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33403B - 具有保持输送机的家用紧凑型物品折叠机及其折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具有保持输送机的家用紧凑型物品折叠机及其折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33403B
CN111433403B CN201880055259.2A CN201880055259A CN111433403B CN 111433403 B CN111433403 B CN 111433403B CN 201880055259 A CN201880055259 A CN 201880055259A CN 111433403 B CN111433403 B CN 11143340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lder
conveyor
article
folding
wid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5525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433403A (zh
Inventor
G·罗佐夫
A·纳姆
A·A·阿斯普勒
I·瑙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ele und Cie KG
Original Assignee
Fudimet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dimet GmbH filed Critical Fudimet GmbH
Publication of CN1114334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334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4334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334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89/00Apparatus f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with or without stapling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89/00Apparatus f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with or without stapling
    • D06F89/02Apparatus f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with or without stapling of textile articles to be worn, e.g. shirts
    • D06F89/023Apparatus f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with or without stapling of textile articles to be worn, e.g. shirts of shir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Folding Of Thin Sheet-Like Materials, Special Discharging Devices, And Others (AREA)
  • Auxiliary Devices For And Details Of Packaging Control (AREA)

Abstract

用于自主物品折叠的家用紧凑型物品折叠机(10)包括第一,第二和第三主输送机(C1,C2,C3),其中至少两个为堆叠形式,每个均包括两个主辊(32)和围绕其延伸的主带(34)。第一和第二保持输送机(U1,U2)分别包括至少三个保持辊(32)和围绕其延伸的保持带(34)。每个保持输送机分别与第一和第二主输送机接合。折叠机还包括至少第一宽度折叠器(38),其配置成用于在物品中形成宽度折层;至少第一长度折叠器(64),其配置成用于在物品中形成长度折层。

Description

具有保持输送机的家用紧凑型物品折叠机及其折叠方法
技术领域
当前申请的主题涉及负担得起的紧凑型衣物/织物折叠机。具体地,本发明涉及配置成用于家用或非工业用途的洗衣机大小的折叠机。本申请不涉及配置用于折叠诸如床单、夹克、外套和工作服之类的大件物品以及诸如袜子或内衣之类的小物品的折叠机。
背景技术
在国内消费者市场上,一直迫切需要一种紧凑,负担得起的产品,该产品能够快速可靠地折叠衣物。本领域的折叠机是已知的并且公开在例如US8973792中。根据本申请的主题的主要目的之一是生产一种家用折叠机,其外部尺寸类似于标准尺寸的洗衣机或烘干机的外部尺寸。另一个重要的目的是生产一种普通消费者负担得起的折叠机。
发明概述
根据本申请的主题的第一方面,提供了家用紧凑型物品折叠机,其配置成用于自动物品折叠,并且包括:
第一、第二和第三主输送机,其中至少两个为堆叠形式,每个均包括两个主辊和围绕其延伸的主带;
第一和第二保持输送机,每个包括至少三个保持辊和围绕其延伸的保持带,每个所述保持输送机分别与第一和第二主输送机中的每个接合;
至少第一宽度折叠器,配置用于在物品中形成宽度折层;以及
至少第一长度折叠器,配置用于在物品中形成长度折层。
根据根据本申请的主题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物品折叠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从用户接收物品,物品正面朝向用户或在垂直方向上向上;
折叠第一宽度折层;
在纵向方向上对所述物品进行第一次反转;
将物品折叠第二宽度折层;
在纵向方向上对所述物品进行第二次反转;
在纵向方向上对所述物品进行第三次反转;
折叠第一长度折层;
折叠第二长度折层
展平所述物品;以及
卸载所述物品。
根据本申请的主题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物品折叠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从用户接收物品物品物品正面朝向用户或在垂直方向上向上;
折叠第一宽度折层;
将所述物品折叠第二宽度折层;
在纵向方向上对所述物品进行第一次反转;
在纵向方向上对所述物品进行第二次反转;
折叠第一长度折层;
折叠第二长度折层;以及
卸载所述物品。
根据根据本申请的主题的第四方面,提供家用紧凑型物品折叠机,其被配置用于自动物品折叠,并且包括:
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主输送机,其中至少两个呈堆叠形式,每个均包括两个主辊和围绕其延伸的主带;
第一第二和第三保持输送机,每个包括至少三个保持辊和围绕其延伸的保持带,每个保持输送机分别与第一和第二主输送机中的每一个接合;
第一和第二宽度折叠器,分别被配置用于在物品中形成宽度折层;
第一和第二长度折叠器,分别被配置用于在物品中形成长度折层。
以下任何特征,无论是单独还是组合,都可以适用于本申请主题的任何上述方面:
所述折叠机仅包括单个第一宽度折叠器和仅单个第一长度折叠器。
所述折叠机还包括第二宽度折叠器,所述第二宽度折叠器配置成在所述物品中产生宽度折层。
折叠机还可以包括第二长度折叠器,所述第二长度折叠器配置成在所述物品中产生长度折层。
每个主输送机和保持输送机之间的所述接合配置成用于拉动,反转和减小物品的厚度。
所述第一宽度折叠器被布置并配置成折叠位于所述第一主输送机处的物品。
所述第二宽度折叠器被布置并配置成折叠位于所述第二主输送机处的物品。
所述第一和第二宽度折叠器均被布置并且配置成折叠位于所述第一主输送机处的物品。
所述第一长度折叠器被布置并配置成折叠位于所述第三主输送机和所述第二保持输送机之间的物品。
所述第一长度折叠器被布置并配置成折叠位于所述第四主输送机和所述第三保持输送机之间的物品。
所述第一宽度折叠器包括宽度可调节的凹形和凸形构件,所述凹形和凸形构件被配置为在物品被沿纵向方向其上拉过时在横向方向上被动地折叠多余的织物。
所述第二宽度折叠器包括折叠臂,所述折叠臂在物品被沿纵向方向输送时沿横向方向投掷和折叠多余的织物。
在垂直方向上,每个保持输送机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相关联的主输送机的上方和下方。
每个主输送机的正好一个辊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每个相关联的保持输送机的两个保持辊之间,并且主带与保持带接合并将其向内保持朝向同一保持输送机的第三辊。
每个主输送机可以与任何其他主输送机具有独立的关系。
折叠机可以被配置成同时容纳和折叠至少两个物品。
在垂直方向上看,每对相邻的主输送机之间至少有50%的重叠。
所述物品在主输送机和位于其下方的移动的接收表面之间第一次进行长度折叠。
所述折叠机可以具有盒形外壳,所述盒形外壳包括机器顶面和底面以及在其间延伸的机器外围表面;并且在操作模式下,装载系统从机器外围表面向外突出。
装载系统包括活动衣架组件,所述活动衣架组件的宽度是能调节的并且被配置成容纳来自机器用户的各种物品尺寸。
所述装载系统在横向方向上是能调节的,并且配置成接收和容纳各种物品尺寸。
所述折叠机不支持床单、袜子、夹克、外套、工作服和内衣。
所述折叠机不配置成折叠长于150cm的物品。
所述折叠机不配置成折叠厚度大于11毫米的物品织物。
卸载系统总是与所述装载系统位于折叠机的同一侧。
所述装载系统是可缩回的,并且以非操作或折叠模式在所述折叠机内折叠。
所述卸载系统包括输送机或其他装置,所述输送机或其他装置在纵向方向上来回移动,并且配置成用于通过与位于上方的主输送机成半独立的关系来堆叠物品。
折叠机包括被配置用于检测物品的存在、宽度和/或厚度和/或长度的传感器。
折叠机可以进一步包括物品处置或处理机构。
折叠机可以包括织物软化装置和/或香料装置。
使用折叠机的物品折叠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将来自用户的物品接收到活动衣架中,其中物品背面朝向折叠机,物品正面面向用户或在垂直方向上向上;
使用活动衣架通过第一宽度折叠器牵拉所述物品并进行第一宽度折叠;
使用所述衣架将所述物品牵拉到所述第一主输送机上;
在第一保持输送机和第一主输送机之间输送物品并将其反转并到达第二主输送机;
使用所述第二宽度折叠器执行第二宽度折叠;
在第二保持输送机和第二主输送机之间输送物品并将其反转并到达第三主输送机上;
在第三保持输送机和第三主输送机之间输送物品并将其反转,并且至少部分地将物品输送到主动的第四主输送机上;
通过将物品至少部分地通过第三保持输送机和第四主输送机之间的折叠空间输送到在第一方向上移动的第五主输送机上来折叠第一长度折层;
通过在与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上输送物品来折叠第二长度折层;
通过在第四主输送机和第五主输送机之间输送物品来展平物品;以及
将物品运送到卸载系统。
使用折叠机的物品折叠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将来自用户的物品接收到活动衣架中,其中物品背面朝向折叠机,物品正面面向用户或在垂直方向上向上;
使用活动衣架通过第一宽度折叠器牵拉物品并进行第一宽度折叠;
使用活动衣架将物品牵拉到第一主输送机上;
使用第二宽度折叠器执行第二宽度折叠;
在第一保持输送机和第一主输送机之间输送物品并将其反转并到达第二主输送机;
在第二保持输送机和第二主输送机之间输送物品并将其反转,并且至少部分地将物品输送到主动的第三主输送机上;
通过将物品至少部分地通过第二保持输送机和第三主输送机之间的折叠空间输送到沿第一方向旋转的第四主输送机上,从而折叠第一长度折层;
通过经由第四主输送机在与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上输送物品来折叠第二长度折层;以及
将所述物品输送到卸载系统。
附图说明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申请的主题并示出在实践中可以如何进行,现在将参考附图,其中:
图1是处于操作模式的折叠机的第一实施方案的等距外观图;
图2是处于非操作模式的图1的折叠机的等距外观图;
图3是图1的折叠机的内部等距示意图,其中其外壳被移除;
图4是相关联的主输送机的俯视平面图中的第二宽度折叠器的俯视平面图;
图5是图1的折叠机的示意性内部侧视图;
图6是处于操作模式的折叠机的第二实施方案的示意性内部侧视图;
图7-20是图1的折叠机在折叠方法的第一实施方案的不同阶段的示意性内部侧视图。
在认为适当的地方,附图标记可以在附图之间重复以指示相应或类似的元件。
发明详述
在以下描述中,将描述本申请的主题的各个方面。为了说明的目的,充分详细地阐述了具体的配置和细节,以提供对本申请的主题的透彻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显而易见的是,可以在没有本文呈现的某些特定配置和细节的情况下实践本申请的主题。
参考图1图2。紧凑的折叠机10具有机器的顶端和底端以及在其间延伸的均匀的机器主体12。在非操作或存储模式下,折叠机10的所有子系统优选地位于外壳18内。机器顶端具有可从其向外突出的装载系统14,并且机器底端具有也可以突出的卸载系统16。装载和卸载系统14、16都位于折叠机10的同一侧或外围区域。
物品经由装载系统14被供给到折叠机10中,并从卸载系统16以折叠状态离开折叠系统10。折叠机10可以在沿着开始于装载系统14且结束于卸载系统16的折叠路径的任何地方沿横向方向和/或纵向方向折叠物品。在折叠机10的横向方向上的折层在本文中被称为宽度折层。折叠机 10的纵向方向上的折层在本文中被称为长度折层。根据本实施方案,折叠机10能够根据应用(即,物品的类型、折叠的类型和/或数量)进行至少一个宽度折叠和/或至少一个长度折叠。如图7-20所示,折叠机10可以同时接收和折叠和/或处理多个物品。
外壳18具有机器顶部表面20和底部表面22以及在其间延伸的机器外围表面24。机器外围表面24可具有相对的机器侧表面26和在机器侧表面26之间延伸的相反的机器前表面和后表面28、30。外壳18可包括至少一个维修门。
折叠机10的宽度,特别是外壳18的最大尺寸,优选地宽度小于65 厘米;高度小于95厘米,深度小于75厘米。
机器底部表面22可以是平坦的,并且限定垂直于其的垂直轴Z,并且垂直轴Z从机器底部表面22的中间延伸并穿过机器顶部表面20。可替代地,穿过机器的基点或支脚的基本虚拟平面可以定义垂直轴Z。纵向轴X 垂直于垂直轴Z延伸,位于机器底部表面22或基本虚拟平面中,并穿过机器的前表面和后表面28、30。纵向轴X在机器侧表面26之间的中间延伸。横向轴Y垂直于纵向轴X和垂直轴Z延伸并且位于机器底部表面22 中。垂直轴Z限定与其平行的垂直方向。纵向轴X限定与其平行的纵向方向。横向轴Y限定与其平行的横向方向。
注意图3。如将进一步解释的,折叠机10包括至少堆叠的输送机,该输送机配置成输送,折叠和堆叠物品。术语输送机在本文中以古典意义使用,这意味着根据本申请的主题的输送机包括至少两个滑轮/辊32和围绕伸展的一个或多个带34。带34优选是弹性的,即可拉伸的。堆叠一词用于描述一种结构,在该结构中,相邻的输送机在其俯视图/平面图/中至少部分重叠(如图4所示)。换句话说,每个输送机位于相邻输送机的下方或上方。
根据优选实施方案,在其平面图中,重叠部分覆盖至少50%的占地面积或输送机区域。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重叠部分覆盖输送机占地面积的至少70%。这种重叠是有利的,因为它直接有助于更紧凑的设计,并且至少在纵向方向或水平方向上尽可能减小机器占地面积。换句话说,例如,较短的输送机将导致折叠机10的较小的纵向占地面积,但是可能导致输送机的附加层/底板,使得折叠机10可以容纳相同的物品长度和/或同时容纳物品的数量。如下面将进一步详细解释的,堆叠的输送机的数量可以直接影响机器能够执行的折叠和/或物品翻转的类型和数量。
根据第一实施方案,折叠机10可包括五个堆叠的静态主输送机C-非活动/静态的第一,第二,第三和第五主输送机C1,C2,C3,C5;主动的第四输送机C4和至少三个保持输送机U-第一,第二和第三保持输送机U1, U2,U3。
每个静态的(具有固定的位置和取向,即它是不可移动的)主输送机 C可以包括至少两个主辊32和围绕其伸展的七个主带34。每个主输送机C 具有主长度PL,该主长度PL被定义为在垂直于辊32的平行旋转轴线的方向上主输送机的最大尺寸。主长度PL的范围可以在350mm至550mm 之间。发现这些优化的尺寸范围(通过严格的研究和开发发现)直接影响折叠机10的紧凑性。换句话说,这些范围代表最小数量的输送机或输送机的垂直方向上的层/底板以及折叠机10的最小深度之间的平衡,折叠机 10仍能够正常运行,即获得所需的折层数量,折层类型,折层质量,速度和可靠性。如将在下面进一步解释的那样,第四主输送机C4是主动的,因为它在朝着第三保持输送机U3的方向上以及来自第三保持输送机U3 的方向是可移动的(整体上,即,维持了主辊32之间的距离)。在根据第一实施方案的折叠机10中唯一的活动输送机是第四主输送机C4。
注意图5。根据当前实施方案,每个保持输送机U正好包括三个保持辊32和围绕其伸展的七个保持带34。每个保持输送机U在其侧视图中具有三角形的形状,这将为带在保持辊32之间向内伸展创造余地或内部空间36,这将在下面进一步公开。
注意图5。根据第一实施方案,第一主输送机C1(具体地,其主带34) 大致沿纵向方向取向。主输送机C1,特别是主输送机C1的一个主辊32 至少部分地位于第一保持输送机U1的两个保持辊32之间,并将第一保持输送机U1的带34向内推入(并伸展)到其内部空间36中。这种接合分别与所有三个相关联的主输送机和保持输送机对相同,即Cl+U1;C2+U2 和C3+U3。每对主输送机和保持输送机之间的这种接合确保了物品被可靠地拉到折叠机10中的下一个阶段,被完全压紧(或变薄),并且在它们之间的单次通过中被反转/翻转。第二主输送机C2位于第一主输送机C1 的正下方(在纵向方向和横向方向上100%重叠),并且在纵向方向上与第一保持输送机U1相邻。第三主输送机C位于第二主输送机C2的正下方(在纵向方向和横向方向上至少80%重叠),并且在纵向方向上与第二保持输送机U2相邻。主动的第四主输送机C4位于第三主输送机C3的正下方(在纵向方向和横向方向上至少有80%的重叠),并且在纵向方向上与第三保持输送机U3相邻,并且折叠空间FS位于它们之间。第五主输送机 C5位于折叠空间FS的正下方。
主动的第四主输送机C4可以包括第三辊32,该第三辊32不位于其他两个辊之间。从侧面或截面图可以看出,第三辊32将带分成三部分。附加的第三辊32使主动的第四主输送机C4能够使带34的三个部分彼此远离地延伸,从而形成内部空间36(没有带部分平行于另一部分)。当在第四和第五主输送机C4,C5之间输送厚物品时,内部空间36和三角形的几何形状允许弹性带34向内延伸或向内伸展。
根据本申请,在输送机之间定义了三种类型的“关系”或“相关性” -从属输送机,半从属输送机和独立输送机。(a)从属输送机被定义为具有至少一个共享辊32和/或一条共享带34 34。(b)半从属输送机定义为不共享任何物理特征,并且被定义为同步。换句话说,半从属输送机可以在相同或相反方向上以相同或不同(但同步)的速度同时或分别旋转。(c)独立输送机被定义为在物理上(没有共享)和/或在转速或方向上完全独立。
例如,根据第一实施方案,第一主输送机C1和第一保持输送机U1 是半独立的,并且总是同步的,即,在相反的方向上以相同的速度同时旋转。具体地,它们可以由单个驱动马达驱动。另一个实施例-第一保持输送机U1和第二主输送机C2是独立的。这种关系使得折叠机10能够保持第一物品,而另一个第二物品沿着折叠路径被进一步折叠。
根据当前实施方案,并且如将在下面详细公开的,该机器可以包括被动或半被动的第一宽度折叠器38和主动的第二宽度折叠器40。此外,折叠机器10可以包括两个主动的长度折叠器64、66。
注意图3-6。第一宽度折叠器38被配置成在制品的侧面例如袖子处折叠多余的织物。第一宽度折叠器38在其固定的意义上是被动的或半被动的机构,并且不主动移动织物来对其进行折叠,而是将织物拉过以形成折层。根据本实施方案,第一宽度折叠器38包括凹形构件46和在垂直方向上位于其上方的对应的凸形构件48。
凹形构件46包括左右凹形延伸部50A,50B,并且始终在其间包括开口。左右凹形延伸部50A,50B中的每一个都包括内部的第一折叠边缘52。两个第一折叠边缘52彼此相对设置并且在纵向方向上朝着机器后表面30 向内会聚。
凸形构件48可以包括梯形突起和左右凸形延伸部54A,54B,每个凸形延伸部包括第二折叠边缘56,两个第二折叠边缘均沿纵向方向远离机器后表面30向外收敛。凸形构件48优选地包括弯曲部(在凸形构件48中形成朝下的凹面),使得其在弯曲部之后向下延伸。
在第一宽度折叠器38的平面图中,两个第二折叠边缘56位于两个第一折叠边缘52之间(关于其横向地),使得当物品被拉过凸形构件48时 (朝向机器后表面30),其中间部分爬到凸形构件48上,并在凸形构件 48下面由第一折叠边缘52将任何多余的织物向内推或折叠(在第二折叠边缘56处形成折层)。因此,多余的织物被装载系统14沿横向方向折叠。
第一宽度折叠器38可以自动地(由用户在装载物品之前输入的值) 和/或自主地(即,取决于传感器输入)在横向方向上调节以适应不同的物品宽度。第一宽度折叠器38可以使用例如轨道机构来改变右凸形和凹形延伸部50A,54A与左凸形和凹形延伸部50B,54A之间的距离(在横向方向上的距离)。
注意图3-4。第二宽度折叠器40可包括两个或更多个电动机械折叠臂 58。第二宽度折叠器40使物品在其宽度上进一步折叠,这使物品在横向方向上变窄。根据第一实施方案,第二宽度折叠器40包括两对折叠臂58,每对折叠臂58位于第二主输送机C2的相对侧(在横向方向上)。因此,第二主输送机C2在横向方向上紧接在第二宽度折叠机40之前变窄(即,七个带34变成五个带34)。具体地,第二主输送机C2可包括连接到与第一保持输送机U1相邻的第一主辊的七个带34(图4的左侧),连接至与第三保持输送机U3相邻的第二主辊的五个带34(图4的右侧),以及第三主辊32,连接两组带34,这两组带位于位于第二主输送机C2的相对端的所述第一和第二主辊32之间。每对折叠臂58配置成在物品的末端抬起并抛出并在横向方向上产生宽度折层。
第二宽度折叠器40可包括被配置成保持织物,将其压在第二主输送机C2上以允许折叠臂58仅折叠织物的必要部分的滑雪板状面板60。面板 60被配置成在每个物品中定位或形成两个宽度折层或折叠线。面板60配置成至少在横向方向上自调节。换句话说,面板60之间的距离可以根据折叠参数而改变。因此,该调节影响由第二宽度折叠器40产生的两个宽度折层之间的距离。折叠臂58优选地被同步以防止不同的织物部分在它们太长并且可能重叠的情况下彼此碰撞。来自两个以相同体积工作的折叠臂58的另一个优点是节省了横向方向上的宝贵空间。换句话说,臂可以具有重叠的关系而不接合。折叠臂58可以在横向方向上工作,而同时在纵向方向上传送物品。折叠臂58可包括与物品接合并始终面向上的平面折叠表面62。
注意图5。第一长度折叠器64包括第三保持输送机U3和主动的第四主输送机C4,它们在纵向方向上彼此并排或“成一直线”地布置,并且在它们之间限定折叠空间FS。第三保持输送机U3是静止的或固定在折叠机 10内,并且第四主输送机C4整体上能够在纵向方向上移动。第四主输送机C4可以安装在能够来回移动的轨道上。因此,折叠空间FS可以根据被折叠物品的厚度来调节。在当前实施方案中,这种调节是通过弹簧实现的,该弹簧始终将第四主输送机C4推向第三保持输送机U3(以最小化折叠空间FS),并通过电动装置实现,电动装置主动使第四主输送机C4在相反的方向移动,远离第三保持输送机U3。在物品位于两个输送机的顶部上的位置中,输送机沿相反方向的旋转将物品拉入折叠空间FS-在织物中产生第一个长度折层或长度折痕。折叠空间FS的范围在2mm至60mm之间。在两个输送机朝彼此相反的方向旋转(即,始终是每个输送机带的上半部),拉动或迫使(通过摩擦)物品穿过折叠空间FS时执行第一次长度折叠,折叠空间FS配置成自我调节(通过弹簧),从而使物品从中经过。应当指出,在输送机开始沿彼此相反的方向旋转之前,例如在位于折叠空间 FS的正上方的物品中的特定位置处确定折叠顶点(例如,第三保持输送机 U3顺时针旋转,并且第四主输送机C4逆时针旋转)。
第二长度折叠器66可以紧接在第一长度折叠器64之后。第二长度折叠器66可以包括第四主输送机C4和第三保持输送机U3中的至少一个,并且可以包括第五主输送机C5。实际上,如下文将解释的,可以利用/配置任何两个堆叠的独立输送机,以实现第二长度折叠。由于某些相似性,第二长度折叠器66类似于倒蜂蜜。在第二长度折叠器66中,可以将物品逐渐地(根据本实施方案,通过第一长度折叠器64的折叠空间FS)传送到位于折叠空间FS下方的第五主输送机C5(或等效装置)上。在第二宽度折叠期间,第五主输送机C5与第三保持输送机U3和第五主输送机C5 暂时同步,并因此与物品的移动速度或“倾倒速度”同步。当物品部分地放置在第五主输送机C5上,而其余部分悬挂在折叠空间FS上时,第五主输送机C5改变其旋转方向,从而确定了物品的折叠线或折痕线。
装载系统14可包括单个活动衣架68和第一主输送机C1。装载系统 14还包括第一宽度折叠器38,其在装载系统14的前端处距折叠机后表面 30最远。
装载系统14可以包括辊压机70,该辊压机70被配置为在通过活动衣架68被进行第一次折叠并拉到第一主输送机C1上之后将物品拉,压和展平。辊压机70用于作为主动的牵引机构或牵引辅助装置,这对于较长和/ 或较重/致密的物品至关重要。辊压机70被构造用于通过增加相对于保持带的摩擦力来拉出太长并且延伸超出主输送机C1并在主输送机C1外部的物品。在某些情况下,当部分物品的重量延伸到主输送机C1之外时,辊压机70很有用,以超过了物品与主输送机C1之间的摩擦力的力牵拉物品。辊压机70配置成主动地将物品拉动并将其带入第一对第一主输送机C1和 U1,物品在第一对第一主输送机C1和U1之间被拉动,挤压和反转。
装载系统14优选地是至少部分可缩回的,即,当不使用时,即在非操作模式下,它可以被拉入或折叠在外壳18内。在操作模式下,装载系统14延伸,或者其中的大部分从外壳18向外定位或位于外壳18的外部。在本实施方案中,凸形和凹形构件48、46以及活动衣架68可以从外壳18 向外延伸。这是有利的,因为当装载系统14从折叠机10向外伸出时,用户更容易接近,更容易将物品移交给折叠机10。此外,向外延伸对于折叠是有利的,因为它允许大多数织物悬挂或通过重力向下拉,从而拉伸和松弛织物中任何现有的折层或扭曲。该结构不仅在用户人体工程学方面不是有利的,而且还因为发现优选的是(较少的重量将物品从装载系统14/活动衣架上拉开)物品的最小部分在进入装载系统14或者具体地进入第一宽度折叠器之前沿垂直方向悬挂。
根据本实施例,活动衣架68包括沿纵向方向延伸的衣架轨道和机动化的带子或链条,单个衣架附接到其上。衣架68在横向方向上延伸并且可以包括两个被动或主动夹,该被动或主动夹被配置用于可释放地夹持织物。根据本实施例,每个夹子是被动的,并且包括静态钳口和弹性夹持臂,当将织物插入到夹子中时该弹性夹持臂向内弹性折叠(或抬起),并且将织物弹性地夹持在静态钳口上,使得当衣架移动时,可以运载或拉动物品。在向内定位的释放部分处,衣架轨道可包括释放臂或等效机构,该释放臂迫使并提升夹持臂,从而能够将织物在期望的位置释放到下方的输送机上。
在垂直方向上,第一宽度折叠器优选地位于第一主输送机C1与活动衣架之间(并因此容易地能够在它们之间缩回)。在操作模式下,在纵向方向上,第一宽度折叠器比第一主输送机C1更向外定位。在非操作模式中,在纵向方向上,第一宽度折叠器与第一主输送机C1和活动衣架重叠。
折叠机10可以折叠织物厚度小于11毫米的优选范围的物品。此外,折叠机(10)未配置成折叠长于150cm的物品。
折叠机10包括在折叠机10内部的各种折叠路径上的传感器。根据本实施例,电光传感器,或者具体地讲,光电传感器用于检测物品的存在并测量物品的长度。
在输送机和外壳18之间沿纵向方向限定了指定的剩余空间72或体积,这使得折叠机10能够容纳和处理长或较长的物品,例如比主长度PL 更长的物品。剩余空间70是有利的,因为它允许在仍然容纳长物品的同时保持折叠机10的紧凑性。在第一实施方案中,剩余空间在外壳18内部位于第四主输送机C4与机器前表面28之间以及第五主输送机C5与机器后表面30之间。
卸载系统16总是与装载系统14位于折叠机10的同一侧,该卸载系统16是可缩回的,并且可以包括某种形式,或是篮筐74和升降装置76 之间的组合。基本原理是升降装置76包括可在垂直方向和纵向方向上移动的电动升降基面78。卸载系统16可用于接收折叠后的物品和/或辅助第二长度折叠器66(类似于第二长度折叠器66中的第五主输送机C5),最后,卸载系统16还可挤压折叠的物品以提高折叠质量(将折叠后的物品向上推向平坦表面,即第五主输送机C5)。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篮筐78可以被夹紧或可释放地附接到升降装置 76,该升降装置76可以包括可以在垂直方向上向上/向下移动的篮筐基面 78。升降装置76(例如,千斤顶)可被固定到输送机或导轨上,以允许在纵向方向上的运动。
在其他实施方案中,卸载系统16可以包括位于可折叠/柔性篮筐74下方的升降装置76,以及被动篮筐74,一旦升降装置76完成物品卸载,该被动篮筐就可以从折叠机10向外松开/拉出。
折叠机10还可包括物品处理系统。该术语可以指化学药品的喷洒,例如香料,但也可以指物理操作,如织物的压紧。
第一种类型的织物处理系统可以是除皱系统,其可以包括喷雾软化剂和/或优选地如图3所示的加热的辊压机。除皱处理优选地位于物品折叠过程的大约中间,即,在装载系统14处。
第二种类型的织物处理系统可以是将消毒剂和/或香料喷洒到织物上的喷雾系统。这很可能发生在折叠路径的中部和/或末端(机器主体12或卸载系统16)。根据一些实施方案,折叠机10可包括向后延伸的管,该管包括喷嘴(连接到流体或气体输送通道)。
根据第一实施方案,并且如图15-19所示,在操作模式下,折叠机10 可以同时容纳和折叠多达三个连续的物品。例如,一个物品可以在第一主输送机C1之前由活动衣架68保持,第二物品可以位于第二和/或第一主输送机C1,C2上,并且第三物品可以位于主动输送机C4上(已经折叠的准备好的物品堆叠在篮框74中)。
根据第二实施方案,与本文将描述的折叠机10的第一实施方案相比,还能够执行两个宽度折叠和两个长度折叠的甚至更紧凑的折叠机210包括甚至更少的部件和/或输送机。折叠机210的第二实施方案可以仅包括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主输送机C1,C2,C3,C4以及分别与第一和第二主输送机C1,C2相关联的第一和第二保持输送机U1,U2。注意,在第一和第二实施方案中,作为卸载系统16的一部分的最下部输送机(第一实施方案中的C5,第二实施方案中的C4)对于折叠的正确操作不是必需的。换句话说,可以使用任何其他合适的保持/移动/输送装置来执行与最下部输送机相同的功能。
根据第二实施方案,第一宽度折叠器238和装载系统214可以与上述第一实施方案的相应机构38、14相似或相同。与第一实施方案的折叠机 10相反,当在纵向方向上向后前进时,第二宽度折叠器240位于第一主输送机C1上,‘成一直线’,位于第一宽度折叠器238后面。因此,第一主输送机C1在第二宽度折叠器240处包括五个带34。根据第二实施方案,折叠机210还包括第一和第二长度折叠器264、266。第一长度折叠器264 包括第三主输送机C3、第二保持输送机U2和第四主输送机C4。在第二实施方案中,折叠空间FS被限定在第三主输送机C3与第二保持输送机 U2之间。因此,第三主输送机C3是主动输送机。
根据本申请的主题,折叠物品的第一一般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从用户接收物品,物品正面朝向用户或在垂直方向上向上;
b.折叠第一宽度折层;
c.在纵向方向上对物品进行第一次反转;
d.将物品折叠第二宽度折层;
e.在纵向方向上对物品进行第二次反转;
f.在纵向方向上对物品进行第三次反转;
g.折叠第一长度折层;
h.折叠第二长度折层;
i.展平物品;以及
j.卸载物品。
折叠物品的第二一般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从用户接收物品,物品正面朝向用户或在垂直方向上向上;
b.折叠第一宽度折层;
c.将物品叠第二宽度折层;
d.在纵向方向上对物品进行第一次反转;
e.在纵向方向上对物品进行第二次反转;
f.折叠第一长度折层;
g.折叠第二长度折层;以及
h.卸载物品。
根据第一实施方案,使用根据第一实施方案的折叠机10折叠物品的第一具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从用户将物品接收到活动衣架68中,物品的背面朝向折叠机10,并且物品的正面朝向用户或在垂直方向上朝上(图7、8);
b.使用活动衣架通过第一宽度折叠器牵拉物品并执行第一宽度折叠(图 11);
c.使用衣架牵拉物品并将其放到第一主输送机上(图11);
d.在第一保持输送机U1与第一主输送机C1之间输送物品并将其反转,并到达第二主输送机C2上(图8)。
e.使用第二宽度折叠器执行第二宽度折叠(图8)。
f.在第二保持输送机U2和第二主输送机C2之间输送物品并将其反转,并到达第三主输送机C3上(图9);
g.在第三保持输送机U3和第三主输送机C3之间输送物品并将其反转,并且至少部分地将物品输送到主动的第四主输送机C4上(图13);
h.通过将物品至少部分地通过第三保持输送机U3和第四主输送机C4之间的折叠空间FS输送到在第一方向上移动的第五主输送机C5上来折叠第一长度折层(图16);
i.通过在与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上输送物品来折叠第二长度折层(图 17-18);
j.通过在第四和第五主输送机C4,C5之间输送物品来挤压物品;以及(图 18)
k.将物品输送到卸载系统16(图19-20)。
根据第二实施方案,使用根据第二实施方案的折叠机210折叠物品的第二具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从用户将物品接收到活动衣架268中,其中物品的背面朝向折叠机210,并且物品的正面朝向用户或在垂直方向上向上;
b.使用活动衣架268经由第一宽度折叠器238牵拉物品并执行第一宽度折叠;
c.使用活动衣架268将物品拉到第一主输送机C1上;
d.使用第二宽度折叠器240执行第二宽度折叠;
e.在第一保持输送机U1与第一主输送机C1之间输送物品并将其反转并到达第二主输送机C2上;
f.在第二保持输送机U2和第二主输送机C2之间输送物品并将其反转,并且至少部分地将物品输送到主动的第三主输送机C3上;
g.通过将物品至少部分地输送通过第二保持输送机U2和第三主输送机 C3之间的折叠空间FS并输送到沿第一方向旋转的第四主输送机C4上来折叠第一长度折层;
h.通过经由第四主输送机C4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输送物品来折叠第二长度折层;以及
i.将物品输送到卸载系统。

Claims (20)

1.家用紧凑型物品折叠机(10,210),其配置成用于自动物品折叠,并且包括:
第一、第二和第三主输送机(C1,C2,C3),其中至少两个为堆叠形式,每个均包括两个主辊(32)和围绕其延伸的主带(34);
第一和第二保持输送机(U1,U2),每个包括至少三个保持辊(32)和围绕其延伸的保持带(34),每个所述保持输送机(U1,U2)分别与第一和第二主输送机(C1,C2)中的每个接合;
至少第一宽度折叠器(38,238),配置用于在物品中形成宽度折层;以及
至少第一长度折叠器(64,264),配置用于在物品中形成长度折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机(10),其中,所述折叠机(10)仅包括单个第一宽度折叠器(38 )和仅单个第一长度折叠器(6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机(10,210),其中,所述折叠机(10)还包括第二宽度折叠器(40,240),所述第二宽度折叠器(40,240)配置成在所述物品中产生宽度折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机(10,210),其中,所述折叠机(10)还包括第二长度折叠器(66,266),所述第二长度折叠器(66,266)配置成在所述物品中产生长度折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机(10),其中,每个主输送机(C)和保持输送机(U)之间的所述接合配置成用于拉动,反转和减小物品的厚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机(10),其中,所述第一宽度折叠器(38)被布置并配置成折叠位于所述第一主输送机(C1)处的物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机(10),其中,所述第一长度折叠器(64)被布置并配置成折叠位于所述第三主输送机(C3)和所述第二保持输送机(U2)之间的物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机(10),其中,所述折叠机(10)还包括第四主输送机(C4)和第三保持输送机(U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折叠机(10),其中,所述第一长度折叠器(64)被布置并配置成折叠位于所述第四主输送机(C4)和所述第三保持输送机(U3)之间的物品。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机(10),其中,所述第一宽度折叠器(38)包括宽度可调节的凹形和凸形构件(46,48),所述凹形和凸形构件(46、48)被配置为在物品被沿纵向方向其上拉过时在横向方向上被动地折叠多余的织物。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叠机(10),其中,所述第二宽度折叠器(40)包括折叠臂(58),所述折叠臂(58)在物品被沿纵向方向输送时沿横向方向投掷和折叠多余的织物。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机(10),其中,在垂直方向上,每个保持输送机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相关联的主输送机的上方和下方。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机(10),其中,每个主输送机的正好一个辊(32)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每个相关联的保持输送机的两个保持辊(32)之间,并且主带(34)与保持带(34)接合并将其向内推向同一保持输送机的第三辊(32)。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机(10),其中,在垂直方向上看,每对相邻的主输送机之间至少有50%的重叠。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机(10),其中,所述物品在主输送机和位于其下方的移动的接收表面之间第一次进行长度折叠。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机(10),其中,所述折叠机(10)具有盒形外壳(18),所述盒形外壳包括机器顶面和底面(20,22)以及在其间延伸的机器外围表面(24);并且在操作模式下,装载系统(14)从机器外围表面(24)向外突出。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机(10),其中,所述折叠机(10)包括装载系统(14),所述装载系统包括活动衣架(68)组件,所述活动衣架组件的宽度是能调节的并且被配置成容纳来自机器用户的各种物品尺寸。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折叠机(10),其中,卸载系统(16)与所述装载系统(14)位于折叠机(10)的同一侧。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折叠机(10),其中,所述装载系统(14)是可缩回的,并且以非操作或折叠模式在所述折叠机内折叠。
20.使用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机(210)的物品折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来自用户的物品接收到活动衣架(268)中,其中物品背面朝向折叠机(210),物品正面面向用户或在垂直方向上向上;
b.使用活动衣架(268)通过第一宽度折叠器(238)牵拉物品并进行第一宽度折叠;
c.使用活动衣架(268)牵拉物品并将其放到第一主输送机(C1)上;
d.使用第二宽度折叠器(240)执行第二宽度折叠;
e.在第一保持输送机(U1)和第一主输送机(C1)之间输送物品并将其反转并到达第二主输送机(C2);
f.在第二保持输送机(U2)和第二主输送机(C2)之间输送物品并将其反转,并且至少部分地将物品输送到主动的第三主输送机(C3)上;
g.通过将物品至少部分地通过第二保持输送机(U2)和第三主输送机(C3)之间的折叠空间(FS)输送到沿第一方向旋转的第四主输送机(C4)上,从而折叠第一长度折层;
h.通过经由第四主输送机(C4)在与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上输送物品来折叠第二长度折层;以及
i.将所述物品输送到卸载系统。
CN201880055259.2A 2017-08-25 2018-08-09 具有保持输送机的家用紧凑型物品折叠机及其折叠方法 Active CN11143340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762549976P 2017-08-25 2017-08-25
US62/549,976 2017-08-25
PCT/IL2018/050887 WO2019038752A1 (en) 2017-08-25 2018-08-09 DOMESTIC COMPACT ARTICLE FOLDING MACHINE HAVING RECEIVING CONVEYORS AND FOLDING METHOD THEREOF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33403A CN111433403A (zh) 2020-07-17
CN111433403B true CN111433403B (zh) 2022-09-23

Family

ID=634074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55259.2A Active CN111433403B (zh) 2017-08-25 2018-08-09 具有保持输送机的家用紧凑型物品折叠机及其折叠方法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11225753B2 (zh)
EP (1) EP3673109B1 (zh)
JP (1) JP6994565B2 (zh)
KR (1) KR102370089B1 (zh)
CN (1) CN111433403B (zh)
ES (1) ES2939409T3 (zh)
PL (1) PL3673109T3 (zh)
WO (1) WO201903875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620847B1 (ko) * 2019-07-04 2024-01-0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의류 폴딩 로봇
KR102659874B1 (ko) * 2019-07-04 2024-04-2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의류 폴딩 로봇
KR102659873B1 (ko) * 2019-07-04 2024-04-2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의류 폴딩 로봇
KR20210061617A (ko) * 2019-11-20 2021-05-2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의류 폴딩 장치
CN113371526B (zh) * 2020-03-09 2023-12-05 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 一种叠衣机
CN113373671A (zh) * 2020-03-09 2021-09-10 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 一种叠衣机及其控制方法
KR20210114200A (ko) * 2020-03-10 2021-09-2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의류 폴딩 장치
KR20210145469A (ko) * 2020-05-25 2021-12-0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의류 폴딩 머신 및 의류 폴딩 머신의 제어방법
KR20210145468A (ko) * 2020-05-25 2021-12-0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의류 폴딩 머신의 제어방법
KR20210145537A (ko) * 2020-05-25 2021-12-0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의류 폴딩 머신 및 의류 폴딩 머신의 제어방법
KR20210146549A (ko) 2020-05-27 2021-12-0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의류 폴딩 머신의 제어방법
JP2023534603A (ja) * 2020-06-03 2023-08-10 エインセン イノベーションズ ピーティーワイ リミテッド 自動アイロンがけ装置
KR20220032171A (ko) 2020-09-07 2022-03-1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의류 폴딩 머신 및 의류 폴딩 머신의 제어방법
US11993892B2 (en) 2021-03-16 2024-05-28 Haier Us Appliance Solutions, Inc. Laundry folding appliance including a closet inventory management system
WO2022198970A1 (zh) * 2021-03-21 2022-09-29 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叠衣机
CN114000332B (zh) * 2021-11-04 2024-01-30 浙江瑞峰智能物联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折衣机装载系统及控制系统
CN113914084B (zh) * 2021-11-04 2024-02-02 浙江瑞峰智能物联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折衣机装载系统
CN114000331B (zh) * 2021-11-04 2024-01-05 浙江瑞峰智能物联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折衣机折叠方法
CN113914085B (zh) * 2021-11-04 2024-01-30 浙江瑞峰智能物联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折衣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058846A (en) * 1963-05-24 1967-02-15 Robert Ludwig Sjostrom Folding machine for flexible sheets
BE648886A (zh) * 1964-03-17 1964-10-01
US3339914A (en) * 1964-06-23 1967-09-05 Frederick W Grantham Laundry folder
US3347334A (en) * 1966-09-16 1967-10-17 Allis Chalmers Mfg Co Vehicle frame with built-in battery compartment
US3680852A (en) * 1970-04-24 1972-08-01 Chicago Dryer Co Folder construction
US3702696A (en) * 1971-02-18 1972-11-14 Riegel Textile Corp Apparatus for folding and stacking flexible sheets
US4093205A (en) * 1976-09-30 1978-06-06 Chicago Dryer Company French folder construction
DE59300080D1 (de) * 1993-02-18 1995-03-23 Jensen Ag Burgdorf Falteinrichtung zum automatischen Falten von Wäschestücken.
DE19504250A1 (de) * 1994-04-14 1995-10-19 Kannegiesser H Gmbh Co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Falten von Bekleidungsstücken
JP5871538B2 (ja) 2011-09-28 2016-03-01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繊維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JP5881539B2 (ja) * 2012-06-07 2016-03-09 株式会社プレックス 衣類折畳装置
US8973792B1 (en) * 2012-11-14 2015-03-10 Foldimate, Inc. Fabric article folding machine and method
JP6192357B2 (ja) 2013-05-17 2017-09-06 株式会社プレックス 布片折畳み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S2939409T3 (es) 2023-04-21
KR102370089B1 (ko) 2022-03-04
PL3673109T3 (pl) 2023-06-05
CN111433403A (zh) 2020-07-17
WO2019038752A1 (en) 2019-02-28
JP2021510659A (ja) 2021-04-30
EP3673109A1 (en) 2020-07-01
EP3673109B1 (en) 2022-12-28
US20200385918A1 (en) 2020-12-10
US11225753B2 (en) 2022-01-18
JP6994565B2 (ja) 2022-01-14
KR20200042936A (ko) 2020-04-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33403B (zh) 具有保持输送机的家用紧凑型物品折叠机及其折叠方法
US11198969B2 (en) Domestic compact article folding machine having stacked conveyor layers and folding method therefor
TWI409205B (zh) 分割物件流的裝置及方法
US7555857B2 (en) Article of laundry spreader and stacker
EP3280839B1 (en) Apparatus for feeding and spreading pieces of cloth
EP3676443B1 (en) Device, method and system for folding a moving article of clothing
US10407822B2 (en) Separator and stacker for textile articles
JP2014517757A (ja) 布片を送給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フィーダ
US6883258B2 (en) Spreader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rticles of laundry
US20080298930A1 (en) Linen spreader apparatus and method
JP5156513B2 (ja) 布類展張搬送機
JP2015221667A (ja) パウチの搬送システム
JP5101914B2 (ja) 布類展張搬送機
CN110329617A (zh) 一种用于纺织品的折叠装置
CN204297728U (zh) 纸张分离传送装置
JP4036461B2 (ja) 折り畳み布類移送方法および装置
ITBO20010131A1 (it) Metodo e dispositivo automatico per impilamento di sporte di carta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909

Address after: California, USA

Applicant after: Fudimet GmbH

Address before: California, USA

Applicant before: Fudimet GmbH

Applicant before: G. Rozov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406

Address after: German Gu Te Thilo

Patentee after: Miele & Cie

Address before: California, USA

Patentee before: Fudimet Gmb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