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95000A - 空调系统及其水力模块的控制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空调系统及其水力模块的控制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95000A
CN111595000A CN202010419539.6A CN202010419539A CN111595000A CN 111595000 A CN111595000 A CN 111595000A CN 202010419539 A CN202010419539 A CN 202010419539A CN 111595000 A CN111595000 A CN 1115950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ressor
compression ratio
heat exchanger
air conditioning
conditioning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1953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95000B (zh
Inventor
高东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Guangdong Midea HVAC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41953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95000B/zh
Publication of CN1115950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950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950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950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89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B49/0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compression type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 F25B49/022Compressor control arrang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10Temperat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40Pressure, e.g. wind press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空调系统及其水力模块的控制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其中,水力模块包括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第一压缩机、第二节流装置和散热器,空调系统中水力模块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第一压缩机的压缩比、排气温度和排气过热度中的至少一个;根据第一压缩机的压缩比、排气温度和排气过热度中的至少一个确定满足低压比控制条件,则每隔目标调整周期获取第一压缩机的当前压缩比,并根据第一压缩机的当前压缩比控制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该控制方法在水力模块满足低压比控制条件时,根据水力模块的压缩机的当前压缩比控制水力模块节流装置的开度,能够使水力模块的压缩机在正常运行范围内运行,保证压缩机的运行可靠性。

Description

空调系统及其水力模块的控制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系统及其水力模块的控制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近年来,传统的制热水系统如太阳能集热器和光伏板等,由于装在楼顶会占用较大的空间,尤其对于酒店来说,楼顶希望建成游泳池或者休闲空间,因此,由于水力模块属于可再生能源,占地面积很小,能耗低,越来越受到市场的欢迎。现有的空调系统,尤其是三管制热回收系统,可以实现内侧同时制冷和制热的功能,因此其末端可以接风冷内机和水力模块,水力模块与空调系统组成复叠式系统,即空调系统外机的高压侧与水力模块的低压侧进行换热,达到制取高温热水或者制热的目的。由于其只能用于制热水或者制热,因此在空调系统中可充当制热内机的作用。
然而,在冬季外侧气温较低且水力模块刚启动时,或者,在进水温度较低时,容易引起水力模块的压缩机压比超运行范围,影响水力模块压缩机的运行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空调系统中水力模块的控制方法,以在水力模块满足低压比控制条件时,根据水力模块的压缩机的当前压缩比控制水力模块节流装置的开度,能够使水力模块的压缩机在正常运行范围内运行,保证压缩机的运行可靠性。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空调系统中水力模块的控制装置。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空调系统中的水力模块。
本发明的第四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空调系统。
本发明的第五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读存储介质。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空调系统中水力模块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力模块包括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第一压缩机、第二节流装置和散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室外机侧连接所述空调系统的室外机,所述第二换热器的水路侧连接水路模块,所述第一换热器的水力侧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二节流装置连接所述第二换热器的水力侧的第一端,所述第一换热器的水力侧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压缩机的回气口,所述第二换热器的水力侧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压缩机的排气口,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所述第一压缩机的压缩比、排气温度和排气过热度中的至少一个;根据所述第一压缩机的压缩比、排气温度和排气过热度中的至少一个确定满足低压比控制条件,则每隔目标调整周期获取所述第一压缩机的当前压缩比,并根据所述第一压缩机的当前压缩比控制所述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首先,获取第一压缩机的压缩比、排气温度和排气过热度中的至少一个,然后根据第一压缩机的压缩比、排气温度和排气过热度中的至少一个确定满足低压比控制条件,则每隔目标调整周期获取第一压缩机的当前压缩比,并根据第一压缩机的当前压缩比控制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由此,该控制方法在水力模块满足低压比控制条件时,根据水力模块的压缩机的当前压缩比控制水力模块节流装置的开度,能够使水力模块的压缩机在正常运行范围内运行,保证压缩机的运行可靠性。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空调系统中水力模块的控制方法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压缩机的压缩比、排气温度和排气过热度中的至少一个确定满足低压比控制条件包括:所述第一压缩机的压缩比小于预设压缩比且持续第一预设时间,或者所述第一压缩机的排气温度小于预设排气温度且持续第一预设时间,或者,所述第一压缩机的排气过热度小于预设排气过热度且持续第一预设时间,则确定满足低压比控制条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压缩机的当前压缩比控制所述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包括:确定所述第一压缩机的当前压缩比小于预设压缩比,则减小所述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空调系统中水力模块的控制方法,还包括:确定所述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达到最小开度,且所述水力模块的蒸发压力大于预设蒸发压力,则控制所述水力模块关闭。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的减小幅度根据所述第二节流装置的当前开度确定。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目标调整周期根据所述第二换热器的水路侧的进水温度确定。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空调系统中水力模块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力模块包括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第一压缩机、第二节流装置和散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室外机侧连接所述空调系统的室外机,所述第二换热器的水路侧连接水路模块,所述第一换热器的水力侧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二节流装置连接所述第二换热器的水力侧的第一端,所述第一换热器的水力侧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压缩机的回气口,所述第二换热器的水力侧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压缩机的排气口,所述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一压缩机的压缩比、排气温度和排气过热度中的至少一个;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压缩机的压缩比、排气温度和排气过热度中的至少一个确定满足低压比控制条件,则每隔目标调整周期获取所述第一压缩机的当前压缩比,并根据所述第一压缩机的当前压缩比控制所述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系统中水力模块的控制装置,通过获取模块获取第一压缩机的压缩比、排气温度和排气过热度中的至少一个,通过控制模块根据第一压缩机的压缩比、排气温度和排气过热度中的至少一个确定满足低压比控制条件,则每隔目标调整周期获取第一压缩机的当前压缩比,并根据第一压缩机的当前压缩比控制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由此,该控制装置在水力模块满足低压比控制条件时,根据水力模块的压缩机的当前压缩比控制水力模块节流装置的开度,能够使水力模块的压缩机在正常运行范围内运行,保证压缩机的运行可靠性。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三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空调系统中的水力模块,包括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的空调系统中水力模块的控制装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系统中的水力模块,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系统中水力模块的控制装置,在水力模块满足低压比控制条件时,根据水力模块的压缩机的当前压缩比控制水力模块节流装置的开度,能够使水力模块的压缩机在正常运行范围内运行,保证压缩机的运行可靠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四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空调系统,包括室外机、至少一个室内机和本发明第三方面实施例提出的水力模块,所述至少一个室内机和所述水力模块分别与所述室外机相连。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系统,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系统中水力模块的控制装置,在水力模块满足低压比控制条件时,根据水力模块的压缩机的当前压缩比控制水力模块节流装置的开度,能够使水力模块的压缩机在正常运行范围内运行,保证压缩机的运行可靠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五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空调系统的控制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的空调系统中水力模块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的可读存储介质,在其上存储的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能够使水力模块的压缩机在正常运行范围内运行,保证压缩机的运行可靠性。
本发明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系统中水力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系统中水力模块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示例的空调系统中水力模块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系统中水力模块的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系统中水力模块的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系统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系统及其水力模块的控制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系统中水力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水力模块包括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第一压缩机、第二节流装置和散热器,第一换热器的室外机侧连接空调系统的室外机,第二换热器的水路侧连接水路模块,第一换热器的水力侧的第一端通过第二节流装置连接第二换热器的水力侧的第一端,第一换热器的水力侧的第二端连接第一压缩机的回气口,第二换热器的水力侧的第二端连接第一压缩机的排气口。其中,第一换热器为蒸发器,第二换热器为冷凝器,第二节流装置为电子膨胀阀。
参照图1(图中的箭头方向表示冷媒的流向)在空调系统中水力模块的运行过程中,第一换热器的室外机侧(R410A侧)的外机压缩机压缩排出的高温高压气态冷媒(R410A冷媒)通过第一换热器与水力模块的水力侧(R134A侧)的低温低压液态冷媒(R134A冷媒)进行换热后,重新回到外机换热器或者其他室内机进行换热;水力模块的水力侧的低温低压液态冷媒从外机高温高压气态冷媒吸热,并经过水力模块的压缩机(第一压缩机)压缩后,变成的高温高压气态冷媒通过第二换热器对水路侧的水进行加热,即与第二换热器的水路侧的水进行换热后变成高压中温的液态冷媒,经过第二节流装置节流后进入第一换热器,与外机压缩机压缩排出的高温高压气态冷媒(R410A冷媒)进行换热,变成低温低压的气态冷媒后回到水力模块的压缩机,开始下一轮循环。
然而,在水路模块进水温度较低或者进水温度正常且水流量较大时,水力模块的高温侧与第二换热器的水路侧换热温差大,即R143A冷媒的温度与水路侧的水的温度温差大,导致水力模块高压侧冷凝压力较低,冷媒流量小,而在室外机侧高压侧冷凝压力基本不变的条件下,容易导致水力模块的低压侧蒸发压力较高,高低压侧压差小,进而导致压缩机压缩比过低,容易引起压缩机压缩比超运行范围,影响压缩机可靠性。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空调系统中水力模块的控制方法,来解决水力模块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低压比超运行范围的问题。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系统中水力模块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第一压缩机的压缩比、排气温度和排气过热度中的至少一个。
S2,根据第一压缩机的压缩比、排气温度和排气过热度中的至少一个确定满足低压比控制条件,则每隔目标调整周期获取第一压缩机的当前压缩比,并根据第一压缩机的当前压缩比控制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
具体地,在空调系统中的水力模块进行制热运行或者制热水的过程中,可实时检测并获取水力模块的第一压缩机的压缩比、排气温度和排气过热度中的至少一个,并判断压缩比、排气温度和排气过热度中的至少一个是否满足第二节流装置的低压比控制条件,例如,压缩比较小,或者,排气温度较小,或者,排气过热度较小,如果第二节流装置满足低压比控制的条件,则每隔目标调整周期获取压缩机的当前压缩比,并根据该当前压缩比控制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以在当前压缩比不在正常运行范围内时,调整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使第一压缩机的压缩比保持合理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满足低压比控制条件可能与第二换热器的水路侧的进水温度和进水流量有关,具体而言,如果进水温度较低,则导致第二节流装置满足低压比控制条件;如果进水温度正常且进水流量较大,则导致第二节流装置满足低压比控制条件。
在该实施例中,目标调整周期可根据第二换热器的水路侧的进水温度确定。具体而言,目标调整周期与进水温度呈正比关系,即进水温度较低,则目标调整周期短,反之,进水温度较高,则目标调整周期长。
由此,该控制方法在水力模块满足低压比控制条件时,根据水力模块的压缩机的当前压缩比控制水力模块节流装置的开度,能够使水力模块的压缩机在正常运行范围内运行,保证压缩机的运行可靠性。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2中的根据第一压缩机的压缩比、排气温度和排气过热度中的至少一个确定满足低压比控制条件可包括:第一压缩机的压缩比小于预设压缩比且持续第一预设时间,或者第一压缩机的排气温度小于预设排气温度且持续第一预设时间,或者,第一压缩机的排气过热度小于预设排气过热度且持续第一预设时间,则确定满足低压比控制条件。
其中,预设压缩比可以是第一压缩机正常运行所要求的最小压缩比,预设排气温度可以是第一压缩机运行于最小压缩时排出的冷媒的温度,预设排气过热度可以是第一压缩机运行于最小压缩比时排出的冷媒的过热度,也就是说,第一压缩机的预设压缩比、预设排气温度、预设排气过热度可以是对应的。
具体地,如果第一压缩机的压缩比小于预设压缩比且持续第一预设时间,或者第一压缩机的排气温度小于预设排气温度且持续第一预设时间,或者,第一压缩机的排气过热度小于预设排气过热度且持续第一预设时间,则说明第一压缩机的压缩比超出正常范围的最小压缩比且持续了一段时间,则确定第二节流装置满足低压比控制条件,其中,确定持续第一预设时间的目的是为了避免第一压缩机的压力变化较慢导致的误判的现象。
由此,在对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进行调整之前判断其是否满足低压比控制的条件,保证了后续开度调整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2中的根据第一压缩机的当前压缩比控制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可包括:确定第一压缩机的当前压缩比小于预设压缩比,则减小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
其中,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的减小幅度根据第二节流装置的当前开度确定。
具体地,如果第一压缩机的当前压缩比小于预设压缩比,则说明当前压缩比超出了正常运行范围,即当前水力模块高压侧的冷凝压力(第二换热器的水力侧的第一端的冷媒压力)较低,水力模块的低压侧的蒸发压力(第一换热器的水力侧的第二端的冷媒压力或者压缩机的回气压力)较高,高低压侧压差较小,则根据第二节流装置的当前开度确定第二节流装置的减小幅度,进而根据该减小幅度减小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以增大第一压缩机的压缩比,提高第二换热器的水力侧的高低压压差,直至当前压缩比进入正常运行范围,其中,第二节流装置的当前开度越小,其减小幅度越小。
进一步地,空调系统中水力模块的控制方法还可包括:确定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达到最小开度,且水力模块的蒸发压力大于预设蒸发压力,则控制水力模块关闭。
具体地,在减小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地过程中,可实时判断压缩机的当前压缩比是否进入正常运行的范围,如果是,则控制第二节流装置保持当前开度继续运行;如果否,则继续减小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直至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达到最小开度,此时若水力模块的蒸发压力仍然大于预设蒸发压力,即第一换热器的水力侧的第二端的冷媒压力或者压缩机的回气压力仍然较高,则关闭水力模块,以使第一压缩机停止运行,避免第一压缩机继续运行导致其损坏。
由此,在水力模块的压缩机的当前压缩比超出正常运行范围时,通过减小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来提高高低压压差,进而提高压缩机的压缩比,保证其运行的可靠性;且在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调到最小但是压缩比仍不满足正常运行范围时,使第一压缩机停止运行,避免第一压缩机继续运行导致其损坏。
在一个示例中,如图3所示,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可包括如下步骤:
S301,获取第一压缩机的压缩比、排气温度和排气过热度中的至少一个。
S302,判断压缩比是否小于预设压缩比且持续第一预设时间,或者排气温度是否小于预设排气温度且持续第一预设时间,或者,排气过热度是否小于预设排气过热度且持续第一预设时间,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303;如果否,则执行步骤S304。
S303,确定满足低压比控制条件,每隔目标调整周期获取第一压缩机的当前压缩比,然后执行步骤S305。
S304,控制水力模块继续保持当前运行状态运行。
S305,判断第一压缩机的当前压缩比是否小于预设压缩比,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306。
S306,减小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
S307,判断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是否达到最小开度时,且水力模块的蒸发压力是否大于预设蒸发压力,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308;如果否,则返回步骤S306。
S308,控制水力模块关闭。
综上所述,该控制方法在水力模块满足低压比控制条件,且第一压缩机的当前压缩比小于预设压缩比时,减小水力模块节流装置的开度,能够增大水力模块的压缩机压缩比,使压缩机在正常运行范围内运行,保证压缩机的运行可靠性。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空调系统中水力模块的控制装置。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系统中水力模块的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参照图1,水力模块包括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第一压缩机、第二节流装置和散热器,第一换热器的室外机侧连接空调系统的室外机,第二换热器的水路侧连接水路模块,第一换热器的水力侧的第一端通过第二节流装置连接第二换热器的水力侧的第一端,第一换热器的水力侧的第二端连接第一压缩机的回气口,第二换热器的水力侧的第二端连接第一压缩机的排气口。
如图4所示,该控制装置10包括获取模块11和控制模块12。
其中,获取模块11用于获取第一压缩机的压缩比、排气温度和排气过热度中的至少一个;控制模块12用于根据第一压缩机的压缩比、排气温度和排气过热度中的至少一个确定满足低压比控制条件,则每隔目标调整周期获取第一压缩机的当前压缩比,并根据第一压缩机的当前压缩比控制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
具体地,在空调系统中的水力模块进行制热运行或者制热水的过程中,可通过获取模块11实时检测并获取水力模块的第一压缩机的压缩比、排气温度和排气过热度中的至少一个,通过控制模块12判断压缩比、排气温度和排气过热度中的至少一个是否满足第二节流装置的低压比控制条件,例如,压缩比较小,或者,排气温度较小,或者,排气过热度较小,如果第二节流装置满足低压比控制的条件,则通过控制模块12每隔目标调整周期获取压缩机的当前压缩比,并根据该当前压缩比控制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以在当前压缩比不在正常运行范围内时,调整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使第一压缩机的压缩比保持合理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前述对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实施例的解释说明也适用于该实施例的空调系统的控制装置,此处不再赘述。
该空调系统中水力模块的控制装置,在水力模块满足低压比控制条件时,根据水力模块的压缩机的当前压缩比控制水力模块节流装置的开度,能够使水力模块的压缩机在正常运行范围内运行,保证压缩机的运行可靠性。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空调系统中的水力模块,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系统中的水力模块的结构框图。
如图5所示,该空调系统中的水力模块100包括本发明上述空调系统的控制装置10。
该空调系统中的水力模块,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系统的控制装置,在水力模块满足低压比控制条件时,根据水力模块的压缩机的当前压缩比控制水力模块节流装置的开度,能够使水力模块的压缩机在正常运行范围内运行,保证压缩机的运行可靠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空调系统,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系统的结构框图。
如图6所示,该空调系统包括室外机200、至少一个室内机300(图中示出了两个室内机300)和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水力模块100,其中,至少一个室内机300和水力模块100分别与室外机200相连。
具体地,室外机200的外机压缩机压缩后的高温高压气态冷媒(R410A冷媒)通过第一换热器与水力模块的低压侧的低温低压液态冷媒(R134A冷媒)进行换热后,重新回到外机换热器或者其他室内机进行换热,在运行过程中,为了避免因水力模块的进水温度较低导致的水力模块压缩机的压缩比过低的现象,通过本发明上述空调系统中水力模块的控制装置对水力模块进行控制。
该空调系统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系统中的水力模块,在水力模块满足低压比控制条件时,根据水力模块的压缩机的当前压缩比控制水力模块节流装置的开度,能够使水力模块的压缩机在正常运行范围内运行,保证压缩机的运行可靠性。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空调系统的控制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的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该可读存储介质,在其上存储的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能够使水力模块的压缩机在正常运行范围内运行,保证压缩机的运行可靠性。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定制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发明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在流程图中表示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逻辑和/或步骤,例如,可以被认为是用于实现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的定序列表,可以具体实现在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中,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如基于计算机的系统、包括处理器的系统或其他可以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取指令并执行指令的系统)使用,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就本说明书而言,"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任何可以包含、存储、通信、传播或传输程序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的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的更具体的示例(非穷尽性列表)包括以下:具有一个或多个布线的电连接部(电子装置),便携式计算机盘盒(磁装置),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辑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速存储器),光纤装置,以及便携式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另外,计算机可读介质甚至可以是可在其上打印所述程序的纸或其他合适的介质,因为可以例如通过对纸或其他介质进行光学扫描,接着进行编辑、解译或必要时以其他合适方式进行处理来以电子方式获得所述程序,然后将其存储在计算机存储器中。
应当理解,本发明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系统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携带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方法实施例的步骤之一或其组合。
此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所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空调系统中水力模块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力模块包括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第一压缩机、第二节流装置和散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室外机侧连接所述空调系统的室外机,所述第二换热器的水路侧连接水路模块,所述第一换热器的水力侧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二节流装置连接所述第二换热器的水力侧的第一端,所述第一换热器的水力侧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压缩机的回气口,所述第二换热器的水力侧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压缩机的排气口,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所述第一压缩机的压缩比、排气温度和排气过热度中的至少一个;
根据所述第一压缩机的压缩比、排气温度和排气过热度中的至少一个确定满足低压比控制条件,则每隔目标调整周期获取所述第一压缩机的当前压缩比,并根据所述第一压缩机的当前压缩比控制所述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中水力模块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压缩机的压缩比、排气温度和排气过热度中的至少一个确定满足低压比控制条件包括:
所述第一压缩机的压缩比小于预设压缩比且持续第一预设时间,或者所述第一压缩机的排气温度小于预设排气温度且持续第一预设时间,或者,所述第一压缩机的排气过热度小于预设排气过热度且持续第一预设时间,则确定满足低压比控制条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中水力模块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压缩机的当前压缩比控制所述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压缩机的当前压缩比小于预设压缩比,则减小所述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系统中水力模块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确定所述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达到最小开度,且所述水力模块的蒸发压力大于预设蒸发压力,则控制所述水力模块关闭。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系统中水力模块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的减小幅度根据所述第二节流装置的当前开度确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中水力模块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调整周期根据所述第二换热器的水路侧的进水温度确定。
7.一种空调系统中水力模块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力模块包括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第一压缩机、第二节流装置和散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室外机侧连接所述空调系统的室外机,所述第二换热器的水路侧连接水路模块,所述第一换热器的水力侧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二节流装置连接所述第二换热器的水力侧的第一端,所述第一换热器的水力侧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压缩机的回气口,所述第二换热器的水力侧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压缩机的排气口,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一压缩机的压缩比、排气温度和排气过热度中的至少一个;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压缩机的压缩比、排气温度和排气过热度中的至少一个确定满足低压比控制条件,则每隔目标调整周期获取所述第一压缩机的当前压缩比,并根据所述第一压缩机的当前压缩比控制所述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
8.一种空调系统中的水力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系统中水力模块的控制装置。
9.一种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室外机、至少一个室内机和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力模块,所述至少一个室内机和所述水力模块分别与所述室外机相连。
10.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其上存储有水力模块的控制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所述的空调系统中水力模块的控制方法。
CN202010419539.6A 2020-05-18 2020-05-18 空调系统及其水力模块的控制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Active CN11159500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19539.6A CN111595000B (zh) 2020-05-18 2020-05-18 空调系统及其水力模块的控制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19539.6A CN111595000B (zh) 2020-05-18 2020-05-18 空调系统及其水力模块的控制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95000A true CN111595000A (zh) 2020-08-28
CN111595000B CN111595000B (zh) 2022-03-29

Family

ID=721873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19539.6A Active CN111595000B (zh) 2020-05-18 2020-05-18 空调系统及其水力模块的控制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9500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83385A (zh) * 2021-07-02 2021-10-08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空气源热泵机组

Citation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47797A (ja) * 1996-07-29 1998-02-20 Matsushita Refrig Co Ltd 空気調和機
CN103415749A (zh) * 2011-03-09 2013-11-27 东芝开利株式会社 二元制冷循环装置
CN203595314U (zh) * 2013-07-03 2014-05-14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多联机系统
CN104236164A (zh) * 2014-09-15 2014-12-24 美意(浙江)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超高温复叠式水源热泵系统
CN104964343A (zh) * 2015-06-12 2015-10-07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压缩机运行可靠性的装置和方法
CN105042763A (zh) * 2015-06-11 2015-11-11 山东新力拓节能服务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变频磁悬浮离心式中央空调机组正常运行的控制方法
CN106595157A (zh) * 2016-12-14 2017-04-26 重庆美的通用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膨胀阀开度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6969523A (zh) * 2017-05-05 2017-07-21 江苏科技大学 一种选用自然工质的单级/复叠双制式高温热泵系统
CN107120786A (zh) * 2017-04-12 2017-09-01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空调器中内机节流元件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7588573A (zh) * 2017-09-04 2018-01-16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压缩机保护方法、计算机设备以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7906812A (zh) * 2017-10-16 2018-04-13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机组压缩机冷却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7940843A (zh) * 2017-11-03 2018-04-20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变频压缩机降低压缩比的控制方法与装置
US20180347878A1 (en) * 2017-05-31 2018-12-0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ir conditioner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CN109579299A (zh) * 2018-12-21 2019-04-05 广东志高暖通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热水多联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9668271A (zh) * 2018-12-07 2019-04-23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8794775U (zh) * 2018-07-21 2019-04-26 青岛奥利凯中央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复叠式超低温空气源热泵机组
CN109855252A (zh) * 2019-02-14 2019-06-07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多联机空调系统的冷媒控制方法
CN110230900A (zh) * 2019-07-05 2019-09-13 广东智科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热泵系统的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0332742A (zh) * 2019-07-08 2019-10-15 广东Tcl智能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热水装置及热泵系统控制方法、热泵系统控制装置
CN110388772A (zh) * 2019-07-01 2019-10-29 重庆美的通用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热泵空调器电子膨胀阀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热泵空调器
CN111076353A (zh) * 2019-12-31 2020-04-28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膨胀阀开度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Patent Citation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47797A (ja) * 1996-07-29 1998-02-20 Matsushita Refrig Co Ltd 空気調和機
CN103415749A (zh) * 2011-03-09 2013-11-27 东芝开利株式会社 二元制冷循环装置
CN203595314U (zh) * 2013-07-03 2014-05-14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多联机系统
CN104236164A (zh) * 2014-09-15 2014-12-24 美意(浙江)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超高温复叠式水源热泵系统
CN105042763A (zh) * 2015-06-11 2015-11-11 山东新力拓节能服务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变频磁悬浮离心式中央空调机组正常运行的控制方法
CN104964343A (zh) * 2015-06-12 2015-10-07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压缩机运行可靠性的装置和方法
CN106595157A (zh) * 2016-12-14 2017-04-26 重庆美的通用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膨胀阀开度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7120786A (zh) * 2017-04-12 2017-09-01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空调器中内机节流元件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6969523A (zh) * 2017-05-05 2017-07-21 江苏科技大学 一种选用自然工质的单级/复叠双制式高温热泵系统
US20180347878A1 (en) * 2017-05-31 2018-12-0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ir conditioner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CN107588573A (zh) * 2017-09-04 2018-01-16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压缩机保护方法、计算机设备以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7906812A (zh) * 2017-10-16 2018-04-13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机组压缩机冷却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7940843A (zh) * 2017-11-03 2018-04-20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变频压缩机降低压缩比的控制方法与装置
CN208794775U (zh) * 2018-07-21 2019-04-26 青岛奥利凯中央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复叠式超低温空气源热泵机组
CN109668271A (zh) * 2018-12-07 2019-04-23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9579299A (zh) * 2018-12-21 2019-04-05 广东志高暖通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热水多联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9855252A (zh) * 2019-02-14 2019-06-07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多联机空调系统的冷媒控制方法
CN110388772A (zh) * 2019-07-01 2019-10-29 重庆美的通用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热泵空调器电子膨胀阀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热泵空调器
CN110230900A (zh) * 2019-07-05 2019-09-13 广东智科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热泵系统的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0332742A (zh) * 2019-07-08 2019-10-15 广东Tcl智能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热水装置及热泵系统控制方法、热泵系统控制装置
CN111076353A (zh) * 2019-12-31 2020-04-28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膨胀阀开度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丁海波: "空气源热泵热水器在恶劣工况时系统调节方法研究",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李守标: "《制冷作业 初训》", 30 April 2006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83385A (zh) * 2021-07-02 2021-10-08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空气源热泵机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95000B (zh) 2022-03-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40055B (zh) 一种空调器制热除霜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N111595001B (zh) 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04949210B (zh) 空调系统、空调器和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09373497B (zh) 温度调节设备的冷媒量调节方法、装置、系统和空调
JP2006258343A (ja) 空気調和装置
CN109945389B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N111473496B (zh) 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
US6843425B2 (en) Air conditioner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CN210861783U (zh) 冷媒循环系统及空调
CN111595000B (zh) 空调系统及其水力模块的控制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0260387B (zh) 供暖系统、供暖控制方法及供暖控制装置
CN107906811B (zh) 热泵机组防冷冻控制方法
CN111486613B (zh) 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
CN112283992A (zh) 一种双系统热泵除霜方法、计算机存储介质、双系统热泵机组
CN111595002B (zh) 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1397103A (zh) 空调器防冻结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N112443899A (zh) 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0906503B (zh) 空调低温制热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
KR101434097B1 (ko) 제상모드 이원압축 히트펌프 시스템, 그 시스템의 제상모드 작동방법, 그 시스템의 압축기 제어방법 및 그 시스템의 축열펌프 제어방법
CN109668348B (zh) 一种具有液体脉冲除霜功能的高效空气源热泵热水器
CN113251474A (zh) 双压缩机空调器
CN113465021A (zh) 用于双压缩机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KR20170055678A (ko) 태양광 전기를 이용한 공기열 히트펌프의 제어방법
CN111322723A (zh) 多联机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存储介质
KR100441008B1 (ko) 냉난방 공기조화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