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70020A - 双烟囱结构船舶 - Google Patents

双烟囱结构船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70020A
CN111470020A CN202010350909.5A CN202010350909A CN111470020A CN 111470020 A CN111470020 A CN 111470020A CN 202010350909 A CN202010350909 A CN 202010350909A CN 111470020 A CN111470020 A CN 1114700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imney
engine room
wall
side wall
chimney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5090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成平
陈洁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Shipyard Internation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Shipyard Internation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Shipyard Internation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Shipyard Internation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35090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70020A/zh
Publication of CN1114700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7002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HMARINE PROPULSION OR STEERING
    • B63H21/00Use of propulsion power plant or units on vessel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双烟囱结构船舶,包括两个烟囱、第一机舱和第二机舱,一个所述烟囱设置在所述第一机舱上方并与所述第一机舱内的第一主机由第一管道连接,另一个所述烟囱设置在所述第二机舱上方并与所述第二机舱内的第二主机由第二管道连接。本发明的双烟囱结构船舶具有独立设置的两个烟囱,两个烟囱分别根据第一机舱和第二机舱的所在位置进行设置,由于一个烟囱仅与第一机舱内的第一主机连接,另一个烟囱仅与第二机舱内的第二主机连接,相较于单烟囱的方案,大大简化了相关管道的布设,降低了烟囱内部的结构设计难度,双烟囱的设计也使得烟囱的体积和重量较小,有利于减轻船舶空重。

Description

双烟囱结构船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设计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烟囱结构船舶。
背景技术
船舶设计中,为提高船舶的推进性能同时满足安全返港的要求,往往会设计成双机型,主机一般布置在机舱区底部区域。个别船型由于空间上的限制,主机左右布置会相对困难,在此情况下,一般将主机为前后错开且分别布置在前后机舱中。机舱对应处的最高甲板上端只设置一个烟囱,烟囱作为给主机送风、排气的主要设备。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每台主机都需要独立的送风、排气管道与之对应,然后通过烟囱汇合,使得各路管道交错布置,错综复杂,导致机舱及烟囱内部结构设计以及管路布置困难。其次,烟囱内还可能布置有除硫、除氮等大型设备,加上各路送风、排气管道以及检修所需等必要的空间,烟囱体积将会很大,为了保证结构强度,体积过大则钢材用量必然大大增加,这样又会导致船舶空船重量的增加,对船舶性能不利。此外,对于某些特殊种类的船舶,例如客滚船,顶部设有车道,若只设置一个烟囱且居中设计的话,会影响车道的布置,从而影响船舶的使用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烟囱结构船舶,解决双主机船舶的烟囱内部结构设计以及管路布置困难的问题,减小烟囱的体积,降低烟囱的钢材用量和船舶空重。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双烟囱结构船舶,包括两个烟囱、第一机舱和第二机舱,一个所述烟囱设置在所述第一机舱上方并与所述第一机舱内的第一主机由第一管道连接,另一个所述烟囱设置在所述第二机舱上方并与所述第二机舱内的第二主机由第二管道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两个所述烟囱均设置在甲板上且均包括围壁,所述围壁包括前壁、后壁、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相互平行且均与所述甲板垂直设置,所述前壁及所述后壁均向船艉一侧倾斜。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两个所述烟囱的大小和形状均相同。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两个所述烟囱的前壁到船艏的距离不相同。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两个所述烟囱分别设置在船体的纵向中线的两侧,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均与所述纵向中线平行,所述第一侧壁靠近所述纵向中线,所述第二侧壁远离所述纵向中线。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侧壁与船体的舷侧平齐,两个所述烟囱的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纵向中线之间的距离相同。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两个所述第一侧壁之间的所述甲板上设置有若干供车辆通行的车道。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前壁之间,以及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后壁之间均由圆弧面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两个所述烟囱还均包括顶板,所述顶板水平设置且位于所述烟囱的上部,所述围壁的顶端高于所述顶板的表面。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围壁的顶端与所述顶板表面的距离至少为400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双烟囱结构船舶具有独立设置的两个烟囱,两个烟囱分别根据第一机舱和第二机舱的所在位置进行设置,由于一个烟囱仅与第一机舱内的第一主机连接,另一个烟囱仅与第二机舱内的第二主机连接,相较于单烟囱的方案,大大简化了相关管道的布设,降低了烟囱内部的结构设计难度,双烟囱的设计也使得烟囱的体积和重量较小,有利于减轻船舶空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双烟囱结构船舶的两个烟囱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双烟囱结构船舶的第一机舱和第二机舱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烟囱的侧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烟囱的正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车道的俯视示意图。
图中:
1、烟囱;11、第一侧壁;12、第二侧壁;13、前壁;14、后壁;15、顶板;16、圆弧面;100、第一机舱;110、第一主机;200、第二机舱;210、第二主机;300、甲板;310、车道;400、纵向中线;500、舷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双烟囱结构船舶包括两个烟囱1、第一机舱100和第二机舱200,一个烟囱1设置在第一机舱100上方并与第一机舱100内的第一主机110由第一管道(图中未示出)连接,另一个烟囱1设置在第二机舱200上方并与第二机舱200内的第二主机210由第二管道(图中未示出)连接。
本实施例的双烟囱结构船舶具有独立设置的两个烟囱1,两个烟囱1分别根据第一机舱100和第二机舱200的所在位置进行设置,由于一个烟囱1仅与第一机舱100内的第一主机110连接,另一个烟囱1仅与第二机舱200内的第二主机210连接,相较于单烟囱的方案,大大简化了相关管道的布设,降低了烟囱1内部的结构设计难度,两个烟囱1的设计也使得烟囱1的体积和重量较小,有利于减轻船舶空重。
如图3和图4所示,优选的,两个烟囱1均设置在甲板300上且均包括围壁,围壁包括第一侧壁11、第二侧壁12、前壁13和后壁14,第一侧壁11和第二侧壁12相互平行且均与甲板300垂直设置,前壁13及后壁14均向船艉一侧倾斜。烟囱1整体呈向船艉一侧倾斜的形态,以满足船舶向后排烟的需求。
进一步的,两个烟囱1的大小和形状均相同,便于烟囱1的设计和制造,相同形状和大小的两个烟囱1通常也具有较为接近的重量,方便进行船体重量的平衡配置。
进一步的,两个烟囱1的前壁13到船艏的距离不相同。由于船舶空间上的限制,第一机舱100和第二机舱200经常不会并排布置在船体的宽度方向上,而是采取前后错开布置的形式,为了保证第一主机110和第二主机210的各路送风、排气管道从上至下尽可能的顺直,减少管路的弯曲加工,两个烟囱1的位置需尽可能布置在相对应的主机的正上方,因而两个烟囱1在此种情况下需要前后错开设置。
如图5所示,优选的,两个烟囱1分别设置在船体的纵向中线400的两侧,第一侧壁11和第二侧壁12均与纵向中线400平行,第一侧壁11靠近纵向中线400,第二侧壁12远离纵向中线400。将两个烟囱1分别设置在船体的纵向中线400的两侧,有利于船舶的横向稳定性。
进一步的,第二侧壁12与船体的舷侧500平齐,两个烟囱1的第一侧壁11与纵向中线400之间的距离相同。第二侧壁12与船体的舷侧500平齐使两个烟囱1之间的甲板300具有较大的区域,两个烟囱1的第一侧壁11与纵向中线400之间的距离相同,使两个烟囱1关于纵向中线400对称设置,进一步提高了船舶的横向稳定性。
再进一步的,两个第一侧壁11之间的甲板300上设置有若干供车辆通行的车道310。对于客滚船等船型,需要在甲板300上设置供车辆通行的车道310,通过设置两个独立的烟囱1,可以在保持船体平衡的同时,使两个烟囱1之间的甲板300具有较大的可用空间,因此可以开设较多的车道310,提高车辆的通行能力。
进一步的,第一侧壁11与前壁13之间,以及第一侧壁11与后壁14之间均由圆弧面16连接。采用圆弧面16而非直角连接的形式,可以减少烟囱1对甲板300的面积占用,对于靠近第一侧壁11行驶的车辆,不容易在此处发生碰撞事故,即使发生碰撞,也能减小对车辆及烟囱1围壁的损伤。
优选的,两个烟囱1还均包括顶板15,顶板15水平设置且位于烟囱1的上部,围壁的顶端高于顶板15的表面。从烟囱1的排烟口中排出的烟气会携带有颗粒状的烟尘,烟尘会在顶板15上聚集,为了防止烟尘被风吹落到甲板300或船体其他位置上,需要使顶板15的设置高度低于围壁的高度。
具体的,围壁的顶端与顶板15表面的距离至少为400mm。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案,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优选的”、“进一步的”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实施例仅用来说明本发明的详细方案,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详细方案,即不意味着本发明必须依赖上述详细方案才能实施。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了,对本发明的任何改进,对本发明产品各原料的等效替换及辅助成分的添加、具体方式的选择等,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和公开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双烟囱结构船舶,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烟囱、第一机舱和第二机舱,一个所述烟囱设置在所述第一机舱上方并与所述第一机舱内的第一主机由第一管道连接,另一个所述烟囱设置在所述第二机舱上方并与所述第二机舱内的第二主机由第二管道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烟囱结构船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烟囱均设置在甲板上且均包括围壁,所述围壁包括前壁、后壁、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相互平行且均与所述甲板垂直设置,所述前壁及所述后壁均向船艉一侧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烟囱结构船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烟囱的大小和形状均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烟囱结构船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烟囱的前壁到船艏的距离不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烟囱结构船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烟囱分别设置在船体的纵向中线的两侧,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均与所述纵向中线平行,所述第一侧壁靠近所述纵向中线,所述第二侧壁远离所述纵向中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烟囱结构船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壁与船体的舷侧平齐,两个所述烟囱的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纵向中线之间的距离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烟囱结构船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侧壁之间的所述甲板上设置有若干供车辆通行的车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烟囱结构船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前壁之间,以及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后壁之间均由圆弧面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烟囱结构船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烟囱还均包括顶板,所述顶板水平设置且位于所述烟囱的上部,所述围壁的顶端高于所述顶板的表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烟囱结构船舶,其特征在于,所述围壁的顶端与所述顶板表面的距离至少为400mm。
CN202010350909.5A 2020-04-28 2020-04-28 双烟囱结构船舶 Pending CN11147002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50909.5A CN111470020A (zh) 2020-04-28 2020-04-28 双烟囱结构船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50909.5A CN111470020A (zh) 2020-04-28 2020-04-28 双烟囱结构船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70020A true CN111470020A (zh) 2020-07-31

Family

ID=717630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50909.5A Pending CN111470020A (zh) 2020-04-28 2020-04-28 双烟囱结构船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70020A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70035318A (ko) * 2016-05-27 2017-03-30 임오득 선박 엔진의 배기 가스 배출 시스템
CN108528671A (zh) * 2018-04-10 2018-09-14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六0四研究院) 船及烟囱安装方法
CN210000547U (zh) * 2019-05-14 2020-01-31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一种四机四桨船舶的双机舱结构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70035318A (ko) * 2016-05-27 2017-03-30 임오득 선박 엔진의 배기 가스 배출 시스템
CN108528671A (zh) * 2018-04-10 2018-09-14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六0四研究院) 船及烟囱安装方法
CN210000547U (zh) * 2019-05-14 2020-01-31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一种四机四桨船舶的双机舱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19582B (zh) 商用货船
CN105799858B (zh) 摩擦阻力减少型船舶及船舶的摩擦阻力减少装置
JP6118880B1 (ja) 船舶
US8347803B2 (en) Roll suppression device for offshore structure
JP2002511037A (ja) 多重船殻タンカー/コンテナ運搬船
AU3533099A (en) Hull for shipping with a mono-three-catamaran architecture
CN111470020A (zh) 双烟囱结构船舶
US10710682B1 (en) Bunkering marine vessel
CN111409776B (zh) 液化气船菱形隔离空舱结构
JP2020132082A (ja) 燃料供給船
KR101541574B1 (ko) 공기 공동이 제공되는 선박들을 위한 선형
KR101897727B1 (ko) 액화 가스 탱크의 선체 지지 구조 및 액화 가스 운반선
EP0898544B1 (en) Ship hull and vessel with such a hull
CN212290215U (zh) 一种具有独立液舱的新型液化气船
KR20110114434A (ko) 컨테이너선
NO303437B1 (no) Skrog for flerskrogsfart°y
KR101987986B1 (ko) 선박
CN111874162A (zh) 一种具有独立液舱的新型液化气船
CN106275240A (zh) 适用于中高速船舶的球斧式船艏
CN109070973A (zh) 大型排水型船体船
RU2263602C2 (ru) Скоростное судно с подводом воздуха под днище
CN212354291U (zh) 外飘式船体结构及船舶
CN221049895U (zh) 锚穴结构及船舶
CN112208508B (zh) 一种气垫船柔性围裙的固定结构
CN114919690B (zh) 一种滚装船上层建筑减振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