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04808A - 研磨机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研磨机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04808A
CN111604808A CN202010543620.5A CN202010543620A CN111604808A CN 111604808 A CN111604808 A CN 111604808A CN 202010543620 A CN202010543620 A CN 202010543620A CN 111604808 A CN111604808 A CN 1116048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stone
pressing
rod
reciprocating
grin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4362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04808B (zh
Inventor
陈庚
师惠涛
邢书涛
刘博�
李云娜
周艳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RC Shijiazhua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RRC Shijiazhua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RRC Shijiazhua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RRC Shijiazhua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54362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04808B/zh
Publication of CN1116048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048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048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0480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37/00Lapping machines or devices; Accessories
    • B24B37/04Lapping machines or devices; Accessories designed for working plane surfaces
    • B24B37/042Lapping machines or devices; Accessories designed for working plane surfaces operating processe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37/00Lapping machines or devices; Accessories
    • B24B37/11Lapping too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37/00Lapping machines or devices; Accessories
    • B24B37/34Accesso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inish Polishing, Edge Sharpening, And Grinding By Specific Grind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研磨机及其使用方法,属于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包括往复运动机构、油石、压紧机构、拨杆以及复位机构,所述油石固设于所述往复运动机构的一端,所述油石用于伸入阀座内并抵接于所述阀座内的待研磨面上;所述压紧机构一端伸入所述阀座内并抵接于所述油石的顶面,所述压紧机构上沿往复运动路径间隔设有两个挡片;所述拨杆设于所述往复运动机构上,所述拨杆位于两个所述挡片之间,当所述油石沿往复运动路径移动超过预设范围时,所述拨杆用于拨动其中一个所述挡片以带动所述压紧机构靠近所述油石的中部;所述复位机构与所述压紧机构的另一端连接。本发明研磨机保证研磨效率,保证研磨面的质量精度,同时也提高了油石磨损面的均匀性。

Description

研磨机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研磨机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铁路制动阀类的滑阀套工作面都是采用油石进行机械或人工研磨,其研磨方式均是在油石的两端进行施压,通过油石的往复移动实现研磨,在现有研磨方式中油石只能在短距离往复移动,行程受到限制;一旦油石的研磨路径过长,会导致油石的一端的压紧力较大,另一端脱离研磨面的现象,造成油石对研磨面的端部研磨时与对研磨面中部进行研磨的时候压紧力不同,造成最终的研磨面不够平整,研磨质量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研磨机及其使用方法,旨在解决现有研磨装置油石行程较短,油石移动距离过长会由于受力不均造成的研磨质量低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研磨机,包括:
往复运动机构;
油石,固设于所述往复运动机构的一端,所述油石用于伸入阀座内并抵接于所述阀座内的待研磨面上;
压紧机构,一端伸入所述阀座内并抵接于所述油石的顶面,所述压紧机构上沿往复运动路径间隔设有两个挡片;
拨杆,设于所述往复运动机构上,所述拨杆位于两个所述挡片之间,当所述油石沿往复运动路径移动超过预设范围时,所述拨杆用于拨动其中一个所述挡片以带动所述压紧机构靠近所述油石的中部;以及
复位机构,与所述压紧机构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复位机构用于沿往复运动路径为所述压紧机构提供弹性复位力。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压紧机构包括:
压杆,为圆柱型杆,所述压杆的一端抵接于所述油石的顶面,另一端与所述复位机构连接;
导向组件,套设于所述压杆外周,用于在所述压杆的轴向上对所述压杆进行导向;
支架,通过第一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导向组件,所述第一转轴分别垂直于上下方向和所述压杆的轴向;以及
顶起组件,位于所述支架与所述复位机构之间,且用于顶撑所述压杆进行径向运动。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压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压紧轮,所述油石顶部设有用于与所述压紧轮配合的卡槽;
所述导向组件包括:
导向轴承,套设在所述压杆外周,且用于随所述压杆的周向运动转动;以及
轴承座,设于所述导向轴承的外周,所述轴承座与所述支架通过所述第一转轴转动连接。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支架为开口向上的U型框架,所述导向组件位于所述支架的两支臂之间,所述导向组件的两侧分别通过第一转轴与所述支架的两支臂转动连接。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顶起组件包括:
托轮,用于与压杆接触;
托轮架,转动连接于所述托轮;
连接杆,分别与所述托轮架和所述导向组件连接;以及
压紧气缸,所述压紧气缸与所述托轮架分离设置,且用于顶撑所述托轮架。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复位机构包括:
弹簧架;以及
复位弹簧,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复位弹簧分别连接于所述压杆与所述弹簧架之间,在自由状态下,所述复位弹簧垂直于所述压杆轴线,所述复位弹簧用于对所述压杆的轴向运动、径向运动和周向运动提供弹性复位力。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复位弹簧设有两组,且分别设于所述压杆的上下两侧。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弹簧架上设有向所述压杆延伸的安装杆,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安装杆。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压杆上设有用于与所述复位弹簧挂接的挂轴。
本发明提供的研磨机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研磨机在使用时,先将油石放入阀座内的待研磨面上,然后通过压紧机构的一端抵接在油石的顶面,最后将往复运动机构与油石连接,在静止状态,拨杆处于两个挡片之间,开启往复运动机构,带动油石在往复运动路径上进行往复运动,实现对待研磨面上进行研磨,在往复运动机构往复运动的过程中,拨杆也随之进行往复运行,当拨杆到达挡片的位置时,推动挡片,挡片带动压紧机构向远离复位机构的方向运动时,复位机构提供压紧机构靠近复位机构的方向力,以此往复,实现压紧机构的一端在油石的顶面往复运动,直至完成研磨。本发明研磨机在油石往复运动的过程中,在正常状态下压紧机构压紧端在往复运动路径上的位置基本不变,当油石某一端面与压紧机构的压紧端的最短距离达到预设值的时候,拨杆会接触并推动挡片,使得挡片带动压紧机构向靠近油石中心位置的方向移动,从而保证不论油石处于运动范围内的什么位置,压紧轮都可以在一定位置上压紧油石,使油石能与阀座的待研磨面充分接触,从而保证研磨效率,保证研磨面的质量精度;当油石对待研磨面的两端进行研磨时,研磨面端部的位置相对靠近油石的端部,但是由于压紧机构也是在往复运动且始终抵接于油石,当压紧机构的端部靠近油石的端部,油石端部受力增大,磨损相对增加,抵消部分由于油石端部研磨形成少于中部而产生的磨耗偏少的情况,实现了油石磨损面的均匀性,提高研磨面的平面度;油石与压紧机构都进行往复运动,延长了油石的行程,可以研磨的面积增大,提高研磨效率。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研磨机使用方法,通过上述研磨机实施,包括如下步骤:
将所述油石放置于所述阀座内的待研磨面上;
将所述油石与所述往复运动机构连接;
将压紧机构的一端伸入所述阀座内并抵接于所述油石的顶面;
调整所述拨杆处于两个所述挡片的中间位置,调整所述压紧机构的端部处于所述油石长度方向上的中间位置;
启动所述往复运动机构,带动所述油石在所述阀座内往复运动,直至研磨完成。
本发明提供的研磨机使用方法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研磨机使用方法先将油石放置于阀座内的待研磨面上,并使油石与往复运动机构连接;将压紧机构的一端伸入阀座内并抵接于油石的顶面;调整拨杆处于两个挡片的中间位置,调整压紧机构的端部处于油石长度方向上的中间位置;启动往复运动机构,带动油石在阀座内往复运动,直至研磨完成。本发明研磨机在油石往复运动的过程中,往复运动机构带动油石与拨杆同步移动,在正常状态下压紧机构压紧端在往复运动路径上的位置基本不变;当油石某一端面与压紧机构的压紧端的最短距离达到预设值的时候,由于拨杆对挡片的拨动,挡片会带动压紧机构向靠近油石的中间位置移动,从而保证不论油石处于运动范围内的什么位置,压紧轮都可以在靠近油石中间位置上压紧油石,提高油石磨损面的均匀性,保证研磨面的研磨质量,提高研磨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研磨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C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顶起组件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导向组件和支架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中压紧轮和油石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1中复位机构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研磨机的使用过程状态变化图。
图中:1、往复运动机构;2、油石;3、压紧机构;31、压杆;32、导向组件;321、导向轴承;322、轴承座;33、支架;34、顶起组件;341、托轮;342、托轮架;343、连接杆;344、压紧气缸;4、拨杆;5、复位机构;501、弹簧架;502、复位弹簧;6、挡片;7、第一转轴;8、压紧轮;9、卡槽;10、滚轮;11、第二转轴;12、安装杆;13、挂轴;14、牵引杆;15、阀座;16、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9,现对本发明提供的研磨机进行说明。研磨机,包括往复运动机构1、油石2、压紧机构3、拨杆4以及复位机构5,油石2固设于往复运动机构1的一端,油石2用于伸入阀座15内并抵接于阀座15内的待研磨面上;压紧机构3一端伸入阀座15内并抵接于油石2的顶面,压紧机构3上沿往复运动路径间隔设有两个挡片6;拨杆4设于往复运动机构1上,拨杆4位于两个挡片6之间,当油石2沿往复运动路径移动超过预设范围时,拨杆4用于拨动其中一个挡片6以带动压紧机构3靠近油石2的中部;复位机构5与压紧机构3的另一端连接,复位机构5用于沿往复运动路径为压紧机构3提供弹性复位力。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阀座15、压紧机构3以及复位机构5可以固定于底座16上,也可以直接放置或固定于地面上。
本发明提供的研磨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研磨机在使用时,先将油石2放入阀座15内的待研磨面上,然后通过压紧机构3的一端抵接在油石2的顶面,最后将往复运动机构1与油石2连接,在静止状态,拨杆4处于两个挡片6之间,开启往复运动机构1,带动油石2在往复运动路径上进行往复运动,实现对待研磨面上进行研磨,在往复运动机构1往复运动的过程中,拨杆4也随之进行往复运行,当拨杆4到达挡片6的位置时,推动挡片6,挡片6带动压紧机构3向远离复位机构5的方向运动时,复位机构5提供压紧机构3靠近复位机构5的方向力,以此往复,实现压紧机构3的一端在油石2的顶面往复运动,直至完成研磨。本发明研磨机在油石2往复运动的过程中,在正常状态下压紧机构3压紧端在往复运动路径上的位置基本不变,当油石2某一端面与压紧机构3的压紧端的最短距离达到预设值的时候,拨杆4会接触并推动挡片6,使得挡片6带动压紧机构3向靠近油石2中心位置的方向移动,从而保证不论油石2处于运动范围内的什么位置,压紧轮8都可以在一定位置上压紧油石2,使油石2能与阀座15的待研磨面充分接触,从而保证研磨效率,保证研磨面的质量精度;当油石2对待研磨面的两端进行研磨时,研磨面端部的位置相对靠近油石2的端部,但是由于压紧机构3也是在往复运动且始终抵接于油石2,当压紧机构3的端部靠近油石2的端部,油石2端部受力增大,磨损相对增加,抵消部分由于油石2端部研磨形成少于中部而产生的磨耗偏少的情况,实现了油石2磨损面的均匀性,提高研磨面的平面度;油石2与压紧机构3都进行往复运动,延长了油石2的行程,可以研磨的面积增大,提高研磨效率。
值得说明的是,图9中c的长度即为油石2某一端面与压紧机构3的压紧端的最短距离达到预设值时的距离,下文中的所说的油石2端面与压紧机构3的最短距离达到预设值时的距离均为c所表示的长度。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研磨机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3及图9,压紧机构3包括压杆31、导向组件32、支架33以及顶起组件34,压杆31为圆柱型杆,压杆31的一端抵接于油石2的顶面,另一端与复位机构5连接;导向组件32套设于压杆31外周,用于在压杆31的轴向上对压杆31进行导向;支架33通过第一转轴7转动连接于导向组件32,第一转轴7分别垂直于上下方向和压杆31的轴向;顶起组件34位于支架33与复位机构5之间,且用于顶撑压杆31进行径向运动。
压杆31在安装的时候,先将压杆31穿过导向组件32将其首端抵接于油石2的顶面,然后将压杆31的尾端与复位机构5固定;通过顶起组件34将压杆31的尾端顶起,压杆31随着导向组件32绕第一转轴7摆动,,使得压杆31的首端压紧在油石2上,保证油石2与研磨面之间接触紧密,开启往复运动机构1后;当油石2某一端面与压紧机构3的压紧端的最短距离达不到预设值的时候,压紧机构3不发生往复运动或在油石2的带动下有轻微的往复移动;当油石2某一端面与压紧机构3的压紧端的最短距离达到预设值的时候,拨杆4接触到一个挡片6并推动挡片6,挡片6会带动压杆31向靠近油石2的中间位置移动,此时压杆31向靠近(或远离)复位机构5的方向运动,此时复位机构5产生与压杆31运动方向相反的弹性复位力,使得压杆31进行往复运动,加大了油石2的运动行程,加大研磨面积,提高研磨效率;由于压杆31为圆柱型杆且插设在导向组件32内,增加了压杆31往复运动时的灵活度,减小摩擦。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研磨机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图4及图7,压杆31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压紧轮8,油石2顶部设有用于与压紧轮8配合的卡槽9;导向组件32包括导向轴承321以及轴承座322,导向轴承321套设在压杆31外周,且用于随压杆31的周向运动转动;轴承座322设于导向轴承321的外周,轴承座322与支架33通过第一转轴7转动连接。优选的,导向轴承321为直线轴承,在压杆31往复运动的时候可以对压杆31起到导向的作用,防止压杆31的晃动,保证压杆31始终紧实的压设在油石2的顶部,保证研磨质量。
压紧轮8与卡槽9之间为间隙配合,间隙量很小,当阀座15的研磨面存在轻微的倾斜(可能由于配件本身质量造成,也可能由于阀座15在研磨机上的安装造成)时,导致油石2与研磨面贴合后,产生轻微的倾斜;卡槽9当油石2产生轻微倾斜时,卡槽9的侧壁挤压压紧轮8也产生相应倾斜,由于压杆31的形状为圆柱型杆,压杆31跟随压紧轮8沿周向旋转对应的倾斜角度,可以保证压紧轮8始终能够正面压紧油石2,保证阀座15上研磨面的受力均匀,保证研磨质量。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研磨机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拨杆4的底部设有滚轮10。当拨杆4到达挡片6的位置时,滚轮10先接触挡片6并对挡片6产生推动作用,由于压杆31在往复运动的时候为倾斜状态,因此挡片6在向前或向后移动的过程中高度会发生改变,因此在移动的瞬间会产生向上或向下的摩擦力,但是拨杆4通过滚轮10对挡片6进行推动时,上下方向的摩擦力会使得滚轮10转动,从而防止挡片6在上下摩擦力的带动下使得压杆31上下晃动,保证压杆31往复运动的稳定性。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研磨机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及图6,所述支架33为开口向上的U型框架,所述导向组件32位于所述支架33的两支臂之间,所述导向组件32的两侧分别通过第一转轴7与所述支架33的两支臂转动连接。当顶起组件34对压杆31的尾部顶起时,导向组件32在压杆31的径向上相对于支架33转动,通过在导向组件32与支架33之间设置转轴,可以保证转动的灵活性,而且支架33的U型可以保证在导向组件32转动时不产生碰撞,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研磨机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及图5,顶起组件34包括托轮341、托轮架342、连接杆343以及压紧气缸344,托轮341用于与压杆31接触;托轮架342转动连接于托轮341;连接杆343分别与托轮架342和导向组件32连接;压紧气缸344与托轮架342分离设置,且用于顶撑托轮架342。完成好油石2与压杆31的安装后,压紧气缸344伸出推杆,顶紧托轮架342,托轮341高度升高,支撑于压杆31的底部并使得此处的压杆31位置升高,由于导向轴承321与托轮架342之间通过连接杆343连接,因此托轮架342顶部上升,导向轴承321相应的在支架33上转动一定角度,连接杆343保证托轮架342与导向轴承321转动角度的一致性,从而使得托轮341紧贴压杆31的底部,此时压杆31倾斜,压杆31端部的压紧轮8压紧于油石2的顶面,保证压杆31往复运动时的稳定性,提高压紧效果;压紧气缸344固定在底部,不随压杆31的运动而运动,减少压杆31因压紧气缸344位置变动产生压紧力变化,保证研磨力均匀,提高研磨质量。
托轮341中间穿设有第二转轴11,第二转轴11与托轮架342转动连接,托轮341与第二转轴11之间还设有轴承,保证托轮341转动过程中摩擦较小,减少托轮341与压杆31之间摩擦力,保证压杆31往复运动的流畅性,提高压紧效率。
本实施例中,托轮341外缘设有圆弧形槽,且圆弧形槽贴合于压杆31外周,在压杆31往复运动的时候,托轮341跟随压杆31的往复运动来回转动,减少与压杆31之间的摩擦,延长压杆31的使用寿命,同时提高压杆31的压紧效率。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研磨机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5,压紧气缸344底部分别连接有第一进气通道和第二进气通道,第一进气通道与第二进气通道分别连接两种压力不同的压缩空气。第一进气通道与第二进气通道连接的压缩空气由两个减压阀提供,使用电磁阀或手动阀可以实现两种供气压力的切换,当切换不同压力的压缩空气后,对压杆31的顶推力不同,压杆31端部的压紧轮8对油石2的压紧力也不同,因此通过切换压紧气缸344上不同的进气通道可以实现变换压紧轮8的压力,根据不同的工况切换工艺参数,提高研磨效率和质量。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研磨机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2及图8,复位机构5包括弹簧架501以及复位弹簧502,复位弹簧502设有多个,多个复位弹簧502分别连接于压杆31与弹簧架501之间,在自由状态下,复位弹簧502垂直于压杆31轴线,复位弹簧502用于对压杆31的轴向运动、径向运动和周向运动提供弹性复位力。通过复位弹簧502相对于压杆31垂直设置,当压杆31沿自身轴线向靠近或远离复位机构5的方向移动时,即往复运动,复位弹簧502拉伸并产生与压杆31运动方向反向的弹性力;当压杆31的尾端向上(向下)移动的时候,即径向运动,顶部的复位弹簧502压缩(拉伸),底部的复位弹簧502拉伸(压缩),两种状态的复位弹簧502产生同向的弹性恢复力;当压杆31绕自身轴线产生偏转,即周向运动,复位弹簧502也产生相应的偏转拉伸,在压杆31结束运动后提供使压杆31恢复初始状态的弹性恢复力;通过复位弹簧502与压杆31的尾端固定,可以使压杆31在往复运动、径向运动或周向转运动后,均可以在弹性力的作用下恢复初始状态。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研磨机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2,复位弹簧502设有两组,且分别设于压杆31的上下两侧,每组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复位弹簧502。复位弹簧502在压杆31的初始状态可以使压杆31处于轻微抬起状态,当压杆31向靠近或远离复位机构5的方向移动时,即往复运动,两个复位弹簧502均被拉伸并产生与压杆31运动方向反向的弹性力;当压杆31的尾端向上(向下)移动的时候,即径向运动,顶部的复位弹簧502压缩(拉伸),底部的复位弹簧502拉伸(压缩),两种状态的复位弹簧502产生同向的弹性恢复力;当压杆31绕自身轴线产生偏转,即轴向运动,两个复位弹簧502也产生相应的偏转拉伸,在压杆31结束运动后提供使压杆31恢复初始状态的弹性恢复力;通过设置两个复位弹簧502在可以实现对压杆31提供各种方向的弹性恢复力的同时方便安装与更换。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研磨机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2及图8,弹簧架501上设有向压杆31延伸的安装杆12,复位弹簧502的一端连接于安装杆12。安装杆12可以整个是环形结构,此时安装杆12的中部形成压杆31可以往复运动的空间,复位弹簧502在压杆31运动后提供弹性恢复力;安装杆12也可以是杆状,且绕压杆31尾端的外周均匀设有多个,每个安装杆12上连接一个或多个复位弹簧502,多个安装杆12围成压杆31可以往复运动的空间,复位弹簧502在压杆31运动后提供弹性恢复力。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研磨机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2及图8,压杆31上设有用于与复位弹簧502挂接的挂轴13。相对应的,安装杆12上也安装有挂轴13,复位弹簧502在连接的时候,先将一段挂在安装杆12上的挂轴13上,再将另一端挂接在安装好的压杆31尾端,结构简单,方便安装,连接牢固。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研磨机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往复运动机构1的一端连接有牵引杆14,牵引杆14与油石2通过固定销连接。该结构简单,方便连接往复运动机构1与油石2,通过固定销连接牢固,可以保证油石2在往复运动时的稳定性,防止油石2脱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研磨机使用方法,通过上述研磨机实施,包括如下步骤:
将油石2放置于阀座15内的待研磨面上;
将油石2与往复运动机构1连接;
将压紧机构3的一端伸入阀座15内并抵接于油石2的顶面;
调整拨杆4处于两个挡片6的中间位置,调整压紧机构3的端部处于油石2长度方向上的中间位置;
启动往复运动机构1,带动油石2在阀座15内往复运动,直至研磨完成。
本发明提供的研磨机使用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研磨机使用方法先将油石2放置于阀座15内的待研磨面上,并使油石2与往复运动机构1连接;将压紧机构3的一端伸入阀座15内并抵接于油石2的顶面;调整拨杆4处于两个挡片6的中间位置,调整压紧机构3的端部处于油石2长度方向上的中间位置;启动往复运动机构1,带动油石2在阀座15内往复运动,直至研磨完成。本发明研磨机在油石2往复运动的过程中,往复运动机构1带动油石2与拨杆4同步移动,在正常状态下压紧机构3压紧端在往复运动路径上的位置基本不变;当油石2某一端面与压紧机构3的压紧端的最短距离达到预设值的时候,由于拨杆4对挡片6的拨动,挡片6会带动压紧机构3向靠近油石2的中间位置移动,从而保证不论油石2处于运动范围内的什么位置,压紧轮8都可以在靠近油石2的中间位置上压紧油石2,提高油石2磨损面的均匀性,保证研磨面的研磨质量,提高研磨效率。
研磨机的使用方法,具体为:
将油石2放入阀座15内的研磨面上,并使油石2与往复运动机构1连接;
将压杆31穿过导向轴承321,将压紧轮8的一端放置在油石2上并处于油石2长度方向上的中间位置,另一端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复位弹簧502连接,拨杆4处于两个挡片6之间的中间位置;
根据工况选择压紧气缸344上的进气通道,开启压紧气缸344,压紧气缸344的推杆伸出推动托轮架342的底部,托轮架342升起,托轮341推动压杆31对应位置上抬;
由于托轮341与轴承座322底部连接,轴承座322相对于支架33转动,压杆31此时与油石2呈角度,压紧轮8紧压于油石2顶部的弧形面上;
开启往复运动机构1,带动油石2往复运动;
当油石2的某一端面与压紧机构3的压紧端的最短距离未达到预设值的时候,拨杆4在两个挡片6之间来回运动,不会推动拨片,压杆31不进行往复运动;
当油石2的某一端面与压紧机构3的压紧端的最短距离达到预设值的时候,拨杆4推动挡片6,挡片6带动压杆31运动,压杆31在往复运动的过程中,复位弹簧502为压杆31提供反向恢复力,实现压杆31的往复运动,直至研磨完成。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研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往复运动机构;
油石,固设于所述往复运动机构的一端,所述油石用于伸入阀座内并抵接于所述阀座内的待研磨面上;
压紧机构,一端伸入所述阀座内并抵接于所述油石的顶面,所述压紧机构上沿往复运动路径间隔设有两个挡片;
拨杆,设于所述往复运动机构上,所述拨杆位于两个所述挡片之间,当所述油石沿往复运动路径移动超过预设范围时,所述拨杆用于拨动其中一个所述挡片以带动所述压紧机构靠近所述油石的中部;以及
复位机构,与所述压紧机构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复位机构用于沿往复运动路径为所述压紧机构提供弹性复位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研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机构包括:
压杆,为圆柱型杆,所述压杆的一端抵接于所述油石的顶面,另一端与所述复位机构连接;
导向组件,套设于所述压杆外周,用于在所述压杆的轴向上对所述压杆进行导向;
支架,通过第一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导向组件,所述第一转轴分别垂直于上下方向和所述压杆的轴向;以及
顶起组件,位于所述支架与所述复位机构之间,且用于顶撑所述压杆进行径向运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研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压紧轮,所述油石顶部设有用于与所述压紧轮配合的卡槽;
所述导向组件包括:
导向轴承,套设在所述压杆外周,且用于随所述压杆的周向运动转动;以及
轴承座,设于所述导向轴承的外周,所述轴承座与所述支架通过所述第一转轴转动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研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为开口向上的U型框架,所述导向组件位于所述支架的两支臂之间,所述导向组件的两侧分别通过第一转轴与所述支架的两支臂转动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研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顶起组件包括:
托轮,用于与压杆接触;
托轮架,转动连接于所述托轮;
连接杆,分别与所述托轮架和所述导向组件连接;以及
压紧气缸,所述压紧气缸与所述托轮架分离设置,且用于顶撑所述托轮架。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研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机构包括:
弹簧架;以及
复位弹簧,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复位弹簧分别连接于所述压杆与所述弹簧架之间,在自由状态下,所述复位弹簧垂直于所述压杆轴线,所述复位弹簧用于对所述压杆的轴向运动、径向运动和周向运动提供弹性复位力。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研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弹簧设有两组,且分别设于所述压杆的上下两侧。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研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架上设有向所述压杆延伸的安装杆,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安装杆。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研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杆上设有用于与所述复位弹簧挂接的挂轴。
10.研磨机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如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研磨机实施,包括如下步骤:
将所述油石放置于所述阀座内的待研磨面上;
将所述油石与所述往复运动机构连接;
将压紧机构的一端伸入所述阀座内并抵接于所述油石的顶面;
调整所述拨杆处于两个所述挡片的中间位置,调整所述压紧机构的端部处于所述油石长度方向上的中间位置;
启动所述往复运动机构,带动所述油石在所述阀座内往复运动,直至研磨完成。
CN202010543620.5A 2020-06-15 2020-06-15 研磨机及其使用方法 Active CN11160480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43620.5A CN111604808B (zh) 2020-06-15 2020-06-15 研磨机及其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43620.5A CN111604808B (zh) 2020-06-15 2020-06-15 研磨机及其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04808A true CN111604808A (zh) 2020-09-01
CN111604808B CN111604808B (zh) 2021-07-20

Family

ID=721970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43620.5A Active CN111604808B (zh) 2020-06-15 2020-06-15 研磨机及其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04808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02139A1 (en) * 2000-09-28 2004-05-27 Sharp Kabushiki Kaish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ilicon wafer
CN104325385A (zh) * 2014-10-27 2015-02-04 成都广屹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研磨机
CN105397595A (zh) * 2015-12-18 2016-03-16 成都广屹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滑阀背面节制阀座的研磨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02139A1 (en) * 2000-09-28 2004-05-27 Sharp Kabushiki Kaish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ilicon wafer
CN104325385A (zh) * 2014-10-27 2015-02-04 成都广屹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研磨机
CN105397595A (zh) * 2015-12-18 2016-03-16 成都广屹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滑阀背面节制阀座的研磨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04808B (zh) 2021-07-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04808B (zh) 研磨机及其使用方法
CN212859021U (zh) 一种浮动式轴承套圈内孔抛光装置
CN209970296U (zh) 一种高压油泵挺柱浮动式压紧磨削装置
CN218639275U (zh) 一种密胺餐具打磨机
CN105397595A (zh) 一种用于滑阀背面节制阀座的研磨装置
CN106736348B (zh) 割草机花键垫上料机的旋转机构
CN115008268B (zh) 一种两步张紧绳锯开刃机
CN216327538U (zh) 一种气门嘴的自动上料打磨装置
CN211540661U (zh) 一种夹持稳定的摩托车配件加工用打磨装置
CN211540701U (zh) 一种用于打磨凹槽的磨光机
CN219666191U (zh) 一种压气机叶片数控抛光机
CN105643432A (zh) 一种光纤研磨用治具
CN216926027U (zh) 一种检测用镜片夹具
CN217750742U (zh) 一种陶瓷加工用打磨装置
CN205184447U (zh) 一种去除压缩机泵浦内部毛刺的装置
CN219582370U (zh) 一种钓竿用自动抛光机
CN218780487U (zh) 一种可调节式转子
CN220806872U (zh) 一种多研磨碗的压紧机构
CN220767045U (zh) 一种皮革压花装置
CN217648133U (zh) 一种快速高质量打磨的锁头拉丝装置
CN219747529U (zh) 抛光机的抛光头
CN215640683U (zh) 一种摩擦磨损试验装置
CN217453484U (zh) 用于荷纹打磨机的磨头
CN221028853U (zh) 一种分梳辊针布锐化机
CN213702837U (zh) 一种便于更换砂纸的五金生产打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