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86832B - 用于定位终端设备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定位终端设备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86832B
CN111586832B CN201910117837.7A CN201910117837A CN111586832B CN 111586832 B CN111586832 B CN 111586832B CN 201910117837 A CN201910117837 A CN 201910117837A CN 111586832 B CN111586832 B CN 11158683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itioning reference
reference signal
time difference
time
downl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1783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86832A (zh
Inventor
陈雷
黄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Huawe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Huawe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to CN20191011783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86832B/zh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Huawe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Huawe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463588.0A priority patent/CN114567928B/zh
Priority to BR112021016052-3A priority patent/BR112021016052A2/pt
Priority to EP20755031.0A priority patent/EP3923643A4/en
Priority to JP2021547522A priority patent/JP7242880B2/ja
Priority to PCT/CN2020/074861 priority patent/WO2020164512A1/zh
Publication of CN1115868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86832A/zh
Priority to US17/403,466 priority patent/US20210373148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868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86832B/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4/00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 H04W64/006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with addition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e.g. for direction or speed determina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3/00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e.g. radar systems; Analogous systems using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waves whose nature or wavelength is irrelevant or unspecified
    • G01S13/74Systems using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e.g. secondary radar systems; Analogous systems
    • G01S13/76Systems using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e.g. secondary radar systems; Analogous systems wherein pulse-type signals are transmitted
    • G01S13/765Systems using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e.g. secondary radar systems; Analogous systems wherein pulse-type signals are transmitted with exchange of information between interrogator and responder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3/00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e.g. radar systems; Analogous systems using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waves whose nature or wavelength is irrelevant or unspecified
    • G01S13/87Combinations of radar systems, e.g. primary radar and secondary radar
    • G01S13/878Combination of several spaced transmitters or receivers of known location for determining the position of a transponder or a reflect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4/00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定位终端设备的方法和装置,终端设备通过向网络设备发送一个或多个第一时间差信息,使得网络设备得知哪个定位参考信号对与哪个时间差是对应的,有助于辅助定位功能节点定位终端设备。该方法包括:终端设备生成第一消息,第一消息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一时间差信息,第一时间差信息包括第一时间差以及第一时间差对应的第一定位参考信号对的信息,第一定位参考信号对是指具有关联关系的第一上行定位参考信号和第一下行定位参考信号,第一时间差是指所述第一上行定位参考信号的发送时间与第一下行定位参考信号的接收时间的时间差;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消息。

Description

用于定位终端设备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定位终端设备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终端与网络节点之间的通信已成为一种常见的设备间通信。网络节点对终端进行定位,或者终端请求位置服务以实现特定的应用越来越重要。在第五代移动通信(5th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 or 5th generation wirelesssystems,5G)中,新空口(new radio,NR)采用基于波束的无线通信以提升在更高频率的频谱上进行通信的效率。而5G系统中的定位,例如,定位参考信号(positioning referencesignal,PRS)也将采用波束的方式进行发送。由于波束的使用,在NR中也可以采用单个基站发送的多个波束对同一个终端进行定位测量,或者是不同基站发送的波束对同一基站进行定位测量。
往返时延(round time trip,RTT)是指发送端发送信号的传播到接收端的时间(即传播延迟(propagation delay),加上接收端回传消息到发送端的时间。在定位当中,RTT可以作为测量量之一用于确定设备位置。定位中心基于RTT,并结合其他测量量,例如角度信息、或者多个节点的RTT测量结果,可以确定终端设备的位置。
在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中,RTT是ECID(Enhanced Cell ID)测量量中的一种,仅支持针对主服务小区进行测量。测量方式通过确定上下行之间的帧边界的时间差进行界定。如果有邻区参与RTT测量,或者通过多个波束实现对RTT的测量,LTE的RTT的测量方式将无法适用。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定位终端设备的方法和装置,终端设备通过向网络设备发送一个或多个第一时间差信息,使得网络设备得知哪个定位参考信号对与哪个时间差是对应的,有助于辅助定位功能节点定位终端设备。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定位终端设备的方法,包括:终端设备生成第一消息,第一消息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一时间差信息,第一时间差信息包括第一时间差以及第一时间差对应的第一定位参考信号对的信息,第一定位参考信号对是指具有关联关系的第一上行定位参考信号和第一下行定位参考信号,第一时间差是指所述第一上行定位参考信号的发送时间与所述第一下行定位参考信号的接收时间的时间差;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消息,使得网络设备获取该一个或多个第一时间差信息,从而得知哪个定位参考信号对与哪个时间差是对应的,网络设备将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时间差信息转发给定位功能节点,有助于辅助定位功能节点定位终端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用于指示多个下行定位参考信号中与所述第一上行定位参考信号对应的所述第一下行定位参考信号的配置资源。这里,终端设备可以基于网络设备的配置,来确定上行定位参考信号与哪个下行定位参考信号是对应的。
可选地,所述第一消息包括多个第一时间差信息,在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给网络设备的多个第一时间差中,首个时间差是上行定位参考信号和首个下行定位参考信号的绝对时间差,所述首个时间差的后续时间差是后续下行定位参考信号相对于所述首个下行定位参考信号的相对时间差。这里,终端设备上报绝对时间差占用的比特大于上报相对时间差占用的比特,而终端设备不需要每次都上报绝对时间差,有助于节省比特开销。
可选地,所述第一消息中还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采用增量方式上报所述多个第一时间差信息。因此,终端设备可以通过第一指示信息,向网络设备告知上报方式,使得网络设备基于上报方式推算时间差。
可选地,所述第一消息还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项或多项:一个或多个上行定位参考信号的发送时间、一个或多个下行定位参考信号的接收时间。
可选地,所述接收时间包括以下时间中的任一项:
(1)下行定位参考信号的实际接收时间;
(2)基于下行定位参考信号的接收时间确定的时间单元的起始时间和/或结束时间;
(3)下行定位参考信号在所属小区中的时间单元的起始时间和/或结束时间。
因此,下行定位参考信号的接收时间的定义比较灵活,本申请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可选地,所述发送时间包括以下时间中的任一项:
(1)上行定位参考信号的实际发送时间;
(2)基于上行定位参考信号的发送时间确定的时间单元的起始时间和/或结束时间;
(3)上行定位参考信号在所属小区中的时间单元的起始时间和/或结束时间。
因此,上行定位参考信号的接收时间的定义比较灵活,本申请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向一个或多个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终端设备的定位能力信息,所述定位能力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项或多项: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是否支持跨频率往返时延RTT测量上报的能力信息,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上下行频点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是否支持多天线面板的RTT测量上报的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是否支持多径的RTT测量上报的能力信息,所述终端设备是否支持用于定位的同步信号块SSB盲检测的能力信息。这里,终端设备可以提前向网络设备上报终端设备的定位能力信息,网络设备可以将该定位能力信息转发给定位功能节点,从而辅助定位功能节点定位终端设备。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定位终端设备的方法,包括:网络设备生成第二消息,第二消息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二时间差信息,第二时间差信息包括第二时间差以及第二时间差对应的第二定位参考信号对的信息,第二定位参考信号对是指具有关联关系的第二上行定位参考信号和第二下行定位参考信号,第二时间差是指第二上行定位参考信号的发送时间与第二下行定位参考信号的接收时间的时间差;网络设备向定位功能节点发送第二消息。因此,网络设备也可以测量定位参考信号对的时间差,并通过第二消息向定位功能节点发送一个或多个第二时间差,有助于辅助定位功能节点定位终端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与所述第二上行定位参考信号对应的所述第二下行定位参考信号的配置资源是所述网络设备配置给所述终端设备的。因此,网络设备自己可以确定哪个上行定位参考信号与哪个下行定位参考信号是对应的,从而可以测量相应的时间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了多个下行定位参考信号资源,其中,与所述第二上行定位参考信号资源对应的所述第二下行定位参考信号的资源是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多个下行定位参考信号资源中确定的。因此,网络设备可以基于终端设备的测量,得知确定哪个上行定位参考信号与哪个下行定位参考信号是对应的,从而可以测量相应的时间差。
可选地,所述第二消息包括多个第二时间差信息,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给所述定位功能节点的首个时间差是上行定位参考信号和首个下行定位参考信号的绝对时间差,所述首个时间差的后续时间差是后续下行定位参考信号相对于所述首个下行定位参考信号的相对时间差。这里,网络设备向定位功能节点发送绝对时间差占用的比特大于上报相对时间差占用的比特,而网络设备不需要每次都发送绝对时间差,有助于节省比特开销。
可选地,所述第二消息中还包括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采用增量方式发送所述多个第二时间差信息。因此,网络设备可以通过第二指示信息,向定位功能节点告知上报方式,使得定位功能节点基于上报方式推算时间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一时间差信息,所述第一时间差信息包括第一时间差以及所述第一时间差对应的第一定位参考信号对的信息,所述第一定位参考信号对是指具有关联关系的第一上行定位参考信号和第一下行定位参考信号,所述第一时间差是指所述第一上行定位参考信号的发送时间与所述第一下行定位参考信号的接收时间的时间差;网络设备向所述定位功能节点发送所述第一消息。这里,网络设备在收到终端设备上报的第一消息后,可以发送给定位功能节点,使得定位功能节点基于第一消息和第二消息确定每个参考信号对应的RTT,从而辅助定位功能节点定位终端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网络设备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并根据其中的一个或多个第一时间差信息,以及网络设备确定的一个或多个第二时间差信息,网络设备计算出每个定位参考信号对的RTT,并将每个参考信号对的RTT发送给定位功能节点。也就是说,网络设备可以使用自己确定的第二时间差信息以及终端设备上报的第一时间差信息,联合确定每个定位参考信号对应的RIT,然后将每个参考信号对的RTT发送给定位功能节点,从而辅助定位功能节点定位终端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来自所述定位功能节点的请求信息,所述请求信息用于获取定位终端设备所需的测量信息。这里,网络设备可以基于定位功能节点的请求,向定位功能节点发送上述第一消息和/或第二消息。
可选地,所述请求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项或多项: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所述终端设备的定位能力信息,所述终端设备所在的空间信息,定位方式信息,定位上报信息,定位配置信息,所述终端设备的延迟信息,所述终端设备的角度信息,所述终端设备的功率信息。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定位终端设备的方法,包括:定位功能节点确定参与定位的网络设备;定位功能节点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请求信息,所述请求信息用于获取定位终端设备所需的测量信息;定位功能节点接收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二时间差信息,所述第二时间差信息包括第二时间差以及所述第二时间差所对应的第二定位参考信号对的信息,所述第二定位参考信号对是指具有关联关系的第二上行定位参考信号和第二下行定位参考信号,所述第二时间差是指所述第二上行定位参考信号的发送时间与所述第二下行定位参考信号的接收时间的时间差。因此,定位功能节点通过获取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消息,可以得到一个或多个第二时间差信息,从而基于一个或多个第二时间差信息定位终端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定位功能节点接收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一时间差信息,所述第一时间差信息包括第一时间差以及所述第一时间差对应的第一定位参考信号对的信息,所述第一定位参考信号对是指具有关联关系的第一上行定位参考信号和第一下行定位参考信号,所述第一时间差是指所述第一上行定位参考信号的发送时间与所述第一下行定位参考信号的接收时间的时间差。因此,定位功能节点通过获取经由网络设备发送的终端设备的第一消息,可以得到一个或多个第一时间差信息,从而基于一个或多个第一时间差信息定位终端设备。
可选地,所述请求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项或多项: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所述终端设备的定位能力信息,所述终端设备所在的空间信息,定位方式信息,定位上报信息,定位配置信息,所述终端设备的延迟信息,所述终端设备的角度信息,所述终端设备的功率信息。
应理解,定位功能节点可以获取第一消息,基于第一消息中的一个或多个第一时间差信息定位终端设备;或者,可以获取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二消息,基于第二消息中的一个或多个第二时间信息定位终端设备;或者,也可以既获取第一消息,还获取第二消息,基于第一消息中的一个或多个第一时间差信息以及第二消息中的一个或多个第二时间信息联合定位终端设备,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模块。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模块。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模块。
第七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为上述方法设计中的终端设备,或者,为设置在终端设备中的芯片。该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可用于执行存储器中的指令,以实现上述第一方面及其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所执行的方法。可选地,该通信装置还包括存储器。可选地,该通信装置还包括通信接口,处理器与通信接口耦合。
当该通信装置为终端设备时,该通信接口可以是收发器,或,输入/输出接口。
当该通信装置为设置于终端设备中的芯片时,该通信接口可以是输入/输出接口。
可选地,该收发器可以为收发电路。可选地,该输入/输出接口可以为输入/输出电路。
第八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为上述方法设计中的网络设备,或者,为设置在网络设备中的芯片。该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可用于执行存储器中的指令,以实现上述第二方面及其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网络设备所执行的方法。可选地,该通信装置还包括存储器。可选地,该通信装置还包括通信接口,处理器与通信接口耦合。
当该通信装置为网络设备时,该通信接口可以是收发器,或,输入/输出接口。
当该通信装置为设置于网络设备中的芯片时,该通信接口可以是输入/输出接口。
可选地,该收发器可以为收发电路。可选地,该输入/输出接口可以为输入/输出电路。
第九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为上述方法设计中的定位功能节点,或者,为设置在定位功能节点中的芯片。该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可用于执行存储器中的指令,以实现上述第三方面及其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定位功能节点所执行的方法。可选地,该通信装置还包括存储器。可选地,该通信装置还包括通信接口,处理器与通信接口耦合。
当该通信装置为定位功能节点时,该通信接口可以是收发器,或,输入/输出接口。
当该通信装置为设置于定位功能节点中的芯片时,该通信接口可以是输入/输出接口。
可选地,该收发器可以为收发电路。可选地,该输入/输出接口可以为输入/输出电路。
第十方面,提供了一种程序,该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或第三方面及其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任一方法。
第十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程序产品,所述程序产品包括:程序代码,当所述程序代码被通信装置(例如,终端设备)的通信单元、处理单元或收发器、处理器运行时,使得通信设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及其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任一方法。
第十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程序产品,所述程序产品包括:程序代码,当所述程序代码被通信装置(例如,网络设备)的通信单元、处理单元或收发器、处理器运行时,使得通信设备执行上述第二方面及其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任一方法。
第十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程序产品,所述程序产品包括:程序代码,当所述程序代码被通信装置(例如,定位功能节点)的通信单元、处理单元或收发器、处理器运行时,使得通信设备执行上述第三方面及其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任一方法。
第十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程序,所述程序使得通信装置(例如,终端设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及其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任一方法。
第十五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程序,所述程序使得通信装置(例如,网络设备)执行上述第二面及其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任一方法。
第十六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程序,所述程序使得通信装置(例如,定位功能节点)执行上述第三方面及其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任一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应用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定位终端设备的一个定位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2是应用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定位终端设备的另一个定位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3是现有技术发送定位参考信号的一个示例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定位终端设备的方法的示意性交互图;
图5是根据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用于定位终端设备的方法的示意性交互图;
图6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装置的示意性框图;
图7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8是根据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用于定位终端设备的装置的示意性框图;
图9是根据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用于定位终端设备的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10是根据本申请再一实施例的用于定位终端设备的装置的示意性框图;
图11是根据本申请再一实施例的用于定位终端设备的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多个”可以理解为“至少两个”;“多项”可以理解为“至少两项”。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全球移动通信(global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GSM)系统、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CDMA)系统、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系统、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长期演进(long termevolution,LTE)系统、LTE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FDD)系统、LTE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telecommunication system,UMTS)、全球互联微波接入(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for microwave access,WiMAX)通信系统、未来的5G系统或NR等。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可以指用户设备、接入终端、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终端设备还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 initiationprotocol,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未来5G网络中的终端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公用陆地移动通信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中的终端设备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可以是用于与终端设备通信的设备,该网络设备可以是全球移动通信(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GSM)系统或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中的基站(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也可以是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系统中的基站(NodeB,NB),还可以是LTE系统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ved NodeB,eNB或eNodeB),还可以是云无线接入网络(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CRAN)场景下的无线控制器,或者该网络设备可以为中继站、接入点、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以及未来5G网络中的网络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PLMN网络中的网络设备等,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定。或者,网络设备可以是用于定位的服务节点(或称作定位功能节点,或称作定位中心),比如,定位管理功能(locationmanagement function,LMF),定位管理组件(location management component,LMC)或位置测量单元(location measurement unit,LMU)等。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包括硬件层、运行在硬件层之上的操作系统层,以及运行在操作系统层上的应用层。该硬件层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内存管理单元(memory management unit,MMU)和内存(也称为主存)等硬件。该操作系统可以是任意一种或多种通过进程(process)实现业务处理的计算机操作系统,例如,Linux操作系统、Unix操作系统、Android操作系统、iOS操作系统或windows操作系统等。该应用层包含浏览器、通讯录、文字处理软件、即时通信软件等应用。并且,本申请实施例并未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的执行主体的具体结构特别限定,只要能够通过运行记录有本申请实施例的提供的方法的代码的程序,以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进行通信即可,例如,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是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或者,是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中能够调用程序并执行程序的功能模块。
另外,本申请的各个方面或特征可以实现成方法、装置或使用标准编程和/或工程技术的制品。本申请中使用的术语“制品”涵盖可从任何计算机可读器件、载体或介质访问的计算机程序。例如,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磁存储器件(例如,硬盘、软盘或磁带等),光盘(例如,压缩盘(compact disc,CD)、数字通用盘(digital versatile disc,DVD)等),智能卡和闪存器件(例如,可擦写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read-only memory,EPROM)、卡、棒或钥匙驱动器等)。另外,本文描述的各种存储介质可代表用于存储信息的一个或多个设备和/或其它机器可读介质。术语“机器可读介质”可包括但不限于,无线信道和能够存储、包含和/或承载指令和/或数据的各种其它介质。
图1是应用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定位终端设备的一个定位系统的架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定位系统中,UE通过LTE-Uu和/或NR-Uu接口分别经由下一代基站(next-generation eNodeB,ng-eNB)和gNB连接到无线接入网;无线接入网通过NG-C接口经由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AMF)连接到核心网。其中,下一代无线接入网(next-generation radio access network,NG-RAN)包括一个或多个ng-eNB;NG-RAN也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gNB;NG-RAN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ng-eNB以及gNB。ng-eNB为接入5G核心网的LTE基站,gNB为接入5G核心网的5G基站。核心网包括AMF与定位管理功能(location management function,LMF)等功能。其中,AMF用于实现接入管理等功能,LMF用于实现定位等功能。AMF与LMF之间通过NLs接口连接。LMF是一种部署在核心网中为UE提供定位功能的装置或组件。
图2是应用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定位终端设备的另一个定位系统的架构示意图。图1与图2的定位系统架构的区别在于,图1的定位管理功能的装置或组件(比如LMF)部署在核心网中,图2的定位管理功能的部分装置或组件(比如定位管理组件(locationmanagement component,LMC)或位置测量单元(location measurement unit,LMU))可以部署在基站中,也可以与基站分离。如图2所示,gNB中包含LMU。LMU是LMF的部分功能组件,可以集成在gNB中,也可以单独部署,并与演进服务移动定位中心(evolved serving mobilelocation center,E-SMLC)通过SLm接口相连。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定位功能节点(比如E-SMLC或LMF)通过收集基站和/或UE上报的测量信息和位置信息,以确定UE的位置。UE和定位功能节点的信息交互通过LPP协议或NRPP协议实现,基站和定位功能节点之间的交互通过LPPa或NRPPa协议实现。
应理解,上述图1或图2的定位系统中,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gNB,单个或多个UE。单个gNB可以向单个UE或多个UE传输数据或控制信令。多个gNB也可以同时为单个UE传输数据或控制信令。
还应理解,上述图1或图2的定位系统中包括的设备或功能节点只是示例性地描述,并不对本申请实施例构成限定,事实上,图1或图2的定位系统中还可以包含其他与图中示意的设备或功能节点具有交互关系的网元或设备或功能节点,这里不作具体限定。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到的一些术语或概念作简单介绍。
准共址(quasi-co-location,QCL),也可以称作准同位。同位关系用于表示多个资源之间具有一个或多个相同或者相类似的通信特征,对于具有同位关系的多个资源,可以采用相同或者类似的通信配置。例如,如果两个天线端口具有同位关系,那么一个端口传送一个符号的信道大尺度信息可以从另一个端口传送一个符号的信道大尺度信息推断出来。例如,同步信号/物理层广播信道块(synchronization signal/physical broadcastchannel block,SS/PBCH block)天线端口与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control channel,PDCCH)解调参考信号(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DMRS)天线端口关于空间接收参数QCL,指的就是UE在接收SS/PBCH block时采用的空间接收参数,即接收波束方向,可以推测出接收PDCCH DMRS时采用的空间接收参数,即接收波束方向,换言之,UE可以基于SS/PBCH block训练的最优接收波束去接收PDCCH DMRS。其中,SS/PBCHblock也可以称作同步信号块(synchronization signal block,SSB)。
两个参考信号之间关于某个大尺度参数QCL,指的是第一个参考信号上的任意一个天线端口与第二个参考信号上的任意一个天线端口关于该大尺度参数QCL。
准同位假设(QCL assumption):是指假设两个端口之间是否具有QCL关系。准同位假设的配置和指示可以用来帮助接收端进行信号的接收和解调。例如接收端能确认A端口和B端口具有QCL关系,即可以将A端口上测得的信号的大尺度参数用于B端口上的信号测量和解调。QCL类型包含了以下几种:QCL-Type A:{多普勒频移,多普勒扩展,平均时延,时延扩展};QCL-Type B:{多普勒频移,多普勒扩展};QCL-Type C:{平均时延,多普勒频移};QCL-Type D:{空间接收参数},其中,QCL-type D表示空间QCL或空域准同位。
波束(beam):波束是一种通信资源。波束可以是宽波束,或者窄波束,或者其他类型波束。形成波束的技术可以是波束成形技术或者其他技术手段。波束成形技术可以具体为数字波束成形技术,模拟波束成形技术,混合数字/模拟波束成形技术。不同的波束可以认为是不同的资源。通过不同的波束可以发送相同的信息或者不同的信息。可选的,可以将具有相同或者类似的通信特征的多个波束视为是一个波束。一个波束内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天线端口,用于传输数据信道,控制信道和探测信号等,例如,发射波束可以是指信号经天线发射出去后在空间不同方向上形成的信号强度的分布,接收波束可以是指从天线上接收到的无线信号在空间不同方向上的信号强度分布。可以理解的是,形成一个波束的一个或多个天线端口也可以看作是一个天线端口集。波束在协议中的体现还是可以空域滤波器(spatial filter)。
波束质量:可以通过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power,RSRP),块误码率(block error rate,BLER),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eference signalreceived quality,RSRQ),参考信号接收强度指示(received signal strengthindicator,RSSI),信号干扰噪声比(signal to interference and noise ratio,SINR),信号质量指示(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CQI),相关性等度量指标度量。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波束质量的度量指标不作限定。
天线面板(panel):无线通信的信号需要由天线进行接收和发送,多个天线单元(antenna element)可以集成在一个panel上。一个射频链路可以驱动一个或多个天线单元。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包括多个天线面板,每个天线面板包括一个或者多个波束。网络设备也可以包括多个天线面板,每个天线面板包括一个或者多个波束。天线面板又可表示为天线阵列(antenna array)或者天线子阵列(antenna subarray)。一个天线面板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天线阵列/子阵列。一个天线面板可以有一个或多个晶振(oscillator)控制。射频链路又可以称为接收通道和/或发送通道,接收机支路(receiverbranch)等。一个天线面板可以由一个射频链路驱动,也可以由多个射频链路驱动。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天线面板也可以替换为射频链路或者驱动一个天线面板的多个射频链路或者由一个晶振控制的一个或多个射频链路。
RTT:是指发送端发送信号的传播到接收端的时间,加上接收端到发送端的时间。在理想情况下,不考虑收发端的处理时延,RTT等于两倍收发端之间的传播时延。RTT可以用于确定收发端距离D,即D=RTT/2*c,c为光速。在定位中,RTT可以作为用于确定终端设备位置的一个测量量。
LTE中的水平定位精度<50m,垂直定位精度能够识别楼层。5G系统或新空口NR中的定位需求包括商业场景需求。对于商业场景需求,定位需要满足室外水平定位精度<10m,垂直定位精度<3m(待定),室内水平定位精度<3m,垂直定位精度<3m(待定)。相对于LTE的单一需求,5G不仅支持多级的需求,而且在商业场景需求上,也比LTE时要严格得多。因此,5G中基于RTT的定位方法需要进一步优化。
在NR中,基于RTT的定位可以采用多个网络设备或一个网络设备的多个参考信号来进行测量。在NR中,一个网络设备可以包括多个传输点(transmission point,TP),可以利用多个传输点向同一个终端设备发送定位参考信号,或者是利用多个网络设备,如一个服务基站和多个邻居基站对终端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进行测量以获得RTT的测量等。由于多个TP参考信号的传输和接收,会造成RTT的计算的关联性的问题,需要明确RTT计算的是哪一对参考信号之间的时间差,否则造成计算错误,导致测量误差。
具体地,当终端设备接收多个下行定位参考信号时,为了进行RTT测量,终端设备也需要在上行方向上进行定位参考信号的发送,以供网络设备对终端发送的上行定位参考信号进行测量。而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定位参考信号可能会被多个网络设备接收到,如果终端设备在测量报告中不指明下行定位参考信号和上行定位参考信号的对应关系,会导致网络设备不知道终端测量的时间差是针对哪个下行定位参考信号和哪个上行定位参考信号而测量得到的,就会造成RTT的计算出现混乱的情况。
这里以图3中的示例说明上述问题。如图3所示,UE与BS(包括BS1和BS2)均具备多波束收发的能力。在RTT测量中,UE可以接收来自BS1的多个下行定位参考信号,或者,也可以接收来自多个BS(比如BS1与BS2)的多个下行定位参考信号。UE进行RTT测量时,需要在上行方向上发送上行定位参考信号。以BS1为例,如果UE没有明确告知BS1上行定位参考信号对应哪个下行定位参考信号,BS1在接收到多个上行定位参考信号(多个上行定位参考信号也有可能包括BS2的下行定位参考信号对应的上行定位参考信号)后,并不能得知上行定位参考信号对应哪个下行定位参考信号,从而无法得知UE测量的时间差针对哪个下行定位参考信号和哪个上行定位参考信号。
应理解,图3中只是以BS1和BS2为例进行说明,事实上可以包括更多的BS,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定位终端设备的方法,通过向网络设备发送一个或多个第一时间差信息,第一时间差信息包括第一时间差以及第一时间差对应的第一定位参考信号对的信息,以便于定位功能节点得到本小区或邻小区的时间差,有助于辅助定位功能节点定位终端设备。进一步地,网络设备可以将终端设备测量的一个或多个第一时间差信息发送给定位功能节点。
这里作统一说明,如果定位功能组件部署在网络设备中,那么终端设备可以向网络设备上报的一个或多个第一时间信息,可以理解为直接上报给了定位功能节点;如果定位功能节点独立部署(比如图1所示的定位系统中LMF部署在核心网中),那么在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上报一个或多个第一时间信息后,网络设备可以将一个或多个第一时间信息发送给定位功能节点。
图4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定位终端设备的方法300的示意性流程图。如图4所示,所述方法300包括:
S310,终端设备生成第一消息,第一消息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一时间差信息,第一时间差信息包括第一时间差以及第一时间差对应的第一定位参考信号对的信息,第一定位参考信号对是指具有关联关系的第一上行定位参考信号和第一下行定位参考信号,第一时间差是指第一上行定位参考信号的发送时间与第一下行定位参考信号的接收时间的时间差。
第一定位参考信号对的信息可以是指具有关联关系的第一上行定位参考信号和第一下行定位参考信号的相关信息,比如,第一上行定位参考信号对应的ID,第一下行定位参考信号对应的ID,定位参考信号所在的小区ID,定位参考信号对应的波束信息等等。
其中,上行定位参考信号的发送时间可以是以下时间中的任一项:
(1)上行定位参考信号的实际发送时间;
(2)基于上行定位参考信号的发送时间确定的时间单元的起始时间和/或结束时间;
(3)上行定位参考信号在所属小区中的时间单元的起始时间和/或结束时间(比如,上行定位参考信号D所属小区的第i个上行子帧中的起始时间)。
其中,下行定位参考信号的接收时间可以是以下时间中的任一项:
(1)下行定位参考信号的实际接收时间(比如,一个非周期下行定位参考信号的第一个符号的起点,或某个突发信号丛集(burst or occasion)(突发信号丛集是由一个或多个下行定位参考信号的一个或多个子帧组成的集合)的起点,或下行定位参考信号对应的子帧0的起点);
(2)基于下行定位参考信号的接收时间确定的时间单元的起始时间和/或结束时间(比如,基于下行定位参考信号Y确定的第j个下行子帧的起始时间,j=0,1,2,…);
(3)下行定位参考信号在所属小区中的时间单元的起始时间和/或结束时间(比如,下行定位参考信号C所属小区的第j个下行子帧中的起始时间)。
对于下行定位参考信号的接收时间,终端设备可以在下行定位参考信号的多个径中选择第一径的到达时间作为小区或下行定位参考信号的到达时间或接收时间,或者,终端设备需要以接收波束扫描的方法选择多个波束中最早接收下行定位参考信号的波束进行测量,并将该波束接收下行定位参考信号的时间作为下行定位参考信号的接收时间。
上述第一时间差可以理解为所述第一下行定位参考信号的接收时间与所述第一上行定位参考信号的发送时间的时间差值(或时间差值的绝对值),或者,所述第一上行定位参考信号的发送时间与所述第一下行定位参考信号的接收时间的时间差值(或时间差值的绝对值)。
应理解,上述第一时间差可以是上述上行定位参考信号的发送时间的3种情形中的任一项,与上述下行定位参考信号的接收时间的3种情形中的任一项的时间差值。
上述6种情形(上行定位参考信号的发送时间的3种情形和下行定位参考信号的接收时间的3种情形)中的时间单元的起始时间和/或结束时间可以理解为时间单元的边界。时间单元的边界的可以按照以下方式确定:
(1)参与时间差计算的上行定位参考信号对应的上行子帧的子帧索引i与下行定位参考信号对应的下行子帧的子帧索引j的取值相同,即i=j;
(2)参与时间差计算的上行定位参考信号对应的上行子帧的子帧索引i与下行定位参考信号对应的下行子帧的子帧索引j对应的取值可以不同。具体地,i与j的取值可以基于时间差的绝对值大小而定。举例来说,i的取值范围是1-1024,j的取值范围是1-1024,那么使用第i个上行子帧与第j个下行子帧计算的时间差可能有1024*1024种可能,这里,可以选取1024*1024个取值中绝对值最小的取值对应的i和j,分别作为上行子帧i的取值以及下行子帧j的取值。相应的,上报的第一时间差可以是基于上行定位参考信号与下行定位参考信号确定的子帧起点的时间差值绝对值的最小值。
举例来说,第一时间差可以定义为:终端设备的接收下行子帧j(或子帧j的起点、第一径上子帧j的起点、多个接收波束上的首达径上的子帧j的起点等)的时间,与终端设备发送的跟下行子帧j在时间上最接近的上行子帧i(或子帧i的起点)的时间之间的差值。应理解,前述第一时间差的上下行可以替换,也可以推广到上行与上行,或下行与下行的时间差,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地,第一时间差还可以替换为一个上行定位参考信号的发送时间与一个上行定位参考信号的时间差,或者,还可以替换为一个下行定位参考信号的接收时间与一个下行定位参考信号的接收时间的时间差。
应理解,对于上述列举的第一时间差的各种可能的形式,这些第一时间差的各种形式可以同时存在于第一消息中,也可以单独存在,对此不作具体限定。举例来说,第一消息中可以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项或多项:所述第一下行定位参考信号的接收时间与所述第一上行定位参考信号的发送时间的时间差值(或时间差值的绝对值),所述第一上行定位参考信号的发送时间与所述第一下行定位参考信号的接收时间的时间差值(或时间差值的绝对值),一个上行定位参考信号的发送时间与一个上行定位参考信号的时间差,或者,还可以替换为一个下行定位参考信号的接收时间与一个下行定位参考信号的接收时间的时间差,一个或多个上行定位参考信号的发送时间,一个或多个下行定位参考信号的接收时间,第一上行定位参考信号对应的ID,第一下行定位参考信号对应的ID,定位参考信号所在的小区ID,定位参考信号对应的波束信息等等。
这里统一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时间单元可以是正交频分复用技术(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符号、子帧、帧、时隙、微时隙(mini-slot)等。进一步的,由于上下行定位参考信号可能在多个符号上收发,且子载波间隔不一致,因此可以将时间差的计时点设定为第一个上行帧/OFDM符号/子帧等时间单元的起点或终点。显然,当下行定位参考信号的接收时间和上行定位参考信号的发送时间需要用于联合确定一个上报量(例如做差值)时,多个接收时间/发送时间应基于同一个时间参考系计时计算才有意义,具体在哪个时间坐标系内计时,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定。
这里统一说明,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出现的时间概念(比如,上行定位参考信号的发送时间,下行定位参考信号的接收时间)可以是绝对时间(比如,以秒为单位),例如,以全局时间坐标系发送的时间(比如通过GPS或者网络信息)获取,也可以是相对时间,也可以是以某个小区(比如Pcell,或小区ID最小的服务小区等)的符号、时隙、微时隙、子帧、帧等作为单位,或Tc(1/(480000*4096))为单位,也可以是终端设备收发信号的对应的子帧0的起点的绝对时间,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定。
这里统一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定位参考信号(包括上行定位参考信号和下行定位参考信号)是指定位终端设备的参考信号。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将“定位终端设备的参考信号”统一记作“定位参考信号”,但这并不能理解为该“定位参考信号”仅包括专门用于定位的参考信号(positioning reference signal,PRS),以下不再赘述。可选地,定位终端设备的参考信号包括但不限于定位参考信号PRS、解调参考信号(de-modulationreference signal,DMRS)、跟踪参考信号(tracking reference signal,TRS)、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CSI-RS)。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对上行定位参考信号发送步骤,与下行定位参考信号的接收步骤之间的先后顺序不作具体限定,这两个步骤可以交叉进行。
可选地,上行定位参考信号与下行定位参考信号的关联关系可以是网络设备配置给终端设备的,也可以是终端设备自己确定的,也可以是协议预定义的,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方式一,网络设备配置上行定位参考信号与下行定位参考信号的关联关系。可选地,所述S310之前还包括:
S311,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配置信息。对应的,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配置信息,配置信息用于指示多个下行定位参考信号中与第一上行定位参考信号对应的第一下行定位参考信号的信息,如定位参考信号的配置资源。终端设备可以基于网络设备发送的配置信息,确定上行定位参考信号与下行定位参考信号的关联关系。也就是说,网络设备可以直接为终端设备配置哪个下行定位参考信号与哪个上行定位参考信号具有关联关系。
比如,网络设备利用下行定位参考信号指示上行定位参考信号的空间相关信息(spatial relation information),为下行定位参考信号分配专属的上行资源等。其中,与上行定位参考信号具有关联关系的下行定位参考信号可以是服务小区的参考信号,也可以是邻区的参考信号,对此不作限定。被关联的下行定位参考信号可以用于确定波束方向、路损和定时锚点等。可选地,用于确定波束方向、路损和定时锚点的下行定位参考信号可以不同。
可选地,网络设备可以通过RRC信令或定位协议的信令为终端设备配置与上行定位参考信号具有关联关系的下行定位参考信号。终端设备在得到具有关联关系的定位参考信号对后,可以确定与定位参考信号对所对应的时间差,定位参考信号对是指具有关联关系的一对上行定位参考信号和下行定位参考信号。
可选地,上述配置信息还可以包括下行定位参考信号的配置信息、上行定位参考信号的配置信息、上报配置等等。
下行定位参考信号的配置信息可以用于指示终端设备进行RTT测量时,需要测量的下行定位参考信号的配置。可选地,下行定位参考信号的配置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项或多项:下行定位参考信号的频点、发送时频资源、周期、波束信息、功率信息、序列信息、定时信息等。
上行定位参考信号的配置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项或多项:上行定位参考信号的发送频点、时频资源、周期、波束信息、功率信息、序列信息、定时信息等。其中,上行定位参考信号的波束信息、功率信息和定时信息可以通过与上行定位参考信号具有关联关系的下行定位参考信号关联指示。
上报配置是指关于终端设备的上报模式(比如,单站上报模式或多站上报模式)、上报方式(比如是否采用差分上报)等配置。
可选地,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的配置信息还可以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项或多项:测量间隙时长,是否允许使用QCL的参考信号联合测量以及相关联合测量资源的信息,是否需要Panel RTT上报以及最大panel上报数量的信息,是否需要多路径(multi-path)RTT以及最大可以上报的多径数量,需要或允许上报的上行和/或下行小区数量,上报模式(多站上报模式或单站上报模式),是否采用差分RTT上报,是否允许额外上报盲检的SSB和相关条件等。
可选地,终端设备可以通过随机接入机制或其他类似机制进行RTT测量。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一系列下行定位参考信号资源,每个下行定位参考信号资源关联到对应的上行定位参考信号资源,终端设备根据下行定位参考信号资源的测量结果(例如信号强度,RSRP,RSRQ,SINR)选择对应的上行定位参考信号资源进行发送,并在后续将选择的下行定位参考信号资源和对应的上行定位参考信号资源上报给网络设备。
方式二,终端设备也可以自己确定上行定位参考信号与下行定位参考信号的关联关系。
终端设备可以自行对上行定位参考信号和下行定位参考信号进行关联。例如,终端设备上报的一个时间差中的上行定位参考信号和下行定位参考信号,可以使用相同的波束进行收发。如果网络设备可以为终端设备配置了多个下行定位参考信号资源,终端设备在多个下行定位参考信号资源中确定与上行定位参考信号资源对应的下行定位参考信号资源。其中,该多个下行定位参考信号资源可以是网络设备指定的多个小区的下行定位参考信号资源或者服务小区中的下行定位参考信号资源。这里,终端设备可以对下行定位参考信号进行检测,以发现周围的下行定位参考信号。
具体而言,网络设备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一个或多个下行定位参考信号。终端设备可以对一个或多个下行定位参考信号进行测量,以得到测量结果。例如,测量结果可以包括下行定位参考信号的到达时间或接收时间(或下行定位参考信号与某个定位参考信号的时间差),信号功率,接收波束,到达时间置信度,下行参考信号的具体类型等信息,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可选地,终端设备可以根据信号质量强度、波束质量、到达参考信号的次序、是否是同一个小区的参考信号等因素,在多个下行定位参考信号中,确定出一个与上行定位参考信号具有关联关系的下行定位参考信号。例如,终端设备可以通过小区ID来确定上行定位参考信号和下行定位参考信号的关联关系。
终端设备可以对符合条件的多个下行定定位参考信号进行联合测量,以得到联合测量结果。其中,该条件可以是以下条件中的任一项:(1)参考信号属于一个小区,比如拥有相同的PCI,或小区ID,或配置在隶属于一个小区的资源集合等;(2)参考信号存在准同位关系,包括但不限于QCL type A/B/C/D中的一种或多种;(3)网络侧通过配置告知终端设备可以联合测量的下行参考信号,或者,协议约定终端设备可以联合测量的下行参考信号,比如资源集合{RS#1,RS#2}。
当终端设备支持多天线面板的测量时,对于同一下行定位参考信号,终端设备可以使用不同的天线面板获取多个测量结果,每个测量结果对应一个天线面板。对于同一个小区的同一个下行定位参考信号,如果终端设备上报了该下行定位参考信号通过多个天线面板接收对应的测量结果(包括时间差),能够使得定位功能节点通过天线面板对终端设备的天线朝向等信息进行判断,从而协助定位功能节点定位终端设备。对于同一下行定位参考信号,终端设备可以对信道传播中的不同路径的时延进行测量,并获取多个路径的测量结果。对于同一个小区的同一个下行定位参考信号,如果终端设备上报了该下行定位参考信号对应的多径的测量结果(包括时间差),能够使得定位功能节点通过视线传输(line ofsight,LOS)或非视线传输(non line of sight,NLOS)传输等信息进行判断,从而协助定位功能节点定位终端设备。
对于上行定位参考信号,终端设备可以确定出上行定位参考信号对应的以下信息中的一项或多项:上行定位参考信号对应的资源标识、发送时间、发送波束或空间滤波信息、上行发送功率等。
S320,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消息。对应地,网络设备接收第一消息。
这里作统一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网络设备可以理解为基站(对应定位功能节点独立部署的情形),基站在收到第一消息后,可以将第一消息转发给定位功能节点;或者,网络设备也可以理解为定位功能节点(比如LMU\LMF\LMC),那么终端设备直接将第一消息发送给了定位功能节点。相应的,若网络设备是基站,则第一时间差是基站发送的下行定位参考信号与终端设备上报的上行定位参考信号的时间差;若网络设备是定位功能节点,则第一时间差是定位功能节点发送的下行定位参考信号与终端设备上报的上行定位参考信号的时间差。
若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上报多个第一时间差信息,其中包括多个第一时间差,终端设备可以通过增量方式上报多个第一时间差。可选地,第一消息中还包括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采用增量方式上报多个第一时间差。也就是说,终端设备可以通过第一指示信息向网络设备通知上报时间差的方式。
在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上报多个第一时间差时,终端设备上报的首个时间差可以是上行定位参考信号和下行定位参考信号的绝对时间差,终端设备后续上报的时间差均是后续下行定位参考信号相对于所述首个下行定位参考信号的相对时间差。
具体比如,对于下行定位参考信号1、下行定位参考信号2、下行定位参考信号3和上行定位参考信号4,终端设备首个上报的时间差可以是下行定位参考信号1与上行定位参考信号4的时间差,而对于下行定位参考信号2,可以只上报下行定位参考信号2与下行定位参考信号1之间的相对时间差。相应的,网络设备基于下行定位参考信号2与下行定位参考信号1之间的相对时间差可以推算出下行定位参考信号2与上行定位参考信号4的时间差。
再例如,定位参考信号对1,定位参考信号对2,定位参考信号对3。其中每个参考信号对包括下行参考信号和上行参考信号。时间差是指参考信号对的下行参考信号和上行参考信号之间的时间差。假定定位参考信对1为第一个测量到的时间差,则参考信号对1的时间差为绝对时间差,而定位参考信号对2的时间差为相对参考信号对1的时间差的相对值,而参考信号对3的时间差为相对参考信号对2的时间差的相对值,或者参考信号对3的时间差为相对参考信号对1的时间差的相对值。即后续的参考信号对的时间差可以是前一个参考信号对的时间差的相对值,也可以是和第一个参考信号对的绝对时间差的相对值,具体的本申请不做限定。
上述做法的好处在于:终端设备上报绝对时间差占用的比特大于上报相对时间差占用的比特,而终端设备不需要每次都上报绝对时间差,有助于节省比特开销。
终端设备可以针对服务小区或不同的小区上报时间差,也可以将多个小区的测量结果进行混合上报,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以下结合具体的例子描述终端设备上报第一时间差的可能的方式。
举例1,终端设备可以上报某一服务小区的下行子帧j的边界与上行定位参考信号对应的上行子帧i的边界的时间差。该时间差可以是基于相同子帧索引计算的。可选地,时间差可以是同一服务小区中:与上行定位参考信号在所属小区中的时间单元的边界,与下行定位参考信号在所属小区中的时间单元的起始时间的边界之间的时间差。
举例2,对于同一小区,终端设备可以上报不同定位参考信号对应的时间差,也可以上报一组时间差作为参考时间差,后续上报的时间差或时间均使用差量的方式上报。
如果一个小区发送了一个下行定位参考信号,那么终端设备可以上报该下行定位参考信号与该小区或其他小区的上行定位参考信号的时间差,还可以携带下行定位参考信号的ID,和/或上行定位参考信号的ID。
如果一个小区发送了多个下行定位参考信号,终端设备可以分别上报多个不同的下行定位参考信号中每个下行定位参考信号与上行定位参考信号的时间差;或者,也可以先上报一组上行定位参考信号与下行定位参考信号的时间差作为参考时间差,其他下行定位参考信号和上行定位参考信号对应的时间差使用差量方式上报。
比如,对于下行定位参考信号1、下行定位参考信号2、下行定位参考信号3和上行定位参考信号4、上行定位参考信号5。终端设备可以上报下行定位参考信号1与上行定位参考信号4的时间差,对于下行定位参考信号2,可以只上报下行定位参考信号2与下行定位参考信号1之间的相对时间差,基于下行定位参考信号2与下行定位参考信号1之间的相对时间差可以推算出下行定位参考信号2与上行定位参考信号4的时间差。
类似地,对于下行定位参考信号3,可以只上报下行定位参考信号3与下行定位参考信号1之间的相对时间差,基于下行定位参考信号3与下行定位参考信号1之间的相对时间差可以推算出下行定位参考信号3与上行定位参考信号4的时间差。
同理,对于上行部分,可以上报上行定位参考信号5与上行定位参考信号4的时间差。可选地,终端设备还可以上报下行定位参考信号1与上行定位参考信号4的时间差(记做时间差1),然后上报下行定位参考信号2与上行定位参考信号5的时间差(记做时间差2)与时间差1的差值,即上报的是时间差2-时间差1得到的差值。应理解,上述列举的各种例子只是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并不对本申请实施例构成限定。
应理解,上述方法中分别上报下行定位参考信号之间的时间差和/或上行定位参考信号之间的时间差,则对应的第一消息中可能包含多个相对时间差,从而可以完成定位参考信号对之间的时间差的计算。
在一般情况下,采用前述定位参考信号对之间的相对时间差的方法更加简单,不再赘述。而对同一小区发送多个下行定位参考信号对应同一上行定位参考信号的情况,采用下行定位参考信号之间的相对时间差的方法则开销更小。本申请对具体上报时间和/或时间差的方法不做限定。
这里,终端设备上报了同一小区中不同定位参考信号对应的时间差,有助于定位功能节点了解每个参考信号对应的发送波束到达终端设备的传播时延和相关置信度。这样,定位功能节点可以利用多个波束的冗余信息甄别发送波束是否出现了漏检、虚警或被阻挡等情形。
举例3,终端设备上报特定小区(比如服务小区、主小区(Pcell)、或网络指定的某一小区等)的上下行子帧的时间差,同时,额外上报一个或多个上行定位参考信号或下行定位参考信号与该小区定时边界的时间差,包括使用相同索引得到的或最接近的子帧边界得到的时间差。
如果需要上报多个小区的时间差,终端设备可以先上报服务小区中的一组上行定位参考信号与下行定位参考信号的时间差,然后选择服务小区中的一组上行定位参考信号与下行定位参考信号的时间差作为参考,上报邻小区的时间差。
具体地,对于邻小区,终端设备可以上报邻小区中的下行定位参考信号与服务小区的该下行定位参考信号之间的相对时间差,然后基于服务小区中的上行定位参考信号与下行定位参考信号的时间差,可以推算出邻小区对应的时间差。
可选地,对于上述举例1-举例3中描述的任一情形,终端设备在上报时间差时,可以同时上报相关的下行定位参考信号的ID和/或上行定位参考信号的ID,但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选地,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可以是针对以下一种或多种对象的测量结果:
1)针对某一接收波束和/或面板的测量结果,该测量结果还可以包含接收波束ID,接收波束由互易性得到的发送波束对应的探测参考信号(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RS)ID,天线面板标识等;
2)针对某一下行接收信号的某个可识别径的测量结果;
3)针对某个小区的测量结果,该测量结果还可以包括cell信息(例如cell ID,物理小区标识(physical cell ID,PCI));
4)针对某一个或多个下行定位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该测量结果还可以包括下行定位参考信号标识信息;
5)针对某一个或多个上行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该测量结果还可以包括上行参考信号的标识或RACH等信号标识信息。
也就是说,终端设备可以针对上述5种情况中的一种或多种进行测量,以向网络设备上报第一时间差信息。应理解,上述5种情况只是示例性地描述,并不对本申请实施例构成限定。可选地,第一消息还可以包括上行定位参考信号的关联信息,比如,时间关联信息、波束关联信息、空间关联信息等等。
可选地,所述第一消息还可以包括功率信息。可选地,上行定位参考信号的功率信息可以通过下行定位参考信号和/或上行定位参考信号的索引进行指示。当上行定位参考信号的功率信息关联到一个下行定位参考信号时,表示被指示的上行定位参考信号的发送功率由该下行定位参考信号确定(比如计算路损等);当上行定位参考信号的功率信息关联到另一个上行定位参考信号B时,表示被指示的上行定位信号的发送功率与上行定位参考信号B相同。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还可以提前向网络设备上报自己的定位能力。可选地,所述方法300还包括:
终端设备向一个或多个网络设备发送终端设备的定位能力信息,定位能力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项或多项:用于指示终端设备是否支持跨频率往返时延RTT测量上报的能力信息,终端设备支持的上下行频点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是否支持多天线面板的RTT测量上报的能力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是否支持多径的RTT测量上报的能力信息,终端设备是否支持用于定位的SSB盲检测的能力信息。定位能力信息还可以包括终端设备能够接收(包括同时接收和非同时接收)参考信号的数量,终端设备能够发送参考信号的数量。
也就是说,终端设备可以向网络设备上报终端设备的RTT定位能力,比如,是否支持跨频率RTT测量上报。如果终端设备支持跨频率RTT测量上报,还可以上报支持的上下行频点,切换频率所需的间隔(gap)信息。
上文描述了终端设备侧的测量行为,下文将描述网络设备侧的测量行为。应理解,如果涉及与方法300中相同或类似的术语或概念,其相关解释可以参考前文的描述,下文将不再赘述。
对于网络设备而言,网络设备可以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并将第一消息转发给定位功能节点。网络设备也可以自己对上行定位参考信号以及下行定位参考信号进行测量,并将测量结果转发给定位功能节点。可选地,网络设备也可以与邻区的网络设备或定位装置(比如LMU或TBS)进行交互,以获取测量结果。
图5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用于定位终端设备的方法400的示意性交互图。如图5所示,所述方法400包括:
S410,网络设备生成第二消息,第二消息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二时间差信息,第二时间差信息包括第二时间差以及第二时间差对应的第二定位参考信号对的信息,第二定位参考信号对是指具有关联关系的第二上行定位参考信号和第二下行定位参考信号,第二时间差是指第二上行定位参考信号的发送时间与第二下行定位参考信号的接收时间的时间差;
S420,网络设备向定位功能节点发送第二消息。对应地,定位功能节点接收第二消息。
应理解,关于第二时间差的解释或定义可以参考第一时间差的相关描述,为了简洁,这里不作赘述。
具体而言,网络设备可以对定位参考信号的时间差进行测量,并将测量得到的一个或多个第二时间差信息发送给定位功能节点,以便于辅助定位功能节点进行定位。可选地,网络设备可以针对不同的终端设备,或者同一终端设备的不同的定位参考信号,或者同一定位参考信号的不同传播路径进行测量。
网络设备可以为终端设备配置哪个下行定位参考信号的配置资源与上行定位参考信号是对应的,这样,网络设备不需要终端设备来上报与第二下行定位参考信号对应的第二上行定位参考信号。
或者,终端设备可以确定哪个下行定位参考信号的资源与上行定位参考信号是对应的。网络设备可以通过终端设备的上报得知哪个下行定位参考信号与哪个上行定位参考信号是对应的。
类似地,网络设备向定位功能节点发送多个第二时间差时,也可以增量方式进行上报,具体即,网络设备发送给所述定位功能节点的首个时间差是上行定位参考信号和下行定位参考信号的绝对时间差,其中,在所述多个第二时间差中,所述首个时间差的后续时间差均为相对于所述首个时间差的相对时间差,具体如前所述,不再赘述。因此,这种发送方式有助于节省网络设备的开销。
可选地,所述第二消息中可以携带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网络设备采用增量方式发送所述多个第二时间差。
网络设备不仅可以将自己确定的一个或多个第二时间差信息发送给定位功能节点,也可以将终端设备发送的一个或多个第一时间差信息发送给定位功能节点,以便于辅助定位功能节点进行定位。
可选地,所述方法400还包括:
S430,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一消息,第一消息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一时间差信息,第一时间差信息包括第一时间差以及所述第一时间差对应的第一定位参考信号对的信息,第一定位参考信号对是指具有关联关系的第一上行定位参考信号和第一下行定位参考信号,第一时间差是指所述第一上行定位参考信号的发送时间与所述第一下行定位参考信号的接收时间的时间差;
S440,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定位功能节点发送所述第一消息。
也就是说,网络设备可以将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转发给定位功能节点,以便于定位功能节点获取终端设备的相关测量,从而进行定位。这里,步骤S430可以对应前文方法300中的步骤S320,相关的解释可以参考前文描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网络设备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并根据其中的一个或多个第一时间差信息,以及网络设备确定的一个或多个第二时间差信息,网络设备计算出每个定位参考信号对的RTT,并将每个参考信号对的RTT发送给定位功能节点。
网络设备可以基于定位功能节点的请求,向定位功能节点发送上述第一消息和/或第二消息。可选地,所述方法400还包括:
定位功能节点确定参与定位的网络设备;定位功能节点向网络设备发送请求信息,请求信息用于获取定位终端设备所需的测量信息。对应地,网络设备接收来自定位功能节点的请求信息。
具体地,定位功能节点可以指定一个或多个小区进行上行定位参考信号的配置,也可以指定一个或多个小区发送下行定位参考信号。定位功能节点可以给小区提供上行定位参考信号的相关配置(比如上行定位参考信号的信号类型、发送带宽、次数、时频资源、序列等)。
可选地,请求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项或多项: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终端设备的定位能力信息,终端设备所在的空间信息,定位方式信息,定位上报信息,定位配置信息,终端设备的延迟信息,终端设备的角度信息,终端设备的功率信息。应理解,该请求信息中的部分信息可以不一定一次下发,可以是通过类似辅助数据(assistant data)的信令方式进行下发,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终端设备所在的空间信息可以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项或多项:终端设备当前的服务小区、服务波束,服务小区提供的终端设备之前的测量结果(波束测量结果,小区测量结果,时间提前量(timing advance,TA)等),终端设备的大致地理位置信息,终端设备之前自己测量的结果。
定位上报信息包括:上报周期(持续上报的时间或次数),事件触发上报(事件包括:服务波束发生变化,小区发生变化,终端设备的连接状态发生变化(比如连接态到非活动态或空闲态)等)中的至少一种。
定位配置信息包括:下行定位参考信号(可以是定位功能节点建议配置的下行定位参考信号)的类型(比如,PRS,CIS-RS,TRS)、发送的带宽,次数,时频资源,序列等;上行定位参考信号的(可以是定位功能节点建议配置的上行定位参考信号)的类型(SRS,上行PRS,相位追踪参考信号(phase noise tracking RS,PTRS)等))、发送带宽、次数、时频资源、序列中的至少一种。
终端设备的延迟信息可以包括延迟期望值。延迟期望值是指:网络设备检测终端设备可能的到达时间窗,可以以网络时间为参考系,也可以是某个参考信号(如该小区的某个参考信号(比如SSB))确定的时间单元边界的相对时延。
终端设备的角度信息可以用于协助网络设备配置相关下行定位参考信号和针对终端设备的接收波束。终端设备的角度信息可以包括角度期望值。角度期望值是指:网络设备针对终端设备的期望接收方向或期望的网络设备下行发送方向。该角度期望值可能是空间坐标系中的角度值,也可能是某个参考信号(如该小区的某个参考信号(比如SSB)),表示终端设备的相对位置或发送波束会大致朝向某一定位参考信号的发送波束方向。角度期望值可以根据对终端设备的预先测量和/或粗略定位而确定。
终端设备的功率信息可以包括功率期望值,可能是以分贝毫瓦(dBm),瓦特等为单位的绝对功率,也可能是某个定位参考信号(如服务小区的某个定位参考信号)的功率期望值,表示终端设备的发送功率通过该定位参考信号计算(例如路损)。网络设备在还可以向定位功能节点发送小区信息(小区可以是网络设备测量的小区,也可以是终端设备上报的关于某个小区的测量结果对应的小区信息)。
对于定位功能节点而言,定位功能节点可以获取第一消息,基于第一消息中的一个或多个第一时间差信息定位终端设备;或者,可以获取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二消息,基于第二消息中的一个或多个第二时间信息定位终端设备;或者,也可以既获取第一消息,还获取第二消息,基于第一消息中的一个或多个第一时间差信息以及第二消息中的一个或多个第二时间信息联合定位终端设备,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应理解,本申请各个实施例可以独立实施,也可以进行合理的组合,并且实施例中出现的各个术语的解释或说明可以在各个实施例中互相参考或解释,对此不作限定。
还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上文结合图1至图5详细描述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定位终端设备的方法。下面将结合图6至图11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定位终端设备的装置。应理解,方法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特征同样适用于以下装置实施例。
图6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装置600的示意性框图。所述装置600用于执行前文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执行的方法。可选地,所述装置600的具体形态可以是终端设备或终端设备中的芯片。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所述装置600包括:
处理模块610,用于生成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一时间差信息,所述第一时间差信息包括第一时间差以及所述第一时间差对应的第一定位参考信号对的信息,所述第一定位参考信号对是指具有关联关系的第一上行定位参考信号和第一下行定位参考信号,所述第一时间差是指所述第一上行定位参考信号的发送时间与所述第一下行定位参考信号的接收时间的时间差;
收发模块620,用于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收发模块620还用于: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用于指示多个下行定位参考信号中与所述第一上行定位参考信号对应的所述第一下行定位参考信号的配置资源。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消息包括多个第一时间差信息,在所述收发模块620发送给网络设备的多个第一时间差中,首个时间差是上行定位参考信号和首个下行定位参考信号的绝对时间差,所述首个时间差的后续时间差是后续下行定位参考信号相对于所述首个下行定位参考信号的相对时间差。
可选地,所述第一消息中还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装置采用增量方式上报所述多个第一时间差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一消息还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项或多项:一个或多个上行定位参考信号的发送时间、一个或多个下行定位参考信号的接收时间。
可选地,所述接收时间包括以下时间中的任一项:
(1)下行定位参考信号的实际接收时间;
(2)基于下行定位参考信号的接收时间确定的时间单元的起始时间和/或结束时间;
(3)下行定位参考信号在所属小区中的时间单元的起始时间和/或结束时间。
可选地,所述发送时间包括以下时间中的任一项:
(1)上行定位参考信号的实际发送时间;
(2)基于上行定位参考信号的发送时间确定的时间单元的起始时间和/或结束时间;
(3)上行定位参考信号在所属小区中的时间单元的起始时间和/或结束时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收发模块620还用于:向一个或多个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终端设备的定位能力信息,所述定位能力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项或多项: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是否支持跨频率往返时延RTT测量上报的能力信息,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上下行频点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是否支持多天线面板的RTT测量上报的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是否支持多径的RTT测量上报的能力信息,所述终端设备是否支持用于定位的同步信号块SSB盲检测的能力信息。
应理解,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装置600可对应于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方法,比如,图6中的方法,并且装置600中的各个模块的上述和其它管理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方法的相应步骤,因此也可以实现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有益效果,为了简洁,这里不作赘述。
还应理解,装置600中的各个模块可以通过软件和/或硬件形式实现,对此不作具体限定。换言之,装置600是以功能模块的形式来呈现。这里的“模块”可以指特定应用集成电路ASIC、电路、执行一个或多个软件或固件程序的处理器和存储器、集成逻辑电路,和/或其他可以提供上述功能的器件。可选地,在一个简单的实施例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想到装置600可以采用图7所示的形式。处理模块610可以通过图7所示的处理器701实现。收发模块620可以通过图7所示的收发器703来实现。具体的,处理器通过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来实现。可选地,当所述装置600是芯片时,那么收发模块610的功能和/或实现过程还可以通过管脚或电路等来实现。可选地,所述存储器为所述芯片内的存储单元,比如寄存器、缓存等,所述存储单元还可以是所述计算机设备内的位于所述芯片外部的存储单元,如图7所的存储器702。
在硬件实现上,上述收发模块620可以为收发器,收发器(图6中是以收发模块620示意)在通信单元中构成通信接口。
图7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装置700的示意性结构图。如图7所示,所述装置700包括:处理器701,处理器701用于对该终端设备的动作进行控制管理。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701用于生成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一时间差信息,所述第一时间差信息包括第一时间差以及所述第一时间差对应的第一定位参考信号对的信息,所述第一定位参考信号对是指具有关联关系的第一上行定位参考信号和第一下行定位参考信号,所述第一时间差是指所述第一上行定位参考信号的发送时间与所述第一下行定位参考信号的接收时间的时间差;所述处理器701用于调用接口执行以下动作: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消息。
应理解,所述处理器701可以调用接口执行上述收发动作,其中,调用的接口可以是逻辑接口或物理接口,对此不作限定。可选地,物理接口可以通过收发器实现。可选地,所述装置700还包括收发器703。
可选地,所述装置700还包括存储器702,存储器702中可以存储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程序代码,以便于处理器701调用。存储器702可以跟处理器701耦合在一起,也可以不耦合在一起。
具体地,若所述装置700包括处理器701、存储器702和收发器703,则处理器701、存储器702和收发器703之间通过内部连接通路互相通信,传递控制和/或数据信号。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处理器701、存储器702和收发器703可以通过芯片实现,处理器701、存储器702和收发器703可以是在同一个芯片中实现,也可能分别在不同的芯片实现,或者其中任意两个功能组合在一个芯片中实现。该存储器702可以存储程序代码,处理器701调用存储器702存储的程序代码,以实现装置700的相应功能。应理解,所述装置700还可用于执行前文实施例中终端设备侧的其他步骤和/或操作,为了简洁,这里不作赘述。
应理解,所述装置700还可用于执行前文实施例中终端设备侧的其他步骤和/或操作,为了简洁,这里不作赘述。
图8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装置800的示意性框图。所述装置800用于执行前文方法实施例中网络设备执行的方法。可选地,所述装置800的具体形态可以是网络设备或网络设备中的芯片。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所述装置800包括:
处理模块810,用于生成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二时间差信息,所述第二时间差信息包括第二时间差以及所述第二时间差对应的第二定位参考信号对的信息,所述第二定位参考信号对是指具有关联关系的第二上行定位参考信号和第二下行定位参考信号,所述第二时间差是指所述第二上行定位参考信号的发送时间与所述第二下行定位参考信号的接收时间的时间差;
收发模块820,用于向定位功能节点发送所述第二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与所述第二上行定位参考信号对应的所述第二下行定位参考信号的配置资源是所述装置配置给终端设备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为终端设备配置了多个下行定位参考信号资源,其中,与所述第二上行定位参考信号资源对应的所述第二下行定位参考信号的资源是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多个下行定位参考信号资源中确定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消息包括多个第二时间差信息,
所述收发模块820发送给所述定位功能节点的首个时间差是上行定位参考信号和首个下行定位参考信号的绝对时间差,所述首个时间差的后续时间差是后续下行定位参考信号相对于所述首个下行定位参考信号的相对时间差。
可选地,所述第二消息中还包括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装置采用增量方式发送所述多个第二时间差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收发模块820还用于: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一时间差信息,所述第一时间差信息包括第一时间差以及所述第一时间差对应的第一定位参考信号对的信息,所述第一定位参考信号对是指具有关联关系的第一上行定位参考信号和第一下行定位参考信号,所述第一时间差是指所述第一上行定位参考信号的发送时间与所述第一下行定位参考信号的接收时间的时间差;向所述定位功能节点发送所述第一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收发模块820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定位功能节点的请求信息,所述请求信息用于获取定位终端设备所需的测量信息。
可选地,所述请求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项或多项: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所述终端设备的定位能力信息,所述终端设备所在的空间信息,定位方式信息,定位上报信息,定位配置信息,所述终端设备的延迟信息,所述终端设备的角度信息,所述终端设备的功率信息。
应理解,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定位终端设备的装置800可对应于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网络设备的方法,比如,图8中的方法,并且装置800中的各个模块的上述和其它管理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网络设备的方法的相应步骤,因此也可以实现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有益效果,为了简洁,这里不作赘述。
还应理解,装置800中的各个模块可以通过软件和/或硬件形式实现,对此不作具体限定。换言之,装置800是以功能模块的形式来呈现。这里的“模块”可以指特定应用集成电路ASIC、电路、执行一个或多个软件或固件程序的处理器和存储器、集成逻辑电路,和/或其他可以提供上述功能的器件。可选地,在一个简单的实施例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想到装置800可以采用图9所示的形式。处理模块810可以通过图9所示的处理器901实现。收发模块820可以通过图9所示的收发器903来实现。具体的,处理器通过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来实现。可选地,当所述装置800是芯片时,那么收发模块810的功能和/或实现过程还可以通过管脚或电路等来实现。可选地,所述存储器为所述芯片内的存储单元,比如寄存器、缓存等,所述存储单元还可以是所述计算机设备内的位于所述芯片外部的存储单元,如图9所的存储器902。
在硬件实现上,上述收发模块820可以为收发器,收发器(图8中是以收发模块820示意)在通信单元中构成通信接口。
图9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装置900的示意性结构图。如图9所示,所述装置900包括:处理器901,处理器901用于对该网络设备的动作进行控制管理。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901用于生成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二时间差信息,所述第二时间差信息包括第二时间差以及所述第二时间差对应的第二定位参考信号对的信息,所述第二定位参考信号对是指具有关联关系的第二上行定位参考信号和第二下行定位参考信号,所述第二时间差是指所述第二上行定位参考信号的发送时间与所述第二下行定位参考信号的接收时间的时间差;所述处理器901用于调用接口执行以下动作:向定位功能节点发送所述第二消息。
应理解,所述处理器901可以调用接口执行上述收发动作,其中,调用的接口可以是逻辑接口或物理接口,对此不作限定。可选地,物理接口可以通过收发器实现。可选地,所述装置900还包括收发器903。
可选地,所述装置900还包括存储器902,存储器902中可以存储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程序代码,以便于处理器901调用。存储器902可以跟处理器901耦合在一起,也可以不耦合在一起。
具体地,若所述装置900包括处理器901、存储器902和收发器903,则处理器901、存储器902和收发器903之间通过内部连接通路互相通信,传递控制和/或数据信号。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处理器901、存储器902和收发器903可以通过芯片实现,处理器901、存储器902和收发器903可以是在同一个芯片中实现,也可能分别在不同的芯片实现,或者其中任意两个功能组合在一个芯片中实现。该存储器902可以存储程序代码,处理器901调用存储器902存储的程序代码,以实现装置900的相应功能。应理解,所述装置900还可用于执行前文实施例中网络设备侧的其他步骤和/或操作,为了简洁,这里不作赘述。
应理解,所述装置900还可用于执行前文实施例中网络设备侧的其他步骤和/或操作,为了简洁,这里不作赘述。
图10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装置1000的示意性框图。所述装置1000用于执行前文方法实施例中定位功能节点执行的方法。可选地,所述装置1000的具体形态可以是定位功能节点或定位功能节点中的芯片。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所述装置1000包括:
处理模块1010,用于确定参与定位的网络设备;
收发模块1020,用于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请求信息,所述请求信息用于获取定位终端设备所需的测量信息;
所述收发模块1020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二时间差信息,所述第二时间差信息包括第二时间差以及所述第二时间差所对应的第二定位参考信号对的信息,所述第二定位参考信号对是指具有关联关系的第二上行定位参考信号和第二下行定位参考信号,所述第二时间差是指所述第二上行定位参考信号的发送时间与所述第二下行定位参考信号的接收时间的时间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收发模块1020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一时间差信息,所述第一时间差信息包括第一时间差以及所述第一时间差对应的第一定位参考信号对的信息,所述第一定位参考信号对是指具有关联关系的第一上行定位参考信号和第一下行定位参考信号,所述第一时间差是指所述第一上行定位参考信号的发送时间与所述第一下行定位参考信号的接收时间的时间差。
可选地,所述请求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项或多项: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所述终端设备的定位能力信息,所述终端设备所在的空间信息,定位方式信息,定位上报信息,定位配置信息,所述终端设备的延迟信息,所述终端设备的角度信息,所述终端设备的功率信息。
应理解,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定位终端设备的装置1000可对应于前述方法实施例中定位功能节点的方法,比如,图10中的方法,并且装置1000中的各个模块的上述和其它管理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前述方法实施例中定位功能节点的方法的相应步骤,因此也可以实现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有益效果,为了简洁,这里不作赘述。
还应理解,装置1000中的各个模块可以通过软件和/或硬件形式实现,对此不作具体限定。换言之,装置1000是以功能模块的形式来呈现。这里的“模块”可以指特定应用集成电路ASIC、电路、执行一个或多个软件或固件程序的处理器和存储器、集成逻辑电路,和/或其他可以提供上述功能的器件。可选地,在一个简单的实施例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想到装置1000可以采用图11所示的形式。处理模块1010可以通过图11所示的处理器1101实现。收发模块1020可以通过图11所示的收发器1103来实现。具体的,处理器通过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来实现。可选地,当所述装置1000是芯片时,那么收发模块1010的功能和/或实现过程还可以通过管脚或电路等来实现。可选地,所述存储器为所述芯片内的存储单元,比如寄存器、缓存等,所述存储单元还可以是所述计算机设备内的位于所述芯片外部的存储单元,如图11所的存储器1102。
在硬件实现上,上述收发模块1020可以为收发器,收发器(图10中是以收发模块1020示意)在通信单元中构成通信接口。
图1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装置1100的示意性结构图。如图11所示,所述装置1100包括:处理器1101,处理器1101用于对该定位功能节点的动作进行控制管理。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1101用于确定参与定位的网络设备;所述处理器1101还用于调用接口执行如下动作: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请求信息,所述请求信息用于获取定位终端设备所需的测量信息;接收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二时间差信息,所述第二时间差信息包括第二时间差以及所述第二时间差所对应的第二定位参考信号对的信息,所述第二定位参考信号对是指具有关联关系的第二上行定位参考信号和第二下行定位参考信号,所述第二时间差是指所述第二上行定位参考信号的发送时间与所述第二下行定位参考信号的接收时间的时间差。
应理解,所述处理器1101可以调用接口执行上述收发动作,其中,调用的接口可以是逻辑接口或物理接口,对此不作限定。可选地,物理接口可以通过收发器实现。可选地,所述装置1100还包括收发器1103。
可选地,所述装置1100还包括存储器1102,存储器1102中可以存储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程序代码,以便于处理器1101调用。存储器1102可以跟处理器1101耦合在一起,也可以不耦合在一起。
具体地,若所述装置1100包括处理器1101、存储器1102和收发器1103,则处理器1101、存储器1102和收发器1103之间通过内部连接通路互相通信,传递控制和/或数据信号。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处理器1101、存储器1102和收发器1103可以通过芯片实现,处理器1101、存储器1102和收发器1103可以是在同一个芯片中实现,也可能分别在不同的芯片实现,或者其中任意两个功能组合在一个芯片中实现。该存储器1102可以存储程序代码,处理器1101调用存储器1102存储的程序代码,以实现装置1100的相应功能。应理解,所述装置1100还可用于执行前文实施例中定位功能节点侧的其他步骤和/或操作,为了简洁,这里不作赘述。
应理解,所述装置1100还可用于执行前文实施例中定位功能节点侧的其他步骤和/或操作,为了简洁,这里不作赘述。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揭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处理器中,或者由处理器实现。处理器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
上述的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还可以是系统芯片(system on chip,SoC),还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or unit,CPU),还可以是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NP),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电路(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还可以是微控制器(microcontroller unit,MCU),还可以是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PLD)或其他集成芯片。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处理器读取存储器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
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SDRAM,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 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rambus RAM,DR RAM)。应注意,本文描述的系统和方法的存储器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应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编号“第一”、“第二”…仅仅为了区分不同的对象,比如,为了区分不同的时间差、定位参考信号等,并不对本申请实施例的范围构成限制,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于此。
还应理解,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本申请中出现的类似于“项目包括如下中的一项或多项:A,B,以及C”表述的含义,如无特别说明,通常是指该项目可以为如下中任一个:A;B;C;A和B;A和C;B和C;A,B和C;A和A;A,A和A;A,A和B;A,A和C,A,B和B;A,C和C;B和B,B,B和B,B,B和C,C和C;C,C和C,以及其他A,B和C的组合。以上是以A,B和C共3个元素进行举例来说明该项目的可选用条目,当表达为“项目包括如下中至少一种:A,B,……,以及X”时,即表达中具有更多元素时,那么该项目可以适用的条目也可以按照前述规则获得。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38)

1.一种用于定位终端设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设备生成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多个第一时间差信息;每个第一时间差信息包括第一时间差的上报信息和下行定位参考信号的标识ID,包含在不同第一时间差信息中的下行定位参考信号的ID所指示的下行定位参考信号属于同一小区,所述下行定位参考信号为所述第一时间差对应的定位参考信号对中的下行定位参考信号;所述定位参考信号对是指具有关联关系的上行定位参考信号和下行定位参考信号,所述第一时间差是指所述终端设备接收下行子帧j的时间,与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跟所述下行子帧j在时间上最接近的上行子帧i的时间之间的差值;
所述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消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用于指示多个下行定位参考信号中与第一上行定位参考信号对应的第一下行定位参考信号的配置资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时间差信息包括第一定位参考信号对所对应的第一时间差信息和第三定位参考信号对所对应的第一时间差信息;
在所述第一定位参考信号对对应的第一时间差信息中,第一时间差的上报信息为第一定位参考信号对所对应的第一时间差;
在所述第三定位参考信号对对应的第一时间差信息中,第一时间差的上报信息为所述第三定位参考信号对所对应的第一时间差相对于所述第一定位参考信号对所对应的第一时间差的差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时间差信息对应多个定位参考信号对,所述多个定位参考信号对中的上行定位参考信号均为同一上行定位参考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中还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采用增量方式上报所述多个第一时间差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2、4和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还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项或多项:一个或多个上行定位参考信号的发送时间、一个或多个下行定位参考信号的接收时间。
7.根据权利要求1、2、4和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接收下行子帧j的时间包括以下时间中的任一项:
(1)下行定位参考信号的实际接收时间;
(2)基于下行定位参考信号的接收时间确定的时间单元的起始时间和/或结束时间;
(3)下行定位参考信号在所属小区中的时间单元的起始时间和/或结束时间。
8.根据权利要求1、2、4和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子帧i的时间包括以下时间中的任一项:
(1)上行定位参考信号的实际发送时间;
(2)基于上行定位参考信号的发送时间确定的时间单元的起始时间和/或结束时间;
(3)上行定位参考信号在所属小区中的时间单元的起始时间和/或结束时间。
9.根据权利要求1、2、4和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向一个或多个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终端设备的定位能力信息,所述定位能力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项或多项: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是否支持跨频率往返时延RTT测量上报的能力信息,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上下行频点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是否支持多天线面板的RTT测量上报的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是否支持多径的RTT测量上报的能力信息,所述终端设备是否支持用于定位的同步信号块SSB盲检测的能力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还包括:所述第一定位参考信号对中下行定位参考信号对应的多径的测量结果。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结果包括时间差。
12.根据权利要求1、2、4和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时间差信息中的下行定位参考信号的ID所指示的下行定位参考信号均对应一个发送波束。
13.一种用于定位终端设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网络设备生成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二时间差信息,所述第二时间差信息包括第二时间差以及所述第二时间差对应的第二定位参考信号对的信息,所述第二定位参考信号对是指具有关联关系的第二上行定位参考信号和第二下行定位参考信号,所述第二时间差是指所述第二上行定位参考信号的发送时间与所述第二下行定位参考信号的接收时间的时间差;
所述网络设备向定位功能节点发送所述第二消息;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多个第一时间差信息;每个第一时间差信息包括第一时间差的上报信息和下行定位参考信号的标识ID,包含在不同第一时间差信息中的下行定位参考信号的ID所指示的下行定位参考信号属于同一小区,所述下行定位参考信号为所述第一时间差对应的定位参考信号对中的下行定位参考信号;所述定位参考信号对是指具有关联关系的上行定位参考信号和下行定位参考信号,所述第一时间差是指所述终端设备接收下行子帧j的时间,与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跟所述下行子帧j在时间上最接近的上行子帧i的时间之间的差值;
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定位功能节点发送所述第一消息。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第二上行定位参考信号对应的所述第二下行定位参考信号的配置资源是所述网络设备配置给终端设备的。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了多个下行定位参考信号资源,其中,与所述第二上行定位参考信号资源对应的所述第二下行定位参考信号的资源是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多个下行定位参考信号资源中确定的。
16.根据权利要求13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消息包括多个第二时间差信息,
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给所述定位功能节点的首个时间差是上行定位参考信号和首个下行定位参考信号的绝对时间差,所述首个时间差的后续时间差是后续下行定位参考信号相对于所述首个下行定位参考信号的相对时间差。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消息中还包括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采用增量方式发送所述多个第二时间差信息。
18.一种用于定位终端设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定位功能节点确定参与定位的网络设备;
所述定位功能节点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请求信息,所述请求信息用于获取定位终端设备所需的测量信息;
所述定位功能节点接收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二时间差信息,所述第二时间差信息包括第二时间差以及所述第二时间差所对应的第二定位参考信号对的信息,所述第二定位参考信号对是指具有关联关系的第二上行定位参考信号和第二下行定位参考信号,所述第二时间差是指所述第二上行定位参考信号的发送时间与所述第二下行定位参考信号的接收时间的时间差;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定位功能节点接收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多个第一时间差信息;每个第一时间差信息包括第一时间差的上报信息和下行定位参考信号的标识ID,包含在不同第一时间差信息中的下行定位参考信号的ID所指示的下行定位参考信号属于同一小区,所述下行定位参考信号为所述第一时间差对应的定位参考信号对中的下行定位参考信号;所述定位参考信号对是指具有关联关系的上行定位参考信号和下行定位参考信号,所述第一时间差是指终端设备接收下行子帧j的时间,与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跟所述下行子帧j在时间上最接近的上行子帧i的时间之间的差值。
19.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模块,用于生成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多个第一时间差信息;每个第一时间差信息包括第一时间差的上报信息和下行定位参考信号的标识ID,包含在不同第一时间差信息中的下行定位参考信号的ID所指示的下行定位参考信号属于同一小区,所述下行定位参考信号为所述第一时间差对应的定位参考信号对中的下行定位参考信号;所述定位参考信号对是指具有关联关系的上行定位参考信号和下行定位参考信号,所述第一时间差是指所述装置接收下行子帧j的时间,与所述装置发送的跟所述下行子帧j在时间上最接近的上行子帧i的时间之间的差值;
收发模块,用于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消息。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
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用于指示多个下行定位参考信号中与第一上行定位参考信号对应的第一下行定位参考信号的配置资源。
21.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时间差信息包括第一定位参考信号对所对应的第一时间差信息和第三定位参考信号对所对应的第一时间差信息;
在所述第一定位参考信号对对应的第一时间差信息中,第一时间差的上报信息为第一定位参考信号对所对应的第一时间差;
在所述第三定位参考信号对对应的第一时间差信息中,第一时间差的上报信息为所述第三定位参考信号对所对应的第一时间差相对于所述第一定位参考信号对所对应的第一时间差的差值。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时间差信息对应多个定位参考信号对,所述多个定位参考信号对中的上行定位参考信号均为同一上行定位参考信号。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中还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装置采用增量方式上报所述多个第一时间差信息。
24.根据权利要求19、20、22和2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还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项或多项:一个或多个上行定位参考信号的发送时间、一个或多个下行定位参考信号的接收时间。
25.根据权利要求19、20、22和2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接收下行子帧j的时间包括以下时间中的任一项:
(1)下行定位参考信号的实际接收时间;
(2)基于下行定位参考信号的接收时间确定的时间单元的起始时间和/或结束时间;
(3)下行定位参考信号在所属小区中的时间单元的起始时间和/或结束时间。
26.根据权利要求19、20、22和2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发送上行子帧i的时间包括以下时间中的任一项:
(1)上行定位参考信号的实际发送时间;
(2)基于上行定位参考信号的发送时间确定的时间单元的起始时间和/或结束时间;
(3)上行定位参考信号在所属小区中的时间单元的起始时间和/或结束时间。
27.根据权利要求19、20、22和2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
向一个或多个网络设备发送所述装置的定位能力信息,所述定位能力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项或多项:用于指示所述装置是否支持跨频率往返时延RTT测量上报的能力信息,所述装置支持的上下行频点信息,用于指示所述装置是否支持多天线面板的RTT测量上报的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所述装置是否支持多径的RTT测量上报的能力信息,所述装置是否支持用于定位的同步信号块SSB盲检测的能力信息。
28.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还包括:所述第一定位参考信号对中下行定位参考信号对应的多径的测量结果。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结果包括时间差。
30.根据权利要求19、20、22和2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时间差信息中的下行定位参考信号的ID所指示的下行定位参考信号均对应一个发送波束。
31.一种用于定位终端设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模块,用于生成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二时间差信息,所述第二时间差信息包括第二时间差以及所述第二时间差对应的第二定位参考信号对的信息,所述第二定位参考信号对是指具有关联关系的第二上行定位参考信号和第二下行定位参考信号,所述第二时间差是指所述第二上行定位参考信号的发送时间与所述第二下行定位参考信号的接收时间的时间差;
收发模块,用于向定位功能节点发送所述第二消息;
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多个第一时间差信息;每个第一时间差信息包括第一时间差的上报信息和下行定位参考信号的标识ID,包含在不同第一时间差信息中的下行定位参考信号的ID所指示的下行定位参考信号属于同一小区,所述下行定位参考信号为所述第一时间差对应的定位参考信号对中的下行定位参考信号;所述定位参考信号对是指具有关联关系的上行定位参考信号和下行定位参考信号,所述第一时间差是指所述终端设备接收下行子帧j的时间,与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跟所述下行子帧j在时间上最接近的上行子帧i的时间之间的差值;向所述定位功能节点发送所述第一消息。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第二上行定位参考信号对应的所述第二下行定位参考信号的配置资源是所述装置配置给终端设备的。
33.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为终端设备配置了多个下行定位参考信号资源,其中,与所述第二上行定位参考信号资源对应的所述第二下行定位参考信号的资源是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多个下行定位参考信号资源中确定的。
34.根据权利要求31至3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消息包括多个第二时间差信息,
所述收发模块发送给所述定位功能节点的首个时间差是上行定位参考信号和首个下行定位参考信号的绝对时间差,所述首个时间差的后续时间差是后续下行定位参考信号相对于所述首个下行定位参考信号的相对时间差。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消息中还包括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装置采用增量方式发送所述多个第二时间差信息。
36.一种用于定位终端设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模块,用于确定参与定位的网络设备;
收发模块,用于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请求信息,所述请求信息用于获取定位终端设备所需的测量信息;
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二时间差信息,所述第二时间差信息包括第二时间差以及所述第二时间差所对应的第二定位参考信号对的信息,所述第二定位参考信号对是指具有关联关系的第二上行定位参考信号和第二下行定位参考信号,所述第二时间差是指所述第二上行定位参考信号的发送时间与所述第二下行定位参考信号的接收时间的时间差;
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
接收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多个第一时间差信息;每个第一时间差信息包括第一时间差的上报信息和下行定位参考信号的标识ID,包含在不同第一时间差信息中的下行定位参考信号的ID所指示的下行定位参考信号属于同一小区,所述下行定位参考信号为所述第一时间差对应的定位参考信号对中的下行定位参考信号;所述定位参考信号对是指具有关联关系的上行定位参考信号和下行定位参考信号,所述第一时间差是指所述终端设备接收下行子帧j的时间,与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跟所述下行子帧j在时间上最接近的上行子帧i的时间之间的差值。
37.一种用于定位终端设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代码和数据,所述存储器与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存储器中的代码使得所述装置执行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定位终端设备的方法,或者执行权利要求13-17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定位终端设备的方法,或者执行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用于定位终端设备的方法。
3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指令,其特征在于,该指令被执行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定位终端设备的方法,或者执行权利要求13-17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定位终端设备的方法,或者执行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用于定位终端设备的方法。
CN201910117837.7A 2019-02-15 2019-02-15 用于定位终端设备的方法和装置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1115868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63588.0A CN114567928B (zh) 2019-02-15 2019-02-15 用于定位终端设备的方法和装置
CN201910117837.7A CN111586832B (zh) 2019-02-15 2019-02-15 用于定位终端设备的方法和装置
EP20755031.0A EP3923643A4 (en) 2019-02-15 2020-02-12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OSITIONING A TERMINAL DEVICE
JP2021547522A JP7242880B2 (ja) 2019-02-15 2020-02-12 端末デバイスを測位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BR112021016052-3A BR112021016052A2 (pt) 2019-02-15 2020-02-12 Método e aparelho para posicionamento de dispositivo terminal
PCT/CN2020/074861 WO2020164512A1 (zh) 2019-02-15 2020-02-12 用于定位终端设备的方法和装置
US17/403,466 US20210373148A1 (en) 2019-02-15 2021-08-16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ositioning terminal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17837.7A CN111586832B (zh) 2019-02-15 2019-02-15 用于定位终端设备的方法和装置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463588.0A Division CN114567928B (zh) 2019-02-15 2019-02-15 用于定位终端设备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86832A CN111586832A (zh) 2020-08-25
CN111586832B true CN111586832B (zh) 2021-12-03

Family

ID=7204457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17837.7A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111586832B (zh) 2019-02-15 2019-02-15 用于定位终端设备的方法和装置
CN202111463588.0A Active CN114567928B (zh) 2019-02-15 2019-02-15 用于定位终端设备的方法和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463588.0A Active CN114567928B (zh) 2019-02-15 2019-02-15 用于定位终端设备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210373148A1 (zh)
EP (1) EP3923643A4 (zh)
JP (1) JP7242880B2 (zh)
CN (2) CN111586832B (zh)
BR (1) BR112021016052A2 (zh)
WO (1) WO202016451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627505B2 (en) * 2019-11-18 2023-04-1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eam management for inter-cell mobility
US11576139B2 (en) * 2020-05-08 2023-02-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Time drift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timing group delays
US11832295B2 (en) * 2020-05-20 2023-11-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Partial random access channel procedure
US20220085943A1 (en) * 2020-09-14 2022-03-1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iming adjustment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4374491A (zh) * 2020-10-15 2022-04-1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定位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US20230388953A1 (en) * 2020-10-16 2023-11-3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Propagation delay compensation
WO2022082379A1 (en) * 2020-10-19 2022-04-28 Lenovo (Beijing) Limited Methods, apparatuses, and media for propagation delay compensation
CN112333643B (zh) * 2020-11-16 2021-12-31 武汉大学 5g下行信号的无线定位方法、系统、介质及智能终端
CN116685859A (zh) * 2020-12-31 2023-09-0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定位能力的上报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WO2022149065A1 (en) * 2021-01-05 2022-07-14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Measurement and reporting for downlink angle of departure positioning
CN114765853A (zh) * 2021-01-15 2022-07-19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信息指示方法、装置、终端设备、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220256356A1 (en) * 2021-02-11 2022-08-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Uplink assisted positioning reference signal beam management
CN115150937B (zh) * 2021-03-31 2023-12-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15334527B (zh) * 2021-05-11 2024-04-23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定位方法、设备及处理器可读存储介质
CN115707085A (zh) * 2021-08-06 2023-02-17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定时误差关联信息的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15707096A (zh) * 2021-08-06 2023-02-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时间误差信息的更新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CN115866632A (zh) * 2021-09-22 2023-03-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7015030A (zh) * 2022-04-29 2023-11-07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定位方法、装置、终端及网络设备
CN117014806A (zh) * 2022-04-29 2023-11-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WO2023245428A1 (en) * 2022-06-21 2023-12-28 Nec Corporation Method, device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of communication
WO2024020816A1 (zh) * 2022-07-26 2024-02-0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528765A (zh) * 2022-07-28 2024-02-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定位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7641372A (zh) * 2022-08-09 2024-03-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64554A (zh) * 2006-04-28 2007-10-3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获得用户设备接收传输时间差的方法
CN103004267A (zh) * 2010-07-16 2013-03-27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确定位置的方法及其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813867B2 (en) * 2005-12-15 2017-11-07 Polte Corporation Angle of arrival (AOA) positioning method and system for positional finding and tracking objects using reduced attenuation RF technology
US9020495B2 (en) * 2008-06-24 2015-04-28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rrangement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4019125A1 (zh) * 2012-07-30 2014-02-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户设备的定位方法、数据发送方法、装置及用户设备
WO2014071563A1 (zh) * 2012-11-07 2014-05-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终端定位方法及定位装置
CN103856894B (zh) * 2012-12-06 2019-05-07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基于波束的定位方法及设备
WO2017164925A1 (en) * 2016-03-24 2017-09-28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 of positioning for 5g systems
CN109150250B (zh) * 2016-11-04 2020-03-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准共址信息的发送接收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及终端
US10420063B2 (en) * 2017-02-02 2019-09-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On-demand user equipment positioning
WO2018159967A1 (ko) * 2017-02-28 2018-09-0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단말 포지셔닝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CN111510270A (zh) * 2017-05-12 2020-08-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方法、终端和网络设备
CN112152687B (zh) * 2017-06-16 2024-04-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CN109905224B (zh) * 2017-06-16 2020-06-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
US10736074B2 (en) * 2017-07-31 2020-08-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to facilitate location determination by beamforming of a positioning reference signal
US10375669B2 (en) * 2017-08-04 2019-08-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locating a mobile device using an asynchronous wireless network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64554A (zh) * 2006-04-28 2007-10-3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获得用户设备接收传输时间差的方法
CN103004267A (zh) * 2010-07-16 2013-03-27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确定位置的方法及其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ombined Downlink and Uplink NR Positioning Procedures;Qualcomm Incorporated;《3GPP TSG-RAN WG2 Meeting #104 R2-1817899》;20181102;第2-3节 *
On Demand Transmission of PRS for NR;Qualcomm Incorporated;《3GPP TSG-RAN WG2 Meeting #104 R2-1817902》;20181102;全文 *
RAT-dependent DL and UL NR positioning techniques;Qualcomm Incorporated;《3GPP TSG-RAN WG1 Meeting AH1901 R1-1900916》;20190112;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2520265A (ja) 2022-03-29
CN114567928A (zh) 2022-05-31
EP3923643A1 (en) 2021-12-15
JP7242880B2 (ja) 2023-03-20
CN114567928B (zh) 2024-03-26
EP3923643A4 (en) 2022-03-23
US20210373148A1 (en) 2021-12-02
WO2020164512A1 (zh) 2020-08-20
BR112021016052A2 (pt) 2021-10-05
CN111586832A (zh) 2020-08-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86832B (zh) 用于定位终端设备的方法和装置
CN111314952B (zh) 一种测量上报的方法及装置
EP3668205B1 (en) Positioning and measurement report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1526575B (zh) 传输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US10506545B2 (en) Scanning method using position information of terminal in wireless access system supporting millimeter waves and devices for same
US9692584B2 (en) Methods of radio communications using different subframe configurations and related radio and/or network nodes
US20210297886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KR101923262B1 (ko) 측정 노드를 포함하여 구성되는 시스템 내에서 다중 수신 포인트로 위치 결정하는 방법
CN103125133B (zh) 用于测量配置支持的方法和设备
US20130190006A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Enabling User Activity-Aware Positioning
US20120314604A1 (en) Methods and Arrangements for Performing Measurement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for Positioning or for Enabling Location-Based Services
CN104335631A (zh) 用于通过管理不确定测量时机来增强网络定位测量性能的方法和设备
CN112771818A (zh) 用于快速往返时间测量分发的系统和方法
US20190141554A1 (en) Combined Measurement Report Mapping
US20190363910A1 (en) Use of Mobility Reference Signals to Perform Radio Link Monitoring in a Beam-Based System
US20210341562A1 (en) Beam based positioning measurements and measurement reporting
CN113424611B (zh) 多小区定位
CN117479209A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203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1204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203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