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76107U - 电连接器组合、第一电连接器及第二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组合、第一电连接器及第二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76107U
CN219576107U CN202320330040.7U CN202320330040U CN219576107U CN 219576107 U CN219576107 U CN 219576107U CN 202320330040 U CN202320330040 U CN 202320330040U CN 219576107 U CN219576107 U CN 2195761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splug
electrical connector
terminal
notch
preven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33004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国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olex Interconnect Shanghai Co Ltd
Molex LLC
Original Assignee
Molex Interconnect Shanghai Co Ltd
Molex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olex Interconnect Shanghai Co Ltd, Molex LLC filed Critical Molex Interconnect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33004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76107U/zh
Priority to TW112204259U priority patent/TWM6460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761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761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组合、第一电连接器及第二电连接器。第一电连接器包括一第一绝缘本体和多个第一导电端子。第一绝缘本体包括设置在两相邻的端子收容柱之间的一防误插连接板和从端子收容柱向上突伸出的一防误插突肋。第二电连接器包括一第二绝缘本体和多个第二导电端子。第二绝缘本体包括设置在间隔墙上的防误插缺口和对接腔的顶部的防误插避让口。防误插连接板插入收容在防误插缺口,防误插突肋对应插入防误插避让口,使该电连接器组合包括两种不同的防误插结构,通过两种不同的防误插结构在不同位置的匹配组合可以获得很多种防误插组合方案,便于应用在很多连接器的复杂场合,防止不同用途的连接器错误配接。

Description

电连接器组合、第一电连接器及第二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连接器组合、第一电连接器及第二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通常电连接器上的防误插结构往往较为单一,无法满足具有多个外形相似电连接器的复杂应用场合的防误插要求。
而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101420090B所揭露的一种连接器组件,其包括:配置为安装到面板(110)的第一连接器(102,402)以及可与第一连接器相接合的第二电连接器(104)。其中,第一连接器包括具有多个第一触点腔(170,470)的第一壳体(130,430),多个第一触点腔(170,470)从接合端(132,432)延伸到触点装载端(134,434)并布置为多行和多列。第二电连接器包括第二壳体(210),第二壳体包括多个槽井(240),每个槽井(240)具有从第二接合端(230)延伸到第二触点装载端(232)的第二触点腔(242),每个槽井配置为接收于第一连接器(102,402)内相应第一触点腔(170,470)中。多个第一触点腔包括第一极化触点腔(170A,170B,170C,170D),所述第一极化触点腔配置为接收第二电连接器的互补槽井(240A,240B,240C,240D),以将第一连接器相对于第二电连接器定位。并且,第一连接器的壳体(130,430)包括导向插座(148,448),且所述第一极化触点腔包括第一极化触点腔壁(192),所述第一极化触点腔壁具有开口到导向插座内的槽(190,490);第二电连接器的壳体(210)包括导向柱(304)和脊部(310),该脊部(310)形成于导向柱(304)和一个槽井(240)之间,其中当第一和第二电连接器相互接合时,所述脊部被接收于所述槽(190)内。
该技术方案中,利用多个第一极化触点腔与多个互补槽井之间的配合实现了第一连接器与第二电连接器之间的正确对接,从而可以具有较多种类的防误插结构来避免误插。但是该技术方案的下部互补槽井(240C,240D)的凸起314是向外延伸的,这种向外延伸的凸起会增大连接器的外观尺寸,因此其仅适用于体积较大且对外型尺寸要求较为宽松的连接器,而不利于应用在尺寸较小的紧凑型连接器中,因此仍有待于进一步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出一种能应对具有多个外形相似电连接器的复杂应用场合的防误插要求的电连接器组合、第一电连接器及第二电连接器,并且具有体积小,结构紧凑的优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第一电连接器,包括:
一第一绝缘本体,包括:一主体部及由所述主体部向前延伸出的多个端子收容柱,所述端子收容柱呈前方开口的中空柱状,各所述端子收容柱之间相互间隔并在相邻两端子收容柱之间形成一第一深度的开口,其中至少两相邻的端子收容柱之间连接有一防误插连接板,所述防误插连接板的前缘位于所述端子收容柱的前缘的后方从而形成一第二深度的缺口,所述第二深度小于所述第一深度,其中至少一端子收容柱还向上或向下突伸出一防误插突肋;
多个第一导电端子,所述多个第一导电端子分别收容在所述多个端子收容柱内。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防误插突肋是从所述端子收容柱的顶面的一侧向上突伸出的一实心四棱柱。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主体部内设置有多个相互间隔的端子槽,每个端子槽对应连通一个所述端子收容柱,每个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的后端连接一根线缆;所述主体部的后部还设置有一端子位置固定装置,所述主体部的两侧分别设置一限位凸起,所述端子位置固定装置包括多个向前突伸出的抵止片和位于所述抵止片两侧的两限位扣件,各所述抵止片分别抵顶到所述第一导电端子,所述两限位扣件分别锁扣在所述两限位凸起。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防误插连接板连接在两相邻的端子收容柱之间的下缘,并且所述防误插连接板的后侧连接到所述主体部;所述主体部的顶部设置有一锁扣装置,所述锁扣装置包括一保护壳和设置在保护壳内的一弹性锁扣臂。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第二电连接器,包括:
一第二绝缘本体,其内部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深度的多个对接腔,相邻两对接腔之间形成有间隔墙,其中至少一间隔墙上形成有朝向前方开放的第二深度的一防误插缺口,所述第二深度小于所述第一深度,至少一所述对接腔的顶部或底部形成有防误插避让口;
多个第二导电端子,所述多个第二导电端子分别收容在所述多个对接腔内。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绝缘本体的两侧各设有一面板卡扣,所述面板卡扣的前端连接在所述第二绝缘本体上,其后端悬空并与所述第二绝缘本体的侧壁具有一间隙,所述面板卡扣的后壁面上设有多级台阶。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绝缘本体还包括突出设置在所述第二绝缘本体顶部两侧和底部两侧的面板挡止部,所述面板挡止部具有面向前方的竖直的挡止面。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对接腔的顶部中央向上突设有一缺口,所述缺口的宽度小于所述对接腔的宽度,其中至少一对接腔的缺口向一侧扩展且其宽度大于其他对接腔的缺口宽度,所述宽度较大的缺口构成所述防误插避让口。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绝缘本体的顶部向上突设有一卡扣凸起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卡扣凸起两侧的两面板限位突肋,所述卡扣凸起、所述两面板限位突肋及所述防误插缺口的前侧均设有一导向斜面。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组合,包括上述的第一电连接器和上述的第二电连接器,所述第一电连接器的端子收容柱对应插入到所述第二电连接器的对接腔,使所述第一导电端子与所述第二导电端子对应建立电连接,所述防误插突肋对应插入到所述防误插避让口,所述防误插连接板对应插入到所述第二电连接器的防误插缺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组合中,第一电连接器包括至少两相邻的端子收容柱之间的一防误插连接板和至少一端子收容柱向上或向下突伸出的一防误插突肋,第二电连接器包括至少一间隔墙上形成的向前方开放的防误插缺口和至少一对接腔的顶部或底部的防误插避让口,防误插连接板对应插设在第二电连接器的防误插缺口内,另一方面防误插突肋也对应插入防误插避让口,使该电连接器组合包括两种不同的防误插结构,通过两种不同的防误插结构在不同位置的匹配组合可以获得很多种防误插组合方案,便于应用在具有很多外形类似连接器的复杂应用场合,防止不同用途的连接器错误配接。并且本设计第一电连接器的防误插连接板对应插设在第二电连接器的防误插缺口内的这种防误插结构利用的是两相邻端子收容柱及两相邻对接腔之间的间隙,不会增大电连接器的外形尺寸,具有体积小,结构紧凑的优点,特别适用于导电端子数目较少的小尺寸电连接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电连接器组合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主视图。
图3是图2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4是图2沿B-B方向的剖视图。
图5是本申请电连接器组合第一实施例的固定面板、第一电连接器以及第二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6是图5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图。
图7是图6的进一步的立体分解图。
图8是本申请电连接器组合第一实施例的固定面板、第一电连接器以及第二电连接器分解的俯视图。
图9是图8沿D-D方向的剖视图。
图10是图8沿E-E方向的剖视图。
图11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中第一电连接器以及第二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12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中第一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13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中第二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14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中的第一电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15是图13的主视图。
图16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中的第二电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17是图16的主视图。
图18是本申请第二实施例中第一电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19是图18的主视图。
图20是本申请第二实施例中第二电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1是图20的主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0、电连接器组合;
1、第一电连接器;
11、第一绝缘本体;111、主体部;1111、端子槽;1112、限位凸起;112、端子收容柱;113、开口;114、防误插连接板;115、缺口;116、防误插突肋;
12、第一导电端子;
13、端子位置固定装置;131、抵止片;1311、抵顶指部;1312、凹槽;132、限位扣件;1321、限位槽;
14、锁扣装置;141、保护壳;142、弹性锁扣臂;1421、按压部;1422、卡钩;143、连接器位置保证装置;1431、弹性臂;1432、止动部;1433、钩部;1434、持握部;144、通道;145、插槽;
15、线缆;
2、第二电连接器;
21、第二绝缘本体;211、对接腔;212、间隔墙;213、防误插缺口;2132、导入斜面;214、防误插避让口;215、面板卡扣;2151、台阶;216、面板挡止部;2161、挡止面;217、缺口;218、卡扣凸起;219、面板限位突肋;220、收容腔;
22、第二导电端子;
25、线缆;
3、固定面板;31、穿孔;
7、第一电连接器;711、主体部;712、端子收容柱;714、防误插连接板;716、防误插突肋;
8、第二电连接器;811、对接腔;812、间隔墙;813、防误插缺口;814、防误插避让口。
具体实施方式
尽管本实用新型可以容易地表现为不同形式的实施例,但在附图中示出并且在本说明书中将详细说明的仅仅是其中一些具体实施例,同时可以理解的是本说明书应视为是本实用新型原理的示范性说明,而并非旨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到在此所说明的那样。
由此,本说明书中所指出的一个特征将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其中一个特征,而不是暗示本实用新型的每个实施例必须具有所说明的特征。此外,应当注意的是本说明书描述了许多特征。尽管某些特征可以组合在一起以示出可能的系统设计,但是这些特征也可用于其他的未明确说明的组合。由此,除非另有说明,所说明的组合并非旨在限制。
在附图所示的实施例中,方向的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和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元件的结构和运动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当这些元件处于附图所示的位置时,这些说明是合适的。如果这些元件的位置的说明发生改变时,则这些方向的指示也相应地改变。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第一实施例
首先参阅图1至图11,本较佳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组合100包括一第一电连接器1和一第二电连接器2,以及用于固定第二电连接器2的固定面板3。上述第一电连接器1与第二电连接器2之间具有两种不同的防误插结构,并且这两种不同的防误插结构能够通过不同的位置组合获得多种防误插方式,避免不同用途的连接器错误配接,适用于具有多种外形类似的电连接器的复杂应用场合。
为便于表述,以下描述方位时,以第一电连接器1、第二电连接器2的插接方向作为前,背离插接方向作为后。
如图7所示,固定面板3上开设有穿孔31,第二电连接器2穿过该穿孔31从而固定在固定面板3上,该固定面板3可以是电子设备的外壳。
参阅图5至图11,该第一电连接器1包括一第一绝缘本体11、多个安装在第一绝缘本体11内的第一导电端子12以及与第一导电端子12相连并从第一绝缘本体11后端伸出的线缆15。
第一绝缘本体11包括一主体部111和由主体部111向前延伸出的多个端子收容柱112。该第一绝缘本体11为绝缘材质,并优选为一体成型结构。
主体部111大致呈方形。主体部111内设置多个相互间隔的端子槽1111,每个端子槽1111分别连通一端子收容柱112并与其同轴,每个端子收容柱112内收容一个第一导电端子12。
本实施例的第一电连接器1为四位电连接器,其具有四个端子槽1111,相应地也具有四个第一导电端子12,四个端子槽1111排成一排。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电连接器1也可为单排设置具有更多或更少端子槽的单排多位电连接器,或者为双排或更多排设置的多位电连接器。
端子收容柱112与端子槽1111一一对应设置。端子收容柱112呈前方开口113的中空柱状。各端子收容柱112之间相互间隔并在相邻两端子收容柱112之间形成一第一深度d1的开口113。
参阅图8至图15,至少两相邻的端子收容柱112之间连接有一防误插连接板114,防误插连接板114的前缘位于端子收容柱112的前缘的后方,从而形成一第二深度d2的缺口115。其中,第二深度d2小于第一深度d1。注:第一深度d1和第二深度d2是指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尺寸。在本实施例中,防误插连接板114位于图11中最左侧的两个端子收容柱112之间。
并且,至少一端子收容柱112向上或向下突伸出一防误插突肋116。具体在本实施例中,防误插突肋116是从位于图11中最右侧的一个端子收容柱112的顶面的一侧缘向上延伸出的一实心四棱柱。而在其他未示出的实施例中,防误插突肋116的数量以及设置位置均可以依据实际需要而设置。
多个第一导电端子12与多个端子收容柱112一一对应设置。每个第一导电端子12分别收容在每个端子收容柱112内。
第一导电端子12的后端分别连接一根线缆15,线缆15经端子槽1111向后延伸。
主体部111的后方还设置有一端子位置固定装置13,主体部111两侧靠近后端的位置分别向外突出设置有一限位凸起1112。端子位置固定装置13包括多个并列地向前延伸出的抵止片131和两个位于抵止片131两侧的限位扣件132,各抵止片131分别插入各端子槽1111并位于线缆15的下方,所述抵止片131分别抵顶到所述第一导电端子12的后方,而限位扣件132卡扣在限位凸起1112上。
各抵止片131的前端分叉形成两抵顶指部1311,两抵顶指部1311的前端间隔一距离形成前端开口的U形叉。两抵顶指部1311之间形成一凹槽1312,多个抵止片131的后端连接而成为一体。
限位扣件132上开设有一沿前后方向延伸的限位槽1321,限位槽1321与限位凸起1112卡接,避免了端子位置固定装置13向后移动脱落,实现对端子位置固定装置13的限位。较优地,限位凸起1112具有一起导入作用的倾斜面,该倾斜面由前至后向内倾斜,从而使限位凸起1112能够更顺畅的卡入到限位扣件132的限位槽1321内。
端子位置固定装置13的抵止片131分别插接在各端子槽1111中,这些抵止片131分别与第一导电端子12一一对应抵接,避免第一导电端子12向后移动,使第一导电端子12稳定地位于端子收容柱112内。将端子位置固定装置13插接于主体部111时,首先将端子位置固定装置13由后至前推入端子槽1111,使抵止片131一一对应地卡入每个端子槽1111内,以通过端子位置固定装置13将第一导电端子12牢固地保持在端子收容柱112内。
参阅图6和图7,主体部111的顶部设置一锁扣装置14,以用于锁定第二电连接器2,使第一电连接器1和第二电连接器2稳定连接。该锁扣装置14包括一保护壳141和设置在保护壳141内的弹性锁扣臂142,保护壳141内具有通道144,弹性锁扣臂142位于通道144内并与通道144的两侧壁之间分别形成两插槽145。插槽145用于供第二电连接器2的面板限位突肋219插入其中(以下详述)。
参阅图4、图7、图11至图13,弹性锁扣臂142包括位于后端的一按压部1421和位于前端的一卡钩1422,操作者通过向下施压于按压部1421,可以使卡钩1422向上移动从而解锁脱扣。当第一电连接器1和第二电连接器2对插时,弹性锁扣臂142的卡钩1422将会先向上抬起然后向下弹性恢复运动,勾住第二电连接器2的卡扣凸起218,从而使第一电连接器1和第二电连接器2钩扣在一起。
本实施例还进一步包括可分离地插装在按压部1421下方的连接器位置保证装置143。连接器位置保证装置143包括一弹性臂1431和形成在弹性臂1431后端并相对于弹性臂1431向下延伸的止动部1432,弹性臂1431的前端设置有向下弯曲的钩部1433。
该止动部1432的后端设有持握部1434,以便于操作者手持连接器位置保证装置143,将连接器位置保证装置143向前插入到弹性锁扣臂142。
连接器位置保证装置143可由后至前地插入通道144内,其钩部1433向上越过卡钩1422,同时,止动部1432抵靠在按压部1421的下方,使弹性锁扣臂142无法活动脱扣,从而保证第一电连接器1和第二电连接器2即使在震动环境下也难以脱离配合。
继续参阅图5至图13,第二电连接器2包括一第二绝缘本体21和装设在第二绝缘本体21上的多个第二导电端子22。
由于本实施例的第一电连接器1为单排的四位电连接器,故与之插接的第二电连接器2也为单排的四位电连接器。在其他实施例中,如果第一电连接器1为多排多位电连接器,相应地,第二电连接器2也为多排多位电连接器。第二绝缘本体21大致呈方形,其内部具有位于前方的多个呈方形具有第一深度D1的对接腔211以及位于后方的多个收容腔220。这些第二导电端子22的前部收容在各个对接腔211内,而后部收容在收容腔220内。每个第二导电端子22的后端分别连接一根线缆25,线缆25经收容腔220向后延伸。
对接腔211与第一电连接器1的端子收容柱112一一对应设置,且第一电连接器1的端子收容柱112分别对应插入各第二电连接器2的对接腔211。
如图9所示,结合图16和图17,相邻两对接腔211之间形成有前后延伸的间隔墙212,其中至少一间隔墙212上形成有向前方开放的第二深度D2的一防误插缺口213,该防误插缺口213的前端设有一导入斜面2132。其中第二深度D2小于对接腔211的第一深度D1,这种深度设置可以在提供防误插结构的同时保证对接腔211还具有较佳的结构强度。其中,第二深度D2以及第一深度均D1是指沿前后方向的尺寸,其中第二电连接器2中的第二深度D2以及第一深度D1较佳是等于或者略大于第一电连接器1中的第二深度d2以及第一深度d1,从而可以让第一电连接器1充分地插入到第二电连接器2内。
该第二电连接器2的防误插缺口213与第一电连接器1的防误插连接板114对应,且该防误插连接板114插入收容在第二电连接器2的防误插缺口213。其中防误插缺口213的第二深度与防误插连接板114沿着前后方向的延伸长度相适配,从而使防误插连接板114能够插在第二电连接器2的防误插缺口213处。第一电连接器1的防误插连接板114与第二电连接器2的防误插缺口213构成第一防误插结构,两者相互配合而使得第一电连接器1与第二电连接器2正确插接,避免与其他功能的电连接器错误配接。且防误插连接板114和第二电连接器2的防误插缺口213数量以及位置的搭配组合,使得该防误插结构可以有多种不同方案。并且第一电连接器1的防误插连接板114对应插设在第二电连接器2的防误插缺口213内的这种防误插结构利用的是两相邻端子收容柱112及两相邻对接腔211之间的间隙,不会增大两电连接器1、2的外形尺寸,具有体积小,结构紧凑的优点,特别适用于导电端子数目较少的小尺寸电连接器。
另外,至少一对接腔211的顶部或底部形成有防误插避让口214,该防误插避让口214与第一电连接器1的防误插突肋116的位置对应,使防误插突肋116可以对应插入防误插避让口214。
如图16及图17所示,对接腔211的顶部中央向上突设有一缺口217,缺口217沿左右方向的宽度小于对接腔211的宽度,其中至少一对接腔211内的缺口217向一侧扩展,从而其宽度大于其他对接腔211的缺口217宽度,且宽度较大的缺口217构成防误插避让口214。如图13及图16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防误插避让口214是位于第二电连接器2左侧的对接腔211的上方。
防误插避让口214与防误插突肋116构成第二防误插结构。防误插突肋116与防误插避让口214的数量的选择以及设置位置的搭配,使得该第二防误插结构可以有多种不同方案。
因此,本申请中的电连接器组合100包括第一防误插结构和第二防误插结构这两种防误插结构,且两种防误插结构能够通过不同的组合方式获得更多种的防误插方案组合,从而能够应用在具有众多外型相似的电连接器的复杂应用场合,避免不同功能的电连接器错误配接。
第二绝缘本体21的两侧各设有一面板卡扣215,第二电连接器2的前端可以插入固定面板3的穿孔31,并与固定面板3卡接在一起。面板卡扣215的一端固定在第二绝缘本体21上,另一端悬空并与第二绝缘本体21的侧壁具有一距离。具体在本实施例中,面板卡扣215的前端连接于第二绝缘本体21,其后端悬空,在与固定面板3卡接时,两面板卡扣215的后端相互靠近,从而使第二绝缘本体21顺利与固定面板3卡接。卡接后,通过两面板卡扣215悬空的后端产生预紧力使第二绝缘本体21与固定面板3稳定的卡接。
进一步地,面板卡扣215上具有多级台阶2151,第二电连接器2还包括突出设置在第二绝缘本体21顶部两侧和底部两侧的面板挡止部216,该面板挡止部216具有面向前方的竖直的挡止面2161。突出设置的面板挡止部216用于在第二绝缘本体21与固定面板3卡接时,从抵靠于固定面板3的一侧,同时,利用面板卡扣215抵靠于固定面板3的另一侧,以将第二电连接器2可靠固定于固定面板3上。
第二绝缘本体21的顶部中间位置处设有一卡扣凸起218以及分别设置在卡扣凸起218两侧的两面板限位突肋219。
第一电连接器1与第二电连接器2连接时,两面板限位突肋219穿过固定面板3的穿孔31,再对应插入锁扣装置14的两插槽145内。如图4所示,该面板限位突肋219的前侧具有一导向斜面2191,使得第二电连接器2可以顺利地对位插入到穿孔31,该两面板限位突肋219的顶部贴靠在穿孔31的下缘,从而使第二电连接器2可以尺寸适配地插入到穿孔31,有利于减少第二电连接器2在振动环境下发生晃动。
本实施例中的电连接器组合100中,第一电连接器1包括连接在两相邻的端子收容柱112之间的一防误插连接板114和从至少一端子收容柱112向上突伸出的一防误插突肋116,第二电连接器2包括在至少一间隔墙212上形成的向前方开放的防误插缺口213和设置在至少一对接腔211的防误插避让口214,防误插连接板114插设在第二电连接器2的防误插缺口213内,防误插突肋116对应插入防误插避让口214,使第一导电端子12与第二导电端子22对应建立电连接,该电连接器组合100包括两种防误插结构,且防误插连接板114以及防误插突肋116之间可以组成不同的组合,对应的,第二电连接器2的防误插缺口213和防误插避让口214对应于防误插连接板114以及防误插突肋116设置,因此能够获得更多种防误插组合方案,从而能够避免不同用途的外形相近的电连接器错误配接,尤其适用于复杂应用场合。
第二实施例
参阅图18至图21,本较佳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组合同样包括一第一电连接器7和一第二电连接器8,以及用于固定第二电连接器8的固定面板。
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主要区别在于:该第一电连接器7的防误插连接板714以及防误插突肋716的设置位置不同,该第二电连接器8的防误插缺口813以及防误插避让口814的设置位置不同。
如图18和图19所示,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相类似,第一电连接器7的第一绝缘本体也包括主体部711和多个端子收容柱712。与上述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第二实施例中的防误插连接板714是设置在最右侧的相邻两端子收容柱712之间(第一实施例在最左侧的相邻两端子收容柱112之间,以图14的视图方向为参照,其中,图14和图18的视图方向均由前至后)。第一电连接器7的防误插突肋716设置在位于最左侧的端子收容柱712上,并位于靠近相邻的端子收容柱712的右侧(第一实施例在最右侧的端子收容柱112上,并远离相邻的端子收容柱112)。
如图20和21所示,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相类似,第二电连接器8的第二绝缘本体也具有多个第一深度的对接腔811,相邻两对接腔811之间形成有前后延伸的间隔墙812,其中一间隔墙812上形成有向前方开放的第二深度的一防误插缺口813,另一对接腔811的顶部形成有防误插避让口814,且防误插缺口813以及防误插避让口814对应于第一电连接器的防误插连接板714和防误插突肋716设置。即,防误插缺口813设置在最左侧的间隔墙812上(第一实施例在最右侧的间隔墙上,以图20的视图方向为参照,其中,图16和图20的视图方向均由前至后),而防误插避让口814设置在最右侧的对接腔811的顶部(第一实施例在最左侧的对接腔的顶部)。
由于第一电连接器7的防误插连接板714以及防误插突肋716的位置不同,第二电连接器8的防误插缺口813以及防误插避让口814的位置也不同,使本第二实施例中的电连接器组合区别于第一实施例中的电连接器组合,并且无法对应插接配合。
第二实施例电连接器组合的其他结构说明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可以参照前述第一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组合,在此不再赘述。
在其他未示出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电连接器的防误插连接板以及防误插突肋的数量和位置,第二电连接器的防误插缺口以及防误插避让口的数量和位置都可以依据实际需要而设置。
虽然已参照几个典型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但应当理解,所用的术语是说明和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术语。由于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多种形式具体实施而不脱离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实质,所以应当理解,上述实施方式不限于任何前述的细节,而应在随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广泛地解释,因此落入权利要求或其等效范围内的全部变化和改型都应为随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0)

1.一种第一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第一绝缘本体,包括:一主体部及由所述主体部向前延伸出的多个端子收容柱,所述端子收容柱呈前方开口的中空柱状,各所述端子收容柱之间相互间隔并在相邻两端子收容柱之间形成一第一深度的开口,其中至少两相邻的端子收容柱之间连接有一防误插连接板,所述防误插连接板的前缘位于所述端子收容柱的前缘的后方从而形成一第二深度的缺口,所述第二深度小于所述第一深度,其中至少一端子收容柱还向上或向下突伸出一防误插突肋;
多个第一导电端子,所述多个第一导电端子分别收容在所述多个端子收容柱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第一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误插突肋是从所述端子收容柱的顶面的一侧向上突伸出的一实心四棱柱。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第一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内设置有多个相互间隔的端子槽,每个端子槽对应连通一个所述端子收容柱,每个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的后端连接一根线缆;所述主体部的后部还设置有一端子位置固定装置,所述主体部的两侧分别设置一限位凸起,所述端子位置固定装置包括多个向前突伸出的抵止片和位于所述抵止片两侧的两限位扣件,各所述抵止片分别抵顶到所述第一导电端子,所述两限位扣件分别锁扣在所述两限位凸起。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第一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误插连接板连接在两相邻的端子收容柱之间的下缘,并且所述防误插连接板的后侧连接到所述主体部;所述主体部的顶部设置有一锁扣装置,所述锁扣装置包括一保护壳和设置在保护壳内的一弹性锁扣臂。
5.一种第二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第二绝缘本体,其内部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深度的多个对接腔,相邻两对接腔之间形成有间隔墙,其中至少一间隔墙上形成有朝向前方开放的第二深度的一防误插缺口,所述第二深度小于所述第一深度,至少一所述对接腔的顶部或底部形成有防误插避让口;
多个第二导电端子,所述多个第二导电端子分别收容在所述多个对接腔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第二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绝缘本体的两侧各设有一面板卡扣,所述面板卡扣的前端连接在所述第二绝缘本体上,其后端悬空并与所述第二绝缘本体的侧壁具有一间隙,所述面板卡扣的后壁面上设有多级台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第二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绝缘本体还包括突出设置在所述第二绝缘本体顶部两侧和底部两侧的面板挡止部,所述面板挡止部具有面向前方的竖直的挡止面。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第二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腔的顶部中央向上突设有一缺口,所述缺口的宽度小于所述对接腔的宽度,其中至少一对接腔的缺口向一侧扩展且其宽度大于其他对接腔的缺口宽度,所述宽度较大的缺口构成所述防误插避让口。
9.如权利要求5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第二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绝缘本体的顶部向上突设有一卡扣凸起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卡扣凸起两侧的两面板限位突肋,所述卡扣凸起、所述两面板限位突肋及所述防误插缺口的前侧均设有一导向斜面。
10.一种电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第一电连接器和权利要求5-9任意一项所述的第二电连接器,所述第一电连接器的端子收容柱对应插入到所述第二电连接器的对接腔,使所述第一导电端子与所述第二导电端子对应建立电连接,所述防误插突肋对应插入到所述防误插避让口,所述防误插连接板对应插入到所述第二电连接器的防误插缺口。
CN202320330040.7U 2023-02-27 2023-02-27 电连接器组合、第一电连接器及第二电连接器 Active CN2195761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30040.7U CN219576107U (zh) 2023-02-27 2023-02-27 电连接器组合、第一电连接器及第二电连接器
TW112204259U TWM646060U (zh) 2023-02-27 2023-05-04 電連接器組合、第一電連接器及第二電連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30040.7U CN219576107U (zh) 2023-02-27 2023-02-27 电连接器组合、第一电连接器及第二电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76107U true CN219576107U (zh) 2023-08-22

Family

ID=876628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330040.7U Active CN219576107U (zh) 2023-02-27 2023-02-27 电连接器组合、第一电连接器及第二电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76107U (zh)
TW (1) TWM646060U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46060U (zh) 2023-09-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258565B2 (en) USB connector assembly
US6004158A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secondary locking plates
US7798834B2 (en) Panel-mount cable assembly with quick-lock
US6655979B1 (en) Cable end connector with locking member
CN111525354B (zh) 第一连接器、第二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件
US7217158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US7086889B2 (en) Interlocking member for a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13437576B (zh) 第一连接器、第二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KR940000093B1 (ko) 전기 접속기
US6012949A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and boardlocks thereof
US4900263A (en) Positive connector latch
CN109066158B (zh) 电连接器
US20080032560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US20060128192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having locking mechanism
CN213753127U (zh) 电连接装置
US5785558A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US20100210144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13285305A (zh) 拉带连接器及其组件
CN219576107U (zh) 电连接器组合、第一电连接器及第二电连接器
US20220393402A1 (en) First electrical connector, second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CN216413414U (zh) 拉带连接器及拉带连接器组件
CN214625471U (zh) 电连接器
CN221080522U (zh) 平行插拔自锁电源连接器
CN215061890U (zh) 灯管组件
CN115441262A (zh) 第一电连接器、第二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