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73579B - 冰箱 - Google Patents

冰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73579B
CN111473579B CN202010312352.6A CN202010312352A CN111473579B CN 111473579 B CN111473579 B CN 111473579B CN 202010312352 A CN202010312352 A CN 202010312352A CN 111473579 B CN111473579 B CN 11147357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vaporator
refrigerant
disposed
heat exchanger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1235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473579A (zh
Inventor
韩准修
卞康洙
金东锡
李允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Publication of CN1114735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735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4735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735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1/00Defrosting; Preventing frosting; Removing condensed or defrost water
    • F25D21/14Collecting or removing condensed and defrost water; Drip tray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1/00Self-contained movable devices, e.g. domestic refrigerators
    • F25D11/02Self-contained movable devices, e.g. domestic refrigerators with cooling compartment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39/00Evaporators; Condensers
    • F25B39/02Evaporators
    • F25B39/022Evaporators with plate-like or laminated el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3/00Arrangements for separating or purifying gases or liquids; Arrangements for vaporising the residuum of liquid refrigerant, e.g. by heat
    • F25B43/04Arrangements for separating or purifying gases or liquids; Arrangements for vaporising the residuum of liquid refrigerant, e.g. by heat for withdrawing non-condensible gases
    • F25B43/043Arrangements for separating or purifying gases or liquids; Arrangements for vaporising the residuum of liquid refrigerant, e.g. by heat for withdrawing non-condensible gases for compression type syste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7/00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 F25D17/04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 F25D17/06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by forced circulation
    • F25D17/062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by forced circulation in household refrigerators
    • F25D17/065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by forced circulation in household refrigerators with compartment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7/00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 F25D17/04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 F25D17/06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by forced circulation
    • F25D17/08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by forced circulation using duc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refrigeration units with respect to devices or objects to be refrigerated, e.g. infrared detectors
    • F25D19/006Thermal coupling structure or interfac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1/00Defrosting; Preventing frosting; Removing condensed or defrost water
    • F25D21/002Defroster control
    • F25D21/004Control mechanis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1/00Defrosting; Preventing frosting; Removing condensed or defrost water
    • F25D21/002Defroster control
    • F25D21/006Defroster control with electronic control circu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1/00Defrosting; Preventing frosting; Removing condensed or defrost water
    • F25D21/02Detecting the presence of frost or condensat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1/00Defrosting; Preventing frosting; Removing condensed or defrost water
    • F25D21/06Removing frost
    • F25D21/08Removing frost by electric heat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00General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F25D23/006General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for mounting refrigerating machinery compon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00General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F25D23/06Walls
    • F25D23/065Detai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00General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F25D23/06Walls
    • F25D23/069Cooling space dividing parti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17/00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F25D2317/06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 F25D2317/065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air return
    • F25D2317/0654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air return through the sid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17/00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F25D2317/06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 F25D2317/066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air supply
    • F25D2317/0663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air supply from the mull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700/00Means for sensing or measuring; Sensors therefor
    • F25D2700/10Sensors measur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evaporat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Removal Of Water From Condensation And Defrosting (AREA)
  • Cold Air Circulating Systems And Constructional Details In Refrigerators (AREA)

Abstract

一种冰箱,包括:第一储存室;第二储存室,布置在第一储存室的下方并具有与第一储存室的温度不同的温度;热交换室,布置在第一储存室与第二储存室之间,冷却第一储存室和第二储存室中的空气;第一入口,布置在第一储存室中并允许第一储存室中的空气被引入热交换室;第二入口,布置在第二储存室中并允许第二储存室中的空气被引入热交换室;以及蒸发器,布置在热交换室中,蒸发器包括供制冷剂流过的至少一个制冷剂管和促进至少一个制冷剂管与空气之间的热交换的至少一个散热片,蒸发器包括第一部分和与第一部分间隔开的第二部分,蒸发器的至少一个散热片引导空气流,使得被引入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中的空气在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的空间中混合。

Description

冰箱
本申请是LG电子株式会社的发明专利申请(申请日为2017年9月8日、申请号为201710805349.6、发明名称为“冰箱”)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冰箱。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冰箱包括多个储存室,其中储存的物品以冷冻状态或冷藏状态被容纳,且储存室的表面被打开使得食物能够被取出。多个储存室包括:冷冻室,其被构造为将食物储存在冷冻状态;以及冷藏室,其被构造为将食物储存在冷藏状态。
供制冷剂在其中循环的制冷系统在冰箱中运行。构成制冷系统的装置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膨胀装置和蒸发器。制冷剂可在经过蒸发器时被蒸发,且在该过程中,经过蒸发器附近的空气可被冷却。此外,冷却的空气可被供应到冷冻室或冷藏室。一般而言,蒸发器安装在储存室的后侧上并竖向地延伸。
近年来,扩大冰箱的内部储存空间(特别地,储存室)是消费者的主要关注点。因此,已经作出了大量的努力来减少冰箱中所需的容纳制冷系统的部件的空间且相对地增加储存室的容积。然而,如上所述,当蒸发器设置在储存室的后侧上时,将储存室的尺寸减小来确保用于安装蒸发器的空间是存在困难的。
特别地,冰箱包括可从储存室向前抽出的抽屉。问题在于,由于蒸发器的布置造成储存室的尺寸、特别是前后长度减小,因此,抽屉的抽出距离减小。当抽屉的抽出距离减小时,抽屉间隔减小,使用者在抽屉中容纳食物是不方便的。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已经开发出将蒸发器安装在间隔壁中,冷藏室和冷冻室通过该间隔壁被间隔开。在冷冻室和冷藏室布置在冰箱的左侧和右侧上的并排式冰箱中,因为间隔壁在冷冻室和冷藏室之间竖向地延伸,所以由蒸发器产生的除霜水可容易地排出。然而,在冷藏室和冷冻室布置在冰箱的上侧和下侧上的冰箱中,因为间隔壁在冷冻室和冷藏室之间横向地延伸,所以难以排出由蒸发器产生的除霜水。
下面将描述相关技术的信息。
1.欧洲专利第EP2694894号(公开于2016年3月23日)
2.发明的标题:用于制冷的组合装置
在上述现有技术中公开了将蒸发器安装在间隔壁中的技术,冷藏室和冷冻室通过该间隔壁在冰箱中彼此分开,在该冰箱中,冷藏室位于冰箱的上部且冷冻室位于冰箱的下部。然而,根据现有技术的蒸发器朝向后端向下倾斜。蒸发器的这种布置将由蒸发器产生的除霜水容易地排放到下侧。然而,由于蒸发器朝向后端倾斜,所以用于布置隔热体和蒸发器的间隔壁的厚度会增加。当间隔壁的厚度增加时,冰箱的储存室变得相对较小。
此外,由于蒸发器的倾斜布置,间隔壁的下表面向下倾斜,相应地,设置在冷冻室的上部处的抽屉的侧表面朝向后端向下倾斜。在这种情况下,对食物的储存空间会变小。
根据现有技术的蒸发器的布置,因为风扇直接位于蒸发器的后方,由蒸发器产生的除霜水会流入风扇,所以风扇可能发生故障。此外,当具有高湿度的冷空气经过风扇时,可能在风扇中产生冷凝水。根据现有技术,没有设置用以排出风扇的冷凝水的单独的水通道,且冷凝水会流入冷空气所供应到的管道。在这种情况下,由冷凝水引起的霜会凝结在管道中。
收集除霜水的托盘必须设置在蒸发器的下侧上。根据现有技术的蒸发器的布置,为了尽可能地减小间隔壁的厚度,托盘应设置在蒸发器的下侧上,以非常靠近蒸发器。在这种情况下,因为储存在托盘中的除霜水结霜,所以蒸发器的热交换性能恶化。
上述参考文献通过引用并入本文,其适于附加或替代的细节、特征和/或技术背景的适当教导。
发明内容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案中,冰箱,包括:第一储存室;第二储存室,被布置在所述第一储存室的下方并被控制成具有与所述第一储存室的温度不同的温度;热交换室,被布置在所述第一储存室与所述第二储存室之间,并被构造为冷却所述第一储存室和所述第二储存室中的空气;第一入口,被布置在所述第一储存室中并被构造为允许所述第一储存室中的空气被引入所述热交换室;第二入口,被布置在所述第二储存室中并被构造为允许所述第二储存室中的空气被引入所述热交换室;以及蒸发器,被布置在所述热交换室中,所述蒸发器包括供制冷剂流过的至少一个制冷剂管和被构造成促进所述至少一个制冷剂管与空气之间的热交换的至少一个散热片,其中所述蒸发器包括第一部分和与第一部分间隔开的第二部分,且其中所述蒸发器的至少一个散热片引导空气流,使得被引入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中的空气在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之间的空间中混合。
冰箱还包括风扇,该风扇被布置在所述热交换室的后侧上并被构造成将所述热交换室中的空气供应到所述第一储存室和所述第二储存室,且其中所述蒸发器的第一侧与第二侧之间的空间包括风扇吸入通道,该风扇吸入通道被构造成引导空气,使得空气被引入到所述风扇中。
其中,所述蒸发器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包括具有所述至少一个制冷剂管和所述至少一个散热片的第一热交换器和第二热交换器,以及其中,所述第一热交换器和所述第二热交换器从所述蒸发器的中心部向所述蒸发器的相对两侧倾斜。
其中,所述第一热交换器从所述蒸发器的中心部向所述蒸发器的右侧倾斜,且其中所述第二热交换器从所述蒸发器的中心部向所述蒸发器的左侧倾斜。
其中,所述风扇吸入通道包括不具有所述至少一个制冷剂管和所述至少一个散热片的冷空气通道。
冰箱还包括布置在所述蒸发器下方且被构造成收集由所述蒸发器产生的除霜水的除霜水托盘,其中所述除霜水托盘倾斜成对应于所述第一热交换器和所述第二热交换器的倾斜布置。
冰箱还包括限定所述热交换室的蒸发器壳体,其中所述蒸发器壳体包括被构造成朝向所述蒸发器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供应空气的第一管道联接器和盖排出孔。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散热片包括联接到所述至少一个制冷剂管的外部的多个散热片,且其中所述多个散热片沿横向方向延伸以对应于通过所述第一管道联接器和盖排出孔被引入的冷空气的流动方向。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制冷剂管包括将所述第一热交换器和所述第二热交换器彼此连接的连接器,且其中在所述第一热交换器中循环的制冷剂通过所述连接器被引入所述第二热交换器。
其中,设置在所述第一热交换器中的所述至少一个制冷剂管竖向地布置成两排,且其中被引入所述第一热交换器的制冷剂依次流过两排制冷剂管中的下排的第一制冷剂管和上排的第二制冷剂管。
附图说明
将参考以下附图详细描述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其中:
图1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冰箱的构造的前视图;
图2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冰箱在门打开的情况下的前视图;
图3是示出设置在根据实施例的冰箱中的内壳和冷空气供应装置的图;
图4示出根据实施例的冷空气供应装置的构造;
图5示出根据实施例的冷空气供应装置中的冷空气发生器的构造;
图6是示出冷空气发生器的构造的立体分解图;
图7示出根据实施例的冷空气供应装置中的流动供应装置的构造;
图8是示出流动供应装置的构造的立体分解图;
图9示出根据实施例的冷空气供应装置的内部构造。
图10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蒸发器的构造的后视立体图;
图11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蒸发器和除霜水托盘的构造的剖视图;
图12示出根据实施例的保持器和支撑蒸发器的支撑件的构造;
图13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蒸发器的构造的前视立体图。
图14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蒸发器中的制冷剂的流动的示意图。
图15示出根据实施例的经过蒸发器的冷空气的流动;
图16和图17示出根据实施例的、由蒸发器冷却的冷空气被供应到储存室的状态;
图18示出根据实施例的由蒸发器生成的除霜水被排出的状态;
图19示出了根据另一实施例的蒸发器的构造和制冷剂的流动;
图20示出了根据另一实施例的蒸发器和气/液分离器的布置;
图21示出了根据另一实施例的蒸发器和气/液分离器的布置;
图22示出了根据另一实施例的蒸发器和气/液分离器的布置;以及
图23是示出根据另一实施例的蒸发器的制冷剂管的构造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公开的详细实施例。然而,本公开的精神并不限于所提出的实施例,在相同的精神范围内,理解本公开精神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容易地提出其他实施例。
参照图1到图3,根据实施例的冰箱10可包括:机壳11,其中设置有储存室;以及门21和22,设置在机壳11的前表面上,以选择性地打开/关闭储存室。机壳11可具有长方体形状,机壳11的前表面是开放的。此外,机壳11可包括限定冰箱外观的外壳60和联接到外壳60的内部并限定储存室的内表面的内壳70。被构造成在冰箱外部与储存室之间进行隔热的机壳隔热体65(参见图18)可设置在外壳60与内壳70之间。
储存室可包括被控制为具有不同温度的第一储存室12和第二储存室13。第一储存室12可包括冷藏室12,第二储存室13可以是冷冻室13。作为示例,冷藏室12可形成在机壳11的上部处,冷冻室13可形成在机壳11的下部处。
冷藏室12可被布置在冷冻室13的上方。根据这样的构造,因为相对频繁地用于储存或取出食物的冷藏室12可被布置在与使用者的腰部对应的高度处,所以当使用冷藏室12时,使用者不需要弯腰,使得使用者的便利性可得到提高。
冰箱10还可包括间隔壁50,冷藏室12和冷冻室13通过该间隔壁被间隔开。间隔壁50可设置在机壳11中,以从机壳11的前侧朝向后侧延伸。
作为示例,间隔壁50可沿着平行于地面的方向从机壳11的前侧朝向后侧延伸。因为在冷藏室12和冷冻室13处形成的温度彼此不同,所以被构造成将冷藏室12和冷冻室13彼此隔热的间隔壁隔热体55可设置在间隔壁50中。
门21和22可包括:冷藏室门21,可旋转地设置在冷藏室12的前侧上;以及冷冻室门22,可旋转地设置在冷冻室13的前侧上。作为另一示例,冷冻室门22可以是能够向前抽出的抽屉。使用者可抓握的第一手柄21a可设置在冷藏室门21的前表面上,第二手柄22a可设置在冷冻室门22的前表面上。
冰箱10还可包括设置在储存室中的多个搁架31,以容纳食物。作为示例,多个搁架31可设置在冷藏室12中以彼此垂直地间隔开。
冰箱10还可包括能够从储存室中抽出的抽屉35。抽屉35可设置在冷藏室12和冷冻室13中,且可具有形成在其中的用于食物的容纳空间。抽屉35的前后长度可随着储存室的前后宽度变大而增加,因此,抽屉35的抽出距离可增加。
当抽屉35的抽出距离增加时,对使用者而言,容纳食物的便利性可得到提高。因此,考虑到使用者的便利性,冰箱被构造成使得储存室的前后宽度可变得相对较大是非常重要的。
抽屉35抽出的方向被定义为向前方向,抽屉35被容纳的方向被定义为向后方向。此外,当从冰箱10的前侧观察冰箱10时的向左方向被定义为向左方向,当从冰箱10的前侧观察冰箱10时的向右方向被定义为向右方向。方向的定义可贯穿整个说明书而同样适用。
冰箱10还可包括显示单元或显示器25,其被构造为显示关于冰箱的储存室的温度和操作状态的信息。作为示例,显示器25可设置在冷藏室门21的前表面上。
内壳70可包括限定冷藏室12的内部冷藏室壳体71。内部冷藏室壳体71可具有开放的前表面且可具有近似长方体形状。
内壳70还可包括限定冷冻室12的内部冷冻室壳体75。内部冷冻室壳体75可具有开放的前表面且可具有近似长方体形状。内部冷冻室壳体75可被布置在内部冷藏室壳体71的下方,以与内部冷藏室壳体71间隔开。内部冷藏室壳体71可被命名为“第一内壳”,内部冷冻室壳体75可被命名为“第二内壳”。
间隔壁50可被布置在内部冷藏室壳体71与内部冷冻室壳体75之间。间隔壁50可包括限定间隔壁50的前部外观的前间隔壁部分(或第一间隔壁)51。当门21和22打开时,当从外面观察时,前间隔壁51可位于冷藏室12与冷冻室13之间。
间隔壁50还可包括设置在前间隔壁51的后侧上的间隔壁隔热体55,以使冷藏室12和冷冻室13隔热。间隔壁隔热体55可布置在内部冷藏室壳体71的底表面和内部冷冻室壳体75的上表面之间。间隔壁50可包括内部冷藏室壳体71的底表面和内部冷冻室壳体75的上表面。
冰箱10可包括冷空气供应装置(或冷空气供应源)100,其被构造为向冷藏室12和冷冻室13供应冷空气。冷空气供应源100可被布置在间隔壁隔热体55的下方。冷空气供应源100可安装在内部冷冻室壳体75的内部上表面上。
由冷空气供应源100产生的冷空气可分别被供应到冷藏室12和冷冻室13。由冷空气供应源100产生的冷空气的至少一部分所流过的冷藏室冷空气管道81可设置在冷藏室12的后侧上。
此外,被构造成将冷空气供应到冷藏室12的冷藏室冷空气供应部分或冷藏室冷空气供应口82可形成在冷藏室冷空气管道81中。冷藏室冷空气管道81可形成在冷藏室12的后壁上,冷藏室冷空气供应口82也可形成在冷藏室冷空气管道81的前表面上。
冷空气供应源100可包括冷冻室冷空气供应单元,其被构造为将冷空气供应源100产生的冷空气的至少一部分供应到冷冻室13。冷冻室冷空气供应单元可包括第二供应单元(或冷冻室空气供应源)326。将参照附图对其进行说明。
机器室80可形成在内部冷冻室壳体75的下后侧上。作为构成制冷循环的部件的压缩机和蒸发器可安装在机器室80中。
参照图4到图6,根据实施例的冷空气供应源100可包括:冷空气发生器200,被构造为使用在制冷循环中循环的制冷剂的蒸发热来产生冷空气;流动供应单元或流动供应装置300,被构造为将冷空气发生器200产生的冷空气供应到储存室。冷空气发生器200可包括:蒸发器220,其中制冷剂被蒸发;第一盖210,设置在蒸发器220上方;以及第二盖270,设置在蒸发器220下方。第一盖210可联接到第二盖270的上部,由第一盖210和第二盖270限定的内部空间可限定安装蒸发器220的安装空间。
此外,第一盖210和第二盖270可被命名为容纳蒸发器220的“蒸发器壳体”,安装空间可被命名为“蒸发室”或“热交换室”。蒸发器壳体210和270可位于间隔壁50的底表面上。间隔壁50可使冷藏室12与热交换室隔热。
蒸发器220可包括:制冷剂管221,制冷剂通过该制冷剂管流动;以及散热片223,联接到制冷剂管221,以增大制冷剂的热交换区域(参见图9)。第一盖210可形成内部冷冻室壳体75的至少一部分。第一盖210可形成内部冷冻室壳体75的内部上表面。换言之,第一盖210可与内部冷冻室壳体75一体地成形,且可设置在内部冷冻室壳体75的下表面上。
第一盖210可包括:第一前盖部分(或第一前盖)211,设置在蒸发器220的前面;第一侧盖部分(或第一侧盖)212,从第一前盖部分211的相对两侧向后延伸;以及第一上盖部分(或第一上盖)213,联接到相对的第一侧盖部分212的上侧。凹入部分(或凹部)215可形成在第一上盖213的中心处。凹部215可从第一上盖213的前侧延伸到后侧。
第一上盖213可从凹部215朝向凹部215的相对两侧倾斜。这种形状可对应于蒸发器220的形状,其可倾斜于相对两侧。
每个第一侧盖212可包括第一管道联接部分(或第一管道联接器)217,流动供应装置300的排出管道311联接到该第一管道联接部分217,这将在下面描述。作为示例,第一管道联接器217可分别形成在相对的第一侧盖212中。即,第一管道联接器217可被布置在第一盖210的相对两侧表面(左表面和右表面)上。
储存在冷藏室12中的冷空气可通过排出管道311排出,排出的冷空气可经由第一管道联接器217流到由第一盖210和第二盖270限定的内部空间。此外,冷空气可在经过蒸发器220时被冷却。
第一盖210可包括第二管道联接部分(或第二管道联接器)218,流动供应装置300的第一供应管道380联接到该第二管道联接部分218。由蒸发器220产生的冷空气的至少一部分可流动到第一供应管道380,且可被供应到冷藏室12。第二管道联接器218可设置在第一上盖213中。
供吸入管290穿过的管穿透部分或管穿透孔216可形成在第一盖210中。吸入管290是被构造为将由蒸发器220蒸发的制冷剂引导到压缩机的管,其可连接到蒸发器220,经过管穿透孔216,并延伸到布置在机器室80中的压缩机。管穿透孔216可形成在凹部215中。
支撑蒸发器220的第二盖270可被布置在冷冻室13中。作为示例,第二盖270可被布置在内部冷冻室壳体75的下侧上。
第二盖270可包括布置在蒸发器220的下侧上以支撑蒸发器220或除霜水托盘240的盖座部分(或盖座)273。盖座273可从相对两侧朝向中心侧,以与蒸发器220的倾斜形状和除霜水托盘240的倾斜形状相对应。
第二盖270还可包括设置在盖座273的前面的第二前盖部分(或第二前盖)271。供储存在冷冻室13中的冷空气通过的通孔271a(参见图5)可形成在第二前盖271中。作为示例,通孔271a可形成在第二前盖271的相对两侧上,以引导位于冷冻室13的前侧上的冷空气,使得冷空气可容易地流动以覆盖排出孔275。通过形成通孔271a,朝向盖排出孔275流动的冷空气的流动阻力可被减小。
第二盖270还可包括隔热体插入部分或隔热体插入狭槽271b,盖隔热体235可安装在隔热体插入部分或隔热体插入狭槽271b中。隔热体插入狭槽271b可由于第二前盖271的上表面被穿透而形成(参见图15)。
第二盖270还可包括联接到第二前盖271的相对两侧的第二侧盖部分或第二侧盖272,以朝向冰箱的后部延伸。此外,相对的第二侧盖272可联接到盖座273的相对两侧以向上延伸。第一盖210可联接到第二侧盖272的上部。
被构造成将储存在冷冻室13中的冷空气引导到蒸发器220的盖排出孔275可形成在第二侧盖272中。作为示例,多个孔可包括在盖排出孔275中,且多个孔可从第二侧盖272的前侧或第一侧朝向后侧或第二侧布置。冷冻室13中的冷空气可通过盖排出孔275流到由第一盖210和第二盖270限定的内部空间,且可在经过蒸发器220的同时被冷却。第一管道联接器217和盖排出孔275可统称为“引入引导部分”。
冷空气发生器200还可包括联接到蒸发器220的第一加热器243,以向蒸发器220供应预定量的热量。第一加热器243可以是加热器,其被构造为提供一定量的热量以在蒸发器220中产生霜时融化冰,该加热器可被称为“第一除霜加热器”。作为示例,第一加热器243可联接到蒸发器220的上部。
冷空气发生器200还可包括被构造为支撑蒸发器220的蒸发器支撑装置或蒸发器支撑件231、233和236。蒸发器支撑件231、233和236可位于蒸发器壳体210和270的内部。此外,蒸发器支撑件231、233和236可包括蒸发器保持器231和233以及支撑体236。
蒸发器保持器231和233可包括支撑蒸发器220的前部的第一保持器231和支撑蒸发器220的后部的第二保持器233。第一保持器231可被支撑在除霜水托盘240上,第二保持器233可被支撑在支撑体236上。
支撑体236可被支撑在第二盖270上且可被布置在蒸发器220的后侧上。借助蒸发器保持器231和233以及支撑体236的构造,蒸发器220可被稳定地支撑在由第一盖210和第二盖270限定的空间内部。
冷空气发生器200还可包括除霜传感器228,其被构造为检测蒸发器220附近的温度,以确定蒸发器220的除霜开始时间或除霜终止时间。除霜传感器228可安装在蒸发器保持器231和233中,例如,安装在第二保持器233中。
冷空气发生器200还可包括保险丝229,其被构造为中断施加到第一加热器243的电流。当蒸发器220的温度不低于预定温度时,供应到第一加热器243的电流可在保险丝229被切断时中断,从而可防止安全事故。保险丝229可被安装在蒸发器保持器231和233中,例如,安装在第二保持器233中。
冷空气发生器200还可包括蒸发器隔热体235和247,该蒸发器隔热体被构造成在靠近蒸发器220形成的热交换区域与热交换区域之外的空间之间进行隔热。蒸发器隔热体235和247可包括盖隔热体235,其被布置在第一保持器231的前侧上,以使蒸发器220的前部空间隔热。
蒸发器隔热体235和247还可包括由第二盖270支撑的托盘隔热体247。托盘隔热体247可被布置在除霜水托盘240的下方,以使蒸发器220的下部空间隔热。托盘隔热体247可座接于第二盖270的盖座273上,且可被定位于第二加热器245的下方。特别地,托盘隔热体247可防止由第二加热器245产生的热量被施加到冷冻室13。
冷空气发生器200还可包括布置在蒸发器220下方的除霜水托盘240,以收集由蒸发器220产生的除霜水。除霜水托盘240可从除霜水托盘240的相对两侧朝向中心部凹入而形成对应于蒸发器220的形状。因此,由蒸发器220产生的除霜水可储存在除霜水托盘240中,且可流到除霜水托盘240的中心部。
在除霜水托盘240与蒸发器220之间的间隔距离中,蒸发器220和除霜水托盘240的中心部之间的距离可大于蒸发器220与除霜水托盘240的相对两侧之间的距离。换言之,除霜水托盘240与蒸发器220之间的间隔距离可从蒸发器220和除霜水托盘240的相对两侧朝向中心部逐渐增加。根据这样的构造,即使当流到除霜水托盘240的中心部的除霜水的量增加时,除霜水也不会与蒸发器220的表面接触,从而可防止蒸发器220中结霜。
冷空气发生器200还可包括布置在除霜水托盘240下方的第二加热器245,以向除霜水托盘240供应预定量的热量。第二加热器245可提供一定量的热量以在除霜水托盘240中产生霜时融化冰,第二加热器245可被称为“第二除霜加热器”。第二加热器245可被布置在除霜水托盘240与托盘隔热体247之间。
作为示例,第二加热器245可包括具有板或面板的形状的表面形加热器。第二加热器245可设置在除霜水托盘240的底表面上,因此在除霜水托盘240的上表面上流动的除霜水不会受到第二加热器打扰,使得除霜水可容易地被排出。此外,除霜水可不被施加到第二加热器245的表面,使得可防止第二加热器245被除霜水腐蚀或发生故障的现象。
冷空气发生器200还可包括排水管295,该排水管被构造成从除霜水托盘240中排出收集在除霜水托盘240中的除霜水。排水管295可被布置在格栅盖320和330的后侧上,这将在下面描述。此外,排水管295可连接到除霜水托盘240的后侧,向下延伸并与机器室80连通。除霜水可流过排水管295以被引入机器室80,且可被收集在设置于机器室80中的排风扇中。
参照图7和图8,根据实施例的流动供应装置300可包括风扇组件350和355,上述风扇组件被构造为产生冷空气的流动。风扇组件350和355可包括吹送风扇350。作为示例,吹送风扇350可包括离心风扇,冷空气通过该离心风扇沿轴向被引入并沿圆周方向排出。流过冷藏室吸入通道的冷空气和流过冷冻室吸入通道的冷空气可彼此混合,且混合的冷空气可被引入吹送风扇350。
吹送风扇350可包括:毂351,风扇电机被联接到其上;多个叶片,被布置在毂351的外周表面上;以及喇叭口353,联接到多个叶片352的前端以引导冷空气,使得冷空气被引入吹送风扇350中。吹送风扇350可安装在格栅盖320与330之间的内部空间中。吹送风扇350可座接在设置在格栅盖320和330中的风扇座部分(或风扇座)332上。风扇座332可设置在第二格栅盖330中。
风扇组件350和355还可包括联接到吹送风扇350的风扇支撑件355,以允许吹送风扇350被支撑在格栅盖320和330上。风扇支撑件355可包括盖支撑件356,其被联接到风扇座332的支撑联接部分(或支撑联接器)332a。多个盖支撑件356可沿着风扇支撑件355的圆周形成。
流动供应装置300还可包括格栅盖320和330,上述格栅盖限定风扇组件350和355所安装在的安装空间(下文称为风扇安装空间)。格栅盖320和330可位于冷冻室13的后侧上,即,位于内部冷冻室壳体75的后表面上。
格栅盖320和330可包括第一格栅盖320和联接到第一格栅盖320的后侧的第二格栅盖330。安装空间可被限定为通过将第一格栅盖320和第二格栅盖330彼此联接而限定的内部空间。
第一格栅盖320可包括:第一格栅盖体321,具有板的形状;以及风扇吸入部分或吸入口322,形成在第一格栅盖体321中,以引导由蒸发器220热交换的冷空气使得冷空气流到吹送风扇350。作为示例,风扇吸入口322可形成在第一格栅盖体321的上部处,且可具有大致圆形形状。经过蒸发器220的空气可经由风扇吸入口322被引入风扇安装空间。
被构造成将风扇吸入部分322周围产生的冷凝水(即在格栅盖320、330或吹送风扇350中产生的冷凝水)引导到下侧的冷凝水引导件322a设置在风扇吸入口322的外面。冷凝水引导件322a可设置在第一格栅盖体321的前表面上。作为示例,冷凝水引导件322a可沿风扇吸入口322的相对两侧向下延伸。此外,冷凝水引导件322a的下端可连接到第一盖插入部分或第一盖插入孔323。
第一格栅盖体321还可包括第一盖插入孔323,冷空气发生器200的第二盖270或除霜水托盘240被插入该第一盖插入孔中。此外,第二格栅盖体330可包括第二盖插入部分或第二盖插入孔333,冷空气发生器200的第二盖270或除霜水托盘240被插入该第二盖插入部分或第二盖插入孔中。
第二盖270或除霜水托盘240可通过第一盖插入孔323延伸到格栅盖320和330之间的内部空间,并通过第二盖插入孔333延伸到格栅盖320和330的后侧。此外,第二盖270或除霜水托盘240可连接到排水管295,且储存在除霜水托盘240中的除霜水可被引入排水管295(参见图18)。
流动供应装置300还可包括被构造成遮蔽第一盖插入部分323的至少一部分的副盖340。作为示例,副盖340可遮蔽第一盖插入孔323的下部空间,第二盖270或除霜水托盘240可被插入第一盖插入孔323的上部空间中。在组装过程的简单描述中,当第二盖270和除霜水托盘240被插入第一盖插入孔323之后,副盖340可与第一盖插入孔323组装。
联接孔344可形成在副盖340中。联接孔344可通过特定的紧固构件联接到第二格栅盖330的副盖联接部分或副盖联接凸台334。在这种情况下,紧固构件可穿过第一格栅盖320的第一紧固孔321a而联接到副盖联接凸台334。第一紧固孔321a可位于第一盖插入部分323的下方。
第一格栅盖320可包括多个冷空气供应部分或冷空气供应口325和326,其被构造成将经过吹送风扇350的冷空气排放到冷冻室13。多个冷空气供应口325和326包括形成在第一格栅盖体321的上部处的第一供应部分或第一供应口325。多个第一供应口325可布置在风扇吸入口322的相对两侧上,且可位于第一盖插入孔323的上方。第一供应口325可朝向冷冻室13的上部空间供应冷空气。
作为示例,第一供应口325可朝向冷空气发生器200的下表面(即,第二盖270的底表面)供应冷空气。由于第二盖270的内部温度与冷冻室13的内部温度之间的差异,露水可在第二盖270的外表面上产生。当冷冻室门22被打开时,可能产生更大量的露水,因此湿热的空气可被引入冷冻室13中。
通过第一供应口325供应的冷空气朝向第二盖270流动,使得露水可能蒸发,或可去除存在于第二盖270中的霜。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第一供应口325可被布置在低于第二盖270的底表面的位置处。此外,每个第一供应口325可包括供应引导件325a,其被布置成从第一格栅盖体321向前突出为倾斜的。
多个冷空气供应口325和326还可包括形成在第一格栅盖体321的下部处的第二供应部分或第二供应口326。第二供应口326可位于第一盖插入孔323下方,且可将冷空气朝向冷冻室13的中心空间或下部空间供应。
第二格栅盖330可联接到第一格栅盖320的后侧。第二格栅盖330可包括具有板的形状的第二格栅盖体331。第二格栅盖体331可包括具有联接到风扇支撑件355的支撑联接器332a的风扇座332。风扇座322可设置在第二格栅盖330的上部处,且可布置在对应于第一格栅盖320的风扇吸入口322的位置处。
第二格栅盖330还可包括从第二格栅盖体331向前突出的突起337。突起337可支撑第一格栅盖320的后表面并围绕第二盖插入孔333。
突起337的上表面可用作水收集器,其收集在吹送风扇350或格栅盖320和330内产生的冷凝水。此外,由吹送风扇350产生的冷凝水通过冷凝水孔338被排放到下侧,该冷凝水孔338可形成在突起337的上表面上。当冷空气流过吹送风扇350时,冷凝水可在风扇组件350和355周围产生。此外,冷凝水可被收集到突起337的上表面,且可通过冷凝水孔338落到除霜水托盘240上。
冷凝水孔338可位于第二盖插入孔333的上侧上,且除霜水托盘240可穿过第二盖插入孔333,使得通过冷凝水孔338落下的除霜水可被收集在除霜水托盘240中。根据这种构造,由风扇组件350和355产生的冷凝水可容易地排出。
流动供应装置300还可包括排出管道311,该排出管道联接到蒸发器壳体210和270,以将储存在冷藏室12中的冷空气引导到蒸发器壳体210和270的内部,即朝向蒸发器220引导。排出管道311可联接到内部冷藏室壳体71以向下延伸,且可联接到蒸发器壳体210和270。
排出孔312与冷藏室12连通,冷藏室12中的冷空气被引入该排出孔312,该排出孔312可形成在排出管道311的上部处。多个第一格栅312a可设置在排出孔312中,以防止存在于冷藏室12中的异物通过排出孔312被引入排出管道311中。排出孔312可以是形成在多个第一格栅312a之间的空间。
联接到蒸发器壳体210和270以将从冷藏室12排出的冷空气引入用于蒸发器220的安装空间中的蒸发器供应部分或蒸发器供应口313,可形成在排出管道311的下部处。作为示例,蒸发器供应口313可联接到第一盖210的第一管道联接部分217。
排出管道311可设置在蒸发器壳体210和270的相对两侧上。因此,储存在冷藏室12中的冷空气可被排放到内部冷藏室壳体71的相对两侧,且可通过排出管道311被供应到蒸发器壳体210和270的内部。此外,供应的冷空气可在经过蒸发器220时被冷却。
流动供应装置300还可包括第一供应管道380,经过吹送风扇350的空气的至少一部分流过该第一供应管道380。作为示例,第一供应管道380可引导被供应到冷藏室12的冷空气的流动。
格栅盖320和330可包括与第一供应管道380连通的冷藏室供应部分或冷藏室供应口339。冷藏室供应口339可通过将第一格栅盖320和第二格栅盖330联接到彼此而形成。
此外,冷藏室供应口339可联接到第一盖210的第二管道联接器218。即,第一盖210的后部可联接到格栅盖320和330的上部,第二管道联接器218和冷藏室供应口339可竖向地对准以彼此连通。因此,经过吹送风扇350的冷空气可通过格栅盖320和330的冷藏室供应口339和第一盖210的第二管道联接器218流到第一供应管道380。
连接到冷藏室冷空气管道81的管道连接器382可形成在第一供应管道380的上部处。因此,流过第一供应管道380的冷空气可被引入冷藏室冷空气管道81以向上流动,且可通过冷藏室冷空气供应口82被供应到冷藏室12。
流动供应装置300还可包括第二供应管道385,该第二供应管道385联接到格栅盖320和330的下侧,且经过吹送风扇350的冷空气的至少一部分可流过该第二供应管道385。作为示例,第二供应管道385可引导冷空气的流动以被供应到冷冻室13。此外,冷空气通过第三供应部分或第三供应口386而被排出到冷冻室13,该第三供应部分或第三供应口386形成在第二供应管道385的下部处。
经过吹送风扇350的冷空气的一部分可向上流动,且可通过第一供应管道380被供应到冷藏室12。此外,剩余的冷空气可流到吹送风扇350的相对两侧,且剩余的冷空气的一部分可通过多个第一供应口325被供应到冷冻室13的上部空间。
没有通过第一供应口325供应的冷空气可进一步向下流动,且可通过第二供应口326被供应到冷冻室的中心空间。此外,没有通过第二供应口326供应的冷空气可进一步向下流动,可被引入第二供应管道385中,且可通过第三供应口386被供应到冷冻室13的下部空间。
参照图9到图12,根据实施例的冷空气供应装置100可包括安装在蒸发器壳体210和270内的蒸发器220。蒸发器220可包括制冷剂流过的制冷剂管221和联接到制冷剂管221的散热片223。作为示例,制冷剂管221可被弯曲若干次,可横向地延伸,且可竖向地布置成两排。根据这样的结构,制冷剂的流动距离增大,使得可增加热交换量。
散热片223可竖向地延伸以联接到两排制冷剂管221,且可引导冷空气的流动以促进冷空气与制冷剂之间的热交换。根据制冷剂管221和散热片223,可提高制冷剂的热交换性能。
冷空气供应装置100可包括:入口管222a,该入口管连接到制冷剂管221的入口,以将制冷剂引入制冷剂管221;以及出口管222b,该出口管连接到制冷剂管221的出口,使得在制冷剂管221中循环的制冷剂通过出口管222b被排出。入口管222a和出口管222b可被布置在蒸发器220的中心部处。
此外,气/液分离器260可安装在出口管222b的出口处,该气/液分离器260被构造成将气体制冷剂从经过蒸发器220的制冷剂中分离出来并将分离出来的气体制冷剂供应到吸入管290。气/液分离器260可安装在风扇吸入通道227中。根据气/液分离器260的这种布置,气/液分离器260可被布置在相对较低的位置,因此,冷空气供应装置100的竖向高度可被减少(参见图15)。
作为示例,通过入口管222a被引入蒸发器220的下排制冷剂管221的制冷剂可流到左侧(或右侧),流到上排制冷剂管221,然后朝向蒸发器220的相对部分流到右侧(或左侧)。此外,制冷剂可被引入制冷剂管221的下排制冷剂管221中,可流向蒸发器220的中心部,且可通过出口管222b排出。
可设置多个散热片223。多个散热片223可在第一方向上彼此间隔开。此外,多个散热片223中的一些散热片223可在横向或第二方向或左右方向上延伸。构成这种布置的散热片223可被命名为“引导散热片”。引导散热片可从侧部分或侧部220a和220b朝向蒸发器220的中心部分或中心部220c延伸,以引导冷空气在侧部分的流动。
根据这种构造,当从蒸发器220的相对两侧引入的冷空气流到蒸发器220的中心部220c时,冷空气可容易地沿着多个散热片223、特别是引导散热片流动。即,可防止散热片223干扰冷空气流动的现象。蒸发器220还可包括第一加热器243,该第一加热器联接到制冷剂管221的上部,以在蒸发器220的除霜时间内向蒸发器220提供预定量的热量,从而融化在制冷剂管221或散热片223中结霜的冰。
蒸发器220可包括:侧部220a和220b,限定蒸发器220的相对两侧部;以及中心部220c,限定蒸发器220的中心部。侧部220a和220b可包括多个热交换器220a和220b。此外,中心部220c可包括在多个热交换器220a和220b之间形成的风扇吸入通道227,以限定吹送风扇350的吸入侧通道。
侧部220a和220b可邻近排出管道311或排出孔312。此外,侧部220a和220b可邻近盖排出孔275。侧部220a和220b可邻近第一管道联接口217和盖排出孔275的侧面。
多个热交换器220a和220b可包括第一交换器220a和第二热交换器220b。此外,风扇吸入通道227可以是冷空气通道,制冷剂管221和散热片223几乎不形成在该冷空气通道中。作为示例,制冷剂管221和散热片223可不布置在风扇吸入通道227中。
在这种情况下,风扇吸入通道227可以是形成在蒸发器220的连接器221a的后侧处的通道,或形成在连接器221a与吹送风扇350之间的通道。根据这种构造,在经过第一热交换器220a和第二热交换器220b的同时被冷却的空气可汇合到风扇吸入通道227,且可朝向吹送风扇350流动。
制冷剂管221和散热片223可相对紧密地布置在构成第一热交换器220a和第二热交换器220b的第一热交换器220a和第二热交换器220b中。因此,设置在第一热交换器220a或第二热交换器220b中的散热片223的整个区域也可形成为较大。
另一方面,在限定风扇吸入通道227的中心部220c中,可布置相对较少的制冷剂管221和散热片223,或者可不布置制冷剂管221和散热片223。因此,设置在中心部220c中的散热片223的整个区域可小于设置在第一热交换器220a或第二热交换器220b中的散热片223的整个区域。
第一热交换器220a和第二热交换器220b可包括制冷剂管221和散热片223。制冷剂管221可包括将第一热交换器220a和第二热交换器220b彼此连接的连接器221a。连接器221a可具有弯曲形状,例如U形管的形状。
连接器221a可被布置在蒸发器220的前侧上,且可由第一保持器231支撑。第一保持器231可包括支撑连接器221a的连接支撑件231a。连接支撑件231a可通过使第一保持器231的至少一部分凹入而形成,连接器221a可适配在凹入部中。
冷空气供应装置100可包括:第一保持器231,支撑蒸发器220的前部;第二保持器233,支撑蒸发器220的后部。第一保持器231或第二保持器233可包括通孔234b和234c,制冷剂管221被支撑在通孔234b和234c上。参照图12,第二保持器233可包括保持器体234a,该保持器体具有板形状并沿第二方向延伸,多个通孔234b和234c通过穿透保持器体234a的至少一部分而形成。
多个通孔234b和234c可包括:多个第一通孔234b,制冷剂管221的第一弯曲管221b被插入多个第一通孔234b中;第二通孔234c,制冷剂管221的第二弯曲管221c被插入该第二通孔234c。多个第一通孔234b可以成两排地被布置在保持器体234a的上部和下部处,且可在第二方向上彼此间隔开。
第一弯曲管221b可以是设置在制冷剂管221的后部处的管,用于将流过制冷剂管221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从向前方向转换成向后方向,或从向后方向转换成向前方向。第一通孔234b可在第二方向上延伸。
此外,第二弯曲管221c可以是设置在制冷剂管221的侧部处的管,以将流过制冷剂管221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从制冷剂管221的下排转换成上排。第二通孔234c可沿着垂直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的第三方向延伸。
第二保持器233可联接到支撑体236。支撑体236可联接到第二保持器233,且可位于格栅盖320和330的风扇吸入口322的前面。
第二保持器233还可包括设置在保持器体234a的边缘处并被支撑在支撑体236的内表面上的支撑凸台234d。支撑凸台234d可设置在第一通孔234b的上侧和下侧上,且可减小支撑体236和第二保持器233的接触面积。根据支撑凸台234d的这种构造,从支撑体236经由第二保持器233传递到制冷剂管221的应力可被减小。
此外,设置多个支撑凸台234d,且供第一加热器243定位其中的支撑空间可在多个支撑凸台234d之间形成。根据这样的结构,在第一加热器243被支撑在支撑空间上的状态下,支撑凸台234d可被支撑在支撑体236的内表面上,使得第一加热器243可稳定地固定。
尽管已经基于第二保持器233描述了保持器的构造,但是设置在第二保持器233中的保持器体234a、第一通孔234b和支撑凸台234d可同样应用到第一保持器231。第二保持器233还可包括与风扇吸入通道227连通的凹入部分或凹部233a,其被构造成引导经过蒸发器220的冷空气,使得冷空气朝向吹送风扇350流动。
凹部233a可形成在保持器体234a的大致中心部处,以从保持器体234a的上表面向下凹陷。此外,凹部233a可被布置在格栅盖320和330的风扇吸入口322的前侧。由蒸发器220冷却的冷空气可经由风扇吸入通道227和凹部233a被引入风扇吸入口322。
第一热交换器220a和第二热交换器220b可从蒸发器220的中心部延伸到侧面以彼此相交。换言之,第一热交换器220a和第二热交换器220b可相对于风扇吸入通道227朝向侧面向上倾斜。即,当风扇吸入通道227的中心部被限定为C3时,穿过第一热交换器220a和第二热交换器220b的竖向中心的中心线l2和l3被限定,中心部C3和中心线l2和l3可具有V形或楔形。
当穿过设置在第一热交换器220a和中心部C3中的两排制冷剂管221和散热片223的竖向纵向中心的线是第一中心线l2时,第一中心线l2可从中心部C2向左侧向上倾斜地延伸。即,第一中心线l2可相对于水平线l1具有预定的第一设定角θ1。作为示例,第一设置角度θ1可具有5°-10°的范围。
当穿过设置在第二热交换器220b和中心部C3中的两排制冷剂管221和散热片223的竖向纵向中心的线是第二中心线l3时,第二中心线l3可以是从中心部C2向右向上倾斜。即,第二中心线l2可具有相对于水平线l1预定的第一设定角θ1。
根据蒸发器220的构造,冷空气供应装置100的竖向宽度可相对地减小,使得冷冻室13的储存空间可能相对增加。冷空气供应装置100的竖向宽度可能不大,使得可确保位于间隔壁50中的间隔壁隔热体55的厚度相对较大。因此,有利的是,即使间隔壁隔热体55的厚度相对增大,间隔壁50和冷空气供应装置100的整体厚度也可相对减小。
此外,与沿横向水平布置的蒸发器相比,蒸发器220的热交换区域可相对增加,使得热交换性能可被提高。根据蒸发器220倾斜为V形的构造,支撑蒸发器220的前部和后部的第一保持器231和第二保持器233也可从中心部朝向其相对两侧向上倾斜。
被构造成收集由蒸发器220产生的除霜水的除霜水托盘240可安装在蒸发器220的下侧上。除霜水托盘240可与蒸发器220的下端向下隔开以储存从蒸发器220落下的除霜水。
除霜水托盘240的下表面可从除霜水托盘240的中心部朝向外侧延伸,以相对于水平线l1向上倾斜。即,除霜水托盘240的下表面可具有相对于水平线l1预定的第二设定角θ2。第二设定角θ2可稍大于第一设定角θ1。作为示例,第二设定角θ2可具有10°-15°的范围。
除霜水托盘240可包括从除霜水托盘240的相对两侧朝向中心部向下倾斜的流动引导件244。即,多个流动引导件244可设置在除霜水托盘240的相对两侧上。
流动引导件244的向下倾斜形状对应于蒸发器220的倾斜形状,因此下落到除霜水托盘240的除霜水可沿着流动引导件244朝向除霜水托盘240的中心部流动。流动引导件244可相对于水平线l1形成第二设定角θ2。
蒸发器220的下端与流动引导件244之间的距离可从除霜水托盘240的相对两侧到中心部逐渐增加。根据这种构造,即使除霜水的量在除霜水沿着流动引导件244流向除霜水托盘240的中心部时增加,除霜水也可容易地流动而不受蒸发器220的干扰。
除霜水托盘240还可包括从相对的流动引导件244向下凹入的除霜水储存部分或除霜水储存槽246。除霜水储存槽246可形成在风扇吸入通道227的下方。
从流动引导件244凹入(即倾斜)到除霜水储存槽246的角度可大于流动引导件244的向下倾斜角度。以这种方式,除霜水储存部分246具有凹陷形状,使得沿着相对的流动引导件244流动的除霜水的排出速度可增加,因此,除霜水可容易地排出。
除霜水托盘240可从其前部向后部向下倾斜。除霜水托盘240的下部可在穿过格栅盖320和330的盖插入孔323和333的同时向下延伸,且可连接到排水管295。根据这种构造,储存在除霜水储存部246中的除霜水可从除霜水托盘240的前部流到后部,且可容易地排出到排水管295。
参照图13和图14,冰箱10可包括:入口管222a,其被构造为将制冷剂引入蒸发器220的制冷剂管221;以及出口管222b,其被构造为从蒸发器220穿过制冷剂管221而排出制冷剂。入口管222a和出口管222b可位于蒸发器220的中心部或风扇吸入通道227处。在风扇吸入通道227中,可不布置制冷剂管221和散热片223,可确保用于安装入口管222a和出口管222b的空间。
此外,用于安装气/液分离器260和吸入管290的空间可在风扇吸入通道227中获得。而且,入口管222a和出口管222b可布置在风扇吸入通道227的前侧,且可连接到支撑在第一保持器231上的制冷剂管221,尤其是第一弯曲管221b。
引入到蒸发器220中的制冷剂可在依次经过彼此横向地间隔开的第一热交换器220a和第二热交换器220b之后从蒸发器220排出。例如,当从前面观察蒸发器220时,第一热交换器220a可形成蒸发器220的右部,且可从蒸发器220的中心部向右侧向上倾斜。此外,第二热交换器220b可形成蒸发器220的左侧部分并从蒸发器220的中心部向左侧向上倾斜。
入口管222a可被连接到设置在第一热交换器220a和第二热交换器220b中的一个热交换器中的制冷剂管221,以将制冷剂引入制冷剂管221中。作为示例,如图所示,入口管222a可连接到第一热交换器220a的制冷剂管221。
第一热交换器220a和第二热交换器220b的制冷剂管221可竖向地布置成两排。此外,入口管222a可连接到设置在竖向地布置成两排的制冷剂管221的下排(第一排)中的制冷剂管221。
第一热交换器220a的制冷剂管221可引导通过入口管222a被引入蒸发器220的中心部的制冷剂的循环。首先,制冷剂管221可将制冷剂引导到第一热交换器220a的外部。当制冷剂到达第一热交换器220a的最外侧制冷剂管221时,制冷剂可从制冷剂管221的后侧流到设置在上排(第二排)中的制冷剂管221。
流到上排中的制冷剂管221的制冷剂可流到蒸发器220的中心部,且可通过位于蒸发器220的前侧上的连接器221a被引入第二热交换器220b。连接器221a可经由风扇吸入通道227的前侧从第一热交换器220a延伸到第二热交换器220b。
第二热交换器220b的制冷剂管221可引导通过连接器221a被引入的制冷剂的循环。首先,制冷剂管221可将制冷剂引导到第二热交换器220b的外面。当制冷剂到达第二热交换器220b的最外侧制冷剂管221处时,制冷剂可从制冷剂管221的前侧流到设置在下排(第一排)中的制冷剂管221。
流到下排中的制冷剂管221的制冷剂可流到第二热交换器220b的中心部,且可通过出口管222b被排出到第二热交换器220b。出口管222b可被连接到设置在下排中的第二热交换器220b的制冷剂管221,特别地,可连接到第一弯曲管221b。
因此,在从蒸发器220的中心部流到蒸发器220的一侧之后,制冷剂可流到蒸发器220的另一侧,且可再次流到蒸发器220的中心部,使得蒸发器220的整个区域可被用作热交换区域。此外,相对大量的液体制冷剂可被引入到入口管222a,且相对大量的气体制冷剂可被排出到出口管222b。因此,入口管222a可连接到两排制冷剂管221中的下排中的制冷剂管221,且出口222b可连接到下排中的制冷剂管221,使得制冷剂平稳地流动。
因为制冷剂可在经过蒸发器220的同时吸收热量,所以通过入口管222a引入的制冷剂的温度可能相对较低,且在进行热交换时温度可逐渐增加。此外,空气可被引入蒸发器220的相对两侧,且可与制冷剂管221中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
因此,相对冷的制冷剂可被引入蒸发器220的中心部,且制冷剂的温度可随着流向蒸发器220的相对两侧而增加。因此,流过蒸发器220的相对两侧的制冷剂的温度与引入蒸发器220的相对两侧的冷空气的温度之间的差可相对较小,因此可防止蒸发器220的表面冷凝和结霜。如果制冷剂从蒸发器220的侧面引入,则空气的温度与制冷剂的温度之间的差可能相对较大,因此,蒸发器220的相对两侧冷凝和结霜的可能性增加。
第一加热器243可联接到蒸发器220的上部。如上所述,当制冷剂依次流过第一热交换器220a和第二热交换器220b时,流过第二热交换器220b的制冷剂的温度可稍高于流过第一热交换器220a的制冷剂的温度。因此,第二热交换器220b结霜的可能性可低于第一交换器220a结霜的可能性。
由于这种现象,第一加热器243可仅联接到第一热交换器220a(参见图9)。第一热交换器243可联接到制冷剂管221的上侧和第一热交换器220a的散热片223,且可被支撑在第一保持器231和第二保持器233的上部上。根据这样的构造,第一加热器243可具有小尺寸,使得可减少因驱动加热器而引起的功率消耗。
参照图15到图18,为了增加冰箱的储存室12和13的容积,用于蒸发器的安装空间、即热交换室,可在相关的储存室的后侧上形成。然而,安装空间可移动到第一储存室12与第二储存室13之间的间隔壁50。即,具有热交换室的冷空气发生器200可位于间隔壁50中或间隔壁50的一侧上。
此外,为了进一步增加储存室12和13的容积,间隔壁50的一部分可以是凹入的,且热交换室可布置在间隔壁50的凹入部处。作为示例,如图18所示,间隔壁50的底表面可向上倾斜,冷空气发生器200的第一盖可插入间隔壁50的凹入部中。
为了将冷空气吸入通道充分固定到热交换室,第一储存室的冷空气入口(排出孔)312可形成在冷空气发生器200或第一储存室12的侧面而不是前侧。作为另一示例,辅助冷空气入口(通孔)271a可形成在冷空气发生器200的前侧上,且与冷空气发生器200的侧面上的冷空气入口312一起引导冷空气的流动。
当冷空气入口形成在第一储存室12的侧面上时,蒸发器220的散热片223可从蒸发器220的侧面朝向中心部延伸,使得在热交换室内通过冷空气入口被引入热交换室的冷空气的流动损失被最小化。在这种情况下,冷冻室13的冷空气入口(盖排出孔)275也可形成在第二储存室13的侧面上,冷空气可朝向热交换室的中心部被引入。
当第一储存室12的冷空气入口312形成在第一储存室12的侧面上时,冷空气入口312可形成在第一储存室12的底表面或侧壁上。此外,为了防止冷空气入口312被储存在第一储存室12中的物品阻挡,形成部可形成在冷空气入口312附近,或冷空气入口312可与第一储存室12的底表面间隔开预定距离。
因为间隔壁隔热体55设置在冷空气入口312与热交换室(或冷空气发生器200)之间,所以可通过将冷空气入口312和热交换室彼此连接而形成通道。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单独的排出管道311可被构造为将冷空气入口312和热交换室彼此连接,根据这种构造,间隔壁隔热体55的厚度可被最小化,使得储存室的容积可增加。作为另一示例,间隔壁隔热体55的内部的一部分可被穿透,而没有诸如排出管道311的单独结构。
当热交换室安装在间隔壁50内部或隔壁50的一侧上时,为了提高生产的便利性,热交换室的上部可面向间隔壁50,限定间隔壁50的壁(即,内部冷藏室壳体71)可用作热交换室的上盖(第一盖)210,或可设置单独的盖。此外,下盖(第二盖270)可设置在热交换室的下侧,以紧固到内部冷藏室壳体71。
具体地,储存在根据实施例的储存室12和13中的冷空气可通过每个吸入通道被引入供蒸发器220定位其中的蒸发室中。储存在冷藏室12中的冷空气可通过构成冷藏室吸入通道(虚线箭头)的排出管道311被引入蒸发室。此外,储存在冷冻室13中的冷空气可通过构成冷冻室吸入通道(实线箭头)的盖排出孔275被引入蒸发室。
如上所述,盖排出孔275可相对地位于排出管道311的前面。因此,通过盖排出孔275被引入蒸发室的冷冻室中的冷空气可在从蒸发器220的前侧朝向后侧流动的同时进行热交换。因此,冷冻室中的冷空气的热交换区域可相对较大。
因此,冷藏室中的通过排出管道311被引入蒸发室的冷空气可在从蒸发器220的大致中心部朝向后侧流动的同时进行热交换。因此,冷藏室中的冷空气的热交换区域可小于冷冻室中的冷空气的热交换区域。然而,冷藏室中的冷空气的冷负荷可不大于冷冻室中的冷空气的冷负荷,因此即使当吸入通道如上所述那样布置时,也可确保足够的冷却性能。
蒸发器220的多个散热片223可从蒸发器220的前侧朝向后侧彼此间隔开。即,多个散热片223可沿第一方向形成多排。此外,构成排的散热片223的前表面可布置成面向前侧。
作为示例,构成多排的散热片223的前表面可沿横向方向彼此平行地延伸。根据散热片223的这种布置,从蒸发器220的侧面朝向蒸发器220的中心部、即朝向风扇吸入通道227流动的冷空气不会被散热片223干扰。因此,散热片223可容易地引导冷空气的流动。
冷空气的这种流动可通过第一热交换器220a和第二热交换器220b在蒸发器220的相对两侧上进行。从蒸发器220的相对两侧引入的冷空气可经过与制冷剂管221和散热片223,通过风扇吸入通道227混合,然后向后流动。
此外,风扇吸入通道227的冷空气可通过风扇吸入部分322被引入格栅盖320和330中并经过吹送风扇350。经过吹送风扇350的冷空气的至少一部分可通过第一供应管道380流到冷藏室冷空气管道81,且可通过冷藏室冷空气供应口82供应到冷藏室12(参见图18的箭头A)。经过吹送风扇350的冷空气中的剩余冷空气可流到第一供应口325和第二供应口326或第二供应管道385,且可被供应到冷冻室13(参见图18的箭头B)。
当冷空气通过蒸发器220被供应时,冷凝水f2或除霜水f1可由蒸发器220产生,冷凝水或除霜水可能下落到设置在蒸发器220下方的除霜水托盘240上。除霜水托盘240中收集的水可朝向除霜水托盘240的后侧流动。
如上所述,除霜水托盘240可从其前侧朝向后侧向下倾斜,使得冷凝水或除霜水可容易流动。流过除霜水托盘240的水可经过格栅盖320和330,且被引入排水管295。
由吹送风扇350或格栅盖320和330产生的冷凝水f2可通过冷凝水孔338下落到除霜水托盘240上,且可被引入排水管295中。除霜水f1以及冷凝水f2可在除霜水托盘240中彼此混合,并可被引入排水管295中。
引入排水管295中的水可向下流动以被引入机器室80中,且可被收集在设置于机器室80的排风扇中。根据这种操作,除霜水可被容易地排出。
参照图19,根据另一实施例的蒸发器420可包括彼此横向间隔开的第一热交换器420a和第二热交换器420b,以及形成在第一热交换器420a与第二热交换器420b之间的风扇吸入通道427,使得热交换的冷空气流过风扇吸入通道427。第一热交换器420a和第二热交换器420b可包括联接到制冷剂管421的制冷剂管421和散热片423。此外,制冷剂管421可竖向地布置成两排。制冷剂管421的前部和后部可由第一保持器431和第二保持器433支撑。
蒸发器420可包括:入口管422a,被构造为将制冷剂引入蒸发器420中;以及出口管422b,被构造为将经过蒸发器420的制冷剂从蒸发器420排出。蒸发器420还可包括第一分支管451,该第一分支管连接到入口管422a以将制冷剂分支到第一热交换器420a和第二热交换器420b中。第一分支管451可包括具有一个入口和两个出口的T形分支管。
第一热交换器420a和第二热交换器420b的制冷剂管421、尤其是第一实施例中描述的第一弯曲管可被连接到第一分支管451的两个出口。此外,连接到第一分支管451的制冷剂管421可以是下排中的制冷剂管421。
蒸发器420还可包括连接到出口管422b的第二分支管455,以将经过第一热交换器420a和第二热交换器420b的制冷剂彼此混合,从而将混合的制冷剂引导到出口管422b。第二分支管455可包括具有两个入口和一个出口的T形分支管。第一热交换器420a和第二热交换器420b的制冷剂管421、尤其是第一实施例中描述的第一弯曲管可连接到第二分支管455的两个入口。此外,连接到第二分支管455的制冷剂管421可以是上排中的制冷剂管421。
通过入口管422a引入蒸发器420的制冷剂可分支到第一分支管451的相对两侧,且可被引入到第一热交换器420a和第二热交换器420b的制冷剂管421的下排中的制冷剂管421。此外,引入到下排的制冷剂管421中的制冷剂可流到第一热交换器420a和第二热交换器420b的外部,且可被引入上排的制冷剂管421中。
流过上排的制冷剂管421的制冷剂可流到第一热交换器420a和第二热交换器420b的外侧,可被引入到第二分支管455中,且可被混合。混合的制冷剂可通过出口管422b从蒸发器420排出。
根据蒸发器420的这种构造和制冷剂的流动,被引入蒸发器420的制冷剂可被分支进入并流过第一热交换器420a和第二热交换器420b,使得制冷剂的热交换距离可被缩短,因此,可防止制冷剂在蒸发器420中过热。因此,可防止由制冷剂的过热导致的冷空气的冷却损失。
因为流过第一热交换器420a和第二热交换器420b的制冷剂的温度相对较低,所以第一热交换器420a和第二热交换器420b可结霜。因此,第一实施例中描述的第一加热器可被安装在第一热交换器420a和第二热交换器420b的上侧,使得结霜可被延迟,且除霜性能可提高。
参照图20,在另一实施例中,提出了气/液分离器260a的构造和布置。气/液分离器260a可被布置在风扇吸入通道227中,且可位于除霜水托盘240的上侧。
被构造成将制冷剂引导到气/液分离器260a的气/液分离入口管262可被连接到蒸发器220的出口。气/液分离入口管262可包括:第一管262a,从蒸发器220的前侧向下倾斜到后侧,以对应于可朝向冰箱10的后方向下倾斜的除霜水托盘240的形状,以及第二管262b,从第一管262a向上延伸。根据第一管262a和第二管262b的构造,气/液分离入口管262可具有弯曲形状。
气/液分离器260a可联接到第二管262b的上部。此外,气/液分离器260a可布置在与蒸发器220的高度基本相同的高度。根据这种构造,可防止流过蒸发器220的液体制冷剂快速地引入气体/液分离器260a,以避免液体制冷剂过度填充气/液分离器260a。
此外,气/液分离器260a可位于除霜水托盘240的后部的上侧。因为除霜水托盘240的底表面可朝向冰箱10的后端向下倾斜,风扇吸入通道227的后部空间采取竖向方式可以相对较大。因此,由于气/液分离器260a可位于风扇吸入通道227的后侧上,所以可容易地确保其安装空间。
气/液分离器260a排出的气体制冷剂从中流过的气/液分离出口管263可连接到气/液分离器260a的上部。气/液分离出口管263可连接到第一实施例中描述的吸入管290。此外,气/液分离出口管263可位于蒸发器220的上方。
覆盖蒸发器220的上侧的第一盖210a可包括被构造成覆盖气/液分离出口管263的盖突起219a。由于盖突起219a可形成为足够大以覆盖气/液分离出口管263的横向宽度,所以因盖突起219a而减小间隔壁隔热体55的效果可能是轻微的。
参照图21,根据另一实施例的气/液分离器260b可布置在高于蒸发器220的位置处。作为示例,气/液分离器260b可为大致柱形的壳体,且柱形壳体可沿水平方向放置。此外,气/液分离器260b可位于风扇吸入通道227的上方。
气/液分离器260b的高度H2可高于制冷剂管221的最上面的制冷剂管221的高度H1。高度H1和H2可以是基于参考点测量的竖向高度。作为示例,参考点可被理解为安装冰箱的地面。
根据这种构造,存在于蒸发器220中的液体制冷剂可能不被引入气/液分离器260b。因此,气/液分离器260b中的液体制冷剂可能不会溢出到气/液分离器260b的外面。此外,由于蒸发器220中的液体制冷剂不能被排出到气/液分离器260b的外部,且可在蒸发器220中进行热交换,所以可提高蒸发器220的热交换性能。
连接到蒸发器220的出口以将制冷剂引入气/液分离器260b的气/液分离入口管262b可连接到气/液分离器260b的一侧。此外,连接到气/液分离器260b的出口以排出由气/液分离器260b分离的气体制冷剂的气/液分离出口管263b可连接到气/液分离器260b的相对侧。
气/液分离入口管262b和气/液分离出口管263b可在水平方向上延伸以对应于气/液分离器260b的放置布置。第一盖210b可设置在气/液分离器260b的上方。第一盖210b可包括盖突起219b,该盖突起可覆盖气/液分离器260b,以对应于气/液分离器260b朝向蒸发器220的上侧突出的布置。
参照图22,根据另一实施例的气/液分离器260c可布置在高于蒸发器220的位置,且可沿水平方向放置。气/液分离器260c可位于覆盖蒸发器220的上侧的第一盖210c的后部的上侧上。因此,气/液分离器260c可布置在蒸发器壳体的外部。根据这样的结构,气/液分离器260c可以不必被布置在形成于蒸发器220的风扇吸入通道中,因此可能不会对冷空气的流动起阻力作用,因此,流过风扇吸入通道的冷空气的流动可能更平稳。
因为第一盖210c不必覆盖气/液分离器260c的上侧,所以不必设置盖突起。因此,可容易地制造第一盖210c。
此外,由于第一盖210c布置在蒸发器壳体的后部的上侧,所以设置在蒸发器壳体的上表面与内部冷藏室壳体的底表面之间的间隔壁隔热体55的高度可相对较高。因此,可提高间隔壁50的隔热效果。
参照图23,根据另一实施例的蒸发器的制冷剂管521可包括被构造成增加制冷剂的热交换区域的结构。制冷剂管521可包括具有圆形横截面的管体522和设置在管体522的内周面上的凸台524。
凸台524可从管体522的内周面沿径向方向突出。多个凸台524可沿圆周方向被布置在管体522的整个内周面上。设有多个凸台524的制冷剂管521的内周面可被称为“有凹槽的内周面”。根据这样的结构,由于制冷剂的流动截面积的增加,蒸发器的热交换区域可以增加,使得蒸发器的热交换效率可得到提高。
冰箱可包括蒸发器,该蒸发器布置在热交换室中,并具有制冷剂流过的制冷剂管和被构造成引导制冷剂和冷空气之间的热交换的散热片,其中蒸发器包括彼此间隔开的侧部,以及布置在相对两侧部之间的中心部,且蒸发器的散热片引导空气流,使得被引入相对两侧部的空气在中心部中混合。设置在蒸发器的中心部的散热片的整个区域可小于设置在蒸发器的侧部中的散热片的整个区域。
冰箱还可包括风扇,该风扇被布置在热交换室的后侧,且被构造成将热交换室中的空气供应到第一储存室和第二储存室,且中心部可包括风扇吸入通道,该风扇吸入通道被构造成引导空气,使得空气被引入风扇。设置在蒸发器的相对两侧部分处的第一热交换器和第二热交换器可从蒸发器的中心侧向相对两侧倾斜。
第一热交换器可从蒸发器的中心部向右侧向上地倾斜,且第二热交换器可从蒸发器的中心部向左侧向上地倾斜。风扇吸入通道可包括不具有制冷剂管和散热片的冷空气通道。
制冷剂管可多次弯曲并沿横向方向延伸。蒸发器壳体可包括被构造为将空气供应到蒸发器的相对两侧部分的入口引导件。散热片可包括联接到制冷剂管的外侧的多个散热片。
多个散热片可沿横向方向延伸以对应于通过入口引导件被引入的空气的流动方向。蒸发器壳体可包括覆盖蒸发器的上侧的第一盖和支撑蒸发器的下侧的第二盖。
入口引导件可包括第一管道联接器,其形成在第一盖中并被构造成将冷藏室中的空气供应到蒸发器的相对两侧。入口引导件可包括盖排出孔,其形成在第二盖中并被构造成将冷冻室中的空气供应到蒸发器的相对两侧。
制冷剂管可包括将第一热交换室和第二热交换室彼此连接的连接器,且在第一热交换室中循环的制冷剂可通过连接器被引入第二热交换器。设置在第一热交换器中的制冷剂管可竖向地布置成两排。
引入第一热交换器的制冷剂可依次流过两排制冷剂管中的下排的制冷剂管和上排的制冷剂管。设置在第二热交换器中的制冷剂管可竖向地布置成两排。
引入第二热交换器中的制冷剂可依次流过两排制冷剂管中的上排的制冷剂管和下排的制冷剂管。蒸发器还可包括分支管,该分支管被构造成将引入到蒸发器中的制冷剂分支到第一热交换器和第二热交换器中,或将经过第一热交换器和第二热交换器的制冷剂彼此混合。
分支管可包括:第一分支管,被构造成将制冷剂分支到第一热交换器和第二热交换器中;以及第二分支管,布置在第一分支管上方并被构造成使经过第二热交换器的制冷剂混合。冰箱还可包括气/液分离器,其被设置在蒸发器的出口处,并被构造成将气体制冷剂与经过蒸发器的制冷剂分离并排出分离后的气体制冷剂。
气/液分离器可布置在风扇吸入通道中。气/液分离器可位于蒸发器的上侧,使得蒸发器的液体制冷剂能够防止被快速地引入到气/液分离器中。气/液分离器可位于蒸发器壳体的外侧的上侧上。
冰箱还可包括设置在热交换室与第一储存室之间并被构造为使第一储存室与热交换室隔热的间隔壁。
冰箱还可包括:除霜传感器,安装在保持器中,并被构造为检测蒸发器的温度,以确定蒸发器的除霜开始时间或除霜终止时间;以及保险丝,安装在保持器中并被构造为中断施加到除霜加热器的电流,该除霜加热器被构造为对蒸发器进行除霜。
冰箱还可包括被构造成支撑蒸发器的前侧和后侧的保持器,其中保持器包括被构造成支撑制冷剂管的多个通孔。冰箱还可包括除霜传感器,该除霜传感器被安装在保持器中,并被构造成检测蒸发器附近的温度以确定蒸发器的除霜开始时间或除霜终止时间。
冰箱还可包括保险丝,该保险丝安装在保持器中并被构造为中断施加到除霜加热器上的电流,该除霜加热器被构造为对蒸发器进行除霜。制冷剂管可包括具有内周面的管体和从管体的内周面突出并沿管体的圆周方向布置的多个凸台。
根据具有上述构造的冰箱,由于蒸发器可安装在间隔壁的一侧,冷藏室和冷冻室通过该间隔壁被竖向地分隔,所以可扩大冰箱的内部储存空间,且可增加设置在冰箱中的抽屉的取出距离。因此,可增加用于食物的储存空间。此外,蒸发器可包括彼此间隔开的第一热交换器和第二热交换器,以及在第一热交换器和第二热交换器之间设置有空气被吸入吹送风扇所经过的风扇吸入通道,使得从间隔壁的相对两侧被引入的空气容易地流向位于间隔壁后侧的风扇。
特别地,构成蒸发器的制冷剂管和散热片可不设置在风扇吸入通道中,使得在热交换之后被吸入吹送风扇的冷空气的流动可不受到干扰。因此,可减少冷空气的流失。
此外,第一热交换器和第二热交换器可相对于风扇吸入通道朝向相对两侧彼此间隔开,使得能够确保预定空间。因此,可容易地安装冰箱的诸如气/液分离器的部件,或者进行焊接操作。
此外,第一热交换器和第二热交换器可从蒸发器的中心部朝向侧面倾斜,使得蒸发器的热交换区域可增加,且可确保位于间隔壁中的隔热体的厚度相对较大。此外,由于被构造为将制冷剂引入蒸发器的入口管和被构造为将制冷剂排出到外部的出口管位于蒸发器的中心侧,且空气被引入蒸发器的相对两侧,所以其中的制冷剂的温度相对最低的入口管可被布置成远离冷空气的入口。因此,可防止冷空气的入口或蒸发器的两侧结霜的现象。
此外,由于被引入蒸发器的制冷剂的通道依次经过第一热交换器和第二热交换器,所以制冷剂所经过的从属(辅助)热交换器的制冷剂的温度后来可以相对较高,使得从属热交换器的结霜可被延迟。因此,除霜加热器可不布置在从属热交换器中。
根据另一个实施例,由于引入蒸发器的制冷剂的通道被分支到第一热交换器和第二热交换器中,所以制冷剂可在第一热交换器和第二热交换器中进行热交换,使得可防止具有较高温度的制冷剂所流过的从属热交换器的热交换效率劣化。此外,由于经过蒸发器的制冷剂所引入的气/液分离器被包括在内,且气/液分离器被布置在蒸发器的风扇吸入通路中,所以可提高空间利用率。此外,由于气/液分离器被布置在比蒸发器的制冷剂管更高的位置处,所以当存在于蒸发器中的制冷剂被迅速地引入到气液分离器中时,储存在气/液分离器中的液体制冷剂会溢出的现象被防止。
此外,除霜水托盘设置在蒸发器的下侧,且除霜水托盘从相对两侧向中心部向下倾斜以对应于蒸发器的形状,使得除霜水可平滑地流动。
而且,因为凹入部分形成在除霜水托盘的中心部处,风扇吸入通道形成在凹入部分的上方,所以即使除霜水的量增加,储存在除霜水托盘中的除霜水也被施加到蒸发器,使得可防止霜在蒸发器的下部产生。
本说明书中所提及的“一个实施例”、“一实施例”、“示例性实施例”等表示结合实施例描述的某一特征、结构或特性被包括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多处出现的这些措词不一定都针对相同的实施例。此外,当结合实施例对某一特征、结构或特性进行说明时,应当明白,结合其它实施例来实施这些特征、结构或特性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
尽管参照多个示例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描述,但是应该理解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能想到的众多其它改型和实施例都落入本发明原理的精神和范围内。更具体地,在本公开内容、附图和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要的组合配置方案中的组成部件和/或结构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型。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结构进行修改和改型以外,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替代性的使用也是显而易见的。

Claims (7)

1.一种冰箱,包括:
第一储存室;
第二储存室,被布置在所述第一储存室的下方;
热交换室,被布置在所述第一储存室与所述第二储存室之间,并被构造为冷却所述第一储存室和所述第二储存室中的空气;
第一入口,被布置在所述第一储存室中并被构造为允许所述第一储存室中的空气被引入所述热交换室;
第二入口,被布置在所述第二储存室中并被构造为允许所述第二储存室中的空气被引入所述热交换室;
蒸发器,被布置在所述热交换室中并设有至少一个制冷剂管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制冷剂管联接的至少一个散热片,所述蒸发器包括第一部分和与所述第一部分间隔开的第二部分;
除霜水托盘,布置在所述蒸发器的下方;
风扇,被布置在所述热交换室的侧部处;和
风扇吸入通道,被设置在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之间,并被构造成使得空气流入到所述风扇中,
其中:
设置在所述风扇吸入通道中的至少一个散热片的第一区域小于设置在所述第一部分或所述第二部分中的至少一个散热片的第二区域,或者
所述蒸发器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包括具有所述至少一个制冷剂管和所述至少一个散热片的第一热交换器和第二热交换器,而且,所述第一热交换器和所述第二热交换器从所述蒸发器的中心部向所述蒸发器的相对两侧倾斜,或者
所述冰箱还包括限定所述热交换室的蒸发器壳体,其中所述蒸发器壳体包括被构造成朝向所述蒸发器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供应空气的第一管道联接器和盖排出孔,或者
所述冰箱还包括气/液分离器,所述气/液分离器被设置在所述蒸发器的出口处,并被构造成将气体制冷剂从经过所述蒸发器的制冷剂中分离出来,而且,所述气/液分离器被布置在所述风扇吸入通道中并位于所述除霜水托盘的上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中,所述除霜水托盘包括从所述除霜水托盘的相对两侧朝向所述除霜水托盘的中心部向下倾斜的两个流动引导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冰箱,其中,所述除霜水托盘还包括从所述两个的流动引导件向下凹入的除霜水储存槽,而且
其中,所述除霜水储存槽位于所述风扇吸入通道的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散热片包括联接到所述至少一个制冷剂管的外部的多个散热片,且其中所述多个散热片沿横向方向延伸以对应于通过所述第一管道联接器和盖排出孔被引入的冷空气的流动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制冷剂管包括将所述第一热交换器和所述第二热交换器彼此连接的连接器,且其中在所述第一热交换器中循环的制冷剂通过所述连接器被引入所述第二热交换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冰箱,其中,设置在所述第一热交换器中的所述至少一个制冷剂管竖向地布置成两排,且其中被引入所述第一热交换器的制冷剂依次流过两排制冷剂管中的位于下排的第一制冷剂管和位于上排的第二制冷剂管,
其中,设置在所述第二热交换器中的至少一个制冷剂管竖向地布置成两排,而且被引入所述第二热交换器中的制冷剂依次流过两排制冷剂管中的位于上排的第三制冷剂管和位于下排的第四制冷剂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中,所述蒸发器还包括分支管,所述分支管被构造为将引入所述蒸发器的制冷剂分支到所述第一热交换器和所述第二热交换器中,
其中,所述分支管包括:
第一分支管,所述第一分支管被构造为将制冷剂分支到所述第一热交换器和所述第二热交换器中;和
第二分支管,所述第二分支管被布置在所述第一分支管的上方,并被构造为将经过所述第一热交换器和所述第二热交换器的制冷剂彼此混合。
CN202010312352.6A 2016-09-29 2017-09-08 冰箱 Active CN11147357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6-0125943 2016-09-29
KR1020160125943A KR102632586B1 (ko) 2016-09-29 2016-09-29 냉장고
CN201710805349.6A CN107883644B (zh) 2016-09-29 2017-09-08 冰箱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805349.6A Division CN107883644B (zh) 2016-09-29 2017-09-08 冰箱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73579A CN111473579A (zh) 2020-07-31
CN111473579B true CN111473579B (zh) 2022-02-01

Family

ID=5996906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12352.6A Active CN111473579B (zh) 2016-09-29 2017-09-08 冰箱
CN201710805349.6A Active CN107883644B (zh) 2016-09-29 2017-09-08 冰箱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805349.6A Active CN107883644B (zh) 2016-09-29 2017-09-08 冰箱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3) US10302347B2 (zh)
EP (1) EP3301386B1 (zh)
KR (1) KR102632586B1 (zh)
CN (2) CN11147357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19598A (zh) * 2014-06-11 2014-09-03 合肥美的电冰箱有限公司 风冷电冰箱
KR102261134B1 (ko) * 2017-03-10 2021-06-0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냉장고
CN111609647B (zh) 2019-02-25 2021-11-05 Lg电子株式会社 入口冰箱及冰箱
CN111609655B (zh) 2019-02-25 2021-12-21 Lg电子株式会社 入口冰箱及冰箱
CN111609654B (zh) 2019-02-25 2022-03-08 Lg电子株式会社 入口冰箱及冰箱
CN111609656A (zh) 2019-02-25 2020-09-01 Lg电子株式会社 入口冰箱及冰箱
CN111609648A (zh) 2019-02-25 2020-09-01 Lg电子株式会社 入口冰箱及冰箱
CN111609650A (zh) 2019-02-25 2020-09-01 Lg电子株式会社 入口冰箱及冰箱
CN111609651B (zh) 2019-02-25 2022-06-28 Lg电子株式会社 入口冰箱及冰箱
CN111609653A (zh) * 2019-02-25 2020-09-01 Lg电子株式会社 入口冰箱及冰箱
CN111609649B (zh) 2019-02-25 2022-01-18 Lg电子株式会社 入口冰箱及冰箱
EP3699521B1 (en) 2019-02-25 2023-09-06 LG Electronics Inc. Entrance refrigerator
CN111609619B (zh) * 2019-02-26 2021-09-21 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 回风口形成于箱体两侧壁的冰箱
CN110285630B (zh) * 2019-02-26 2020-03-06 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 冰箱
CN116412621A (zh) * 2021-12-30 2023-07-11 合肥美的电冰箱有限公司 排水板、风道组件、箱胆及制冷设备
CN115540457A (zh) * 2022-08-18 2022-12-30 湖北美的电冰箱有限公司 风路组件及制冷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103109A (en) 1960-09-14 1963-09-10 Whirlpool Co Home appliance
US3110158A (en) 1961-05-29 1963-11-12 Gen Motors Corp Refrigerating apparatus including defrost means
US3050961A (en) * 1961-05-09 1962-08-28 Gen Motors Corp Single evaporator two-compartment refrigerator
US3310957A (en) * 1966-02-14 1967-03-28 Gen Motors Corp Keeping insulation dry
US3393530A (en) * 1966-10-17 1968-07-23 Whirlpool Co Radiant defrost panel for refrigerator
US3599442A (en) * 1969-09-22 1971-08-17 Gen Motors Corp Unitary fan evaporator assembly
US4075866A (en) 1977-01-07 1978-02-28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Refrigerator defroster-humidifier
JPH0730989B2 (ja) * 1987-02-14 1995-04-10 株式会社東芝 冷蔵庫の除霜制御装置
IT1230908B (it) 1989-06-23 1991-11-08 Ocean Spa Circuito di controllo ambienti a temperature differenziate, in particolare frigoriferi domestici.
DE3932459A1 (de) 1989-09-28 1991-04-11 Bosch Siemens Hausgeraete Kuehlschrank, insbesondere mehrtemperaturen-kuehlschrank
DE19542978C2 (de) 1995-11-17 1999-10-21 Linde Ag Kühltheke
JPH09152290A (ja) * 1995-11-29 1997-06-10 Sanyo Electric Co Ltd 吸収式冷凍機
KR970075782A (ko) * 1996-05-31 1997-12-10 배순훈 냉각기 일체형 제상히터를 이용한 착상판 제상장치
KR100753501B1 (ko) * 2001-10-04 2007-08-3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연속냉각이 가능한 냉장고
US6793010B1 (en) * 2003-06-06 2004-09-21 Tecumseh Products Company Heat exchanger having non-perpendicularly aligned heat transfer elements
KR100694259B1 (ko) * 2004-10-15 2007-03-1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냉장고용 증발기 장착구조
US9857103B2 (en) * 2013-11-04 2018-01-02 Lg Electronics Inc. Refrigerator having a condensation loop between a receiver and an evaporator
CN101603761B (zh) * 2008-06-12 2014-04-02 海尔集团公司 制冷设备及其箱体制造方法
KR101565404B1 (ko) * 2009-01-30 2015-11-0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냉장고
KR101649624B1 (ko) * 2009-07-15 2016-08-1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냉장고
DE102011006807A1 (de) 2011-04-05 2012-10-11 BSH Bosch und Siemens Hausgeräte GmbH Kombinationskältegerät
KR101902017B1 (ko) * 2011-11-18 2018-09-2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열교환기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2004470B1 (ko) 2013-04-01 2019-10-1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냉장고
KR101999263B1 (ko) * 2014-07-16 2019-07-1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냉장고
CN105091416B (zh) * 2014-04-19 2017-11-14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蒸发器组件及空调
CN203940677U (zh) * 2014-06-19 2014-11-12 田訢民 冷库蒸发器自动除霜系统
DE102014218411A1 (de) * 2014-09-15 2016-03-17 BSH Hausgeräte GmbH Kältegerät mit mehreren Lagerkammern
JP6501149B2 (ja) * 2015-03-12 2019-04-17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冷凍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83644A (zh) 2018-04-06
EP3301386B1 (en) 2019-02-27
US20190242638A1 (en) 2019-08-08
US10663214B2 (en) 2020-05-26
US20180087824A1 (en) 2018-03-29
US10302347B2 (en) 2019-05-28
US11333424B2 (en) 2022-05-17
US20200240701A1 (en) 2020-07-30
KR102632586B1 (ko) 2024-02-02
CN107883644B (zh) 2020-05-12
KR20180035619A (ko) 2018-04-06
EP3301386A1 (en) 2018-04-04
CN111473579A (zh) 2020-07-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73579B (zh) 冰箱
CN107883645B (zh) 冰箱
CN107883643B (zh) 冰箱
CN107883642B (zh) 冰箱
CN108571853B (zh) 冰箱
KR20180035621A (ko) 냉장고
KR20180035620A (ko) 냉장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