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68138A - 一种公用餐厨具存放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公用餐厨具存放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68138A
CN111568138A CN202010550672.5A CN202010550672A CN111568138A CN 111568138 A CN111568138 A CN 111568138A CN 202010550672 A CN202010550672 A CN 202010550672A CN 111568138 A CN111568138 A CN 1115681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vable door
main body
accommodating cavity
movable
kitchen wa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5067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施立伟
邓志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Kanglingdun Intelligent Kitche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Kanglingdun Intelligent Kitche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Kanglingdun Intelligent Kitche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Kanglingdun Intelligent Kitche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55067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68138A/zh
Publication of CN1115681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6813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GHOUSEHOLD OR TABLE EQUIPMENT
    • A47G21/00Table-ware

Landscapes

  • 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公用餐厨具存放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涉及餐厨具技术领域。公用餐厨具存放装置包括活动门和内部设置有容置腔的主体;主体上设置有驱动组件,其中,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活动门以使得活动门开启或封闭容置腔的开口;容置腔内设置有检测模块,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容置腔内是否存放有餐厨具;检测模块与驱动组件电性连接,其中,当驱动组件接收到容置腔内存在餐厨具的信号后,驱动组件控制活动门执行关闭动作。这样,当使用完公用餐厨具且将其放回至容置腔内后,存放装置会自动关闭活动门,使得餐厨具处于封闭的环境中,有效降低了公用餐厨具受到污染的概率。

Description

一种公用餐厨具存放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餐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公用餐厨具存放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一些餐厅,为方便用户自由选择,通常会设置有自助取餐区域,用户在自助取餐区域可以自主地选择所需的食材。
在自助取餐区域,会放置有一些公用的餐厨具,以方便用户使用。公用的餐厨具可包括有夹子等,其中,用户可使用夹子夹取水果等食物。
自助取餐区域的公用餐厨具,存在会被很多不同的人使用以及使用频率高的特点。公用的餐厨具的卫生十分重要,如果餐厨具在用完后未放置稳妥,则可能会出现掉落或受到飞虫污染等情况,继而影响到后续用户的使用。
但目前市场上还不存在可以有效存放餐厨具且能降低其受到污染的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公用餐厨具存放装置及其控制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缺少可以有效存放餐厨具且能降低其受到污染的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
一种公用餐厨具存放装置,包括活动门和内部设置有容置腔的主体;
所述主体上设置有驱动组件,其中,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活动门以使得所述活动门开启或关闭所述容置腔的开口;
所述容置腔内设置有检测模块,所述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容置腔内是否存放有餐厨具;
所述检测模块与所述驱动组件电性连接,其中,当所述驱动组件接收到所述容置腔内存在公用餐厨具的信号后,所述驱动组件控制所述活动门执行关闭动作。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门转动连接于所述主体上。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门呈弧形设置,所述主体呈与所述活动门相适配的弧形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门包括第一活动部和第二活动部;所述第一活动部和所述第二活动部在打开过程背向转动,在关闭过程相向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门的两端朝向所述主体端面的中部弯折设置,所述活动门分别通过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转动连接于所述主体的两端;所述第一连接轴相对于所述主体可弹性伸缩;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二连接轴转动,以带动所述活动门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内设置有托盘,所述托盘用于放置公用餐厨具,所述托盘可拆卸的放置于所述主体内。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和电机控制器,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电机控制器电性连接,其中,所述电机控制器用于向所述驱动电机发送驱动信号;所述检测模块包括重力传感器或光电传感器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直流电机,所述检测模块包括电流传感器,所述电流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直流电机的电流变化,以在所述直流电机的电流突然增大时,所述直流电机断电。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公用餐厨具存放装置控制方法,基于所述的公用餐厨具存放装置,包括:
判断容置腔内是否存放有公用餐厨具;
若所述容置腔内未存放有公用餐厨具,则所述活动门常开;
若所述容置腔内存放有公用餐厨具,则在经过第一预设时间后,控制所述活动门关闭。
进一步的,还包括:
所述活动门处于打开状态下,若检测到公用餐厨具放入至所述容置腔内,则在经过第二预设时间后,控制所述活动门关闭。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出一种公用餐厨具存放装置,包括活动门和内部设置有容置腔的主体。当需要使用公用餐厨具时,用户可以通过操控驱动组件驱动活动门以开启容置腔的开口,如此,用户便能从容置腔中取出公用餐厨具。当使用完公用餐厨具且将其放回至容置腔内后,存放装置会自动关闭活动门,使得餐厨具处于封闭的环境中,有效降低了公用餐厨具受到污染的概率。
由于容置腔内设置有检测模块,且检测模块与驱动组件电性连接,所以,检测模块检测到的信息可以反馈到驱动组件上,由此可方便对活动门的打开或关闭进行控制。
在本发明中,当驱动组件接收到容置腔内存在公用餐厨具的信号后,驱动组件便会控制活动门执行关闭动作,如此,在用户放回公用餐厨具后,无需主动操控驱动组件,活动门就能自动关闭,由此使得该装置更加智能化且减少了用户的操作。
该公用餐厨具存放装置可以有效且安全地存公用放餐厨具,避免出现公用餐厨具因放置不稳或受到碰撞而出现掉落的情况,同时,该装置还降低了公用餐厨具受到污染的概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一种活动门处于关闭状态下的公用餐厨具存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一种活动门处于打开状态下的公用餐厨具存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一种公用餐厨具存放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一种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一种主体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一种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一种托盘的示意图;
图8示出了一种主体内各组件结构的示意图;
图9示出了一种控制系统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一种驱动电机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一种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2示出了一种齿轮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3示出了图12中齿轮传动机构的左视图;
图14示出了一种皮带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活动门;11-第一活动部;12-第二活动部;131-第一连接轴;131a-第一异形部;132-第二连接轴;132a-第二异形部;132b-转轴;14-活动板;15-导柱;16-弹性件;
20-主体;201-容置腔;202-定位槽;21-支撑架;211-支撑部;212-支脚;22-托盘;221-外檐结构;23-安装架;24-底板;241-支撑块;242-支撑板;
30-驱动组件;31-驱动电机;311-输出轴;32-电机控制器;
40-检测模块;50-启动模块;60-处理模块;70-防夹模块;
80-传动机构;811-主动齿轮;812-第一从动齿轮;813-第二从动齿轮;821-皮带;822-主动皮带轮;823-从动皮带轮;824-第一连接件;825-第二连接件;831-第一锥形齿轮;832-第二锥形齿轮;
90-电源;91-充电接口;100-公用餐厨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4,在本实施例中提出了一种公用餐厨具存放装置,包括活动门10和内部设置有容置腔201的主体20。其中,容置腔201的开口设置于主体20的顶部,公用餐厨具100可通过该开口放入或拿出容置腔。
实施例中,主体20呈现半圆柱状,其宽度方向的剖切面呈半圆弧形,即主体20由沿圆柱的轴线切开而成。相应的,活动门10也呈现弧形设置,当活动门10关闭容置腔201的开口时,主体20和活动门10组成圆柱体状。
在实施例中,活动门10可包括有第一活动部11和第二活动部12。通过使主体20呈现半圆柱状,其宽度方向的剖切面呈半圆弧形,第一活动部11和第二活动部12形状相同,大致呈90度圆弧状设置。这样在第一活动部11和第二活动部12处于关闭状态时,公用餐厨具存放装置整体呈圆柱状设置,更加美观。同时,通过这样设置,在第一活动部11和第二活动部12打开时,均是紧贴主体20的外壳面转动,不占用额外的空间,非常适用于餐厅桌面这种较拥挤的环境。
同时,将活动门10分为第一活动部11和第二活动部12,在打开时,第一活动部11和第二活动部12同时转动,可以相对更快的露出容置腔201中的公用餐具,更加方便客户使用。
在其它实施例中,主体20呈现半圆柱状,活动门10是一个整体,呈180°弧形状,活动门10也能绕主体20外壳面转动,同样也能起到节省活动空间的目的。
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活动门10可以是通过滑动方式打开和关闭容置腔201,也可以通过转动翻盖等其它方式。
由于主体20的底部呈弧面,为使主体20平稳放置,主体20的底部可设置支撑架21,从而能够提高主体20的稳定性。
如图5和图6所示,具体的,支撑架21包括支撑部211和支脚212;其中,支撑部211的两端均设置有支脚212。支撑部211呈现平行设置的两根杆状结构;相应的,主体20的底部对应设置有安装支撑部211的定位槽202,支撑部211嵌设于定位槽202中。支撑部211和定位槽202之间可通过粘接、焊接、螺栓连接、卡接等方式实现固定连接,从而实现将支撑架21固定安装于主体20的底部。
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主体20的形状还可设置成长方体、类六棱柱等其它形状。
如图2、图3及图7所示,为方便盛放公用餐厨具100,容置腔201内可设置有托盘22。其中,托盘22内腔的形状及深度可与存放的公用餐厨具100相对应。
由于公用餐厨具100接触到食物后,会沾附上油、水或食物残渣等,当公用餐厨具被放回到托盘22中,这些物质会部分转移到托盘22上,所以,为了方便对托盘22进行清洗,托盘22与主体20之间可分离。
在本实施例中,托盘22的顶部可设置有外檐结构221,主体20上可设置有与之对应的支撑面。当将托盘22置于容置腔201内后,外檐结构221会与支撑面相接触,此时,通过支撑面可对托盘22起到支撑的作用。
为了方便托盘22与主体20的分离,托盘22可不借助任何连接元件或连接结构,而直接放置于容置腔201内。进一步地,考虑到稳定性等因素,托盘22也可通过卡接、螺栓连接、磁吸等可拆卸连接的方式安装于主体20上。
本实施例中,托盘22与主体20之间通过磁吸的方式进行可拆式连接,从而在托盘22放入主体20中后可进行固定。具体的,主体20靠近支撑面的位置设置有磁铁(图中未示出),托盘22可选用金属托盘。
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主体20可由金属材质制成;相应的,托盘22的外檐结构221靠近主体20的一侧可设置有磁铁。
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托盘22和主体20上均可在对应位置设置有磁铁,实现磁吸作用。相应的,主体20和托盘22的材质可选用金属、玻璃、塑料等多种材质。
如图8所示,实施例中,主体20的容置腔201的底部还设置有底板24,底板24的一端延伸设置有支撑板242,支撑板242用于支撑托盘22。具体的,支撑板242与托盘22的形状适配,在托盘22放入容置腔201中后,支撑板242可以接触到托盘22以实现支撑效果。
同时,底板24也为其他安装于容置腔201内的组件提供了安装平台。
在本实施例中,除了活动门10、托盘22之外,公用餐厨具存放装置可包括有一控制系统。
如图9所示,控制系统可包括有驱动组件30。其中,部件之间可通过电性连接或机械连接的方式进行连接。
驱动组件30安装于主体20上,其中,驱动组件30用于驱动活动门10以使得活动门10开启或封闭容置腔201的开口。
控制系统还包括有检测模块40,驱动组件30可与检测模块40电性连接,通过检测模块40可以检测托盘22内是否存放有公用餐厨具100。其中,检测模块40可设置于容置腔201内。
检测模块40可包括有重力传感器、光电传感器等。其中,光电传感器的种类很多,例如红外光电传感器等等。
重力传感器是通过检测托盘22内重量的变化来感测公用餐厨具100的有无。当公用餐厨具100放置到托盘22内时,托盘22的重量会增大,而当公用餐厨具100从托盘22中取走时,托盘22的重量会减轻。其中,重力传感器可设置于容置腔201内并与托盘22接触。进一步的,重力传感器可安装于底板24或支撑板242上。
光电传感器是通过光信号来感测公用餐厨具100的有无,当公用餐厨具100放置到托盘22内时,公用餐厨具100会进入到光电传感器的探头的感知范围内。其中,光电传感器可设置于容置腔201的侧壁或底面上,为了使光电传感器可以感测到光信号的变化,托盘22需采用透明材料制成。
需要注意的是,检测模块40并不限于此。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厂家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测模块40进行安装,例如可选择重力传感器、光电传感器中的至少一种安装于容置腔201内。
在本实施例中,用户可通过如下的方式使用公用餐厨具存放装置:
当需要使用公用餐厨具100时,用户可以通过操控驱动组件30驱动活动门10以开启容置腔201的开口,这样用户就能从托盘22中取出公用餐厨具100。当使用完公用餐厨具100且将其放回至托盘22内后,用户可以通过操控驱动组件30驱动活动门10以封闭容置腔201的开口。如此,公用餐厨具100便会很安全的存放于托盘22内,而不会出现掉落的情况,同时,这样还降低了公用餐厨具100受到污染的概率。
在本实施例中,为方便用户对驱动组件30进行操控,控制系统还可包括有启动模块50。
启动模块50可设置于主体20上,启动模块50用于启动驱动组件30。其中,启动模块50与驱动组件30电性连接。
启动模块50主要包括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大类,其中,接触式的启动模块50可包括机械式按钮、压力传感器以及触摸按键等,触摸按键包括有电容式触摸按键和电阻式触摸按键等。非接触式的启动模块50可包括光敏传感器等。但需要注意的是,启动模块50并不限于此。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厂家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启动模块50进行安装,例如可选择机械式按钮、压力传感器、触摸按键或光敏传感器中的至少一种安装于主体20上。
在本实施例中,启动模块50靠近主体20的一端设置,且启动模块50的一端伸出于主体20的外侧设置,以便于用户触及到启动模块50。本实施例中,可对启动模块50进行如下设置:
当点动或触摸一下启动模块50,便可以启动驱动组件30并使得活动门10打开。而当活动门10已打开或正在执行打开的动作时,点动或触摸一下启动模块50,驱动组件30仍保持当前的状态不变。
长按启动模块50一定时间,便可启动驱动组件30并使得活动门10关闭,其中,长按的时间可根据需要进行设置,例如,3秒、5秒、10秒等等。而当活动门10处于已关闭或正在执行关闭的动作时,长按启动模块50,驱动组件30仍保持当前的状态不变。
所谓的“驱动组件30仍保持当前的状态不变”是指:在操作启动模块50前,驱动组件30处于何种状态,那么在操作启动模块50后,驱动组件30仍为该种状态。例如,在操作启动模块50前,驱动组件30未启动,那么在操作启动模块50后,驱动组件30仍然不会启动。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启动模块50的使用方法仅为示例,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根据情况对启动模块50进行设置。例如,按压或触摸启动模块50两次或其他预设的次数,便可启动驱动模块并使得活动门10关闭。
开关活动门10如果都是通过启动模块50进行操作,那么对于用户而言,会比较繁琐且不方便。
由于容置腔201内设置有检测模块40,且检测模块40与驱动组件30电性连接,所以,检测模块40检测到的信息能够反馈到驱动组件30上。而基于信号之间交流和传递,是可以实现活动门10打开或关闭的自动化控制。当用户使用完公用餐厨具100且将其放回至容置腔201内后,存放装置会自动关闭活动门10,使得公用餐厨具100处于封闭的环境中,有效降低了公用餐厨具100受到污染的概率。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系统可包括有处理模块60。具体的,处理模块60可设置于一控制主板(图中未示出)上,控制主板可固定安装于底板24上。
处理模块60可包括有处理器等。其中,检测模块40和驱动组件30均与处理模块60电性连接。
检测模块40对托盘22是否存放有公用餐厨具100进行检测并生产检测信号,检测信号传输至处理模块60后,处理模块60会对驱动组件30发出相应的控制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当驱动组件30接收到托盘22内存在公用餐厨具100的信号后,驱动组件30控制活动门10执行关闭动作,如此,在用户放回公用餐厨具100后,无需主动操控驱动组件30,活动门10便能自动关闭,由此使得公用餐厨具存放装置更加智能化且减少了用户的操作。
综上可知,该公用餐厨具存放装置可以有效且安全地存公用放公用餐厨具100,避免出现公用餐厨具100因放置不稳或受到碰撞而出现掉落的情况,同时,该装置还降低了公用餐厨具100受到污染的概率。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公用餐厨具存放装置的安全性,活动门10上可设置有防夹模块70。通过设置防夹模块70,可以避免活动门10在运动的过程中夹伤用户的手指。
实施例中,防夹模块70可包括电流检测单元,用于检测驱动组件30电路中的电流的变化。驱动组件30在带动活动门10关闭过程中,当出现活动门10夹手或夹持其他异物时,相应的,驱动组件30的动作将会受阻,进而使驱动组件30所在电路中的电流发生变化,从而由电流检测单元将检测信号反馈给处理模块60,再由处理模块60控制驱动组件30停止动作,从而实现防夹的效果。其中,电流检测单元可选用电流传感器。
本实施例中,驱动组件30可包括驱动电机31,驱动电机31选用直流电机。当驱动电机31动作受阻时,驱动电机31所在电路内电流增大,进而由相应的电流传感器将检测信号反馈给处理模块60,再由处理模块60控制驱动组件30停止动作。
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防夹模块70还可包括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大类,其中,接触式的防夹模块70可包括安全触边等,安全触边包括柔性条等组件。非接触式的防夹模块70可包括红外光幕、超声波传感器等。但需要注意的是,防夹模块70并不限于此。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厂家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防夹模块70进行安装,例如可选择安全触边、红外光幕或超声波传感器中的至少一种安装于活动门10上。
实施例中,驱动组件30还可包括电机控制器32,驱动电机31与电机控制器32电性连接,电机控制器32与处理模块60电性连接。其中,电机控制器32用于接收处理模块60发出的控制信号,并根据控制信号向驱动电机31发送驱动信号。
驱动电机31可选用步进电机等。驱动电机31可通过安装架23等结构固定于容置腔201的内部,其中,容置腔201内需设置相应的空间用于容纳驱动电机31等部件。本实施例中,驱动电机31固定安装于底板24的端部。
为了进一步地提高活动门10的安全性,驱动电机31的输出轴311上可安装有用于检测其转速的旋转编码器,旋转编码器可与一计数器电性连接,电机控制器32与计数器电性连接。其中,旋转编码器可选用增量型旋转编码器。
电机控制器32能够接收计数器的脉冲数并对驱动电机31运行状态进行控制。
在本实施例中,若旋转编码器检测到驱动电机31的输出轴311的转速发生异常变化,电机控制器32便会控制驱动电机31停转。例如,当活动门10受到外力作用时,活动门10的运动速度会发生变化,而驱动电机31输出轴311的转速也会因此受到相应的影响,此时,处理模块60就会通过电机控制器32控制驱动电机31停转,如此,便能进一步地提高活动门10的安全性。
如图1和2所示,活动门10可包括有第一活动部11和第二活动部12,其中,第一活动部11和第二活动部12均可活动地设置于主体20上。
为了驱使活动门10运动,驱动电机31可通过传动机构80与活动门10传动连接。传动机构80设置于容置腔201内,且传动机构80靠近容置腔201的一端设置,从而便于传动机构80与活动门10传动连接,以带动活动门10运动。驱动电机31与传动机构80位于容置腔201内的同一端。
如图10和图11所示,本实施例中,设置有两组驱动电机31,两组驱动电机31分别与第一活动部11和第二活动部12一一对应连接。相应的,两组驱动电机31与第一活动部11和第二活动部12之间均连接有传动机构80。
本实施例中,以其中一组传动机构80为例,传动机构80包括啮合连接的第一锥形齿轮831和第二锥形齿轮832。其中,第一锥形齿轮831与驱动电机31的输出轴311固定连接;第二锥形齿轮832通过一连接轴与一活动部(第一活动部11或第二活动部12)传动连接。
具体的,第二锥形齿轮832与第二连接轴132固定连接。第二连接轴132通过转轴132b与主体20的侧壁转动连接。第二锥形齿轮832固定于转轴132b的端部。一活动部与第二连接轴132远离转轴132b的一端连接。
从而,驱动电机31带动传动机构80运动时,带动一活动部相应转动。本实施例中,两组驱动电机31的动作相反,在开启容置腔201开口的过程中,第一活动部11和第二活动部12背向转动;在关闭容置腔201开口的过程中,第一活动部11和第二活动部12相向转动,进而实现活动门10打开或关闭容置腔201的开口。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仅为一种传动机构80的示例。
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传动机构80还可采用齿轮传动机构,在齿轮传动机构的作用下,第一活动部11和第二活动部12可进行转动。实施例中,驱动电机31设置有一组。
如图12和图13所示,齿轮传动机构可包括主动齿轮811、第一从动齿轮812和第二从动齿轮813,主动齿轮811与第一从动齿轮812相啮合,第一从动齿轮812与第二从动齿轮813相啮合。主动齿轮811、第一从动齿轮812和第二从动齿轮813均可转动地设置于主体20上,其中,第一从动齿轮812和第二从动齿轮813各参数均可相同。
主动齿轮811与驱动电机31的输出轴311固定相连。第一从动齿轮812和第二从动齿轮813分别与两第二连接轴132一一对应连接。从而由第一从动齿轮812和第二从动齿轮813分别带动两第二连接轴132转动,进而带动相应的活动部转动,实现活动门10的打开或关闭。
当启动驱动电机31后,驱动电机31的输出轴311驱使主动齿轮811转动,由此使得第一从动齿轮812和第二从动齿轮813转动,由于一第二连接轴132与第一从动齿轮812和第一活动部11同步转动连接,以及另一第二连接轴132与第二从动齿轮813和第二活动部12同步转动连接,所以,随着第一从动齿轮812和第二从动齿轮813的转动,第一活动部11和第二活动部12会分别朝向相反的方向转动,由此便可以完成活动门10打开或关闭的动作。
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传动机构80还可采用皮带传动机构、链条传动机构等。当采用皮带传动机构或链条传动机构时,第一活动部11和第二活动部12可采用滑动的方式设置于主体20上,即第一活动部11和第二活动部12均可滑动地设置于主体20上。
以皮带传动机构为例。
如图14所示,皮带传动机构可包括皮带821、主动皮带轮822和从动皮带轮823。
主动皮带轮822和从动皮带轮823均可转动地设置于安装端面上,其中。主动皮带轮822与驱动电机31的输出轴311同步转动连接。
为了保证传动的稳定性,皮带821的内侧可设置有内齿,主动皮带轮822和从动皮带轮823侧面均可设置有与内齿相啮合的外齿。
为安装活动门10,皮带821的下半段可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接件824,其中,第一连接件824用于固定连接第一活动部11。皮带821的上半段可固定设置有第二连接件825,其中,第二连接件825用于固定连接第二活动部12。
启动驱动电机31后,主动皮带轮822转动并由此带动皮带821运动,随着皮带821的运动,第一活动部11和第二活动部12会分别朝向不同的方向进行直线运动。
固定连接可通过螺栓连接等方式来实现。第一连接件824和第二连接件825的形状及结构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只需保证有具备一定的强度及刚度即可。
通过驱动组件30及传动机构80可以实现活动门10开启和关闭的动作。为了保证活动门10完全打开或完全关闭,餐厨具存放装置还可包括有行程检测模块。
行程检测模块可与处理模块60电性连接。当行程检测模块检测到活动门10完全开启或完全关闭时,便会向处理模块60发出到位信号,处理模块60接收到到位信号后,便会向电机控制器32发送控制信号,电机控制器32便会控制驱动电机31停转。
行程检测模块可采用角度编码器,其中,角度编码器可安装于驱动电机31的输出轴311上。通过角度编码器可以检测驱动电机31的输出轴311的旋转角度,由此便可判断活动门10是否开启或关闭到位。
在其他实施例中,行程检测模块还可以采用其他接触式或非接触式的元器件,例如,行程开关、光电传感器等等。
需要注意的是,当使用这类元器件时,至少需要布置有两个,分别用于检测开启及关闭。因为在传动机构80的作用下,第一活动部11和第二活动部12同步动作,第一活动部11和第二活动部12两者的行程是相互对应,所以基于安装空间及成本的考虑,布置两个行程检测模块也是能够满足检测的需求。
如图1和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活动部11的两端朝向主体20的端面的中部弯折设置;第二活动部12的两端也朝向主体20的端面中部弯折设置。第二连接轴132远离转轴132b的一端凸出设置有第二异形部132a。第一活动部11靠近第二连接轴132的一端和第二活动部12靠近第二连接轴132一端均设置有与第二异形部132a相匹配的异形孔,即异形孔分别设置于第一活动部11一端的弯折部分和第二活动部12一端的弯折部分。
通过这样设置,使活动门10的两端朝向主体端门中部弯折,活动门10两端的弯折部分分别通过第一连接轴131和第二连接轴132转动连接于主体20上。这样活动门10在转动打开和关闭容置腔201的过程中,活动门10可以贴设于主体20的外壳面转动,有效的节省活动空间。
第二异形部132a活动插接于异形孔中,从而实现由第二连接轴132带动相应的第一活动部11(或第二活动部12)同步转动。
如图2和图3所示,实施例中,第一活动部11的另一端通过第一连接轴131转动连接于主体20上。第二活动部12的另一端也通过第一连接轴131转动连接于主体20上。
其中,第一连接轴131转动安装于主体20远离第二连接轴132的一端。第一连接轴131远离主体20容置腔201的一端凸出设置有第一异形部131a,相应的,第一活动部11和第二活动部12上均设置有与第一异形部131a匹配连接的异形孔,其中,该异形孔分别设置于第一活动部11另一端的弯折部分和第二活动部12另一端的弯折部分。第一异形部131a插接于对应位置处的异形孔中,从而实现第一活动部11和第二活动部12与对应的第一连接轴131同步转动连接。第一异形部131a活动插接于对饮位置处的异形孔中,从而便于第一活动部11和第二活动部12可从主体20上拆下。
如图8所示,实施例中,第一连接轴131还可相对于主体20进行弹性伸缩。从而便于,第一异形部131a脱离第一活动部11和第二活动部12上的异形孔,从而将第一活动部11和第二活动部12从主体20上拆下。
具体的,第一连接轴131可滑动安装于主体20上。第一连接轴131远离第一异形部131a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动板14,活动板14位于容置腔201内。底板24靠近第一连接轴131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支撑块241,支撑块241与活动板14相对设置。支撑块241与活动板14之间连接有导柱15;导柱15一端与活动板14固定连接,导柱15另一端与支撑块241滑动连接。且,导柱15上套设有弹性件16,弹性件16的两端分别与活动板14和支撑块241相抵,弹性件16处于压缩状态。实施例中,弹性件16可选用弹簧、柔性块、弹片等弹性组件。
以安装第一活动部11为例,先使第一活动部11靠近第二连接轴132的一端与第二连接轴132插接连接。随后,按压第一连接轴131,克服弹性件16的弹力使第一连接轴131的第一异形部131a也嵌入主体20内。随之,再将第一活动部11靠近第一连接轴131一端的异形孔与第一连接轴131的第一异形部131a对应放置,释放第一连接轴131,使第一异形部131a插接于对应位置的异形孔中。由此,实现将第一活动部11安装于主体20上。拆下第一活动部11时,可进行反向操作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主体20内还设置有电源90,电源90与处理模块60电连接。电源90用于向公用餐厨具存放装置的各用电器及用电元件提供电能。相应的,主体20上还设置有充电接口91,充电接口91与处理模块60电连接,充电接口91用于插接外部供电设备以向电源90充电。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容置腔201内可设置有消毒装置。其中,消毒装置可选用紫外灯或加热器等。
消毒装置可与处理模块60电性连接。当活动门10完全关闭后,处理模块60会控制消毒装置进行工作;当活动门10执行开启的动作或完全打开时,处理模块60会控制消毒装置停止工作。
实施例三
在本实施例中提出了一种公用餐厨具存放装置控制方法,其用于对公用餐厨具存放装置进行控制,其中,公用餐厨具存放装置的结构可参照实施例一及实施例二。
在本实施例中,公用餐厨具存放装置控制方法可包括:
初始化设置,控制活动门10打开,若活动门10已打开则保持当前状态;
判断容置腔201内是否存放有公用餐厨具100;
若容置腔201内未存放有公用餐厨具100,则活动门10常开;
若容置腔201内存放有公用餐厨具100,则在经过第一预设时间后,控制活动门10关闭。
在本实施例中,初始化设置可通过初始化按钮来实现。其中,在进行初始化设置时,无论容置腔201内是否存放有公用餐厨具100,活动门10都会被完全打开。
第一预设时间可根据需要进行设置,例如5秒、10秒、30秒等等。
在本实施例中,公用餐厨具存放装置控制方法还可包括:
若活动门10处于关闭状态,当点动或触摸一次启动模块50时,控制活动门10打开;
判断容置腔201内是否存放有公用餐厨具100;
若容置腔内未存放有公用餐厨具100,则活动门10常开;
若容置腔内存放有公用餐厨具100,则在经过第一预设时间后,控制活动门10关闭。
当公用餐厨具100被取走后,活动门10会处于打开状态下,若检测到公用餐厨具100放入至容置腔201内,则在经过第二预设时间后,控制活动门10关闭。其中,第二预设时间可根据需要进行设置,例如5秒、7秒、9秒等等。
当需要使用公用餐厨具100时,用户会将活动门10打开,并会取出容置腔201内的公用餐厨具100,在公用餐厨具100被放回到容置腔201内之前,活动门10会保持常开的状态;当使用完公用餐厨具100且将其放回到容置腔201内后,检测模块40会检测到公用餐厨具100放回到容置腔201内,之后,经过第二预设时间后,驱动组件30便会控制活动门10关闭。
以检测模块40为重力传感器为例,公用餐厨具100在放回至容置腔201的前后,重力传感器会检测到受力的变化,由此便可判断及检测出公用餐厨具100是否放回到容置腔201内。
除了正常使用的情况外,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有时可能会遇到需要强制关闭活动门10的情况。
为了可以强制关闭活动门10,可如此设置:长按启动模块50,控制活动门10关闭。其中,在进行强制关闭活动门10的操作时,不论容置腔201内是否存放有公用餐厨具100,活动门10都会被关闭。
为了实现对公用餐厨具100的消毒,可进行如下设置:
当活动门10完全关闭后,容置腔201内消毒装置工作;当活动门10执行开启的动作或完全打开时,消毒装置停止工作。
为了提高公用餐厨具100存放装置的安全性,可对其进行如下设置:
在活动门10关闭的过程中,若检测到活动门10受到外力或其活动路径上存在障碍物,则控制活动门10停止关闭动作并执行打开动作;
在活动门10打开的过程中,若检测到活动门10受到外力或其活动路径上存在障碍物,则控制活动门10停止运动。
例如,可在第一活动部11或/和第二活动部12上设置防夹模块70,其中,防夹模块70可设置于第一活动部11或/和第二活动部12沿宽度方向的两端。
在驱动电机31的作用下,第一活动部11和第二活动部12的运动轨迹都与自身的长度方向垂直,其中,长度方向与宽度方向垂直。
以活动门10进行关闭动作为例。若防夹模块70检测到手指等物体处于第一活动部11和第二活动部12之间时,处理模块60便会向电机控制器32发送控制信号,由此控制驱动电机31驱使活动门10停止关闭动作并执行打开动作。
进一步地,驱动电机31的输出轴311上可安装有用于检测其转速的旋转编码器,旋转编码器可与一计数器电性连接,电机控制器32与计数器电性电线连接。若旋转编码器检测到驱动电机31的输出轴311的转速发生异常变化,电机控制器32便会控制驱动电机31停转。
以活动门10打开的过程为例。当第一活动部11或/和第二活动部12受到外力作用时,第一活动部11和第二活动部12的运动速度就会发生变化,而驱动电机31主轴的转速也会因此受到相应的影响,此时,处理模块60就会通过电机控制器32控制驱动电机31停转,由此使得活动门10停止运动。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公用餐厨具存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活动门和内部设置有容置腔的主体;
所述主体上设置有驱动组件,其中,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活动门以使得所述活动门开启或关闭所述容置腔的开口;
所述容置腔内设置有检测模块,所述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容置腔内是否存放有餐厨具;
所述检测模块与所述驱动组件电性连接,其中,当所述驱动组件接收到所述容置腔内存在公用餐厨具的信号后,所述驱动组件控制所述活动门执行关闭动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用餐厨具存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门转动连接于所述主体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公用餐厨具存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门呈弧形设置,所述主体呈与所述活动门相适配的弧形设置。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公用餐厨具存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门包括第一活动部和第二活动部;所述第一活动部和所述第二活动部在打开过程背向转动,在关闭过程相向转动。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公用餐厨具存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门的两端朝向所述主体端面的中部弯折设置,所述活动门分别通过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转动连接于所述主体的两端;所述第一连接轴相对于所述主体可弹性伸缩;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二连接轴转动,以带动所述活动门转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用餐厨具存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内设置有托盘,所述托盘用于放置公用餐厨具,所述托盘可拆卸的放置于所述主体内。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用餐厨具存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和电机控制器,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电机控制器电性连接,其中,所述电机控制器用于向所述驱动电机发送驱动信号;所述检测模块包括重力传感器或光电传感器中的至少一种。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用餐厨具存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直流电机,所述检测模块包括电流传感器,所述电流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直流电机的电流变化,以在所述直流电机的电流突然增大时,所述直流电机断电。
9.一种公用餐厨具存放装置控制方法,基于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公用餐厨具存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判断容置腔内是否存放有公用餐厨具;
若所述容置腔内未存放有公用餐厨具,则所述活动门常开;
若所述容置腔内存放有公用餐厨具,则在经过第一预设时间后,控制所述活动门关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公用餐厨具存放装置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活动门处于打开状态下,若检测到公用餐厨具放入至所述容置腔内,则在经过第二预设时间后,控制所述活动门关闭。
CN202010550672.5A 2020-06-16 2020-06-16 一种公用餐厨具存放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Pending CN11156813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50672.5A CN111568138A (zh) 2020-06-16 2020-06-16 一种公用餐厨具存放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50672.5A CN111568138A (zh) 2020-06-16 2020-06-16 一种公用餐厨具存放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68138A true CN111568138A (zh) 2020-08-25

Family

ID=721201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50672.5A Pending CN111568138A (zh) 2020-06-16 2020-06-16 一种公用餐厨具存放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6813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26314A (zh) * 2020-09-29 2022-04-12 上海微电子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片库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26314A (zh) * 2020-09-29 2022-04-12 上海微电子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片库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647503A1 (en) Container with lid that can be operated electrically
CN216906375U (zh) 一种自动宠物喂食器
CN111568138A (zh) 一种公用餐厨具存放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KR100818910B1 (ko) 인출입장치
CN202868783U (zh) 一种微波炉的联动拉出托板装置
CN214678555U (zh) 一种公用餐厨具存放装置
KR100379769B1 (ko) 휴지통
CN113786133A (zh) 自动升降机构、清洁组件及清洁机器人
KR101178064B1 (ko) 소독액 분사장치
CN210033070U (zh) 一种平移开关结构及其开窗器
KR100539311B1 (ko) 자유 롤러에 의해 구동되는,접촉식 안전센서가 부착된 자동문
CN216569792U (zh) 自动升降机构、清洁组件及清洁机器人
CN211795946U (zh) 一种电动门及应用其的烹饪设备
CN209973393U (zh) 一种感应式智能垃圾桶
CN112315402A (zh) 餐具清洗机和智能橱柜
CN112107267A (zh) 一种自动清洗消毒机
CN215766014U (zh) 冰水分配器及冰箱
CN219720611U (zh) 控制面板及洗碗机
CN212678926U (zh) 一种具有门体的烹饪装置
CN113003045A (zh) 一种自动套袋垃圾桶
CN110584494A (zh) 电动门及应用其的烹饪设备
CN214433953U (zh) 一种擦窗机
JP2565895Y2 (ja) 加熱調理器
CN214595785U (zh) 餐具清洗机和智能橱柜
CN212165595U (zh) 开水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