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27579A - 电磁继电器 - Google Patents

电磁继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27579A
CN111527579A CN201880084493.8A CN201880084493A CN111527579A CN 111527579 A CN111527579 A CN 111527579A CN 201880084493 A CN201880084493 A CN 201880084493A CN 111527579 A CN111527579 A CN 1115275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ir
movable
movable contact
contact
contac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8449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27579B (zh
Inventor
山形胜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5275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275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275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275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16Magnetic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1H50/18Movable parts of magnetic circuits, e.g. arma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16Magnetic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1H50/18Movable parts of magnetic circuits, e.g. armature
    • H01H50/24Parts rotatable or rockable outside coil
    • H01H50/28Parts movable due to bending of a blade spring or ree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1/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electric switches
    • H01H11/0062Testing or measuring non-electrical properties of switches, e.g. contact velocit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47/00Circuit arrangements not adapted to a particular application of the relay and designed to obtain desired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or to provide energising current
    • H01H47/22Circuit arrangements not adapted to a particular application of the relay and designed to obtain desired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or to provide energising current for supplying energising current for relay coi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02Bases; Casings; Cov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44Magnetic coils or wind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54Contact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54Contact arrangements
    • H01H50/56Contact spring sets
    • H01H50/58Driving arrangement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therewith; Mounting of driving arrangements on arma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1/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electric switches
    • H01H2011/0075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electric switches calibrating mechanical switching properties, e.g. "snap or switch moment", by mechanically deforming a part of the switch, e.g. elongating a blade spring by puncturing it with a las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16Magnetic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1H50/18Movable parts of magnetic circuits, e.g. armature
    • H01H50/30Mechanical 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or damping vibration or shock, e.g. by balancing of arma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16Magnetic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1H50/36Stationary parts of magnetic circuit, e.g. yoke
    • H01H50/42Auxiliary magnetic circuits, e.g. for maintaining armature in, or returning armature to, position of rest, for damping or accelerating movem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9/00Details of switching device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1H1/00 - H01H7/00
    • H01H9/30Means for extinguishing or preventing arc between current-carrying parts
    • H01H9/44Means for extinguishing or preventing arc between current-carrying parts using blow-out magnet
    • H01H9/443Means for extinguishing or preventing arc between current-carrying parts using blow-out magnet using permanent magne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Electromagnets (AREA)
  • Relay Circuit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具备用于检测一可动触点与一固定触点接触(或分开)的时刻和另一可动触点与另一固定触点接触(或分开)的时刻之间的偏差的结构的电磁继电器。可动触点部(9)的位移部(90)以与一对可动触点(M1、M2)导通的方式与一对可动触点(M1、M2)相连。衔铁(3)驱动可动触点部(9)。衔铁(3)的吸附部位(AD1)吸附于电磁体(E1)。使位移部(90)的局部(暴露部94)暴露的开口部(842)的内部空间与预定的平面(P1)交叉。对于预定的平面(P1)而言,与一对可动触点(M1、M2)排列的排列方向(第1方向D1)正交,通过吸附部位(AD1)的排列方向上的两端(T1、T2)间的中心(C1)。

Description

电磁继电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电磁继电器,更详细而言,涉及一种包括一对固定触点和一对可动触点的电磁继电器。
背景技术
作为以往例,例示专利文献1记载的电磁继电器。专利文献1记载的电磁继电器包括励磁线圈、供励磁线圈卷绕的线圈架、贯穿于线圈架的铁芯、一对固定触点、可动弹簧以及安装于可动弹簧的衔铁。可动弹簧具备可动部。可动部具有一对可动触点。在励磁线圈通电之前,衔铁自铁芯分开,一对可动触点自一对固定触点分开。之后,在励磁线圈通电时,铁芯被磁化,衔铁被吸引向铁芯。随之,设有衔铁的可动弹簧的可动部的顶端位移。之后,一对可动触点与一对固定触点分别接触。
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电磁继电器中,存在一可动触点与一固定触点接触的时刻和另一可动触点与另一固定触点接触的时刻之间产生偏差的可能性。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201187号公报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公开的一技术方案的电磁继电器包括一对固定触点、可动触点部、包覆部、电磁体以及衔铁。所述可动触点部具有位移部和一对可动触点。所述一对可动触点与所述一对固定触点一对一地对应。所述位移部以与所述一对可动触点导通的方式与所述一对可动触点相连,能够与所述一对可动触点一体地位移。所述包覆部覆盖所述位移部。所述电磁体具有励磁线圈。所述衔铁被所述电磁体的电磁力吸引向所述电磁体,从而驱动所述可动触点部,使所述一对可动触点分别与所述一对固定触点中的对应的固定触点接触或自所述对应的固定触点分开。所述衔铁具有吸附部位。所述吸附部位在所述电磁体的电磁力的作用下吸附于所述电磁体。在所述包覆部形成有开口部。所述开口部使所述位移部的局部暴露。所述开口部的内部空间与预定的平面交叉。所述预定的平面与所述一对可动触点排列的排列方向正交。所述预定的平面通过所述吸附部位的所述排列方向上的两端间的中心。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1的电磁继电器的卸下罩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是上述电磁继电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上述电磁继电器的卸下罩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4是上述电磁继电器的与图3的平面P1对应的面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上述电磁继电器的闭合状态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6是表示上述电磁继电器的衔铁、铁心以及可动触点部的仰视图。
图7是使用上述电磁继电器的电路的电路图。
图8是实施方式2的电磁继电器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9是表示上述电磁继电器的衔铁和第5轭铁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附图说明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其中,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只不过是本公开的各种实施方式的一部分。下述实施方式只要能够达成本公开的目的,就能够根据设计等而进行各种变更。
(实施方式1)
(结构)
如图1、图2所示,电磁继电器1包括电磁体E1、衔铁3、包覆部8、可动触点部9以及一对固定触点F1、F2。电磁继电器1还包括可动弹簧7。
本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1是所谓的铰链型继电器。电磁继电器1是用于切换例如自汽车的电池等电源向负载(例如:电气部件)的直流电力的供给和切断的装置。在电磁继电器1中,通过驱动可动触点部9的一对可动触点M1、M2,能够切换自电源向负载的直流电力的供给和切断。
具体而言,衔铁3与可动弹簧7相连,可动弹簧7与包覆部8相连,包覆部8与可动触点部9相连。在电磁体E1被励磁时,衔铁3被电磁体E1的电磁力吸引向电磁体E1,衔铁3、可动弹簧7的基部73、包覆部8以及可动触点部9一体地位移。由此,可动触点部9的可动触点M1被驱动而与固定触点F1接触,可动触点部9的可动触点M2被驱动而与固定触点F2接触。另外,在电磁体E1被消磁时,利用可动弹簧7的弯折部72的弹性力,衔铁3、可动弹簧7的基部73、包覆部8以及可动触点部9一体地位移而返回到电磁体E1被励磁之前的位置。由此,可动触点部9的可动触点M1被驱动而自固定触点F1分开,可动触点部9的可动触点M2被驱动而自固定触点F2分开。
如以下这样定义以下的说明中的第1方向D1、第2方向D2以及第3方向D3。第1方向D1(排列方向)是一对可动触点M1、M2排列的方向。第3方向D3是与第1方向D1正交的方向,且是沿着衔铁3被吸引向电磁体E1而位移的方向的方向。第2方向D2是与第1方向D1和第3方向D3正交的方向。
可动弹簧7具有固定部71、弯折部72以及基部73。固定部71、弯折部72以及基部73例如由铜等金属一体地形成。可动弹簧7是板簧。可动弹簧7形成为大致L字形的板状。更详细而言,弯折部72形成为大致L字形的板状,板状的固定部71和板状的基部73与弯折部72的两端相连。
如图2、图3所示,可动触点部9具有位移部90和一对可动触点M1、M2。位移部90具有导电性。位移部90包含一对位移弹簧91、92和连结部93。一对位移弹簧91、92和连结部93由铜等导电性材料一体地形成。
位移部90同以与位移部90导通的方式与位移部90相连的一对可动触点M1、M2一体地位移。位移部90形成为俯视大致U字形的平板状。一对位移弹簧91、92形成为长方形状。连结部93形成为带状。连结部93的长度方向的两端中的一端与位移弹簧91相连,另一端与位移弹簧92相连。连结部93的长度方向沿着第1方向D1。一对位移弹簧91、92的长度方向沿着与第1方向D1正交的第2方向D2。
一对位移弹簧91、92是板簧。位移弹簧91与可动触点M1对应,位移弹簧92与可动触点M2对应。位移弹簧91以与可动触点M1导通的方式与可动触点M1相连,位移弹簧92以与可动触点M2导通的方式与可动触点M2相连。更详细而言,可动触点M1的局部插入于在位移弹簧91形成的插入孔911并铆接,可动触点M2的局部插入于在位移弹簧92形成的插入孔921并铆接。由此,在位移弹簧91固定有可动触点M1,在位移弹簧92固定有可动触点M2。
如图3所示,可动弹簧7与包覆部8的第2方向D2上的第1端相连,位移部90与包覆部8的第2方向D2上的第2端相连。即,可动弹簧7借助包覆部8相对于可动触点部9固定。包覆部8例如由树脂形成,具有电绝缘性。包覆部8将可动弹簧7与可动触点部9电绝缘。包覆部8形成为大致长方形的板状。包覆部8例如通过与可动弹簧7和位移部90的一体成形而形成。可动弹簧7的局部和位移部90的局部被包覆部8包覆。更详细而言,可动弹簧7的局部和位移部90的局部埋入于包覆部8。
在包覆部8的第2方向D2上的上述第2端形成有凹部81。位移部90的一对位移弹簧91、92自包覆部8中的在第1方向D1上与凹部81相邻的部位突出。另外,在包覆部8的第1方向D1上的两端形成有凹部82、83。在凹部82、83处,可动弹簧7的局部和位移部90的局部暴露。
包覆部8具有第1面801及一对固定触点F1、F2(参照图4)和电磁体E1(参照图4)所在的一侧的第2面802(参照图4)。第1面801是与第2面802相反的一侧的面。在第1面801形成有凹陷部84。包覆部8在凹陷部84处沿着第3方向D3(参照图4)凹陷。即,包覆部8在凹陷部84处沿着包覆部8的厚度方向凹陷。
在凹陷部84形成有贯通孔841。贯通孔841在凹陷部84的底面840处开口,沿着厚度方向贯通包覆部8。贯通孔841形成为圆状。
另外,在底面840形成有开口部(窗)842。即,包覆部8在开口部842处自底面840进一步凹陷。位移部90的连结部93的局部(暴露部94)在开口部842处向包覆部8的外部暴露。暴露部94包含连结部93中的在第1方向D1上距连结部93的两端的距离相等的部位。开口部842形成于包覆部8中的在第1方向D1上距包覆部8的两端的距离相等的区域。在此,“相等”并非仅包含两个距离完全相等的情况的概念。只要两个距离之差在容许的误差的范围内(例如,较短的距离为较长的距离的90%以上的情况),就将两个距离视作“相等”。
在包覆部8中,开口部842形成于与第2面802(参照图4)相反的一侧。即,开口部842形成于位移部90和电磁体E1(参照图4)排列的方向(沿着第3方向D3的方向)上的与电磁体E1侧相反的一侧(参照图4)。另外,开口部842的内部空间也可以延伸至包覆部8的第2面802而贯通包覆部8。
另外,在包覆部8形成有在第1面801形成的圆状的4个凹坑851、852、853、854和圆状的两个贯通孔861、862。在凹坑851处,位移部90的位移弹簧91的局部向包覆部8的外部暴露。在凹坑852处,位移弹簧92的局部向包覆部8的外部暴露。在凹坑853、854中的各个凹坑处,连结部93的局部向包覆部8的外部暴露。在两个贯通孔861、862处,可动弹簧7的基部73的局部向包覆部8的外部暴露。
可动弹簧7的基部73的局部被包覆部8覆盖。连结部93除了经由凹坑853、854向包覆部8的外部暴露的区域和暴露部94之外,被包覆部8覆盖。两个位移弹簧91、92各自的局部被包覆部8覆盖。
如图2、图4所示,电磁体E1具有励磁线圈21、铁心23以及第1轭铁24。另外,电磁继电器1还包括线圈架22、一对线圈端子261、262、一对主端子271、272、外壳4、止挡体5以及灭弧机构6。
线圈架22具有筒部221和一对凸缘部222、223。筒部221形成为圆筒状。一对凸缘部222、223分别形成为大致正方形的框状。一对凸缘部222、223与筒部221的轴线方向的两端相连。线圈架22具有沿着筒部221的轴线方向形成于筒部221和一对凸缘部222、223的内侧的贯穿孔224。筒部221和一对凸缘部222、223具有电绝缘性。在筒部221卷绕有励磁线圈21。励磁线圈21和筒部221的轴线方向沿着第3方向D3。凸缘部222与可动触点部9的距离比凸缘部223与可动触点部9的距离小。在凸缘部222中的贯穿孔224的周围的区域形成有凹部225。
铁心23具有轴部231和头部232。轴部231形成为柱状,更详细而言形成为圆柱状。轴部231的轴线方向沿着第3方向D3。轴部231贯穿于线圈架22的贯穿孔224。头部232形成为圆盘状。头部232与轴部231的一端相连。轴部231和头部232由磁性材料一体地形成。
第1轭铁24具有第1片241和第2片242,形成为大致L字形的板状。第2片242从第1片241的一端沿着第1片241的厚度方向延伸。第1片241和第2片242由磁性材料一体地形成。第2片242嵌入于在线圈架22的凸缘部223形成的凹部226。第2片242沿着线圈架22的筒部221的轴线方向配置。在第1片241形成有贯穿孔243。铁心23的轴部231中的与头部232侧相反的一侧的部位贯穿于贯穿孔243。第1轭铁24和铁心23形成供在励磁线圈21通电时产生的磁通通过的磁路。
可动弹簧7的固定部71固定于第1轭铁24的第2片242。由此,可动弹簧7固定于第1轭铁24。更详细而言,形成于第2片242的两个突起244插入于在固定部71形成的两个插入孔711,两个突起244的顶端部被压扁,从而可动弹簧7固定于第1轭铁24。即,可动弹簧7通过铆接而固定于第1轭铁24。
衔铁3形成为板状。衔铁3包含基端部31、延长部32以及突部33。基端部31、延长部32以及突部33由磁性材料一体地形成。基端部31形成为长方形状。延长部32自基端部31的一边与基端部31大致平行地延伸。延长部32形成为越是远离基端部31则第1方向D1(参照图6)上的宽度越小的梯形状。突部33自延长部32中的与基端部31侧相反的一侧的端突出。
衔铁3固定于可动弹簧7的基部73。更详细而言,形成于衔铁3的基端部31的两个突起311插入于在基部73形成的两个插入孔731,两个突起311的顶端部被压扁,从而衔铁3固定于基部73。即,衔铁3通过铆接而固定于基部73。衔铁3与基部73、包覆部8以及可动触点部9一体地位移。衔铁3、基部73、包覆部8、可动触点部9的位移部90以及一对可动触点M1、M2位移的方向沿着第3方向D3。衔铁3中的靠近固定部71的一侧的一端与第1轭铁24的第2片242接触。衔铁3支承于第2片242。
衔铁3中的与可动弹簧7相对的第1面301在延长部32处相对于基端部31处而言凹陷。衔铁3中的与第1面301相反的一侧的第2面302形成为平面状。衔铁3还包含自第2面302稍微突出的突台部34(参照图4)。
衔铁3在励磁线圈21未通电时在第2面302处与铁心23的头部232相对。衔铁3在励磁线圈21通电时利用电磁体E1的电磁力在第2面302处吸附于头部232。
一对线圈端子261、262分别由铜等导电性材料形成。一对线圈端子261、262分别具有导电性。一对线圈端子261、262分别形成为长条板状。励磁线圈21的第1端侧的部位卷绕于线圈端子261,通过钎焊等而连接。励磁线圈21的第2端侧的部位卷绕于线圈端子262,通过钎焊等而连接。通过经由一对线圈端子261、262向励磁线圈21供给电流而产生磁通。
一对主端子271、272分别由铜等导电性材料形成为长条板状,具有导电性。固定触点F1固定于主端子271,固定触点F2固定于主端子272。更详细而言,固定触点F1的局部插入于在主端子271形成的插入孔273并铆接,固定触点F2的局部插入于在主端子272形成的插入孔274并铆接。由此,固定触点F1电连接且固定于主端子271,固定触点F2电连接且固定于主端子272。
一对固定触点F1、F2沿着第1方向D1(参照图1)排列。可动触点M1与固定触点F1对应,可动触点M2与固定触点F2对应。可动触点M1设于在第3方向D3上与固定触点F1相对的位置,可动触点M2设于在第3方向D3上与固定触点F2相对的位置。可动触点M1与固定触点F1接触、分开。可动触点M2与固定触点F2接触、分开。
在励磁线圈21未通电时,如图1、图4所示,可动触点M2自固定触点F2分开,可动触点M2与固定触点F2之间为非导通状态。另外,此时,可动触点M1自固定触点F1分开,可动触点M1与固定触点F1之间为非导通状态。在励磁线圈21通电时,衔铁3被电磁体E1的电磁力吸引向铁心23的头部232,衔铁3与基部73、包覆部8以及可动触点部9一体地位移。其结果,如图5所示,可动触点M2与固定触点F2接触,可动触点M2与固定触点F2之间成为导通状态。另外,可动触点M1(参照图1)与固定触点F1(参照图1)接触,可动触点M1与固定触点F1之间成为导通状态。另外,衔铁3吸附于铁心23的头部232。
一对可动触点M1、M2经由位移部90相互电连接。一对主端子271、272(参照图1)电连接于电源与负载之间。在可动触点M2与固定触点F2之间和可动触点M1与固定触点F1之间中的至少一者为非导通状态时,一对主端子271、272间电切断,不从电源向负载供给直流电力。可动触点M2与固定触点F2接触而导通,可动触点M1与固定触点F1接触而导通,从而一对主端子271、272间导通,从电源向负载供给直流电力。
如图2所示,外壳4具有大致正方形的板状的基座41和箱状的罩42。基座41和罩42例如由树脂形成,具有电绝缘性。在罩42的一个面形成有开口部420(参照图4)。基座41在插入于开口部420的状态下安装于罩42。外壳4收纳电磁体E1、线圈架22、衔铁3、止挡体5、可动弹簧7、包覆部8、可动触点部9以及一对固定触点F1、F2。
在基座41形成有供主端子271贯穿的贯穿孔411、供主端子272贯穿的贯穿孔412、供线圈端子261贯穿的贯穿孔413以及供线圈端子262贯穿的贯穿孔。如图4所示,在基座41形成有向外壳4的外侧开口的凹部43。更详细而言,凹部43形成于基座41中的在第2方向D2上与励磁线圈21相邻的位置。电磁继电器1还包括自基座41突出的壁部44。如图1所示,壁部44形成于在一对主端子271、272安装的一对固定触点F1、F2之间,将固定触点F1与固定触点F2隔开。另外,壁部44形成于一对可动触点M1、M2之间,将可动触点M1与可动触点M2隔开。
如图2、图5所示,止挡体5具有基部51、延伸设置部52以及止挡件53。基部51、延伸设置部52以及止挡件53例如由铜等非磁性体的金属一体地形成。止挡件53限制衔铁3的位移。
基部51形成为板状。基部51固定于线圈架22。在基部51形成有供铁心23的轴部231贯穿的贯通孔510。在基部51嵌入于在线圈架22的凸缘部222形成的凹部225,铁心23的轴部231贯穿于贯通孔510的状态下,基部51被铁心23的头部232与线圈架22夹持而固定。
延伸设置部52形成为板状。延伸设置部52沿着基部51的厚度方向自基部51延伸。
止挡件53形成为板状。止挡件53沿着延伸设置部52的厚度方向自延伸设置部52的顶端突出。即,止挡件53以与基部51大致平行的方式设置。止挡件53具有弹性。壁部44的局部在与在从止挡件53观察时衔铁3所在的一侧相反的一侧处与止挡件53相邻。
如图2、图4所示,灭弧机构6具有永磁体61和第2轭铁62。
在切断向励磁线圈21的通电,可动触点M1自固定触点F1分开时和可动触点M2自固定触点F2分开时,有时在可动触点M1与固定触点F1之间和可动触点M2与固定触点F2之间产生电弧。能够利用永磁体61和第2轭铁62将在可动触点M1与固定触点F1之间产生的电弧和在可动触点M2与固定触点F2之间产生的电弧向电磁继电器1的外侧拉伸。
永磁体61形成为长方体状。永磁体61收纳于基座41的凹部43。永磁体61在第3方向D3上与一对固定触点F1、F2相邻。另外,永磁体61在第2方向D2上配置于励磁线圈21与第2轭铁62之间。永磁体61例如是铁素体磁体。永磁体61例如以第2轭铁62侧成为N极,励磁线圈21侧成为S极的方式配置。
第2轭铁62形成为大致正方形的板状。第2轭铁62由铁系材料(例如镀锌钢板)等磁性材料形成。第2轭铁62利用磁力吸附于永磁体61。在第2轭铁62形成有供主端子271贯穿的贯穿孔621和供主端子272贯穿的贯穿孔622。
第2轭铁62包含在第2方向D2上与固定触点F1和可动触点M1相邻的相邻部63和在第2方向D2上与固定触点F2和可动触点M2相邻的相邻部64。一对相邻部63、64彼此相连,在一对相邻部63、64之间形成有缺口65。
另外,第2轭铁62具有自一对相邻部63、64突出的多个(在图2中为4个)突起623。永磁体61定位在多个突起623之间。
在图6中,仅图示电磁继电器1的结构中的衔铁3、铁心23以及可动触点部9,示出衔铁3吸附于铁心23的状态。如图5、图6所示,衔铁3具有吸附于电磁体E1的铁心23的头部232的吸附部位AD1。吸附部位AD1是衔铁3中的在吸附于头部232时在第3方向D3上与头部232重叠的圆形的部位。在图6中,吸附部位AD1所占的区域是假想的区域。吸附部位AD1位于衔铁3的延长部32。吸附部位AD1与头部232相对。吸附部位AD1的第1方向D1(排列方向)上的两端(端T1、T2)沿着第1方向D1排列。在此,端T1、T2分别是假想的点。端T1、T2是吸附部位AD1中的在第1方向D1上位于彼此相反侧(图6的纸面上侧和下侧),在第1方向D1上位于吸附部位AD1的最外侧的两点。
在衔铁3吸附于头部232时,在第3方向D3上,头部232的周缘与吸附部位AD1的周缘重叠。另外,此时,端T1、T2间的中心C1在第3方向D3上与头部232的中心重叠。另外,此时,中心C1位于铁心23的轴部231的中心轴线X1的延长线上。另外,此时,包覆部8的贯通孔841位于轴部231的中心轴线X1的延长线上。另外,此时,暴露部94在其与铁心23之间夹着包覆部8和衔铁3,在第3方向D3上与铁心23重叠。更详细而言,暴露部94在其与铁心23之间夹着包覆部8和衔铁3,在第3方向D3上与铁心23的轴部231重叠。
如图3~图6所示,与第1方向D1(排列方向)正交且通过中心C1的平面P1(预定的平面)与开口部842的内部空间交叉。另外,平面P1与暴露部94交叉。另外,平面P1与贯通孔841的内部空间交叉。另外,平面P1与止挡件53交叉。平面P1沿着第2方向D2和第3方向D3。铁心23、衔铁3、可动弹簧7、包覆部8以及可动触点部9为相对于平面P1面对称的形状。
一对可动触点M1、M2各自的中心C2、C3间的中点C23位于平面P1上。中心C2是自固定触点F1侧观察可动触点M1时的可动触点M1的表面M10的中心。中心C3是自固定触点F2侧观察可动触点M2时的可动触点M2的表面M20的中心。
在将暴露部94和吸附部位AD1的中心C1分别向第3方向D3投影的情况下,暴露部94与中心C1在第2方向D2上排列(参照图3、图6)。总之,在从第3方向D3观察时,暴露部94和中心C1与平面P1重叠。
(动作)
接着,使用图4、图5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1的动作。
首先,在励磁线圈21未通电时,在固定于衔铁3的可动弹簧7的弹性作用下,如图4所示,衔铁3自铁心23分开,与止挡件53接触。更详细而言,止挡件53从吸附部位AD1(参照图5)与电磁体E1排列的方向(沿着第3方向D3的方向)上的与电磁体E1侧相反的一侧与衔铁3接触。进一步详细而言,止挡件53在止挡件53中的与延伸设置部52侧(即,止挡件53的基端侧)相反的一侧的端即顶端侧处与衔铁3接触。此时,可动触点M2自固定触点F2分开,可动触点M1(参照图1)自固定触点F1(参照图1)分开。
在励磁线圈21通电时,铁心23被磁化,衔铁3被电磁体E1的电磁力吸引向铁心23的头部232,衔铁3自止挡件53分开。即,衔铁3以靠近铁心23的方式位移。随之,可动弹簧7在弯折部72处弹性变形,可动弹簧7的基部73以靠近铁心23的方式位移。由此,包覆部8和可动触点部9也以靠近铁心23的方式位移。之后,如图5所示,可动触点M2与固定触点F2接触,可动触点M1(参照图1)与固定触点F1(参照图1)接触,衔铁3吸附于铁心23的头部232。其结果,可动触点M2与固定触点F2导通,可动触点M1与固定触点F1导通。
即,衔铁3被电磁体E1的电磁力吸引向电磁体E1,从而驱动可动弹簧7,可动弹簧7被驱动,从而包覆部8和可动触点部9也被驱动而位移。这样,衔铁3间接地驱动可动触点部9。在可动触点部9中,位移部90和与位移部90相连的一对可动触点M1、M2一体地位移。
在切断向励磁线圈21的通电时,铁心23被消磁,可动弹簧7在弯折部72处弹性变形,可动弹簧7的基部73以自铁心23分开的方式位移。随之,衔铁3自铁心23的头部232分开,包覆部8和可动触点部9也以自铁心23分开的方式位移,因此可动触点M1自固定触点F1分开,可动触点M2自固定触点F2分开。其结果,可动触点M1与固定触点F1之间电切断,可动触点M2与固定触点F2之间电切断。之后,衔铁3与止挡件53接触。在衔铁3与止挡件53接触时,利用止挡件53的弹性,缓和止挡件53与衔铁3的碰撞的冲击。
在励磁线圈21通电且衔铁3被吸引向铁心23的头部232的中途,在可动触点M1与固定触点F1接触的瞬间和可动触点M2与固定触点F2接触的瞬间,在衔铁3与头部232之间存在间隙。之后,一对位移弹簧91、92(参照图1)以将一对可动触点M1、M2作为支点而挠曲的方式弹性变形,并且衔铁3进一步靠近头部232,衔铁3吸附于头部232。在切断向励磁线圈21的通电,衔铁3自头部232分开时,一对位移弹簧91、92在弹性的作用下恢复为原来的形状。
(检测各触点的同时性的方法)
接着,说明检测各触点的同时性的方法的一例。在此,检测各触点的同时性是指,检测可动触点M1与固定触点F1接触的时刻和可动触点M2与固定触点F2接触的时刻是否一致,或者偏差为何种程度。各触点的同时性的检测例如在电磁继电器1的制造工序中进行。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检测各触点的同时性,除了电磁继电器1之外,使用图7所示的检测电路100、由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等构成的处理装置13以及由PLC等构成的控制装置14。
检测电路100包括4个电源部V1~V4、探头10、4个电阻R1~R4以及一对光电耦合器11、12。
电磁继电器1的主端子271经由光电耦合器11的发光部111(例如发光二极管)和电阻R1的串联电路而连接于电源部V1。光电耦合器11的受光部112(例如光电晶体管)连接于处理装置13。受光部112经由电阻R2而连接于电源部V2。电压从电源部V2经由电阻R2而施加于处理装置13。
同样,电磁继电器1的主端子272经由光电耦合器12的发光部121(例如发光二极管)和电阻R3的串联电路而连接于电源部V3。光电耦合器12的受光部122(例如光电晶体管)连接于处理装置13。受光部122经由电阻R4而连接于电源部V4。电压从电源部V4经由电阻R4而施加于处理装置13。
探头10是用于驱动可动触点部9的构件。探头10例如形成为圆柱状。探头10的直径例如为0.5mm。探头10具有导电性。探头10接地。探头10通过控制装置14所进行的计算机控制而压靠于可动触点部9的暴露部94,朝向铁心23位移。另外,控制装置14基于与控制装置14对探头10的控制内容相关的信息,测量探头10压靠于暴露部94之后的探头10的位移量,向处理装置13输出。
各触点的同时性的检测在未对一对线圈端子261、262施加电压的状态下进行。即,各触点的同时性的检测在吸引力未作用于电磁体E1的铁心23与衔铁3之间的状态下进行。另外,各触点的同时性的检测在可动触点M1与固定触点F1分开,可动触点M2与固定触点F2分开的状态下开始。另外,各触点的同时性的检测在未安装电磁继电器1的罩42的状态下进行。
在该状态下,通过控制装置14的控制,探头10经由包覆部8的开口部842压靠于可动触点部9的暴露部94。由此,探头10电连接于可动触点部9。
探头10在暴露部94处将可动触点部9向电磁体E1的铁心23的一侧按压,从而可动弹簧7在弯折部72处弹性变形,可动触点部9、包覆部8、可动弹簧7的基部73以及衔铁3以靠近铁心23的方式位移。结果,可动触点M1与固定触点F1接触。另外,可动触点M2与固定触点F2接触。在此,说明如下情况:当在可动触点M1与固定触点F1接触之后利用探头10进一步向铁心23的一侧按压可动触点部9时,可动触点M2与固定触点F2接触。
若可动触点M1与固定触点F1接触而导通,则从电源部V1经由探头10直到探头10的接地点导通。因而,电流流过光电耦合器11的发光部111,因此在受光部112的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流过电流,施加于处理装置13的电压降低而成为大致0V。由此,处理装置13能够检测出可动触点M1与固定触点F1接触。
同样,若可动触点M2与固定触点F2接触而导通,则从电源部V3经由探头10直到接地点导通。因而,电流流过光电耦合器12的发光部121,因此在受光部122的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流过电流,施加于处理装置13的电压降低而成为大致0V。由此,处理装置13能够检测出可动触点M2与固定触点F2接触。
处理装置13基于控制装置14的输出来检测从检测出可动触点M1与固定触点F1接触直到检测出可动触点M2与固定触点F2接触为止的期间的探头10的位移量。
另外,当在可动触点M2与固定触点F2先接触之后,可动触点M1与固定触点F1接触的情况下,检测各触点的同时性的方法也与上述相同。即,处理装置13能够基于控制装置14的输出来检测从检测出可动触点M2与固定触点F2接触直到检测出可动触点M1与固定触点F1接触为止的期间的探头10的位移量。
即,能够利用检测电路100、处理装置13以及控制装置14,将可动触点M1与固定触点F1接触的时刻和可动触点M2与固定触点F2接触的时刻之间的偏差作为探头10的上述位移量来进行检测。
另外,根据检测出的探头10的上述位移量,作业人员也可以弯曲一对位移弹簧91、92中的至少一者而改变可动触点M1与固定触点F1之间的距离和可动触点M2与固定触点F2之间的距离。由此,能够校正(减小)可动触点M1与固定触点F1接触的时刻和可动触点M2与固定触点F2接触的时刻的偏差。校正偏差的作业也可以不通过人工,而是通过计算机控制来进行。
另外,在可动触点M1与固定触点F1接触的时刻和可动触点M2与固定触点F2接触的时刻大致一致的情况下,检测出探头10的上述位移量大致为零。
在从固定触点F1经由可动触点M1、位移部90以及可动触点M2直至固定触点F2的电路闭合时,有时产生电弧。在可动触点M1与固定触点F1接触的时刻和可动触点M2与固定触点F2接触的时刻之间存在偏差的情况下,最终闭合上述电路的动作在之后相互接触的可动触点和固定触点处进行。因而,对于上述电路闭合时的由电弧产生的负担而言,有时后相互接触的可动触点和固定触点处的负担比先相互接触的可动触点和固定触点处的负担大。通过进行校正偏差的上述作业,减小可动触点M1与固定触点F1接触的时刻和可动触点M2与固定触点F2接触的时刻之间的偏差,能够降低对一可动触点和一固定触点集中地施加负担的可能性。由此,能够抑制一对可动触点M1、M2和一对固定触点F1、F2的触点性能降低。
若在电磁继电器1的制造工序中检测各触点的同时性并校正可动触点M1与固定触点F1接触的时刻和可动触点M2与固定触点F2接触的时刻之间的偏差,则能够制造减小了该偏差的电磁继电器1。
另外,在电磁继电器1中,能够使探头10贯穿于包覆部8的贯通孔841,通过控制装置14的控制而对探头10施加预定的载荷而使探头10按压衔铁3,使探头10和衔铁3位移。由此,在控制装置14中,能够测定探头10的位移量(即,衔铁3的位移量)与施加于探头10的载荷的关系。该测定优选在检测各触点的同时性的工序之前进行。而且,也可以基于测定衔铁3的位移量与施加于探头10的载荷的关系的结果,调整(变更)可动弹簧7的弹簧载荷。另外,在测定衔铁3的位移量与施加于探头10的载荷的关系时,也可以不使用像探头10那样具有导电性的构件,而是使用不具有导电性的构件按压衔铁3,使衔铁3位移。
本公开的处理装置13、控制装置14以及各触点的同时性的检测方法的执行主体包含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系统具有1个或多个计算机。计算机系统以作为硬件的处理器和存储器为主要结构。通过处理器执行存储于计算机系统的存储器的程序,从而实现作为本公开的处理装置13、控制装置14以及各触点的同时性的检测方法的执行主体的功能。程序也可以预先存储于计算机系统的存储器,但既可以通过电信线路来提供,也可以存储于能够利用计算机系统读取的存储卡、光盘、硬盘驱动器(磁盘)等非临时存储介质来提供。计算机系统的处理器由包含半导体集成电路(IC)或大规模集成电路(LSI)的1个至多个电子电路构成。多个电子电路既可以集成于1个芯片,也可以分散地设于多个芯片。多个芯片既可以集成于1个装置,也可以分散地设于多个装置。
(效果)
以往,在包括一对固定触点和一对可动触点的电磁继电器中,存在一可动触点与一固定触点接触的时刻和另一可动触点与另一固定触点接触的时刻之间产生偏差的可能性。因此,期望开发一种具备用于检测上述偏差的有无的结构的电磁继电器。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用于检测一可动触点与一固定触点接触的时刻和另一可动触点与另一固定触点接触的时刻之间的偏差的有无或一可动触点与一固定触点分开的时刻和另一可动触点与另一固定触点分开的时刻之间的偏差的有无的结构的电磁继电器。
在本实施方式中,使暴露部94暴露的开口部842的内部空间同与第1方向D1正交的平面P1交叉,平面P1通过吸附部位AD1的第1方向D1上的两端(端T1、T2)间的中心C1(参照图5、图6)。因而,探头10通过在暴露部94处按压可动触点部9,能够朝向吸附部位AD1中的在第2方向D2上与中心C1相邻的部位对可动触点部9施加沿着第3方向D3的方向的作用。另一方面,在励磁线圈21通电(即,电磁体E1被励磁)而衔铁3被吸引向电磁体E1时,沿着第3方向D3的方向的作用施加于衔铁3,由此,可动触点部9向沿着第3方向D3的方向位移。因而,探头10在暴露部94处按压可动触点部9时的可动触点部9的位移的情形能够与励磁线圈21通电时的可动触点部9的位移的情形同样。因此,同开口部842的内部空间与平面P1不交叉的情况相比,能够利用处理装置13更高精度地检测可动触点M1与固定触点F1接触的时刻和可动触点M2与固定触点F2接触的时刻之间的偏差。
另外,在衔铁3吸附于铁心23时,暴露部94在其与铁心23之间夹着包覆部8和衔铁3,在第3方向D3上与铁心23重叠。因而,探头10接触暴露部94而按压可动触点部9时的可动触点部9的位移的情形与励磁线圈21通电时的可动触点部9的位移的情形同样的可能性更高。因此,能够利用处理装置13进一步高精度地检测可动触点M1与固定触点F1接触的时刻和可动触点M2与固定触点F2接触的时刻之间的偏差。
(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
接着,列举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以下的变形例也可以通过适当组合而实现。
在实施方式1的电磁继电器1中,在位移弹簧91固定有可动触点M1,在位移弹簧92固定有可动触点M2。相对于此,位移弹簧91和可动触点M1也可以一体地形成。另外,位移弹簧92和可动触点M2也可以一体地形成。
另外,在实施方式1的电磁继电器1中,在主端子271固定有固定触点F1,在主端子272固定有固定触点F2。相对于此,主端子271和固定触点F1也可以一体地形成。另外,主端子272和固定触点F2也可以一体地形成。
实施方式1的包覆部8通过与可动弹簧7和位移部90的一体成形而形成,可动弹簧7的局部和位移部90的局部埋入于包覆部8。相对于此,也可以在单独地形成包覆部8、可动弹簧7以及位移部90之后,将可动弹簧7和位移部90嵌入于在包覆部8设置的凹坑。
另外,也可以是,止挡件53在一对可动触点M1、M2自一对固定触点F1、F2分开时不与衔铁3接触,而是与可动触点部9接触。例如,可动触点部9也可以构成为:具有自连结部93延伸的突起,该突起与止挡件53接触。或者,也可以构成为:止挡件53与衔铁3和可动触点部9这两者接触。
另外,在检测各触点的同时性时,也可以代替探头10而使用具有导电性的适当的构件。
另外,平面P1是与排列方向(第1方向D1)正交的平面。在此,“正交”不限于排列方向与平面P1正好以90°的角度交叉的情况,包含排列方向与平面P1以大致90°的角度交叉的情况,例如,也包含排列方向与平面P1以85°以上且95°以下的角度交叉的情况。
另外,在衔铁3中,也可以存在多个吸附于电磁体E1的吸附部位AD1。在存在多个吸附部位AD1的情况下,吸附部位AD1的排列方向(第1方向D1)上的两端是多个吸附部位AD1中的在排列方向(第1方向D1)上位于彼此相反侧,在排列方向上位于多个吸附部位AD1的最外侧的两点。
另外,可动弹簧7也可以不固定于衔铁3。可动弹簧7也可以在衔铁3位移时自衔铁3直接或间接地受到作用而弹性变形。
在实施方式1中,利用探头10经由开口部842按压位移部90的暴露部94,从而处于对应关系的可动触点与固定触点接触。相对于此,也可以构成为:利用探头10经由开口部842按压暴露部94,从而处于对应关系的可动触点与固定触点分开。例如,实施方式1的一对固定触点F1、F2配置于在从一对可动触点M1、M2观察时靠近电磁体E1的一侧,相对于此,一对固定触点F1、F2也可以配置于在从一对可动触点M1、M2观察时与电磁体E1侧相反的一侧。而且,也可以配置为:在励磁线圈21未通电时,处于对应关系的各固定触点与各可动触点接触。在该情况下,通过在励磁线圈21未通电时利用探头10经由开口部842按压暴露部94,能够使一对可动触点M1、M2向电磁体E1侧位移,使处于对应关系的可动触点与固定触点分开。另外,在该情况下,通过对励磁线圈21通电,也能够使处于对应关系的各固定触点与各可动触点分开。在此,能够利用与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检测各触点的同时性的方法同样的方法检测可动触点M1与固定触点F1分开的时刻和可动触点M2与固定触点F2分开的时刻是否一致,或者偏差为何种程度。
另外,处理装置13检测可动触点M1与固定触点F1接触的时刻和可动触点M2与固定触点F2接触的时刻之间的偏差的有无,或者,检测可动触点M1与固定触点F1分开的时刻和可动触点M2与固定触点F2分开的时刻之间的偏差的有无即可。处理装置13并非必须检测偏差的大小。
另外,衔铁3也可以构成为:并非通过驱动可动弹簧7而间接地驱动可动触点部9,而是直接地驱动可动触点部9。例如,衔铁3也可以构成为:直接地固定于可动触点部9,通过与可动触点部9一体地位移而驱动可动触点部9。
在实施方式1中,以电磁继电器1是铰链型继电器的情况为例而说明,但电磁继电器1不限于铰链型继电器,例如,也可以是通过设有衔铁的柱塞的直线运动(位移)而使可动触点与固定触点接触、分开的柱塞型继电器。
另外,具有作为处理装置13的功能的处理部和具有作为控制装置14的功能的控制部也可以集成于1个装置。
另外,电磁继电器1的各结构的形状不限定于在实施方式1中示出的形状。例如,在实施方式1中形成为长方形状的结构也可以形成为正方形状。另外,在实施方式1中形成为长方体状的结构也可以形成为立方体状。
(总结)
如上所述,第1形态的电磁继电器1包括一对固定触点F1、F2、可动触点部9、包覆部8、电磁体E1以及衔铁3。可动触点部9具有位移部90和一对可动触点M1、M2。一对可动触点M1、M2与一对固定触点F1、F2一对一地对应。位移部90以与一对可动触点M1、M2导通的方式与一对可动触点M1、M2相连,能够与一对可动触点M1、M2一体地位移。包覆部8覆盖位移部90。电磁体E1具有励磁线圈21。衔铁3被电磁体E1的电磁力吸引向电磁体E1,从而驱动可动触点部9,使一对可动触点M1、M2分别与一对固定触点F1、F2中的对应的固定触点接触或自对应的固定触点分开。衔铁3具有吸附部位AD1。吸附部位AD1在电磁体E1的电磁力的作用下吸附于电磁体E1。在包覆部8形成有开口部842。开口部842使位移部90的局部(暴露部94)暴露。开口部842的内部空间与预定的平面(平面P1)交叉。预定的平面与一对可动触点M1、M2排列的排列方向(第1方向D1)正交。预定的平面通过吸附部位AD1的排列方向上的两端(端T1、T2)间的中心C1。
根据上述结构,在励磁线圈21未通电的状态下,探头10等接触位移部90中的经由开口部842暴露的部位(暴露部94)而按压位移部90,能够与位移部90一体地使一对可动触点M1、M2位移。由此,能够使处于对应关系的各可动触点与各固定触点接触或分开。在此,在一可动触点与对应于该可动触点的固定触点分开而不导通时,探头10与该固定触点不导通。另外,在一可动触点与对应于该可动触点的固定触点接触而导通时,探头10与该固定触点导通。因而,在电磁继电器1的制造工序等中,在探头10等接触暴露部94而按压位移部90时,通过检测处于对应关系的各可动触点与各固定触点的导通状态的变化,能够检测各触点的同时性。在此,检测各触点的同时性是指,检测一可动触点与一固定触点接触(或分开)的时刻和另一可动触点与另一固定触点接触(或分开)的时刻是否一致,或者偏差为何种程度。即,电磁继电器1具备用于使用探头10等检测一可动触点与一固定触点接触的时刻和另一可动触点与另一固定触点接触的时刻之间的偏差的有无或一可动触点与一固定触点分开的时刻和另一可动触点与另一固定触点分开的时刻之间的偏差的有无的结构。
在此,包覆部8中的使位移部90的局部(暴露部94)暴露的开口部842的内部空间同与一对可动触点M1、M2排列的排列方向(第1方向D1)正交的预定的平面(平面P1)交叉,预定的平面通过吸附部位AD1的排列方向上的两端(端T1、T2)间的中心C1。因而,探头10等接触暴露部94而按压位移部90时的可动触点部9(位移部90和一对可动触点M1、M2)的位移的情形能够与在励磁线圈21通电的状态下利用电磁体E1的电磁力使衔铁3与可动触点部9位移时的可动触点部9的位移的情形同样。因此,与开口部842的内部空间与预定的平面不交叉的情况相比,电磁继电器1的结构是能够更高精度地检测各触点的同时性的结构。
另外,在第2形态的电磁继电器1中,在第1形态的基础上,一对可动触点M1、M2各自的中心C2、C3间的中点C23位于预定的平面(平面P1)上。
根据上述结构,位移部90中的经由开口部842暴露的部位(暴露部94)与各可动触点M1、M2各自的中心之间的距离为彼此相同程度。因此,在暴露部94被按压时,一对可动触点M1、M2易于大致平行地移动,因此一对可动触点M1、M2相互的位置关系难以发生偏差。因而,电磁继电器1的结构是能够更高精度地检测各触点的同时性的结构。
另外,在第3形态的电磁继电器1中,在第1形态或第2形态的基础上,开口部842形成于位移部90与电磁体E1排列的方向(沿着第3方向D3的方向)上的与电磁体E1侧相反的一侧。
根据上述结构,探头10等能够从与电磁体E1侧相反的一侧接触位移部90中的经由开口部842暴露的部位(暴露部94),因此易于确保用于配置探头10等的空间。
另外,在第4形态的电磁继电器1中,在第1形态~第3形态中任一形态的基础上,还包括止挡件53。止挡件53在一对可动触点M1、M2自一对固定触点F1、F2分开时,从吸附部位AD1和电磁体E1排列的方向(沿着第3方向D3的方向)上的与电磁体E1侧相反的一侧与可动触点部9和衔铁3中的至少一者接触。止挡件53与预定的平面(平面P1)交叉。
根据上述结构,在一对可动触点M1、M2自一对固定触点F1、F2分开时,能够利用止挡件53抑制一对可动触点M1、M2自一对固定触点F1、F2进一步分开。另外,与止挡件53与预定的平面(平面P1)不交叉的情况相比,能够使在可动触点部9和衔铁3中的至少一者与止挡件53接触时施加于可动触点部9和衔铁3中的至少一者的载荷在沿着排列方向(第1方向D1)排列的各部位处成为彼此相同程度。
另外,在第5形态的电磁继电器1中,在第1形态~第4形态中任一形态的基础上,还包括可动弹簧7。可动弹簧7相对于衔铁3固定,相对于可动触点部9电绝缘。可动弹簧7借助包覆部8相对于可动触点部9固定,随着衔铁3的位移而变形,从而使可动触点部9位移。
根据上述结构,在电磁继电器1的制造工序等中,只要能够调整可动弹簧7的弹簧载荷,就能够调整处于对应关系的各可动触点与各固定触点的接触压力。
另外,在第6形态的电磁继电器1中,在第1形态~第5形态中任一形态的基础上,位移部90包含一对位移弹簧91、92。一对位移弹簧91、92与一对可动触点M1、M2一对一地对应。一对位移弹簧91、92以与一对可动触点M1、M2导通的方式与一对可动触点M1、M2相连。
根据上述结构,在电磁继电器1的制造工序等中,通过利用弯曲一对位移弹簧91、92等工序改变一对位移弹簧91、92的形状等,能够改变处于对应关系的可动触点与固定触点之间的距离。由此,能够降低一可动触点与一固定触点接触(或分开)的时刻和另一可动触点与另一固定触点接触(或分开)的时刻之间的偏差。
(实施方式2)
以下,使用图8、图9说明实施方式2的电磁继电器1A。图8、图9是电磁继电器1A的主要部分的概略图。对于与实施方式1同样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而省略说明。
实施方式1的励磁线圈21和线圈架22的筒部221的轴线方向沿着第3方向D3,相对于此,本实施方式的励磁线圈21A和线圈架22A的筒部221A的轴线方向沿着与第3方向D3正交的第2方向D2。铁心23A形成为沿着第2方向D2的圆柱状。
电磁体E2具有励磁线圈21A、铁心23A、第3轭铁25、第4轭铁26以及第5轭铁27。
第3轭铁25、第4轭铁26以及第5轭铁27形成为大致长方形的板状。第3轭铁25与铁心23A的第2方向D2上的第1端和线圈架22A的凸缘部222A接触。第3轭铁25与铁心23A磁耦合。第4轭铁26与铁心23A的第2方向D2上的第2端和线圈架22A的凸缘部223A接触。第4轭铁26与铁心23A磁耦合。第3轭铁25和第4轭铁26沿着第3方向D3配置。第5轭铁27与第4轭铁26的第3方向D3上的一端接触。第5轭铁27的厚度方向沿着第3方向D3。第5轭铁27的长边方向沿着第1方向D1,第5轭铁27的短边方向沿着第2方向D2。第5轭铁27借助第4轭铁26与铁心23A磁耦合。铁心23A、第3轭铁25、第4轭铁26以及第5轭铁27形成供在励磁线圈21A通电时产生的磁通通过的磁路。
第3轭铁25与衔铁3中的靠近可动弹簧7的固定部71的一侧的一端接触。衔铁3支承于第3轭铁25。
衔铁3在励磁线圈21A未通电时在第2面302处与第5轭铁27相对。衔铁3在励磁线圈21A通电时如在图8中双点划线所示那样在第2面302处吸附于第5轭铁27。在衔铁3吸附于第5轭铁27时,包覆部8的贯通孔841和位移部90的暴露部94在第3方向D3上与第5轭铁27重叠。
在图9中,仅图示电磁继电器1A的结构中的衔铁3和第5轭铁27,示出衔铁3吸附于第5轭铁27的状态。
衔铁3和第5轭铁27沿着第3方向D3排列。衔铁3具有吸附于电磁体E2的第5轭铁27的吸附部位AD2。吸附部位AD2是衔铁3中的在吸附于第5轭铁27时在第3方向D3上与第5轭铁27重叠的梯形状的部位。吸附部位AD2位于衔铁3的延长部32。吸附部位AD2与第5轭铁27相对。吸附部位AD2的第1方向D1(排列方向)上的两端(端T3、T4)是吸附部位AD2中的在第1方向D1上位于彼此相反侧(图9的纸面上侧和下侧),在第1方向D1上位于吸附部位AD1的最外侧的两点。
端T3、T4间的中心C4是通过端T3、T4间的中点且沿着第2方向D2延伸的直线上的点。该直线位于与第1方向D1正交且通过中心C4的平面P2(预定的平面)上。平面P2与开口部842的内部空间交叉。另外,平面P2与暴露部94交叉。另外,平面P2与贯通孔841的内部空间交叉。另外,平面P2与止挡件53交叉。平面P2沿着第2方向D2和第3方向D3。
在图9所示的吸附部位AD2中,不仅端T3、T4,相对于端T3或端T4在第2方向D2上排列的各点也是相当于吸附部位AD2的第1方向D1上的两端中的一端的点。也可以从这些点中规定吸附部位AD2的第1方向D1上的两端中的一端和另一端。在该情况下也是,与第1方向D1正交且通过吸附部位AD2的第1方向D1上的两端间的中心的预定的平面的位置和方向与本实施方式的平面P2的位置和方向相同。
如本实施方式所示,衔铁3的吸附部位也可以吸附于作为通过励磁线圈21A的内侧的铁心23A以外的构件的第5轭铁27。另外,衔铁3的吸附部位也可以吸附于第5轭铁27以外的与铁心23A磁耦合的构件。
或者,也可以是,如实施方式1所示,衔铁3的吸附部位吸附于通过励磁线圈21的内侧的铁心23。
在实施方式2的电磁体E2中,铁心23A、第3轭铁25、第4轭铁26以及第5轭铁27中的两个以上的构件也可以一体地形成。
也可以通过适当组合上述各实施方式(也包含变形例)来实现。
关于在(总结)部分中说明的第2形态~第6形态的结构,并非电磁继电器1、1A所必需的结构,能够适当省略。
附图标记说明
1、1A、电磁继电器;21、21A、励磁线圈;3、衔铁;53、止挡件;7、可动弹簧;8、包覆部;842、开口部;9、可动触点部;90、位移部;91、92、位移弹簧;94、暴露部(局部);AD1、AD2、吸附部位;C1、C4、中心;C2、C3、中心;C23、中点;D1、第1方向(排列方向);E1、E2、电磁体;F1、F2、固定触点;M1、M2、可动触点;P1、P2、平面(预定的平面);T1、T2、端(两端);T3、T4、端(两端)。

Claims (6)

1.一种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该电磁继电器包括:
一对固定触点;
可动触点部,其具有位移部和一对可动触点,该一对可动触点与所述一对固定触点一对一地对应,该位移部以与所述一对可动触点导通的方式与所述一对可动触点相连,能够与所述一对可动触点一体地位移;
包覆部,其覆盖所述位移部;
电磁体,其具有励磁线圈;以及
衔铁,其被所述电磁体的电磁力吸引向所述电磁体,从而驱动所述可动触点部,使所述一对可动触点分别与所述一对固定触点中的对应的固定触点接触或自所述对应的固定触点分开,
所述衔铁具有在所述电磁体的电磁力的作用下吸附于所述电磁体的吸附部位,
在所述包覆部形成有使所述位移部的局部暴露的开口部,
所述开口部的内部空间同与所述一对可动触点排列的排列方向正交的预定的平面交叉,
所述预定的平面通过所述吸附部位的所述排列方向上的两端间的中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对可动触点各自的中心间的中点位于所述预定的平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口部形成于所述位移部与所述电磁体排列的方向上的与所述电磁体侧相反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该电磁继电器还包括止挡件,该止挡件在所述一对可动触点自所述一对固定触点分开时从所述吸附部位与所述电磁体排列的方向上的与所述电磁体侧相反的一侧与所述可动触点部和所述衔铁中的至少一者接触,
所述止挡件与所述预定的平面交叉。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该电磁继电器还包括可动弹簧,该可动弹簧相对于所述衔铁固定且相对于所述可动触点部电绝缘,
所述可动弹簧借助所述包覆部相对于所述可动触点部固定,随着所述衔铁的位移而变形,从而使所述可动触点部位移。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位移部包含一对位移弹簧,该一对位移弹簧与所述一对可动触点一对一地对应,
所述一对位移弹簧以与所述一对可动触点导通的方式与所述一对可动触点相连。
CN201880084493.8A 2017-12-28 2018-12-20 电磁继电器 Active CN11152757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254682A JP2019121490A (ja) 2017-12-28 2017-12-28 電磁継電器
JP2017-254682 2017-12-28
PCT/JP2018/046978 WO2019131432A1 (ja) 2017-12-28 2018-12-20 電磁継電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27579A true CN111527579A (zh) 2020-08-11
CN111527579B CN111527579B (zh) 2022-08-19

Family

ID=670663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84493.8A Active CN111527579B (zh) 2017-12-28 2018-12-20 电磁继电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222761B2 (zh)
EP (1) EP3734634B1 (zh)
JP (1) JP2019121490A (zh)
CN (1) CN111527579B (zh)
WO (1) WO201913143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361593B2 (ja) 2019-12-19 2023-10-16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CN112380693B (zh) * 2020-11-12 2023-04-28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电流曲线获得电磁接触器电磁吸力的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35446A1 (en) * 2001-03-26 2002-09-26 Takamisawa Electric Co., Ltd. Electromagnetic relay
CN2872582Y (zh) * 2006-02-21 2007-02-21 林贵生 一种永磁自保持式继电器
CN201029087Y (zh) * 2006-03-14 2008-02-27 欧姆龙株式会社 带动作显示功能的电磁继电器
CN101533738A (zh) * 2008-03-14 2009-09-16 欧姆龙株式会社 电磁继电器
CN101950712A (zh) * 2010-08-26 2011-01-19 德力西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多组触头单元的接触器
CN102074419A (zh) * 2010-10-20 2011-05-25 厦门宏美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调整继电器动簧反力的动簧片及其反力调整方法
CN202443901U (zh) * 2012-01-04 2012-09-19 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唐山矿业分公司 一种真空接触器同步调整装置
CN103367049A (zh) * 2012-03-30 2013-10-23 富士通电子零件有限公司 有极电磁继电器
JP2015133191A (ja) * 2014-01-10 2015-07-23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CN105609370A (zh) * 2015-12-28 2016-05-25 济宁科力光电产业有限责任公司 多继电器输出同步检测电路和同步调整方法
JP2016201187A (ja) * 2015-04-07 2016-12-01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US9570259B2 (en) * 2014-07-28 2017-02-14 Fujitsu Component Limited Electromagnetic relay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982746B1 (en) * 1998-08-26 2007-05-09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Single-pole relay switch
JP3898021B2 (ja) * 2001-10-05 2007-03-28 株式会社タイコーデバイス 電磁継電器
JP6043173B2 (ja) * 2012-12-07 2016-12-14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JP2015191857A (ja) * 2014-03-28 2015-11-02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35446A1 (en) * 2001-03-26 2002-09-26 Takamisawa Electric Co., Ltd. Electromagnetic relay
CN2872582Y (zh) * 2006-02-21 2007-02-21 林贵生 一种永磁自保持式继电器
CN201029087Y (zh) * 2006-03-14 2008-02-27 欧姆龙株式会社 带动作显示功能的电磁继电器
CN101533738A (zh) * 2008-03-14 2009-09-16 欧姆龙株式会社 电磁继电器
JP2009224154A (ja) * 2008-03-14 2009-10-01 Omron Corp 電磁継電器
CN101950712A (zh) * 2010-08-26 2011-01-19 德力西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多组触头单元的接触器
CN102074419A (zh) * 2010-10-20 2011-05-25 厦门宏美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调整继电器动簧反力的动簧片及其反力调整方法
CN202443901U (zh) * 2012-01-04 2012-09-19 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唐山矿业分公司 一种真空接触器同步调整装置
CN103367049A (zh) * 2012-03-30 2013-10-23 富士通电子零件有限公司 有极电磁继电器
JP2015133191A (ja) * 2014-01-10 2015-07-23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US9570259B2 (en) * 2014-07-28 2017-02-14 Fujitsu Component Limited Electromagnetic relay
JP2016201187A (ja) * 2015-04-07 2016-12-01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CN105609370A (zh) * 2015-12-28 2016-05-25 济宁科力光电产业有限责任公司 多继电器输出同步检测电路和同步调整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131432A1 (ja) 2019-07-04
US20200350133A1 (en) 2020-11-05
EP3734634A4 (en) 2021-03-03
US11222761B2 (en) 2022-01-11
EP3734634B1 (en) 2022-11-23
JP2019121490A (ja) 2019-07-22
EP3734634A1 (en) 2020-11-04
CN111527579B (zh) 2022-08-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RE49236E1 (en) Contact device and electromagnetic relay
US8354906B2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US7872551B2 (en) Relay
US8525622B2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JP7456405B2 (ja) 電磁継電器
US8823474B2 (en) Contact switching mechanism and electromagnetic relay
US8228143B2 (en) Assembly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 and circuit board
JP2006310247A (ja) 電磁開閉装置
CN111527579B (zh) 电磁继电器
CN101872696B (zh) 电磁接触器
US7847660B2 (en) Relay
CN110520957B (zh) 触点装置和电磁继电器
CN111801763B (zh) 继电器
US20020130740A1 (en) Switch operable under a predetermined condition, external magnetic field generating unit, combination of such a switch and an external magnetic field generating unit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the same
CN110462775B (zh) 空气断路器
JP2019117809A (ja) 接点装置および電磁継電器
JP2013012317A (ja) 電磁継電器
JP6734772B2 (ja) 電磁継電器
US7710223B2 (en) Relay
CN212365865U (zh) 触点装置、电磁继电器和具备电磁继电器的装置
US20230104469A1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KR101974970B1 (ko) 전자 접촉기
WO2020110912A1 (ja) 接点装置
CN113439320A (zh) 电磁体装置
CN115116795A (zh) 电磁继电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