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86291U - 一种物料植入装置及元器件处理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物料植入装置及元器件处理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86291U
CN216186291U CN202121941289.9U CN202121941289U CN216186291U CN 216186291 U CN216186291 U CN 216186291U CN 202121941289 U CN202121941289 U CN 202121941289U CN 216186291 U CN216186291 U CN 2161862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m
implantation
suction nozzle
transmission
implan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94128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德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Yousideng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Yousideng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Yousideng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Yousideng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94128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862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862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862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pecific Conveyance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物料植入装置及元器件处理设备,物料植入装置包括驱动部、传动部和植入部;驱动部包括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与传动部连接;传动部包括凸轮、传动组件和弹性件,凸轮在电机轴的带动下沿电机轴的中心轴线旋转,传动组件设置在凸轮的一侧,弹性件装设在传动组件背离凸轮的一侧,凸轮旋转时,凸轮外缘与传动组件触接,传动组件被凸轮向远离凸轮的方向推压,且被弹性件向靠近凸轮的方向顶升;植入部包括植入吸嘴,植入吸嘴的一端与传动组件相连。本实用新型物料植入装置通过驱动电机和传动组件实现植入吸嘴的位置移动,不须克服弹簧多余弹力,通过传动部中凸轮和弹簧的配合实现机械传动,不需电磁铁。

Description

一种物料植入装置及元器件处理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包装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物料植入装置及元器件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测包机设备可对各类电感类产品进行检测并自动编带包装,在结构上其通常包括大批物料上料装置、单个物料入料装置、单个物料植入装置、包装装置等,而现有测包机的单个物料植入装置中通常设置有物料植入部,该物料植入部用以将单个物料植入至包装带的包装槽中,而物料植入基本采用的是电磁铁和下压式吸嘴,通过下压式吸嘴的上下动作将物料压入包装槽中,通过这种机械机构的连续动作实现物料植入。
现有物料植入部利用电磁铁驱动吸嘴时利用弹簧作为动力传动元件,当电磁铁需要驱使吸嘴上移时,磁铁的吸力要克服弹簧的弹力,实现弹簧的压缩才得以带动吸嘴上移,因此,当需要驱使吸嘴上移时,系统需要对电磁铁提供足够的电力以提高电磁铁的吸附力,能耗高;而在驱使吸嘴下移时电磁铁断电,吸嘴完全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下移,一方面下移速度受限,另一方面速度精度的重复性不可靠。
因此,在设备提速的趋势,现有物料植入部对吸嘴的驱动方式应当做出改进,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物料植入装置,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物料植入装置不需要克服多余弹力,可低压供电使用,通过传动部中凸轮和弹簧的配合实现机械传动,不需电磁铁。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物料植入装置,其包括驱动部、传动部和植入部;所述驱动部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与所述传动部连接;所述传动部包括凸轮、传动组件和弹性件,所述凸轮在所述电机轴的带动下沿所述电机轴的中心轴线旋转,所述传动组件设置在所述凸轮的一侧,所述弹性件装设在所述传动组件背离所述凸轮的一侧,所述凸轮旋转时,所述凸轮外缘与所述传动组件触接,所述传动组件被所述凸轮向远离所述凸轮的方向推压,且被所述弹性件向靠近所述凸轮的方向顶升;所述植入部包括植入吸嘴,所述植入吸嘴的一端与所述传动组件相连,所述驱动电机启动时,连接在所述传动组件上的所述植入吸嘴被所述凸轮向远离所述凸轮的方向推压,且被所述弹性件向靠近所述凸轮的方向顶升。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其还包括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上装设有所述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电机轴穿过所述固定支架与所述凸轮连接。
进一步的,其还包括传动部支架,所述传动部支架安装在所述固定支架的一侧,且设置在所述凸轮的下方,所述传动部支架上设置有与所述传动组件配合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电机轴的中心轴线相垂直。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槽的槽底设置有通孔,连接在所述传动组件上的所述植入吸嘴自所述通孔内伸出。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导向槽的槽底,所述植入吸嘴依次穿过所述弹性件和所述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凸轮上设置有凸部和凹部,所述凸部和凹部在所述凸轮的外缘相邻设置,所述凸轮被驱动的旋转时,所述凸部和所述凹部交替与所述传动组件触接。
进一步的,所述凸轮转动时,所述凸部的外缘与所述传动组件滑动触接,所述传动组件被所述凸部向远离所述凸轮的方向推压,且使得与所述传动组件相连的所述弹性件被压缩;当所述传动组件自所述凸部过渡触接至所述凹部时,所述弹性件通过自压缩状态回弹的弹性势能将所述传动组件向靠近所述凸轮的方向顶升。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组件自所述凸部过渡触接至所述凹部形成所述植入吸嘴的一个动作周期。
进一步的,所述植入吸嘴自吸料工位完成吸料后移动至植入工位完成物料植入形成一个所述动作周期。
进一步的,当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凸部的最高点触接时,所述植入吸嘴被推压至植入工位完成物料植入;当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凹部的最低点触接时,所述植入吸嘴被顶升至吸料工位完成吸料。
进一步的,所述凸部的最高点至所述凹部的最低点的弧长距离以及所述驱动电机的转速确定所述植入吸嘴的所述动作周期的时长。
进一步的,当所述凸轮被驱动的旋转以使得所述传动组件自所述凸部的最高点过渡触接至所述凹部的最低点时,所述弹性件自压缩状态回弹,并通过回弹弹力顶升所述传动组件向靠近所述凸轮的方向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传动轮和与所述传动轮连接的连接件,所述传动轮被所述凸轮带动的旋转,所述传动轮的中心通过连接轴与所述连接件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植入吸嘴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的外壁上套设有导筒,所述导筒的外壁与所述导向槽的内壁相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件包括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连接件上连接有所述植入吸嘴的端部相抵触,另一端与所述导向槽的槽底相抵触。
进一步的,所述通孔的内壁上设置有与其内壁尺寸相配合的导筒。
进一步的,所述凸轮的中心轴线与所述传动组件的中心轴线相垂直,所述凸轮设置在所述传动组件的上方,所述传动轮与所述凸轮的外缘滑动触接,所述连接件和所述植入吸嘴被所述凸轮驱动的沿竖直方向往复移动,所述连接件在所述导向槽内沿所述导向槽的中心轴线往复移动。
基于上述提供的一种物料植入装置,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元器件处理设备,上述的物料植入装置用于实现对植入吸嘴的驱动,使得植入吸嘴在植入工位和吸料工位往复移动。
所述元器件处理设备还包括元器件上料装置和物料封装装置,所述元器件上料装置用于实现对元器件的上料,使得元器件依次被上料至所述植入吸嘴的吸料工位,所述物料封装装置用于实现对元器件的包装,所述物料封装装置将所述植入工位上的元器件运送至封装工位进行包装。
进一步的,所述元器件上料装置包括:
机台;
设置于机台上的转盘,其中所述转盘在工作时被驱动的转动,所述转盘包括设置于边缘上的多个凹槽;
入料部,其包括设置于机台上的一个或多个入料真空吸嘴;
排料部,其包括设置于机台上的一个或多个排料真空吸嘴,在所述转盘转动时位于所述转盘边缘的多个凹槽依次先后经过所述入料真空吸嘴和所述排料真空吸嘴;
检测部,所述入料真空吸嘴通过真空吸力将元器件吸入位于所述入料真空吸嘴处的凹槽内,位于所述转盘的凹槽内的元器件会被所述检测部检测,所述排料真空吸嘴通过真空吸力将检测正常的元器件吸附在位于所述排料真空吸嘴处的凹槽内,所述排料真空吸嘴通过吹气推力将检测异常的元器件从位于所述排料真空吸嘴处的凹槽内吹出;
所述入料真空吸嘴处的凹槽形成所述植入吸嘴的吸料工位,所述植入吸嘴将通过真空吸力将位于所述吸料工位处的元器件吸住并植入所述植入工位中。
进一步的,所述物料封装装置包括:
载带,其被配置的收容物料,所述载带上设置有排成列的多个用于容纳物料的收纳槽,所述收纳槽形成所述植入吸嘴的植入工位;
载带驱动部,其被配置的驱动所述载带经过所述植入吸嘴的下方,当所述植入吸嘴于所述收纳槽中植入元器件后,所述载带驱动部驱动所述载带移动,所述载带上的下一个收纳槽被移动至所述植入吸嘴下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述物料植入装置通过驱动电机和传动组件实现植入吸嘴的位置移动,因此对驱动电机供电即可实现对植入吸嘴的控制,不须克服弹簧多余弹力,通过传动部中凸轮和弹簧的配合实现机械传动,不需电磁铁。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
图1是现有物料植入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主要示出了植入部的驱动部分;
图2是在一种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所述物料植入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仅示出相关部分结构;
图3是图2所示物料植入装置在一种实施例中的的正视结构示意图,仅示出相关部分结构,图中弹簧被压缩;
图4是图2所示物料植入装置在另一种实施例中的的正视结构示意图,仅示出相关部分结构,图中弹簧自压缩状态回弹;
图5为本发明中的元器件处理设备在一个实施例中元器件处理设备的局部结构的俯视示意图,其中部分部件未示出;
图6为图5中的元器件处理设备的部分结构的侧视放大示意图,其中仅示意性的示出了入料部的相关部分结构;
图7为图5中的元器件处理设备的部分结构的侧视放大示意图,其中仅示意性的示出了排料部的相关部分结构;
图8为图5中的元器件处理设备的部分结构的侧视放大示意图,其中仅示意性的示出了植入部的相关部分结构;
图9为在一种实施例中物料处理过程的流程示意图。
其中:01-电磁铁;02-作用平面;03-连接轴;04-弹簧;05-吸嘴;06-联轴器;
10-驱动电机;11-电机轴;12-凸轮;13-凸部;14-凹部;15-传动轮;16-连接件;17-植入吸嘴;18-弹簧;19-固定支架;20-传动部支架;21-导向槽;22-导筒(代指连接件的外壁上套设的导筒);23-导筒(代指通孔内的导筒);
100-元器件处理设备;
110-入料部;111-入料真空吸嘴;112-分离针;113-入料轨道;114-入位检测器;
120-转盘;121-凹槽;
130-排料部;131-排料真空吸嘴;132-收料腔;电磁阀(未图示);
140-植入部;141-植入真空吸嘴;142-植入驱动部;
150-机台;
200-元器件;
300-载带;310-载带孔;320-收纳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详细描述主要通过程序、步骤、逻辑块、过程或其他象征性的描述来呈现,其直接或间接地模拟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的运作。所属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使用此处的这些描述和陈述向所属领域内的其他技术人员有效的介绍他们的工作本质。
此处所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与所述实施例相关的特征、结构或特性至少可包含于本实用新型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在本实用新型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必须都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必须是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单独或选择实施例。此外,表示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方法、流程图或功能框图中的模块顺序并非固定顺序并非固定的指代任何特定顺序,也不构成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1
参见图1,为现有物料植入部的结构示意简图,现有物料植入部利用电磁铁01驱动吸嘴05时利用弹簧04作为动力传动元件,当电磁铁01需要驱使吸嘴05上移时,电磁铁01的吸力要克服弹簧04的弹力,实现弹簧04的压缩才得以带动吸嘴05上移,因此,当需要驱使吸嘴05上移时,系统需要对电磁铁01提供足够的电力以提高电磁铁01吸附力,导致能耗较高;而在驱使吸嘴05下移时电磁铁01断电,吸嘴05完全在弹簧04弹力的作用下下移,一方面下移速度受限,另一方面速度精度的重复性不可靠。
因此,现有物料植入部具有如下缺陷:
1、单电磁铁加弹簧结构速度受到弹簧限制,稳定性差。
2、动作瞬间电磁铁需要加高电流克服弹簧弹力,电源要求高。
3、静态时电磁铁需要持续供电抵消弹簧的平衡力,整体功耗浪费很大。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的物料植入装置,以提升植入部动作速度、改善设备速度瓶颈、降低电力能耗。
本实用新型所述物料植入装置的结构可参见图2至图4,该植入装置包括:驱动部、传动部和植入部。所述驱动部可以包括驱动电机10,所述驱动电机10的电机轴11与所述传动部连接;所述传动部包括凸轮12、传动组件和弹性件,所述凸轮12在所述电机轴11的带动下沿所述电机轴11的中心轴线旋转,所述传动组件设置在所述凸轮12的一侧,所述弹性件装设在所述传动组件背离所述凸轮12的一侧,所述凸轮12旋转时,所述凸轮12外缘与所述传动组件触接,所述传动组件被所述凸轮12向远离所述凸轮12的方向推压,且被所述弹性件向靠近所述凸轮12的方向顶升;所述植入部包括植入吸嘴17,所述植入吸嘴17的一端与所述传动组件相连,所述驱动电机10启动时,连接在所述传动组件上的所述植入吸嘴17被所述凸轮12向远离所述凸轮12的方向推压,且被所述弹性件向靠近所述凸轮12的方向顶升。
在一种实施例中,参见图1,所述物料植入装置还包括固定支架19,所述固定支架19上装设有所述驱动电机10,所述驱动电机10的电机轴11穿过所述固定支架19与所述凸轮12连接。驱动电机可以与凸轮直连以节省空间,当然也可以通过连接件间接相连。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物料植入装置还可以包括传动部支架20,所述传动部支架20安装在所述固定支架19的一侧,且设置在所述凸轮12的下方,所述传动部支架20上设置有与所述传动组件配合的导向槽21,所述导向槽21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电机轴11的中心轴线相垂直。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导向槽21的槽底设置有通孔,连接在所述传动组件上的所述植入吸嘴17自所述通孔内伸出。该导向槽具有限位作用。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导向槽的槽底,所述植入吸嘴17依次穿过所述弹性件和所述通孔。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凸轮12上设置有凸部13和凹部14,所述凸部13和凹部14在所述凸轮12的外缘相邻设置,所述凸轮12被驱动的旋转时,所述凸部13和所述凹部14交替与所述传动组件触接。参见图3、4,图示的凸轮上设置有多个凸部和凹部,凸部与凹部交替相邻设置。当然在实际应用中凸轮的结构设计多种多样,但只要其具有一个凸部和一个凹部可以实现对传动组件的推压或顶升即可实现其设计功能满足使用需求。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凸轮12转动时,所述凸部13的外缘与所述传动组件滑动触接,所述传动组件被所述凸部13向远离所述凸轮12的方向推压,且使得与所述传动组件相连的所述弹性件被压缩;当所述传动组件自所述凸部13过渡触接至所述凹部14时,所述弹性件通过自压缩状态回弹的弹性势能将所述传动组件向靠近所述凸轮12的方向顶升。所述传动组件自所述凸部13过渡触接至所述凹部14形成所述植入吸嘴17的一个动作周期。所述植入吸嘴17自吸料工位完成吸料后移动至植入工位完成物料植入形成一个所述动作周期。
在一种实施例中,当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凸部13的最高点触接时,参见图3,所述植入吸嘴17被推压至植入工位完成物料植入;当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凹部14的最低点触接时,参见图4,所述植入吸嘴17被顶升至吸料工位完成吸料。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凸部13的最高点至所述凹部14的最低点的弧长距离以及所述驱动电机10的转速确定所述植入吸嘴17的所述动作周期的时长。因此,可以根据植入吸嘴的动作周期对凸轮上的凸部和凹部进行结构自主设计,保证满足植入吸嘴的运动周期即可。
在一种实施例中,当所述凸轮12被驱动的旋转以使得所述传动组件自所述凸部13的最高点过渡触接至所述凹部14的最低点时,所述弹性件自压缩状态回弹,并通过回弹弹力顶升所述传动组件向靠近所述凸轮12的方向移动。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传动轮15和与所述传动轮15连接的连接件16,所述传动轮15被所述凸轮12带动的旋转,所述传动轮15的中心通过连接轴与所述连接件16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16的另一端与所述植入吸嘴17相连,参见图3、4。所述连接件可以是一根直管或直轴。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16的外壁上套设有导筒22,所述导筒22的外壁与所述导向槽21的内壁相配合。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可以是弹簧18,所述弹簧18的一端与所述连接件16上连接有所述植入吸嘴17的端部相抵触,另一端与所述导向槽的槽底相抵触。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通孔的内壁上设置有与其内壁尺寸相配合的导筒23,该导筒可以时橡胶件以减少摩擦且限位。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凸轮12的中心轴线与所述传动组件的中心轴线相垂直,所述凸轮12设置在所述传动组件的上方,所述传动轮15与所述凸轮12的外缘滑动触接,所述连接件16和所述植入吸嘴17被所述凸轮12驱动的沿竖直方向往复移动,所述连接件16在所述导向槽内沿所述导向槽的中心轴线往复移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物料植入装置通过驱动电机和传动组件实现植入吸嘴的位置移动,因此对驱动电机供电即可实现对植入吸嘴的控制,不须克服弹簧多余弹力,通过传动部中凸轮和弹簧的配合实现机械传动,不需电磁铁。
实施例2
基于上述提供的物料植入装置,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元器件处理设备,上述的物料植入装置用于实现对植入吸嘴的驱动,使得植入吸嘴在植入工位和吸料工位往复移动。
需要说明的是,图5至图8中展示的植入真空吸嘴141等同于图2至图4中的植入吸嘴17;图5至图8中展示的元器件处理设备中的植入驱动部142可以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物料植入装置的驱动部和传动部的组合代替,实现植入驱动部142驱动植入真空吸嘴141动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元器件处理设备能够实现对元器件的拾取、转运、检测以及植入,并将植入元器件的载带输送至后道工位处,以接收后道封装操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元器件处理设备,采用真空管理方案,可以为元器件处理设备的使用、维护和维修提供非常有效的帮助,实现机器的智能化管理。需要注意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元器件处理设备中的“处理”一词具有广义上的含义,对元器件的拾取、转运、检测、排除、下料、安置、贴装等,都可以称之为对元器件的处理。本实施例中的元器件可以包括芯片、电阻、电容等小型的元器件。
所述元器件处理设备有很多种。有的元器件处理设备可以利用真空吸附的原理将元器件包装入载带内的收纳槽中,其中涉及元器件的上料(即元器件的拾取)、元器件的转运、元器件的检测、检测异常的元器件的排除、检测正常的元器件的植入(即元器件的安置),其中的多个动作都需要通过真空吸附来完成。另外,也有的元器件处理设备的目的不是将所述元器件包装入载带中,而是将检测合格的元件器挑选出来,挑选出来的元器件被直接装入相关的容器中即可,其中涉及元器件的上料(即元器件的拾取)、元器件的转运、元器件的检测、检测异常的元器件的排除、检测正常的元器件的下料(将挑选出来的元器件被直接装入相关的容器中)等,其中的多个动作都需要通过真空吸附来完成。此外,还有的元器件处理设备用来将元器件贴装于比如电路板的载板上,其中涉及元器件的上料(即元器件的拾取)、元器件的转运、元器件的贴装等,其中的多个动作都需要通过真空吸附来完成。
可参见图9,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述元器件处理设备的大体工作流程进行说明。本实施例提供的元器件处理设备接收载带上料装置上料的载带,同时也接收元器件上料装置上料的元器件,而元器件处理设备的主要功能即是将元器件植入至载带中,但为了保证产品质量,还于元器件处理设备中增加了检测功能,目的便是将不良控制在生产前端,减少返工成本。
所述元器件处理设备中设置有物料植入工位,于物料植入工位将上料的元器件植入载带中。也可将电气性能检测工序置于物料植入工位一并完成。当然,为了保证质量,也可于元器件上料过程中及物料植入工位处均进行电气性能检测,以此来大大降低植入坏料的概率。
将元器件包装入载带内的收纳槽中的过程,参见图5-8,所述元器件处理设备100可以将元器件200包装入载带300内的收纳槽320中。所述元器件200可以是芯片等小型被动元器件。
见图5,元器件处理设备中设置有物料植入工位,元器件处理设备100包括机台150,以及设置于机台150上的转盘120、入料部110、排料部130、植入部140和物料检测装置(未图示)。
所述转盘120在工作时被驱动的转动,转到方向可以如图2中的D2,所述转盘120包括设置于边缘上的多个凹槽121。为了简单,图2中仅仅示例性的给出了设置于所述转盘120部分边缘上的几个凹槽121,实际上,所述转盘120的所有边缘部分上都均匀设置有凹槽121。
元器件处理设备100结合图5、6,所述入料部110包括设置于机台150上的入料真空吸嘴111、设置于机台150上的入料轨道113、分离针112和入位检测器114。所述植入真空吸嘴111通过管道与真空泵(未图示)相连通。所述分离针112受控的在阻挡位置和敞开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分离针112处于阻挡位置时阻挡所述入料轨道113上的元器件200,如图5所示的,此时所述分离针112位于阻挡位置。在所述分离针112处于敞开位置时,所述分离针112的顶端低于或等高于所述入料轨道113的轨道面,所述入料真空吸嘴111通过真空吸力将所述入料轨道113上的元器件200吸入位于所述入料真空吸嘴111处的凹槽121内,之后所述分离针112再由常开位置恢复至阻挡位置。所述入位检测器114被配置的检测所述元器件200是否进入位于所述入料真空吸嘴111处的凹槽121内。所述转盘120转动时,所述转盘120的凹槽121依次经过所述入料真空吸嘴111,配合所述分离针112在阻挡位置和敞开位置之间的往复运动,所述元器件200逐个的被吸附至所述转盘120的凹槽121内。
随着所述转盘120的转动,所述物料检测装置可以对被吸附至所述转盘120的凹槽121内的所述元器件200依次进行电气性能检测及外观检测,比如阻值检测或容值检测,外观颜色检测及元器件摆位检测等。对于检测异常的元器件200需要被从所述转盘120中排除,所述排料部130可以被配置来执行检测异常的元器件200的排除工作。当然,对于检测正常的元器件200,所述排料部130不进行排除动作,需要吸附检测正常的元器件200。
结合图5、6所示,所述排料部130包括设置于机台上的排料真空吸嘴131、收料腔132和电磁阀(未图示)。所述电磁阀的第一端口与排料真空吸嘴131连通,所述电磁阀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真空泵连通,所述电磁阀的第三端口与出气泵(未图示)连通。所述电磁阀受控可选的将第一端口与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中的一个连通。所述排料真空吸嘴131通过电磁阀受控可选的与所述真空泵和出气泵中的一个连通。
对于检测正常的元器件200,所述电磁阀使得所述排料真空吸嘴131与所述真空泵连通,所述排料真空吸嘴131通过真空吸力将检测正常的元器件吸附在位于所述排料真空吸嘴131处的凹槽121内。对于检测异常的元器件200,所述电磁阀使得所述排料真空吸嘴131与所述出气泵连通,所述排料真空吸嘴131通过吹气推力将检测异常的元器件200从位于所述排料真空吸嘴131处的凹槽121内吹出,被吹出的元器件200掉落到所述收料腔132中。随着所述转盘120的转动,所述转盘120边缘的凹槽121会依次经过所述排料部130的排料真空吸嘴131,配合所述电磁阀的动作控制可以将检测正常的元器件200保留住,将检测异常的元器件200排除。
如图5所示,其示意出了三个排料部130,它们的所述排料真空吸嘴分别被标记为131a、131b和131c,它们的收料腔分别被标记为132a、132b和132c,三个排料部130也会有三个电磁阀(未图示),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设置一个排料部,两个排料部或更多个排料部,排料部的数目取决了应用和设计。
结合图5、8,所述植入部140包括植入真空吸嘴141和植入驱动部142。所述植入真空吸嘴141通过管道与真空泵相连通。所述植入真空吸嘴141将通过真空吸力将位于所述植入真空吸嘴141处的凹槽121内的元器件200吸住并植入载带300的收纳槽320中。所述植入驱动部142驱动所述植入真空吸嘴141在取料位置(吸料位置)和植入位置之间往复运动。如图7所示的,所述植入真空吸嘴141位于取料位置,所述植入真空吸嘴141向下运动后到达植入位置(未图示)。所述植入真空吸嘴141在所述取料位置时从将位于所述植入真空吸嘴141处的凹槽121内的元器件200吸住,在植入位置时将吸住的元器件200植入所述载带300的收纳槽320中。
上述的植入驱动部142可以是如图2至图4所示的物料植入装置。
继续参见图5,随着所述转盘120的转动,所述转盘120边缘的凹槽121会依次先后经过所述入料真空吸嘴111、所述排料真空吸嘴131和所述植入真空吸嘴141,配合所述分离针112在阻挡位置和敞开位置之间的往复运动,所述元器件200逐个的被吸附至所述转盘120的凹槽121内,配合所述电磁阀的动作控制可以将检测正常的元器件200保留住,将检测异常的元器件200排除,配合所述植入真空吸嘴141的往复运动以及载带300的向前运动,所述植入真空吸嘴141可以将所述转盘120边缘的凹槽121内的元器件200依次放入所述载带300的容纳槽320内,至此元器件处理设备完成元器件植入母带(载带)的工作。
在一种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元器件处理设备100还包括载带驱动部(未图示)。如图5所示的,所述载带驱动部驱动载带300沿D1移动经过所述植入部140。所述载带300上包括排成列的多个收纳槽320以及排成列的载带孔310。所述载带驱动部通过所述载带300上的载带孔310向前驱动所述载带300的收纳槽320依次经过所述植入真空吸嘴141。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载带驱动部驱动载带300经过所述植入部140,并在元器件200植入载带300后带着载带300继续向前移动到达机台150上的外观检测工位,所述外观检测工位设置有检测窗口,检测窗口的正上方设置有图像检测装置,所述检测窗口具有一个放大镜片,该放大镜片可以放大收纳槽320内的元器件200,便于图像检测装置对元器件200的图像识别,通过图像检测装置对元器件200进行外观检查和摆位检查,确定元器件200外观合格且正面朝上正确收纳于收纳槽320内,若检测到元器件200的外观不合格或摆位不正确,则任载带继续向前移动至筛除工位,所述筛除工位上设置有一个推拉板,当不合格的元器件200移动到筛除工位后,开启推拉板将不合格的元器件200取出,若未检测到元器件200的不良,则载带经过筛除工位并继续向下一工位移动。
本实施例提供的元器件处理设备可以作为一组成部分,与载带上料装置、元器件上料装置及物料封装装置集成在一起构成整套自动化设备使用。当元器件处理设备为作为整套自动化设备的一个组成部分使用时,该元器件处理设备将收纳有元器件的载带上料至物料封装装置以接受后续的包装操作,具体过程可以参考后续实施例中的自动化设备的相关内容。
当然,该元器件处理设备也可以被作为其他类型的物料处理装置的上料装置使用,也可以单独作为一个元器件的处理设备来投入生产,在此不做特别限制。
实施例3
在一种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元器件处理设备还包括物料封装装置,其主要是对收纳有元器件的载带进行包装,包装后的载带被制成料卷。
该物料封装装置将由元器件处理设备处理后的载带进行封装、成卷、收尾及贴标,最终得到成品料卷。当然,本实施例所述的物料封装装置也可能被用作其他物料操作装置的包装装置,本实施例不作特别限制。
在一种实施例中,可参见图9,本实用新型所述物料封装装置需先将收纳有元器件的载带进行封装,即还需有一个供料装置用以供给上胶带(所述上胶带用于封装载带,即于母带的另一侧贴上胶带完成元器件封装),所述物料封装装置将该上胶带粘贴在载带一侧表面上,以此对元器件形成封装。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物料封装装置包括上压合装置,所述上压合装置设置在上压合工位上,供料装置供给的上胶带以及元器件处理设备供给的载带都被输送至上压合工位上,且在上压合工位上完成对载带的封装(上胶带贴封载带)。
在一种实施例中,元器件处理设备中的筛除工位的下一工位可以连接至所述上压合工位,自元器件处理设备供给的载带在筛除工位被输送至上压合工位。上压合工位处设置的上压合装置可以包括一种通电即热式烙铁(简称“电烙铁”),电烙铁与电磁铁相连,电烙铁在电磁铁的带动下上下往复运动将上胶带粘合在所述载带上,完成压合动作之后上胶带将载带封装完成,获得成品料带,载带驱动部驱动该成品料带继续向下一工位移动。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物料封装装置上还设置有卷料工位,成品料带自上压合工位被移动至卷料工位,所述卷料工位上设置有尾标供料装置和自动卷料装置,所述尾标供料装置将尾标上料至所述卷料工位,所述自动卷料装置将成品料带经过滚轴自动缠绕成卷,当卷至设定长度/厚度之后得到料卷,自动卷料装置将尾标贴于料卷终端,得到封装完成的成品料卷。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物料封装装置上还设置有贴标工位,封装完成的成品料卷被输送至贴标工位,所述贴标工位处设置有贴标装置和扫描装置,所述贴标装置在成品料卷的卷轴上贴附铭牌,所述扫描装置扫描检测铭牌上的条码是否可以正确。当然,铭牌的粘贴可以通过人工贴附也可通过机器配合传感器进行识别贴附。
本实施例提供的物料封装装置可以作为一组成部分,与元器件上料装置、物料上料装置及元器件处理设备集成在一起构成整套自动化设备使用。当物料封装装置为作为整套自动化设备的一个组成部分使用时,该物料封装装置自元器件处理设备内接收物料进行包装。当然,该物料上料装置也可以被作为其他类型的物料处理装置进行使用,根据包装要求而定在此不做特别限制。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速、稳定、节能、速度可控的物料植入装置,摆脱了现有技术中弹簧对驱动速度及能耗的限制,助力于设备提速,实现了高效生产。基于上述的物料植入装置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元器件处理设备,该设备使用物料植入装置驱动植入吸嘴动作,物料植入速度提升、设备整体自动化程度更高,可以系统的对物料进行处理。
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除了包含所列的那些要素,而且还可包含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
在本文中,所涉及的前、后、上、下等方位词是以附图中零部件位于图中以及零部件相互之间的位置来定义的,只是为了表达技术方案的清楚及方便。应当理解,所述方位词的使用不应限制本申请请求保护的范围。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文中上述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物料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驱动部、传动部和植入部;
所述驱动部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与所述传动部连接;
所述传动部包括凸轮、传动组件和弹性件,所述凸轮在所述电机轴的带动下沿所述电机轴的中心轴线旋转,所述传动组件设置在所述凸轮的一侧,所述弹性件装设在所述传动组件背离所述凸轮的一侧,所述凸轮旋转时,所述凸轮外缘与所述传动组件触接,所述传动组件被所述凸轮向远离所述凸轮的方向推压,且被所述弹性件向靠近所述凸轮的方向顶升;
所述植入部包括植入吸嘴,所述植入吸嘴的一端与所述传动组件相连,所述驱动电机启动时,连接在所述传动组件上的所述植入吸嘴被所述凸轮向远离所述凸轮的方向推压,且被所述弹性件向靠近所述凸轮的方向顶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料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上装设有所述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电机轴穿过所述固定支架与所述凸轮连接;
其还包括传动部支架,所述传动部支架安装在所述固定支架的一侧,且设置在所述凸轮的下方,所述传动部支架上设置有与所述传动组件配合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电机轴的中心轴线相垂直;
所述导向槽的槽底设置有通孔,连接在所述传动组件上的所述植入吸嘴自所述通孔内伸出;
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导向槽的槽底,所述植入吸嘴依次穿过所述弹性件和所述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料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上设置有凸部和凹部,所述凸部和凹部在所述凸轮的外缘相邻设置,所述凸轮被驱动的旋转时,所述凸部和所述凹部交替与所述传动组件触接;
所述凸轮转动时,所述凸部的外缘与所述传动组件滑动触接,所述传动组件被所述凸部向远离所述凸轮的方向推压,且使得与所述传动组件相连的所述弹性件被压缩;当所述传动组件自所述凸部过渡触接至所述凹部时,所述弹性件通过自压缩状态回弹的弹性势能将所述传动组件向靠近所述凸轮的方向顶升;
所述传动组件自所述凸部过渡触接至所述凹部形成所述植入吸嘴的一个动作周期;
所述植入吸嘴自吸料工位完成吸料后移动至植入工位完成物料植入形成一个所述动作周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物料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凸部的最高点触接时,所述植入吸嘴被推压至植入工位完成物料植入;当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凹部的最低点触接时,所述植入吸嘴被顶升至吸料工位完成吸料;
所述凸部的最高点至所述凹部的最低点的弧长距离以及所述驱动电机的转速确定所述植入吸嘴的所述动作周期的时长;
当所述凸轮被驱动的旋转以使得所述传动组件自所述凸部的最高点过渡触接至所述凹部的最低点时,所述弹性件自压缩状态回弹,并通过回弹弹力顶升所述传动组件向靠近所述凸轮的方向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物料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传动轮和与所述传动轮连接的连接件,所述传动轮被所述凸轮带动的旋转,所述传动轮的中心通过连接轴与所述连接件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植入吸嘴相连;
所述连接件的外壁上套设有导筒,所述导筒的外壁与所述导向槽的内壁相配合;
所述弹性件包括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连接件上连接有所述植入吸嘴的端部相抵触,另一端与所述导向槽的槽底相抵触;
所述通孔的内壁上设置有与其内壁尺寸相配合的导筒。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物料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的中心轴线与所述传动组件的中心轴线相垂直,所述凸轮设置在所述传动组件的上方,所述传动轮与所述凸轮的外缘滑动触接,所述连接件和所述植入吸嘴被所述凸轮驱动的沿竖直方向往复移动,所述连接件在所述导向槽内沿所述导向槽的中心轴线往复移动。
7.一种元器件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物料植入装置,所述物料植入装置用于实现对植入吸嘴的驱动,使得植入吸嘴在植入工位和吸料工位往复移动;
其还包括元器件上料装置和物料封装装置,所述元器件上料装置用于实现对元器件的上料,使得元器件依次被上料至所述植入吸嘴的吸料工位,所述物料封装装置用于实现对元器件的包装,所述物料封装装置将所述植入工位上的元器件运送至封装工位进行包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元器件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元器件上料装置包括:
机台;
设置于机台上的转盘,其中所述转盘在工作时被驱动的转动,所述转盘包括设置于边缘上的多个凹槽;
入料部,其包括设置于机台上的一个或多个入料真空吸嘴;
排料部,其包括设置于机台上的一个或多个排料真空吸嘴,在所述转盘转动时位于所述转盘边缘的多个凹槽依次先后经过所述入料真空吸嘴和所述排料真空吸嘴;
检测部,所述入料真空吸嘴通过真空吸力将元器件吸入位于所述入料真空吸嘴处的凹槽内,位于所述转盘的凹槽内的元器件会被所述检测部检测,所述排料真空吸嘴通过真空吸力将检测正常的元器件吸附在位于所述排料真空吸嘴处的凹槽内,所述排料真空吸嘴通过吹气推力将检测异常的元器件从位于所述排料真空吸嘴处的凹槽内吹出;
所述入料真空吸嘴处的凹槽形成所述植入吸嘴的吸料工位,所述植入吸嘴将通过真空吸力将位于所述吸料工位处的元器件吸住并植入所述植入工位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元器件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封装装置包括:
载带,其被配置的收容物料,所述载带上设置有排成列的多个用于容纳物料的收纳槽,所述收纳槽形成所述植入吸嘴的植入工位;
载带驱动部,其被配置的驱动所述载带经过所述植入吸嘴的下方,当所述植入吸嘴于所述收纳槽中植入元器件后,所述载带驱动部驱动所述载带移动,所述载带上的下一个收纳槽被移动至所述植入吸嘴下方。
CN202121941289.9U 2021-08-18 2021-08-18 一种物料植入装置及元器件处理设备 Active CN2161862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941289.9U CN216186291U (zh) 2021-08-18 2021-08-18 一种物料植入装置及元器件处理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941289.9U CN216186291U (zh) 2021-08-18 2021-08-18 一种物料植入装置及元器件处理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86291U true CN216186291U (zh) 2022-04-05

Family

ID=809162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941289.9U Active CN216186291U (zh) 2021-08-18 2021-08-18 一种物料植入装置及元器件处理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862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083620A (zh) 装配设备和封装设备
CN115458458A (zh) 一种半导体芯片粘贴自动供料机
CN216186291U (zh) 一种物料植入装置及元器件处理设备
CN216375126U (zh) 一种物料植入装置及物料自动化处理设备
CN216887361U (zh) 一种物料植入装置及元器件处理设备
CN217198812U (zh) 一种物料植入装置及元器件处理设备
CN216186292U (zh) 一种物料植入装置及元器件处理设备
CN216375125U (zh) 一种物料植入装置及元器件处理设备
CN216186290U (zh) 一种物料植入装置及元器件处理设备
CN215542287U (zh) 装配设备和封装设备
CN216186293U (zh) 一种载带驱动装置及元器件处理设备
CN216225575U (zh) 自动分类设备
CN216375129U (zh) 一种旋转送料装置及元器件处理设备
CN113453532B (zh) 用于cob自动组装的传输装置
JPH11278658A (ja) 農産物の供給装置
CN216375128U (zh) 一种物料封装装置及物料自动化包装设备
CN215323447U (zh) 一种具有吸附轨道的物料自动包装设备
CN209973693U (zh) 一种手机玻璃上下料一体式设备
CN216375127U (zh) 一种物料分离装置及物料自动化处理设备
CN218858927U (zh) 分拣贴标设备
CN216683529U (zh) 一种眼影盒组装机
CN220701651U (zh) 一种具有分拣功能的自动化贴标下料装置
CN115503998A (zh) 一种具有吸附轨道的物料自动包装设备
CN216104790U (zh) 全自动冲压收料设备
CN219030710U (zh) 一种自动摆盘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