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50012B - 一种通风管的安装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风管的安装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50012B
CN111550012B CN202010356634.6A CN202010356634A CN111550012B CN 111550012 B CN111550012 B CN 111550012B CN 202010356634 A CN202010356634 A CN 202010356634A CN 111550012 B CN111550012 B CN 11155001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ntilation pipe
ventilation
channel
side template
operation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5663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50012A (zh
Inventor
田景杨
龙永焯
黎智坚
王志强
谭振烽
肖斯俊
周泽鹏
段世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Building Development &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Building Development &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Building Development & Constr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Building Development &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35663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50012B/zh
Publication of CN1115500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500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500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500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FFINISHING WORK ON BUILDINGS, e.g. STAIRS, FLOORS
    • E04F17/00Vertical ducts; Channels, e.g. for drainage
    • E04F17/04Air-ducts or air channe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1/00Laying or reclaiming pipes; Repairing or joining pipes on or under water
    • F16L1/024Laying or reclaiming pipes on land, e.g. above the ground
    • F16L1/0243Laying or reclaiming pipes on land, e.g. above the ground above ground
    • F16L1/0246Laying or reclaiming pipes on land, e.g. above the ground above ground at a certain height off the groun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1/00Laying or reclaiming pipes; Repairing or joining pipes on or under water
    • F16L1/024Laying or reclaiming pipes on land, e.g. above the ground
    • F16L1/06Accessories therefor, e.g. anchors
    • F16L1/09Accessories therefor, e.g. anchors for bringing two tubular members closer to each oth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Duct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风管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施工墙体形成风管通道,在风管通道的侧壁上预留操作孔;S2.将若干通风管节连接形成通风管段;S3.将该通风管段下放入风管通道中;S4.重复步骤S2、S3,并通过操作孔将上下相邻的两通风管段连通固定,直至最上方的通风管段的上端口位于风管通道的上端口处;S5.对各操作孔封模并将各操作孔浇筑封堵;S6.拆除浇筑时的外侧模板,完成通风管的安装。本发明的安装方法中,先施工通风管的墙体部分,后安装通风管,墙体的施工可和其它建筑结构的施工一同进行,便于工期安排,在房屋主体结构施工到封顶的时候或者中间某一层后短时间内该位置不会施工的时候,再施工安装通风管,这样不会干扰到正常工期。

Description

一种通风管的安装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风管的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在通风管的安装过程中,通常是先安装固定通风管,再在通风管的四面砌砖或者安装隔墙,以包围和保护通风管,如图1所示,四周的墙将中间的通风管包围。
然而,先施工通风管后施工墙体,不利于整体建筑施工的安排;由于通风管的长度不一致,等每次都安装风管,现场工期不等,难以规划。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风管的安装方法,其先围墙后安装通风管,便于工期管控和规划。
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通风管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施工墙体形成用于安装通风管的竖直的风管通道,在所述风管通道的侧壁上,由下往上每间隔一预设高度预留一组操作位,所述一组操作位包括分别设置在两相对侧壁上的操作孔;
S2.将若干通风管节依次首尾连接形成通风管段,所述通风管段的长度等于所述预设高度;
S3.将该通风管段下放入所述风管通道中;
S4.重复步骤S2、S3,并通过所述操作孔将上下相邻的两通风管段连通固定,直至最上方的通风管段的上端口位于所述风管通道的上端口处;
S5.在各所述操作孔的内外两侧安装模板,并将各所述操作孔浇筑封堵;
S6.拆除浇筑时的外侧模板,完成通风管的安装。
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步骤S2中,若干通风管节连接形成通风管段的步骤为:
S21.将一通风管节安装限位在风管通道的上端开口处,并且这一通风管节的上端口位于所述风管通道的上端口处;
S22.将另一通风管节吊装到风管通道的上端开口处将两通风管节上下连接;
S23.将连接好的通风管节一起下放并限位,使最上方的通风管节的上端口位于所述风管通道的上端口处;
S24.重复步骤S21至S23,直至连接好的通风管节的总长等于所述预设高度。
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风管通道的上端口设有第一限位件,各所述通风管节的外表面设有可与所述第一限位件配合定位的第二限位件;最上方的通风管节的第二限位件与所述第一限位件配合后,这一通风管节悬挂固定在风管通道中且通风管节的上端口位于所述风管通道的上端口处。
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步骤S3中,操作孔上可拆卸地设置了第三限位件,所述第三限位件可与所述第二限位件配合定位;通风管段放入风管通道后,通过第三限位和第二限位件的配合将通风管段悬挂。
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步骤S4中,上下相邻的两通风管段连通固定后,拆除对应的第三限位件。
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步骤S5中,模板包括内侧模板和外侧模板,所述内侧模板固定在所述操作孔的内端并将操作孔的内端封堵,所述外侧模板固定在所述操作孔的外端并封堵操作孔的外端下侧,外侧模板的上端形成人工浇筑口。
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侧模板和外侧模板之间设有支撑杆,支撑杆与内侧模板、外侧模板相垂直,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内侧模板和外侧模板相抵接,内侧模板、外侧模板在抵接除设有供支撑杆插入的定位盲孔;所述内侧模板和外侧模板之间还设有拉紧的牵引件,牵引件的两端分别与内侧模板、外侧模板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两通风管段通过管箍固定连接,所述操作孔的位置与所述管箍的锁紧位置相对应。
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预设高度为3至5层楼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中,先施工通风管的墙体部分,后安装通风管,墙体的施工可和其它建筑结构的施工一同进行,便于工期安排,在房屋主体结构施工到封顶的时候或者中间某一层后短时间内该位置不会施工的时候,再施工安装通风管,这样不会干扰到正常工期。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图1是风管通道的俯视图;
图2是通风管节连接为通风管段时的示意图;
图3是上下两通风管段连接在一起时的示意图;
图4是采用吊架吊装通风管段的示意图;
图5是管箍连接上下两节通风管节的示意图;
图6是管箍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第一限位件/第三限位件的示意图;
图8是在操作孔安装模板时的示意图;
图9是通风管安装完成后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墙体;11-风管通道;12-操作孔;
2-通风管;21-通风管段;221-通风管节;22-管箍;23-第二限位件;
3-第一限位件;31-横板;32-卡脚;
4-第三限位件;
51-内侧模板;52-外侧模板;53-支撑杆;54-牵拉件;55-定位盲孔;
6-混凝土;
7-吊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发明的目的、方案和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附图中各处使用的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如无特殊说明,当某一特征被称为“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它可以直接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也可以间接地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此外,本发明中所使用的上、下、左、右等描述仅仅是相对于附图中本发明各组成部分的相互位置关系来说的。
在本发明中,整个通风管2由多个通风管段21依次首尾连接而成,而每一个通风管段 21由多个通风管节221依次首尾连接而成。
参照图1至图9,一种通风管2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如图1所示,施工四面墙体1,四面墙体1框围起来形成用于竖直的井,该井即是用于安装通风管2的风管通道11。在所述风管通道11的侧壁上(即墙体1上)由下往上每间隔一预设高度预留一组操作位,所述一组操作位包括分别设置在两相对侧壁上的操作孔12。如果墙体1是预制墙体1,则在制作时需预留出操作孔12,不到万不得已,不到开凿操作孔12。操作孔12的作用是在后续安装通风管2时,作业人员可通过操作孔12将上下相邻的两个通风管段21连接固定,并且操作孔12还可以辅助限位通风管段21的位置,这一点在后续的步骤中有体现,在此不赘言。
S2.将若干通风管节221依次首尾连接形成通风管段21,所述通风管段21的长度等于所述预设高度。这样将通风管段21放入风管通道11中时,通风管段21的上端口可以恰好处在操作孔12处。
S3.将该通风管段21下放入所述风管通道11中;
S4.重复步骤S2、S3,并通过所述操作孔12将上下相邻的两通风管段21连通固定,直至最上方的通风管段21的上端口位于所述风管通道11的上端口处。由于通风管段21的上端口处在操作孔12处,通过操作孔12可以方便地将两个通风管段21进行连接。连接后,此时风管通道11中的通风管段21都连接在一起,共同形成了整个通风管2,到了这一步,通风管2的安装接近完成,后面只需要将操作孔12封堵起来就好。如图2和图3所示。
S5.在各所述操作孔12的内外两侧安装模板,并将各所述操作孔12浇筑封堵。
在步骤S5中,如图8所示,模板包括内侧模板51和外侧模板52,所述内侧模板51固定在所述操作孔12的内端并将操作孔12的内端封堵,所述外侧模板52固定在所述操作孔12的外端并封堵操作孔12的外端下侧,外侧模板52的上端形成人工浇筑口。
具体地,作业人员先通过胶粘的方式将内侧模板51和外侧模板52分别固定在操作孔12 的内外两侧,外侧模板52面积较大,能够完全封堵操作孔12的内端;内侧模板51的面积较小,主要是其高度较低,仅能够封堵操作孔12的外端下侧。
为了进一步固定好内侧模板51和外侧模板52,内侧模板51和外侧模板52的相对的一面上都对应设有定位盲孔55,所述内侧模板51和外侧模板52之间设有支撑杆53,支撑杆53与内侧模板51、外侧模板52相垂直,支撑杆53的两端分别与内侧模板51和外侧模板52 相抵接并插入定位盲孔55中;所述内侧模板51和外侧模板52之间还设有拉紧的牵引件,牵引件的两端分别与内侧模板51、外侧模板52固定连接。牵引件可以是铁丝,内侧模板51和外侧模板52都对应设有通孔,铁丝的一端连在钉子上,另一端从内侧模板51的内端穿过内侧模板51再穿过外侧模板52,通过铁丝将两模板之间拉紧抵住支撑杆53。支撑杆53可以采用钢筋。这样内侧模板51和外侧模板52固定后,作业人员通过外侧模板52处的人工浇筑口,采用人工浇筑的方法,浇筑混凝土6将操作孔12封上,支撑杆53、铁丝被浇筑在混凝土6 中。
S6.拆除浇筑时的外侧模板52,由于已经将操作孔12封堵上了,里面的内侧模板51无法去除,只需要拆除外侧模板52即可,内侧模板51在里面看不到不影响外观,同时又不会干扰到通风管2的正常工作,至此完成通风管2的安装。
步骤S2中,通风管节221形成通风管段21有多种方式。一个通风管节221的长度通常有2m左右,并且质量较轻,可两人协作搬台,因此,连接的时候可以放平在地面上,将多个通风管节221连接形成通风管段21,但是由于多个通风管节221连接起来后长度较长,需要的场地面积较大。或者采用搭架将多个通风管2竖直连接,但这种方式则需要装门的搭架,也不够方便。在本发明中,采用在风管通道11中吊装的方法来进行连接,这样可以不用专门搭接搭接和清空场地。
基于上述的安装方法,先施工通风管的墙体部分,后安装通风管,墙体的施工可和其它建筑结构的施工一同进行,便于工期安排,在房屋主体结构施工到封顶的时候或者中间某一层后短时间内该位置不会施工的时候,再施工安装通风管,这样不会干扰到正常工期。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步骤S2中,若干通风管节221连接形成通风管段21的步骤为:
S21.将一通风管节221安装限位在风管通道11的上端开口处,并且这一通风管节221的上端口位于所述风管通道11的上端口处。
如图2所示,通风管节221安装限位在风管通道11的上端开口处的具体方式为:所述风管通道11的上端口设有第一限位件3,各所述通风管节221的外表面设有可与所述第一限位件3配合定位的第二限位件23;最上方的通风管节221的第二限位件23与所述第一限位件3 配合后,这一通风管节221悬挂固定在风管通道11中且通风管节221的上端口位于所述风管通道11的上端口处。即通过第一限位件3和第二限位件23配合使通风管节221限位在风管通道11的上端开口处。
更具体地,如图7所示,第一限位件3包括横板31和横板31两端的卡脚32,两卡脚32之间的距离与风管通道11的壁厚相匹配,第一限位件3通过两个卡脚32卡装在风管通道11的上端开口处,横板31的一端稍稍伸入风管通道11中。第二限位件23为固定在通风管节221上的角铁,可架在横板31上。两侧都设置第一限位件3和第二限位件23,从而防止通风管节221之战掉落到风管通道11的底部。
S22.将另一通风管节221吊装到风管通道11的上端开口处采用管箍22将两通风管节221 上下连接;如图2、图4和图5所示。
S23.将连接好的通风管节221一起下放并限位,使最上方的通风管节221的上端口位于所述风管通道11的上端口处;即连接好一节通风管节221就往下放一节,避免通风管节221 超出风管通道11,不易操作。
S24.重复步骤S21至S23,直至连接好的通风管节221的总长等于所述预设高度。随着连接一节,下方一节,连接的通风管节221的长度达到预设高度后,完成了通风管段21的连接,再按照步骤S3的将通风管段21下放到风管通道11中,在下放通风管段21进入风管通道11前,可以在通风管段21的上端口上安装一个管箍22,以便后续方便两个通风管段21 之间的连接,如图2所示。
同样地,为了后续通风管段21连接过程中通风管段21下落位置不确定,步骤S3中,操作孔12上可拆卸地设置了第三限位件4,所述第三限位件4可与所述第二限位件23配合定位;通风管段21放入风管通道11后,通过第三限位和第二限位件23的配合将通风管段21 悬挂。第三限位件4和第一限位件3的结构相同,同样和第二限位件23一起配合起到限位作用。
步骤S4中,上下相邻的两通风管段21连通固定后,拆除对应的第三限位件4。既然已经连接固定了,就不用再进行限位,拆除后也方便进行固定模板和浇筑。
如上所述,两通风管段21通过管箍22固定连接,所述操作孔12的位置与所述管箍22 的锁紧位置相对应。
所述预设高度为3至5层楼高,这种方式预留的操作孔12相对较少,比较经济。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通风管节221、通风管段21吊装时可采用吊机、吊架7进行吊装,如图4所示。
本发明所述的通风管的安装方法的其它内容参见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故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通风管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施工墙体形成用于安装通风管的竖直的风管通道,在所述风管通道的侧壁上,由下往上每间隔一预设高度预留一组操作位,所述一组操作位包括分别设置在两相对侧壁上的操作孔,所述预设高度为3至5层楼高;
S2.将若干通风管节依次首尾连接形成通风管段,所述通风管段的长度等于所述预设高度;若干通风管节连接形成通风管段的步骤为:
S21.将一通风管节安装限位在风管通道的上端开口处,并且这一通风管节的上端口位于所述风管通道的上端口处;所述风管通道的上端口设有第一限位件,各所述通风管节的外表面设有可与所述第一限位件配合定位的第二限位件;最上方的通风管节的第二限位件与所述第一限位件配合后,这一通风管节悬挂固定在风管通道中且通风管节的上端口位于所述风管通道的上端口处;第一限位件包括横板和横板两端的卡脚,两卡脚之间的距离与风管通道的壁厚相匹配,第一限位件通过两个卡脚卡装在风管通道的上端开口处,横板的一端伸入风管通道中,第二限位件可架在横板上;
S22.将另一通风管节吊装到风管通道的上端开口处将两通风管节上下连接;
S23.将连接好的通风管节一起下放并限位,使最上方的通风管节的上端口位于所述风管通道的上端口处;
S24.重复步骤S21至S23,直至连接好的通风管节的总长等于所述预设高度;
S3.将该通风管段下放入所述风管通道中;
S4.重复步骤S2、S3,并通过所述操作孔将上下相邻的两通风管段连通固定,直至最上方的通风管段的上端口位于所述风管通道的上端口处;
S5.在各所述操作孔的内外两侧安装模板,并将各所述操作孔浇筑封堵;
S6.拆除浇筑时的外侧模板,完成通风管的安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管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操作孔上可拆卸地设置了第三限位件,所述第三限位件可与所述第二限位件配合定位;通风管段放入风管通道后,通过第三限位和第二限位件的配合将通风管段悬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风管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上下相邻的两通风管段连通固定后,拆除对应的第三限位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管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模板包括内侧模板和外侧模板,所述内侧模板固定在所述操作孔的内端并将操作孔的内端封堵,所述外侧模板固定在所述操作孔的外端并封堵操作孔的外端下侧,外侧模板的上端形成人工浇筑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风管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模板和外侧模板之间设有支撑杆,支撑杆与内侧模板、外侧模板相垂直,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内侧模板和外侧模板相抵接,内侧模板、外侧模板在抵接除设有供支撑杆插入的定位盲孔;所述内侧模板和外侧模板之间还设有拉紧的牵引件,牵引件的两端分别与内侧模板、外侧模板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管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两通风管段通过管箍固定连接,所述操作孔的位置与所述管箍的锁紧位置相对应。
CN202010356634.6A 2020-04-29 2020-04-29 一种通风管的安装方法 Active CN11155001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56634.6A CN111550012B (zh) 2020-04-29 2020-04-29 一种通风管的安装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56634.6A CN111550012B (zh) 2020-04-29 2020-04-29 一种通风管的安装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50012A CN111550012A (zh) 2020-08-18
CN111550012B true CN111550012B (zh) 2022-02-15

Family

ID=720059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56634.6A Active CN111550012B (zh) 2020-04-29 2020-04-29 一种通风管的安装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5001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09899A (zh) * 2021-05-10 2021-08-27 厦门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大口径风管在有限空间的安装方法
CN114215307A (zh) * 2021-12-24 2022-03-22 广东天元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土建风道结构以及土建风道施建方法
CN114215308A (zh) * 2022-01-04 2022-03-22 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风井内衬风管土建砌筑与风管同步的施工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34376A (zh) * 2009-08-19 2010-01-27 胡志超 一种复合风管及其方法
CN207268033U (zh) * 2017-06-16 2018-04-24 三能集成房屋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预制墙板节点处的线管安装结构
CN109809318A (zh) * 2018-12-28 2019-05-28 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高层建筑大管径立管安装方法
CN109989554A (zh) * 2019-05-09 2019-07-09 赵金明 一种高层建筑用装配式管道井及其制备方法和安装方法
CN110206273A (zh) * 2019-04-25 2019-09-06 中建四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超高层竖井风管安装工艺及其风管装置
CN210002786U (zh) * 2019-04-25 2020-01-31 中建四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超高层竖井风管装置
CN210369766U (zh) * 2019-06-05 2020-04-21 浙江绿筑集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预制混凝土快装排风管井构造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34376A (zh) * 2009-08-19 2010-01-27 胡志超 一种复合风管及其方法
CN207268033U (zh) * 2017-06-16 2018-04-24 三能集成房屋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预制墙板节点处的线管安装结构
CN109809318A (zh) * 2018-12-28 2019-05-28 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高层建筑大管径立管安装方法
CN110206273A (zh) * 2019-04-25 2019-09-06 中建四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超高层竖井风管安装工艺及其风管装置
CN210002786U (zh) * 2019-04-25 2020-01-31 中建四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超高层竖井风管装置
CN109989554A (zh) * 2019-05-09 2019-07-09 赵金明 一种高层建筑用装配式管道井及其制备方法和安装方法
CN210369766U (zh) * 2019-06-05 2020-04-21 浙江绿筑集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预制混凝土快装排风管井构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50012A (zh) 2020-08-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50012B (zh) 一种通风管的安装方法
CA2227258C (en) Apparatus and process for casting large concrete boxes
JPH11512502A (ja) 建造物建築用の成形済みコンクリート・パネル
CN112854745A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铝合金模板施工工艺
CN103410317A (zh) 采用墙体预制构件现场拼装并浇筑的整体墙体施工方法
CN107313506A (zh) 设有边梁的建筑框架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KR20130113315A (ko) 건축 구조체
JP2018520032A (ja) 型枠器具
SG187296A1 (en) A multi-storey building with prefabricated members and a semi-prefabricating construction method thereof
CN212535440U (zh) 一种整体预制外挂飘窗、连接节点
CN206888385U (zh) 装配式预制梯步
WO2017054723A1 (zh) 凹字型建筑物模板组施工方法
CN111364422A (zh) 一种预制廊道的现场施工方法
CN210369292U (zh) 装配式建筑现浇叠合模壳一体化结构
CN116607426A (zh) 一种拱桥外包混凝土施工平台系统及施工方法
CN207160217U (zh) 设有边梁的建筑框架结构
CN111663659A (zh) 错层同步施工方法
CN110863648A (zh) 一种超高层施工平台钢框木模板悬挂系统
KR100599059B1 (ko) 건축물의 슬라브 거푸집 설치장치 및 그 설치방법
CN211143548U (zh) 一种楼梯pc构件
JP4071981B2 (ja) 大断面ボックスカルバートの構築方法
CN217679264U (zh) 一种预制装配式地铁轨排井及盾构井吊装孔封堵结构
JP2928002B2 (ja) 柱型枠構造
JP3281421B2 (ja) 塔状体に架設される水平梁の構築方法
JPH0483051A (ja) 鉄筋コンクリート階段の施工法とこれに用いる階段手摺プレキャストコンクリート版及び階段段型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