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66628A - 头部防护气囊、安全防护气囊及防护服 - Google Patents

头部防护气囊、安全防护气囊及防护服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66628A
CN111466628A CN202010196958.8A CN202010196958A CN111466628A CN 111466628 A CN111466628 A CN 111466628A CN 202010196958 A CN202010196958 A CN 202010196958A CN 111466628 A CN111466628 A CN 1114666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bag
bag body
head
bag
air ba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9695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苏中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Xin'an Zhina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Xin'an Zhin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Xin'an Zhina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Xin'an Zhin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19695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66628A/zh
Publication of CN1114666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6662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13/00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e.g. surgeons' gowns or garments protecting against blows or punches
    • A41D13/015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e.g. surgeons' gowns or garments protecting against blows or punches with shock-absorbing means
    • A41D13/0155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e.g. surgeons' gowns or garments protecting against blows or punches with shock-absorbing means having inflatable structure, e.g. non automatic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13/00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e.g. surgeons' gowns or garments protecting against blows or punches
    • A41D13/05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e.g. surgeons' gowns or garments protecting against blows or punches protecting only a particular body part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13/00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e.g. surgeons' gowns or garments protecting against blows or punches
    • A41D13/05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e.g. surgeons' gowns or garments protecting against blows or punches protecting only a particular body part
    • A41D13/11Protective face masks, e.g. for surgical use, or for use in foul atmospher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头部防护气囊、安全防护气囊及防护服,该头部防护气囊包括后部囊体、顶部囊体、面部囊体及第一侧部囊体、第二侧部囊体,后部囊体、顶部囊体、面部囊体依次过渡相连,后部囊体的第一侧、第一侧部囊体、面部囊体依次过渡相连,后部囊体的第二侧、第二侧部囊体、面部囊体依次过渡相连;面部囊体、第一侧部囊体、后部囊体、第二侧部囊体围成头部空间。本发明可以对人体的面部起到有效的防护作用,减少人体在摔倒或碰撞时面部的伤害。

Description

头部防护气囊、安全防护气囊及防护服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安全防护领域,具体涉及头部防护气囊、安全防护气囊及防护服。
背景技术
人们在行走、活动或比赛等场合,身体容易因摔倒、碰撞而产生伤害,有必要对人体进行防护;对于年老、患病、体弱的人而言,对其进行安全防护显得更为必要。
基于此,现已出现了安全防护气囊,使用者将安全防护气囊穿戴于身上,当使用者摔倒或与其他物体发生碰撞后,气囊内快速的充入高压气体而膨胀,该气囊在使用者的身体与地面或其他物体之间进行隔离和缓冲,进而对使用者起到保护作用。
现有的安全防护气囊主要侧重于对头部后方、胸部、背部等几个重要部位进行防护,但仍存在以下缺陷:
为避免对使用者的视线造成遮挡,现有的防护气囊对人体面部留出空间;
另一方面,在人体发生摔倒或碰撞时,如果面部受到撞击,不但会对使用者的头部造成伤害,还极有可能会使用者的容貌造成伤害;而对于老人而言,当其往前摔倒时,往往手部无法快速的支撑而造成面部受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头部防护气囊、安全防护气囊及防护服,本发明可以对人体的面部起到有效的防护作用,减少人体在摔倒或碰撞时面部的伤害。
其技术方案如下:
头部防护气囊,该头部防护气囊包括后部囊体、顶部囊体、面部囊体及第一侧部囊体、第二侧部囊体,后部囊体、顶部囊体、面部囊体依次过渡相连,后部囊体的第一侧、第一侧部囊体、面部囊体依次过渡相连,后部囊体的第二侧、第二侧部囊体、面部囊体依次过渡相连;面部囊体、第一侧部囊体、后部囊体、第二侧部囊体围成头部空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面部囊体的下端至少向下延伸至所述头部空间的一半位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后部囊体向两侧均延伸出至少两个侧部气囊条,后部囊体向前方延伸出前部气囊条,后部囊体、侧部气囊条、前部气囊条一体连接;前述至少两个侧部气囊条、前部气囊条的侧边相连;前述至少两个侧部气囊条相连而形成所述第一侧部囊体、第二侧部囊体;前部气囊条形成所述面部囊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相邻两个所述前部气囊条的侧边在靠近端部位置进行连接而形所述前段连接部位,相邻两个所述前部气囊条的侧边在前段连接部位靠上相互间隔而形成开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前部气囊条为至少三个,包括第一气囊条、至少两个第二气囊条,第一气囊条位于所述后部囊体的轴线上,至少两个第二气囊条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气囊条的两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气囊条长于第二气囊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气囊条包括连接端、中段、颈部、外端,连接端与所述后部囊体一体相连,连接端、中段、颈部、外端依次相连,外端形成气囊泡,气囊泡的尺寸大于所述颈部的尺寸。
安全防护气囊,包括躯干防护气囊及前述头部防护气囊,头部防护气囊与躯干防护气囊连接,在头部防护气囊或躯干防护气囊上设有下巴防护气囊,该下巴防护气囊位于所述躯干防护气囊的上前方、所述头部防护气囊的下前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躯干防护气囊包括背部囊体、前襟囊体,背部囊体、前襟囊体的上部连接而形成连接囊体,背部囊体与前襟囊体上部相连接处的外侧具有供手臂穿过的口部,所述连接囊体的外侧至少部分盖住该口部。
防护服,包括外套以及前述安全防护气囊,外套具有内层、外层,内层与外层之间设有夹层空间,所述安全防护气囊设于夹层空间内;所述外套的上方为外套领部,在外套领部位置或靠外套领部的外套背部位置设有第一爆拆口,所述头部防护气囊卷曲的装设于所述第一爆拆口的内部。
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的优点及效果:
该头部防护气囊具有面部囊体,在充气状态下,可以对使用者的面部进行防护,使用者在摔倒或受碰撞后,该面部囊体可以有效的避免使用者的面部受到冲击或伤害,提高防护的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的具体实例,并与具体实施方式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原理及效果。
除非特别说明或另有定义,不同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或相似的技术特征,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技术特征,也可能会采用不同的附图标记进行表示。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所述躯干防护气囊、头部防护气囊一体式结构在充气状态下的正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所述躯干防护气囊、头部防护气囊一体式结构在充气状态下的侧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所述躯干防护气囊、头部防护气囊一体式结构在非充气状态下的展开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所述防护服的正面图(开启状态);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所述防护服的正面图(关闭状态);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所述防护服的背面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所述防护服的展开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所述躯干防护气囊、头部防护气囊一体式结构在充气状态下的正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外套,11、外套领部,111、第一爆拆口,12、外套背部,13、外套肩部,131、第二爆拆口,14、外套下摆,141、第三爆拆口,15、外套前襟,151、第一前片,1511、第一搭扣,152、第二前片,1521、第二搭扣,153、第四爆拆口,16、荧光反色拼块,171、电池,172、控制电路,1721、连接导线,173、高压气瓶,18、口袋,181、魔术贴,20、躯干防护气囊,21、背部囊体,22、连接囊体,221、连接耳,23、前襟囊体,24、下摆囊体,25、下巴防护气囊,251、球状气囊,252、导气气囊,26、口部,30、头部防护气囊,301、侧部气囊条,302、前部气囊条、303、第一气囊条,3031、连接端,3032、中段,3033、颈部、3034、外端,304、第二气囊条,31、后部囊体,32、顶部囊体,33、面部囊体,331、开窗,34、第一侧部囊体,35、第二侧部囊体,40、腿部防护气囊,41、下伸气囊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
除非特别说明或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结合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现实场景的情况下,本文所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也可以具有与实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目的相对应的含义。
除非特别说明或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第一、第二…”仅仅是用于对名称的区分,不代表具体的数量或顺序。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认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固定在另一个元件上,也可以是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也可以是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安装在”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安装在另一个元件,也可以是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设在”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设在另一个元件,也可以是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特别说明或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述”、“该”为相应位置之前所提及或描述的技术特征或技术内容,该技术特征或技术内容与其所提及的技术特征或技术内容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相似的。
毫无疑义,与本发明的目的相违背,或者明显矛盾的技术内容或技术特征,应被排除在外。
本文所述后部囊体、顶部囊体、面部囊体及第一侧部囊体、第二侧部囊体代表具体的部位,不代表气囊的数量,也不代表各囊体之间必然进行分割,如后部囊体、顶部囊体可以是一个气囊的不同部位。
除非特别说明或另有定义,本文所述相连、连接是气囊之间的物理连接,不必然代表两者之间是相通的。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8所示,防护服,包括外套10以及安全防护气囊,外套10具有内层、外层,内层与外层之间设有夹层空间,所述安全防护气囊设于夹层空间内。使用者平常均可以穿着,其美观不受任何影响,外套10的样式可以按使用者的喜爱进行设计,也可以设计成通用的样式。
如图1至图3所示,安全防护气囊,包括躯干防护气囊20及头部防护气囊30,头部防护气囊30与躯干防护气囊20连接并相通。
该头部防护气囊30包括后部囊体31、顶部囊体32、面部囊体33及第一侧部囊体34、第二侧部囊体35,后部囊体31、顶部囊体32、面部囊体33依次过渡相连,后部囊体31的第一侧、第一侧部囊体34、面部囊体33依次过渡相连,后部囊体31的第二侧、第二侧部囊体35、面部囊体33依次过渡相连;面部囊体33、第一侧部囊体34、后部囊体31、第二侧部囊体35围成头部空间。
所述躯干防护气囊20包括背部囊体21、连接囊体22、前襟囊体23及下摆囊体24,背部囊体21靠近该防护气囊中轴线两侧,前襟囊体23、连接囊体22均为两个,两个前襟囊体23的上端分别通过连接囊体22与所述背部囊体21连接并相通,背部囊体21、前襟囊体23的下端均与下摆囊体24连接并相通;连接囊体22通过连接耳221与背部囊体21进行连接。
所述后部囊体31向两侧均延伸出三个侧部气囊条301,后部囊体31向前方延伸出前部气囊条302,后部囊体31、侧部气囊条301、前部气囊条302一体连接;前述三个侧部气囊条301通过热压方式相连而形成所述第一侧部囊体34、第二侧部囊体35;前述三个侧部气囊条301、前部气囊条302的侧边通过热压方式相连;前部气囊条302形成所述面部囊体33,进一步,所述前部气囊条302为三个,包括第一气囊条303、两个第二气囊条304,第一气囊条303位于所述后部囊体31的轴线上,两个第二气囊条304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气囊条303的两侧,第一气囊条303、两个第二气囊条304的侧边通过热压方式相连,所述第一气囊条303长于第二气囊条304,在充气状态下,所述面部囊体33的下端(即第一气囊条303)向下延伸并超过所述头部空间的一半位置(即至少延伸至使用者的鼻子部位);所述第一气囊条303包括连接端3031、中段3032、颈部3033、外端3034,连接端3031与所述后部囊体31一体相连并相通,连接端3031、中段3032、颈部3033、外端3034依次相连并相通,外端3034形成气囊泡,气囊泡的尺寸大于所述颈部3033的尺寸。头部防护气囊30由后部囊体31、侧部气囊条301、前部气囊条302等侧边连接而围成球形,以方便加工并形成球形的空间以容纳人体头部,连接处还起到支撑定型作用。
在躯干防护气囊20的前襟囊体23上设有下巴防护气囊25,在充气状态下,该下巴防护气囊25位于所述躯干防护气囊20的上前方、所述头部防护气囊30的下前方,用于对使用者的下巴及头部起到保护,避免使用者面部受到撞击,在使用者头的后部受撞击后,也可以从前方对头部起到支撑作用。
所述下巴防护气囊25为两个,均包括球状气囊251及导气气囊252,球状气囊251通过导气气囊252与所述前襟囊体23连接,两个所述球状气囊251相对并靠拢。球状气囊251具有较大的缓冲面积,通过导气气囊252可以使球状气囊251能快速的向使用者的下巴部位膨胀,以达到防护效果,在非充气状态下,下巴防护气囊25可以缩放在外套前襟15位置,不会对外套10的美观造成影响。
躯干防护气囊20的背部囊体21与前襟囊体23上部相连接处的外侧具有供手臂穿过的口部26,所述连接囊体22的外侧向两侧手臂方向延伸而盖住该口部26,本实施例中,连接囊体22重点从上部、外侧部位盖住口部26,也可以从前侧、后侧方向盖住口部26;当使用者穿上之后,肩部外侧会处于口部26位置,由于连接囊体22的外侧形成遮挡,减少对使用者肩部的撞击;由于人体发生倾倒后,肩部是外露部位,其风险性较高,为进一步提高缓冲效果,所述连接囊体22的厚度大于所述背部囊体21、前襟囊体23的厚度。
所述躯干防护气囊20的下摆囊体24向下延伸而形成腿部防护气囊40,当使用者发生倾倒时,不但可以对使用者的髋部起到保护作用,还可以对使用者的腿部起到保护作用,对于自行车赛车手或摩托车赛车手而言,其意义非常明显。下摆囊体24及腿部防护气囊40均可以由多个竖向的下伸气囊条41连接而成,下伸气囊条41的长度可以根据设计需要进行调整。
所述头部防护气囊30、躯干防护气囊20、下巴防护气囊25、腿部防护气囊40一体式连接并相通。
如图4至图7所示,所述外套10的上方为外套领部11,在外套领部11位置或靠外套领部11的外套背部12位置设有第一爆拆口111,所述头部防护气囊30卷曲的装设于所述第一爆拆口111的内部。在通常情况下,头部防护气囊30卷曲之后,通过第一爆拆口111置于外套10的夹层空间内,当使用者摔倒或受到碰撞时,高压气体充入头部防护气囊30并使头部防护气囊30快速膨胀,并撑开第一爆拆口111而对使用者的头部起到保护作用。
所述外套10的外套肩部13外侧设有第二爆拆口131,所述连接囊体22的外侧(即肩部防护气囊)卷曲的装设于所述第二爆拆口131的内部。在通常情况下,肩部防护气囊卷曲之后,通过第二爆拆口131置于外套10的夹层空间内,当使用者摔倒或受到碰撞时,高压气体充入肩部防护气囊并使肩部防护气囊快速膨胀,并撑开第二爆拆口131而对使用者的肩部起到保护作用。
所述外套10的外套下摆14位置设有第三爆拆口141,所述腿部防护气囊40卷曲的装设于所述第三爆拆口141的内部。在通常情况下,腿部防护气囊40卷曲之后,通过第三爆拆口141置于外套10的夹层空间内,当使用者摔倒或受到碰撞时,高压气体充入腿部防护气囊40并使腿部防护气囊40快速膨胀,并撑开第三爆拆口141而对使用者的腿部起到保护作用。
所述外套10的外套前襟15位置设有第四爆拆口153,所述下巴防护气囊25卷曲的装设于所述第四爆拆口153的内部。在通常情况下,下巴防护气囊25卷曲之后,通过第四爆拆口153置于外套10的夹层空间内,当使用者摔倒或受到碰撞时,高压气体充入下巴防护气囊25并使下巴防护气囊25快速膨胀,并撑开第四爆拆口153而对使用者的下巴起到保护作用。
在所述外套10上设有荧光反色拼块16,在黑暗环境下,微弱的灯光照射即可使防护服上显示出荧光,进而对使用者起到保护。
在所述外套10内设有电池171、控制电路172、高压气瓶173,高压气瓶内充入高压氦气,高压气瓶173上具有电动开关,高压气瓶173通过电动开关与所述气囊相通,电池171、电动开关、控制电路172通过连接导线路721电性连接;所述外套10的外套前襟15具有第一前片151、第二前片152,第一前片151上设有第一搭扣1511,第二前片152上设有第二搭扣1521,第一搭扣1511与第二搭扣1521形成相对应的搭扣开关,第一搭扣1511、第二搭扣1521均与控制电路172电性连接。电池171用于向控制电路172、电动开关等提供电能,控制电路172中的各传感器用于感应外界的状态及信息(如使用者的身体运动信息),第一搭扣1511与第二搭扣1521可以作为外套10的锁紧扣,同时也作为整个防护气囊工作开启的开关;如图4所示,当第一搭扣1511与第二搭扣1521相对接时,整个电路导通,控制电路172(及其中的各个传感器)处于工作状态,如图5所示,当第一搭扣1511与第二搭扣1521松开时,电路断开,整个防护气囊处于非工作状态。
如图4、图7所示,在所述外套10上设有口袋18,所述高压气瓶173通过魔术贴181固定于该口袋18内,打开口袋18可以方便的对高压气瓶173进行更换。
实施例二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在对头部防护气囊30进行加工时,对前部气囊条302的第一气囊条303及第二气囊条304只通过部分区域进行热压合,而留出部分区域不进行热压合,即:相邻两个所述前部气囊条20的侧边在靠近端部位置进行连接而形所述前段连接部位,相邻两个所述前部气囊条的侧边在前段连接部位靠上相互间隔而形成开窗331,以避免头部防护气囊30对使用者的视线造成遮挡,无法应对紧急情况。
可以理解,对于头部防护气囊30上开窗331的设置方式,不限于本实施例所述。
以上实施例的目的,是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示例性的再现与推导,并以此完整的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目的及效果,其目的是使公众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并不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以上实施例也并非是基于本发明的穷尽性列举,在此之外,还可以存在多个未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在不违反本发明构思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替换与改进,均属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头部防护气囊,其特征在于,该头部防护气囊包括后部囊体、顶部囊体、面部囊体及第一侧部囊体、第二侧部囊体,后部囊体、顶部囊体、面部囊体依次过渡相连,后部囊体的第一侧、第一侧部囊体、面部囊体依次过渡相连,后部囊体的第二侧、第二侧部囊体、面部囊体依次过渡相连;面部囊体、第一侧部囊体、后部囊体、第二侧部囊体围成头部空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头部防护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面部囊体的下端至少向下延伸至所述头部空间的一半位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头部防护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部囊体向两侧均延伸出至少两个侧部气囊条,后部囊体向前方延伸出前部气囊条,后部囊体、侧部气囊条、前部气囊条一体连接;前述至少两个侧部气囊条、前部气囊条的侧边相连;前述至少两个侧部气囊条相连而形成所述第一侧部囊体、第二侧部囊体;前部气囊条形成所述面部囊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头部防护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部气囊条为至少三个,包括第一气囊条、至少两个第二气囊条,第一气囊条位于所述后部囊体的轴线上,至少两个第二气囊条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气囊条的两侧。
5.如权利要求3所述头部防护气囊,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前部气囊条的侧边在靠近端部位置进行连接而形所述前段连接部位,相邻两个所述前部气囊条的侧边在前段连接部位靠上相互间隔而形成开窗。
6.如权利要求5所述头部防护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囊条长于第二气囊条。
7.如权利要求6所述头部防护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囊条包括连接端、中段、颈部、外端,连接端与所述后部囊体一体相连,连接端、中段、颈部、外端依次相连,外端形成气囊泡,气囊泡的尺寸大于所述颈部的尺寸。
8.安全防护气囊,其特征在于,包括躯干防护气囊及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头部防护气囊,头部防护气囊与躯干防护气囊连接,在头部防护气囊或躯干防护气囊上设有下巴防护气囊,该下巴防护气囊位于所述躯干防护气囊的上前方、所述头部防护气囊的下前方。
9.如权利要求8所述安全防护气囊,其特征在于,该躯干防护气囊包括背部囊体、前襟囊体,背部囊体、前襟囊体的上部连接而形成连接囊体,背部囊体与前襟囊体上部相连接处的外侧具有供手臂穿过的口部,所述连接囊体的外侧至少部分盖住该口部。
10.防护服,包括外套以及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安全防护气囊,外套具有内层、外层,内层与外层之间设有夹层空间,所述安全防护气囊设于夹层空间内;所述外套的上方为外套领部,在外套领部位置或靠外套领部的外套背部位置设有第一爆拆口,所述头部防护气囊卷曲的装设于所述第一爆拆口的内部。
CN202010196958.8A 2020-03-19 2020-03-19 头部防护气囊、安全防护气囊及防护服 Pending CN11146662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96958.8A CN111466628A (zh) 2020-03-19 2020-03-19 头部防护气囊、安全防护气囊及防护服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96958.8A CN111466628A (zh) 2020-03-19 2020-03-19 头部防护气囊、安全防护气囊及防护服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66628A true CN111466628A (zh) 2020-07-31

Family

ID=717476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96958.8A Pending CN111466628A (zh) 2020-03-19 2020-03-19 头部防护气囊、安全防护气囊及防护服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66628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84018A (zh) * 2021-06-08 2021-09-14 华懋(厦门)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一次性织造成型的腰部气囊
CN113749321A (zh) * 2021-08-30 2021-12-07 苏州衣带保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立体式保护气囊
CN113768214A (zh) * 2021-08-30 2021-12-10 苏州衣带保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拆卸的气囊服及拆卸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53102A (zh) * 2010-09-29 2013-06-12 霍丁斯瑞典有限公司 适于保护头部的安全气囊
CN203172586U (zh) * 2013-04-23 2013-09-04 韦溦 头颈部保护气囊及汽车头枕内头颈部保护装置
CN205567957U (zh) * 2016-04-19 2016-09-14 佛山市南海区九江佳德士头盔有限公司 一种头盔用调节气囊
CN107551421A (zh) * 2017-10-13 2018-01-09 赵宝忠 一种智能安全防护带
CN109243142A (zh) * 2018-11-05 2019-01-18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防跌倒装置
CN109846107A (zh) * 2019-03-28 2019-06-07 广州市信安智囊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防护服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53102A (zh) * 2010-09-29 2013-06-12 霍丁斯瑞典有限公司 适于保护头部的安全气囊
CN203172586U (zh) * 2013-04-23 2013-09-04 韦溦 头颈部保护气囊及汽车头枕内头颈部保护装置
CN205567957U (zh) * 2016-04-19 2016-09-14 佛山市南海区九江佳德士头盔有限公司 一种头盔用调节气囊
CN107551421A (zh) * 2017-10-13 2018-01-09 赵宝忠 一种智能安全防护带
CN109243142A (zh) * 2018-11-05 2019-01-18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防跌倒装置
CN109846107A (zh) * 2019-03-28 2019-06-07 广州市信安智囊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防护服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84018A (zh) * 2021-06-08 2021-09-14 华懋(厦门)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一次性织造成型的腰部气囊
CN113384018B (zh) * 2021-06-08 2022-09-13 华懋(厦门)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一次性织造成型的腰部气囊
CN113749321A (zh) * 2021-08-30 2021-12-07 苏州衣带保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立体式保护气囊
CN113768214A (zh) * 2021-08-30 2021-12-10 苏州衣带保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拆卸的气囊服及拆卸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279969U (zh) 躯干防护气囊及防护服
CN111466628A (zh) 头部防护气囊、安全防护气囊及防护服
ES2400885T3 (es) Sistema y procedimiento para proteger una parte del cuerpo
CN213307545U (zh) 安全气囊防护服及安全防护气囊
CN213881845U (zh) 一种上半身保护气囊及保护服
CN111642852A (zh) 二次展开的头部防护装置
WO2014181235A1 (en) Personal protection device
EP1949808A2 (en) Integrated protecting device for head and neck
WO2020034252A1 (zh) 一种人体安全保护气囊
CN207225625U (zh) 一种安全气囊式多功能救生衣
CN212279956U (zh) 安全防护气囊及防护服
CN112869282A (zh) 隐形智能充气头盔
CN107571980A (zh) 具有快速穿戴、抗冲击、防烟尘毒气功能的多功能救生衣
JPH1136109A (ja) 衝撃吸収用エアバッグ付きウェア
CN108674358B (zh) 一种人体安全保护气囊
JP2022524258A (ja) 膨張可能な保護装置を備える衣服
CN115835793A (zh) 可穿戴保护装置
CN108783654A (zh) 一种智能呵护背带
CN212631494U (zh) 防护安全带
CN210226983U (zh) 一种运动保护服装
CN213487172U (zh) 二次展开的头部防护装置
CN208452946U (zh) 一种人体安全保护气囊
CN220529329U (zh) 一种老年用跌倒缓冲服装
CN212590383U (zh) 一种气囊式防跌倒损伤装置
CN212661109U (zh) 安全防护性能强的防撞驾驶服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73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