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69292U - 装配式建筑现浇叠合模壳一体化结构 - Google Patents

装配式建筑现浇叠合模壳一体化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369292U
CN210369292U CN201920335457.6U CN201920335457U CN210369292U CN 210369292 U CN210369292 U CN 210369292U CN 201920335457 U CN201920335457 U CN 201920335457U CN 210369292 U CN210369292 U CN 2103692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nent
superposed
shear wall
partition wall
retaining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33545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万保金
万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Wanhe Build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xi Wanhe Build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xi Wanhe Build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xi Wanhe Build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33545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3692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3692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3692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现浇叠合模壳一体化结构,属于建筑工程领域。该结构包括剪力墙构件、叠合柱构件、叠合梁构件、叠合板构件、内隔墙构件、外围护墙构件、楼梯构件和阳台构件;上述构件通过套筒灌浆连接后再从灌浆孔灌入混凝土连接为一个整体,从而形成该装配式建筑现浇叠合模壳一体化结构;本实用新型用于装配式建筑的建设,使得建筑物各个节点的性能均等同于现浇节点,使得装配式建筑具有等同于现浇建筑的整体性,且抗震、防水、隔音性能优良。

Description

装配式建筑现浇叠合模壳一体化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现浇叠合模壳一体化结构,属于建筑工程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新建筑技术与材料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粗放的传统现浇施工技术逐渐满足不了我国建筑工业化的需求,预制装配式建筑在我国又重新焕发出了新的生机。在许多建筑工业化发达的国家,预制装配式建筑进行了长期的实验与应用,现代化的装配式建筑产品已经可以高度集成建筑的各种功能,与传统建筑住宅相比有减少湿作业、施工快捷等优势。
装配式建筑规划自2015年以来密集出台,国家决定2016年全国全面推广装配式建筑,并取得突破性进展,住建部出台计划到2020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20%以上,到2025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筑的比例50%以上。国务院要求要因地制宜发展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和现代木结构等装配式建筑,力争用10年左右的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30%,提出要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并对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和钢结构重点区域、未来装配式建筑占比新建筑目标、重点发展城市进行了明确。
不过不同于其他国家的装配式建筑多以钢结构体系、木结构体系为主。我国的装配式建筑多数以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与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为主,且多为高层建筑。虽然目前我国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研究与应用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对于装配式结构的节点、构件性能研究较多,但对于整体性能研究不够,只注重于强节点弱构件,抗震性能还有待提高,同时现有的装配式体系节点的做法对承载力和刚度的要求可较好的实现,但延性往往达不到要求,节点的承载力、刚度与延性均达不到同类现浇结构的程度,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另外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节点的防水问题也不容忽视,现有的预制装配式建筑不同于现场施工整体现浇,建筑的节点连接存在渗漏的质量通病,隔音性和防热性也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现浇叠合模壳一体化结构,用于装配式建筑的建设,使得建筑物各个节点的性能均等同于现浇节点,使得装配式建筑具有等同于现浇建筑的整体性,且抗震、防水、隔音性能优良。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装配式建筑现浇叠合模壳一体化结构,该结构包括剪力墙构件、叠合柱构件、叠合梁构件、叠合板构件、内隔墙构件、外围护墙构件、楼梯构件和阳台构件;
上述构件通过套筒灌浆连接后再从灌浆孔灌入混凝土连接为一个整体,从而形成该装配式建筑现浇叠合模壳一体化结构;
叠合柱构件与剪力墙构件之间采用套筒灌浆、压力套管或局部甩筋连接;
外围护墙构件与剪力墙构件或叠合柱构件采用暗柱局部甩筋连接;
内隔墙构件的竖向连接采用端部槽孔注浆,并且剪力墙构件、叠合柱构件均带有预留梁口;
与叠合梁构件、外围护墙构件和内隔墙构件的梁进行连接时为无缝搭接。
进一步的,剪力墙构件的主体是由剪力墙内部纵向钢筋、剪力墙内部横向箍筋、剪力墙外侧板、剪力墙外侧钢丝网架保温板、剪力墙内侧板、剪力墙下端钢筋套筒连接口、剪力墙预留梁口、剪力墙灌浆孔以及剪力墙排气孔组成;
将剪力墙外侧板、剪力墙外侧钢丝网架保温板与剪力墙内侧板预制为一个整体,剪力墙构件中部为带有剪力墙灌浆孔和剪力墙排气孔的实心混凝土,且设有剪力墙内部纵向钢筋与剪力墙内部横向箍筋;在剪力墙构件下端预留了钢筋套筒灌浆的操作面:剪力墙下端钢筋套筒连接口,剪力墙构件上端设有剪力墙预留梁口。
进一步的,叠合柱构件的主体由叠合柱内部纵向钢筋、叠合柱内部横向钢筋、叠合柱外侧板、叠合柱预留梁口、叠合柱下端钢筋套筒连接口、叠合柱灌浆孔以及叠合柱排气孔组成;
该叠合柱构件将叠合柱外侧板、叠合柱内部纵向钢筋和叠合柱内部横向钢筋预制为一个整体,且叠合柱中部的实心混凝土设有叠合柱灌浆孔与叠合柱排气孔:
在叠合柱下端预留了钢筋套筒灌浆的操作面:叠合柱下端钢筋套筒连接口,在叠合柱上端设有叠合柱预留梁口。
进一步的,外围护墙构件的主体由外围护墙外侧板、外围护墙内梁端键槽、外围护墙内梁架立筋、外围护墙内梁弯起底筋、外围护墙外侧钢丝网架保温板、外围护墙墙端钢丝网架保温板、外围护墙内梁以及外围护墙内梁箍筋组成;
该外围护墙构件将外围护墙外侧板、外围护墙外侧钢丝网架保温板与外围护墙内梁预制为一个整体,并在外围护墙两端设有外围护墙墙端钢丝网架保温板,在外围护墙内梁设有外围护墙内梁架立筋、外围护墙内梁弯起底筋和外围护墙内梁箍筋,且在外围护墙内梁的梁端设有外围护墙内梁端键槽。
进一步的,内隔墙构件的主体由内隔墙内梁箍筋、内隔墙内梁、内隔墙内梁端部键槽、内隔墙内梁架立筋、内隔墙内梁弯起底筋、内隔墙外侧板以及内隔墙钢丝网架保温板组成;
该内隔墙构件将内隔墙内梁、内隔墙外侧板与内隔墙钢丝网架保温板预制为一个整体,并在内隔墙内梁的梁端部设有内隔墙内梁端部键槽,以及在内隔墙内梁的上部设有内隔墙内梁架立筋和内隔墙内梁箍筋,在内隔墙内梁的底部设有内隔墙内梁弯起底筋。
进一步的,叠合梁构件的主体由叠合梁内箍筋、叠合梁端键槽、叠合梁内架立筋、叠合梁内弯起底筋以及预制混凝土梁组成;
该叠合梁构件将预制混凝土梁与钢筋骨架组成为一个整体,在叠合梁的两端设有叠合梁端键槽,并在叠合梁内上侧设有叠合梁内箍筋和叠合梁内架立筋,在叠合梁内下侧设有叠合梁内弯起底筋。
进一步的,叠合板构件的主体由叠合板桁架筋、叠合板面筋、叠合板底筋和叠合板预制底板组成;
该叠合板面筋位于叠合板底筋之上,且叠合板面筋和叠合板底筋均在叠合板预制底板内,叠合板桁架筋焊接在叠合板面筋上侧,且叠合板桁架筋一半位于叠合板预制底板内部,一半位于叠合板预制底板外部。
进一步的,楼梯构件为预制楼梯或轻质吸音预制部品楼梯;
其中轻质吸音预制部品楼梯由梯段板上端支承处、防滑条、吊装预埋件、滑动铰销键预留洞、固定铰销键预留洞、梯段板、梯段板下端支承处、插丝保温板预留灌浆孔、斜梁、插丝保温板、梯段板上端支承处钢筋、混凝土面层钢丝网、斜梁钢筋和梯段板下端支承处钢筋组成;
该轻质吸音预制部品楼梯的梯段板下面两侧各有一根斜梁支承,斜梁内放置斜梁钢筋,梯段板的板内为四周包裹混凝土面层的插丝保温板,四周包裹混凝土面层内放置了混凝土面层钢丝网;
梯段板上端支承处与梯段板下端支承处分别有两个固定铰销键预留洞与滑动铰销键预留洞,其中梯段板上端支承处的为固定铰销键预留洞且内部放置梯段板上端支承处钢筋,梯段板下端支承处为滑动铰销键预留洞且内部放置梯段板下端支承处钢筋;
防滑条位于每层的踏步上,且在踏步内预留了吊装预埋件,每个踏步下的插丝保温板均设有两个插丝保温板预留灌浆孔。
进一步的,阳台构件、雨棚部件以及空调板部件均采用预制件生产,通过甩胡子筋即预留钢筋搭接长度或局部预埋件锚接进行连接。
其施工方法如下:
该施工方法主要分为两部分:模壳构件生产与加工方法和模壳构件的施工安装方法;
主要模壳构件生产与加工方法:
1、各类模壳构件图完成后,把模壳构件图深化为模壳加工图,包括各位模壳构件截面的准确尺寸、骨架钢筋或钢丝的配置、保温板等其它材料的规格、型号、预制管线定位及大小、预埋件的材料规格形状详图、吊钩位置及大小、定位固定件,穿墙孔眼的信息特征;完成后将各类模壳加工图交付车间进行生产;
模壳构件主要采用立模生产,在侧模台上配置芯模,在端模上设置可开合的方孔或圆孔形成端模或端口模;
2、芯模和端模可调节不同的尺寸,以满足不同模壳构件尺寸的截面要求;
3、模台在布料后自动振动成形,运送至养护池或养护窖养护;
4、钢筋或钢丝网片骨架按加工图纸要求绑扎成形后,固定预埋管线及固定件、吊钩,再安装保护层和定位钢筋;
5、骨架入模前核对尺寸,并试吊入模,当骨架钢度不足产生变形时,对骨架钢筋进行加强;
6、混凝土坍落度应控制在220mm~250mm,混凝土骨料最大粒径控制在5mm~10mm;
7、模壳构件养护经验收合格后,对模壳构件进行编号,编号信息包括项目名称、生产单位、构件名称和位置号、构件截面尺寸、混凝土强度等级、生产日期、验收日期、出厂日期,质量编号;
主要模壳构件的施工安装方法
1、构件进场查验:构件进场前需按图纸要求对层构件种类、规格、尺寸、数量及编号部位进行查验,按每层构件吊装的先后顺序按计划进场和堆放;
2、现场工作面放线及定位:现场工作面清理、放线,对定位点进行标记或提前预埋卡槽;吊装前座浆找平,准备支撑材料和清理支撑点;
3、模壳构件安装顺序:现场基础施工、布置构件定位线、基层甩连接钢筋或预埋套筒套管、叠合柱构件及剪力墙构件吊装、预制楼梯吊装、构件节点处连接钢筋绑扎、外围护墙构件吊装、内隔墙构件吊装、设置斜向支撑与竖向支撑加固、叠合梁构件吊装、叠合板构件吊装、叠合板面层钢筋绑扎、阳台板及空调板吊装,叠合梁构件及叠合板构件面层混凝土浇注;
4、基础梁施工:基础梁混凝土浇注前,在基础梁钢筋上预埋叠合柱构件或剪力墙构件的连接套管、套筒或连接甩筋,布置出构件定位线与连接点的位置,并与构件定位点进行核对无误,再浇注基础梁混凝土;
5、剪力墙构件、叠合柱构件的吊装准备:检查待吊装剪力墙构件与叠合柱构件的截面尺寸、连接套管、预埋件、吊钩、支撑点和管线定位精度,发现误差提前调整,检查构件基础层的支撑点位置,准备好配套支撑件及安全防护措施;
6、剪力墙构件、叠合柱构件的吊装:首先进行暗柱的钢筋绑扎,起吊前安排好剪力墙构件、叠合柱构件的吊装顺序,按序号依次吊装,吊直下放与连接面上300mm~350mm时,人工配合定位、轻起轻放,在连接套管对孔时,应提前采用300mm~350mm的垫木临时垫放构件,全部对孔后,移开垫木轻轻垂直下放吊钩就位,支撑杆及时支撑,样正垂直后固定支撑,套管注浆,暗柱钢筋合模;
7、外围护墙构件的安装:在外围护墙构件与剪力墙构件连接槽口处基层植入钢筋头或提前甩出钢筋头,与相邻叠合柱构件槽孔内伸出的水平钢筋进行绑扎;吊装外围护墙构件时,端部槽口嵌入连接钢筋,水平垂直调整后进行支撑加固,剪力墙构件两侧甩筋在暗柱处现浇连接;
8、内隔墙构件的安装:内隔墙构件与外围护墙构件、剪力墙构件或叠合柱构件相连接时,在内隔墙构件连接位置处植入钢筋头与基层甩筋连接,吊装内隔墙构件时,槽口嵌入连接钢筋并进行支撑调整加固;
9、构件搭接处连接钢筋的绑扎:所有连接钢筋在构件吊装后无操作空间的,均需在吊装前完成钢筋绑扎和连接槽口处钢筋的定位加固,预留后封口的模壳构件连接处在吊装后绑扎封堵,其余可在作业面上绑扎的钢筋待吊件支撑加固完成后绑扎或进行套筒灌浆连接;
10、纵向受力构件之间连接槽混凝土浇注:剪力墙构件连接叠合柱构件合模加固,外围护墙构件与内隔墙构件的连接槽口中钢筋绑扎完成,保护层与定位卡或固定件安装完成后,开始浇注叠合柱、墙连接槽混凝土,先局部浇筑连接孔槽,再浇筑混凝土至梁底标高为止;
11、叠合梁构件安装:清理剪力墙构件、叠合柱构件、外围护墙构件及内隔墙构件甩出钢筋,调整钢筋间距,吊装叠合梁构件,梁端柱底提前座浆找平,梁底宽出支座端100mm~150mm,用于支撑叠合梁自重,并调整加固,叠合梁做成宽扁梁,为叠合板构件预留支撑点;
12、叠合板构件安装:叠合板支撑在宽扁梁的加宽位置,安装叠合板支撑、固定与校准,按先远后近的顺序吊装,绑扎叠合板上层钢筋,进行楼层管线等埋件的预埋;
13、楼梯构件的安装:设置楼梯临时支撑,固定上下两端楼梯平台。吊装预制部品楼梯,使梯段板上端支承处、梯段板下端支承处分别放置在上下两端楼梯平台上,并对准梯段板上端支承处的固定铰销键预留洞和梯段板下端支承处的滑动铰销键预留洞;
安装楼梯梯段板上端支承处采用固定铰:将预埋在平台板内的螺栓插入梯段板上端支承处的固定铰销键预留洞中,两构件水平与竖直搭接处留20~30mm的搭接缝,用聚苯填充,再将梯段板上端支承处的固定铰销键预留洞用C30~C40级灌浆料填充,最后固定铰销键预留洞的洞口上部留20~30mm的高度用于砂浆封堵;
安装楼梯梯段板下端支承处采用滑动铰:将预埋在平台板内的螺栓插入梯段板下端支承处的滑动铰销键预留洞中,两构件搭接处留20~30mm的搭接缝,用聚苯填充,在滑动铰销键预留洞的洞口上端预留40~50mm的高度放置垫片后,将螺栓与固定螺母相连,垫片下部留空腔,垫片上部用砂浆封堵;
14、阳台构件、雨棚构件、空调板构件的安装:先搭设好竖向支撑,阳台构件、雨棚构件以及空调板部件通过甩筋或局部预埋件锚接于边梁和叠合板;
15、楼面叠合梁构件、叠合板构件面层钢筋的绑扎:先绑扎叠合板构件面层钢筋,再绑扎叠合梁上钢筋,调整后控制好保护层厚度,最后支叠合梁外侧定型模板;
16、所有楼面钢筋、预埋件和管线铺设完成后,检查并调整所有连接钢筋,无偏差后浇注楼面混凝土;
17、安装下一层剪力墙构件、叠合柱构件、叠合梁构件、外围护墙构件、内隔墙构件、叠合板构件、楼梯构件、空调板构件、阳台构件及雨棚构件同上述步骤5-16。
该装配式建筑现浇叠合模壳一体化结构体系的剪力墙构件可根据具体项目要求设计为一字形、L形、Z形和T形。
工作原理如下:
本结构体系是在现有装配式施工方法的基础上,整合现有部分成熟技术和研发的部分新技术进行配套优化完善后所形成的一种构件集成度高、建筑装配率高、施工方法和工艺更加简单方便、施工成本相对较低的装配式建筑现浇叠合模壳一体化结构体系。该装配式建筑现浇叠合模壳一体化结构体系包含剪力墙构件、叠合柱构件、叠合梁构件、叠合板构件、内隔墙构件、外围护墙构件、楼梯构件、阳台构件、雨棚构件以及空调板构件。构件集成度高,其中叠合柱构件、剪力墙构件采用套筒、压力套管、或局部甩筋连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连接,剪力墙构件的两侧甩筋与暗柱处现浇连接。外围护墙构件与剪力墙构件或叠合柱构件采用暗柱甩筋连接,内隔墙构件采用夹心保温板墙体,端部采用槽孔注浆连接。其中剪力墙构件、叠合柱构件均带有预留梁口,连接时可与叠合梁构件、外围护墙构件和内隔墙构件的梁进行无缝搭接,且根据具体项目设计,外围护墙构件、内隔墙构件、剪力墙构件、叠合柱构件、叠合梁构件、叠合板构件的搭接处尺寸均一致且每种构件模壳内均设有钢筋预制而成,且在拼装前,先将构件吊装至指定位置,再在预留操作平台处进行钢筋套筒灌浆的连接,后对节点处钢筋进行绑扎即可进行节点处混凝土的浇筑和构件内部灌浆孔的灌浆,使得各个构件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可以杜绝搭接处开裂和渗水的风险、增强整体性能与抗震,满足高层装配式结构的受力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式建筑现浇叠合模壳一体化结构体系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装配式建筑现浇叠合模壳一体化结构体系不仅能有效减少建筑垃圾和扬尘,还能改善作业工人的劳动条件,减少工伤事故。同时能缩短施工周期,提升工程质量,在大面积推广应用的前提下,能有效降低房屋建筑成本和房屋设施设备安装成本。装配式建筑模壳构件一体化结构体系在不改变传统结构受力方式,把传统施工用的模板引入装配式理念,生产成预制叠合混凝土模壳构件现场安装,不但可取消大量模板和支撑,还减少了模板的安装时间和人工成本,模壳又取代了二次抹面层,与传统施工方法优势明显,且受力钢筋已经预制于构件内,除节点处钢筋需要绑扎加固和钢筋连接处套筒灌浆,与传统施工相比省去了大量钢筋绑扎、钢筋焊接的工序。叠合式模壳构件虽为预制构件但内部留有灌浆孔,不仅在节点处浇筑,构件内部也浇筑贯通连接,与普通现有装配式建筑施工相比,节点性能、结构整体性和结构安全均得到了保证。且本技术体系配套完善、各类构件都进行了优化和改进,装配率可达到75%以上。该体系中的各类模壳先拼接再内部浇筑,对整体质量有较大提升,而且安装方便、工期效益明显提升、结构整体安全性更有保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图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剪力墙构件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剪力墙构件一较佳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剪力墙构件一较佳实施例的A-A剖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剪力墙构件一较佳实施例的配筋效果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叠合柱构件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叠合柱构件一较佳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叠合柱构件一较佳实施例的A-A剖面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叠合柱构件一较佳实施例的配筋效果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外围护墙构件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外围护墙构件一较佳实施例的左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外围护墙构件一较佳实施例的配筋效果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隔墙构件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隔墙构件一较佳实施例的左视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隔墙构件一较佳实施例的配筋效果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叠合梁构件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叠合梁构件一较佳实施例的配筋效果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叠合板构件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叠合板构件一较佳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叠合板构件一较佳实施例的配筋效果图;
图2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轻质吸音预制部品楼梯的立体图;
图2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轻质吸音预制部品楼梯的俯视图;
图2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轻质吸音预制部品楼梯的A-A剖面图;
图2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轻质吸音预制部品楼梯的配筋效果图;
图中:1、剪力墙内部纵向钢筋;2、剪力墙内部横向箍筋;3、剪力墙外侧板;4、剪力墙外侧钢丝网架保温板;5、剪力墙内侧板;6、剪力墙下端钢筋套筒连接口;7、剪力墙预留梁口;8、剪力墙灌浆孔;9、剪力墙排气孔;10、叠合柱内部纵向钢筋;11、叠合柱内部横向钢筋;12、叠合柱外侧板;13、叠合柱预留梁口;14、叠合柱下端钢筋套筒连接口;15、叠合柱灌浆孔;16、叠合柱排气孔;17、外围护墙外侧板;18、外围护墙内梁端键槽;19、外围护墙内梁架立筋;20、外围护墙内梁弯起底筋;21、外围护墙外侧钢丝网架保温板;22、外围护墙墙端钢丝网架保温板;23、外围护墙内梁;24、外围护墙内梁箍筋;25、内隔墙内梁箍筋;26、内隔墙内梁;27、内隔墙内梁端部键槽;28、内隔墙内梁架立筋;29、内隔墙内梁弯起底筋;30、内隔墙外侧板;31、内隔墙钢丝网架保温板;32、叠合梁内箍筋;33、叠合梁端键槽;34、叠合梁内架立筋;35、叠合梁内弯起底筋;36、预制混凝土梁;37、叠合板桁架筋;38、叠合板面筋;39、叠合板底筋;40、叠合板预制底板;41、梯段板上端支承处;42、防滑条;43、吊装预埋件;44、滑动铰销键预留洞;45、固定铰销键预留洞;46、梯段板;47、梯段板下端支承处;48、插丝保温板预留灌浆孔;49、斜梁;50、插丝保温板;51、梯段板上端支承处钢筋;52、混凝土面层钢丝网;53、斜梁钢筋;54、梯段板下端支承处钢筋;55、剪力墙构件;56、叠合柱构件;57、外围护墙构件;58、内隔墙构件;59、叠合梁构件;60、楼梯构件;61、阳台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专利保护的范围。
本实施例为一种装配式建筑现浇叠合模壳一体化结构,该结构包括剪力墙构件55、叠合柱构件56、叠合梁构件59、叠合板构件、内隔墙构件58、外围护墙构件57、楼梯构件60和阳台构件61;
上述构件通过套筒灌浆连接后再从灌浆孔灌入混凝土连接为一个整体,从而形成该装配式建筑现浇叠合模壳一体化结构;
叠合柱构件56与剪力墙构件55之间采用套筒灌浆、压力套管或局部甩筋连接;
外围护墙构件57与剪力墙构件55或叠合柱构件56采用暗柱局部甩筋连接;
内隔墙构件58的竖向连接采用端部槽孔注浆,并且剪力墙构件55、叠合柱构件56均带有预留梁口;
与叠合梁构件59、外围护墙构件57和内隔墙构件58的梁进行连接时为无缝搭接。
剪力墙构件55的主体是由剪力墙内部纵向钢筋1、剪力墙内部横向箍筋2、剪力墙外侧板3、剪力墙外侧钢丝网架保温板4、剪力墙内侧板5、剪力墙下端钢筋套筒连接口6、剪力墙预留梁口7、剪力墙灌浆孔8以及剪力墙排气孔9组成;
将剪力墙外侧板3、剪力墙外侧钢丝网架保温板4与剪力墙内侧板5预制为一个整体,剪力墙构件55中部为带有剪力墙灌浆孔8和剪力墙排气孔9的实心混凝土,且设有剪力墙内部纵向钢筋1与剪力墙内部横向箍筋2;在剪力墙构件55下端预留了钢筋套筒灌浆的操作面:剪力墙下端钢筋套筒连接口6,剪力墙构件上端设有剪力墙预留梁口7。
叠合柱构件56的主体由叠合柱内部纵向钢筋10、叠合柱内部横向钢筋11、叠合柱外侧板12、叠合柱预留梁口13、叠合柱下端钢筋套筒连接口14、叠合柱灌浆孔15以及叠合柱排气孔16组成;
该叠合柱构件56将叠合柱外侧板12、叠合柱内部纵向钢筋10和叠合柱内部横向钢筋11预制为一个整体,且叠合柱中部的实心混凝土设有叠合柱灌浆孔15与叠合柱排气孔16:
在叠合柱下端预留了钢筋套筒灌浆的操作面:叠合柱下端钢筋套筒连接口14,在叠合柱上端设有叠合柱预留梁口13。
外围护墙构件57的主体由外围护墙外侧板17、外围护墙内梁端键槽18、外围护墙内梁架立筋19、外围护墙内梁弯起底筋20、外围护墙外侧钢丝网架保温板21、外围护墙墙端钢丝网架保温板22、外围护墙内梁23以及外围护墙内梁箍筋24组成;
该外围护墙构件57将外围护墙外侧板17、外围护墙外侧钢丝网架保温板21与外围护墙内梁23预制为一个整体,并在外围护墙两端设有外围护墙墙端钢丝网架保温板22,在外围护墙内梁23设有外围护墙内梁架立筋19、外围护墙内梁弯起底筋20和外围护墙内梁箍筋24,且在外围护墙内梁23的梁端设有外围护墙内梁端键槽18。
内隔墙构件58的主体由内隔墙内梁箍筋25、内隔墙内梁26、内隔墙内梁端部键槽27、内隔墙内梁架立筋28、内隔墙内梁弯起底筋29、内隔墙外侧板30以及内隔墙钢丝网架保温板31组成;
该内隔墙构件58将内隔墙内梁26、内隔墙外侧板与内隔墙钢丝网架保温板31预制为一个整体,并在内隔墙内梁26的梁端部设有内隔墙内梁端部键槽27,以及在内隔墙内梁26的上部设有内隔墙内梁架立筋28和内隔墙内梁箍筋25,在内隔墙内梁26的底部设有内隔墙内梁弯起底筋29。
叠合梁构件59的主体由叠合梁内箍筋32、叠合梁端键槽33、叠合梁内架立筋34、叠合梁内弯起底筋35以及预制混凝土梁36组成;
该叠合梁构件59将预制混凝土梁36与钢筋骨架组成为一个整体,在叠合梁的两端设有叠合梁端键槽33,并在叠合梁内上侧设有叠合梁内箍筋32和叠合梁内架立筋34,在叠合梁内下侧设有叠合梁内弯起底筋35。
叠合板构件的主体由叠合板桁架筋37、叠合板面筋38、叠合板底筋39和叠合板预制底板40组成;
该叠合板面筋38位于叠合板底筋39之上,且叠合板面筋38和叠合板底筋39均在叠合板预制底板40内,叠合板桁架筋37焊接在叠合板面筋38上侧,且叠合板桁架筋37一半位于叠合板预制底板40内部,一半位于叠合板预制底板40外部。
楼梯构件60为预制楼梯或轻质吸音预制部品楼梯;
其中轻质吸音预制部品楼梯由梯段板上端支承处41、防滑条42、吊装预埋件43、滑动铰销键预留洞44、固定铰销键预留洞45、梯段板46、梯段板下端支承处47、插丝保温板预留灌浆孔48、斜梁49、插丝保温板50、梯段板上端支承处钢筋51、混凝土面层钢丝网52、斜梁钢筋53和梯段板下端支承处钢筋54组成;
该轻质吸音预制部品楼梯的梯段板46下面两侧各有一根斜梁49支承,斜梁49内放置斜梁钢筋53,梯段板46的板内为四周包裹混凝土面层的插丝保温板50,四周包裹混凝土面层内放置了混凝土面层钢丝网52;
梯段板上端支承处41与梯段板下端支承处47分别有两个固定铰销键预留洞45与滑动铰销键预留洞44,其中梯段板上端支承处41的为固定铰销键预留洞45且内部放置梯段板上端支承处钢筋51,梯段板下端支承处47为滑动铰销键预留洞44且内部放置梯段板下端支承处钢筋54;
防滑条42位于每层的踏步上,且在踏步内预留了吊装预埋件43,每个踏步下的插丝保温板50均设有两个插丝保温板预留灌浆孔48。
阳台构件61、雨棚部件以及空调板部件均采用预制件生产,通过甩胡子筋即预留钢筋搭接长度或局部预埋件锚接进行连接。
其施工方法如下:
该施工方法主要分为两部分:模壳构件生产与加工方法和模壳构件的施工安装方法;
主要模壳构件生产与加工方法:
1、各类模壳构件图完成后,把模壳构件图深化为模壳加工图,包括各位模壳构件截面的准确尺寸、骨架钢筋或钢丝的配置、保温板等其它材料的规格、型号、预制管线定位及大小、预埋件的材料规格形状详图、吊钩位置及大小、定位固定件,穿墙孔眼的信息特征;完成后将各类模壳加工图交付车间进行生产;
2、模壳构件主要采用立模生产,在侧模台上配置芯模,在端模上设置可开合的方孔或圆孔形成端模或端口模;
3、芯模和端模可调节不同的尺寸,以满足不同模壳构件尺寸的截面要求;
4、模台在布料后自动振动成形,运送至养护池或养护窖养护;
5、钢筋或钢丝网片骨架按加工图纸要求绑扎成形后,固定预埋管线及固定件、吊钩,再安装保护层和定位钢筋;
6、骨架入模前核对尺寸,并试吊入模,当骨架钢度不足产生变形时,对骨架钢筋进行加强;
7、混凝土坍落度应控制在220mm~250mm,混凝土骨料最大粒径控制在5mm~10mm;
8、模壳构件养护经验收合格后,对模壳构件进行编号,编号信息包括项目名称、生产单位、构件名称和位置号、构件截面尺寸、混凝土强度等级、生产日期、验收日期、出厂日期,质量编号;
主要模壳构件的施工安装方法
1、构件进场查验:构件进场前需按图纸要求对层构件种类、规格、尺寸、数量及编号部位进行查验,按每层构件吊装的先后顺序按计划进场和堆放;
2、现场工作面放线及定位:现场工作面清理、放线,对定位点进行标记或提前预埋卡槽;吊装前座浆找平,准备支撑材料和清理支撑点;
3、模壳构件安装顺序:现场基础施工、布置构件定位线、基层甩连接钢筋或预埋套筒套管、叠合柱构件及剪力墙构件吊装、预制楼梯吊装、构件节点处连接钢筋绑扎、外围护墙构件吊装、内隔墙构件吊装、设置斜向支撑与竖向支撑加固、叠合梁构件吊装、叠合板构件吊装、叠合板面层钢筋绑扎、阳台板及空调板吊装,叠合梁构件及叠合板构件面层混凝土浇注;
4、基础梁施工:基础梁混凝土浇注前,在基础梁钢筋上预埋叠合柱构件或剪力墙构件的连接套管、套筒或连接甩筋,布置出构件定位线与连接点的位置,并与构件定位点进行核对无误,再浇注基础梁混凝土;
5、剪力墙构件、叠合柱构件的吊装准备:检查待吊装剪力墙构件与叠合柱构件的截面尺寸、连接套管、预埋件、吊钩、支撑点和管线定位精度,发现误差提前调整,检查构件基础层的支撑点位置,准备好配套支撑件及安全防护措施;
6、剪力墙构件、叠合柱构件的吊装:首先进行暗柱的钢筋绑扎,起吊前安排好剪力墙构件、叠合柱构件的吊装顺序,按序号依次吊装,吊直下放与连接面上300mm~350mm时,人工配合定位、轻起轻放,在连接套管对孔时,应提前采用300mm~350mm的垫木临时垫放构件,全部对孔后,移开垫木轻轻垂直下放吊钩就位,支撑杆及时支撑,样正垂直后固定支撑,套管注浆,暗柱钢筋合模;
7、外围护墙构件的安装:在外围护墙构件与剪力墙构件连接槽口处基层植入钢筋头或提前甩出钢筋头,与相邻叠合柱构件槽孔内伸出的水平钢筋进行绑扎;吊装外围护墙构件时,端部槽口嵌入连接钢筋,水平垂直调整后进行支撑加固,剪力墙构件两侧甩筋在暗柱处现浇连接;
8、内隔墙构件的安装:内隔墙构件与外围护墙构件、剪力墙构件或叠合柱构件相连接时,在内隔墙构件连接位置处植入钢筋头与基层甩筋连接,吊装内隔墙构件时,槽口嵌入连接钢筋并进行支撑调整加固;
9、构件搭接处连接钢筋的绑扎:所有连接钢筋在构件吊装后无操作空间的,均需在吊装前完成钢筋绑扎和连接槽口处钢筋的定位加固,预留后封口的模壳构件连接处在吊装后绑扎封堵,其余可在作业面上绑扎的钢筋待吊件支撑加固完成后绑扎或进行套筒灌浆连接;
10、纵向受力构件之间连接槽混凝土浇注:剪力墙构件连接叠合柱构件合模加固,外围护墙构件与内隔墙构件的连接槽口中钢筋绑扎完成,保护层与定位卡或固定件安装完成后,开始浇注叠合柱、墙连接槽混凝土,先局部浇筑连接孔槽,再浇筑混凝土至梁底标高为止;
11、叠合梁构件安装:清理剪力墙构件、叠合柱构件、外围护墙构件及内隔墙构件甩出钢筋,调整钢筋间距,吊装叠合梁构件,梁端柱底提前座浆找平,梁底宽出支座端100mm~150mm,用于支撑叠合梁自重,并调整加固,叠合梁做成宽扁梁,为叠合板构件预留支撑点;
12、叠合板构件安装:叠合板支撑在宽扁梁的加宽位置,安装叠合板支撑、固定与校准,按先远后近的顺序吊装,绑扎叠合板上层钢筋,进行楼层管线等埋件的预埋;
13、楼梯构件的安装:设置楼梯临时支撑,固定上下两端楼梯平台。吊装预制部品楼梯,使梯段板上端支承处41、梯段板下端支承处47分别放置在上下两端楼梯平台上,并对准梯段板上端支承处41的固定铰销键预留洞45和梯段板下端支承处47的滑动铰销键预留洞44;
安装楼梯梯段板上端支承处采用固定铰:将预埋在平台板内的螺栓插入梯段板上端支承处41的固定铰销键预留洞45中,两构件水平与竖直搭接处留20~30mm的搭接缝,用聚苯填充,再将梯段板上端支承处41的固定铰销键预留洞45用C30~C40级灌浆料填充,最后固定铰销键预留洞45的洞口上部留20~30mm的高度用于砂浆封堵;
安装楼梯梯段板下端支承处采用滑动铰:将预埋在平台板内的螺栓插入梯段板下端支承处47的滑动铰销键预留洞44中,两构件搭接处留20~30mm的搭接缝,用聚苯填充,在滑动铰销键预留洞44的洞口上端预留40~50mm的高度放置垫片后,将螺栓与固定螺母相连,垫片下部留空腔,垫片上部用砂浆封堵;
14、阳台构件、雨棚构件、空调板构件的安装:先搭设好竖向支撑,阳台构件、雨棚构件以及空调板部件通过甩筋或局部预埋件锚接于边梁和叠合板;
15、楼面叠合梁构件、叠合板构件面层钢筋的绑扎:先绑扎叠合板构件面层钢筋,再绑扎叠合梁上钢筋,调整后控制好保护层厚度,最后支叠合梁外侧定型模板;
16、所有楼面钢筋、预埋件和管线铺设完成后,检查并调整所有连接钢筋,无偏差后浇注楼面混凝土;
17、安装下一层剪力墙构件、叠合柱构件、叠合梁构件、外围护墙构件、内隔墙构件、叠合板构件、楼梯构件、空调板构件、阳台构件及雨棚构件同上述步骤5-16。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装配式建筑现浇叠合模壳一体化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结构包括剪力墙构件(55)、叠合柱构件(56)、叠合梁构件(59)、叠合板构件、内隔墙构件(58)、外围护墙构件(57)、楼梯构件(60)和阳台构件(61);
上述构件通过套筒灌浆连接后再从灌浆孔灌入混凝土连接为一个整体,从而形成该装配式建筑现浇叠合模壳一体化结构;
叠合柱构件(56)与剪力墙构件(55)之间采用套筒灌浆、压力套管或局部甩筋连接;
外围护墙构件(57)与剪力墙构件(55)或叠合柱构件(56)采用暗柱局部甩筋连接;
内隔墙构件(58)的竖向连接采用端部槽孔注浆,并且剪力墙构件(55)、叠合柱构件(56)均带有预留梁口;
与叠合梁构件(59)、外围护墙构件(57)和内隔墙构件(58)的梁进行连接时为无缝搭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建筑现浇叠合模壳一体化结构,其特征在于:剪力墙构件(55)的主体是由剪力墙内部纵向钢筋(1)、剪力墙内部横向箍筋(2)、剪力墙外侧板(3)、剪力墙外侧钢丝网架保温板(4)、剪力墙内侧板(5)、剪力墙下端钢筋套筒连接口(6)、剪力墙预留梁口(7)、剪力墙灌浆孔(8)以及剪力墙排气孔(9)组成;
将剪力墙外侧板(3)、剪力墙外侧钢丝网架保温板(4)与剪力墙内侧板(5)预制为一个整体,剪力墙构件(55)中部为带有剪力墙灌浆孔(8)和剪力墙排气孔(9)的实心混凝土,且设有剪力墙内部纵向钢筋(1)与剪力墙内部横向箍筋(2);在剪力墙构件(55)下端预留了钢筋套筒灌浆的操作面:剪力墙下端钢筋套筒连接口(6),剪力墙构件上端设有剪力墙预留梁口(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建筑现浇叠合模壳一体化结构,其特征在于:叠合柱构件(56)的主体由叠合柱内部纵向钢筋(10)、叠合柱内部横向钢筋(11)、叠合柱外侧板(12)、叠合柱预留梁口(13)、叠合柱下端钢筋套筒连接口(14)、叠合柱灌浆孔(15)以及叠合柱排气孔(16)组成;
该叠合柱构件(56)将叠合柱外侧板(12)、叠合柱内部纵向钢筋(10)和叠合柱内部横向钢筋(11)预制为一个整体,且叠合柱中部的实心混凝土设有叠合柱灌浆孔(15)与叠合柱排气孔(16):
在叠合柱下端预留了钢筋套筒灌浆的操作面:叠合柱下端钢筋套筒连接口(14),在叠合柱上端设有叠合柱预留梁口(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建筑现浇叠合模壳一体化结构,其特征在于:外围护墙构件(57)的主体由外围护墙外侧板(17)、外围护墙内梁端键槽(18)、外围护墙内梁架立筋(19)、外围护墙内梁弯起底筋(20)、外围护墙外侧钢丝网架保温板(21)、外围护墙墙端钢丝网架保温板(22)、外围护墙内梁(23)以及外围护墙内梁箍筋(24)组成;
该外围护墙构件(57)将外围护墙外侧板(17)、外围护墙外侧钢丝网架保温板(21)与外围护墙内梁(23)预制为一个整体,并在外围护墙两端设有外围护墙墙端钢丝网架保温板(22),在外围护墙内梁(23)设有外围护墙内梁架立筋(19)、外围护墙内梁弯起底筋(20)和外围护墙内梁箍筋(24),且在外围护墙内梁(23)的梁端设有外围护墙内梁端键槽(1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建筑现浇叠合模壳一体化结构,其特征在于:内隔墙构件(58)的主体由内隔墙内梁箍筋(25)、内隔墙内梁(26)、内隔墙内梁端部键槽(27)、内隔墙内梁架立筋(28)、内隔墙内梁弯起底筋(29)、内隔墙外侧板(30)以及内隔墙钢丝网架保温板(31)组成;
该内隔墙构件(58)将内隔墙内梁(26)、内隔墙外侧板与内隔墙钢丝网架保温板(31)预制为一个整体,并在内隔墙内梁(26)的梁端部设有内隔墙内梁端部键槽(27),以及在内隔墙内梁(26)的上部设有内隔墙内梁架立筋(28)和内隔墙内梁箍筋(25),在内隔墙内梁(26)的底部设有内隔墙内梁弯起底筋(29)。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建筑现浇叠合模壳一体化结构,其特征在于:叠合梁构件(59)的主体由叠合梁内箍筋(32)、叠合梁端键槽(33)、叠合梁内架立筋(34)、叠合梁内弯起底筋(35)以及预制混凝土梁(36)组成;
该叠合梁构件(59)将预制混凝土梁(36)与钢筋骨架组成为一个整体,在叠合梁的两端设有叠合梁端键槽(33),并在叠合梁内上侧设有叠合梁内箍筋(32)和叠合梁内架立筋(34),在叠合梁内下侧设有叠合梁内弯起底筋(3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建筑现浇叠合模壳一体化结构,其特征在于:叠合板构件的主体由叠合板桁架筋(37)、叠合板面筋(38)、叠合板底筋(39)和叠合板预制底板(40)组成;
该叠合板面筋(38)位于叠合板底筋(39)之上,且叠合板面筋(38)和叠合板底筋(39)均在叠合板预制底板(40)内,叠合板桁架筋(37)焊接在叠合板面筋(38)上侧,且叠合板桁架筋(37)一半位于叠合板预制底板(40)内部,一半位于叠合板预制底板(40)外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建筑现浇叠合模壳一体化结构,其特征在于:
楼梯构件(60)为预制楼梯或轻质吸音预制部品楼梯;
其中轻质吸音预制部品楼梯由梯段板上端支承处(41)、防滑条(42)、吊装预埋件(43)、滑动铰销键预留洞(44)、固定铰销键预留洞(45)、梯段板(46)、梯段板下端支承处(47)、插丝保温板预留灌浆孔(48)、斜梁(49)、插丝保温板(50)、梯段板上端支承处钢筋(51)、混凝土面层钢丝网(52)、斜梁钢筋(53)和梯段板下端支承处钢筋(54)组成;
该轻质吸音预制部品楼梯的梯段板(46)下面两侧各有一根斜梁(49)支承,斜梁(49)内放置斜梁钢筋(53),梯段板(46)的板内为四周包裹混凝土面层的插丝保温板(50),四周包裹混凝土面层内放置了混凝土面层钢丝网(52);
梯段板上端支承处(41)与梯段板下端支承处(47)分别有两个固定铰销键预留洞(45)与滑动铰销键预留洞(44),其中梯段板上端支承处(41)的为固定铰销键预留洞(45)且内部放置梯段板上端支承处钢筋(51),梯段板下端支承处(47)为滑动铰销键预留洞(44)且内部放置梯段板下端支承处钢筋(54);
防滑条(42)位于每层的踏步上,且在踏步内预留了吊装预埋件(43),每个踏步下的插丝保温板(50)均设有两个插丝保温板预留灌浆孔(48)。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建筑现浇叠合模壳一体化结构,其特征在于:阳台构件(61)、雨棚部件以及空调板部件均采用预制件生产,通过甩胡子筋即预留钢筋搭接长度或局部预埋件锚接进行连接。
CN201920335457.6U 2019-03-18 2019-03-18 装配式建筑现浇叠合模壳一体化结构 Active CN2103692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35457.6U CN210369292U (zh) 2019-03-18 2019-03-18 装配式建筑现浇叠合模壳一体化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35457.6U CN210369292U (zh) 2019-03-18 2019-03-18 装配式建筑现浇叠合模壳一体化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69292U true CN210369292U (zh) 2020-04-21

Family

ID=702455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335457.6U Active CN210369292U (zh) 2019-03-18 2019-03-18 装配式建筑现浇叠合模壳一体化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36929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81570A (zh) * 2020-12-11 2021-04-20 三一筑工科技有限公司 叠合柱、叠合柱与叠合墙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81570A (zh) * 2020-12-11 2021-04-20 三一筑工科技有限公司 叠合柱、叠合柱与叠合墙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2681570B (zh) * 2020-12-11 2022-05-20 三一筑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叠合柱、叠合柱与叠合墙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39137B (zh) 预制墙板、墙体及预制墙板生产方法、预制墙体施工方法
CN106013811B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的安装方法
CN109811878A (zh) 装配式建筑现浇叠合模壳一体化结构与施工方法
CN105649360A (zh) 一种整体装配式建筑系统及安装方法
CN105220808B (zh) 大跨度预应力拱板现场预制安装施工方法
CN206016309U (zh) 一种整体装配式建筑系统
CN203475598U (zh) 耐震、预制的钢筋桁架剪力墙混合结构建筑物
CN108661221A (zh) 一种预制楼板及其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07277541U (zh) 预制件和现浇柱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框架结构
CN210369292U (zh) 装配式建筑现浇叠合模壳一体化结构
CN112538915A (zh) 一种预制混凝土墙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10439291B (zh) 一种适用于低层建筑的装配式生产施工方法
CN111851825A (zh) 一种装配式免拆模预制钢筋桁架楼板及其施工方法
CN202401667U (zh) 预留暗柱孔道预制柱及暗柱式全装配抗震建筑物
CN110644662A (zh) 一种基于受力的预制无梁楼盖叠合板及其拆分方法
CN110219366A (zh) 装配式建筑保温模壳一体化结构与施工方法
CN214696113U (zh) 一种装配式预制楼板与叠合梁的连接结构
CN108301545A (zh) 一种带立体桁架临时支撑的装配式大模块叠合梁板结构
CN112282164B (zh) 一种轻质叠合楼板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2802185U (zh) 一种装配式免拆模预制钢筋桁架楼板
CN204959963U (zh) 一种装配式钢框架复合轻质墙体房屋建筑
CN210369293U (zh) 装配式建筑保温模壳一体化结构
CN203475599U (zh) 耐震、预制的钢管剪力墙混合结构建筑物
CN210263131U (zh) 装配式自止水地下管廊构造
CN213204438U (zh) 一种半预制及半现浇的建筑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