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13911A - 端子盖 - Google Patents

端子盖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13911A
CN111613911A CN202010106494.7A CN202010106494A CN111613911A CN 111613911 A CN111613911 A CN 111613911A CN 202010106494 A CN202010106494 A CN 202010106494A CN 111613911 A CN111613911 A CN 1116139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snap
hinge
shoulder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0649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13911B (zh
Inventor
久田基秀
安藤慎二
岩井俊兴
杉山真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ns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Dens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nso Corp filed Critical Dens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16139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139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139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139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70Insulation of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00Contacts
    • H01H1/58Electric connections to or between contacts;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9/00Details of switching device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1H1/00 - H01H7/00
    • H01H9/02Bases, casings, or covers
    • H01H9/0264Protective covers for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1/00Individual connecting elements provid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ive members which are, or may be, thereby interconnected, e.g. end pieces for wires or cables supported by the wire or cable and having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lectrical connection to some other wire, terminal, or conductive member, blocks of binding posts
    • H01R11/03Individual connecting elements provid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ive members which are, or may be, thereby interconnected, e.g. end pieces for wires or cables supported by the wire or cable and having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lectrical connection to some other wire, terminal, or conductive member, blocks of binding pos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nnecting locations
    • H01R11/09Individual connecting elements provid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ive members which are, or may be, thereby interconnected, e.g. end pieces for wires or cables supported by the wire or cable and having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lectrical connection to some other wire, terminal, or conductive member, blocks of binding pos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nnecting locations the connecting locations being identic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28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 H01R4/30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utilising a screw or nut clamping memb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9/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e.g. terminal strips or terminal blocks; Terminals or binding posts mounted upon a base or in a case; Bases therefor
    • H01R9/16Fastening of connecting parts to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connecting parts from base or cas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0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2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 B60R16/0207Wire harnesses
    • B60R16/0215Protecting, fastening and routing means therefo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1/00Individual connecting elements provid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ive members which are, or may be, thereby interconnected, e.g. end pieces for wires or cables supported by the wire or cable and having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lectrical connection to some other wire, terminal, or conductive member, blocks of binding posts
    • H01R11/11End pieces or tapping pieces for wires, supported by the wire and for facilitating electrical connection to some other wire, terminal or conductive member
    • H01R11/12End pieces terminating in an eye, hook, or fork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onnections Arranged To Contact A Plurality Of Conductors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端子盖包括盖体和盖部。盖部能绕铰链旋转以打开或关闭盖体。关闭的盖部和盖体的组件具有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作为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中的至少一个的肩部侧壁具有肩部。肩部侧壁配备有第一扣合部和第二扣合部。第一个扣合部的位置比肩部更靠近铰链,而第二个扣合部的位置比肩部更远离铰链。如果第二扣合部被不期望地解锁,则肩部用于阻止肩部侧壁的一部分将所产生的挠曲传递到第一扣合部,从而消除了由于第二扣合部的不期望的解锁而导致第一扣合部被意外松开的风险。

Description

端子盖
技术领域
本公开总体上涉及一种端子盖。
背景技术
日本专利第4818034号公开了一种树脂制的端子盖,上述端子盖形成为电绝缘并机械地保护金属制的端子,该端子连接有电线的一端,并且该端子使用螺栓和螺母接合到对象。
上述公布中教示的端子盖配备有盖部和主体。盖部在其侧壁上形成有框架形的钩部,当盖部关闭时,框架形的钩部牢固地接合在主体上的突出部上。盖部具有配置在其内顶壁上的一对压接板簧。压接板簧按压并保持端子。
端子盖的钩部和突出部设计成利用盖部的弹性来实现卡扣接合。在下面的讨论中,框架形的钩部也将被称为接合凹部。突出部也将被称为接合凸部。接合凹部中的一个和凸部中的相应一个的组合也被称为扣合部组件。在上述公布中公开的端子盖具有在其侧壁上共面的两个扣合部组件。扣合部组件被紧固以形成端子盖的主体与盖部的牢固接合。
近年来,由于车辆的电气化或结构复杂,用于安装在例如车辆中的电气装置的电线的端子盖受到严格的安装要求,并且被要求减小尺寸。在上述公布中减小端子盖的尺寸要求两个扣合部组件彼此靠近布置。然而,如果其中一个扣合部组件由于在其上施加的外部压力而破裂,则可能导致端子盖侧壁的挠曲传递到另一个扣合部组件,从而导致使另一个扣合部组件意外松开的风险,以及在紧固扣合部组件以将盖部和盖机械地接合在一起时的可靠性不足。
发明内容
因此,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端子盖,该端子盖被设计成提高紧固扣合部组件的稳定性。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端子盖,该端子盖由树脂制成并且被设计成电绝缘且机械地保护使用螺栓和螺母接合到对象的金属制的端子。端子包括带有螺栓孔的螺栓座、与电线的一端连接的电线连接件以及位于螺栓座与电线连接件之间的主体。端子盖包括盖体、铰链和盖部。盖体包括弯曲部和基部。弯曲部呈半圆形,并具有形成为与端子的螺栓座对应的开孔。基部布置成与弯曲部相邻并且定位成与端子的主体对应。基部包括底板。铰链位于基部的与盖体的弯曲部相反的一侧,并且还具有旋转轴,该旋转轴垂直于基准平面延伸,该基准平面限定为穿过弯曲部的开孔的中心并且在盖体的基部和弯曲部之间延伸。盖部能绕铰链的旋转轴旋转以打开或关闭盖体。
盖体和盖部限定了位于基准平面的相反侧上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多个扣合部,每个扣合部包括:形成在盖体和盖部中的一个上的卡入式凹部、以及形成在盖体和盖部中的另一个上的突出部。当盖部关闭时,突出部被卡扣在卡入式凹部中,以实现盖部和盖体的接合。
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中的至少一个被设计为肩部侧壁,该肩部侧壁具有在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中的一个与基准平面之间产生距离的阶梯式变化的肩部。
扣合部至少包括彼此相邻布置的第一扣合部和第二扣合部。第一扣合部被布置成更靠近铰链,而第二扣合部被布置成更远离铰链。
如果第二扣合部被不期望地解锁,则肩部用于阻止肩部侧壁的一部分所产生的变形或挠曲传递至第一扣合部,从而消除了由于第二扣合部的不期望的解锁而导致第一扣合部被意外松开的风险,从而提高了盖部与盖体之间的接合的可靠性。肩部侧壁优选地配备有第一扣合部和第二扣合部这两个扣合部,而另一侧壁优选地配备有远离铰链的单个扣合部。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给出的详细描述和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附图将更全面地理解本发明,但是,详细描述和附图不应当被认为是将本发明限定于具体的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用于说明和理解的目的。
在附图中:
图1是表示在各实施方式中使用了端子盖的起动器的电源电路的电路图;
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端子盖-电线子组件的俯视图;
图3(a)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盖部打开时的端子盖的俯视图;
图3(b)是从图3(a)的IIIb方向观察的图;
图4(a)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盖部关闭时的端子盖的俯视图;
图4(b)是从图4(a)的IVb方向观察的图;
图5是沿图4(b)中的线V-V的局部放大图;
图6(a)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盖部关闭时的端子盖的俯视图;
图6(b)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中的盖部关闭时的端子盖的俯视图;
图7(a)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中的盖部关闭时的端子盖的俯视图;
图7(b)是表示第五实施方式中的盖部关闭时的端子盖的俯视图;
图7(c)是表示第六实施方式中的盖部关闭时的端子盖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描述实施方式。在所有实施方式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相同或相似的部分。下面将描述的在每个实施方式中的端子盖由树脂制成,并且设计成电绝缘并机械地保护金属制的端子,电线的端部连接到该端子,并且该端子使用螺栓和螺母接合到对象。
本实施方式的端子盖例如用于安装在配备有怠速停止系统的车辆上的起动器的电动机的电源电路。如图1所示,ICR(减小涌入电流:Inrush Current Reduction)继电器92和开关94配置在电池91与电动机96之间。
ICR继电器92包括:电阻器921,上述电阻器921布置在并联延伸路径中的一个上;以及短路继电器922,上述短路继电器922布置在另一并联延伸路径上。短路继电器922响应于来自ECU95的指令信号而断开或闭合。当需要接通起动器时,短路继电器922关断或断开,使得电流流过电阻921,从而使涌入电流最小。在发动机由起动器起动之后,短路继电器922接通以闭合或短路并联延伸路径,使得大约几十安培[A]的大量电流输送到电动机96。具体地,开关94用来响应于来自ECU95的命令而选择性地使电动机96通电或断电。
ICR继电器92和开关94通过端子盖-电线子组件930电连接。端子盖-电线子组件930包括电线80和接合到电线80的端部的金属制的端子70。端子70使用未示出的螺栓和螺母分别接合到ICR继电器92和开关94的端子(即目标对象)。树脂制的端子盖10覆盖端子70以使端子70电绝缘并且还保护端子70免受机械冲击。
日本专利第4818034号公开了一种端子盖,该端子盖配备有扣合部组件,该扣合部组件布置在端子盖的侧壁上,并且当盖部关闭时被紧固,从而实现端子盖的主体和盖部的牢固接合。但是,如果彼此相邻布置的两个扣合部组件中的一个被施加在其上的外部压力破坏,则可能导致端子盖侧壁的挠曲传递到另一个扣合部组件,从而导致使另一个扣合部组件意外松开的风险、以及在紧固扣合部组件以将盖部和盖机械地接合在一起时的可靠性不足。
因此,该实施方式中的端子盖10被设计成提高紧固扣合部组件的可靠性。端子盖10的结构将在下面详细描述。在以下实施方式中使用的用于端子盖的附图标记的第三位分别表示实施方式的编号。
第一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图2至图5描述第一实施方式。图2示出了当盖部30被打开时端子盖-电线子组件930的整体结构。在图2中,两个端子盖101被示为安装在电线80的上端和下端。水平延伸通过每个端子盖101的交替的长短虚线表示假想的基准平面P,其定义稍后将详细讨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每个端子盖101包括电线保持件29,上述电线保持件29保持电线80以在垂直于基准平面P的方向上延伸。
具体地,当沿图2中的方向V20观察时,端子盖101中的上部的端子盖(以下也将被称为上端子盖)具有位于基准平面P的右侧的电线保持件29,而下端子盖101中的下部的端子盖(以下也将被称为下端子盖)具有布置在基准平面P的左侧的端子保持件29。换句话说,端子盖101包括具有左右两侧彼此对称的构造的右端子盖和左端子盖。为了简化说明,下面的讨论将仅参考图3(a)、图3(b)、图4(a)和图4(b)所示的下端子盖101。
图2的上侧的附图标记主要用于指示端子70的附连到上端子盖101的部分,而图2的下侧的附图标记主要用于指示下端子盖101的部分。在参考端子盖101的结构之前,下面将描述端子70的结构。端子70包括螺栓座71、主体76和电线连接件79。螺栓座71为大致圆形形状,并且在其中央形成有螺栓孔72。将螺栓插入螺栓孔72中以将端子70与目标对象连接。螺栓座71用作螺栓或螺母的头部的支承面。换句话说,本文所指的螺栓座72不仅用作螺栓座,而且用作螺母座。
主体76插设在螺栓座71与电线连接件79之间。在下面的讨论中,螺栓座71和主体76彼此对齐的方向在下面也将被称为端子70的轴向。理想地,端子70的轴向与基准平面P重合。线连接件79通过焊接或压接被接合到电线80。
将参照图2至图4(b)描述端子盖101的结构。端子盖101包括盖体20、盖部30和铰链60。盖部30能绕铰链60的旋转轴线H旋转以打开或关闭盖主体20。图3(a)和图3(b)示出了打开时的盖部30。图4(a)和图4(b)示出了关闭时的盖部30。端子盖101由树脂制成的单件形成。特别地,在用于车辆起动器的情况下,具有高耐热性和高机械强度的PA66(即聚酰胺66)可以优选地用作端子盖101的材料。
盖体20包括弯曲部21和基部23。弯曲部21为半圆形形状,并且具有与端子70的螺栓座71大致对应的开孔22。盖体20具有围绕开孔22的薄壁部,使得弯曲部21容易弯曲。基部23布置成与弯曲部21相邻并与端子70的主体76对应。基部32包括底板24。具有底板24的基部23的刚度比弯曲部21的刚度高。将穿过弯曲部21的开孔22的中心B并在弯曲部21与基部23之间延伸的假想平面定义为基准平面P。
基部23具有两个内壁25,该两个内壁25通过基准平面P彼此相对。每个内壁25上形成有突出形状的爪部26。爪部26通过基准平面P彼此面对并保持端子70的主体76。每个内壁25通过切口27与基部23的底板24隔离。基部23具有相对于基准平面P位于与电线保持件29相反一侧上并从底板24竖直地突出的突出部28。
铰链60具有相对于盖体20的基部23位于与盖体20的弯曲部21相反一侧的旋转轴H,并且该旋转轴H垂直于基准平面P延伸。铰链60形成为具有薄壁并且还具有相对较大的圆形底部。当稍后将详细描述的扣合部51、52、53被释放或解锁时,铰链60的弹性用于将盖部30相对于盖体20打开大于90°。
盖部30的构造在轮廓上基本上与盖体20的构造一致。具体地,盖部30包括半圆形部分31,该半圆形部分31在轮廓上与盖体20的弯曲部21一致。当盖部30关闭时,盖部30的圆柱体32覆盖在开孔22上方,并且将螺栓的头部容纳在其中。盖部30还具有电线保持件39,该电线保持件39将接合到端子70的电线连接件79的电线80与盖体20的电线保持件29一起保持在其中。
当盖部30关闭时,盖体20的端面62将面对盖部30的端面63。当盖体20以这种方式放置成面对盖部30时,端子盖101将具有相对于基准平面P位于与电线保持件29相反一侧的侧壁,并且在下面也将被称为第一侧壁410。另外,端子盖101还将具有相对于基准平面P位于与电线保持件29相同一侧的侧壁,并且在下面也将被称为第二侧壁420。换句话说,第一侧壁410和第二侧壁420布置在第二侧壁420的相反一侧。第一侧壁410具有肩部415,该肩部415的几何形状形成为在第一侧壁410与基准平面P之间产生距离的逐步变化。
端子盖101在第一侧壁410上配备有两个扣合部51、53,而在第二侧壁420上配备有一个扣合部52。扣合部51、52、53中的每一个由形成在盖体20中的卡入式凹部57和形成在盖部30上的突出部58构成。
卡入式凹部57呈具有矩形开口的框架形状。具体地,卡入式凹部57包括框架,该框架从盖体20的侧壁410或420越过端面26以远离底板24的方式延伸。突出部58从盖部30的侧壁410或420突出。从侧壁410或420的外侧观察时,突出部58的轮廓为矩形形状,并且配合在卡入式凹部57的矩形开口中。当盖部30关闭时,卡入式凹部57卡配在突出部58上,从而使盖部30抵抗铰链60的弹性而保持关闭。
下面将详细描述侧壁410、420以及扣合部51、52、53的结构。在如上所述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一侧壁410具有肩部415。在下面的讨论中,具有肩部的侧壁也将被称为肩部侧壁。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一侧壁410被设计为肩部侧壁。
在下面的讨论中,比肩部415更靠近铰链60的区域将被在下文中称为铰链侧,而相反的一侧将被在下文中称为远铰链侧。在第一实施方式中,铰链侧上的扣合部53在端子盖101的宽度方向上位于远铰链侧上的扣合部51的内部。换句话说,如图4(a)所示,第一侧壁410的比肩部415更靠近铰链60的位置、即在铰链侧上的部分与基准平面P之间的距离L3被设定为短于第一侧壁410的比肩部415更远离铰链60的位置、即在远铰链侧上的部分与基准平面P之间的距离L1。
第一侧壁410具有:扣合部51,上述扣合部51布置成比肩部415更远离铰链60;以及扣合部53,上述扣合部53布置成比肩部415更靠近铰链60。换句话说,第一侧壁410配备有在肩部415的相反侧上彼此相邻配置的扣合部51、53。第二侧壁420具有扣合部52,该扣合部52位于基准平面P的与第一侧壁410的扣合部51相反的一侧。换句话说,扣合部51和52相对于基准平面P对称地布置。从以上讨论中显而易见,每个端子盖101在第一侧壁410和第二侧壁420上总共配备有三个扣合部51、52、53。位于最靠近铰链60的扣合部53仅设置在第一侧壁410上。在下面的讨论中,位于更靠近铰链60的扣合部51、52、53中的至少一个也被称为第一扣合部,而位于远离铰链60的扣合部51、52、53中的至少一个被称为第二扣合部。
在讨论第一实施方式的有益优点之前,下面将描述如何使用卡入式凹部57和突出部58实现盖部30和盖体20的卡扣接合。通过利用卡入式凹部57或侧壁410或420的弹性将卡入式凹部72紧固在突出部58上,来建立盖部30和盖体20的卡扣接合。通过使卡入式凹部72与突出部58脱离来解除卡扣接合。卡扣接合可以反复进行。
参照图5,该图是扣合部51的放大剖视图,当以扣合部方式关闭盖部30时,力FO由铰链60的弹性产生并且施加在盖部30上以使盖部30处于打开状态。打开力FO将突出部58的上表面538按压成与卡入式凹部57的下表面572恒定接触,从而产生紧固力Ft以实现盖部30和盖体20的牢固接合。
将考虑一种传统结构,如在上面讨论的日本专利第4818034号中所教示的那样,其中多个扣合部在单个侧壁上彼此相邻布置。当其中一个扣合部解锁时,这可能会导致侧壁的弹性变形,然后该弹性变形被传播到相邻的扣合部,从而可能会使其被不期望地松开。侧壁的这种变形程度越远离铰链就变得越高。然而,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结构提供了以下有益优点。
有益优点
A)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端子盖101在被设计为肩部侧壁的第一侧壁410上配备有两个扣合部51、53,并且在第二侧壁420上配备有单个扣合部52。扣合部51、53在第一侧壁410上的肩部415的相反侧上彼此相邻定位。
第一侧壁410的肩部415起到减小在肩部415的一侧上发生的第一侧壁410的一部分的变形或挠曲传递到在肩部415的另一侧上的第一侧壁410的一部分的作用。当扣合部51、52、53被解锁时,盖部30与盖体20之间的间隙朝向铰链60变小。因此,当远离肩部415的扣合部51解锁时,扣合部51的解锁运动的影响在更靠近铰链60的扣合部53上变小。
第一侧壁410的形成有远离铰链60的扣合部51的部分易于变形,因为其位于具有低刚度的弯曲部21附近。就扣合部51的容易锁定或解锁而言,这是有利的。换句话说,位于更靠近铰链60的扣合部53被设计成被牢固地锁定,而位于更远离铰链60的扣合部51被设计成相对容易解锁。
从上面的讨论中可以明显看出,该实施方式中的端子盖101被设计成具有多个机械性能彼此不同的扣合部,并且这些扣合部被布置在单个壁上的肩部的相反侧上,从而减小了布置成更远离铰链的扣合部中的一个扣合部的解锁对更靠近铰链的相邻扣合部造成的影响。这最小化了扣合部中的一个被不期望地解锁的风险,并确保了扣合部的紧固可靠性。
B)扣合部51、52、53布置在沿端子盖101的宽度方向彼此相对的第一侧壁410和第二侧壁420上,从而提高了盖部30和主体40的接合的可靠性。
C)位于最靠近铰链60的扣合部53仅形成在第一侧壁410上。扣合部53与铰链60的布置越近,则当扣合部51或52解锁时盖30的打开程度就越小,或者当扣合部51或52松开时侧壁410或420的弹性变形量就越小。因此,在解锁扣合部51或52时,最靠近铰链60的扣合部53较少地承受第一侧壁410或第二侧壁420的变形或挠曲,从而确保扣合部53的紧固的稳定性。
第二侧壁420具有定位成最靠近铰链60并且形成为电线保持件29、39的部分。因此,无法在第二侧壁420的最靠近铰链60的部分上形成扣合部。因此,第一侧壁410被设计成具有最靠近铰链60配置的扣合部53,从而确保了对盖部30和盖体20接合的可靠性,而不考虑对扣合部51、52、53的布局的限制。
D)第一侧壁410被设计成配备有两个扣合部51、53的肩部侧壁,而第二侧壁420仅具有相对于基准平面P与第一侧壁410上的扣合部51对称定位的扣合部52。该布局在布置端子盖101上的扣合部51、52、53这三个扣合部时最有效。
换句话说,扣合部51、52、53的上述布局用于减小扣合部51或52的解锁运动对扣合部53的影响,从而确保扣合部53的锁定的稳定性,其中,在扣合部51至53中,扣合部53位于比肩部415更靠近铰链60处并且最靠近铰链60。这也使得扣合部51、52能够布置成尽可能远离铰链60。
扣合部51、52相对于远铰链侧上的基准平面P对称,易于解锁,使得打开盖部30更不费力。因此,扣合部51、52、53这三个扣合部的上述布局提高了紧固扣合部51、52和53的可靠性,并且还便于将盖部30打开。
E)第一侧壁410的比肩部415更靠近铰链60的部分与基准平面P之间的距离L3被设定为短于第一侧壁410的比肩部415更远离铰链60的部分与基准平面P之间的距离L1。与距离L3长于距离L1时相比,这使得能够减小端子盖101的尺寸。
接下来,下面将参照图6(a)至图7(c)对扣合部的数量或布局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第二实施方式至第六实施方式进行描述。第二实施方式至第六实施方式中的扣合部和肩部的附图标记将不在权利要求书中使用。
第二实施方式和第三实施方式
图6(a)示出了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端子盖102。端子盖102的第一侧壁410具有肩部416,该肩部416的定向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不同。另外,更靠近铰链60的扣合部53位于在端子盖102的宽度方向上远离铰链60的扣合部51的外部。换句话说,第一侧壁410的比肩部416更靠近铰链60的部分与基准平面P之间的距离L3被设定为长于第一侧壁410的比肩部416更远离铰链60的部分与基准平面P之间的距离L1。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端子盖102的结构也提供了如上所述的有益的优点A)至D)。
图6(b)示出了第三实施方式中的端子盖103,上述端子盖103是图6(a)中的端子盖102的变型。具体地,端子盖103仅在第一侧壁410上配备有两个扣合部51、53。换句话说,第二侧壁420不具有扣合部。其它布置与第三实施方式中的布置相同,并且在此省略对其的详细说明。第三实施方式中的端子盖103的结构也提供了如上所述的有益的优点A)和C)。
第四实施方式和第五实施方式
图7(a)示出了第四实施方式中的端子盖104,上述端子盖104是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端子盖101的变型。具体地,端子盖104在第一侧壁410上配备有两个比肩部415更靠近铰链60的扣合部53A、53B。扣合部53A、53B在端子盖104的纵向方向上彼此相邻地布置。其它布置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布置相同,并且在此省略对其的详细说明。
图7(b)示出了第五实施方式中的端子盖105,上述端子盖105是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端子盖101的变型。具体地,端子盖105配备有两个扣合部51A、51B,该两个扣合部51A、51B配置成在第一侧壁410上比铰链60更远离肩部415。其它布置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布置相同,并且在此省略对其的详细说明。
从以上讨论中可以清楚地看出,第四实施方式和第五实施方式中的端子盖104、105各自配备有总共四个扣合部:三个在第一侧壁410上,一个在第二侧壁420上。第四实施方式和第五实施方式中的端子盖104、105的结构提供了如上所述的有益的优点A)至E)。
第六实施方式
图7(c)示出了第六实施方式中的端子盖106,该端子盖106是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端子盖101的变型。端子盖106形成为具有增加的电线保持件39与铰链60之间的空间的尺寸,并且还具有形成在第二侧壁420上的肩部425。因此,第一侧壁410和第二侧壁420均被设计为肩部侧壁。在增加的空间中,在第一侧壁410和第二侧壁420上,扣合部53、54布置成分别比肩部415、425更靠近铰链60。因此,端子盖106总共配备有四个扣合部:两个在第一侧壁410上,两个在第二侧壁420上。
从以上讨论中显而易见,端子盖106具有两个扣合部,上述两个扣合部布置在侧壁410、420上的每个肩部415、425的相反侧上。这样的两个扣合部跨过肩部415或425彼此远离地定位。这种布局使得如果两个扣合部中的一个意外松开,这种情况的不期望的影响、例如侧壁415或425的挠曲可能作用于另一个扣合部的风险最小化,从而提高将盖部30和盖体20接合在一起的可靠性。
其它实施方式
在以上实施方式中描述的每个扣合部51、52、53、51A、51B、53A、53B包括形成在盖体20上的卡入式凹部57和形成在盖部30上的突出部58,但是,也可以替代地将其设计为具有形成在盖部30上的卡入式凹部57和形成在盖体20上的突出部58。从上述讨论中可以明显看出,每个扣合部51、52、53、51A、51B、53A、53B被设计为悬臂类型,但是,也可以替代地将其设计为另一种类型、诸如所谓的环形或扭转。卡入式凹部57和突出部58中的每一个也可以被设计成另一种扣合部形状。
端子盖101、102、103、104、105、106还可以用于除了起动电动机用的电源电路中的电线连接之外的电线连接。
虽然已经根据优选实施方式公开了本发明从而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应当理解的是,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情况下,本发明可以以各种方式实施。因此,本发明应该被理解为包括所有可能的实施方式和对所示实施方式的变型,这些实施方式和变型可以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中阐述的本发明原理的情况下实施。

Claims (5)

1.一种端子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盖由树脂制成并且被设计成电绝缘且机械地保护金属制的端子(70),所述端子(70)使用螺栓和螺母接合到对象,并且包括带有螺栓孔(72)的螺栓座(71)、与电线(80)的一端连接的电线连接件(79)、以及位于所述螺栓座与所述电线连接件之间的主体(76),所述端子盖包括:
盖体(20),所述盖体(20)包括弯曲部(21)和基部(23),所述弯曲部呈半圆形并具有形成为与所述端子的所述螺栓座对应的开孔(22),所述基部布置成与所述弯曲部相邻并定位成与端子的所述主体对应,所述基部包括底板(24);
铰链(60),所述铰链(60)位于所述基部的与所述盖体的所述弯曲部相反的一侧,并且还具有旋转轴(H),所述旋转轴(H)垂直于基准平面(P)延伸,所述基准平面(P)限定为穿过所述弯曲部的所述开孔的中心(B)并且在所述盖体的所述基部和所述弯曲部之间延伸;以及
盖部(30),所述盖部(30)能绕所述铰链的所述旋转轴旋转以打开或关闭所述盖体,
其中,所述盖体和所述盖部限定了位于所述基准平面的相反侧上的第一侧壁(410)和第二侧壁(420),
其中,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多个扣合部(51、52、53),每个扣合部包括形成在所述盖体和所述盖部中的一个上的卡入式凹部(57)和形成在所述盖体和所述盖部中的另一个上的突出部(58),当所述盖部关闭时,所述突出部卡扣在所述卡入式凹部中以实现所述盖部和所述盖体的接合,
其中,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中的至少一个被设计为肩部侧壁,所述肩部侧壁具有在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中的一个与所述基准平面之间产生距离的阶梯式变化的肩部,并且
其中,所述扣合部至少包括彼此相邻布置第一扣合部和第二扣合部,所述第一扣合部布置成更靠近所述铰链,所述第二扣合部布置成更远离所述铰链。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中的每一个具有所述扣合部中的至少一个。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端子盖,其特征在于,最靠近所述铰链的一个扣合部仅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中的一个上。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端子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中的一个被设计为具有所述第一扣合部(51)和所述第二扣合部(53)的肩部侧壁(410),其中,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中的另一个(420)具有相对于所述基准平面与布置成远离所述肩部侧壁上的所述铰链的所述第一扣合部(51)对称的一个所述扣合部。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端子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肩部侧壁形成为使得所述肩部侧壁的比所述肩部更靠近所述铰链的部分与所述基准平面之间的距离(L3)被设定为短于所述肩部侧壁的比所述肩部更远离所述铰链的部分与所述基准平面之间的距离(L1)。
CN202010106494.7A 2019-02-25 2020-02-21 端子盖 Active CN11161391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32002A JP7172719B2 (ja) 2019-02-25 2019-02-25 端子カバー
JP2019-032002 2019-02-2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13911A true CN111613911A (zh) 2020-09-01
CN111613911B CN111613911B (zh) 2023-09-19

Family

ID=721394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06494.7A Active CN111613911B (zh) 2019-02-25 2020-02-21 端子盖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158962B2 (zh)
JP (1) JP7172719B2 (zh)
CN (1) CN111613911B (zh)
DE (1) DE102020104672B4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172720B2 (ja) 2019-02-25 2022-11-16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端子カバー
US11328844B2 (en) * 2019-03-11 2022-05-10 Safran Electrical & Power Self-locking lug protector
DE102020123344A1 (de) 2020-09-08 2022-03-10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Berührgeschützte Verbindungsanordnung von zwei elektrischen Leitern mit Schrauböffnung sowie Kraftfahrzeug mit einer derartigen Verbindungsanordnung
DE102020130792A1 (de) 2020-11-20 2022-05-25 Eugen Forschner Gmbh Zweiteiliger hochvoltisolator für ringkabelschuhe
CN112542360B (zh) * 2020-11-30 2022-09-13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新式保护压板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39759A (en) * 1994-11-04 1995-08-08 Yazaki Corporation Cover for battery cable terminal
JP2003178820A (ja) * 2001-12-07 2003-06-27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端子保護カバー
JP2006324068A (ja) * 2005-05-17 2006-11-30 Yazaki Corp 端子カバー
JP2007328966A (ja) * 2006-06-07 2007-12-20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保護カバー
JP2008071655A (ja) * 2006-09-15 2008-03-27 Yazaki Corp 端子カバー
EP2498342A2 (en) * 2011-03-11 2012-09-12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Terminal protection cover and production mehtod for terminal device
CN105938783A (zh) * 2015-03-06 2016-09-14 通用电气公司 具有端子盖的开关装置和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56576A (en) * 1974-12-12 1976-05-11 Eltra Corporation Insulator for battery connections
US4562125A (en) * 1985-01-25 1985-12-31 Roper Corporation Battery hold-down strap and terminal protector
US5295860A (en) * 1992-10-15 1994-03-22 Ford Motor Company Integral battery cable solenoid connector
JP3188391B2 (ja) 1996-01-16 2001-07-16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ターミナルキャップ
JPH09245850A (ja) * 1996-03-11 1997-09-19 Yazaki Corp 端子用保護キャップ
JP2001257016A (ja) * 2000-03-09 2001-09-21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ブースタケーブルの誤接続防止構造
US6576838B2 (en) * 2001-03-07 2003-06-10 Yazaki Corporation Protective cover and fuse box
JP5560949B2 (ja) 2010-06-23 2014-07-30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端子カバー
US8338710B2 (en) * 2010-11-03 2012-12-25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Short-preventing shield for wire harness terminals
JP6531624B2 (ja) * 2015-11-04 2019-06-19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バッテリー端子用カバー
DE102016116743A1 (de) 2016-09-07 2018-03-08 Lisa Dräxlmaier GmbH Faserverstärktes Gehäuselelement zur Aufnahme einer elektrischen Komponente, damit ausgestattetes Gehäuse und Herstellungsverfahren
JP7172720B2 (ja) 2019-02-25 2022-11-16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端子カバー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39759A (en) * 1994-11-04 1995-08-08 Yazaki Corporation Cover for battery cable terminal
JP2003178820A (ja) * 2001-12-07 2003-06-27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端子保護カバー
JP2006324068A (ja) * 2005-05-17 2006-11-30 Yazaki Corp 端子カバー
JP2007328966A (ja) * 2006-06-07 2007-12-20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保護カバー
JP2008071655A (ja) * 2006-09-15 2008-03-27 Yazaki Corp 端子カバー
EP2498342A2 (en) * 2011-03-11 2012-09-12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Terminal protection cover and production mehtod for terminal device
CN105938783A (zh) * 2015-03-06 2016-09-14 通用电气公司 具有端子盖的开关装置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158962B2 (en) 2021-10-26
JP2020136225A (ja) 2020-08-31
DE102020104672A1 (de) 2020-08-27
JP7172719B2 (ja) 2022-11-16
US20200274260A1 (en) 2020-08-27
DE102020104672B4 (de) 2023-03-23
CN111613911B (zh) 2023-09-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13911B (zh) 端子盖
US11715899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internal spring component
US7614917B2 (en) Connecting structure of electric wire and electronic-component incorporating unit
KR102200864B1 (ko) 전기 커넥터용 전력 단자
US7740504B2 (en) Fuse and power circuit breaker including the same
US10325748B2 (en) Electrical connection box
US9368904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US4800358A (en) Fuse
JPH10247540A (ja) 電気コネクタ
KR101315664B1 (ko) 퓨즈 유닛
JP5407057B2 (ja) コネクタ
JP2016018613A (ja) 端子接続構造
CN111613910B (zh) 端子盖
US20230378682A1 (en) Terminal unit
US11139135B2 (en) Attachment structure between cover and housing, and fusible link unit
US11501936B2 (en) Temperature switch
JP6543294B2 (ja) 温度検出装置
JP7498056B2 (ja) ヒューズユニット
US20240195089A1 (en) Terminal block
US20240030656A1 (en) Shield Contact Element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uch a Shield Contact Element
JP2022029752A (ja) ヒューズユニット
US9786461B2 (en) Component unit, fusible link unit, and affixing structure for the component
JP2023083711A (ja) 端子台
JP2023057194A (ja) バッテリーターミナルカバー
KR20230100038A (ko) 전원분배 정선블록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