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32728A - 骨密度测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骨密度测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32728A
CN111432728A CN201880078036.8A CN201880078036A CN111432728A CN 111432728 A CN111432728 A CN 111432728A CN 201880078036 A CN201880078036 A CN 201880078036A CN 111432728 A CN111432728 A CN 1114327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vable arm
angle
bed
bone density
bo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7803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432728B (zh
Inventor
宫本高敬
仙田敏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Healthcar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4327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327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4327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3272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igh Energy & Nuclear Physic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骨密度测定装置,以从第一角度(θ1)、第二角度(θ2)以及第三角度(θ3)中选择的角度保持可动臂。在选择了第三角度的情况下,可动臂成为立起姿势,载置台的上方空间敞开。能够在该上方空间配置X射线拍摄用的X射线检测器等。在可动臂设有用于解除可动臂的保持状态的上侧解除按钮以及下侧解除按钮。

Description

骨密度测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骨密度测定装置,尤其涉及具备进行倾斜运动的可动臂的骨密度测定装置。
背景技术
骨密度测定装置(bone density measuring apparatus)是测定受检者的腰椎(lumbar)、股骨(thighbone)、前臂骨(forearm bone)(桡骨(radiu s)、尺骨(ulna))等的骨密度的装置。骨密度也被称作骨矿物含量(bone mineral content)。作为骨密度测定装置,公知有床一体化的一体式骨密度测定装置以及床分体化的分体式骨密度测定装置(后者参照专利文献1至3)。以下,说明分体式骨密度测定装置。
分体式骨密度测定装置一般由设于床的下侧的下部、设于床的上侧的上部、以及连结下部和上部的连结部构成。例如,在下部中设置X射线产生器,并在上部中设置X射线检测器。在上下床时,为使受检者的头部不会碰撞到上部,设置进行倾斜运动的可动臂作为该上部。具体而言,在连结部的上端部设置水平旋转轴,并且可动臂以该水平旋转轴为旋转中心进行旋转运动(倾斜运动)。在受检者上床时或者在受检者下床时,可动臂向上方弹起,可动臂成为倾斜姿势。
在进行X射线拍摄(伦琴射线拍摄)的情况下,骨密度测定装置从床离开。之后,在床的正上方配置X射线产生器(参照专利文献1的图1)。在该状态下,向受检者照射X射线。在床的顶板的背侧,设置对X射线进行感光的薄膜、或者检测X射线并保持检测数据的底片。在当X射线拍摄后想要进行骨密度测定的情况下,形成X射线产生器从床的正上方退避的状态,并相对于床组装骨密度测定装置。
此外,专利文献2的图4中示出可动臂能够取得的多个倾斜角度,但在其中,可动臂的保持角度仅为一个。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32549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4-188034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5-8511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分体式骨密度测定装置中,在可动臂处于倾斜状态的情况下,可动臂倾斜地横穿床的上方空间。在该情况下,若在床的正上方配置X射线产生器,则X射线产生器会与可动臂碰撞。在可动臂处于水平状态的情况下,可动臂水平地横穿床的上方空间。在该情况下,即使能够在床的正上方配置X射线产生器,可动臂成为障碍而无法进行X射线拍摄。无论如何,现今,在X射线拍摄时都需要将骨密度测定装置从床充分离开。骨密度测定装置相当重,其移动需要相当的劳力。此外,在将X射线产生器以外的设备配置于床的上方的情况下,以及在床一体化的骨密度测定装置中在床的上方配置设备的情况下,也会产生与上述相同的问题。
本发明不使骨密度测定装置从床离开就能够在床的上方配置设备。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在本申请中公开的骨密度测定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下部,其具备X射线产生器及X射线检测器中的一个,并设于载置受检者的床的下侧;可动臂,其具备上述X射线产生器及上述X射线检测器中的另一个,并在骨密度测定时设于上述床的上述受检者的上侧;连结部,其设于上述床的里侧,并连结上述下部的里侧端部和上述可动臂的里侧端部;以及旋转机构,其使上述可动臂以设于上述连结部的上端部的水平旋转轴为旋转中心旋转,上述旋转机构以第一角度、第二角度或者第三角度保持上述可动臂,上述第一角度是在上述骨密度测定时所选择的角度,上述第二角度是比上述第一角度大的角度且是在上述受检者上下上述床时所选择的角度,上述第三角度是比上述第二角度大的角度且是在使上述床的上方空间敞开时所选择的角度。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的骨密度测定装置的侧面的图。
图2是示出可动臂能够取得的三个姿势的图。
图3是示出可动臂的上表面的立体图。
图4是示出可动臂的下表面的立体图。
图5是示出下侧解除按钮的变形例的示意图。
图6是示出旋转机构的简图。
图7是用于说明闩锁解除的示意图。
图8是用于说明可动臂的操作方法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来说明实施方式。
(1)实施方式的概要
实施方式的骨密度测定装置包括下部、可动臂、连结部、以及旋转机构。下部具备X射线产生器及X射线检测器中的一个,并设于载置受检者的床的下侧。可动臂具备X射线产生器及X射线检测器中的另一个,并在进行骨密度测定时设于床的上侧。连结部是设于可动臂和床的里侧并具有连结下部的里侧端部和可动臂的里侧端部的功能的构造物。旋转机构是使可动臂以设于连结部的上端部的水平旋转轴为旋转中心旋转的机构。旋转机构以由用户从第一角度、第二角度以及第三角度中选择的角度保持可动臂,第一角度用于骨密度测定,第二角度是比第一角度大的角度并用于使受检者上下床,第三角度是比第二角度大的角度并用于敞开床的上方空间。
根据上述结构,由于在选择了第三角度的情况下,敞开床的上方空间,所以能够在该上方空间配置X射线产生器等设备(骨密度测定装置以外的设备)。因而,在利用该设备时,不需要将骨密度测定装置从床离开。在能够在床的上方空间配置需要的设备的范围内,当从上方观察时,以第三角度保持的可动臂的一部分也可以突出到床上。
在实施方式中,在配置于上方空间的设备是X射线拍摄用的X射线产生器的情况下,以可动臂不会碰撞到X射线产生器并且可动臂不会进入由X射线产生器形成的三维X射线照射区域内的方式决定第三角度及可动臂的形态,。在实施方式中,由旋转机构以第二角度及第三角度对可动臂进行的保持至少限制可动臂向下方的运动。一般而言,即使允许可动臂向上方运动,可动臂的姿势也因可动臂自身的载荷而在选择后的各角度中稳定。在实施方式中,由旋转机构以第一角度对可动臂的保持限制可动臂向下方运动以及向上方运动的双方。由此防止在骨密度测定中可动臂向上方的不小心的运动。
在实施方式中,骨密度测定装置包括在解除以第一角度对可动臂的保持时操作的第一解除器和在解除以第二角度及第三角度对可动臂的保持时操作第二解除器。根据该结构,能够将第一解除器和第二解除器分别配置于使用便利性良好的位置。由于第二解除器发挥两个解除作用,所以能够相应地减少零件件数。在实施方式中,第一解除器解除可动臂向上方运动的限制,第二解除器解除可动臂向下方运动的限制。
在实施方式中,第一解除器是设于可动臂的跟前侧端部的上侧的上侧解除按钮,第二解除器是设于可动臂的跟前侧端部的下侧的下侧解除按钮。一般而言,在可动臂处于水平姿势的情况(或者选择了第一角度的情况)下,可动臂的上表面成为比站立的用户(通常为检查员)的头部低的位置。在这样的位置关系中,能够容易目视确认上侧解除按钮,并且其操作也变得容易。另一方面,一般而言,在可动臂处于倾斜姿势的情况(或者选择了第二角度、第三角度的情况)下,从站立的用户观察时,难以看到或者看不到可动臂的上表面。因此,若在可动臂的跟前侧端部的下侧设置第二解除器,则能够提高其可视性及其操作性。
在实施方式中,在可动臂的跟前侧端部的下侧,形成有在以第一角度保持有可动臂的情况下朝向跟前侧斜下方的斜面,并且下侧解除按钮设于斜面。根据该结构,在可动臂的倾斜状态下,能够提高下侧解除按钮的可视性及操作性。并且,在以第三角度保持有可动臂的状态下,在从上方观察时,能够缩小或者消除可动臂突出到床的正上方的部分。并且,在以第一角度保持有可动臂的状态下,在检查员观察受检者时,能够扩大视场。通过形成斜面,可动臂的跟前侧端部的上下方向的宽度变薄,从而容易握持该处。在斜面的外缘内设置下侧解除按钮即可,例如也可以在斜面形成凹部,并在该凹部设置下侧解除按钮。
在实施方式中,旋转机构包括以第一角度保持可动臂的电磁闩锁机构和以第二角度及第三角度保持可动臂的机械闩锁机构,第一解除器与电磁闩锁机构通过信号线电连接,第二解除器与机械闩锁机构通过金属线机械式连接。根据该结构,并用电闩锁和机械式闩锁,能够形成各个保持状态,并且能够解除各个保持状态。根据电闩锁,即使在骨密度测定中或者X射线产生器等的移动中操作第一解除器,也能够进行使之无效的控制。根据机械式闩锁,能够用简易的结构来简便地形成闩锁状态。
(2)实施方式的详细内容
图1中示出实施方式的骨密度测定装置的侧面。图示的骨密度测定装置10是测定受检者的腰椎、股骨、前臂骨(桡骨、尺骨)、以及其它骨头的骨密度的医疗装置。骨密度测定装置10具有设于拍摄台18的顶板18A的下侧的下部12、设于拍摄台18的上侧的作为上部的可动臂14、设于拍摄台18的里侧并与下部12的里侧端部及可动臂14的里侧端部连结的连结部16、以及在下文中详述的旋转机构25。
拍摄台18作为载置受检者20的床发挥功能。拍摄台18与骨密度测定装置10分体。即,拍摄台18和骨密度测定装置10以能够相互在物理上分离的状态设置。在X射线拍摄(伦琴射线拍摄)时也利用拍摄台18。换言之,在骨密度测定中保持原样地利用X射线拍摄用的拍摄台18。为了使拍摄台18与骨密度测定装置10的空间关系变得合理并维持该关系,两者也可以机械式连结。
在下部12的内部设有X射线产生器。X射线产生器是生成X射线23的装置。X射线23在实施方式中是呈扇状地扩大的扇形射束(fan beam)。其扩大方向是x方向及z方向。此处,x方向是拍摄台的长边方向,也是受检者20的体轴方向。y方向是拍摄台的短边方向,也是受检者20的左右方向。z方向是铅垂方向(上下方向)。图1中明确示出y方向及z方向。X射线23沿y方向扫描(参照符号S)。由此形成二维照射区域。X射线23也可以进一步沿x方向扫描。也可以利用笔形射束(pencil beam)、锥形射束(cone beam)来代替扇形射束。
在可动臂14的内部设有X射线检测器24。X射线检测器24由沿x方向排列的多个X射线传感器构成。X射线检测器24与X射线产生器22一起沿y方向机械式扫描。可动臂14具有跟前侧端部14A及里侧端部14B。此处,跟前侧是从接近拍摄台18的检查员(用户,未图示)观察时较近的一侧(前侧),里侧是在从该检查员观察时较远的一侧。图1中,y方向是进深方向。
可动臂14的里侧端部由连结部16的上端部能够旋转地支撑。具体而言,跨过可动臂14和连结部16地构筑旋转机构25。可动臂14利用旋转机构25以水平旋转轴26为旋转中心进行旋转运动(倾斜运动、倾倒运动)。旋转机构25包括下述的两个缓冲(damper)单元、支柱(stay)单元、电磁闩锁机构、以及机械闩锁机构。
旋转机构25具有以第一角度(θ1)、第二角度(θ2)以及第三角度(θ3)来保持可动臂14的功能。根据状况来选择可动臂的角度。此处,θ1是作为水平角度的0度。θ2是为了在受检者上下拍摄台18的情况下避免受检者与可动臂接触且为了确保操作性、流动性而期望在40~60度的范围内设定的角度。例如θ2为50度。θ3是为了确保在载置台的上方空间(正上方空间)设置设备的空间而期望在65~90度的范围内设定的角度。例如θ3为70度。不过,本申请说明书中记载的各数值均是示例。
在骨密度测定时,可动臂14的倾斜角度为θ1。其是能够运动的角度范围的最低值,以该角度保持可动臂14。也就是说,限制可动臂14向上方的运动。在选择了θ1的情况下,可动臂14成为水平姿势,可动臂水平地横穿拍摄台18的上方。
在受检者20上下拍摄台18时,可动臂14的倾斜角度为θ2。以该角度保持可动臂14。也就是说,限制可动臂14向下方的运动。在该状态下,允许可动臂14向上方的运动。也可以进一步限制该运动。在选择了θ2的情况下,可动臂14成为中间倾斜姿势,可动臂倾斜横穿拍摄台18的上方。
在X射线拍摄时,可动臂14的倾斜角度为θ3。以该角度保持可动臂。也就是说,限制可动臂14向下方的运动。在该状态下,允许可动臂14向上方的稍微运动。也可以进一步限制该运动。可动臂14能够运动的角度范围的最大值是比θ3稍大的角度。在选择了θ3的情况下,可动臂14成为大致立起的姿势(陡姿势,以下称作“立起姿势”。),敞开拍摄台18的上方空间的大部分。
可动臂14的跟前侧部分(前侧部分)14A的下侧局部倾斜地被切掉,形成斜面14E。在可动臂14取得水平姿势的状态下,斜面14E朝向跟前侧斜前方。斜面14E相对于y方向的倾斜角度为
Figure BDA0002520066120000071
例如在20~40度的范围内设定
Figure BDA0002520066120000072
根据斜面14E,在可动臂14的水平姿势中,能够扩大在骨密度测定装置10的跟前侧站立的检查员的视场。即,即使不怎么低头,也能够观察受检者20。在将受检者的前臂放在观察台上并测定前臂骨的骨密度时,受检者的上臂、肩膀难以接触到可动臂14。缩小可动臂14的跟前侧部分14A的端部的上下方向的宽度,也获得容易握持该处的优点。并且,根据斜面14E,在可动臂14的中间倾斜姿势中,提高设于斜面14E的器件的可视性及操作性。在上下拍摄台18时,还能够减少受检者的头部接触到可动臂14的可能性。另外,根据斜面14E,在可动臂处于立起姿势的情况下,在从上方观察时,能够缩小或者消除拍摄台18中被可动臂14遮挡的部分。此外,骨密度测定装置10具有收纳有校正用部件的箱体30。
图2中示出可动臂14能够取得的三个姿势。在骨密度测定时,如(A)所示,可动臂14成为水平姿势。此时,保持可动臂14的角度为θ1,具体而言,θ1为0度。在骨密度测定时,例如受检者20仰卧在拍摄台18上。在可动臂14的水平姿势中,检查员的头部一般位于比可动臂14高的位置。通过斜面14E的形成,来切掉可动臂14的一部分,因而如符号32所示,能够扩大检查员的视场。并且,能够减轻受检者20的压迫感。
在受检者上下拍摄台18时(参照符号34),如(B)所示,由检查员使可动臂14弹起,可动臂14成为中间倾斜姿势。此时,保持可动臂14的角度为θ2,可动臂14倾斜地横穿拍摄台18的上方。可动臂14所具有的斜面14E朝向检查员侧,若在该处配置器件,则提高对该器件的可视性及操作性。根据中间倾斜姿势,扩大可动臂14与拍摄台18之间的空间,因而如上所述,在上下时,受检者的头部难以接触到或者不会接触到可动臂14。
在X射线拍摄时,如(C)所示,可动臂14进一步弹起,可动臂14成为大致立起的姿势。在从上方观察时,可动臂14的一部分相对于拍摄台18稍微突出,但拍摄台18的正上方空间大部分敞开。在该正上方空间内,例如配置X射线拍摄用的X射线产生器36。X射线产生器36由轨道或者臂部等能够水平移动且能够垂直移动地支撑。X射线产生器36通常配置于拍摄台18中的拍摄区域的中心的正上方(参照符号37)。拍摄区域的中心一般是拍摄台18中的长边方向的中央且短边方向的中央。在X射线拍摄时,受检者20的检查部位定位在X射线产生器36的拍摄区域内。在可动臂14处于立起姿势的情况下,可动臂14的斜面朝向跟前侧,或者朝向跟前侧稍微靠上的方向。期望至少以可动臂14不会碰触到X射线产生器36并且可动臂14不会进入由X射线产生器36形成的三维照射区域内的方式决定可动臂14的倾斜角度(θ3)、斜面的角度。其中,若使可动臂14的倾斜角度过大,则难以操作配置于斜面的器件(检查员的手难以够到该器件),因而期望也考虑该情况来决定倾斜角度。
图3中示出可动臂14的跟前侧端部14A的上表面。在该处设有作为第一解除器的上侧解除按钮40。该上侧解除按钮40是在使可动臂14从水平姿势向倾斜状态变化时为了解除保持水平姿势的(限制向上方的运动)电磁闩锁而被操作的电开关。在跟前侧端部14A的附近设有紧急停止按钮、照射中指示器、电源灯。
图4中示出可动臂14的下侧。在斜面14E设有作为第二解除器的下侧解除按钮42。该下侧解除按钮42是在解除处于中间倾斜姿势及立起姿势的可动臂14的保持(限制向上方的运动)时被操作的机械式开关。在下侧解除按钮42与下述的机械闩锁机构之间设有金属线,通过下侧解除按钮42的按压操作,例如向下侧解除按钮42侧拉入该金属线。由此,机械闩锁机构成为断开状态。
可动臂14具有两个侧面14F,并在其下部(跨越两个侧面14F和可动臂14的下表面的角部分)分别设有作为凹部对的两个凹部50、52。在一个侧面14F侧排列地设有两个凹部50、52,并在另一个侧面14F侧也排列地设有两个凹部50、52。上述凹陷50、52在定位受检者的双脚时成为大致标准。在将体轴中心与X射线扫描方向的中央位置一致时,以两个膝盖与凹部50、52对齐的方式在拍摄台上调整受检者的位置。在可动臂14的两侧设有一对凹部是因为头部的位置和双脚的位置有在拍摄台上反转的可能性。也可以用标记来代替各凹部50、52,但若使之成为凹部,则能够减少与膝盖接触的可能性,或者在接触时能够减轻碰撞力。上述的斜面、凹部对也能够适用于不具有上述旋转机构的骨密度测定装置。
图4中示出与可动臂14一起进行上下运动的罩45。罩45是隐藏内部机构的装饰板。在连结部的上端设有基准标记44。在罩45设有第一标记46,并在其下侧设有第二标记48。在想要使可动臂14成为中间倾斜姿势的情况下,上抬可动臂14,在第一标记46到达基准标记44或者超过基准标记44的时刻,机械闩锁机构进行动作。之后,即使可动臂14稍微下降,也保持可动臂14的角度。此时的保持角度为上述θ2。在想要可动臂14成为立起姿势的情况下,进一步上抬可动臂14,在第二标记48到达基准标记44或者超过基准标记44的时刻,机械闩锁机构进行动作。之后,即使可动臂14稍微下降,也保持可动臂14的角度。此时的保持角度为上述θ3。这样,通过设置相对运动的可动标记以及固定标记,能够提供抬高可动臂14时的高度的标准。
在图4所示的例子中,在斜面14E中,总的来说,在离边缘14D较近的位置设有下侧解除按钮42,但也可以如图5所示,在斜面14E的里侧设置下侧解除按钮42A。根据这样的结构,在可动臂14处于大致立起的姿势的情况下,即使是身高较低的检查员,手也容易够到下侧解除按钮42A。或者,也可以在斜面14E设置具有相同功能的多个下侧解除按钮42B、42C。又或者,也可以在可动臂14所具有的两个侧面设置两个解除操作按钮。
图6中示意性地示出旋转机构25的结构例。旋转机构25具有水平旋转轴26,可动臂14绕该水平旋转轴26进行旋转运动。连结部16具有框架54,可动臂14具有框架56。跨越框架54和框架56地设有两个缓冲单元58、60以及支柱单元62,另外设有在下文中示出的电磁闩锁机构。它们分别成为旋转机构25的要素。两个缓冲单元58、60对可动臂14赋予向上方的恒定的作用力(浮起力)。
支柱单元62包括固定部件和相对于该固定部件进行滑动运动的可动部件,还包括机械闩锁机构64。机械闩锁机构64具有例如进入形成于可动部件的多个开口的可动片。通过使可动片进入到任一个开口,来形成闩锁状态。在闩锁状态下,限制可动臂14向下方的运动。不过,在闩锁状态下,允许可动臂向上方的运动。但是,在可动臂的旋转角度最大的情况下限制可动臂向上方的运动。上述的下侧解除按钮的操作力经由金属线传递到机械闩锁机构64,由此解除机械闩锁机构64的闩锁状态。这样,机械闩锁机构64是以第二角度θ2及第三角度θ3来保持可动臂的机构。也可以在可动部件设置机械闩锁机构64,并在固定部件设置多个开口。
图7中示出机械闩锁机构64及电磁闩锁机构68。如上所述,机械闩锁机构64设于支柱单元62。机械闩锁机构64经由金属线66而与下侧解除按钮42机械式连接。在可动臂的中间倾斜姿势以及大致立起的姿势中,在解除闩锁状态即保持状态时,操作下侧解除按钮42。
电磁闩锁机构68是保持可动臂的水平姿势的机构。电磁闩锁机构68包括促动器72、闩锁用(锁定用)的销70、以及形成有销孔的部件73。部件73固定于可动臂的框架,并在部件73具有接受销70的孔。若销70进入孔中,则形成闩锁状态(锁定状态)。促动器72固定于连结部的框架。在上侧解除按钮40与促动器72之间设有信号线74。在可动臂具有水平姿势的状态下,若操作上侧解除按钮40,则经由信号线74向促动器72输出信号,从而促动器72将销70引入。由此,销70从形成于部件73的孔中脱离,解除闩锁状态。由此,能够向上方抬起处于水平姿势的可动臂。若可动臂恢复到水平姿势,则自动地形成闩锁状态。此外,在骨密度测定中、X射线产生器等的移动中,即使操作上侧解除按钮40,该操作也为无效。由于利用了电闩锁,所以能够容易进行这样的控制。
例如,若仅设置上侧解除按钮40,并使之进行所有的闩锁解除操作,则在可动臂处于中间倾斜姿势及立起姿势的情况下,上侧解除按钮40隐藏于可动臂的背侧,其操作变得非常困难。另一方面,若仅设置下侧解除按钮42,并使之进行所有的闩锁解除操作,则在可动臂处于水平姿势的情况下,看不到下侧解除按钮42,其操作变得困难。在实施方式中,由于设有上侧解除按钮40及下侧解除按钮42的双方,所以能够避免上述的问题,并且使用便利性非常好。
(3)可动臂的操作方法的整理
图8中整理了可动臂的动作及操作方法。在符号100所示的状态下,电磁闩锁机构工作,形成保持状态。也就是说,维持可动臂的水平姿势。在该状态下,机械闩锁机构实际上不工作。但是,也能够使之进行闩锁动作。如符号102所示,在想要使可动臂从水平姿势变化向倾斜姿势变化的情况下,对上侧解除按钮进行接通操作,由此电磁闩锁机构成为解锁状态(非闩锁状态)。如符号104所示,在可动臂的角度为θ2的阶段中,机械闩锁机构自动地工作,其成为锁定状态(闩锁状态)。如符号106所示,在要使可动臂的角度从θ2成为θ1的情况下,对下侧解除按钮进行接通操作,由此机械闩锁机构成为解锁状态。实际上,在稍微上抬可动臂后的状态下,允许下侧解除按钮的接通操作。在可动臂的角度成为θ1的时刻,电磁闩锁机构自动地工作而再次形成锁定状态。另一方面,如符号108所示,在想要使可动臂的角度从θ2成为θ3的情况下,不需要进行下侧解除按钮的操作。如符号110所示,在可动臂的角度成为θ3的情况下,机械闩锁机构自动地工作,形成锁定状态。如符号112所示,在想要使可动臂的角度从θ3向θ2或θ1变化的情况下,对下侧解除按钮进行接通操作,由此机械闩锁机构成为解锁状态。实际上,在稍微上抬可动臂后的状态下,允许下侧解除按钮的接通操作。在可动臂的角度成为θ1的时刻,电磁闩锁机构自动地作用而再次形成锁定状态。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由于能够使可动臂成为大致立起的姿势,所以不使骨密度测定装置从拍摄台离开就能够在拍摄台的正上方配置X射线拍摄用的设备。由于在可动臂设有上侧解除按钮及下侧解除按钮,所以即使可动臂的姿势变化,也能够使在操作中需要的按钮的可视性及操作性变得良好。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下侧设有X射线产生器,并在上侧设有X射线检测器,但也可以使上述配置颠倒。在骨密度测定装置和拍摄台一体化的情况下,也能够采用上述结构。

Claims (7)

1.一种骨密度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下部,其具备X射线产生器及X射线检测器中的一个,并设于载置受检者的床的下侧;
可动臂,其具备上述X射线产生器及上述X射线检测器中的另一个,并在骨密度测定时设于上述床的上侧;
连结部,其设于上述床的里侧,并连结上述下部的里侧端部和上述可动臂的里侧端部;以及
旋转机构,其使上述可动臂以设于上述连结部的上端部的水平旋转轴为旋转中心旋转,
上述旋转机构以第一角度、第二角度或者第三角度保持上述可动臂,上述第一角度是在上述骨密度测定时所选择的角度,上述第二角度是比上述第一角度大的角度且是在上述受检者上下上述床时所选择的角度,上述第三角度是比上述第二角度大的角度且是在使上述床的上方空间敞开时所选择的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密度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解除以上述第一角度对上述可动臂的保持时操作的第一解除器;和
在解除以上述第二角度及上述第三角度对上述可动臂的保持时操作的上述第二解除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骨密度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解除器是设于上述可动臂的跟前侧端部的上侧的上侧解除按钮,
上述第二解除器是设于上述可动臂的跟前侧端部的下侧的下侧解除按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骨密度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可动臂的跟前侧端部的下侧,形成有在以上述第一角度保持上述可动臂的情况下朝向跟前侧斜下方的斜面,
上述下侧解除按钮设于上述斜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骨密度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旋转机构包括:
电磁闩锁机构,其以上述第一角度保持上述可动臂;和
机械闩锁机构,其以上述第二角度及上述第三角度保持上述可动臂,
上述第一解除器与上述电磁闩锁机构通过信号线电连接,
上述第二解除器与上述机械闩锁机构通过金属线机械式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密度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床是在骨密度测定及X射线拍摄中兼用的拍摄台,
上述第三角度是在上述X射线拍摄时在上述拍摄台的上方配置有X射线产生器的情况下能够避免该X射线产生器与上述可动臂的物理性干涉的角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密度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角度是水平角度亦即0度,
上述第二角度在40~60度的范围内,
上述第三角度在65~90度的范围内。
CN201880078036.8A 2018-01-30 2018-11-30 骨密度测定装置 Active CN11143272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13649A JP6920228B2 (ja) 2018-01-30 2018-01-30 骨密度測定装置
JP2018-013649 2018-01-30
PCT/JP2018/044246 WO2019150746A1 (ja) 2018-01-30 2018-11-30 骨密度測定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32728A true CN111432728A (zh) 2020-07-17
CN111432728B CN111432728B (zh) 2023-12-22

Family

ID=674780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78036.8A Active CN111432728B (zh) 2018-01-30 2018-11-30 骨密度测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920228B2 (zh)
CN (1) CN111432728B (zh)
WO (1) WO2019150746A1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325497A (ja) * 2002-05-15 2003-11-18 Aloka Co Ltd 骨塩量測定装置
CN2730323Y (zh) * 2004-09-21 2005-10-05 新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升降式水平移动床
CN201664309U (zh) * 2010-01-15 2010-12-08 上海东和电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x射线摄影床
JP2011103990A (ja) * 2009-11-13 2011-06-02 Hitachi Medical Corp X線管保持装置及びx線撮影装置
CN102949196A (zh) * 2011-08-17 2013-03-06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放射线发生器的操作装置、及放射线摄影系统
CN202801643U (zh) * 2012-09-03 2013-03-20 株式会社东芝 开关装置、脚踏开关装置、寝台及x射线ct装置
WO2013157416A1 (ja) * 2012-04-16 2013-10-24 日立アロカメディカル株式会社 検査装置及び骨密度測定装置
JP2014188034A (ja) * 2013-03-26 2014-10-06 Hitachi Aloka Medical Ltd X線測定装置
JP2015047172A (ja) * 2013-08-29 2015-03-16 株式会社東芝 移動型x線診断装置
JP2015131009A (ja) * 2014-01-14 2015-07-23 株式会社島津製作所 X線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11196A (ja) * 1997-01-31 1998-08-11 Olympus Optical Co Ltd X線ctスキャナ装置
JPH11137544A (ja) * 1997-09-02 1999-05-25 Toshiba Corp X線撮像装置
JP2010213996A (ja) * 2009-03-18 2010-09-30 Toshiba Corp X線画像撮影装置
JP6267931B2 (ja) * 2013-11-01 2018-01-24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X線診断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325497A (ja) * 2002-05-15 2003-11-18 Aloka Co Ltd 骨塩量測定装置
CN2730323Y (zh) * 2004-09-21 2005-10-05 新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升降式水平移动床
JP2011103990A (ja) * 2009-11-13 2011-06-02 Hitachi Medical Corp X線管保持装置及びx線撮影装置
CN201664309U (zh) * 2010-01-15 2010-12-08 上海东和电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x射线摄影床
CN102949196A (zh) * 2011-08-17 2013-03-06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放射线发生器的操作装置、及放射线摄影系统
WO2013157416A1 (ja) * 2012-04-16 2013-10-24 日立アロカメディカル株式会社 検査装置及び骨密度測定装置
CN202801643U (zh) * 2012-09-03 2013-03-20 株式会社东芝 开关装置、脚踏开关装置、寝台及x射线ct装置
JP2014188034A (ja) * 2013-03-26 2014-10-06 Hitachi Aloka Medical Ltd X線測定装置
JP2015047172A (ja) * 2013-08-29 2015-03-16 株式会社東芝 移動型x線診断装置
JP2015131009A (ja) * 2014-01-14 2015-07-23 株式会社島津製作所 X線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9129959A (ja) 2019-08-08
CN111432728B (zh) 2023-12-22
WO2019150746A1 (ja) 2019-08-08
JP6920228B2 (ja) 2021-08-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89486B (zh) 可移动型x射线发生装置
CA1282501C (en) Mobile radiography alignment device
JP5650467B2 (ja) 放射線画像撮影システム
US20150025377A1 (en) Radiographic imaging device and radiography protection unit
KR20110095183A (ko) 초음파 진단 장치
US6102567A (en) X-ray bone densitometry using a vertically scanning gantry
US9239300B2 (en) X-ray system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3D image data
KR101103133B1 (ko) 방사선 촬영 장치
US20230346327A1 (en) Controller for imaging apparatus
US9084582B2 (en) Radiation imag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radiation imaging apparatus
EP4041630B1 (en) An aircraft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unit
US11058388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mbining microscopic imaging with X-Ray imaging
JP2016106964A (ja) マンモ断層撮像システム
JP2005526566A (ja) 横方向に連係運動する制御パネルを有する超音波システムカート
CA3057101A1 (en) Multiposition collimation device and x-ray imaging systems
CN111432728A (zh) 骨密度测定装置
CN111432729A (zh) X射线ct拍摄装置
JP5532145B2 (ja) X線検査装置
WO2013157416A1 (ja) 検査装置及び骨密度測定装置
JP6219580B2 (ja) 散乱x線遮蔽装置
JPH0998971A (ja) 医療用x線撮影装置
CN109561866A (zh) 智能手柄装置以及用于操作智能手柄装置的方法
JP2012106083A (ja) 医用撮影装置および寝台動作制御方法
CN109963510B (zh) 骨密度测量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JP2019188026A (ja) マンモグラフィ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120

Address after: Chiba County, Japan

Applicant after: Fujifilm medical health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Applicant before: Hitachi, 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