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891343U - 一种转辙器根端支距测量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转辙器根端支距测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891343U
CN206891343U CN201720497914.2U CN201720497914U CN206891343U CN 206891343 U CN206891343 U CN 206891343U CN 201720497914 U CN201720497914 U CN 201720497914U CN 206891343 U CN206891343 U CN 2068913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ilway switch
measurement head
main scale
measurement
st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49791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友
梁宏波
王雪菲
荆莹
李益国
王宇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ailway (beijing) Railway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ailway (beijing) Railway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ailway (beijing) Railway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Railway (beijing) Railway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49791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8913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8913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8913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ength-Measuring Instruments Using Mechan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转辙器根端支距测量装置,所述第一测量头与所述第二测量头结构相同且相对设置,在测量过程中,第一测量头精确地深入到距离转辙器直股的上端面16mm的位置处。由于第二测量头与第一测量头相对设置,此时第二测量头与所述第一测量头处于同一水平线上,第二测量头也会准确地与转辙器曲股的上端面16mm的位置处相切。此时从主尺上读出的数值便是转辙器根端支距。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测量工具,可以准确定位并测量出根端支距的数值。

Description

一种转辙器根端支距测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轨中转辙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转辙器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转辙器是道岔的转换装置,用来实现转换道岔、锁闭道岔及反映道岔尖轨所处的位置。当列车由一轨道转至另一轨道或欲进入维修车场、工厂之轨道时,在轨道上必须有特殊的布置,以引导车轮轮缘顺利进入所指定的轨道,此布置即称为道岔。道岔处包括基本轨、尖轨和转辙器,需要进行变轨时,推动转辙器,转辙器分为两组,每组转辙器分别与尖轨相对应,当转辙器运动时,一侧的尖轨脱离一侧的基本轨,另一侧的尖轨贴紧另一侧的基本轨,列车沿着贴紧基本轨的尖轨的方向行驶,完成变轨过程。
由于两组转辙器同步与两侧的尖轨相对应,因此两组转辙器之间的间距显得极为重要,当两组转辙器之间的距离过大或过小时,均无法准确顶靠在位于其两侧的尖轨上,造成变轨困难,设置造成轨道列车出现行驶事故,因此需要对两组转辙器之间的距离进行精确测量。
在对转辙器测量时,如图2所示,定义两组转辙器上自尖轨端面下降16mm的位置A点之间的距离为转辙器的根端支距。现有技术中,常采用游标卡尺对根端支距进行测量,但游标卡尺的卡爪的长度过短,无法延伸到A点位置处,因此不能完成测量任务。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采用游标卡尺进行测量时,游标卡尺的卡爪长度不够、难以测量两组转辙器之间的根端支距的缺陷。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转辙器根端支距测量装置,包括:主尺,所述主尺上设有刻度;第一测量头,固定在所述主尺上,具有顶靠部,所述顶靠部与转辙器直股相切时,切点与所述转辙器直股的上端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为16mm;第二测量头,可滑动地连接在所述主尺上,具有与所述第一测量头相同的结构且与所述第一测量头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测量头用以顶靠转辙器曲股,以使所述第一测量头与所述第二测量头顶靠在所述第一测量头和所述第二测量头之间,并通过所述主尺读出所述转辙器直股与所述转辙器曲股之间的根端支距。
所述第一测量头包括:过渡杆,一端固定在所述主尺上;水平支撑板,一端与所述过渡杆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水平支撑板用以顶靠在所述转辙器直股的上端面上;以及,所述顶靠部,垂直连接在所述水平支撑板上,所述水平支撑杆顶靠在所述转辙器直股上时,所述顶靠部与所述转辙器直股的侧端面接触。
所述顶靠部上成型有朝向所述转辙器直股方向凸出的切块,所述切块与所述转辙器直股相切的部位距离所述转辙器直股的上端面之间的距离为16mm。
所述主尺上开设有滑槽,所述第二测量头上开设有嵌入所述滑槽的倒钩。
所述主尺上可滑动地套设有滑块,所述第二测量头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滑块上并与所述滑块从动。
所述滑块上连接有其制动配合的止动件,用以将所述滑块固定在所述主尺上。
所述滑块上安装有滚轮,所述滑块沿所述主尺滑动时,所述滚轮在所述主尺的表面发生自转。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测量装置,第一测量头,固定在所述主尺上,具有顶靠部,所述顶靠部与转辙器直股相切时,切点与所述转辙器直股的上端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为16mm;第二测量头,可滑动地连接在所述主尺上,具有与所述第一测量头相同的结构且与所述第一测量头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测量头用以顶靠转辙器曲股,以使所述第一测量头与所述第二测量头顶靠在所述第一测量头和所述第二测量头之间,并通过所述主尺读出所述转辙器直股与所述转辙器曲股之间的根端支距。
所述第一测量头与所述第二测量头结构相同且相对设置,在测量过程中,第一测量头精确地深入到距离转辙器直股的上端面16mm的位置处。由于第二测量头与第一测量头相对设置,此时第二测量头与所述第一测量头处于同一水平线上,第二测量头也会准确地与转辙器曲股的上端面16mm的位置处相切。此时从主尺上读出的数值便是转辙器根端支距。通过实用新型提供的测量工具,可以准确定位,并测量出根端支距的数值,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测量装置,所述第一测量头包括:水平支撑板,一端与所述过渡杆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水平支撑板用以顶靠在所述转辙器直股的上端面上;以及所述顶靠部,垂直连接在所述水平支撑板上,所述水平支撑杆顶靠在所述转辙器直股上时,所述顶靠部与所述转辙器直股的侧端面接触。
水平支撑板与顶靠部配合使用,水平支撑板与转辙器直股的上端面平齐,起到支撑第一测量头的作用,有利于顶靠部稳定地贴靠在转辙器直股上并进行测量。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测量装置,所述顶靠部上成型有朝向所述转辙器直股方向凸出且与所述转辙器直股的侧断面相切的切块,所述切块与所述转辙器直股相切的部位距离所述转辙器直股的上端面之间的距离为16mm。切块能紧密地贴靠在转辙器的侧端面上,提高了测量的精度。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测量装置,所述主尺上可滑动地套设有滑块,所述第二测量头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滑块上并与所述滑块从动。
主尺与第二测量头之间通过滑块进行带动,防止第二测量头直接在主尺上进行滑动时发生磨损,造成第二测量头无法精确定位到转辙器曲股上对应根端支距的位置处的情况发生。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测量装置,所述滑块上连接有其制动配合的止动件,用以将所述滑块固定在所述主尺上。防止在测量过程中,第二测量头发生晃动,对测量结果造成影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测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测量装置在测量转辙器过程时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主尺;2-第一测量头;21-过渡杆;22-水平支撑板;23-顶靠部;3-第二测量头;4-滑块;5-止动件;6-转辙器直股;61-上端面;62-侧端面;7-转辙器曲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转辙器根端支距测量装置,包括:主尺1,所述主尺1上设有刻度;第一测量头2,固定在所述主尺1上,具有顶靠部23,所述顶靠部23与转辙器直股6接触时,接触点与所述转辙器直股6的上端面61之间的垂直距离为16mm;第二测量头3,可滑动地连接在所述主尺1上,具有与所述第一测量头2相同的结构且与所述第一测量头2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测量头3用以顶靠转辙器曲股7,以使所述第一测量头2与所述第二测量头3顶靠在所述第一测量头2和所述第二测量头3之间,并通过所述主尺1读出所述转辙器直股6与所述转辙器曲股7之间的根端支距。
所述第一测量头2与所述第二测量头3结构相同且相对设置,在测量过程中,第一测量头2精确地深入到距离转辙器直股6的上端面6116mm的位置处。由于第二测量头3与第一测量头2相对设置,此时第二测量头3与所述第一测量头2处于同一水平线上,第二测量头3也会准确地与转辙器曲股7的上端面6116mm的位置处相切。此时从主尺1上读出的数值便是转辙器根端支距。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测量工具,可以准确定位并测量出根端支距的数值,
具体地,所述主尺上有50个分格,每个分格的测量精度为0.02mm。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测量头2包括:过渡杆21,一端固定在所述主尺1上;水平支撑板22,一端与所述过渡杆21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水平支撑板22用以顶靠在所述转辙器直股6的上端面61上;以及,所述顶靠部23,垂直连接在所述水平支撑板22上,所述水平支撑杆顶靠在所述转辙器直股6上时,所述顶靠部23与所述转辙器直股6的侧端面62相切。水平支撑板22与顶靠部23配合使用,水平支撑板22与转辙器直股6的上端面61平齐,起到支撑第一测量头2的作用,有利于顶靠部23稳定地贴靠在转辙器直股6上并进行测量。
具体地,所述顶靠部23上成型有朝向所述转辙器直股6方向凸出的切块,所述切块与所述转辙器直股6相切的部位距离所述转辙器直股6的上端面61之间的距离为16mm。切块能紧密地贴靠在转辙器的侧端面62上,提高了测量的精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主尺1上可滑动地套设有滑块4,所述第二测量头3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滑块4上并与所述滑块4从动。主尺1与第二测量头3之间通过滑块4进行带动,防止第二测量头3直接在主尺1上进行滑动时发生磨损,造成第二测量头3无法精确定位到转辙器曲股7上对应根端支距的位置处的情况发生。
同时,本实施例中,所述滑块4上连接有其制动配合的止动件5,用以将所述滑块4固定在所述主尺1上。防止在测量过程中,第二测量头3发生晃动,对测量结果造成影响。
本实施例中,所述滑块4上安装有滚轮,所述滑块4沿所述主尺1滑动时,所述滚轮在所述主尺1的表面发生自转。从而减小主尺1与滑块4之间的摩擦力。
作为变型,所述主尺1上开设有滑槽,所述第二测量头3上开设有嵌入所述滑槽的倒钩。第二测量头3通过倒钩和滑槽的配合实现在所述主尺1上的滑动。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7)

1.一种转辙器根端支距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尺(1),所述主尺(1)上设有刻度;
第一测量头(2),固定在所述主尺(1)上,具有顶靠部(23),所述顶靠部(23)与转辙器直股(6)相切时,切点与所述转辙器直股(6)的上端面(61)之间的垂直距离为16mm;
第二测量头(3),可滑动地连接在所述主尺(1)上,具有与所述第一测量头(2)相同的结构且与所述第一测量头(2)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测量头(3)用以顶靠转辙器曲股(7),以使所述第一测量头(2)与所述第二测量头(3)顶靠在所述第一测量头(2)和所述第二测量头(3)之间,并通过所述主尺(1)读出所述转辙器直股(6)与所述转辙器曲股(7)之间的根端支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测量头(2)包括:
过渡杆(21),一端固定在所述主尺(1)上;
水平支撑板(22),一端与所述过渡杆(21)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水平支撑板(22)用以顶靠在所述转辙器直股(6)的上端面(61)上;
以及,
所述顶靠部(23),垂直连接在所述水平支撑板(22)上,所述水平支撑杆顶靠在所述转辙器直股(6)上时,所述顶靠部(23)与所述转辙器直股(6)的侧端面(62)相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靠部(23)上成型有朝向所述转辙器直股(6)方向凸出且与所述转辙器直股(6)的侧端面(62)接触的切块,所述切块与所述转辙器直股(6)相切的部位距离所述转辙器直股(6)的上端面(61)之间的距离为16mm。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转辙器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尺(1)上开设有滑槽,所述第二测量头(3)上开设有嵌入所述滑槽的倒钩。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尺(1)上可滑动地套设有滑块(4),所述第二测量头(3)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滑块(4)上并与所述滑块(4)从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4)上连接有其制动配合的止动件(5),用以将所述滑块(4)固定在所述主尺(1)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4)上安装有滚轮,所述滑块(4)沿所述主尺(1)滑动时,所述滚轮在所述主尺(1)的表面发生自转。
CN201720497914.2U 2017-05-05 2017-05-05 一种转辙器根端支距测量装置 Active CN2068913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97914.2U CN206891343U (zh) 2017-05-05 2017-05-05 一种转辙器根端支距测量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97914.2U CN206891343U (zh) 2017-05-05 2017-05-05 一种转辙器根端支距测量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891343U true CN206891343U (zh) 2018-01-16

Family

ID=613416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497914.2U Active CN206891343U (zh) 2017-05-05 2017-05-05 一种转辙器根端支距测量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891343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82421A (zh) * 2018-02-28 2018-08-10 安徽泰尔玛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铁路道岔数显测量器
CN111536848A (zh) * 2020-06-15 2020-08-14 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量具
CN111721177A (zh) * 2020-06-29 2020-09-29 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测量尺和道岔支距测量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82421A (zh) * 2018-02-28 2018-08-10 安徽泰尔玛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铁路道岔数显测量器
CN111536848A (zh) * 2020-06-15 2020-08-14 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量具
CN111721177A (zh) * 2020-06-29 2020-09-29 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测量尺和道岔支距测量方法
CN111721177B (zh) * 2020-06-29 2022-04-15 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测量尺和道岔支距测量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891343U (zh) 一种转辙器根端支距测量装置
CN103438839B (zh) 一种直线导轨精度自动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
CN106052599B (zh) 一种测量直线导轨精度的非接触式测量方法
CN202610668U (zh) 测量铁路道岔固定型辙叉处垂直磨耗的高度检测仪器
CN104535029A (zh) 一种重复定位三维检测机构
CN201828222U (zh) 辙叉翼轨钢轨磨耗检测仪
CN207610676U (zh) 一种散热器散热段检测机构
CN203601294U (zh) 传感器直线垂直安装的城轨车辆车轮直径检测装置
CN210004932U (zh) 一种轨道车辆车轮表面损伤深度检测装置
CN204831150U (zh) 切割面垂直度检测角尺
CN201955045U (zh) 间距尺
CN103499259A (zh) 360度导电杆安装板定位尺及定位方法
CN202420386U (zh) 密封槽直径检具
CN203928939U (zh) 滑轨内轨测量装置
CN206930254U (zh) 一种螺杆垂直度检测装置
CN204881446U (zh) 一种地铁接触轨测量尺
CN210533216U (zh) 一种检具活性样规刀检测机构
CN203414062U (zh) 一种直线导轨精度自动测量装置
CN202994120U (zh) 高精度一维形貌检测仪
CN204461395U (zh) 一种接触网预埋槽道间距测量装置
CN203772181U (zh) 一种槽型钢轨轨头尺寸测量尺
CN204255250U (zh) 一种支撑架跨距测量治具
CN203601295U (zh) 传感器直线倾斜安装的城轨车辆车轮直径检测装置
CN102199906A (zh) 轨道中线尺
CN103940400B (zh) 滑轨外轨测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