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16795A - 电磁继电器 - Google Patents
电磁继电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116795A CN115116795A CN202210271814.3A CN202210271814A CN115116795A CN 115116795 A CN115116795 A CN 115116795A CN 202210271814 A CN202210271814 A CN 202210271814A CN 115116795 A CN115116795 A CN 11511679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tact
- movable
- fixed
- fixed contact
- respec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Iron Chemical group [Fe]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0000005284 excit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9000012212 insulator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696 magnet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20001296 polysiloxa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907 flux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810 insulat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811 non-conductiv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54—Contact arrangement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16—Magnetic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1H50/18—Movable parts of magnetic circuits, e.g. armature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44—Magnetic coils or winding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lectromagnets (AREA)
- Contact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电磁继电器,其能够抑制由于绝缘物的介入而引起的可动触点与固定触点之间的导通不良。使第一可动触点、第一固定触点、第二可动触点及第二固定触点各自的表面相对于与可动件的可动方向垂直的一个面、即可动垂直面呈倾斜的状态。根据这种结构,当可动件被向励磁线圈侧施力时,进行以下触点移位动作:第一可动触点沿着第一固定触点的表面的倾斜而滑动,第二可动触点沿着第二固定触点的表面的倾斜而滑动。由此,即使这些接触部位处介有绝缘物,也能够通过破坏该绝缘物、或者通过使接触部位移位而将没有绝缘物的位置变成接触部位,来确保触点导通。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使可动触点与固定触点接触或分离来闭合或断开电路的电磁继电器。
背景技术
电磁继电器设置成包括固定端子和可动件的结构,固定端子具有两个固定触点,该可动件具有与这两个固定触点相对应的两个可动触点;通过将一个方向作为可动方向,使可动件能够移动而使可动触点与固定触点接触或分离,来闭合或断开电路。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可动件形成为平板状,该可动件与以可动件的可动方向为法线方向的一个面平行,可动触点和固定触点沿着该一个面配置,从而可动触点和固定触点与该一个面水平抵接。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2018-10157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具有上述结构的电磁继电器中,存在以下问题:在由于某种原因而导致可动触点或固定触点上附着或堆积了绝缘异物的情况下,会出现触点导通不良。例如,在电磁继电器为开放型继电器的情况下,如果在硅氧烷环境下使用该电磁继电器,则硅氧烷蒸气会侵入该继电器内部,在触点上生成来源于硅氧烷的绝缘物即SiO2,从而引起触点导通不良。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磁继电器,其能够抑制由于绝缘物的介入而引起的可动触点与固定触点之间的导通不良。
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电磁继电器包括:励磁线圈,该励磁线圈在通电时形成磁场;可动铁芯,该可动铁芯由励磁线圈驱动;可动件,该可动件具有第一可动触点和第二可动触点,并且将一个方向作为可动方向而对可动铁芯进行追随动作;以及第一固定端子和第二固定端子,该第一固定端子具有第一固定触点,该第一固定触点在对励磁线圈通电使可动件移动的情况下与第一可动触点抵接,该第二固定端子具有第二固定触点,该第二固定触点在对励磁线圈通电使可动件移动的情况下与第二可动触点抵接。并且,将以可动方向为法线方向的一个面作为可动垂直面,第一可动触点和第一固定触点的相互抵接的表面相对于可动垂直面向相同方向倾斜,第二可动触点和第二固定触点的相互抵接的表面相对于可动垂直面向相同方向倾斜。
根据这样的结构,当可动件被向励磁线圈侧施力时,进行以下触点移位动作:第一可动触点沿着第一固定触点的表面的倾斜而滑动,第二可动触点沿着第二固定触点的表面的倾斜而滑动。由此,即使在这些接触部位处介有绝缘物,也能够通过破坏该绝缘物、或者通过使接触部位移位而将没有绝缘物的位置变成接触部位,来确保触点导通。
例如,对于第一可动触点和第二可动触点,可以构造成以使彼此靠近的一侧的端部位于远离励磁线圈的一侧、彼此远离的一侧的端部位于靠近励磁线圈的一侧的方式,使彼此的表面相对于可动垂直面倾斜的结构;对于第一固定触点和第二固定触点,可以构造成以使彼此靠近的一侧的端部位于远离励磁线圈的一侧、彼此远离的一侧的端部位于靠近励磁线圈的一侧的方式,使彼此的表面相对于可动垂直面倾斜的结构。
此外,对于第一可动触点和第二可动触点,也可以构造成以使彼此靠近的一侧的端部位于靠近励磁线圈的一侧、彼此远离的一侧的端部位于远离励磁线圈的一侧的方式,使彼此的表面相对于可动垂直面倾斜的结构;对于第一固定触点和第二固定触点,也可以构造成以使彼此靠近的一侧的端部位于靠近励磁线圈的一侧、彼此远离的一侧的端部位于远离励磁线圈的一侧的方式,使彼此的表面相对于可动垂直面倾斜的结构。
而且,第一可动触点和第一固定触点的相互抵接的表面相对于可动垂直面倾斜的方向、与第二可动触点和第二固定触点的相互抵接的表面相对于可动垂直面倾斜的方向也可以为相同方向。
也可以是,可动件具有杆状部分,该杆状部分具有一端及另一端,第一可动触点配置在该一端的第一固定触点侧的第一前端面上,并且第二可动触点配置在该另一端的第二固定触点侧的第二前端面上,第一固定触点配置在第一固定端子的第三前端面上,并且第二固定触点配置在第二固定端子的第四前端面上。在这种结构中,第一前端面与第三前端面相对于可动垂直面向相同方向倾斜,以及第二前端面和第四前端面相对于可动垂直面向相同方向倾斜,从而第一固定触点、第二固定触点、第一可动触点和第二可动触点各自的表面可以相对于可动垂直面倾斜。
也可以是,可动件由从一端到另一端为杆状的平板构件构成,第一可动触点配置在该一端的第一固定触点侧的第一前端面上,并且第二可动触点配置在该另一端的第二固定触点侧的第二前端面上,第一固定触点配置在第一固定端子的第三前端面上,并且第二固定触点配置在第二固定端子的第四前端面上。在这种结构中,基于第一固定触点、第二固定触点、第一可动触点及第二可动触点的形状,第一固定触点、第二固定触点、第一可动触点及第二可动触点各自的表面能够相对于可动垂直面倾斜。
也可以是,可动件由从一端到另一端为杆状的平板构件构成,第一可动触点配置在该一端的第一固定触点侧的第一前端面上,并且第二可动触点配置在该另一端的第二固定触点侧的第二前端面上,第一固定触点配置在第一固定端子的第三前端面上,并且第二固定触点配置在第二固定端子的第四前端面上。在这种结构中,整个可动件相对于可动垂直面倾斜,从而第一前端面和第二前端面可以相对于可动垂直面倾斜,并且,第一前端面与第三前端面相对于可动垂直面向相同方向倾斜,从而第二前端面与第四前端面可以相对于可动垂直面向该相同方向倾斜。
也可以是,可动件由从一端到另一端为杆状的平板构件构成,第一可动触点配置在该一端的第一固定触点侧的第一前端面上,并且第二可动触点配置在该另一端的第二固定触点侧的第二前端面上,第一固定触点配置在第一固定端子的第三前端面上,并且第二固定触点配置在第二固定端子的第四前端面上。在这种结构中,第一可动触点和第一固定触点中的一方也可以设为截面呈三角形突出的形状,另一方设为凹形状,该凹形状形成有与该一方相对应的、截面呈三角形的凹部;并且第二可动触点和第二固定触点中的一方设为截面呈三角形突出的形状,另一方设为凹形状,该凹形状形成有与该一方相对应的、截面为三角形的凹部。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了第一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的结构的正面剖视图。
图2是示出了具有现有结构的电磁继电器的触点部的动作的图。
图3是示出了具有图1所示的结构的电磁继电器的触点部的动作的图。
图4是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说明的电磁继电器的触点部的示意图。
图5是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说明的电磁继电器的触点部的示意图。
图6是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说明的电磁继电器的触点部的示意图。
图7是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说明的电磁继电器的触点部的示意图。
图8是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说明的电磁继电器的触点部的示意图。
图9A是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说明的电磁继电器的触点部的正面示意图。
图9B是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说明的电磁继电器的触点部的侧面示意图。
图10是第二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的触点部的示意图。
图11是第三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的触点部的示意图。
图12A是在第三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说明的电磁继电器的触点部的示意图。
图12B是在第三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说明的电磁继电器的触点部的示意图。
图12C是在第三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说明的电磁继电器的触点部的示意图。
图13A是在第三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说明的电磁继电器的触点部的示意图。
图13B是在第三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说明的电磁继电器的触点部的示意图。
图14是第四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的触点部的示意图。
图15是在第四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说明的电磁继电器的触点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以下的各实施方式之间,在彼此相同或等同的部分,图中附加相同的附图标记。
(第一实施方式)
参考图1,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电磁继电器构成为,包括壳体11、励磁线圈12、固定铁芯13、磁轭14、可动铁芯15、复位弹簧16、轴17、基座18、绝缘子19、可动件20、支承架21及压缩弹簧22。
壳体11由诸如树脂等的非磁性且非导电性的材料构成。在壳体11内所构成的空间内,容纳有构成电磁继电器的各部件。
励磁线圈12在通电时形成磁场,该励磁线圈12大致呈圆筒状,卷绕在具有中空状的圆筒部的绕线管12a上。通过未图示的外部连接端子进行向该励磁线圈12的通电。在形成于励磁线圈12的内径部处的中心孔中配置有该固定铁芯13等。
固定铁芯13由磁性体制成,并且由大小与励磁线圈12的中心孔相对应的大致圆柱状构件构成,并构成磁路的一部分。固定铁芯13为沿着中心轴形成有通孔13a的结构,轴17的一端位于该通孔13a内。
磁轭14是包围励磁线圈12的磁性体构件。磁轭14被构造成以覆盖励磁线圈12的外周侧以及两个轴向端部的方式配置,构成磁路的一部分,并且在轴向的一侧形成有磁轭孔142a,该磁轭孔142a为与固定铁芯13的位置相对应的开口部。
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磁轭14形成为具有第一构件141和第二构件142的结构。第一部件141是被称为固定件(stationary)的构件,并构造成将由磁性体构成的板材弯折成大致U字状的结构。励磁线圈12的外周侧和励磁线圈12的轴向一端侧被该第一构件141覆盖。此外,第二构件142是被称为顶板的构件,由磁性体构成,形成为例如圆形平板状或矩形平板状,并且覆盖励磁线圈12的轴向另一端侧。另外,第二构件142与后述的可动铁芯15相对地配置,并与第一构件141接合。
在第一构件141上,在与固定铁芯13相对应的位置处形成有开口部141a,通过将固定铁芯13的一部分嵌入该开口部141a,使固定铁芯13与第一构件141接合。上述磁轭孔142a以在第二构件142的中心部处贯通第二构件142的方式形成。磁轭孔142a的形状、即第二构件142的内周形状,被设定成与可动铁芯15相对应的形状。
可动铁芯15是由磁性体构成的圆盘状构件,配置在与第二构件142的磁轭孔142a相对应的位置处。可动铁芯15的中心轴线上形成有供后述的轴17插入的通孔15a。在未对励磁线圈12进行通电的不通电时,可动铁芯15位于与磁轭14分离的静止位置,在对励磁线圈12进行通电的通电时,可动铁芯15被磁吸引到磁轭14侧,从而与磁轭14的第二构件142抵接。可动铁芯15的外周形状为与磁轭孔142a的内周形状相对应的形状,并且为固定铁芯13相反侧的直径比固定铁芯13侧的直径扩大的凸缘状,该凸缘状部分与磁轭孔142a的内壁面抵接。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可动铁芯15的、复位弹簧16侧的一面上具备供复位弹簧16嵌入的止动部15b。止动部15b由从可动铁芯15的复位弹簧16侧的一面呈圆环状突出的突起部构成,该突起部的外周面嵌入有该复位弹簧16。
复位弹簧16配置在固定铁芯13与励磁线圈12的内壁面的台阶部之间,对可动铁芯15向与固定铁芯13相反的一侧施力。在对励磁线圈12进行通电的通电时,可动铁芯15通过电磁吸引力抵抗复位弹簧16而被吸引到固定铁芯13侧。
如此,固定铁芯13、磁轭14、可动铁芯15以及复位弹簧16由磁性体构成,在对励磁线圈12进行通电的通电时,通过它们构成由励磁线圈12感应出的磁通量的磁路。
轴17例如由非磁性材料构成,通过与可动铁芯15结合,能够与可动铁芯15一体地移动。更详细地说,轴17以插入形成于可动铁芯15的通孔15a的状态、与可动铁芯15结合。而且,轴17的一端向固定铁芯13侧突出,呈进入形成于固定铁芯13的通孔13a内的状态。
此外,在轴17的与可动铁芯15的固定铁芯13侧的一面相对应的位置处,形成有扩大了轴17的一部分外径的凸缘部17a。当对励磁线圈12进行通电时,可动铁芯15推压凸缘部17a,从而使轴17向固定铁芯13侧移动。
此外,在轴17的、固定铁芯13相反侧的一端安装有绝缘子19。而且,绝缘子19与可动件20抵接,进行可动件20在轴17的轴向上的定位。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通过对励磁线圈12的通电或不通电,使可动铁芯15、轴17、绝缘子19和可动件20等成为可进退的可动部分。
基座18由非磁性体的绝缘性材料、例如树脂构成,并固定在壳体11上。在基座18的中央部形成有开口部18a,轴17和绝缘子19插入在该开口部18a中。基座18以与磁轭14接触的状态固定于壳体11。并且,在基座18上具有导电金属制造的板状的第一固定端子24和第二固定端子25。第一固定端子24和第二固定端子25构成电路的配线的一部分,该电路为由电磁继电器进行接通/断开控制的对象。另外,在基座18上,以与第一固定端子24连接的方式安装有第一固定触点26、并以与第二固定端子25连接的方式安装有第二固定触点27。
另外,尽管未图示,第一固定端子24和第二固定端子25呈向图1的纸面的背侧延伸的形状,并且在图1的纸面的背侧,呈延伸到壳体11的外侧的状态。通过这两个部分,第一固定端子24和第二固定端子25与外部配线等连接。另外,基座18的与可动铁芯15面对的一面成为止挡件18b,限制可动铁芯15向固定铁芯13相反侧的移动。
可动件20追随可动铁芯15动作,该可动件20由导电金属制造的板状构件构成,在例如以轴17为中心的对称位置处、固定有由导电金属制造的两个可动触点,即第一可动触点28及第二可动触点29。
另外,在此,基于可动件20、第一可动触点28、第二可动触点29、第一固定端子24、第二固定端子25、第一固定触点26及第二固定触点27的结构,能够抑制由于绝缘物的介入而引起的导通不良。关于它们的详细结构将在后面描述。
此外,可动件20配置在轴17的、与插入固定铁芯13的端部相反的另一端侧。可动件20的固定铁芯13侧的一面与绝缘子19接触,可动件20定位并布置在绝缘子19的位置处。
支承架21固定在壳体11上,与基座18抵接。在支承架21的中央位置处形成有环状槽21a,通过将压缩弹簧22的一端侧嵌入,来支承压缩弹簧22。
压缩弹簧22配置在可动件20与支承架21之间,将可动件20向轴17侧、即第一固定触点26及第二固定触点27侧施力。因此,当轴17和绝缘子19随着可动铁芯15的移动而移动时,可动件20也基于压缩弹簧22的弹力而追随。此外,即使在第一可动触点28及第二可动触点29与第一固定触点26及第二固定触点27抵接时产生振动等,也能够维持第一可动触点28与第一固定触点26、以及第二可动触点29与第二固定触点27的接触。
在这种结构中,为了抑制由于绝缘物的介入而引起的导通不良,将可动件20、第一可动触点28、第二可动触点29、第一固定端子24、第二固定端子25、第一固定触点26及第二固定触点27设成如下的构造。
首先,第一固定端子24和第二固定端子25例如由板状构件构成,在各自的一端侧配置有第一固定触点26和第二固定触点27。此外,第一固定端子24中至少设置有第一固定触点26的前端面241及第二固定端子25中设置有第二固定触点27的前端面251均为平面,该前端面241相当于第三前端面,该前端面251相当于第四前端面。而且,使前端面241以及前端面251相对于以可动件20的可动方向为法线方向的平面(以下称为可动垂直面)倾斜。
并且,以从各前端面241、251突出的方式,将第一固定触点26配置在第一固定端子24上,将第二固定触点27配置在第二固定端子25上。由于前端面241和前端面251相对于可动垂直面倾斜,因此第一固定触点26和第二固定触点27也成为各自的中心轴线相对于可动垂直面的法线倾斜的状态。更详细地说,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前端面241和前端面251以使彼此靠近的一侧的端部位于远离励磁线圈12的一侧、彼此远离的一侧的端部位于靠近励磁线圈12的一侧的方式,相对于可动垂直面向相反方向倾斜。因此,前端面241和前端面251配置成山状。前端面241和前端面251相对于可动垂直面的倾斜角度是任意的,可以设为不同的倾斜角度,但在此设为相同的倾斜角度。
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第一固定触点26与第一固定端子24分体构成,并且形成为具有触点部261和轴部262的结构。类似地,第二固定触点27与第二固定端子25分体构成,并且形成为具有触点部271和轴部272的结构。虽然在图1中无法确认,但触点部261从前端面241的法线方向观察时的形状为圆形,构成为直径比轴部262大的凸缘状,并且在励磁线圈12相反侧呈带圆角突出的形状;触点部271从前端面251的法线方向观察时的形状为圆形,构成为直径比轴部272大的凸缘状,并且在励磁线圈12相反侧呈带圆角突出的形状。而且,触点部261从前端面241突出地配置,触点部271从前端面251突出地配置。例如,触点部261、271在图1中的截面形状,构成为以触点部261、271的中心为顶部的曲面状、半椭圆形、半长圆形或长方形等。另一方面,轴部262配置于触点部261的一面侧,并铆接在形成于第一固定端子24的开口部;轴部272配置于触点部271的一面侧,并铆接在形成于第二固定端子25的开口部。由此,第一固定触点26固定在第一固定端子24上,且第二固定触点27固定在第二固定端子25上。并且,第一固定触点26的表面、即触点部261的表面与前端面241向相同方向倾斜,第二固定触点27的表面、即触点部271的表面与前端面251向相同方向倾斜。
另一方面,可动件20由杆状的平板状构件构成,在其两端分别配置有第一可动触点28和第二可动触点29。可动件20中,配置有第一可动触点28的一端201的、相当于第一前端面的前端面201a、以及配置有第二可动触点29的另一端202的、相当于第二前端面的前端面202a也均为平面。而且,这些前端面201a、前端面202a分别与前端面241、前端面251同样地倾斜。即,前端面201a和前端面202a以使彼此靠近的一侧的端部位于远离励磁线圈12的一侧、彼此远离的一侧的端部位于靠近励磁线圈12的一侧的方式,相对于可动垂直面向相反方向倾斜。因此,前端面201a和前端面202a配置成山状。前端面201a和前端面202a相对于可动垂直面的倾斜角度是任意的,可以设为不同的倾斜角度,但在此设为相同的倾斜角度。
第一可动触点28与可动件20分体构成,并且形成为具有触点部281和轴部282的结构;第二可动触点29与可动件20分体构成,并且形成为具有触点部291和轴部292的结构。触点部281从前端面201a的法线方向观察时的形状为圆形,构成为直径比轴部282大的凸缘状,并且在励磁线圈12侧呈带圆角突出的形状;触点部291从前端面202a的法线方向观察时的形状为圆形,构成为直径比轴部292大的凸缘状,并且在励磁线圈12侧呈带圆角突出的形状。例如,触点部281、291在图1中的截面形状,由以触点部281、291的中心为顶部的曲面状、半椭圆形、半长圆形或长方形等构成。轴部282配置于触点部281的一面侧,并铆接在形成于可动件20的开口部;轴部292配置于触点部291的一面侧,并铆接在形成于可动件20的开口部。由此,第一可动触点28及第二可动触点29被固定在可动件20上。并且,第一可动触点28的表面、即触点部281的表面与前端面201a向相同方向倾斜,第二可动触点29的表面、即触点部291的表面与前端面202a向相同方向倾斜。
由于形成这样的结构,因此前端面201a及第一可动触点28的表面与前端面241及第一固定触点26的表面向相同方向倾斜。并且,前端面202a及第二可动触点29的表面与前端面251及第二固定触点27的表面向相同方向倾斜。而且,在第一可动触点28与第一固定触点26未抵接的状态下,它们在可动方向上隔开距离配置。类似地,在第二可动触点29与第二固定触点27未抵接的状态下,它们在可动方向上隔开距离配置。
根据上述结构,构成了本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以下,对这样构成的电磁继电器的动作进行说明。
首先,当未对励磁线圈12进行通电时,未形成基于对励磁线圈12进行通电而产生的磁路,可动铁芯15没有被磁吸引到固定铁芯13侧。因此,可动铁芯15和可动件20等可动部分呈配置在图1所示的位置的状态,第一可动触点28和第二可动触点29呈从第一固定触点26和第二固定触点27离开的状态。因此,第一固定端子24与第二固定端子25之间呈电分离的状态,电磁继电器为断开状态。
接着,在使电磁继电器接通时,对励磁线圈12进行通电。因此,形成了具有基于对励磁线圈12进行通电而感应出的磁通量的磁路,可动铁芯15被磁吸引到固定铁芯13侧。而当可动铁芯15被磁吸引到固定铁芯13侧时,与可动件20抵接的绝缘子19也向固定铁芯13侧移动。因此,可动件20、第一可动触点28以及第二可动触点29也基于压缩弹簧22的弹力,追随可动铁芯15而移动。
因此,第一可动触点28与第一固定触点26抵接、第二可动触点29与第二固定触点27抵接,从而使第一固定触点26与第二固定触点27之间电导通、并使第一固定端子24与第二固定端子25之间导通。则电磁继电器成为导通状态。由此,分别连接到第一固定端子24和第二固定端子25的外部配线等被导通。
此外,在将电磁继电器从接通状态切换为断开状态时,切断对励磁线圈12的通电。由此,基于励磁线圈12的通电而产生的磁吸引力被解除。因此,基于复位弹簧16的弹力,可动铁芯15向固定铁芯13相反侧移动。因此,第一可动触点28从第一固定触点26离开、第二可动触点29从第二固定触点27离开,第一固定触点26与第二固定触点27之间的电连接被切断,电磁继电器呈断开状态。
在进行这种动作时,如上所述,前端面201a及第一可动触点28的表面与前端面241及第一固定触点26的表面向相同方向倾斜。并且,前端面202a及第二可动触点29的表面与前端面251及第二固定触点27的表面向相同方向倾斜。因此,在第一可动触点28与第一固定触点26抵接、第二可动触点29与第二固定触点27抵接时,进行各接触点移位的触点移位动作。
假设触点周边为现有的电磁继电器那样的结构,如图2的状态(a)所示,可动件20从前端面201a到前端面202a呈直线状。并且,第一可动触点28、第一固定触点26、第二可动触点29和第二固定触点27各自的表面垂直于可动方向。因此,如图2的状态(b)所示,在第一可动触点28与第一固定触点26抵接、第二可动触点29与第二固定触点27抵接时,即使可动件20被向励磁线圈12侧施力,如图2的状态(c)所示,触点部位的位置也不会发生变化。因此,若在这些接触部位介有绝缘物,则有可能无法确保触点导通。
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中,如图3的状态(a)、(b)所示,第一可动触点28、第一固定触点26、第二可动触点29和第二固定触点27各自的表面相对于可动方向不是垂直的而是倾斜的状态。因此,当可动件20被向励磁线圈12侧施力时,第一可动触点28沿着第一固定触点26的表面的倾斜而滑动,第二可动触点29沿着第二固定触点27的表面的倾斜而滑动。由此,进行第一可动触点28与第一固定触点26这两个触点的触点移位动作、和第二可动触点29与第二固定触点27这两个触点的触点移位动作。特别是,如图3的状态(c)所示,如果可动件20可弯曲,则第一可动触点28和第二可动触点29向相互远离的一侧更多地移动,由此能够更大幅度地进行触点移位动作。
并且,当进行这种触点移位动作时,第一可动触点28与第一固定触点26之间以及第二可动触点29与第二固定触点27之间相互摩擦接触。因此,即使在这些接触部位处介有绝缘物,也能够通过破坏该绝缘物、或者通过使接触部位移位而将没有绝缘物的位置变成接触部位,来确保触点导通。
如以上说明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中,使前端面201a、前端面202a、前端面241以及前端面251相对于可动垂直面倾斜。并且,第一可动触点28、第一固定触点26、第二可动触点29及第二固定触点27各自的表面相对于可动垂直面呈倾斜的状态。因此,当可动件20被向励磁线圈12侧施力时,进行以下触点移位动作:第一可动触点28沿着第一固定触点26的表面的倾斜而滑动,且第二可动触点29沿着第二固定触点27的表面的倾斜而滑动。由此,即使在这些接触部位处介有绝缘物,也能够通过破坏该绝缘物、或者通过使接触部位移位而将没有绝缘物的位置变成接触部位,来确保触点导通。
(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可动件20由平板状构件构成,在一端201和另一端202处,使前端面201a和前端面202a为平面,并且相对于可动垂直面倾斜。此外,第一固定端子24的前端面241和第二固定端子25的前端面251也为平面,并且相对于可动垂直面倾斜。这是列举了第一可动触点28的表面和第一固定触点26的表面、以及第二可动触点29的表面和第二固定触点27的表面相对于可动垂直面呈倾斜状态的结构的一个示例,也可以是其他形状。
例如,如图4所示,可动件20、第一固定端子24和第二固定端子25由圆弧状的曲面构成,它们中的、在轴17的中心轴侧的部分成为远离励磁线圈12的一侧,在远离该中心轴的一侧的部分成为靠近励磁线圈12的一侧。即使是这样的结构,也能够使第一可动触点28和第一固定触点26的配置位置、以及第二可动触点29和第二固定触点27的配置位置相对于可动垂直面倾斜。因此,能够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进行触点移位动作,并能够确保触点导通。
此外,如图5所示,也可以将前端面201a以及前端面202a的倾斜方向、乃至前端面241以及前端面251的倾斜方向设为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反的方向。即,前端面241和前端面251以使彼此靠近的一侧的端部位于靠近励磁线圈12的一侧、彼此远离的一侧的端部位于远离励磁线圈12的一侧的方式,相对于可动垂直面沿相反方向倾斜。类似地,前端面201a和前端面202a以使彼此靠近的一侧的端部位于靠近励磁线圈12的一侧、彼此远离的一侧的端部位于远离励磁线圈12的一侧的方式,相对于可动垂直面沿相反方向倾斜。这样,能够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进行触点移位动作,并能够确保触点导通。
此外,如图6所示,可动件20、第一固定端子24和第二固定端子25由圆弧状的曲面构成,并且它们配置成沿与图4相反的方向弯曲。即,可动件20、第一固定端子24和第二固定端子25中的、在轴17的中心轴侧的部分成为靠近励磁线圈12的一侧,在远离中心轴的一侧的部分成为远离励磁线圈12的一侧。这样,能够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进行触点移位动作,并能够确保触点导通。
此外,如图7所示,也可以将前端面201a以及前端面202a的倾斜方向、乃至前端面241以及前端面251的倾斜方向设为相同方向。即,使前端面241以靠近前端面251的一侧的端部位于靠近励磁线圈12的一侧、远离前端面251的一侧的端部位于远离励磁线圈12的一侧的方式,相对于可动垂直面倾斜。使前端面251以靠近前端面241的一侧的端部位于远离励磁线圈12的一侧、远离前端面241的一侧的端部位于靠近励磁线圈12的一侧的方式,相对于可动垂直面倾斜。类似地,使前端面201a以靠近前端面202a的一侧的端部位于靠近励磁线圈12的一侧、远离前端面202a的一侧的端部位于远离励磁线圈12的一侧的方式,相对于可动垂直面倾斜。使前端面202a以靠近前端面201a的一侧的端部位于远离励磁线圈12的一侧、远离前端面201a的一侧的端部位于靠近励磁线圈12的一侧的方式,相对于可动垂直面倾斜。这样,能够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进行触点移位动作,并能够确保触点导通。
此外,如图8所示,将前端面201a以及前端面202a的倾斜方向、乃至前端面241以及前端面251的倾斜方向设为相同方向,同时将各倾斜方向设为与图7相反的方向,也能够获得同样的效果。
此外,如图9A以及图9B所示,将可动件20构成为中央相对于外缘部突出的凹面形状,并将前端面241以及前端面251构成为、构成沿着可动件20延伸的凹面的各一半的半凸面形状。这样,即使可动件20不是平板状而是由凹面形状构成,也能够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进行触点移位动作,并能够确保触点导通。此外,如图9B所示,第一固定触点26和第一可动触点28的形成位置、与第二固定触点27和第二可动触点29的形成位置,在图9A的纸面的法线方向上错开、换言之、在第一固定端子24和第二固定端子25的延设方向上错开。如此,各触点的位置可以不必在第一固定端子24和第二固定端子25的延设方向上对准。
另外,虽然列举了图9A和图9B所示的结构,作为各触点的位置在第一固定端子24和第二固定端子25的延设方向上错开的情况的一个示例,但其也可以应用于第一实施方式和图4~图8所示的结构中。
(第二实施方式)
以下对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相比,进行了触点形状的变更等,对于其他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仅对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
如图10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第一可动触点28及第二可动触点29的表面设成前端尖锐的锯齿状的截面形状。这样,通过将第一可动触点28及第二可动触点29的表面形成为前端尖锐的形状,能够增加与第一固定触点26及第二固定触点27的触点数,容易在未介有绝缘物的部位设置触点。此外,能够使第一可动触点28及第二可动触点29扎向第一固定触点26及第二固定触点27、或者扎向第一固定触点26及第二固定触点27并滑动。由此,即使介有绝缘物,也能够通过破坏该绝缘物、或者通过使接触部位移位而将没有绝缘物的位置变成接触部位,来确保触点导通。
(第三实施方式)
以下对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相比,进行了触点形状的变更等,对于其他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仅对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
如图1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可动件20设为从一端201到另一端202为杆状的平板状构件。即,前端面201a及前端面202a被设定为与可动方向垂直。类似地,第一固定端子24的前端面241和第二固定端子25的前端面251也被设定为与可动方向垂直。
而且,第一可动触点28的触点部281和第二可动触点29的触点部291由截面为三角形的形状、例如三棱柱体或厚度变化的扁圆体等构成,其表面相对于可动垂直面倾斜。具体来说,对于触点部281,以靠近触点部291的一侧的端部位于远离励磁线圈12的一侧、远离触点部291的一侧的端部位于靠近励磁线圈12的一侧的方式,使触点部281的表面相对于可动垂直面倾斜。对于触点部291也是,以靠近触点部281的一侧的端部位于远离励磁线圈12的一侧、远离触点部281的一侧的端部位于靠近励磁线圈12的一侧的方式,使触点部291的表面相对于可动垂直面倾斜。
而且,第一固定触点26的触点部261和第二固定触点27的触点部271也由截面为三角形的形状、例如三棱柱体或厚度变化的扁圆体等构成,其表面相对于可动垂直面倾斜。具体来说,对于触点部261,以靠近触点部271的一侧的端部位于远离励磁线圈12的一侧、远离触点部271的一侧的端部位于靠近励磁线圈12的一侧的方式,使触点部261的表面相对于可动垂直面倾斜。对于触点部271也是,以靠近触点部261的一侧的端部位于远离励磁线圈12的一侧、远离触点部261的一侧的端部位于靠近励磁线圈12的一侧的方式,使触点部271的表面相对于可动垂直面倾斜。
由此,第一可动触点28的触点部281和第二可动触点29的触点部291的整体构成为凹形,第一固定触点26的触点部261和第二固定触点27的触点部271的整体构成为凸形。并且,构造成呈凸形的触点部261及触点部271进入呈凹形的触点部281及触点部291的结构。
另外,触点部281的表面与触点部261的表面彼此面对地配置,相对于可动垂直面的倾斜角度也相等,但也可以不完全一致。此外,触点部291的表面与触点部271的表面彼此面对地配置,相对于可动垂直面的倾斜角度也相等,但也可以不完全一致。
另外,在触点部261与触点部281抵接,且触点部271与触点部291抵接时,触点部261与前端面201a之间、触点部281与前端面241之间、触点部271与前端面202a之间、触点部291与前端面251之间分开。例如,在图11的纸面的左右方向上,触点部261和触点部281的中心位置错开,触点部271和触点部291的中心位置错开。
在这种结构中,由于固定侧的触点部261、271及可动侧的触点部281、291各自的表面相对于可动垂直面倾斜,因此即使在它们相互抵接后,当沿推压它们的方向施力时,也可基于倾斜而进行触点移位动作。由此,即使在这些接触部位处介有绝缘物,也能够通过破坏该绝缘物、或者通过使接触部位移位而将没有绝缘物的位置变成接触部位,来确保触点导通。
另外,若可动件20可弯曲,则更容易进行触点移位动作,因此为优选,但即使可动件20由几乎不弯曲的刚体构成,也能够进行触点移位动作,因此能够获得上述效果。
(第三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对于上述第三实施方式,也可以使各触点部261、271、281、291的倾斜方向不相同。
例如,如图12A所示,对于触点部281,以靠近触点部291的一侧的端部位于靠近励磁线圈12的一侧、远离触点部291的一侧的端部位于远离励磁线圈12的一侧的方式,使触点部281的表面相对于可动垂直面倾斜。对于触点部291,也以靠近触点部281的一侧的端部位于靠近励磁线圈12的一侧、远离触点部281的一侧的端部位于远离励磁线圈12的一侧的方式,使触点部291的表面相对于可动垂直面倾斜。对于触点部261,以靠近触点部271的一侧的端部位于靠近励磁线圈12的一侧、远离触点部271的一侧的端部位于远离励磁线圈12的一侧的方式,使触点部261的表面相对于可动垂直面倾斜。对于触点部271,以靠近触点部261的一侧的端部位于靠近励磁线圈12的一侧、远离触点部261的一侧的端部位于远离励磁线圈12的一侧的方式,使触点部271的表面相对于可动垂直面倾斜。由此,触点部261及触点部271的整体构成凹形,触点部281及触点部291的整体构成凸形,构成与第三实施方式凹凸相反的关系。即使采用这种结构,也能进行触点移位动作,因此也能够获得与第三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此外,如图12B所示,对于触点部281,以靠近触点部291的一侧的端部位于远离励磁线圈12的一侧、远离触点部291的一侧的端部位于靠近励磁线圈12的一侧的方式,使触点部281的表面相对于可动垂直面倾斜。对于触点部291,也以靠近触点部281的一侧的端部位于靠近励磁线圈12的一侧、远离触点部281的一侧的端部位于远离励磁线圈12的一侧的方式,使触点部291的表面相对于可动垂直面倾斜。即,使触点部281的表面和触点部291的表面相对于可动垂直面向相同方向倾斜。并且,对于触点部261,以靠近触点部271的一侧的端部位于远离励磁线圈12的一侧、远离触点部271的一侧的端部位于靠近励磁线圈12的一侧的方式,使触点部261的表面相对于可动垂直面倾斜。对于触点部271,也以靠近触点部261的一侧的端部位于靠近励磁线圈12的一侧、远离触点部261的一侧的端部位于远离励磁线圈12的一侧的方式,使触点部271的表面相对于可动垂直面倾斜。即,使触点部261的表面与触点部271的表面相对于可动垂直面向相同方向倾斜。即使采用这种结构,也能进行触点移位动作,因此也能够获得与第三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此外,如图12C所示,也可以使触点部281的表面及触点部291的表面的倾斜方向、触点部261的表面及触点部271的表面的倾斜方向为相同方向,并且为与图12B相反的方向。在这种情况下,也能够获得与第三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此外,如图13A所示,也可以将触点部281及触点部291设成三棱柱状,并将触点部261及触点部271设成凹形状,这些凹形状形成有与触点部281及触点部291相对应的、截面呈三角形的凹部。在这种情况下,构成为三棱柱状的触点部281及触点部291的前端、与构成为凹形的触点部261及触点部271的凹部的最深位置,不位于与可动方向平行的同一条线上,而是错开的。即使这样,触点部281的表面及触点部291的表面也呈沿可动方向倾斜的状态,并且触点部261及触点部271的凹部表面也呈沿可动方向倾斜的状态,各触点部彼此抵接后,进行触点移位动作。因此,能够获得与第三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此外,如图13B所示,也可以将触点部261及触点部271设成三棱柱状,并将触点部281及触点部291设成凹形状,这些凹形状形成有与触点部261及触点部271相对应的、截面呈三角形的凹部,从而使形状的关系与图13A相反。即使这样,也可以获得与第三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另外,在此,虽然将触点部261及触点部271设成了相同的形状,并将触点部281及触点部291设成了相同的形状,但也可以将触点部261及触点部291设成相同的形状,将触点部271及触点部281设成相同的形状。
此外,在此,作为各触点的形状,虽然列举了三棱柱状来作为截面呈三角形突出的形状,并且列举了形成有与其相对应的截面为三角形的凹部的凹形状的一个示例,但也可以是三棱锥状和形成有与其相对应的凹部的凹形状。在这种情况下,触点部261和触点部281中的哪一个设为三棱锥状,哪一个设为凹形状可以任选,触点部271和触点部291中的哪一个设为三棱锥状,哪一个设为凹形状可以任选。
(第四实施方式)
以下对第四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相比,进行了可动件20、第一固定端子24和第二固定端子25的形状的变更等,对于其他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仅对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
如图1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可动件20设为从一端201到另一端202为杆状的平板状构件。并且,包括前端面201a及前端面202a在内,可动件20整体相对于可动垂直面倾斜。因此,配置在前端面201a上的触点部281的表面和配置在前端面202a上的触点部291的表面也呈相对于可动垂直面倾斜的状态。并且,触点部281位于比触点部291更远离励磁线圈12的位置。
类似地,第一固定端子24的前端面241和第二固定端子25的前端面251也相对于可动垂直面向与可动件20相同的方向倾斜。因此,配置在前端面241上的触点部261的表面和配置在前端面251上的触点部271的表面也呈相对于可动垂直面倾斜的状态。并且,触点部261位于比触点部271更远离励磁线圈12的位置。
即使是这种结构,由于固定侧的触点部261、271及可动侧的触点部281、291各自的表面相对于可动垂直面倾斜,因此即使在它们相互抵接后,当沿推压它们的方向施力时,也可以基于倾斜而进行触点移位动作。由此,即使在这些接触部位处介有绝缘物,也能够通过破坏该绝缘物、或者通过使接触部位移位而将没有绝缘物的位置变成接触部位,来确保触点导通。
此外,在采用本实施方式的结构的情况下,例如对于可动件20,可以直接使用现有结构的可动件,同时调整组装方法,只要使其相对于可动垂直面倾斜即可。因此,能够制作通用性高的电磁继电器。
(第四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可动件20、第一固定端子24的前端面241及第二固定端子25的前端面251的倾斜方向可以与第四实施方式相反。即,如图15所示,触点部281位于比触点部291更靠近励磁线圈12的位置。并且,触点部261位于比触点部271更靠近励磁线圈12的位置。即使这样,也可以获得与第四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其他实施方式)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并且可以在权利要求书记载的范围内进行适当改变。
(1)例如,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触点部281的表面和触点部261的表面相对于可动垂直面所成的倾斜角度、与触点部291的表面和触点部271的表面相对于可动垂直面所成的倾斜角度相等,但也可以将它们设为不同的倾斜角度。
另外,虽然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对各触点部的表面相对于可动垂直面倾斜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各触点部的表面也可以不是平面,而是曲面状、半椭圆形、半卵圆形等。在这种情况下,各触点部的表面相对于可动垂直面倾斜是指,各触点部的成为接触部位的一个面或点的切线相对于可动垂直面倾斜。
(2)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第一固定端子24上铆接固定有分体构件的第一固定触点26,在第二固定端子25上铆接固定有分体构件的第二固定触点27。但是,也可以通过例如冲压加工在第一固定端子24和第二固定端子25上形成朝向可动件20侧突出的突出部,并将这两个突出部用作固定触点。
(3)类似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可动件20上铆接固定有分体构件的第一可动触点28和第二可动触点29。但是,也可以通过例如冲压加工在可动件20上形成朝向第一固定端子24和第二固定端子25侧突出的突出部,并将这两个突出部用作可动触点。
(4)此外,可动件20、第一固定端子24和第二固定端子25的形状仅为一个示例。例如,关于可动件20,只要具有杆状部分,并基于前端面201a、前端面202a的形状、或者触点部281、触点部291的形状,能够实现上述各实施方式所示的结构即可。另外,关于各触点部的数量也是,虽然在此分别各设定为一个,但也可以设定为多个。
Claims (8)
1.一种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继电器包括:
励磁线圈,所述励磁线圈在通电时形成磁场;
可动铁芯,所述可动铁芯由所述励磁线圈驱动;
可动件,所述可动件具有第一可动触点和第二可动触点,并且将一个方向作为可动方向而对所述可动铁芯进行追随动作;以及
第一固定端子和第二固定端子,所述第一固定端子具有第一固定触点,所述第一固定触点在对所述励磁线圈通电使所述可动件移动的情况下与所述第一可动触点抵接,所述第二固定端子具有第二固定触点,所述第二固定触点在对所述励磁线圈通电使所述可动件移动的情况下与所述第二可动触点抵接;其中,
将以所述可动方向为法线方向的一个面作为可动垂直面,
所述第一可动触点和所述第一固定触点的相互抵接的表面相对于所述可动垂直面向相同方向倾斜,
所述第二可动触点和所述第二固定触点的相互抵接的表面相对于所述可动垂直面向相同方向倾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可动触点和所述第二可动触点以使彼此靠近的一侧的端部位于远离所述励磁线圈的一侧、彼此远离的一侧的端部位于靠近所述励磁线圈的一侧的方式,使彼此的所述表面相对于所述可动垂直面倾斜;
所述第一固定触点和所述第二固定触点以使彼此靠近的一侧的端部位于远离所述励磁线圈的一侧、彼此远离的一侧的端部位于靠近所述励磁线圈的一侧的方式,使彼此的所述表面相对于所述可动垂直面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可动触点和所述第二可动触点以使彼此靠近的一侧的端部位于靠近所述励磁线圈的一侧、彼此远离的一侧的端部位于远离所述励磁线圈的一侧的方式,使彼此的所述表面相对于所述可动垂直面倾斜;
所述第一固定触点和所述第二固定触点以使彼此靠近的一侧的端部位于靠近所述励磁线圈的一侧、彼此远离的一侧的端部位于远离所述励磁线圈的一侧的方式,使彼此的所述表面相对于所述可动垂直面倾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可动触点和所述第一固定触点的相互抵接的所述表面相对于所述可动垂直面倾斜的方向、与所述第二可动触点和所述第二固定触点的相互抵接的所述表面相对于所述可动垂直面倾斜的方向为相同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动件具有杆状部分,所述杆状部分具有一端及另一端,所述第一可动触点配置在所述一端的所述第一固定触点侧的第一前端面上,且所述第二可动触点配置在所述另一端的所述第二固定触点侧的第二前端面上,
所述第一固定触点配置在所述第一固定端子的第三前端面上,且所述第二固定触点配置在所述第二固定端子的第四前端面上;
所述第一前端面和所述第三前端面相对于所述可动垂直面向相同方向倾斜,以及所述第二前端面和所述第四前端面相对于所述可动垂直面向相同方向倾斜,从而所述第一固定触点、所述第二固定触点、所述第一可动触点和所述第二可动触点各自的所述表面相对于所述可动垂直面倾斜。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动件由从一端到另一端为杆状的平板构件构成,所述第一可动触点配置在所述一端的所述第一固定触点侧的第一前端面上,且所述第二可动触点配置在所述另一端的所述第二固定触点侧的第二前端面上,
所述第一固定触点配置在所述第一固定端子的第三前端面上,且所述第二固定触点配置在所述第二固定端子的第四前端面上;
基于所述第一固定触点、所述第二固定触点、所述第一可动触点及所述第二可动触点的形状,所述第一固定触点、所述第二固定触点、所述第一可动触点和所述第二可动触点各自的所述表面相对于所述可动垂直面倾斜。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动件由从一端到另一端为杆状的平板构件构成,所述第一可动触点配置在所述一端的所述第一固定触点侧的第一前端面上,且所述第二可动触点配置在所述另一端的所述第二固定触点侧的第二前端面上,
所述第一固定触点配置在所述第一固定端子的第三前端面上,且所述第二固定触点配置在所述第二固定端子的第四前端面上;
整个所述可动件相对于所述可动垂直面倾斜,从而所述第一前端面和所述第二前端面相对于所述可动垂直面倾斜,
所述第一前端面和所述第三前端面相对于所述可动垂直面向所述相同方向倾斜,
所述第二前端面和所述第四前端面相对于所述可动垂直面向所述相同方向倾斜。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动件由从一端到另一端为杆状的平板构件构成,所述第一可动触点配置在所述一端的所述第一固定触点侧的第一前端面上,且所述第二可动触点配置在所述另一端的所述第二固定触点侧的第二前端面上,
所述第一固定触点配置在所述第一固定端子的第三前端面上,且所述第二固定触点配置在所述第二固定端子的第四前端面上;
所述第一可动触点和所述第一固定触点中的一方设为截面呈三角形突出的形状,并且另一方设为凹形状,所述凹形状形成有与所述一方相对应的、截面呈三角形的凹部,
所述第二可动触点和所述第二固定触点中的一方设为截面呈三角形突出的形状,并且另一方设为凹形状,所述凹形状形成有与所述一方相对应的、截面呈三角形的凹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21045931A JP2022144772A (ja) | 2021-03-19 | 2021-03-19 | 電磁継電器 |
JP2021-045931 | 2021-03-19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116795A true CN115116795A (zh) | 2022-09-27 |
Family
ID=833252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271814.3A Pending CN115116795A (zh) | 2021-03-19 | 2022-03-18 | 电磁继电器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2022144772A (zh) |
CN (1) | CN115116795A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748541U (zh) * | 1980-09-03 | 1982-03-18 | ||
JPS58168016U (ja) * | 1982-04-30 | 1983-11-09 |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 両切型接点開閉装置 |
JPH056557U (ja) * | 1991-07-02 | 1993-01-29 |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 電気機器の直流負荷用接点構造 |
JP2017195161A (ja) * | 2016-04-22 | 2017-10-26 |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 接点機構および電磁継電器 |
-
2021
- 2021-03-19 JP JP2021045931A patent/JP2022144772A/ja active Pending
-
2022
- 2022-03-18 CN CN202210271814.3A patent/CN115116795A/zh active Pend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22144772A (ja) | 2022-10-0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339222B2 (en) | Electromagnetic relay | |
CN106057584B (zh) | 触点装置以及电磁继电器 | |
JP2018037287A (ja) | 電磁リレー | |
US9620320B2 (en) | Contact device | |
US9613772B2 (en) | Contact device | |
CN112582218B (zh) | 继电器 | |
US11158476B2 (en) | Electromagnetic relay | |
US8963660B2 (en) | Electromagnetic relay | |
JP4591224B2 (ja) | 電磁継電器 | |
JP5549642B2 (ja) | 継電器 | |
CN110970266A (zh) | 电磁继电器 | |
CN115116795A (zh) | 电磁继电器 | |
CN110520957B (zh) | 触点装置和电磁继电器 | |
CN110462775B (zh) | 空气断路器 | |
US7498912B2 (en) | Electromagnetic relay | |
JP3992015B2 (ja) | 電磁リレー | |
CN115244643A (zh) | 电磁继电器 | |
CN110168692B (zh) | 触点装置及电磁继电器 | |
JP5995752B2 (ja) | 電磁リレー | |
US20230162936A1 (en) | Relay device | |
JP7065388B2 (ja) | 電磁石装置、及び電磁リレー | |
JP6994672B2 (ja) | 電磁リレー | |
CN117174534A (zh) | 引出结构及磁保持继电器 | |
JP2018037164A (ja) | 外部端子及び電磁リレー | |
KR20180092511A (ko) | 전자접촉기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