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42852A - 二次展开的头部防护装置 - Google Patents

二次展开的头部防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42852A
CN111642852A CN202010456961.9A CN202010456961A CN111642852A CN 111642852 A CN111642852 A CN 111642852A CN 202010456961 A CN202010456961 A CN 202010456961A CN 111642852 A CN111642852 A CN 1116428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bag
air bag
sub
cap
bri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5696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龙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Yidaiba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Yidaiba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Yidaiba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Yidaiba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45696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42852A/zh
Publication of CN1116428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4285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2HEADWEAR
    • A42BHATS; HEAD COVERINGS
    • A42B1/00Hats; Caps; Hoods
    • A42B1/203Inflatable

Landscapes

  • Helmets And Other Head Cover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二次打开的头部防护装置,包括气囊、帽皮和固定部,所述帽皮包裹所述气囊并将其限制为兜帽状,所述气囊边缘与所述帽皮固定连接,所述气囊与帽皮的边缘向外延伸形成帽檐,所述固定部包括母部和子部,所述母部连接于所述兜帽顶部的帽皮上,所述子部连接于所述帽檐顶部的帽皮上,所述帽檐向上翻折使得所述子部与母部配合固定,所述气囊连接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处连接有气体发生器,所述气体发生器连接有感应芯片。本发明能够瞬间打开包裹整个头部,通过二次打开的帽檐实现遮挡前额、面部,对整个头部形成完整的防护。

Description

二次展开的头部防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穿戴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二次展开的头部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在许多场合,由于危险性较高,因此必须使用安全帽。安全帽是为了保护人的头部而专门设计的,其可在人的头部受到撞击时,最大程度地保护头部不受伤害。安全帽是由多种材料做成的硬质头盔,它不但可以抵御突如其来的打击,而且可以抵御飞来的碎片、颗粒,乃至防止低压电击或这三种危险的任何组合;安全帽还可以在酸液、其它化学剂或高温液体从头顶上浇下来时起着保护头、脸和颈部的作用。而在不同的危险场所使用的安全帽结构亦有不同的要求,但其结构都是由帽壳、缓冲层及内衬构成。
现有技术中,安全帽的作用主要集中在受到撞击时对头部进行保护,因此业界对安全帽的设计方向主要集中在高强度及抗冲击能力方向,对安全帽帽壳一般采用硬质材料,使得安全帽占用空间大,不便携带。另外一些厂家开发了与衣服连体的帽子,但这种帽子一般仅为兼做枕头使用,并无保护功能,无法在使用者突发性摔倒的情况下做出有效防护,且其为不遮挡视线,仅覆盖头顶、两侧以及后脑勺,对面部额头的保护程度不够。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二次展开的头部防护装置,外形美观,便于随身穿戴,能够瞬间打开,遮挡头部和面部,对人体形成充分保护。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二次打开的头部防护装置,包括气囊、帽皮和固定部,所述帽皮包裹所述气囊并将其限制为兜帽状,所述气囊边缘与所述帽皮固定连接,所述气囊与帽皮的边缘向外延伸形成帽檐,所述固定部包括母部和子部,所述母部连接于所述兜帽顶部的帽皮上,所述子部连接于所述帽檐顶部的帽皮上,所述帽檐向上翻折使得所述子部与母部配合固定,所述气囊连接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处连接有气体发生器,所述气体发生器连接有感应芯片。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部为四合扣,所述四合扣的母部包括面板和母扣,所述面板和母扣夹持所述兜帽顶部的帽皮,所述四合扣的子部包括子扣和脚,所述子扣和脚夹持所述帽檐顶部的帽皮。
进一步的,所述帽皮的下部设置有与上衣连接的连接件。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为拉链、魔术贴、纽扣或子母扣。
进一步的,所述气囊包括内胆和外层,所述内胆设置在所述外层内,所述内胆由弹性体薄膜材料制成,所述外层由织物材料制成,所述外层的膨胀尺寸小于所述内胆的膨胀尺寸。
进一步的,所述气囊为环抱式气囊,所述环抱式气囊包括主气道、向所述主气道两侧延伸的爪状气囊柱,所述爪状气囊柱沿所述主气道的中心轴线对称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环抱式气囊内设置有两条导流线,所述导流线将所述主气道分隔成三个进气通道。
进一步的,两条所述导流线呈“八字”型设置,使中间的所述进气通道逐渐变窄。
进一步的,所述主气道每侧的所述爪状气囊柱包括与头盖骨与额骨位置对应的第一气囊柱和第二气囊柱、与蝶骨对应的第三气囊柱和与下颚骨对应的第四气囊柱。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气囊柱和第二气囊柱侧边设置有若干收束角。
本发明的二次打开的头部防护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外形美观,便于随身穿戴,能够瞬间打开,包裹整个头部,通过二次打开的帽檐实现遮挡前额、面部,对整个头部形成完整的防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工作结构侧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气囊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参照图1和图2所示,为本发明的二次打开的头部防护装置的实施例示意图。本发明的防护装置100包括气囊10、帽皮20和固定部30。帽皮20将气囊10限制成帽子的形状搭放于肩背,随着气囊10的膨胀,防护装置逐渐被撑开向上立起,从而从脑后罩住头部,随着气囊10的继续膨胀防护装置完全罩住头部,对头部形成保护。为防止防护装置的帽檐22部分过于凸出,使得防护装置在立起时帽檐22部分被后脑阻挡无法立起从而包裹头部,本发明将帽檐22部分向上翻起利用固定部30将帽檐22部分与防护装置顶部固定,从而在刚开始充气时帽檐22部分不会立即膨胀,随着防护装置罩住头部,气体进入帽檐22内的气囊10内,帽檐22向远离防护装置顶部的方向膨胀,随着不断充气,帽檐22挣脱固定部30,向外打开,遮挡前额、面部,对整个头部形成完整的防护。
具体的,所述帽皮20包裹所述气囊10并将其限制为兜帽21状,所述气囊10边缘与所述帽皮20固定连接。帽皮20的设置一方面对气囊10充气后的形状形成限制,减小气囊10加工的工艺;另一方面能够对气囊10形成保护,当人体摔倒时最先与地面接触的是帽皮20,由于此时存在摩擦,因此受损伤的也是帽皮20,从而对内部的气囊10形成保护;同时方便将帽皮20设计为与上衣匹配的配色等,从而增加本发明防护装置的美观程度,适于日常穿戴,而不会像现有技术中的护具那样突兀。为形成对面部的完整保护,所述气囊10与帽皮20的边缘向外延伸形成帽檐22。参照图3所示,帽檐22能够遮挡人的前额及面部,帽檐22内的气囊10与防护装置内的气囊10为一体连通,随着对气囊10的充气,帽檐22随之鼓胀。由于帽檐22向外延伸,很容易被后脑阻挡从而无法快速打开,因此本发明设置有固定部30。所述固定部30包括母部31和子部32,所述母部31连接于所述兜帽21顶部的帽皮20上,所述子部32连接于所述帽檐22顶部的帽皮20上,所述帽檐22向上翻折使得所述子部32与母部31配合固定。由于帽檐22的翻折,使得进入防护装置的气体不会第一时间进入帽檐22内,即使少量气体进入帽檐22,在固定部30的固定下,帽檐22无法脱离兜帽21顶部而仍处于翻折状态,此时气体顺利进入兜帽21部分,将兜帽21部分撑起套住头部,随着进气量的增多,进入帽檐22中的气体也增多,帽檐22被向外侧撑开,膨胀产生的力量克服母部31与子部32的扣紧力,使得固定部30被打开,帽檐22沿气囊10的自然膨胀方向向前额和面部方向延展,形成对整个头部的防护。为使防护装置能够在人即将摔倒时及时打开,对头部形成保护,所述气囊10连接有进气口11,所述进气口11处连接有气体发生器,所述气体发生器连接有感应芯片。当感应芯片检测到人体即将摔倒时,感应芯片启动气体发生器,气体发生器快速向气囊10中填充气体,从而在摔倒前对人体形成保护,防止摔倒对人体造成的伤害。本实施例中的进气口11设置于气囊20下部一侧,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进气口11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设置的位置。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一中,所述固定部30为四合扣,所述四合扣的母部31包括面板和母扣,所述面板和母扣夹持所述兜帽21顶部的帽皮20,所述四合扣的子部32包括子扣和脚,所述子扣和脚夹持所述帽檐22顶部的帽皮20。四合扣的母部31和子部32分别仅与帽皮20相连,不影响气囊10的充气,保证气囊10能够膨胀挣开四合扣,实现帽檐22的打开。在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固定部30还可以为缝线钮,缝线钮的母部31缝合于兜帽21顶部的帽皮20上,缝线钮的子部32缝合于帽檐22顶部的帽皮20上。方便将母部31与子部32扣合,且气囊10膨胀后能够撑开母部31与子部32保证帽檐22部分的打开。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固定部30还可以为其他类似扣合与打开方式的子母扣。
为方便将本发明的防护装置与上衣连接,所述帽皮20的下部设置有与上衣连接的连接件23。具体的,所述连接件23为拉链、魔术贴、纽扣或子母扣。
为进一步提高本发明的气囊10对外界的抗摩擦和抗碰撞强度,本实施例中,所述气囊10包括内胆12和外层13,所述内胆12设置在所述外层13内,所述内胆12由弹性体薄膜材料制成,所述外层13由织物材料制成,所述外层13的膨胀尺寸小于所述内胆12的膨胀尺寸。内胆12密封性好用于充气,能够承受一定的气压,外层13结构强度大,能够承受与外界的摩擦和内部的强压,对内胆12形成保护,从而有效提高对外界的抗摩擦和抗碰撞强度。且内胆12由于自身弹性充气后膨胀,外层13的膨胀尺寸小于内胆12的膨胀尺寸,因此内胆12能够将外层13撑起,在内胆12充气膨胀到达外层13的极限时,由于外层13的限制内胆12无法继续膨胀,使得内胆12不会过度膨胀,且由于外层13的包裹保证内胆12各部分膨胀程度均匀,不会出现鼓包现象。此时外层13和内胆12贴合,外层13由于均匀受压而变得硬实,为内胆12提供了支撑,在保护气囊10受挤压时,内胆12和外层13共同承压,从而保证提供足够的缓冲,确保对头部的保护。
参照图3所示,本发明的所述气囊10为环抱式气囊,从而能够形成从后脑向前包裹头部的形状。所述环抱式气囊包括主气道14、向所述主气道14两侧延伸的爪状气囊柱15,所述爪状气囊柱15沿所述主气道14的中心轴线对称设置。进一步的,爪状气囊柱15中的每一个气囊10柱的直径不同,这样保证了在对头部进行包裹时每个气囊10柱的弯折位置和弯折角度不同,以便于更好的达到充气以后气囊10柱包裹住头部的目的。当气体发生器产生气体时,气体从主气道14进入到气囊10中,气体快速向两侧的爪状气囊柱15内流动,爪状气囊柱15充气,在帽皮20的限制下将人体头部包裹起来,同时帽檐22翻开,将人体的头部从后方、上方、前方、两侧各个方向进行保护,爪状气囊柱15向爪子一样将头部包裹起来,保护的面积大且全面。由于气囊10柱充气后为直柱状,本实施例中,为使气囊10柱能够形成弧形结构以包裹头部,所述第一气囊柱151和第二气囊柱152侧边设置有若干收束角,保证气囊10柱能够形成贴合头部的形状。
进一步的,所述环抱式气囊内设置有两条导流线16,所述导流线16将所述主气道14分隔成三个进气通道17。一方面导流线16将主气道14分隔为多个部分,使得主气道14不会过分鼓胀造成气囊10柱无法包裹头部,另一方面,减少气囊10的进气量,使得气囊10的充气速度更快。且导流线16的设置还为气囊10与帽皮20提供了连接位置,使气囊10与帽皮20的连接更加稳固,保持兜帽21的形状。本实施例中,两条所述导流线16呈“八字”型设置,使中间的所述进气通道17逐渐变窄。从而气体从主气道14流入,经过“八字”型的导流线16后,在气体压力不变的情况下,气体通道逐渐变窄,压强增大,速度增大,所以经过“八字”型的导流线16加压加速以后继续向前流动,利于末端气道的快速展开。
为形成对头部的完全保护同时不至于挤压头部,本实施例中,所述主气道14每侧的所述爪状气囊柱15包括与头盖骨与额骨位置对应的第一气囊柱151和第二气囊柱152、与蝶骨对应的第三气囊柱153和与下颚骨对应的第四气囊柱154。第一、第二和第三气囊柱153形成对上部头骨的全方位保护,第四气囊柱154形成对下颚骨的保护,由于第三气囊柱153和第四气囊柱154膨胀后向外突出,第三气囊柱153和第四气囊柱154之间空出耳朵的位置,使耳朵不受挤压,且膨胀的第三气囊柱153和第四气囊柱154能够保证耳朵的位置不会接触地面,同样对耳朵的位置形成保护。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发明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Claims (10)

1.二次打开的头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囊、帽皮和固定部,所述帽皮包裹所述气囊并将其限制为兜帽状,所述气囊边缘与所述帽皮固定连接,所述气囊与帽皮的边缘向外延伸形成帽檐,所述固定部包括母部和子部,所述母部连接于所述兜帽顶部的帽皮上,所述子部连接于所述帽檐顶部的帽皮上,所述帽檐向上翻折使得所述子部与母部配合固定,所述气囊连接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处连接有气体发生器,所述气体发生器连接有感应芯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打开的头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为四合扣,所述四合扣的母部包括面板和母扣,所述面板和母扣夹持所述兜帽顶部的帽皮,所述四合扣的子部包括子扣和脚,所述子扣和脚夹持所述帽檐顶部的帽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打开的头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帽皮的下部设置有与上衣连接的连接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二次打开的头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拉链、魔术贴、纽扣或子母扣。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打开的头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包括内胆和外层,所述内胆设置在所述外层内,所述内胆由弹性体薄膜材料制成,所述外层由织物材料制成,所述外层的膨胀尺寸小于所述内胆的膨胀尺寸。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打开的头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为环抱式气囊,所述环抱式气囊包括主气道、向所述主气道两侧延伸的爪状气囊柱,所述爪状气囊柱沿所述主气道的中心轴线对称设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二次打开的头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抱式气囊内设置有两条导流线,所述导流线将所述主气道分隔成三个进气通道。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二次打开的头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条所述导流线呈“八字”型设置,使中间的所述进气通道逐渐变窄。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二次打开的头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气道每侧的所述爪状气囊柱包括与头盖骨与额骨位置对应的第一气囊柱和第二气囊柱、与蝶骨对应的第三气囊柱和与下颚骨对应的第四气囊柱。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二次打开的头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囊柱和第二气囊柱侧边设置有若干收束角。
CN202010456961.9A 2020-05-26 2020-05-26 二次展开的头部防护装置 Pending CN11164285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56961.9A CN111642852A (zh) 2020-05-26 2020-05-26 二次展开的头部防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56961.9A CN111642852A (zh) 2020-05-26 2020-05-26 二次展开的头部防护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42852A true CN111642852A (zh) 2020-09-11

Family

ID=723419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56961.9A Pending CN111642852A (zh) 2020-05-26 2020-05-26 二次展开的头部防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42852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98891A (zh) * 2021-08-18 2021-10-15 广州市信安智囊科技有限公司 气囊防护服及其控制方法
CN113749321A (zh) * 2021-08-30 2021-12-07 苏州衣带保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立体式保护气囊
CN113768214A (zh) * 2021-08-30 2021-12-10 苏州衣带保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拆卸的气囊服及拆卸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98891A (zh) * 2021-08-18 2021-10-15 广州市信安智囊科技有限公司 气囊防护服及其控制方法
CN113749321A (zh) * 2021-08-30 2021-12-07 苏州衣带保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立体式保护气囊
CN113768214A (zh) * 2021-08-30 2021-12-10 苏州衣带保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拆卸的气囊服及拆卸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42852A (zh) 二次展开的头部防护装置
US4685151A (en) Motorcycle safety apparel
US4825469A (en) Motorcycle safety apparel
US6298487B1 (en) Survival article of clothing
US20210345702A1 (en) Apparel with Integrated Reusable Health Protective Face Mask and Methods for Wearing Same
US7370370B2 (en) Pneumatic devices for personal protection and relevant article of clothing including such device
CN212279969U (zh) 躯干防护气囊及防护服
US10343572B2 (en) Adjustable head and neck system
US20080173764A1 (en) Out-door jacket connected parachute for low altitude deployment
CN210169107U (zh) 一种人体保护衣
US20090199321A1 (en) Baseball cap with neck protection visor
CN109008010B (zh) 一种人体安全保护气囊
CN111466628A (zh) 头部防护气囊、安全防护气囊及防护服
EP1949808A2 (en) Integrated protecting device for head and neck
CN213487172U (zh) 二次展开的头部防护装置
CN112869282A (zh) 隐形智能充气头盔
CN108674358B (zh) 一种人体安全保护气囊
CN210094721U (zh) 一种人体保护外套
CN213992619U (zh) 智能充气头盔
CN206729248U (zh) 充气安全防护服
CN213908720U (zh) 智能髋骨防护腰带
CN212279956U (zh) 安全防护气囊及防护服
CN108783654A (zh) 一种智能呵护背带
CN209002992U (zh) 一种智能呵护腰带
EP1743534A2 (en) A convertible garmen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