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33415A - 斗齿适配器以及铲斗 - Google Patents

斗齿适配器以及铲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33415A
CN111433415A CN201980006147.2A CN201980006147A CN111433415A CN 111433415 A CN111433415 A CN 111433415A CN 201980006147 A CN201980006147 A CN 201980006147A CN 111433415 A CN111433415 A CN 1114334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oth
hardness
tooth adapter
adapter
bu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0614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生翔平
汤本段
S.伊格纳西奥
永田贵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matsu Ltd
GH Hensley Industri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Komatsu Ltd
Hensley Industri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matsu Ltd, Hensley Industries Inc filed Critical Komatsu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4334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3341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FDREDGING; SOIL-SHIFTING
    • E02F9/00Component parts of dredgers or soil-shifting machines, not restricted to one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E02F3/00 - E02F7/00
    • E02F9/28Small metalwork for digging elements, e.g. teeth scraper bits
    • E02F9/2808Teeth
    • E02F9/2816Mountings therefor
    • E02F9/2825Mountings therefor using adapter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FDREDGING; SOIL-SHIFTING
    • E02F9/00Component parts of dredgers or soil-shifting machines, not restricted to one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E02F3/00 - E02F7/00
    • E02F9/28Small metalwork for digging elements, e.g. teeth scraper bits
    • E02F9/2808Teeth
    • E02F9/285Teeth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used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FDREDGING; SOIL-SHIFTING
    • E02F3/00Dredgers; Soil-shifting machines
    • E02F3/04Dredgers; Soil-shifting machines mechanically-driven
    • E02F3/28Dredgers; Soil-shifting machines mechanically-driven with digging tools mounted on a dipper- or bucket-arm, i.e. there is either one arm or a pair of arms, e.g. dippers, buckets
    • E02F3/36Component parts
    • E02F3/40Dippers; Buckets ; Grab devices, e.g.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for buckets, form, geometry or material of bucke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FDREDGING; SOIL-SHIFTING
    • E02F9/00Component parts of dredgers or soil-shifting machines, not restricted to one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E02F3/00 - E02F7/00
    • E02F9/28Small metalwork for digging elements, e.g. teeth scraper bits
    • E02F9/2808Teeth
    • E02F9/2816Mountings therefor
    • E02F9/2833Retaining means, e.g. pi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5Process efficienc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omponent Parts Of Construction Machinery (AREA)

Abstract

一种斗齿适配器(40),其通过使一部分向形成于斗齿(20)的凹部(22)插入而将斗齿(20)保持于铲斗主体(10),具备:连接部(42),其包含基端(44),该基端是与铲斗主体(10)连接的一侧的端部;插入部(43),其包含前端(45),该前端是向凹部(22)插入的一侧的端部。插入部(43)包含:基体部(48);高硬度部(49),其形成于包含插入部(43)的表面的区域,且硬度高于基体部(48)。

Description

斗齿适配器以及铲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斗齿适配器以及铲斗。
本申请基于2018年2月27日提出申请的美国申请第15/906545号主张优先权,引用该美国申请所记载的所有记载内容。
背景技术
在液压挖掘机、轮式装载机等的铲斗的开口部的外缘设置斗齿。作为将斗齿设置于铲斗的方法之一,可采用使用斗齿适配器的方法。斗齿适配器通过焊接等接合方法设置于铲斗的开口部的外缘。斗齿以斗齿适配器的一部分向形成于斗齿的凹部插入的状态保持于斗齿适配器。
在采用这种构造的情况下,砂土侵入斗齿与斗齿适配器之间,斗齿适配器磨损。若斗齿适配器的磨损发展,则有在斗齿适配器与斗齿之间产生晃动、因此使斗齿适配器产生破裂的情况。
作为针对上述斗齿适配器磨损的对策,提出了使斗齿与斗齿适配器之间夹设间隙调整体(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05-105609号公报(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10560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对策中,不仅部件数量增加,还对各部件要求较高的尺寸精度。因此,可能会产生制造成本的上升、加工困难等问题。
针对于此,可考虑使斗齿适配器的硬度上升而使耐磨损性提高的对策。但是,若使斗齿适配器的硬度上升,则有斗齿适配器的韧性降低,反而容易产生破裂的隐患。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能够在使耐磨损性提高的同时抑制破裂的产生的斗齿适配器以及具备该斗齿适配器的铲斗。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手段
根据本发明的斗齿适配器是通过使一部分向形成于作业机械的斗齿的凹部插入而将斗齿保持于作业机械的铲斗主体的斗齿适配器。该斗齿适配器具备:连接部,其包含基端,该基端是与铲斗主体连接的一侧的端部;插入部,其包含前端,该前端是向上述凹部插入的一侧的端部。插入部包含基体部和高硬度部,该高硬度部形成于包含插入部的表面的区域,且硬度高于基体部。
发明效果
根据上述斗齿适配器,能够在使耐磨损性提高的同时抑制破裂的产生。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包含使用斗齿适配器设置的斗齿的铲斗的构造的概略立体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斗齿适配器的构造的概略剖面图。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斗齿适配器的第一变形例的构造的概略剖面图。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斗齿适配器的第二变形例的构造的概略剖面图。
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斗齿适配器的制造方法的概略顺序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2中的斗齿适配器的构造的概略剖面图。
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斗齿适配器的制造方法的概略顺序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3中的斗齿适配器的构造的概略剖面图。
图9是表示斗齿适配器的前端附近的构造的概略剖面图。
图10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斗齿适配器的制造方法的概略顺序的流程图。
图11是用于说明堆焊部的形成方法的概略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的概要]
本申请的斗齿适配器是通过使一部分向形成于作业机械的斗齿的凹部插入而将斗齿保持于作业机械的铲斗主体的斗齿适配器。该斗齿适配器具备:连接部,其包含基端,该基端是与铲斗主体连接的一侧的端部;插入部,其包含前端,该前端是向上述凹部插入的一侧的端部。插入部包含基体部和高硬度部,该高硬度部形成于包含插入部的表面的区域,且硬度高于基体部。
在本申请的斗齿适配器中,在包含插入部的表面的区域形成有硬度高于基体部的高硬度部。由于该高硬度部的存在,可抑制斗齿适配器的磨损。其结果,能够抑制斗齿适配器与斗齿之间的晃动所引起的破裂的产生。另外,由于存在硬度低于高硬度部的基体部,因此可抑制斗齿适配器的韧性的降低。其结果,能够减少韧性不足所导致的破裂的产生。如此,根据本申请的斗齿适配器,能够在提高耐磨损性的同时抑制破裂的产生。
在上述斗齿适配器中,上述高硬度部可以包含插入部的表面中的与斗齿接触的区域。如此,能够更可靠地抑制斗齿适配器与斗齿之间的晃动所引起的破裂的产生。
在上述斗齿适配器中,上述高硬度部可以包含插入部的表面中的前端。如此,能够更可靠地抑制斗齿适配器与斗齿之间的晃动所引起的破裂的产生。该结构特别适合斗齿适配器在插入部的前端与斗齿接触的构造。
在上述斗齿适配器中,插入部的表面中的基端侧的端部可以包含于基体部。来自斗齿的弯曲应力强力地作用于插入部的表面中的基端侧的端部、即位于斗齿的凹部的入口附近的插入部的表面。因此,通过使该区域包含于韧性较高的基体部,能够减少来自斗齿的弯曲应力导致产生破裂的风险。
在上述斗齿适配器中,上述高硬度部可以是高频淬火硬化部。与基体部之间的硬度梯度大的高频淬火硬化部优选作为本申请的高硬度区域。
在上述斗齿适配器中,高硬度部的硬度可以是47HRC以上65HRC以下。通过使高硬度部的硬度为47HRC以上,易于确保足够的耐磨损性。通过使高硬度部的硬度为65HRC以下,能够避免高硬度部的韧性以必要程度以上的程度降低。高硬度部的硬度更优选的是50HRC以上。高硬度部的硬度更优选的是55HRC以下。
在上述斗齿适配器中,基体部的硬度为25HRC以上40HRC以下。通过使基体部的硬度为25HRC以上,能够对斗齿适配器赋予足够的刚性。通过使基体部的硬度为40HRC以下,能够对斗齿适配器赋予足够的韧性。
在上述斗齿适配器中,高硬度部的厚度可以是3mm以上10mm以下。通过使高硬度部的厚度为3mm以上,易于确保足够的耐磨损性。通过使高硬度部的厚度为10mm以下,易于对斗齿适配器赋予足够的韧性。
在上述斗齿适配器中,高硬度部与基体部的硬度差可以是5HRC以上25HRC以下。如此,易于兼得耐磨损性与韧性。高硬度部与基体部的硬度差更优选的是10HRC以上。高硬度部与基体部的硬度差更优选的是20HRC以下。
在上述斗齿适配器中,优选地,高硬度部的硬度为斗齿中与斗齿适配器接触的区域的硬度以上。如此,能够更可靠地抑制斗齿适配器与斗齿之间的晃动所引起的破裂的产生。
本申请的铲斗是作业机械的铲斗。该铲斗具备:铲斗主体,其具有开口;上述本申请的斗齿适配器,其设置于铲斗主体的开口的外缘;斗齿,其具有凹部,斗齿适配器插入于该凹部而连接于铲斗主体。
本申请的铲斗包含抑制破裂产生的上述本申请的斗齿适配器。因此,根据本申请的铲斗,能够提供耐久性优异的铲斗。
[实施方式的具体例]
接下来,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斗齿适配器以及铲斗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以下的附图中,对于相同或者相当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且不再重复其说明。
<实施方式1>
首先,参照图1以及图2,对实施方式1中的斗齿适配器以及铲斗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包含使用实施方式1中的斗齿适配器设置的斗齿的铲斗的构造的概略立体图。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斗齿适配器的构造的概略剖面图。图2是沿着图1的线段A-A的剖面图。
参照图1,本实施方式的铲斗1是液压挖掘机的铲斗。铲斗1安装于液压挖掘机的小臂(未图示)的前端,挖掘砂土。铲斗1具备主体10(铲斗主体)、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是四个)斗齿适配器40、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是四个)斗齿20、多个销51以及安装部30。
主体10由板状部件构成,具有用于接收砂土的开口19。多个斗齿适配器40被配置为其一部分从主体10的开口19的外缘12的挖掘侧突出。在斗齿适配器40上形成有适配器贯通孔41,该适配器贯通孔41为通孔。多个斗齿20分别安装于斗齿适配器40,并从外缘12的挖掘侧突出。在斗齿20上形成有斗齿贯通孔25,斗齿贯通孔25为通孔。在斗齿20安装于斗齿适配器40的状态下,斗齿贯通孔25与适配器贯通孔41构成连续的通孔。通过将销51插入该连续的通孔,使得斗齿20固定于斗齿适配器40。安装部30配置于主体10的、隔着开口19与安装斗齿20的一侧相反的一侧。
参照图1以及图2,在斗齿20上形成有从基端23侧朝向前端21侧凹陷的凹部22。斗齿适配器40具备连接部42和插入部43,连接部42包含基端44,基端44是与主体10连接的一侧的端部,插入部43包含前端45,前端45是向凹部22插入的一侧的端部。连接部42的基端44侧的区域具有分支为两个部分的形状。从另一个角度进行说明,在连接部42的基端44侧的区域形成有槽部,该槽部具有与安装斗齿适配器40的主体10的包含外缘12的区域(唇板)的形状对应的形状。在该槽部中插入主体10的包含外缘12的区域。由此,连接部42的基端44侧的区域以夹持主体10的包含外缘12的区域的方式保持主体10的包含外缘12的区域。在本实施方式中,斗齿适配器40的连接部42焊接固定于主体10的包含外缘12的区域。
插入部43包含基体部48和高硬度部49,高硬度部49形成于包含插入部43的表面的区域,且硬度高于基体部48。在本实施方式中,高硬度部49是高频淬火硬化部。即,高硬度部49是通过高频淬火对基体部48的一部分局部地进行淬火硬化而形成的区域。
形成于斗齿20的凹部22的底部区域22A与斗齿适配器40的前端45不接触。在凹部22的底部区域22A与前端45之间存在空间29。在插入部43的表面的包围前端45的区域形成有高硬度部49。高硬度部49被配置为包含插入部43的表面中的与斗齿20接触的区域。更详细地说,高硬度部49被形成为包含插入部43的表面上的与斗齿20接触的部分中的最靠近前端45的区域。前端45包含于基体部48。
在本实施方式的斗齿适配器40中,在包含插入部43的表面的区域,形成有硬度高于基体部48的高硬度部49。由于高硬度部49的存在,可抑制斗齿适配器40的磨损。其结果,能够抑制斗齿适配器40与斗齿20之间的晃动所引起的破裂的产生。另外,由于存在硬度低于高硬度部49的基体部48,因此可抑制斗齿适配器40(特别是插入部43)的韧性的降低。其结果,能够减少韧性不足所引发的破裂的产生。如此,斗齿适配器40成为在提高耐磨损性的同时抑制了破裂的产生的斗齿适配器。
另外,在斗齿适配器40中,高硬度部49被形成为包含插入部43的表面上的与斗齿20接触的区域、更详细地说是插入部43的表面上的与斗齿20接触的部分中的最靠近前端45的区域。该区域是插入部43中最容易磨损的区域。通过在该区域形成高硬度部49,可更有效地抑制斗齿适配器40的磨损。
另一方面,插入部43的表面中的基端44侧的端部46包含于基体部48。即,位于斗齿20的凹部22的入口附近的插入部43的表面包含于基体部48,在该部分未形成有高硬度部49。端部46附近是来自斗齿20的弯曲应力强力地作用的区域。通过使该区域包含于韧性较高的基体部48,减少了来自斗齿20的弯曲应力导致产生破裂的风险。
斗齿适配器40例如由铸钢构成。该铸钢的碳含量例如是0.26质量%以上0.35质量%以下。该铸钢的碳含量优选的是0.28质量%以上0.32质量%以下。铸钢的成分组成例如能够与JIS标准的机械构造用碳钢或者机械构造用合金钢对应。更具体而言,铸钢的成分组成例如能够采用与JIS标准的SCNCrM2等对应的成分组成。
高硬度部49的硬度优选的是47HRC以上65HRC以下。高硬度部49的硬度更优选的是50HRC以上。高硬度部49的硬度更优选的是55HRC以下。高硬度部49的厚度优选的是3mm以上10mm以下。高硬度部49与基体部48的硬度差优选的是5HRC以上25HRC以下。高硬度部49与基体部48的硬度差更优选的是10HRC以上。高硬度部49与基体部48的硬度差更优选的是20HRC以下。另外,优选地,高硬度部49的硬度为斗齿20中与斗齿适配器40接触的区域的硬度以上。
<第一变形例>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第一变形例中的斗齿适配器的构造的概略剖面图。图3是与上述图2对应的图,是沿着图1的线段A-A的剖面图。参照图3,第一变形例中的斗齿适配器40基本上具有与上述实施方式的斗齿适配器40相同的构造,起到相同的效果。但是,第一变形例中的斗齿适配器40在高硬度部49的形状方面与上述实施方式的情况不同。
参照图3,本变形例中的斗齿适配器40的高硬度部49被配置为包含插入部43的表面中的前端45。即,除了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形成高硬度部49的区域之外,在面向空间29的区域也形成有高硬度部49。在空间29中,存在砂土侵入的情况。而且,存在由于该砂土而磨损插入部43的表面中的包含前端45的区域的情况。这种情况下,通过在面向空间29的区域也形成高硬度部49,能够抑制斗齿适配器40的磨损,能够更可靠地抑制斗齿适配器40与斗齿20之间的晃动所引起的破裂的产生。
<第二变形例>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第二变形例中的斗齿适配器的构造的概略剖面图。图4是与上述图2对应的图。参照图4,第二变形例中的斗齿适配器40基本上具有与上述实施方式的斗齿适配器40相同的构造,起到相同的效果。但是,第二变形例中的斗齿适配器40在高硬度部49的形状以及斗齿20与斗齿适配器40的接触状态方面与上述实施方式的情况不同。
参照图4,在本变形例中,插入部43的前端45与凹部22的底部区域22A接触。而且,本变形例中的斗齿适配器40的高硬度部49被配置为包含插入部43的表面中的前端45。在采用了插入部43的前端45与凹部22的底部区域22A接触的构造的情况下,在前端45附近,磨损最大。通过将高硬度部49配置为包含插入部43的表面中的前端45,能够抑制斗齿适配器40的磨损,能够更可靠地抑制斗齿适配器40与斗齿20之间的晃动所引起的破裂的产生。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中的斗齿适配器40的制造方法的概况进行说明。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斗齿适配器的制造方法的概略步骤的流程图。参照图5,在本实施方式的斗齿适配器40的制造方法中,首先,作为工序S10,实施铸造工序。在该工序S10中,具有适当的成分组成的钢水流入到具有与斗齿适配器40对应的希望形状的腔室的模具中并凝固。然后,将凝固而获得的斗齿适配器40从模具中取出。
接下来,作为工序S20,实施整体淬火工序。在该工序S20中,对在工序S10中获得的斗齿适配器40实施淬火处理。具体而言,斗齿适配器40例如在炉内被加热,从斗齿适配器40整体为A3相变点以上的温度的状态起迅速冷却到MS点以下的温度。由此,斗齿适配器40整体成为具有马氏体组织的铸钢。
接下来,作为工序S30,实施高温回火工序。在该工序S30中,对在工序S20中实施了淬火处理的斗齿适配器40实施回火处理。具体而言,例如在炉内将斗齿适配器40整体的温度加热到小于A1相变点的温度、例如400℃以上600℃以下的温度区域,之后冷却至室温。由此,斗齿适配器40整体成为具有回火马氏体组织的铸钢。工序S20以及S30构成调质工序。通过该调质工序,使构成斗齿适配器40的铸钢的组织均质化,并且将铸钢的硬度调整到希望的基体部48的硬度。
接下来,作为工序S40,实施高频淬火工序。在该工序S40中,通过高频淬火处理,在希望的区域形成作为高频淬火硬化部的高硬度部49。具体而言,通过使高频电流流过与斗齿适配器40邻接地配置的线圈,使斗齿适配器40的希望的区域产生涡电流,利用该涡电流将应形成高硬度部49的部分加热到A3相变点以上的温度。此时,应成为基体部48的部分的温度维持为小于A1相变点。从该状态起将斗齿适配器40冷却至MS点以下的温度区域。由此,在希望的区域形成高硬度部49(参照图2~图4)。
接下来,作为工序S50,实施低温回火工序。在该工序S50中,对于在工序S40中形成了作为高频淬火硬化部的高硬度部49的斗齿适配器40实施低温回火。具体而言,例如在炉内将斗齿适配器40整体的温度加热至小于A1相变点的温度、例如150℃以上250℃以下的温度区域,之后冷却至室温。由此,可获得减少因高硬度部49的形成而向斗齿适配器40导入的应变等效果。之后,根据需要经过精加工、防锈处理、涂装等工艺,完成斗齿适配器40。注意,在工序S40结束时已经确保了可允许的韧性的情况下,也可以省略工序S50。
<实施方式2>
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2中的斗齿适配器的构造的概略剖面图。图6是与上述图2对应的图,并且是沿着图1的线段A-A的剖面图。参照图6,实施方式2中的斗齿适配器40基本上具有与实施方式1的斗齿适配器40相同的构造,起到相同的效果。但是,实施方式2中的斗齿适配器40在高硬度部49的形状、构造以及形成方法方面与实施方式1的情况不同。
参照图6,本实施方式中的斗齿适配器40的高硬度部49被配置为包含插入部43的表面的整个区域。另外,本实施方式的高硬度部49是渗碳淬火硬化部。即,高硬度部49与基体部48相比碳含量更高。如此,即使采用渗碳淬火硬化部取代高频淬火硬化部作为高硬度部49,也可获得与实施方式1的情况相同的效果。注意,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以包含插入部43的表面的整个区域的方式形成高硬度部49的情况,但也可以如实施方式1的情况那样,以包含插入部43的表面的一部分的方式形成作为渗碳淬火硬化部的高硬度部49。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中的斗齿适配器40的制造方法的概况进行说明。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斗齿适配器的制造方法的概略步骤的流程图。参照图7,在本实施方式的斗齿适配器40的制造方法中,首先,作为工序S10,实施铸造工序。该工序基本上与实施方式1的情况相同地实施,但在实施方式1中是使碳含量为0.25~0.35质量%的SCNCrM2等钢水流入模具,而在本实施方式中是使碳含量为0.18~0.25质量%左右的钢水流入模具。
接下来,省略了实施方式1的工序S20以及S30,而且代替实施方式1的工序S40,作为工序S41而实施渗碳淬火工序。在该工序S41中,通过渗碳淬火处理,在希望的区域形成作为渗碳淬火硬化部的高硬度部49,并且基体部48的硬度也被调整到适当的范围。具体而言,将在工序S10中获得的斗齿适配器40在具有比构成斗齿适配器40的铸钢的碳含量高的碳势的环境中加热到A3相变点以上的温度。在该加热之前,在与不形成高硬度部49的区域对应的表面上,形成阻碍碳浸入的涂层。由此,碳从未形成有涂层的表面浸入斗齿适配器40。从该状态将斗齿适配器40冷却到MS点以下的温度区域。由此,与碳含量变高的区域对应地形成高硬度部49。另外,碳含量没有上升的区域在维持最初的碳含量的状态下被淬火硬化,成为基体部48。之后,与实施方式1的情况相同地实施工序S50,并根据需要实施精加工、防锈处理、涂装等工艺等工艺,从而完成实施方式2的斗齿适配器40。如此,可获得在希望的区域形成有高硬度部49的、并且具有与高硬度部49相比硬度更低(例如30HRC以上45HRC以下)而韧性优异的基体部48的斗齿适配器40。
<实施方式3>
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3中的斗齿适配器的构造的概略剖面图。图8是与上述图2对应的图,并且是沿着图1的线段A-A的剖面图。图9是放大示出斗齿适配器的前端附近的概略剖面图。参照图8以及图9,实施方式3中的斗齿适配器40基本上具有与实施方式1的斗齿适配器40相同的构造,起到相同的效果。但是,实施方式3中的斗齿适配器40在高硬度部的构造以及形成方法方面与实施方式1的情况不同。
参照图8以及图9,本实施方式中的斗齿适配器40的高硬度部是堆焊部62。如图9所示,堆焊部62包含由铁或钢构成的母相92和分散在母相92中的硬质粒子91。作为构成硬质粒子91的材料,例如能够采用超硬合金。在斗齿适配器40上形成有作为凹部的下沉区域47。堆焊部62形成为填充下沉区域47。如此,即使采用堆焊部62来取代作为高频淬火硬化部的高硬度部49,也可获得与实施方式1的情况相同的效果。注意,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在与实施方式1的高硬度部49相同的区域形成堆焊部62的情况,但也可以在与其他方式、例如第一变形例或第二变形例相同的区域形成堆焊部62。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中的斗齿适配器40的制造方法的概况进行说明。图10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斗齿适配器的制造方法的概略步骤的流程图。参照图10,在本实施方式的斗齿适配器40的制造方法中,首先与实施方式1的情况相同地实施工序S10~S30。
接下来,取代实施方式1的工序S40以及工序S50,作为工序S35而实施下沉形成工序。在该工序S35中,通过对在工序S20~S30中进行了调质处理的斗齿适配器40例如实施切削加工,从而形成下沉区域47。下沉区域47在应形成作为高硬度部的堆焊部62的区域中形成。注意,下沉区域47也可以在作为铸造工序的工序S10中形成。
接下来,作为工序S42,实施堆焊部形成工序。在该工序S42中,以将在工序S35中形成的下沉区域47填充的方式形成堆焊部62。堆焊部62的形成例如能够如以下那样通过利用MIG(Metal Inert Gas(熔化极惰性气体保护))焊接法的堆焊焊接来实施。
首先,对堆焊部形成装置进行说明。参照图11,堆焊部形成装置具备焊枪70和硬质粒子供给喷嘴80。焊枪70包含具有中空圆筒形状的焊接喷嘴71和配置于焊接喷嘴71的内部并连接于电源(未图示)的接触片72。焊丝73在与接触片72接触的同时被向焊接喷嘴71的前端侧连续地供给。作为焊丝,例如能够采用JIS标准YGW12。焊接喷嘴71与接触片72的间隙成为屏蔽气体的流路。流经该流路的屏蔽气体从焊接喷嘴71的前端喷出。硬质粒子供给喷嘴80具有中空圆筒状的形状。硬质粒子91被供给到硬质粒子供给喷嘴80内,从硬质粒子供给喷嘴80的前端排出硬质粒子91。
能够使用上述堆焊部形成装置通过以下的步骤形成堆焊部62。若使基体部48为一个电极、使焊丝73为另一个电极并向基体部48与焊丝73之间施加电压,则在焊丝73与基体部48之间形成电弧74。电弧74被从焊接喷嘴71的前端沿箭头β喷出的屏蔽气体与周围的空气隔开。作为屏蔽气体,例如能够采用氩气。通过电弧74的热量,基体部48的一部分以及焊丝73的前端熔融。焊丝73的前端熔融而形成的液滴进入基体部48的熔融区域。由此,形成熔融的基体部48与焊丝73混合而成的液体区域即熔池92。向熔池92供给从硬质粒子供给喷嘴80喷出的硬质粒子91。
若构成堆焊焊接装置的焊枪70以及硬质粒子供给喷嘴80相对于基体部48(下沉区域47)向箭头α的方向相对地移动,则形成熔池92的位置依次移动,先形成的熔池92凝固而成为堆焊部62。堆焊部62包含熔池92凝固而形成的母相92和分散在母相92中的硬质粒子91。通过以上的步骤,形成填充下沉区域47的堆焊部62。之后,根据需要实施精加工、防锈处理、涂装等工艺等工艺,从而完成实施方式3的斗齿适配器40。
注意,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本申请的铲斗是液压挖掘机的铲斗的情况,但本申请的斗齿适配器以及铲斗也能够应用于其他用途,例如轮式装载机的铲斗、推土机的松土器。
应当理解,本次公开的实施方式在全部方面均为示例,在哪个方面都不受限制。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书规定,而非由上述说明规定,本发明的范围包含与权利要求书同等意思以及范围内的全部变更。
附图标记说明
1铲斗,10主体,12外缘部,19开口,20斗齿,21前端,22凹部,22A 底部区域,23基端,25斗齿贯通孔,29空间,30安装部,40斗齿适配器,41适配器贯通孔,42连接部,43插入部,44基端,45前端,46端部,47下沉区域,48基体部,49高硬度部,51销,62堆焊部,70焊枪,71焊接喷嘴,72接触片,73焊丝,74电弧,80硬质粒子供给喷嘴,91硬质粒子,92母相(熔池)。

Claims (11)

1.一种斗齿适配器,通过使一部分向形成于作业机械的斗齿的凹部插入而将所述斗齿保持于所述作业机械的铲斗主体,其中,具备:
连接部,其包含基端,该基端是与所述铲斗主体连接的一侧的端部;
插入部,其包含前端,该前端是向所述凹部插入的一侧的端部;
所述插入部包含:
基体部;
高硬度部,其形成于包含所述插入部的表面的区域,且硬度高于所述基体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斗齿适配器,其中,
所述高硬度部包含所述插入部的表面中的与所述斗齿接触的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斗齿适配器,其中,
所述高硬度部包含所述插入部的表面中的所述前端。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斗齿适配器,其中,
所述插入部的表面中的所述基端侧的端部包含于所述基体部。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斗齿适配器,其中,
所述高硬度部是高频淬火硬化部。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斗齿适配器,其中,
所述高硬度部的硬度为47HRC以上65HRC以下。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斗齿适配器,其中,
所述基体部的硬度为25HRC以上40HRC以下。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斗齿适配器,其中,
所述高硬度部的厚度为3mm以上10mm以下。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斗齿适配器,其中,
所述高硬度部与所述基体部的硬度差为5HRC以上25HRC以下。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斗齿适配器,其中,
所述高硬度部的硬度为所述斗齿中与所述斗齿适配器接触的区域的硬度以上。
11.一种铲斗,该铲斗为作业机械的铲斗,其中,具备:
铲斗主体,其具有开口;
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斗齿适配器,其设置于所述铲斗主体的所述开口的外缘;
斗齿,其具有凹部,所述斗齿适配器插入于所述凹部而连接于所述铲斗主体。
CN201980006147.2A 2018-02-27 2019-02-25 斗齿适配器以及铲斗 Pending CN11143341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5/906,545 2018-02-27
US15/906,545 US10745891B2 (en) 2018-02-27 2018-02-27 Tooth adapter and bucket
PCT/JP2019/007114 WO2019167896A1 (ja) 2018-02-27 2019-02-25 ツースアダプタおよびバケッ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33415A true CN111433415A (zh) 2020-07-17

Family

ID=676856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06147.2A Pending CN111433415A (zh) 2018-02-27 2019-02-25 斗齿适配器以及铲斗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745891B2 (zh)
JP (1) JP7315527B2 (zh)
CN (1) CN111433415A (zh)
AU (1) AU2019228868B2 (zh)
WO (1) WO2019167896A1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790353A (en) * 1972-02-22 1974-02-05 Servco Co Division Smith Int I Hard-facing article
CN204475403U (zh) * 2014-12-19 2015-07-15 山东天工岩土工程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耐磨铲斗
CN206143842U (zh) * 2015-08-27 2017-05-03 斗山英维高株式会社 斗齿组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987838A (en) * 1957-08-05 1961-06-13 Elton Stratton Excavating tooth
US3805423A (en) * 1970-06-26 1974-04-23 Caterpillar Tractor Co Bi-metal ripper tip for digging teeth
CA2124836C (en) * 1991-12-20 1996-11-12 Brian J. Hutchins Attachments for excavating bucket
US5224282A (en) * 1992-01-21 1993-07-06 Harnischfeger Corporation Tooth assembly for a digger bucket
JPH0754381A (ja) * 1993-08-11 1995-02-28 Mitsubishi Steel Mfg Co Ltd 複合材ツース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852867B2 (ja) * 1994-05-13 1999-02-03 株式会社小松製作所 耐摩耗部品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の耐摩耗部品
JPH10252106A (ja) * 1997-03-14 1998-09-22 Komatsu Ltd バケットのツースおよびその着脱方法
US6079132A (en) * 1997-09-26 2000-06-27 H&L Tooth Co. Excavating tooth assembly
JP2000104293A (ja) 1998-09-30 2000-04-11 Yutani Heavy Ind Ltd 掘削用バケットのツース接合部構造
AUPR803401A0 (en) * 2001-10-02 2001-10-25 Meyers, Thomas Anthony Excavator teeth
US20070051022A1 (en) * 2002-12-04 2007-03-08 Thomas Anthony Meyers Excavator teeth
JP3995158B2 (ja) 2003-09-29 2007-10-24 越後商事株式会社 バケット用ツース部材の間隙調整体
PL2902552T3 (pl) * 2006-03-30 2021-01-11 Esco Group Llc Człon zużywalny dla sprzętu kopiącego
US7980011B2 (en) * 2009-03-23 2011-07-19 Black Cat Blades Ltd. Fully stabilized excavator tooth attachment
BR202012024726U2 (pt) * 2011-12-09 2015-10-06 Minetec Sa memória descritiva
US8978277B2 (en) * 2012-06-06 2015-03-17 Raptor Mining Products Inc. Dual thread hammerless wedge and spool
JP5373169B1 (ja) * 2012-10-10 2013-12-18 株式会社小松製作所 掘削爪および掘削爪用ボディ
EP2952639A1 (en) * 2014-06-02 2015-12-09 Metalogenia Research & Technologies S.L. Locking device for securing a wear member
EP3207216A4 (en) * 2014-10-17 2018-07-25 Vermeer Manufacturing Company Protective wear sleeve for cutting element
US20160305095A1 (en) * 2015-04-17 2016-10-20 Caterpillar Inc. Tool retention system
EP3169852B1 (en) * 2015-06-05 2019-04-24 Black Cat Blades Ltd. Wear member attachment system for excavation implement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790353A (en) * 1972-02-22 1974-02-05 Servco Co Division Smith Int I Hard-facing article
CN204475403U (zh) * 2014-12-19 2015-07-15 山东天工岩土工程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耐磨铲斗
CN206143842U (zh) * 2015-08-27 2017-05-03 斗山英维高株式会社 斗齿组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U2019228868B2 (en) 2021-07-22
AU2019228868A1 (en) 2020-06-18
US10745891B2 (en) 2020-08-18
US20190264425A1 (en) 2019-08-29
WO2019167896A1 (ja) 2019-09-06
JP7315527B2 (ja) 2023-07-26
JPWO2019167896A1 (ja) 2021-02-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29292B (zh) 用于在对接接头处激光焊接由可硬化钢构成的一个或多个工件的方法
KR100597022B1 (ko) 무한궤도차량의 바퀴장치 및 그 패딩강화방법
US20120297649A1 (en) Ground engaging tool tooth tip
US10835958B2 (en) Wear-resistant component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AU2018384521A1 (en) Implement cutting edge with brazed white cast iron teeth
US10730129B2 (en) Machine component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US8430980B2 (en) Steel member and a method of hard-facing thereof
US10500666B2 (en) Wear-resistant component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AU2017338154B2 (en) Part resistant to erosion wea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same
CN111433415A (zh) 斗齿适配器以及铲斗
ITMI20070714A1 (it) Maglia di catena di cingolo e rullo di cingolo di carrello avente un rivestimento legato per via metallurgica
US10814437B2 (en) Machine component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JP2022527252A (ja) 掘削バケット用リップ
JP7139033B2 (ja) リッパシャンクおよびリッパ装置
US20070082217A1 (en) Wear Resistant Consumable
JP4120282B2 (ja) 作業機械の摺動部材用低炭素鋼ボス部材及びそれを備えた作業機械
JP3824970B2 (ja) 耐摩耗性低炭素鋼ボス部材の製造方法
Huggett et al. Composite alloy wear parts for use in the mining industry
AU2004216539C1 (en) A steel member and a method of hard-facing thereof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