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16434B - 轮胎 - Google Patents

轮胎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16434B
CN111516434B CN202010070318.2A CN202010070318A CN111516434B CN 111516434 B CN111516434 B CN 111516434B CN 202010070318 A CN202010070318 A CN 202010070318A CN 111516434 B CN111516434 B CN 11151643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rown
sipe
tire
groove
land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7031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16434A (zh
Inventor
堀口俊树
兼松义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5164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164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164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164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04Tread patterns in which the raised area of the pattern consists only of continuous circumferential ribs, e.g. zig-za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0304Asymmetric patter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0306Patterns comprising block rows or discontinuous rib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0311Patterns comprising tread lugs arranged parallel or oblique to the axis of rot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2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2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 B60C11/1204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with special shape of the sip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2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 B60C11/1236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with special arrangements in the tread patter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2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 B60C11/1272Width of the sip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3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groove cross-section, e.g. for buttressing or preventing stone-trapp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2011/0337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particular design features of the patter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2011/0337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particular design features of the pattern
    • B60C2011/0339Grooves
    • B60C2011/0341Circumferential groov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2011/0337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particular design features of the pattern
    • B60C2011/0339Grooves
    • B60C2011/0358Lateral grooves, i.e. having an angle of 45 to 90 degees to the equatorial plane
    • B60C2011/0365Lateral grooves, i.e. having an angle of 45 to 90 degees to the equatorial plane characterised by width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2011/0337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particular design features of the pattern
    • B60C2011/0339Grooves
    • B60C2011/0358Lateral grooves, i.e. having an angle of 45 to 90 degees to the equatorial plane
    • B60C2011/0367Lateral grooves, i.e. having an angle of 45 to 90 degees to the equatorial plane characterised by depth
    • B60C2011/0369Lateral grooves, i.e. having an angle of 45 to 90 degees to the equatorial plane characterised by depth with varying depth of the groov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2011/0337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particular design features of the pattern
    • B60C2011/0339Grooves
    • B60C2011/0381Blind or isolated grooves
    • B60C2011/0383Blind or isolated grooves at the centre of the trea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2011/0337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particular design features of the pattern
    • B60C2011/0386Continuous ribs
    • B60C2011/0388Continuous ribs provided at the equatorial plan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80Technologies aiming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ses emissions common to all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 Y02T10/86Optimisation of rolling resistance, e.g. weight redu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轮胎,抑制偏磨损的发生并且提高操纵稳定性和湿路性能。该轮胎(1)具有胎面部(2),胎面部(2)包括设置于轮胎赤道C上的胎冠陆地部(10)。在胎冠陆地部(10)上设置有:在轮胎赤道C的一侧沿轮胎周向延伸的第1胎冠边缘(7);在轮胎赤道C的另一侧沿轮胎周向延伸的第2胎冠边缘(8);从第1胎冠边缘(7)越过轮胎赤道C延伸并且在胎冠陆地部(10)内中断的多个胎冠横槽(20);以及包括从胎冠横槽(20)朝向第2胎冠边缘(8)延伸的第1刀槽部(23)的胎冠刀槽(22)。第1刀槽部(23)与胎冠横槽(20)以钝角相交。

Description

轮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等使用的车辆用轮胎。
背景技术
下述专利文献1记载了在第1陆地部上设置第1倾斜槽和第1刀槽的充气轮胎。所述第1刀槽包括相对于轮胎周向延伸的角度不同,并且从所述第1刀槽的一端分别顺序连接了的从第1刀槽部分至第n刀槽部分。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632145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在车辆用轮胎中,在高层次上提高在湿路路面上的排水性、牵引以及制动性能(以下,将这些汇总并仅称为“湿路性能”)和在干燥路面上的操纵稳定性(以下,仅称为“操纵稳定性”)是重要的课题。然而,例如,行驶时,平时容易作用大接地压的胎冠陆地部上,存在以横槽和刀槽的连通部为起点容易发生偏磨损的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以上问题提出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轮胎,能够抑制偏磨损的发生并且使操作稳定性和湿路性能提高。
【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胎面部的轮胎,所述胎面部上形成被主槽划分出的陆地部,所述陆地部包括设置在轮胎赤道上的胎冠陆地部,所述胎冠陆地部包括第1胎冠边缘、第2胎冠边缘、多个胎冠横槽和胎冠刀槽,所述第1胎冠边缘在轮胎赤道的一侧沿轮胎周向延伸,所述第2胎冠边缘在轮胎赤道的另一侧沿轮胎周向延伸,所述多个胎冠横槽从所述第1胎冠边缘越过轮胎赤道而延伸并且在所述胎冠陆地部内中断,所述胎冠刀槽包含从所述胎冠横槽朝向所述第2胎冠边缘延伸的第1刀槽部,所述第1刀槽部与所述胎冠横槽以钝角相交。
在本发明的其他方式中,优选地,所述胎面部具有指定了的向车辆的安装方向的非对称花纹,所述轮胎安装在车辆上时,所述安装方向为,所述第1胎冠边缘位于车辆外侧,并且所述第2胎冠边缘位于车辆内侧。
在本发明的其他方式中,所述胎冠刀槽能够进一步包括相对于所述第1刀槽部弯折的第2刀槽部。
在本发明的其他方式中,优选地,所述第2刀槽部与所述第1刀槽部以钝角相交。
在本发明的其他方式中,优选地,所述胎冠横槽与所述第1刀槽部相交的角度α和所述第1刀槽部与所述第2刀槽部相交的角度β的差的绝对值|α-β|为30度以下。
在本发明的其他方式中,优选地,所述第1刀槽部与所述胎冠横槽以大于90且145度以下的角度相交。
在本发明的其他方式中,优选地,所述胎冠横槽的长度为所述胎冠陆地部的轮胎轴向的宽度的51%~70%。
在本发明的其他方式中,优选地,所述陆地部包括经由第1胎冠主槽而邻接所述胎冠陆地部的第1胎冠边缘侧的第1中间陆地部,在所述第1中间陆地部上设置第1中间刀槽和第2中间刀槽,所述第1中间刀槽从所述第1胎冠主槽延伸且在所述第1中间陆地部上断,所述第2中间刀槽从所述第1胎冠主槽延伸且轮胎轴向的长度比所述第1中间刀槽小。
在本发明的其他方式中,优选地,所述第1中间刀槽和所述第2中间刀槽相对于轮胎轴向向相同方向倾斜。
在本发明的其他方式中,优选地,所述第1中间陆地部由所述第1胎冠主槽、以及比所述第1胎冠主槽更靠近轮胎轴向外侧的第1胎肩主槽划分,在所述第1中间陆地部上形成多个第1中间横槽,所述第1中间横槽从所述第1胎肩主槽延伸而在所述第1中间陆地部内中断。
在本发明的其他方式中,所述第1中间横槽能够具有比所述胎冠横槽大的槽宽。
在本发明的其他方式中,优选地,所述陆地部包括第2中间陆地部,所述第2中间陆地部经由第2胎冠主槽而邻接所述胎冠陆地部的第2胎冠边缘侧,所述第2中间陆地部上设置有完全横穿所述第2中间陆地部的多个第3中间刀槽、以及从所述第2胎冠主槽沿轮胎轴向外侧延伸并且在所述第2中间陆地部内中断的多个第2中间横槽。
在本发明的其他方式中,优选地,所述第3中间刀槽与所述第2中间横槽相对于轮胎轴向向相同方向倾斜。
在本发明的其他方式中,优选地,所述第2中间横槽具有比所述胎冠横槽大的槽宽。
在本发明的其他方式中,优选地,所述主槽槽宽为3.0mm以上,所述胎面部设置共计4条所述主槽,所述陆地部在所述胎面部上被划分为5个。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的轮胎由于在胎冠陆地部上设置胎冠横槽和胎冠刀槽,能够提高操纵稳定性和湿路性能。
此外,所述胎冠刀槽的第1刀槽部与所述胎冠横槽以钝角相交。因此,抑制所述胎冠横槽与所述胎冠刀槽的连通部处的局部的刚性下降,进而抑制在所述胎冠陆地部上以所述连通部为起点的偏磨损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轮胎的胎面部的展开图。
图2为图1的Ⅱ-Ⅱ线剖面图。
图3为胎冠陆地部的部分放大图。
图4为图3的Ⅳ-Ⅳ线剖面图。
图5为第1中间陆地部的部分放大图。
图6为第2中间陆地部的部分放大图。
图7为图6的Ⅶ-Ⅶ线剖面图。
图8为图6的Ⅷ-Ⅷ线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的一个方式。
图1为示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轮胎1的胎面部2的展开图,图2为其Ⅱ-Ⅱ线剖面图。如图1和图2所示,作为优选方式,本实施方式的轮胎1作为客车用的充气轮胎构成。作为更优选的方式,胎面部2具有关于轮胎赤道C左右非对称的图案。
胎面部2上形成由多个主槽3~6划分出的陆地部10~14。主槽3~6指的是沿轮胎周向连续延伸,例如,充分地有助于排水性能的槽。
主槽3~6例如设置成:槽宽为5.0mm以上,优选为6.0mm以上,更优选为8.0mm以上。主槽3~6的槽宽可以相同,也可以彼此不同。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图1中,右侧3条主槽的槽宽为约13.0mm以上,左侧的1条主槽比它们小,例如,约10.0mm。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胎面部2上通过设置主槽3~6(共计4条)而形成5个陆地部10~14。
在此,在本说明书以及专利申请的范围中,在没有特别提及的情况下,轮胎1的各部分的尺寸等是在轮胎1被轮辋组装于标准辋并且填充标准内压且没有负载的状态即“标准状态”下测定的值。
所述“标准轮辋”是在包含轮胎1所依据的规格的规格体系中该规格对每个轮胎规定的轮辋,例如如果是JATMA则为“标准轮辋”,如果是TRA则为“设计轮辋(Design Rim)”,如果是ETRTO则为“测量轮辋(Measuring Rim)”。
所述“标准内压”是在包含轮胎1所依据的规格的规格体系中各规格对每个轮胎规定的空气压,如果是JATMA则为“最大空气压”,如果是TRA则为表“在各种冷充气压下的轮胎载荷限制(TIRE LOAD LIMITS AT VARIOUS COLD INFLATION PRESSURES)”中记载的最大值,如果是ETRTO则为“充气压力(INFLATION PRESSURE)”。
[胎冠陆地部]
作为陆地部,包括胎冠陆地部10。胎冠陆地部10设置在轮胎赤道C上,不管是直线行驶时还是转弯行驶时都是大负荷作用的部分。
胎冠陆地部10具有接地面。该接地面由在轮胎赤道C的一侧沿轮胎周向延伸的第1胎冠边缘7和在轮胎赤道C的另一侧沿轮胎周向延伸的第2胎冠边缘8划定。在本实施方式中,轮胎赤道C位于第1胎冠边缘7和第2胎冠边缘8之间的轮胎轴向中央。
第1胎冠边缘7由第1胎冠主槽3、第2胎冠边缘8由第2胎冠主槽4分别划定。另外,第1胎冠边缘7和第2胎冠边缘8不表示尖锐地有棱角,应作为仅是特定胎冠陆地部10的接地面的“边缘”来理解。
第1胎冠边缘7例如沿轮胎周向以直线状延伸。第2胎冠边缘8包括例如沿轮胎周向呈直线状延伸的部分8A和朝向胎冠陆地部10的宽度方向的中心凹陷的凹部分8B。凹部分8B在胎面部的俯视中例如呈横向的V字状。其中,第1胎冠边缘7和第2胎冠边缘8不限于该方式。
在胎冠陆地部10上设置多个胎冠横槽20和多个胎冠刀槽22。
图3示出图1的胎冠陆地部10的部分放大图。如图3所示,各胎冠横槽20从第1胎冠边缘7穿过轮胎赤道C而延伸,并且在胎冠陆地部10内中断。即各胎冠横槽20没有完全横穿胎冠陆地部10且在胎冠陆地部10上具有第1端20a。因此,胎冠横槽20抑制胎冠陆地部10的刚性下降,进而有助于轮胎1的操纵稳定性的提高。另一方面,由于胎冠横槽20横穿大接地压作用的胎冠陆地部10的轮胎赤道C,所以能够利用该部分提供出色的排水性能。
各胎冠刀槽22包括从各自的胎冠横槽20向第2胎冠边缘8延伸的第1刀槽部23。即胎冠刀槽22的一端连接在胎冠横槽20上。在本说明书中,包括胎冠刀槽22的“刀槽”表示宽度小于1.5mm的细切口,优选为1.0mm以下。作为更优选的刀槽的方式,设置成接地时,相对的刀槽壁面的至少一部分相互接触,提高该陆地部的外观刚性那样的切口宽度。另外,“槽”是比刀槽宽度大的切口,其槽宽为1.5mm以上。
胎冠刀槽22抑制胎冠陆地部10的刚性下降并且通过露出其在接地面上的边缘发挥刮擦路面的边缘效应,以及通过所述边缘扫除路面上的水膜即所谓的擦拭效应。此外,虽然很少,胎冠刀槽22当刀槽壁们相互打开时,可以期待将胎冠横槽20内的排水送向第2胎冠边缘8侧的排水作用。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胎冠陆地部10能够提高轮胎1的操纵稳定性和湿路性能,特别是湿路制动性能。
在本实施方式中,胎冠刀槽22的第1刀槽部23与胎冠横槽20以钝角(即,比90度大且比180度小的角度α)相交。该角度α作为胎冠横槽20的槽中心线与第1刀槽部23的中心线的相交角度而得到。
各种实验结果,了解到在行驶中平时大接地压容易作用的胎冠陆地部10中,连接胎冠横槽20和胎冠刀槽22的连通部16成为磨损的要害,以该连通部16为起点容易发生偏磨损。这种偏磨损通过进一步的行驶发展胎冠磨损而引起操纵稳定性的下降。
另一方面,了解到在连通部16上,使胎冠横槽22与胎冠刀槽22(第1刀槽部23)以钝角相交而抑制连通部16处的局部的刚性下降,进而能非常小地抑制以连通部16为起点的偏磨损。因此,本实施方式的轮胎1能够抑制在胎冠陆地部10上胎冠横槽20和胎冠刀槽22的连通部16上的偏磨损并且提高操纵稳定性和湿路性能。
第1刀槽部23与胎冠横槽20相交的角度α比90度大,优选为100度以上,更优选为110度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20度以上,优选为145度以下。由此,更加有效地抑制胎冠横槽20和胎冠刀槽22的连通部16上的偏磨损。
在优选方式中,指定了向车辆的安装方向,使得胎面部2在轮胎车辆安装时,第1胎冠边缘7位于车辆外侧,并且第2胎冠边缘8位于车辆内侧。安装方向表示在轮胎1的胎侧部(图示省略)上。在该方式中,由于胎冠横槽20位于胎冠陆地部10的车辆外侧,促进了向车辆外侧的排水。此外,由于胎冠刀槽22位于胎冠陆地部10的车辆内侧,胎冠陆地部10的车辆内侧的刚性能被相对高地维持。了解到这样的轮胎1,当在胎面部2的车辆内侧上以大接地压作用的负外倾角安装在车辆上时,发挥出色地操纵稳定性。
胎冠刀槽22例如连接到胎冠横槽20的第1端20a侧。在优选方式中,胎冠刀槽22在比轮胎赤道C更靠近第2胎冠边缘8侧连接胎冠横槽20。因此,胎冠横槽20和胎冠刀槽22的连通部16比轮胎赤道C更偏离第2胎冠边缘8侧。这样有助于缓和对连通部16作用的接地压,进一步抑制在其中的偏磨损的发生。
各胎冠横槽20没有特别地限定,例如,优选地,相对于轮胎轴向倾斜。为将操纵稳定性的劣化抑制至最小限度并且提高排水性能,优选地,胎冠横槽20相对于轮胎轴向,例如以10~50度的角度,更优选为20~40度的角度倾斜。
各胎冠横槽20,虽没有特别地限定,例如优选地以直线状或圆弧状延伸。通过这样的方式提高胎冠横槽20的排水性。为进一步提高排水性能,优选当胎冠横槽20为圆弧状弯曲时,其圆弧的曲率半径为100mm以上。
由于各胎冠横槽20设置在接地压高的胎冠陆地部10上,对排水性能和操纵稳定性产生影响。因此,为进一步提高操纵稳定性和湿路性能,胎冠横槽20的槽宽优选为2.0mm以上,更优选为2.5m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3.0mm以上,此外,优选为10.0mm以下,更优选为8.0m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6.0mm以下。在此,胎冠横槽20的槽宽定义为将胎冠横槽20的接地面的开口面积除以槽中心线的长度所得到的平均槽宽,上述开口面积不包括设置在槽的长度方向的端部所谓的钻石切割等的倒角部分。
胎冠横槽20的轮胎轴向的长度L1虽没有特别地限定,例如优选为胎冠陆地部10的轮胎轴向的宽度W1的51%以上,更优选为55%以上,此外,优选为70%以下,更优选为65%以下的范围。由此,胎冠横槽20能够不损害胎冠陆地部10的刚性,提供充分地排水性能。
图4示出图3的Ⅳ-Ⅳ线剖面。如图4所示,胎冠横槽20的槽深D1虽没有特别地限定,例如,优选为,在最深的位置,第1胎冠主槽3的最大槽深D的50%~90%的范围。因此,能够抑制胎冠陆地部10的刚性下降且得到充分地排水性能。另外,胎冠横槽20的槽深D1也可以是固定的,优选地,如本实施方式,为了更小地抑制胎冠陆地部10的刚性下降,优选地,在第1胎冠主槽3侧很浅地构成。
另外,第1胎冠主槽3的最大槽深D也没有特别地限定,例如,6.0mm以上,优选为7.0m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8.0mm以上。其它主槽4~6例如也以同样的深度构成。
如图3所示,在胎冠刀槽22中,第1刀槽部23也可以相对于轮胎轴向倾斜。由此,第1刀槽部23也能发挥在轮胎轴向上的边缘效果。
在优选的方式中,优选地,第1刀槽部23与胎冠横槽20向相同方向倾斜。由此,进一步提高在胎冠陆地部10的排水性。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刀槽部23以及胎冠横槽20都向右上倾斜。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刀槽部23以直线状延伸。在其他方式中,第1刀槽部23,例如也可以为圆弧状弯曲。在这种情况下,增加胎冠刀槽22的边缘长度,进一步提高边缘效果。
在优选方式中,胎冠刀槽22可以进一步包括第2刀槽部24。第2刀槽部24设置在第1刀槽部23的第2胎冠边缘8侧。此外,第2刀槽部24,例如相对于第1刀槽部23弯折。通过设置第2刀槽部24,胎冠刀槽22能够在多方向上发挥边缘效果和擦拭效果,能够进一步提高轮胎1的湿路性能。
优选地,第2刀槽部24,相对于轮胎轴向,与胎冠横槽20向相同方向倾斜。在该方式中,胎冠横槽20、胎冠刀槽22的第1刀槽部23以及胎冠刀槽22的第2刀槽部24全都相对于轮胎轴向向相同方向倾斜,因此进一步提高排水性能。
优选地,第2刀槽部24,例如与第1刀槽部23以钝角(即,比90度大且比180小的角度β)相交。因此,能够抑制在第1刀槽部23和第2刀槽部24的连通部18上局部地形成低刚性部分,抑制连通部18上的偏磨损的发生。
在优选方式中,第1刀槽部23与第2刀槽部24相交的角度β比第1刀槽部23与胎冠横槽20相交的角度α大(α<β)。由此,发现上述作用更有效。作为一例,所述角度β也可以是120~160度。
在其他的优选方式中,所述角度α与β的绝对值|α-β|被限制在规定范围内。由此,使刚性容易变小的2个连通部16和连通部18的刚性差变小,能够有效地抑制集中在任一连通部16或18上的磨损。优选地,上述角度之差的绝对值|α-β|例如为30度以下,更优选为20度以下。该角度差的特定应理解为包含α<β、α>β以及α=β的3个方式。
如图4所示,在优选方式中,胎冠刀槽22的第1刀槽部23的深度D2构成为在连通部16上比胎冠横槽20的槽深D1小。在该方式中,能够更有效地抑制胎冠横槽20和胎冠刀槽22的连通部16的局部的刚性下降,进而抑制以连通部16为起点的偏磨损的发生。此外,通过使第1刀槽部23较浅地构成,轮胎1的驱动、制动时,限制连通部16上的胎冠刀槽22的打开,能够提高操纵稳定性。
在优选方式中,在胎冠刀槽22上,第2刀槽部24的深度D3比第1刀槽部23的深度D2大。该第2刀槽部24在从接地面离开时,与第1刀槽部23相比容易打开。因此,第2刀槽部24能够发挥向第2胎冠主槽4侧的排水效果,提高轮胎1的湿路性能。另外,优选地,第1刀槽部23的深度D2为第2刀槽部24的深度D3的20~80%左右。
如图3所示,胎冠刀槽22,例如也可以连接第2胎冠边缘8。在优选方式中,第2刀槽部连接第2胎冠边缘8。在特别优选方式中,第2刀槽部连接向第2胎冠边缘8的凹部8B。在这种方式中,通过胎冠刀槽22进一步提高排水性能。
在胎冠刀槽22的其他方式中,第2刀槽部24的第2胎冠边缘8侧也可以连接第3刀槽部。在这种情况下,优选地,第3刀槽部设置为与第2刀槽部24以钝角相交。
在本实施方式的胎冠陆地部10上,作为槽,仅设置胎冠横槽20。因此,优选地,在第1胎冠边缘7上,除胎冠横槽20以外,槽和刀槽不连通。由此,抑制胎冠陆地部10的刚性下降,提高在干燥路面上的操纵稳定性。此外,优选地,在本实施方式的胎冠陆地部10的第2胎冠边缘8上,除胎冠刀槽22以外,槽和刀槽不连通。
[第1中间陆地部]
回到图1,胎面部2作为陆地部也可以进一步包括第1中间陆地部11。第1中间陆地部11经由第1胎冠主槽3邻接在胎冠陆地部10的第1胎冠边缘7侧上。此外,第1中间陆地部11被划分在第1胎冠主槽3和比第1胎冠主槽3更靠近轮胎轴向外侧的第1胎肩主槽5之间。
在第1中间陆地部11上,例如,设置第1中间刀槽31和第2中间刀槽32。
图5为第1中间陆地部11的主要部分放大图。如图5所示,第1中间刀槽31和第2中间刀槽32都是从第1胎冠主槽3延伸,并且在第1中间陆地部11上中断的半开放式刀槽。此外,第2中间刀槽32的轮胎轴向的长度L3构成为比第1中间刀槽31的轮胎轴向的长度L2小。该第1和第2中间刀槽31、32在第1中间陆地部11上抑制第1中间陆地部11的刚性下降并且发挥边缘效果而提高轮胎1的湿路性能。
优选地,第1中间刀槽31和第2中间刀槽32交替设置在轮胎周向上。此外,优选地,第1中间刀槽31以及第2中间刀槽32都以直线状延伸。
为了抑制第1中间陆地部11的刚性下降且发挥出色的边缘效果,第1中间刀槽31的轮胎轴向的长度L2为,例如,第1中间陆地部11的轮胎轴向的宽度W2的30%~70%,优选为40%~60%,在本实施方式中为50%。同样地,第2中间刀槽32的轮胎轴向的长度L3为,例如,第1中间刀槽31的轮胎轴向的长度L2的30%~70%,优选为40%~60%。
在优选方式中,第1中间刀槽31和第2中间刀槽31也可以以胎冠横槽20的1个间距的45~55%的间距P1交替设置在轮胎周向上。通过在第1中间陆地部11的第1胎冠主槽3侧上密集设置半开放式刀槽,能够维持第1中间陆地部11的横刚性并且提供出色的边缘效果和行驶时的静音性。在此,胎冠横槽20的1个间距为胎冠横槽20的轮胎周向的设置间隔。当以可变间距配置胎冠横槽20时,为了方便,设置成在第1胎冠边缘7的位置上的轮胎周长除胎冠横槽20的合计数量的值(平均间隔)。上述定义也适用于后述的其他横槽和刀槽的间距。
第1中间刀槽31和第2中间刀槽32也可以相对于轮胎轴向倾斜。在优选方式中,该第1中间刀槽31和第2中间刀槽32向相同方向倾斜。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中间刀槽31和第2中间刀槽32相对于轮胎轴向,与胎冠横槽20向相同方向倾斜。在特别优选的方式中,第1中间刀槽31和第2中间刀槽32相互平行设置。这样的刀槽布局有益于防止在第1中间陆地部11上产生磨损的要害。
在优选的方式中,在第1中间陆地部11上形成多个第1中间横槽40。各第1中间横槽40从第1胎肩主槽5延伸,并且在第1中间陆地部11内中断。即,各第1中间横槽40没有完全横穿第1中间陆地部11,在第1中间陆地部11上具有第1端40a。第1中间横槽40,例如,为发挥良好的排水性能,以直线状延伸。第1中间横槽40抑制第1中间陆地部11的刚性下降,进而提高轮胎1的操纵稳定性。一方面,第1中间横槽40的另一端由于连通在第1胎肩主槽5上而提供出色的排水性能,进而能够提高轮胎1的湿路性能。
第1中间横槽40的轮胎轴向的长度L4为,没有特别地限定,优选地,例如为第1中间陆地部11的轮胎轴向的宽度W2的30%以上,更优选为40以上,此外,优选地,优选为70%以下,更优选为60%以下的范围。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中间横槽40的长度L4为第1中间陆地部11的宽度W2的50%。这样的第1中间横槽40能够不损害第1中间陆地部11的刚性,提供充分地排水性能。
在优选的方式中,第1中间横槽40以胎冠横槽的1个间距的95%~105%的间距P2设置在轮胎周向上。由此,在第1中间陆地部上获得充分地排水性能。
第1中间横槽40设置为与第1中间刀槽31和第2中间刀槽32不相交。因此,由于第1中间陆地部11没有局部刚性容易变低的横槽和刀槽的连通部,所以抑制偏磨损的发生。
在优选的方式中,第1中间横槽40和第1中间刀槽31向相同方向倾斜。在特别的优选方式中,第1中间横槽40的对于轮胎轴向的角度相对于第1中间刀槽31的对于轮胎轴向的角度在10度以内倾斜。这样防止在第1中间陆地部上产生磨损的要害。
第1中间横槽40的槽宽优选为2.5mm以上,更优选为3.0m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3.0mm以上,此外,优选为10.0mm以下,更优选为8.0m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6.0mm以下。在优选的方式中,第1中间横槽40具有比胎冠横槽20大的槽宽。在此,第1中间横槽40的槽宽定义为第1中间横槽40的接地面的开口面积除槽中心线的长度所得到的平均的槽宽,上述开口面积不包括设置在槽的长度方向的端部所谓的倒角部、钻石切割等。
第1中间横槽40的槽深为,没有特别地限定,优选地,例如在最深位置,第1胎冠主槽3的最大的槽深D(图2所示)的50%~90%的范围。由此,抑制第1中间陆地部11的刚性下降并且得到充分地排水性能。
第1中间横槽40的槽深也可以是固定的,优选地,为了将第1中间陆地部11的刚性下降抑制得更小,优选在第1胎肩主槽5侧上具有很浅地构成的浅底部42。此外,关于第1中间横槽40和第1胎肩主槽5之间形成的锐角部分优选为形成朝向其前端侧向轮胎半径方向内侧倾斜的倒角部44(所谓的钻石切割)。
在本实施方式的第1中间陆地部11的轮胎轴向外侧的边缘上,作为槽,仅设置第1中间横槽40。因此,优选地,在第1中间陆地部11的轮胎轴向外侧的边缘上,除第1中间横槽40以外,槽和刀槽不连通。由此,抑制第1中间陆地部11的刚性下降,提高在干燥路面上的操纵稳定性。同样地,优选在第1中间陆地部11的轮胎轴向内侧的边缘上,除第1中间刀槽31和第2中间刀槽32以外,槽和刀槽不连通。
[第2中间陆地部]
返回到图1,胎面部2作为陆地部也可以进一步包括第2中间陆地部12。第2中间陆地部12经由第2胎冠主槽4邻接在胎冠陆地部10的第2胎冠边缘8侧上。此外,第2中间陆地部12被划分在第2胎冠主槽4和位于第2胎冠主槽4的轮胎轴向外侧的第2胎肩主槽6之间。
如图6所示,在第2中间陆地部12上例如设置多个第2中间横槽50和多个第3中间刀槽33。在优选的方式中,第2中间横槽50和第3中间刀槽33也可以交替设置在轮胎周向上。
各第2中间横槽50从第2胎冠主槽4沿轮胎轴向外侧延伸,并且具有在第2中间陆地部12内中断的第1端50a。第2中间横槽50能够通过第2胎冠主槽4排出第2中间陆地部12下面存在的水,提供出色的排水性能。此外,第2中间横槽50由于没有完全横穿第2中间陆地部12,而抑制其刚性的下降,提高轮胎1的操纵稳定性。在该观点下,第2中间横槽50的轮胎轴向的长度L5优选为第2中间陆地部12的轮胎轴向的宽度W3的优选40%~60%,在本实施方式中为50%。
图7示出图6的Ⅶ-Ⅶ线剖面图。如图7所示,第2中间横槽50具有槽底面50B。该槽底面50B构成为第2中间横槽50的槽深D4从第2胎冠主槽4至第2中间横槽50的第1端50a逐渐减小。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中间横槽50的槽深D4在第1端50a处为0。此外,槽底面50B构成为第2中间横槽50的槽深度从第2胎冠主槽4至第1端50a连续的逐渐减小。这样的第2中间横槽50能够更有效地抑制第2中间陆地部12的刚性下降并且发挥排水性能。
如图6所示,在优选的方式中,在第2中间横槽50的槽底面50B上形成从槽底面50B沿轮胎半径方向内侧延伸的槽底刀槽60。这样的槽底刀槽60抑制第2中间陆地部12的刚性下降并且第2中间陆地部12的从路面脱出时等容易打开第2中间横槽50,能够进一步提高排水性能。
槽底刀槽60例如具有与第2中间横槽50实际相同的长度。此外,槽底刀槽60例如形成于第2中间横槽50的槽宽方向的中央位置,但也可以设置为靠近任一侧。
如图7所示,从槽底刀槽60的槽底面50B至刀槽底面60B的刀槽深度D5与第2中间横槽50的槽深D4相对比,从第2胎冠主槽4朝向轮胎轴向外侧逐渐增加。在本实施方式中,槽底刀槽60从第2胎冠主槽4至其端60a是刀槽深度连续逐渐增加。由于将这样的槽底刀槽60与第2中间横槽50进行组合,而进一步提高第2中间横槽50的排水性。
如图6所示,各第3中间刀槽33完全地横穿第2中间陆地部12而延伸。通过第3中间刀槽33在第2中间陆地部12的整个宽度上得到边缘效果,提高湿路性能。
图8示出图6的Ⅷ-Ⅷ线剖面图。如图8所示,各第3中间刀槽33包括连接了第2胎冠主槽4侧的内侧部分34和连通第2胎肩主槽6侧的外侧部分35。
关于刀槽深度,构成内侧部分34的比外侧部分35小。该内侧部分34例如优选为由第3中间刀槽33的轮胎轴向的长度的40%~60%的范围内构成。第3中间刀槽33的内侧部分34从轮胎周向看时与第2中间横槽50重叠。因此,通过很浅地构成第3中间刀槽33的内侧部分34,能够抑制第2中间陆地部12的轮胎轴向内侧部分的刚性下降,提高轮胎1的操纵稳定性。为进一步提高这种作用,第3中间刀槽33的内侧部分34的深度D6例如优选为第2中间横槽50的最大的槽深度D4的10~40%左右。
为提高第2中间陆地部12的轮胎轴向外侧的排水性,第3中间刀槽33的外侧部分35的刀槽深度D7例如优选为第2中间横槽50的最大槽深D4的60~105%左右。
如图6所示,在优选的方式中,第3中间刀槽33和第2中间横槽50相对于轮胎轴向向相同方向倾斜。在本实施方式中,第3中间刀槽33和第2中间横槽50进一步地与胎冠横槽20向相同方向倾斜。
第3中间刀槽33以及第2中间横槽50的相对于轮胎轴向的角度优选比对于第1中间横槽40的相对于轮胎轴向的角度大。由此,在第2中间陆地部12上获得出色的排水性能。特别优选地,第3中间刀槽33和第2中间横槽50的相对于轮胎轴向的角度优选大于第1中间横槽40的相对于轮胎轴向的角度并且它们的差为10度以下。由此,抑制第2中间陆地部12的横刚性的显著下降,进而得到高操纵稳定性。
在优选的方式中,第2中间横槽50具有比胎冠横槽大的槽宽。由此,在第2中间陆地部12上获得出色的排水性。在此,第2中间横槽50的槽宽定义为第2中间横槽50的接地面的其开口面积除其槽中心线的长度所得到的平均槽宽,上述开口面积不包括设置在槽的长度方向的端部所谓的钻石切割等的倒角部分。
第3中间刀槽33以胎冠横槽20的1个间距的95~105%的间距设置在轮胎周向上。同样地,和第2中间横槽50也以胎冠横槽20的1个间距的95~105%的间距设置在轮胎周向上。此外,第3中间刀槽33和第2中间横槽50以胎冠横槽20的1个间距的45~55%左右的间距交替设置在轮胎周向上。
如图1所示,胎面部2作为陆地部能够进一步包括第1胎肩陆地部13和第2胎肩陆地部14。
第1胎肩陆地部13被划分在第1胎肩主槽5和第1胎面端To之间。第2胎肩陆地部14被划分在第2胎肩主槽6和第2胎面端Ti之间。
第1胎面端To和第2胎面端Ti表示在将轮胎1置于标准载荷状态时的胎面部2的接地面上轮胎轴向的两侧最外侧的位置。
在此,所述“标准载荷状态”是将轮胎1以标准内压安装于标准辋上,并且在外倾角0度下负载标准载荷的状态。
所述“标准载荷”是在包含轮胎1所依据的规格的规格体系中各规格对每个轮胎规定的载荷,如果是JATMA则为“最大负荷能力”,如果是TRA则为表“在各种冷充气压下轮胎载荷限度(TIRE LOAD LIMITS AT VARIOUS COLD INFLATION PRESSURES)”中记载的最大值,如果是ETRTO则为“负载能力(LOAD CAPACITY)”。
在第1胎肩陆地部13上形成多个第1胎肩横槽70。各第1胎肩横槽70完全地横穿第1胎肩陆地部13而延伸。由此,第1胎肩陆地部13作为花纹块列构成。在第1胎肩陆地部13上例如也可以设置比主槽细的槽宽,优选为2.5mm以下的槽宽的纵细槽72。
在第2胎肩陆地部14上形成多个第2胎肩横槽80。第2胎肩横槽80连通第2胎面端Ti,其轮胎轴向的内端在第2胎肩陆地部14内终止。
在第2胎肩陆地部上进一步形成多个胎肩刀槽82。各胎肩刀槽82从各自的第2胎肩陆地部14的内端沿轮胎轴向内侧延伸,连接至第2胎肩主槽6。
以上虽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但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当然能以各种方式实施。此外,在本说明书中,应当理解为,在某个方式中说明了的部和它们的变形例,即使没有明示,也旨在适用(替换或附加)其他方式中示出的对应的部。此外,对于多个变形例,即使没有明示,也能够相互组合而实施。
【实施例】
为了确认本发明的效果,以图1示出的胎面图案为基准,以表1的规格为依据试制245/40R18的客车用子午线轮胎,评价了各种性能。比较例为第1胎冠横槽和胎冠刀槽的第1刀槽部彼此反方向倾斜,并且以锐角相交。
评价内容为,(1)评价在湿路路面上的全自动制动时的制动距离的湿路制动性能,(2)通过职业司机感官评价在干燥路面上的操控性能,以及(3)胎冠陆地部的偏磨损的发生状况。评价都以100作为比较例指数,表示数值越大表示越优秀。
【表1】
Figure BDA0002377133300000151
测试的结果,确认了实施例的轮胎与比较例相比,湿路制动性能以及操纵稳定性大致等同并且大幅度地提高了胎冠陆地部的耐偏摩损性能。
【标号说明】
1 轮胎
2 胎面部
3 第1胎冠主槽
4 第2胎冠主槽
7 第1胎冠边缘
8 第2胎冠边缘
10 胎冠陆地部
20 胎冠横槽
22 胎冠刀槽
23 第1刀槽部
24 第2刀槽部

Claims (14)

1.一种轮胎,其特征在于,
具有胎面部,
在所述胎面部上形成由主槽划分出的陆地部;以及
所述陆地部包括设置在轮胎赤道上的胎冠陆地部,
所述胎冠陆地部包括:
第1胎冠边缘,在轮胎赤道的一侧沿轮胎周向延伸;
第2胎冠边缘,在轮胎赤道的另一侧沿轮胎周向延伸;
多个胎冠横槽,从所述第1胎冠边缘穿过轮胎赤道而延伸,并且在所述胎冠陆地部内中断;以及
胎冠刀槽,包含从所述胎冠横槽向所述第2胎冠边缘延伸的第1刀槽部、和从所述第1刀槽部向所述第1胎冠边缘延伸的第2刀槽部,
所述胎面部具有指定了向车辆的安装方向的非对称图案,
在所述轮胎被安装于车辆上时,所述安装方向为,所述第1胎冠边缘位于车辆外侧,并且所述第2胎冠边缘位于车辆内侧,
从所述胎冠横槽延伸的第1刀槽部在所述胎冠横槽的槽中心线与所述第1刀槽部的中心线之间形成钝角,
所述胎冠横槽、所述第1刀槽部和所述第2刀槽部相对于所述轮胎轴向在相同方向上倾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刀槽部相对于所述第1刀槽部弯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刀槽部与所述第1刀槽部以钝角相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胎冠横槽与所述第1刀槽部相交的角度α和所述第1刀槽部与所述第2刀槽部相交的角度β之差的绝对值|α-β|为30度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刀槽部与所述胎冠横槽以大于90度且145度以下的角度相交。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胎冠横槽的长度为所述胎冠陆地部的轮胎轴向的宽度的51%~70%。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陆地部包括第1中间陆地部,所述第1中间陆地部经由第1胎冠主槽而邻接所述胎冠陆地部的第1胎冠边缘侧,
在所述第1中间陆地部上设置第1中间刀槽和第2中间刀槽,所述第1中间刀槽从所述第1胎冠主槽延伸且在所述第1中间陆地部中断,所述第2中间刀槽从所述第1胎冠主槽延伸且轮胎轴向的长度比所述第1中间刀槽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中间刀槽和所述第2中间刀槽相对于轮胎轴向向相同方向倾斜。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中间陆地部由所述第1胎冠主槽、以及比所述第1胎冠主槽更靠近轮胎轴向外侧的第1胎肩主槽所划分,
在所述第1中间陆地部上形成有多个第1中间横槽,所述第1中间横槽从所述第1胎肩主槽延伸而在所述第1中间陆地部内中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中间横槽具有比所述胎冠横槽大的槽宽。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陆地部包括第2中间陆地部,所述第2中间陆地部经由第2胎冠主槽而邻接所述胎冠陆地部的第2胎冠边缘侧,
在所述第2中间陆地部上设置有完全横穿所述第2中间陆地部的多个第3中间刀槽、以及从所述第2胎冠主槽沿轮胎轴向外侧延伸并且在所述第2中间陆地部内中断的多个第2中间横槽。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3中间刀槽与所述第2中间横槽相对于轮胎轴向向相同方向倾斜。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中间横槽具有比所述胎冠横槽大的槽宽。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槽槽宽为3.0mm以上,
在所述胎面部上设置共计4条所述主槽,
所述陆地部在所述胎面部上被划分为5个。
CN202010070318.2A 2019-02-05 2020-01-21 轮胎 Active CN11151643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19052A JP7225865B2 (ja) 2019-02-05 2019-02-05 タイヤ
JP2019-019052 2019-02-0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16434A CN111516434A (zh) 2020-08-11
CN111516434B true CN111516434B (zh) 2023-04-18

Family

ID=694004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70318.2A Active CN111516434B (zh) 2019-02-05 2020-01-21 轮胎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00247188A1 (zh)
EP (1) EP3693187B1 (zh)
JP (1) JP7225865B2 (zh)
CN (1) CN11151643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724548B2 (en) 2019-11-25 2023-08-15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Tire
JP2021088344A (ja) * 2019-11-25 2021-06-10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タイヤ
EP3842263B1 (en) 2019-12-27 2023-07-12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Tyre
CN112976950B (zh) * 2021-04-08 2024-05-14 山东玲珑轮胎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轮胎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32115A (ja) * 1992-07-20 1994-02-08 Bridgestone Corp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7554199A (zh) * 2016-06-30 2018-01-09 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CN108501625A (zh) * 2017-02-28 2018-09-07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轮胎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87746A (ja) 1983-10-17 1985-05-17 Hakubakumai Kk 即席麺ないしは焼そば用蒸し麺の製造方法
JPH05330313A (ja) * 1992-05-29 1993-12-14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3813709B2 (ja) * 1997-09-03 2006-08-23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重荷重用空気入りタイヤ
JP3851544B2 (ja) * 2001-11-08 2006-11-29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空気入りタイヤ及びその装着方法
US7484542B2 (en) * 2005-01-28 2009-02-03 The Goodyear Tire & Rubber Company Tire tread with sipes having tie bars
JP4697336B2 (ja) * 2009-02-20 2011-06-08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5629283B2 (ja) * 2012-03-15 2014-11-19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FR3012767B1 (fr) * 2013-11-05 2015-10-23 Michelin & Cie Bande de roulement comportant un bloc presentant une pluralite d'incisions
DE112015001947T5 (de) * 2014-04-22 2017-01-05 The Yokohama Rubber Co., Ltd. Luftreifen
JP6450140B2 (ja) * 2014-05-28 2019-01-09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6321458B2 (ja) * 2014-05-30 2018-05-09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5993407B2 (ja) * 2014-06-10 2016-09-14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6405284B2 (ja) * 2015-04-17 2018-10-17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6711169B2 (ja) * 2016-06-24 2020-06-17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タイヤ
JP6769181B2 (ja) * 2016-08-31 2020-10-14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タイヤ
JP6759929B2 (ja) * 2016-09-26 2020-09-23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6183652B (zh) * 2016-09-27 2018-01-12 安徽和鼎轮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舒适性轿车轮胎
JP6816507B2 (ja) * 2016-12-29 2021-01-20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タイヤ
JP6848510B2 (ja) * 2017-02-20 2021-03-24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重荷重用空気入りタイヤ
JP6897341B2 (ja) * 2017-06-06 2021-06-30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タイヤ
JP6762267B2 (ja) * 2017-06-07 2020-09-30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タイヤ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32115A (ja) * 1992-07-20 1994-02-08 Bridgestone Corp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7554199A (zh) * 2016-06-30 2018-01-09 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CN108501625A (zh) * 2017-02-28 2018-09-07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轮胎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科,傅洪芳.改进花纹设计提高轻型载重轮胎高速性能.轮胎工业.1996,(第03期),第131-134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16434A (zh) 2020-08-11
EP3693187A1 (en) 2020-08-12
JP7225865B2 (ja) 2023-02-21
JP2020125046A (ja) 2020-08-20
EP3693187B1 (en) 2021-07-07
US20200247188A1 (en) 2020-08-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39033B (zh) 充气轮胎
CN111516434B (zh) 轮胎
US9555669B2 (en) Pneumatic tire
CN109130709B (zh) 轮胎
JP6750358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6607041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EP1614549A1 (en) Pneumatic tire
KR101475670B1 (ko) 공기입 타이어
CN110406327B (zh) 轮胎
JP2017170939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8454325B (zh) 重载荷用充气轮胎
JP4268034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11137072B (zh) 轮胎
CN108215669B (zh) 轮胎
JP2022162962A (ja) タイヤ
US20180236818A1 (en) Tire
CN112238712A (zh) 轮胎
CN114746290A (zh) 充气轮胎
JP2020100289A (ja) タイヤ
EP3626483B1 (en) Tyre
EP4019282B1 (en) Tyre
CN112238711B (zh) 轮胎
JP7347008B2 (ja) タイヤ
CN110588250B (zh) 轮胎
EP2848433B1 (en) Pneumatic tir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