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42593A - 新型双歧杆菌属细菌和包含该细菌的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新型双歧杆菌属细菌和包含该细菌的组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42593A
CN111542593A CN201880079393.6A CN201880079393A CN111542593A CN 111542593 A CN111542593 A CN 111542593A CN 201880079393 A CN201880079393 A CN 201880079393A CN 111542593 A CN111542593 A CN 1115425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sition
subspecies
nite
bifidobacterium longum
present technolog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7939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42593B (zh
Inventor
小田卷俊孝
加藤久美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orinaga Milk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orinaga Milk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orinaga Milk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Morinaga Milk Industr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5425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425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425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425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1/00Microorganisms, e.g. protozoa;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cesses of propagating, maintaining or preserving microorganisms or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cesses of preparing or isolating a composition containing a microorganism; Culture media therefor
    • C12N1/20Bacteria; Culture media therefo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1/00Microorganisms, e.g. protozoa;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cesses of propagating, maintaining or preserving microorganisms or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cesses of preparing or isolating a composition containing a microorganism; Culture media therefor
    • C12N1/20Bacteria; Culture media therefor
    • C12N1/205Bacterial isolat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2/00Non-alcoholic beverages; Dry compositions or concentrates therefor; Their preparation
    • A23L2/52Adding ingredi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33/00Modifying nutritive qualities of foods; Dietetic product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23L33/10Modifying nutritive qualities of foods; Dietetic product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using additives
    • A23L33/125Modifying nutritive qualities of foods; Dietetic product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using additives containing carbohydrate syrups; containing sugars; containing sugar alcohols; containing starch hydrolysat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33/00Modifying nutritive qualities of foods; Dietetic product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23L33/10Modifying nutritive qualities of foods; Dietetic product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using additives
    • A23L33/135Bacteria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probiotic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33/00Modifying nutritive qualities of foods; Dietetic product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23L33/40Complete food formulations for specific consumer groups or specific purposes, e.g. infant formula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5/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materials or reaction products thereof with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 A61K35/66Microorganisms or materials therefrom
    • A61K35/74Bacteria
    • A61K35/741Probiotics
    • A61K35/744Lactic acid bacteria, e.g. enterococci, pediococci, lactococci, streptococci or leuconostocs
    • A61K35/745Bifidobacteria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47/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 A61K47/06Organic compounds, e.g. natural or synthetic hydrocarbons, polyolefins, mineral oil, petrolatum or ozokerite
    • A61K47/26Carbohydrates, e.g. sugar alcohols, amino sugars, nucleic acids, mono-, di- or oligo-saccharides; Derivatives thereof, e.g. polysorbates, sorbitan fatty acid esters or glycyrrhizi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47/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 A61K47/30Macromolecular organic or inorganic compounds, e.g. inorganic polyphosphates
    • A61K47/36Polysaccharides; Derivatives thereof, e.g. gums, starch, alginate, dextrin, hyaluronic acid, chitosan, inulin, agar or pecti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25/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nervous system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1/00Antiinfectives, i.e. antibiotics, antiseptics, chemotherapeutic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7/00Drugs for immunological or allergic disord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7/00Drugs for immunological or allergic disorders
    • A61P37/02Immunomodulato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V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ND LACTIC OR PROPIONIC ACID BACTERIA USED IN FOODSTUFFS OR FOOD PREPARATION
    • A23V2002/00Food compositions, function of food ingredients or processes for food or foodstuff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V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ND LACTIC OR PROPIONIC ACID BACTERIA USED IN FOODSTUFFS OR FOOD PREPARATION
    • A23V2400/00Lactic or propionic acid bacteria
    • A23V2400/51Bifidobacterium
    • A23V2400/533Longum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5/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materials or reaction products thereof with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 A61K2035/11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mprising living procariotic cel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5/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materials or reaction products thereof with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 A61K2035/11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mprising living procariotic cells
    • A61K2035/115Probiotic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R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C12C - C12Q, RELATING TO MICROORGANISMS
    • C12R2001/00Microorganisms ; Processes using microorganisms
    • C12R2001/01Bacteria or Actinomycetales ; using bacteria or Actinomycetal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Mycology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Nutrition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Virology (AREA)
  • Tropical Medicine & Parasitology (AREA)
  • Immunology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ediatric Medicine (AREA)
  • Neurology (AREA)
  • Neurosurgery (AREA)
  • Communicable Diseases (AREA)
  • Oncology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提供能够在广泛的年龄段中有益地利用的有益菌和包含其的组合物。长双歧杆菌长亚种NITE BP‑02568和/或长双歧杆菌长亚种NITE BP‑02569;具有2'‑岩藻糖基乳糖的同化功能的被分类为长双歧杆菌长亚种的细菌。进一步优选为具有阿拉伯糖基木聚糖、阿拉伯聚糖和果胶半乳糖的糖类的同化功能的细菌;包含前述细菌的组合物。进一步优选为2'‑岩藻糖基乳糖的组合物。进一步优选为一种组合物,其含有:包含选自由阿拉伯糖基木聚糖、阿拉伯聚糖、果胶半乳糖和源自它们的寡糖组成的组中的1种以上的糖类;或者至少源自禾本科植物的糖类或源自茄科植物的糖类。

Description

新型双歧杆菌属细菌和包含该细菌的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型双歧杆菌属细菌、包含该细菌的组合物、该细菌的增殖促进用组合物。
背景技术
近些年,出于通过积极地摄取对动物赋予良好影响的微生物(有益菌)来调整肠道内环境、从而抑制疾病发生、增进健康等的目的,正在积极地进行益生菌(probiotics)和有助于有益菌增殖的成分等益生元(prebiotics)的研究。益生菌是指在肠道内发挥有益的作用的细菌,而益生元是指成为这些有益的细菌的选择性的营养源并促进它们增殖的物质。已知通过益生元对人的健康具有如乳酸菌/双歧杆菌增殖促进作用、肠道调节作用、对炎性肠病的预防/改善作用等有益效果。
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乳酸菌增殖促进剂,其特征在于,含有重均分子量为10000~300000且还原糖量被调整为0.12~2.0的琼脂。
如此,正对益生菌、益生元进行深入研究。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9400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众所周知婴幼儿的肠道内细菌菌群与成人的肠道内细菌菌群不同,这些有益菌的种类和比例也不同。因此,期望的是通过给予肠道内的有益菌或给予有助于肠道内的有益菌增殖的成分,从而婴幼儿及成人均可以得到良好的益生菌效果。
然而,婴幼儿的肠道内存在的多种有益菌大多数情况适应于母乳的营养素,且无法利用源自成人的饮食成分(食物纤维等),因此即使成人积极地摄取像这样减少的有益菌,也难以在肠道内使其增殖。另外,即使让婴幼儿积极地摄取在成人的饮食环境中良好地增殖的有益菌,大多数情况也几乎无法得到针对婴幼儿所期待的效果(肠道内细菌菌群的形成、母乳的消化吸收、感染防护等)。
如此,对于提供在婴幼儿及成人的广泛的年龄段的肠道内容易增殖且能够有益地利用的有益菌和包含其的组合物的方法是困难的。
因此,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在广泛的年龄段中有益地利用的有益菌和包含其的组合物。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人等在试图获得能够在婴幼儿及成人的广泛的年龄段中有益地利用的有益菌时,首先着眼于两者的饮食习惯的不同而进行了研究。
此外,本发明人等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由人肠道内细菌采集的长双歧杆菌长亚种(下述也称为长亚种)中存在具有与一直以来已知的长亚种的性质不同的新的菌群。
具体而言,本发明人等完全偶然地发现存在具有2’-岩藻糖基乳糖的同化功能的长双歧杆菌属长种的长亚种的新的菌群。
参考文献1(Nature Communications,7:11939,p1-12,(2016)6,Volume 80Number14(2014))中记载了用于利用岩藻糖基乳糖的关键遗传因素对婴幼儿的肠道内细菌菌群发展产生影响。如参考文献1的表1的记载所述,公开了:双歧杆菌属长种的长亚种全部6种显示出人乳寡糖(-)和人乳寡糖中几乎不会增殖、以及α-L-岩藻糖苷酶(-)和不具有α-L-岩藻糖苷酶的性质。
然而,该菌群能够同化2’-岩藻糖基乳糖,所述2’-岩藻糖基乳糖在人乳寡糖中富含且是体表寡糖。通常在成人体中生存的双歧杆菌属细菌、未栖息在人体中的双歧杆菌属细菌不能利用人乳寡糖。因此,由于该菌群能够利用婴幼儿所摄取的人乳寡糖(HMO)而容易在婴幼儿的肠道内增殖。
进而还发现:该菌群具有使“阿拉伯糖基木聚糖、脱支阿拉伯聚糖、或果胶半乳糖”中的至少任一者的糖类同化的同化功能。这样的菌群通过使成人在食用作为主食的禾本科植物或茄科植物时被胃酸等部分消化而得到的糖类同化,因此即使在食用了这些的人体肠道内也容易增殖。
如此,如果是本发明人等所发现的新的菌群,则容易在婴幼儿的肠道内增殖,进而根据需要在成人所食用的食品(例如日本食品)中也容易增殖,因此能够用于广泛的年龄段中。若为该菌群,则无论幼儿或成人,在广泛的年龄段能够有助于良好的肠道菌群形成。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说明书中的“日本食品”是指以米(特别是米饭、粥)作为主食的饮食。进而,作为主菜/副菜,期望的是有块根蔬菜菜肴(例如,马铃薯等);豆类菜肴(例如,豆腐、大豆发酵食品(例如,豆酱、纳豆等)等)。
因此,本发明人等发现:是能够在幼儿及成人的广泛的年龄段中有益地利用的有益菌,且该有益菌是具有2’-岩藻糖基乳糖的同化功能的双歧杆菌属长种的长亚种的新的菌群,发现可以新提供包含该有益菌的组合物和该有益菌的增殖促进用组合物。
即,本发明如下所述。
〔1〕一种长双歧杆菌长亚种NITE BP-02568和/或长双歧杆菌长亚种NITE BP-02569。
〔2〕一种细菌,其是具有2’-岩藻糖基乳糖的同化功能的被分类为长双歧杆菌长亚种的细菌。
〔3〕根据前述〔2〕所述的细菌,其还具有选自由阿拉伯糖基木聚糖、阿拉伯聚糖、果胶半乳糖组成的组中的1种以上的糖类的同化功能。
〔4〕根据前述〔2〕或〔3〕所述的细菌,其中,前述细菌为长双歧杆菌长亚种NITE BP-02568和/或长双歧杆菌长亚种NITE BP-02569。
〔5〕一种组合物,其包含前述〔2〕~〔4〕中任一项所述的细菌。
〔6〕根据前述〔5〕所述的组合物,其中,前述组合物为益生菌组合物。
〔7〕根据前述〔5〕或〔6〕所述的组合物,其中,前述组合物至少用于婴幼儿、成人、高龄者中的任意者。
〔8〕根据前述〔5〕~〔7〕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其中,前述组合物用于调节肠道或用于饮食品中。
〔9〕根据前述〔5〕~〔8〕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其还包含2’-岩藻糖基乳糖。
〔10〕根据前述〔9〕所述的组合物,其还包含选自由阿拉伯糖基木聚糖、阿拉伯聚糖、果胶半乳糖和源自它们的寡糖组成的组中的1种以上的糖类。
〔11〕根据前述〔9〕或〔10〕所述的组合物,其还至少包含源自禾本科植物的糖类或源自茄科植物的糖类。
〔12〕一种益生元组合物,其用于促进被分类为长双歧杆菌长亚种的细菌的增殖,
前述组合物包含2’-岩藻糖基乳糖的益生元组合物。
〔13〕根据前述〔12〕所述的益生元组合物,其中,前述组合物还包含选自由阿拉伯糖基木聚糖、阿拉伯聚糖、果胶半乳糖、和源自它们的寡糖组成的组中的1种以上的糖类。
〔14〕一种组合物的制造方法,所述组合物包含具有2’-岩藻糖基乳糖的同化功能的被分类为长双歧杆菌长亚种的微生物。
〔15〕根据前述〔14〕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前述细菌为长双歧杆菌长亚种NITEBP-02568和/或长双歧杆菌长亚种NITE BP-02569。
〔16〕一种用于组合物的长双歧杆菌长亚种NITE BP-02568和/或长双歧杆菌长亚种NITE BP-02569。
〔17〕一种长双歧杆菌长亚种NITE BP-02568和/或长双歧杆菌长亚种NITE BP-02569在制造组合物中的应用。
〔18〕一种利用益生菌的、预防、改善或治疗过敏症状、免疫功能障碍、感染或神经系统疾病的方法,其中,给予长双歧杆菌长亚种NITE BP-02568和/或长双歧杆菌长亚种NITE BP-02569。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技术,可以提供能够在广泛的年龄段中有益地利用的有益菌和包含其的组合物、该有益菌的增殖促进用组合物。需要说明的是,此处记载的效果不一定受到限定,可以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任意的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接着,对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其中,本发明不限定于以下优选的实施方式,可以在本发明的范围内进行自由变更。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百分率只要没有特别声明则为基于质量的表示。
<新型的双歧杆菌属细菌>
本技术为新型的双歧杆菌属细菌,该细菌是被分类为双歧杆菌属长种的长亚种(长双歧杆菌长亚种)的微生物,如上所述,是具有尚不存在的具有“2’-岩藻糖基乳糖”的同化功能这样的极其独特的特征的新的菌群(以下也称为“本技术的长亚种”。)。
由于该同化功能,本技术的长亚种能够在包含2’-岩藻糖基乳糖的组合物(例如,人人乳、人乳寡糖(HMO)、奶粉等)中容易地增殖。通过使用2’-岩藻糖基乳糖,本技术的长亚种也容易在肠道内增殖。
需要说明的是,前述“2’-岩藻糖基乳糖”的成分的详情在后述的“成分(a)2’-岩藻糖基乳糖”中进行说明。
已经报道了双歧杆菌属细菌具有各种生理功能,还报道了该功能是通过在肠道内的增殖、产生的物质(例如,乙酸等)所引起的。
因此,本技术的长亚种的安全性也高且在广泛的年龄段中可以期待基于通常被称为双歧杆菌属细菌所带来的效能。因此,本技术的长亚种可以用于广泛的组合物(饮食品用、功能性食品用、药物用、饲料用等)中。
另外,本技术的长亚种可以期待益生菌效果,因此还可以用于增进健康、改善饮食习惯、改善肠道内环境、预防/治疗肠道内感染等的目的。
另外,作为益生菌效果,已知有便秘和腹泻的改善作用、乳糖不耐症的改善作用、免疫功能改善作用、感染防护作用、过敏抑制作用、动脉硬化的预防作用、抗肿瘤作用等(参考文献2:https://bifidus-fund.jp/en/index.shtml)。另外,已知通过人乳寡糖具有例如过敏的预防作用、乳糖不耐症改善作用、免疫增强作用、感染防护作用、脑神经系统形成作用、脑神经系统活化作用等(参考文献3:Milk Science Vol.56,No.4(2008)p155-176)。
本技术的长亚种可以期待益生菌效果,而且还可以有效地利用人乳寡糖,因此可以期待预防、改善或治疗例如过敏症状(例如,过敏性炎症、特应性皮炎等)、免疫功能障碍(例如,免疫功能降低等)、感染症(例如,病毒性肠胃炎、细菌感染症等)、神经系统疾病(例如,脑、骨髄等神经疾病等)等疾病、症状或状态。另外,本技术的长亚种还可以期待过敏症状的预防/改善作用、乳糖不耐症改善作用、免疫增强作用、感染防护作用、脑神经系统形成作用、脑神经系统活化作用等。
本技术的长亚种优选具有如下特征:具有选自由阿拉伯糖基木聚糖、阿拉伯聚糖、果胶半乳糖组成的组中的1种以上的糖类的同化功能。该阿拉伯聚糖优选为脱支阿拉伯聚糖。
需要说明的是,前述“阿拉伯糖基木聚糖、阿拉伯聚糖和果胶半乳糖”的成分的详情在后述的“成分(b)”中进行说明。
本说明书中,“糖类”没有特别声明时还包括本技术的长亚种能够同化的“多糖”和“寡糖”。寡糖是指由2~10左右的糖残基构成的物质。
由于本技术的长亚种具有选自由“阿拉伯糖基木聚糖、阿拉伯聚糖和果胶半乳糖”组成的组中的1种以上的糖类的同化功能,因此能够容易地在至少包含这些糖类的组合物(例如,主食(米、小麦、玉米、马铃薯等)的加工品等)中增殖,因此容易在肠道内增殖。
使本技术的长亚种增殖时,已知前述“阿拉伯糖基木聚糖、阿拉伯聚糖”是包含在禾本科植物中的糖类,因此优选使用源自禾本科植物的糖类(优选为寡糖)。
另外,使本技术的长亚种增殖时,已知前述“果胶半乳糖”是包含在茄科植物中的糖类,因此优选使用源自茄科植物的糖类(优选为寡糖)。
另外,成人食用作为主食的禾本科植物(例如,米、小麦、玉米等)或茄科植物(例如,马铃薯等)而部分消化后的物质中包含阿拉伯糖基木聚糖、阿拉伯聚糖、或果胶半乳糖中任意者的糖类。因此,除了前述“2’-岩藻糖基乳糖”之外能够进一步同化前述“阿拉伯糖基木聚糖、阿拉伯聚糖和果胶半乳糖”的糖类中任意1种以上的本技术的长亚种通过食用使用米或马铃薯等那样的日本食品而容易在肠道内增殖,因此可以说是更独特的长亚种的菌群。
进而,作为前述同化功能,本技术的长亚种优选对阿拉伯糖基木聚糖和/或果胶半乳糖具有高的同化功能。更优选为:本技术的长亚种对阿拉伯糖基木聚糖和果胶半乳糖具有高的同化功能。
本技术的长亚种例如可列举出长双歧杆菌长亚种NITE BP-02568(保藏编号:NITEBP-02568)、长双歧杆菌长亚种NITE BP-02569(保藏编号:NITE BP-02569)等。可以从这些组中选择1种或2种以上。
需要说明的是,以下也将前述Longum NITE BP-02568(保藏编号:NITE BP-02568)称为“长亚种NITE BP-02568”,也将前述Longum NITE BP-02569(保藏编号:NITE BP-02569)称为“长亚种NITE BP-02569”。
本技术的长亚种NITE BP-02568和长亚种NITE BP-02569是对2’-岩藻糖基乳糖、阿拉伯糖基木聚糖和果胶半乳糖具有高的同化功能的细菌,因此在本技术的长亚种的菌群中特别优选。作为2’-岩藻糖基乳糖的同化功能,这两种菌株在后述的<糖源的同化性的判定方法>中为OD0.6以上,是非常优异的。
前述长亚种NITE BP-02568具有序列号1,前述长亚种NITE BP-02569具有序列号2。
这两种菌株作为长双歧杆菌MCLON2FL1(Bifidobacterium longum MCLON2FL1)(保藏编号:NITE BP-02569)株、长双歧杆菌MCLON2FL2(Bifidobacterium longumMCLON2FL2)(保藏编号:NITE BP-02569)株国际保藏于国家技术评估学会,专利微生物保藏中心(旧:独立行政法人产品评价技术基盘机构专利微生物保藏中心)(NPMD),是被分类为新型的长亚种的菌群的菌株。
本技术的长亚种NITE BP-02568作为具有以下的菌学性质和特性的新型菌株被保藏于国家技术评估学会,专利微生物保藏中心(旧:独立行政法人产品评价技术基盘机构专利微生物保藏中心)(NPMD)(邮政编码:292-0818、地址:日本国千叶县木更津市上总镰足2-5-8),于2017年11月10日国际保藏为长双歧杆菌MCLON2FL1(Bifidobacterium longumMCLON2FL1)(保藏编号:NITE BP-02568)株。该菌株通常可以由上述保藏机构获得。
本技术的长亚种NITE BP-02569作为具有以下的菌学性质和特性的新型菌株被保藏于国家技术评估学会,专利微生物保藏中心(旧:独立行政法人产品评价技术基盘机构专利微生物保藏中心)(NPMD)(邮政编码:292-0818、地址:日本国千叶县木更津市上总镰足2-5-8),于2017年11月10日国际保藏为长双歧杆菌MCLON2FL2(Bifidobacterium longumMCLON2FL2)(保藏编号:NITE BP-02569)株。该菌株通常可以由上述保藏机构获得。
本技术的长亚种NITE BP-02568和长亚种NITE BP-02569不限定于上述保藏菌株,还可以是与相同保藏菌株实质上性质相同的菌株。实质上性质相同的菌株是指被分类为双歧杆菌属长种的长亚种的菌株,是指至少具有与本申请保藏菌株相同程度以上的前述“2’-岩藻糖基乳糖”的同化功能的菌株。
进而,优选具有前述“选自由阿拉伯糖基木聚糖、阿拉伯聚糖、果胶半乳糖组成的组中的1种以上”的糖同化功能,更优选为具有阿拉伯糖基木聚糖和半乳聚糖的糖类的同化功能。另外,进一步优选除了前述2’-岩藻糖基乳糖的同化功能之外还具有乳糖-N-四糖的同化功能。
另外,对于实质上性质相同的菌株,进而该16SrRNA基因的碱基序列与各自的菌株所具有的序列号1或序列号2的序列(参照表2和3)100%一致,且具有与上述保藏菌株相同的菌学性质。进而本技术的长亚种只要不损害本发明的效果就还可以是通过突变处理、基因重组、自然突变株的选择等从本申请保藏菌株或与其实质上性质相同的菌株选出并经育种而得到的菌株。
<糖源的同化性的判定方法>
在包含糖源的MRS(de Man-Rogosa-Sharpe)液体培养基1mL中接种菌株各1v/v%,在厌氧条件下以37℃进行培养。培养24小时后测定浊度(OD 600),减去对未接种菌株的培养基进行同样培养的对照的浊度的值,按照以下的基准判定同化性的有无和同化功能的程度。将与对照之差OD 600为0.3以上作为“有良好的同化性”;将0.5以上作为“有更良好的同化性”;将0.6以上作为“有进一步更良好的同化性”;将0.8以上作为“有非常良好的同化性”。
本技术的长亚种例如可以通过对相同菌株进行培养而增殖。
进行培养的方法只要能使本技术的长亚种增殖就没有特别限定,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适宜修改地使用通常用于培养双歧杆菌属细菌的方法。例如,培养温度在30~50℃为宜,优选为35~45℃。另外培养优选在厌氧条件下进行,例如可以边通入二氧化碳等厌氧气体边进行培养。另外,还可以在液体静置培养等微好氧条件下进行培养。
作为为了使本技术的长亚种增殖而进行培养的培养基,没有特别限定,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适宜修改地使用通常用于培养双歧杆菌属细菌的培养基。即,作为碳源,除了后述的成分(a)和(b)以外,可以根据同化性来使用例如半乳糖、葡萄糖、果糖、甘露糖、纤维素二糖、麦芽糖、乳糖、蔗糖、海藻糖、淀粉水解物、废糖蜜等糖类。作为氮源,例如可以使用氨、硫酸铵、氯化铵、硝酸铵等铵盐类、硝酸盐类。另外,作为无机盐类,例如可以使用氯化钠、氯化钾、硫酸钾、硫酸镁、氯化钙、硝酸钙、氯化锰、硫酸亚铁等。另外,还可以使用蛋白胨、大豆粉、脱脂大豆粕、肉提取物、酵母提取物等有机成分。另外,作为制备好的培养基,例如可以适宜地使用MRS培养基。
作为本技术的长亚种,在培养后可以直接使用得到的培养物,还可以进行稀释或浓缩后来使用,还可以使用由培养物回收的菌体。另外,只要不损害本发明的效果,就可以在培养后进行加热和冷冻干燥等各种追加操作。追加的操作优选为活菌的存活率高的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药物组合物、饮食品和饲料中使用的本技术的长亚种的菌体优选为活菌。
作为本技术的长亚种的优选的同化成分,可列举出以下的成分(a)和/或成分(b)、进而以下的成分(c)。
本技术中使用的“成分(a)2’-岩藻糖基乳糖”具有本技术的长亚种的增殖促进作用。进而,通过将该“成分(a)”与后述的“成分(b)”和/或“成分(c)”组合,从而能够更稳定地发挥本技术的长亚种的增殖促进作用。由此,本技术的长亚种在广泛的年龄段的肠道内也容易增殖。进而,从本技术的长亚种的增殖促进作用的方面考虑,优选乳糖-N-四糖(LNT)也为同化成分。
用作本技术的同化成分的“成分(a)2’-岩藻糖基乳糖”已知是人乳寡糖(HMO)的代表性成分。因此,可以使用市售品的2’-岩藻糖基乳糖(Fucα(1-2)Galβ(1-4)Glc),还可以由乳制备或通过公知的有机合成、酶处理等而得到。另外,还可以使用包含2’-岩藻糖基乳糖的乳(例如,母乳、奶粉、牛乳、乳制品)。另外,还可以使用至少包含2’-岩藻糖基乳糖的人乳寡糖,也可以使用将该人乳寡糖配混于乳(牛乳、奶粉等)中而得到的物质(即,包含人乳寡糖的乳)。
可以用作本技术的同化成分的“成分(c)人乳寡糖(以下也称为“HMO”)”中优选至少包含2’-岩藻糖基乳糖和/或乳糖-N-四糖(LNT)。通常作为HMO,例如可列举出2’-岩藻糖基乳糖、3-岩藻糖基乳糖、2’,3-二岩藻糖基乳糖、3’-唾液酰基乳糖、6’-唾液酰基乳糖、3-岩藻糖基-3’-唾液酰基乳糖、乳糖-N-四糖、乳糖-N-新四糖、乳糖-N-岩藻五糖I、乳糖-N-岩藻五糖II、乳糖-N-岩藻五糖III、乳糖-N-岩藻五糖V、乳糖-N-二岩藻糖基六糖I、乳糖-N-二岩藻糖基六糖II、以及乳糖-N-唾液酰基五糖、LSTa、LSTb和LSTc等。该HMO的各寡糖可以利用公知的制造方法而得到。本技术中,可以使用选自由这些组成的组中的1种或2种以上。
作为本技术的同化成分,对于为了促进增殖而使用选自由“成分(b)木聚糖、阿拉伯糖基木聚糖、阿拉伯聚糖、脱支阿拉伯聚糖、果胶、半乳聚糖、果胶半乳糖和源自它们的寡糖”组成的组中的1种以上的糖类而言,能够促进能将其同化的长亚种增殖,故而优选。另外,前述“成分(b)”也优选水溶性的物质,更优选为易溶于水性。
前述“成分(b)”的“木聚糖、阿拉伯糖基木聚糖和阿拉伯聚糖、脱支阿拉伯聚糖和源自它们的寡糖”(特别是,阿拉伯糖基木聚糖和源自其的寡糖)作为源自禾本科植物的糖类(多糖、寡糖)而众所周知。
前述“成分(b)”的“阿拉伯糖基木聚糖、阿拉伯聚糖和源自其的寡糖”可以使用对禾本科植物进行加工处理而得到的市售品,另外,可以通过由该植物进行提取加工而得到。另外,还可以是对例如禾本科植物的可食用部分进行加工并作为食物纤维等糖类而得到的物质。该“成分(b)”的“阿拉伯糖基木聚糖、阿拉伯聚糖和源自其的寡糖”还包含在外皮部分(例如,米糠、麦麸等)中。
作为禾本科植物,例如可列举出禾本属植物(籼稻、粳稻等米等)、玉米属植物(优选为玉米)、小麦属植物(优选为小麦)、大麦属植物(优选为大麦)等,可以选择由这些组成的组中的1种或2种以上。
作为本技术,可以根据各自通常的饮食习惯从这些中进行适宜选择。作为本技术,特别是日本食品的情况,优选选择源自稻属植物的糖类(优选为寡糖)或包含其的食品(例如,使用了米的食品(具体而言,米饭、糙米、粥、带有米粉的面包、面类等))作为同化成分。
前述“成分(b)”的“果胶、半乳聚糖、果胶半乳糖和源自它们的寡糖”(特别是,果胶半乳糖和源自其的寡糖)已知是源自茄科植物或源自禾本科植物的糖类(多糖、寡糖)。
另外,作为包含本技术的“成分(b)”的“半乳聚糖和源自其的寡糖”的植物,可列举出茄科茄属植物、豆类等,可以选择由这些组成的组中的1种或2种以上。
因此,可以使用对它们进行加工处理而得到的市售品,另外,可以通过由该植物进行提取加工而得到。例如可以选择源自稻属植物的糖类(优选为源自阿拉伯糖基木聚糖的寡糖)、源自茄科茄属植物(马铃薯等)的糖类(优选为源自阿拉伯聚糖或源自果胶半乳糖的寡糖)、源自豆类的糖类(优选为源自阿拉伯半乳聚糖的寡糖)。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谓的“木聚糖”若没有特别声明则可以将木糖的聚合物作为主链,还可以在侧链、主链具有其它构成糖。
另外,本说明书中所谓的“阿拉伯聚糖”若没有特别声明则可以将阿拉伯糖的聚合物作为主链,还可以在侧链、主链具有其它构成糖。
另外,本说明书中所谓的“半乳聚糖”若没有特别声明则可以将半乳糖的聚合物作为主链,还可以在侧链、主链具有其它构成糖。
另外,本说明书中所谓的“果胶”若没有特别声明则可以是指α1-4键合的半乳糖醛酸的聚合物,还可以在侧链、主链具有其它构成糖。另外,本说明书中所谓的“果胶”与半乳糖醛酸的羧基是否甲酯化无关,是指包括经甲酯化的“狭义的果胶”及对“狭义的果胶”进行脱酯化处理而得到的果胶酸、未经甲酯化的“果胶酸”的含义。
通常,阿拉伯糖基木聚糖是将阿拉伯糖和木糖作为主要的构成糖的糖类,已知是将木糖的聚合物作为主链的糖类。
作为本技术中使用的阿拉伯糖基木聚糖,优选为通过α1-3键或α1-2键作为侧链的L-阿拉伯呋喃糖单糖或该阿拉伯寡糖与β1-4键合的木糖的聚合物的主链键合而成的物质。进一步优选为侧链键合有L-阿拉伯呋喃糖单糖的物质。另外,本技术的阿拉伯糖基木聚糖的构成糖比优选木糖5糖残基:L-阿拉伯糖1~4糖残基。
具有阿拉伯糖基木聚糖的同化功能的长亚种的情况,可认为阿拉伯聚糖和/或木聚糖也可以作为同化成分使用。
另外,通常,阿拉伯聚糖是以阿拉伯糖作为主要的构成糖的糖类,已知是将阿拉伯糖的聚合物作为主链的糖类。阿拉伯聚糖可列举出果胶阿拉伯聚糖和脱支阿拉伯聚糖等。
作为本技术中使用的阿拉伯聚糖,优选为将α1-5键合的阿拉伯糖的聚合物作为主链的糖类,进而,优选为脱支阿拉伯聚糖。脱支阿拉伯聚糖是阿拉伯聚糖具有分支部分时、进行了脱支处理而得到的物质。作为脱支阿拉伯聚糖,例如可列举出对果胶阿拉伯聚糖进行了脱支而得到的物质(为1,5-α-L-阿拉伯聚糖,Ara的糖残基比例优选为80%以上)。
另外,通常,果胶阿拉伯聚糖已知是由拉伯聚糖的主链和果胶构成的糖类。作为果胶阿拉伯聚糖,例如可列举出在主链的阿拉伯聚糖的还原末端的C-1键合有果胶的物质。
具有脱支阿拉伯聚糖的同化功能的长亚种的情况,可认为果胶阿拉伯聚糖也可以作为同化成分使用。
通常,果胶半乳糖是由半乳聚糖的主链和半乳糖醛酸聚合物构成的糖类,作为众所周知的果胶半乳糖,可列举出在主链的半乳聚糖的还原末端的C-1键合有果胶的物质。
具有果胶半乳糖的同化功能的长亚种的情况,可认为果胶和/或半乳聚糖也可以作为同化成分使用。
通常,半乳聚糖已知是以半乳糖作为主要的构成糖、以半乳糖的聚合物作为主链的糖类。
果胶半乳糖的情况,已知是以β1-4键合的半乳糖的聚合物作为主链的糖类。
另外,已知半乳聚糖作为阿拉伯半乳聚糖包含在大豆中。作为包含半乳聚糖的源自豆科植物的糖类,可列举出源自羽扇豆的糖类、源自大豆的糖类。作为源自大豆的糖类,还可以是大豆加工产品(例如,豆腐、豆乳等)、大豆发酵产品(例如,豆酱、酱油、纳豆等)或源自其的糖类。
<用于促进增殖的组合物>
如此,本技术的前述“成分(a)2’-岩藻糖基乳糖”对本技术的长亚种具有增殖促进作用。通过在前述“成分(a)”中进一步组合至少选自由前述成分(b)的“木聚糖、阿拉伯糖基木聚糖、阿拉伯聚糖、脱支阿拉伯聚糖果胶、半乳聚糖、果胶半乳糖和源自它们的寡糖”、前述成分(c)的“HMO”组成的组中的1种以上的糖类(以下也称为“这些成分的组合”),从而更适宜地对本技术的长亚种具有增殖促进作用。这些成分可以用作对本技术的长亚种具有增殖促进作用的成分。
因此,前述“成分(a)”或前述“这些成分的组合”还可以用作本技术的长亚种的增殖促进的成分。
前述“成分(a)”或前述“这些成分组合”可以作为有效成分包含在用于促进本技术的长亚种的增殖的组合物(以下也称为“增殖促进用组合物”。)中,另外,能够用于药物、饮食品、饲料等广泛的用途的产品中。这些产品可以适宜使用适于各种用途的任意成分并通过适于各用途的公知的制造方法而制造。
另外,前述“成分(a)”或前述“这些成分的组合”可以出于本技术的增殖促进目的而使用其本身,或者还可以与生理性、药物或饮食品所允许的通常的载体或稀释剂等一起混合来使用。
另外,前述“成分(a)”或前述“这些成分的组合”可以用于制造这些各种制剂或各种组合物等。另外,本技术的前述“成分(a)”或前述“这些成分的组合”还可以作为针对本技术的长亚种的增殖促进方法或用于促进增殖的组合物(优选为益生元组合物)使用。
另外,本技术的增殖促进用组合物中的前述“成分(a)2’-岩藻糖基乳糖”的用量或含量相对于菌100质量份,优选1~1000000质量份,更优选10~10000质量份。
另外,本技术的增殖促进用组合物中的“选自前述成分(b)中的1种以上的糖类”的用量或含量相对于菌100质量份,优选1~1000000质量份,更优选10~10000质量份。
另外,本技术的长亚种的增殖促进用组合物为前述“成分(a)”与“选自前述成分(b)中的1种以上的糖类”的组合的情况,可以将这些混合或以各自的组合物试剂盒的形式来使用。
通过上述的本技术的增殖促进用组合物而促进本技术的长亚种增殖,因此本技术的增殖促进用组合物能够用作益生元组合物。通过使用该增殖促进用组合物,还可以期待通过本技术的长亚种对人的健康具有肠道调节作用、矿物吸收促进作用、对炎性肠病的预防/改善作用等有益的益生菌效果。
另外,通过摄取本技术的增殖促进用组合物,还可以期待除了本技术的长亚种以外的乳酸菌/双歧杆菌增殖促进作用,因此可以作为这些乳酸菌/双歧杆菌的益生元组合物使用。
可以使用除了本技术的长亚种以外的乳酸菌/双歧杆菌的增殖促进成分。作为该乳酸菌/双歧杆菌的增殖促进成分,已知例如寡糖(例如,低聚半乳糖、低聚果糖、低聚大豆糖、低聚乳糖(优选为人乳寡糖(HMO))、低聚木糖、低聚异麦芽糖、棉子糖、乳果糖、低聚咖啡豆甘露糖、葡萄糖酸等)、食物纤维(聚葡萄糖、菊糖等)的糖类,可以从这些中选择1种或2种以上。
因此,优选含有这样的乳酸菌/双歧杆菌增殖促进成分作为本技术的益生元组合物的任意成分。
此外,通过本技术的益生元组合物而能够促进本技术的长亚种和除此以外的乳酸菌/双歧杆菌的增殖。由此,还可以期待进一步良好地肠道调节作用、矿物吸收促进作用、对炎性肠病的预防/改善作用等的益生菌效果。
另外,基于人乳寡糖(HMO)的各种作用、已知例如过敏的预防/改善作用、乳糖不耐症改善作用、免疫增强作用、感染防护作用、脑神经系统形成作用、脑神经系统活化作用等(参考文献3:Bi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human milk oligosaccharides;MilkScience Vol.56,No.4(2008)p155-176)。由此,通过本技术的增殖促进用组合物,还可以期待过敏症状的预防/改善作用、乳糖不耐症改善作用、免疫增强作用、感染防护作用、脑神经系统形成作用、脑神经系统活化作用等的益生菌效果。
<组合物>
本技术还可以提供包含本技术的长亚种的组合物。本技术的组合物是指包括饮食品组合物、药物组合物、饲料组合物等的含义。另外,本技术的组合物优选为益生菌组合物。
如上所述,本技术的长亚种具有“2’-岩藻糖基乳糖”的同化功能。本技术的长亚种优选进一步具有如下特征:具有“选自由阿拉伯糖基木聚糖、阿拉伯聚糖和果胶半乳糖组成的组中的1种以上”的糖类(优选为寡糖)的同化功能。
因此,包含本技术的长亚种的组合物中优选进一步使用能促进上述的本技术的长亚种增殖的同化成分。
本技术的长亚种通过与上述的“(a)成分”(优选为前述“这些成分的组合”)的同化成分或包含该同化成分的饮食品同时摄取或分别摄取,从而能够更适宜地在肠道内增殖。通过如此含有同化成分(即,增殖促进用成分),从而还可以进一步适宜地期待益生菌效果。
本技术的长亚种可以用于作为适用对象的人或非人动物(优选为哺乳类),优选人和宠物,更优选为人。
进而,本技术的适用对象者只要是需求益生菌效果的人就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列举出婴幼儿、少儿、成人、健康的人、中老年、高龄者和肠道内环境不佳的人等。其中,本技术优选用于婴儿、成人、高龄者。
在从婴幼儿用至成人用的范围的饮食习惯中,包含本技术的长亚种的组合物能够在肠道内使本技术的长亚种增殖,因此在广泛的年龄中可以期待益生菌效果。由此,还可以期待例如肠道内环境的改善、肠道调节作用、矿物吸收促进作用、对炎性肠病的预防/改善作用等。
包含本技术的长亚种的组合物可以期待益生菌效果,因此可以期待预防、改善或治疗例如上述的过敏症状、免疫功能障碍、感染症、神经系统疾病等疾病或症状。另外,包含本技术的长亚种的组合物还可以期待上述的过敏症状的预防作用、乳糖不耐症改善作用、免疫增强作用、感染防护作用、脑神经系统形成作用、脑神经系统活化作用等(参考文献2和参考文献3)。
另外,本技术还可以用于或利用于包含人乳寡糖(HMO)的育儿用组合物(优选为婴儿用乳)。本技术的育儿用组合物还可以期待过敏症状的预防作用、乳糖不耐症改善作用、免疫增强作用、感染防护作用、脑神经系统形成作用、脑神经系统活化作用等。
另外,由于本技术中使用的长亚种源自人,因此副作用少且安全性高而还可以长期持续摄取。
此外,本技术还可以有效地用于能通过益生菌进行预防、改善或治疗的症状或疾病。
本技术的长亚种可以直接使用,或者还可以与生理性、药物或饮食品所允许的通常的载体或稀释剂等一起混合来使用。
因此,本技术的长亚种还可以作为有效成分而包含在益生菌组合物中,另外,由于安全性高而还可以用于药物、饮食品、饲料等广泛的用途的产品中。这些产品可以通过适宜使用适于各用途的任意成分并通过适于各用途的公知的制造方法而制造。
另外,本技术的长亚种可以用于制造这些各种制剂或各种组合物等。另外,本技术还可以用作益生菌的长亚种。
本技术的组合物至少包含本技术的长亚种,进而优选包含上述的增殖促进成分。
本技术的组合物优选包含前述“成分(a)2’-岩藻糖基乳糖”。
进而,优选除了“前述成分(a)”之外进一步包含“前述成分(b)的选自由木聚糖、阿拉伯糖基木聚糖、阿拉伯聚糖、脱支阿拉伯聚糖、果胶、半乳聚糖、果胶半乳糖和源自它们的寡糖组成的组中的1种以上的糖类”的组合物。其中,优选至少含有阿拉伯糖基木聚糖和/或果胶半乳糖。
另外,除了“前述成分(a)”之外,还可以进一步含有“前述成分(b)”的“选自由阿拉伯糖基木聚糖、阿拉伯聚糖、果胶半乳糖和源自它们的寡糖组成的组中的1种以上的糖类”。
另外,本技术的组合物优选除了“前述成分(a)”之外还至少包含源自禾本科植物的糖类和/或源自茄科植物的糖类。
另外,还可以以包含本技术的长亚种的组合物与本技术的长亚种的增殖促进用组合物混合而成的组合物的形式或以各自的组合物试剂盒的形式来使用。另外,还可以含有上述的本技术的增殖促进用组合物作为益生菌组合物的成分的方式使用。
本技术的长亚种的给药或摄取优选至少持续1周,更优选至少持续4周,期望的是每天持续进行。
本技术的长亚种的用量由于安全性高因而没有特别限制,例如,优选1×106~1×1012CFU/kg体重/天,更优选1×107~1×1011CFU/kg体重/天,进一步优选1×108~1×1010CFU/kg体重/天。或者,作为每一个体(体重)的用量(给药量),优选107~1014CFU/天,更优选108~1013CFU/天,进一步优选109~1012CFU/天。
另外,本技术的长亚种的用量优选为0.01~100mL/体重kg/天,更优选为0.1~10mL/体重kg/天。
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中,CFU是指集落形成单位(Colony forming unit),表示菌落形成单位。前述细菌为死菌时,CFU可以替换为个细胞(cells)。
另外,本发明可以是治疗目的的使用,还可以是非治疗目的的应用。
“非治疗目的”是指不包括医疗行为、即通过治疗对人体进行的处置行为的概念。例如可列举出增进健康、美容行为等。
“改善”是指疾病、症状或状态的好转;疾病、症状或状态的恶化防止、延迟;疾病或症状进行的逆转、防止或延迟。
“预防”是指防止、延迟适用对象发生疾病或症状或降低适用对象的疾病或症状的危险性。
<药物组合物>
进而,本技术的组合物可以用作药物组合物。由此,可以期待益生菌效果。
本技术的药物组合物只要含有本技术的长亚种就没有特别限制。该药物组合物还可以以含有本技术的长亚种的肠道调节用组合物等的形式来使用。
作为本技术的药物组合物,可以直接使用本技术的长亚种,还可以将生理上允许的液体或固体的制剂载体配混并制剂化后来使用。
另外,本技术的药物组合物以能够作为经口组合物成分的从人肠道内获得的本技术的长亚种作为有效成分,因此对于患有各种疾病的患者也能够安心地给予。另外,由于双歧杆菌属细菌还存在于动物的肠道内,因此本发明可期待即使长期持续给予也不易产生副作用。另外,双歧杆菌属细菌还能够安全地对婴幼儿、少儿给予。因此,本发明还适于针对婴幼儿、少儿的疾病或其症状的预防、改善和/或治疗。
本技术的药物组合物的剂型没有特别限制,具体可以示例出片剂、丸剂、散剂、液体制剂、悬浮剂、乳剂、颗粒剂、胶囊剂、糖浆剂、栓剂、注射剂、软膏剂、贴剂、滴眼剂和滴鼻剂等。另外,在进行制剂化时,作为制剂载体可以使用通常使用的赋形剂、结合剂、崩解剂、润滑剂、稳定剂、矫味矫臭剂、稀释剂、表面活性剂、或注射剂用溶剂等的添加剂。
另外,在进行制剂化时,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可以使用通常制剂化中所使用的赋形剂、pH调节剂、着色剂、矫味剂等成分。另外,只要不损害本发明的效果,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中还可以使用公知的或未来会发现的、对肌肉疾病、肌萎缩相关疾病或这些症状具有预防、改善和/或治疗的效果的成分。
此外,制剂化可以根据剂型利用适宜公知的方法来实施。在制剂化时,还可以适宜配混制剂载体来进行制剂化。
本技术的药物组合物中的本技术的长亚种的含量可根据剂型、用法、患者的年龄、性别、疾病的种类、疾病的程度和其它条件等进行适宜设定,通常优选为1×106~1×1012cfu/g或1×106~1×1012cfu/mL的范围内,更优选为1×107~1×1011cfu/g或1×107~1×1011cfu/mL的范围内。本技术的长亚种为死菌的情况,cfu/g或cfu/mL可以替换成个细胞/g或个细胞/mL。
本技术的长亚种的用量可以根据剂型、用法、患者的年龄、性别、疾病的种类、疾病的程度和其它条件等进行适宜设定,通常优选为1×106~1×1012cfu/g或1×106~1×1012cfu/mL的范围内,更优选为1×107~1×1011cfu/g或1×107~1×1011cfu/mL的范围内。本技术的长亚种为死菌的情况,cfu/g或cfu/mL可以替换成个细胞/g或个细胞/mL。
本技术的药物组合物的给药期间没有特别限定,可以根据成为对象的症状或疾病的治疗方法适宜选择给药期间。另外,可以预防性给药,还可以用于维持疗法。另外,给药方式优选根据制剂形态患者的年龄、性别、其它条件、患者的症状的程度等而确定。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药物组合物在任意的情况下可以1天1次或分成多次进行给药,另外,还可以是数天或数周进行1次给药。
<饮食品组合物>
进而,本技术的组合物可以用作饮食品组合物。由此,可以期待益生菌效果。
本技术的饮食品组合物还可以通过将本技术的长亚种添加至公知的饮食品中来制造,还可以通过将本技术的长亚种混合至饮食品的原料中而以新的饮食品组合物的形式加以制造。
本技术的饮食品组合物只要含有本技术的长亚种就没有特别限制,作为饮食品组合物,可示例出清凉饮料、碳酸饮料、营养饮料、果汁饮料和乳酸菌饮料等饮料(包括这些饮料的浓缩原液和制备用粉末);冰激凌、果汁冰糕、刨冰等冰甜点;饴糖、橡皮糖(Chewinggum)、冰糖(candy)、口香糖(Gum)、巧克力、压片糖、零食、饼干、胶冻、酱、奶油和烘焙点心等糖果点心类;加工乳、乳饮料、发酵乳、酸奶饮料和黄油等乳制品;面包;经肠营养食、粥等流食、婴儿食品、育儿用乳(例如,婴儿用乳等)、运动饮料;其它功能性食品等。另外,饮食品可以是营养强化剂,还可以是例如压片状的营养强化剂。作为营养强化剂的情况,对于每天的饮食量和摄取卡路里,可以在不对其它食品产生影响的前提下摄取本技术的长亚种。
作为本技术的更优选的实施方式的一个例子,可列举出婴儿用乳(例如,婴儿用制备奶粉等)。该“婴儿用乳”优选是指为了用于出生后4~6个月或出生后4~12个月的婴儿的特定营养的、仅通过其即可满足婴幼儿的营养需求的食品。这些食品例如可以包括1种以上的益生菌双歧杆菌属细菌;人乳寡糖、低聚果糖和低聚半乳糖等益生元;源自酪蛋白、大豆、乳清或脱脂乳的蛋白质;乳糖、蔗糖、麦芽糊精、淀粉或它们的混合物等炭水化合物;脂质(例如,棕榈油精、葵花油、葵花油);和日常的食物不可缺少的维生素类和矿物等,可以从这些组中选择1种或2种以上。
另外,本技术中的饮食品组合物只要不损害本发明的效果,本发明中的饮食品组合物就可以使用公知的或未来会发现的具有益生菌效果的成分或辅助益生菌效果的成分。例如,本发明中的饮食品组合物可以通过组合如下成分以及本技术的长亚种来制备,所述成分为:乳清蛋白、酪蛋白蛋白、大豆蛋白或豌豆蛋白(pea protein)等各种蛋白质或其混合物、分解物;亮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或谷氨酰胺等氨基酸;维生素B6或维生素C等维生素类;肌酸;柠檬酸;或者鱼油等。
另外,本技术中定义的饮食品组合物可以以标示了益生菌等用途(包括保健用途)的饮食品的形式来提供/销售。另外,作为饮食品的摄取对象,可以标示为“喜好日本食品的人”,“期望与双歧杆菌相伴生活的人”,“希望改善肠道内环境的人”,“希望调理肚子状态的人”,“希望形成良好的肠道内环境的人”等来提供/销售。
“标示”行为包括用于使需要者知悉上述用途的全部行为,只要是可想起/类推上述用途的表现方式则不论标示目的、标示内容、标示对象物/介质等如何,均相当于本发明的“标示”行为。
另外,“标示”优选通过使需要者直接意识到上述用途的表现方式来进行。具体而言,可列举对在饮食品的商品或商品的包装上记载了上述用途的物品进行转让、交货、为了转让或交货而进行展示、进口的行为;在与商品有关的广告、价格表或交易文件中记载上述用途并展示或发布、或在以这些为内容的信息中记载上述用途并通过电磁方法(互联网等)进行提供的行为;等。
另一方面,标示内容优选为得到行政等许可的标示(例如,基于行政规定的各种制度而得到许可、并以基于该得到许可的形态进行的标示)。另外优选在包装、容器、商品目录、宣传手册、POP等销售现场的宣传材料、其他文件等中带有这样的标示内容。
另外,作为“标示”,可例示出作为健康食品、功能性食品、经肠营养食品、特别用途食品、保健功能食品、特定保健用食品、营养功能食品、功能性标示食品、药物用部外品等的标示。这些中,可特别列举:经消费厅许可的标示,例如被特定保健用食品、营养功能食品、或功能性标示食品相关的制度、或与这些类似的制度许可的标示等。具体可列举:作为特定保健用食品的标示、作为附加条件的特定保健用食品的标示、主旨为对身体的结构和功能带来影响的标示、降低疾病风险的标示、基于科学根据的功能性的标示等,更具体而言,典型的例子为:作为关于健康增进法中规定的特别用途标示的许可等的内阁府令(平成二十一年八月三十一日内閣府令第五十七号)所确定的特定保健用食品的标示(特别是保健用途的标示)及与其类似的标示。
本技术的饮食品组合物中的本技术的长亚种的含量可根据饮食品组合物的形态进行适宜设定,通常在饮食品中,优选为1×106~1×1012cfu/g或1×106~1×1012cfu/mL的范围内,更优选为1×107~1×1011cfu/g或1×107~1×1011cfu/mL的范围内。
本技术的长亚种的用量可根据饮食品组合物的形态进行适宜设定,通常在饮食品中,优选为1×106~1×1012cfu/g或1×106~1×1012cfu/mL的范围内,更优选为1×107~1×1011cfu/g或1×107~1×1011cfu/mL的范围内。
本技术的饮食品可以通过在饮食品组合物的原料中添加本技术的长亚种而制造,除了添加本技术的长亚种之外,本技术的饮食品可以与通常的饮食品组合物同样地制造。
进而,还可以适宜添加上述的增殖促进用组合物,作为前述增殖促进用组合物,还可以使用成为增殖促进用组合物的来源的食品等。
作为食品或饮料的原料,可以使用用于通常的饮料、食品的原料,考虑到针对本技术的长亚种的增殖促进成分而优选日本食品的原料。
另外,本技术的长亚种还可以根据目的与饮食品中使用那样的其它“双歧杆菌属细菌和/或乳酸菌”组合来使用。
本技术的饮食品组合物中包括用于制造饮食品组合物的原料日本食品品添加物等、在饮食品组合物的制造工序或制造后添加至饮食品中的物质。
在制造本技术的饮食品时,本技术的长亚种的添加还可以在饮食品组合物的制造工序的任意阶段进行。例如,作为一个例子,可以在添加通常双歧杆菌属细菌的工序进行添加。
所制造的饮食品可以经口地摄取。
作为包含本技术的长亚种的饮食品,可列举出粥等日本食品、婴儿食品、流食(优选为高龄者用等)、婴儿用乳、乳酸菌饮料和发酵乳等。
本技术的饮食品只要是如粥等那样具有流动性的日本食品就也可以用作婴儿食品及用作高龄者用的流食。对于高龄者,即使是限制日本食品之类的人也可以通过粥等饮食日本食品,能够改善饮食习惯。如此,作为本技术,能够改善饮食习惯的质量的同时期待益生菌效果,且能够家族团聚的方式饮食相同的食品。
另外,源自大豆发酵的糖类也能够同化,这说明也可以是大酱汤、纳豆等日本食品。
本技术还可以采用以下的构成。
〔1〕一种长双歧杆菌长亚种NITE BP-02568和/或长双歧杆菌长亚种NITE BP-02569。
〔2〕一种细菌,其是具有2’-岩藻糖基乳糖的同化功能的被分类为长双歧杆菌长亚种的细菌。
〔3〕一种细菌,其还具有选自由阿拉伯糖基木聚糖、阿拉伯聚糖、果胶半乳糖、组成的组中的1种以上的糖类的同化功能。
进一步优选的细菌为长双歧杆菌长亚种NITE BP-02568和/或长双歧杆菌长亚种NITE BP-02569。
〔4〕一种包含前述〔1〕~〔3〕中任一项所述的细菌的组合物、或者前述〔1〕~〔3〕中任一种的细菌在组合物中的应用。前述组合物优选为药物用组合物或饮食品组合物。
〔5〕根据前述〔4〕所述的组合物、或细菌在前述〔4〕所述的组合物中的应用,前述组合物为益生菌组合物。
〔6〕根据前述〔4〕或〔5〕所述的组合物、或细菌在前述〔4〕或〔5〕所述的组合物中的应用,其中,前述组合物至少用于婴幼儿、成人、高龄者中的任意者。
〔7〕根据前述〔4〕~〔6〕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或细菌在前述〔4〕或〔6〕所述的组合物中的应用,其中,前述组合物为用于调节肠道或用于饮食品中组合物。
〔8〕根据前述〔4〕~〔7〕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或细菌在前述〔4〕~〔7〕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中的应用,其中,前述组合物还包含2’-岩藻糖基乳糖或人乳寡糖(HMO)。
〔9〕根据前述〔8〕所述的组合物、或细菌在前述〔8〕所述的组合物中的应用,其中,前述组合物还包含选自由阿拉伯糖基木聚糖、木聚糖、阿拉伯聚糖、果胶半乳糖、果胶、半乳聚糖和源自它们的寡糖组成的组中的1种以上的糖类。
作为前述糖类,前述组合物中优选还包含乳糖-N-四糖。
其中,更优选的糖类包含选自由阿拉伯糖基木聚糖、阿拉伯聚糖、果胶半乳糖和源自它们的寡糖组成的组中的1种以上的糖类。前述阿拉伯聚糖优选为脱支阿拉伯聚糖。
〔10〕根据前述〔8〕或〔9〕所述的组合物、或细菌在前述〔8〕或〔9〕所述的组合物中的应用,其中,前述组合物还至少包含源自禾本科植物的糖类、源自茄科植物的糖类、或源自豆类的糖类。
其中,更优选的糖类为至少源自禾本科植物的糖类、或源自茄科植物的糖类。
〔11〕一种前述〔1〕~〔3〕中任一项所述的细菌在制造组合物中的应用。优选为前述〔4〕~〔10〕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或者,优选为药物用组合物或饮食品组合物(更优选为婴儿用乳)。
〔12〕一种用于组合物中的前述〔1〕~〔3〕中任一项所述的细菌。优选为前述〔4〕~〔10〕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或者,优选为药物用组合物或饮食品组合物(更优选为婴儿用乳)。
〔13〕一种利用益生菌的、预防、改善或治疗疾病、症状或状态的方法,其中,给予前述〔1〕~〔3〕中任一项所述的细菌。优选为过敏症状、免疫功能障碍、感染症或神经系统疾病的预防、改善、或治疗方法。预防、改善或治疗方法优选为健康增进方法、饮食习惯的改善、肠道内环境的改善、肠道内的感染的预防或治疗。
〔14〕一种益生元组合物,其用于促进被分类为长双歧杆菌长亚种的细菌的增殖,
前述组合物是包含2’-岩藻糖基乳糖或人乳寡糖(HMO)的益生元组合物。
优选为前述〔1〕~〔3〕中任一项所述的细菌。
进一步优选为前述2’-岩藻糖基乳糖或人乳寡糖(HMO)与前述〔9〕或前述〔10〕所述的糖类的组合使用。
〔15〕一种2’-岩藻糖基乳糖或人乳寡糖(HMO)在益生元组合物中的应用,所述益生元组合物用于增殖促进被分类为长双歧杆菌长亚种的细菌,所述组合物包含2’-岩藻糖基乳糖或人乳寡糖(HMO)。
优选为前述〔1〕~〔3〕中任一项所述的细菌。进一步优选为前述2’-岩藻糖基乳糖或人乳寡糖(HMO)与前述〔9〕或前述〔10〕所述的糖类的组合使用。
〔16〕一种2’-岩藻糖基乳糖或人乳寡糖(HMO),其用于增殖促进被分类为长双歧杆菌长亚种的细菌。
优选为前述〔1〕~〔3〕中任一项所述的细菌。进一步优选为前述2’-岩藻糖基乳糖或人乳寡糖(HMO)与前述〔9〕或前述〔10〕所述的糖类的组合使用。
〔17〕一种2’-岩藻糖基乳糖或人乳寡糖(HMO)的用于制造益生元组合物的应用,其中,所述益生元组合物用于增殖促进被分类为长双歧杆菌长亚种的细菌。
优选为前述〔1〕~〔3〕中任一项所述的细菌。进一步优选为前述2’-岩藻糖基乳糖或人乳寡糖(HMO)与前述〔9〕或前述〔10〕所述的糖类的组合使用。
〔18〕一种被分类为长双歧杆菌长亚种的细菌的增殖促进方法,其使用2’-岩藻糖基乳糖或人乳寡糖(HMO)。
优选为前述〔1〕~〔3〕中任一项所述的细菌。进一步优选为前述2’-岩藻糖基乳糖或人乳寡糖(HMO)与前述〔9〕或前述〔10〕所述的糖类的组合使用。
〔19〕一种组合物的制造方法,所述组合物包含具有2’-岩藻糖基乳糖或人乳寡糖(HMO)的同化功能的被分类为长双歧杆菌长亚种的细菌。
优选为包含2’-岩藻糖基乳糖或人乳寡糖(HMO)的组合物的制造方法。另外,优选为药物用组合物或饮食品用组合物。另外,优选为益生元组合物、流食、婴儿食品、婴幼儿用组合物(优选为婴儿用乳)、成人用组合物、或高龄者用组合物。另外,优选为由发酵组合物、非发酵组合物、含有有益菌的组合物和多种饮食品构成的组合物试剂盒。进一步优选为前述2’-岩藻糖基乳糖或人乳寡糖(HMO)与前述〔9〕或前述〔10〕所述的糖类的组合使用。另外,优选为前述〔1〕~〔3〕中任一项所述的细菌。
实施例
以下使用实施例和比较例等对本发明进行说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这些实施例。
〔试验例1〕长双歧杆菌长亚种(Bifidobacterium longum subsp.longum)菌株群的获得
用经灭菌的0.85%生理盐水稀释从日本国内各种年龄段的粪便采集的样品,涂布于下述组成的DifcoTMLactobacilli MRS Agar(Becton Deckinson and Company),在30℃下进行厌氧培养。
〔DifcoTMLactobacilli MRS Agar〕将蛋白胨No.3 10.0g;牛肉提取物10.0g;酵母提取物5.0g;葡萄糖20.0g;聚山梨醇酯80 1.0g;柠檬酸铵2.0g;乙酸钠5.0g;硫酸镁0.1g;硫酸锰0.05g;磷酸二钾2.0g;琼脂15.0g;纯化水1000mL;pH6.5±0.2在121℃下灭菌15分钟后,分注于培养皿中制成平板。
然后,在得到的菌落中,钓菌通过涂布标本的显微镜观察而为革兰氏阳性且是杆菌(bacillus)或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的菌。将这些菌画线涂布于BL琼脂培养基(荣研化学株式会社)上,利用与前述同样的方法反复进行厌氧培养,得到经高纯分离的菌株。
〔BL琼脂培养基〕将肉提取物3.0g;肝臓提取物5.0g;酵母提取物5.0g;蛋白胨15.0g;大豆蛋白胨3.0g;可溶性淀粉0.5g;葡萄糖10.0g;磷酸二钾1.0g;磷酸一钾1.0g;硫酸镁0.2g;氯化钠0.01g;硫酸锰0.00674g;L-半胱氨酸盐酸盐0.5g;硫化亚铁0.01g;聚山梨醇酯80 1.0g;琼脂15.0g;纯化水1000mL;在pH7.2±0.2、121℃下灭菌15分钟后,冷却至50℃,加入5%(V/V)无菌脱纤维马血,分注于培养皿中制成平板。
进而,由经高纯分离的菌株群(该菌株的基因组DNA的碱基序列),使用Takara BioInc.制Bacterial 16sRNA DNA PCR kit,按照其规程制备PCR中使用的样品DNA液,使用该样品DNA液通过PCR将该16SrRNA基因扩增,得到DNA扩增产物,由此确定了这些菌株的16SrRNA基因序列。
基于该碱基序列信息,通过NCBI(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Information、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的国际碱基序列数据库(Genbank),基于BLAST(Basic Local Alignment Search Tool、http://blast.ncbi.nlm.nih.gov/Blast.cgi)进行了针对16S核糖体RNA(SrRNA)基因序列的全长的同源性检索,结果显示出与长双歧杆菌长亚种(Bifidobacterium longum subsp.longum)JCM1217具有高的同源性(98.6%以上)的菌为长双歧杆菌长亚种(Bifidobacterium longum subsp.longum)菌株。需要说明的是,这些菌株为革兰氏阳性。
〔试验例2〕具有2’-岩藻糖基乳糖的同化功能的长亚种的获得
对于到的多个长双歧杆菌长亚种(Bifidobacterium longum subsp.longum)菌株,在仅将糖源变更为表1所述的糖的MRS(de Man-Rogosa-Sharpe)液体培养基1mL中各接种1v/v%,在厌氧条件下以37℃进行培养。培养24小时后测定浊度(OD 600),减去对未接种菌株的培养基进行同样培养的对照的浊度的值,按照以下的基准判定同化性的有无和同化功能的程度。将与对照之差OD600为0.3以上判断为“有良好的同化性”,将0.5以上判断为“有更良好的同化性”,将0.8以上判断为“有非常良好的同化性”。作为参考对象,使用被分类为长双歧杆菌长亚种(Bifidobacterium longum subsp.longum)的长双歧杆菌长亚种NITE BP-02497(保藏编号:NITE BP-02497)。
(1)LNT(乳糖-N-四糖):Funakoshi Co.,Ltd.
(2)2’-FL(2’-岩藻糖基乳糖):Fucα(1-2)Galβ(1-4)Glc):Funakoshi Co.,Ltd.
(3)阿拉伯糖基木聚糖(AX)(易溶于水性):来源于小麦:主链-4)Xylβ(1-:构成糖Ara:Xyl=38:62.葡萄糖(Glucose),半乳糖(galactose)和甘露糖(mannose)<1%:Megazyme,Inc.(https://secure.megazyme.com/Arabinoxylan-Wheat-Flour-Low-Viscosity)
(4)脱支阿拉伯聚糖(DA)(易溶于水性):来源于甜菜:主链-5)Araα(1-:构成糖1,5-α-L-阿拉伯聚糖.Ara:Gal:Rha:GalUA=88:4:2:6:Megazyme,Inc.(https://secure.megazyme.com/Debranched-Arabinan-Sugar-Beet)
(5)PG(果胶半乳糖)(易溶于水性):来源于马铃薯:主链-4)Galβ(1-:构成糖Gal:Ara:Rha:Xyl:GalUA=77:14:3:0.6:5.4:Megazyme,Inc.(https://secure.megazyme.com/Pectic-Galactan-Lupin)
需要说明的是,Fuc是岩藻糖(也称为6-脱氧半乳糖)的简写,Gal是半乳糖的简写,Glc是葡萄糖的简写,Ara是阿拉伯糖的简写,Xyl是木糖的简写,Rha是鼠李糖(也称为6-脱氧甘露糖)的简写,GalUA是半乳糖醛酸的简写。
长双歧杆菌长亚种NITE BP-02497株保藏于国家技术评估学会,专利微生物保藏中心(旧:独立行政法人产品评价技术基盘机构专利微生物保藏中心)(NPMD)(邮政编码:292-0818、地址:日本国千叶县木更津市上总镰足2-5-8),于2017年6月22日国际保藏为长双歧杆菌MCC0300(Bifidobacterium longum MCC0300)(保藏编号:NITE BP-02497)株。该菌株通常可以由上述保藏机构获得。
上述同化功能的结果是:将上述具有2’-FL(2’-岩藻糖基乳糖)的菌株示于表1,发现了两种菌株。具体而言,证实了长双歧杆菌长亚种NITE BP-02568和长双歧杆菌长亚种NITE BP-02569对2’-FL(2’-岩藻糖基乳糖)具有特别高的同化功能。
这两种菌株如上所述被鉴定为长双歧杆菌长亚种(Bifidobacterium longumsubsp.Longum),为相同的菌群。此时的同源性,前述长亚种NITE BP-02568为99.9%,前述长亚种NITE BP-02569为99.7%。
这两种菌株与通常已知的长双歧杆菌长亚种(Bifidobacterium longumsubsp.Longum)(例如参照参考文献1)不同,由于使2’-FL(岩藻糖基乳糖)同化,因此由该结果发现这两种菌株中存在新的菌群(具有2’-FL同化功能的菌群)。需要说明的是,这两种菌株的OD在0.6~0.8的范围,因此可以说具有非常良好的同化功能。
进而,证实了这两种菌株对阿拉伯糖基木聚糖(AX)或脱支阿拉伯聚糖(DA)、或PG(果胶半乳糖)中的任意者具有高的同化性。另外,这两种菌株对LNT(乳糖-N-四糖)具有高的同化功能。然而,未证实这两种菌株对唾液酸和糊精(DE3.5)具有同化功能。
特别是证实了:这两种菌株对2’-FL(岩藻糖基乳糖)、阿拉伯糖基木聚糖(AX)、PG(果胶半乳糖)这3种具有高的同化性。该结果证实了:这两这菌株能在乳寡糖及源自禾本科植物或源自茄科植物的糖类中增殖。此外,可认为作为这些菌群能有益用于婴幼儿、高龄者这样广泛的年龄段,特别是可以期待益生菌效果。进而,可认为也可以提供利用了这些菌群的组合物和、这些菌群的增殖促进组合物。
[表1]
表1
Figure BDA0002529547030000301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长双歧杆菌长亚种NITE BP-02568(保藏编号:NITE BP-02568)和长双歧杆菌长亚种NITE BP-02569(保藏编号:NITE BP-02569)的16SrDNA基因序列,表2示出序列号1,表3示出序列号2。
[表2]
Figure BDA0002529547030000302
[表3]
Figure BDA0002529547030000311
[制造例1]
将前述长亚种NITE BP-02568和前述长亚种NITE BP-02569中的至少1种或2种添加至MRS液体培养基3mL中,在37℃下进行16小时厌氧培养,将培养液浓缩并进行冷冻干燥,得到该细菌的冷冻干燥粉末(菌粉)。将该菌粉和粥均匀地混合而得到组合物。将该组合物作为高龄者用流食供于高龄者。菌的摄取量为1×108~1×1010CFU/kg体重/天的方式、1周中每天作为早饭来提供。
粥的原料为精白米,由于米中包含阿拉伯糖基木聚糖,因此通过让高龄者持续摄取本技术的高龄者用流食,从而可以期待高龄者的肠道内环境的改善效果。另外,将制造例1的组合物以粥产品的形式同样地让成人持续摄取而可以期待肠道内环境的改善效果。进而,还可以将制造例1的组合物用作婴幼儿用的婴儿食品,同样地让婴幼儿持续摄取而可以期待婴幼儿的良好的肠道菌群形成效果。
另外,作为粥产品的原料,还可以代替精白米而使用糙米,糙米的粥产品由于糙米中富含外皮成分,因而可以更良好地期待内环境的改善效果。
[制造例2]
将前述长亚种NITE BP-02568和前述长亚种NITE BP-02569这两者添加至MRS液体培养基3mL中,在37℃下进行16小时厌氧培养,将培养液浓缩并进行冷冻干燥,得到该细菌的颗粒状(菌粉)。将该颗粒状的菌粉以菌的摄取量为1×108~1×1010CFU/kg体重/天的方式、1周中每天提供。
在食用日本食品时,在餐前、餐中或餐后摄取制造例2的颗粒状的菌粉。日本食品中,食用以米作为主食并将加入了马铃薯等的加工品(煮菜、土豆沙拉、油炸丸子等)作为副食。通过将本技术的干燥菌粉产品与日本食品一起摄取,从而可以期待成人的肠道内环境的改善效果。
另外,在摄取奶粉时配混制造例2的颗粒状的菌粉。由于具有2’-岩藻糖基乳糖的同化功能,因此婴幼儿的情况也能够在肠道内良好地增殖,能够改善婴幼儿的肠道内环境。
另外,由于具有2’-岩藻糖基乳糖的同化功能和米等日本食品中所含的上述的成分的同化功能,因此成人或高龄者的情况也能够在肠道内良好地增殖,能够改善成人或高龄者的肠道内环境
[制造例3~5]
将脱脂乳(森永乳业制)1160g、脱盐乳清粉(Domo Corporation制)500g、乳糖(Future Inc.制)59g和糊精(东洋精糖制)52g溶解于水5471g中,混合于预先用苛性钠溶解并经除臭的10%酪蛋白溶液143g中。在其中进一步混合鱼油配混制备油脂(每100g油脂中含有1.5g日油制的鱼油)240g和无盐黄油(森永乳业制)33g,在15MPa的压力条件下进行均质化处理,进行干燥而得到奶粉。在该奶粉中配混前述长亚种NITE BP-02568和/或前述长亚种NITE BP-02569,进行干燥而制造包含该长亚种的育儿用奶粉(制造例3)。
另外,还可以在均质化处理前,以相对于设想的菌100质量份、2’-岩藻糖基乳糖为10~10000质量份的方式进行配混,得到包含2’-岩藻糖基乳糖的育儿用奶粉(不包含本技术的菌)(制造例4),进而还可以制成配混了前述长亚种的育儿用奶粉(包含本技术的菌)(制造例5)。另外,还可以以婴儿用液体乳的形式制造它们。
本技术的菌具有2’-岩藻糖基乳糖的同化功能,因此婴幼儿的情况也能在肠道内良好地增殖,能够改善婴幼儿的肠道内环境。另外,通过包含同化成分的HMO,从而能够使具有2’-岩藻糖基乳糖的同化功能的本技术的菌良好地增殖,另外还可以得到HMO的优点。另外,本技术还可以期待过敏症状的预防/改善作用、乳糖不耐症改善作用、免疫增强作用、感染防护作用、脑神经系统形成作用、或脑神经系统活化作用。
由以上的结果,具有2’-岩藻糖基乳糖的同化功能的长亚种和包含该长亚种的组合物、该长亚种增殖促进用组合物可有助于双歧杆菌属细菌在肠道内的增殖,另外,能够有效地用于良好的肠道菌群形成、肠道内环境的改善等。
保藏编号
(1)长双歧杆菌长亚种NITE BP-02568(保藏编号:NITE BP-02568)(保藏日:2017年11月10日)、邮政编码:292-0818、地址:日本国千叶县木更津市上总镰足2-5-8、保藏于国家技术评估学会,专利微生物保藏中心(旧:独立行政法人产品评价技术基盘机构专利微生物保藏中心)(NPMD)。
(2)长双歧杆菌长亚种NITE BP-02569(保藏编号:NITE BP-02569)(保藏日:2017年11月10日)、邮政编码:292-0818、地址:日本国千叶县木更津市上总镰足2-5-8、保藏于国家技术评估学会,专利微生物保藏中心(旧:独立行政法人产品评价技术基盘机构专利微生物保藏中心)(NPMD)。
(3)长双歧杆菌长亚种NITE BP-02497(保藏编号:NITE BP-02497)(保藏日:2017年6月22日)、邮政编码:292-0818、地址:日本国千叶县木更津市上总镰足2-5-8、保藏于国家技术评估学会,专利微生物保藏中心(旧:独立行政法人产品评价技术基盘机构专利微生物保藏中心)(NPMD)。
序列表
<110> 森永乳业株式会社(MORINAGA MILK INDUSTRY CO., LTD.)
<120> 新型双歧杆菌属细菌和包含该细菌的组合物
<130> FPCT728
<150> JP 2017-235892
<151> 2017-12-08
<160> 2
<170> PatentIn version 3.5
<210> 1
<211> 1535
<212> DNA
<213> 长双歧杆菌长亚种的16S核糖体RNA基因(MCLON2FL1)
<400> 1
tttttgtgga gggttcgatt ctggctcagg atgaacgctg gcggcgtgct taacacatgc 60
aagtcgaacg ggatccatca agcttgcttg gtggtgagag tggcgaacgg gtgagtaatg 120
cgtgaccgac ctgccccata caccggaata gctcctggaa acgggtggta atgccggatg 180
ctccagttga tcgcatggtc ttctgggaaa gctttcgcgg tatgggatgg ggtcgcgtcc 240
tatcagcttg acggcggggt aacggcccac cgtggcttcg acgggtagcc ggcctgagag 300
ggcgaccggc cacattggga ctgagatacg gcccagactc ctacgggagg cagcagtggg 360
gaatattgca caatgggcgc aagcctgatg cagcgacgcc gcgtgaggga tggaggcctt 420
cgggttgtaa acctctttta tcggggagca agcgagagtg agtttacccg ttgaataagc 480
accggctaac tacgtgccag cagccgcggt aatacgtagg gtgcaagcgt tatccggaat 540
tattgggcgt aaagggctcg taggcggttc gtcgcgtccg gtgtgaaagt ccatcgctta 600
acggtggatc cgcgccgggt acgggcgggc ttgagtgcgg taggggagac tggaattccc 660
ggtgtaacgg tggaatgtgt agatatcggg aagaacacca atggcgaagg caggtctctg 720
ggccgttact gacgctgagg agcgaaagcg tggggagcga acaggattag ataccctggt 780
agtccacgcc gtaaacggtg gatgctggat gtggggcccg ttccacgggt tccgtgtcgg 840
agctaacgcg ttaagcatcc cgcctgggga gtacggccgc aaggctaaaa ctcaaagaaa 900
ttgacggggg cccgcacaag cggcggagca tgcggattaa ttcgatgcaa cgcgaagaac 960
cttacctggg cttgacatgt tcccgacggt cgtagagata cggcttccct tcggggcggg 1020
ttcacaggtg gtgcatggtc gtcgtcagct cgtgtcgtga gatgttgggt taagtcccgc 1080
aacgagcgca accctcgccc cgtgttgcca gcggattatg ccgggaactc acgggggacc 1140
gccggggtta actcggagga aggtggggat gacgtcagat catcatgccc cttacgtcca 1200
gggcttcacg catgctacaa tggccggtac aacgggatgc gacgcggcga cgcggagcgg 1260
atccctgaaa accggtctca gttcggatcg cagtctgcaa ctcgactgcg tgaaggcgga 1320
gtcgctagta atcgcgaatc agcaacgtcg cggtgaatgc gttcccgggc cttgtacaca 1380
ccgcccgtca agtcatgaaa gtgggcagca cccgaagccg gtggcctaac cccttgtggg 1440
atggagccgt ctaaggtgag gctcgtgatt gggactaagt cgtaacaagg tagccgtacc 1500
ggaaggtgcg gctggatcac ctcctttcta cggag 1535
<210> 2
<211> 1536
<212> DNA
<213> 长双歧杆菌长亚种的16S核糖体RNA基因(MCLON2FL2)
<400> 2
tttttgtgga gggttcgatt ctggctcagg atgaacgctg gcggcgtgct taacacatgc 60
aagtcgaacg ggatccaccg ggctttgctt ggtggtgaga gtggcgaacg ggtgagtaat 120
gcgtgaccga cctgccccat acaccggaat agctcctgga aacgggtggt aatgccggat 180
gctccagttg atcgcatggt cttctgggaa agctttcgcg gtatgggatg gggtcgcgtc 240
ctatcagctt gacggcgggg taacggccca ccgtggcttc gacgggtagc cggcctgaga 300
gggcgaccgg ccacattggg actgagatac ggcccagact cctacgggag gcagcagtgg 360
ggaatattgc acaatgggcg caagcctgat gcagcgacgc cgcgtgaggg atggaggcct 420
tcgggttgta aacctctttt atcggggagc aagcgagagt gagtttaccc gttgaataag 480
caccggctaa ctacgtgcca gcagccgcgg taatacgtag ggtgcaagcg ttatccggaa 540
ttattgggcg taaagggctc gtaggcggtt cgtcgcgtcc ggtgtgaaag tccatcgctt 600
aacggtggat ccgcgccggg tacgggcggg cttgagtgcg gtaggggaga ctggaattcc 660
cggtgtaacg gtggaatgtg tagatatcgg gaagaacacc aatggcgaag gcaggtctct 720
gggccgttac tgacgctgag gagcgaaagc gtggggagcg aacaggatta gataccctgg 780
tagtccacgc cgtaaacggt ggatgctgga tgtggggccc gttccacggg ttccgtgtcg 840
gagctaacgc gttaagcatc ccgcctgggg agtacggccg caaggctaaa actcaaagaa 900
attgacgggg gcccgcacaa gcggcggagc atgcggatta attcgatgca acgcgaagaa 960
ccttacctgg gcttgacatg ttcccgacgg tcgtagagat acggcttccc ttcggggcgg 1020
gttcacaggt ggtgcatggt cgtcgtcagc tcgtgtcgtg agatgttggg ttaagtcccg 1080
caacgagcgc aaccctcgcc ccgtgttgcc agcggattat gccgggaact cacgggggac 1140
cgccggggtt aactcggagg aaggtgggga tgacgtcaga tcatcatgcc ccttacgtcc 1200
agggcttcac gcatgctaca atggccggta caacgggatg cgacgcggcg acgcggagcg 1260
gatccctgaa aaccggtctc agttcggatc gcagtctgca actcgactgc gtgaaggcgg 1320
agtcgctagt aatcgcgaat cagcaacgtc gcggtgaatg cgttcccggg ccttgtacac 1380
accgcccgtc aagtcatgaa agtgggcagc acccgaagcc ggtggcctaa ccccttgtgg 1440
gatggagccg tctaaggtga ggctcgtgat tgggactaag tcgtaacaag gtagccgtac 1500
cggaaggtgc ggctggatca cctcctttct acggag 1536
PCT/RO/134表
Figure 0000011
Figure 0000021
Figure 0000031

Claims (18)

1.一种长双歧杆菌长亚种NITE BP-02568和/或长双歧杆菌长亚种NITE BP-02569。
2.一种细菌,其是具有2’-岩藻糖基乳糖的同化功能的被分类为长双歧杆菌长亚种的细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细菌,其还具有选自由阿拉伯糖基木聚糖、阿拉伯聚糖、果胶半乳糖组成的组中的1种以上的糖类的同化功能。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细菌,其中,所述细菌为长双歧杆菌长亚种NITE BP-02568和/或长双歧杆菌长亚种NITE BP-02569。
5.一种组合物,其包含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细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组合物为益生菌组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组合物至少用于婴幼儿、成人、高龄者中的任意者。
8.根据权利要求5~7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组合物用于调节肠道或用于饮食品中。
9.根据权利要求5~8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其还包含2’-岩藻糖基乳糖。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组合物,其还包含选自由阿拉伯糖基木聚糖、阿拉伯聚糖、果胶半乳糖和源自它们的寡糖组成的组中的1种以上的糖类。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组合物,其还至少包含源自禾本科植物的糖类或源自茄科植物的糖类。
12.一种益生元组合物,其用于促进被分类为长双歧杆菌长亚种的细菌的增殖,
所述组合物包含2’-岩藻糖基乳糖。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益生元组合物,其中,所述组合物还包含选自由阿拉伯糖基木聚糖、阿拉伯聚糖、果胶半乳糖、和源自它们的寡糖组成的组中的1种以上的糖类。
14.一种组合物的制造方法,所述组合物包含具有2’-岩藻糖基乳糖的同化功能的被分类为长双歧杆菌长亚种的微生物。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细菌为长双歧杆菌长亚种NITE BP-02568和/或长双歧杆菌长亚种NITE BP-02569。
16.一种用于组合物的长双歧杆菌长亚种NITE BP-02568和/或长双歧杆菌长亚种NITEBP-02569。
17.一种长双歧杆菌长亚种NITE BP-02568和/或长双歧杆菌长亚种NITE BP-02569在制造组合物中的应用。
18.一种利用益生菌的、预防、改善或治疗过敏症状、免疫功能障碍、感染或神经系统疾病的方法,其中,给予长双歧杆菌长亚种NITE BP-02568和/或长双歧杆菌长亚种NITE BP-02569。
CN201880079393.6A 2017-12-08 2018-12-07 新型双歧杆菌属细菌和包含该细菌的组合物 Active CN11154259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235892 2017-12-08
JP2017235892 2017-12-08
PCT/JP2018/045167 WO2019112054A1 (ja) 2017-12-08 2018-12-07 新規ビフィドバクテリウム属細菌及び当該細菌を含む組成物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42593A true CN111542593A (zh) 2020-08-14
CN111542593B CN111542593B (zh) 2024-05-24

Family

ID=667505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79393.6A Active CN111542593B (zh) 2017-12-08 2018-12-07 新型双歧杆菌属细菌和包含该细菌的组合物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11566219B2 (zh)
EP (1) EP3722412A4 (zh)
JP (1) JP7273725B2 (zh)
CN (1) CN111542593B (zh)
WO (1) WO2019112054A1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86332A (zh) * 2017-12-08 2020-11-03 森永乳业株式会社 新型双歧杆菌属细菌和包含该细菌的组合物
CN113841898A (zh) * 2020-09-14 2021-12-28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益生元组合物及其在促进长双歧杆菌婴儿亚种ylgb-1496生长中的应用
CN113862311A (zh) * 2020-09-14 2021-12-31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异构化乳糖与2`-岩藻糖基乳糖的组合在促进长双歧杆菌婴儿亚种代谢产酸中的应用
CN113913473A (zh) * 2020-09-14 2022-01-11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能够促进婴儿双歧杆菌代谢产酸的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14568516A (zh) * 2020-11-30 2022-06-03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包含长双歧杆菌婴儿亚种与母乳低聚糖的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15804410A (zh) * 2021-09-13 2023-03-17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含有可促进长双歧杆菌婴儿亚种ylgb-1496生长的益生元组合物的婴幼儿配方奶粉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13511A (zh) * 2019-03-29 2021-11-05 株式会社益力多本社 来自饮食的多醣的利用性高的新型双歧杆菌属细菌
US20230270798A1 (en) * 2020-06-26 2023-08-31 Societe Des Produits Nestle S.A. Synbiotic composition
CN112458015B (zh) * 2020-11-27 2021-11-19 石家庄君乐宝乳业有限公司 长双歧杆菌长亚种i772、其分离纯化方法及应用
AU2022301175A1 (en) * 2021-06-29 2024-01-04 Société des Produits Nestlé S.A. Bifidobacterium longum transitional microorganisms, compositions and uses thereof
CN113773983A (zh) * 2021-08-18 2021-12-10 东北农业大学 一种长双歧杆菌长亚种菌株及其应用
CN114128766B (zh) * 2021-11-30 2023-12-01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母乳低聚糖在制备改善乳糖不耐受产品中的应用和乳制品
CN114381390B (zh) * 2021-12-20 2023-11-17 美益添生物医药(武汉)有限公司 长双歧杆菌me-875及其应用
TW202345883A (zh) * 2022-02-25 2023-12-01 瑞士商雀巢製品股份有限公司 長雙歧桿菌過渡微生物之用途
WO2024013393A1 (en) * 2022-07-15 2024-01-18 Dsm Ip Assets B.V. Combination of bifidobacterium and fucosylated hmo for use in increasing nmn or nad+
WO2024043298A1 (ja) * 2022-08-25 2024-02-29 株式会社明治 腸内細菌叢改善用組成物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294840A1 (en) * 2011-05-13 2012-11-22 Glycosyn LLC. Trustees of Boston College Use Of Purified 2'-Fucosyllactose, 3-Fucosyllactose and Lactodifucotetraose as Prebiotics
WO2016175702A1 (en) * 2015-04-30 2016-11-03 Carbiotix Ab Preparation comprising arabinoxylo-oligosaccharides
EP3181683A1 (en) * 2015-12-16 2017-06-21 University College Cork - National University of Ireland, Cork A method of enhancing the survival and recovery of certain strains of bacteria
WO2017156550A1 (en) * 2016-03-11 2017-09-14 Evolve Biosystems Inc. A transient commensal microorganism for improving gut health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835989A1 (en) * 2011-05-13 2012-11-22 Glycom A/S Diversification of human milk oligosaccharides (hmos) or precursors thereof
JP6074799B2 (ja) 2012-10-10 2017-02-08 伊那食品工業株式会社 乳酸菌増殖促進剤及びこれを含有するヨーグルト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294840A1 (en) * 2011-05-13 2012-11-22 Glycosyn LLC. Trustees of Boston College Use Of Purified 2'-Fucosyllactose, 3-Fucosyllactose and Lactodifucotetraose as Prebiotics
WO2016175702A1 (en) * 2015-04-30 2016-11-03 Carbiotix Ab Preparation comprising arabinoxylo-oligosaccharides
EP3181683A1 (en) * 2015-12-16 2017-06-21 University College Cork - National University of Ireland, Cork A method of enhancing the survival and recovery of certain strains of bacteria
WO2017156550A1 (en) * 2016-03-11 2017-09-14 Evolve Biosystems Inc. A transient commensal microorganism for improving gut health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KE YUE: "Human milk oligosaccharides (HMOs) and their effects onintestinal microorganisms" *
SONGLING LIU 等: "Starch and starch hydrolysates are favorablecarbon sources for Bifidobacteria in the human gut" *
YU ZHUO-TENG 等: "Utilization of major fucosylated and sialylated human milk oligosaccharides by isolated human gut microbes" *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86332A (zh) * 2017-12-08 2020-11-03 森永乳业株式会社 新型双歧杆菌属细菌和包含该细菌的组合物
CN113841898A (zh) * 2020-09-14 2021-12-28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益生元组合物及其在促进长双歧杆菌婴儿亚种ylgb-1496生长中的应用
CN113862311A (zh) * 2020-09-14 2021-12-31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异构化乳糖与2`-岩藻糖基乳糖的组合在促进长双歧杆菌婴儿亚种代谢产酸中的应用
CN113913473A (zh) * 2020-09-14 2022-01-11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能够促进婴儿双歧杆菌代谢产酸的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14568516A (zh) * 2020-11-30 2022-06-03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包含长双歧杆菌婴儿亚种与母乳低聚糖的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15804410A (zh) * 2021-09-13 2023-03-17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含有可促进长双歧杆菌婴儿亚种ylgb-1496生长的益生元组合物的婴幼儿配方奶粉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9112054A1 (ja) 2020-11-26
US20230137618A1 (en) 2023-05-04
EP3722412A1 (en) 2020-10-14
JP7273725B2 (ja) 2023-05-15
CN111542593B (zh) 2024-05-24
EP3722412A4 (en) 2021-11-17
US11566219B2 (en) 2023-01-31
WO2019112054A1 (ja) 2019-06-13
US20210139842A1 (en) 2021-05-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42593B (zh) 新型双歧杆菌属细菌和包含该细菌的组合物
AU2019243093B2 (en) Nutritional composition, food/drink composition using nutritional composition, and modified milk powder using nutritional composition
CN111479579A (zh) 以双歧杆菌属细菌作为有效成分的组合物
JP5300772B2 (ja) 新規乳酸菌、並びに新規乳酸菌を含有する医薬、飲食品、及び飼料
JP7240327B2 (ja) 新規ビフィドバクテリウム属細菌及び当該細菌を含む組成物
JP6998193B2 (ja) 新規ビフィドバクテリウム属細菌及び当該細菌を含む組成物
WO2019182160A1 (ja) 母乳成分増強用組成物
EP4094582A1 (en) Composition
JP7368484B2 (ja) 組成物並びに該組成物含有する飲食品組成物および調製乳
JP7152472B2 (ja) Fgf21分泌促進用組成物
WO2020251044A1 (ja) ビフィドバクテリウム属細菌を有効成分とする組成物
EP3892331A1 (en) Composition for suppressing norovirus infection
EP4095232A1 (en) Bacterium, composition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and prebiotics composition
CN111954536A (zh) 用于预防学龄期及之后的高血糖引起的疾病的婴幼儿用组合物
JP6978621B1 (ja) 組成物
JP7333732B2 (ja) 筋肉量及び/又は筋力の維持、或いは筋肉量及び/又は筋力の低下抑制用組成物、並びに、該組成物を用いた医薬品組成物及び飲食品組成物
WO2024101341A1 (ja) 新生児又は乳幼児のための組成物
WO2022255441A1 (ja) 組成物
JP2022016960A (ja) 健康寿命延長用組成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