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52021A - 用以黏贴于导光板侧面的反射片结构及其应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以黏贴于导光板侧面的反射片结构及其应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52021A
CN111552021A CN202010598150.2A CN202010598150A CN111552021A CN 111552021 A CN111552021 A CN 111552021A CN 202010598150 A CN202010598150 A CN 202010598150A CN 111552021 A CN111552021 A CN 1115520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lease film
strip
light guide
guide plate
optical adhes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9815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玉慕凯
林佳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MAOLI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MAOLI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MAOLI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MAOLI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59815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52021A/zh
Publication of CN1115520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52021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3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5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provided by one optical element, or plurality thereof, placed on the light output side of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55Reflecting element, sheet or laye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以黏贴于导光板侧面的反射片结构及其应用方法,反射片结构至少包含基底离型膜与反射条,其中反射条涂布有光学胶并设于基底离型膜上设有至少一裁切线及至少一切口的预设部,且预设部相对反射条形成凸耳;或使反射条设于固设在基底离型膜上的承载离型膜,且承载离型膜相对反射条形成凸耳。使用时先自切口沿裁切线将预设部及反射条撕下,或是将承载离型膜及反射条自基底离型膜剥离,再固定凸耳使反射条自预设部或承载离型膜剥离,让反射条一端通过光学胶黏固于导光板侧面。接续撕除预设部或承载离型膜并同时加压反射条剥离部分,即可完成黏贴。由此可提升黏贴对位效率,降低光学胶曝气时间。

Description

用以黏贴于导光板侧面的反射片结构及其应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学产品及其应用方法,特别涉及一种用以黏贴于导光板侧面的反射片结构及其应用方法。
背景技术
导光板为一种相当普遍作为均匀供光源的光学产品,其可以搭配点光源使用,并藉由自身的导光特性,进而将光线转化为均匀的面光源。在导光板上,依据各式各样的出光需求,厂商针对一些光学要求并且根据这些光学要求来设计所需的结构或加工来形成所需的结构,常见的技术手段例如在导光板上设置各种形状、尺寸的微结构,以藉由这些微结构调整光线使其形成所需的出光状态。
除了出光状态的调整,如何使导光板出光具有足够亮度也是重要的课题。由于光线传递过程中,其能量会随传递距离增长而耗减,因此需尽可能地让入射至导光板的光线都被有效利用,降低其他各种可能会削弱光线能量的现象,尤其对于大尺寸导光板而言,这点更为重要。对此,一种现有方式是在导光板非出光面的表面处设置反射结构,以将部分传输至该处的光线反射回导光板内,以此避免光线向外溢散而浪费。
目前在组装反射结构至导光板侧面时,常见因对位不易,造成反射结构凸出或歪斜而导致无法有效遮蔽导光板侧面的情况,以及于设置后会有异物存于反射结构与导光板侧面之间,进而导致固设强度不足以及对光线导引效果造成大幅影响。在大尺寸导光板之组装中,还有因反射结构过长而极易自相打结等不利进行作业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反射结构安装过程中容易出现对位不准、引入异物等问题进而导致光线引导效果不佳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以黏贴于导光板侧面的反射片结构,其可有效消除在黏贴反射条至导光板时所产生的自黏、异物沾附等问题,且有利于快速黏贴与对位,大幅提升导光板贴附良率与对位效果,同时还具有极佳的黏固强度。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一种用以黏贴于导光板侧面的反射片结构,包含:一基底离型膜;多个承载离型膜,为长条状且分别黏贴设置于该基底离型膜上;及多个反射条,为长条状且分别涂布有一光学胶以对应黏贴设置于各该承载离型膜上,该承载离型膜相对该反射条形成一凸耳;使用时将任一该承载离型膜自该基底离型膜上剥离,再通过该凸耳使该反射条脱离该承载离型膜,进而藉由该光学胶贴附至导光板侧面,可提升黏贴对位效率,且降低该光学胶暴露于空气中的时间,有效增进反射条设置作业的速度与贴附后的产品良率,避免异物贴附影响反射条对光线之导引效果以及反射条的黏固强度。
同时,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用以黏贴于导光板侧面的反射片结构的应用方法,包含以下步骤:提供一反射片结构,其中该反射片结构包含一基底离型膜、多个承载离型膜及多个反射条,该些承载离型膜为长条状且分别黏贴设置于该基底离型膜上,该些反射条为长条状且分别涂布有一光学胶以对应黏贴设置于各该承载离型膜上,该承载离型膜相对该反射条形成一凸耳;将任一该承载离型膜及其上之该反射条自该基底离型膜剥离;固定该凸耳而使该反射条的一端自该承载离型膜剥离,并使该反射条的一端透过该光学胶黏固于导光板侧面;及撕除该承载离型膜并同时加压该反射条自该承载离型膜剥离的部分,使该反射条整体通过该光学胶黏贴于导光板侧面。据此,通过上述操作,即可消除异物沾附于光学胶的现象,同时藉由该黏贴方式可达到确实对位贴附的效果,提升黏贴作业的速率与产品良率。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以黏贴于导光板侧面的反射片结构,包含:一基底离型膜,具有为长条状之多个预设部,且该基底离型膜对应各该预设部的侧缘设有至少一裁切线及至少一切口,而使该预设部由该裁切线及该切口所构成;及多个反射条,分别涂布有一光学胶以对应黏贴设置于该预设部上,且该反射条设置于该预设部后,该预设部相对该反射条形成一凸耳;藉此,使用时自该切口处沿该裁切线将该预设部及其上之该反射条撕下,再通过该凸耳并使该反射条脱离该预设部,进而藉由该光学胶贴附至导光板侧面,可提升黏贴对位效率,且降低该光学胶暴露于空气中的时间,如此可有效地消除设置反射条时所产生的异物黏贴问题,同时也可确保黏贴的对位精准度,进而提升产品良率。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以黏贴于导光板侧面的反射片结构的应用方法,包含以下步骤:提供一反射片结构,其中该反射片结构包含一基底离型膜及多个反射条,该基底离型膜具有为长条状的多个预设部,且该基底离型膜对应各该预设部的侧缘设有至少一裁切线及至少一切口,该反射条分别涂布有一光学胶以对应黏贴设置于该预设部上,且该反射条设置于该预设部后,该预设部相对该反射条形成一凸耳;自任一该切口处沿该裁切线将该预设部及其上之该反射条撕下;固定该凸耳而使该反射条的一端自该预设部剥离,并使该反射条的一端通过该光学胶黏固于导光板侧面;及撕除该预设部并同时加压该反射条自该预设部剥离的部分,使该反射条整体通过该光学胶黏贴于导光板侧面。据此,在贴附反射条至导光板侧面时,预设部有效地避免异物沾附于光学胶,同时又可增进反射条的对位效果,提升贴附后的产品良率。
优选地,当基底离型膜具有预设部时,该基底离型膜沿各该预设部的三条侧缘形成该裁切线以及沿各该预设部的另一侧缘形成该切口,而形成单一切口以利于自该处施力而沿裁切线将预设部取下的结构,这种结构在加工上更为便利。
优选地,上述该些反射条的硬度大于该基底离型膜的硬度,或该些反射条的硬度大于该等承载离型膜及该基底离型膜的硬度,由此反射条与离型膜更易于分离以便进行贴附作业。
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发明各较佳实例。
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有效改善了现有设置反射结构在导光板侧面的诸多不便与缺失,藉由特殊设计的反射片结构,在贴附反射条时可有效避免异物沾附在反射条上,降低后续贴附后对光线的不佳影响同时提升反射条的黏固强度。并且通过该反射片结构,还可增进反射条在贴附时的对位效果,避免因贴附歪斜而失去反射光线的功能。特别是针对大尺寸的导光板来说,采用本发明的反射片结构还可解决过往不易贴附、歪斜及沾黏异物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反射片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反射片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反射片结构的应用步骤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由基底离型膜剥离承载离型膜及其上的反射条的应用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将反射条贴附于导光板侧面的应用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将反射条贴附于导光板侧面的另一应用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述的反射片结构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述的反射片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述的另一实施状态的反射片结构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述的反射片结构应用步骤流程图。
图11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述的由基底离型膜剥离预设部及其上的反射条的应用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述的将反射条贴附于导光板侧面的应用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述的将反射条贴附于导光板侧面的另一应用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反射片结构
10 基底离型膜
101 预设部
102 裁切线
103 切口
104 开孔
11 承载离型膜
12 反射条
13 光学胶
14 凸耳
2 导光板
20 侧面
S10~S13 步骤
S20~S23 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并不因此将本发明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鉴于现今导光板在设置反射结构的制程上有些缺失与不便,以及产品良率不佳,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以黏贴于导光板侧面的反射片结构及其应用方法,有效地避免制程中异物沾附在反射结构上,而导致黏性失效或导光板在后续应用中对光线调控造成不良影响,特别是对于具有较长长度的反射结构,在黏贴至导光板时更容易产生异物沾附甚至是自我沾黏等问题。同时还为了提升反射结构的黏贴位置精确度,避免歪斜或偏移。对此,通过本发明所公开的反射片结构及应用方法可以有效解决上述缺陷,下面针对反射片结构予以说明。
参考图1和图2,其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反射片结构示意图及反射片结构剖面示意图。所述用以黏贴于导光板侧面的反射片结构1包括一基底离型膜10、多个承载离型膜11及多个反射条12。承载离型膜11分别为长条状且黏贴设置于基底离型膜10上,例如可以呈间隔设置。反射条12也为长条状结构,且分别涂布有一光学胶13以对应黏贴设置于各承载离型膜11上,承载离型膜11相对反射条12形成一凸耳14,且通过凸耳14结构使得将承载离型膜11与设置于承载离型膜11上的反射条12能自基底离型膜10取下,以及通过凸耳14可使反射条12与承载离型膜11分离。更进一步地,通过凸耳14还可在将反射条12黏贴于导光板2的侧面20时作为对位之用,以利于黏贴过程的位置对准,关于反射片结构的应用方法将在后文详细说明。藉此,使用时将任一承载离型膜11自基底离型膜10上剥离,再通过凸耳14使反射条12脱离承载离型膜11,进而藉由光学胶13贴附于导光板2的侧面20,这样可提升黏贴对位效率,且降低光学胶13暴露于空气中的时间,有效避免异物在反射条12脱离承载离型膜11时沾附于光学胶13上,而影响黏贴效果和影响导光板2在应用时的光学调控效果。
更具体地说,反射片结构1在本实施例中包括有三层,由下而上依序为基底离型膜10、承载离型膜11及反射条12,从制程上举例说明为,可在一张大片的基底离型膜10上先涂布胶体,再将长条状的承载离型膜11排列设置于基底离型膜10上,之后再把反射条12透过光学胶13黏贴固定于各承载离型膜11处即可,这里仅是一示例性说明。另外图中所绘制的长度、宽度、厚度等标尺仅为示意说明之用,并非表示实际结构尺寸,在具体应用中,各结构标尺可根据所欲贴附的导光板2的侧面20的标尺来设计,例如当应用在大尺寸薄型导光板中时,反射条12的长度及宽度可以根据导光板2的侧面长宽来裁制而使反射条12整体为细长的条状结构。
特别一提的是,由于现今的导光板厚度越来越薄,尺寸越来越大,因此反射条也随着导光板的尺寸而更趋于细长,是以对厂商而言反射片较好的设置方案是在一基底组件上设置多个反射条,以避免零散设置而导致过于细长的反射条容易在作业过程中遗失或压折到,同时对厂商而言也具有较好的生产便利性与效率。而过往进行反射条黏贴作业时,因为现有结构设计上的不完善以及为了更利于黏贴,一般需将反射条先整条自基底组件取下以预先准备,此时因为反射条已完整地取下,所以反射条上的胶体就会暴露于空气中,进而产生异物粒子沾附的问题,且因贴附反射条时无所支撑,故需不断地碰触反射条上的胶体以利于按压黏贴,因此后续贴附在导光板时就会导致黏性不佳以及异物粒子影响光线导引效果的问题。另一方面,由于反射条在黏固至导光板侧面之前就已被撕下,因此当欲黏固在导光板侧面时反射条就无所支撑,故而产生无法确实对位的问题,极易出现贴附歪斜的现象。有鉴于此,基于为了便于黏贴反射片结构并且尽可能符合贴附作业的习惯,也为了减缩光学胶暴露于空气中的时间,同时提升贴附时的对位效率以增进贴附后的导光板产品良率,本发明提出如本实施例所述的反射片结构1,利用承载离型膜11作为反射条12自基底离型膜10撕下后的阻挡组件,让反射条12可在要贴附于导光板2的侧面20时,才真正脱离离型膜使光学胶13露出,如此即使贴附习惯为先将各反射条12自最底作为基底保护之用的离型膜取下,仍可大幅地降低反射条12上光学胶13与空气的接触时间,使异物粒子不会沾附于光学胶13上,同时承载离型膜11又可作为反射条12黏贴时的辅助对位组件,让反射条12可更精准确实地遮蔽导光板2的侧面20。以下进一步针对反射片结构1的应用方法予以说明。
参考图3-图6,其分别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反射片结构应用步骤流程图、由基底离型膜剥离承载离型膜及其上的反射条的应用示意图、将反射条贴附于导光板侧面的应用示意图及将反射条贴附于导光板侧面的另一应用示意图。用以黏贴于导光板侧面的反射片结构1的应用方法,包含以下步骤。首先,提供一如前所述的反射片结构1,包含基底离型膜10、承载离型膜11及反射条12,承载离型膜11为长条状且分别黏贴设置于基底离型膜10上,反射条12也为长条状且分别涂布有光学胶13以对应黏贴设置于各承载离型膜11上,承载离型膜11相对反射条形成一凸耳14(步骤S10)。反射片结构1的具体技术特征如前各段落内容所述,于此不再重复说明。
接着,将任一承载离型膜11及其上之反射条12自基底离型膜10剥离(步骤S11)。可参考图4所示,通过承载离型膜11相对反射条所形成的凸耳14,在作业时可由该处将承载离型膜11及其上的反射条12自基底离型膜10剥离。当然在此步骤中,视需求或贴附习惯,可选择一次只剥离一条承载离型膜11及其上之反射条12即进行后续黏贴步骤,或是逐一将基底离型膜10上的各承载离型膜11及其上之反射条12先行由基底离型膜10剥离都是可行的,通过承载离型膜11可保护反射条12上的光学胶13在反射条12黏贴至导光板2的侧面20前,不暴露于空气中而受异物沾附影响黏性与后续导光板2的光学应用状态。
将承载离型膜11与反射条12取下后,即可固定凸耳14而使反射条12的一端自承载离型膜11剥离,并使反射条12的一端通过光学胶13黏固于导光板2的侧面20(步骤S12)。参考图5,在将反射条12黏贴至导光板2的侧面20时,先固定凸耳14,使反射条12对应凸耳14的那端由承载离型膜11剥离,并使反射条12剥离的那端对准导光板2的侧面20,以通过光学胶13而贴附固定于导光板2的侧面20。而后,继续撕除承载离型膜11并同时加压反射条12自承载离型膜剥离11的部分,使反射条12整体通过光学胶13黏贴于导光板2的侧面的20(步骤S13)。如图6所示,反射条12对应凸耳14的那端贴固在导光板2的侧面20后,即可继续朝相对凸耳14的那端的方向拉动承载离型膜11使反射条12与承载离型膜11分离,同时一并以相同方向依序对反射条12剥离承载离型膜11之部分进行加压,使反射条12紧密黏贴在导光板2的侧面20,直到导光板2的侧面20完全为反射条12所遮蔽即完成了黏贴作业。通过上述应用方法,可有效防止光学胶13暴露于空气的时间过长导致异物粒子沾附所带来的不良影响,以及利用承载离型膜11及凸耳14达到最佳的贴附对位效果。在黏贴过程中通过一边剥离承载离型膜11一边加压反射条12的方式,让反射条12在黏贴过程中不易歪斜或偏移,且反射条12及光学胶13一离开承载离型膜11后就直接黏固于导光板2的侧面的20,确实地降低了异物附着在光学胶13的现象,据此大幅增进黏贴作业的便利性、效率,以及制成产品的质量良率。
进一步地,实际应用中可使反射条12的硬度系大于承载离型膜11与基底离型膜10的硬度,以利于相互剥离。换言之,基底离型膜10为一张大片的软材膜片,承载离型膜11为数张长条小片黏贴设置于基底离型膜10上的软材膜片,而反射条12则属相对较硬的材料并通过光学胶13黏贴设置于承载离型膜11上,透过前述之材料软硬关系,可在要自基底离型膜10剥离承载离型膜11与其上的反射条12,以及要分离承载离型膜11与反射条12时更为便利且快速,增进各组件分离的便利性与速度。
请继续参考图7-图8,其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反射片结构示意图及剖面示意图。如图7和图8所示,反射片结构1除了如前述的结构状态外,另一方案为使反射片结构1包含一基底离型膜10及多个反射条12,基底离型膜10上具有为长条状的多个预设部101,且基底离型膜10对应各预设部101的侧缘设有至少一裁切线102及至少一切口103,而使该预设部101由该裁切线102及该切口103所构成。反射条12分别涂布有一光学胶13以对应黏贴设置于预设部101上,且反射条12设置于预设部101后,预设部101相对反射条12形成一凸耳14,同样地,通过凸耳14结构有利于让预设部101及其上的反射条12由承载离型膜10上撕下,并在黏贴时更易将反射条12的一端自预设部101剥离并对位黏贴,其余相关效果描述可复参阅前述对应段落。藉此,使用时自切口103处沿裁切线102将预设部101及其上之反射条12撕下,再通过凸耳14使反射条12脱离预设部101,进而藉由光学胶13贴附至导光板2的侧面20,可提升黏贴对位效率,且降低光学胶13暴露于空气中的时间,达到避免异物沾附于光学胶13所带来的黏固性不足,以及避免了导光板2后续不易调控光学状态等不良影响。其中,图中所绘制的长度、宽度、厚度等标尺仅为示意说明之用,非表示实际结构尺寸。
基于现有技术作业不甚完善之处,本实施例所述的反射片结构1,同样利用离型膜来保护尚未贴附于导光板2的侧面20的反射条12与其上的光学胶13,让反射条12在要黏固至导光板2的侧面20时,才脱离离型膜,而可大幅减缩光学胶13与空气接触的时间,并采用本质为离型膜的预设部101作为反射条12黏贴于导光板2的侧面20时的辅助对位组件,而可提升黏贴在导光板2的侧面20时的位置精确度,有效避免歪斜偏移等现象发生。另藉由在基底离型膜10上的预设部101与预设部101侧缘之切口103与裁切线102,有利于快速将预设部101及其上的反射条12自基底离型膜10上撕下。
更具体地说,反射片结构1在制程上可利用刀模针对基底离型膜10进行局部冲断及局部半冲断之加工,使基底离型膜10上的预设部101侧缘,因应冲断加工而形成切口103,以及因应半冲断加工形成裁切线102。而预设部101侧缘的裁切线102与切口103设置型式,则可依据需求设计,例如图7所示,即为预设部101侧缘分别具有二个切口103及二条裁切线102,二个切口103分别位于预设部101相对的二条短边位置,裁切线102则位于预设部101相对的二条长边位置,如此在使用时可由任一切口103处沿着裁切线102将预设部101及其上之反射条12撕下,并在撕下后基底离型膜10于对应的位置即会形成一开孔104。
或者请参考图9,其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述的另一实施状态的反射片结构示意图,示出了另一种裁切线102及切口103,基底离型膜10沿各预设部101的三侧缘形成裁切线102,以及沿各预设部101的另一侧缘形成切口103,更具体地说切口103位于预设部10相对反射条12形成凸耳14的侧缘位置,而有利于自该处固定拿取凸耳14,再沿裁切线102将预设部101及其上的反射条12一并自基底离型膜10上撕下,并在撕下后基底离型膜10在对应的位置即会形成开孔104。通过预设部101及其侧缘的切口103与裁切线102,能方便快速地自基底离型膜10撕下预设部101及反射条12,另一方面在制造上也具有相当的便利性与效率。而预设部101本质上为离型膜10的一部份,通过预设部101,其可作为反射条12自基底离型膜10剥离后的阻隔组件,防止光学胶13在反射条12尚未贴附于导光板2的侧面20时暴露于空气中时间过长,影响光学胶13的黏性与导光板2后续导光效果。当在贴附反射条12时,藉由预设部101即可轻松实现对位贴附,有效防止反射条12歪斜或偏移。以下即针对反射片结构1的应用方法进行进一步地说明。
参考图10-13,其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反射片结构应用步骤流程图、由基底离型膜剥离预设部及其上之反射条的应用示意图、将反射条贴附于导光板侧面的应用示意图及将反射条贴附于导光板侧面的另一应用示意图。用以黏贴于导光板侧面的反射片结构1的应用方法,包含以下所述的步骤,首先,提供一如前所述的反射片结构1,其包含基底离型膜10及反射条12,基底离型膜10具有为长条状的多个预设部101,且基底离型膜10对应各预设部101的侧缘设有至少一裁切线102及至少一切口103,而使该预设部101由该裁切线102及该切口103所构成,反射条12分别涂布有一光学胶13以对应黏贴设置于预设部101上,且反射条12设置于预设部101后,预设部101相对该反射条12形成一凸耳14(步骤S20),其余相关的细部结构特征与叙述参见上文,于此即不再重复说明。
接着,自任一切口103处沿裁切线102将预设部101及其上之反射条12撕下(步骤S21),可参考图11所示,这里以预设部101的三个侧缘具有裁切线102,而另一侧缘具有切口103的状态为例,且切口103位于对应凸耳14的侧缘位置,这利于自该处将预设部101及其上之反射条12撕下。同样地,预设部101及其上反射条12由基底离型膜10撕下的作业方式,可以是单次撕下预设部101及其上之反射条12后即继续进行后续黏贴作业,或是将基底离型膜10上的各个预设部101及其上之反射条12逐一撕下备用,再进行后续作业。通过预设部101可有效遮蔽光学胶13,防止光学胶13在反射条12尚未黏贴至导光板2的侧面20之前就在空气中暴露过长时间。
接着固定凸耳14而使反射条12的一端自预设部101剥离,并使反射条12的一端通过光学胶13黏固于导光板2的侧面20(步骤S22)。参考图12所示,与前一实施例的步骤类似,此处与反射条12相互剥离的部分为预设部101。当预设部101及其上之反射条12自基底离型膜10沿裁切线102撕下后,即可固定拿取凸耳14位置,并将反射条12的一端由预设部101剥离,同时让反射条12由预设部101剥离的那端黏固于导光板2的侧面20。而后,撕除预设部101并同时加压反射条12自预设部101剥离的部分,使反射条12整体通过光学胶13黏贴于导光板2的侧面20(步骤S23)。如图13所示,相同地,反射条12一端黏固于导光板2的侧面20后,即可朝反方向继续撕除预设部101,同时对反射条12进行加压施力,让反射条12沿着导光板2的侧面20持续黏贴固定,直至导光板2的侧面20为反射条12所完全遮蔽。通过前述边撕除离型膜边黏贴反射条12的操作方法,可较大程度提升反射条12贴附时的对位效果,同时防止暴露于空气中的光学胶13区域过大、时间过长,有效避免异物粒子沾附影响反射条12的黏固强度与后续导光板2应用时的光线调控效能。
同样地,在具体实施上,可使反射条12的硬度大于基底离型膜10的硬度,以利于撕除与黏贴工序之进行。换言之,于本实施例中的基底离型膜10可为一张大片的软材膜片,反射条12则为相对较硬的材料并通过光学胶13黏贴设置于基底离型膜10上,如此当反射条12将与预设部101相互剥离时,采用软性材料的预设部101更易于相对反射条12撕离,方便使用。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提出的用以黏贴于导光板侧面的反射片结构及其应用方法,通过特殊结构设计增加了黏贴作业中可供保护光学胶的组件,据此有效防止反射条光学胶暴露在空气中时间过长而沾附异物的缺陷,同时也大幅提升黏贴时的对位精准度。通过采用特殊设计的反射片结构以及边撕除离型膜边黏贴反射条的方式,可增进作业效率并大幅增进精准对位黏贴的效果,让被贴附的导光板具有更好的产品质量。故前述的反射片结构及其应用方法,确实有效地解决现今设置反射条时不易对位黏贴,以及容易自我沾黏或沾附异物的缺陷,大幅提升作业效能与制成产品的良率。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仅是举例说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用以黏贴于导光板侧面的反射片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一基底离型膜;
多个承载离型膜,为长条状且分别黏贴设置于该基底离型膜上;以及
多个反射条,为长条状且分别涂布有一光学胶以对应黏贴设置于各该承载离型膜上,该承载离型膜相对该反射条形成一凸耳,
其中,使用时将任一该承载离型膜自该基底离型膜上剥离,再通过该凸耳使该反射条脱离该承载离型膜,进而藉由该光学胶贴附至导光板侧面,系可提升黏贴对位效率,且降低该光学胶曝气的时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片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些反射条的硬度大于该些承载离型膜的硬度及该基底离型膜的硬度。
3.一种用以黏贴于导光板侧面的反射片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一基底离型膜,具有为长条状的多个预设部,且该基底离型膜在对应各该预设部的侧缘设有至少一裁切线及至少一切口,该预设部由该裁切线及该切口所构成;以及
多个反射条,分别涂布有一光学胶以对应黏贴设置于该预设部上,且该反射条设置于该预设部后,该预设部相对该反射条形成一凸耳,
其中,使用时自该切口处沿该裁切线将该预设部及其上之该反射条撕下,再通过该凸耳使该反射条脱离该预设部,进而藉由该光学胶贴附至导光板侧面,系可提升黏贴对位效率,且降低该光学胶曝气的时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反射片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些反射条的硬度大于该基底离型膜的硬度。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反射片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基底离型膜沿各该预设部的三条侧缘形成该裁切线以及沿各该预设部另一侧缘形成该切口。
6.一种用以黏贴于导光板侧面的反射片结构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提供一反射片结构,其中该反射片结构包含一基底离型膜、多个承载离型膜以及多个反射条,该些承载离型膜为长条状且分别黏贴设置于该基底离型膜上,该些反射条为长条状且分别涂布有一光学胶以对应黏贴设置于各该承载离型膜上,该承载离型膜相对该反射条形成一凸耳;
将任一该承载离型膜及其上的该反射条自该基底离型膜剥离;
固定该凸耳而使该反射条的一端自该承载离型膜剥离,并使该反射条的一端通过该光学胶黏固于导光板侧面;以及
撕除该承载离型膜并同时加压该反射条自该承载离型膜剥离的部分,使该反射条整体通过该光学胶黏贴于导光板侧面。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些反射条的硬度大于该些承载离型膜的硬度以及该基底离型膜的硬度。
8.一种用以黏贴于导光板侧面的反射片结构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提供一反射片结构,其中该反射片结构包含一基底离型膜及多个反射条,该基底离型膜具有为长条状的多个预设部,且该基底离型膜对应各该预设部的侧缘设有至少一裁切线以及至少一切口,而使该预设部由该裁切线及该切口所构成,该反射条分别涂布有一光学胶以对应黏贴设置于该预设部上,且该反射条设置于该预设部后,该预设部系相对该反射条形成一凸耳;
自任一该切口处沿该裁切线将该预设部及其上的该反射条撕下;
固定该凸耳而使该反射条的一端自该预设部剥离,并使该反射条的一端通过该光学胶黏固于导光板侧面;以及
撕除该预设部并同时加压该反射条自该预设部剥离的部分,使该反射条整体通过该光学胶黏贴于导光板侧面。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些反射条的硬度大于该基底离型膜的硬度。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基底离型膜系沿各该预设部的三条侧缘形成该裁切线以及沿各该预设部的另一侧缘形成该切口。
CN202010598150.2A 2020-06-28 2020-06-28 用以黏贴于导光板侧面的反射片结构及其应用方法 Withdrawn CN11155202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98150.2A CN111552021A (zh) 2020-06-28 2020-06-28 用以黏贴于导光板侧面的反射片结构及其应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98150.2A CN111552021A (zh) 2020-06-28 2020-06-28 用以黏贴于导光板侧面的反射片结构及其应用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52021A true CN111552021A (zh) 2020-08-18

Family

ID=720023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98150.2A Withdrawn CN111552021A (zh) 2020-06-28 2020-06-28 用以黏贴于导光板侧面的反射片结构及其应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5202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25920A (zh) * 2020-09-30 2022-04-12 镭亚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背光体及其装配方法、以及包括该背光体的显示设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6431311U (zh) * 2016-12-30 2017-08-22 宁波万诠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反射贴卷料
CN207148480U (zh) * 2017-06-13 2018-03-27 瑞仪光电(南京)有限公司 反射膜片模块以及具有该反射膜片模块的背光模块
CN108387969A (zh) * 2018-04-26 2018-08-10 苏州茂立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薄型导光结构及薄型供光模组的组装方法
CN109989970A (zh) * 2019-03-01 2019-07-09 在贤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自带胶反射片及其加工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6431311U (zh) * 2016-12-30 2017-08-22 宁波万诠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反射贴卷料
CN207148480U (zh) * 2017-06-13 2018-03-27 瑞仪光电(南京)有限公司 反射膜片模块以及具有该反射膜片模块的背光模块
CN108387969A (zh) * 2018-04-26 2018-08-10 苏州茂立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薄型导光结构及薄型供光模组的组装方法
CN109989970A (zh) * 2019-03-01 2019-07-09 在贤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自带胶反射片及其加工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25920A (zh) * 2020-09-30 2022-04-12 镭亚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背光体及其装配方法、以及包括该背光体的显示设备
CN114325920B (zh) * 2020-09-30 2023-07-14 镭亚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背光体及其装配方法、以及包括该背光体的显示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150183A (en) Label matrix stripping
CN111552021A (zh) 用以黏贴于导光板侧面的反射片结构及其应用方法
CN108848617B (zh) 一种fpc手撕柄3m胶类的制作及组装工艺
CN106163248A (zh) 一种屏蔽膜及其粘贴方法
CN108550556A (zh) 用于柔性衬底的保护膜及其显示面板
CN111766738A (zh) 一种背光模组的反射片及其模切、拼接背胶工艺
JP4633394B2 (ja) 剥離用プルタブ付両面接着テープの貼り付け方法
TW202136877A (zh) 用以黏貼於導光板側面之反射片結構及其應用方法
JPH06342106A (ja) 面発光装置の製造方法
CN109483642A (zh) 一种fpc成品双面胶免撕离型膜的冲切工艺
CN111823606A (zh) 金属件与绝缘件的结合方法
JP2003066441A (ja) 反射シートを備えた液晶表示素子及び該反射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JPH07161216A (ja) 面光源体用反射シート及び面光源体
JP2010201761A (ja) 付箋シート
CN215549291U (zh) 一种易剥离模切产品结构
CN212174056U (zh) 一种胶纸的来料板
JPH0637181A (ja)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CN214847473U (zh) 一种背光模组
US9903547B2 (en) Light bar assembly and backlight
TWI692595B (zh) 板件結合結構以及板件結合方法
JP2003195250A (ja) 液晶表示素子の製造方法
CN110415604B (zh) 一种海绵标签及其生产工艺
JP2639900B2 (ja) ラベル連続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11251266A (ja) 粘着シ−ト
JP2574199B2 (ja) 面発光装置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