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10923A - 定向操作方法、定向操作装置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定向操作方法、定向操作装置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10923A
CN111610923A CN202010340448.3A CN202010340448A CN111610923A CN 111610923 A CN111610923 A CN 111610923A CN 202010340448 A CN202010340448 A CN 202010340448A CN 111610923 A CN111610923 A CN 1116109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quipment
determining
implementation
target operation
pres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4044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10923B (zh
Inventor
王岩炯
李政
陈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34044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10923B/zh
Publication of CN1116109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10923A/zh
Priority to US17/022,002 priority patent/US11314345B2/en
Priority to EP20198716.1A priority patent/EP3901736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109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109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7Gesture based interaction, e.g. based on a set of recognized hand gest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3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6F3/038Control and interface arrangements therefor, e.g. drivers or device-embedded control circuitry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3/00Direction-finders for determining the direction from which infrasonic, sonic, ultrasonic, or electromagnetic waves, or particle emission, not having a directional significance, are being received
    • G01S3/02Direction-finders for determining the direction from which infrasonic, sonic, ultrasonic, or electromagnetic waves, or particle emission, not having a directional significance, are being received using radio waves
    • G01S3/14Systems for determining direction or deviation from predetermined direc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8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integrated I/O peripher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35 - G06F1/1675
    • G06F1/169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integrated I/O peripher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35 - G06F1/1675 the I/O peripheral being a single or a set of motion sensors for pointer control or gesture input obtained by sensing movements of the portable comput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8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integrated I/O peripher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35 - G06F1/1675
    • G06F1/1698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integrated I/O peripher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35 - G06F1/1675 the I/O peripheral being a sending/receiving arrangement to establish a cordless communication link, e.g. radio or infrared link, integrated cellular phon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3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6F3/0346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detection of the device orientation or free movement in a 3D space, e.g. 3D mice, 6-DOF [six degrees of freedom] pointers using gyroscopes, accelerometers or tilt-senso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06F3/0481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using ic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CTRANSMISSION SYSTEMS FOR MEASURED VALUES, CONTROL OR SIMILAR SIGNALS
    • G08C17/00Arrangements for transmitting sig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a wireless electrical lin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04M1/72409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interfacing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 H04M1/72412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interfacing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using two-way short-range wireless interfa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04W4/023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using mutual or relative location information between multiple location based services [LBS] targets or of distance threshol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04W4/025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using location based information parameters
    • H04W4/026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using location based information parameters using orientation information, e.g. compas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38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38
    • G06F2203/0383Remote input, i.e. interface arrangements in which the signals generated by a pointing device are transmitted to a PC at a remote location, e.g. to a PC in a LA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38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38
    • G06F2203/0384Wireless input, i.e. hardware and software details of wireless interface arrangements for pointing device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CTRANSMISSION SYSTEMS FOR MEASURED VALUES, CONTROL OR SIMILAR SIGNALS
    • G08C2201/00Transmission systems of control signals via wireless link
    • G08C2201/30User interface
    • G08C2201/32Remote control based on movements, attitude of remote control de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M1/7245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context-related or environment-related condi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定向操作方法、定向操作装置及存储介质,定向操作方法应用于操作实施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指向目标操作设备的操作;确定操作的方向,并确定与操作的方向匹配的目标操作设备;对确定的目标操作设备实施操作。通过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实现了通过带有指向的操作确定目标操作设备以对目标操作设备实施操作,简化操作过程,实现智能化定向操作,进而提升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定向操作方法、定向操作装置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定向操作方法、定向操作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终端的功能越来越完善,人们的工作与日常生活越来越依赖于终端,可以使用终端移动办公、即时通信、网络购物、休闲娱乐等。在使用终端的过程中,终端与其它终端之间可以进行业务操作,例如,终端之间文件互相传输、对其它终端进行控制、控制终端进行内容呈现等。
当业务操作的终端为多个时,终端需要与业务操作的终端通过建立网络连接,在多个终端中通过在有限的距离内获取目标终端的设备信息等确定目标终端,以进行业务操作,其过程较为复杂,操作不便。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定向操作方法、定向操作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定向操作方法,应用于操作实施设备,定向操作方法包括:获取指向目标操作设备的操作;确定操作的方向,并确定与操作的方向匹配的目标操作设备;对确定的目标操作设备实施操作。
在一实施例中,操作实施设备包括测距测向模块;确定与操作的方向匹配的目标操作设备,包括:根据操作的方向,确定目标操作设备所在的方位范围;在方位范围内,通过测距测向模块确定与操作的方向匹配的目标操作设备。
在一实施例中,操作实施设备包括测距测向模块;方法还包括:通过测距测向模块确定多个目标操作设备的方位信息;确定与操作的方向匹配的目标操作设备,包括:基于方位信息,在多个候选目标操作设备中确定与操作的方向匹配的目标操作设备。
在一实施例中,确定与操作的方向匹配的目标操作设备,包括:将相对操作实施设备的方位与操作的方向符合预设角度关系,且与操作实施设备的距离符合预设距离条件的候选目标操作设备确定为目标操作设备。
在一实施例中,将相对所述操作实施设备的方位与所述操作的方向符合预设角度关系,且与所述操作实施设备的距离符合预设距离条件的候选目标操作设备确定为所述目标操作设备,包括:响应于至少两个候选目标操作设备相对所述操作实施设备的方位与所述操作的方向符合预设角度关系,确定所述操作实施设备与所述至少两个候选目标操作设备之间的距离;根据预设的操作长度与距离之间的对应关系,将所述至少两个候选目标操作设备中,距离与所述指向目标操作设备的操作的长度匹配的候选目标操作设备确定为目标操作设备;或者根据预设的操作手势与距离之间的对应关系,将所述至少两个候选目标操作设备中,距离与所述指向目标操作设备的操作手势匹配的候选目标操作设备确定为目标操作设备。
在一实施例中,相对所述操作实施设备的方位包括与所述操作实施设备之间测向信号的传输方向;确定所述操作的方向,包括:确定所述操作的方向与预设操作参考方向之间的第一夹角;将相对所述操作实施设备的方位与所述操作的方向符合预设角度关系的候选目标操作设备确定为所述目标操作设备,包括:确定候选目标操作设备与所述操作实施设备之间测向信号的传输方向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和预设测距测向参考方向之间的第二夹角;将与所述第一夹角之间角度差值符合预设角度阈值的第二夹角对应的候选目标操作设备确定为目标操作设备。
在一实施例中,预设操作参考方向包括:操作实施设备的中轴线方向;或者操作实施设备所在平面内与中轴线垂直直线的方向;预设测距测向参考方向包括:操作实施设备的中轴线方向;或者操作实施设备所在平面内与中轴线垂直直线的方向;或者与操作实施设备所在平面垂直,且与中轴线平行或包含中轴线的平面,该平面与水平面相交的交线所在直线的方向。
在一实施例中,相对所述操作实施设备的方位包括测向信号到达所述操作实施设备的到达角度;确定所述操作的方向,包括:确定所述操作的方向与预设操作参考方向之间的第三夹角;将相对所述操作实施设备的方位与所述操作的方向符合预设角度关系的候选目标操作设备确定为所述目标操作设备,包括:确定候选目标操作设备与所述操作实施设备之间的测向信号到达所述操作实施设备时的到达角度;将与所述第三夹角之间的角度关系满足预设角度关系的到达角度对应的候选目标操作设备确定为目标操作设备。
在一实施例中,采用如下方式确定所述到达角度:根据所述操作实施设备的当前位姿,确定所述操作实施设备中测距测向模块包含的天线中连线方向为水平方向的两根天线;根据确定的两根天线确定的测向信号到达所述操作实施设备的角度,确定所述到达角度。
在一实施例中,确定与操作的方向匹配的目标操作设备之后,定向操作方法还包括:基于方位信息,在对应方位上显示目标操作设备的图标。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又一方面,提供一种定向操作装置,应用于操作实施设备,定向操作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指向目标操作设备的操作;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操作的方向,并确定与操作的方向匹配的目标操作设备;操作模块,用于对确定的目标操作设备实施操作。
在一实施例中,操作实施设备包括测距测向模块;确定与操作的方向匹配的目标操作设备时,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操作的方向,确定目标操作设备所在的方位范围;在方位范围内,通过测距测向模块确定与操作的方向匹配的目标操作设备。
在一实施例中,操作实施设备包括测距测向模块;确定模块还用于通过测距测向模块确定多个候选目标操作设备的方位信息;确定与操作的方向匹配的目标操作设备时,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方位信息,在多个候选目标操作设备中确定与操作的方向匹配的目标操作设备。
在一实施例中,确定与操作的方向匹配的目标操作设备时,确定模块用于:将相对操作实施设备的方位与操作的方向符合预设角度关系的候选目标操作设备确定为目标操作设备;或者将相对操作实施设备的方位与操作的方向符合预设角度关系,且与操作实施设备的距离符合预设距离条件的候选目标操作设备确定为目标操作设备。
在一实施例中,将相对操作实施设备的方位与操作的方向符合预设角度关系,且与操作实施设备的距离符合预设距离条件的候选目标操作设备确定为目标操作设备时,确定模块用于:响应于至少两个候选目标操作设备相对操作实施设备的方位与操作的方向符合预设角度关系,确定操作实施设备与至少两个候选目标操作设备之间的距离;根据预设的操作长度与距离之间的对应关系,将至少两个候选目标操作设备中,距离与指向目标操作设备的操作的长度匹配的候选目标操作设备确定为目标操作设备;或者根据预设的操作手势与距离之间的对应关系,将至少两个候选目标操作设备中,距离与指向目标操作设备的操作手势匹配的候选目标操作设备确定为目标操作设备。
在一实施例中,相对操作实施设备的方位包括与操作实施设备之间测向信号的传输方向;确定操作的方向时,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操作的方向与预设操作参考方向之间的第一夹角;将相对操作实施设备的方位与操作的方向符合预设角度关系的候选目标操作设备确定为目标操作设备,包括:确定候选目标操作设备与操作实施设备之间测向信号的传输方向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和预设测距测向参考方向之间的第二夹角;将与第一夹角之间角度差值符合预设角度阈值的第二夹角对应的候选目标操作设备确定为目标操作设备。
在一实施例中,预设操作参考方向包括:操作实施设备的中轴线方向;或者操作实施设备所在平面内与中轴线垂直直线的方向;预设测距测向参考方向包括:操作实施设备的中轴线方向;或者操作实施设备所在平面内与中轴线垂直直线的方向;或者与操作实施设备所在平面垂直,且与中轴线平行或包含中轴线的平面,该平面与水平面相交的交线所在直线的方向。
在一实施例中,相对操作实施设备的方位包括测向信号到达操作实施设备的到达角度;确定操作的方向时,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操作的方向与预设操作参考方向之间的第三夹角;将相对操作实施设备的方位与操作的方向符合预设角度关系的候选目标操作设备确定为目标操作设备,包括:确定候选目标操作设备与操作实施设备之间的测向信号到达操作实施设备时的到达角度;将与第三夹角之间的角度关系满足预设角度关系的到达角度对应的候选目标操作设备确定为目标操作设备。
在一实施例中,确定模块采用如下方式确定到达角度:根据操作实施设备的当前位姿,确定操作实施设备中测距测向模块包含的天线中连线方向为水平方向的两根天线;根据确定的两根天线确定的测向信号到达操作实施设备的角度,确定到达角度。
在一实施例中,定向操作装置还包括:显示模块,用于确定与操作的方向匹配的目标操作设备之后,基于方位信息,在对应方位上显示目标操作设备的图标。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又一方面,提供定向操作装置,包括:处理器;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其中,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前述任意一项的定向操作方法。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又一个方面,提供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移动终端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移动终端能够执行上述一项所述的定向操作方法。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通过获取指向目标操作设备的操作,确定操作的方向,并确定与操作的方向匹配的目标操作设备,对确定的目标操作设备实施操作,实现了通过带有指向的操作确定目标操作设备以对目标操作设备实施操作,简化操作过程,实现智能化定向操作,进而提升用户体验。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根据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定向操作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定向操作方法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公开又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定向操作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公开又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定向操作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根据本公开又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确定目标操作设备的流程图。
图6是根据本公开又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定向操作方法的示意图。
图7a是根据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第一夹角确定方法示意图。
图7b是根据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预设操作参考方向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第二夹角确定方法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公开又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定向操作方法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确定到达角度的示意图。
图11a~图11b是根据本公开又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确定到达角度的示意图。
图12a是根据本公开又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定向操作方法的流程图。
图12b是根据本公开又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终端方位信息示意图。
图13是根据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定向操作装置框图。
图14是根据本公开又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定向操作装置框图。
图1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装置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发明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发明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图1是根据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定向操作方法的流程图,图2是根据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定向操作方法的示意图。参照图1、图2所示,定向操作方法应用于操作实施设备终端A,终端A对至少一个候选目标操作设备,即终端B、终端C、终端D实施操作。操作实施设备可以是具有显示屏的智能终端、智能平板、智能穿戴设备、个人电子商务助理、个人电脑等电子设备。
如图1、图2所示,定向操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S101中,获取指向目标操作设备的操作。
指向目标操作设备的操作,可以是用于确定目标操作设备,例如,在终端A处获取指向终端B、终端C或终端D的操作。可以理解地,操作所指向的目标操作设备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
指向目标操作设备的操作可以是用户在触摸屏上输入的具有指向性的滑屏操作。在一实施例中,操作实施设备包含可识别滑动操作触摸屏,用于确定指向目标操作设备的操作的方向。
触摸屏可以根据获取到的指向目标操作,例如,用户在触摸屏上输入的具有指向性的滑屏操作,识别滑动操作的运动轨迹,确定指向目标操作设备的操作方向。
如图2所示,终端B位于终端A的左前方,终端C位于终端A的正前方,终端D位于终端A的右前方。即,在终端A的触摸屏上向左上方滑动,指向目标操作设备为终端B;在终端A的触摸屏上向正上方滑动,对应指向终端C为目标操作设备;在终端A的触摸屏上向右上方滑动,对应指向终端D为目标操作设备。
可以理解地,指向目标操作设备的操作,也可以是使操作实施设备发生指向方向改变的运动的操作,例如,带有指向的甩动操作实施设备等,可以是利用操作实施设备自带的陀螺仪、重力感应器,以及协处理器获取操作实施设备运动轨迹的方向。
在步骤S102中,确定操作的方向,并确定与操作的方向匹配的目标操作设备。
例如,可以根据获取到的指向目标操作设备的操作的运动轨迹,确定操作的方向。
通过候选目标操作设备终端B、终端C及终端D分别相对于操作实施设备终端A的方位信息,以及指向目标操作设备的操作的方向,确定与指向目标操作设备的操作的方向匹配的目标操作设备。
在步骤S103中,对确定的目标操作设备实施操作。
本步骤中,操作可以是操作实施设备与目标操作设备直接的任何操作,可以包括操作实施设备与目标操作设备建立连接(连接方式可以是蓝牙、wifi等,这里不做限制),建立连接之后二者之间可以执行任何交互操作,例如可以是文件传输操作,即终端A将文件传输给终端B、终端C或终端D。又例如,可以是音视频播放操作,即终端A将播放音视频推送至终端B、终端C或终端D,在终端B、终端C或终端D处进行呈现。本公开对实施的操作不做限定。
通过本公开的实施例,通过获取指向目标操作设备的操作,确定操作的方向,并确定与操作的方向匹配的目标操作设备,对确定的目标操作设备实施操作,实现了通过带有指向的操作确定目标操作设备以对目标操作设备实施操作,简化操作过程,实现智能化定向操作,进而提升用户体验。
图3是根据本公开又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定向操作方法的流程图,操作实施设备包括测距测向模块,如图3所示,图1中所述的步骤S102确定与操作的方向匹配的目标操作设备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S1021中,根据操作方向,确定目标操作设备所在的方位范围。
确定指向用户目标操作设备的操作的方向,确定目标操作设备所在的方位范围。即目标操作设备所在的方位范围内存在操作实施设备的指向目标操作设备的操作对应的目标操作设备。根据用户指向目标操作设备的操作的方向,确定目标操作设备相对于操作实施设备的方位范围,只需在确定的方位范围内确定操作所指向的目标设备,可以使定向操作更加简便。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可以预先确定操作方向与目标操作设备所在方位的对应关系,例如,操作方向为向操作实施设备中轴线向左偏移x度,对应的目标操作设备所在方位为持操作实施设备用户正前方向左偏移x度加减第一预设角度,那么,目标操作设备所在的访问范围可以为该用户正前方向左偏移x度加减第二预设角度,其中,第一预设角度不大于第二预设角度。可以理解地,操作方向为向操作实施设备中轴线向右偏移以及不偏移(正前方)同理,这里不再赘述。
在步骤S1022中,在方位范围内,通过测距测向模块确定与操作的方向匹配的目标操作设备。
操作实施设备配置的测距测向模块,可以确定方位范围内的候选目标操作设备,与操作实施设备之间的相对距离和/或相对方向。通过候选目标操作设备与操作实施设备之间的相对距离和/或相对方向,从候选目标操作设备中确定与操作的方向匹配的目标操作设备。在目标操作设备所在的方位范围内确定与操作的方向匹配的目标操作设备,缩小了确定目标操作设备的范围,使得定向操作速度提高,且更具有准确性。
图4是根据本公开又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定向操作方法的流程图,操作实施设备包括测距测向模块,如图4所示,定向操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S201中,通过测距测向模块确定多个候选目标操作设备的方位信息。
操作实施设备配置的测距测向模块,可以确定测距测向模块工作范围内的多个候选目标操作设备相对于操作实施设备的相对距离以及相对方向。
在一实施例中,可以是将通过测距测向模块确定多个候选目标操作设备的方位信息进行保存,以便定向操作中可以直接利用保存的多个候选目标操作设备的方位信息,提高定向操作的速度,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可以理解地,多个候选目标操作设备的方位信息也可以用于操作实施设备进行其他操作。
实施时假设通过预设应用程序(APP)实现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定向操作方法,响应于APP启动,或者响应于进入实现定向操作方法的界面,即可触发执行本步骤。
在步骤S202中,获取指向目标操作设备的操作。
在步骤S203中,确定操作的方向,并基于方位信息,在多个候选目标操作设备中确定与操作的方向匹配的目标操作设备。
确定指向目标操作设备的操作的方向,并根据测距测向模块确定多个候选目标操作设备的方位信息,在多个候选目标操作设备中确定与操作的方向匹配的目标操作设备。
在步骤S204中,对确定的目标操作设备实施操作。
在一实施例中,将相对操作实施设备的方位与操作的方向符合预设角度关系的候选目标设备确定为目标操作设备。
预设角度关系,可以是用户根据使用偏好、使用场景自行预先设置。例如,可以根据相对操作实施设备的方位与操作的方向之间符合预设角度关系的候选目标设备确定为目标操作设备。当预设角度为10度时,预设角度关系可以是小于10度,将相对操作实施设备的方位与操作的方向之间的角度差在0度至10度范围之内的候选目标设备确定为目标操作设备。假设操作的方向根据滑屏操作与操作实施设备中轴线之间的夹角确定为向左偏移30度,而多个候选目标操作设备相对操作实施设备的方位包括左前方32度、左前方67度、右前方35度等,那么前方32度可认为符合预设角度关系,可以将左前方32度对应的候选目标操作设备确定为目标操作设备。
还可以是将相对操作实施设备的方位与操作的方向符合预设角度关系,且与操作实施设备的距离符合预设距离条件的候选目标设备确定为目标操作设备。
例如,相对于操作实施设备,在近似的方向上存在多个候选目标操作设备,可以是根据目标操作设备与操作实施设备之间的方位关系以及距离关系确定目标操作设备。延续上例,假设存在两个候选目标操作设备,相对操作实施设备的方位为左前方32度和左前方36度,均符合预设角度关系,那么可以通过候选目标操作设备与操作实施设备的距离关系确定目标操作设备。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预先设置距离阈值,在相对操作实施设备的方位与操作的方向符合预设角度关系时,确定与操作实施设备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阈值的目标操作设备。也可以设置距离阈值范围,在相对操作实施设备的方位与操作的方向符合预设角度关系时,确定与操作实施设备之间的距离在预设距离阈值范围内的目标操作设备,可以实现对目标操作设备的准确定向,便捷定向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根据用户在触摸屏上输入的不同的、具有指向性的滑屏操作确定目标操作设备。可以预先设置滑屏操作的长度(即滑屏轨迹长度)或者手势(即滑屏操作采用的手势)与距离之间的对应关系,即在一个实施例中,将相对操作实施设备的方位与操作的方向符合预设角度关系,且与操作实施设备的距离符合预设距离条件的候选目标设备确定为目标操作设备。
图5是根据本公开又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确定目标操作设备的流程图,如图5所示,确定目标操作设备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S301中,响应于至少两个候选目标操作设备相对操作实施设备的方位与操作的方向符合预设角度关系,确定操作实施设备与至少两个候选目标操作设备之间的距离。
在步骤S302a中,根据预设的操作长度与距离之间的对应关系,将至少两个候选目标操作设备中,距离与指向目标操作设备的操作的长度匹配的候选目标操作设备确定为目标操作设备。
或者,在步骤S302b中,根据预设的操作手势与距离之间的对应关系,将至少两个候选目标操作设备中,距离与指向目标操作设备的操作手势匹配的候选目标操作设备确定为目标操作设备。
例如,当多个候选目标设备与操作实施设备之间的角度均符合预设角度关系时,可以根据在操作实施设备进行滑动操作的滑动轨迹的长、短(即操作长度),确定与操作实施设备之间的距离相对远、近的目标操作设备。滑动轨迹相对较长,即确定与操作实施设备之间距离远的候选目标操作设备为目标操作设备,滑动轨迹相对较短,即确定与操作实施设备之间距离近的候选目标操作设备为目标操作设备,使得用户的定向操作更加灵活,给用户带来便捷的操作体验。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预先存储滑动操作的滑动轨迹的长度与目标操作设备距离的对应关系。滑动轨迹的第一长度范围与目标操作设备的第一距离范围相对应,滑动轨迹的第二长度范围与目标操作设备的第二距离范围相对应,第一长度小于第二长度,第一距离小于第二距离,依次类推。
又例如,还可以是预先设置不同的滑屏操作手势,以区别确定不同距离的目标操作设备。使用单指的滑屏操作,即确定与操作实施设备之间距离近的目标操作设备,使用双指或多指的滑屏操作,即确定与操作实施设备之间距离远的目标操作设备。
在一实施例中,相对操作实施设备的方位包括与操作实施设备之间测向信号的传输方向,图6是根据本公开又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定向操作方法的流程图,如图6所示,定向操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S401中,获取指向目标操作设备的操作。
在步骤S402中,确定操作方向与预设操作参考方向之间的第一夹角。
在步骤S403中,确定候选目标操作设备与操作实施设备之间测向信号的传输方向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和预设测距测向参考方向之间的第二夹角。
在步骤S404中,将与第一夹角之间角度差值符合预设角度阈值的第二夹角对应的候选目标操作设备确定为目标操作设备。
在步骤S405中,对确定的目标操作设备实施操作。
指向目标操作设备的操作是在操作实施设备上实施的操作,例如:滑屏操作,该操作发生在操作实施设备的屏幕上,其操作方向也应该在该屏幕所在平面上,而测向信号的传输发生在传输空间中,那么其传输方向也应该在传输空间中,如果想要利用二者的角度关系确定指向目标操作设备的操作所指向的目标操作设备,可以分别为二者确定参考方向,二者只需分别与自己的参考方向进行比对,再根据比对结果确定目标操作设备。
在一个实施例中,这里的测向信号可以为测距测向模块传输的信号,以UWB模块为例,测向信号可以为UWB信号(例如:带宽大于500MHz或基带带宽和载波频率的比值大于0.2的脉冲信号),测距测向模块通常可以通过该测向信号确定通信对端的角度和位置,这里可以通过测距测向模块直接获取通信对端发送测向信号的传输方向从而进行后续的计算。测向信号的传输方向也可以通过接收的通信对端发送脉冲信号的入射角度(即光源与法线的夹角)来表示,从而得到一根发送端与接收端的径向连线。获取测向信号传输方向的方法可以查阅测距测向模块的相关技术,这里不再赘述。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可以为指向目标操作设备的操作的对应方向确定预设操作参考方向,为测向信号的传输方向确定预设测距测向参考方向,即通过确定操作方向与预设操作参考方向之间的第一夹角来衡量指向目标操作设备的操作的对应方向,通过候选目标操作设备与所述操作实施设备之间测向信号的传输方向和预设测距测向参考方向之间的第二夹角来衡量测向信号的传输方向,最终根据第一夹角和第二夹角之间的角度数值关系确定目标操作设备。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将指向目标操作设备的操作对应的方向、以及测向信号的传输方向进行坐标系转换,即将指向目标操作设备的操作对应的方向、以及测向信号的传输方向整合在同一坐标系中,通过一个参考方向即可以确定二者的角度关系,从而确定出目标操作设备。
可见,有多种方式确定为指向目标操作设备的操作对应的方向、以及测向信号的传输方向确定对应的参考方向,根据确定的参考方向,以及参考方向之间的角度关系,即可确定出目标操作设备。这里并不限制确定指向目标操作设备的操作对应的方向与测向信号的传输方向之间角度关系的实施方式,凡是根据指向目标操作设备的操作对应的方向、以及测向信号的传输方向确定指向目标操作设备的操作所指向目标操作设备的方式均利用了本公开实施例的思想,落入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图7a是根据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第一夹角确定方法示意图。
相对操作实施设备的方位可以是根据候选目标操作设备与操作实施设备之间测向信号的传输方向确定。测向信号由操作实施设备的测距测向模块发送或接收,候选目标操作设备对应接收或发送测向信号,以使得操作实施设备确定目标操作设备相对于操作实施设备的方位信息。
如图7a所示,501、502所示的箭头方向示出了在终端A处指向目标操作设备的操作方向或者操作近似方向,虚线503所在的直线的方向可以为操作实施设备的中轴线方向,即预设操作参考方向,预设操作参考方向作为确定操作方向的参照方向,操作方向与预设操作参考方向之间的第一夹角,即图7a中所述的角1、角2用于衡量操作方向相对于预设操作参考方向的偏移角度。当然,中轴线有两个方向,按照使用习惯,可以将两个方向中与滑动操作方向一致的方向作为预设操作参考方向,即自底向上的方向。
如图7b所示,可以将操作实施设备所在平面中与中轴线503垂直的直线504的方向确定为预设操作参考方向(可以是向左或者向右的方向,这里不做限制),那么同样是501、502所示的指向目标操作设备的操作方向,得到的角1、角2的具体值是不同的,但是,并不违背本公开的设计思想,在有多种角度换算方式的情况下,可以根据候选目标操作设备与操作实施设备的方位的角度确定方式,确定第一夹角和第二夹角便于比较的预设操作参考方向。
在候选目标操作设备中确定目标操作设备时,将与第一夹角之间角度差值符合预设角度阈值的第二夹角对应的设备确定为目标操作设备。即第一夹角与第二夹角之间的角度差值符合预设角度阈值,也就是说,目标操作设备与操作实施设备之间的方位关系与指向目标操作设备的操作的方向一致或近似一致,使得对目标操作设备的确定更加准确。
在一实施例中,预设操作参考方向包括操作实施设备的中轴线方向。在操作实施设备与候选目标操作设备位于同一水平面的情况下,也可以将操作实施设备的中轴线方向或者操作实施设备所在平面内与中轴线垂直直线的方向作为预设测距测向参考方向(需要注意的是,采用不同的预设测距测向参考方向时,第一夹角和第二夹角应符合的角度关系是不同的,可以根据采用的不同测距测向参考方向进行确定,这里不再赘述),但是,考虑到操作实施设备与候选目标操作设备可能不会位于同一水平面,由于指向目标操作设备的操作方向,与操作实施设备的中轴线之间偏移的偏移方向和偏移角度,用于表征所指向的目标操作设备相对操作实施设备操作者之间偏移的偏移方向和偏移角度,以图2中的场景为例,终端A处向左前方的滑屏操作,用于指向位于终端A左前方的终端B,可见,B相对于终端A的偏移可以是相对A左右方向的偏移,而暂时不关心上下方向的偏移。那么,如果操作实施设备与候选目标操作设备不位于同一水平面,测向信号是空间信号,测向信号的传输方向在垂直方向的偏移会影响该空间角度,从而影响得到目标操作设备的准确性。
因此,可以考虑去除测向信号的传输方向在垂直方向的偏移,即可以确定候选目标操作设备与操作实施设备之间测向信号的传输方向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并确定该投影和预设测距测向参考方向之间的第二夹角。并按照如下确定预设测距测向参考方向:与操作实施设备所在平面垂直,且与中轴线平行或包含所述中轴线的平面,该平面与水平面相交的交线所在直线的方向。也就是说,如果操作实施设备的形状是平板状(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等),将该平板所在平面作为操作实施设备所在第一平面,取与第一平面垂直,且与操作实施设备中轴线平行或包含中轴线的第二平面,再取第二平面与水平面相交的交线,该交线所在直线的方向即为预设测距测向参考方向。当然,直线可以有两个方向,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其中一个方向作为预设测距测向参考方向,可以与预设操作参考方向所取方向匹配。假设操作参考方向取操作实施设备中轴线的由操作实施设备底端指向顶端的方向,那么交线所在直线的方向可以取操作实施设备操作者面对的方向,即从操作者指向其对面的方向(假设操作者将操作实施设备拿在面前进行操作)。
图8是根据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第二夹角确定方法示意图,如图8所示,假设终端A为操作实施设备,终端B为候选目标操作设备,图8中610示出了候选目标操作设备(终端B)与操作实施设备(终端A)之间测向信号的传输方向所在的直线,终端A所在平面为第一平面,平面630为与第一平面垂直且与包含终端A中轴线的第二平面,平面630与水平面相交的交线,即图中620所在直线的方向即为预设测距测向参考方向。预设测距测向参考方向作为确定终端B与操作实施设备终端A之间方位关系的参照物,将测向信号所在直线610向水平面投影,得到直线640,直线640与直线620之间的夹角α即为终端B与操作实施设备终端A之间测向信号的传输方向和预设测距测向参考方向之间的第二夹角,第二夹角用于衡量候选目标操作设备相对于操作实施设备的方位。
进一步地,如果存在多个终端B,在确定了第一夹角和多个第二夹角之后,可以将与第一夹角之间的角度差符合预设角度阈值的第二夹角对应的候选目标操作设备确定为目标操作设备。在一种实施例中,配合图8的候选目标操作设备所在方位实施方式,可以采用图7a所示的第一夹角确定方法确定操作实施设备上获取的操作方向,可以将与第一夹角偏离方向一致、且偏离角度最小的第二夹角对应的候选目标操作设备确定为目标操作设备。假设图8中还存在候选目标操作设备终端C,得到终端B的方位信息为:向左偏移32度,终端C的方位信息为:向左便宜36度,而终端A获取到的滑屏操作方向为向左偏移30度,可以将终端B确定为目标操作设备;又假设终端C的方位信息为:向右偏移20度,那么,还是将终端B确定为目标操作设备。
在另一实施例中,可以采用图7b所示的第一夹角确定方法确定操作实施设备上获取的操作方向,只是为了便于第一夹角和第二夹角之间的比较需要进行角度换算,这里不再赘述。
在又一实施例中,相对所述操作实施设备的方位包括测向信号到达操作实施设备的到达角度。图9是根据本公开又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定向操作方法的流程图,如图9所示,定向操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S701中,获取指向目标操作设备的操作。
在步骤S702中,确定操作方向与预设操作参考方向之间的第三夹角。
在步骤S703中,确定候选目标操作设备与操作实施设备之间的测向信号到达操作实施设备时的到达角度。
在步骤S704中,将与第三夹角之间的角度关系满足预设角度关系的到达角度对应的候选目标操作设备确定为目标操作设备。
在步骤S705中,对确定的目标操作设备实施操作。
在上一个实施例中,测距测向模块可以提供接收到的测向信号的传输方向,通过对测向信号的传输方向所在直线在水平面上进行投影,并与预设测距测向参考方向计算得到第二夹角,即将测向信号的传输方向进行了坐标转换,从而得到与第一夹角具有可比性的第二夹角。本实施例中可以直接使用测距测向模块得到的到达角度,而不需要对测向信号的传输方向进行坐标系的转换,即将与第三夹角之间的角度关系满足预设角度关系的到达角度对应的候选目标操作设备确定为目标操作设备。
第三夹角的确定与上述实施例中第一夹角的确定类似,这里不再赘述。
但是,由于终端中天线的数量、位置布局对到达角度都有影响,因此,可以采用如下方式确定到达角度:
根据操作实施设备的当前位姿,确定操作实施设备中测距测向模块包含的天线中连线方向为水平方向的两根天线;
根据确定的两根天线确定的测向信号到达操作实施设备的角度,确定到达角度。
图10是根据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确定到达角度的示意图,参照图10,终端A为操作实施设备,终端B、终端C为候选目标操作设备,α、β分别对应终端C、终端B所发送测向信号相对于终端A的到达角度。
针对终端A中的测距测向模块包含两根天线的情况,该两根天线之间的连线即为到达角度的参考标准,基于该两根天线得到的到达角度即为接收到的入射测向信号与该两根天线连线之间的夹角。基于前述,在本实施例中,通常更关心候选目标操作设备终端B、终端C所在位置与操作实施设备终端A所在位置在水平方向的偏移。那么,如果当前操作实施设备终端A的位姿下,该两根天线连线是水平的或接近水平的(可以设置误差角度,在该误差角度内均认为该两根天线连线是水平的),可以认为接收到的某候选目标操作设备,即终端B、终端C所发送测向信号的到达角度是在水平面内的夹角,即表征了终端B、终端C所在位置在水平方向的偏移角度。
在一种实施例中,配合图10的候选目标操作设备所在方位实施方式,可以采用图7b所示的第一夹角确定方法确定操作实施设备上获取的操作方向,但是,由于水平方向的角度可以是0度到180度,如果第三夹角计算的预设参考方向是在操作实施设备内与中轴线垂直直线的方向(例如图7b中直线504所示方向),并且,如果测距测向模块提供的到达角度参考方向是图10中的x正向,可以将上述垂直直线的x正向确定为预设参考方向,便于第三夹角与到达角度的比较,当然,也可以将上述垂直直线的x负向确定为预设参考方向,只是要进行角度换算。同理,如果测距测向模块提供的到达角度参考方向是图10中的x负向,可以将上述垂直直线的x负向确定为预设参考方向,便于第三夹角与到达角度的比较,也可以将上述垂直直线的x正向确定为预设参考方向,这里不再赘述。
可以将与第一夹角角度差最小的第二夹角对应的候选目标操作设备确定为目标操作设备。假设以x正向为参考方向,图10中得到终端C的到达角度为63度,终端B的到达角度为127度,而终端A获取到的滑屏操作方向对应x正向角度为60度,可以将终端C确定为目标操作设备。
另外,也可以将操作实施设备的中轴线确定为预设操作参考方向(例如图7a中直线503所示方向),相应地在进行第三夹角与到达角度的换算即可,例如,当到达角度α为0度到90度之间时,可以认为候选目标操作设备,例如终端C,向中轴线右侧偏移,当到达角度β为90度到180度之间时,可以认为目标操作设备,例如终端B,向中轴线左侧偏移,从而与第三夹角的衡量标准一致,使二者容易比较。
图11a~图11b是根据本公开又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确定到达角度的示意图,参照图11a,终端A为操作实施设备,终端B、终端C为候选目标操作设备,α、β分别对应终端C、终端B所发送测向信号相对于终端A的到达角度。
针对终端A中的测距测向模块包含三根天线的情况,可以根据终端A的位姿,确定三根天线中当前连线为水平或者接近水平的两根天线,获取该两根天线确定的测向信号到达操作实施设备的角度,并根据该角度确定到达角度。图11b示意性示出了终端A中测距测向模块所包含天线的布局情况,即终端A中的测距测向模块包括三根天线,其中,在终端A的位姿为正向直立的情况下,天线1和天线2之间的连线为水平方向,天线1和天线3之间的连线为竖直方向,那么,对于终端A来说,只要其位姿使天线1和天线2之间的连线处于水平方向,即可使用基于天线1和天线2确定的测向信号的到达角度,该角度即可表征对应候选目标操作设备相对于操作实施设备在水平方向上的角度偏移;相应地,如果终端A的位姿发生变化,假设基于图11b所示位姿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90度,此时天线1和天线3之间的连线为水平方向,可以使用基于天线1和天线3确定的测向信号的到达角度,此时该角度表征对应候选目标操作设备相对于操作实施设备在水平方向上的角度偏移。在根据终端位姿确定提供角度数据的天线之后可以参照上述两根天线的方式确定到达角度,这里不再赘述。
在一实施例中,可以通过终端中的传感器确定终端的当前位姿,例如:角速度传感器、速度传感器等,这里并不限制。可以预先确定终端中测距测向模块所包含天线布局与终端位姿的对应关系,在确定目标操作设备之前,先根据终端当前位姿确定对应的连线处于水平方向的两根天线,将该两根天线提供的角度确定为到达角度,并且在实施过程中,对终端位姿进行监测,如果监测到终端位姿发生变化,及时确定对应连续处于水平方向的两根天线,以便确定出正确的到达角度。
在一实施例中,测距测向模块包括超宽带UWB定位模块。
根据超宽带(Ultra Wide Band,UWB)定位模块得到的距离与角度信息。GPS等基于卫星和基站的定位系统对于室内定位存在盲区,由于卫星及基站信号都很难穿透建筑物,无法实现室内精准定位。基于WiFi、蓝牙技术的定位手段适用于室内定位技术路径相比,但是定位精度远低于UWB。
UWB是一种短距离的无线载波通信技术,不需使用传统通信体制中的正弦载波,而是通过发送和接收具有纳秒或纳秒级以下的极窄脉冲来传输数据,从而具有GHz量级的带宽。解决了困扰传统无线通信技术多年的有关传播方面的重大难题,具有数据传输速率高、功耗低、成本低、穿透能力强、抗多径效果好、安全性高等诸多优点。使用超宽带UWB定位模块作为测距测向模块,可以感应附近配置有超宽带UWB定位模块的终端,并准确判断出彼此的位置关系,定位准确,精度高。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操作实施设备的UWB模块可以是包括2个或2个以上的天线,操作目标设备的UWB模块可以是包含1个或1个以上的天线。
可以理解地,操作实施设备的UWB模块包括2个天线时,2个天线可以确定目标操作设备相对于操作实施设备所成的角度,即目标操作设备为在以操作实施设备的两个天线中点为顶点的、以所成的角度为半径的圆的轨迹线的任意一点。
操作实施设备的UWB模块包括3个天线时,可以实现目标操作设备相对于操作实施设备的三维定位,以操作实施设备的其中两个天线中点为顶点的锥形面可以是2个或者3个。顶点不同的锥形面的交点,即目标操作设备相对于操作实施设备的准确定位。
当操作实施设备的UWB模块的天线,设置于操作实施设备的背部时,使用UWB模块确定目标操作设备的位置时,需要时操作实施设备为竖直,即垂直于水平面,使天线朝向目标操作设备。
操作实施设备的UWB模块的天线设置于操作实施设备的顶部时,使用UWB模块确定目标操作设备的位置时,操作实施设备的可以是竖直也可为水平,使天线朝向目标操作设备。
图12a是根据本公开又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定向操作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2所示,定向操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S801中,通过测距测向模块确定多个候选目标操作设备的方位信息。
方位信息包括操作实施设备与目标操作设备之间的距离和/或角度方向。仍以图2所示为例,通过终端A配置的UWB模块与终端B、终端C及终端D配置的UWB模块进行测向信号的传输,进行测距测向操作,获取终端B、终端C及终端D相对于终端A的距离和/或角度方向。以利用终端B、终端C及终端D相对于终端A的距离和/或角度方向,确定与指向目标操作设备的操作的方向匹配的目标操作设备。
通过测距测向模块确定多个候选目标操作设备的方位信息可以采用前述的获取多个候选目标操作设备的测向信号的传输方向,并将传输方向所在直线向水平面投影,并与预设测距测向参考方向进行角度计算,确定该多个候选目标操作设备相对于操作实施设备的方位信息;或者,可以获取多个候选目标操作设备的到达角度,根据多个到达角度确定该多个候选目标操作设备相对于操作实施设备的方位信息。对应实施方式请见前述内容,这里不赘述。
在步骤S802中,基于方位信息,在操作实施设备显示界面对应位置上显示表征候选目标操作设备的图标。
在本公开一实施例中,操作实施设备终端A,对终端B、终端C和/或终端D实施操作,可以在操作实施设备终端A处,将终端B、终端C及终端D的方位信息进行示意性显示。如图12b所示,可以基于方位信息,在对应方位上显示终端B、终端C及终端D的图标。用户可以直观地感知终端B、终端C、终端D与自身的相对方位关系,基于方位信息,指向目标操作设备的操作,以确定目标操作设备。
在本公开一实施例中,还可以在终端A处以列表形式显示终端B、终端C及终端D与终端A相对距离以及角度,使显示更加简洁,便于存在多个目标操作设备时,向用户提供多个目标操作设备的方位信息。
实施时假设通过预设应用程序(APP)实现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定向操作方法,响应于APP启动,或者响应于进入实现定向操作方法的界面,即可触发执行步骤S801和步骤S802。
在步骤S803中,获取指向目标操作设备的操作。
在步骤S804中,确定操作的方向,并基于方位信息,在多个候选目标操作设备中确定与操作的方向匹配的目标操作设备。
在步骤S805中,对确定的目标操作设备实施操作。
图13是根据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定向操作装置的框图。定向操作装置应用于操作实施设备,参照图13,定向操作装置400包括:获取模块410、确定模块420和操作模块430。
获取模块410,用于获取指向目标操作设备的操作。
确定模块420,用于确定操作的方向,并确定与操作的方向匹配的目标操作设备。
操作模块430,用于对确定的目标操作设备实施操作。
在一实施例中,操作实施设备包括测距测向模块;确定与操作的方向匹配的目标操作设备时,确定模块420用于:根据操作的方向,确定目标操作设备所在的方位范围;在方位范围内,通过测距测向模块确定与操作的方向匹配的目标操作设备。
在一实施例中,操作实施设备包括测距测向模块;确定模块420还用于通过测距测向模块确定多个候选目标操作设备的方位信息;确定与操作的方向匹配的目标操作设备时,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方位信息,在多个候选目标操作设备中确定与操作的方向匹配的目标操作设备。
在一实施例中,确定与操作的方向匹配的目标操作设备时,确定模块420用于:将相对操作实施设备的方位与操作的方向符合预设角度关系的候选目标操作设备确定为目标操作设备;或者将相对操作实施设备的方位与操作的方向符合预设角度关系,且与操作实施设备的距离符合预设距离条件的候选目标操作设备确定为目标操作设备。
在一实施例中,将相对操作实施设备的方位与操作的方向符合预设角度关系,且与操作实施设备的距离符合预设距离条件的候选目标操作设备确定为目标操作设备时,确定模块420用于:响应于至少两个候选目标操作设备相对操作实施设备的方位与操作的方向符合预设角度关系,确定操作实施设备与至少两个候选目标操作设备之间的距离;根据预设的操作长度与距离之间的对应关系,将至少两个候选目标操作设备中,距离与指向目标操作设备的操作的长度匹配的候选目标操作设备确定为目标操作设备;或者根据预设的操作手势与距离之间的对应关系,将至少两个候选目标操作设备中,距离与指向目标操作设备的操作手势匹配的候选目标操作设备确定为目标操作设备。
在一实施例中,相对操作实施设备的方位包括与操作实施设备之间测向信号的传输方向;确定操作的方向时,确定模块420用于:确定操作方向与预设操作参考方向之间的第一夹角;将相对操作实施设备的方位与操作的方向符合预设角度关系的候选目标操作设备确定为目标操作设备,包括:确定候选目标操作设备与操作实施设备之间测向信号的传输方向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和预设测距测向参考方向之间的第二夹角;将与第一夹角之间角度差值符合预设角度阈值的第二夹角对应的候选目标操作设备确定为目标操作设备。
在一实施例中,预设操作参考方向包括:操作实施设备的中轴线方向;或者操作实施设备所在平面内与中轴线垂直直线的方向;预设测距测向参考方向包括:操作实施设备的中轴线方向;或者操作实施设备所在平面内与中轴线垂直直线的方向;或者与操作实施设备所在平面垂直,且与中轴线平行或包含中轴线的平面,该平面与水平面相交的交线所在直线的方向。
在一实施例中,相对操作实施设备的方位包括测向信号到达操作实施设备的到达角度;确定操作的方向时,确定模块420用于:确定操作方向与预设操作参考方向之间的第三夹角;将相对操作实施设备的方位与操作的方向符合预设角度关系的候选目标操作设备确定为目标操作设备,包括:确定候选目标操作设备与操作实施设备之间的测向信号到达操作实施设备时的到达角度;将与第三夹角之间的角度关系满足预设角度关系的到达角度对应的候选目标操作设备确定为目标操作设备。
在一实施例中,确定模块420采用如下方式确定到达角度:根据操作实施设备的当前位置,确定操作实施设备中测距测向模块包含的天线中连线方向为水平方向的两根天线;根据确定的两根天线确定的测向信号到达操作实施设备的角度,确定到达角度。
在一实施例中,测距测向模块包括超宽带UWB定位模块。
图14是根据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定向操作装置的框图,参照图14,定向操作装置400还包括:显示模块440。
显示模块440用于基于方位信息,在对应方位上显示目标操作设备图标。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图1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定向操作装置的框图。例如,定向操作装置800可以是移动电话,计算机,数字广播终端,消息收发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设备,医疗设备,健身设备,个人数字助理等。
参照图15,定向操作装置800可以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组件:处理组件802,存储器804,电力组件806,多媒体组件808,音频组件810,输入/输出(I/O)的接口812,传感器组件814,以及通信组件816。
处理组件802通常控制定向操作装置800的整体操作,诸如与显示,电话呼叫,数据通信,相机操作和记录操作相关联的操作。处理组件8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820来执行指令,以完成上述的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此外,处理组件8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模块,便于处理组件802和其他组件之间的交互。例如,处理组件802可以包括多媒体模块,以方便多媒体组件808和处理组件802之间的交互。
存储器804被配置为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定向操作800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定向操作装置800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联系人数据,电话簿数据,消息,图片,视频等。存储器804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电力组件806为定向操作装置800的各种组件提供电力。电力组件806可以包括电源管理系统,一个或多个电源,及其他与为定向操作装置800生成、管理和分配电力相关联的组件。
多媒体组件808包括在所述定向操作装置800和用户之间的提供一个输出接口的屏幕。在一些实施例中,屏幕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器(LCD)和触摸面板(TP)。如果屏幕包括触摸面板,屏幕可以被实现为触摸屏,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信号。触摸面板包括一个或多个触摸传感器以感测触摸、滑动和触摸面板上的手势。所述触摸传感器可以不仅感测触摸或滑动动作的边界,而且还监测与所述触摸或滑动操作相关的持续时间和压力。在一些实施例中,多媒体组件808包括一个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当定向操作装置800处于操作模式,如拍摄模式或视频模式时,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可以接收外部的多媒体数据。每个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可以是一个固定的光学透镜系统或具有焦距和光学变焦能力。
音频组件810被配置为输出和/或输入音频信号。例如,音频组件810包括一个麦克风(MIC),当定向操作装置800处于操作模式,如呼叫模式、记录模式和语音识别模式时,麦克风被配置为接收外部音频信号。所接收的音频信号可以被进一步存储在存储器804或经由通信组件816发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组件810还包括一个电梯消杀,用于输出音频信号。
I/O接口812为处理组件802和外围接口模块之间提供接口,上述外围接口模块可以是键盘,点击轮,按钮等。这些按钮可包括但不限于:主页按钮、音量按钮、启动按钮和锁定按钮。
传感器组件814包括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用于为定向操作装置800提供各个方面的状态评估。例如,传感器组件814可以检测到定向操作装置800的打开/关闭状态,组件的相对定位,例如所述组件为定向操作装置800的显示器和小键盘,传感器组件814还可以检测定向操作装置800或定向操作装置800一个组件的位置改变,用户与定向操作装置800接触的存在或不存在,定向操作装置800方位或加速/减速和定向操作装置800的温度变化。传感器组件814可以包括接近传感器,被配置用来在没有任何的物理接触时检测附近物体的存在。传感器组件814还可以包括光传感器,如CMOS或CCD图像传感器,用于在成像应用中使用。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传感器组件814还可以包括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磁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
通信组件816被配置为便于定向操作装置800和其他设备之间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定向操作装置800可以接入基于通信标准的无线网络,如WiFi,2G或8G,或它们的组合。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组件816经由广播信道接收来自外部广播管理系统的广播信号或广播相关信息。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通信组件816还包括近场通信(NFC)模块,以促进短程通信。例如,在NFC模块可基于射频识别(RFID)技术,红外数据协会(IrDA)技术,超宽带(UWB)技术,蓝牙(BT)技术和其他技术来实现。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定向操作装置80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上述方法。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指令的存储器804,上述指令可由定向操作装置800的处理器820执行以完成上述方法。例如,所述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发明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发明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发明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22)

1.一种定向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操作实施设备,所述定向操作方法包括:
获取指向目标操作设备的操作;
确定所述操作的方向,并确定与所述操作的方向匹配的目标操作设备;
对确定的所述目标操作设备实施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向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实施设备包括测距测向模块;
所述确定与所述操作的方向匹配的目标操作设备,包括:
根据所述操作的方向,确定所述目标操作设备所在的方位范围;
在所述方位范围内,通过所述测距测向模块确定与所述操作的方向匹配的目标操作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向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实施设备包括测距测向模块;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测距测向模块确定多个候选目标操作设备的方位信息;
所述确定与所述操作的方向匹配的目标操作设备,包括:
基于所述方位信息,在所述多个候选目标操作设备中确定与所述操作的方向匹配的目标操作设备。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定向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与所述操作的方向匹配的目标操作设备,包括:
将相对所述操作实施设备的方位与所述操作的方向符合预设角度关系的候选目标操作设备确定为所述目标操作设备;或者
将相对所述操作实施设备的方位与所述操作的方向符合预设角度关系,且与所述操作实施设备的距离符合预设距离条件的候选目标操作设备确定为所述目标操作设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定向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相对所述操作实施设备的方位与所述操作的方向符合预设角度关系,且与所述操作实施设备的距离符合预设距离条件的候选目标操作设备确定为所述目标操作设备,包括:
响应于至少两个候选目标操作设备相对所述操作实施设备的方位与所述操作的方向符合预设角度关系,确定所述操作实施设备与所述至少两个候选目标操作设备之间的距离;
根据预设的操作长度与距离之间的对应关系,将所述至少两个候选目标操作设备中,距离与所述指向目标操作设备的操作的长度匹配的候选目标操作设备确定为目标操作设备;或者
根据预设的操作手势与距离之间的对应关系,将所述至少两个候选目标操作设备中,距离与所述指向目标操作设备的操作手势匹配的候选目标操作设备确定为目标操作设备。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定向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对所述操作实施设备的方位包括与所述操作实施设备之间测向信号的传输方向;
确定所述操作的方向,包括:
确定所述操作的方向与预设操作参考方向之间的第一夹角;
将相对所述操作实施设备的方位与所述操作的方向符合预设角度关系的候选目标操作设备确定为所述目标操作设备,包括:
确定候选目标操作设备与所述操作实施设备之间测向信号的传输方向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和预设测距测向参考方向之间的第二夹角;
将与所述第一夹角之间角度差值符合预设角度阈值的第二夹角对应的候选目标操作设备确定为目标操作设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定向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操作参考方向包括:所述操作实施设备的中轴线方向;或者所述操作实施设备所在平面内与所述中轴线垂直直线的方向;
所述预设测距测向参考方向包括:所述操作实施设备的中轴线方向;或者所述操作实施设备所在平面内与所述中轴线垂直直线的方向;或者与所述操作实施设备所在平面垂直,且与所述中轴线平行或包含所述中轴线的平面,该平面与水平面相交的交线所在直线的方向。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定向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对所述操作实施设备的方位包括测向信号到达所述操作实施设备的到达角度;
确定所述操作的方向,包括:
确定所述操作的方向与预设操作参考方向之间的第三夹角;
将相对所述操作实施设备的方位与所述操作的方向符合预设角度关系的候选目标操作设备确定为所述目标操作设备,包括:
确定候选目标操作设备与所述操作实施设备之间的测向信号到达所述操作实施设备时的到达角度;
将与所述第三夹角之间的角度关系满足预设角度关系的到达角度对应的候选目标操作设备确定为目标操作设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定向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下方式确定所述到达角度:
根据所述操作实施设备的当前位姿,确定所述操作实施设备中测距测向模块包含的天线中连线方向为水平方向的两根天线;
根据确定的两根天线确定的测向信号到达所述操作实施设备的角度,确定所述到达角度。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定向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多个候选目标操作设备的方位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方位信息,在所述操作实施设备显示界面的对应位置上显示表征所述候选目标操作设备的图标。
11.一种定向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操作实施设备,所述定向操作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指向目标操作设备的操作;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操作的方向,并确定与所述操作的方向匹配的目标操作设备;
操作模块,用于对确定的所述目标操作设备实施操作。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定向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实施设备包括测距测向模块;
确定与所述操作的方向匹配的目标操作设备时,所述确定模块用于:
根据所述操作的方向,确定所述目标操作设备所在的方位范围;
在所述方位范围内,通过所述测距测向模块确定与所述操作的方向匹配的目标操作设备。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定向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实施设备包括测距测向模块;
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通过所述测距测向模块确定多个候选目标操作设备的方位信息;
确定与所述操作的方向匹配的目标操作设备时,所述确定模块用于:
基于所述方位信息,在所述多个候选目标操作设备中确定与所述操作的方向匹配的目标操作设备。
14.根据权利要求11-13任一项所述的定向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确定与所述操作的方向匹配的目标操作设备时,所述确定模块用于:
将相对所述操作实施设备的方位与所述操作的方向符合预设角度关系的候选目标操作设备确定为所述目标操作设备;或者
将相对所述操作实施设备的方位与所述操作的方向符合预设角度关系,且与所述操作实施设备的距离符合预设距离条件的候选目标操作设备确定为所述目标操作设备。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定向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将相对所述操作实施设备的方位与所述操作的方向符合预设角度关系,且与所述操作实施设备的距离符合预设距离条件的候选目标操作设备确定为所述目标操作设备时,所述确定模块用于:
响应于至少两个候选目标操作设备相对所述操作实施设备的方位与所述操作的方向符合预设角度关系,确定所述操作实施设备与所述至少两个候选目标操作设备之间的距离;
根据预设的操作长度与距离之间的对应关系,将所述至少两个候选目标操作设备中,距离与所述指向目标操作设备的操作的长度匹配的候选目标操作设备确定为目标操作设备;或者
根据预设的操作手势与距离之间的对应关系,将所述至少两个候选目标操作设备中,距离与所述指向目标操作设备的操作手势匹配的候选目标操作设备确定为目标操作设备。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定向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对所述操作实施设备的方位包括与所述操作实施设备之间测向信号的传输方向;
确定所述操作的方向时,所述确定模块用于:
确定所述操作的方向与预设操作参考方向之间的第一夹角;
将相对所述操作实施设备的方位与所述操作的方向符合预设角度关系的候选目标操作设备确定为所述目标操作设备,包括:
确定候选目标操作设备与所述操作实施设备之间测向信号的传输方向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和预设测距测向参考方向之间的第二夹角;
将与所述第一夹角之间角度差值符合预设角度阈值的第二夹角对应的候选目标操作设备确定为目标操作设备。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定向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操作参考方向包括:所述操作实施设备的中轴线方向;或者所述操作实施设备所在平面内与所述中轴线垂直直线的方向;
所述预设测距测向参考方向包括:所述操作实施设备的中轴线方向;或者所述操作实施设备所在平面内与所述中轴线垂直直线的方向;或者与所述操作实施设备所在平面垂直,且与所述中轴线平行或包含所述中轴线的平面,该平面与水平面相交的交线所在直线的方向。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定向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对所述操作实施设备的方位包括测向信号到达所述操作实施设备的到达角度;
确定所述操作的方向时,所述确定模块用于:
确定所述操作的方向与预设操作参考方向之间的第三夹角;
将相对所述操作实施设备的方位与所述操作的方向符合预设角度关系的候选目标操作设备确定为所述目标操作设备,包括:
确定候选目标操作设备与所述操作实施设备之间的测向信号到达所述操作实施设备时的到达角度;
将与所述第三夹角之间的角度关系满足预设角度关系的到达角度对应的候选目标操作设备确定为目标操作设备。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定向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采用如下方式确定所述到达角度:
根据所述操作实施设备的当前位姿,确定所述操作实施设备中测距测向模块包含的天线中连线方向为水平方向的两根天线;
根据确定的两根天线确定的测向信号到达所述操作实施设备的角度,确定所述到达角度。
20.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定向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显示模块,用于确定与所述操作的方向匹配的目标操作设备之后,基于所述方位信息,在对应方位上显示所述目标操作设备的图标。
21.一种定向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权利要求1至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定向操作方法。
22.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移动终端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移动终端能够执行权利要求1至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定向操作方法。
CN202010340448.3A 2020-04-26 2020-04-26 定向操作方法、定向操作装置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161092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40448.3A CN111610923B (zh) 2020-04-26 2020-04-26 定向操作方法、定向操作装置及存储介质
US17/022,002 US11314345B2 (en) 2020-04-26 2020-09-15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directional operation, and storage medium
EP20198716.1A EP3901736A1 (en) 2020-04-26 2020-09-28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directional operation, and storage mediu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40448.3A CN111610923B (zh) 2020-04-26 2020-04-26 定向操作方法、定向操作装置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10923A true CN111610923A (zh) 2020-09-01
CN111610923B CN111610923B (zh) 2022-08-05

Family

ID=722032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40448.3A Active CN111610923B (zh) 2020-04-26 2020-04-26 定向操作方法、定向操作装置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314345B2 (zh)
EP (1) EP3901736A1 (zh)
CN (1) CN111610923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99556A (zh) * 2020-11-11 2021-02-2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网络连接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3138560A (zh) * 2021-04-12 2021-07-2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终端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WO2022197282A1 (en) * 2021-03-15 2022-09-22 Google Llc Devices for gesture detection that incorporate ultra-wideband (uwb) transceivers
US12008936B2 (en) 2020-11-11 2024-06-1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displaying user interface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19584B (zh) * 2019-09-02 2021-07-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近距离传输信息的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4090140A (zh) * 2020-08-05 2022-02-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指向操作的设备之间的交互方法及电子设备
US20230024254A1 (en) * 2021-07-26 2023-01-26 Google Llc Gesture Controls Using Ultra Wide Band
CN115237289B (zh) * 2022-07-01 2024-02-23 杭州涂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热区范围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4107187A1 (en) * 2022-11-16 2024-05-23 Google Llc Point and gesture control of remote devices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98030A (zh) * 2002-09-27 2004-05-19 ���µ�����ҵ��ʽ���� 遥控装置
CN103109257A (zh) * 2010-06-25 2013-05-15 诺基亚公司 用于在通信设备之间传送信息项的装置和方法
CN103826007A (zh) * 2014-02-17 2014-05-28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对终端进行遥控的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04718523A (zh) * 2012-10-31 2015-06-17 英特尔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 选择设备以进行数据事务
CN106162864A (zh) * 2015-04-10 2016-11-23 周海贤 基于角度测量的室内定位系统
US20170004806A1 (en) * 2015-07-01 2017-01-05 Thomas Joseph Edwards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enable smartphones and computer tablet devices to communicate with interactive devices
CA3043686A1 (en) * 2018-07-31 2020-01-31 Middle Chart,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ugmented virtual models and orienteeri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218122B2 (en) 2011-12-29 2015-12-22 Rovi Guide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settings across devices based on user gestures
CN103257817A (zh) 2012-02-21 2013-08-21 海尔集团公司 共享设备的确定方法和文件传输方法及系统
US20140325371A1 (en) 2013-04-26 2014-10-30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Media hand-off with graphical device selection
KR102324079B1 (ko) * 2015-03-20 2021-11-0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각도 추정 방법 및 그 전자 장치
US20160370450A1 (en) * 2015-06-22 2016-12-22 Sony Mobile Communications Inc. Methods, device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determining relative direction of remote rf signal source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98030A (zh) * 2002-09-27 2004-05-19 ���µ�����ҵ��ʽ���� 遥控装置
CN103109257A (zh) * 2010-06-25 2013-05-15 诺基亚公司 用于在通信设备之间传送信息项的装置和方法
CN104718523A (zh) * 2012-10-31 2015-06-17 英特尔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 选择设备以进行数据事务
CN103826007A (zh) * 2014-02-17 2014-05-28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对终端进行遥控的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06162864A (zh) * 2015-04-10 2016-11-23 周海贤 基于角度测量的室内定位系统
US20170004806A1 (en) * 2015-07-01 2017-01-05 Thomas Joseph Edwards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enable smartphones and computer tablet devices to communicate with interactive devices
CA3043686A1 (en) * 2018-07-31 2020-01-31 Middle Chart,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ugmented virtual models and orienteering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VELI BAYAR: "Detection of the smart phone position on user using inertial sensors", 《 2016 24TH SIGNAL PROCESSING AND COMMUNICATION APPLICATION CONFERENCE (SIU)》 *
陈锐志: "基于智能手机的室内定位技术的发展现状和挑战", 《测绘学报》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99556A (zh) * 2020-11-11 2021-02-2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网络连接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2399556B (zh) * 2020-11-11 2023-06-0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网络连接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US12008936B2 (en) 2020-11-11 2024-06-1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displaying user interface
WO2022197282A1 (en) * 2021-03-15 2022-09-22 Google Llc Devices for gesture detection that incorporate ultra-wideband (uwb) transceivers
CN113138560A (zh) * 2021-04-12 2021-07-2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终端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314345B2 (en) 2022-04-26
CN111610923B (zh) 2022-08-05
US20210333889A1 (en) 2021-10-28
EP3901736A1 (en) 2021-10-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10923B (zh) 定向操作方法、定向操作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1343058B (zh) 设备控制方法、装置、控制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1516377B2 (en) Terminal, focu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US10194273B2 (en) Positioning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1669208B (zh) 天线选择方法及第一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05093178A (zh) 终端定位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105064A (zh) 定位设备的方法及装置
EP3002607B1 (en) Object positioning method and device thereof
JP2016522895A (ja) 測位・ナビゲーション方法、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US11570745B2 (en) Position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1343714B (zh) 终端定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6533907B (zh) 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12179352A (zh) 空间地图构建方法及装置、移动控制方法及装置、介质
CN109587188B (zh) 确定终端设备之间相对位置关系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2019895B (zh) 功能操作控制方法、功能操作控制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8036795B (zh) 路径获取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WO2022237071A1 (zh) 定位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
US10049556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ositioning objects
EP3742186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sensing terminal action
CN113453146B (zh) 设备交互控制方法、设备交互控制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5774487A (zh)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人机交互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692994A (zh) 终端设备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芯片
CN117768833A (zh) 一种寻物指引方法以及装置
CN116506921A (zh) 数据流量分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介质
CN112860827A (zh) 设备间交互控制方法、设备间交互控制装置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