的微电极针工装治具
CN112853446B (zh) * 2020-12-31 2022-08-02 深圳市光聚通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用于动态血糖传感器的微电极针电镀的装载治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33415B (zh) 2022-05-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33415B (zh) 动态血糖传感器的组装系统
KR101060252B1 (ko) 커넥터 밴도리어 핀 삽입 장치
JP4603475B2 (ja) シリンジパッケージ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プレフィルドシリンジ製造装置
CN111392379B (zh) 上料装置
CN109937492A (zh) 多品种盖组装体的制造装置及其方法
CN113707496A (zh) Arm推片线圈组立设备
CN108886888A (zh) 电子元件安装机的动作确认装置
CN101901634B (zh) 一种usb存储器测试分类机
CN113319218A (zh) 折弯流水线
CN217903152U (zh) 扣式电池组装装置
JPH0714586A (ja) 積層体形成装置
CN214895601U (zh) 测试线体
CN106910931B (zh) 电芯治具分离机构
CN206097014U (zh) 一种内嵌式内存条转接卡
CN211413482U (zh) 引脚裁切机
CN209407840U (zh) 一种料板压胶钉设备
CN112872773A (zh) 轴套自动压装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214411737U (zh) 充电器插脚供料机
CN111037939A (zh) 一种注射器组装贴标上料系统
CN108772683A (zh) 制笔机
CN208930976U (zh) 制笔机
CN216289447U (zh) 连接器组装设备
CN219135592U (zh) 具有剔除功能的自动压装下料机构
KR100808423B1 (ko) 키패드 조립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조립 방법
CN216186291U (zh) 一种物料植入装置及元器件处理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412

Address after: 518000 7F, Jian'an Shanhai center, 8000 Shennan Avenue, Xiangling community, Xiangmihu street, Futi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Youwei precision medical management (Shenzhen)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1405.1407-1411.1413, floor 14, block C, Zhantao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uilding, Minzhi street, Longhua new area,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WAVEGUIDER OPTICAL TELECOM TECHNOLOGY Inc.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