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93073A - 防溢液装置及灶具 - Google Patents

防溢液装置及灶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93073A
CN110793073A CN201911093416.1A CN201911093416A CN110793073A CN 110793073 A CN110793073 A CN 110793073A CN 201911093416 A CN201911093416 A CN 201911093416A CN 110793073 A CN110793073 A CN 1107930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liquid
communicating pipe
pipe
v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09341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793073B (zh
Inventor
苏慧玲
郑军妹
俞瑜
严力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09341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793073B/zh
Publication of CN1107930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930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7930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930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15/00Details
    • F24C15/14Spillage trays or groo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3/00Stoves or ranges for gaseous fuels
    • F24C3/08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burners
    • F24C3/085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burners on rang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溢液装置及灶具,防溢液装置包括导流部及本体;导流部具有通孔,本体包括连通管及储液室,连通管的上端与导流部的底面相连接并形成有通气孔,通气孔与通孔相连通,连通管的下端与储液室的顶部相连接,通孔位于连通管的正上方;储液室设置在通气管道的外部,储液室上设有排液孔,通气管道的底部设有安装孔,连通管密封穿过安装孔,且连通管能够在安装孔上沿安装孔的轴向上下移动,并具有正常状态与排液状态;在正常状态时,排液孔密封抵靠于通气管道的外表面;在排液状态时,排液孔与通气管道之间具有间隙,以使储液室内的液体被排出。本发明的防溢液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可靠。

Description

防溢液装置及灶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烧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溢液装置及灶具。
背景技术
目前,灶具一般包括基座、混气室,混气室设置在基座的上方。燃料气体先进入基座内的燃气管,再向上进入混气室的燃气通道,在混气室顶部的出口设有火盖,燃料气体穿过火盖上的火孔后开始燃烧。
在灶具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溢液现象,从锅内溢出的液体可能会经火盖进入混气室,如果溢出的液体太多,则可能会堵塞燃气通道,从而会导致灶具无法正常着火使用,更严重的,溢出的液体可能会造成燃气泄漏,进而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燃气通道易被溢液堵塞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防溢液装置及灶具。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防溢液装置,其应用于通气管道,其特点在于,所述防溢液装置包括导流部及本体;所述导流部具有通孔,所述本体包括连通管及储液室,所述连通管的上端与所述导流部的底面相连接并形成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与所述通孔相连通,所述连通管的下端与所述储液室的顶部相连接,所述通孔位于所述连通管的正上方;所述储液室设置在所述通气管道的外部,所述储液室上设有排液孔,所述通气管道的底部设有安装孔,所述连通管密封穿过所述安装孔,且所述连通管能够在所述安装孔上沿所述安装孔的轴向上下移动,并具有正常状态与排液状态;在所述正常状态时,所述排液孔密封抵靠于所述通气管道的外表面;在所述排液状态时,所述排液孔与所述通气管道之间具有间隙,以使所述储液室内的液体被排出。
在本方案中,通过采用以上结构,利用导流部收集液体,利用连通管将液体输送至储液室,通过将防溢液装置安装在通气管道内的安装孔,使得气体能够经通气孔进入防溢液装置的内部,再经通孔流出所述防溢液装置,也使得液体能够自通孔及连通管进入储液室。通过将连通管沿安装孔的轴向上下移动,使得防溢液装置能够在正常状态及排液状态之间切换,当防溢液装置沿安装孔的轴向向上运动至最高点时,防溢液装置处于正常状态,储液室的顶面与通气管道的底面密闭贴合,排液孔被通气管道的底面封堵,通气管道内的气体自防溢液装置的外部经通气孔进入防溢液装置内,再经导流部的通孔离开防溢液装置,通气管道内的液体经导流部的通孔及连通管进入储液室;当防溢液装置沿安装孔的轴向自最高点向下运动时,防溢液装置处于排液状态,储液室的顶面与通气管道的底面相分离,排液孔被打开,液体自排液孔排出,防溢液装置处于排液状态。本方案的防溢液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可靠。
较佳地,所述防溢液装置还包括动力部,所述动力部作用于所述本体,以使所述连通管沿所述安装孔的轴向上下运动。
在本方案中,通过采用以上结构,利用动力部,使得本体能够高效、快速的沿安装孔上下运动,从而使防溢液装置快速的完成正常状态及排液状态的切换,在保证通气管道畅通的前提下,有利于快速地排出液体。
较佳地,所述动力部包括弹性体,所述弹性体的下端抵接于所述通气管道的内侧面,所述弹性体的上端与所述连通管相连接。
在本方案中,通过采用以上结构,通过将动力部设计为弹性体,并将弹性体的下端抵接于通气管道的内侧面,弹性体的上端与连通管相连接,有利于简化动力部的设计形式,有利于简化防溢液装置的结构形式。
较佳地,所述连通管设有台阶,所述台阶凸出于所述连通管的外侧面,所述弹性体的上端抵接于所述台阶的下侧面。
在本方案中,通过采用以上结构,通过在连通管的外侧面设置台阶,使得弹性体的上端能够抵接于台阶的下侧面,有利于简化弹性体的安装形式,有利于简化防溢液装置的结构形式,也有利于提高防溢液装置安装的灵活性。
较佳地,所述弹性体为弹簧,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本体的外侧,所述弹簧的上端抵接于所述台阶的底面,所述弹簧的下端抵接于所述通气管道的底部的内侧面。
在本方案中,通过采用以上结构,通过将弹簧套设在本体的外侧,并将弹簧的上端抵接于台阶的底面,弹簧的下端抵接于通气管道的底部的内侧面,有利于提高弹簧的稳定性,进而有利于提高防溢液装置的可靠性。
较佳地,所述导流部包括底板及侧壁,所述通孔设置在所述底板的中心区域,所述侧壁的横截面的形状为圆形,所述侧壁自所述底板的外边缘向上延伸;和/或,所述导流部的外壁与所述通气管道的内壁密闭贴合。
在本方案中,通过采用以上结构,利用导流部的侧壁及底板,有利于扩大液体的收集区域;通过将侧壁的外侧面与通气管道的内壁设计为密闭贴合,有利于更好地收集液体。
较佳地,所述通气孔设置在所述连通管的上部;和/或,所述通气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通气孔均匀间隔地设置在所述连通管的上部;和/或,所述连通管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连通管的内径大于所述通孔的直径。
在本方案中,通过采用以上结构,通过将通气孔设置在连通管的上部,有利于气体顺利的进出防溢液装置,也使得防溢液装置能够容纳更多的液体,进而有利于避免液体堵塞通气孔。通过设置多个通气孔,有利于提高气体通过防溢液装置的速度,通过将多个通气孔均匀间隔地设置在连通管的上部,有利于提高连通管的受力的均匀性,有利于提高连通管的稳定性。通过将连通管的内径设计为大于通孔的直径,使得连通管能够及时的将通孔流入的液体导流至储液室,有利于避免连通管被流入的液体堵塞,有利于提高防溢液装置的安全性及可靠性。
较佳地,所述连通管设置在所述储液室的顶部的中心区域,所述储液室的顶部自所述连通管与所述储液室的相交线沿连通管的径向向外延伸,以形成延伸部,所述排液孔设置在所述延伸部;和/或,所述排液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排液孔均匀间隔地设置在所述储液室的顶部。
在本方案中,通过采用以上结构,通过将连通管设置在储液室的顶部的中心区域,有利于液体流入储液室后及时的散开,进而有利于及时的将液体排至排液孔。通过设置延伸部,有利于提高储液室的容积,进而能够储存更多的液体,有利于提高防溢液装置的安全性及可靠性。通过将多个排液孔均匀间隔地设置延伸部,有利于提高液体流出排液孔的速度,也有利于提高储液室的强度,进而有利于提高防溢液装置的安全性及可靠性。
较佳地,所述连通管的内部及所述储液室的内部相连通,以形成储液腔,所述储液腔用于临时储存液体。
在本方案中,通过采用以上结构,将连通管与储液室的内部相连通而形成储液腔,该储液腔有利于提高液体的储量,进而有利于提高防溢液装置的安全性及可靠性。
一种灶具,其特点在于,所述灶具包括如上所述的防溢液装置。
在本方案中,通过采用以上结构,通过在灶具内设置防溢液装置,有利于避免液体堵塞灶具的燃气通道,有利于避免因溢液造成燃气泄漏的问题,有利于提高灶具的安全性及可靠性。
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发明各较佳实例。
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本发明通过利用导流部收集液体,利用连通管将液体输送至储液室,通过将防溢液装置安装在通气管道内的安装孔,使得气体能够经通气孔进入防溢液装置的内部,再经通孔流出所述防溢液装置,也使得液体能够自通孔及连通管进入储液室。通过将连通管沿安装孔的轴向上下移动,使得防溢液装置能够在正常状态及排液状态之间切换,当防溢液装置沿安装孔的轴向向上运动至最高点时,防溢液装置处于正常状态,储液室的顶面与通气管道的底面密闭贴合,排液孔被通气管道的底面封堵,通气管道内的气体自防溢液装置的外部经通气孔进入防溢液装置内,再经导流部的通孔离开防溢液装置,通气管道内的液体经导流部的通孔及连通管进入储液室;当防溢液装置沿安装孔的轴向自最高点向下运动时,防溢液装置处于排液状态,储液室的顶面与通气管道的底面相分离,排液孔被打开,液体自排液孔排出,防溢液装置处于排液状态。本发明的防溢液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防溢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防溢液装置的排液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防溢液装置的导流部及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灶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灶具的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防溢液装置 100
通气管道 10
安装孔 11
导流部 20
通孔 21
底板 22
侧壁 23
本体 30
连通管 31
通气孔 32
储液室 33
排液孔 34
台阶 35
弹簧 40
灶具 500
基座 51
燃气管 52
混气室 53
火盖 5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发明,但并不因此将本发明限制在实施例的范围之中。
实施例1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防溢液装置100,其应用于通气管道10,防溢液装置100包括导流部20及本体30;导流部20具有通孔21,本体30包括连通管31及储液室33,连通管31的上端与导流部20的底面相连接并形成有通气孔32,通气孔32与通孔21相连通,连通管31的下端与储液室33的顶部相连接,通孔21位于连通管31的正上方;储液室33设置在通气管道10的外部,储液室33上设有排液孔34,通气管道10的底部设有安装孔11,连通管31密封穿过安装孔11,且连通管31能够在安装孔11上沿安装孔11的轴向上下移动,并具有正常状态与排液状态;在正常状态时,排液孔34密封抵靠于通气管道10的外表面;在排液状态时,排液孔34与通气管道10之间具有间隙,以使储液室33内的液体被排出。本实施例利用导流部20收集液体,利用连通管31将液体输送至储液室33,通过将防溢液装置100安装在通气管道10内的安装孔11,使得气体能够经通气孔32进入防溢液装置100的内部,再经通孔21流出防溢液装置100,也使得液体能够自通孔21及连通管31进入储液室33。通过将连通管31沿安装孔11的轴向上下移动,使得防溢液装置100能够在正常状态及排液状态之间切换,当防溢液装置100沿安装孔11的轴向向上运动至最高点时,防溢液装置100处于正常状态,储液室33的顶面与通气管道10的底面密闭贴合,排液孔34被通气管道10的底面封堵,通气管道10内的气体自防溢液装置100的外部经通气孔32进入防溢液装置100内,再经导流部20的通孔21离开防溢液装置100,通气管道10内的液体经导流部20的通孔21及连通管31进入储液室33;当防溢液装置100沿安装孔11的轴向自最高点向下运动时,防溢液装置100处于排液状态,储液室33的顶面与通气管道10的底面相分离,排液孔34被打开,液体自排液孔34排出,防溢液装置100处于排液状态。本实施例的防溢液装置100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可靠。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防溢液装置100还可以包括动力部,动力部作用于本体30,以使连通管31沿安装孔11的轴向上下运动。本实施例利用动力部,使得本体30能够高效、快速的沿安装孔11上下运动,从而使防溢液装置100快速的完成正常状态及排液状态的切换,在保证通气管道10畅通的前提下,有利于快速地排出液体。作为一种较佳地实施方式,动力部还可以包括弹性体,弹性体的下端抵接于通气管道10的内侧面,弹性体的上端与连通管31相连接。本实施例通过将动力部设计为弹性体,并将弹性体的下端抵接于通气管道10的内侧面,弹性体的上端与连通管31相连接,有利于简化动力部的设计形式,有利于简化防溢液装置100的结构形式。在其他实施例中,动力部还可以采用包括直线驱动器、气缸或者电机等等的设计形式,均能达到相应的技术效果。
为了便于动力部安装,连通管31还可以设有台阶35,台阶35凸出于连通管31的外侧面,弹性体的上端抵接于台阶35的下侧面。本实施例通过在连通管31的外侧面设置台阶35,使得弹性体的上端能够抵接于台阶35的下侧面,有利于简化弹性体的安装形式,有利于简化防溢液装置100的结构形式,也有利于提高防溢液装置100安装的灵活性。
作为一种具体地实施方式,弹性体还可以为弹簧40,弹簧40套设于本体30的外侧,弹簧40的上端抵接于台阶35的底面,弹簧40的下端抵接于通气管道10的底部的内侧面。本实施例通过将弹簧40套设在本体30的外侧,并将弹簧40的上端抵接于台阶35的底面,弹簧40的下端抵接于通气管道10的底部的内侧面,有利于提高弹簧40的稳定性,进而有利于提高防溢液装置100的可靠性。
为了便于收集液体,导流部20还可以包括底板22及侧壁23,通孔21设置在底板22的中心区域,侧壁23的横截面的形状为圆形,侧壁23自底板22的外边缘向上延伸。本实施例利用导流部20的侧壁23及底板22,有利于扩大液体的收集区域。进一步优选地,导流部20的外壁与通气管道10的内壁还可以设计为密闭贴合。本实施例通过将侧壁23的外侧面与通气管道10的内壁设计为密闭贴合,有利于更好地收集液体。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通气孔32还可以设置在连通管31的上部。本实施例通过将通气孔32设置在连通管31的上部,有利于气体顺利的进出防溢液装置100,也使得防溢液装置100能够容纳更多的液体,进而有利于避免液体堵塞通气孔32。
作为一种优选地实施方式,通气孔32的数量还可以设计为多个,多个通气孔32均匀间隔地设置在连通管31的上部;通过设置多个通气孔32,有利于提高气体通过防溢液装置100的速度,通过将多个通气孔32均匀间隔地设置在连通管31的上部,有利于提高连通管31的受力的均匀性,有利于提高连通管31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连通管31的横截面还可以设计为圆形,连通管31的内径还可以大于通孔21的直径。通过将连通管31的内径设计为大于通孔21的直径,使得连通管31能够及时的将通孔21流入的液体导流至储液室33,有利于避免连通管31被流入的液体堵塞,有利于提高防溢液装置100的安全性及可靠性。
作为一种具体地实施方式,连通管31设置在储液室33的顶部的中心区域,储液室33的顶部自连通管31与储液室33的相交线沿连通管31的径向向外延伸,以形成延伸部,排液孔34设置在延伸部。本实施例通过将连通管31设置在储液室33的顶部的中心区域,有利于液体流入储液室33后及时的散开,进而有利于及时的将液体排至排液孔34。通过设置延伸部,有利于提高储液室33的容积,进而能够储存更多的液体,有利于提高防溢液装置100的安全性及可靠性。;进一步优选地,排液孔34的数量还可以设计为多个,多个排液孔34均匀间隔地设置在储液室33的顶部。通过将多个排液孔34均匀间隔地设置延伸部,有利于提高液体流出排液孔34的速度,也有利于提高储液室33的强度,进而有利于提高防溢液装置100的安全性及可靠性。
为了便于储存液体,连通管31的内部及储液室33的内部相连通,以形成储液腔,储液腔用于临时储存液体。本实施例将连通管31与储液室33的内部相连通而形成储液腔,该储液腔有利于提高液体的储量,进而有利于提高防溢液装置100的安全性及可靠性。在其他实施例中,图2所示的导流部20及本体30还可以采用整体式结构,该整体式结构的材质可以优选橡胶。在其他实施例中,图2所示的本体30也可以采用分体结构,比如采用上下分体,将连通管31和通气孔32设计为一体结构,将储液室33和排液孔34设计为一体结构。
作为一种具体地实施方式,分别如图1-图3所示,图1中的防溢液装置100处于正常状态,图2中的防溢液装置100处于排液状态。
在图1所示的正常状态下,通气管道10内的液体自上向下流动,该液体可以被导流部20收集,并自通孔21进入连通管31,最后流入储液室33。弹簧40的上端与台阶35相抵接,弹簧40的下端与通气管道10的内壁相抵接,在正常状态下,弹簧40可以处于压缩状态,在弹簧40的弹力的作用下,本体30具有向上运动的趋势,储液室33的顶面与通气管道10的底面相贴合,排液孔34被通气管道10封闭。通气管道10内的气体可以自通气孔32进入防溢液装置100,并继续向上流动经通孔21离开防溢液装置100,然后气体继续向上流动。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通气管道10内的气体的流动方向也可以自上向下。
随着储液室33内液体逐渐增多,在液体重力的作用下,弹簧40受到的压力也逐渐增加,本体30向上运动的趋势逐渐减小,储液室33的顶面与通气管道10的底面的贴合度也逐渐减小,当液体的量达到预设值时,本体30向上运动的趋势减小到0,此时,液体没过储液室33的顶面,如果再有液体进入,则弹簧40被液体的重力再次压缩,本体30开始向下运动,也就是连通管31沿着安装孔11向下滑动,储液室33的顶面与通气管道10的底面相分离,从而排液孔34露出,如图2所示,储液室33内的液体能够自排液孔34流出防溢液装置100,此时防溢液装置100处于排液状态。本实施例在不影响通气管道10内气体流动的前提下,巧妙的实现了通气管道10内液体的排放。
当然,随着液体流出储液室33,在弹簧40的弹力的作用下,本体30开始向上运动,也就是连通管31沿着安装孔11向上滑动,储液室33的顶面与通气管道10的底面再次密闭贴合,从而排液孔34被封堵。此时防溢液装置100再次处于正常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预设值可以根据储液腔的容积、弹簧40的参数等具体设定。保证排液状态时,液体一直是没过储液室33顶面,保证气密性。
为了进一步确保气密性,本体30外也可以设置一个密封套筒,贴合通气管道和本体30,本体30在密封套筒内滑动。
实施例2
如图4及图5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灶具500,灶具500包括如实施例1的防溢液装置100。为便于说明,本实施例继续采用实施例1中的附图标记。本实施例通过在灶具500内设置防溢液装置100,有利于避免液体堵塞灶具500的燃气通道,有利于避免因溢液造成燃气泄漏的问题,有利于提高灶具500的安全性及可靠性。
作为一种具体地实施方式,如图5所示,灶具500包括基座51及混气室53,基座51的燃气管52与混气室53相连通,燃气管52的底部设有安装孔11,连通管31嵌设于安装孔11内;防溢液装置100能够沿安装孔11的轴向移动。火盖54设置在混气室53的上端。
当防溢液装置100沿安装孔11的轴向向上运动至最高点时,储液室33的顶面与燃气管52的底部密闭贴合,排液孔34被燃气管52的底面封堵,防溢液装置100处于正常状态;燃气管52内的气体能够自通气孔32进入防溢液装置100,再经通孔21流出防溢液装置100,进而进入混气室53,然后继续向上流动,经火盖54后开始燃烧。
当防溢液装置100沿安装孔11的轴向自最高点向下运动时,储液室33的顶面与燃气管52的底面相分离,排液孔34被打开,液体自排液孔34排出,防溢液装置100处于排液状态。
为了提高气密性,导流部20的外侧面还可以至少与混气室53的内侧面及燃气管52的内侧面中的一个相贴合。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防溢液装置,其应用于通气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溢液装置包括导流部及本体;
所述导流部具有通孔,所述本体包括连通管及储液室,所述连通管的上端与所述导流部的底面相连接并形成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与所述通孔相连通,所述连通管的下端与所述储液室的顶部相连接,所述通孔位于所述连通管的正上方;
所述储液室设置在所述通气管道的外部,所述储液室上设有排液孔,
所述通气管道的底部设有安装孔,所述连通管密封穿过所述安装孔,且所述连通管能够在所述安装孔上沿所述安装孔的轴向上下移动,并具有正常状态与排液状态;
在所述正常状态时,所述排液孔密封抵靠于所述通气管道的外表面;
在所述排液状态时,所述排液孔与所述通气管道之间具有间隙,以使所述储液室内的液体被排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溢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溢液装置还包括动力部,所述动力部作用于所述本体,以使所述连通管沿所述安装孔的轴向上下运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溢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部包括弹性体,所述弹性体的下端抵接于所述通气管道的内侧面,所述弹性体的上端与所述连通管相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溢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管设有台阶,所述台阶凸出于所述连通管的外侧面,所述弹性体的上端抵接于所述台阶的下侧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溢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为弹簧,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本体的外侧,所述弹簧的上端抵接于所述台阶的底面,所述弹簧的下端抵接于所述通气管道的底部的内侧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溢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部包括底板及侧壁,所述通孔设置在所述底板的中心区域,所述侧壁的横截面的形状为圆形,所述侧壁自所述底板的外边缘向上延伸;
和/或,所述导流部的外壁与所述通气管道的内壁密闭贴合。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溢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孔设置在所述连通管的上部;
和/或,所述通气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通气孔均匀间隔地设置在所述连通管的上部;
和/或,所述连通管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连通管的内径大于所述通孔的直径。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溢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管设置在所述储液室的顶部的中心区域,所述储液室的顶部自所述连通管与所述储液室的相交线沿连通管的径向向外延伸,以形成延伸部,所述排液孔设置在所述延伸部;
和/或,所述排液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排液孔均匀间隔地设置在所述储液室的顶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溢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管的内部及所述储液室的内部相连通,以形成储液腔,所述储液腔用于临时储存液体。
10.一种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灶具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防溢液装置。
CN201911093416.1A 2019-11-11 2019-11-11 防溢液装置及灶具 Active CN11079307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93416.1A CN110793073B (zh) 2019-11-11 2019-11-11 防溢液装置及灶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93416.1A CN110793073B (zh) 2019-11-11 2019-11-11 防溢液装置及灶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93073A true CN110793073A (zh) 2020-02-14
CN110793073B CN110793073B (zh) 2021-03-05

Family

ID=694437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93416.1A Active CN110793073B (zh) 2019-11-11 2019-11-11 防溢液装置及灶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79307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50784A (zh) * 2020-04-29 2020-08-18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防溢液燃烧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893435Y (zh) * 2006-05-26 2007-04-25 中山华帝燃具股份有限公司 防漏液的燃烧器
CN201007481Y (zh) * 2007-02-12 2008-01-16 周建基 易清洁的燃烧器
CN201875753U (zh) * 2010-10-26 2011-06-22 张跃虎 一种防淹燃气灶具
CN203431953U (zh) * 2013-05-31 2014-02-12 中山市艾普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燃气灶具的接液盘和锅支架组件
CN204187626U (zh) * 2014-11-07 2015-03-04 青岛瑞迪燃气具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燃气预混装置及燃气灶
CN108036367A (zh) * 2017-12-07 2018-05-15 湖北中瑞天恒节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带保护功能的节能灶
CN208269219U (zh) * 2018-06-01 2018-12-21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加热器具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893435Y (zh) * 2006-05-26 2007-04-25 中山华帝燃具股份有限公司 防漏液的燃烧器
CN201007481Y (zh) * 2007-02-12 2008-01-16 周建基 易清洁的燃烧器
CN201875753U (zh) * 2010-10-26 2011-06-22 张跃虎 一种防淹燃气灶具
CN203431953U (zh) * 2013-05-31 2014-02-12 中山市艾普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燃气灶具的接液盘和锅支架组件
CN204187626U (zh) * 2014-11-07 2015-03-04 青岛瑞迪燃气具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燃气预混装置及燃气灶
CN108036367A (zh) * 2017-12-07 2018-05-15 湖北中瑞天恒节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带保护功能的节能灶
CN208269219U (zh) * 2018-06-01 2018-12-21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加热器具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50784A (zh) * 2020-04-29 2020-08-18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防溢液燃烧器
CN111550784B (zh) * 2020-04-29 2021-07-02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防溢液燃烧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93073B (zh) 2021-03-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93073B (zh) 防溢液装置及灶具
CN104033648A (zh) 一种进水阀的防止大漏水装置
WO2018095270A1 (zh) 一种具有泄水结构的洗衣机控制盘座及洗衣机
CN110906029B (zh) 用于热水器的换向阀、混水装置和热水器
CN112762222B (zh) 一种浮球式排水阀
CN208777404U (zh) 一种防臭马桶
CN109373460B (zh) 空调器
CN209857209U (zh) 空调的水箱组件和具有其的加湿器组件、空调器
CN111188390A (zh) 一种提高溢流能力及加快排水阀排速的溢流装置
CN102085401B (zh) 防挤压点滴输液安全控制装置
CN210562487U (zh) 一种压力式冲水系统的出水盒及应用该出水盒的坐便器
CN209326068U (zh) 空调器的接水盘组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3892687U (zh) 一种进水阀的防止大漏水装置
CN109577463B (zh) 一种二次开启重力封闭式地漏以及封闭式地漏系统
CN108613309B (zh) 一种加湿器
CN204049282U (zh) 一种豆浆机
CN110960169A (zh) 一种清洗机
JPS56143801A (en) Accumulator
KR20090129828A (ko) 이탈방지용 개폐밸브를 갖춘 팽창탱크를 포함하는 온수기및 이에 사용되는 온수기용 팽창탱크
JP4892298B2 (ja) 排水弁
CN211774277U (zh) 一种提高溢流能力及加快排水阀排速的溢流装置
CN212202171U (zh) 一种集滤器及发动机
CN210383630U (zh) 防溅加热饮水机
CN111888612A (zh) 自动注水加湿室结构改良
CN217090322U (zh) 一种防虹吸水路组件及使用其的蒸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