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71165B - 一种聚酯类工程塑料用聚酯多元醇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聚酯类工程塑料用聚酯多元醇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71165B
CN111471165B CN202010493818.7A CN202010493818A CN111471165B CN 111471165 B CN111471165 B CN 111471165B CN 202010493818 A CN202010493818 A CN 202010493818A CN 111471165 B CN111471165 B CN 11147116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yester
parts
polyol
engineering plastics
cataly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9381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471165A (zh
Inventor
张乃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Xingbeida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r Better Shanghai Chemical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r Better Shanghai Chemical 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r Better Shanghai Chemical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49381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71165B/zh
Publication of CN1114711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711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4711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711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3/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3/02Polyesters derived from hydroxycarboxylic acids or from polycarboxylic acids and polyhydroxy compounds
    • C08G63/12Polyesters derived from hydroxycarboxylic acids or from polycarboxylic acids and polyhydroxy compounds derived from polycarboxylic acids and polyhydroxy compounds
    • C08G63/16Dicarboxylic acids and dihydroxy compounds
    • C08G63/18Dicarboxylic acids and dihydroxy compounds the acids or hydroxy compounds containing carbocyclic rings
    • C08G63/199Acids or hydroxy compounds containing cycloaliphatic ring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3/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3/02Polyesters derived from hydroxycarboxylic acids or from polycarboxylic acids and polyhydroxy compounds
    • C08G63/12Polyesters derived from hydroxycarboxylic acids or from polycarboxylic acids and polyhydroxy compounds derived from polycarboxylic acids and polyhydroxy compounds
    • C08G63/123Polyesters derived from hydroxycarboxylic acids or from polycarboxylic acids and polyhydroxy compounds derived from polycarboxylic acids and polyhydroxy compounds the acids or hydroxy compounds containing carbocyclic rings
    • C08G63/137Acids or hydroxy compounds containing cycloaliphatic ring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3/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3/02Polyesters derived from hydroxycarboxylic acids or from polycarboxylic acids and polyhydroxy compounds
    • C08G63/12Polyesters derived from hydroxycarboxylic acids or from polycarboxylic acids and polyhydroxy compounds derived from polycarboxylic acids and polyhydroxy compounds
    • C08G63/16Dicarboxylic acids and dihydroxy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3/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3/02Polyesters derived from hydroxycarboxylic acids or from polycarboxylic acids and polyhydroxy compounds
    • C08G63/12Polyesters derived from hydroxycarboxylic acids or from polycarboxylic acids and polyhydroxy compounds derived from polycarboxylic acids and polyhydroxy compounds
    • C08G63/16Dicarboxylic acids and dihydroxy compounds
    • C08G63/18Dicarboxylic acids and dihydroxy compounds the acids or hydroxy compounds containing carbocyclic rings
    • C08G63/181Acids containing aromatic ring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3/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3/78Preparation process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3/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3/78Preparation processes
    • C08G63/82Prepara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atalyst used
    • C08G63/85Germanium, tin, lead, arsenic, antimony, bismuth, titanium, zirconium, hafnium, vanadium, niobium, tantalum, or compounds thereof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49Phosphorus-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51Phosphorus bound to oxygen
    • C08K5/52Phosphorus bound to oxygen only
    • C08K5/521Esters of phosphoric acids, e.g. of H3PO4
    • C08K5/523Esters of phosphoric acids, e.g. of H3PO4 with hydroxyaryl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49Phosphorus-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51Phosphorus bound to oxygen
    • C08K5/52Phosphorus bound to oxygen only
    • C08K5/524Esters of phosphorous acids, e.g. of H3PO3
    • C08K5/526Esters of phosphorous acids, e.g. of H3PO3 with hydroxyaryl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67/00Compositions of polyest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67/00Compositions of polyest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67/02Polyesters derived from dicarboxylic acids and dihydroxy compound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olyesters Or Polycarbonat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酯类工程塑料用聚酯多元醇,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羧基化合物80~100份、多元醇50~85份、催化剂1~3份;所述羧基化合物中羧基的个数为2~5个。本发明制备得到的聚酯多元醇,添加到聚酯类工程塑料后,可提升所得材料的缺口冲击强度,提升断裂伸长率,并可有效改善所得材料的加工流动性,提升熔融指数。此外,本发明所得聚酯多元醇还可以改善材料与其他树脂成分或填料相容性和分散性,增加负载量等作用,可广泛应用于常见聚酯类工程塑料。

Description

一种聚酯类工程塑料用聚酯多元醇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聚酯多元醇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聚酯类工程塑料用聚酯多元醇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工程塑料是一种可作为工程材料或代替金属材料的塑料制品,其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刚性大、蠕变小、机械强度高、耐热性好、电绝缘性好,因而逐渐成为当今世界塑料工业中增长速度最快的领域。PBT等聚酯类工程塑料,由于具有良好耐热老化性、耐药品性、绝缘性,因而被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电器等领域。但其仍然存在缺口冲击强度差、柔韧性差、加工流动性差等问题,限制了其在多场景下的应用领域。
目前对PBT等聚酯类工程塑料的改性常常针对上述聚酯材料中某一问题,很少可以同时兼顾材料综合性能的提升;且改性中所添加的树脂和填料等,也常会导致混合物之间相容性和分散性差等问题,往往还需进一步添加其他助剂以改善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聚酯类工程塑料用聚酯多元醇,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羧基化合物80~100份、多元醇50~85份、催化剂1~3份;所述羧基化合物中羧基的个数为2~5个。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羧基化合物为含脂环结构或芳香环结构的羧基化合物。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羧基化合物的酸值为650~680mgKOH/g。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多元醇为羟基官能度≥3的多元醇。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催化剂为丁基氧化锡。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丁基氧化锡的锡含量为17~19%。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羧基化合物、多元醇、催化剂的重量比为1:(0.60~0.85):(0.01~0.03)。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原料中还包括0.1~5重量份助剂。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助剂选自稳定剂、抗氧剂、润湿剂、分散剂、消泡剂、流平剂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所述聚酯类工程塑料用聚酯多元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重量份,将羧基化合物、多元醇、催化剂依次加入反应釜中,在惰性气体的氛围下升温至130~150℃,搅拌0.8~1.2h后升温至170~190℃,加入溶剂和剩余原料,保温回流1~2h后,降温出料,真空去除溶剂后,即得聚酯类工程塑料用聚酯多元醇。
有益效果:本发明使用羧基化合物、多元醇、催化剂和助剂制备得到的聚酯多元醇,添加到聚酯类工程塑料后,可提升所得材料的缺口冲击强度,提升断裂伸长率,并可有效改善所得材料的加工流动性,提升熔融指数。此外,本发明所得聚酯多元醇还可以改善材料与其他树脂成分或填料相容性和分散性,增加负载量等作用,可广泛应用于常见聚酯类工程塑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提供技术方案中的技术特征作进一步清楚、完整的描述,并非对其保护范围的限制。
本发明中的词语“优选的”、“更优选的”等是指,在某些情况下可提供某些有益效果的本发明实施方案。然而,在相同的情况下或其他情况下,其他实施方案也可能是优选的。此外,对一个或多个优选实施方案的表述并不暗示其他实施方案不可用,也并非旨在将其他实施方案排除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外。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聚酯类工程塑料用聚酯多元醇,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羧基化合物80~100份、多元醇50~85份、催化剂1~3份。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聚酯类工程塑料用聚酯多元醇,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羧基化合物90份、多元醇68份、催化剂1.8份。
羧基化合物
羧基化合物,指的是一类含羧酸基团的化合物。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羧基化合物中羧基的个数为2~5个。
在一种更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羧基化合物中羧基的个数为2个。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羧基化合物为含脂环结构或芳香环结构的羧基化合物。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羧基化合物的酸值为650~680mgKOH/g。
在一种更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羧基化合物的酸值为652~676mgKOH/g。
在一种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羧基化合物的酸值为652mgKOH/g。
所述酸值是羧酸基团含量的表征单位,其指的是中和每克样品中的酸所需消耗的KOH的毫克数,以mgKOH/g为单位。本发明对所述酸值的测定方法并没有特别的限制,可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各种酸值的测定方法,例如GB12008.5-1989。
作为本发明所述羧基化合物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1,4-环己烷二甲酸(CAS号为1076-97-7)、异酞酸(CAS号为121-91-5)、对苯二甲酸(CAS号为100-21-0)。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羧基化合物为1,4-环己烷二甲酸。
PBT等聚酯类工程塑料是一类具有良好耐热老化性、耐药品性、绝缘性树脂,但其缺口冲击强度差、柔韧性差,与其他树脂成分或填料的相容性和分散性差,限制了其在部分场景下的应用领域。目前对PBT等聚酯类工程塑料的改性常常针对上述聚酯材料中某一问题,很少可以同时兼顾材料综合性能的提升;且改性中所添加的树脂和填料等,也常会导致混合物之间相容性和分散性差等问题,往往还需进一步添加其他助剂以改善上述问题。
发明人在研发过程中发现,当体系中所用羧基化合物为含脂环结构或芳香环结构的羧基化合物时,所得聚酯多元醇添加到聚酯类工程塑料后,提升材料缺口冲击强度的同时,断裂伸长率得到提升。发明人认为,羧基化合物其刚性大位阻脂环或芳香环结构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所得材料体系的稳定性,进而提升材料的缺口冲击强度;其脂环或芳香环结构也可以插入体系分子链间,改善分子链间作用力,提升所得材料的柔韧性(即断裂伸长率)。但发明人在进一步应用研究过程中发现,所得材料加工过程中流动性仍然较差,不能满足材料的加工使用要求。
多元醇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多元醇为羟基官能度≥3的多元醇。
本发明所述羟基官能度即平均羟基官能度,指的是每个多元醇分子中羟基基团平均数。
在一种更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多元醇为羟基官能度≥3的多元醇。
在一种更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多元醇为羟基官能度为3的多元醇。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羟基官能度为3的多元醇选自三羟甲基丙烷(CAS号为77-99-6)、二(羟基甲基)磷酰甲醇(CAS号为1067-12-5)、3-羟基甲基戊烷-2,4-二醇(CAS号为921-20-0)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在一种更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羟基官能度≥3的多元醇为3-羟基甲基戊烷-2,4-二醇。
催化剂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催化剂为丁基氧化锡。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丁基氧化锡的锡含量为17~19%。
在一种更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锡含量为17~19%的催化剂为二丁基二月桂酸锡(CAS号为77-58-7)。
所述锡含量指的是物质中锡元素的质量含量,其测试方法并没有特别的限制,可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各种锡含量的测试方法,例如碘滴定法。
所述二丁基二月桂酸锡,购买自杭州瑞科化工有限公司,锡含量为17~19%(平均值为18%)。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羧基化合物、多元醇、催化剂的重量比为1:(0.60~0.85):(0.01~0.03)。
在一种更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羧基化合物、多元醇、催化剂的重量比为1:0.75:0.02。
发明人在不断探索试验中发现,当进一步限定所用羧基化合物的酸值为650~680mgKOH/g,所用多元醇为羟基官能度≥3,且羧基化合物、多元醇、催化剂为特定比例时,所得聚酯多元醇添加到聚酯类工程塑料后,可以进一步提升所得材料的缺口冲击强度,并意外发现,其也可以改善材料加工过程的流动性。发明人认为,当所用羧基化合物、多元醇、催化剂为特定比例,且羧基化合物为特定酸值范围和多元醇的羟基官能度时,体系中的羧基和羟基恰能通过缩聚和酯交换反应形成适量极性酯基,有利于聚酯类材料内部交联反应的进行,进一步提升所得材料的缺口冲击强度;在上述限定条件下,羟基官能度≥3的多元醇分子上短支链结构,控制材料分子链增长的同时,也可以协同羧基化合物分子中脂环或芳香环结构,减少材料加工过程中内部大分子链的缠结程度,从而也可以提升材料的加工过程的流动性。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原料中还包括60~120重量份溶剂。
在一种更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原料中还包括100重量份溶剂。
本发明对所述溶剂并没有特别的限制,可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各种聚酯多元醇制备用溶剂,例如二甲苯。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原料中还包括0.1~5重量份助剂。
在一种更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原料中还包括2.5重量份助剂。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助剂选自稳定剂、抗氧剂、润湿剂、分散剂、消泡剂、流平剂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在一种更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助剂为稳定剂。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稳定剂选自亚磷酸三苯酯(CAS号为101-02-0)、亚磷酸三(2,4-二叔丁苯基)酯(CAS号为31570-04-4)、三壬基亚磷酸酯(CAS号为3050-88-2)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在一种更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稳定剂为亚磷酸三(2,4-二叔丁苯基)酯。
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所述聚酯类工程塑料用聚酯多元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重量份,将羧基化合物、多元醇、催化剂依次加入反应釜中,在惰性气体的氛围下升温至130~150℃,搅拌0.8~1.2h后升温至170~190℃,加入溶剂和剩余原料,保温回流1~2h后,降温出料,真空去除溶剂后,即得聚酯类工程塑料用聚酯多元醇。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聚酯类工程塑料用聚酯多元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重量份,将羧基化合物、多元醇、催化剂依次加入反应釜中,在惰性气体的氛围下升温至140℃,搅拌1.0h后升温至180℃,加入溶剂和剩余原料,保温回流1.5h后,降温出料,真空去除溶剂后,即得聚酯类工程塑料用聚酯多元醇。
本发明对惰性气体并没有特别的限制,可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各种聚酯多元醇制备用惰性气体,例如氮气。
发明人在研发过程中意外地发现,当采用锡含量为17~19%的丁基氧化锡,以及特定的制备工艺时,所得聚酯多元醇添加到聚酯类工程塑料后,材料的加工过程的流动性进一步提升,且材料与其他树脂成分或填料相容性和分散性得到了改善。发明人推测其可能的原因是,一方面,采用特定锡含量的丁基氧化锡和制备工艺制备得到的聚酯多元醇中一定量的支化点,缩小了材料加工过程中的流体力学回转半径,分子链间缠结减少,进一步提升了材料的流动性;另一方面,特定聚酯多元醇其独特的体型结构以及一定的支化点给其他树脂成分或填料提供适量结合位点,有利于其他树脂成分或填料在体系内部的稳定分散和相容程度。
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一种所述聚酯类工程塑料用聚酯多元醇的应用,其应用于聚酯类工程塑料。
作为聚酯类工程塑料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芳酯(PAR)、聚氨酯(PU)。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描述,另外,如果没有其它说明,所用原料都是市售的。
实施例
实施例1
本发明的实施例1提供一种聚酯类工程塑料用聚酯多元醇,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羧基化合物90份、多元醇68份、催化剂1.8份、100份溶剂。
所述羧基化合物为1,4-环己烷二甲酸,酸值为652mgKOH/g;所述多元醇为3-羟基甲基戊烷-2,4-二醇;所述催化剂为二丁基二月桂酸锡,购买自杭州瑞科化工有限公司,锡含量为17~19%(平均值为18%);所述溶剂为二甲苯。
上述聚酯类工程塑料用聚酯多元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重量份,将羧基化合物、多元醇、催化剂依次加入反应釜中,在氮气的氛围下升温至140℃,搅拌1.0h后升温至180℃,加入溶剂,保温回流1.5h后,降温出料,真空去除溶剂后,即得聚酯类工程塑料用聚酯多元醇。
实施例2
本发明的实施例2提供一种聚酯类工程塑料用聚酯多元醇,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羧基化合物80份、多元醇50份、催化剂1份、60份溶剂。
所述羧基化合物为1,4-环己烷二甲酸,酸值为652mgKOH/g;所述多元醇为3-羟基甲基戊烷-2,4-二醇;所述催化剂为二丁基二月桂酸锡,购买自杭州瑞科化工有限公司,锡含量为17~19%(平均值为18%);所述溶剂为二甲苯。
上述聚酯类工程塑料用聚酯多元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重量份,将羧基化合物、多元醇、催化剂依次加入反应釜中,在氮气氛围下升温至130℃,搅拌0.8h后升温至170℃,加入溶剂,保温回流1h后,降温出料,真空去除溶剂后,即得聚酯类工程塑料用聚酯多元醇。
实施例3
本发明的实施例3提供一种聚酯类工程塑料用聚酯多元醇,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羧基化合物100份、多元醇85份、催化剂3份、120份溶剂。
所述羧基化合物为1,4-环己烷二甲酸,酸值为652mgKOH/g;所述多元醇为3-羟基甲基戊烷-2,4-二醇;所述催化剂为二丁基二月桂酸锡,购买自杭州瑞科化工有限公司,锡含量为17~19%(平均值为18%);所述溶剂为二甲苯。
上述聚酯类工程塑料用聚酯多元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重量份,将羧基化合物、多元醇、催化剂依次加入反应釜中,在氮气氛围下升温至150℃,搅拌1.2h后升温至190℃,加入溶剂,保温回流2h后,降温出料,真空去除溶剂后,即得聚酯类工程塑料用聚酯多元醇。
实施例4
本发明的实施例4提供一种聚酯多元醇,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羧基化合物90份、多元醇68份、催化剂1.8份、100份溶剂。
所述羧基化合物为邻苯二甲酸酐(CAS号为85-44-9),酸值为758mgKOH/g;所述多元醇为3-羟基甲基戊烷-2,4-二醇;所述催化剂为二丁基二月桂酸锡,购买自杭州瑞科化工有限公司,锡含量为17~19%(平均值为18%);所述溶剂为二甲苯。
上述聚酯类工程塑料用聚酯多元醇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5
本发明的实施例5提供一种聚酯多元醇,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羧基化合物90份、多元醇68份、催化剂1.8份、100份溶剂。
所述羧基化合物为己二酸(CAS号为124-04-9),酸值为768mgKOH/g;所述多元醇为3-羟基甲基戊烷-2,4-二醇;所述催化剂为二丁基二月桂酸锡,购买自杭州瑞科化工有限公司,锡含量为17~19%(平均值为18%);所述溶剂为二甲苯。
上述聚酯类工程塑料用聚酯多元醇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6
本发明的实施例6提供一种聚酯多元醇,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羧基化合物90份、多元醇68份、催化剂1.8份、100份溶剂。
所述羧基化合物为1,4-环己烷二甲酸,酸值为652mgKOH/g;所述多元醇为戊五醇(CAS号为87-99-0);所述催化剂为二丁基二月桂酸锡,购买自杭州瑞科化工有限公司,锡含量为17~19%(平均值为18%);所述溶剂为二甲苯。
上述聚酯类工程塑料用聚酯多元醇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7
本发明的实施例7提供一种聚酯多元醇,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羧基化合物90份、多元醇68份、催化剂1.8份、100份溶剂。
所述羧基化合物为1,4-环己烷二甲酸,酸值为652mgKOH/g;所述多元醇为新戊二醇(CAS号为126-30-7);所述催化剂为二丁基二月桂酸锡,购买自杭州瑞科化工有限公司,锡含量为17~19%(平均值为18%);所述溶剂为二甲苯。
上述聚酯类工程塑料用聚酯多元醇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8
本发明的实施例8提供一种聚酯多元醇,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羧基化合物90份、多元醇68份、催化剂1.8份、100份溶剂。
所述羧基化合物为1,4-环己烷二甲酸,酸值为652mgKOH/g;所述多元醇为3-羟基甲基戊烷-2,4-二醇;所述催化剂为单丁基氧化锡,购买自常州凯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锡含量56%;所述溶剂为二甲苯。
上述聚酯类工程塑料用聚酯多元醇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9
本发明的实施例9提供一种聚酯多元醇,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羧基化合物90份、多元醇68份、催化剂1.8份、100份溶剂。
所述羧基化合物为1,4-环己烷二甲酸,酸值为652mgKOH/g;所述多元醇为3-羟基甲基戊烷-2,4-二醇;所述催化剂为钛酸四丁酯(CAS号为5593-70-4);所述溶剂为二甲苯。
上述聚酯类工程塑料用聚酯多元醇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10
本发明的实施例10提供一种聚酯多元醇,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羧基化合物90份、多元醇68份、催化剂1.8份、100份溶剂。
所述羧基化合物为1,4-环己烷二甲酸,酸值为652mgKOH/g;所述多元醇为3-羟基甲基戊烷-2,4-二醇;所述催化剂为二丁基二月桂酸锡,购买自杭州瑞科化工有限公司,锡含量为17~19%(平均值为18%);所述溶剂为二甲苯。
上述聚酯类工程塑料用聚酯多元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重量份,将羧基化合物、多元醇、催化剂依次加入反应釜中,升温至140℃,搅拌1.0h后升温至180℃,加入溶剂和剩余原料,保温回流1.5h后,降温出料,真空去除溶剂后,即得聚酯类工程塑料用聚酯多元醇。
实施例11
本发明的实施例11提供一种聚酯多元醇,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羧基化合物90份、多元醇68份、催化剂1.8份、100份溶剂。
所述羧基化合物为1,4-环己烷二甲酸,酸值为652mgKOH/g;所述多元醇为3-羟基甲基戊烷-2,4-二醇;所述催化剂为二丁基二月桂酸锡,购买自杭州瑞科化工有限公司,锡含量为17~19%(平均值为18%);所述溶剂为二甲苯。
上述聚酯类工程塑料用聚酯多元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重量份,将羧基化合物、多元醇、催化剂依次加入反应釜中,在惰性气体的氛围下搅拌1.0h后,升温至180℃,加入溶剂和剩余原料,保温回流1.5h后,降温出料,真空去除溶剂后,即得聚酯类工程塑料用聚酯多元醇。
实施例12
本发明的实施例12提供一种聚酯多元醇,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羧基化合物90份、多元醇68份、催化剂1.8份、100份溶剂。
所述羧基化合物为1,4-环己烷二甲酸,酸值为652mgKOH/g;所述多元醇为3-羟基甲基戊烷-2,4-二醇;所述催化剂为二丁基二月桂酸锡,购买自杭州瑞科化工有限公司,锡含量为17~19%(平均值为18%);所述溶剂为二甲苯。
上述聚酯类工程塑料用聚酯多元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重量份,将羧基化合物、多元醇、催化剂依次加入反应釜中,在惰性气体的氛围下升温至140℃,搅拌1.0h后加入溶剂和剩余原料,保温回流1.5h后,降温出料,真空去除溶剂后,即得聚酯类工程塑料用聚酯多元醇。
实施例13
本发明的实施例13提供一种聚酯多元醇,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羧基化合物90份、多元醇68份、催化剂1.8份、100份溶剂。
所述羧基化合物为1,4-环己烷二甲酸,酸值为652mgKOH/g;所述多元醇为3-羟基甲基戊烷-2,4-二醇;所述催化剂为二丁基二月桂酸锡,购买自杭州瑞科化工有限公司,锡含量为17~19%(平均值为18%);所述溶剂为二甲苯。
上述聚酯类工程塑料用聚酯多元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重量份,将羧基化合物、多元醇、催化剂依次加入反应釜中,在惰性气体的氛围下升温至140℃,搅拌1.0h后升温至180℃,加入溶剂和剩余原料,搅拌1.5h后出料,真空去除溶剂后,即得聚酯类工程塑料用聚酯多元醇。
实施例14
本发明的实施例14提供一种聚酯多元醇,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羧基化合物90份、多元醇49.5份、催化剂1.8份、100份溶剂。
所述羧基化合物为1,4-环己烷二甲酸,酸值为652mgKOH/g;所述多元醇为3-羟基甲基戊烷-2,4-二醇;所述催化剂为二丁基二月桂酸锡,购买自杭州瑞科化工有限公司,锡含量为17~19%(平均值为18%);所述溶剂为二甲苯。
上述聚酯类工程塑料用聚酯多元醇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15
本发明的实施例15提供一种聚酯多元醇,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羧基化合物90份、多元醇91份、催化剂1.8份、100份溶剂。
所述羧基化合物为1,4-环己烷二甲酸,酸值为652mgKOH/g;所述多元醇为3-羟基甲基戊烷-2,4-二醇;所述催化剂为二丁基二月桂酸锡,购买自杭州瑞科化工有限公司,锡含量为17~19%(平均值为18%);所述溶剂为二甲苯。
上述聚酯类工程塑料用聚酯多元醇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16
本发明的实施例16提供一种聚酯多元醇,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羧基化合物90份、多元醇68份、催化剂0.45份、100份溶剂。
所述羧基化合物为1,4-环己烷二甲酸,酸值为652mgKOH/g;所述多元醇为3-羟基甲基戊烷-2,4-二醇;所述催化剂为二丁基二月桂酸锡,购买自杭州瑞科化工有限公司,锡含量为17~19%(平均值为18%);所述溶剂为二甲苯。
上述聚酯类工程塑料用聚酯多元醇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17
本发明的实施例17提供一种聚酯多元醇,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羧基化合物90份、多元醇68份、催化剂3.15份、100份溶剂。
所述羧基化合物为1,4-环己烷二甲酸,酸值为652mgKOH/g;所述多元醇为3-羟基甲基戊烷-2,4-二醇;所述催化剂为二丁基二月桂酸锡,购买自杭州瑞科化工有限公司,锡含量为17~19%(平均值为18%);所述溶剂为二甲苯。
上述聚酯类工程塑料用聚酯多元醇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18
本发明的实施例18提供一种聚酯多元醇,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羧基化合物90份、多元醇68份、催化剂1.8份、100份溶剂、2.5份稳定剂。
所述羧基化合物为1,4-环己烷二甲酸,酸值为652mgKOH/g;所述多元醇为3-羟基甲基戊烷-2,4-二醇;所述催化剂为二丁基二月桂酸锡,购买自杭州瑞科化工有限公司,锡含量为17~19%(平均值为18%);所述溶剂为二甲苯;所述稳定剂为亚磷酸三(2,4-二叔丁苯基)酯。
上述聚酯类工程塑料用聚酯多元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重量份,将羧基化合物、多元醇、催化剂依次加入反应釜中,在惰性气体的氛围下升温至140℃,搅拌1.0h后升温至180℃,加入溶剂和稳定剂,保温回流1.5h后,降温出料,真空去除溶剂后,即得聚酯类工程塑料用聚酯多元醇。
实施例19
本发明的实施例19提供一种聚酯多元醇,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羧基化合物90份、多元醇68份、催化剂1.8份、100份溶剂、2.5份稳定剂。
所述羧基化合物为1,4-环己烷二甲酸,酸值为652mgKOH/g;所述多元醇为3-羟基甲基戊烷-2,4-二醇;所述催化剂为二丁基二月桂酸锡,购买自杭州瑞科化工有限公司,锡含量为17~19%(平均值为18%);所述溶剂为二甲苯;所述稳定剂为磷酸三苯酯(CAS号为115-86-6)。
上述聚酯类工程塑料用聚酯多元醇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8。
性能评价
将实施例1~19所得聚酯多元醇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方法,添加到PB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酯材料中,例如熔融共混法,得到处理后PBT聚酯材料。其中所用PBT聚酯材料购买自美国杜邦,型号为SK603,所添加的聚酯多元醇的量为PBT聚酯材料的0.5wt%。
1、缺口冲击强度:将未处理的PBT聚酯材料与实施例1~19所得聚酯多元醇处理后的PBT聚酯材料,按照GB/T 1843-2008《塑料悬臂梁冲击强度的测定》的方法,使用板材机加工成A型缺口板材样品,在试验机上样品的缺口冲击强度,计算缺口冲击强度变化率,结果见表1。其中,缺口冲击强度变化率=(处理后的PBT聚酯材料缺口冲击强度-未处理的PBT聚酯材料缺口冲击强度)/未处理的PBT聚酯材料缺口冲击强度×100%。
2、柔韧性:将未处理的PBT聚酯材料与实施例1~19所得聚酯多元醇处理后的PBT聚酯材料,按照GB/T 1040-2006《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使用拉伸试验机测试样品断裂伸长率。其中断裂伸长率在2.0~4.0%记为Ⅰ级,4.0~6.0%记为Ⅱ级,6.0~8.0%记为Ⅲ级,8.0~10.0%记为Ⅳ级,大于10.0%记为Ⅴ级,结果见表1。
3、流动性:将未处理的PBT聚酯材料与实施例1~19所得聚酯多元醇处理后的PBT聚酯材料,按照GB3628-2018《塑料热塑性塑料熔体质量流动速率和熔体体积流动速率的的测定》方法A测试在200℃下施加5kg压力,10min内被挤出的材料重量,即为熔融指数,计算熔融指数变化率,结果见表1。其中,熔融指数变化率=(处理后的PBT聚酯材料熔融指数-未处理的PBT聚酯材料熔融指数)/未处理的PBT聚酯材料熔融指数×100%。
表1性能测试结果
Figure BDA0002522064070000121
Figure BDA0002522064070000131
综合上述实验结果可见:本发明使用羧基化合物、多元醇、催化剂和助剂制备得到的聚酯多元醇,添加到聚酯类工程塑料后,经缺口冲击强度测试显示,所得材料与未添加聚酯多元醇的塑料相比,提升了122%;经柔韧性测试显示,所得材料断裂伸长率可达2.0~4.0%;经流动性测试显示,所得材料的熔融指数与未添加聚酯多元醇的塑料相比,提升了84%。此外,本发明所得聚酯多元醇还可以改善材料与其他树脂成分或填料相容性和分散性,增加负载量等作用,可广泛应用于常见聚酯类工程塑料。
前述的实例仅是说明性的,用于解释本发明所述方法的一些特征。所附的权利要求旨在要求可以设想的尽可能广的范围,且本文所呈现的实施例仅是根据所有可能的实施例的组合的选择的实施方式的说明。因此,申请人的用意是所附的权利要求不被说明本发明的特征的示例的选择限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内容做出的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4)

1.一种聚酯类工程塑料用聚酯多元醇,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羧基化合物 80~100 份、多元醇 50~85 份、催化剂 1~3 份;所述催化剂为二丁基二月桂酸锡;
所述多元醇为羟基官能度≥3 的多元醇;
所述羧基化合物的酸值为 650~680mgKOH/g;
所述羧基化合物为1,4-环己烷二甲酸;
所述羧基化合物、多元醇、催化剂的重量比为 1:(0.60~0.85):(0.01~0.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酯类工程塑料用聚酯多元醇,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中还包括 0.1~5 重量份助剂。
3.根据权利要求2 所述的聚酯类工程塑料用聚酯多元醇,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剂选自稳定剂、抗氧剂、润湿剂、分散剂、消泡剂、流平剂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4.一种根据权利要求 1-3 任一项聚酯类工程塑料用聚酯多元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按重量份,将羧基化合物、多元醇、催化剂依次加入反应釜中,在惰性气体的氛围下升温至 130~150℃,搅拌 0.8~1.2h 后升温至 170~190℃,加入溶剂和剩余原料,保温回流 1~2h 后,降温出料,真空去除溶剂后,即得聚酯类工程塑料用聚酯多元醇。
CN202010493818.7A 2020-06-03 2020-06-03 一种聚酯类工程塑料用聚酯多元醇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1147116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93818.7A CN111471165B (zh) 2020-06-03 2020-06-03 一种聚酯类工程塑料用聚酯多元醇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93818.7A CN111471165B (zh) 2020-06-03 2020-06-03 一种聚酯类工程塑料用聚酯多元醇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71165A CN111471165A (zh) 2020-07-31
CN111471165B true CN111471165B (zh) 2021-05-14

Family

ID=717638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93818.7A Active CN111471165B (zh) 2020-06-03 2020-06-03 一种聚酯类工程塑料用聚酯多元醇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71165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97283A (zh) * 2014-12-16 2015-04-08 山东一诺威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 混合酸型聚酯多元醇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28424A (zh) * 2017-03-22 2017-07-07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 一种高抗冲透明聚氨酯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774313A (zh) * 2018-06-27 2018-11-09 吉林博尔士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低色度聚酯多元醇的合成工艺
CN109180915A (zh) * 2018-08-03 2019-01-11 山东诺威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 聚氨酯涂料用液态聚酯多元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217992A (zh) * 2018-11-27 2020-06-02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聚酯多元醇及使用其制备的湿固化聚氨酯热熔胶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97283A (zh) * 2014-12-16 2015-04-08 山东一诺威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 混合酸型聚酯多元醇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28424A (zh) * 2017-03-22 2017-07-07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 一种高抗冲透明聚氨酯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774313A (zh) * 2018-06-27 2018-11-09 吉林博尔士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低色度聚酯多元醇的合成工艺
CN109180915A (zh) * 2018-08-03 2019-01-11 山东诺威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 聚氨酯涂料用液态聚酯多元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217992A (zh) * 2018-11-27 2020-06-02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聚酯多元醇及使用其制备的湿固化聚氨酯热熔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71165A (zh) 2020-07-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059281B1 (en) Flame retardant resin composition
KR20180104280A (ko) 열가소성 폴리에스테르 수지 조성물 및 성형품
EP1923429A1 (en) Flame-retardant resin composition, and electric wire and insulating tube using same
EP0239986A2 (en) Low smoke generating, high char forming, flame retardant thermoplastic multi-block copolyesters
CN1223628C (zh) 硅烷交联阻燃聚乙烯绝缘塑料
CN111378263B (zh) 一种单组分无卤阻燃绝缘浸渍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EP3584282A1 (en) Polyphenylene sulfide resin composition and molded article
EP3663360A1 (en) Resin composition and molded article
US5854334A (en) Wire coating composition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EP3323854B1 (en) Polybutylene terephthalate resin composition
CN111471165B (zh) 一种聚酯类工程塑料用聚酯多元醇及其制备方法
CN112759747A (zh) 聚癸二酸丁二醇酯-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及其制备方法
KR20140103896A (ko) 난연성 폴리에스테르계 수지 조성물을 사용한 전기 전자용 부품
CN111875781A (zh) 一种用于制备类玻璃体高分子的组合物、类玻璃体高分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US3415903A (en) Electrical conductors prepared from polyesters containing tris-(2-hydroxyethyl)-isocyanurate or tris-(2-carboxyethyl)-isocyanurate reacted with polyesteramides
EP2176330A1 (en) Reinforced polyester compositions for high dielectric performance
EP0593054B1 (en) Process for preparing a thermoplastic resin composition
CN111205623A (zh) 一种双基协效阻燃聚苯醚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EP2048174B1 (en) Insulating polymer material composition
CN113881361B (zh) 一种用于ffc的热压绝缘膜及含该热压绝缘膜的ffc
DE4401165A1 (de) Verwendung einer Kunststoffmischung aus einem linearen, hochmolekularen Polyester und einem Olefincopolymeren
JPH10292098A (ja) ポリエステル樹脂組成物
CN115572467B (zh) 一种聚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JP6759139B2 (ja) コイル含浸用樹脂組成物及び自動車モータ用コイル
KR20240032036A (ko) 폴리(아릴렌 설파이드) 조성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701

Address after: 244000 No. 1, Zhangting Branch Road, Yi'an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Yi'an District, Tongling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Anhui xingbeida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00333 Room 601, No. 601, Yunling East Road, Putuo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before: STAR-BETTER (SHANGHAI) CHEMICAL MATERIALS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