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80366B - 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80366B
CN111580366B CN202010086117.1A CN202010086117A CN111580366B CN 111580366 B CN111580366 B CN 111580366B CN 202010086117 A CN202010086117 A CN 202010086117A CN 111580366 B CN111580366 B CN 11158036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ner
image
bias
transfer
toner pa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8611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80366A (zh
Inventor
黑田贵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nica Minolta Inc
Original Assignee
Konica Minolta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nica Minolta Inc filed Critical Konica Minolta Inc
Publication of CN1115803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803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803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8036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 G03G15/1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 G03G15/1605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using at least one intermediate suppor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static Charge, Transfer And Separation In Electrography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Cleaning In Electr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能够抑制像间的调色剂的转印及感光体记忆的发生而向清洁刮板供给足够量的调色剂。图像形成装置(1)通过在像间在感光鼓(122K)的外周面上形成调色剂色块,从而向刮取一次转印后残留于感光鼓(122K)的外周面上的调色剂的清洁刮板(160K)供给调色剂作为润滑剂,其中,根据形成调色剂色块时的曝光条件、显影条件及环境条件判定调色剂色块的带电量的多少。在调色剂色块的带电量多的情况下,一边对一次转印偏压进行恒流控制,一边将调色剂色块输送至清洁刮板(160K)。在调色剂色块的带电量少的情况下,对一次转印偏压进行恒压控制。由此,防止调色剂向中间转印带(125)上移动或发生感光体记忆。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形成装置,特别是涉及为保护清洁刮板而供给调色剂作为润滑剂的技术。
背景技术
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在转印部将形成于感光体上的调色剂像静电转印于像载体后,在下一调色剂像的形成之前,使用例如清洁刮板刮去残留于感光体上的调色剂并废弃。这时,若清洁刮板因与感光体的摩擦而卷起,则不能充分地刮去残留调色剂。已知一种技术,为了防止这样的翻卷,供给调色剂作为感光体和清洁刮板之间的润滑剂,并在刮板边缘部存储调色剂。
润滑用的调色剂例如通过在从先前的图像区域的后端至后续的图像区域的前端的像间等的图像区域外形成调色剂色块来供给。该调色剂色块在由显影部供给后,在被输送至清洁刮板的中途经由转印部。在通过该转印部时,调色剂可能会从调色剂色块向像载体等移动。
对于这样的问题,考虑应用如下现有技术:例如,为了使调色剂色块在承载于中间转印带的状态下,不转印到像载旋转体而通过转印部,例如在串列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使为了从中间转印带转印到记录介质而施加的转印偏压在纸张上和纸间不同(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然而,由于与该现有技术的纸间对应,仅在像间断开转印偏压,不会发挥在感光体上保持调色剂色块的作用,因而调色剂色块自身的电位可能会导致调色剂色块的一部分从感光体静电吸附到像载体侧,或因力学的作用而附着于像载体。
另一方面,如果在像间和像间以外的图像部分使转印偏压的极性反转,则在转印部中调色剂被施加朝向感光体侧的力,因此,能够抑制向像载体的移动所引起的调色剂的损失,并向清洁刮板供给润滑剂。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20754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4-12300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上述现有技术中,除了切换转印偏压时,对转印偏压暂时进行恒压控制以外,还进行恒流控制。若在像间进行恒流控制,则在调色剂色块的带电量少的情况下,由于转印偏压不稳定,因而不能充分地抑制调色剂从感光体向像载旋转体的转印,从而向清洁刮板供给的调色剂量会减少。
另一方面,如果在像间对转印偏压进行恒压控制,则尽管能够使作用在调色剂色块的转印偏压稳定,但在调色剂色块的带电量多的情况下,必须提高转印偏压。然而,若提高转印偏压,则存在以下问题:在感光体表面未形成有调色剂色块的区域的表面电位直接受转印偏压的影响,而发生感光体记忆。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抑制像间的调色剂的转印和感光体记忆的发生,并向清洁刮板供给足够量的调色剂的图像形成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转印机构,通过对转印体施加第一转印偏压,在转印位置将调色剂像从第一像载旋转体上静电转印到第二像载体上;清洁刮板,在所述静电转印后刮去残留在所述第一像载旋转体上的调色剂;调色剂色块形成机构,在形成2个以上的调色剂像的情况下,在从先前的调色剂像的后端至后续的调色剂像的前端的调色剂像间,在所述第一像载旋转体上形成调色剂色块;偏压控制机构,在所述调色剂像间,对所述转印体施加与所述第一转印偏压极性相反的第二转印偏压;润滑剂供给机构,在所述调色剂像间,旋转驱动所述第一像载旋转体,向所述清洁刮板供给调色剂,所述偏压控制机构根据所述调色剂色块的带电量,将所述第二转印偏压的控制方式切换为恒流控制和恒压控制中的任一种。
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是,所述偏压控制机构在所述调色剂色块的带电量大于规定的阈值的情况下,将所述转印偏压的控制方式设为恒流控制,在所述调色剂色块的带电量小于所述规定的阈值的情况下,将所述转印偏压的控制方式设为恒压控制。
另外,也可以是,所述偏压控制机构根据静电转印调色剂像的转印位置的调色剂色块的带电量,切换所述转印偏压的控制方式。
另外,也可以是,具备:曝光机构,曝光所述第一像载旋转体而形成静电潜像;显影机构,通过施加显影偏压,向所述静电潜像供给调色剂,形成所述调色剂色块,所述偏压控制机构根据形成所述调色剂色块时的曝光量、曝光时间、显影偏压、显影偏压的施加时间、所述调色剂色块的覆盖范围及环境条件中的任意一个以上,来判定所述调色剂色块的带电量的多少。
另外,也可以是,所述第一像载旋转体是通过曝光形成静电潜像,并通过将该静电潜像显影而形成调色剂像的感光鼓。
另外,也可以是,所述第一像载旋转体是能够承载应转印于记录片材的调色剂像的中间转印带。
发明效果
这样能够防止根据调色剂色块的状态,调色剂从调色剂色块移动而从第一像载旋转体离散,或防止第一像载旋转体的记忆现象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主要的结构的图。
图2是表示控制部150的主要的结构的框图。
图3是表示转印偏压控制部200的主要的结构的图。
图4是说明一次转印偏压的控制动作的流程图。
图5是例示调色剂色块的带电量少的情况下的一次转印偏压的控制动作的图。
图6是例示调色剂色块的带电量多的情况下的一次转印偏压的控制动作的图。
图7是例示调色剂色块的带电量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的一次转印偏压的控制动作的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变形例的、表示装置内绝对湿度为5g/m3以下的情况的控制表的表。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变形例的、表示装置内绝对湿度为5~18g/m3的范围内的情况的控制表的表。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变形例的、表示装置内绝对湿度为18g/m3以上的情况的控制表的表。
符号说明
1……图像形成装置
121…成像部
122…感光鼓
123…曝光部
124…感光体单元
125…中间转印带
126…显影单元
127…一次转印辊
129…二次转印辊
150…控制部
160、190…清洁刮板
162…带电辊
180…环境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感光鼓的外周面上的图像部分和像间切换一次转印偏压的控制方式。
[1]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
首先,对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图像形成装置1是所谓串列方式的彩色打印机,具备图像形成部120、供纸部130、定影部140及控制部150。控制部150若经由LAN(Local Area Network)等通信网络从外部的装置受理印刷任务,则基于该指示控制图像形成部120、供纸部130及定影部140执行图像形成处理。
图像形成部120具备成像部121Y、121M、121C及121K、曝光部123及中间转印带125,并安装有容纳了黄(Y)、品红(M)、青(C)及黑(K)色的调色剂的调色剂盒128Y、128M、128C、128K。成像部121Y、121M、121C及121K形成YMCK各色的调色剂像。
由于成像部121Y、121M、121C及121K具备彼此同样的结构,因而在下面以成像部121K为代表例进行说明。成像部121K组合了感光体单元124K和显影单元126K。感光体单元124K具备感光鼓122K、清洁刮板160K、除电灯161K、带电辊162K等。
感光鼓122K在图像形成时或调色剂色块的形成时,向箭头B方向旋转。带电辊162K使感光鼓122K的外周面均匀带电。曝光部123向感光鼓122K的外周面上照射根据K色的图像数据或调色剂色块数据调制的激光LB,通过曝光扫描形成静电潜像。静电潜像按每条主扫描线形成。在感光鼓122K的外周面上,主扫描线与感光鼓122K的周向正交,与轴向平行。
由于激光LB的照射光量越多则静电潜像的曝光量越多,因而如后所述,附着于静电潜像的调色剂量增多。另外,由于感光鼓122K的旋转速度越慢则每条主扫描线的曝光时间越长,因而曝光量增多,调色剂附着量也增多。
显影单元126K从可装卸地安装于中间转印带125的上方的调色剂瓶128K接受K色的调色剂的供给,使该调色剂承载于显影辊171K。对显影辊171K施加显影偏压,显影辊171K承载的调色剂被供给至感光鼓122K的外周面上的静电潜像。由此,静电潜像被显影,形成K色的调色剂像。显影偏压越大则调色剂的供给量越多。
显影辊171K和感光鼓122K对置,将进行调色剂的供给的区域称为显影捏合部。每条主扫描线的显影偏压的施加时间是通过感光鼓122K旋转,该主扫描线通过显影捏合部所需的时间。如果感光鼓122K快速旋转,则显影偏压的施加时间变短,因此,调色剂的附着量减少。相反,如果缓慢旋转则变长,因此,调色剂的附着量增多。
一次转印辊127K被施加一次转印偏压,将K色的调色剂像从感光鼓122K的外周面上静电转印(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25上。此外,带电偏压条件以及显影偏压条件在图像形成时和像间时相同。
在形成彩色调色剂像的情况下,成像部121Y、121M及121C也同样地形成YMC各色的调色剂像,并进行一次转印,以使YMCK各色的调色剂像在中间转印带125上彼此重叠。因此,成像部121Y、121M、121C及121K彼此错开定时而形成调色剂像。
中间转印带125为环状的带,被架设在驱动辊125a和从动辊125b上并向箭头A方向旋转驱动。由此,调色剂像被输送至二次转印位置T。
一次转印后,残留在感光鼓122Y、122M、122C及122K的外周面上的调色剂由清洁刮板160刮去并被废弃。另外,通过利用除电灯对感光鼓122Y、122M、122C及122K的外周面上进行照明,从而除去残留在该外周面上的电荷。
供纸部130容纳记录片材S,与调色剂像的形成、输送并行,使用供纸辊132送出记录片材S。被送出的记录片材S由定时辊对134进行歪斜修正,并且在调整了输送定时后向二次转印位置T输送。在二次转印位置T,通过施加于二次转印辊129的二次转印偏压,将调色剂像从中间转印带125向记录片材S(二次转印)静电转印。
二次转印后残留在中间转印带125上的调色剂通过中间转印带125的旋转移动输送后,由清洁刮板190刮去,被废弃到废调色剂盒191中。
定影部140具备定影辊141、加压辊142及温度传感器143,通过利用温度传感器监视定影辊141的温度,从而控制定影辊141的温度成为规定的目标温度。加压辊142压接于定影辊141,通过使记录片材S在由该压接形成的定影捏合部走纸,从而调色剂像被热定影于记录片材S。
热定影有调色剂像的记录片材S通过排纸辊对136而被排出到排出盘138上。此外,在进行双面印刷的情况下,在排纸辊对136咬合记录片材S的状态下使排纸辊对136反转(转向),经由双面反转路径,将记录片材S输送到二次转印位置T。这样,将调色剂像二次转印于记录片材S的背面并进行热定影。
此外,在图像形成装置1的前表面上部设置有操作面板(省略图示)。操作面板具备液晶显示器(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以及具有触摸板的触摸面板和硬键,利用液晶显示器对用户进行信息提示,或利用触摸板或硬键从用户受理指示输入。
另外,图像形成装置1具备环境传感器180,控制部150通过参照环境传感器180的输出信号,获取图像形成装置1内的温度或绝对湿度。
[2]控制部150的结构
下面,对控制部150的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2所示,控制部150具备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201、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202及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储器)203等,若通过图像形成装置1的电源接通等,CPU201被复位,则CPU201从ROM202读取引导程序并起动,将RAM203作为作业用存储区域,执行从HDD(Hard Disk Drive,硬盘驱动器)204读取的OS(Operating System,操作系统)或控制程序。
CPU201通过执行控制程序,控制转印偏压控制部206、图像形成部120、供纸部130及定影部140。由此,能够控制成像部121Y、121M、121C及121K在感光鼓122Y、122M、122C及122K的外周面上形成调色剂像时的曝光量、曝光时间、显影偏压及显影偏压的施加时间。
另外,图像形成部120具备后述的转印偏压控制部200Y、200M、200C及200K,能够根据来自CPU201的控制信号,切换对施加于一次转印辊127Y、127M、127C及127K的一次转印偏压进行恒流控制还是进行恒压控制,或者设定进行恒流控制时的目标电流值、进行恒压控制时的目标电压值。
NIC(Network Interface Card,网络接口卡)205执行用于使控制部150经由LAN(Local Area Network)等通信网络和其它的装置通信,并受理例如印刷任务的处理。
[3]转印偏压控制部200
转印偏压控制部200如图3所示,针对一次转印辊127Y、127M、127C及127K的每一个而设置,具备彼此同样的结构。因此,以控制施加于一次转印辊127K的一次转印偏压的转印偏压控制部200K为例进行说明。
转印偏压控制部200K具备恒流(CC:Constant Current)控制部301K、恒压(CV:Constant Voltage)控制部302K及切换开关303K。CPU201通过向转印偏压控制部200K输入控制信号,设定恒流控制部301K的目标电流值,或设定恒压控制部302K的目标电压值,或者切换切换开关303K。
通过具备这种结构,在图像形成时通过和调色剂极性相反的恒流控制进行一次转印,并在像间时通过和调色剂极性相同的恒压控制或恒流控制进行施力,以使调色剂色块不被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25上。在图像形成时及像间时进行恒流控制的情况下的目标电流值、以及在像间时进行恒压控制的情况下的目标电压值被预先设定,并被存储于例如表中。
在本实施方式中,以调色剂带负电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因此,在图像形成时进行正恒流控制,在像间时进行负恒压控制或负恒流控制。正恒流控制的目标电流值为20μA,负恒流控制的目标电流值为-5μA,另外,负恒压控制的目标电压值为-500V。
[4]一次转印偏压的控制
下面,对在执行印刷任务时图像形成装置1执行的一次转印偏压的控制进行说明。此外,以下的说明是在YMCK各色共通的动作,因而从符号中省略YMCK的文字。
如图4所示,图像形成装置1若受理印刷任务,则如上所述,使用带电辊162、曝光部123及显影单元126在感光鼓122的外周面上形成第一页的调色剂像(S401)。然后,通过转印偏压控制部200执行正恒流控制(S402)。这样,在执行正恒流控制的状态下,将调色剂像从感光鼓122的外周面上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25上。
在将第一页的调色剂像一次转印后,形成第二页以后的调色剂像的情况下(S404:YES),在与第一页的调色剂像和第二页的调色剂像之间的像间或第一页和第二页的纸间相应的定时形成调色剂色块(S405)。该调色剂色块用于向清洁刮板160供给调色剂作为润滑剂。由于能够向清洁刮板160的长度方向整个区域供给调色剂,因而调色剂色块的长度方向(主扫描方向)的分布范围成为可显影宽度整体。
此外,在第一页调色剂像的后端通过一次转印捏合部的定时具有偏差。因此,从推定为调色剂像的后端通过一次转印捏合部的定时至时间经过规定的余量为止,继续进行正恒流控制。这样,能够可靠地一次转印调色剂像。
另外,切换施加于带电辊162的高电压的极性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优选在从调色剂像的后端至调色剂色块的前端的距离比该一定的时间乘以感光鼓122的旋转速度(切线速度)的距离长的定时形成调色剂色块。
之后,如果余量区域通过一次转印捏合部(S406:YES),则转印偏压控制部200根据调色剂色块的带电量,切换一次转印偏压的控制方式。即,一次转印捏合部的调色剂色块(调色剂色块中主扫描线处于一次转印捏合部内的部分)的带电量大于规定的阈值的情况下(S407:YES),通过转印偏压控制部200执行负恒流控制(S408)。
在此,一次转印捏合部是指通过一次转印辊127夹着中间转印带125压接于感光鼓122而形成的捏合区域,处于该一次转印捏合部内的调色剂受一次转印偏压的影响,被施加与一次转印偏压的极性相应的方向的力。
另外,至调色剂色块到达一次转印捏合部的期间,转印偏压控制部200根据调色剂色块的前端部分的带电量切换一次转印偏压的控制方式。
调色剂色块的带电量参照形成调色剂色块时的照射光量、曝光时间、显影偏压、显影偏压的施加时间、覆盖范围信息及环境信息来决定。在此,覆盖范围信息是指每条主扫描线的覆盖率(B/W比),在与构成该主扫描线的所有象素对应地使调色剂附着于感光鼓的情况下为100%。
另外,环境信息是指图像形成装置1内的绝对湿度,如上所述,由控制部150通过参照环境传感器180的输出信号而获取。调色剂色块由于绝对湿度越低越易带电,因而带电量增多。照射光量、曝光时间、显影偏压、显影偏压的施加时间及每条扫描线的覆盖范围信息从形成调色剂色块时的设定信息中获取。照射光量、曝光时间、显影偏压及显影偏压的施加时间在形成调色剂色块的情况、和形成调色剂像的情况下也可以相同。
控制部150也可以在决定调色剂色块的带电量时,预先存储按照照射光量、曝光时间、显影偏压、显影偏压的施加时间、覆盖范围信息及环境信息的各范围的每个组合而设定带电量的带电量表,并通过参照该带电量表,决定每条主扫描线的带电量。另外,也可以使用将照射光量、曝光时间、显影偏压、显影偏压的施加时间、覆盖范围信息及环境信息作为独立变量,将带电量作为从属变量的函数来算出每条主扫描线的带电量。
如果算出每条主扫描线的带电量,则依次算出通过一次转印捏合部内的主扫描线的带电量的总和,根据该总和是否大于规定的阈值,进行步骤S407的条件分支。
在一次转印捏合部的调色剂色块的带电量小于规定的阈值的情况下(S407:NO),通过转印偏压控制部200执行负恒压控制(S409)。之后,如果调色剂色块完成(S410:YES),则进入步骤S402形成下一页的调色剂像。在这种情况下,在穿过调色剂色块的主扫描线从一次转印捏合部内消失的情况下,判定为调色剂色块完成。
这样,在调色剂色块的后端通过一次转印捏合部后,迅速地在步骤S402中开始正恒流控制。如上所述,由于切换施加于带电辊162的高电压的极性需要一定的时间,因而如果在步骤S402开始正恒流控制,则在第二页的调色剂像的一次转印开始前,能够可靠地切换施加于带电辊162的高电压的极性。
如果调色剂色块未完成(S410:NO),则进入步骤S407,再次判定调色剂色块的带电量。之后,在没有下一个应形成的调色剂像的情况下(S404:NO),结束处理。从而,为了形成下一页的调色剂像而旋转驱动感光鼓122,因而通过该感光鼓122的旋转,调色剂色块可靠地到达清洁刮板160。从而,向清洁刮板160可靠地供给作为润滑剂的调色剂。
[5]动作例
接下来,对图像形成装置1的动作,列举动作例进行说明。
(5-1)调色剂色块的带电量少的情况
调色剂色块的带电量在形成调色剂色块时的照射光量少的情况、曝光时间短的情况、显影偏压低的情况、显影偏压的施加时间短的情况、覆盖范围信息中的覆盖率低的情况下,因调色剂量减少而减少。另外,在环境信息所涉及的绝对湿度高的情况下,由于调色剂不易带电,因而调色剂色块的带电量减少。
在图5中例示了因形成调色剂色块时的照射光量少而带电量少的情况,根据感光鼓122的外周面上的周向的位置,表示调色剂的附着状态、曝光部123的动作状态及一次转印电流量。
如图5所示,调色剂附着于感光鼓122的外周面上的图像区域501中的图像部分511,另一方面,调色剂没有附着于空白部分512。接着图像区域501的余量区域502如上所述,是用于容许图像形成位置的误差的部分。因此,在图像区域501和余量区域502处于一次转印捏合部的情况下,为了一次转印图像,转印偏压控制部200选择正恒流控制。
切换区域503是用于切换一次转印偏压的区域。若通过感光鼓122旋转而曝光位置进入切换区域503,则曝光部123在准备521中设定用于形成调色剂色块的曝光条件。本动作例中,由于曝光条件被设定为曝光部123的发光量522减少,因而调色剂色块513的带电量减少。
因此,转印偏压控制部200将一次转印偏压的控制方式切换为负恒压控制。由此,因在切换区域503内一次转印电流从20μA变化至一次转印电流的流动的方向反转。此外,在调色剂色块的带电量少的情况下,由于即使不提高负恒压控制的目标电压值,也能够防止调色剂移动到中间转印带125,因而目标电压值被抑制得较低。因此,由于被施加于感光鼓122的外周面中不存在调色剂色块的部分的一次转印偏压被抑制得较低,因而防止了图像记忆的发生。
捏合量区域504是用于一次转印电流的变化完成后使调色剂色块通过一次转印捏合部的预备区域。
在色块区域505中,通过曝光部123以在准备521中设定的曝光条件进行发光522,形成调色剂色块513。在调色剂色块513通过一次转印捏合部时,一次转印电流的变化完成。另外,由于进行负恒压控制,因而被施加于调色剂色块513的电压稳定,因此能够有效防止调色剂从调色剂色块513向中间转印带125移动。
在切换区域506中,转印偏压控制部200将一次转印偏压的控制方式切换为正恒流控制。由此,一次转印电流变化至20μA,从而能够一次转印图像。
余量区域507是用于在一次转印图像前,使一次转印电流可靠地变化至20μA的预备区域。
之后,在下一个图像区域508中,首先,空白部分514进入一次转印捏合部,接着,图像部分515进入一次转印捏合部。由此,图像部分515被一次转印。
(5-2)调色剂色块的带电量多的情况
图6例示由于形成调色剂色块601时的照射光量602多,因而调色剂色块601的带电量多的情况的动作。
如图6所示,在调色剂色块601的带电量多的情况下,在切换区域503中,转印偏压控制部200将一次转印偏压的控制方式切换为负恒流控制。这样,感光鼓122的外周面中不存在调色剂色块的部分比存在调色剂色块601的部分电阻低,在通过负恒流控制将一次转印电流维持在目标电流值的情况下,能够抑制电压下降(一次转印偏压),因而能够防止图像记忆的发生。
在色块区域505中,由于调色剂色块601的带电量多,因而若通过负恒流控制将一次转印电流维持在目标电流值,则通过调色剂色块601自身的电阻所产生的电压下降(一次转印偏压),抑制了调色剂中间转印带125移动到。
(5-3)调色剂色块的带电量发生变化的情况
图7例示了调色剂色块的带电量发生变化的情况,特别是调色剂色块的带电量在前端部分701多而在后续部分702减少的情况下的动作。
例如,调色剂色块由于调色剂量越多,在冲入清洁刮板160时按压清洁刮板160的力越大,因而清洁刮板160的边缘可能经不住调色剂色块的冲入力而卷起。为了减弱这种冲入力,防止清洁刮板160的翻卷,设为仅增加调色剂色块的开头部分的调色剂量而减少后续部分的调色剂量的截面L字型是有效的。
为了将调色剂色块的形状设为截面L字型,在形成调色剂色块时,在开头部分增加照射光量、曝光时间、显影偏压、显影偏压的施加时间及覆盖率中的任意一个以上,同时在后续部分减少这些中的任意一个以上即可。不限于L字型,通过适当调整曝光条件、显影条件及覆盖率,能够将调色剂色块的截面形状设为凹型或凸型等所希望的形状。
如图7所示,在切换区域503中,由于调色剂色块的前端部分701的带电量多,因而转印偏压控制部200选择负恒流控制。这样,能够防止在切换区域503中发生感光体记忆。另外,对于调色剂色块的前端部分701,能够防止调色剂向中间转印带125移动。
之后,调色剂色块的后续部分702到过一次转印捏合部,如果调色剂色块的带电量小于规定的阈值,则转印偏压控制部200将转印偏压的控制方式切换为负恒压控制。这样,因为能够稳定一次转印偏压,因而对于调色剂色块的后续部分702,也能够防止调色剂向中间转印带125移动。
[6]变形例
以上,基于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显然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能够实施以下的变形例。
(6-1)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在图像区域进行正恒流控制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显然本发明不限定于此,取而代之,也可以进行正恒压控制。
(6-2)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向清扫感光鼓122的外周面的清洁刮板160供给调色剂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显然本发明不限定于此,取而代之,在向清扫中间转印带125的外周面的清洁刮板190供给调色剂的情况下,通过应用本发明,也能够获得同样的效果。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调色剂色块的带电量减少,则对二次转印偏压进行恒压控制,如果调色剂色块的带电量多,则对二次转印偏压进行恒流控制即可。这样,在调色剂色块的带电量少的情况下,能够防止调色剂移动到二次转印辊129。另外,在调色剂色块的带电量多的情况下,能够通过防止中间转印带125的记忆现象,实现高的图像品质。
(6-3)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在S407中判定调色剂带电量是否为阈值以上,来切换一次转印偏压的控制方式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显然本发明不限定于此,取而代之,也可以:
例如,可以参照环境传感器180的检测值,在图像形成装置1的机内绝对湿度为5g/m3以下的情况下,参照图8的控制表,决定一次转印偏压的控制方式、和其目标电压值及目标电流值。在图8的控制表中,在显影偏压值和曝光量的组合处于由粗线801包围的栏内的情况下,进行将记载于该栏内的电压值作为目标电压值的恒压控制。例如,在显影偏压值为-200V且曝光量为0.3mJ/m2的情况下,以目标电压值-450V进行定电压控制。
另一方面,在显影偏压值和曝光量的组合处于由粗线802包围的栏内的情况下,进行将记载于该栏内的电压值作为目标电流值的恒流控制。例如,在显影偏压值为-500V且曝光量为2.00mJ/m2的情况下,以目标电流值-20μA进行恒流控制。
这样,如果与显影偏压值和曝光量的组合对应的调色剂带电量越多,越增大目标电压值或目标电流值的绝对值,则能够有效地抑制调色剂的移动。特别是在机内绝对湿度低的情况下,与机内绝对湿度高的情况相比较,即使调色剂量相同,调色剂带电量也会变多。因此,与图9、图10的控制表所示的机内绝对湿度高的情况相比,使进行恒流控制的情况增多,抑制调色剂的移动。
在图像形成装置1的机内绝对湿度为5~18g/m3的情况下,也可以参照图9的控制表,决定一次转印偏压的控制方式和其目标电压值及目标电流值。在这种情况下,也优选调色剂带电量越多而目标电压值或目标电流值的绝对值越大。
在图像形成装置1的机内绝对湿度为18g/m3以上的情况下,也可以参照图10的控制表,决定一次转印偏压的控制方式和其目标电压值及目标电流值。特别是在机内绝对湿度高的情况下,与机内绝对湿度低的情况相比,即使调色剂量相同,调色剂带电量也会减少。因此,如图8、图9的控制表所示,如果与机内绝对湿度低的情况相比,使进行恒压控制的情况增多,则能够抑制感光体记忆的发生。
(6-4)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图像形成装置1为串列方式的彩色打印机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显然本发明不限定于此,图像形成装置1即可以是串列方式以外的彩色打印机,也可以是单色打印机。另外,将本发明应用于具备扫描仪的复印装置、具备传真通信功能的传真装置这样的单功能机或兼备这些功能的复合机(MFP:Multi-FunctionPeripheral),也能够获得同样的效果。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作为能够抑制像间的调色剂的转印及感光体记忆的发生,并向清洁刮板供给充足的量的调色剂的图像形成装置是有用的。

Claims (6)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转印机构,通过对转印体施加第一转印偏压,在转印位置将调色剂像从第一像载旋转体上静电转印到第二像载体上;
清洁刮板,在所述静电转印后刮去残留在所述第一像载旋转体上的调色剂;
调色剂色块形成机构,在形成2个以上的调色剂像的情况下,在从先前的调色剂像的后端至后续的调色剂像的前端的调色剂像间,在所述第一像载旋转体上形成调色剂色块;
偏压控制机构,在所述调色剂像间,对所述转印体施加与所述第一转印偏压极性相反的第二转印偏压;以及
润滑剂供给机构,在所述调色剂像间,旋转驱动所述第一像载旋转体,向所述清洁刮板供给调色剂,
所述偏压控制机构在所述调色剂色块的带电量大于规定的阈值的情况下,将所述转印偏压的控制方式设为恒流控制,在所述调色剂色块的带电量小于所述规定的阈值的情况下,将所述转印偏压的控制方式设为恒压控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偏压控制机构根据静电转印调色剂像的转印位置的调色剂色块的带电量,切换所述转印偏压的控制方式。
3.如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曝光机构,曝光所述第一像载旋转体而形成静电潜像;以及
显影机构,通过施加显影偏压,向所述静电潜像供给调色剂,形成所述调色剂色块,
所述偏压控制机构根据形成所述调色剂色块时的曝光量、曝光时间、显影偏压、显影偏压的施加时间、所述调色剂色块的覆盖范围及绝对湿度中的任意一个以上,来判定所述调色剂色块的带电量的多少。
4.如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像载旋转体是通过曝光形成静电潜像,并通过对该静电潜像进行显影而形成调色剂像的感光鼓。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像载旋转体是通过曝光形成静电潜像,并通过对该静电潜像进行显影而形成调色剂像的感光鼓。
6.如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像载旋转体是能够承载应转印于记录片材的调色剂像的中间转印带。
CN202010086117.1A 2019-02-15 2020-02-11 图像形成装置 Active CN11158036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25179A JP7143779B2 (ja) 2019-02-15 2019-02-15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9-025179 2019-02-1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80366A CN111580366A (zh) 2020-08-25
CN111580366B true CN111580366B (zh) 2022-12-20

Family

ID=721129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86117.1A Active CN111580366B (zh) 2019-02-15 2020-02-11 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7143779B2 (zh)
CN (1) CN111580366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26257A (en) * 1997-09-22 2000-02-1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constant current voltage control
JP2010151943A (ja) * 2008-12-24 2010-07-08 Sharp Corp 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カラー画像形成方法
JP2014038148A (ja) * 2012-08-13 2014-02-27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4123004A (ja) * 2012-12-21 2014-07-03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7207547A (ja) * 2016-05-16 2017-11-24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031967A (ja) * 2000-05-09 2002-01-31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046262A (ja) * 2003-10-30 2004-02-12 Seiko Epson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5637967B2 (ja) * 2011-03-08 2014-12-10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710428B2 (ja) * 2011-09-02 2015-04-3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9395659B2 (en) * 2013-05-01 2016-07-19 Ricoh Company,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17142305A (ja) * 2016-02-08 2017-08-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8013556A (ja) * 2016-07-19 2018-01-25 株式会社東芝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転写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26257A (en) * 1997-09-22 2000-02-1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constant current voltage control
JP2010151943A (ja) * 2008-12-24 2010-07-08 Sharp Corp 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カラー画像形成方法
JP2014038148A (ja) * 2012-08-13 2014-02-27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4123004A (ja) * 2012-12-21 2014-07-03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7207547A (ja) * 2016-05-16 2017-11-24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143779B2 (ja) 2022-09-29
JP2020134608A (ja) 2020-08-31
CN111580366A (zh) 2020-08-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578144B2 (ja)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JP4845690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8224208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535959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像担持体への滑剤の付着制御方法
US8824004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ontrolling performance of a functional printing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thereof
US5887218A (en) Colo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toner and transfer sheet bearing members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thereof
JP472022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9612557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8041238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US20160041504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switching collected developer route i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11580366B (zh) 图像形成装置
US9753394B2 (en) Image forming device, control method for image forming device, and control program for image forming device
JP2006301070A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ホストコンピュータ
JP6589088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304823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264700A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20230096743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11852987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5266138A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20230341802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7047471B2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制御方法
US20120063793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cleaning blade
JP2024046721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6672723B2 (ja) 画像形成装置、制御方法、およ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JP6171763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