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34697A - 共聚物溴化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共聚物溴化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34697A
CN111434697A CN201910033111.5A CN201910033111A CN111434697A CN 111434697 A CN111434697 A CN 111434697A CN 201910033111 A CN201910033111 A CN 201910033111A CN 111434697 A CN111434697 A CN 1114346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polymer
solvent
light source
weight
par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3311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434697B (zh
Inventor
马文超
邱迎昕
包巧云
张月红
张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nopec Beij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emical Industry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inopec Beij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emical Industry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nopec Beij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emical Industry,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filed Critical Sinopec Beij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emical Industry
Priority to CN20191003311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34697B/zh
Publication of CN1114346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346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4346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3469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8/00Chemical modification by after-treatment
    • C08F8/18Introducing halogen atoms or halogen-containing groups
    • C08F8/20Halogenation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Addition Polymer Or Copolymer, Post-Treatments, Or Chemical Modif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橡胶弹性体领域,公开了一种共聚物溴化的方法,该共聚物为由异单烯烃单体与对烷基苯乙烯单体形成的共聚物,该方法包括:在可见光源的照射下,将所述共聚物和溴化剂在溶剂中进行接触反应,所述可见光源为波长为365‑740nm的单波长光源或选自波长为365‑740nm中的至少两种波长的混合波长光源。该方法在可见光源的照射下进行,充分利用了可见光的绿色、清洁、高效的优势,大大缩短了溴化反应的时间,而且能够显著降低异单烯烃与对烷基苯乙烯的共聚物在溴化过程中对溶剂纯度要求,降低生产成本,同时提高了溴有效利用率。

Description

共聚物溴化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橡胶弹性体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共聚物溴化的方法。
背景技术
聚合物与卤化剂反应生产卤化聚合物的卤化方法是本领域中公知的。在有机溶剂中,将聚合物与一种卤素源,如溴素或氯素接触,并在加热或光照条件下,使游离的卤素添加到聚合物分子链上。
近年来,光反应技术迅速发展,而将清洁、高效、高选择性的光反应技术,如长波长可见光反应技术、LED光反应技术运用到聚合物领域,制备高品质合成橡胶产品,对推动合成橡胶技术进步、顺应时代绿色环保主题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在聚合物与卤化剂生产卤化聚合物的过程中,溶剂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反应介质。通过文献资料查阅证明,烃类溶剂可以发生卤化反应,尤其是氯化反应和溴化反应。例如《有机化学》(钱旭红等,化学工业出版社,1999年11月)中的烷烃卤化反应一节指明:烷烃与卤素在室温和黑暗中不起反应,但在光、热、自由基引发剂的条件下发生反应,烷烃的卤代反应是自由基反应。烷烃中不同位置的氢原子被取代的难易程度不同,可以得到卤代比例不同的异构体。烷烃中氢的卤代活性顺序:3°H>2°H>1°H>甲烷H。总之,烷烃溶剂在引发剂或光、热的作用下容易与卤素发生卤代反应,其中含有叔碳氢(3°H)结构的烷烃卤代反应活性较高。因此,在化工生产中,对于某些特殊的卤化反应,为了避免溶剂中的同分异构体发生卤化反应,通常需要选择高纯度的正构烷烃,例如在极端条件下选择正己烷含量≥99%的溶剂,导致生产成本大幅度提高。
工业生产中通常使用烃类有机溶剂,如正己烷,然而通常工业用正己烷的纯度为65%-85%,溶剂中通常含有其它组分,特别是正己烷的同分异构体,如甲基环戊烷,2-甲基戊烷,3-甲基戊烷等。这些同分异构体由于物性与正己烷极其相近而导致分离困难,要得到高纯度,如95%以上的正己烷会导致溶剂生产成本大幅度上升。
对于异单烯烃与对烷基苯乙烯的共聚物,特别是,异丁烯与对甲基苯乙烯的共聚物在烷烃溶剂中的溴化反应便是这种情况之一,工业生产中要求使用正己烷或环己烷纯度高达99%甚至99.5%以上的高纯度溶剂,以避免溶剂发生溴化反应,而且在溶剂回收过程中需要进行精馏分离以脱除溴化的溶剂重组分,才能再循环使用。
鉴于光反应技术的优势及其在聚合物的卤化方法中的可行性,因此,有必要将光反应技术与聚合物的卤化方法结合,提供一种适用于异单烯烃与对烷基苯乙烯的共聚物在溶剂中进行溴化的方法,使得该共聚物在溶剂中进行溴化时,可以完全避免溶剂中含有3°H结构的同分异构体发生溴化反应,大幅度降低工业生产中对溶剂纯度的苛刻要求,使用常规工业溶剂既可以满足生产要求,降低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异单烯烃与对烷基苯乙烯的共聚物溴化过程中对溶剂纯度要求高及溴有效利用率低的缺陷,提供一种异单烯烃与对烷基苯乙烯的共聚物溴化的方法,该方法在波长为365-740nm的单波长光源或选自波长为365-740nm中的至少两种波长的混合波长光源的照射下进行,充分利用了可见光的绿色、清洁、高效的优势,大大缩短了溴化反应的时间,而且能够显著降低异单烯烃与对烷基苯乙烯的共聚物在溴化过程中对溶剂纯度要求,降低生产成本,同时提高溴有效利用率。也即能够在相对较低纯度的溶剂存在下实现异单烯烃与对烷基苯乙烯的共聚物溴化,同时提高了溴有效利用率。
如背景介绍所述,由异单烯烃单体与对烷基苯乙烯单体形成的共聚物与溴化剂进行接触反应时,对溶剂的纯度要求较高,而现有技术中所出售的溶剂中不可避免的混入其它物质,如,正丁烷溶剂,通常为正丁烷与异丁烷的混合溶剂;正戊烷溶剂,通常为正戊烷与2-甲基丁烷、2,2-二甲基丙烷和环戊烷的混合溶剂;正己烷溶剂,通常为正己烷与2-甲基戊烷、3-甲基戊烷、甲基环戊烷、2,3-二甲基丁烷、2,2-二甲基丁烷、环己烷等的混合溶剂;正庚烷溶剂,通常为正庚烷与2-甲基己烷、3-甲基己烷、甲基环己烷、2,3-二甲基戊烷、3-乙基戊烷等的混合溶剂,正辛烷溶剂,通常为正辛烷与2-甲基戊烷、3-甲基戊烷、甲基环戊烷、环己烷等的混合溶剂。
然而,溶剂中的这些异构化的杂质对所述共聚物的溴化反应具有显著影响,烷烃中氢的卤代活性顺序为3°H>2°H>1°H>甲烷H。因此,在溴化剂的存在下,溶剂中异构化杂质和所述共聚物的反应形成竞争反应,大幅度降低了溴有效利用率。而要想获得纯度较高的溶剂,则必须对溶剂进行提纯,导致生产成本大幅度提高。
进一步地,表1-表3为本发明的发明人采用气质联用仪(GC/MS)对市售不同规格的溶剂纯度及杂质分析结果。其中,GC条件为:安捷伦6890N,色谱柱STB-5(60mm×0.32mm×1μm),60℃恒温10min,以10℃/min升温至260℃,进样口温度260℃,分流比20:1;MS条件为:EI源,离子源温度250℃,接口温度280℃。
表1
Figure BDA0001944938560000031
Figure BDA0001944938560000041
表2
Figure BDA0001944938560000042
表3
Figure BDA0001944938560000043
表1-表3进一步说明了市售溶剂中杂质的复杂性。
如表1中的正戊烷溶剂中,不但含有支链的同分异构体,还含有较多难以辨别的烯烃杂质,可想而知工业用戊烷溶剂的杂质成分更为复杂;表2中,正己烷中的主要的杂质成分是3-甲基戊烷和甲基环戊烷;表3中正庚烷中的主要的杂质成分为甲基环己烷、3-甲基己烷、甲基环戊烷和2-甲基己烷等。
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异单烯烃单体与对烷基苯乙烯单体形成的共聚物进行溴化的方法,该方法能够有效抑制溶剂中杂质与溴化剂的副反应,降低共聚物进行溴化时,对溶剂纯度的要求,节约能耗,降低生产成本,同时提高溴有效利用率。
此外,现有技术中聚合物与卤化剂反应多在有机自由基引发剂(如偶氮双基类化合物)和/或氧化剂(如过氧化氢、过氧化钠)的存在下进行,不仅对溶剂纯度要求高,而且副反应较多,同时提高了成本。
而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能够在没有自由基引发剂和/或氧化剂的存在下进行,降低了对溶剂纯度的要求,避免了副反应的发生,同时提高了溴有效利用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共聚物溴化的方法,该共聚物为由异单烯烃单体与对烷基苯乙烯单体形成的共聚物,该方法包括:在可见光源的照射下,将所述共聚物和溴化剂在溶剂中进行接触反应,所述可见光源为波长为365-740nm的单波长光源或选自波长为365-740nm中的至少两种波长的混合波长光源。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能够在相对较低纯度的溶剂存在下实现异单烯烃与对烷基苯乙烯的共聚物溴化,同时提高了溴有效利用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在本文中所披露的范围的端点和任何值都不限于该精确的范围或值,这些范围或值应当理解为包含接近这些范围或值的值。对于数值范围来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之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和单独的点值之间,以及单独的点值之间可以彼此组合而得到一个或多个新的数值范围,这些数值范围应被视为在本文中具体公开。
本发明提供一种共聚物溴化的方法,该共聚物为由异单烯烃单体与对烷基苯乙烯单体形成的共聚物,该方法包括:在可见光源的照射下,将所述共聚物和溴化剂在溶剂中进行接触反应,所述可见光源为波长为365-740nm的单波长光源或选自波长为365-740nm中的至少两种波长的混合波长光源,应当理解的是,当可见光源为混合波长光源时,该混合波长光源中包含的各个单波长均为365-740nm,并且混合波长光源中的各个单波长可以相同或者不同,只要满足上述365-740nm即可,下文提到的混合波长均可作类似推理,下文不再赘述。
本发明中,所述方法在可见光源的照射下进行,控制波长能够有效地抑制溶剂中杂质的溴化反应,降低对溶剂纯度的要求,发明人通过下文研究(具体研究一)发现所述可见光源优选为波长为365-740nm的单波长光源或选自波长为365-740nm中的至少两种波长的混合波长光源;更优选,所述可见光源为波长为380-740nm的单波长光源或选自波长为380-740nm中的至少两种波长的混合波长光源;进一步优选,所述可见光源为波长为390-740nm的单波长光源或选自波长为390-740nm中的至少两种波长的混合波长光源;进一步优选,所述可见光源为波长为400-740nm的单波长光源或选自波长为400-740nm中的至少两种波长的混合波长光源。
特别优选地,所述可见光源波长为490-630nm的单波长光源或选自波长为490-630nm中的至少两种波长的混合波长光源时,能够进一步降低共聚物溴化的方法中对溶剂纯度的要求。
本发明中,满足发射上述可见光波长的光源包括但不限于LED光源、太阳光源、氙灯、家用节能灯等。
具体研究一:
针对不同溶剂中存在的主要杂质组分,如2-甲基戊烷、3-甲基戊烷和甲基环戊烷,模拟不同波长下主要杂质的溴化反应速率,以确定合适的波长。
分别取10mL的2-甲基戊烷(纯度99.99%)、3-甲基戊烷(纯度99.99%)、甲基环戊烷(纯度99.99%)、环己烷(纯度99.99%)以及模型聚合物分子对二甲苯,将其静置于锥形瓶中。然后,分别加入0.2mL液溴,在温度为11±0.5℃,光照功率为25-30mW的条件下,测定不同波长光源下,液溴与不同物质进行接触反应的反应情况,溶液中橙色褪去表示反应结束,测定不同物质与溴化剂进行接触反应的所用的时间,结果见表4。
表4
Figure BDA0001944938560000071
由表4可知,不同波长的光源条件下,几种物质的溴化反应速度近似有以下规律:3-甲基戊烷>2-甲基戊烷>>甲基环戊烷>环己烷,当波长≤365nm或波长≥740nm时,模拟聚合物分子对二甲苯与杂质的溴化反应速率相差较小,不利于聚合物分子的溴化,也即相对降低了溴有效利用率,而当采用波长范围为490-630nm的单波长或混合波长时,模拟聚合物分子对二甲苯与杂质的溴化反应速率相差非常大,即可能杂质还未开始反应,模拟聚合物分子可能已经反应完毕(“>>”表示远大于)。
本发明中,对所述溶剂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为现有技术中能够用于由异单烯烃单体与对烷基苯乙烯单体形成的共聚物与溴化剂进行接触反应的各种溶剂。优选地,所述溶剂选自C4-C8的直链正构烷烃和C4-C8的环烷烃中的至少一种,所述C4-C8的直链正构烷烃为正丁烷、正戊烷、正己烷、正庚烷、正辛烷,所述C4-C8的环烷烃为环丁烷、环戊烷、环己烷、环庚烷、环辛烷;更优选地,所述溶剂选自环己烷、正己烷和正庚烷中的至少一种。
如前所述,溶剂中的这些异构化的杂质对所述共聚物的溴化反应具有显著影响。因此,在溴化剂的存在下,溶剂中异构化杂质和所述共聚物的反应形成竞争反应,大大降低了溴有效利用率。而要想获得纯度较高的溶剂,则必须对溶剂进行提纯,导致生产成本大幅度提高。而本发明所述方法能够在低纯度溶剂下实现所述共聚物的溴化,同时提高溴有效利用率,在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溶剂的纯度≥50%即可,更优选所述溶剂的纯度≥60%即可。也就是说,即便是溶剂纯度为50%左右时,本发明的方法也能够获得高的溴有效利用率。本发明中,凡涉及到溶剂纯度%均指溶剂的重量%,例如,溶剂纯度≥50%指的是溶剂纯度≥50重量%;溶剂的纯度≥60%指的是溶剂纯度≥60重量%。
本发明中,优选地,所述溴化剂选自液溴、N-溴代丁二酰亚胺、N-溴乙酰胺和二溴海因中的至少一种,更优选为液溴。
为进一步提高溴有效利用率,优选地,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所述溶剂,所述共聚物的用量为1-20重量份,所述溴化剂的用量为0.08-1.2重量份。
进一步优选地,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所述溶剂,所述共聚物的用量为5-15重量份,所述溴化剂的用量为0.2-0.5重量份。
本发明中,优选地,所述接触反应条件包括:光照功率为10-500mW,进一步优选为50-300mW,更优选为100-250mW;反应温度为5-50℃,优选为10-25℃;反应时间为0.2-5min,进一步优选为1-3min。
根据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当光照功率为100-250mW,反应温度为10-25℃,反应时间为1-3min时,能够进一步提高溴有效利用率。
本发明中,优选地,所述共聚物的重均分子量为10万-100万。
优选地,以所述共聚物的总重量为基准,所述共聚物中的对烷基苯乙烯结构单元的含量为0.5-90重量%,优选为1-50重量%。
本发明中,优选地,所述异单烯烃单体选自异丁烯、异戊烯、异己烯、异庚烯和异辛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对烷基苯乙烯单体选自对甲基苯乙烯、对乙基苯乙烯和对异丁基苯乙烯中的至少一种。当所述异单烯烃有多种结构式时,所述异单烯烃优选为异单端烯烃,例如,所述异己烯可以为2-甲基-1-戊烯、3-甲基-1-戊烯、4-甲基-1-戊烯;所述异庚烯可以为2-甲基-1-己烯、3-甲基-1-己烯、4-甲基-1-己烯、5-甲基-1-己烯、3-乙基-1-戊烯等;所述异辛烯可以为2-甲基-1-庚烯、3-甲基-1-庚烯、4-甲基-1-庚烯、5-甲基-1-庚烯、6-甲基-1-庚烯、3-乙基-1-己烯、4-乙基-1-己烯等。
本发明中,通过所述共聚物溴化的方法在所述共聚物中引入了溴原子,获得的含有溴原子的目标产物,其中,所述目标产物为溴原子取代共聚物中烷基苯乙烯结构单元中的烷基上的氢,例如,当所述共聚物为含有甲基苯乙烯结构单元的共聚物时,目标产物如式(1-1)所示;当所述共聚物为含有乙基苯乙烯结构单元的共聚物时,目标产物如式(1-2)所示;当所述共聚物为含有异丁基苯乙烯结构单元的共聚物时,目标产物如式(1-3)所示。
Figure BDA0001944938560000091
本发明中,优选地,所述共聚物为由异丁烯单体与对甲基苯乙烯单体形成的共聚物。
优选地,以所述共聚物的总重量为基准,所述共聚物中的对甲基苯乙烯结构单元的含量为3-20重量%。
根据本发明一种特别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共聚物为由异丁烯单体与对甲基苯乙烯单体形成的共聚物,以所述共聚物的总重量为基准,所述共聚物中的对甲基苯乙烯结构单元的含量为3-20重量%。在该具体实施方式下,所述共聚物与溴化剂进行接触反应时,溴有效利用率显著提高。
以下将通过实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以下实例中,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所述的原料均可商购获得;
溴有效利用率通过以下方法测定:共聚物溴化程度采用瑞士BrukerAVANCE400核磁共振仪(400Hz),磁场强度9.40特斯拉,以CDCl3作溶剂,TMS为内标进行测定;
溴有效利用率=目标产物中溴的摩尔数/参加反应的溴的摩尔数×100%。
实施例1
将异丁烯单体与对甲基苯乙烯单体形成的共聚物(该共聚物的重均分子量为50万,以所述共聚物的总重量为基准,所述共聚物中的对甲基苯乙烯结构单元的含量为12重量%)25g溶于225g的85%正己烷中,然后加入0.34mL液溴,待混合均匀后,采用波长为490nm的单波长光源照射进行接触反应,光照功率为150mW,反应温度为15℃,反应时间为2min。
结果:计算得到溴有效利用率为76%。
实施例2
将异丁烯单体与对甲基苯乙烯单体形成的共聚物(该共聚物的重均分子量为10万,以所述共聚物的总重量为基准,所述共聚物中的对甲基苯乙烯结构单元的含量为3重量%)34g溶于225g的65%正己烷中,然后加入0.14mL液溴,待混合均匀后,采用波长为595nm的单波长光源照射进行接触反应,光照功率为250mW,反应温度为10℃,反应时间为3min。
结果:计算得溴有效利用率为73%。
实施例3
将异丁烯单体与对甲基苯乙烯单体形成的共聚物(该共聚物的重均分子量为100万,以所述共聚物的总重量为基准,所述共聚物中的对甲基苯乙烯结构单元的含量为20重量%)12g溶于225g的60%正庚烷中,然后加入0.21mL液溴,待混合均匀后,采用波长为490-630nm的混合波长LED灯照射进行接触反应,光照功率为100mW,反应温度为25℃,反应时间为2min。
结果,计算得到溴有效利用率为75%。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按照与实施例1相似的方法进行,不同的是:
本实施例中,分别在85%正己烷、95%正己烷和99%正己烷中,采用波长为630nm的单波长光源照射进行接触反应。
结果:计算得到共聚物在85%正己烷、95%正己烷和99%正己烷中溴有效利用率分别为72%、75%、76%。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按照与实施例1相似的方法进行,不同的是:
本实施例中,将85%正己烷替换为按照质量比为1:1混合的纯度为99.5%的环己烷与65%的正己烷。
结果:计算得到溴有效利用率为70%。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按照与实施例1相似的方法进行,不同的是:
本实施例中,取45g共聚物溶于225g的60%正戊烷中。
结果:计算得到溴有效利用率为60%。
实施例7
本实施例按照与实施例1相似的方法进行,不同的是:
本实施例中,光照功率为500mW。
结果:计算得到溴有效利用率为56%。
实施例8
本实施例按照与实施例1相似的方法进行,不同的是:
本实施例中,采用纯度为50%的正己烷。
结果:计算得到溴有效利用率为69%。
实施例9
本实施例按照与实施例1相似的方法进行,不同的是:
本实施例中,采用波长为740nm的单波长光源照射,观察到溴化反应速率极慢,在光照30min时体系颜色开始变化,反应开始进行,待反应40min后停止反应。
结果:计算得到溴有效利用率为45%。
实施例10
本实施例按照与实施例1相似的方法进行,不同的是:
本实施例中,所用溴化剂为与液溴中溴的摩尔量相当的N-溴代丁二酰亚胺。
结果:计算得到溴有效利用率为59%。
实施例11
本实施例按照与实施例1相似的方法进行,不同的是:
本实施例中,共聚物为由异戊烯单体与对乙基苯乙烯单体形成的共聚物,该共聚物的重均分子量为60万,以该共聚物的总重量为基准,该共聚物中对乙基苯乙烯结构单元的含量为10重量%。
结果:计算得到溴有效利用率为64%。
实施例12
本实施例按照与实施例1相似的方法进行,不同的是:
本实施例中,分别在85%正己烷、95%正己烷和99%正己烷中,采用波长为365nm的单波长光源照射进行接触反应。
结果:计算得到共聚物在85%正己烷、95%正己烷和99%正己烷中溴有效利用率分别为45%、49%、53%。
实施例13
本实施例按照与实施例1相似的方法进行,不同的是:
本实施例中,分别在60%正庚烷、96%正庚烷、99%正庚烷中,采用波长为365nm的单波长光源照射进行接触反应。
结果:计算得共聚物在60%正庚烷、96%正庚烷、99%正庚烷中中溴有效利用率分别为40%、43%、47%。
对比例1
本实施例按照与实施例1相似的方法进行,不同的是:
本实施例中,采用波长为840nm的单波长光源照射。
结果:观察到溴化反应速率极慢,在光照50min时体系颜色仍无变化。
对比例2
将异丁烯单体与对甲基苯乙烯单体形成的共聚物(该共聚物的重均分子量为50万,以所述共聚物的总重量为基准,所述共聚物中的对甲基苯乙烯结构单元的含量12重量%)25g分别溶于225g的95%正己烷和97%正己烷中,然后分别加入0.34mL液溴,待混合均匀后,采用光源为150W的钨灯,反应5min。
结果:计算得到共聚物在95%正己烷和97%正己烷中溴有效利用率分别为42%、45%。
通过上述结果可以看出,采用490-630nm的单波长光源或混合波长光源时,能够显著降低共聚物进行溴化时对溶剂纯度的要求,当溶剂纯度为60%时,溴有效利用率仍然可以达到76%,大幅度降低了对溶剂纯度的要求,节约了能耗,降低了生产成本。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包括各个技术特征以任何其它的合适方式进行组合,这些简单变型和组合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2)

1.一种共聚物溴化的方法,该共聚物为由异单烯烃单体与对烷基苯乙烯单体形成的共聚物,该方法包括:在可见光源的照射下,将所述共聚物和溴化剂在溶剂中进行接触反应,所述可见光源为波长为365-740nm的单波长光源或选自波长为365-740nm中的至少两种波长的混合波长光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可见光源为波长为490-630nm的单波长光源或选自波长为490-630nm中的至少两种波长的混合波长光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溶剂的纯度≥50%,优选所述溶剂的纯度≥60%。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溶剂选自C4-C8的直链正构烷烃和C4-C8的环烷烃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溶剂选自环己烷、正己烷和正庚烷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溴化剂选自液溴、N-溴代丁二酰亚胺、N-溴乙酰胺和二溴海因中的至少一种,优选为液溴。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所述溶剂,所述共聚物的用量为1-20重量份,所述溴化剂的用量为0.08-1.2重量份;
优选地,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所述溶剂,所述共聚物的用量为5-15重量份,所述溴化剂的用量为0.2-0.5重量份。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接触反应的条件包括:
光照功率为10-500mW;反应温度为5-50℃;反应时间为0.2-5min。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光照功率为50-300mW,优选为100-250mW。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共聚物的重均分子量为10万-100万。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以所述共聚物的总重量为基准,所述共聚物中的对烷基苯乙烯结构单元的含量为0.5-90重量%,优选为1-50重量%。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异单烯烃单体选自异丁烯、异戊烯、异己烯、异庚烯和异辛烯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对烷基苯乙烯单体选自对甲基苯乙烯、对乙基苯乙烯和对异丁基苯乙烯中的至少一种。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共聚物为由异丁烯单体与对甲基苯乙烯单体形成的共聚物;
优选地,以所述共聚物的总重量为基准,所述共聚物中的对甲基苯乙烯结构单元的含量为3-20重量%。
CN201910033111.5A 2019-01-14 2019-01-14 共聚物溴化的方法 Active CN11143469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33111.5A CN111434697B (zh) 2019-01-14 2019-01-14 共聚物溴化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33111.5A CN111434697B (zh) 2019-01-14 2019-01-14 共聚物溴化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34697A true CN111434697A (zh) 2020-07-21
CN111434697B CN111434697B (zh) 2022-12-09

Family

ID=715800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33111.5A Active CN111434697B (zh) 2019-01-14 2019-01-14 共聚物溴化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34697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98840A1 (zh) * 2022-11-11 2024-05-16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异丁烯基阳离子盐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抗菌高分子材料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344021A2 (en) * 1988-05-27 1989-11-29 Exxon Chemical Patents Inc. Para-alkylstyrene/isoolefin copolymers
CN104892813A (zh) * 2014-03-06 2015-09-0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支化聚合物的卤化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7709374A (zh) * 2015-07-01 2018-02-16 株式会社钟化 卤代异烯烃系聚合物的制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344021A2 (en) * 1988-05-27 1989-11-29 Exxon Chemical Patents Inc. Para-alkylstyrene/isoolefin copolymers
CN104892813A (zh) * 2014-03-06 2015-09-0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支化聚合物的卤化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7709374A (zh) * 2015-07-01 2018-02-16 株式会社钟化 卤代异烯烃系聚合物的制造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陈大华: "《霓虹灯制作技术 三级》", 30 April 2007,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98840A1 (zh) * 2022-11-11 2024-05-16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异丁烯基阳离子盐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抗菌高分子材料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34697B (zh) 2022-12-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584424C2 (ru)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я высокомолекулярного бромированного каучука с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м общего растворителя
JP2796993B2 (ja) パラ―アルキルスチレン/イソオレフィン共重合体
JP5864738B2 (ja) 臭素化ブチルゴムの製造方法
JP5781092B2 (ja) 高分子量ハロゲン化ゴムを製造するための共通溶媒法
JO3223B1 (ar) بوليمرات ستايرينية أنيونية معالجة بالبروم وطريقة تحضيرها
CN102083868A (zh) 用于生产高分子量卤代丁基橡胶的常规溶剂方法
CN111434697B (zh) 共聚物溴化的方法
JP2733711B2 (ja) 改良された中和を有するポリマーのハロゲン化
CN111434696B (zh) 将共聚物进行溴化方法
CN101351481B (zh) 卤化方法
CN110573564B (zh) 制备卤化异丁烯-异戊二烯橡胶的工艺
CN111434695B (zh) 一种改进的共聚物溴化的方法
CN112745439B (zh) 一种聚合物溶液制备方法和一种丁基橡胶生产方法
EP0609737B1 (en) Process for producing a halogenated butyl rubber
CN102558413B (zh) 将卤化聚合物溶液中的无机盐脱除的方法以及将聚合物卤化的方法
CN109762120B (zh) 一种窄分子量分布高热稳定性的溴化sbs产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10003446B (zh) 一种浅色高软化点萜烯酚树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0003520B (zh) 湿法混炼胶生产过程中回收溶剂和未聚合单体的精制方法
CN112745436A (zh) 溶剂循环利用方法和丁基橡胶生产方法
CN111944339A (zh) 紫外光固化单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AU594348B2 (en) Process for producing 6,6'-dihydroxy-3,3,3',3'-tetramethyl- 1,1'-spirobiidane
CN111875722B (zh) 一种卤化丁基橡胶的制备方法
CA2174795A1 (en) Improved polymer bromination process
CN112745435B (zh) 聚合物淤浆向聚合物溶液的转换方法和丁基橡胶生产方法
CN117567704A (zh) 嵌段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溴化嵌段共聚物及其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