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50784B - 防溢液燃烧器 - Google Patents

防溢液燃烧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50784B
CN111550784B CN202010358799.7A CN202010358799A CN111550784B CN 111550784 B CN111550784 B CN 111550784B CN 202010358799 A CN202010358799 A CN 202010358799A CN 111550784 B CN111550784 B CN 11155078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inner ring
cover
position state
proo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5879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50784A (zh
Inventor
苏慧玲
郑军妹
俞瑜
严力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35879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50784B/zh
Publication of CN1115507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507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507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507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DBURNERS
    • F23D14/00Burners for combustion of a gas, e.g. of a gas stored under pressure as a liquid
    • F23D14/46Details, e.g. noise reduction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15/00Details
    • F24C15/10Tops, e.g. hot plates; Rings
    • F24C15/107Pan supports or grates theref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15/00Details
    • F24C15/14Spillage trays or groo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3/00Stoves or ranges for gaseous fuels
    • F24C3/08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burners
    • F24C3/085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burners on rang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as Burn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溢液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溢液燃烧器包括:内环火盖;防液机构,所述防液机构设置于所述内环火盖上,当尖底锅被放置于所述防溢液燃烧器上时,所述防液机构封闭所述内环火盖的顶部火孔。通过本发明所公开的一种防溢液燃烧器,当使用非尖底锅时,发生溢液情况不会导致液体进入内环火盖的顶部火孔,顶部火孔正常工作。而当使用尖底锅时,防液机构则会封闭内环火盖的顶部火孔,以防止发生溢液时液体自顶部火孔进入而影响防溢液燃烧器的正常使用。

Description

防溢液燃烧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气灶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溢液燃烧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燃烧器通常都设有外环火盖和内环火盖。内环火盖位于外环火盖内部中心位置,当锅具放置在燃烧器上时,内环火盖对锅底中心出火加热,外环火盖对锅底周边出火加热。但是,加热过程中存在溢液现象,再使用平底锅的情况下,液体顺着锅壁向下流动至锅边缘滴落于外环火盖外部。对燃烧器不会有太大影响,但当使用尖底锅时,由于尖底锅锅底通常呈圆弧形,液体会沿着锅壁流向锅底中心,再滴至内环火盖上,这就导致尖底锅溢液后很容易造成液体自内环火盖的火孔进入内环火盖的燃气腔内,进而阻塞燃烧器内部,影响燃烧器正常工作,并且也难以清洁干净。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尖底锅溢液后很容易造成液体自内环火盖的火孔进入燃烧器的燃气腔,阻塞火孔并影响燃气腔正常工作的缺陷,提供一种防溢液燃烧器。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防溢液燃烧器,所述防溢液燃烧器包括:
内环火盖;
防液机构,所述防液机构设置于所述内环火盖上,当尖底锅被放置于所述防溢液燃烧器上时,所述防液机构封闭所述内环火盖的顶部火孔。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当使用非尖底锅时,发生溢液情况不会导致液体进入内环火盖的顶部火孔,顶部火孔正常工作。而当使用尖底锅时,防液机构则会封闭内环火盖的顶部火孔,以防止发生溢液时液体自顶部火孔进入,进而避免防溢液燃烧器发生故障。
较佳的,所述防液机构包括活动部和封闭部,所述活动部连接于所述封闭部,所述封闭部设置于所述顶部火孔,所述活动部带动所述封闭部在第一位置状态和第二位置状态之间切换;
在第一位置状态时,所述活动部带动所述封闭部开启所述顶部火孔;
在第二位置状态时,所述活动部带动所述封闭部封闭所述顶部火孔。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当平底锅或其他非尖底锅锅具放置于防溢液燃烧器上时,防液机构的活动部带动封闭部至第一位置状态,此时,顶部火孔未被封闭;而当尖底锅放置在防溢液燃烧器上时,防液机构的活动部则带动封闭部至第二位置状态,此时封闭部将顶部火孔封闭。活动部可以依照放置在防溢液燃烧器上的锅是尖底锅与否而带动封闭部在第一位置状态和第二位置状态自由切换。
较佳的,所述活动部设置在内环火盖的顶面中央位置,所述活动部通过竖向运动以带动所述封闭部在第一位置状态和第二位置状态之间切换。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活动部安置在中央位置并从竖向运动带动所述封闭部移动,垂直方向运动更加直接有效率,也符合燃气腔的管道走向。
较佳的,所述活动部的末端向上延伸并用于与所述尖底锅的底面接触,所述尖底锅的底面下压所述活动部的末端,以带动所述活动件从第一位置状态移动至第二位置状态。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当尖底锅放置在防溢液燃烧器上时,尖底锅底部下压在活动部上,通过尖底锅重力下压使得活动部沿竖直方向向下运动,带动封闭部移动至第二位置状态,封闭顶部火孔。
较佳的,所述活动部还包括第一弹性元件,所述第一弹性元件沿竖向方向朝所述封闭部施加弹性力,以使所述封闭部在不受外力作用时保持处于第一位置状态。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第一弹性元件将封闭部顶起,在尖底锅没有放置于防溢液燃烧器上时,第一弹性元件运用其弹力支撑封闭部使其位于第一位置状态,开启顶部火孔。当尖底锅放置在防溢液燃烧器上时,尖底锅重力压迫活动部,挤压第一弹性元件并使活动部向下移动,带动封闭部至第二位置状态。当尖底锅移去时,第一弹性元件通过其弹力将封闭部推回第一位置状态。
较佳的,所述第一弹性元件设置于所述内环火盖内。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弹性元件设置于内环火盖内,可以从下部直接顶起封闭部,实现开启和封闭顶部火孔的目的。
较佳的,所述活动部还具有第二弹性元件,所述第二弹性元件能够沿竖向方向被压缩,所述第二弹性元件位于所述活动部与所述尖底锅底面的一端,所述活动部通过所述第二弹性元件与所述尖底锅的锅底接触。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第二弹性元件位于活动部与尖底锅接触的一端可以延展活动部的长度,并且依照锅的类型,锅底下压深度不同,第二弹性元件被锅底的挤压而压缩的程度也不同。通过第二弹性元件的压缩,可保证不同的尖底锅在放置于防溢液燃烧器上时都可以使活动部将封闭部下压到第二位置状态。
较佳的,所述封闭部包括一防液盖,所述防液盖设于所述内环火盖的顶面,所述防液盖连接所述活动部,所述活动部带动所述防液盖在第一位置状态和第二位置状态之间切换。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防液盖连接在活动部上,当活动部沿竖向移动时,防液盖也沿竖向移动,当尖底锅未放置于防溢液燃烧器上时,防液盖位于第一位置状态,当尖底锅放置于防溢液燃烧器上时,防液盖位于第二位置状态。
较佳的,当防液盖位于第一位置状态时,所述防液盖的边沿与所述内环火盖的上沿之间缝隙形成所述顶部火孔;
当防液盖位于第二位置状态时,所述防液盖的边沿贴合所述内环火盖的上沿以封闭所述顶部火孔。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防液盖位于内环火盖之上,当其位于第一位置状态时,防液盖略高于内环火盖的上沿,防液盖与内环火盖的上沿之间留有一圈缝隙,防溢液燃烧器工作时,来自内环火盖的燃气腔内的燃气通过该缝隙向外燃烧,该缝隙即为内环火盖的顶部火孔。当防液盖位于第二位置时,防液盖与内环火盖的上沿完全贴合,防液盖与内环火盖的缝隙完全关闭,内环火孔即关闭。
较佳的,所述防液盖为圆盘状,所述防液盖的侧边下部向圆盘中心收束形成一斜边,所述内环火盖的上沿的形状与所述防液盖的侧边下部的形状相匹配。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防液盖下表面直径略小于其上表面,使得防液盖的边缘为一斜边,而内环火盖的上沿形状与防液盖的侧边相匹配,使得防液盖与内环火盖之间的顶部火孔呈斜向上角度,更好的引导火焰朝上方燃烧,以提高加热效率。
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本发明公开了的一种防溢液燃烧器,当使用非尖底锅时,发生溢液情况不会导致液体进入内环火盖的顶部火孔,顶部火孔正常工作。而当使用尖底锅时,防液机构则会封闭内环火盖的顶部火孔,以防止发生溢液时液体自顶部火孔进入,进而可有效避免改防溢液燃烧器发生故障、影响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防溢液燃烧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防溢液燃烧器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防液机构1
活动部11
第一弹性元件111
第二弹性元件112
封闭部12
防液盖121
内环火盖2
顶部火孔21
锅支架3
尖底锅1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并不因此将本发明限制在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溢液燃烧器,其包括内环火盖2、防液机构1以及锅支架3。其中,防液机构1设置于内环火盖2上,锅支架3环绕在内环火盖2的外部设置,当尖底锅100被放置于防溢液燃烧器时,尖底锅100被锅支架3所支撑,防液机构1在判断尖底锅100被放置于防溢液燃烧器后,封闭内环火盖2的顶部火孔21,以防止发生溢液时液体自顶部火孔21进入,并在内环火盖2的燃气腔内堆积,引发防溢液燃烧器故障等产生问题。
而当使用非尖底锅的锅具时,溢液并不会流进内环火盖2的顶部火孔21,此时,防液机构1不封闭顶部火孔21,以使得该内环火盖2能够在非尖底锅100放置在防溢液燃烧器上的情况下,保持足够的加热火力。
其中,本实施例中通过锅支架3来支撑锅具仅为本发明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在其他实施例中,防溢液燃烧器也可依靠现有技术中的其他结构来支撑锅具,其具体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1、2所示,防液机构1包括活动部11和封闭部12,活动部11连接于封闭部12,封闭部12设置于顶部火孔21,活动部11带动封闭部12在第一位置状态和第二位置状态之间切换;防液机构1在图1所示的情况下处于第一位置状态,此时,活动部11带动封闭部12开启顶部火孔21,燃气能够从顶部火孔21流出并燃烧;防液机构1在图2所示的情况下处于第二位置状态时,此时,活动部11带动封闭部12封闭顶部火孔21。
当平底锅或其他非尖底锅具放置于防溢液燃烧器上时,防液机构1的活动部11带动封闭部12至第一位置状态,此时,顶部火孔21未被封闭;而当尖底锅100放置在防溢液燃烧器上时,防液机构1的活动部11则带动封闭部12至第二位置状态,此时封闭部12将顶部火孔21封闭。活动部11可以依照放置在防溢液燃烧器上的锅是尖底锅与否而带动封闭部12在第一位置状态和第二位置状态自由切换。
本实施例中的活动部11设置在内环火盖2的顶面中央位置,并沿着竖直方向向上延伸,活动部通过竖向运动以带动封闭部12在第一位置状态和第二位置状态之间切换。具体来说,活动部11贯穿封闭部12,并从内环火盖2的上方一直延伸至内环火盖2的燃气腔内。封闭部12被设置在该内环火盖2上沿上部位置,活动部11可通过垂直运动以带动封闭部12沿垂直方向产生位移,这种垂直方向运动对于封闭顶部火孔21来说更加直接,也更有效率。
如图2所示,活动部11的末端向上延伸并用于与尖底锅100的底面接触,尖底锅100的底面下压活动部11的末端,以带动活动件从第一位置状态移动至第二位置状态。当尖底锅100放置在防溢液燃烧器上时,尖底锅100底部下压在活动部11上,通过尖底锅100重力下压使得活动部11沿竖直方向向下运动,带动封闭部12移动至第二位置状态,封闭顶部火孔21。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活动部11也可通过设置距离传感器等检测锅具形状的方案,以在不与尖底锅100的锅底接触的情况下实现判断放置在防溢液燃烧器上的锅具类型的目的,具体实施方案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1、2所示,活动部11还包括第一弹性元件111,第一弹性元件111为压簧,第一弹性元件111沿竖向方向朝封闭部12施加弹性力,以使封闭部12在不受外力作用时保持处于第一位置状态。第一弹性元件111为一弹簧,第一弹性元件111位于燃气腔内,弹簧顶部与封闭部12相接触,当不受外力时,弹簧将封闭部12顶起,使其保持在第一位置状态,开启顶部火孔21。当尖底锅100放置在防溢液燃烧器上时,尖底锅100重力压迫活动部11,并通过封闭部12挤压第一弹性元件111并使活动部11向下移动,带动封闭部12至第二位置状态。当尖底锅100移去时,第一弹性元件111通过其弹力将封闭部12推回第一位置状态。
本实施例中,活动部11还设置了一个套筒,该套筒位于第一弹性元件111内侧,且套设在燃气腔内部的定位杆上,并可在该定位杆上上下活动,该套筒用于导向第一弹性元件111。
如图1、2所示,第一弹性元件111设置于内环火盖2内。第一弹性元件111设置于内环火盖2内,可以从下部直接顶起封闭部12,实现开启和封闭顶部火孔21的目的。
此外,活动部11还具有第二弹性元件112,第二弹性元件112能够沿竖向方向被压缩,第二弹性元件112位于活动部11与尖底锅100底面的一端,活动部11通过第二弹性元件112与尖底锅100的锅底接触。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弹性元件112也同样为压簧,并设置在活动部11沿竖直方向朝上的末端位置,以与尖底锅100直接接触。第二弹性元件112位于活动部11与尖底锅100接触的一端可以延展活动部11的整体长度,并且由于尖底锅100的类型不同,而导致锅底下压深度不同的情况下,第二弹性元件112被锅底挤压而压缩的程度也不同。通过第二弹性元件112的压缩,可以保证不同的尖底锅100放置于防溢液燃烧器上都可以让活动部11将封闭部12运送到第二位置状态。在图2中,第一弹性元件111和第二弹性元件112均处于压缩状态。
其中,压缩第二弹性元件112的作用力应当被设定为大于压缩第一弹性元件111的作用力,以在尖底锅100被放置在防溢液燃烧器的过程中,使得尖底锅100能够先对第一弹性元件111进行压缩,以使封闭部12彻底封闭顶部火孔21,之后,再对第二弹性元件112进行压缩,以解决不同规格尖底锅100的锅底深度不同的问题。
本实施例中,封闭部12包括一防液盖121,防液盖121设于内环火盖2的顶面,防液盖121连接活动部11,活动部11带动防液盖121在第一位置状态和第二位置状态之间切换。防液盖121连接在活动部11上,当活动部11沿竖向上下移动时,防液盖121也沿竖向上下移动,当尖底锅100未放置在防溢液燃烧器上时,防液盖121在第一弹性元件111的作用下保持处于第一位置状态此时防液盖121离内环火盖2的上沿有一段距离,如图1所示。当尖底锅100放置于防溢液燃烧器上时,防液盖121位于第二位置状态,防液盖121则完全覆盖内环火盖2的上沿,如图2所示。
如图1、2所示,当防液盖121位于第一位置状态时,防液盖121的边沿与内环火盖2的上沿之间缝隙形成顶部火孔21;当防液盖121位于第二位置状态时,防液盖121的边沿贴合内环火盖2的上沿以封闭顶部火孔21。防液盖121位于内环火盖2之上,当其位于第一位置状态时,防液盖121略高于内环火盖2的上沿,防液盖121与内环火盖2的上沿之间留有一圈缝隙,防溢液燃烧器工作时,内环火盖2燃气腔内热燃气通过该缝隙向外燃烧,该缝隙即为内环火盖2的顶部火孔21。当防液盖121位于第二位置时,防液盖121与内环火盖2的上沿完全贴合,防液盖121与内环火盖2的缝隙完全关闭,内环火孔即关闭。
如图1、2所示,防液盖121为圆盘状,防液盖121的侧边下部向圆盘中心收束形成一斜边,内环火盖2的上沿的形状与防液盖121的侧边下部的形状相匹配。防液盖121下表面直径略小于其上表面,使得防液盖121的边缘为一斜边,而内环火盖2的上沿形状与防液盖121的侧边相匹配,使得防液盖121与内环火盖2之间的顶部火孔21呈斜向上角度,更好的引导火焰朝向上方燃烧,以提高加热效率。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防溢液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溢液燃烧器包括:
内环火盖;
防液机构,所述防液机构设置于所述内环火盖上,当尖底锅被放置于所述防溢液燃烧器上时,所述防液机构封闭所述内环火盖的顶部火孔,所述防液机构包括活动部和封闭部,所述活动部连接于所述封闭部,所述封闭部设置于所述顶部火孔,所述活动部带动所述封闭部在第一位置状态和第二位置状态之间切换;
在第一位置状态时,所述活动部带动所述封闭部开启所述顶部火孔;
在第二位置状态时,所述活动部带动所述封闭部封闭所述顶部火孔;
所述活动部设置在内环火盖的顶面中央位置,所述活动部通过竖向运动以带动所述封闭部在第一位置状态和第二位置状态之间切换;
所述活动部的末端向上延伸并用于与所述尖底锅的底面接触,所述尖底锅的底面下压所述活动部的末端,以带动所述活动部从第一位置状态移动至第二位置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溢液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部还包括第一弹性元件,所述第一弹性元件沿竖向方向朝所述封闭部施加弹性力,以使所述封闭部在不受外力作用时保持处于第一位置状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溢液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元件设置于所述内环火盖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溢液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部还具有第二弹性元件,所述第二弹性元件能够沿竖向方向被压缩,所述第二弹性元件位于所述活动部与所述尖底锅底面的一端,所述活动部通过所述第二弹性元件与所述尖底锅的锅底接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溢液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部包括一防液盖,所述防液盖设于所述内环火盖的顶面,所述防液盖连接所述活动部,所述活动部带动所述防液盖在第一位置状态和第二位置状态之间切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溢液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当防液盖位于第一位置状态时,所述防液盖的边沿与所述内环火盖的上沿之间缝隙形成所述顶部火孔;
当防液盖位于第二位置状态时,所述防液盖的边沿贴合所述内环火盖的上沿以封闭所述顶部火孔。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溢液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液盖为圆盘状,所述防液盖的侧边下部向圆盘中心收束形成一斜边,所述内环火盖的上沿的形状与所述防液盖的侧边下部的形状相匹配。
CN202010358799.7A 2020-04-29 2020-04-29 防溢液燃烧器 Active CN11155078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58799.7A CN111550784B (zh) 2020-04-29 2020-04-29 防溢液燃烧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58799.7A CN111550784B (zh) 2020-04-29 2020-04-29 防溢液燃烧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50784A CN111550784A (zh) 2020-08-18
CN111550784B true CN111550784B (zh) 2021-07-02

Family

ID=720025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58799.7A Active CN111550784B (zh) 2020-04-29 2020-04-29 防溢液燃烧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5078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39217B (zh) * 2021-08-02 2022-10-14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具有检锅功能的燃烧器及台上式灶具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100696Y (zh) * 2007-06-26 2008-08-13 迅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嵌入式智能灶保洁燃烧器
KR20150139800A (ko) * 2014-06-04 2015-12-14 린나이코리아 주식회사 예혼합장치
CN108006635A (zh) * 2017-12-04 2018-05-08 湖北中瑞天恒节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改进的炉灶燃烧器
CN208269219U (zh) * 2018-06-01 2018-12-21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加热器具
JP2019074217A (ja) * 2017-10-12 2019-05-16 リンナイ株式会社 内炎式コンロバーナ
CN110617480A (zh) * 2019-10-14 2019-12-27 永康市传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淤堵燃气燃烧火盖
CN210050832U (zh) * 2019-06-03 2020-02-11 四川佰利华厨具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煲仔炉
CN110793073A (zh) * 2019-11-11 2020-02-14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防溢液装置及灶具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100696Y (zh) * 2007-06-26 2008-08-13 迅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嵌入式智能灶保洁燃烧器
KR20150139800A (ko) * 2014-06-04 2015-12-14 린나이코리아 주식회사 예혼합장치
JP2019074217A (ja) * 2017-10-12 2019-05-16 リンナイ株式会社 内炎式コンロバーナ
CN108006635A (zh) * 2017-12-04 2018-05-08 湖北中瑞天恒节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改进的炉灶燃烧器
CN208269219U (zh) * 2018-06-01 2018-12-21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加热器具
CN210050832U (zh) * 2019-06-03 2020-02-11 四川佰利华厨具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煲仔炉
CN110617480A (zh) * 2019-10-14 2019-12-27 永康市传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淤堵燃气燃烧火盖
CN110793073A (zh) * 2019-11-11 2020-02-14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防溢液装置及灶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50784A (zh) 2020-08-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770742B2 (ja) ノッチを設けた可撓性スカートを有する圧力調理器のガスケット
CN111550784B (zh) 防溢液燃烧器
EP1435216A2 (en) Appliance for perfecting the snap connection and disconnection of the tank for floor-washing appliance
CN111246781B (zh) 具有挤出窗口的压力锅
CN109527982B (zh) 一种电压力锅排气装置
KR101568168B1 (ko) 진공 가능한 냄비용 뚜껑
JP2012050800A (ja) 酸化防止用オイルポット
CN101822476A (zh) 咖啡壶的杯盖结构
CN211609226U (zh) 方便排气的卡钳式电压力锅
CN204091694U (zh) 一种使用安全的电压力锅
CN214631697U (zh) 一种防尘壶盖
CN211551688U (zh) 一种燃气灶
CN217852431U (zh) 一种锅具
CN220917210U (zh) 一种具有滴水加湿结构的空气炸锅
CN213551176U (zh) 止开阀、盖体和烹饪器具
CN211093477U (zh) 一种电饭锅的开盖结构
KR200444719Y1 (ko) 보온병마개
CN208740662U (zh) 一种全密封压力锅
CN208453523U (zh) 水桶聪明盖
CN217090358U (zh) 一种咖啡机的新型出水结构
EP3027089B1 (en) A hot beverage preparation machine
CN209863348U (zh) 一种安全的压力烹饪器具
CN217118084U (zh) 一种吸管杯的防喷构件
CN215348351U (zh) 一种压力锅的开盖结构
CN208709404U (zh) 烹饪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