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33847B - 高强度离子液体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高强度离子液体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33847B
CN111533847B CN202010484937.6A CN202010484937A CN111533847B CN 111533847 B CN111533847 B CN 111533847B CN 202010484937 A CN202010484937 A CN 202010484937A CN 111533847 B CN111533847 B CN 11153384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onic liquid
monomer
gel
physical crosslinking
disper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8493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33847A (zh
Inventor
杨小牛
俞晓峰
吕红英
秦泽昭
吴海洋
袁黎光
屈宝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chun Institute of Applied Chemistry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Changchun Institute of Applied Chemistry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chun Institute of Applied Chemistry of CAS filed Critical Changchun Institute of Applied Chemistry of CAS
Priority to CN20201048493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33847B/zh
Publication of CN1115338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338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338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338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26/00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 single or double bond to nitrogen or by a heterocyclic ring containing nitrogen
    • C08F226/06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 single or double bond to nitrogen or by a heterocyclic ring containing nitrogen by a heterocyclic ring containing nitrogen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 Addition Polymer Or Copolymer, Post-Treatments, Or Chemical Modifications (AREA)
  • Conductive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高强度离子液体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液体凝胶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离子液体凝胶力学性能提升不显著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离子液体凝胶,通过引发剂引发物理交联单体、离子液体单体和分散单体在离子液体溶剂中原位自由基聚合而制备;其中,物理交联单体为聚合后能形成物理交联位点的单体;离子液体单体为接枝有双键聚合位点的离子液体;分散单体为带有非极性基团的单体;离子液体溶剂的阴离子结构与离子液体单体的阴离子结构相同,离子液体溶剂的阳离子结构为离子液体单体的阳离子结构去除双键,且离子液体单体和离子液体溶剂的阳离子上的非极性烷基链长相同或不同。该离子液体凝胶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自修复性能,离子电导率可调,可长期使用。

Description

高强度离子液体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液体凝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强度离子液体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电子工业的快速发展,在某些领域,需要具有优异的拉伸性能、压缩性能及离子传输性能的柔性电解质,如柔性且可穿戴的设备及软体机器人等。
凝胶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可以作为固态电解质应用于超级电容器和固态锂离子电池领域,使器件获得高的能量密度,快速充放电及长循环寿命等优点,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随着凝胶领域的蓬勃发展,众多特殊的溶剂也被发展用于制备具有特殊功能的凝胶材料。离子液体是一种在室温下表现为液态的低熔点有机盐,通过构建尺寸不对称的阴阳离子来减弱库伦力并抑制固体结晶的形成。作为新型凝胶的代表,离子液体凝胶由于综合了离子液体良好的电导率、不挥发、电化学稳定性好和不燃烧等优点,被认为是有潜力的固态电解质。但是现有的离子液体凝胶力学性能较差,限制了其在现实世界中的应用。
离子液体凝胶较差的力学性能与凝胶中聚合物网络受到的溶剂化作用有关。离子液体中存在着复杂的溶剂化作用,以咪唑型离子液体为例,其阳离子为接枝有一段非极性烷基链的咪唑阳离子,常用的阴离子有四氟硼酸盐、六氟磷酸盐和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盐等。由于极性上的差异,疏水的烷基链会自组装形成纳米级的非极性微区,而阴离子基团和阳离子的咪唑极性头会自组装形成极性区域。因此本质上,离子液体是一种非均相的溶剂,在极性区中存在有氢键、库仑力、范德华分子间作用力及π-π堆积等作用力,而在非极性区域则存在疏水相互作用。这些集中在纳米微区中的复杂的相互作用会影响凝胶网络中交联点的形成,特别是物理交联点将会受到破坏。
提高机械性能对于离子液体凝胶的实际应用至关重要。受到高强度水凝胶领域的启发,许多方法也被借鉴用来制备高强度离子液体凝胶。包括设计ABA型胶束交联离子液体凝胶和构建双网络交联的离子液体凝胶。然而,现有技术所公开的提升离子液体凝胶力学性能的方法往往需要较为复杂的合成步骤,尽管如此,得到凝胶的拉伸强度也很少能达到1MPa,。此外,不同阴离子和阳离子的组合将得到拥有不同相互作用的离子液体(超过106种),精心构造的聚合物网络结构很难在不同的离子液体中维持。因此,发展出一种适用于多种离子液体且能便捷地制备高强度离子液体凝胶的方法依然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离子液体凝胶力学性能提升不显著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了一种高强度离子液体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高强度离子液体凝胶,通过引发剂引发物理交联单体、离子液体单体和分散单体在离子液体溶剂中原位自由基聚合而制备;
所述物理交联单体为聚合后能形成物理交联位点的单体;
所述离子液体单体为接枝有双键聚合位点的离子液体;
所述分散单体为带有非极性基团的单体;
所述离子液体溶剂的阴离子结构与离子液体单体的阴离子结构相同,离子液体溶剂的阳离子结构为离子液体单体的阳离子结构去除双键,并且离子液体单体和离子液体溶剂的阳离子上的非极性烷基链长相同或不同;
所述引发剂为光引发剂或者热引发剂。
优选的是,离子液体溶剂中,物理交联单体的浓度为0.05-0.5g/mL,离子液体单体的浓度为0.2-1g/mL,分散单体的浓度为0.1-0.5g/mL,引发剂的浓度为0.002-0.01g/mL。
优选的是,所述物理交联单体为含有氢键、极性基团、共轭基团中的一种或多种的单体,更优选的是,所述物理交联单体为丙烯酰胺(AAm)、N-丙烯酰基甘氨酰胺(NAGA)、丙烯腈(AN)、苯乙烯(St)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是,所述离子液体单体为1-乙烯基-3丁基咪唑四氟硼酸盐([VBIm][BF4])、1-乙烯基-3-乙基咪唑四氟硼酸盐([VEIm][BF4])、1-乙烯基-3-丁基咪唑六氟硼酸盐([VBIm][PF6])、1-乙烯基3-乙基咪唑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盐([VEIm][NTF2])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是,所述分散单体为N,N-二甲基丙烯酰胺(DMAA)、丙烯酸甲酯(MA)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是,所述离子液体溶剂为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BMIm][BF4])、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BMIm][PF6])、1-乙基-3甲基咪唑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EMIm][NTF2])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是,所述物理交联单体为AAm,离子液体单体为[VBIm][BF4],分散单体为DMAA,离子液体溶剂为[BMIm][BF4];
或者,所述物理交联单体为AAm,离子液体单体为[VBIm][PF6],分散单体为DMAA,离子液体溶剂为[BMIm][PF6];
或者,所述物理交联单体为AAm,离子液体单体为[VEIm][NTF2],分散单体为DMAA,离子液体溶剂为[EMIm][NTF2];
或者,所述物理交联单体为AAm,离子液体单体为[VEIm][BF4],分散单体为DMAA,离子液体溶剂为[BMIm][BF4];
或者,所述物理交联单体为AAm,离子液体单体为[VEIm][BF4],分散单体为MA,离子液体溶剂为[BMIm][BF4];
或者,所述物理交联单体为AN,离子液体单体为[VEIm][BF4],分散单体为DMAA,离子液体溶剂为[BMIm][BF4];
或者,所述物理交联单体为NAGA,离子液体单体为[VEIm][BF4],分散单体为DMAA,离子液体溶剂为[BMIm][BF4]。
优选的是,所述引发剂为2-羟基-4-(2-羟乙氧基)-2-甲基苯丙酮、过硫酸钾或者过硫酸铵。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高强度离子液体凝胶的制备方法,包括:将物理交联单体、离子液体单体、分散单体和引发剂溶于离子液体溶剂中,除氧后,注入模具中,通过热引发聚合或光引发聚合,得到高强度离子液体凝胶。
优选的是,所述光引发聚合为通过紫外光照射引发聚合,聚合时间为1h以上。
优选的是,所述热引发聚合为室温至80℃引发聚合,聚合时间为2h以上。
优选的是,采用冻融法除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考虑到离子液体对聚合物网络中物理交联位点的影响,即离子液体中存在多种相互作用,常用的物理交联基团都会受到影响,从而影响凝胶的力学性能。通过添加第三种具备适当的非极性基团和反应活性的分散单体,能避免聚合物链中的交联结构单元受到离子液体溶剂化作用的影响,从而提升凝胶力学性能。这种三元共聚制备高强度离子液体凝胶的方法可以通过灵活地挑选单体类型,达到适用于多种离子液体体系的效果。因此这种方法可以获得离子电导率可调的高强度固态电解质。此外,由于物理交联的特性,获得的凝胶具有优异的自修复性能,有利于长期使用,在生物医用和能源科学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AAm/[VBIm][BF4]/DMAA/[BMIm][BF4]体系高强度离子液体凝胶的聚合过程的单体转化顺序;
图2为本发明的二元和三元离子液体凝胶的广角x射线散射曲线;
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AAm/[VBIm][BF4]/DMAA/[BMIm][BF4]体系三元凝胶循环拉伸自修复测试;
图4为本发明的实施例6的AAm/[VBIm][PF6]/DMAA/[BMIm][PF6]体系三元凝胶自修复测试;
图5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0的AAm/[VEIm][NTF2]/DMAA/[EMIm][NTF2]体系三元凝胶的自修复测试;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AAm/[VBIm][BF4]/DMAA/[BMIm][BF4]体系三元凝胶剪断贴合修复后的力学性能曲线;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3、实施例6和实施例10的离子电导率测试。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进行描述,但是应当理解,这些描述只是为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特征和优点而不是对本发明专利要求的限制。
本发明的高强度离子液体凝胶,通过引发剂引发物理交联单体、离子液体单体和分散单体在离子液体溶剂中原位自由基聚合而制备。
其中,物理交联单体为聚合后在聚合物链中生成的结构单元能形成物理交联点的单体,优选为含有氢键、极性基团、共轭基团中的一种或多种的单体,更优选为AAm、NAGA、AN、St中的一种或多种按任意比例的混合。物理交联单体在聚合后作为疏液结构单元可以为凝胶网络提供交联点。离子液体溶剂中,物理交联单体的浓度为0.05-0.5g/mL,更优选的浓度为0.1-0.3g/mL。
离子液体单体为接枝有双键聚合位点的离子液体,优选为[VBIm][BF4]、[VEIm][BF4]、[VBIm][PF6]、[VEIm][NTF2]中的一种或多种按任意比例的混合。离子液体单体在聚合后形成亲液结构单元可以提升凝胶的稳定性。离子液体溶剂中,离子液体单体的浓度为0.2-1g/mL,更优选的浓度为0.5-1g/mL。
分散单体为带有非极性基团的单体,优选为DMAA、MA中的一种或多种按任意比例的混合。分散单体的聚合活性应与物理交联单体接近,在聚合后分散在交联结构单元富集的链段中,并通过其分子上的非极性基团,排斥离子液体溶剂中的极性基团靠近交联结构单元,从而促进交联微区的形成,提升了凝胶的力学性能。离子液体溶剂中,分散单体的浓度优选为0.1-0.5g/mL,更优选的浓度为0.2-0.4g/mL。
离子液体溶剂的阴离子结构与离子液体单体的阴离子结构相同,离子液体溶剂的阳离子结构为离子液体单体的阳离子结构去除双键,并且离子液体单体和离子液体溶剂的阳离子上的非极性烷基链长相同或不同(比如离子液体单体的阳离子中非极性烷基链长为4,离子液体溶剂中的非极性烷基链长可以为4、也可以为2等其他),确保形成的凝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离子液体溶剂优选为[BMIm][BF4]、[BMIm][PF6]、[EMIm][NTF2]中的一种或多种按任意比例的混合。
引发剂引发三元体系聚合,没有特殊限制,可以为光引发剂也可以为热引发剂,优选为2-羟基-4-(2-羟乙氧基)-2-甲基苯丙酮、过硫酸钾或者过硫酸铵。离子液体溶剂中,引发剂的浓度优选为0.002-0.01g/mL,更优选的浓度为0.005-0.008g/mL。
本发明提供几种优选的原料配合方法,但不限于此:
物理交联单体为AAm,离子液体单体为[VBIm][BF4],分散单体为DMAA,离子液体溶剂为[BMIm][BF4];
或者,所述物理交联单体为AAm,离子液体单体为[VBIm][PF6],分散单体为DMAA,离子液体溶剂为[BMIm][PF6];
或者,所述物理交联单体为AAm,离子液体单体为[VEIm][NTF2],分散单体为DMAA,离子液体溶剂为[EMIm][NTF2];
或者,所述物理交联单体为AAm,离子液体单体为[VEIm][BF4],分散单体为DMAA,离子液体溶剂为[BMIm][BF4];
或者,所述物理交联单体为AAm,离子液体单体为[VEIm][BF4],分散单体为MA,离子液体溶剂为[BMIm][BF4];
或者,所述物理交联单体为AN,离子液体单体为[VEIm][BF4],分散单体为DMAA,离子液体溶剂为[BMIm][BF4];
或者,所述物理交联单体为NAGA,离子液体单体为[VEIm][BF4],分散单体为DMAA,离子液体溶剂为[BMIm][BF4]。
本发明的高强度离子液体凝胶可由简单的一锅法制备:将物理交联单体、离子液体单体、分散单体和引发剂溶于离子液体溶剂中,除氧后,注入模具中,通过热引发(引发剂为热引发剂时)聚合或光引发(引发剂为光引发剂时)聚合,得到高强度离子液体凝胶。
上述技术方案中,采用冻融法除氧,过程通常为:液氮冷冻-脱气-溶融-充氮,反复3次。
上述技术方案中,光引发聚合为通过紫外光照射引发聚合,聚合时间为1h以上,优选2h;热引发聚合室温至80℃引发聚合,聚合时间为2h以上。
在本发明中所使用的术语,一般具有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除非另有说明。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在以下实施例中,未详细描述的各种过程和方法是本领域中公知的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装置、仪器、设备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
实施例1-16
向烧瓶中加入物理交联单体、离子液体单体、分散单体、引发剂和离子液体溶剂,在室温下充分搅拌溶解。将混合溶液除氧后通过注射器注入到预先准备的玻璃模具中,并在放置在紫外光(365nm波长,8W)下固化2h得到离子液体凝胶。物理交联单体、离子液体单体、分散单体和离子液体溶剂采用的具体物质和用量如表1所示。引发剂均为2-羟基-4-(2-羟乙氧基)-2-甲基苯丙酮,引发剂在离子液体溶剂中的浓度为0.00625g/mL。
表1实施例1-16的原料及配比
Figure BDA0002518800540000071
Figure BDA0002518800540000081
对实施例1-16的离子液体凝胶进行性能检测。
1.1凝胶力学性能测试
测试方法:使用2mm厚的模具制备离子液体凝胶,开模后,用哑铃裁刀将离子液体凝胶裁成长*宽*高=20mm*2mm*2mm尺寸的哑铃状拉伸试样。在室温下用万能实验机(三思纵横)对式样进行拉伸测试,拉伸速率设为100mm/min。测试结果见表2。
表2实施例1-16的离子液体凝胶的力学性能
Figure BDA0002518800540000082
Figure BDA0002518800540000091
从表2可以看出,实施例1-4选取AAm/[VBIm][BF4]/DMAA作为共聚单体,并以[BMIm][BF4]作为离子液体溶剂进行共聚,通过调节物理交联单体AAm的浓度可以调节凝胶的力学性能,最优组分的凝胶拉伸强度可以达到6.29Mpa,断裂伸长率达到680.3%。实施例5-8选取AAm/[VBIm][PF6]/DMAA作为共聚单体,并以[BMIm][PF6]作为离子液体溶剂进行共聚,通过调节物理交联单体AAm的浓度可以调节凝胶的力学性能,最优组分的凝胶拉伸强度可以达到5.46Mpa,断裂伸长率达到750.6%。实施例9-12选取AAm/[VEIm][NTF2]/DMAA作为共聚单体,并以[EMIm][NTF2]作为离子液体溶剂进行共聚,通过调节物理交联单体AAm的浓度可以调节凝胶的力学性能,最优组分的凝胶拉伸强度可以达到2.77Mpa,断裂伸长率达到838.1%。实施例13以AAm/[VEIm][BF4]/DMAA作为共聚单体,并以[BMIm][BF4]作为离子液体溶剂进行共聚,断裂强度可以达到4.0MPa,断裂伸长率达到328.7%。实施例14以AAm/[VEIm][BF4]/MA作为共聚单体,并以[BMIm][BF4]作为离子液体溶剂进行共聚,断裂强度可以达到2.45MPa,断裂伸长率达到645.6%。实施例15以AN/[VEIm][BF4]/DMAAm作为共聚单体,并以[BMIm][BF4]作为离子液体溶剂进行共聚,断裂强度可以达到1.78MPa,断裂伸长率达到719.6%。实施例16以AN/[VBIm][BF4]/DMAAm作为共聚单体,并以[BMIm][BF4]作为离子液体溶剂进行共聚,断裂强度可以达到0.22MPa,断裂伸长率达到1213.1%。
1.2凝胶聚合过程转化率测试
以实施例3(图1)AAm/[VBIm][BF4]/DMAA/[BMIm][BF4]体系为例,在聚合不同时间后,溶解在氘代DMSO中,并通过Bruker 400MHz DRX光谱仪监控单体转化过程。其中[VBIm][BF4]的双键特征峰位于7.2-7.4ppm,DMAA的双键特征峰位于6.7-6.9ppm,AAm的特征峰位于5.55-5.7ppm,可以通过参考离子液体[BMIm][BF4]烷基链上的甲基峰面积从而计算获得转化率数据。如图1所示,在聚合初前期,DMAA和AAm的转化率都要高于[VBIm][BF4],形成交联密度较高的聚合物链。而随着聚合的进行,体系中未反应的DMAA和AAm比例随之减少,[VBIm][BF4]单体比例反而增加,因此在聚合后期会形成交联密度较低的聚合物链。这些交联密度不一的聚合物链可以形成强弱不一的交联点,有利于凝胶的宏观力学性能。
1.3凝胶广角x射线散射测试
通过广角x射线散射测试证明了分散单体的引入抑制了溶剂化作用对交联结构单元的影响,从而提升了凝胶的力学性能。以实施例1、实施例3的AAm/[VBIm][BF4]/DMAA/[BMIm][BF4]三元体系和AAm/[VBIm][BF4]/[BMIm][BF4]二元体系(制备方法与三元体系相同,仅在原料中不添加分散单体)为例,图2为基于不同组分的二元、三元凝胶的小角x射线散射曲线。如2图所示,三元离子液体凝胶中在q值为3nm-1处出现了明显的离子液体自组装的特征峰,表明生成的聚合物链与离子液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较弱,因此离子液体的自组装行为并未受到显著影响。而AAm/[VBIm][BF4]/[BMIm][BF4]二元凝胶中,离子液体自组装的特征峰明显减小,表明,生成的聚合物链与离子液体之间形成了较强的相互作用,从而对离子液体的自组装行为产生了破坏。
1.4凝胶自修复性能表征
实施例3AAm/[VBIm][BF4]/DMAA/[BMIm][BF4],实施例6AAm/[VBIm][PF6]/DMAA/[BMIm][PF6]和实施例10AAm/[VEIm][NTF2]/DMAA/[EMIm][NTF2]三种体系离子液体凝胶进行自修复性能的表征。如图3-5所示,将三元离子液体凝胶在室温下进行50%定形变的拉伸回复实验,并在室温下分别修复0mins、0.25mins和5mins后再进行拉伸回复实验,观察迟滞环的恢复情况。如图所示,在经过五分钟的修复后,凝胶的迟滞环与初次拉伸时基本吻合,表明被破坏的物理交联点能够在室温下快速恢复。为了进一步表征凝胶的自修复性能,我们选取了实施例3的AAm/[VBIm][BF4]/DMAA/[BMIm][BF4]体系的样品进行了剪断自修复的表征,将哑铃型凝胶样品在中间剪断后将断面贴合,并在100℃烘箱中修复20mins,冷却后测试其单轴拉伸性能,拉伸速率为0.167s-1。结果如图6所示,修复后的凝胶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断裂强度达到4.5MPa,断裂伸长率接近500%。
1.5凝胶的离子电导率测试
电导率在电化学工作站(Bio-Logic VSP)上通过交流阻抗法测得。将样品裁剪成厚度为2mm,直径为7mm的圆片状,通过不锈钢电极/样品/不锈钢电极在聚四氟乙烯的套筒中组装形成阻塞电池。施加的交流频率范围为1-106Hz,振幅为10mV。离子电导率可由公式σ=t/(RA)计算而得,其中t为样品的厚度,σ为所需计算的离子电导率,A为样品与不锈钢电极贴合的面积,R为测试得到的本体电阻,即曲线中高频区域半圆与x轴的交点。选取了实施例3AAm/[VBIm][BF4]/DMAA/[BMIm][BF4],实施例6AAm/[VBIm][PF6]/DMAA/[BMIm][PF6]和实施例10AAm/[VEIm][NTF2]/DMAA/[EMIm][NTF2]三种体系离子液体凝胶进行测试,如图7所示,通过选择离子液体的种类,可以有效地调节凝胶的离子电导率。其中,选取[EMIm][NTF2]作为离子液体溶剂制备的凝胶在室温下电导率可以达到0.0027S cm-1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俩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4)

1.高强度离子液体凝胶,其特征在于,通过引发剂引发物理交联单体、离子液体单体和分散单体在离子液体溶剂中原位自由基聚合而制备;
所述物理交联单体为聚合后能形成物理交联位点的单体,所述物理交联单体为丙烯酰胺、丙烯腈中的一种或多种的单体;
所述离子液体单体为接枝有双键聚合位点的离子液体;所述离子液体单体为1-乙烯基-3-丁基咪唑四氟硼酸盐、1-乙烯基-3-乙基咪唑四氟硼酸盐、1-乙烯基-3-丁基咪唑六氟磷酸盐、1-乙烯基3-乙基咪唑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盐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分散单体为带有非极性基团的单体,分散单体为N,N-二甲基丙烯酰胺、丙烯酸甲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离子液体溶剂的阴离子结构与离子液体单体的阴离子结构相同,离子液体溶剂的阳离子结构为离子液体单体的阳离子结构去除双键,并且离子液体单体和离子液体溶剂的阳离子上的非极性烷基链长相同或不同;所述离子液体溶剂为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1-乙基-3甲基咪唑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引发剂为光引发剂或者热引发剂;
所述离子液体溶剂中,物理交联单体的浓度为0.05-0.5g/mL,离子液体单体的浓度为0.2-1g/mL,分散单体的浓度为0.1-0.5g/mL,引发剂的浓度为0.002-0.01g/mL。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离子液体凝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发剂为2-羟基-4-(2-羟乙氧基)-2-甲基苯丙酮、过硫酸钾或者过硫酸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离子液体凝胶,其特征在于,
所述物理交联单体为丙烯酰胺,离子液体单体为1-乙烯基-3-丁基咪唑四氟硼酸盐,分散单体为N,N-二甲基丙烯酰胺,离子液体溶剂为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
或者,所述物理交联单体为丙烯酰胺,离子液体单体为 1-乙烯基-3-丁基咪唑六氟磷酸盐,分散单体为N,N-二甲基丙烯酰胺,离子液体溶剂为 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
或者,所述物理交联单体为丙烯酰胺,离子液体单体为1-乙烯基3-乙基咪唑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盐,分散单体为N,N-二甲基丙烯酰胺, 离子液体溶剂为1-乙基-3甲基咪唑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
或者,所述物理交联单体为丙烯酰胺,离子液体单体为 1-乙烯基-3-乙基咪唑四氟硼酸盐,分散单体为N,N-二甲基丙烯酰胺,离子液体溶剂为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
或者,所述物理交联单体为丙烯酰胺,离子液体单体为1-乙烯基-3-乙基咪唑四氟硼酸盐,分散单体为丙烯酸甲酯,离子液体溶剂为 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
或者,所述物理交联单体为丙烯腈,离子液体单体为1-乙烯基-3-乙基咪唑四氟硼酸盐,分散单体为N,N-二甲基丙烯酰胺,离子液体溶剂为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
4.权利要求1-3任何一项所述的高强度离子液体凝胶,其特征在于,将物理交联单体、离子液体单体、分散单体和引发剂溶于离子液体溶剂中,除氧后,注入模具中,通过热引发聚合或光引发聚合,得到高强度离子液体凝胶。
CN202010484937.6A 2020-06-01 2020-06-01 高强度离子液体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1153384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84937.6A CN111533847B (zh) 2020-06-01 2020-06-01 高强度离子液体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84937.6A CN111533847B (zh) 2020-06-01 2020-06-01 高强度离子液体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33847A CN111533847A (zh) 2020-08-14
CN111533847B true CN111533847B (zh) 2021-04-16

Family

ID=719741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84937.6A Active CN111533847B (zh) 2020-06-01 2020-06-01 高强度离子液体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3384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73186B (zh) * 2021-02-06 2021-11-19 厦门大学 基于掺杂石墨烯多孔聚合物的电增强固相微萃取装置
CN113061266B (zh) * 2021-03-22 2022-07-26 北京大学 一种基于多重非共价交联作用的高强度离子凝胶
CN113388131B (zh) * 2021-06-11 2022-11-22 北京工商大学 一种柔性透明离子凝胶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CN115894793B (zh) * 2022-12-13 2024-05-28 中国海洋大学 一种抗溶胀粘附离子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181345A2 (en) * 2012-05-30 2013-12-05 The University Of Toledo Synthesis of polymeric ionic liquids using a photochemical polymerization process
CN103599707B (zh) * 2013-11-08 2016-01-27 江南大学 一种支撑离子液体凝胶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87803B (zh) * 2015-08-02 2017-07-28 北京天恒盛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防结冰离子液体凝胶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7658500A (zh) * 2017-08-07 2018-02-02 南昌大学 一种原位制备柔性锂离子电池聚合物电解质的方法及应用
CN110444807B (zh) * 2018-05-03 2020-11-17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复合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707209A (zh) * 2018-05-17 2018-10-26 辽宁大学 响应性聚合离子液体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及其溶胀性测试
CN110128586A (zh) * 2019-04-29 2019-08-16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疏水型离子液体凝胶的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33847A (zh) 2020-08-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33847B (zh) 高强度离子液体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Fitzgerald et al. Synthesis, properties, and structure of sulfonate ionomers
CN112952092B (zh) 正极粘结剂及其制备方法、正极浆料、正极和锂离子电池
CN106281147A (zh) 一种水基电极粘结剂及制备方法
CN114940729B (zh) 一种具有抗溶胀特性的高强度微相分离离子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11727522B (zh) 粘合剂组合物、用于制造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电极的合剂、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的电极以及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CN108707252A (zh) 一种纳米复合离子液体凝胶材料及其制备和基于该材料的应变传感器
JP6878273B2 (ja) 共重合体、二次電池の電極用バインダー、二次電池の電極用組成物、二次電池用電極
WO2018194164A1 (ja) リチウムイオン電極用粘着剤、リチウムイオン電池用電極及びリチウムイオン電池用電極の製造方法
CN113061266B (zh) 一种基于多重非共价交联作用的高强度离子凝胶
CN100545176C (zh) 聚(乙酸乙烯酯)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14213983B (zh) 一种锂电池用溶胀胶带的基膜及锂电池用溶胀胶带
CN110724283B (zh) 一种紫外光辅助自修复的高强度离子凝胶、制备方法及修复方法
CN112898600A (zh) 一种聚多巴胺可逆粘附凝胶的分相制备方法
CN113258145A (zh) 一种弹性耐低温固态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07857841B (zh) 基于丙烯酰胺基甘氨酰胺的高强度共聚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Phuttachart et al. PMMA/PU/CB composite bipolar plate for direct methanol fuel cell
CN107759733B (zh) 基于丙烯酰基甘氨酰胺的超分子复合水凝胶在3d打印中的应用
CN111763276B (zh) 一种液态金属/高分子复合介电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938167B (zh) 可降解且机械性能可调的聚合物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7522998B (zh) 一种嵌段共聚物/碳纳米管复合导电弹性体的制备方法
WO2020022503A1 (ja) 非共有結合性ナノカーボン-ポリマーハイブリッド組成物
CN107868180B (zh) 基于丙烯酰胺基甘氨酰胺的侧链氢键共聚水凝胶作为pH响应材料的应用
CN111446496A (zh) 一种聚合物固态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938173A (zh) 互穿网络结构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