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14493B - 一种智能消防自动机器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消防自动机器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14493B
CN111514493B CN202010487190.XA CN202010487190A CN111514493B CN 111514493 B CN111514493 B CN 111514493B CN 202010487190 A CN202010487190 A CN 202010487190A CN 111514493 B CN111514493 B CN 11151449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re
dry powder
fixedly arranged
head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8719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14493A (zh
Inventor
李甲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xi Sihe Traffic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山西四和交通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山西四和交通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filed Critical 山西四和交通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Priority to CN20201048719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14493B/zh
Publication of CN1115144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144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144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144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CFIRE-FIGHTING
    • A62C27/00Fire-fighting land vehicl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Manipulator (AREA)
  • Fire-Extinguishing By Fire Departments, And Fire-Extinguishing Equipment And Control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消防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消防自动机器人,包括履带式底座,履带式底座上侧固定设置主体板,主体板上侧固定设置制氧罐体,制氧罐体内设有氧气产生组件;主体板上端面固定设置电动转台,电动转台上侧水平设有滑动轨,滑动块远离液压装置的一侧设有破障头,破障头通过减震组件与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同轴固定连接;主体板上固定设置三个相互连通的干粉罐体,喷水喷头固定连接有进水管,进水管上固定设置泵体;本发明可以进入火场,并根据火场情况进行灭火,对火场内的障碍物具有一定破除作用,避免人员直接接触火灾,具有较高的灭火效率,同时该装置具有救援作用,可以营救被困人员以及保证被困人员的人生安全。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消防自动机器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消防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消防自动机器人。
背景技术
火灾是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在各种灾害中,火灾是最经常、最普遍地威胁公众安全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灾害之一,因为现代社会中建筑物的建筑特点,火灾一旦产生往往会产生较大的危害,其造成的经济损失以及人员伤亡较大,因此预防火灾和处理火灾是现代人较为重视的方向;目前对于火灾一般是消防队员人工进行扑灭,根据火场情况分别用干粉等化学剂和水进行灭火操作,但是人工灭火的危险性较高,容易导致灭火人员的伤亡。
现在提出利用机器人进行灭火,在消防领域使用机器人的研究也在逐步进行,目前存在的机器人已经可以完成一定灭火操作,替代人们进入危险的火场,对火灾进行扑灭以及对人员进行营救;但是现有的机器人的功能仍然不够完善,火场的情况较为复杂,不同的位置可能需要不同的扑灭方式,同时火场中的障碍物较多,影响了机器人的移动和灭火操作;在进行人员营救时,火场中被困人员呼吸较为困难,现有机器人并未配备呼吸装置,不能避免被困人员窒息,同时障碍物也会影响人员营救行动。
我国专利申请号:CN106178348B;公开了一种回转式智能消防特种作业机器人,包括履带行走装置、轮式行走装置、电动转台、混联机构和灭火装置;所述的轮式行走装置数量为四,且轮式行走装置分别对称布置在履带行走装置左右两侧,电动转台位于履带行走装置上端中心位置处,且电动转台与履带行走装置固连,混联机构位于电动转台与灭火装置之间,且混联机构下端与电动转台相连接,混联机构上端与灭火装置相连接。
该方案具有以下缺点:
1、不能根据火场的复杂情况选择灭火方式,容易出现扑灭方法不对导致的意外。
2、缺少对于障碍的破除结构,无法清扫障碍物,导致灭火以及人员营救的行动较为困难。
3、缺少呼吸设备,在人员营救时,无法供人员呼吸,不能保证被救人员的人身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消防自动机器人。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智能消防自动机器人,包括履带式底座,所述履带式底座上侧固定设置主体板,所述主体板上侧固定设置制氧罐体,所述制氧罐体内设有氧气产生组件,所述制氧罐体上通过卡扣固定有若干呼吸面罩,若干所述呼吸面罩均通过波纹呼吸管与制氧罐体固定连接并连通;
所述主体板上端面固定设置电动转台,所述电动转台上侧水平设有滑动轨,所述滑动轨通过调节组件与电动转台连接,所述滑动轨上侧固定设置液压装置,所述滑动轨上滑动设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与液压装置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滑动块远离液压装置的一侧设有破障头,所述滑动块内固定设置驱动电机,所述破障头通过减震组件与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同轴固定连接,所述滑动轨远离破障头的一端固定设置配重;
所述主体板上固定设置三个相互连通的干粉罐体,三个所述干粉罐体内均加压充有干粉,所述滑动轨一侧固定设有干粉喷头,所述干粉喷头通过连接管与其中一个干粉罐体固定连接并连通,所述干粉喷头上固定设置第一电磁阀,所述滑动轨远离干粉喷头的一侧固定设有喷水喷头,所述喷水喷头固定连接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上固定设置泵体,所述泵体固定设置在主体板上,所述喷水喷头上固定设置第二电磁阀。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板上设有控制柱座,所述控制柱座上端固定设置电动云台,所述电动云台上端固定设置摄像头,所述电动云台侧壁上固定设置探照灯,所述探照灯与摄像头位置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氧气产生组件包括竖直设置在制氧罐体内的圆筒,所述圆筒上下两端分别与制氧罐体上下内壁密封固定连接,所述圆筒上匹配转动设有桶体,所述桶体内填充有过氧化钠制氧剂,所述制氧罐体上端固定设置电动执行器,所述电动执行器的输出端贯穿制氧罐体并与桶体同轴固定连接,所述桶体侧壁上均布有若干第一条形开口,若干所述第一条形开口内均密封固定设有金属筛网,所述圆筒的侧壁上均布有若干第二条形开口,若干所述第一条形开口与若干第二条形开口匹配,且若干第一条形开口与若干第二条形开口位置交错。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电动转台上端面的承接座,所述承接座上端面设有开槽,所述开槽内转动设置转动块,所述转动块与滑动轨底壁固定连接,所述承接座一侧设有固定架体,所述固定架体上侧倾斜设有两根液压伸缩杆,两根所述液压伸缩杆对称设置在滑动轨两侧,所述液压伸缩杆下端与固定架体转动连接,所述液压伸缩杆上端转动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与滑动轨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减震组件包括与驱动电机输出端同轴固定连接的筒型壳体,所述筒型壳体内滑动设有活塞件,所述筒型壳体内壁上均布有若干条形凸起,所述活塞件侧壁上设有若干与条形凸起匹配的滑槽,所述筒型壳体内填充过量的惰性气体,所述活塞件远离破障头的一侧设有阻尼减震器,所述阻尼减震器一端与活塞件固定连接,所述阻尼减震器另一端与筒型壳体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破障头的中轴贯穿筒型壳体并与活塞件同轴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其中一个所述干粉罐体上贯穿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上匹配设置有压力计,所述压力计一侧固定设置报警器。
进一步的,所述进水管一侧固定连接有支进水管,所述支进水管和进水管的连接位置固定连接有三通阀。
进一步的,所述进水管和连接管均采用软质耐火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履带式底座内固定设置有主体电源,所述主体电源为可充电式电源,且主体电源上固定设置插口。
进一步的,所述一种智能消防自动机器人的使用步骤,所述使用步骤具体如下:
a)通过履带式底座移动整体进入火场,实现整体装置的移动控制,遇到被困人员时,通过电动执行器工作,使得桶体转动,桶体转动至若干第一条形开口与若干第二条形开口位置对应,桶体内的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接触反应产生氧气,被困人员可以通过呼吸面罩进行吸氧,跟随装置逃出火场;
b)遇到障碍物时,通过液压装置可以实现滑动块在滑动轨上的滑动,从而带动破障头实现冲击动作,对障碍物进行破除,电动转台进行转动,可以带动破障头对障碍物进行扫除,需要时可以通过滑动块内的驱动电机工作,带动破障头高速转动,实现较高的破障效果;
c)在进行破障的过程中,因为障碍物对破障头的反作用力,破障头产生移动动作,破障头移动带动活塞件在筒型壳体内移动,因为内部惰性气体以及阻尼减震器的作用,产生减震以及复位动作,起到保护以及帮助破障作用;
d)通过两根液压伸缩杆的伸缩作用,可以带动滑动轨倾斜角度改变,增加破障的范围,同时可以带动干粉喷头和喷水喷头移动,在进行灭火时,根据火场情况,选择灭火的方式;
e)进行干粉灭火时,打开第一电磁阀,使得干粉喷头通过连接管与三个干粉罐体连通,因为干粉罐体内部压力使得干粉通过干粉喷头喷出,进行灭火,在开启整体装置,干粉罐体上的压力计对干粉罐体内压力进行检测,压力出现问题时,通过报警器报警,避免故障;
f)进行喷水灭火时,打开第二电磁阀,通过进水管导入水从喷水喷头喷出进行灭火,根据水源的不同,需要装置进行抽水时,将三通阀调整至与泵体的连接位置,通过泵体工作进行喷水,与消防栓等水源连接时,通过支进水管直接连接水源,将三通阀调整至与支进水管的连接位置,进行喷水灭火;
g)装置整体通过控制柱座内的电子元件进行控制,控制柱座上的电动云台可以进行调整,实现摄像头的多角度拍摄,掌握火场情况,同时配备了探照灯保证了可视程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该发明设置了履带式底座使得整体便于进行移动,可以进入火场,进入火场后根据实际的火场情况,选择不同的灭火方式,可以采用干粉灭火以及喷水灭火,灭火方向可以根据滑动轨的方向以及倾斜角度进行调整,具有较高的灭火效率;同时滑动轨可以带动破障头进行移动,对不同的障碍物进行破除,破除效果较高,同时破除时对装置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该装置还能参与人员营救,破除障碍让被困人员脱出,同时该装置还设置了呼吸设备,可以供被困人员呼吸,从而保证营救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发明的正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左侧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后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右侧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仰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俯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氧气产生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调节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中减震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履带式底座、2主体板、3制氧罐体、4呼吸面罩、5波纹呼吸管、6电动转台、7滑动轨、8液压装置、9滑动块、10破障头、11配重、12干粉罐体、13干粉喷头、14第一电磁阀、15喷水喷头、16进水管、17泵体、18第二电磁阀、19控制柱座、20电动云台、21摄像头、22探照灯、23圆筒、24桶体、25电动执行器、26金属筛网、27承接座、28转动块、29固定架体、30液压伸缩杆、31连接柱、32筒型壳体、33活塞件、34阻尼减震器、35压力计、36支进水管、37三通阀、38连接管、39报警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
参照图1、图3和图5所示的一种智能消防自动机器人,包括履带式底座1,使得整体装置可以移动,同时运动适应性较高,履带式底座1上侧固定设置主体板2,主体板2用于安装部件,起到承载作用,主体板2上侧固定设置制氧罐体3,制氧罐体3内设有氧气产生组件,用于产生氧气,制氧罐体3上通过卡扣固定有若干呼吸面罩4,呼吸面罩4还配备护目镜,增加保护效果,若干呼吸面罩4均通过波纹呼吸管5与制氧罐体3固定连接并连通,被困人员可以通过呼吸面罩4呼吸氧气,增加获救概率,避免窒息危险。
如图2和图4所示,主体板2上端面固定设置电动转台6,电动转台6采用现有技术,可以实现转动动作,电动转台6上侧水平设有滑动轨7,滑动轨7通过调节组件与电动转台6连接,滑动轨7的倾斜角度可以进行改变,实现适应不同情况,滑动轨7上侧固定设置液压装置8,液压装置8采用现有的装置,可以快速的进行推进,实现冲击效果,进行破障,滑动轨7上滑动设有滑动块9,滑动块9与液压装置8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滑动块9可以在滑动轨7上进行滑动,滑动块9远离液压装置8的一侧设有破障头10,滑动块9内固定设置驱动电机,破障头10通过减震组件与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同轴固定连接,破障头10可以转动进行破障,滑动轨7远离破障头10的一端固定设置配重11,保证整体的平衡性。
如图4所示,主体板2上固定设置三个相互连通的干粉罐体12,三个干粉罐体12内均加压充有干粉,滑动轨7一侧固定设有干粉喷头13,干粉喷头13通过连接管38与其中一个干粉罐体12固定连接并连通,干粉喷头13上固定设置第一电磁阀14,打开第一电磁阀14后,因为压力作用,干粉可以从连接管38进入干粉喷头13内,然后喷出,滑动轨7远离干粉喷头13的一侧固定设有喷水喷头15,喷水喷头15固定连接有进水管16,进水管16用于连接水源,进水管16上固定设置泵体17,泵体17固定设置在主体板2上,喷水喷头15上固定设置第二电磁阀18,打开第二电磁阀18,通过泵体17工作,使得喷水喷头15喷出水进行灭火,根据火场情况选择灭火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主体板2上设有控制柱座19,控制柱座19内设置控制用的电子元件,控制柱座19上端固定设置电动云台20,电动云台20上端固定设置摄像头21,电动云台20可以起到调节作用,从而实现摄像头21拍摄角度的调节,电动云台20侧壁上固定设置探照灯22,探照灯22与摄像头21位置对应,探照灯22可以保证可视性。
如图7所示,氧气产生组件包括竖直设置在制氧罐体3内的圆筒23,圆筒23上下两端分别与制氧罐体3上下内壁密封固定连接,圆筒23上匹配转动设有桶体24,桶体24内填充有过氧化钠制氧剂,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接触可以产生氧气,制氧罐体3上端固定设置电动执行器25,电动执行器25的输出端贯穿制氧罐体3并与桶体24同轴固定连接,电动执行器25可以使得桶体24转动,桶体24侧壁上均布有若干第一条形开口,若干第一条形开口内均密封固定设有金属筛网26,避免过氧化钠以及反应物溢出,圆筒23的侧壁上均布有若干第二条形开口,若干第一条形开口与若干第二条形开口匹配,且若干第一条形开口与若干第二条形开口位置交错,对过氧化钠进行密封,需要进行制氧时,电动执行器25带动通体24转动,使得第一条形开口与第二条形开口重合,过氧化钠接触二氧化碳。
如图8所示,调节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电动转台6上端面的承接座27,起到承载作用,承接座27上端面设有开槽,开槽内转动设置转动块28,转动块28与滑动轨7底壁固定连接,使滑动轨7可以在竖直方向转动,承接座27一侧设有固定架体29,固定架体29固定在承接座27上,固定架体29上侧倾斜设有两根液压伸缩杆30,两根液压伸缩杆30对称设置在滑动轨7两侧,液压伸缩杆30下端与固定架体29转动连接,液压伸缩杆30上端转动连接有连接柱31,连接柱31与滑动轨7固定连接,通过液压伸缩杆30的伸缩作用,可以控制滑动轨7在竖直方向的倾斜角度。
如图9所示,减震组件包括与驱动电机输出端同轴固定连接的筒型壳体32,筒型壳体32可以由驱动电机驱动而转动,筒型壳体32内滑动设有活塞件33,筒型壳体32内壁上均布有若干条形凸起,活塞件33侧壁上设有若干与条形凸起匹配的滑槽,使得活塞件33随着筒型壳体32转动,筒型壳体32内填充过量的惰性气体,通过气体可以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活塞件33远离破障头10的一侧设有阻尼减震器34,阻尼减震器34一端与活塞件33固定连接,阻尼减震器34另一端与筒型壳体32内壁固定连接,阻尼减震器34起到主要的减震和复位作用,破障头10的中轴贯穿筒型壳体32并与活塞件33同轴固定连接,破障头10随着筒型壳体32转动而转动,具有破障作用,同时减震起到保护和辅助破障的效果。
如图4所示,其中一个干粉罐体12上贯穿设有螺纹孔,螺纹孔上匹配设置有压力计35,压力计35一侧固定设置报警器39,启动整体装置时,压力计35可以对干粉罐体12内部的压力进行检测,压力不正常时通过报警器39进行报警,报警器39可以设置为蜂鸣报警器。
如图2和图6所示,进水管16一侧固定连接有支进水管36,支进水管36和进水管16的连接位置固定连接有三通阀37,附近存在消防栓等水源时,可以通过支进水管36连接,并且通过三通阀37改变进水方向,使得喷水喷头15喷出水进行灭火。
如图2所示,进水管16和连接管38均采用软质耐火材料,滑动轨7的移动不受进水管16和连接管38影响,而且火场的环境也不会对进水管16和连接管38产生影响。
如图2所示,履带式底座1内固定设置有主体电源,主体电源为可充电式电源,且主体电源上固定设置插口,可以对整体装置进行充电操作。
一种智能消防自动机器人的工作步骤具体为:
a)通过履带式底座1移动整体进入火场,实现整体装置的移动控制,遇到被困人员时,通过电动执行器25工作,使得桶体24转动,桶体24转动至若干第一条形开口与若干第二条形开口位置对应,桶体24内的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接触反应产生氧气,被困人员可以通过呼吸面罩4进行吸氧,跟随装置逃出火场;
b)遇到障碍物时,通过液压装置8可以实现滑动块9在滑动轨7上的滑动,从而带动破障头10实现冲击动作,对障碍物进行破除,电动转台6进行转动,可以带动破障头10对障碍物进行扫除,需要时可以通过滑动块9内的驱动电机工作,带动破障头10高速转动,实现较高的破障效果;
c)在进行破障的过程中,因为障碍物对破障头10的反作用力,破障头10产生移动动作,破障头10移动带动活塞件33在筒型壳体32内移动,因为内部惰性气体以及阻尼减震器34的作用,产生减震以及复位动作,起到保护以及帮助破障作用;
d)通过两根液压伸缩杆30的伸缩作用,可以带动滑动轨7倾斜角度改变,增加破障的范围,同时可以带动干粉喷头13和喷水喷头15移动,在进行灭火时,根据火场情况,选择灭火的方式;
e)进行干粉灭火时,打开第一电磁阀14,使得干粉喷头13通过连接管38与三个干粉罐体12连通,因为干粉罐体12内部压力使得干粉通过干粉喷头13喷出,进行灭火,在开启整体装置,干粉罐体12上的压力计35对干粉罐体12内压力进行检测,压力出现问题时,通过报警器39报警,避免故障;
f)进行喷水灭火时,打开第二电磁阀18,通过进水管16导入水从喷水喷头15喷出进行灭火,根据水源的不同,需要装置进行抽水时,将三通阀37调整至与泵体17的连接位置,通过泵体17工作进行喷水,与消防栓等水源连接时,通过支进水管36直接连接水源,将三通阀37调整至与支进水管36的连接位置,进行喷水灭火;
g)装置整体通过控制柱座19内的电子元件进行控制,控制柱座19上的电动云台20可以进行调整,实现摄像头21的多角度拍摄,掌握火场情况,同时配备了探照灯22保证了可视程度。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发明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发明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智能消防自动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履带式底座(1),所述履带式底座(1)上侧固定设置主体板(2),所述主体板(2)上侧固定设置制氧罐体(3),所述制氧罐体(3)内设有氧气产生组件,所述制氧罐体(3)上通过卡扣固定有若干呼吸面罩(4),若干所述呼吸面罩(4)均通过波纹呼吸管(5)与制氧罐体(3)固定连接并连通;
所述主体板(2)上端面固定设置电动转台(6),所述电动转台(6)上侧水平设有滑动轨(7),所述滑动轨(7)通过调节组件与电动转台(6)连接,所述滑动轨(7)上侧固定设置液压装置(8),所述滑动轨(7)上滑动设有滑动块(9),所述滑动块(9)与液压装置(8)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滑动块(9)远离液压装置(8)的一侧设有破障头(10),所述滑动块(9)内固定设置驱动电机,所述破障头(10)通过减震组件与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同轴固定连接,所述滑动轨(7)远离破障头(10)的一端固定设置配重(11);所述主体板(2)上固定设置三个相互连通的干粉罐体(12),三个所述干粉罐体(12)内均加压充有干粉,所述滑动轨(7)一侧固定设有干粉喷头(13),所述干粉喷头(13)通过连接管(38)与其中一个干粉罐体(12)固定连接并连通,所述干粉喷头(13)上固定设置第一电磁阀(14),所述滑动轨(7)远离干粉喷头(13)的一侧固定设有喷水喷头(15),所述喷水喷头(15)固定连接有进水管(16),所述进水管(16)上固定设置泵体(17),所述泵体(17)固定设置在主体板(2)上,所述喷水喷头(15)上固定设置第二电磁阀(18);
所述氧气产生组件包括竖直设置在制氧罐体(3)内的圆筒(23),所述圆筒(23)上下两端分别与制氧罐体(3)上下内壁密封固定连接,所述圆筒(23)上匹配转动设有桶体(24),所述桶体(24)内填充有过氧化钠制氧剂,所述制氧罐体(3)上端固定设置电动执行器(25),所述电动执行器(25)的输出端贯穿制氧罐体(3)并与桶体(24)同轴固定连接,所述桶体(24)侧壁上均布有若干第一条形开口,若干所述第一条形开口内均密封固定设有金属筛网(26),所述圆筒(23)的侧壁上均布有若干第二条形开口,若干所述第一条形开口与若干第二条形开口匹配,且若干第一条形开口与若干第二条形开口位置交错;
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电动转台(6)上端面的承接座(27),所述承接座(27)上端面设有开槽,所述开槽内转动设置转动块(28),所述转动块(28)与滑动轨(7)底壁固定连接,所述承接座(27)一侧设有固定架体(29),所述固定架体(29)上侧倾斜设有两根液压伸缩杆(30),两根所述液压伸缩杆(30)对称设置在滑动轨(7)两侧,所述液压伸缩杆(30)下端与固定架体(29)转动连接,所述液压伸缩杆(30)上端转动连接有连接柱(31),所述连接柱(31)与滑动轨(7)固定连接;
所述减震组件包括与驱动电机输出端同轴固定连接的筒型壳体(32),所述筒型壳体(32)内滑动设有活塞件(33),所述筒型壳体(32)内壁上均布有若干条形凸起,所述活塞件(33)侧壁上设有若干与条形凸起匹配的滑槽,所述筒型壳体(32)内填充过量的惰性气体,所述活塞件(33)远离破障头(10)的一侧设有阻尼减震器(34),所述阻尼减震器(34)一端与活塞件(33)固定连接,所述阻尼减震器(34)另一端与筒型壳体(32)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破障头(10)的中轴贯穿筒型壳体(32)并与活塞件(33)同轴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消防自动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板(2)上设有控制柱座(19),所述控制柱座(19)上端固定设置电动云台(20),所述电动云台(20)上端固定设置摄像头(21),所述电动云台(20)侧壁上固定设置探照灯(22),所述探照灯(22)与摄像头(21)位置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消防自动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干粉罐体(12)上贯穿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上匹配设置有压力计(35),所述压力计(35)一侧固定设置报警器(3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消防自动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16)一侧固定连接有支进水管(36),所述支进水管(36)和进水管(16)的连接位置固定连接有三通阀(3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消防自动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16)和连接管(38)均采用软质耐火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消防自动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履带式底座(1)内固定设置有主体电源,所述主体电源为可充电式电源,且主体电源上固定设置插口。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一种智能消防自动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智能消防自动机器人的使用步骤,所述使用步骤具体如下:
a)通过履带式底座(1)移动整体进入火场,实现整体装置的移动控制,遇到被困人员时,通过电动执行器(25)工作,使得桶体(24)转动,桶体(24)转动至若干第一条形开口与若干第二条形开口位置对应,桶体(24)内的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接触反应产生氧气,被困人员通过呼吸面罩(4)进行吸氧,跟随装置逃出火场;
b)遇到障碍物时,通过液压装置(8)实现滑动块(9)在滑动轨(7)上的滑动,从而带动破障头(10)实现冲击动作,对障碍物进行破除,电动转台(6)进行转动,带动破障头(10)对障碍物进行扫除,需要时通过滑动块(9)内的驱动电机工作,带动破障头(10)高速转动;
c)在进行破障的过程中,因为障碍物对破障头(10)的反作用力,破障头(10)产生移动动作,破障头(10)移动带动活塞件(33)在筒型壳体(32)内移动,因为内部惰性气体以及阻尼减震器(34)的作用,产生减震以及复位动作,起到保护以及帮助破障作用;
d)通过两根液压伸缩杆(30)的伸缩作用,带动滑动轨(7)倾斜角度改变,增加破障的范围,同时带动干粉喷头(13)和喷水喷头(15)移动,在进行灭火时,根据火场情况,选择灭火的方式;
e)进行干粉灭火时,打开第一电磁阀(14),使得干粉喷头(13)通过连接管(38)与三个干粉罐体(12)连通,因为干粉罐体(12)内部压力使得干粉通过干粉喷头(13)喷出,进行灭火,在开启整体装置,干粉罐体(12)上的压力计(35)对干粉罐体(12)内压力进行检测,压力出现问题时,通过报警器(39)报警,避免故障;
f)进行喷水灭火时,打开第二电磁阀(18),通过进水管(16)导入水从喷水喷头(15)喷出进行灭火,根据水源的不同,需要装置进行抽水时,将三通阀(37)调整至与泵体(17)的连接位置,通过泵体(17)工作进行喷水,与消防栓水源连接时,通过支进水管(36)直接连接水源,将三通阀(37)调整至与支进水管(36)的连接位置,进行喷水灭火;
g)装置整体通过控制柱座(19)内的电子元件进行控制,控制柱座(19)上的电动云台(20)进行调整,实现摄像头(21)的多角度拍摄,掌握火场情况,同时配备了探照灯(22)保证了可视程度。
CN202010487190.XA 2020-06-02 2020-06-02 一种智能消防自动机器人 Active CN11151449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87190.XA CN111514493B (zh) 2020-06-02 2020-06-02 一种智能消防自动机器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87190.XA CN111514493B (zh) 2020-06-02 2020-06-02 一种智能消防自动机器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14493A CN111514493A (zh) 2020-08-11
CN111514493B true CN111514493B (zh) 2022-04-12

Family

ID=719096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87190.XA Active CN111514493B (zh) 2020-06-02 2020-06-02 一种智能消防自动机器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1449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61256A (zh) * 2020-09-03 2020-12-11 合肥康居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自主行走的智能移动制氧机机器人及其控制系统
CN113577614A (zh) * 2021-08-10 2021-11-02 重庆科技学院 一种履带式喷水消防机器人
CN115708939A (zh) * 2022-10-31 2023-02-24 廊坊鼎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远程监控全自动灭火消防哨兵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118212A (ja) * 1996-10-25 1998-05-12 Nohmi Bosai Ltd 火災用ロボット
CN203677804U (zh) * 2014-01-26 2014-07-02 明光市浩淼消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破拆灭火机器人
CN105944266A (zh) * 2016-06-25 2016-09-21 公安部上海消防研究所 一种消防用小型侦察机器人
CN205928751U (zh) * 2016-08-12 2017-02-08 徐州一呼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带缓冲功能的消防斧
CN206809582U (zh) * 2017-04-27 2017-12-29 青岛容商天下网络有限公司 多功能消防救援机器人
CN110005912A (zh) * 2019-05-08 2019-07-12 兰州云创意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网络设备的减震底座
CN111167040B (zh) * 2020-01-02 2021-03-02 上海凯斯特民防设备有限公司 人防工程通风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14493A (zh) 2020-08-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14493B (zh) 一种智能消防自动机器人
CN205549293U (zh) 一种灭火机器人系统
KR20180093534A (ko) 화재 인명구조 로봇
CN112007307A (zh) 一种化工园区专用遥控履带式洗消灭火救援机器人系统
CN108096745A (zh) 一种智能灭火机器人
CN106924907A (zh) 一种智能灭火救生机器人
CN201815016U (zh) 抢险救援机器人
CN111013063A (zh) 一种履带式消防机器人
CN207996374U (zh) 一种智能灭火机器人
CN112057787A (zh) 一种操作便捷的消防机器人
CN112498503A (zh) 一种适用不同路面地形行走的救援机器人
CN211132795U (zh) 一种火场救援机器人
CN111298344A (zh) 一种火场自动全景侦测机器人
CN113844559A (zh) 履带式行走机构及消防灭火机器人
CN212679904U (zh) 一种校园消防机器人
CN113171575A (zh) 一种配备微型消防机器人的移动式微型消防站
CN113648573B (zh) 一种轻量化水驱动消防照明装置
CN113577614A (zh) 一种履带式喷水消防机器人
CN112915448B (zh) 一种具备自动对接功能的智能消防栓
CN211410796U (zh) 一种范围移动式消防机器人
CN214524120U (zh) 一种防爆消防侦察机器人
CN112847393B (zh) 防爆消防机器人
CN108724212A (zh) 一种防爆消防侦察机器人
CN209752016U (zh) 一种用于消防机器人的灭火装置
CN108114391A (zh) 一种消防机器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322

Address after: 030000 No. 4, Yari street, Shanxi Demonstration District, Taiyuan City, Shanxi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Shanxi Sihe Traffic Engineer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511453 No.35, Wenfa Road, Dawen village, Dongyong Town, Nansha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Li Jiayu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