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71274A - 一种环氧树脂、预浸料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环氧树脂、预浸料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71274A
CN111471274A CN202010320391.0A CN202010320391A CN111471274A CN 111471274 A CN111471274 A CN 111471274A CN 202010320391 A CN202010320391 A CN 202010320391A CN 111471274 A CN111471274 A CN 1114712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poxy resin
parts
component
liquid
acceler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2039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天
张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Dm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Dm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Dm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Dm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32039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71274A/zh
Publication of CN1114712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71274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63/00Compositions of epoxy resin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epoxy resi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59/00Polycondensates containing more than one epoxy group per molecule; Macromolecule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compounds containing more than one epoxy group per molecule using curing agents or catalysts which react with the epoxy groups
    • C08G59/18Macromolecule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compounds containing more than one epoxy group per molecule using curing agents or catalysts which react with the epoxy groups ; e.g. general methods of curing
    • C08G59/40Macromolecule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compounds containing more than one epoxy group per molecule using curing agents or catalysts which react with the epoxy groups ; e.g. general methods of cur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uring agents used
    • C08G59/50Amines
    • C08G59/5006Amines aliphatic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5/00Manufacture of articles or shaped material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5/04Reinforcing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with loose or coherent fibrous material
    • C08J5/0405Reinforcing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with loose or coherent fibrous material with inorganic fibres
    • C08J5/042Reinforcing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with loose or coherent fibrous material with inorganic fibres with carbon fibr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5/00Manufacture of articles or shaped material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5/24Impregnating materials with prepolymers which can be polymerised in situ, e.g. manufacture of prepreg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63/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poxy resins; Derivatives of epoxy resi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413/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rubbers containing carboxyl group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463/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poxy resins; Derivatives of epoxy resi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1/00Properties
    • C08L2201/08Stabilised against heat, light or radiation or oxyd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5/00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 C08L2205/02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polymers of the same C08L -group
    • C08L2205/025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polymers of the same C08L -group containing two or more polymers of the same hierarchy C08L, and differing only in parameters such as density, comonomer content, molecular weight, structur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5/00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 C08L2205/03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hree or more polymers in a blend
    • C08L2205/035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hree or more polymers in a blend containing four or more polymers in a blend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Epoxy Resins (AREA)
  • Reinforced Plastic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车用复合材料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环氧树脂、预浸料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环氧树脂,其制备原料包括A组分和B组分,其重量比为100:(15~35);按重量份计,所述B组分包括40~80份液体环氧树脂B、20~40份液体潜伏性固化剂、2~25份促进剂。本发明中预浸料复合材料原料简单易得,成本低,能够有效解决目前固化产品中表面泛白等瑕疵的问题,耐热性和机械强度性能优异,能够满足汽车用复合材料对力学和耐热性能的基本要求,固化时间短,适应快速大规模的生产。

Description

一种环氧树脂、预浸料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用复合材料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环氧树脂、预浸料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由于其具有比强度大,比模量高等优势,成为替代钢,铝等金属结构,起到减重作用的理想材料,越来越多应用于汽车等,以期望通过减轻车辆重量来改善燃料效率。为了满足汽车工业对零部件制备的快速,自动化的生产要求,模压成型快速固化工艺成为理想的汽车用复合材料成型工艺,而环氧树脂因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机械性能优异等特点,成为了此成型工艺用预浸料树脂基体之一。
预浸料通常由配件制造商上游材料供应商生产,为了满足贮存、运输和使用要求,预浸料需要有足够的贮存和使用寿命,结合对材料快速固化的要求,转化为树脂基体的性能要求为环氧树脂基体要有潜伏性固化剂和合适的速固化促进剂。使用现有的双氰胺固化剂,预浸料的固化成型制品中通常会出现制品表面泛白色痕迹的问题,特别是在需要经过乙醇等溶剂擦拭,打磨抛光的表观件上此现象更加严重。通过双氰胺粉体超细化处理,虽然可以缓解减弱此现象,但未能彻底解决该类问题。而酰肼类等固化剂虽然能解决此问题,但大大增加了材料成本,无法满足汽车制件对原材料成本的要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本发明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环氧树脂,其制备原料包括B组分,按重量份计,所述B组分包括40~80份液体环氧树脂B、20~40份液体潜伏性固化剂、2~25份促进剂。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促进剂选自取代脲促进剂、咪唑生物促进剂、膦类促进剂中一种或多种。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取代脲促进剂的粒径为5~10um。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取代脲促进剂含有双官能团。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环氧树脂的制备原料还包括A组分,其与B组分的重量比为100:(15~35);按重量份计,所述A组分包括50~70份液体环氧树脂A和30~60份固体环氧树脂。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液体环氧树脂A和液体环氧树脂B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分别独立地选自双酚A型液体环氧树脂、双酚F型液体环氧树脂、脂环族液体环氧树脂、脂肪族液体环氧树脂、酚醛型液体环氧树脂、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中一种或多种。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液体环氧树脂B为双酚A型液体环氧树脂和/或双酚F型液体环氧树脂。
本发明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环氧树脂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下面步骤:
(1)A组分的制备:将液体环氧树脂A和固体环氧树脂混合,加热使固体环氧树脂溶解,得到A组分;
(2)B组分的制备:将液体环氧树脂B和膦类促进剂混合,加热使其溶解后,50℃加入咪唑生物促进剂混合均匀后降温至室温,加入液体潜伏性固化剂,再次混合均匀后加入取代脲促进剂,混合均匀,得到B组分;
(3)环氧树脂的制备:50~65℃将得到的A组分和B组分混合,得到环氧树脂。
本发明第三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含有所述环氧树脂的预浸料复合材料。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地技术方案,按重量份计,其制备原料包括30~45份环氧树脂和55~70份纤维增强材料。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中预浸料复合材料原料简单易得,成本低,能够有效解决目前固化产品中表面泛白等瑕疵的问题,耐热性和机械强度性能优异,能够满足汽车用复合材料对力学和耐热性能的基本要求,固化时间短,适应快速大规模的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说明本发明,但不局限于以下给出的具体实施例。
本发明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环氧树脂,其制备原料包括B组分。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环氧树脂的制备原料还包括A组分,其与B组分的重量比为100:(15~35);优选地,所述A组分和B组分的重量比为100:25。
本发明中A组分和B组分的重量份标准不同。
A组分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按重量份计,所述A组分包括50~70份液体环氧树脂A和30~60份固体环氧树脂。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按重量份计,所述A组分的制备原料还包括3~10份增韧剂、1~2份脱模剂。
优选地,按重量份计,所述A组分包括60份液体环氧树脂A、34份固体环氧树脂、5份增韧剂、1份脱模剂。
<液体环氧树脂A>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液体环氧树脂A选自双酚A型液体环氧树脂、双酚F型液体环氧树脂、脂环族液体环氧树脂、脂肪族液体环氧树脂、酚醛型液体环氧树脂、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中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液体环氧树脂A为双酚A型液体环氧树脂。
所述双酚A型液体环氧树脂包括但不限于E-51、E-44、E-54。
<固体环氧树脂>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固体环氧树脂选自双酚A型环氧树脂、酚醛型环氧树脂以及它们的含卤、含磷阻燃改性型环氧树脂中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固体环氧树脂为酚醛型环氧树脂。
本发明所述酚醛型环氧树脂为NPCN-704。
<增韧剂>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增韧剂为液体橡胶类增韧剂和/或热塑性弹性体类增韧剂。
优选地,所述增韧剂为液体橡胶类增韧剂。
所述液体橡胶类增韧剂可以列举的有端羧基液体丁腈橡胶、羧基液体丁腈橡胶、液体硅橡胶等。
优选地,所述液体橡胶类增韧剂为端羧基液体丁腈橡胶。
本发明所述端羧基液体丁腈橡胶购自湖北鑫润德化工有限公司。
<脱模剂>
本发明所述脱模剂为环氧树脂用内脱模剂,对脱模剂的种类不作特别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作常规选择。
本发明所述环氧树脂内脱模剂购自济南国邦化工有限公司。
B组分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按重量份计,所述B组分包括40~80份液体环氧树脂B、20~40份液体潜伏性固化剂、2~25份促进剂。
优选地,按重量份计,所述B组分包括56份液体环氧树脂B、38份液体潜伏性固化剂、12份促进剂。
<液体环氧树脂B>
本发明所述液体环氧树脂A和液体环氧树脂B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液体环氧树脂B选自双酚A型液体环氧树脂、双酚F型液体环氧树脂、脂环族液体环氧树脂、脂肪族液体环氧树脂、酚醛型液体环氧树脂、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中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液体环氧树脂B为双酚A型液体环氧树脂和/或双酚F型液体环氧树脂;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液体环氧树脂B为双酚F型液体环氧树脂;更优选地,所述双酚F型液体环氧树脂为F-51。
<液体潜伏性固化剂>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液体潜伏性固化剂选自DYHARD Fluid 111、DYHARDFluid 151、液化双氰胺中一种或多种;优选地,所述液体潜伏性固化剂为液化双氰胺。
本发明所述液化双氰胺为双氰胺溶于端氨基聚醚和双酚F型液体环氧树脂的加成物形成的液化双氰胺和/或双氰胺溶于脂肪族酰胺多胺和双酚F型液体环氧树脂的加成物后形成的液化双氰胺;优选地,所述液化双氰胺为双氰胺溶于端氨基聚醚和双酚F型液体环氧树脂的加成物形成的液化双氰胺。
本发明在液化双氰胺的制备过程中,端氨基聚醚、双酚F型液体环氧树脂、脂肪族酰胺多胺的具体种类不作特别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作常规选择。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液化双氰胺为双氰胺溶于D230和F-51的加成物形成的液化双氰胺。
<促进剂>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促进剂包括取代脲促进剂、咪唑生物促进剂、膦类促进剂中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促进剂包括取代脲促进剂、咪唑生物促进剂和膦类促进剂。
取代脲促进剂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取代脲促进剂的粒径为5~10um。
优选地,所述取代脲促进剂含有双官能团;更优选地,所述取代脲促进剂为UR500。
咪唑生物促进剂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咪唑生物促进剂为2-乙基-4甲基咪唑和/或氰乙咪唑;优选地,所述咪唑生物促进剂为2-乙基-4甲基咪唑。
膦类促进剂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膦类促进剂选自三氟化硼三乙基膦、三氟化硼三异丙基膦、三甲基膦、三苯基膦及其衍生物中一种或多种;优选地,所述膦类促进剂为三苯基膦。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取代脲促进剂、咪唑生物促进剂和膦类促进剂的重量比为(35~42):(17~25):1,优选地,所述取代脲促进剂、咪唑生物促进剂和膦类促进剂的重量比为39:20:1。
本发明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环氧树脂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下面步骤:
(1)A组分的制备:将液体环氧树脂A和固体环氧树脂混合,加热使固体环氧树脂溶解,得到A组分;
(2)B组分的制备:将液体环氧树脂B和膦类促进剂混合,加热使其溶解后,50℃加入咪唑生物促进剂混合均匀后降温至室温,加入液体潜伏性固化剂,再次混合均匀后加入取代脲促进剂,混合均匀,得到B组分;
(3)环氧树脂的制备:50~65℃将得到的A组分和B组分混合,得到环氧树脂。
优选地,所述环氧树脂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下面步骤:
(1)A组分的制备:将液体环氧树脂A和固体环氧树脂混合,加热使固体环氧树脂溶解,之后与增韧剂混合,搅拌均匀,得到液体混合物后在50~65℃加入脱模剂,混合均匀,得到A组分;
(2)B组分的制备:将液体环氧树脂B和膦类促进剂混合,加热使其溶解后,50℃加入咪唑生物促进剂混合均匀后降温至室温,加入液体潜伏性固化剂,再次混合均匀后加入取代脲促进剂,混合均匀,得到B组分;
(3)环氧树脂的制备:50~65℃将得到的A组分和B组分混合,得到环氧树脂。
更优选地,所述环氧树脂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下面步骤:
(1)A组分的制备:将液体环氧树脂A和固体环氧树脂混合,加热使固体环氧树脂溶解,之后与增韧剂混合,搅拌均匀,得到液体混合物后在58℃加入脱模剂,混合均匀,得到A组分;
(2)B组分的制备:将液体环氧树脂B和膦类促进剂混合,加热使其溶解后,50℃加入咪唑生物促进剂混合均匀后降温至室温,加入液体潜伏性固化剂,再次混合均匀后加入取代脲促进剂,混合均匀,得到B组分;
(3)环氧树脂的制备:58℃将得到的A组分和B组分混合,得到环氧树脂。
本发明加入咪唑生物促进剂时若出现促进剂结晶的情况,需要先将咪唑生物促进剂预热至其熔点使其成为液体。
本发明第三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含有所述环氧树脂的预浸料复合材料。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按重量份计,所述预浸料复合材料的制备原料包括30~45份环氧树脂和55~70份纤维增强材料。
优选地,按重量份计,所述预浸料复合材料的制备原料包括40份环氧树脂和60份纤维增强材料。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纤维增强材料为碳纤维或其织物。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预浸料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将环氧树脂和纤维增强材料于含浸设备中复合均匀,即得。
本申请人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预浸料复合材料的固化成型产品中会出现表面泛白的瑕疵,特别是在经过乙醇等溶剂擦拭,打磨抛光的制品件上此现象更加严重。本申请人意外地发现,当采用液体潜伏性固化剂,且当促进剂为取代脲促进剂、咪唑生物促进剂以及膦类促进剂时,同时控制取代脲促进剂的粒径,几种促进剂按照特定的顺序加入体系中,能够解决固化成型产品中表面泛白的瑕疵,同时耐热性和机械强度性能优异。申请人猜测可能的原因是液体潜伏性固化剂与体系中其他原料的相容性较好,能够分散混合均匀,避免了快速固化的过程中固化剂被包覆而导致未反应的情况以及纤维束对其取向的影响,避免其在体系中形成浓度梯度,此外取代脲促进剂、咪唑生物促进剂以及膦类促进剂能够协同增效,在加热固化的过程中,固化反应更迅速、同步且完全,产品的性能更稳定,从而避免了产品表面出现瑕疵。
实施例
在下文中,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地描述,但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仅是示例的而非限制性的。如果没有其它说明,下面实施例所用原料都是市售的。
实施例1
本发明的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环氧树脂,其制备原料包括A组分和B组分,其重量比为100:15。
按重量份计,所述A组分包括50份液体环氧树脂A、30份固体环氧树脂、3份增韧剂、1份脱模剂;所述B组分包括40份液体环氧树脂B、20份液体潜伏性固化剂、2份促进剂。
所述液体环氧树脂A为E-51;所述固体环氧树脂为NPCN-704;所述液体橡胶类增韧剂为端羧基液体丁腈橡胶,购自湖北鑫润德化工有限公司;所述脱模剂购自济南国邦化工有限公司。
所述液体环氧树脂B为F-51;所述液体潜伏性固化剂为双氰胺溶于D230和F-51的加成物形成的液化双氰胺;所述促进剂包括取代脲促进剂、咪唑生物促进剂和膦类促进剂,其重量比为35:17:1;所述取代脲促进剂为UR500;所述咪唑生物促进剂为2-乙基-4甲基咪唑;所述膦类促进剂为三苯基膦。
所述环氧树脂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下面步骤:
(1)A组分的制备:将液体环氧树脂A和固体环氧树脂混合,加热使固体环氧树脂溶解,之后与增韧剂混合,搅拌均匀,得到液体混合物后在58℃加入脱模剂,混合均匀,得到A组分;
(2)B组分的制备:将液体环氧树脂B和膦类促进剂混合,加热使其溶解后,50℃加入咪唑生物促进剂混合均匀后降温至室温,加入液体潜伏性固化剂,再次混合均匀后加入取代脲促进剂,混合均匀,得到B组分;
(3)环氧树脂的制备:58℃将得到的A组分和B组分混合,得到环氧树脂。
本发明的实施例1还提供了一种含有所述环氧树脂的预浸料复合材料。
按重量份计,所述预浸料复合材料的制备原料包括30份环氧树脂和55份纤维增强材料。
所述纤维增强材料为T300级碳纤维。
所述预浸料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将环氧树脂和纤维增强材料于含浸设备中复合均匀,即得。
实施例2
本发明的实施例2提供了一种环氧树脂,其制备原料包括A组分和B组分,其重量比为100:35。
按重量份计,所述A组分包括70份液体环氧树脂A、60份固体环氧树脂、10份增韧剂、2份脱模剂;所述B组分包括80份液体环氧树脂B、40份液体潜伏性固化剂、25份促进剂。
所述液体环氧树脂A为E-54;所述固体环氧树脂为NPCN-704;所述液体橡胶类增韧剂为端羧基液体丁腈橡胶,购自湖北鑫润德化工有限公司;所述脱模剂购自济南国邦化工有限公司。
所述液体环氧树脂B为F-54;所述液体潜伏性固化剂为双氰胺溶于D230和F-51的加成物形成的液化双氰胺;所述促进剂包括取代脲促进剂、咪唑生物促进剂和膦类促进剂,其重量比为42:25:1;所述取代脲促进剂为UR500;所述咪唑生物促进剂为2-乙基-4甲基咪唑;所述膦类促进剂为三苯基膦。
本发明的实施例2还提供了一种含有所述环氧树脂的预浸料复合材料。
按重量份计,所述预浸料复合材料制备原料包括45份环氧树脂和70份纤维增强材料。
所述纤维增强材料为T300级碳纤维。
所述预浸料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将环氧树脂和纤维增强材料于含浸设备中复合均匀,即得。
实施例3
本发明的实施例3提供了一种环氧树脂,其制备原料包括A组分和B组分,其重量比为100:25。
按重量份计,所述A组分包括60份液体环氧树脂A、34份固体环氧树脂、5份增韧剂、1份脱模剂;所述B组分包括56份液体环氧树脂B、38份液体潜伏性固化剂、12份促进剂。
所述液体环氧树脂A为E-51;所述固体环氧树脂为NPCN-704;所述液体橡胶类增韧剂为端羧基液体丁腈橡胶,购自湖北鑫润德化工有限公司;所述脱模剂购自济南国邦化工有限公司。
所述液体环氧树脂B为F-51;所述液体潜伏性固化剂为双氰胺溶于D230和F-51的加成物形成的液化双氰胺;所述促进剂包括取代脲促进剂、咪唑生物促进剂和膦类促进剂,其重量比为39:20:1;所述取代脲促进剂为UR500;所述咪唑生物促进剂为2-乙基-4甲基咪唑;所述膦类促进剂为三苯基膦。
本发明的实施例3还提供了一种含有所述环氧树脂的预浸料复合材料。
按重量份计,预浸料复合材料的制备原料包括40份环氧树脂和60份纤维增强材料。
所述纤维增强材料为T300级碳纤维。
所述环氧树脂预浸料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将环氧树脂和纤维增强材料于含浸设备中复合均匀,即得。
实施例4
本发明的实施例4提供了一种环氧树脂,其具体实施方式同实施例3,不同之处在于,按重量份计,所述B组分包括56份液体环氧树脂B、38份潜伏性固化剂、12份促进剂;所述潜伏性固化剂为双氰胺。
所述环氧树脂的制备方法其具体实施方式同实施例3。
本发明的实施例4还提供了一种含有所述环氧树脂的预浸料复合材料,其具体实施方式同实施例3。
所述预浸料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具体实施方式同实施例3。
实施例5
本发明的实施例5提供了一种环氧树脂,其具体实施方式同实施例3,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取代脲促进剂为UR200。
所述环氧树脂的制备方法其具体实施方式同实施例3。
本发明的实施例5还提供了一种含有所述环氧树脂预浸料复合材料,其具体实施方式同实施例3。
所述预浸料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具体实施方式同实施例3。
实施例6
本发明的实施例6提供了一种环氧树脂,其具体实施方式同实施例3,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取代脲促进剂为Ecure30。
所述环氧树脂的制备方法其具体实施方式同实施例3。
本发明的实施例6还提供了一种含有所述环氧树脂的预浸料复合材料,其具体实施方式同实施例3。
所述预浸料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具体实施方式同实施例3。
实施例7
本发明的实施例7提供了一种环氧树脂,其具体实施方式同实施例3,不同之处在于,所述膦类促进剂的重量份为0。
所述环氧树脂的制备方法其具体实施方式同实施例3。
本发明的实施例7还提供了一种含有所述环氧树脂的脂预浸料复合材料,其具体实施方式同实施例3。
所述预浸料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具体实施方式同实施例3。
实施例8
本发明的实施例8提供了一种环氧树脂,其具体实施方式同实施例3,不同之处在于,所述促进剂为咪唑生物促进剂。
所述环氧树脂的制备方法其具体实施方式同实施例3。
本发明的实施例8还提供了一种含有所述环氧树脂的预浸料复合材料,其具体实施方式同实施例3。
所述预浸料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具体实施方式同实施例3。
实施例9
本发明的实施例9提供了一种环氧树脂,其具体实施方式同实施例3,不同之处在于,所述促进剂为取代脲促进剂。
所述环氧树脂的制备方法其具体实施方式同实施例3。
本发明的实施例9还提供了一种含有所述环氧树脂的预浸料复合材料,其具体实施方式同实施例3。
所述预浸料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具体实施方式同实施例3。
实施例10
本发明的实施例10提供了一种环氧树脂,其具体实施方式同实施例3,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液体环氧树脂B为E-51。
所述环氧树脂的制备方法其具体实施方式同实施例3。
本发明的实施例10还提供了一种含有所述环氧树脂的预浸料复合材料,其具体实施方式同实施例3。
所述预浸料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具体实施方式同实施例3。
性能评估
实施例1~10得到的预浸料复合材料,分别采用模压工艺,150℃,5min固化成型,得到固化成型产品。
1.产品外观质量测试:记录实施例1~10得到的固化成型产品的外观,观察是否有泛白瑕疵。
2.经向拉伸强度:实施例1~10得到的固化成型产品的经向拉伸强度按照ASTMD3039进行测试。
3.玻璃化转变温度:实施例3得到的固化成型产品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按照ASTMD7028标准进行测试。
4.经向压缩强度:实施例3得到的固化成型产品的经向压缩强度按照ASTM D6641标准进行测试。
5.经向弯曲强度:实施例3得到的固化成型产品的经向弯曲强度按照ASTM D790标准进行测试。
6.层间剪切强度:实施例3得到的固化成型产品的层间剪切强度按照ASTM D2344标准进行测试。
表1
Figure BDA0002461168640000111
Figure BDA0002461168640000121
表2
实施例3
玻璃化转变温度(℃) 145
经向压缩强度(MPa) 590
经向弯曲强度(MPa) 900
层间剪切强度(MPa) 68
从表1和表2的测试结果中可知,由本发明得到的预浸料复合材料得到的固化成型产品外观无瑕疵,其机械强度高,能够满足汽车用复合材料对力学和耐热性能的基本要求。
前述的实例仅是说明性的,用于解释本发明所述方法的一些特征。所附的权利要求旨在要求可以设想的尽可能广的范围,且本文所呈现的实施例仅是根据所有可能的实施例的组合的选择的实施方式的说明。因此,申请人的用意是所附的权利要求不被说明本发明的特征的示例的选择限制。在权利要求中所用的一些数值范围也包括了在其之内的子范围,这些范围中的变化也应在可能的情况下解释为被所附的权利要求覆盖。

Claims (10)

1.一种环氧树脂,其特征在于,其制备原料包括B组分,按重量份计,所述B组分包括40~80份液体环氧树脂B、20~40份液体潜伏性固化剂、2~25份促进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环氧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树脂的制备原料还包括A组分,其与B组分的重量比为100:(15~35);按重量份计,所述A组分包括50~70份液体环氧树脂A和30~60份固体环氧树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环氧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促进剂选自取代脲促进剂、咪唑生物促进剂、膦类促进剂中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环氧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取代脲促进剂的粒径为5~10u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环氧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取代脲促进剂含有双官能团。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环氧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环氧树脂A和液体环氧树脂B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分别独立地选自双酚A型液体环氧树脂、双酚F型液体环氧树脂、脂环族液体环氧树脂、脂肪族液体环氧树脂、酚醛型液体环氧树脂、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中一种或多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环氧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环氧树脂B为双酚A型液体环氧树脂和/或双酚F型液体环氧树脂。
8.一种根据权利要求2~7任一项所述环氧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下面步骤:
(1)A组分的制备:将液体环氧树脂A和固体环氧树脂混合,加热使固体环氧树脂溶解,得到A组分;
(2)B组分的制备:将液体环氧树脂B和膦类促进剂混合,加热使其溶解后,50℃加入咪唑生物促进剂混合均匀后降温至室温,加入液体潜伏性固化剂,再次混合均匀后加入取代脲促进剂,混合均匀,得到B组分;
(3)环氧树脂的制备:50~65℃将得到的A组分和B组分混合,得到环氧树脂。
9.一种含有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环氧树脂的预浸料复合材料。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预浸料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其制备原料包括30~45份环氧树脂和55~70份纤维增强材料。
CN202010320391.0A 2020-04-22 2020-04-22 一种环氧树脂、预浸料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Withdrawn CN11147127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20391.0A CN111471274A (zh) 2020-04-22 2020-04-22 一种环氧树脂、预浸料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20391.0A CN111471274A (zh) 2020-04-22 2020-04-22 一种环氧树脂、预浸料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71274A true CN111471274A (zh) 2020-07-31

Family

ID=717552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20391.0A Withdrawn CN111471274A (zh) 2020-04-22 2020-04-22 一种环氧树脂、预浸料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7127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07548A (zh) * 2022-05-16 2022-08-16 南京海拓复合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复合材料拉挤成型用环氧树脂配合料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07548A (zh) * 2022-05-16 2022-08-16 南京海拓复合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复合材料拉挤成型用环氧树脂配合料及其制备方法
WO2023221619A1 (zh) * 2022-05-16 2023-11-23 南京海拓复合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复合材料拉挤成型用环氧树脂配合料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141487B2 (ja) 繊維強化複合材料用エポキシ樹脂組成物
JP5454138B2 (ja) エポキシ樹脂組成物、繊維強化複合材料、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1542338B1 (ko) 에폭시 수지 조성물 및 섬유 강화 복합 재료
JP4141478B2 (ja) 繊維強化複合材料用エポキシ樹脂組成物
KR101425334B1 (ko) 프리프레그 및 섬유 강화 복합 재료
TW201443120A (zh) 傳導性纖維強化聚合物複合物及多功能複合物
JP2014227473A (ja) 複合材料用エポキシ樹脂組成物、繊維強化複合材料およびそれらの製造方法
CN111393800A (zh) 适用于拉挤成型工艺环氧树脂及其碳纤复合材料
US10259917B2 (en) Carbon fibre-containing prepregs
KR20200032536A (ko) 천연 흑연 박편이 도입된 현무암 섬유 강화 에폭시 복합소재의 제조방법.
JP2012041486A (ja) エポキシ樹脂組成物および繊維強化複合材料の製造方法
JP4428978B2 (ja) エポキシ樹脂組成物
CN111471274A (zh) 一种环氧树脂、预浸料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804281A (zh) 一种石墨烯增强碳纤维环氧预浸料的制备方法
CN112313270A (zh)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用环氧树脂组合物、以及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CN115135474B (zh) 片状模塑料和成形品的制造方法
CN116218145B (zh) 一种耐老化玻璃钢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JP2019116545A (ja) エポキシ樹脂組成物の硬化方法
Kale Nano Composite Material With Multiwall Carbon Nano Tubes As Composite, Glass Fibre As Fibre With the Help of Epoxy Resin As Resin
WO2022176773A1 (ja) 繊維強化複合材料用エポキシ樹脂組成物、繊維強化複合材料、および繊維強化複合材料の製造方法
CN118085500A (zh) 一种预浸料用环氧树脂混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TW202130499A (zh) 複合預浸漬物、以及使用其之預形體、纖維強化複合材料接合體及其製造方法
CN117903566A (zh) 快速固化的无卤阻燃环氧树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TW201925290A (zh) 預浸料以及纖維強化複合材料
Liu et al. ENHANCEMENT OF INTERFACE PROPERTIES OF ARAMID FIBER COMPOSITES WITH EFFECTIVELY ADHESIVE EPOXY MATRIX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