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093477U - 一种电饭锅的开盖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饭锅的开盖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093477U
CN211093477U CN201921736744.4U CN201921736744U CN211093477U CN 211093477 U CN211093477 U CN 211093477U CN 201921736744 U CN201921736744 U CN 201921736744U CN 211093477 U CN211093477 U CN 2110934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tton
self
reset spring
cover
clamping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73674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扬
林镇城
刘正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Tonze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Tonze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Tonze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Tonze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73674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0934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0934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09347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一种电饭锅的开盖结构,包括按钮和卡接机构,卡接机构包括设于锅体顶部的下卡接部件和设于锅盖上的上卡接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开盖结构还包括设于锅盖上的按钮安装座,按钮安装座上设有按钮容置槽,按钮与按钮容置槽底部之间设有按钮复位弹簧,按钮底部设有推杆;上卡接部件包括卡钩和横向承压部,卡钩上端与锅盖铰接,卡钩下端设有上卡接块,横向承压部外端与卡钩上端固定连接,横向承压部的上侧面与推杆下端配合;下卡接部件顶部设有与上卡接块卡接配合的下卡接块;所述卡接机构还包括上卡接部件复位弹簧。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所占用的安装空间较小,且按钮按压后在按钮复位弹簧的作用下能够自动复位,不会出现按钮松动的情况。

Description

一种电饭锅的开盖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烹调器具,具体涉及一种电饭锅的开盖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大多数电饭锅中,锅盖一侧与锅体顶部的一侧铰接,锅盖另一侧通过开盖结构与锅体顶部的另一侧连接。开盖结构通常包括按钮和卡接机构,卡接机构包括设于锅体顶部的下卡接部件和设于锅盖上的上卡接部件,按钮设于锅盖上并且与上卡接部件配合。锅盖盖合在锅体顶部开口上时,上卡接部件与下卡接部件处于卡接状态。需要打开锅盖时,按压按钮,按钮顶推上卡接部件后切换上卡接部件的位置,使上卡接部件与下卡接部件之间解除卡接,从而使锅盖能够打开(锅盖绕铰接处相对于锅体转动)。但现有的开盖结构中各部件的布置不够合理,占用较大的安装空间,不利于整个电饭锅的部件排布,且按钮大多数较易产生松动,容易造成开盖结构损坏的误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饭锅的开盖结构,这种开盖结构的结构紧凑,所占用的安装空间较小,且按钮按压后能够自动复位,不会出现按钮松动的情况。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饭锅的开盖结构,包括按钮和卡接机构,卡接机构包括设于锅体顶部的下卡接部件和设于锅盖上的上卡接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开盖结构还包括设于锅盖上的按钮安装座,按钮安装座上设有按钮容置槽,按钮容置槽顶部具有开口,按钮安装在按钮容置槽中,按钮与按钮容置槽底部之间设有按钮复位弹簧,按钮底部设有推杆,按钮容置槽底部设有供推杆穿过的推杆通孔;上卡接部件包括卡钩和横向承压部,卡钩上端与锅盖铰接,卡钩下端设有上卡接块,横向承压部外端与卡钩上端固定连接,横向承压部的上侧面与推杆下端配合;下卡接部件顶部设有与上卡接块卡接配合的下卡接块;所述卡接机构还包括能够使横向承压部具有向上摆动趋势的上卡接部件复位弹簧。
电饭锅处于合盖状态时,上卡接块与下卡接块卡接配合(上卡接块处于下卡接块下侧),上卡接部件复位弹簧对横向承压部施加向上作用力,使横向承压部具有向上摆动趋势(此时卡钩下端具有向内摆动的趋势),卡钩紧靠下卡接部件,使上卡接块稳定地与下卡接块保持卡接,从而使电饭锅保持合盖状态。当需要开盖时,向下按压按钮,按钮通过推杆推动横向承压部,横向承压部向下摆动,同时卡钩绕其上端向外摆动,上卡接块与下卡接块相互脱离,即可实现开盖操作;随后松开按钮,此时按钮复位弹簧向上推动按钮,使按钮自动上升复位,由于按钮复位弹簧的作用,使得按钮不会出现松动的情况,同时,在上卡接部件复位弹簧的作用下,横向承压部向上摆动(此时卡钩绕其上端向内摆动),横向承压部回复至能够与推杆配合的位置。当需要合盖时,将锅盖向下翻转,当锅盖靠近锅体顶部时,向下按压锅盖,此时上卡接块越过下卡接块并到达下卡接块下侧,在上卡接部件复位弹簧的辅助下,上卡接块与下卡接块重新卡接配合。
通常,上述锅盖上与开盖结构相对的一侧通过销轴与锅体铰接,销轴上套接有扭力弹簧,扭力弹簧的两个扭力臂分别与锅体、锅盖连接或接触。电饭锅处于合盖状态时,扭力弹簧的两个扭力臂相互靠拢;按压按钮后,上卡接块与下卡接块不再卡接,此时扭力弹簧释放所蓄积的势能,其两个扭力臂逐渐相互分开,使锅盖向上翻转。
优选方案中,上述按钮复位弹簧为压缩弹簧,按钮复位弹簧上端与按钮底部连接或接触,按钮复位弹簧下端与按钮容置槽底部连接或接触。为了便于安装,更优选方案中,上述按钮底部设有第一定位柱,按钮复位弹簧上端套接在第一定位柱上并与第一定位柱紧密接触,按钮复位弹簧下端与按钮容置槽底部接触。通常,上述按钮复位弹簧套接在推杆外面。在上述按钮底部设有第一定位柱的情况下,推杆上端与第一定位柱连接。
优选方案中,上述按钮的侧面上设有限位凸块,按钮容置槽的侧壁上设有上下走向的限位槽,限位凸块处于限位槽中,限位卡槽顶部封闭(限位卡槽顶部封闭的部位,可阻挡限位凸块继续上升)。限位凸块通常设有两个以上(如三个),限位槽与限位凸块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配合。通过设置限位凸块和限位槽,可防止按钮从按钮容置槽顶部开口脱离,而且可引导按钮平稳升降。
通常,上述横向承压部外端与卡钩上端一体连接(例如采用塑料制成一体)。
优选方案中,上述上卡接部件复位弹簧为压缩弹簧,上卡接部件复位弹簧上端与横向承压部的下侧面连接或接触,上卡接部件复位弹簧下端与锅盖连接或接触。更优选方案中,上述横向承压部的下侧面设有第二定位柱,上卡接部件复位弹簧上端套接在第二定位柱上并与第二定位柱紧密接触;锅盖上设有第三定位柱,第三定位柱处在第二定位柱下方,上卡接部件复位弹簧下端套接在第三定位柱上并与第三定位柱紧密接触。
优选方案中,上述下卡接块的上侧面为自内至外逐渐向下倾斜的导向斜面。在进行合盖动作时,上卡接块与下卡接块的导向斜面接触后沿着导向斜面向下移动,从而能够顺利越过下卡接块并到达下卡接块下侧,在上卡接部件复位弹簧的辅助下顺利完成卡接。
通常,上述下卡接块的下侧面为水平面,上卡接块的上侧面为平面;上卡接块与下卡接块卡接时,上卡接块的上侧面与下卡接块的下侧面贴合。
优选方案中,上述开盖结构还包括设于锅体顶部的防自锁挡块、防自锁挡块导引槽和防自锁挡块复位弹簧,防自锁挡块复位弹簧为压缩弹簧,防自锁挡块导引槽上下走向,防自锁挡块安装在防自锁挡块导引槽中并且能够沿防自锁挡块导引槽上下移动,防自锁挡块复位弹簧处于防自锁挡块导引槽中,防自锁挡块复位弹簧下端与防自锁挡块导引槽底部连接或接触,防自锁挡块复位弹簧上端与防自锁挡块下端连接或接触;防自锁挡块处在下卡接块的正下方,防自锁挡块顶面的内侧部分能够与下卡接块配合,防自锁挡块顶面的外侧部分处在下卡接块的外侧。为了便于安装,更优选方案中,上述防自锁挡块底部设有第四定位柱,防自锁挡块复位弹簧上端套接在第四定位柱上并与第四定位柱紧密接触,防自锁挡块复位弹簧下端与防自锁挡块导引槽底部接触。电饭锅处于合盖状态时,上卡接块与下卡接块卡接配合,此时上卡接块处在下卡接块与防自锁挡块之间,防自锁挡块复位弹簧受压缩。需要开盖时,向下按压按钮,此时上卡接块脱离下卡接块,防自锁挡块在防自锁挡块复位弹簧的作用下上升,防自锁挡块顶面的内侧部分与下卡接块紧密接触,从而避免松开按钮时,锅盖来不及向上翻转而使上卡接块与下卡接块重新卡接的情况出现,即起到防自锁作用,确保顺利开盖。需要合盖时,向下按压锅盖,上卡接块先接触到防自锁挡块顶面的外侧部分,随后上卡接块推动防自锁挡块下降,使防自锁挡块与下卡接块之间具有供上卡接块进入的间隙,在上卡接部件复位弹簧的辅助下,上卡接块与下卡接块卡接。
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所占用的安装空间较小,且按钮按压后在按钮复位弹簧的作用下能够自动复位,不会出现按钮松动而造成开盖结构损坏的误解。
附图说明
图1是具有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开盖结构的电饭锅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即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上卡接块与下卡接块处在卡接配合的状态);
图3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按下按钮时的状态);
图4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松开按钮时的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4所示,这种电饭锅的开盖结构包括按钮3和卡接机构,卡接机构包括设于锅体1顶部的下卡接部件4、设于锅盖2上的上卡接部件5和设于锅盖2上的按钮安装座6。
按钮安装座6上设有按钮容置槽7,按钮容置槽7顶部具有开口,按钮3安装在按钮容置槽7中,按钮3与按钮容置槽7底部之间设有按钮复位弹簧8,按钮3底部设有推杆9,按钮容置槽7底部设有供推杆9穿过的推杆通孔10;上卡接部件5包括卡钩51和横向承压部52,卡钩51上端与锅盖2铰接(卡钩51上端通过销轴11与锅盖2铰接),卡钩51下端设有上卡接块53,横向承压部52外端与卡钩51上端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横向承压部52外端与卡钩51上端一体连接,例如采用塑料制成一体),横向承压部52的上侧面与推杆9下端配合;下卡接部件4顶部设有与上卡接块53卡接配合的下卡接块41;卡接机构还包括能够使横向承压部52具有向上摆动趋势的上卡接部件复位弹簧12。
锅盖2上与开盖结构相对的一侧通过销轴13与锅体1铰接,销轴13上可套接有扭力弹簧,扭力弹簧的两个扭力臂分别与锅体、锅盖连接或接触。电饭锅处于合盖状态时,扭力弹簧的两个扭力臂相互靠拢;按压按钮3后,上卡接块53与下卡接块41不再卡接,此时扭力弹簧释放所蓄积的势能,其两个扭力臂逐渐相互分开,使锅盖向上翻转。
按钮复位弹簧8为压缩弹簧,按钮复位弹簧8上端与按钮3底部连接或接触,按钮复位弹簧8下端与按钮容置槽7底部连接或接触。本实施例中,按钮3底部设有第一定位柱31,按钮复位弹簧8上端套接在第一定位柱31上并与第一定位柱31紧密接触,按钮复位弹簧8下端与按钮容置槽7底部接触;按钮复位弹簧8套接在推杆9外面;推杆9上端与第一定位柱31连接。
按钮3的侧面上设有限位凸块32,按钮容置槽7的侧壁上设有上下走向的限位槽14,限位凸块32处于限位槽14中,限位卡槽14顶部封闭(限位卡槽14顶部封闭的部位,可阻挡限位凸块32继续上升)。限位凸块32通常设有两个以上(如三个),限位槽14与限位凸块32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配合。通过设置限位凸块32和限位槽14,可防止按钮3从按钮容置槽7顶部开口脱离,而且可引导按钮3平稳升降。
上卡接部件复位弹簧12为压缩弹簧,上卡接部件复位弹簧12上端与横向承压部52的下侧面连接或接触,上卡接部件复位弹簧12下端与锅盖2连接或接触。本实施例中,横向承压部52的下侧面设有第二定位柱54,上卡接部件复位弹簧12上端套接在第二定位柱54上并与第二定位柱54紧密接触;锅盖2上设有第三定位柱15,第三定位柱15处在第二定位柱54下方,上卡接部件复位弹簧12下端套接在第三定位柱15上并与第三定位柱15紧密接触。
下卡接块41的上侧面42为自内至外逐渐向下倾斜的导向斜面。在进行合盖动作时,上卡接块53与下卡接块41的导向斜面接触后沿着导向斜面向下移动,从而能够顺利越过下卡接块41并到达下卡接块41下侧,在上卡接部件复位弹簧12的辅助下顺利完成卡接。
下卡接块41的下侧面43为水平面,上卡接块53的上侧面为平面;上卡接块53与下卡接块41卡接时,上卡接块53的上侧面与下卡接块41的下侧面43贴合。
本实施例的开盖结构还包括设于锅体1顶部的防自锁挡块16、防自锁挡块导引槽17和防自锁挡块复位弹簧18,防自锁挡块复位弹簧18为压缩弹簧,防自锁挡块导引槽17上下走向,防自锁挡块16安装在防自锁挡块导引槽17中并且能够沿防自锁挡块导引槽17上下移动,防自锁挡块复位弹簧18处于防自锁挡块导引槽17中,防自锁挡块复位弹簧18下端与防自锁挡块导引槽17底部连接或接触,防自锁挡块复位弹簧18上端与防自锁挡块16下端连接或接触;防自锁挡块16处在下卡接块41的正下方,防自锁挡块16顶面的内侧部分能够与下卡接块41配合,防自锁挡块16顶面的外侧部分处在下卡接块41的外侧。本实施例中,防自锁挡块16底部设有第四定位柱19,防自锁挡块复位弹簧18上端套接在第四定位柱19上并与第四定位柱19紧密接触,防自锁挡块复位弹簧18下端与防自锁挡块导引槽17底部接触。
下面简述一下本开盖结构的工作原理:
参考图1和图2,电饭锅处于合盖状态时,上卡接块53与下卡接块41卡接配合(上卡接块53处于下卡接块41下侧),上卡接部件复位弹簧12对横向承压部52施加向上作用力,使横向承压部52具有绕销轴11向上摆动趋势(此时卡钩51下端具有绕销轴11向内摆动的趋势),卡钩51紧靠下卡接部件41,使上卡接块53稳定地与下卡接块41保持卡接,从而使电饭锅保持合盖状态。电饭锅处于合盖状态时,上卡接块53处在下卡接块41与防自锁挡块16之间,防自锁挡块复位弹簧18受压缩。
参考图3,当需要开盖时,向下按压按钮3,按钮3通过推杆9推动横向承压部52,横向承压部52绕销轴11向下摆动,同时卡钩51绕销轴11向外摆动,上卡接块53与下卡接块41相互脱离,即可实现开盖操作;此时防自锁挡块16在防自锁挡块复位弹簧18的作用下上升,防自锁挡块16顶面的内侧部分与下卡接块41紧密接触,从而避免松开按钮3时,锅盖2来不及向上翻转而使上卡接块53与下卡接块41重新卡接的情况出现,即起到防自锁作用,确保顺利开盖。随后松开按钮3,此时按钮复位弹簧8向上推动按钮3,使按钮3自动上升复位,由于按钮复位弹簧8的作用,使得按钮3不会出现松动的情况,同时,在上卡接部件复位弹簧12的作用下,横向承压部52绕销轴11向上摆动(此时卡钩51绕销轴11向内摆动),横向承压部52回复至能够与推杆9配合的位置。
参考图4,当需要合盖时,将锅盖2向下翻转,当锅盖2靠近锅体1顶部时,向下按压锅盖2,上卡接块53先接触到防自锁挡块16顶面的外侧部分。随后上卡接块53推动防自锁挡块16下降,使防自锁挡块16与下卡接块41之间具有供上卡接块53进入的间隙,随后上卡接块53越过下卡接块41并到达下卡接块41下侧,在上卡接部件复位弹簧12的辅助下,上卡接块53与下卡接块41重新卡接配合,回复至图1和图2所示的状态。

Claims (10)

1.一种电饭锅的开盖结构,包括按钮和卡接机构,卡接机构包括设于锅体顶部的下卡接部件和设于锅盖上的上卡接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开盖结构还包括设于锅盖上的按钮安装座,按钮安装座上设有按钮容置槽,按钮容置槽顶部具有开口,按钮安装在按钮容置槽中,按钮与按钮容置槽底部之间设有按钮复位弹簧,按钮底部设有推杆,按钮容置槽底部设有供推杆穿过的推杆通孔;上卡接部件包括卡钩和横向承压部,卡钩上端与锅盖铰接,卡钩下端设有上卡接块,横向承压部外端与卡钩上端固定连接,横向承压部的上侧面与推杆下端配合;下卡接部件顶部设有与上卡接块卡接配合的下卡接块;所述卡接机构还包括能够使横向承压部具有向上摆动趋势的上卡接部件复位弹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饭锅的开盖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按钮复位弹簧为压缩弹簧,按钮复位弹簧上端与按钮底部连接或接触,按钮复位弹簧下端与按钮容置槽底部连接或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饭锅的开盖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按钮底部设有第一定位柱,按钮复位弹簧上端套接在第一定位柱上并与第一定位柱紧密接触,按钮复位弹簧下端与按钮容置槽底部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饭锅的开盖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推杆上端与第一定位柱连接;按钮复位弹簧套接在推杆外面。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电饭锅的开盖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按钮的侧面上设有限位凸块,按钮容置槽的侧壁上设有上下走向的限位槽,限位凸块处于限位槽中,限位卡槽顶部封闭。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电饭锅的开盖结构,其特征是:所述上卡接部件复位弹簧为压缩弹簧,上卡接部件复位弹簧上端与横向承压部的下侧面连接或接触,上卡接部件复位弹簧下端与锅盖连接或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饭锅的开盖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横向承压部的下侧面设有第二定位柱,上卡接部件复位弹簧上端套接在第二定位柱上并与第二定位柱紧密接触;锅盖上设有第三定位柱,第三定位柱处在第二定位柱下方,上卡接部件复位弹簧下端套接在第三定位柱上并与第三定位柱紧密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电饭锅的开盖结构,其特征是:所述下卡接块的上侧面为自内至外逐渐向下倾斜的导向斜面。
9.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电饭锅的开盖结构,其特征是:所述下卡接块的下侧面为水平面,上卡接块的上侧面为平面;上卡接块与下卡接块卡接时,上卡接块的上侧面与下卡接块的下侧面贴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电饭锅的开盖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开盖结构还包括设于锅体顶部的防自锁挡块、防自锁挡块导引槽和防自锁挡块复位弹簧,防自锁挡块复位弹簧为压缩弹簧,防自锁挡块导引槽上下走向,防自锁挡块安装在防自锁挡块导引槽中并且能够沿防自锁挡块导引槽上下移动,防自锁挡块复位弹簧处于防自锁挡块导引槽中,防自锁挡块复位弹簧下端与防自锁挡块导引槽底部连接或接触,防自锁挡块复位弹簧上端与防自锁挡块下端连接或接触;防自锁挡块处在下卡接块的正下方,防自锁挡块顶面的内侧部分能够与下卡接块配合,防自锁挡块顶面的外侧部分处在下卡接块的外侧。
CN201921736744.4U 2019-10-16 2019-10-16 一种电饭锅的开盖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0934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36744.4U CN211093477U (zh) 2019-10-16 2019-10-16 一种电饭锅的开盖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36744.4U CN211093477U (zh) 2019-10-16 2019-10-16 一种电饭锅的开盖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093477U true CN211093477U (zh) 2020-07-28

Family

ID=717172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736744.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093477U (zh) 2019-10-16 2019-10-16 一种电饭锅的开盖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0934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74602B (zh) 一种压力锅
CN103181723B (zh) 防止内盖漏装的电压力锅
CN211093477U (zh) 一种电饭锅的开盖结构
CN211270009U (zh) 一种开盖组件及烹饪器具
CN201602609U (zh) 一种适用于电压力锅限压阀闭合的装置
CN203263034U (zh) 防止内盖漏装的电压力锅
CN202820908U (zh) 一种具有限压阀复位功能的压力锅锅盖组件及压力锅
CN210446789U (zh) 一种防尘水壶盖
CN204889684U (zh) 盖体组件及具有其的电饭煲
CN211242829U (zh) 卡钳式压力烹饪器具
CN211609226U (zh) 方便排气的卡钳式电压力锅
CN209789384U (zh) 一种杯盖
CN201019520Y (zh) 电压力锅的锅盖自锁装置
JP6647002B2 (ja) 蓋付き調理釜
CN208598187U (zh) 一种锅具开盖辅助装置
CN115474836B (zh) 一种烹饪器具防误开盖结构和烹饪器具
CN210446796U (zh) 一种安全型料理机
CN201551151U (zh) 用于电压力锅的限压阀常排式结构
CN217118084U (zh) 一种吸管杯的防喷构件
CN214631697U (zh) 一种防尘壶盖
CN214017112U (zh) 一种电热水壶用温控器
CN211408571U (zh) 烹饪器具
CN220256269U (zh) 盖体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9125983U (zh) 使用可靠的压力烹饪器具
CN204467838U (zh) 电炊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72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