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17922B - 一种制备4-氯-3,5-二甲基苯酚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制备4-氯-3,5-二甲基苯酚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17922B
CN111517922B CN202010346691.6A CN202010346691A CN111517922B CN 111517922 B CN111517922 B CN 111517922B CN 202010346691 A CN202010346691 A CN 202010346691A CN 111517922 B CN111517922 B CN 11151792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methylphenol
reaction
saturated
phosgene
nitrog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4669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17922A (zh
Inventor
王加琦
袁帅
丰茂英
卢福广
曹娜
丛鑫
刘振峰
刘超
黄少峰
崔乾
余炎冰
何金同
黎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anhua Chemical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anhua Chemic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anhua Chemical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Wanhua Chemic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34669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17922B/zh
Publication of CN1115179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179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179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179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37/00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having hydroxy or O-metal groups bound to a carbon atom of a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
    • C07C37/62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having hydroxy or O-metal groups bound to a carbon atom of a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 by introduction of halogen; by substitution of halogen atoms by other halogen ato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37/00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having hydroxy or O-metal groups bound to a carbon atom of a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
    • C07C37/68Purification; separation; Use of additives, e.g. for stabilisation
    • C07C37/70Purification; separation; Use of additives, e.g. for stabilisation by physical treatment
    • C07C37/84Purification; separation; Use of additives, e.g. for stabilisation by physical treatment by crystallisation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4‑氯‑3,5‑二甲基苯酚的方法。所述方法是以光气为氯化试剂,以饱和氮氧杂环化合物为促进剂,由3,5‑二甲基苯酚进行氯化反应得到4‑氯‑3,5‑二甲基苯酚。本发明所述方法具有无气体硫化物产生、对位选择性高、操作简便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制备4-氯-3,5-二甲基苯酚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化学品合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备4-氯-3,5-二甲基苯酚的方法。
背景技术
4-氯-3,5-二甲基苯酚(对氯间二甲酚,PCMX)是一种高效、广谱的防霉抗菌剂,在日用、医用、工业用杀菌等领域应用广泛。随着三氯生和三氯卡班的禁用,以及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对杀菌需求的增长,4-氯-3,5-二甲基苯酚将有更大的使用需求。
4-氯-3,5-二甲基苯酚由3,5-二甲基苯酚氯化得到,在使用氯气作为氯化试剂时,对位取代产物4-氯-3,5-二甲基苯酚(PCMX)与邻位取代产物2-氯-3,5-二甲基苯酚(OCMX)的P/O比只有1.5,美国专利US4245127提到使用磺酰氯时,可以达到P/O>6的反应效果,目前工业上大多使用此法,但副产物除了氯化氢之外还有二氧化硫,给三废的后处理带来了麻烦。美国专利US4245127还介绍了使用有机硫化物和金属氯化物作为共催化剂,PCMX的收率为91.5%,P/O=14.4,对位选择性不高。
吴飞在《3,5-二甲基苯酚氧化氯化合成4-氯-3,5-二甲苯酚的工艺研究》一文中介绍了使用盐酸作为氯代试剂,氯化铜为催化剂的方法,PCMX选择性可达95.47%,P/O比为31.40;该方法虽然对反应副产物有一定控制,但涉及非均相反应,对反应的传质存在一定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将3,5-二甲基苯酚在光气和饱和氮氧杂环的协同氯化催化作用下,高选择性氯化得到4-氯-3,5-二甲基苯酚的方法。该方法具有无气体硫化物产生、对位选择性高、操作简便等特点。
为实现以上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制备4-氯-3,5-二甲基苯酚的方法,该方法是以光气为氯化试剂,以饱和氮氧杂环化合物为促进剂,由3,5-二甲基苯酚进行氯化反应得到4-氯-3,5-二甲基苯酚。
本发明方法中,所述饱和氮氧杂环化合物具有如式Ⅰ所示的结构,
Figure BDA0002470390130000021
式中,
Figure BDA0002470390130000022
表示含氮氧杂原子的饱和多元杂环,所述饱和多元杂环成环原子数≥5,优选地,所述成环原子数为5~18;更优选地所述饱和多元杂环为饱和六元环;
R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环烷基,优选C原子数为1~6的烷基或环烷基;更优选地,所述取代的烷基、环烷基其取代基选自烷氧基、氯。
作为优选,所述饱和氮氧杂环化合物为取代的吗啉衍生物,具有如式Ⅱ所示的结构,
Figure BDA0002470390130000031
式中,R与式Ⅰ中的R相同;具体如下: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环烷基,优选C原子数为1~6的烷基或环烷基;优选地,所述取代的烷基、环烷基其取代基选自烷氧基、氯。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饱和氮氧杂环化合物为N-甲基吗啉、N-乙基吗啉、4-环戊基吗啉、4-环己基吗啉、4-(2-甲氧基乙基)吗啉、4-(环己基甲基)吗啉、4-(2-氯乙基)吗啉,进一步优选N-甲基吗啉,4-环戊基吗啉、4-环己基吗啉、4-(环己基甲基)吗啉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方法中,所述光气的用量与3,5-二甲基苯酚的摩尔比为(1~3):1,优选(2~3):1;
作为优选,进行氯化反应时,升温至反应温度后,需要控制加料速率,缓慢通入光气及3,5-二甲基苯酚;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光气的加料时间控制为0.5~2h,优选0.5~1h;
所述3,5-二甲基苯酚加料时间控制为0.5~2h,优选0.5~1h,优选与光气同时加料。
本发明方法中,所述促进剂的用量为3,5-二甲基苯酚的0.5~20wt%,优选0.5~5wt%,更优选1~2.5wt%。
本发明方法中,所述氯化反应,反应温度为30~120℃,优选80~100℃;反应时间为2~8h,优选2~5h;反应压力≤5MPaA,优选为常压即0.1MPaA。
作为优选,所述氯化反应气体氛围为惰性气体,优选氮气或氩气。
本发明方法中,所述氯化反应在溶剂存在下进行,所述溶剂选自1,2-二氯乙烷,二氯甲烷、氯仿、四氯乙烯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四氯乙烯;
作为优选,所述溶剂的用量为3,5-二甲基苯酚的20~300wt%,优选150~250wt%。
作为优选,所述溶剂分为两部分加入到氯化反应体系中,其中一部分与3,5-二甲基苯酚、饱和氮氧杂环化合物混合配制为溶液;另一部分直接加入到反应釜中;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两部分溶剂的用量比为(0.2~2):1,优选(0.5~1):1,最优选为1:1。
本发明方法中,所述氯化反应完成后,还包括后处理操作,所述后处理为常规操作方法,不做具体要求,优选包括如结晶、过滤等常规操作方法。
本发明所述方法,在一些优选示例中具体包括如下步骤:将3,5-二甲基苯酚与促进剂饱和氮氧杂环化合物一起溶于一部分溶剂中,得到3,5-二甲基苯酚溶液;将另一部分溶剂置于反应釜中,升温至反应温度30~120℃后,0.5~2h内缓慢通入光气及3,5-二甲基苯酚溶液,搅拌进行氯化反应2~8h,达到目标转化率后停止反应,将反应液降温结晶并过滤,得到4-氯-3,5-二甲基苯酚。
在本发明所述的方法中,氯化反应完成后,还配有尾气分离回收装置,以便于回收使用未反应的光气和CO、HCl等副产物。
本发明研究发现,在通过氯化反应制备4-氯-3,5-二甲基苯酚的方法中,在单独使用光气作为氯代试剂时,氯代效果并不理想,引入饱和氮氧杂环化合物作为促进剂后,其氮或氧原子与酚羟基形成分子间氢键,一方面使光气的羰基难以与酚羟基发生氢键作用,提高了光气的氯代性能,另一方面使3,5-二甲基苯酚的邻位存在较大位阻难以参与氯代反应,3,5-二甲基苯酚对位的氢更易被氯代,光气与氮氧化物的协同作用使3,5-二甲基苯酚的氯代效率及对位选择性均有明显提高。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方法以光气为氯化试剂,相比传统方法避免了气体硫化物的产生;光气和饱和氮氧杂环促进剂协同作用,显著提高了氯代效率和对位选择性,原料3,5-二甲基苯酚转化率可达97%以上,对位氯代选择性在96%以上。本发明方法具有环境友好、对位选择性高等特点,具有工业化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的实施例将对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予以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所列出的实施例,还应包括在本发明所要求的权利范围内其它任何公知的改变。
3,5-二甲基苯酚的转化率和4-氯-3,5-二甲基苯酚的选择性通过气相色谱法测得:
气相色谱仪:Agilent 7890;色谱柱:DB-5;进样口温度:280℃;分流比10:1;H2:Air:N2=40:400:30(mL/min)柱流速5.0mL/min;升温程序:50℃恒温2min,以15℃/min的速度由50℃升温至280℃,280℃恒温5min;FID检测器温度:280℃。
P/O比的计算方式为:P/O=W1/W2,W1为4-氯-3,5-二甲基苯酚(PCMX)的含量(wt%),W2为2-氯-3,5-二甲基苯酚(OCMX)的含量(wt%)。
试剂信息:3,5-二甲基苯酚(99%)购于百灵威科技;二氯甲烷、氯仿、四氯乙烯(99%)购于麦克林生化科技;N-甲基吗啉,4-(2-甲氧基乙基)吗啉,4-环己基甲基吗啉,1,4-二氧六环(99%)购于泰坦科技;3-甲基恶唑烷,苯并恶嗪(99%)购于金锦乐化学;光气(≥95%)为自制,采用专利文件CN104415770A提供的方法制备得到。
实施例1
将122.16g(1.0mol)3,5-二甲基苯酚、3.05g(3,5-二甲基苯酚的2.5wt%)N-甲基吗啉溶于91.62g四氯乙烯中,得到3,5-二甲基苯酚溶液;
将91.62g四氯乙烯溶剂加入装配有机械搅拌、温度计、连接有尾气分离回收装置的气路管的1L不锈钢反应釜中,置换为氮气氛围,开启搅拌并升温至100℃;将296.76g(3.0mol)光气与3,5-二甲基苯酚溶液在0.5h内缓慢匀速通入反应釜,加料完成后,恒温100℃反应2h,停止反应。
将反应液降温至室温结晶并过滤出晶体,即得4-氯-3,5-二甲基苯酚。
GC测得反应液中3,5-二甲基苯酚转化率97.8%,4-氯-3,5-二甲基苯酚选择性96.4%,P/O=43.6。
实施例2
将122.16g(1.0mol)3,5-二甲基苯酚、2.44g(3,5-二甲基苯酚的2.0wt%)4-环己基吗啉溶于122.16g四氯乙烯中,得到3,5-二甲基苯酚溶液;
将122.16g四氯乙烯溶剂加入装配有机械搅拌、温度计、连接有尾气分离回收装置的气路管的1L不锈钢反应釜中,置换为氮气氛围,开启搅拌并升温至80℃,将227.52g(2.3mol)光气与3,5-二甲基苯酚溶液在0.5h内缓慢匀速通入反应釜,加料完成后,恒温80℃反应2h,停止反应。
将反应液降温至室温结晶并过滤出晶体,即得4-氯-3,5-二甲基苯酚。
GC测得反应液中3,5-二甲基苯酚转化率99.0%,4-氯-3,5-二甲基苯酚选择性97.8%,P/O=52.6。
实施例3
将122.16g(1.0mol)3,5-二甲基苯酚、1.22g(3,5-二甲基苯酚的1.0wt%)4-(2-甲氧基乙基)吗啉溶于152.7g四氯乙烯中,得到3,5-二甲基苯酚溶液;
将152.7g四氯乙烯溶剂加入装配有机械搅拌、温度计、连接有尾气分离回收装置的气路管的1L不锈钢反应釜中,置换为氮气氛围,开启搅拌并升温至85℃,将197.84g(2.0mol)光气与3,5-二甲基苯酚溶液在1h内缓慢匀速通入反应釜,加料完成后,恒温85℃反应3h,停止反应。
将反应液降温至室温结晶并过滤出晶体,即得4-氯-3,5-二甲基苯酚。
GC测得反应液中3,5-二甲基苯酚转化率98.3%,4-氯-3,5-二甲基苯酚选择性97.1%,P/O=48.1。
实施例4
将122.16g(1.0mol)3,5-二甲基苯酚、0.61g(3,5-二甲基苯酚的0.5wt%)4-环己基吗啉溶于61.08g四氯乙烯中,得到3,5-二甲基苯酚溶液;
将61.08g四氯乙烯溶剂加入装配有机械搅拌、温度计、连接有尾气分离回收装置的气路管的1L不锈钢反应釜中,置换为氮气氛围,开启搅拌并升温至120℃,将227.52(2.3mol)光气与3,5-二甲基苯酚溶液在0.5h内缓慢匀速通入反应釜,加料完成后,恒温120℃反应8h,停止反应。
将反应液降温至室温结晶并过滤出晶体,即得4-氯-3,5-二甲基苯酚。
GC测得反应液中3,5-二甲基苯酚转化率97.1%,4-氯-3,5-二甲基苯酚选择性97.3%,P/O=49.1。
实施例5
将122.16g(1.0mol)3,5-二甲基苯酚、6.11g(3,5-二甲基苯酚的5wt%)4-环己基吗啉溶于122.16g四氯乙烯中,得到3,5-二甲基苯酚溶液;
将244.32g四氯乙烯溶剂加入装配有机械搅拌、温度计、连接有尾气分离回收装置的气路管的1L不锈钢反应釜中,置换为氮气氛围,开启搅拌并升温至50℃,将227.52(2.3mol)光气与3,5-二甲基苯酚溶液在2h内缓慢匀速通入反应釜,加料完成后,恒温50℃反应8h,停止反应。
将反应液降温至室温结晶并过滤出晶体,即得4-氯-3,5-二甲基苯酚。
GC测得反应液中3,5-二甲基苯酚转化率98.2%,4-氯-3,5-二甲基苯酚选择性97.5%,P/O=52.1。
实施例6
将122.16g(1.0mol)3,5-二甲基苯酚、2.44g(3,5-二甲基苯酚的2.0wt%)3-甲基恶唑烷溶于122.16g四氯乙烯中,得到3,5-二甲基苯酚溶液;
将122.16g四氯乙烯溶剂加入装配有机械搅拌、温度计、连接有尾气分离回收装置的气路管的1L不锈钢反应釜中,置换为氮气氛围,开启搅拌并升温至80℃,将227.52(2.3mol)光气与3,5-二甲基苯酚溶液在0.5h内缓慢匀速通入反应釜,加料完成后,恒温80℃反应2h,停止反应。
将反应液降温至室温结晶并过滤出晶体,即得4-氯-3,5-二甲基苯酚。
GC测得反应液中3,5-二甲基苯酚转化率97.3%,4-氯-3,5-二甲基苯酚选择性96.0%,P/O=37.9。
对比例1
与实施例2不同之处仅在于:将促进剂4-环己基吗啉替换为苯并恶嗪。
GC测得反应液中3,5-二甲基苯酚转化率82.1%,4-氯-3,5-二甲基苯酚选择性64.6%,P/O=4.9。
对比例2
与实施例2不同之处仅在于:将促进剂4-环己基吗啉替换为1,4-二氧六环。
GC测得反应液中3,5-二甲基苯酚转化率75.3%,4-氯-3,5-二甲基苯酚选择性79.5%,P/O=4.3。
对比例3
与实施例2不同之处仅在于:不加促进剂4-环己基吗啉。
GC测得反应液中3,5-二甲基苯酚转化率71.6%,4-氯-3,5-二甲基苯酚选择性75.5%,P/O=4.0。
对比例4
与实施例2不同之处仅在于:将227.52g(2.3mol)光气替换为337.43g(2.5mol)磺酰氯。
GC测得反应液中3,5-二甲基苯酚转化率95%,4-氯-3,5-二甲基苯酚选择性85.3%,P/O=10.7。
与对比例1~4相比,实施例1~6制备4-氯-3,5-二甲基苯酚的方法具有明显更好的对位选择性和P/O比。

Claims (25)

1.一种制备4-氯-3,5-二甲基苯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以光气为氯化试剂,以饱和氮氧杂环化合物为促进剂,由3,5-二甲基苯酚进行氯化反应得到4-氯-3,5-二甲基苯酚;
所述饱和氮氧杂环化合物具有如式Ⅰ所示的结构,
Figure FDA0003755507760000011
式中,
Figure FDA0003755507760000012
表示含氮氧杂原子的饱和多元杂环,所述饱和多元杂环成环原子数为5~18;
R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环烷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饱和多元杂环为饱和六元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R选自C原子数为1~6的烷基或环烷基;取代的烷基、环烷基其取代基选自烷氧基、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饱和氮氧杂环化合物为取代的吗啉衍生物,具有如式Ⅱ所示的结构,
Figure FDA0003755507760000013
式中,R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环烷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R选自C原子数为1~6的烷基或环烷基;取代的烷基、环烷基其取代基选自烷氧基、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饱和氮氧杂环化合物为N-甲基吗啉、N-乙基吗啉、4-环戊基吗啉、4-环己基吗啉、4-(2-甲氧基乙基)吗啉、4-(环己基甲基)吗啉、4-(2-氯乙基)吗啉。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饱和氮氧杂环化合物为N-甲基吗啉、4-环戊基吗啉、4-环己基吗啉、4-(环己基甲基)吗啉中的一种或多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气的用量与3,5-二甲基苯酚的摩尔比为(1~3):1;
所述光气的加料时间控制为0.5~2h;所述3,5-二甲基苯酚加料时间控制为0.5~2h。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气的用量与3,5-二甲基苯酚的摩尔比为(2~3):1。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气的加料时间控制为0.5~1h。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3,5-二甲基苯酚加料时间控制为0.5~1h。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3,5-二甲基苯酚与光气同时加料。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促进剂的用量为3,5-二甲基苯酚的0.5~20wt%。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促进剂的用量为3,5-二甲基苯酚的0.5~5wt%。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促进剂的用量为3,5-二甲基苯酚的1~2.5wt%。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氯化反应,反应温度为30~120℃,反应时间为2~8h,反应压力为≤5MPaA。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氯化反应,反应温度为80~100℃,反应时间为2~5h,反应压力为常压。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氯化反应气体氛围为惰性气体。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惰性气体为氮气或氩气。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氯化反应在溶剂存在下进行,所述溶剂选自1,2-二氯乙烷,二氯甲烷、氯仿、四氯乙烯中的一种或多种。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的用量为3,5-二甲基苯酚的20~300wt%。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的用量为3,5-二甲基苯酚的150~250wt%。
23.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分为两部分加入到氯化反应体系中,其中一部分与3,5-二甲基苯酚、饱和氮氧杂环化合物混合配制为溶液;另一部分直接加入到反应釜中;所述两部分溶剂的用量比为(0.2~2):1。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两部分溶剂的用量比为(0.5~1):1。
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氯化反应完成后,还包括结晶、过滤操作。
CN202010346691.6A 2020-04-28 2020-04-28 一种制备4-氯-3,5-二甲基苯酚的方法 Active CN11151792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46691.6A CN111517922B (zh) 2020-04-28 2020-04-28 一种制备4-氯-3,5-二甲基苯酚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46691.6A CN111517922B (zh) 2020-04-28 2020-04-28 一种制备4-氯-3,5-二甲基苯酚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17922A CN111517922A (zh) 2020-08-11
CN111517922B true CN111517922B (zh) 2022-11-04

Family

ID=719035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46691.6A Active CN111517922B (zh) 2020-04-28 2020-04-28 一种制备4-氯-3,5-二甲基苯酚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17922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01544A (en) * 1986-08-04 1987-10-20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Method for mak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phosgene and dihydric phenol
CN1660868A (zh) * 2004-12-22 2005-08-31 东南大学 采用固体光气氯代制备三氯蔗糖-6-酯的方法
CN1927842A (zh) * 2006-06-15 2007-03-14 渤海大学 氯代1,3-二甲基-2-氯咪唑啉的合成工艺
CN101085722A (zh) * 2007-01-10 2007-12-12 胡汉忠 对氯代烷基苯酚的工业化制备方法
CN102206158A (zh) * 2010-03-30 2011-10-05 拜尔材料科学股份公司 制备碳酸二芳基酯和聚碳酸酯的方法
CN103351282A (zh) * 2013-07-09 2013-10-16 湖南利洁生物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4-氯-3,5-二甲基苯酚的制备方法
CN103351283A (zh) * 2013-06-17 2013-10-16 江苏焕鑫高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对氯间二甲酚的制备方法
CN103664628A (zh) * 2013-12-12 2014-03-26 武汉工程大学 脂肪族氯代物间接光气法制备有机碳酸酯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01544A (en) * 1986-08-04 1987-10-20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Method for mak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phosgene and dihydric phenol
CN1660868A (zh) * 2004-12-22 2005-08-31 东南大学 采用固体光气氯代制备三氯蔗糖-6-酯的方法
CN1927842A (zh) * 2006-06-15 2007-03-14 渤海大学 氯代1,3-二甲基-2-氯咪唑啉的合成工艺
CN101085722A (zh) * 2007-01-10 2007-12-12 胡汉忠 对氯代烷基苯酚的工业化制备方法
CN102206158A (zh) * 2010-03-30 2011-10-05 拜尔材料科学股份公司 制备碳酸二芳基酯和聚碳酸酯的方法
CN103351283A (zh) * 2013-06-17 2013-10-16 江苏焕鑫高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对氯间二甲酚的制备方法
CN103351282A (zh) * 2013-07-09 2013-10-16 湖南利洁生物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4-氯-3,5-二甲基苯酚的制备方法
CN103664628A (zh) * 2013-12-12 2014-03-26 武汉工程大学 脂肪族氯代物间接光气法制备有机碳酸酯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17922A (zh) 2020-08-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252969B2 (ja) 2,5−フランジカルボン酸の製造方法
CN111910209A (zh) 一种3-芳硒基喹啉酮化合物的电化学合成方法
CN111517922B (zh) 一种制备4-氯-3,5-二甲基苯酚的方法
CN110803987A (zh) 一种r-(+)-2-(4-羟基苯氧基)丙酸的制备方法
JP4177252B2 (ja) 無水マレイン酸の水素化によるテトラヒドロフランの選択的製法
CN101130499B (zh) 一种合成硝基芳胺类化合物的方法
CN116283596A (zh) 通过空气氧化制备3-甲基-2-硝基苯甲酸的方法
CN107880004B (zh) 一种5-苯氧基苯酞的制备方法
CN109574814B (zh) 一种甲苯液相催化氧化制备苯甲醛和苯甲醇的方法
CN110066244B (zh) 一种利用饱和醛合成手性四氢喹啉的方法
CN113480404A (zh) 一种环丙基溴合成的新方法
JP5188475B2 (ja) 2−(3−ニトロベンジリデン)アセト酢酸イソプロピルの製造方法
JP4309628B2 (ja) ピロールおよびピリジンの製造方法
CN113493384B (zh) 一种盐酸布替萘芬的制备方法
CN112694432B (zh) 一种阿比朵尔关键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CN115784908B (zh) 一种间二烷胺基苯酚的合成方法
CN112521315B (zh) 一种利多卡因降解杂质的制备方法
WO2008072773A1 (ja) (1r,2r)-2-アミノ-1-シクロペンタノールの製造方法
CN117567452A (zh) 一种砜吡草唑的制备方法
JP2016169170A (ja) エゼチミブの製造方法
JP3500794B2 (ja) 2−シアノビフェニル類の製造方法
WO2023080193A1 (ja) インドール化合物の製造方法
JP2017002008A (ja) (3r,4s)‐1‐(4‐フルオロフェニル)‐[3(s)‐ヒドロキシ‐3‐(4‐フルオロフェニル)プロピル]‐[4‐(フェニルメトキシ)フェニル]‐2‐アゼチジノンの製造方法
CN113493388A (zh) 一种盐酸布替萘芬的合成方法
CN115057768A (zh) 一种3,5-二氯-4-甲氧基苯甲酸的合成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