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72894A - 内燃机的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内燃机的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72894A
CN111472894A CN202010068677.4A CN202010068677A CN111472894A CN 111472894 A CN111472894 A CN 111472894A CN 202010068677 A CN202010068677 A CN 202010068677A CN 111472894 A CN111472894 A CN 1114728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uel ratio
air
voltage
output current
exhaust ga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6867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472894B (zh
Inventor
青木圭一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14728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728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4728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7289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41/00Electrical control of supply of combustible mixture or its constituents
    • F02D41/0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generating control signals
    • F02D41/04Introducing corrections for particular operating condi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41/00Electrical control of supply of combustible mixture or its constituents
    • F02D41/0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generating control signals
    • F02D41/14Introducing closed-loop corrections
    • F02D41/1438Introducing closed-loop corrections using means for determin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mbustion gases; Sensors therefor
    • F02D41/1473Introducing closed-loop corrections using means for determin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mbustion gases; Sensor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regulation metho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N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1N11/00Monitoring or diagnostic devices for exhaust-gas treatment apparatus, e.g. for catalytic activity
    • F01N11/007Monitoring or diagnostic devices for exhaust-gas treatment apparatus, e.g. for catalytic activity the diagnostic devices measuring oxygen or air concentration downstream of the exhaust apparatu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41/00Electrical control of supply of combustible mixture or its constituents
    • F02D41/0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generating control signals
    • F02D41/021Introducing corrections for particular conditions exterior to the engine
    • F02D41/0235Introducing corrections for particular conditions exterior to the engine in relation with the state of the exhaust gas treating apparatus
    • F02D41/0295Control according to the amount of oxygen that is stored on the exhaust gas treating apparatu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41/00Electrical control of supply of combustible mixture or its constituents
    • F02D41/0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generating control signals
    • F02D41/04Introducing corrections for particular operating conditions
    • F02D41/12Introducing corrections for particular operating conditions for deceleration
    • F02D41/123Introducing corrections for particular operating conditions for deceleration the fuel injection being cut-off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41/00Electrical control of supply of combustible mixture or its constituents
    • F02D41/0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generating control signals
    • F02D41/14Introducing closed-loop corrections
    • F02D41/1401Introducing closed-loop correc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trol or regulation method
    • F02D41/1408Dithering techniqu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41/00Electrical control of supply of combustible mixture or its constituents
    • F02D41/0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generating control signals
    • F02D41/14Introducing closed-loop corrections
    • F02D41/1438Introducing closed-loop corrections using means for determin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mbustion gases; Sensors therefor
    • F02D41/1439Introducing closed-loop corrections using means for determin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mbustion gases; Sensor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position of the sens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41/00Electrical control of supply of combustible mixture or its constituents
    • F02D41/0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generating control signals
    • F02D41/14Introducing closed-loop corrections
    • F02D41/1438Introducing closed-loop corrections using means for determin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mbustion gases; Sensors therefor
    • F02D41/1444Introducing closed-loop corrections using means for determin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mbustion gases; Sensor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mbustion gases
    • F02D41/1454Introducing closed-loop corrections using means for determin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mbustion gases; Sensor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mbustion gases the characteristics being an oxygen content or concentration or the air-fuel ratio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41/00Electrical control of supply of combustible mixture or its constituents
    • F02D41/0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generating control signals
    • F02D41/14Introducing closed-loop corrections
    • F02D41/1438Introducing closed-loop corrections using means for determin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mbustion gases; Sensors therefor
    • F02D41/1473Introducing closed-loop corrections using means for determin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mbustion gases; Sensor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regulation method
    • F02D41/1475Regulating the air fuel ratio at a value other than stoichiometr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41/00Electrical control of supply of combustible mixture or its constituents
    • F02D41/0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generating control signals
    • F02D41/14Introducing closed-loop corrections
    • F02D41/1438Introducing closed-loop corrections using means for determin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mbustion gases; Sensors therefor
    • F02D41/1477Introducing closed-loop corrections using means for determin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mbustion gases; Sensor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regulation circuit or part of it,(e.g. comparator, PI regulator, output)
    • F02D41/1484Output circui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41/00Electrical control of supply of combustible mixture or its constituents
    • F02D41/20Output circuits, e.g. for controlling currents in command coi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41/00Electrical control of supply of combustible mixture or its constituents
    • F02D41/24Electrical control of supply of combustible mixture or its constitu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digital means
    • F02D41/2406Electrical control of supply of combustible mixture or its constitu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digital means using essentially read only memories
    • F02D41/2425Particular ways of programming the data
    • F02D41/2429Methods of calibrating or learning
    • F02D41/2438Active learning metho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41/00Electrical control of supply of combustible mixture or its constituents
    • F02D41/24Electrical control of supply of combustible mixture or its constitu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digital means
    • F02D41/2406Electrical control of supply of combustible mixture or its constitu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digital means using essentially read only memories
    • F02D41/2425Particular ways of programming the data
    • F02D41/2429Methods of calibrating or learning
    • F02D41/2451Methods of calibrating or learn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learned or calibrated
    • F02D41/2474Characteristics of sens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41/00Electrical control of supply of combustible mixture or its constituents
    • F02D41/20Output circuits, e.g. for controlling currents in command coils
    • F02D2041/202Output circuits, e.g. for controlling currents in command coil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trol of the circuit
    • F02D2041/2051Output circuits, e.g. for controlling currents in command coil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trol of the circuit using voltage contro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41/00Electrical control of supply of combustible mixture or its constituents
    • F02D41/20Output circuits, e.g. for controlling currents in command coils
    • F02D2041/202Output circuits, e.g. for controlling currents in command coil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trol of the circuit
    • F02D2041/2058Output circuits, e.g. for controlling currents in command coil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trol of the circuit using information of the actual current valu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41/00Electrical control of supply of combustible mixture or its constituents
    • F02D41/0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generating control signals
    • F02D41/14Introducing closed-loop corrections
    • F02D41/1438Introducing closed-loop corrections using means for determin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mbustion gases; Sensors therefor
    • F02D41/1493Details
    • F02D41/1496Measurement of the conductivity of a sens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Electrical Control Of Air Or Fuel Supplied To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 (AREA)
  • Combined Controls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提供能够抑制配置于内燃机的排气通路的空燃比传感器对空燃比的检测精度的下降的内燃机的控制装置。内燃机的控制装置具备:空燃比传感器(40、41),配置于内燃机的排气通路并且检测排气的空燃比;电流检测装置(61),检测空燃比传感器的输出电流;电压施加装置(60),向空燃比传感器施加电压;及电压控制部(81),经由电压施加装置而控制向空燃比传感器的施加电压。电压控制部将施加电压设定为以在向空燃比传感器流入的流入排气的空燃比是理论空燃比时输出电流成为零的方式确定的基准电压,以使在判定为流入排气的空燃比是理论空燃比时由电流检测装置检测到的输出电流成为零的方式修正基准电压。

Description

内燃机的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内燃机的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在内燃机的排气通路配置催化剂及空燃比传感器。通过基于空燃比传感器的输出来控制混合气的空燃比,排气在催化剂中被有效地净化,进而排气排放得以改善。
然而,有时因历时劣化、个体偏差等而在空燃比传感器的输出产生偏离。因而,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内燃机的控制装置中,修正配置于催化剂的下游侧的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的输出。具体而言,基于在通过燃料切断控制后的浓控制而向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流入的排气的空燃比成为理论空燃比的定时下检测到的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的输出空燃比与理论空燃比之差来修正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41的输出空燃比。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03104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上述的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中,在初始设定下,以在向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流入的排气的空燃比是理论空燃比时输出电流成为零的方式设定了施加电压。在输出电流是零的情况下,在空燃比传感器中不流动电流,因此由排气的温度或压力的变动、电路误差等引起的输出电流的偏差减少。
另一方面,若在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的输出产生偏离,则向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流入的排气的空燃比是理论空燃比时的输出电流成为零以外的值。因而,即使向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流入的排气的空燃比是理论空燃比,此时的输出电流的偏差也变大。
在上述的修正方法中,由于通过运算来修正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的输出的偏离,所以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的特性保持从初始设定偏离的状态。因而,可能会因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的输出电流的偏差而导致空燃比的检测精度下降。
于是,鉴于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抑制在内燃机的排气通路配置的空燃比传感器对空燃比的检测精度的下降的内燃机的控制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公开的主旨如下。
(1)一种内燃机的控制装置,具备:空燃比传感器,配置于内燃机的排气通路并且检测排气的空燃比;电流检测装置,检测所述空燃比传感器的输出电流;电压施加装置,向所述空燃比传感器施加电压;及电压控制部,经由所述电压施加装置而控制向所述空燃比传感器的施加电压,所述电压控制部将所述施加电压设定为以在向所述空燃比传感器流入的流入排气的空燃比是理论空燃比时所述输出电流成为零的方式确定的基准电压,以使在判定为所述流入排气的空燃比是理论空燃比时由所述电流检测装置检测到的所述输出电流成为零的方式修正所述基准电压。
(2)根据上述(1)所述的内燃机的控制装置,能够吸藏氧的催化剂配置于所述排气通路,所述空燃比传感器配置于所述催化剂的下游侧。
(3)根据上述(2)所述的内燃机的控制装置,所述空燃比控制部执行停止向所述燃烧室的燃料供给的燃料切断控制,在该燃料切断控制后,执行以使所述催化剂的氧吸藏量成为零的方式使所述混合气的空燃比成为比理论空燃比浓的空燃比的浓控制,所述电压控制部以使在执行所述浓控制且所述输出电流的每预定时间的变化量为预定值以下时由所述电流检测装置检测到的所述输出电流成为零的方式修正所述基准电压。
(4)根据上述(3)所述的内燃机的控制装置,所述空燃比控制部执行停止向所述燃烧室的燃料供给的燃料切断控制,在该燃料切断控制后执行使所述流入排气的空燃比成为比理论空燃比浓的浓控制,所述电压控制部以使在执行所述浓控制且所述输出电流的每预定时间的变化量为预定值以下时由所述电流检测装置检测到的所述输出电流成为零的方式修正所述基准电压。
(5)根据上述(3)所述的内燃机的控制装置,所述空燃比控制部执行以使所述催化剂的氧吸藏量在零与最大氧吸藏量之间变化的方式将所述混合气的空燃比切换为比理论空燃比浓的空燃比和比理论空燃比稀的空燃比的主动控制,所述电压控制部以使在执行所述主动控制且所述输出电流的每预定时间的变化量为预定值以下时由所述电流检测装置检测到的所述输出电流成为零的方式修正所述基准电压。
(6)根据上述(1)~(5)中任一个所述的内燃机的控制装置,所述电压控制部在所述基准电压与不同于该基准电压的切换电压之间切换所述施加电压,在修正所述基准电压的情况下,以使在所述输出电流为零时对应于所述基准电压的所述空燃比传感器的排气侧电极上的氧浓度与在所述输出电流为零时对应于所述切换电压的所述空燃比传感器的排气侧电极上的氧浓度之差成为恒定的方式修正所述切换电压。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提供能够抑制配置于内燃机的排气通路的空燃比传感器对空燃比的检测精度的下降的内燃机的控制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概略地示出设置有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内燃机的控制装置的内燃机的图。
图2示出三元催化剂的净化特性。
图3是空燃比传感器的概略的剖视图。
图4是概略地示出空燃比传感器的动作的图。
图5示出电路的具体例。
图6是示出空燃比传感器的电压-电流特性的图。
图7是示出图6的X-X区域中的电压-电流特性的图。
图8是示出排气的空燃比与输出电流的关系的图表。
图9是示出输出电流为零时的传感器施加电压与排气侧电极上的氧浓度的关系的图表。
图10是概略地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内燃机的控制装置的构成的图。
图11是在燃料切断控制后执行浓控制时的空燃比控制的种类及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的输出电流的时间图。
图12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电压修正处理的控制例程的流程图。
图13是示出用于基于在判定为流入排气的空燃比是理论空燃比时检测到的输出电流来算出基准电压的修正量的映射的图。
图14是执行主动控制时的混合气的目标空燃比及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的输出电流的时间图。
图15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电压修正处理的控制例程的流程图。
图16是示出输出电流为零时的传感器施加电压与排气侧电极上的氧浓度的关系的图表。
图17是图16的Y区域的概略的放大图。
图18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中的电压修正处理的控制例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对同样的构成要素标注同一附图标记。
<第一实施方式>
首先参照图1~图13,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内燃机整体的说明>
图1是概略地示出设置有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内燃机的控制装置的内燃机的图。图1所示的内燃机是火花点火式内燃机。内燃机搭载于车辆。
参照图1,2表示汽缸体,3表示在汽缸体2内往复运动的活塞,4表示固定于汽缸体2上的汽缸盖,5表示形成于活塞3与汽缸盖4之间的燃烧室,6表示进气门,7表示进气口,8表示排气门,9表示排气口。进气门6开闭进气口7,排气门8开闭排气口9。
如图1所示,在汽缸盖4的内壁面的中央部配置有火花塞10,在汽缸盖4的内壁面周边部配置有燃料喷射阀11。火花塞10构成为根据点火信号而产生火花。另外,燃料喷射阀11根据喷射信号而将预定量的燃料向燃烧室5内喷射。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燃料而使用理论空燃比是14.6的汽油。
各汽缸的进气口7分别经由对应的进气支管13而连结于平衡罐(surge tank)14,平衡罐14经由进气管15而连结于空气滤清器16。进气口7、进气支管13、平衡罐14、进气管15等形成将空气向燃烧室5引导的进气通路。另外,在进气管15内配置有由节气门驱动致动器17驱动的节气门18。通过由节气门驱动致动器17使节气门18转动,能够变更进气通路的开口面积。
另一方面,各汽缸的排气口9连结于排气歧管19。排气歧管19具有连结于各排气口9的多个支部和这些支部集合而成的集合部。排气歧管19的集合部连结于内置有上游侧催化剂20的上游侧壳体21。上游侧壳体21经由排气管22而连结于内置有下游侧催化剂23的下游侧壳体24。排气口9、排气歧管19、上游侧壳体21、排气管22、下游侧壳体24等形成将通过燃烧室5中的混合气的燃烧而产生的排气排出的排气通路。
内燃机的各种控制基于设置于内燃机的各种传感器的输出等而由电子控制单元(ECU)31执行。电子控制单元(ECU)31由数字计算机构成,具备经由双向性总线32而相互连接的RAM(随机存取存储器)33、ROM(只读存储器)34、CPU(微处理器)35、输入端口36及输出端口37。在进气管15配置有检测在进气管15内流动的空气的流量的空气流量计39,空气流量计39的输出经由对应的AD变换器38而向输入端口36输入。
另外,在排气歧管19的集合部即上游侧催化剂20的上游侧配置有检测在排气歧管19内流动的排气(即,向上游侧催化剂20流入的排气)的空燃比的上游侧空燃比传感器40。上游侧空燃比传感器40的输出经由对应的AD变换器38而向输入端口36输入。
另外,在排气管22内即上游侧催化剂20的下游侧配置有检测在排气管22内流动的排气(即,从上游侧催化剂20流出的排气)的空燃比的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41。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41的输出经由对应的AD变换器38而向输入端口36输入。
另外,在加速器踏板42连接有产生与加速器踏板42的踩踏量成比例的输出电压的负荷传感器43,负荷传感器43的输出电压经由对应的AD变换器38而向输入端口36输入。CPU35基于负荷传感器43的输出来算出内燃机负荷。
曲轴角传感器44例如每当曲轴旋转15度时产生输出脉冲,该输出脉冲向输入端口36输入。CPU35基于曲轴角传感器44的输出来算出内燃机转速。
另一方面,输出端口37经由对应的驱动电路45而连接于火花塞10、燃料喷射阀11及节气门驱动致动器17。
此外,上述的内燃机是以汽油为燃料的无增压内燃机,但内燃机的构成不限定于上述构成。因此,像汽缸排列、燃料的喷射方式、进排气系统的构成、气门机构的构成、增压器的有无这样的内燃机的具体的构成也可以与图1所示的构成不同。例如,燃料喷射阀11也可以配置成向进气口7内喷射燃料。
<催化剂的说明>
配置于排气通路的上游侧催化剂20及下游侧催化剂23具有同样的构成。催化剂20、23是具有氧吸藏能力的催化剂,例如是三元催化剂。具体而言,催化剂20、23是在由陶瓷构成的载体担载具有催化剂作用的贵金属(例如,铂(Pt))及具有氧吸藏能力的助催化剂(例如,二氧化铈(CeO2))而得到的。
图2示出三元催化剂的净化特性。如图2所示,催化剂20、23对未燃气体(HC、CO)及氮氧化物(NOx)的净化率在向催化剂20、23流入的排气的空燃比处于理论空燃比附近区域(图2中的净化窗A)时非常高。因此,若排气的空燃比被维持为理论空燃比,则催化剂20、23能够有效地净化未燃气体及NOx。
另外,催化剂20、23通过助催化剂而根据排气的空燃比来吸藏或放出氧。具体而言,催化剂20、23在排气的空燃比比理论空燃比稀时,吸藏排气中过剩的氧。另一方面,催化剂20、23在排气的空燃比比理论空燃比浓时,放出对于使未燃气体氧化不足的氧。其结果,即使在排气的空燃比从理论空燃比些许偏离的情况下,催化剂20、23的表面上的空燃比也被维持为理论空燃比附近,在催化剂20、23中未燃气体及氮氧化物被有效地净化。
此外,催化剂20、23只要具有催化剂作用及氧吸藏能力即可,也可以是三元催化剂以外的催化剂。
<空燃比传感器的构成>
配置于排气通路的上游侧空燃比传感器40及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41具有同样的构成。图3是空燃比传感器40、41的概略的剖视图。从图3可知,在本实施方式中,空燃比传感器40、41是包括固体电解质层及一对电极的传感器元件为1个的单元件型的空燃比传感器。
如图3所示,空燃比传感器40、41具备固体电解质层51、配置于固体电解质层51的一方的侧面上的排气侧电极52、配置于固体电解质层51的另一方的侧面上的大气侧电极53、进行排气的扩散限速的扩散限速层54、保护扩散限速层54的保护层55及进行空燃比传感器40、41的加热的加热器部56。
在固体电解质层51的一方的侧面上设置有扩散限速层54,在扩散限速层54的与固体电解质层51侧的侧面相反一侧的侧面上设置有保护层55。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固体电解质层51与扩散限速层54之间形成被测气体室57。在排气通路中流动的排气的一部分经由扩散限速层54而向被测气体室57导入。另外,排气侧电极52配置于被测气体室57内。因此,排气侧电极52经由扩散限速层54而暴露于排气。此外,被测气体室57并非必需设置,也可以以使扩散限速层54与排气侧电极52的表面上直接接触的方式构成空燃比传感器40、41。
在固体电解质层51的另一方的侧面上设置有加热器部56。在固体电解质层51与加热器部56之间形成有基准气体室58,向基准气体室58内导入基准气体。在本实施方式中,基准气体室58向大气开放,作为基准气体,大气向基准气体室58导入。大气侧电极53配置于基准气体室58内。因此,大气侧电极53暴露于基准气体(大气)。
在加热器部56设置有多个加热器59,能够通过加热器59来控制空燃比传感器40、41的温度,尤其是固体电解质层51的温度。加热器部56具有足以将固体电解质层51加热至活性化的发热容量。
固体电解质层51是具有氧化物离子传导性的薄板体。固体电解质层51例如是将CaO、MgO、Y2O3、Yb2O3等作为稳定剂向ZrO2(二氧化锆)、HfO2、ThO2、Bi2O3等添加而得到的烧结体。另外,扩散限速层54由氧化铝、镁、硅石、尖晶石、莫来石等耐热性无机物质的多孔质烧结体形成。而且,排气侧电极52及大气侧电极53由铂等催化剂活性高的贵金属形成。
另外,在排气侧电极52及大气侧电极53连接有电路70。电路70包括电压施加装置60及电流检测装置61。电压施加装置60以使大气侧电极53的电位比排气侧电极52的电位高的方式向空燃比传感器40、41施加电压。因此,排气侧电极52作为负极发挥功能,大气侧电极53作为正极发挥功能。ECU31的输出端口37经由对应的驱动电路45而连接于电压施加装置60。因此,ECU31能够经由电压施加装置60而控制向空燃比传感器40的施加电压。
另外,电流检测装置61检测在排气侧电极52与大气侧电极53之间流动的电流,即空燃比传感器40、41的输出电流。电流检测装置61的输出经由对应的AD变换器38而向ECU31的输入端口36输入。因此,ECU31能够取得由电流检测装置61检测到的空燃比传感器40、41的输出电流。
<空燃比传感器的动作>
接着,参照图4,对空燃比传感器40、41的基本的动作进行说明。图4是概略地示出空燃比传感器40、41的动作的图。空燃比传感器40、41以使保护层55及扩散限速层54的外周面暴露于排气的方式配置于排气通路。另外,向空燃比传感器40、41的基准气体室58导入大气。
如上所述,固体电解质层51具有氧化物离子传导性。因而,若在活性化了的固体电解质层51的两侧面间产生氧浓度之差,则会产生要从浓度高的侧面侧向浓度低的侧面侧使氧化物离子移动的电动势E。该特性被称作氧电池特性。
另一方面,若对固体电解质层51的两侧面间提供电位差,则氧化物离子以在固体电解质层的两侧面间产生与电位差相应的氧浓度比的方式移动。该特性被称作氧泵特性。
在向空燃比传感器40、41流入的排气的空燃比比理论空燃比稀时,排气中的氧浓度高,因此固体电解质层51的两侧面间的氧浓度比不那么大。因而,若将向空燃比传感器40、41的施加电压Vr设定为合适的值,则固体电解质层51的两侧面间的氧浓度比变得比与传感器施加电压Vr对应的氧浓度比小。因而,以使固体电解质层51的两侧面间的氧浓度比接近与传感器施加电压Vr对应的氧浓度比的方式,如图4(A)所示,氧化物离子从排气侧电极52朝向大气侧电极53移动。其结果,从电压施加装置60的正极向电压施加装置60的负极流动电流Ir。此时,由电流检测装置61检测正的电流。另外,向被测气体室57流入的排气中的氧浓度越高,即排气的空燃比越高,则电流Ir的值越大。
另一方面,在向空燃比传感器40、41流入的排气的空燃比比理论空燃比浓时,排气侧电极52上的氧与排气中的未燃气体反应而被除去。因而,排气侧电极52处的氧浓度变得极低,固体电解质层51的两侧面间的氧浓度比变大。因而,若将传感器施加电压Vr设定为合适的值,则固体电解质层51的两侧面间的氧浓度比变得比与传感器施加电压Vr对应的氧浓度比大。因而,以使固体电解质层51的两侧面间的氧浓度比接近与传感器施加电压Vr对应的氧浓度比的方式,如图4(B)所示,氧化物离子从大气侧电极53朝向排气侧电极52移动。其结果,从电压施加装置60的负极向电压施加装置60的正极流动电流Ir。此时,由电流检测装置61检测到负的电流。另外,向被测气体室57流入的排气中的未燃气体浓度越高,即排气的空燃比越低,则电流Ir的绝对值越大。
另外,在向空燃比传感器40、41流入的排气的空燃比是理论空燃比时,排气中的氧及未燃气体的量为化学当量比。因而,通过排气侧电极52的催化剂作用而两者完全燃烧,固体电解质层51的两侧面间的氧浓度比被维持为与施加电压Vr对应的氧浓度比。因而,如图4(C)所示,不发生基于氧泵特性的氧化物离子的移动,由电流检测装置61检测的电流成为零。
因此,空燃比传感器40、41的输出电流的值根据向空燃比传感器40、41流入的排气的空燃比而变动。因而,ECU31能够基于由电流检测装置61检测到的输出电流来推定排气的空燃比。此外,排气的空燃比意味着在生成该排气之前供给的空气的质量相对于燃料的质量的比率(空气的质量/燃料的质量),根据排气中的氧浓度及还原气体浓度而推定。
<电路的具体例>
图5示出电路70的具体例。在图示的例子中,将因氧电池特性而产生的电动势表示为E,将固体电解质层51的内部电阻表示为Ri,将电极52、53间的电位差表示为Vs,将由电压施加装置60向空燃比传感器40、41施加的传感器施加电压表示为Vr。
从图5可知,电压施加装置60基本上以使因氧电池特性而产生电动势E与传感器施加电压Vr一致的方式进行负反馈控制。电压施加装置60在因固体电解质层51的两侧面间的氧浓度比的变化而导致两电极52、53间的电位差Vs发生了变化时,也以使该电位差Vs成为传感器施加电压Vr的方式进行负反馈控制。
在排气的空燃比是理论空燃比,固体电解质层51的两侧面间的氧浓度比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固体电解质层51的两侧面间的氧浓度比成为与传感器施加电压Vr对应的氧浓度比。在该情况下,电动势E及电位差Vs与传感器施加电压Vr一致,因此不流动电流Ir。
另一方面,在排气的空燃比是与理论空燃比不同的空燃比,固体电解质层51的两侧面间的氧浓度比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固体电解质层51的两侧面间的氧浓度比不同于与传感器施加电压Vr对应的氧浓度比。在该情况下,电动势E成为与传感器施加电压Vr不同的值。其结果,通过负反馈控制,为了以使电动势E与传感器施加电压Vr一致的方式在固体电解质层51的两侧面间实现氧化物离子的移动,向电极52、53间施加电位差Vs。另外,伴随于氧化物离子的移动而流动电流Ir。其结果,电动势E向传感器施加电压Vr收敛,电位差Vs也向传感器施加电压Vr收敛。
另外,电流检测装置61为了检测电流Ir而检测电压E0。在此,E0如下述式(1)这样表示。
E0=Vr+V0+IrR …(1)
在此,V0是以使E0不成为负的值的方式施加的偏置电压(例如3V),R是图5所示的电阻的值。
在式(1)中,传感器施加电压Vr、偏置电压V0及电阻值R恒定,因此电压E0根据电流Ir而变化。因此,电流检测装置61能够基于电压E0来算出电流Ir。
此外,电路70只要能够向空燃比传感器40、41施加电压且检测空燃比传感器40、41的输出电流即可,也可以与图5所示的构成不同。
<空燃比传感器的输出特性>
上述的原理的结果,空燃比传感器40、41具有如图6所示的电压-电流(V-I)特性。如图6所示,在传感器施加电压Vr为0以下及0附近的区域中,在排气空燃比恒定的情况下,随着传感器施加电压Vr变高,输出电流Ir变大。此外,输出电流Ir与传感器施加电压Vr成比例地变化的电压区域被称作比例区域。
在比例区域中,传感器施加电压Vr低,因此能够经由固体电解质层51而移动的氧化物离子的流量少。在该情况下,伴随于电压施加而在固体电解质层51内移动的氧化物离子的移动速度比经由扩散限速层54而向被测气体室57导入的排气的导入速度慢。因而,能够经由固体电解质层51而移动的氧化物离子的流量根据传感器施加电压Vr而变化,伴随于传感器施加电压Vr的增加而输出电流Ir增加。此外,在传感器施加电压Vr为0时输出电流Ir成为负的值是因为,因氧电池特性而产生与固体电解质层51的两侧面间的氧浓度比相应的电动势。
如图6所示,当传感器施加电压Vr成为预定值以上时,输出电流Ir与传感器施加电压Vr的值无关而维持为大致恒定的值。该饱和了的电流被称作界限电流,产生界限电流的电压区域被称作界限电流区域。在界限电流区域中,由于传感器施加电压Vr比比例区域高,所以能够经由固体电解质层51而移动的氧化物离子的流量比比例区域多。在该情况下,伴随于电压施加而在固体电解质层51内移动的氧化物离子的移动速度比经由扩散限速层54而向被测气体室57导入的排气的导入速度快。因而,能够经由固体电解质层51而移动的氧化物离子的流量几乎不根据传感器施加电压Vr而变化,因此输出电流Ir与传感器施加电压Vr的值无关而维持为大致恒定的值。另一方面,能够经由固体电解质层51而移动的氧化物离子的流量根据固体电解质层51的两侧面间的氧浓度比而变化,因此输出电流Ir根据排气的空燃比而变化。
如图6所示,在传感器施加电压Vr非常高的区域中,在排气空燃比恒定的情况下,随着传感器施加电压Vr变高而输出电流Ir变大。若传感器施加电压Vr变得非常高,则在排气侧电极52处排气中的水被分解。通过水的分解而产生的氧化物离子在固体电解质层51内从排气侧电极52向大气侧电极53移动。其结果,基于水的分解的电流也作为输出电流Ir被检测,因此输出电流Ir比界限电流大。该电压区域被称作水分解区域。
图7是示出图6的X-X区域中的电压-电流特性的图。从图7可知,在界限电流区域中也是,在排气的空燃比恒定时,随着传感器施加电压Vr变高,输出电流Ir稍微变大。因而,输出电流Ir成为零时的传感器施加电压Vr的值根据排气的空燃比而变化。
例如,在排气的空燃比是理论空燃比(14.6)的情况下,输出电流Ir成为零时的传感器施加电压Vr的值是0.45V。在排气的空燃比比理论空燃比低(浓)的情况下,输出电流Ir成为零时的传感器施加电压Vr的值比0.45V高。另一方面,在排气的空燃比比理论空燃比高(稀)的情况下,输出电流Ir成为零时的传感器施加电压Vr的值比0.45V低。
图8是示出排气的空燃比与输出电流Ir的关系的图表。在图8中,理论空燃比附近的区域被放大。在图8中示出传感器施加电压Vr是0.3V、0.45V及0.6V时的排气的空燃比与输出电流Ir的关系。图9是示出输出电流为零时的传感器施加电压Vr与排气侧电极上的氧浓度的关系的图表。在图9中,y轴(排气侧电极上的氧浓度)被设为对数表示。排气的空燃比越浓,则排气侧电极上的氧浓度越低。从图8及图9可知,随着传感器施加电压Vr变高,输出电流Ir成为零时的排气的空燃比变低(浓)。
<内燃机的控制装置>
以下,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内燃机的控制装置进行说明。图10是概略地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内燃机的控制装置的构成的图。内燃机的控制装置具备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41、电流检测装置61、电压施加装置60、电压控制部81及空燃比控制部82。
在本实施方式中,ECU31具有电压控制部81及空燃比控制部82。电压控制部81及空燃比控制部82是通过ECU31的CPU35执行存储于ECU31的ROM33的程序而实现的功能框图。
空燃比控制部82控制向燃烧室5供给的混合气的空燃比,进而向上游侧催化剂20流入的排气的空燃比。具体而言,空燃比控制部82通过变更从燃料喷射阀11向燃烧室5供给的燃料的量来控制混合气的空燃比。
电压控制部81经由电压施加装置60而控制向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41的施加电压(以下,简称作“施加电压”)。如图8所示,若施加电压被变更,则向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41流入的排气(以下,称作“流入排气”)的空燃比与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41的输出电流的关系即从上游侧催化剂20流出的排气的空燃比与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41的输出电流的关系变化。
在向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41流动电流的情况下,因排气的温度或压力的变动、电路误差等而导致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41的输出电流变化。另一方面,在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41的输出电流是零的情况下,由排气的温度或压力的变动、电路误差等引起的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41的输出电流的偏差减少。
在本实施方式中,电压控制部81将施加电压设定为以在流入排气的空燃比是理论空燃比时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41的输出电流成为零的方式确定的基准电压。由此,能够高精度地检测流入排气的空燃比是理论空燃比,进而能够迅速地检测从上游侧催化剂20流出的排气的特性的变化。因而,通过基于由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41检测的空燃比来控制混合气的空燃比,能够抑制排气排放的恶化。
然而,有时因历时劣化、个体偏差等而在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41的输出产生偏离。若在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41的输出产生偏离,则即使流入排气的空燃比是理论空燃比,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41的输出电流也成为零以外的值。其结果,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41对空燃比的检测精度、尤其是理论空燃比的检测精度恶化。
因而,为了抑制由空燃比的检测精度的恶化引起的排气排放的恶化,需要修正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41的输出的偏离。例如,可以考虑将在流入排气的空燃比是理论空燃比时检测到的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41的输出电流设定为修正量,从实际检测到的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41的输出电流减去修正量。
然而,在该方法中,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41的输出的偏离通过运算来修正,因此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41的特性会保持从初始设定偏离的状态。因而,可能会因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41的输出电流的偏差而导致空燃比的检测精度下降。
相对于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41的输出产生了偏离的情况下,通过变更施加电压来使与理论空燃比对应的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41的输出电流成为零。具体而言,电压控制部81以使在判定为流入排气的空燃比是理论空燃比时由电流检测装置61检测到的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41的输出电流成为零的方式修正基准电压。由此,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41的特性成为初始的理想的状态,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41的输出电流的偏差减少。其结果,能够抑制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41对空燃比的检测精度的下降。
为了如上述那样修正基准电压,需要使流入排气的空燃比成为理论空燃比。在上游侧催化剂20的氧吸藏量在零与最大氧吸藏量之间变化的情况下,因上游侧催化剂20的排气净化特性而流入排气的空燃比至少暂时成为理论空燃比。因而,空燃比控制部82以使上游侧催化剂20的氧吸藏量在零与最大氧吸藏量之间变化的方式控制混合气的空燃比。
另外,在流入排气的空燃比是理论空燃比时,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41的输出电流的变化量变小。因而,电压控制部81以使在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41的输出电流的每预定时间的变化量为预定值以下时由电流检测装置61检测到的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41的输出电流成为零的方式修正基准电压。由此,能够基于流入排气的空燃比是理论空燃比时的输出电流来高精度地修正向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41施加的基准电压。
在本实施方式中,空燃比控制部82在预定的执行条件成立时执行停止向燃烧室5的燃料供给的燃料切断控制。空燃比控制部82在燃料切断控制中,通过停止从燃料喷射阀11的燃料喷射而停止向燃烧室5的燃料供给。预定的执行条件例如在加速器踏板42的踩踏量为零或大致零(即,内燃机负荷为零或大致零)且内燃机转速为比怠速时的转速高的预定的转速以上时成立。
若执行燃料切断控制,则空气或与空气同样的气体向排气通路排出并向上游侧催化剂20流入。其结果,向上游侧催化剂20流入大量的氧,上游侧催化剂20的氧吸藏量达到最大氧吸藏量。另外,当上游侧催化剂20的氧吸藏量达到最大氧吸藏量时,也向下游侧催化剂23流入大量的氧,下游侧催化剂23的氧吸藏量也达到最大氧吸藏量。
因而,若燃料切断控制持续预定时间以上,则上游侧催化剂20及下游侧催化剂23的氧吸藏量成为最大氧吸藏量。在上游侧催化剂20及下游侧催化剂23的氧吸藏量是最大氧吸藏量时,上游侧催化剂20及下游侧催化剂23无法吸藏排气中的过剩的氧。因而,若在燃料切断控制后比理论空燃比稀的排气向上游侧催化剂20及下游侧催化剂23流入,则在上游侧催化剂20及下游侧催化剂23中排气中的Nox不被净化,排气排放可能会恶化。
于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空燃比控制部82在燃料切断控制后,以使上游侧催化剂20的氧吸藏量成为零的方式执行使混合气的空燃比比理论空燃比浓的浓控制。由此,能够使上游侧催化剂20及下游侧催化剂23的氧吸藏量减少,能够抑制在燃料切断控制后排气排放恶化。
空燃比控制部82在浓控制中,将混合气的目标空燃比设定为比理论空燃比浓的浓设定空燃比,以使由上游侧空燃比传感器40检测的空燃比与目标空燃比一致的方式对向燃烧室5供给的燃料量进行反馈控制。此外,空燃比控制部82也可以不使用上游侧空燃比传感器40,以使流入排气的空燃比与目标空燃比一致的方式控制向燃烧室5供给的燃料量。在该情况下,空燃比控制部82以使向燃烧室5供给的燃料与空气的比率与混合气的目标空燃比一致的方式,将根据由空气流量计39检测到的吸入空气量和混合气的目标空燃比而算出的燃料量向燃烧室5供给。
另外,空燃比控制部82在判定为从开始浓控制时起的吸入空气量的合计达到了预定量时,结束浓控制。预定量比上游侧催化剂20的氧吸藏量从最大氧吸藏量减少至零所需的量多。此外,空燃比控制部82也可以在判定为由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41检测到的空燃比达到了比理论空燃比浓的浓判定空燃比时结束浓控制。
通过浓控制,流入排气的空燃比从比理论空燃比稀的空燃比朝向理论空燃比变化。在上游侧催化剂20的氧吸藏量处于合适的范围的期间,流入排气的空燃比被维持为理论空燃比,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41的输出电流大致恒定。因而,电压控制部81以使在执行浓控制且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41的输出电流的每预定时间的变化量为预定值以下时由电流检测装置61检测到的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41的输出电流成为零的方式修正基准电压。
<使用了时间图的控制的说明>
图11是在燃料切断控制后执行浓控制时的空燃比控制的种类及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41的输出电流的时间图。对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41施加有以在流入排气的空燃比是理论空燃比时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41的输出电流成为零的方式确定的基准电压。在本实施方式中,从图8可知,基准电压的初始值是0.45V。
在图11的例子中,在时刻t0执行着燃料切断控制。在时刻t0,通过燃料切断控制而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41的输出电流成为了非常大的值。即,流入排气的空燃比的稀程度变大。
在图11的例子中,在时刻t1燃料切断控制结束,浓控制开始。其结果,在时刻t1之后,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41的输出电流朝向零减少。即,流入排气的空燃比朝向理论空燃比变化。之后,在时刻t2,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41的输出电流的每预定时间的变化量成为预定值以下。其结果,在时刻t2~时刻t3中判定为流入排气的空燃比是理论空燃比。
由于对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41施加有基准电压,所以在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41的输出电流未产生偏离的情况下,在判定为流入排气的空燃比是理论空燃比的时间Tst检测的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41的输出电流Ist成为零。另一方面,在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41的输出电流产生了偏离的情况下,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41的输出电流Ist成为零以外的值。
在图11的例子中,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41的输出电流Ist比零大。因而,以使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41的输出电流Ist成为零的方式修正基准电压。从图8可知,通过提高基准电压,能够增大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41的输出电流,通过降低基准电压,能够减小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41的输出电流。因而,在图11的例子中,基准电压被降低。
<电压修正处理>
以下,参照图12的流程图,对在本实施方式中用于修正基准电压的控制进行详细说明。图12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电压修正处理的控制例程的流程图。本控制例程在内燃机的启动后由ECU31以预定的时间间隔反复执行。在本控制例程中检测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41的输出电流时,施加电压被设定为基准电压,对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41施加基准电压。基准电压的初始值预先确定,被设定为0.45V。
首先,在步骤S101中,电压控制部81判定用于修正基准电压的执行条件是否成立。执行条件例如在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41的传感器元件的温度为活性温度以上且从基准电压上次被修正时起经过了预定时间时成立。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41的传感器元件的温度例如基于传感器元件的阻抗而算出。在步骤S101中判定为执行条件不成立的情况下,本控制例程结束。另一方面,在步骤S101中判定为执行条件成立的情况下,本控制例程进入步骤S102。
在步骤S102中,电压控制部81判定是否正在执行燃料切断控制后的浓控制。在判定为未执行燃料切断控制后的浓控制的情况下,本控制例程结束。另一方面,在判定为正在执行燃料切断控制后的浓控制的情况下,本控制例程进入步骤S103。
在步骤S103中,电压控制部81判定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41的输出电流Idwn是否为基准值Iref以下。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41的输出电流Idwn由电流检测装置61检测。基准值Iref预先确定,如图11所示,被设定为小于在燃料切断控制中检测的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41的输出电流的值。在步骤S103中判定为输出电流Idwn比基准值Iref大的情况下,本控制例程结束。另一方面,在步骤S103中判定为输出电流Idwn为基准值Iref以下的情况下,本控制例程进入步骤S104。
在步骤S104中,电压控制部81判定输出电流Idwn的每预定时间的变化量ΔIdwn是否为预定值A以下。预定值A预先确定,例如被设定为在流入排气的空燃比被维持为理论空燃比时检测的变化量ΔIdwn的最大值。在步骤S104中判定为变化量ΔIdwn比预定值A大的情况下,本控制例程结束。另一方面,在步骤S104中判定为变化量ΔIdwn为预定值A以下的情况下,本控制例程进入步骤S105。在该情况下,判定为流入排气的空燃比是理论空燃比。
在步骤S105中,电压控制部81更新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41的累计输出电流ΣIdwn。具体而言,电压控制部81将新检测到的输出电流Idwn与当前的累计输出电流ΣIdwn相加而得到的值设定为新的累计输出电流ΣIdwn。
接着,在步骤S106中,电压控制部81对检测次数N加上1。检测次数N的初始值是零。
接着,在步骤S107中,电压控制部81判定检测次数N是否为基准次数Nref以上。基准次数Nref预先确定。在步骤S107中判定为检测次数N小于基准次数Nref的情况下,本控制例程结束。另一方面,在步骤S107中判定为检测次数N为基准次数Nref以上的情况下,本控制例程进入步骤S108。
在步骤S108中,电压控制部81算出在判定为流入排气的空燃比是理论空燃比时检测到的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41的输出电流Ist。电压控制部81通过将在步骤S105中相加得到的多个输出电流Idwn平均化来算出输出电流Ist。具体而言,电压控制部81通过将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41的累计输出电流ΣIdwn除以基准次数Nref来算出输出电流Ist。此外,也可以使用从多个输出电流Idwn除去最大值及最小值后的值算出输出电流Ist。
接着,在步骤S109中,电压控制部81基于输出电流Ist来修正基准电压。具体而言,电压控制部81以使输出电流Ist成为零的方式修正基准电压。例如,电压控制部81使用如图13所示的映射来算出基准电压的修正量。电压控制部81在输出电流Ist为正的情况下,将负的修正量与基准电压相加,降低基准电压。另一方面,电压控制部81在输出电流Ist为负的情况下,将正的修正量与基准电压相加,提高基准电压。从图13可知,输出电流Ist越大则修正后的基准电压越低。
此外,以使基准电压不从界限电流区域脱离的方式,预先确定基准电压的上限值及下限值。在本实施方式中,上限值被设定为0.8V,下限值被设定为0.1V。即,基准电压被设定为0.45V±0.35V的范围。在通过修正而基准电压达到上限值或下限值的情况下,电压控制部81中止基准电压的修正。在该情况下,也可以是,输出电流Ist被设定为修正量,基于从实际检测到的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41的输出电流减去输出电流Ist而得到的值来算出流入排气的空燃比。即,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41的输出电流也可以通过运算来修正。
通过基准电压的修正而基准电压的值被更新,施加电压被变更为修正后的基准电压的值。变更施加电压的定时例如是基准电压被修正时或在基准电压的修正后内燃机被再启动时。
接着,在步骤S110中,电压控制部81将累计输出电流ΣIdwn及检测次数N重置成零。在步骤S110之后,本控制例程结束。
此外,也可以省略步骤S105及步骤S106,在步骤S108中,电压控制部81也可以取得由电流检测装置61检测到的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41的输出电流Idwn作为输出电流Ist。即,也可以不作为多个输出电流Idwn的平均值而算出输出电流Ist。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电压控制部81以通过一次的修正而输出电流Ist成为零的方式修正基准电压。然而,电压控制部81也可以以通过多次的修正而输出电流Ist成为零的方式修正基准电压。该情况下,例如,基于将输出电流Ist除以预定值而得到的值算出基准电压的修正量,或者将基于输出电流Ist算出的基准电压的修正量除以预定值而得到的值被设定为最终的修正量。由此,输出电流Ist产生了误差的情况下,能够抑制因基准电压的修正而导致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41对空燃比的检测精度恶化。
<第二实施方式>
第二实施方式的内燃机的控制装置的构成及控制除了以下说明的点之外,基本上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内燃机的控制装置是同样的。因而,以下,关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以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部分为中心来说明。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为了修正基准电压,通过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空燃比控制而流入排气的空燃比被设为理论空燃比。具体而言,空燃比控制部82执行以使上游侧催化剂20的氧吸藏量在零与最大氧吸藏量之间变化的方式将混合气的空燃比切换为比理论空燃比浓的空燃比和比理论空燃比稀的空燃比的主动控制。
主动控制中,空燃比控制部82在由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41检测到的空燃比达到浓判定空燃比时,将混合气的目标空燃比从浓设定空燃比切换为稀设定空燃比,在由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41检测到的空燃比达到稀判定空燃比时,将混合气的目标空燃比从稀设定空燃比切换为浓设定空燃比。
浓设定空燃比预先确定,被设定为比理论空燃比浓的空燃比。稀设定空燃比预先确定,被设定为比理论空燃比稀的空燃比。浓判定空燃比预先确定,被设定为比理论空燃比浓且比浓设定空燃比稀的空燃比。因而,由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41检测到的空燃比达到了浓判定空燃比时的上游侧催化剂20的氧吸藏量成为零。稀判定空燃比预先确定,被设定为比理论空燃比稀且比稀设定空燃比浓的空燃比。因而,由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41检测到的空燃比达到了稀判定空燃比时的上游侧催化剂20的氧吸藏量成为最大氧吸藏量。
另外,主动控制中,空燃比控制部82以使由上游侧空燃比传感器40检测的空燃比与混合气的目标空燃比一致的方式对向燃烧室5供给的燃料量进行反馈控制。此外,空燃比控制部82也可以不使用上游侧空燃比传感器40,以使流入排气的空燃比与混合气的目标空燃比一致的方式控制向燃烧室5供给的燃料量。在该情况下,空燃比控制部82以使向燃烧室5供给的燃料与空气的比率与混合气的目标空燃比一致的方式,将根据由空气流量计39检测到的吸入空气量和混合气的目标空燃比而算出的燃料量向燃烧室5供给。
通过将目标空燃比从浓设定空燃比切换为稀设定空燃比,流入排气的空燃比从比理论空燃比浓的空燃比朝向理论空燃比变化。另一方面,通过将目标空燃比从稀设定空燃比切换为浓设定空燃比,流入排气的空燃比从比理论空燃比稀的空燃比朝向理论空燃比变化。在上游侧催化剂20的氧吸藏量处于合适的范围的期间,流入排气的空燃比被维持为理论空燃比,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41的输出电流大致恒定。因而,电压控制部81以使在执行主动控制且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41的输出电流的每预定时间的变化量为预定值以下时由电流检测装置61检测到的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41的输出电流成为零的方式修正基准电压。
<使用了时间图的控制的说明>
图14是执行主动控制时的混合气的目标空燃比及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41的输出电流的时间图。对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41施加基准电压,基准电压的初始值是0.45V。
在时刻t0,目标空燃比被设定为稀设定空燃比AFL。稀设定空燃比AFL例如被设定为15.1。在时刻t0之后,在时刻t1,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41的输出电流达到稀判定电流Ilean。稀判定电流Ilean是与稀判定空燃比(例如14.65)对应的输出电流。
在时刻t1,由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41检测到的空燃比达到了稀判定空燃比,因此目标空燃比被从稀设定空燃比AFL切换为浓设定空燃比AFR。浓设定空燃比AFR例如被设定为14.1。
通过目标空燃比的切换,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41的输出电流朝向零减少。即,流入排气的空燃比朝向理论空燃比变化。之后,在时刻t2,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41的输出电流的每预定时间的变化量成为预定值以下。其结果,在时刻t2~时刻t3中判定为流入排气的空燃比是理论空燃比。
在图14的例子中,在目标空燃比被设定为浓设定空燃比AFR时判定为流入排气的空燃比是理论空燃比的时间Tst1检测的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41的输出电流是零。在该情况下,在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41的输出电流未产生偏离,因此基准电压不被修正。
在时刻t3之后,在时刻t4,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41的输出电流达到浓判定电流Irich。浓判定电流Irich是与浓判定空燃比(例如14.55)对应的输出电流。
在时刻t4,由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41检测到的空燃比达到了浓判定空燃比,因此目标空燃比被从浓设定空燃比AFL切换为稀设定空燃比AFL。
通过目标空燃比的切换,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41的输出电流朝向零增大。即,流入排气的空燃比朝向理论空燃比变化。之后,在时刻t5,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41的输出电流的每预定时间的变化量成为预定值以下。其结果,在时刻t5~时刻t6中判定为流入排气的空燃比是理论空燃比。
在图14的例子中,在目标空燃比被设定为稀设定空燃比AFL时判定为流入排气的空燃比是理论空燃比的时间Tst2检测的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41的输出电流是零。在该情况下,在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41的输出电流未产生偏离,因此基准电压不被修正。
在时刻t6之后,在时刻t7,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41的输出电流再次达到稀判定电流Ilean,目标空燃比被从稀设定空燃比AFL切换为浓设定空燃比AFR。
<电压修正处理>
图15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电压修正处理的控制例程的流程图。本控制例程在内燃机的启动后由ECU31以预定的时间间隔反复执行。在本控制例程中检测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41的输出电流时,施加电压被设定为基准电压,对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41施加基准电压。基准电压的初始值预先确定,被设定为0.45V。
首先,在步骤S201中,与图12的步骤S101同样,电压控制部81判定用于修正基准电压的执行条件是否成立。在步骤S101中判定为执行条件不成立的情况下,本控制例程结束。另一方面,在步骤S101中判定为执行条件成立的情况下,本控制例程进入步骤S102。
在步骤S202中,空燃比控制部82执行主动控制。接着,在步骤S203中,与图12的步骤S104同样,电压控制部81判定输出电流Idwn的每预定时间的变化量ΔIdwn是否为预定值A以下。在步骤S203中判定为变化量ΔIdwn比预定值A大的情况下,本控制例程结束。另一方面,在步骤S203中判定为变化量ΔIdwn为预定值A以下的情况下,本控制例程进入步骤S204。
步骤S204~步骤S209与图12的步骤S105~步骤S110是同样的,因此省略说明。此外,本控制例程能够与图12的控制例程同样地变形。
<第三实施方式>
第三实施方式的内燃机的控制装置的构成及控制除了以下说明的点之外,基本上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内燃机的控制装置是同样的。因而,以下,关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以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部分为中心来说明。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电压控制部81在基准电压与不同于基准电压的切换电压之间切换施加电压。为了通过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41高精度地检测预定的空燃比,优选使与预定的空燃比对应的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41的输出电流向零接近。
从图8可知,通过提高施加电压,能够使与零的输出电流对应的空燃比向浓侧偏离。另一方面,通过降低施加电压,能够使与零的输出电流对应的空燃比向稀侧偏离。因而,例如,电压控制部81在混合气的目标空燃比是比理论空燃比浓的空燃比的情况下将施加电压设定为第1切换电压,在混合气的目标空燃比是理论空燃比的情况下将施加电压设定为基准电压,在混合气的目标空燃比是比理论空燃比稀的空燃比的情况下将施加电压设定为第2切换电压。第1切换电压比基准电压高,第2切换电压比基准电压低。此外,切换电压的数量也可以是2个以外。
在为了修正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41的输出的偏离而修正基准电压的情况下,需要也修正切换电压。然而,在为了修正切换电压而基准电压的修正量也与切换电压相加的情况下,在输出电流是零时对应于基准电压的空燃比与在输出电流是零时对应于切换电压的空燃比的对应关系可能会因修正而变化。
图16是示出输出电流为零时的传感器施加电压Vr与排气侧电极上的氧浓度(以下,简称作“氧浓度”)的关系的图表。图16是与图9同样的图,但在图16中y轴(排气侧电极上的氧浓度)未被设为对数表示。图17是图16的Y区域的概略的放大图。
在图17中,在输出电流是零时对应于修正前的基准电压Vref的氧浓度用白圆表示,在输出电流是零时对应于修正后的基准电压Vrefc的氧浓度用黑圆表示。在该例中,通过修正而降低基准电压。
另外,在图17中,在输出电流是零时对应于修正前的切换电压Vsw的氧浓度用白的方块表示,在输出电流是零时对应于修正后的切换电压Vswc的氧浓度用黑的方块表示。
电压控制部81在修正基准电压的情况下,以使在输出电流是零时对应于基准电压的氧浓度与在输出电流是零时对应于切换电压的氧浓度之差成为恒定的方式修正切换电压。由此,能够抑制在基准电压下高精度地检测的空燃比(理论空燃比)与在切换电压下高精度地检测的空燃比的对应关系因修正而变化。
在图17中示出了在输出电流是零时对应于修正前的基准电压Vref的氧浓度与在输出电流是零时对应于修正后的基准电压Vrefc的氧浓度之差ODref、和在输出电流是零时对应于修正前的切换电压Vsw的氧浓度与在输出电流是零时对应于修正后的切换电压Vswc的氧浓度之差ODsw。通过如上述这样修正切换电压,差ODsw变得与差ODref相等。
<电压修正处理>
图18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中的电压修正处理的控制例程的流程图。本控制例程在内燃机的启动后由ECU31以预定的时间间隔反复执行。在本控制例程中检测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41的输出电流时,施加电压被设定为基准电压,对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41施加基准电压。基准电压的初始值预先确定,被设定为0.45V。
步骤S301~步骤S309与图12的步骤S101~步骤S109是同样的,因此省略说明。
在本控制例程中,在步骤S309之后,在步骤S310中,电压控制部81以使在输出电流是零时对应于基准电压的氧浓度与在输出电流是零时对应于切换电压的氧浓度之差成为恒定的方式修正切换电压。
具体而言,电压控制部81使用映射或计算式来算出在输出电流是零时对应于修正后的基准电压的氧浓度。接着,电压控制部81通过对在输出电流是零时对应于修正后的基准电压的氧浓度加上初始浓度差来算出目标氧浓度。初始浓度差是在输出电流是零时对应于基准电压的初始值的氧浓度与在输出电流是零时对应于切换电压的初始值的氧浓度之差,通过实验、模拟等而预先确定。最后,电压控制部81使用映射或计算式,算出在输出电流是零时氧浓度成为目标氧浓度的施加电压作为修正后的切换电压。
接着,在步骤S311中,电压控制部81将累计输出电流ΣIdwn及检测次数N重置成零。在步骤S311之后,本控制例程结束。此外,本控制例程能够与图12的控制例程同样地变形。
以上,虽然说明了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不限定于这些实施方式,能够在权利要求书的记载内实施各种各样的修正及变更。
与空燃比控制的种类无关,在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41的输出电流处于预定范围内且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41的输出电流的每预定时间的变化量为预定值以下时,通过上游侧催化剂20对排气的净化而流入排气的空燃比成为了理论空燃比可能性高。因而,电压控制部81也可以以使在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41的输出电流处于预定范围内且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41的输出电流的每预定时间的变化量为预定值以下时由电流检测装置61检测到的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41的输出电流成为零的方式修正基准电压。在该情况下,并非为了修正基准电压而必须由空燃比控制部82执行预定的空燃比控制。
另外,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41也可以配置于下游侧催化剂23的下游侧。另外,内燃机的控制装置也可以除了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41之外或取代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41而具备上游侧空燃比传感器40。即,也可以与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41同样地修正向上游侧空燃比传感器40施加的基准电压及切换电压。在该情况下,例如,空燃比控制部82将混合气的目标空燃比设定为理论空燃比,电压控制部81以使在上游侧空燃比传感器40的输出电流的每预定时间的变化量为预定值以下时检测到的上游侧空燃比传感器40的输出电流成为零的方式修正基准电压。
标号说明
20 上游侧催化剂
22 排气管
31 电子控制单元(ECU)
40 上游侧空燃比传感器
41 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
60 电压施加装置
61 电流检测装置
81 电压控制部
82 空燃比控制部

Claims (6)

1.一种内燃机的控制装置,具备:
空燃比传感器,配置于内燃机的排气通路并且检测排气的空燃比;
电流检测装置,检测所述空燃比传感器的输出电流;
电压施加装置,向所述空燃比传感器施加电压;及
电压控制部,经由所述电压施加装置而控制向所述空燃比传感器的施加电压,
所述电压控制部将所述施加电压设定为以在向所述空燃比传感器流入的流入排气的空燃比是理论空燃比时所述输出电流成为零的方式确定的基准电压,以使在判定为所述流入排气的空燃比是理论空燃比时由所述电流检测装置检测到的所述输出电流成为零的方式修正所述基准电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的控制装置,
能够吸藏氧的催化剂配置于所述排气通路,所述空燃比传感器配置于所述催化剂的下游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燃机的控制装置,
还具备控制向所述内燃机的燃烧室供给的混合气的空燃比的空燃比控制部,
所述空燃比控制部以使所述催化剂的氧吸藏量在零与最大氧吸藏量之间变化的方式控制所述混合气的空燃比,
所述电压控制部以使在所述输出电流的每预定时间的变化量为预定值以下时由所述电流检测装置检测到的所述输出电流成为零的方式修正所述基准电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燃机的控制装置,
所述空燃比控制部执行停止向所述燃烧室的燃料供给的燃料切断控制,在该燃料切断控制后,执行以使所述催化剂的氧吸藏量成为零的方式使所述混合气的空燃比成为比理论空燃比浓的空燃比的浓控制,
所述电压控制部以使在执行所述浓控制且所述输出电流的每预定时间的变化量为预定值以下时由所述电流检测装置检测到的所述输出电流成为零的方式修正所述基准电压。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燃机的控制装置,
所述空燃比控制部执行以使所述催化剂的氧吸藏量在零与最大氧吸藏量之间变化的方式将所述混合气的空燃比切换为比理论空燃比浓的空燃比和比理论空燃比稀的空燃比的主动控制,
所述电压控制部以使在执行所述主动控制且所述输出电流的每预定时间的变化量为预定值以下时由所述电流检测装置检测到的所述输出电流成为零的方式修正所述基准电压。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燃机的控制装置,
所述电压控制部在所述基准电压与不同于该基准电压的切换电压之间切换所述施加电压,在修正所述基准电压的情况下,以使在所述输出电流是零时对应于所述基准电压的所述空燃比传感器的排气侧电极上的氧浓度与在所述输出电流是零时对应于所述切换电压的所述空燃比传感器的排气侧电极上的氧浓度之差成为恒定的方式修正所述切换电压。
CN202010068677.4A 2019-01-23 2020-01-21 内燃机的控制装置 Active CN11147289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09564A JP7115335B2 (ja) 2019-01-23 2019-01-23 内燃機関の制御装置
JP2019-009564 2019-01-2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72894A true CN111472894A (zh) 2020-07-31
CN111472894B CN111472894B (zh) 2022-07-29

Family

ID=691876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68677.4A Active CN111472894B (zh) 2019-01-23 2020-01-21 内燃机的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092100B2 (zh)
EP (1) EP3686416A1 (zh)
JP (1) JP7115335B2 (zh)
CN (1) CN111472894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317942A1 (de) * 1992-06-01 1993-12-02 Hitachi Ltd Anordnung und Verfahren zur Erfassung des Verbrennungsluftverhältnisses für Verbrennungskraftmaschinen
CN104870789A (zh) * 2013-01-29 2015-08-26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内燃机的控制装置
CN104956053A (zh) * 2013-01-29 2015-09-30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内燃机的控制装置
CN104981600A (zh) * 2013-01-29 2015-10-14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内燃机的控制装置
CN105587419A (zh) * 2014-11-11 2016-05-18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空燃比传感器的异常诊断装置
JPWO2014118896A1 (ja) * 2013-01-29 2017-01-26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制御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257319B2 (ja) * 1995-01-30 2002-02-18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空燃比検出装置および方法
JPH09196889A (ja) * 1996-01-16 1997-07-31 Toyota Motor Corp 空燃比検出装置
JP3304763B2 (ja) * 1996-06-06 2002-07-2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空燃比検出装置
JP4012153B2 (ja) * 2004-01-15 2007-11-2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車載電子制御装置
JP4577160B2 (ja) * 2005-09-01 2010-11-10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排気ガスセンサの故障検出装置
DE102012220567A1 (de) * 2012-11-12 2014-06-12 Robert Bosch Gmbh Verfahren zum Betrieb eines Sensorelements
CN105473840B (zh) * 2013-08-28 2018-04-24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内燃机的控制装置
JP6110270B2 (ja) * 2013-10-02 2017-04-05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異常診断装置
JP2015155665A (ja) * 2014-02-20 2015-08-2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制御装置
JP6256240B2 (ja) 2014-07-28 2018-01-10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制御装置
JP6065888B2 (ja) * 2014-07-29 2017-01-25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空燃比センサの異常診断装置
JP6222020B2 (ja) * 2014-09-09 2017-11-0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空燃比センサの異常診断装置
JP6287980B2 (ja) * 2015-07-03 2018-03-0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制御装置
US10102690B2 (en) * 2016-03-04 2018-10-16 Deere & Company Non-starting engine remote diagnostic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317942A1 (de) * 1992-06-01 1993-12-02 Hitachi Ltd Anordnung und Verfahren zur Erfassung des Verbrennungsluftverhältnisses für Verbrennungskraftmaschinen
CN104870789A (zh) * 2013-01-29 2015-08-26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内燃机的控制装置
CN104956053A (zh) * 2013-01-29 2015-09-30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内燃机的控制装置
CN104981600A (zh) * 2013-01-29 2015-10-14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内燃机的控制装置
JPWO2014118896A1 (ja) * 2013-01-29 2017-01-26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制御装置
CN105587419A (zh) * 2014-11-11 2016-05-18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空燃比传感器的异常诊断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686416A1 (en) 2020-07-29
JP2020118084A (ja) 2020-08-06
CN111472894B (zh) 2022-07-29
US20200232407A1 (en) 2020-07-23
JP7115335B2 (ja) 2022-08-09
US11092100B2 (en) 2021-08-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822562B1 (ko) 내연 기관의 배기 정화 장치
KR101822564B1 (ko) 내연 기관의 제어 장치
KR101760196B1 (ko) 내연 기관의 제어 장치
JP6222037B2 (ja) 空燃比センサの異常診断装置
WO2014119026A1 (ja) 内燃機関の制御装置
KR101765019B1 (ko) 내연 기관의 제어 장치
JP5949958B2 (ja) 内燃機関の制御装置
JP5915779B2 (ja) 内燃機関の制御装置
JP5949959B2 (ja) 内燃機関の制御装置
CN109386354B (zh) 内燃机的排气净化装置
CN111472894B (zh) 内燃机的控制装置
WO2014118888A1 (ja) 内燃機関の制御装置
CN109915268B (zh) 催化剂劣化检测装置
JP6065888B2 (ja) 空燃比センサの異常診断装置
JP2015071985A (ja) 内燃機関の制御装置
JP2018003776A (ja) 内燃機関の制御装置
JP2020197201A (ja) 空燃比検出システム
JP2016196854A (ja) 空燃比センサの異常診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