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43403A - 一种扩散型双波段吸收滤光膜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扩散型双波段吸收滤光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43403A
CN111443403A CN202010262218.XA CN202010262218A CN111443403A CN 111443403 A CN111443403 A CN 111443403A CN 202010262218 A CN202010262218 A CN 202010262218A CN 111443403 A CN111443403 A CN 1114434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diffusion
particles
mass fraction
absorp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6221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443403B (zh
Inventor
范和强
陈正坚
吴锡清
赵言松
杨凯元
方王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Heshu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Hesh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Heshu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Hesh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26221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43403B/zh
Publication of CN1114434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434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4434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434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0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0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8Coatings for keeping optical surfaces clean, e.g. hydrophobic or photo-catalytic film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 G02B5/0205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 G02B5/0236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the diffusion taking place within the volume of the element
    • G02B5/024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the diffusion taking place within the volume of the element by means of dispersed particl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20Filters
    • G02B5/22Absorbing filt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的一种扩散型双波段吸收滤光膜,由上至下依次包括抗雾层、第一扩散层、绿光吸收层、第二扩散层、紫外吸收层、增韧层和抗粘层,其中,所述第一扩散层和第二扩散层内均设有扩散粒子。在滤光性能方面,通过第一扩散层、第二扩散层与绿光吸收层、紫外吸收层的复合,使得薄膜对入射光的吸收更加充分,整体的光学吸收性能更加均一;在物理性能方面,通过增加抗雾层、增韧层与抗粘层使膜获得了防起雾、降低入射光散射与反射、高韧性以及抗粘连的作用,提升了使用性能。该方案可以有效地防雾,优化了扩散型双波段吸收滤光膜的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扩散型双波段吸收滤光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薄膜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扩散型双波段吸收滤光膜。
背景技术
薄膜是现有技术中的常用结构,根据功能的不同,薄膜分为各种类型,其中,以具有滤光性的薄膜为例,具有滤光性的薄膜主要起到对特定波段光线的滤光功能,在现有技术中得到广泛应用。
现有技术中具有滤光性的薄膜存在结构不合理、滤光效果差、吸收波段单一,吸收强度分布不合理的问题,这些因素使得薄膜滤光性能差,另外,现有技术中具有滤光性的薄膜功能单一,无法满足使用需求。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一种扩散型双波段吸收滤光膜,用于优化薄膜的滤光性,并且,增多的薄膜的功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扩散型双波段吸收滤光膜,该扩散型双波段吸收滤光膜由上至下依次包括抗雾层、第一扩散层、绿光吸收层、第二扩散层、紫外吸收层、增韧层和抗粘层,其中,所述第一扩散层和第二扩散层内均设有扩散粒子。
本公开提供的一种扩散型双波段吸收滤光膜,由上至下依次包括抗雾层、第一扩散层、绿光吸收层、第二扩散层、紫外吸收层、增韧层和抗粘层,其中,所述第一扩散层和第二扩散层内均设有扩散粒子,所述扩散粒子的形状呈三角形。在滤光性能方面,通过第一扩散层、第二扩散层与绿光吸收层、紫外吸收层的复合,使得薄膜对入射光的吸收更加充分,整体的光学吸收性能更加均一;在物理性能方面,通过增加抗雾层、增韧层与抗粘层使膜获得了防起雾、降低入射光散射与反射、高韧性以及抗粘连的作用,提升了使用性能。并且,本方案中扩散粒子的形状呈三角形,该方案可以有效地防雾,优化了扩散型双波段吸收滤光膜的性能。
作为优选,所述抗雾层的厚度为6μm~10μm。
抗雾层的厚度合理,优化了扩散型双波段吸收滤光膜的物理特性。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扩散层和所述第二扩散层的厚度均为8μm~10μm,所述第一扩散层内的扩散粒子形状为三角形,所述第二扩散层内的扩散粒子形状为棱形。
第一扩散层、第二扩散层厚度合理,优化了扩散型双波段吸收滤光膜物理特性。
作为优选,所述绿光吸收层的厚度为16μm~20μm。
优化了扩散型双波段吸收滤光膜的物理特性。
作为优选,所述紫外吸收层的厚度为14μm~16μm,并且,所述紫外吸收层的紫外光平均透过率为0.1%~0.2%。
紫外吸收层具有良好的吸光性能,优化了扩散型双波段吸收滤光膜的性能。
作为优选,所述增韧层的厚度为30μm~40μm。
作为优选,所述抗粘层的厚度为4μm~6μm。
一种扩散型双波段吸收滤光膜,该扩散型双波段吸收滤光膜由上至下依次包括抗雾层、第一扩散层、绿光吸收层、第二扩散层、紫外吸收层、增韧层和抗粘层;
其中,抗雾层中PET的质量分数为99.3%-99.7%,抗雾剂为山梨醇单棕榈酸酯、月桂酸或硬树脂酸甘油单酯中的一种,质量分数为0.3%-0.7%;
第一扩散层中PET的质量分数为95%-97%,三角状粒子的质量分数为3%-5%,粒子包括有机粒子PEN和无机粒子二氧化钛,所述有机粒子PEN和无机粒子二氧化钛的数量比为1:1~1:2,粒子的尺寸范围在1~2μm;
绿光吸收层中PET的质量分数为94.7%-96.4%,吸收波段为495nm~575nm的绿光吸收剂的质量分数为0.1%-0.3%,相容剂为马来酸酐接枝POE/马来酸酐接枝PP中的一种,质量分数为2.5%-5%;
第二扩散层中PET的质量分数为96%-98%,菱形粒子的质量分数为2%-4%,粒子具体可分为有机粒子PCT及无机粒子SiO2,两者数量比为1:1—1:2,粒子的尺寸范围在1~2μm;
紫外吸收层中PET的质量分数为98.5%-99.2%,吸收波段为340nm~400nm的紫外光吸收剂的质量分数为0.8%-1.5%。
本公开提供的扩散型双波段吸收滤光膜,第一扩散层和第二扩散层具有材料及配比合理,大大优化了第一扩散层、第二扩散层的性能,进而优化了扩散型双波段吸收滤光膜的性能。
作为优选,所述增韧层包括重量分数为70%~80%的PET基材和重量分数为20%~30%的辅材,所述辅材为高透明SBS、POE或SEBS中的一种。
优化了增韧层的性能。
作为优选,所述抗粘层为BaSO4涂层,其中,所述BaSO4涂层的BaSO4颗粒尺寸范围为1.6μm~2.4μm。
优化了抗粘层的性能。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是示例性的,并非是本公开技术方案的全部附图,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获得其它附图。
图1为本公开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方式仅是示例性的,并非是本公开技术方案的全部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扩散型双波段吸收滤光膜,其特征是:该扩散型双波段吸收滤光膜由上至下依次包括抗雾层1、第一扩散层2、绿光吸收层3、第二扩散层4、紫外吸收层5、增韧层6和抗粘层7,其中,所述第一扩散层2和第二扩散层4内均设有扩散粒子。
具体地说,第一扩散层2内的扩散粒子和第二扩散层4内的扩散粒子的形状也可以不相同,例如,第一扩散层2内的扩散粒子的形状可以采用三角形,第二扩散层4内的扩散粒子形状可以采用棱形。
所述抗雾层1的厚度为6μm。
所述抗雾层1的厚度为7μm。
所述抗雾层1的厚度为8μm。
所述抗雾层1的厚度为9μm。
所述抗雾层1的厚度为10μm。
所述第一扩散层2和所述第二扩散层4的厚度均为8μm。
所述第一扩散层2和所述第二扩散层4的厚度均为9μm。
所述第一扩散层2和所述第二扩散层4的厚度均为10μm。
所述绿光吸收层3的厚度为16μm。
所述绿光吸收层3的厚度为17μm。
所述绿光吸收层3的厚度为18μm。
所述绿光吸收层3的厚度为19μm。
所述绿光吸收层3的厚度为20μm。
所述紫外吸收层5的厚度为14μm~16μm,并且,所述紫外吸收层5的紫外光平均透过率为0.1%~0.2%。
所述增韧层6的厚度为30μm。
所述增韧层6的厚度为32μm。
所述增韧层6的厚度为35μm。
所述增韧层6的厚度为37μm。
所述增韧层6的厚度为38μm。
所述增韧层6的厚度为40μm。
所述抗粘层7的厚度为4μm。
所述抗粘层7的厚度为5μm。
所述抗粘层7的厚度为6μm。
一种扩散型双波段吸收滤光膜,该扩散型双波段吸收滤光膜由上至下依次包括抗雾层1、第一扩散层2、绿光吸收层3、第二扩散层4、紫外吸收层5、增韧层6和抗粘层7;
其中,抗雾层1中PET的质量分数为99.3%-99.7%,抗雾剂为山梨醇单棕榈酸酯、月桂酸或硬树脂酸甘油单酯中的一种,质量分数为0.3%-0.7%;
第一扩散层2中PET的质量分数为95%-97%,三角状粒子的质量分数为3%-5%,粒子包括有机粒子PEN和无机粒子二氧化钛,所述有机粒子PEN和无机粒子二氧化钛的数量比为1:1~1:2,粒子的尺寸范围在1~2μm;
绿光吸收层3中PET的质量分数为94.7%-96.4%,吸收波段为495nm~575nm的绿光吸收剂的质量分数为0.1%-0.3%,相容剂为马来酸酐接枝POE/马来酸酐接枝PP中的一种,质量分数为2.5%-5%;
第二扩散层4中PET的质量分数为96%-98%,菱形粒子的质量分数为2%-4%,粒子具体可分为有机粒子PCT及无机粒子SiO2,两者数量比为1:1—1:2,粒子的尺寸范围在1~2μm;
紫外吸收层5中PET的质量分数为98.5%-99.2%,吸收波段为340nm~400nm的紫外光吸收剂的质量分数为0.8%-1.5%。
上述方案中的优选方案:
抗雾层1中PET的质量分数为99.3%,抗雾剂为山梨醇单棕榈酸酯,质量分数为0.7%;
第一扩散层2中PET的质量分数为95%,三角状粒子的质量分数为5%,粒子包括有机粒子PEN和无机粒子二氧化钛,所述有机粒子PEN和无机粒子二氧化钛的数量比为1:1~1:2,粒子的尺寸范围在1μm;
绿光吸收层3中PET的质量分数为94.7%,吸收波段为495nm~575nm的绿光吸收剂的质量分数为0.3%,相容剂为马来酸酐接枝POE/马来酸酐接枝PP中的一种,质量分数为5%;
第二扩散层4中PET的质量分数为98%,菱形粒子的质量分数为2%,粒子具体可分为有机粒子PCT及无机粒子SiO2,两者数量比为1:1—1:2,粒子的尺寸范围在2μm;
紫外吸收层5中PET的质量分数为99.2%,吸收波段为340nm~400nm的紫外光吸收剂的质量分数为0.8%。
上述方案的另一种优选方案:
抗雾层1中PET的质量分数为99.7%,抗雾剂为月桂酸,质量分数为0.3%;
第一扩散层2中PET的质量分数为95%,三角状粒子的质量分数为5%,粒子包括有机粒子PEN和无机粒子二氧化钛,所述有机粒子PEN和无机粒子二氧化钛的数量比为1:1~1:2,粒子的尺寸范围在1μm;
绿光吸收层3中PET的质量分数为94.7%,吸收波段为495nm~575nm的绿光吸收剂的质量分数为0.3%,相容剂为马来酸酐接枝POE/马来酸酐接枝PP中的一种,质量分数为5%;
第二扩散层4中PET的质量分数为96%,菱形粒子的质量分数为4%,粒子具体可分为有机粒子PCT及无机粒子SiO2,两者数量比为1:1—1:2,粒子的尺寸范围在1~2μm;
紫外吸收层5中PET的质量分数为98.5%,吸收波段为340nm~400nm的紫外光吸收剂的质量分数为1.5%。
上述方案中的第三种优选方案:
抗雾层1中PET的质量分数为99.5%,抗雾剂为硬树脂酸甘油单酯,质量分数为0.5%;
第一扩散层2中PET的质量分数为96%,三角状粒子的质量分数为4%,粒子包括有机粒子PEN和无机粒子二氧化钛,所述有机粒子PEN和无机粒子二氧化钛的数量比为1:1~1:2,粒子的尺寸范围在1~2μm;
绿光吸收层3中PET的质量分数为95%,吸收波段为495nm~575nm的绿光吸收剂的质量分数为0.3%,相容剂为马来酸酐接枝POE/马来酸酐接枝PP中的一种,质量分数为4.7%;
第二扩散层4中PET的质量分数为97%,菱形粒子的质量分数为3%,粒子具体可分为有机粒子PCT及无机粒子SiO2,两者数量比为1:1—1:2,粒子的尺寸范围在1~2μm;
紫外吸收层5中PET的质量分数为99%,吸收波段为340nm~400nm的紫外光吸收剂的质量分数为1%。
上述方案中的第四种优选方案:
抗雾层1中PET的质量分数为99.5%,抗雾剂为山梨醇单棕榈酸酯,质量分数为0.5%;
第一扩散层2中PET的质量分数为96.5%,三角状粒子的质量分数为3.5%,粒子包括有机粒子PEN和无机粒子二氧化钛,所述有机粒子PEN和无机粒子二氧化钛的数量比为1:1~1:2,粒子的尺寸范围在1~2μm;
绿光吸收层3中PET的质量分数为95.5%,吸收波段为495nm~575nm的绿光吸收剂的质量分数为0.2%,相容剂为马来酸酐接枝POE/马来酸酐接枝PP中的一种,质量分数为4.8%;
第二扩散层4中PET的质量分数为97.5%,菱形粒子的质量分数为2.5%,粒子具体可分为有机粒子PCT及无机粒子SiO2,两者数量比为1:1—1:2,粒子的尺寸范围在1~2μm;
紫外吸收层5中PET的质量分数为99.1%,吸收波段为340nm~400nm的紫外光吸收剂的质量分数为0.9%。
所述增韧层6包括重量分数为70%~80%的PET基材和重量分数为20%~30%的辅材,所述辅材为高透明SBS、POE或SEBS中的一种。
所述增韧层6包括重量分数为80%的PET基材和重量分数为20%的辅材。
所述增韧层6包括重量分数为75%的PET基材和重量分数为25%的辅材。
所述增韧层6包括重量分数为78%的PET基材和重量分数为22%的辅材。
所述增韧层6包括重量分数为79%的PET基材和重量分数为21%的辅材。
所述增韧层6包括重量分数为74%的PET基材和重量分数为26%的辅材。
所述增韧层6包括重量分数为73%的PET基材和重量分数为27%的辅材。
所述抗粘层7为BaSO4涂层,其中,所述BaSO4涂层的BaSO4颗粒尺寸范围为1.6μm~2.4μm。
上述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了介绍,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易于理解本公开的技术方案,下面对上述方案做进一步介绍,以下介绍仅用于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并非是对本公开技术方案的限定。
抗雾层1:采用PET基材,内含抗雾剂,亲水基团吸附空气中的水分子并使其表面张力降低,从而减小水分子与透明物体表面的接触角,使水分子还没有在透明物体表面形成细小水珠之前,就会润湿、扩散于透明物体表面,形成一层超薄的透明水膜,对入射的光线不再产生散射作用,对视线也不产生干扰,从而起到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使用时的防雾作用,膜层厚度范围为6μm至10μm,优选8μm,作为表面层,起到保护整张滤光膜表面不起雾、不进水的效果。
第一扩散层2:采用PET基材,三角状扩散粒子分散于其中,粒子具体可分为有机粒子PEN及无机粒子TiO2,两者数量比为1:1至1:2,优选1:1,粒子的尺寸范围在1至2μm,优选1.2至1.4μm,膜层厚度范围在8至10μm,优选9μm。该膜层的功能是起到扩散光线,增加光路,使得下层的绿光吸收层3对入射光的吸收更加充分。
绿光吸收层3:采用PET基材,内含绿光吸收剂,吸收波段为495nm至575nm、相容剂采用马来酸酐接枝POE/马来酸酐接枝PP,膜层厚度范围为16至20μm,优选18μm,495nm至575nm绿光平均透过率范围在4.6%至9.2%,人眼对绿光的敏感度最强,该膜层能够滤除大部分该波段内较为刺眼的绿色强光,达到保护人眼的目的。
第二扩散层4:采用PET基材,棱形状扩散粒子分散于其中,粒子具体可分为有机粒子PCT及无机粒子SiO2,两者数量比为1:1至1:2,优选1:1,粒子的尺寸范围在1至2μm,优选1.6至1.8μm,膜层厚度范围在8至10μm,优选9μm。该膜层的功能是起到扩散光线,增加光路的作用,使得经绿光吸收层3过滤后的光线更加的分散、均匀,另外,还能使下层的紫外光吸收层对光的吸收更加充分、均一。
紫外吸收层5:采用PET基材,内含紫外吸收剂,吸收波段为340nm至385nm,膜层厚度范围为14至16μm,优选15μm,340nm至385nm紫外光平均透过率范围在0.1%至0.2%。该膜层能够吸收大部分该波段的紫外线,起到抗光老外以及保护人眼角质层的作用。
增韧层6:采用PET基材重量分数为70%至80%,内含质量分数为20%至30%的高透明SBS或POE中的一种,膜层厚度范围在30至40μm,优选35μm。该层起到增加薄膜整体韧性、抗大角度弯折的作用。
抗粘层7:将含有BaSO4颗粒的水性聚氨酯涂料涂布于增韧层6表面,BaSO4颗粒尺寸范围在1.6至2.4μm,优选1.8至2μm,膜层固化后厚度在4至6μm,优选5μm。该膜层的作用是防止底层与接触物表面粘连,保证滤光膜在使用时的平整度。
上述方案中:绿光吸收剂的添加量为0.1%-0.3%,在三角形粒子中有机粒子PEN和无机粒子二氧化钛的比列为最优比1:1时,薄膜在495nm~575nm波段的绿光平均透过率范围在4.6%~9.2%,并且绿光吸收剂添加量越高,绿光透过率越低;
紫外光吸收剂的添加量为0.8%-1.5%,薄膜的紫外平均透过率范围在0.1%~0.2%,紫外吸收剂的添加量越高,薄膜的紫外平均透过率越低;
三角形粒子的含量越高,有机粒子和无机粒子的比例越接近优选比例,薄膜的绿光透过率就越低,反之就越高;具体地说
三角粒子的含量3%,有机粒子:无机粒子=1:2绿光吸收剂添加量0.1%
时绿光过率为:9.2%。
三角粒子的含量3%,有机粒子:无机粒子=2:3,绿光吸收剂添加量0.1%时绿光过率为:9.0%。
三角粒子的含量3%,有机粒子:无机粒子=1:1,绿光吸收剂添加量0.1%时绿光过率为:8.9%。
三角粒子的含量4%,有机粒子:无机粒子=1:2,绿光吸收剂添加量0.2%时绿光过率为:6.3%。
三角粒子的含量4%,有机粒子:无机粒子=2:3,绿光吸收剂添加量0.2%时绿光过率为:6.3%。
三角粒子的含量4%,有机粒子:无机粒子=1:1,绿光吸收剂添加量0.3%时绿光过率为:6%。
三角粒子的含量5%,有机粒子:无机粒子=1:2,绿光吸收剂添加量0.3%时绿光过率为:4.9%。
三角粒子的含量5%,有机粒子:无机粒子=3:4,绿光吸收剂添加量0.3%时绿光过率为:4.7%。
三角粒子的含量5%有机粒子:无机粒子=1:1绿光吸收剂添加量0.3%时绿光过率为:4.6%。
菱形粒子的含量越高,薄膜不同位置各点之间的绿光透过率测试数据结果相差越小;具体地说:1号位为(左上端),二号位为(左下端),三号位为(中心),四号位为(右上端),五号位为(右下端)
菱形粒子含量2%,有机粒子:无机粒子=1:1时1号位绿光透过率8.9%,2号位绿光透过率8.7%,3号位绿光透过率9.1%,4号位绿光透过率8.8%,5号位绿光透过率9%。
菱形粒子含量3%,有机粒子:无机粒子=1:1时1号位绿光透过率8.8%,2号位绿光透过率8.9%,3号位绿光透过率9%,4号位绿光透过率8.7%,5号位绿光透过率8.8%。
菱形粒子含量4%,有机粒子:无机粒子=1:1时1号位绿光透过率8.8%,2号位绿光透过率8.8%,3号位绿光透过率8.9%,4号位绿光透过率8.8%,5号位绿光透过率8.8%。
增韧层中辅材的质量分数越高,薄膜的拉伸强度越高,拉伸强度范围在230MPa-258MPa。
POE含量20%,PET含量80%,薄膜的拉伸强度为230MPa;
POE含量25%,PET含量75%,薄膜的拉伸强度为239MPa;
POE含量30%,PET含量70%,薄膜的拉伸强度为247MPa;
SBS含量20%,PET含量80%,薄膜的拉伸强度为237MPa;
SBS含量25%,PET含量75%,薄膜的拉伸强度为249MPa;
SBS含量30%,PET含量70%,薄膜的拉伸强度为258MPa;
SEBS含量20%,PET含量80%,薄膜的拉伸强度为234MPa;
SEBS含量25%,PET含量75%,薄膜的拉伸强度为242MPa;
SEBS含量30%,PET含量70%,薄膜的拉伸强度为252MPa。
以上结合附图介绍了本公开几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这些实施方式并非是本公开的全部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也可以依据本公技术方案获取其它实施方式,但是,这些实施方式仍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扩散型双波段吸收滤光膜,其特征是:该扩散型双波段吸收滤光膜由上至下依次包括抗雾层(1)、第一扩散层(2)、绿光吸收层(3)、第二扩散层(4)、紫外吸收层(5)、增韧层(6)和抗粘层(7),其中,所述第一扩散层(2)和第二扩散层(4)内均设有扩散粒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散型双波段吸收滤光膜,其特征是:所述抗雾层(1)的厚度为6μm~1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散型双波段吸收滤光膜,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扩散层(2)和所述第二扩散层(4)的厚度均为8μm~10μm,所述第一扩散层(2)内的扩散粒子形状为三角形,所述第二扩散层(4)内的扩散粒子形状为棱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散型双波段吸收滤光膜,其特征是:所述绿光吸收层(3)的厚度为16μm~20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散型双波段吸收滤光膜,其特征是:所述紫外吸收层(5)的厚度为14μm~16μm,并且,所述紫外吸收层(5)的紫外光平均透过率为0.1%~0.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扩散型双波段吸收滤光膜,其特征是:所述增韧层(6)的厚度为30μm~40μ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扩散型双波段吸收滤光膜,其特征是:所述抗粘层(7)的厚度为4μm~6μm。
8.一种扩散型双波段吸收滤光膜,其特征是:该扩散型双波段吸收滤光膜由上至下依次包括抗雾层(1)、第一扩散层(2)、绿光吸收层(3)、第二扩散层(4)、紫外吸收层(5)、增韧层(6)和抗粘层(7);
其中,抗雾层(1)中PET的质量分数为99.3%-99.7%,抗雾剂为山梨醇单棕榈酸酯、月桂酸或硬树脂酸甘油单酯中的一种,质量分数为0.3%-0.7%;
第一扩散层(2)中PET的质量分数为95%-97%,三角状粒子的质量分数为3%-5%,粒子包括有机粒子PEN和无机粒子二氧化钛,所述有机粒子PEN和无机粒子二氧化钛的数量比为1:1~1:2,粒子的尺寸范围在1~2μm;
绿光吸收层(3)中PET的质量分数为94.7%-96.4%,吸收波段为495nm~575nm的绿光吸收剂的质量分数为0.1%-0.3%,相容剂为马来酸酐接枝POE/马来酸酐接枝PP中的一种,质量分数为2.5%-5%;
第二扩散层(4)中PET的质量分数为96%-98%,菱形粒子的质量分数为2%-4%,粒子具体可分为有机粒子PCT及无机粒子SiO2,两者数量比为1:1—1:2,粒子的尺寸范围在1~2μm;
紫外吸收层(5)中PET的质量分数为98.5%-99.2%,吸收波段为340nm~400nm的紫外光吸收剂的质量分数为0.8%-1.5%。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扩散型双波段吸收滤光膜,其特征是:所述增韧层(6)包括重量分数为70%~80%的PET基材和重量分数为20%~30%的辅材,所述辅材为高透明SBS、POE或SEBS中的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扩散型双波段吸收滤光膜,其特征是:所述抗粘层(7)为BaSO4涂层,其中,所述BaSO4涂层的BaSO4颗粒尺寸范围为1.6μm~2.4μm。
CN202010262218.XA 2020-04-06 2020-04-06 一种扩散型双波段吸收滤光膜 Active CN11144340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62218.XA CN111443403B (zh) 2020-04-06 2020-04-06 一种扩散型双波段吸收滤光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62218.XA CN111443403B (zh) 2020-04-06 2020-04-06 一种扩散型双波段吸收滤光膜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43403A true CN111443403A (zh) 2020-07-24
CN111443403B CN111443403B (zh) 2023-10-10

Family

ID=716529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62218.XA Active CN111443403B (zh) 2020-04-06 2020-04-06 一种扩散型双波段吸收滤光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43403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107011A (zh) * 2023-04-13 2023-05-12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偏光片及显示装置
CN116106999A (zh) * 2023-04-13 2023-05-12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光扩散膜及偏光片
CN116125582A (zh) * 2023-04-13 2023-05-16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偏光片和液晶显示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904046U (zh) * 2012-10-10 2013-04-24 江阴通利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扩散膜片
CN103293575A (zh) * 2013-05-10 2013-09-11 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扩散增亮薄膜及其制造方法
CN105589117A (zh) * 2015-12-21 2016-05-18 佛山佛塑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遮盖率和透光率协调性的光学扩散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6125172A (zh) * 2016-08-10 2016-11-16 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扩散膜及其制作方法
CN108614315A (zh) * 2018-07-06 2018-10-02 深圳市光科全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扩散膜
CN209264993U (zh) * 2018-11-27 2019-08-16 深圳市津田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光学扩散膜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904046U (zh) * 2012-10-10 2013-04-24 江阴通利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扩散膜片
CN103293575A (zh) * 2013-05-10 2013-09-11 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扩散增亮薄膜及其制造方法
CN105589117A (zh) * 2015-12-21 2016-05-18 佛山佛塑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遮盖率和透光率协调性的光学扩散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6125172A (zh) * 2016-08-10 2016-11-16 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扩散膜及其制作方法
CN108614315A (zh) * 2018-07-06 2018-10-02 深圳市光科全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扩散膜
CN209264993U (zh) * 2018-11-27 2019-08-16 深圳市津田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光学扩散膜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107011A (zh) * 2023-04-13 2023-05-12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偏光片及显示装置
CN116106999A (zh) * 2023-04-13 2023-05-12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光扩散膜及偏光片
CN116125582A (zh) * 2023-04-13 2023-05-16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偏光片和液晶显示装置
CN116107011B (zh) * 2023-04-13 2023-07-25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偏光片及显示装置
CN116106999B (zh) * 2023-04-13 2023-08-22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光扩散膜及偏光片
CN116125582B (zh) * 2023-04-13 2023-08-22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偏光片和液晶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43403B (zh) 2023-10-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43403A (zh) 一种扩散型双波段吸收滤光膜
CN102985499B (zh) 防反射膜及其制备方法
JP5350628B2 (ja) 抗uvコーティング組成物及びその使用
CN104115039B (zh) 防眩硬涂膜
TWI332088B (en) Anti-glare film
JP2002544114A (ja) リアプロジェクションスクリーンディスプレイに使用されるガラス微小球および方法
JP2008286878A (ja) 防眩性フィルム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ディスプレイ
US20090128915A1 (en) Antiglare film and coating composition for making the same
JP2009204728A (ja) 防眩性積層体及びそれを備えるディスプレイ
CN102540291A (zh) 一种光学扩散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1470216A (zh) 抗眩膜及抗眩涂液组合物
CN109073803A (zh) 光学体、窗材料及卷帘
JPH10510927A (ja) 光透過可能な物品へのホトクロミック分子の配合
TWI416171B (zh) 高效率光擴散聚合性薄膜及其製造方法
CN211698255U (zh) 一种复合型光学薄膜
CN114384623B (zh) 偏光片、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TW201040572A (en) Fine particle for optical function layer, optical member for display, and glare shield function layer
CN111458774A (zh) 一种多层迭加高分子复合光扩散板及其生产工艺
JPS63175071A (ja) フオトクロミツク性能を有する樹脂組成物
KR101752245B1 (ko) 백라이트 유니트용 광확산 시트
CN110058337A (zh) 一种高清防眩膜
KR20120078508A (ko) 광학 시트
KR100836013B1 (ko) 복합입자를 포함하는 방현필름 및 그 제조방법
US20090202838A1 (en) Self-assembling optical film and 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208537749U (zh) 一种低色差反射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