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66386A - 动力转向装置 - Google Patents

动力转向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66386A
CN111566386A CN201880085480.2A CN201880085480A CN111566386A CN 111566386 A CN111566386 A CN 111566386A CN 201880085480 A CN201880085480 A CN 201880085480A CN 111566386 A CN111566386 A CN 1115663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ut
connection end
abutting
position restricting
connecting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8548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66386B (zh
Inventor
北村圭祐
椎野高太郎
吉田治
丸山辰义
木村纪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Astem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5663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663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663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663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5/00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 B62D5/04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electrical, e.g. using an electric servo-motor connected to, or forming part of, the steering gear
    • B62D5/0421Electric motor acting on or near steering gear
    • B62D5/0424Electric motor acting on or near steering gear the axes of motor and final driven element of steering gear, e.g. rack, being paralle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5/00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 B62D5/04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electrical, e.g. using an electric servo-motor connected to, or forming part of, the steering gear
    • B62D5/0442Conversion of rotational into longitudinal movement
    • B62D5/0445Screw drives
    • B62D5/0448Ball nu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25/00Gearings comprising primarily only cams, cam-followers and screw-and-nut mechanisms
    • F16H25/18Gearings comprising primarily only cams, cam-followers and screw-and-nut mechanisms for conveying or interconverting oscillating or reciprocating motions
    • F16H25/20Screw mechanisms
    • F16H25/22Screw mechanisms with balls, rollers, or similar members between the co-operating parts; Elements essential to the use of such members
    • F16H25/2204Screw mechanisms with balls, rollers, or similar members between the co-operating parts; Elements essential to the use of such members with balls
    • F16H25/2214Screw mechanisms with balls, rollers, or similar members between the co-operating parts; Elements essential to the use of such members with balls with elements for guiding the circulating bal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 Power Steering Mechanis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动力转向装置。由弹簧钢形成的夹具(22)具有:圆弧状的第一插入部施力部(66)、与第一插入部施力部(66)对置的圆弧状的第二插入部施力部(67)、将插入部施力部(66、67)的一端彼此连结的第一轴线方向连结部(68)、将插入部施力部(66、67)的另一端彼此连结的第二轴线方向连结部(69)。轴线方向连结部(68,69)具有从它们的内侧缘部(68a、69a)向开口部(65)侧突出的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75、76)。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75、76)通过与管体(20A、20B)的位置限制部抵接部(44e、57e)弹性抵接,而抑制管体(20A、20B)向管体(20A、20B)的连接端部抵接面(47、60)彼此分离的方向的相对位置偏移。

Description

动力转向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动力转向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动力转向装置,例如已知如下的专利文献1所述的动力转向装置。
在专利文献1的动力转向装置中,在滚珠丝杠机构中,在包围齿杆的螺母的外周部,配置有使台阶状的两个连接端部彼此对接的状态的第一循环部件及第二循环部件。上述循环部件通过从上方覆盖具有圆弧状的插入部施力部的固定部件,螺纹螺合于螺母。在第一循环部件及第二循环部件,以跨越两个连接端部的方式设有滚珠通路,多个滚珠在该滚珠通路内循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15986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但是,在专利文献1的固定部件中,虽然相对于螺母、从上方对第一循环部件及第二循环部件施力的力较强,但从侧方施力的力较弱,所以,在两个连接端部,在螺母的切线方向上发生相对的位置偏移。因此,滚珠不能在一对循环部件间的滚珠通路中顺利地循环,可能抑制滚珠丝杠机构的动力传递。
本发明是鉴于现有技术的问题而提出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力转向装置,其使滚珠丝杠机构的动力传递提高。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在本发明中,固定部件的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具有对第一循环部件的第一连接端部和第二循环部件的第二连接端部的相对位置偏移进行限制的形状。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滚珠丝杠机构的动力传递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动力转向装置的概略图。
图2是图1的马达及传递装置的剖视放大图。
图3是图2的传递装置的局部剖视放大图。
图4是螺母的俯视图。
图5是从第二凸缘部侧观察时的第一管体的侧视图。
图6是第一管体的俯视图。
图7是从底面侧观察第一的第一管体部时的立体图。
图8是从底面侧观察第二的第一管体部时的立体图。
图9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夹具的立体图。
图10是从螺母的旋转轴线方向观察图9所示的夹具的向矢图。
图11是表示组装后的螺母、管体及夹具的说明图。
图12是沿图11的线A-A剖切后的螺母等的剖视图。
图13是沿螺母的径向剖切后的第一管体及螺母的剖视图。
图14是现有技术的夹具的立体图。
图15是表示螺母、管体及第二实施方式的夹具的说明图。
图16是表示螺母、第一管体及第三实施方式的夹具的剖视图。
图17是表示螺母、第一管体及第四实施方式的夹具的剖视图。
图18是表示管体及第五实施方式的第一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的立体图。
图19是表示第六实施方式的第一插入部施力部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动力转向装置的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动力转向装置的构成)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动力转向装置1的概略图。
如图1所示,动力转向装置1具有:传递来自驾驶员的操舵力的操舵机构2、及对驾驶员的操舵操作进行辅助的转向辅助机构3。
操舵机构2将在车辆的驾驶室内配置的未图示的方向盘和车辆的前轮即未图示的两个转向轮机械性地连结。操舵机构2具有:具有供来自方向盘的旋转力传递的输入轴4、和经由未图示的扭杆而与输入轴4连接的输出轴5的操舵轴6;将该操舵轴6的旋转向转向轮传递的传递机构7。传递机构7由齿条&小齿轮机构(齿条&小齿轮/齿轮)构成,该齿条&小齿轮机构由在输出轴5的外周设置的未图示的小齿轮、和在转向轴即齿杆8的外周设置的未图示的齿条构成。齿杆8的两端经由未图示的横拉杆及未图示的两个转向节臂而分别与对应的转向轮连结。
转向辅助机构3具有向操舵机构2提供转向力的电动马达9,该马达9与电子控制单元(ECU)10一体地构成。此外,电动马达9经由传递装置11而与齿杆8连接。电动马达9旋转驱动后面叙述的螺母17,使齿杆8随着螺母17的旋转在轴向上移动。
电子控制单元10具有存储及执行各种控制处理的功能,基于来自未图示的舵角传感器的舵角信号及来自未图示的扭矩传感器的操舵扭矩信号,驱动控制电动马达9。
根据相关的动力转向装置1的结构,当驾驶员对方向盘进行旋转操作时,输入轴4旋转而扭杆被扭转,输出轴5因由此产生的扭杆的弹力而进行旋转。而且,输出轴5的旋转运动由上述齿条&小齿轮机构转换为沿着齿杆8的轴向的直线运动,经由横拉杆将未图示的转向节臂向车宽方向推拉,由此来改变对应的转向轮的方向。
图2是包括马达9及传递装置11的动力转向装置1的局部剖视放大图,图3是图2的传递装置11的局部剖视放大图。
传递装置11通过经由皮带14将在电动马达9的输出轴9a的前端部外周固定的输入皮带轮12和在齿杆8的外周固定的输出皮带轮13连接,与齿杆8联动。而且,在输出皮带轮13和齿杆8之间设有减速器即具有螺旋状的槽形状的滚珠丝杠机构15。
滚珠丝杠机构15由在齿杆8的外周面设置的转向轴侧滚珠丝杠槽16、在螺母17的内周面设置的螺母侧滚珠丝杠槽18、在滚珠丝杠槽16、18之间循环的多个滚珠19、及供该多个滚珠19循环的循环部件即管体20构成。
转向轴侧滚珠丝杠槽16以在齿杆8的外周面形成螺旋状的槽形状的方式形成,与在包围齿杆8的环状螺母17的内周面形成的螺旋状的槽形状之间形成螺旋状的滚珠循环通路21。并且,多个滚珠19在该滚珠循环通路21内循环。滚珠19将螺母17相对于齿杆8可相对旋转地支承。
管体20由在滚珠循环通路21的一端侧设置的合成树脂制第一管体20A、及形成为与该第一管体20A相同的形状且在滚珠循环通路21的另一端侧设置的合成树脂制第二管体20B构成。管体20设置于螺母17的径向外侧,利用固定部件即夹具22保持在螺母17的外周部。管体20将滚珠循环通路21的一端侧和另一端侧连接以使滚珠19能够从滚珠循环通路21的一端侧向另一端侧循环。
在相关的传递装置11中,经由皮带14传递的马达9的旋转被减速,并转换为齿杆8的直线运动。
(螺母)
图4是螺母17的俯视图。
螺母17由金属形成为圆筒形状,具有:圆筒形的主体部23、在该主体部23的一端形成的第一凸缘部24、及在主体部23的另一端形成的第二凸缘部25。在主体部23的内周面设有构成滚珠循环通路21的一部分的上述螺母侧滚珠丝杠槽18。
第一凸缘部24在与主体部23相邻的位置,具有收纳第一管体20A的一部分的、凹陷为长方形的第一凹陷部26。在第一凸缘部24的外周部,在螺母17的周向上与第一凹陷部26相邻的位置形成有大致正方形的平坦的面即第一平面部27。在该第一平面部27设有供后面叙述的第一紧固部件即第一螺钉28拧入的第一螺孔29。
同样地,第二凸缘部25在与主体部23相邻的位置,具有收纳第二管体20B的一部分的、凹陷为长方形的第二凹陷部30。在第二凸缘部25的外周部,在螺母17的周向上与第二凹陷部30相邻、且隔着旋转轴线O与第一平面部27相反一侧的位置形成有大致正方形的平坦的面即第二平面部31。在该第二平面部31设有供后面叙述的第二紧固部件即第二螺钉32拧入的第二螺孔33。
在跨越第一凸缘部24和主体部23的位置形成有将螺母17的外周侧和内周侧连通、且构成滚珠19通过的通路的第一连通路34。第一连通路34具有:在螺母17的外周面开口的第一外周侧开口部35、及在螺母17的内周面开口的第一内周侧开口部36。
同样地,在跨越第二凸缘部25和主体部23的位置形成有将螺母17的外周侧和内周侧连通、且构成滚珠19通过的通路的第二连通路37。第二连通路37具有:在螺母17的外周面开口的第二外周侧开口部38、及在螺母17的内周面开口的第二内周侧开口部39。
(第一管体)
图5是从第二凸缘部25侧观察时的第一管体20A的侧视图,图6是从螺母17的径向观察时的第一管体20A的俯视图。另外,图7是从底面侧观察第一的第一管体部41时的立体图,图8是从底面侧观察第二的第一管体部42时的立体图。
就第一循环部件即第一管体20A而言,将图7所示的第一的第一管体部41和图8所示的第二的第一管体部42经由分割面40形成为大致半剖状。第一的第一管体部41在其内侧具有弯曲为L字状的循环槽48。该循环槽48通过与在第二的第一管体部42设置的循环槽49组合而形成呈L字状连续的剖面为圆形的一条通路。该L字状通路通过与由第二管体20B的后面叙述的循环槽61、62形成的L字状通路组合,而构成呈U字状连续的剖面为圆形的滚珠通路100。
另外,如图7所示,在第一的第一管体部41形成有突起部嵌合孔45a、44h。在该突起部嵌合孔45a、44h分别嵌合有在第二的第一管体部42形成的图8所示的突起部52、51,通过该突起部52、51嵌合在突起部嵌合孔45a、44h,而构成图5及图6所示的组装状态的第一管体20A。
第一管体20A具有:插入第一连通路34的第一外周侧开口部35(参照图4)内的第一插入部43、在螺母17的主体部23的外周侧配置的第一连接部44、及将第一插入部43和第一连接部44连接且弯曲为L字状的第一弯曲部45。第一管体20A以在图6中箭头所示的螺母17的旋转轴线O的方向上使第一连接部44和第一弯曲部45重叠的姿态,组装在螺母17。
如图5所示,第一连接部44具有:与剖面为圆形的滚珠通路100同心的圆弧44a、与该圆弧44a连接且在第一的第一管体部41形成的直线部44b、与圆弧44a连接且在第二的第一管体部42形成的直线部44c、及与该直线部44b、44c双方连接的第一圆弧部44d。在圆弧44a附近的位置配置有滚珠通路100,与第一圆弧部44d相邻的第一连接部44的部分比较厚壁。第一圆弧部44d具有与螺母17的主体部23的外周面对应的圆弧形状,在向螺母17组装第一管体20A时与主体部23的外周面抵接。在第二的第一管体部42的直线部44c,通过将该直线部44c的一部分切为三角形状,形成有相对于直线部44c而向滚珠通路100侧倾斜的面即第一位置限制部抵接部44e。在向螺母17组装夹具22时,夹具22的后面叙述的第一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75抵接于该第一位置限制部抵接部44e。
此外,如图6所示,第一连接部44为与第一弯曲部45相反一侧的端部,具有形成为台阶状的第一连接端部46。第一连接端部46具有与第二管体20B的后面叙述的第二连接端部59的第二连接端部抵接面60抵接的第一连接端部抵接面47。该第一连接端部抵接面47与在第一连接部44及第二连接部57的内部设置的滚珠通路100内滚珠19所通过的方向平行。也就是说,第一连接端部抵接面47与滚珠19跨越第一连接部44和第二连接部57而沿着螺母17的旋转轴线O循环时的方向平行。
此外,在第一的第一管体部41,在第一插入部43的旋转轴线O的方向两侧形成有一对突出部43a。突出部43a在第一插入部43插入于螺母17的第一连通路34时压缩变形,与第一连通路34的内周面弹性相接,由此而抑制第一插入部43从第一连通路34脱落。
(第二管体)
第二循环部件即第二管体20B形成为与第一管体20A相同的形状。需要说明的是,在图5~图8中,第二管体20B的各部位的标记表示在括弧“()”内。
就第二管体20B而言,将图7所示的第一的第二管体部54和图8所示的第二的第二管体部55经由分割面53形成为大致半剖状。第一的第二管体部54在其内侧具有弯曲为L字状的循环槽61。该循环槽61通过与在第二的第二管体部55设置的循环槽62组合,形成呈L字状连续的剖面为圆形的一条通路。该L字状的通路通过与由第一管体20A的循环槽48、49形成的L字状的通路组合,而构成呈U字状连续的剖面为圆形的滚珠通路100。
另外,如图7所示,在第一的第二管体部54形成有突起部嵌合孔58a、57f。在该突起部嵌合孔58a、57f中分别嵌合有在第二的第二管体部55形成的图8所示的突起部64、63,通过该突起部64、63嵌合在突起部嵌合孔58a、57f中,而构成图5及图6所示的组装状态的第二管体20B。
第二管体20B具有:插入第二连通路37的第二外周侧开口部38(参照图4)内的第二插入部56、在螺母17的主体部23的外周侧配置的第二连接部57、及将第二插入部56和第二连接部57连接且弯曲为L字状的第二弯曲部58。第二管体20B以在图6中箭头所示的螺母17的旋转轴线O的方向上使第二连接部57和第二弯曲部58重叠的姿态,组装在螺母17。
如图5所示,第二连接部57具有:与剖面为圆形的滚珠通路100同心的圆弧57a、与该圆弧57a连接且在第一的第二管体部54形成的直线部57b、与圆弧57a连接且在第二的第二管体部55形成的直线部57c、及与该直线部57b、57c连接的第二圆弧部57d。在圆弧57a附近的位置配置有滚珠通路100,与第二圆弧部57d相邻的第二连接部57的部分比较厚壁。第二圆弧部57d具有与螺母17的主体部23的外周面对应的圆弧形状,在向螺母17组装第二管体20B时与主体部23的外周面抵接。在第二的第二管体部55的直线部57c,通过将该直线部57c的一部分切为三角形状,而形成有相对于直线部57c向滚珠通路100侧倾斜的面即第二位置限制部抵接部57e。在向螺母17组装夹具22时,夹具22的第二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76抵接于该第二位置限制部抵接部57e。
此外,如图6所示,第二连接部57为与第二弯曲部58相反一侧的端部,具有形成为台阶状的第二连接端部59。第二连接端部59具有与第一管体20A的第一连接端部46的第一连接端部抵接面47抵接的第二连接端部抵接面60。该第二连接端部抵接面60与在第一连接部44及第二连接部57的内部设置的滚珠通路100内滚珠19所通过的方向平行。也就是说,第二连接端部抵接面60与滚珠19跨越第一连接部44和第二连接部57而沿着螺母17的旋转轴线O循环时的方向平行。
此外,在第一的第二管体部54,在第二插入部56的旋转轴线O的方向两侧形成有一对突出部56a。突出部56a在第二插入部56插入于螺母17的第二连通路37时压缩变形,与第二连通路37的内周面弹性相接,由此而抑制第二插入部56从第二连通路37脱落。
(夹具)
图9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夹具22的立体图,图10是从第二插入部施力部67侧观察时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夹具22的说明图。
夹具22以在由金属例如弹簧钢构成的、形成为大致长方形的金属薄板的中央留有大致长方形的开口部65的方式对金属薄板进行冲切加工,形成为大致长方形的框状,并且通过进行冲压加工,形成有圆弧状的第一插入部施力部66及第二插入部施力部67。夹具22具有:第一插入部施力部66、与第一插入部施力部66对置的第二插入部施力部67、将插入部施力部66、67的一端彼此连结的第一轴线方向连结部68、及将插入部施力部66、67的另一端彼此连结的第二轴线方向连结部69。夹具22以轴线方向连结部68、69沿螺母17的旋转轴线O延伸的姿态配置在螺母17的外周部。
第一插入部施力部66形成为沿相对于螺母17的旋转轴线O的周向延伸的圆弧形状,在向螺母17组装第一管体20A时,向第一插入部43插入于第一连通路34的方向对第一插入部43施力(参照图12及图13)。
同样地,第二插入部施力部67形成为在沿螺母17的旋转轴线O的周向延伸的圆弧形状,在向螺母17组装第二管体20B时,向第二插入部56插入第二连通路37的方向对第二插入部56施力。
第一轴线方向连结部68形成为长方形的板状,在第一轴线方向连结部68的一端具有环状的第一固定部70。该第一固定部70具有圆形的第一螺孔(贯通孔)71。在该第一螺孔71中插入第一螺钉28,将夹具22固定在螺母17。
另一方面,第二轴线方向连结部69与第一轴线方向连结部68相同地形成为长方形的板状,在与第一固定部70对角的位置具有环状的第二固定部72。该第二固定部72具有圆形的第二螺孔(贯通孔)73。在该第二螺孔73中插入第二螺钉32,将夹具22固定在螺母17。
另外,第一轴线方向连结部68及第二轴线方向连结部69具有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74,该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74具有对第一管体20A的第一连接端部46和第二管体20B的第二连接端部59的相对位置偏移进行限制的形状。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74具有在沿螺母17的旋转轴线O的周向延伸的形状。也就是说,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74具有:从第一轴线方向连结部68的内侧缘部68a向开口部65侧突出的板状的第一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75、及从第二轴线方向连结部69的内侧缘部69a向开口部65侧突出的板状的第二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76。换言之,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74具有:向相对于第一轴线方向连结部68与第一插入部施力部66相反的一侧倾斜的第一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75、及向相对于第二轴线方向连结部69与第二插入部施力部67相反的一侧倾斜的第二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76。
第一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75在第一轴线方向连结部68的内侧缘部68a靠近第一固定部70而配置,另一方面,第二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76在第二轴线方向连结部69的内侧缘部69a靠近第二固定部72而配置。因此,第一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75及第二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76在相互平行的内侧缘部68a、69a相互不对置地配置。
第一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75的前端具有能够与第一管体20A的第一位置限制部抵接部44e(参照图5)抵接的形状。也就是说,在第一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75的前端,在与第一位置限制部抵接部44e抵接的位置形成有纵剖面为曲面形状的第一曲面部75a。第一曲面部75a通过在第一固定部70被第一螺钉28固定在螺母17时夹具22发生弹性变形,而与第一管体20A的第一位置限制部抵接部44e弹性抵接。通过该抵接,第一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75限制第一管体20A向第一连接端部抵接面47从第二连接端部抵接面60分离的方向移动。
第二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76的前端与第一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75的前端相同,具有能够与第二管体20B的第二位置限制部抵接部57e(参照图5)抵接的形状。也就是说,在第二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76的前端,在与第二位置限制部抵接部57e抵接的位置形成有纵剖面为曲面形状的第二曲面部76a。第二曲面部76a通过在第二固定部72被第二螺钉32固定在螺母17时夹具22发生弹性变形,而与第二管体20B的第二位置限制部抵接部57e弹性抵接。通过该抵接,第二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76限制第二管体20B向第二连接端部抵接面60从第一连接端部抵接面47分离的方向移动。
图11是表示组装后的螺母17、管体20及夹具22的说明图,图12是沿图11的线A-A剖切后的螺母17等的剖视图。
接着,参照图11及图12,对向螺母17组装第一管体20A、第二管体20B及夹具22的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将第一管体20A及第二管体20B的第一插入部43及第二插入部56(参照图5~图7)插入螺母17的外周侧开口部35、38(参照图4)。在插入插入部43、56后,在第一圆弧部44d及第二圆弧部57d与螺母17的主体部23的外周部相接的状态(参照图12)下,如图11所示,使第一管体20A的台阶状的第一连接端部46和第二管体20B的台阶状的第二连接端部59在螺母17的旋转轴线O的方向上抵接。图11中由粗线表示了相互对接的第一连接端部46和第二连接端部59的边界部P。另外,第二连接端部59的第二连接端部抵接面60与第一连接端部46的第一连接端部抵接面47平行,并且与该第一连接端部抵接面47对置。也就是说,第二连接端部抵接面60通过与第一连接端部抵接面47抵接,来限制第一连接端部抵接面47沿着与旋转轴线O的方向正交的方向即螺母17的切线方向T移动。
而且,以从在螺母17的外周部设置的第一管体20A及第二管体20B的上方覆盖夹具22的方式进行配置。在配置夹具22时,以轴线方向连结部68、69沿螺母17的旋转轴线O的方向延伸的姿态,使固定部70、72的螺孔71、73(参照图9)的位置与螺母17的螺孔29、33(参照图4)的位置分别对应。如图11所示,在配置夹具22后,第一插入部施力部66及第二插入部施力部67分别覆盖第一连接端部46及第二连接端部59的一部分。
另外,如图11所示,沿着螺母17的旋转轴线O的方向的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75、76的宽度比沿着螺母17的旋转轴线O的方向的插入部施力部66、67的宽度小。
接着,经由固定部70、72的螺孔71、73在螺母17的螺孔29、33中分别拧入螺钉28、32。由弹簧钢形成的倾斜的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75、76随之向相对于管体20A、20B被推离的方向发生弹性变形,与管体20A、20B的连接端部46、59的位置限制部抵接部44e、57e弹性抵接。此时,如图12所示,作为由第一螺钉28施加于螺母17的力F1的分力,产生沿着第一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75倾斜的方向的力F2。
通过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75、76向上述的位置限制部抵接部44e、57e的抵接,对管体20A、20B施力,限制管体20A、20B向第一连接端部抵接面47从第二连接端部抵接面60分离的方向的相对移动。
另外,如图12所示,倾斜的第一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75作用于第一位置限制部抵接部44e的力的延长线为与第一管体20A的第一圆弧部44d接近的厚壁部分,使得滚珠通路100不会位于该延长线上。
此外,如图11所示,第一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75设置于比第一插入部施力部66更接近第一连接端部46的位置。也就是说,在图11中,沿着螺母17的旋转轴线O的方向的第一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75的位置位于比第一插入部施力部66更靠近螺母17的内侧。因此,第一插入部43至第一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75的距离比第一插入部43至第一插入部施力部66的距离长。
同样地,第二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76设置于比第二插入部施力部67更接近第二连接端部59的位置。也就是说,在图11中,沿着螺母17的旋转轴线O的方向的第二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76的位置位于比第二插入部施力部67更靠近螺母17的内侧。因此,第二插入部56至第二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76的距离比第二插入部56至第二插入部施力部67的距离长。
图13是沿着螺母17的径向剖切后的第一管体20A及螺母17的剖视图。
如图13所示,在第一管体20A的第一插入部43插入螺母17的第一外周侧开口部35的状态下,第一插入部43的端部43a与在螺母17形成的平坦的面即抵接部17a抵接。
另外,滚珠通路100经由第一连通路34,与在转向轴侧滚珠丝杠槽16和螺母侧滚珠丝杠槽18之间形成的螺旋状的滚珠循环通路21(参照图2及图3)连通。
因此,来自滚珠循环通路21的滚珠19经由第一连通路34或第二连通路37而在滚珠通路100循环,由此,滚珠19能够在第一管体20A和第二管体20B之间往返。
[第一实施方式的效果]
图14是现有技术的夹具50的立体图。
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夹具22相比,现有技术的夹具50的第一轴线方向连结部68及第二轴线方向连结部69分别不具有第一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及第二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在利用上述现有技术的夹具50将第一管体及第二管体保持在螺母的情况下,一对管体被第一插入部施力部66及第二插入部施力部67向螺母的径向施力。但是,因为未设有第一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及第二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所以,不能充分向一对管体向螺母的切线方向T施力。具体而言,在第一管体及第二管体和轴线方向连结部68、69之间残存有比较大的间隙,成为不能向第一管体及第二管体向螺母的切线方向T施力的结构。在利用上述现有技术的夹具50保持一对管体时,当滚珠丝杠高速旋转时,由于滚珠急加速,向第一管体及第二管体施加较高的负载。由此,可能会在相互对接的一对管体的连接端部产生切线方向T的相对的位置偏移。
对此,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动力转向装置1具有:齿杆8,其具有螺旋状的转向轴侧滚珠丝杠槽16;螺母17,其具有主体部23、螺母侧滚珠丝杠槽18、第一连通路34、及第二连通路37,主体部23具有筒形状,供齿杆8插入,螺母侧滚珠丝杠槽18为在主体部23的内周侧设置的螺旋状的槽,第一连通路34将主体部23的内周侧和外周侧连通,第二连通路37将主体部23的内周侧和外周侧连通;多个滚珠19,其在转向轴侧滚珠丝杠槽16和螺母侧滚珠丝杠槽18之间可移动地设置,将螺母17相对于齿杆8可相对旋转地支承;第一管体20A,其具有筒形状,具有第一插入部43、第一弯曲部45、第一连接部44、及第一连接端部46,第一插入部43插入第一连通路34,第一连接部44设置于螺母17的外周侧,第一弯曲部45设置于第一插入部43和第一连接部44之间;第二管体20B,其具有筒形状,具有第二插入部56、第二弯曲部58、第二连接部57、及第二连接端部59,第二插入部56插入第二连通路37,第二连接部57设置于螺母的外周侧,第二弯曲部58设置于第二插入部56和第二连接部57之间,第二连接端部59设置于第二连接部57的与第二弯曲部58相反的一侧,与第一连接部44的第一连接端部46对置,多个滚珠19在第一管体20A和第二管体20B之间可往返地设置;夹具22,其具有第一插入部施力部66、第二插入部施力部67、及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74,第一插入部施力部66向第一插入部43插入第一连通路34的方向对第一插入部43施力,第二插入部施力部67向第二插入部56插入第二连通路37的方向对第二插入部56施力,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74具有限制第一连接端部46和第二连接端部59的相对位置偏移的形状;电动马达9,其旋转驱动螺母17,使齿杆8随着螺母17的旋转在轴向上移动。
通过这样在夹具22设置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74即第一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75及第二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76,相互对接的第一连接端部46及第二连接端部59的切线方向T的两侧被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75、76施力。由此,能够抑制第一连接端部46和第二连接端部59沿着切线方向T的相对的位置偏移。因此,滚珠19在第一管体20A及第二管体20B内的滚珠通路100中的移动变得顺利,能够提高滚珠丝杠机构15的动力传递。
另外,因为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75、76设置于与插入部施力部66、67不同的位置,所以能够抑制来自插入部施力部66、67的作用力作用在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75、76。因此,能够抑制来自插入部施力部66、67的多余的作用力经由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75、76而施加于连接端部46、59。另外,因夹具22而产生的作用力分散在插入部施力部66、67和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75、76,所以能够缓和来自插入部施力部66、67的多余的作用力集中作用在管体20A、20B。因此,能够抑制连接端部46、59的变形,维持连接端部46、59内部的滚珠通路100的形状。由此,滚珠19在滚珠通路100内的移动变得顺利,提高滚珠丝杠机构15的动力传递。
此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75、76在比第一插入部施力部66更接近第一连接端部46的位置、且比第二插入部施力部67更接近第二连接端部59的位置设置。
通过这样设置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75、76,沿着螺母17的旋转轴线O的方向的第一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75、76的位置位于比插入部施力部66、67更靠近螺母17的内侧。因此,从插入部43、56至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75、76的距离比从插入部43、56至插入部施力部66、67的距离长。因此,为了抑制以第一插入部43为中心的第一管体20A的旋转及以第二插入部56为中心的第二管体20B的旋转,在管体20A、20B的旋转力矩的臂长较大的位置进行管体20A、20B的位置限制。因此,能够减小来自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75、76的作用力,并能够有效地抑制第一连接端部46和第二连接端部59沿切线方向T的相对的位置偏移。
此外,通过只减小来自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75、76的作用力,就能够抑制管体20A、20B的连接端部46、59的内部应力的产生及变形。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一管体20A具有第一连接端部抵接面47,第一连接端部抵接面47与滚珠在第一连接部44和第二连接部57的内部所通过的方向平行,第二管体20B具有第二连接端部抵接面60,第二连接端部抵接面60与第一连接端部抵接面47平行且与第一连接端部抵接面47对置,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74具有第一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75和第二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76,第一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75限制第一连接端部抵接面47向离开第二连接端部抵接面60的方向移动,第二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76限制第二连接端部抵接面60向离开第一连接端部抵接面47的方向移动。
这样,通过将第一连接端部抵接面47和第二连接端部抵接面60构成钩状且相互对接,与不具有连接端部抵接面47、60的情况相比,能够限制第一管体20A和第二管体20B的相对移动。由此,能够唯一地确定第一连接端部抵接面47和第二连接端部抵接面60的相对位置。
另外,因为使比较宽的面即连接端部抵接面47、60彼此抵接,所以,在来自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75、76的作用力作用于连接端部46、59时,施加于连接端部抵接面47、60的表面压力容易被分散。因此,能够缓和因来自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75、76的作用力而在管体20A、20B产生的应力集中。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夹具22具有第一固定部70和第二固定部72,第一固定部70具有供将夹具22固定在螺母17的第一螺钉28插入的第一螺孔71,第二固定部72具有供将夹具22固定在螺母17的第二螺钉32插入的第二螺孔73,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74具有第一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75和第二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76,第一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75在第一固定部70被第一螺钉28固定在螺母17时,通过夹具22发生弹性变形,而产生针对第一连接部44的作用力,第二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76在第二固定部72被第二螺钉32固定在螺母17时,通过夹具22发生弹性变形,而产生针对第二连接部57的作用力。
由此,不必设置其它额外的施力部件,利用夹具22自身产生的作用力,能够相对于螺母17有效地保持第一管体20A及第二管体20B。另外,因为不需要额外的施力部件,所以能够简化动力转向装置1的构造。因此,能够削减动力转向装置1的制造成本。
此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一管体20A具有第一位置限制部抵接部44e,第一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75具有第一曲面部75a,第一曲面部75a具有曲面形状,且与第一位置限制部抵接部44e抵接,第二管体20B具有第二位置限制部抵接部57e,第二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76具有第二曲面部76a,第二曲面部76a具有曲面形状,且与第二位置限制部抵接部57e抵接。
因此,与位置限制部抵接部44e、57e具有角部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位置限制部抵接部44e、57e随着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75、76的抵接而产生的损坏。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一插入部施力部66具有沿螺母17的旋转轴线O的周向延伸的形状,第二插入部施力部67具有沿螺母17的旋转轴线O的周向延伸的形状,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75、76具有沿螺母17的旋转轴线O的周向延伸的形状,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75、76在螺母17的旋转轴线O的方向上的宽度比第一插入部施力部66和第二插入部施力部67在螺母17的旋转轴线O的方向上的宽度小。
由此,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75、76的刚性比插入部施力部66、67的刚性小,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75、76施加于连接端部46、59的作用力也随之减小。因此,能够缓和因来自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75、76的作用力而产生的连接端部46、59的内部应力。
此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夹具22为弹簧钢制成的。
因此,不必重新设置螺旋弹簧等施力部件,因夹具22自身的弹力,能够相对于螺母17适度地保持第一管体20A及第二管体20B。另外,因为不需要额外的施力部件,所以能够削减动力转向装置1的制造成本。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部44及第二连接部57构成供滚珠19循环的滚珠通路100,第一管体20A具有第一位置限制部抵接部44e,第二管体20B具有第二位置限制部抵接部57e,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74具有第一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75和第二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76,在第一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75与第一位置限制部抵接部44e抵接的状态下,滚珠通路100不位于第一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75作用于第一位置限制部抵接部44e的力的延长线上,在第二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76与第二位置限制部抵接部57e抵接的状态下,滚珠通路100不位于第二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76作用于第二位置限制部抵接部57e的力的延长线上。
这样,即使由于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75、76的抵接而产生管体20A、20B的变形,也能够抑制该变形波及到滚珠通路100。因此,能够充分维持滚珠通路100的形状,使滚珠通路100内滚珠19的移动顺利。因此,提高滚珠丝杠机构15的动力传递。
[第二实施方式]
图15是表示螺母17、管体20及第二实施方式的夹具22的说明图。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75及第二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76具有跨越第一管体20A的第一连接端部46和第二管体20B的第二连接端部59的边界部P(图15中以粗线表示的部分)的形状。也就是说,如图15所示,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75、76配置在切线方向T上与第一连接端部46和第二连接端部59之间的边界部P重叠的位置上,与第一连接端部46及第二连接端部59双方抵接。
[第二实施方式的效果]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75、76具有跨越第一连接端部46和第二连接端部59的边界的形状。
因此,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75、76对第一连接端部46和第二连接端部59双方施力。因此,能够更有效地对构成为钩状的连接端部抵接面47、60施力。
另外,通过对连接端部46、59双方施力,假设在管体20A、20B不具有连接端部46、59的连接端部抵接面47、60的情况下,也能够利用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75、76自身,对连接端部46、59进行定位。因此,能够抑制连接端部46、59沿切线方向T的相对的位置偏移。
[第三实施方式]
图16是表示螺母17、第一管体20A及第三实施方式的夹具22的剖视图。
如图16所示,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在第一连接部44中,第二的第一管体部42被切为由螺母17的旋转轴线O上的与螺母17的切线方向T平行的面44f和与螺母17的切线方向T为直角的面即第一位置限制部抵接部44g形成的V字状。
同样地,第二的第二管体部55(参照图5)分别具有与面44f及位置限制部抵接部44g相同地形成的面及第二位置限制部抵接部。
另外,在第一轴线方向连结部68形成有在与该第一轴线方向连结部68同一平面上延伸的第一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77。
同样地,第二轴线方向连结部69形成有与第一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77相同地形成的第二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
沿着螺母17的切线方向T的第一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77的前端部77a和第二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的前端部之间在组装前的距离比沿着螺母17的切线方向T的第一位置限制部抵接部44g和第二位置限制部抵接部的距离窄。而且,在将夹具22组装于管体20A、20B的状态下,第一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77的前端部77a及第二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的前端部分别嵌入第一位置限制部抵接部44g及第二位置限制部抵接部。因此,在将夹具22组装在管体20A、20B的时刻,第一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77的前端部77a对第二的第一管体部42的第一位置限制部抵接部44g作用有沿着螺母17的切线方向T的力F3。
[第三实施方式的效果]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第一管体20A具有第一位置限制部抵接部44g,第二管体20B具有第二位置限制部抵接部,第一位置限制部抵接部44g是螺母17的旋转轴线O的与螺母17的切线方向T为直角的面,具有第一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77能够抵接的形状,第二位置限制部抵接部是螺母17的旋转轴线O上的与螺母17的切线方向T为直角的面,具有第二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能够抵接的形状。
在如第一实施方式那样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75、76相对于螺母17的切线方向T倾斜的情况下,在因螺钉28、32的拧入而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75、76与位置限制部抵接部44e、57e抵接时产生的分力F2也相对于螺母17的切线方向T倾斜。也就是说,因为有分力F2未沿着螺母17的切线方向T作用,所以可能不能充分对连接端部46、59施力,而产生连接端部46、59沿着切线方向T的相对的位置偏移。
但是,通过形成为第三实施方式这样的结构,能够不产生上述的分力F2地,利用第一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77及第二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使沿着切线方向T的力直接作用于第一位置限制部抵接部44g及第二位置限制部抵接部。因此,能够有效地抑制连接端部46、59沿着切线方向T的相对的位置偏移。
[第四实施方式]
图17是表示螺母17、第一管体20A及第四实施方式的夹具22的剖视图。
在第四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78具有第一弯曲部78a,该第一弯曲部78a具有前端部向第一插入部施力部66侧弯曲而形成的弯曲形状。如图17所示,第一弯曲部78a在螺母17侧具有纵剖面形成为圆弧状的第一圆弧状部81,该第一圆弧状部81与第一位置限制部抵接部44e抵接。
[第四实施方式的效果]
在第四实施方式中,第一管体20A具有第一位置限制部抵接部44e,第一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78具有第一弯曲部78a,第一弯曲部78a具有弯曲形状,由该弯曲形状而形成的第一圆弧状部81与第一位置限制部抵接部44e抵接,第二管体20B具有第二位置限制部抵接部,第二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具有第二弯曲部,第二弯曲部具有弯曲形状,由该弯曲形状而形成的第二圆弧状部与第二位置限制部抵接部抵接。
这样,利用第一弯曲部78a,第一圆弧状部81与第一位置限制部抵接部44e抵接,并利用第二弯曲部,第二圆弧状部与第二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抵接。因此,与第一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78及第二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具有角部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第一位置限制部抵接部44e及第二位置限制部抵接部随着第一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78及第二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的抵接而产生的损坏。
[第五实施方式]
图18是表示管体20及第五实施方式的第一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79的说明图。
在第五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79具有:形成为长方形板状的第一基部79a、及沿着螺母17的旋转轴线O的宽度比第一基部79a宽的形成为长方形板状的第一幅宽限制部79b。如图18所示,第一基部79a及第一幅宽限制部79b设置于螺母17的切线方向T上与第一连接端部46和第二连接端部59之间的边界部P重叠的位置上。第一幅宽限制部79b位于第一基部79a和第一位置限制部抵接部44e之间,跨越第一位置限制部抵接部44e及第二位置限制部抵接部57e双方而抵接。
[第五实施方式的效果]
在第五实施方式中,第一管体20A具有第一位置限制部抵接部44e,第二管体20B具有第二位置限制部抵接部57e,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74具有第一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79和第二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第一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79具有第一基部79a和第一幅宽限制部79b,第一基部79a具有沿螺母17的旋转轴线O的周向延伸的形状,第一幅宽限制部79b设置于第一基部79a和第一位置限制部抵接部44e之间,第一幅宽限制部79b在螺母17的旋转轴线O的方向上的宽度比第一基部79a大,具有能够与第一位置限制部抵接部44e抵接的形状,第二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具有第二基部和第二幅宽限制部,第二基部具有沿螺母17的旋转轴线O的周向延伸的形状,第二幅宽限制部设置于第二基部和第二位置限制部抵接部57e之间,第二幅宽限制部在螺母的旋转轴线的方向上的宽度比第二基部大,具有能够与第二位置限制部抵接部57e抵接的形状。
通过使用上述的第一幅宽限制部79b及第二幅宽限制部,第一幅宽限制部79b及第二幅宽限制部和位置限制部抵接部44e、57e的接触面积增大。由此,作用于位置限制部抵接部44e、57e的应力被分散,能够缓和在管体20A、20B产生的内部应力。
[第六实施方式]
图19是表示第六实施方式的第一插入部施力部66的立体图。
在第六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80与第一插入部施力部66串联地设置。也就是说,通过冲压加工使第一插入部施力部66的一部分向第一插入部施力部66的内侧凸出地凹陷,由此,在从螺母17的旋转轴线O的方向观察时,形成为剖面呈U字状的第一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80形成在第一插入部施力部66的中途。
[第六实施方式的效果]
在第六实施方式中,第一插入部施力部66具有沿螺母17的旋转轴线O的周向延伸的形状,第二插入部施力部具有沿螺母17的旋转轴线O的周向延伸的形状,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74具有第一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80和第二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第一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80与第一插入部施力部66串联地设置,第二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与第二插入部施力部串联地设置。
这样,通过使第一插入部施力部66和第一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80一体化,能够简化夹具22的构造。
另外,因为不需要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所以能够削减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分的材料。由此,能够减少夹具22的制造成本。
[其它实施方式]
在该实施方式中,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处于与位置限制部抵接部接触的状态,且具有不对位置限制部抵接部施加作用力的形状。换言之,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构成为在夹具被螺钉固定在螺母的状态下,不是与位置限制部抵接部弹性抵接,而是单纯地接触。
[其它实施方式的效果]
在该实施方式中,第一管体具有第一位置限制部抵接部,第二管体具有第二位置限制部抵接部,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具有第一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和第二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第一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处于与第一位置限制部抵接部接触的状态,且具有对第一位置限制部抵接部不施加作用力的形状,第二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处于与第二位置限制部抵接部接触的状态,且具有对第二位置限制部抵接部不施加作用力的形状。
因此,第一及第二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向第一及第二位置限制部抵接部施加的作用力基本为0。由此,能够抑制第一及第二位置限制部抵接部内部应力的产生。特别是,在第一及第二管体由合成树脂材料形成的情况下,能够抑制第一及第二位置限制部抵接部中蠕变的产生。
作为基于如上说明的实施方式的动力转向装置,例如可以考虑如下所述的方式。
作为其中一个方式,动力转向装置具有:转向轴,其具有螺旋状的转向轴侧滚珠丝杠槽;螺母,其具有主体部、螺母侧滚珠丝杠槽、第一连通路、及第二连通路,所述主体部具有筒形状,供所述转向轴插入,所述螺母侧滚珠丝杠槽为在所述主体部的内周侧设置的螺旋状的槽,所述第一连通路将所述主体部的内周侧和外周侧连通,所述第二连通路将所述主体部的内周侧和外周侧连通;多个滚珠,其在所述转向轴侧滚珠丝杠槽和所述螺母侧滚珠丝杠槽之间可移动地设置,将所述螺母相对于所述转向轴可相对旋转地支承;第一循环部件,其具有筒形状,具有第一插入部、第一弯曲部、第一连接部、及第一连接端部,所述第一插入部插入所述第一连通路,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于所述螺母的外周侧,所述第一弯曲部设置于所述第一插入部和所述第一连接部之间;第二循环部件,其具有筒形状,具有第二插入部、第二弯曲部、第二连接部、及第二连接端部,所述第二插入部插入所述第二连通路,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于所述螺母的外周侧,所述第二弯曲部设置于所述第二插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所述第二连接端部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与所述第二弯曲部相反一侧,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所述第一连接端部对置;所述多个滚珠在所述第一循环部件和所述第二循环部件之间可往返地设置;固定部件,其具有第一插入部施力部、第二插入部施力部、及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所述第一插入部施力部向所述第一插入部插入所述第一连通路的方向对所述第一插入部施力,所述第二插入部施力部向所述第二插入部插入所述第二连通路的方向对所述第二插入部施力,所述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具有限制所述第一连接端部和所述第二连接端部的相对位置偏移的形状;电动马达,其旋转驱动所述螺母,随着所述螺母的旋转使所述转向轴在轴向上移动。
在所述动力转向装置的优选方式中,所述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在比所述第一插入部施力部更接近所述第一连接端部的位置、且比所述第二插入部施力部更接近所述第二连接端部的位置设置。
在其它的优选方式中,基于所述动力转向装置的任一方式,所述第一循环部件具有第一连接端部抵接面,所述第一连接端部抵接面与所述滚珠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内部所通过的方向平行,所述第二循环部件具有第二连接端部抵接面,所述第二连接端部抵接面与所述第一连接端部抵接面平行、且与所述第一连接端部抵接面对置,所述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具有第一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和第二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所述第一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限制所述第一连接端部抵接面向与所述第二连接端部抵接面分离的方向移动,所述第二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限制所述第二连接端部抵接面向与所述第一连接端部抵接面分离的方向移动。
在其它的优选方式中,基于所述动力转向装置的任一方式,所述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具有跨越所述第一连接端部和所述第二连接端部的边界的形状。
在其它的优选方式中,基于所述动力转向装置的任一方式,所述固定部件具有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具有供将所述固定部件固定在所述螺母的第一螺钉插入的第一螺孔,所述第二固定部具有供将所述固定部件固定在所述螺母的第二螺钉插入的第二螺孔,所述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具有第一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和第二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所述第一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在所述第一固定部被所述第一螺钉固定在所述螺母时,通过所述固定部件发生弹性变形,而产生针对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作用力,所述第二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在所述第二固定部被所述第二螺钉固定在所述螺母时,通过所述固定部件发生弹性变形,而产生针对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作用力。
在其它的优选方式中,基于所述动力转向装置的任一方式,所述第一循环部件具有第一位置限制部抵接部,所述第二循环部件具有第二位置限制部抵接部,所述第一位置限制部抵接部是所述螺母的旋转轴线上的与相所述螺母的切线方向为直角的面,具有所述第一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能够抵接的形状,所述第二位置限制部抵接部是所述螺母的旋转轴线上的与所述螺母的切线方向为直角的面,具有所述第二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能够抵接的形状。
在其它的优选方式中,基于所述动力转向装置的任一方式,所述第一循环部件具有第一位置限制部抵接部,所述第一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具有第一弯曲部,所述第一弯曲部具有弯曲形状,由该弯曲形状形成的第一圆弧状部与所述第一位置限制部抵接部抵接,所述第二循环部件具有第二位置限制部抵接部,所述第二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具有第二弯曲部,所述第二弯曲部具有弯曲形状,由该弯曲形状形成的第二圆弧状部与所述第二位置限制部抵接部抵接。
在其它的优选方式中,基于所述动力转向装置的任一方式,所述第一循环部件具有第一位置限制部抵接部,所述第一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具有第一曲面部,所述第一曲面部具有曲面形状,与所述第一位置限制部抵接部抵接,所述第二循环部件具有第二位置限制部抵接部,所述第二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具有第二曲面部,所述第二曲面部具有曲面形状,与所述第二位置限制部抵接部抵接。
在其它的优选方式中,基于所述动力转向装置的任一方式,所述第一插入部施力部具有沿所述螺母的旋转轴线的周向延伸的形状,所述第二插入部施力部具有沿所述螺母的旋转轴线的周向延伸的形状,所述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具有沿所述螺母的旋转轴线的周向延伸的形状,所述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在所述螺母的旋转轴线的方向上的宽度比所述第一插入部施力部和所述第二插入部施力部在所述螺母的旋转轴线的方向上的宽度小。
在其它的优选方式中,基于所述动力转向装置的任一方式,所述第一循环部件具有第一位置限制部抵接部,所述第二循环部件具有第二位置限制部抵接部,所述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具有第一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和第二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所述第一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具有第一基部和第一幅宽限制部,所述第一基部具有沿所述螺母的旋转轴线的周向延伸的形状,所述第一幅宽限制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基部和所述第一位置限制部抵接部之间,所述第一幅宽限制部在所述螺母的旋转轴线的方向上的宽度比所述第一基部大,具有能够与所述第一位置限制部抵接部抵接的形状,所述第二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具有第二基部和第二幅宽限制部,所述第二基部具有沿所述螺母的旋转轴线的周向延伸的形状,所述第二幅宽限制部设置于所述第二基部和所述第二位置限制部抵接部之间,所述第二幅宽限制部在所述螺母的旋转轴线的方向上的宽度比所述第二基部大,具有能够与所述第二位置限制部抵接部抵接的形状。
在其它的优选方式中,基于所述动力转向装置的任一方式,所述第一循环部件具有第一位置限制部抵接部,所述第二循环部件具有第二位置限制部抵接部,所述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具有第一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和第二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所述第一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处于与所述第一位置限制部抵接部接触的状态,且具有对所述第一位置限制部抵接部不施加作用力的形状,所述第二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处于与所述第二位置限制部抵接部接触的状态,且具有对所述第二位置限制部抵接部不施加作用力的形状。
在其它的优选方式中,基于所述动力转向装置的任一方式,所述固定部件为弹簧钢制成的。
在其它的优选方式中,基于所述动力转向装置的任一方式,所述第一插入部施力部具有沿所述螺母的旋转轴线的周向延伸的形状,所述第二插入部施力部具有沿所述螺母的旋转轴线的周向延伸的形状,所述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具有第一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和第二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所述第一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与所述第一插入部施力部串联地设置,所述第二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与所述第二插入部施力部串联地设置。
在其它的优选方式中,基于所述动力转向装置的任一方式,所述第一连接部及所述第二连接部构成供所述滚珠循环的滚珠通路,所述第一循环部件具有第一位置限制部抵接部,所述第二循环部件具有第二位置限制部抵接部,所述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具有第一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和第二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在所述第一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与所述第一位置限制部抵接部抵接的状态下,所述滚珠通路不位于所述第一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作用于所述第一位置限制部抵接部的力的延长线上,在所述第二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与所述第二位置限制部抵接部抵接的状态下,所述滚珠通路不位于所述第二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作用于所述第二位置限制部抵接部的力的延长线上。

Claims (14)

1.一种动力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转向轴,其具有螺旋状的转向轴侧滚珠丝杠槽;
螺母,其具有主体部、螺母侧滚珠丝杠槽、第一连通路、及第二连通路,
所述主体部具有筒形状,供所述转向轴插入,
所述螺母侧滚珠丝杠槽为在所述主体部的内周侧设置的螺旋状的槽,
所述第一连通路将所述主体部的内周侧和外周侧连通,
所述第二连通路将所述主体部的内周侧和外周侧连通;
多个滚珠,其在所述转向轴侧滚珠丝杠槽和所述螺母侧滚珠丝杠槽之间可移动地进行设置,相对于所述转向轴可相对旋转地支承所述螺母;
第一循环部件,其具有筒形状,具有第一插入部、第一弯曲部、第一连接部、及第一连接端部,
所述第一插入部插入所述第一连通路,
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于所述螺母的外周侧,
所述第一弯曲部设置于所述第一插入部和所述第一连接部之间;
第二循环部件,其具有筒形状,具有第二插入部、第二弯曲部、第二连接部、及第二连接端部,
所述第二插入部插入所述第二连通路,
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于所述螺母的外周侧,
所述第二弯曲部设置于所述第二插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
所述第二连接端部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与所述第二弯曲部相反一侧,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所述第一连接端部对置,所述多个滚珠在所述第一循环部件和所述第二循环部件之间可往返地设置;
固定部件,其具有第一插入部施力部、第二插入部施力部、及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
所述第一插入部施力部向所述第一插入部插入所述第一连通路的方向上对所述第一插入部施力,
所述第二插入部施力部向所述第二插入部插入所述第二连通路的方向上对所述第二插入部施力,
所述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具有限制所述第一连接端部和所述第二连接端部的相对位置偏移的形状;
电动马达,其旋转驱动所述螺母,随着所述螺母的旋转使所述转向轴在轴向上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在比所述第一插入部施力部更接近所述第一连接端部的位置、且比所述第二插入部施力部更接近所述第二连接端部的位置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循环部件具有第一连接端部抵接面,
所述第一连接端部抵接面与所述滚珠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内部所通过的方向平行,
所述第二循环部件具有第二连接端部抵接面,
所述第二连接端部抵接面与所述第一连接端部抵接面平行且与所述第一连接端部抵接面对置,
所述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具有第一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和第二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
所述第一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限制所述第一连接端部抵接面向与所述第二连接端部抵接面分离的方向移动,
所述第二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限制所述第二连接端部抵接面向与所述第一连接端部抵接面分离的方向移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具有跨越所述第一连接端部和所述第二连接端部的边界的形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部件具有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
所述第一固定部具有供将所述固定部件固定在所述螺母的第一螺钉插入的第一螺孔,
所述第二固定部具有供将所述固定部件固定在所述螺母的第二螺钉插入的第二螺孔,
所述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具有第一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和第二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
所述第一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在所述第一固定部被所述第一螺钉固定在所述螺母时,通过所述固定部件发生弹性变形,而产生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作用力,
所述第二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在所述第二固定部被所述第二螺钉固定在所述螺母时,通过所述固定部件发生弹性变形,而产生相对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作用力。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动力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循环部件具有第一位置限制部抵接部,
所述第二循环部件具有第二位置限制部抵接部,
所述第一位置限制部抵接部是所述螺母的旋转轴线上的与所述螺母的切线方向为直角的面,具有所述第一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能够抵接的形状,
所述第二位置限制部抵接部是所述螺母的旋转轴线上的与所述螺母的切线方向为直角的面,具有所述第二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能够抵接的形状。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动力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循环部件具有第一位置限制部抵接部,
所述第一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具有第一弯曲部,
所述第一弯曲部具有弯曲形状,由该弯曲形状形成的第一圆弧状部与所述第一位置限制部抵接部抵接,
所述第二循环部件具有第二位置限制部抵接部,
所述第二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具有第二弯曲部,
所述第二弯曲部具有弯曲形状,基于该弯曲形状形成的第二圆弧状部与所述第二位置限制部抵接部抵接。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动力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循环部件具有第一位置限制部抵接部,
所述第一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具有第一曲面部,
所述第一曲面部具有曲面形状,与所述第一位置限制部抵接部抵接,
所述第二循环部件具有第二位置限制部抵接部,
所述第二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具有第二曲面部,
所述第二曲面部具有曲面形状,与所述第二位置限制部抵接部抵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插入部施力部具有沿所述螺母的旋转轴线的周向延伸的形状,
所述第二插入部施力部具有沿所述螺母的旋转轴线的周向延伸的形状,
所述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具有沿所述螺母的旋转轴线的周向延伸的形状,所述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在所述螺母的旋转轴线方向上的宽度比所述第一插入部施力部和所述第二插入部施力部在所述螺母的旋转轴线方向上的宽度小。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循环部件具有第一位置限制部抵接部,
所述第二循环部件具有第二位置限制部抵接部,
所述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具有第一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和第二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
所述第一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具有第一基部和第一幅宽限制部,
所述第一基部具有沿所述螺母的旋转轴线的周向延伸的形状,
所述第一幅宽限制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基部和所述第一位置限制部抵接部之间,所述第一幅宽限制部在所述螺母的旋转轴线方向上的宽度比所述第一基部大,具有能够与所述第一位置限制部抵接部抵接的形状,
所述第二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具有第二基部和第二幅宽限制部,
所述第二基部具有沿所述螺母的旋转轴线的周向延伸的形状,
所述第二幅宽限制部设置于所述第二基部和所述第二位置限制部抵接部之间,所述第二幅宽限制部在所述螺母的旋转轴线方向上的宽度比所述第二基部大,具有能够与所述第二位置限制部抵接部抵接的形状。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循环部件具有第一位置限制部抵接部,
所述第二循环部件具有第二位置限制部抵接部,
所述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具有第一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和第二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
所述第一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处于与所述第一位置限制部抵接部接触的状态,且具有对所述第一位置限制部抵接部不施加作用力的形状,
所述第二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处于与所述第二位置限制部抵接部接触的状态,且具有对所述第二位置限制部抵接部不施加作用力的形状。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部件为弹簧钢制成的。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插入部施力部具有沿所述螺母的旋转轴线的周向延伸的形状,
所述第二插入部施力部具有沿所述螺母的旋转轴线的周向延伸的形状,
所述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具有第一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和第二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
所述第一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与所述第一插入部施力部串联地进行设置,
所述第二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与所述第二插入部施力部串联地进行设置。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部及所述第二连接部构成供所述滚珠循环的滚珠通路,
所述第一循环部件具有第一位置限制部抵接部,
所述第二循环部件具有第二位置限制部抵接部,
所述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具有第一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和第二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
在所述第一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与所述第一位置限制部抵接部抵接的状态下,所述滚珠通路不位于所述第一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作用于所述第一位置限制部抵接部的力的延长线上,
在所述第二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与所述第二位置限制部抵接部抵接的状态下,所述滚珠通路不位于所述第二连接端部位置限制部作用于所述第二位置限制部抵接部的力的延长线上。
CN201880085480.2A 2018-01-11 2018-12-11 动力转向装置 Active CN11156638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02274 2018-01-11
JP2018002274 2018-01-11
PCT/JP2018/045393 WO2019138757A1 (ja) 2018-01-11 2018-12-11 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66386A true CN111566386A (zh) 2020-08-21
CN111566386B CN111566386B (zh) 2023-08-18

Family

ID=672196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85480.2A Active CN111566386B (zh) 2018-01-11 2018-12-11 动力转向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807312B2 (zh)
JP (1) JP6985421B2 (zh)
CN (1) CN111566386B (zh)
WO (1) WO201913875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138757A1 (ja) * 2018-01-11 2019-07-18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06348A (zh) * 2009-02-13 2010-08-18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滚珠丝杠装置以及电动转向装置
CN103171615A (zh) * 2011-12-26 2013-06-26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电动动力转向装置
CN104071211A (zh) * 2013-03-25 2014-10-01 日立汽车系统转向器株式会社 动力转向装置及动力转向用减速装置
US20160223058A1 (en) * 2015-01-29 2016-08-04 Pmi Precision Motion Industries, Inc. Ball returning circulator of ball screw
JP2017002978A (ja) * 2015-06-09 2017-01-05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CN107110315A (zh) * 2015-01-16 2017-08-29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动力转向装置
JP2017159862A (ja) * 2016-03-11 2017-09-14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39352U (ja) * 1982-09-08 1984-03-13 黒田精工株式会社 ボ−ルねじ
US7516681B2 (en) * 2007-07-13 2009-04-14 Hiwin Technologies Corp. External circulation type ball screw
JP5780429B2 (ja) * 2011-11-16 2015-09-16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車両用操舵装置
WO2016051434A1 (ja) * 2014-10-01 2016-04-07 黒田精工株式会社 ボールねじ機構のデフレクタ及びボールねじ機構
EP3324077B1 (en) * 2015-07-14 2019-09-18 NSK Ltd. Ball screw, machine tool, and conveying device
JP2019014358A (ja) * 2017-07-06 2019-01-31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及びステアリング装置の製造方法
WO2019138757A1 (ja) * 2018-01-11 2019-07-18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CN112041216B (zh) * 2018-05-17 2023-06-13 日立安斯泰莫株式会社 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06348A (zh) * 2009-02-13 2010-08-18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滚珠丝杠装置以及电动转向装置
CN103171615A (zh) * 2011-12-26 2013-06-26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电动动力转向装置
CN104071211A (zh) * 2013-03-25 2014-10-01 日立汽车系统转向器株式会社 动力转向装置及动力转向用减速装置
CN107110315A (zh) * 2015-01-16 2017-08-29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动力转向装置
US20160223058A1 (en) * 2015-01-29 2016-08-04 Pmi Precision Motion Industries, Inc. Ball returning circulator of ball screw
JP2017002978A (ja) * 2015-06-09 2017-01-05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2017159862A (ja) * 2016-03-11 2017-09-14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807312B2 (en) 2023-11-07
WO2019138757A1 (ja) 2019-07-18
JPWO2019138757A1 (ja) 2021-01-07
JP6985421B2 (ja) 2021-12-22
US20200369314A1 (en) 2020-11-26
CN111566386B (zh) 2023-08-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902421B2 (en) Worm reduction gear and steering mechanism
EP1808618B1 (en)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apparatus
US9638307B2 (en)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device
US6708796B2 (en)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apparatus
EP1468897B1 (en) Worm gear mechanism and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apparatus equipped with the worm gear mechanism
EP2423075B1 (en)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system
EP2810851A1 (en) Steering system
EP3424798A1 (en) Steer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teering system
EP2574522B1 (en)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system
US20150027248A1 (en)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system
KR20070091224A (ko) 전동 파워 스티어링 장치
US20190382047A1 (en) Power steering apparatus
US6364049B1 (en) Electric powering steering apparatus
CN111566386A (zh) 动力转向装置
EP2946986A1 (en) Steering system with tilted motor axis
CN114007924A (zh) 线控转向型转向装置
EP3495236A1 (en) Steering system
US10906579B2 (en) Power steering apparatus
JP6026272B2 (ja) 操舵アシスト装置および位置合わせ部材
JP6661868B2 (ja) 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EP3733480A1 (en) Ball screw device and steering device
JP2006117049A (ja) 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CN113815711A (zh) 线控转向式转向装置
JP2015132363A (ja) ボールねじおよび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US11747230B2 (en) Sensor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628

Address after: Ibaraki

Applicant after: Hitachi astemo Co.,Ltd.

Address before: Ibaraki

Applicant before: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