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54291U - 外飘式船体结构及船舶 - Google Patents

外飘式船体结构及船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54291U
CN212354291U CN202021160971.XU CN202021160971U CN212354291U CN 212354291 U CN212354291 U CN 212354291U CN 202021160971 U CN202021160971 U CN 202021160971U CN 212354291 U CN212354291 U CN 2123542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ck
hull
main body
hull structure
sh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16097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新宇
向淼
罗彬�
刘磊磊
尤恽
张梦婷
杨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Merchant Ship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of CSSC No 604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Merchant Ship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of CSSC No 604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Merchant Ship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of CSSC No 604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Merchant Ship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of CSSC No 604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202116097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542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542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542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ther Liquid Machine Or Engine Such As Wave Power Us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外飘式船体结构及船舶,涉及船体结构的技术领域,包括主体部、外飘部和甲板部;所述甲板部设置在所述主体部的上方,所述甲板部相对所述主体部向外延伸有甲板延长部,所述主体部的外侧设置有背离船体向外延伸并向上倾斜的外飘部,所述外飘部支撑在所述甲板延长部的下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外飘式船体结构,利用外飘部向外延伸从而支撑甲板延长部,外飘部能够从船艏延伸至船艉部,满足艏、艉甲板面积加大的需求,大大增加了甲板的作业面积,且外飘部倾斜向上,重量较轻,不会对船拍的吃水深度造成影响。

Description

外飘式船体结构及船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体结构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外飘式船体结构及船舶。
背景技术
常规船型上甲板处甲板面宽度与水线处船宽基本一致,常规线型甲板面积与水线处船宽息息相关。为了增加甲板上的作业面积,通常采用外挂浮箱的方式来增加甲板作业面积,以满足任务需求,此方式受船体结构强度及船舶稳定性等因素限制,浮箱宽度相对较小,甲板作业面积增加有限,且受到艏艉线型变化的影响,浮箱仅能外挂在船舯区域,无法满足艏艉甲板面积加大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飘式船体结构及船舶,以缓解了现有技术中采用外挂浮箱的方式来增加甲板作业面积时,受船体结构强度、船舶稳定性及艏艉线型变化等因素限制,浮箱宽度相对较小,甲板作业面积增加有限,浮箱仅能外挂在船舯区域,无法满足艏艉甲板面积加大的需求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外飘式船体结构,包括主体部、外飘部和甲板部;
所述甲板部设置在所述主体部的上方,所述甲板部相对所述主体部向外延伸有甲板延长部,所述主体部的外侧设置有背离船体向外延伸并向上倾斜的外飘部,所述外飘部支撑在所述甲板延长部的下方。
进一步的,在垂直于船体长度方向的截面内,所述外飘部的横剖线为直线。
进一步的,在垂直于船体长度方向的截面内,所述外飘部的横剖线为弧线。
进一步的,由船体的横向中心线向船艏方向,所述外飘部的横剖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逐渐减小;
由船体的横向中心线向船艉方向,所述外飘部的横剖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逐渐减小。
进一步的,所述横剖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范围为:30-60度。
进一步的,所述外飘部的底部位于设计水线的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外飘部的底部与所述设计水线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有义波高。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部与所述外飘部的相接处采用弧形结构过渡。
进一步的,在所述船体的长度方向上,所述甲板部延长部的外侧面到船体纵向中心线的距离相同。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船舶,包括所述的外飘式船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外飘式船体结构,包括主体部、外飘部和甲板部;所述甲板部设置在所述主体部的上方,所述甲板部相对所述主体部向外延伸有甲板延长部,所述主体部的外侧设置有背离船体向外延伸并向上倾斜的外飘部,所述外飘部支撑在所述甲板延长部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外飘式船体结构,利用外飘部向外延伸从而支撑甲板延长部,外飘部能够从船艏延伸至船艉部,满足艏、艉甲板面积加大的需求,大大增加了甲板的作业面积,且外飘部倾斜向上,重量较轻,不会对船拍的吃水深度造成影响。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船舶,包括所述的外飘式船体结构,因此,所述船舶也具备所述外飘式船体结构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船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外飘式船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外飘式船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标:100-主体部;200-外飘部;201-横剖线;300-甲板部;310-甲板延长部;A-设计水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1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外飘式船体结构,包括主体部100、外飘部200和甲板部300。
甲板部300设置在主体部100的上方,甲板部300相对主体部100向外延伸有甲板延长部310,主体部100的外侧设置有背离船体向外延伸并向上倾斜的外飘部200,外飘部200支撑在甲板延长部310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外飘式船体结构,利用外飘部200向外延伸从而支撑甲板延长部310,外飘部200能够从船艏延伸至船艉,满足艏、艉部位甲板面积加大的需求,大大增加了甲板的作业面积,且外飘部200倾斜向上,重量较轻,不会对船拍的吃水深度造成影响。
进一步的,在垂直于船体长度方向的截面内,外飘部200的横剖线201 为直线。
具体地,外飘部200的横剖线201为外飘部200的外侧壁在垂直于船体的长度方向的截面内的投影,本实施例中,外飘部200的横剖线201均为直线。
进一步的,由船体的横向中心线向船艏方向,外飘部200的横剖线201 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逐渐减小。
由船体的横向中心线向船艉方向,所述外飘部200的横剖线201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逐渐减小。
外飘部200的横剖线201为垂直于船体的长度方向的截面内,外飘部 200的外侧的倾斜面在该截面内的投影。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船体的横向中心线为在垂直于甲板平面的方向上,船体在其长度方向上的中心线,即从船体的横向中心线到船艏和船艉距离相同。
在垂直于船体长度方向上,可以将船体的外飘部200切割为多个截面,每个截面内可以得到一个横剖线201,从横向中心线向船艏方向,外飘部 200的横剖线201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逐渐减小。
同时,从横向中心线向船艉方向,外飘部200的横剖线201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逐渐减小。
因为船体的结构设计时,由横向中心线朝向船艏和船艉的方向,主体部100的宽度是逐渐减小的,为了适应该主体部100的结构,并将主体部100与甲板部300更好过渡,故采用上述的外飘部200的横剖线201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逐渐减小的结构形式。
优选地,横剖线201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范围为:30-60度。
进一步的,外飘部200的底部位于设计水线A的上方。
具体地,外飘部200的底部们于设计水线A的上方,即主体部100与外飘部200的相接处处于船体设计水线A的上方,在增大甲板部300作业面积的同时不会带来船体的排水量的增加,解决了船舶设计水线A处型宽较小与甲板部300作业面积需求较大的矛盾。
进一步的,外飘部200的底部与所述设计水线A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有义波高。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外飘部200与主体部100的相接处与设计水线A 的距离等于有义波高,所谓的水义波高为船体航行过程中的波高的平均值,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现有技术获得,为本领域的基本常识,这里不再赘述。
进一步的,主体部100与外飘部200的相接处采用弧形结构过渡。
具体地,主体部100与外飘部200可以采用弧形结构连接在一起,采用弧形结构可以减小主体部100与外飘部200的相接处的应力集中,提高船体的强度,保持航行过程中的安全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主体部100上,从设计水线A到主体部100的上端,主体部100的宽度逐渐增大,且主体部100与过渡的连接处采用圆弧结构过渡,进一步提高船体的强度。
进一步的,在船体的长度方向上,甲板延长部310的外侧面到船体纵向中心线的距离相同。
船体的纵向中心线为在垂直于甲板平面的方向上,船体在其宽度方向上的中心线,即从船体的纵向中心线到船体两侧的距离相同。
具体地,在整个船体的长度方向上,从船艏到船艉,甲板部300的宽度相同,通过外飘部200与主体部100连接,为甲板部300提供了支撑,可使甲板宽度从船艏至船艉保持一致,从而最大程度地增加了甲板上的面积,有利用甲板上的作业。
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常规船型的示意图,甲板处甲板面宽度与水线处船宽基本一致,常规线型甲板面积与水线处船宽息息相关。为了增加甲板上的作业面积,一种方法是增大船舶的总体尺寸来增加甲板的面积,这种方法带来船舶总体排水量的增加;另一种方法是采用外挂浮箱的方式来增加甲板作业面积,以满足任务需求,此方式受船体结构强度及船舶稳性等因素限制,浮箱宽度相对较小,甲板作业面积增加有限,且受到艏艉线型变化的影响,浮箱仅能外挂在船舯区域,无法满足艏艉甲板面积加大的需求。而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外飘式船体结构,利用外飘部200向外延伸从而支撑甲板延长部310,外飘部200能够从船艏延伸至船艉,满足艏、艉部位甲板面积加大的需求,大大增加了甲板的作业面积,且外飘部200倾斜向上,重量较轻,不会对船拍的吃水深度造成影响。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外飘式船体结构,包括主体部100、外飘部200和甲板部300,甲板部300设置在主体部100的上方,甲板部300相对主体部 100向外延伸有甲板延长部310,主体部100的外侧设置有背离船体向外延伸并向上倾斜的外飘部200,外飘部200支撑在甲板延长部310的下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外飘式船体结构,利用外飘部200向外延伸从而支撑甲板延长部310,外飘部200能够从船艏延伸至船艉,并对甲板延长部310进行支撑,满足艏、艉部位甲板面积加大的需求,大大增加了甲板的作业面积,且外飘部200倾斜向上,重量较轻,不会对船拍的吃水深度造成影响。
如图3所示,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进一步地,在垂直于船体长度方向的截面内,外飘部200的横剖线201为弧线,在垂直于船体长度方向的截面内,外飘部200的外侧壁的投影为弧线,即连接主体部100外侧和甲板部300外侧的外飘部200的外侧面为弧形,该弧形可以是向船体的中心方向凹陷的曲线。
另外,连接主体部100和甲板部300的外飘部200的外侧壁的弧形也可以是远离船体的中心方向凹陷的曲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外飘式船体结构,外飘式的结构可提供较大的甲板作业面积,且外飘部200可从船艏延伸至船艉。且外飘部200与主体部100 的相接处位于设计水线A以上,在增大甲板作业面积的同时不会带来船体排水量的增加,解决了船舶设计水线A处型宽较小与甲板作业面积需求较大的矛盾。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船舶,包括上述的外飘式船体结构。因此,该船舶也具备所述的外飘式船体结构的优点。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外飘式船体结构,包括主体部100、外飘部200和甲板部300,甲板部300设置在主体部100的上方,甲板部300相对主体部100向外延伸有甲板延长部310,主体部100的外侧设置有背离船体向外延伸并向上倾斜的外飘部200,外飘部200支撑在甲板延长部310的下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外飘式船体结构,利用外飘部200向外延伸从而支撑甲板延长部310,外飘部200能够从船艏延伸至船艉,满足艏、艉部位甲板面积加大的需求,大大增加了甲板的作业面积,且外飘部200倾斜向上,重量较轻,不会对船拍的吃水深度造成影响。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船舶,包括上述的外飘式船体结构,因此,该船舶也具备所述的外飘式船体结构的优点。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外飘式船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部、外飘部和甲板部;
所述甲板部设置在所述主体部的上方,所述甲板部相对所述主体部向外延伸有甲板延长部,所述主体部的外侧设置有背离船体向外延伸并向上倾斜的外飘部,所述外飘部支撑在所述甲板延长部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飘式船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船体长度方向的截面内,所述外飘部的横剖线为直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飘式船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船体长度方向的截面内,所述外飘部的横剖线为弧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飘式船体结构,其特征在于,由船体的横向中心线向船艏方向,所述外飘部的横剖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逐渐减小;
由船体的横向中心线向船艉方向,所述外飘部的横剖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逐渐减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外飘式船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剖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范围为:30-60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飘式船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飘部的底部位于设计水线的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外飘式船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飘部的底部与所述设计水线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有义波高。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外飘式船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与所述外飘部的相接处采用弧形结构过渡。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飘式船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船体的长度方向上,所述甲板延长部的外侧面到船体纵向中心线的距离相同。
10.一种船舶,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外飘式船体结构。
CN202021160971.XU 2020-06-19 2020-06-19 外飘式船体结构及船舶 Active CN2123542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60971.XU CN212354291U (zh) 2020-06-19 2020-06-19 外飘式船体结构及船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60971.XU CN212354291U (zh) 2020-06-19 2020-06-19 外飘式船体结构及船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54291U true CN212354291U (zh) 2021-01-15

Family

ID=741504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160971.XU Active CN212354291U (zh) 2020-06-19 2020-06-19 外飘式船体结构及船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542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335345B1 (en) Improved hull construction for a swath vessel
CN104619582B (zh) 商用货船
US10457354B2 (en) Vessel having an improved hull shape
JP6118880B1 (ja) 船舶
EP0678445A1 (en) Hull configuration
CN111591390A (zh) 外飘式船体结构及船舶
JP2008260445A (ja) 船舶
JP3469197B2 (ja) 単一・三・双胴構造を有した船舶用船体
US5711239A (en) Propeller configuration for sinusoidal waterline ships
PL220732B1 (pl) Kształt dziobu statku
US11286020B2 (en) Ballast water-free vessel using difference in depth of bottom shell plate between bow/stern and midship section and construction method thereof
CN212354291U (zh) 外飘式船体结构及船舶
CN109436181A (zh) 破冰型船舶首部及船舶
CN113799914B (zh) 一种船艉结构及船舶
US3010419A (en) Ship's hull
KR20010079920A (ko) 원양선박과 원양선박용 선체
JP6903851B2 (ja) 船舶
KR20150016642A (ko) 선박
CN112437739B (zh) 船舶
JP2006240516A (ja) 高速双胴船
US7353763B2 (en) Ship
CN219948479U (zh) 节能提速船舶
US2054011A (en) Construction of floating vessels
JP2018122661A (ja) 船舶
WO2023195860A2 (en) Air supported vessel with starboard and port keel lines with their respective keel steps to prevent air leakag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