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36848A - 量具 - Google Patents

量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36848A
CN111536848A CN202010542738.6A CN202010542738A CN111536848A CN 111536848 A CN111536848 A CN 111536848A CN 202010542738 A CN202010542738 A CN 202010542738A CN 111536848 A CN111536848 A CN 1115368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og
ruler
positioning
positioning body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4273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荣国
饶洲强
蒋红亮
李纪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Heavy Industry Group Co Ltd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Heavy Industry Group Co Ltd Daocha Branch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Heavy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Heavy Industr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Heavy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54273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36848A/zh
Publication of CN1115368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3684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3/00Measuring instru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mechanical techniques
    • G01B3/20Slide gaug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5/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mechanical techniques
    • G01B5/14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mechanical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distance or clearance between spaced objects or spaced apertur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ength-Measuring Instruments Using Mechan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量具,用于测量辙叉的耳板侧面到工作边的距离,包括:滑动连接的第一尺身和第一尺框,且第一尺身上设有刻度线;滑动连接的第二尺框与第二尺身,第二尺身上设有刻度线;第一尺身和第二尺身相连并相互垂直;第一定位体,与第一尺框连接,并随第一尺框运动,第一定位体用于和辙叉的工作边抵靠定位;第二定位体,与第二尺框连接,并随第二尺框运动,第二定位体用于和辙叉的耳板侧面抵靠定位;其中,第一定位体上设有与工作边适配并抵靠定位的基准面。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有效地提升了辙叉的耳板侧面到工作边的距离的检测精度,不需要工作台或其它辅助工具的配合,提升了检测的便利性和检测效率。

Description

量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检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量具。
背景技术
辙叉包括43kg、50kg、60kg、75kg等多种规格类型,其耳板侧面至工作边的距离,尺寸偏差要求为±1mm,是影响辙叉轨距安装尺寸的主要因素。
目前对辙叉的耳板侧面到工作边的距离的一种检测方式是利用专用量块,配合游标卡尺进行检测,检测时需将辙叉、量块放置在工作台上,量块定位面靠齐辙叉的耳板侧面,在量块顶面上放置游标卡尺进行检测,这种检测方式,需利用专用量块、游标卡尺两种量具,操作不便;且检测时必须将辙叉、量块放置在工作台上,而辙叉长宽达7m×1m,必须利用天车吊运放置,极为费时;另外,测量时要求放置面应平整,但辙叉属于长大件,底面(即放置面)客观存在不平现象达2mm,测量误差一般会达到0.5mm,甚至更多。
目前的另一种检测方式将专用量块、游标卡尺做成一体,检测时同样需将卡尺放置在工作台上,靠齐辙叉的耳板侧面后,以辙叉的耳板侧面为基准面进行检测,这种辙叉的专用卡尺,操作较方便,可进行高度调节,可适应多种轨型辙叉,但检测时仍须将辙叉放置在工作台上,放置面需平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量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量具,用于测量辙叉的耳板侧面到辙叉的工作边的距离,包括:第一尺身和第一尺框,第一尺框与第一尺身滑动连接,且第一尺身上设有刻度线;第二尺身和第二尺框,第二尺框与第二尺身滑动连接,第二尺身上设有刻度线;第一尺身和第二尺身相连并相互垂直;第一定位体,与第一尺框连接,并随第一尺框运动,第一定位体用于和辙叉的工作边抵靠定位;第二定位体,与第二尺框连接,并随第二尺框运动,第二定位体用于和辙叉的耳板侧面抵靠定位;其中,第一定位体上设有与工作边适配并抵靠定位的基准面。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基准面设置在第一定位体上,且基准面能够与辙叉的工作边适配和抵靠定位,检测时有利于提升基准面定位的精度,从而提升辙叉的耳板侧面到辙叉的工作边的距离的检测精度。
具体而言,辙叉的工作边相对于辙叉的耳板而言,面积、线段长度等都要大于耳板,在检测时,将量具上与工作边抵靠定位的部位设置为基准面,操作和定位更方便,且尺寸更大的工作边还与辙叉的顶面相邻,因此还可以借助辙叉的顶面对量具进行支撑,有利于增加量具操作的便利性;由于在第一定位体上设置了基准面,同时通过辙叉的顶面对量具进行支撑,因此不再需要工作台来辅助检测,对于辙叉所放置的底面也没有特殊要求,底面是否平整对检测精度都不会产生影响,大幅提升了检测的便利性和检测的精度,而且由于不需要将辙叉吊放到工作台上再进行检测,因此还可以节省检测时间,大幅提升了工作效率。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定位体上还设有辅助面,辅助面用于和辙叉的顶面适配并抵靠定位。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辅助面,辅助面用于和辙叉的顶面适配并抵靠定位,便于辅助第一定位体上的基准面和辙叉的工作边抵靠定位,提升第一定位体和工作边定位对准的效率和对准的精度,还可以通过辅助面和顶面的适配,提升辙叉的顶面对量具的支撑力度,提升量具的稳定性,从而进一步提升检测的精度和检测效率。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基准面为斜面或弧面或两者的组合;和/或辅助面为斜面或弧面或两者的组合。
在该技术方案中,可以理解,辙叉的顶面和工作边一般都具有一定的斜度或弧度,将基准面设置为斜面或弧面,或者两者的组合,辅助面设置为斜面或弧面或两者的组合,也就是将辅助面设置为与辙叉的顶面适配的型面,基准面设置为与辙叉的工作边适配的型面,从而便于基准面与工作边适配,辅助面与辙叉的顶面适配,提升检测精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定位体与第一尺框可装卸地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定位体可装卸,从而可以设置多个不同规格的第一定位体,以便和不同规格类型的辙叉进行适配,确保量具上的第一定位体的基准面能够和待检测的辙叉的工作边适配,从而确保检测精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定位体包括连接部,连接部和第一尺框上分别设有螺孔和/或销孔,第一定位体通过连接部与第一尺框相连。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第一定位体上设置连接部,并在连接部上设置螺孔和/或销孔,即第一定位体和第一尺框为栓接和/或销接,装拆简单方便。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定位体还包括靠接部,靠接部与连接部的底部相连,靠接部的侧面设有基准面,连接部的底面设有辅助面。
在该技术方案中,靠接部的侧面设有基准面,连接部的底面设有辅助面,这样的结构和辙叉的顶面、工作边的结构形式相似,便于同时实现辙叉的顶面、工作边的抵靠定位,在多个方向上对量具进行限位和定位,防止量具移位,从而提升检测效率和检测精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连接部的底面被靠接部分隔为彼此独立的两个辅助面;靠接部的两侧各有一个基准面。
在该技术方案中,连接部的底面被靠接部分隔为彼此独立的两个辅助面;靠接部的两侧各有一个基准面,便于量具对辙叉的不同侧的工作边到耳板的距离进行检测,提升了检测的便利性。
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第一定位体呈T型或π型。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定位体呈T型或π型,便于和辙叉的顶面、工作边适配,提升对准精度和对准效率。
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第二定位体上设有避让台阶,避让台阶用于避让第一定位体。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避让台阶,有利于避免第一定位体和第二定位体发生干涉,影响量具的检测精度。
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第一尺框和/或第二尺框上设有刻度线。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尺框设有刻度线,便于和第一尺身上的刻度线配合读数,从而提升量具在第一尺身的长度方向上的检测精度;第二尺框设有刻度线,便于和第二尺身上的刻度线配合读数,从而提升量具在第二尺身的长度方向上的检测精度。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量具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量具的主尺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量具的第一尺框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量具的第一定位体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量具的第二尺框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量具对辙叉进行检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6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主尺,10第一尺身,12第一尺框,14第一定位体,140连接部,1400辅助面,142靠接部,1420基准面,16第二尺身,18第二尺框,20第二定位体,200定位面,202避让台阶,22螺孔,24销孔,30辙叉,300耳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可以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6描述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
如图1至图5所示,根据本发明提出的一个实施例的提供了一种量具,用于测量辙叉30的耳板300侧面到辙叉30的工作边的距离,包括:第一尺身10和第一尺框12,第一尺框12与第一尺身10滑动连接,且第一尺身10上设有刻度线;第二尺身16和第二尺框18,第二尺框18与第二尺身16滑动连接,第二尺身16上设有刻度线;第一尺身10和第二尺身16相连并相互垂直;第一定位体14,与第一尺框12连接,并随第一尺框12运动,第一定位体14用于和辙叉30的工作边抵靠定位;第二定位体20,与第二尺框18连接,并随第二尺框18运动,第二定位体20用于和辙叉30的耳板300侧面抵靠定位;其中,第一定位体14上设有与工作边适配并抵靠定位的基准面1420。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将基准面1420设置在第一定位体14上,且基准面1420能够与辙叉30的工作边适配和抵靠定位,检测时有利于提升基准面1420定位的精度,从而提升辙叉30的耳板300侧面到辙叉30的工作边的距离的检测精度,并且不需要其它辅助工具或者设备即可完成检测。
具体而言,辙叉30的工作边相对于辙叉30的耳板300而言,面积、线段长度等都要大于耳板300,在检测时,将量具上与工作边抵靠定位的部位设置为基准面1420,操作和定位更方便,且尺寸更大的工作边还与辙叉30的顶面相邻,因此还可以借助辙叉30的顶面对量具进行支撑,有利于增加量具操作的便利性,由于在第一定位体14上设置了基准面1420,同时通过辙叉30的顶面对量具进行支撑,因此不再需要工作台来辅助检测,对于辙叉30所放置的底面也没有特殊要求,底面是否平整对检测精度都不会产生影响,大幅提升了检测的便利性和检测的精度,而且由于不需要将辙叉30吊放到工作台上再进行检测,因此还可以节省检测时间,大幅提升了工作效率。
如图4所示,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定位体14上还设有辅助面1400,辅助面1400用于和辙叉30的顶面适配并抵靠定位,便于辅助第一定位体14上的基准面1420和辙叉30的工作边抵靠定位,提升第一定位体14和工作边定位对准的效率和对准的精度,还可以通过辅助面1400和顶面的适配,提升辙叉30的顶面对量具的支撑力度,提升量具的稳定性,从而进一步提升检测的精度和检测效率。
综上,通过将基准面1420设置在第一定位体14上,且基准面1420与工作边适配抵靠,并设置辅助面1400与顶面适配抵靠,可以不需要借助工作台就可以对辙叉30进行检测,降低了对检测场地的要求,扩大了量具的使用范围,便于随时随地对辙叉30检测;不需要借助工作台,也就不需要对辙叉30进行吊运,减少了辅助工作的时间和对辅助设备的要求。
如图4所示,在上述实施例中,基准面1420为斜面,辅助面1400为与辙叉30的顶面适配的型面,以便于基准面1420与辙叉30的工作边适配,辅助面1400和辙叉30的顶面适配,提升检测精度。
如图3和图4所示,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定位体14与第一尺框12可装卸地连接,从而可以设置多个不同规格的第一定位体14,对基准面1420和辅助面1400设置不同的斜度或弧度,以便和不同规格类型的辙叉30进行适配,确保量具上的第一定位体14的基准面1420能够和待检测的辙叉30的工作边适配,从而确保检测精度。
可以理解,辙叉30具有43kg、50kg、60kg、75kg等多种不同轨型轮廓的区别,其形状和结构也各有不同,根据不同的辙叉30规格,相应地设置不同规格的第一定位体14,在检测时,安装和辙叉30规格相应的第一定位体14到第一尺框12上,从而可以进一步地提升检测的准确度、精确性和检测的便利性。
如图4所示,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定位体14包括连接部140,连接部140和第一尺框12上分别设有螺孔22和/或销孔24,第一定位体14通过连接部140与第一尺框12相连,即第一定位体14和第一尺框12为栓接和/或销接,装拆简单方便。
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定位体14还包括靠接部142,靠接部142与连接部140的底部相连,靠接部142的侧面设有基准面1420,连接部140的底面设有辅助面1400,这样的结构和辙叉30的顶面、工作边的结构形式相似,便于同时实现辙叉30的顶面、工作边的抵靠定位,在多个方向上对量具进行限位和定位,防止量具移位,从而提升检测效率和检测精度。
如图4所示,在上述实施例中,连接部140的底面被靠接部142分隔为彼此独立的两个辅助面1400;靠接部142的两侧各有一个基准面1420,便于量具对辙叉30的不同侧的工作边到相应的耳板300的距离进行检测,提升了检测的便利性。
在上述任一项实施例中,第一定位体14呈T型或π型,便于和辙叉30的顶面、工作边适配,提升对准精度和对准效率。
如图5所示,在上述任一项实施例中,第二定位体20上设有避让台阶202,避让台阶202用于避让第一定位体14,从而有利于避免第一定位体14和第二定位体20发生干涉,影响量具的检测精度。
进一步地,在第二定位体20上靠近第一尺身10的一侧,设有定位面200,定位面200用于和辙叉30的耳板300侧面进行抵靠。
可以理解,在测量辙叉30一侧耳板300至工作边距离时,第二定位体20上的定位面200与辙叉30的耳板300一侧面接触,靠接部142一侧的辅助面1400、基准面1420分别接触于辙叉30一侧的顶面、工作边;在测量辙叉30另一侧的耳板300至工作边距离时,第二定位体20上的定位面200与辙叉30的耳板300另一侧面接触,靠接部142另一侧的辅助面1400、基准面1420分别接触于辙叉30另一侧顶面、工作边。
如图6所示,在上述任一项实施例中,第一尺框12和/或第二尺框18上设有刻度线。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尺框12设有刻度线,便于和第一尺身10上的刻度线配合读数,从而提升量具在第一尺身10的长度方向上的检测精度;第二尺框18设有刻度线,便于和第二尺身16上的刻度线配合读数,从而提升量具在第二尺身16的长度方向上的检测精度。
根据本申请提出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量具,专用于高锰钢辙叉30的耳板300距离检测,其设计合理、操作使用方便、检测精度高、效率高、通用性强,无需将辙叉30放置在工作台上进行检测。
本具体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如下:
高锰钢辙叉30的耳板300距离专用检测量具,由高度方向带刻度读数的竖边和水平方向带刻度读数的横边所构成的特殊L形结构主尺1,如图1和图2所示,主尺1包括第一尺身10,装设于第一尺身10上的第一尺框12,第二尺身16和第二尺框18,以及装设于第一尺框12上的第一定位体14;第二尺框18中部沿长度方向贯通开设有卡槽并设有刻度,第二尺框18通过卡槽与第二尺身16滑动配合连接;第一尺框12上部沿长度方向贯通开设有卡槽并设有刻度,通过卡槽与第一尺身10滑动配合连接,如图3所示,第一尺框12下部设有销孔24、螺孔22与第一定位体14固定连接;如图4所示,第一定位体14为T形结构,第一定位体14的下部分为左右各两斜面,分别与辙叉30顶部、工作边角度一致。
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如图1所示,本具体实施例的高锰钢辙叉30耳板300专用检测量具,包括主尺1、第一尺框12、第二尺框18、第一定位体14。
如图2所示,主尺1整体呈L形板体结构,其沿高度、长度方向的两侧面均设有刻度;第二尺框18整体呈S形结构,其沿长度方向设有刻度,通过滑槽与主尺1上的第二尺身16配合连接、滑动形成耳板300侧面水平定位。
第一尺框12整体呈梯形结构,其沿高度方向设有刻度,通过滑槽与主尺1上的第一尺身10配合连接、滑动形成辙叉30顶面高度定位。
如图4所示,第一定位体14整体呈T形结构,通过定位销、螺钉与第一尺框12固定,下部分为左右各两斜面,分别与辙叉30顶部、工作边角度一致。
本具体实施例的检测原理:
如图6所示,将本具体实施例的专用检测量具置于辙叉30的表面,根据轨型通过第一尺框12的滑动调整高度,将第一定位体14上的辅助面1400和基准面1420分别与辙叉30的顶面和工作边接触,将第二尺框18的下部定位面200,也就是第二定位体20上的定位面200与耳板300侧面接触,实现量具的准确定位,对高锰钢辙叉30的耳板300侧面至工作边的距离进行检测。
本具体实施例的量具,通过更换第一定位体14,可进行多种类型辙叉30的耳板300侧面至工作边的距离检测,辙叉30型面主要有顶面1:20、1:13角度、和43kg、50kg、60kg、75kg轨型轮廓、工作边1:5、1:4角度等多种区别,可根据辙叉30类型定制相应的第一定位体14,更换至第二尺框18下部紧固连接。
本具体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1)对辙叉的摆放场地无特殊要求,可随时随地进行检测;
2)不需将辙叉放置在工作台上,则无需天车吊运放置,极大减少辅助时间;
3)测量时对放置面无平整要求,检测要求低;
4)不需通过其它工具,可直接测量辙叉耳板侧边至工作边距离;
本具体实施例的高锰钢辙叉的耳板距离专用检测量具结构设计简单、合理,使用方便、检测难度低、检测精度高、检测效率高,适于推广与应用。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有效地提升了辙叉的耳板侧面到工作边的距离的检测精度,检测过程中,不需要工作台的配合,也不需要其它辅助工具,提升了检测的便利性和检测效率,还扩大了量具的使用范围,便于在各种不同场合下对辙叉的耳板侧面到工作边的距离进行检测。
在本发明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量具,用于测量辙叉的耳板侧面到辙叉的工作边的距离,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尺身和第一尺框,所述第一尺框与所述第一尺身滑动连接,且所述第一尺身上设有刻度线;
第二尺身和第二尺框,所述第二尺框与所述第二尺身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尺身上设有刻度线;
所述第一尺身和第二尺身相连并相互垂直;
第一定位体,与所述第一尺框连接,并随所述第一尺框运动,所述第一定位体用于和所述辙叉的工作边抵靠定位;
第二定位体,与所述第二尺框连接,并随所述第二尺框运动,所述第二定位体用于和辙叉的耳板侧面抵靠定位;
其中,所述第一定位体上设有与所述工作边适配并抵靠定位的基准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量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定位体上还设有辅助面,所述辅助面用于和所述辙叉的顶面适配并抵靠定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量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准面为斜面或弧面或两者的组合,和/或
所述辅助面为斜面或弧面或两者的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量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定位体与所述第一尺框可装卸地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量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定位体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和所述第一尺框上分别设有螺孔和/或销孔,所述第一定位体通过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一尺框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量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定位体还包括靠接部,所述靠接部与所述连接部的底部相连,所述靠接部的侧面设有所述基准面,所述连接部的底面设有所述辅助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量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部的底面被所述靠接部分隔为彼此独立的两个所述辅助面;
所述靠接部的两侧各有一个所述基准面。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量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定位体呈T型或π型。
9.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量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定位体上设有避让台阶,所述避让台阶用于避让所述第一定位体。
10.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量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尺框和/或所述第二尺框上设有刻度线。
CN202010542738.6A 2020-06-15 2020-06-15 量具 Pending CN11153684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42738.6A CN111536848A (zh) 2020-06-15 2020-06-15 量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42738.6A CN111536848A (zh) 2020-06-15 2020-06-15 量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36848A true CN111536848A (zh) 2020-08-14

Family

ID=719745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42738.6A Pending CN111536848A (zh) 2020-06-15 2020-06-15 量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36848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35762Y (zh) * 2001-04-20 2003-02-12 刘培元 线路钢轨辙叉磨耗检查尺
CN202066439U (zh) * 2011-05-10 2011-12-07 佛山市顺德区汉达精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游标卡尺
CN203949582U (zh) * 2014-06-10 2014-11-19 中国铁建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测量尖轨电务安装尺寸的游标卡尺
CN104197814A (zh) * 2014-09-02 2014-12-10 徐州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一种边孔距及孔距测量卡尺
CN206891343U (zh) * 2017-05-05 2018-01-16 铁科(北京)轨道装备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转辙器根端支距测量装置
CN207540444U (zh) * 2017-10-05 2018-06-26 武云 一种多功能道岔结构及轨件磨耗检测仪
CN211977736U (zh) * 2020-06-15 2020-11-20 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量具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35762Y (zh) * 2001-04-20 2003-02-12 刘培元 线路钢轨辙叉磨耗检查尺
CN202066439U (zh) * 2011-05-10 2011-12-07 佛山市顺德区汉达精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游标卡尺
CN203949582U (zh) * 2014-06-10 2014-11-19 中国铁建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测量尖轨电务安装尺寸的游标卡尺
CN104197814A (zh) * 2014-09-02 2014-12-10 徐州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一种边孔距及孔距测量卡尺
CN206891343U (zh) * 2017-05-05 2018-01-16 铁科(北京)轨道装备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转辙器根端支距测量装置
CN207540444U (zh) * 2017-10-05 2018-06-26 武云 一种多功能道岔结构及轨件磨耗检测仪
CN211977736U (zh) * 2020-06-15 2020-11-20 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量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977736U (zh) 量具
CN102155901A (zh) 车体侧墙组装工位的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111536848A (zh) 量具
CN214747655U (zh) 钢轨轨腰宽度及错位值测量尺
CN212917948U (zh) 一种组合式电极
CN211452140U (zh) 一种用于检测波形结构波高的检测装置
CN217155226U (zh) 一种型钢尺寸快速检测工具
CN207991407U (zh) 一种矩形槽偏差测量仪
CN219045946U (zh) 用于检验测量电抗器/变压器底座尺寸的工装
CN209954655U (zh) 一种用于钢结构件过焊孔的加工定位模具
CN217358347U (zh) 一种胎架桩检测工具
CN215447635U (zh) 间隔铁通用检测尺
CN207662284U (zh) 一种卷尺校准台
CN220120028U (zh) 一种abs齿圈在线扫面检测台
CN221055781U (zh) 一种条式水平仪的校准辅助装置
CN217292306U (zh) 一种零件表面划线工具
CN113146565B (zh) 一种具有高低落差的基座平面划线方法
CN214924351U (zh) 划线设备
CN217859941U (zh) 一种机床直线导轨调平用辅助件及辅助装置
CN216593250U (zh) 一种球罐棱角度测量工具
CN215572583U (zh) 一种测量靠角治具
CN214095798U (zh) 一种切断模具的圆弧槽检具
CN115950401B (zh) 一种用于测量钢轨轨底坡的扭转检测仪
CN216757699U (zh) 一种铜排折弯尺寸检测工装
CN111721177B (zh) 测量尺和道岔支距测量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