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53411A - 液晶显示模组传输对位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液晶显示模组传输对位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53411A
CN111453411A CN202010305591.9A CN202010305591A CN111453411A CN 111453411 A CN111453411 A CN 111453411A CN 202010305591 A CN202010305591 A CN 202010305591A CN 111453411 A CN111453411 A CN 1114534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form
liquid crystal
crystal display
module
m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0559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453411B (zh
Inventor
杜庞飞
龙万平
陈爱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xingyuanchuang Chengd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xingyuanchuang Chengd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xingyuanchuang Chengd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xingyuanchuang Chengd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30559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53411B/zh
Publication of CN1114534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534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4534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534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74Feeding, transfer, or discharging devices of particular kinds or types
    • B65G47/90Devices for picking-up and deposit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 B65G47/905Control arrang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3/00Control devices, e.g. for safety, warning or fault-correcting
    • B65G43/08Control devices operated by article or material being fed, conveyed or discharg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22Devices influencing the relative position or the attitude of articles during transit by conveyo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03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o the manufacture of LC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203/00Indexing code relating to control or detection of the articles or the load carriers during conveying
    • B65G2203/04Detection means
    • B65G2203/041Camer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ntrol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晶显示模组传输对位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第一平台带动待测液晶显示模组运动至第一位置;控制器根据第一位置和第一预设位置之间的偏差,发出第一运动控制信号;第一运动模组基于第一运动控制信号,带动抓取机构运动至第一位置;抓取机构抓取待测液晶显示模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第一平台和第一运动模组的协同运动完成了抓取机构和待测液晶显示模组的精准对位,简化了对位过程,节省了对位时间,进一步提高了对位精度。

Description

液晶显示模组传输对位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半导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晶显示模组传输对位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液晶显示模组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等显示装置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液晶显示模组在制作过程中,要在第二平台进行上电测试,检测液晶显示模组是否能被点亮,其中,液晶显示模组从第一平台到第二平台的传输,通常是通过抓取机构将液晶显示模组从第一平台抓取到第二平台的预设位置进行上电测试。
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是,在抓取机构从第一平台抓取液晶显示模组的过程中,通过第一平台与第一预设位置的多次对位之后,抓取机构从第一平台抓取液晶显示模组,该对位过程比较繁琐,且对位时间比较长。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模组传输对位系统,减少了抓取机构从第一平台抓取液晶显示模组的过程中的对位时间。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模组传输对位方法,包括:
第一平台带动待测液晶显示模组运动至第一位置;
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一预设位置之间的偏差,发出第一运动控制信号;
第一运动模组基于所述第一运动控制信号,带动抓取机构运动至所述第一位置;
所述抓取机构抓取所述待测液晶显示模组。
可选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一预设位置之间的偏差,发出第一运动控制信号之前还包括:
图像获取装置,获取所述第一平台的第一位置;
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一预设位置,确定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一预设位置之间的偏差。
可选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一预设位置之间的偏差,发出第一运动控制信号包括:
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一预设位置之间的偏差大于预设值,控制器发出第一运动控制信号。
可选地,第一平台带动待测液晶显示模组运动至第一位置包括:
第二运动模组带动第一平台运动至第一位置,所述第一平台放置有待测液晶显示模组。
可选地,第二运动模组带动第一平台运动至第一位置包括:
第一方向直线模组带动所述第一平台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运动至第二位置;
第二方向直线模组带动所述第一平台在所述第二方向上运动至所述第一位置,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平台所在的平面,且相互垂直。
可选地,第二运动模组带动第一平台运动至第一位置,所述第一平台放置有待测液晶显示模组包括:
所述控制器发出第二运动控制信号;
所述第二运动模组基于所述第二运动控制信号,带动第一平台运动至第一位置。
可选地,所述抓取机构抓取所述待测液晶显示模组之后还包括:
所述第一运动模组带动所述抓取机构运动至第二平台所在的第二预设位置;
所述抓取机构将所述待测液晶显示模组放置在所述第二平台的上电测试位置。
可选地,所述第一运动模组带动所述抓取机构运动至第二平台所在的第二预设位置包括:
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二预设位置的偏差,发出抓取机构第三运动控制信号;
所述第一运动模组基于所述抓取机构第三运动控制信号,带动所述抓取机构运动至第二平台所在的第二预设位置。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模组传输对位系统,包括:
第一平台,用于带动待测液晶显示模组运动至第一位置,所述待测液晶显示模组放置在所述第一平台上;
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一预设位置之间的偏差,发出第一运动控制信号;
第一运动模组,所述第一运动模组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器的第一信号输出端电连接,基于所述第一运动控制信号,带动抓取机构运动至所述第一位置;
所述抓取机构和所述第一运动模组固定连接,用于抓取所述待测液晶显示模组。
可选地,还包括图像获取装置,用于获取所述第一平台的第一位置;
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与所述图像获取装置的信号输出端电连接,基于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一预设位置,确定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一预设位置之间的偏差。
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第一平台带动待测液晶显示模组运动至第一位置,控制器根据第一位置和第一预设位置之间的偏差,控制第一运动模组带动抓取机构运动至第一位置,来完成抓取机构抓取待测液晶显示模组,相对现有技术通过第一平台与第一预设位置的多次对位之后,抓取机构从第一平台抓取液晶显示模组,本技术方案,通过第一平台和第一运动模组的协同运动完成了抓取机构和待测液晶显示模组的精准对位,简化了对位过程,节省了对位时间,进一步提高了对位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晶显示模组传输对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液晶显示模组传输对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液晶显示模组传输对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液晶显示模组传输对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液晶显示模组传输对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液晶显示模组传输对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晶显示模组传输对位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正如背景技术中所述,液晶显示模组在制作过程中,要在第二平台进行上电测试,检测液晶显示模组是否能被点亮,其中,液晶显示模组从第一平台到第二平台的传输,通常是通过抓取机构将液晶显示模组从第一平台抓取到第二平台的预设位置进行上电测试。在抓取机构从第一平台抓取液晶显示模组的过程中,通过第一平台与第一预设位置的多次对位之后,抓取机构从第一平台抓取液晶显示模组,该对位过程比较繁琐,且对位时间比较长。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晶显示模组传输对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参见图1,该方案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10、第一平台带动待测液晶显示模组运动至第一位置。
可知的,第一平台位于承载台上,第一平台和承载台滑动连接,能够相对承载台运动。具体的,待测液晶显示模组放置在第一平台上,第一平台可以带动待测液晶显示模组运动至第一位置。
步骤120、控制器根据第一位置和第一预设位置之间的偏差,发出第一运动控制信号。
可知的,第一预设位置是抓取机构抓取待测液晶显示模组的位置。第一平台和承载台滑动连接,能够相对承载台运动,需要运动到第一预设位置。但是由于系统的偏差,第一平台到达的第一位置往往与第一预设位置存在偏差。
因此在本实施中,控制器根据第一位置和第一预设位置之间的偏差,发出第一运动控制信号,后续通过控制第一运动模组的运动,来带动抓取机构在抓取过程中,运动到第一平台的实际位置即第一位置,来完成抓取机构对待测液晶显示模组的准确抓取。
步骤130、第一运动模组基于第一运动控制信号,带动抓取机构运动至第一位置。
具体的,第一运动模组可以带动抓取机构运动,基于第一运动控制信号到达第一位置,来完成抓取机构对待测液晶显示模组的准确抓取。示例性的,第一运动模组的驱动装置可以是电机,电机在控制器的控制下运行,电机的输出轴带动抓取机运动。
步骤140、抓取机构抓取待测液晶显示模组。
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第一平台带动待测液晶显示模组运动至第一位置,控制器根据第一位置和第一预设位置之间的偏差,控制第一运动模组带动抓取机构运动至第一位置,来完成抓取机构抓取待测液晶显示模组,相对现有技术通过第一平台与第一预设位置的多次对位之后,抓取机构从第一平台抓取液晶显示模组,本技术方案,通过第一平台和第一运动模组的协同运动完成了抓取机构和待测液晶显示模组的精准对位,简化了对位过程,节省了对位时间,进一步提高了对位精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控制器根据第一位置和第一预设位置之间的偏差,发出第一运动控制信号,后续通过抓取机构在抓取过程中,运动到第一平台的实际位置即第一位置,来完成抓取机构对待测液晶显示模组的准确抓取。下面具体介绍控制器如何获取第一位置和第一预设位置之间的偏差的技术方案。
可选地,参见图2,步骤120控制器根据第一位置和第一预设位置之间的偏差,发出第一运动控制信号之前还包括:
步骤1201、图像获取装置,获取第一平台的第一位置。
示例性的,图像获取装置,可以是工业相机,当第一平台带动待测液晶显示模组运动至第一位置之后,第一位置处的位置传感器将第一平台到达第一位置的信号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图像获取装置,对第一平台进行拍照,获取第一平台的第一位置。
步骤1202、控制器基于第一位置和第一预设位置,确定第一位置和第一预设位置之间的偏差。
第一预设位置为预先设定且预先存储在控制器中,控制器根据第一位置和第一预设位置,便可以得到第一位置和第一预设位置之间的偏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控制器根据第一位置和第一预设位置之间的偏差,发出第一运动控制信号,当第一位置和第一预设位置之间的偏差小于预设值时,可以通过控制器控制第一运动模组带动抓取机构运动到第一预设位置来抓取待测液晶显示模组。但是当第一位置和第一预设位置之间的偏差较大时,需要调整抓取机构的抓取位置,具体方案如下:
可选地,参见图2,步骤120控制器根据第一位置和第一预设位置之间的偏差,发出第一运动控制信号包括:
步骤1203、第一位置和第一预设位置之间的偏差大于预设值,控制器发出第一运动控制信号。
当第一位置和第一预设位置之间的偏差较大时,需要调整抓取机构的抓取位置,具体的,第一位置和第一预设位置之间的偏差大于预设值,控制器发出第一运动控制信号,后续通过抓取机构在抓取过程中,第一运动模组带动抓取机构运动到第一平台的实际位置即第一位置,来完成抓取机构对待测液晶显示模组的准确抓取。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平台位于承载台上,第一平台和承载台滑动连接,能够相对承载台运动,下面具体介绍第一平台如何运动的技术方案。
可选地,参见图3,步骤110第一平台带动待测液晶显示模组运动至第一位置包括:
步骤1101、第二运动模组带动第一平台运动至第一位置,第一平台放置有待测液晶显示模组。
具体的,第一平台位于承载台上,第一平台通过第二运动模组和承载台滑动连接。第二运动模组带动第一平台运动至第一位置。
第一平台从原点位置运动到第一位置的过程,可以通过两个直线模组来实现,具体方案如下:
可选地,参见图3,步骤110第二运动模组带动第一平台运动至第一位置包括:
步骤1102、第一方向直线模组带动第一平台在第一方向上运动至第二位置。
具体的,第一方向直线模组的驱动装置可以是电机,电机的控制端与控制器电连接,在控制器的控制下,电机的输出轴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平台相连,电机旋转带动第一平台在第一方向上运动,直至运动至第二位置。
步骤1103、第二方向直线模组带动第一平台在第二方向上运动至第一位置,其中,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平行于第一平台所在的平面,且相互垂直。
具体的,第二方向直线模组的驱动装置可以是电机,电机的控制端与控制器电连接,在控制器的控制下,电机的输出轴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平台相连,电机旋转带动第一平台在第二方向上运动,直至运动至第一位置。
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一平台从原点位置到第一位置的运动通过两个直线模组,分解成第一平台的两步直线运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二运动模组带动第一平台运动至第一位置,下面具体介绍,第二运动模组是在控制器的控制下带动第一平台运动至第一位置的。
可选地,参见图4,步骤1101第二运动模组带动第一平台运动至第一位置,第一平台放置有待测液晶显示模组包括:
步骤11011、控制器发出第二运动控制信号;
步骤11012、第二运动模组基于第二运动控制信号,带动第一平台运动至第一位置。
具体的,第二运动模组的驱动装置是电机,电机的控制端与控制器电连接,在控制器的控制下运动,电机的输出轴旋转,实现了第二运动模组带动第一平台从原点位置运动至第一位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平台带动待测液晶显示模组运动至第一位置,控制器根据第一位置和第一预设位置之间的偏差,控制第一运动模组带动抓取机构运动至第一位置,来完成抓取机构抓取待测液晶显示模组,下面介绍抓取机构如何将待测液晶显示模组放置在第二平台的上电测试位置的技术方案。
可选地,参见图5,步骤140抓取机构抓取待测液晶显示模组之后还包括:
步骤150、第一运动模组带动抓取机构运动至第二平台所在的第二预设位置。
示例性的,第二平台为上电测试平台,第二平台所在的位置为第二预设位置。
步骤160、抓取机构将待测液晶显示模组放置在第二平台的上电测试位置。
具体的,待测液晶显示模组放置在第二平台的上电测试位置,检测人员可以将连接器与测液晶显示模组的接线端子电连接,来进行上电点亮测试。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运动模组带动抓取机构运动至第二平台所在的第二预设位置,下面具体介绍,第一运动模组是如何在控制器的控制下带动抓取机构运动至第二预设位置的。
可选地,参见图6,步骤150第一运动模组带动抓取机构运动至第二平台所在的第二预设位置包括:
步骤1501、控制器根据第一位置和第二预设位置的偏差,发出抓取机构第三运动控制信号。
具体的,第二平台为上电测试平台,第二平台所在的位置为第二预设位置,第二预设位置预先存储在控制器中,控制器根据第一位置和第二预设位置的偏差,发出抓取机构第三运动控制信号,以便于控制第一运动模组的运动。
步骤1502、第一运动模组基于抓取机构第三运动控制信号,带动抓取机构运动至第二平台所在的第二预设位置。
第一运动模组基于抓取机构第三运动控制信号,带动抓取机构运动至第二平台所在的第二预设位置,以便于抓取机构将待测液晶显示模组放置在第二平台的上电测试位置,检测人员可以将连接器与测液晶显示模组的接线端子电连接,来进行上电点亮测试。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模组传输对位系统。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晶显示模组传输对位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7,该系统包括:
第一平台401,用于带动待测液晶显示模组运动至第一位置,待测液晶显示模组放置在第一平台401上;控制器100,用于根据第一位置和第一预设位置之间的偏差,发出第一运动控制信号;第一运动模组200,第一运动模组200的控制端与控制器100的第一信号输出端电连接,基于第一运动控制信号,带动抓取机构201运动至第一位置;抓取机构201和第一运动模组200固定连接,用于抓取待测液晶显示模组。
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第一平台带动待测液晶显示模组运动至第一位置,控制器根据第一位置和第一预设位置之间的偏差,控制第一运动模组带动抓取机构运动至第一位置,来完成抓取机构抓取待测液晶显示模组,相对现有技术通过第一平台与第一预设位置的多次对位之后,抓取机构从第一平台抓取液晶显示模组,本技术方案,通过第一平台和第一运动模组的协同运动完成了抓取机构和待测液晶显示模组的精准对位,简化了对位过程,节省了对位时间,进一步提高了对位精度。
可选地,参见图7,该系统还包括图像获取装置300,用于获取第一平台401的第一位置;控制器100的信号输入端与图像获取装置300的信号输出端电连接,基于第一位置和第一预设位置,确定第一位置和第一预设位置之间的偏差。
示例性的,图像获取装置,可以是工业相机,当第一平台带动待测液晶显示模组运动至第一位置之后,第一位置处的位置传感器将第一平台到达第一位置的信号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图像获取装置,对第一平台进行拍照,获取第一平台的第一位置。
可选地,参见图7,该系统还包括第二运动模组400,第二运动模组400,第二运动模组400与第一平台401固定连接,用于带动第一平台401运动至第一位置,第一平台401放置有待测液晶显示模组。
具体的,第一平台位于承载台上,第一平台通过第二运动模组和承载台滑动连接。第二运动模组带动第一平台运动至第一位置。
可选地,参见图7,第二运动模组400包括第一方向直线模组和第二方向直线模组,第一方向直线模组带动第一平台401在第一方向上运动至第二位置;第二方向直线模组带动第一平台401在第二方向上运动至第一位置,其中,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平行于第一平台401所在的平面,且相互垂直。
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一平台从原点位置到第一位置的运动通过两个直线模组,分解成第一平台的两步直线运动,实现了第一平台的自动化移动。
可选地,参见图7,第二直线模组400的控制端与控制器100的第二信号输出端电连接,控制器100发出第二运动控制信号;第二运动模组400基于第二运动控制信号,带动第一平台401运动至第一位置。
具体的,第二运动模组的驱动装置是电机,电机的控制端与控制器电连接,在控制器的控制下运动,电机的输出轴旋转,实现了第二运动模组带动第一平台从原点位置运动至第一位置,实现了第一平台的自动化移动。
可选地,还包括第二平台,第一运动模组200带动抓取机构201运动至第二平台所在的第二预设位置;抓取机构201将待测液晶显示模组放置在第二平台的上电测试位置。
待测液晶显示模组放置在第二平台的上电测试位置,检测人员可以将连接器与测液晶显示模组的接线端子电连接,来进行上电点亮测试。
可选地,该系统还包括触控显示装置,与控制器电连接,用于显示第一位置、第一预设位置以及第二预设位置。触控显示装置上还可以设置触控按键,用于向控制器发送控制指令。
可选地,该系统还包括报警装置,与控制器电连接,当第一位置和第一预设位置之间的偏差大于预设值,报警装置发出报警信号。可选地,报警装置可以包括报警灯和蜂鸣器。
可选地,该系统还包括开关电源,为系统提供电源信号。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一种液晶显示模组传输对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平台带动待测液晶显示模组运动至第一位置;
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一预设位置之间的偏差,发出第一运动控制信号;
第一运动模组基于所述第一运动控制信号,带动抓取机构运动至所述第一位置;
所述抓取机构抓取所述待测液晶显示模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模组传输对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一预设位置之间的偏差,发出第一运动控制信号之前还包括:
图像获取装置,获取所述第一平台的第一位置;
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一预设位置,确定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一预设位置之间的偏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模组传输对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一预设位置之间的偏差,发出第一运动控制信号包括:
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一预设位置之间的偏差大于预设值,控制器发出第一运动控制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模组传输对位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平台带动待测液晶显示模组运动至第一位置包括:
第二运动模组带动第一平台运动至第一位置,所述第一平台放置有待测液晶显示模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晶显示模组传输对位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运动模组带动第一平台运动至第一位置包括:
第一方向直线模组带动所述第一平台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运动至第二位置;
第二方向直线模组带动所述第一平台在所述第二方向上运动至所述第一位置,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平台所在的平面,且相互垂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晶显示模组传输对位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运动模组带动第一平台运动至第一位置,所述第一平台放置有待测液晶显示模组包括:
所述控制器发出第二运动控制信号;
所述第二运动模组基于所述第二运动控制信号,带动第一平台运动至第一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模组传输对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抓取机构抓取所述待测液晶显示模组之后还包括:
所述第一运动模组带动所述抓取机构运动至第二平台所在的第二预设位置;
所述抓取机构将所述待测液晶显示模组放置在所述第二平台的上电测试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晶显示模组传输对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运动模组带动所述抓取机构运动至第二平台所在的第二预设位置包括:
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二预设位置的偏差,发出抓取机构第三运动控制信号;
所述第一运动模组基于所述抓取机构第三运动控制信号,带动所述抓取机构运动至第二平台所在的第二预设位置。
9.一种液晶显示模组传输对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平台,用于带动待测液晶显示模组运动至第一位置,所述待测液晶显示模组放置在所述第一平台上;
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一预设位置之间的偏差,发出第一运动控制信号;
第一运动模组,所述第一运动模组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器的第一信号输出端电连接,基于所述第一运动控制信号,带动抓取机构运动至所述第一位置;
所述抓取机构和所述第一运动模组固定连接,用于抓取所述待测液晶显示模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晶显示模组传输对位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图像获取装置,用于获取所述第一平台的第一位置;
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与所述图像获取装置的信号输出端电连接,基于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一预设位置,确定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一预设位置之间的偏差。
CN202010305591.9A 2020-04-17 2020-04-17 液晶显示模组传输对位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145341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05591.9A CN111453411B (zh) 2020-04-17 2020-04-17 液晶显示模组传输对位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05591.9A CN111453411B (zh) 2020-04-17 2020-04-17 液晶显示模组传输对位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53411A true CN111453411A (zh) 2020-07-28
CN111453411B CN111453411B (zh) 2022-02-22

Family

ID=716759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05591.9A Active CN111453411B (zh) 2020-04-17 2020-04-17 液晶显示模组传输对位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53411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20094A (zh) * 2020-07-29 2020-09-04 苏州华兴源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模组的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12327092A (zh) * 2020-10-30 2021-02-05 华兴源创(成都)科技有限公司 测试工位调整对位方法及装置
CN113296299A (zh) * 2021-07-27 2021-08-24 苏州华兴源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对位控制装置、对位控制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362005U (zh) * 2011-12-14 2012-08-01 吴江市博众精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运动模组
KR20140042190A (ko) * 2012-09-28 2014-04-07 주식회사 에스에프에이 자동보정 및 티칭로딩이 가능한 자동반송시스템 및 제어방법
TW201502733A (zh) * 2013-07-04 2015-01-16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視覺對位元裝置、視覺對位元系統及方法
CN106449490A (zh) * 2016-12-07 2017-02-22 北京中电科电子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倒装芯片封装设备及控制方法
CN106625676A (zh) * 2016-12-30 2017-05-10 易思维(天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智能制造自动上料的三维视觉精确引导定位方法
CN207757050U (zh) * 2017-12-20 2018-08-24 苏州首镭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定位激光焊锡机
CN108818600A (zh) * 2018-06-29 2018-11-16 合肥巨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电机下线抓取装置及其机器人抓具
CN108858202A (zh) * 2018-08-16 2018-11-23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基于“对准-趋近-抓取”的零件抓取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9483543A (zh) * 2018-11-26 2019-03-19 易思维(杭州)科技有限公司 利用工件不同位置特征信息进行二次引导上件的方法及系统
CN209417463U (zh) * 2019-03-27 2019-09-20 苏州弗士达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用于寿命测试前液晶面板的自动对位机台
CN110342241A (zh) * 2018-04-02 2019-10-18 上海微电子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上料系统
CN110561415A (zh) * 2019-07-30 2019-12-13 苏州紫金港智能制造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补偿的双机器人协同装配系统及方法
CN210037150U (zh) * 2019-07-18 2020-02-07 苏州华兴源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的对位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362005U (zh) * 2011-12-14 2012-08-01 吴江市博众精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运动模组
KR20140042190A (ko) * 2012-09-28 2014-04-07 주식회사 에스에프에이 자동보정 및 티칭로딩이 가능한 자동반송시스템 및 제어방법
TW201502733A (zh) * 2013-07-04 2015-01-16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視覺對位元裝置、視覺對位元系統及方法
CN106449490A (zh) * 2016-12-07 2017-02-22 北京中电科电子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倒装芯片封装设备及控制方法
CN106625676A (zh) * 2016-12-30 2017-05-10 易思维(天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智能制造自动上料的三维视觉精确引导定位方法
CN207757050U (zh) * 2017-12-20 2018-08-24 苏州首镭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定位激光焊锡机
CN110342241A (zh) * 2018-04-02 2019-10-18 上海微电子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上料系统
CN108818600A (zh) * 2018-06-29 2018-11-16 合肥巨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电机下线抓取装置及其机器人抓具
CN108858202A (zh) * 2018-08-16 2018-11-23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基于“对准-趋近-抓取”的零件抓取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9483543A (zh) * 2018-11-26 2019-03-19 易思维(杭州)科技有限公司 利用工件不同位置特征信息进行二次引导上件的方法及系统
CN209417463U (zh) * 2019-03-27 2019-09-20 苏州弗士达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用于寿命测试前液晶面板的自动对位机台
CN210037150U (zh) * 2019-07-18 2020-02-07 苏州华兴源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的对位系统
CN110561415A (zh) * 2019-07-30 2019-12-13 苏州紫金港智能制造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补偿的双机器人协同装配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20094A (zh) * 2020-07-29 2020-09-04 苏州华兴源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模组的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11620094B (zh) * 2020-07-29 2020-11-06 苏州华兴源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模组的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12327092A (zh) * 2020-10-30 2021-02-05 华兴源创(成都)科技有限公司 测试工位调整对位方法及装置
CN113296299A (zh) * 2021-07-27 2021-08-24 苏州华兴源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对位控制装置、对位控制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296299B (zh) * 2021-07-27 2021-10-01 苏州华兴源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对位控制装置、对位控制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53411B (zh) 2022-0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53411B (zh) 液晶显示模组传输对位方法及系统
CN103792481A (zh) 电路板自动测试装置及电路板自动测试方法
CN107991795B (zh) 利用液晶模组自动光学检测系统检测液晶模组的方法
CN111620094B (zh) 一种显示模组的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03926901A (zh) 一种基于Modbus通信协议的工控现场调试方法
US20220238391A1 (en) Device and system for testing flatness
WO2023216568A1 (zh) 一种测试设备和测试方法
CN107121796A (zh) 一种用于手机液晶屏缺陷检测的测试治具
CN110646961B (zh) 柔性屏高精度折弯方法
CN105466946B (zh) 基于机器视觉的在线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CN203870243U (zh) 一种自动检测智能电能表液晶轮显内容的装置
CN113485037A (zh) 偏光片自动规整对位机构
CN105259355A (zh) 自动化生物样品前处理装置
CN111474463A (zh) 电路板测试系统、电路板测试主机及电路板测试方法
KR101713038B1 (ko) 판넬 이송용 로봇 및 이를 이용한 판넬 이송 방법
CN109378885A (zh) 手机车载无线充电装置及手机的车载无线充电方法
CN101206482B (zh) 定位控制系统
KR102380940B1 (ko) 카메라모듈 테스트용 소켓
CN107900639A (zh) 一种智能手机镜头自动制造装置
CN101049873A (zh) 移载装置
KR102045506B1 (ko) 미세 피치 회로 검사 장치
CN109916597B (zh) 光学检测装置及光学检测方法
CN218753113U (zh) 滑动对接装置及滑动对接检测系统
KR20140000500A (ko) 자동점등장치 및 그 구동방법
WO2024031738A1 (zh) 一种存储针卡定位装置及定位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