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25327A - 连接器及线缆连接组件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及线缆连接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25327A
CN111525327A CN202010317665.0A CN202010317665A CN111525327A CN 111525327 A CN111525327 A CN 111525327A CN 202010317665 A CN202010317665 A CN 202010317665A CN 111525327 A CN111525327 A CN 1115253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locking
housing
connector
terminal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1766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25327B (zh
Inventor
李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viation Optical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viation Optical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viation Optical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Aviation Optical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31766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25327B/zh
Publication of CN1115253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253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253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253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2Securing in a demountable manner
    • H01R13/436Securing a plurality of contact members by one locking piece or operation
    • H01R13/4361Insertion of locking piece perpendicular to direction of contact inser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16Means for holding or embracing insulating body, e.g. casing, hood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及线缆连接组件,具有结构简单、拆装方便的优点。连接器包括:外壳;端子模块,有两个以上,各端子模块在厚度方向上层叠布置且在前后方向上插装在外壳中;端子模块包括绝缘体和用于与适配连接器插接的接触组件;端子模块的绝缘体在左右方向的至少一侧设有卡止结构,外壳在对应于各端子模块的左右方向的壳壁上或在对应于端子模块的厚度方向的壳壁上设有开孔,在端子模块装入外壳内后,开孔与卡止结构相对应;锁定件,具有挡臂,可从所述开孔插入外壳内,挡臂分别与开孔和卡止结构挡止配合,以实现绝缘体相对外壳在向前和/或向后方向上的防脱。

Description

连接器及线缆连接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连接器及线缆连接组件。
背景技术
连接器种类多样,应用的场合也各有不同,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105742854B,授权公告日为2018.04.06的专利文件中所公开的一种背板插座连接器,该连接器包括多个端子模块和一个用来收纳并固定这些端子模块的绝缘外壳,多个端子模块以层叠的方式布置在绝缘外壳内。
端子模块包括绝缘框架和布置在绝缘框架内的多对差分信号端子,在绝缘框架伸入绝缘外壳的部位处设置有锁扣块,绝缘外壳上对应设置有锁扣块锁止配合的扣持槽,来将端子模块固定在绝缘外壳内。绝缘外壳的一端还设置有固定槽,在多个端子模块堆叠在一起时,固定槽组合形成了一个深沟结构,深沟结构内插入有插条,能使多个端子模块连接在一起以防止端子模块之间发生相对运动。
该连接器在结构上存在一些问题:在需要将其中某个端子模块从绝缘外壳中取出时,需要先取出插条,使各端子模块之间脱离锁定,然后再将需取出的端子模块上锁扣块与绝缘外壳解锁,使该端子模块相对于其他端子模块及绝缘外壳自由才可以取出。可以看出对于这种连接器,其上设置有两处用于锁定端子模块的结构,取出一个端子模块需要进行两步解锁操作,操作过程比较繁琐,拆装的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锁止可靠且拆装方便的连接器;本发明另外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该连接器的线缆连接组件,具有结构简单、拆装方便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中的连接器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连接器,包括:
外壳;
端子模块,有两个以上,各端子模块在厚度方向上层叠布置且在前后方向上插装在外壳中;
端子模块包括绝缘体和用于与适配连接器插接的接触组件;
端子模块的绝缘体在左右方向的至少一侧设有卡止结构,外壳在对应于各端子模块的左右方向的壳壁上或在对应于端子模块的厚度方向的壳壁上设有开孔,在端子模块装入外壳内后,开孔与卡止结构相对应;
锁定件,具有挡臂,可从所述开孔插入外壳内,挡臂分别与开孔和卡止结构挡止配合,以实现绝缘体相对外壳在向前和/或向后方向上的防脱。
其有益效果在于:在外壳上设置开孔,在绝缘体上设置卡止结构,操作人员在将锁定件插入时,锁定件的挡臂能够同时与开孔及卡止结构挡止配合,通过一次插接动作就能够实现端子模块之间及端子模块与外壳之间的锁定,拆装方便;同时也仅通过锁定件来实现端子模块之间及端子模块与外壳之间的锁定,结构简单,锁止可靠。
进一步的,所述卡止结构为卡槽,能够使绝缘体相对于外壳在前后方向上防脱。
其有益效果在于:卡槽具有两个槽壁,槽壁与挡臂配合既能够实现限制绝缘体向前,也能够限制绝缘体向后移动,通用性比较好。
进一步的,所述卡槽在端子模块的厚度方向上贯通。
其有益效果在于:卡槽在端子模块的厚度方向上贯通,挡臂可以沿着上下、左右方向插入卡槽内,同时也不会对挡臂的结构形成限制,适用性好,加工起来比较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端子模块的绝缘体的左右方向的侧边均设有所述卡止结构,两侧的卡止结构均配置有相应的锁定件。
其有益效果在于:在绝缘体的两端均配置锁定件,能够使连接器整体在左右方向上受力均匀,并使防脱效果稳固可靠。
进一步的,所述端子模块有三个以上,所述开孔布置于外壳的对应于各端子模块的左右方向的壳壁上,外壳的处于端子模块左右方向一端的壳壁上设有两个以上所述开孔,锁定件包括沿各端子模块层叠方向延伸的连接段,挡臂的个数与处于端子模块左右方向一端的壳壁上的开孔个数相等且均连接在连接段上。
其有益效果在于:通过一个锁定件来对多个端子模块进行锁定,使连接器整体的结构更简单,同时也简化了锁定件拆装的过程。
进一步的,外壳上设有与连接段挡止配合而防止挡臂从开孔中脱出的防脱结构。
其有益效果在于:设置防脱结构,能够避免锁定件意外脱落,同时保证锁定件锁止的可靠性。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段上设有在前后方向上弯折的卡片,外壳上设有对卡片在挡臂退出方向上相挡的弹性卡爪。
其有益效果在于:使用能够弹性形变的弹性卡爪来挡住连接段上的卡片,结构比较简单,对拉片锁止及解锁都比较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锁定件为片体结构,通过冲裁弯折形成所述挡臂和卡片。
其有益效果在于:采用冲裁弯折的方式来加工锁定件,加工比较方便,同时制造成本低,能够降低成本。
进一步的,外壳的外侧壁上设有支撑连接段的外凸沿,所述卡片朝向外凸沿翻折,所述弹性卡爪设置于所述外凸沿上。
其有益效果在于:在外壳上设置外凸沿,外凸沿能够对连接段进行支撑,能够增加连接段自身的承力。
进一步的,外壳的处于端子模块左右方向一端的壳壁上设置的开孔的个数与端子模块的个数相等,且对应于各端子模块侧边的卡止结构,锁定件上的挡臂与各端子模块的同侧边的各卡止结构相对应。
其有益效果在于:锁定件上的挡臂与各端子模块的同侧边的各卡止结构相对应,端子模块的左右侧卡止结构相同,通用性好,在装配时不会误装,拆装比较方便。
进一步的,接触组件包括多个沿左右方向排列的差分对以及与差分对对应的屏蔽片,相邻两端子模块在左右方向上凹凸相错,锁定件的相邻两挡臂长短交错,而能与对应的端子模块的卡止结构相挡。
其有益效果在于:相邻两端子模块在左右方向上凹凸相错,在满足屏蔽组件中差分对与屏蔽件屏蔽要求的同时,实现端子模块与外壳的可靠挡止,以及能够保持较大的拔出保持力。
进一步的,外壳上设有用于与锁定件挡止配合而防止挡臂从开孔中脱出的防脱结构。
其有益效果在于:设置防脱结构,能够避免锁定件意外脱落,同时保证锁定件锁止的可靠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中的线缆连接组件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线缆连接组件,包括:
线缆;
连接器,连接在线缆的两端;
处于线缆的至少一端的连接器包括:
外壳;
端子模块,有两个以上,各端子模块在厚度方向上层叠布置且在前后方向上插装在外壳中;
端子模块包括绝缘体和用于与适配连接器插接的接触组件;
端子模块的绝缘体在左右方向的至少一侧设有卡止结构,外壳在对应于各端子模块的左右方向的壳壁上或在对应于端子模块的厚度方向的壳壁上设有开孔,在端子模块装入外壳内后,开孔与卡止结构相对应;
锁定件,具有挡臂,可从所述开孔插入外壳内,挡臂分别与开孔和卡止结构挡止配合,以实现绝缘体相对外壳在向前和/或向后方向上的防脱。
其有益效果在于:在外壳上设置开孔,在绝缘体上设置卡止结构,操作人员在将锁定件插入时,锁定件的挡臂能够同时与开孔及卡止结构挡止配合,通过一次插接动作就能够实现端子模块之间及端子模块与外壳之间的锁定,拆装方便;同时也仅通过锁定件来实现端子模块之间及端子模块与外壳之间的锁定,结构简单,锁止可靠。
进一步的,所述卡止结构为卡槽,能够使绝缘体相对于外壳在前后方向上防脱。
其有益效果在于:卡槽具有两个槽壁,槽壁与挡臂配合既能够实现限制绝缘体向前,也能够限制绝缘体向后移动,通用性比较好。
进一步的,所述卡槽在端子模块的厚度方向上贯通。
其有益效果在于:卡槽在端子模块的厚度方向上贯通,挡臂可以沿着上下、左右方向插入卡槽内,同时也不会对挡臂的结构形成限制,适用性好,加工起来比较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端子模块的绝缘体的左右方向的侧边均设有所述卡止结构,两侧的卡止结构均配置有相应的锁定件。
其有益效果在于:在绝缘体的两端均配置锁定件,能够使连接器整体在左右方向上受力均匀,并使防脱效果稳固可靠。
进一步的,所述端子模块有三个以上,所述开孔布置于外壳的对应于各端子模块的左右方向的壳壁上,外壳的处于端子模块左右方向一端的壳壁上设有两个以上所述开孔,锁定件包括沿各端子模块层叠方向延伸的连接段,挡臂的个数与处于端子模块左右方向一端的壳壁上的开孔个数相等且均连接在连接段上。
其有益效果在于:通过一个锁定件来对多个端子模块进行锁定,使连接器整体的结构更简单,同时也简化了锁定件拆装的过程。
进一步的,外壳上设有与连接段挡止配合而防止挡臂从开孔中脱出的防脱结构。
其有益效果在于:设置防脱结构,能够避免锁定件意外脱落,同时保证锁定件锁止的可靠性。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段上设有在前后方向上弯折的卡片,外壳上设有对卡片在挡臂退出方向上相挡的弹性卡爪。
其有益效果在于:使用能够弹性形变的弹性卡爪来挡住连接段上的卡片,结构比较简单,对拉片锁止及解锁都比较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锁定件为片体结构,通过冲裁弯折形成所述挡臂和卡片。
其有益效果在于:采用冲裁弯折的方式来加工锁定件,加工比较方便,同时制造成本低,能够降低成本。
进一步的,外壳的外侧壁上设有支撑连接段的外凸沿,所述卡片朝向外凸沿翻折,所述弹性卡爪设置于所述外凸沿上。
其有益效果在于:在外壳上设置外凸沿,外凸沿能够对连接段进行支撑,能够增加连接段自身的承力。
进一步的,外壳的处于端子模块左右方向一端的壳壁上设置的开孔的个数与端子模块的个数相等,且对应于各端子模块侧边的卡止结构,锁定件上的挡臂与各端子模块的同侧边的各卡止结构相对应。
其有益效果在于:锁定件上的挡臂与各端子模块的同侧边的各卡止结构相对应,端子模块的左右侧卡止结构相同,通用性好,在装配时不会误装,拆装比较方便。
进一步的,接触组件包括多个沿左右方向排列的差分对以及与差分对对应的屏蔽片,相邻两端子模块在左右方向上凹凸相错,锁定件的相邻两挡臂长短交错,而能与对应的端子模块的卡止结构相挡。
其有益效果在于:相邻两端子模块在左右方向上凹凸相错,在满足屏蔽组件中差分对与屏蔽件屏蔽要求的同时,实现端子模块与外壳的可靠挡止,以及能够保持较大的拔出保持力。
进一步的,外壳上设有用于与锁定件挡止配合而防止挡臂从开孔中脱出的防脱结构。
其有益效果在于:设置防脱结构,能够避免锁定件意外脱落,同时保证锁定件锁止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线缆连接组件实施例1中一端的连接器与线缆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外壳的第一立体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外壳的第二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线缆连接组件实施例1中端子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线缆连接组件实施例1中多个端子模块与锁定件配合时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线缆连接组件实施例1中锁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线缆连接组件实施例1中锁定件被弹性卡爪夹持时的第一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线缆连接组件实施例1中锁定件被弹性卡爪夹持时的第二示意图;
图中:
10-绝缘体;101-卡槽;11-线缆;12-接触组件;
20-锁定件;201-连接段;202-挡臂;203-卡片;
30-外壳;301-外凸沿;302-弹性卡爪;303-插接腔;304-开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即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中连接器及线缆连接组件的特征和性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发明中线缆连接组件的实施例1如图1所示,线缆连接组件包括线缆11和连接在线缆11两端的连接器,两端连接器的结构相同,现仅以一端的连接器为例来说明连接器的具体结构,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线缆两端也可以连接结构不同的连接器。
如图2及图3所示,连接器包括多个端子模块和容置端子模块的外壳30,其中,每个端子模块的结构相同,在装配时是插入到绝缘外壳30中的,当多个端子模块插入外壳30内后,端子模块是以在厚度方向上层叠的方式布置在外壳30中。每个端子模块包括绝缘体10,以及安装在绝缘体10上的接触组件12,接触组件12包括多个差分对,以及对一对的差分对进行屏蔽的屏蔽片,而线缆连接器中的线缆11中又包含了与接触组件12数量对应的缆芯,缆芯以阵列的方式与绝缘外壳30内全部的接触组件12中差分对一一对应焊接。
如图4所示,端子模块的绝缘体10呈矩形,连接器的外壳30中也对应设置有与绝缘体10轮廓适配的插接腔303。矩形的绝缘体10中,长度较长的长侧边与插接方向(即图中的前后方向)垂直,而长度较短的短侧边与插接方向平行,而在绝缘体10的两短侧边处(即图示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卡止结构,卡止结构为沿着绝缘体10厚度方向延伸,贯通绝缘体10设置的卡槽101。绝缘体10的短侧边的壁面上还设置有沿着垂直绝缘体10插接方向延伸的凸起,在绝缘体10插入外壳30内时,绝缘体10上的凸起能够与外壳30挡止配合,以限制绝缘体10继续向外壳30内移动,实现对绝缘体10的限位。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仅在绝缘体10的一个侧边设置卡止结构。
在如图2及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连接器的外壳30为筒状结构,外形为长方体,具有供端子模块插入的第一端开口以及供端子模块中接触组件12从外壳30中露出的第二端开口。在外壳30中与绝缘体10上卡槽101相对应的左右侧壁上,设置有多个贯穿外壳30左、右侧壁设置的开孔304,开孔304沿着端子模块排列方向间隔布置,且开孔304的数量与端子模块的数量相同。其中,开孔304的在延伸方向上的长度与卡槽101的长度相同,开孔304的宽度也与卡槽101的宽度相同,开孔304与卡槽101在左右方向上对应。
当各端子模块都插入到外壳30中,端子模块的绝缘体10的凸起与第一端开口的口沿挡止配合,使各端子模块都保持在确定的位置处,绝缘体10上的卡槽101沿着同一直线对齐,外壳30上的各开孔304与各绝缘体10上的卡槽101也对齐。
连接器还包括两个分别插在外壳左、右两壳壁的锁定件20,如图5及图6所示,锁定件20包括呈片体结构的连接段201,以及设置在连接段201上的、用于插入到开孔304及卡槽101内的挡臂202,挡臂202是通过冲裁弯折的方式成型的。锁定件20中挡臂202的数量与与开孔304及卡槽101数量对应,沿着端子模块排列方向间隔布置。挡臂202为等厚板体,厚度与开孔304及卡槽101的宽度相同,挡臂202靠近连接段201的部分为与开孔304的内壁挡止配合的第一部分,挡臂202远离连接段201的部分为与卡槽101的槽壁挡止配合的第二部分,挡臂202上的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相接,在进行一次插入动作就能够同时与开孔304及卡槽101锁止配合。在连接段201上还设置有圆孔,操作人员可以使用工具来钩住圆孔的孔壁,通过拉拽工具来带动锁定件20相对于外壳30移动。
再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相邻的端子模块在排列方向上以错位的方式布置,即上层的端子模块靠左,下层的端子模块靠右,靠左的端子模块左端对齐,靠右的端子模块右端对齐,以呈现出相邻两端子模块在左右方向上凹凸相错的结构。基于此,锁定件20上各挡臂202的长度也对应进行了调整,挡臂202以一长一短的方式交替布置,以使锁定件20插入后各挡臂202都能够插接到位,与各端子模块上的卡止结构相挡。在其他实施例中,两相邻的端子模块也可以在层叠方向上对齐设置,此时各挡臂202的长度均相同。
如图7及图8所示,在外壳30上还设置有与连接段201挡止配合而防止挡臂202从开孔304中脱出的防脱结构,具体是:锁定件20的连接段201与挡臂202共面,即挡臂202是从连接段201的侧壁向外延伸的,而对应地在外壳30上,设置有外凸沿301来支撑锁定件20的连接段201。连接段201背向挡臂202的侧壁上通过冲裁弯折的方式成型有卡片203,卡片203朝向外凸沿301翻折,整体结构呈倒T形,包括与“T”中竖直段对应的竖部,以及与“T”中水平段对应的横部。卡片203的竖部与连接段201相连,横部向外悬伸。而在外凸沿301中与该卡片203相对的侧面上设置有弹性卡爪302,在挡臂202锁住外壳30及端子模块时,弹性卡爪302收拢能够抱住卡片203中的竖部,且抱紧的位置为竖部与横部相接的位置,同时弹性卡爪302也能够将卡片203整体压在外凸沿301的侧面上,从而防止挡臂202从外壳30的开孔304中脱出。
本发明中的连接器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1中提供的方案,还可以采用以下实施例中提供的方案。
本发明中线缆连接组件的实施例2: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在各端子模块的绝缘体左右两侧设置有作为卡止结构的卡槽,而在外壳中沿端子模块厚度方向的壳壁即上壳壁及下壳壁上设置有开孔,在各端子模块装入到外壳内之后,外壳在上壳壁、下壳壁上的开孔与各卡槽在上下方向上对齐。此时的锁定件在锁定端子模块与外壳时,沿着上下方向从外壳中上壳壁、下壳壁上的开孔插入,锁定件的挡臂也是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通过开孔插入到各绝缘体上的卡槽中,此时的挡臂分别与开孔及卡槽挡止配合,从而限制各绝缘体相对于外壳移动。
本发明中线缆连接组件的实施例3: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外壳上设置有与绝缘体在前后方向上挡止配合的前挡沿,当绝缘体插入外壳内时前挡沿能够限制绝缘体继续向前移动。同时,在绝缘体上设置有作为卡止结构的凸块,当插入锁定件后,锁定件上的挡臂能够与凸块朝后的侧面挡止配合,从而对绝缘体及外壳进行锁定。当然也可以在外壳上设置后挡沿,当插入锁定件后,锁定件上的挡臂能够与凸块朝前的侧面挡止配合。在其他实施例中,设置在端子模块的绝缘体上的卡止结构为盲孔,而锁定件上的挡臂对应为柱状结构,挡臂的数量与卡止结构的数量对应,即锁定件上的各挡臂能够与外壳内各绝缘体的盲孔孔壁挡止配合,并不局限于卡槽的形式。
本发明中线缆连接组件的实施例4: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设置在端子模块的绝缘体上的卡槽,具有封闭的槽口,各相邻绝缘体的卡槽互不连通,此时锁定件上挡臂沿着绝缘体层叠方向布置有多个,挡臂的数量与卡槽的数量相等。
本发明中线缆连接组件的实施例5: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外壳上的开孔为长孔,沿着各端子模块的层叠方向延伸,同时各绝缘体上的卡槽在端子模块厚度方向上贯通,以相互连接形成与长孔相对应的长条形结构,此时锁定件上的挡臂仍可以设置有多个且与绝缘体数量相同,或是仅设置有沿着各端子模块排列方向延伸的、长条状的板体,板体能够通过长孔而卡入各绝缘体上的卡槽内。长条状的板体中,板面能够同时与开孔的孔壁,卡槽的槽壁挡止配合。
本发明中线缆连接组件的实施例6: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外壳上设置的与连接段挡止配合的防脱结构包括插销座,插销座内穿装有可以锁定位置的插销,而对应在连接段上设置有供插销穿过的穿孔,当锁定件同时与开孔及卡槽挡止配合时,插销与连接段上穿孔的位置对齐,操作人员可以将插销插入到连接段上,插销位置锁定后能够在锁定件插拔运动的方向上,与连接段上穿孔的孔壁挡止配合,从而防止挡臂从外壳的开孔中脱出。
本发明中线缆连接组件的实施例7: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锁定件包括连接段、挡臂及卡片,挡臂及卡片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连接段上。在其他实施例中,挡臂及卡片是通过螺接的方式固定在连接段上,当然也可以采用铆接的方式,或者在对拔出保持力要求不高的情况下,也可以采用注塑成型来制作锁定件。
本发明中线缆连接组件的实施例8: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外壳上与卡槽相对的壳壁处设置有一个内凹的凹槽,而与卡槽对应的开孔设置在凹槽的槽底。在锁定件插入时,锁定件的挡臂通过开孔插入外壳内部,而锁定件的连接段位于凹槽内,在凹槽的口沿处设置有弹性卡爪,能够与挡臂退出的方向上挡住锁定件的卡片,并不局限于在外壳上设置外凸沿,在外凸沿上设置弹性卡爪。
本发明中线缆连接组件的实施例9: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锁定件仅包括一块沿着各端子模块层叠方向延伸的片体,片体构成能够与多个卡槽挡止配合的挡臂,而在外壳上对应设置有插销座,插销座内穿装有插销。片体上设置有供插销穿过的穿孔,当片体插入后同时与卡槽的槽壁、开孔的孔壁挡止配合时,插销通过穿孔穿过作为挡臂的片体,从而防止片体从开孔中脱出,此时的插销构成了与作为整个锁定件挡止配合的防脱结构。
本发明中线缆连接组件的实施例10: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在外壳的左壳壁、右壳壁上设置有开孔,但左、右壳壁上开孔的位置在左右方向上并不对齐,而是沿着端子模块层叠方向错开,即当锁定件穿过左壳壁上的开孔与绝缘体上卡槽挡止配合时,能够实现第一层端子模块、第三层端子模块……的锁定,而锁定件穿过右壳壁上的开孔与绝缘体上卡槽挡止配合使,能够实现第二层端子模块、第四层端子模块……的锁定。即插在外壳两侧的锁定件能够锁定不同的端子模块,并不是必须采用插在两壳壁上锁定件能够同时锁定同一个端子模块。
本发明中连接器的结构与上述线缆连接组件实施例中连接器的结构相同,因此关于连接器的实施例不再重复说明。同时,本发明中的连接器还可以用于差分连接器等其他类型的连接组件中,并不局限于线缆连接组件。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连接器,包括:
外壳;
端子模块,有两个以上,各端子模块在厚度方向上层叠布置且在前后方向上插装在外壳中;
端子模块包括绝缘体和用于与适配连接器插接的接触组件;
其特征在于,
端子模块的绝缘体在左右方向的至少一侧设有卡止结构,外壳在对应于各端子模块的左右方向的壳壁上或在对应于端子模块的厚度方向的壳壁上设有开孔,在端子模块装入外壳内后,开孔与卡止结构相对应;
锁定件,具有挡臂,可从所述开孔插入外壳内,挡臂分别与开孔和卡止结构挡止配合,以实现绝缘体相对外壳在向前和/或向后方向上的防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止结构为卡槽,能够使绝缘体相对于外壳在前后方向上防脱。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在端子模块的厚度方向上贯通。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模块的绝缘体的左右方向的侧边均设有所述卡止结构,两侧的卡止结构均配置有相应的锁定件。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模块有三个以上,所述开孔布置于外壳的对应于各端子模块的左右方向的壳壁上,外壳的处于端子模块左右方向一端的壳壁上设有两个以上所述开孔,锁定件包括沿各端子模块层叠方向延伸的连接段,挡臂的个数与处于端子模块左右方向一端的壳壁上的开孔个数相等且均连接在连接段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外壳上设有与连接段挡止配合而防止挡臂从开孔中脱出的防脱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段上设有在前后方向上弯折的卡片,外壳上设有对卡片在挡臂退出方向上相挡的弹性卡爪。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件为片体结构,通过冲裁弯折形成所述挡臂和卡片。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外壳的外侧壁上设有支撑连接段的外凸沿,所述卡片朝向外凸沿翻折,所述弹性卡爪设置于所述外凸沿上。
10.线缆连接组件,包括:
线缆;
连接器,连接在线缆的两端;
其特征在于,处于线缆的至少一端的连接器为上述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
CN202010317665.0A 2020-04-21 2020-04-21 连接器及线缆连接组件 Active CN11152532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17665.0A CN111525327B (zh) 2020-04-21 2020-04-21 连接器及线缆连接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17665.0A CN111525327B (zh) 2020-04-21 2020-04-21 连接器及线缆连接组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25327A true CN111525327A (zh) 2020-08-11
CN111525327B CN111525327B (zh) 2021-06-04

Family

ID=719105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17665.0A Active CN111525327B (zh) 2020-04-21 2020-04-21 连接器及线缆连接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25327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04147A (zh) * 2021-09-23 2022-01-07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连接器及其插头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852796A1 (de) * 1978-12-06 1980-06-12 Siemens Ag Anschlusstecker fuer mehrpolige elektrische verbindungen
EP0584582A1 (en) * 1992-08-25 1994-03-02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Joint connector and plug fixation plate
US5653613A (en) * 1994-10-03 1997-08-05 Kabushiki Kaisha Tokai Rika Denki Seisakusho Electric connector and housing of the electric connector
CN1230809A (zh) * 1998-03-27 1999-10-06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具有外壳及保持器的电连接器
CN1643742A (zh) * 2002-01-28 2005-07-20 厄尼电子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l形接地屏蔽和差动触片对的连接器组件接口
US20070054543A1 (en) * 2005-09-02 2007-03-08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Three positio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CN104218357A (zh) * 2013-06-03 2014-12-17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电连接器
CN205609817U (zh) * 2016-04-01 2016-09-28 欧品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混合型插座连接器
CN106099472A (zh) * 2016-03-31 2016-11-09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多向插分式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件
CN109546384A (zh) * 2018-12-17 2019-03-29 欧品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高速连接器组件、插座连接器及接地板
CN110838635A (zh) * 2019-11-14 2020-02-25 立讯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852796A1 (de) * 1978-12-06 1980-06-12 Siemens Ag Anschlusstecker fuer mehrpolige elektrische verbindungen
EP0584582A1 (en) * 1992-08-25 1994-03-02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Joint connector and plug fixation plate
US5653613A (en) * 1994-10-03 1997-08-05 Kabushiki Kaisha Tokai Rika Denki Seisakusho Electric connector and housing of the electric connector
CN1230809A (zh) * 1998-03-27 1999-10-06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具有外壳及保持器的电连接器
CN1643742A (zh) * 2002-01-28 2005-07-20 厄尼电子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l形接地屏蔽和差动触片对的连接器组件接口
US20070054543A1 (en) * 2005-09-02 2007-03-08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Three positio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CN104218357A (zh) * 2013-06-03 2014-12-17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电连接器
CN106099472A (zh) * 2016-03-31 2016-11-09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多向插分式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件
CN205609817U (zh) * 2016-04-01 2016-09-28 欧品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混合型插座连接器
CN109546384A (zh) * 2018-12-17 2019-03-29 欧品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高速连接器组件、插座连接器及接地板
CN110838635A (zh) * 2019-11-14 2020-02-25 立讯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04147A (zh) * 2021-09-23 2022-01-07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连接器及其插头
CN113904147B (zh) * 2021-09-23 2024-03-22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连接器及其插头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25327B (zh) 2021-06-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944547A (en) Connector shorting bar retention
JP2549328B2 (ja) 電気コネクタ
CN113451808B (zh) 电连接装置及端子
CN101282016B (zh) 滑动锁定面板安装连接器
US20110207357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finger-actuated retainer
EP1418649B1 (en) A connector
JP2559833Y2 (ja) モジューラ電気コネクタ用ホルダ
EP0978905B1 (en) Connector
US4900263A (en) Positive connector latch
JP2002530822A (ja) ガイド部材および取外しリセスを有する噛み合い電気コネクタアセンブリ
TWI590545B (zh) Electrical connectors
US5184964A (en) Panel lock for a float mount connector
US5181865A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secondary locking
CN111525327B (zh) 连接器及线缆连接组件
CN111370887A (zh) 板端连接器
US20100210144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211404889U (zh) 一种连接器
US6158111A (en) Wire harness connector installation clip
US6830485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a terminal pin stabilizing plate
US5957709A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oupling
US20220393402A1 (en) First electrical connector, second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CN211320403U (zh) 一种带弹片接触的连接器
CN211605459U (zh) 板端连接器
CN210806192U (zh) 一种定位装置及连接器
CN219576107U (zh) 电连接器组合、第一电连接器及第二电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