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22764B - 起重机配重结构及汽车起重机 - Google Patents

起重机配重结构及汽车起重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22764B
CN111422764B CN202010365921.3A CN202010365921A CN111422764B CN 111422764 B CN111422764 B CN 111422764B CN 202010365921 A CN202010365921 A CN 202010365921A CN 111422764 B CN111422764 B CN 11142276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lancing weight
crane
frame
counterweight
st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6592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422764A (zh
Inventor
周斌
张振宇
周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 Automobile Hoisting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 Automobile Hoisti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 Automobile Hoisting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 Automobile Hoisti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36592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22764B/zh
Publication of CN1114227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227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4227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227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CCRANES; 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FOR CRANES, CAPSTANS, WINCHES, OR TACKLES
    • B66C23/00Cranes comprising essentially a beam, boom, or triangular structure acting as a cantilever and mounted for translatory of swinging movements in vertical or horizontal planes or a combination of such movements, e.g. jib-cranes, derricks, tower cranes
    • B66C23/6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 B66C23/72Counterweights or supports for balancing lifting couples
    • B66C23/74Counterweights or supports for balancing lifting couples separate from jib

Abstract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起重机配重结构及汽车起重机,涉及起重机领域。旨在改善现有的起重机配重使用受限的问题。起重机配重结构包括机架和配重块;配重块,配重块绕竖直方向可转动地设置在机架上,在配重块转动的过程中,配重块的重心到机架的回转中心的距离增大或减小。汽车起重机包括起重机配重结构。配重块绕竖直方向可转动地设置在机架上,配重块的重力垂直向下,在竖直方向的分力为零,因此配重块在转动的过程中仅需要克服部件之间接触产生的摩擦力,不需要克服重力,从而驱动配重块转动的驱动机构可以省去或者降低标准,有助于简化配重结构,从而扩大配重结构的使用场景。

Description

起重机配重结构及汽车起重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起重机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起重机配重结构及汽车起重机。
背景技术
整机稳定性是影响起重机械吊重性能的关键指标之一,因此在设计起重机械时往往将配重质量增大到车桥能够承载的极限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整机的稳定性。
现有的通过配重动作实现整机稳定性提升的方法有两种:
移动式配重:起重机械的配重重量一定,通过外力将配重相对于回转中心往外移动一定距离的方式提高整机的吊重稳定性。在实现方式上有两种技术手段,分别为导轨式和连杆式,该两种方式导致配重整体结构较复杂,占用空间较大,使用场景受限。
组合式配重:在吊重工作区域将车辆定置后通过液压油缸或其他方式将配重挂接在起重机械上,通过增加配重重量的方式提高整机的吊装稳定性。增加的配重采用随车运载,受限于起重机械桥荷及安全性考虑,同时配重堆放也会占用空间;采用额外增加车辆运送,受限于使用成本。
承上述,现有的起重机配重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诸多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包括,例如,提供了一种起重机配重结构,其能够改善现有的起重机配重使用受限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还包括,提供了一种汽车起重机,其能够改善现有的起重机配重使用受限的问题。
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起重机配重结构,包括:
机架和配重块;
配重块,配重块绕竖直方向可转动地设置在机架上,在配重块转动的过程中,配重块的重心到机架的回转中心的距离增大或减小。
另外,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起重机配重结构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可选地:
在配重块转动的过程中,配重块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
在第一状态时,配重块的重心落在第一预设位置,在第二状态时,配重块的重心落在第二预设位置,第二预设位置相对第一预设位置远离机架的回转中心。
可选地:
配重块设置在机架的尾部。
可选地:
起重机配重结构还包括连接销轴,连接销轴沿竖直方向设置在机架上,配重块通过连接销轴可转动地设置在机架上。
可选地:
起重机配重结构还包括定位销轴;机架设置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配重块设置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
在第一状态下,第一连接孔和第一插孔对应,定位销轴用于穿过第一连接孔和第一插孔,以使配重块在第一预设位置相对机架固定,在第二状态下,第二连接孔和第二插孔对应,定位销轴用于穿过第二连接孔和第二插孔,以使配重块在第二预设位置相对机架固定。
可选地:
机架设置第三插孔,配重块设置第三连接孔,第三插孔和第三连接孔对应,连接销轴穿过第三连接孔和第三插孔,以使配重块相对机架绕连接销轴转动;
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和第三连接孔的孔心连线呈三角形,且共同设置在配重块的一端。
可选地:
第一插孔、第二插孔和第三插孔的中心线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
可选地:
配重块包括第一配重块和第二配重块,第一配重块和第二配重块相对机架的回转中心对称设置。
可选地:
机架设置框架,框架设置相对的第一装配框和第二装配框;
第一配重块设置在第一装配框,第一配重块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的过程中,第一配重块的一端转入或转出第一装配框;
第二配重块设置在第二装配框,第二配重块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的过程中,第二配重块的一端转入或转出框架第二装配框。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起重机。汽车起重机包括起重机配重结构。
本发明实施例的起重机配重结构及汽车起重机的有益效果包括,例如:
起重机配重结构,配重块绕竖直方向可转动地设置在机架上,配重块的重力垂直向下,在竖直方向的分力为零,因此配重块在转动的过程中仅需要克服部件之间接触产生的摩擦力,不需要克服重力,从而驱动配重块转动的驱动机构可以省去或者降低标准,有助于简化配重结构,从而扩大配重结构的使用场景。
同时,配重块绕竖直方向转动,配重块在转动的过程中,整机的高度不变,因此不会受限于道路关于起重机高度的限制。
再者配重块通过转动,实现配重块重心远离或靠近回转中心,通过配重块重心远离回转中心,可以实现整机重心后移,从而增大配重块相对回转中心产生的力矩,进而提高整机的稳定性,该种方式相比组合式配重不受限于整机重量及桥荷,也不需要额外增加车辆运送组合式配重,降低使用成本。
汽车起重机,包括上述的起重机配重结构,能够改善现有的起重机配重使用受限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起重机配重结构的第一状态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起重机配重结构的第一状态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起重机配重结构的第一状态的第三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起重机配重结构的第二状态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起重机配重结构的第二状态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起重机配重结构的第二状态的第三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起重机配重结构;100-机架;110-第一插孔;111-第二插孔;112-第三插孔;120-第一装配框;121-左侧板;122-顶板;123-右侧板;124-底板;130-第二装配框;210-第一边沿;211-第二边沿;212-第三边沿;213-第四边沿;220-第一连接孔;221-第二连接孔;222-第三连接孔;230-第一配重块;234-第二配重块;300-连接销轴;400-定位销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目前,组合式配重需要随车装载配重块,受限于整车重量及桥荷,或者额外增加车辆运送配重块,使用成本较高,也不够灵活。采用移动式配重,通过导轨式和连杆式的方式拉动配重块在机架上移动,实现配重块重心的移动,但是该种方式占用的空间大,使用场景有限。本实施例提供的起重机配重结构及汽车起重机能够改善上述的技术问题。
下面结合图1至图4对本实施例提供的起重机配重结构10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照图1,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起重机配重结构10,包括:机架100和配重块;配重块,配重块绕竖直方向可转动地设置在机架100上,在配重块转动的过程中,配重块的重心到机架100的回转中心的距离增大或减小。
配重块相对回转中心产生的力矩影响起重机的稳定性,设配重块的重量为Q,配重块的重心相对回转中心的距离为L,那么配重块作用于回转中心的力矩为:W=Q×L。因此,增大配重块的重心与回转中心的距离可以提高起重机械的稳定性。
配重块可转动地设置在机架100上,配重块转动的过程中,配重块可以远离或靠近回转中心,在起重机行走过程中,配重块可以转动至配重块重心靠近回转中心的位置,在起重机需要工作时,配重块转动至配重块重心远离回转中心的位置,从而增大配重块的重心到回转中心的力矩,进而提高起重机的整体的稳定性。
配重块绕竖直方向转动,“竖直方向”是起重机机架100处于水平状态,相对该水平状态的竖直方向。以图1中的相对位置为例,是指箭头A所指的方向。配重块转动的过程中,配重块的重力向下,配重块的重力不会作用于转动方向上,转动配重块仅仅需要克服部件之间接触产生的摩擦力,因此可以通过人力或油缸推动配重块转动,有助于简化配重结构,扩大配重结构的使用场景。
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中,配重块设置在机架100的尾部,能够充分利用机架100尾部多余的空间,机构隐蔽,不影响外观。以图1中的相对位置为例进行说明,配重块设置在机架100的右端。
请继续参照图1,结合图3,在配重块转动的过程中,配重块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在第一状态时,配重块的重心落在第一预设位置,在第二状态时,配重块的重心落在第二预设位置,第二预设位置相对第一预设位置远离机架100的回转中心。
请参照图1,在第一状态时,配重块的重心落在第一预设位置。请参照图3,在第二状态时,配重块的重心落在第二预设位置。以图1和图3的相对位置进行介绍,配重块设置在机架100的尾部,起重机处于行驶状态时,配重块处于第一状态,起重机处于工作状态时,配重块从第一状态切换到第二状态,配重块的重心向后移动。
请参照图1、图2和图3,本实施例中,起重机配重结构10还包括连接销轴300,连接销轴300沿竖直方向设置在机架100上,配重块通过连接销轴300可转动地设置在机架100上。
其中,配重块通过连接销轴300可转动地设置在机架100上的具体方式:连接销轴300沿竖直方向固定在机架100上,配重块与连接销轴300转动连接;或者连接销轴300沿竖直方向转动设置在机架100上,配重块与连接销轴300固定;或者连接销轴300沿竖直方向转动设置在机架100上,配重块与连接销轴300转动连接;或者连接销轴300的两端分别与机架100转动连接,配重块与连接销轴300连接。
请参照图4,起重机配重结构10还包括定位销轴400;机架100设置第一插孔110和第二插孔111,配重块设置第一连接孔220和第二连接孔221。
请再次参照图1、图2和图3,在第一状态下,第一连接孔220和第一插孔110对应,定位销轴400用于穿过第一连接孔220和第一插孔110,以使配重块在第一预设位置相对机架100固定。
请再次参照图4、图5和图6,在第二状态下,第二连接孔221和第二插孔111对应,定位销轴400用于穿过第二连接孔221和第二插孔111,以使配重块在第二预设位置相对机架100固定。
在第一状态下,推动配重块转动,使第一连接孔220和第一插孔110对应,定位销轴400插入第一连接孔220和第一插孔110内。在第二状态下,取出定位销轴400,推动配重块转动,使第二连接孔221和第二插孔111对应,将定位销轴400插入第二连接孔221和第二插孔111,完成两个状态下配重块相对机架100的固定。
请参照图4,本实施例中,机架100设置第三插孔112,配重块设置第三连接孔222,第三插孔112和第三连接孔222对应,连接销轴300穿过第三连接孔222和第三插孔112,以使配重块相对机架100绕连接销轴300转动;第一连接孔220、第二连接孔221和第三连接孔222的孔心连线呈三角形,且共同设置在配重块的一端。
具体地,以图4中的相对位置进行介绍,第一连接孔220、第二连接孔221和第三连接孔222设置在配重块的左端。配重块呈块状,配重块包括设置在左端的第一边沿210、设置在靠近机架100一侧的第二边沿211、设置在右端的第三边沿212和设置在远离机架100一侧的第四边沿213,第一连接孔220设置在第四边沿213,第二连接孔221和第三连接孔222设置在第二边沿211,第二连接孔221位于第三连接孔222的左侧。
继续参照图4,本实施例中,第一插孔110、第二插孔111和第三插孔112的中心线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以图4中的相对位置进行介绍,第一插孔110、第二插孔111和第三插孔112从左到右依次设置。
请参照图4,本实施例中,配重块包括第一配重块230和第二配重块234,第一配重块230和第二配重块234相对机架100的回转中心对称设置。
在不改变占用空间的情况下,可以增加在第一配重块230上叠加配重块,在第二配重块234上叠加第二配重块234,以通过增大配重块的重量增大力矩。比如,第一配重块230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多个第一配重块230依次层叠设置。第二配重块234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多个第二配重块234依次层叠设置。
请参照图4,机架100设置框架,框架设置相对的第一装配框120和第二装配框130;第一配重块230设置在第一装配框120,第一配重块230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的过程中,第一配重块230的一端转入或转出第一装配框120;第二配重块234设置在第二装配框130,第二配重块234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的过程中,第二配重块234的一端转入或转出框架第二装配框130。
具体地,以图4中的相对位置进行介绍,第一装配框120和第二装配框130从下到上依次设置。
具体地,第一装配框120包括依次首尾连接的左侧板121、顶板122、右侧板123和底板124,第一插孔11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插孔110分别设置在顶板122的边沿和底板124的边沿;第二插孔11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二插孔111分别设置在顶板122的边沿和底板124的边沿;第三插孔11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三插孔112分别设置在顶板122的边沿和底板124的边沿。
第一配重块230转动的过程中,当第一配重块230的左端转入第一装配框120,在第二边沿211抵住右侧板123内侧时,第一配重块230切换到第一状态。当第一配重块230的右端转出第一装配框120,在第二边沿211抵住右侧板123的外边沿时,第二配重块234切换到第二状态。第一装配框120用于对第一配重块230的转动过程进行限位,便于确定第一配重块230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的位置。
同理,第二装配框130用于对第二配重块234的转动过程进行限位,便于确定第二配重块234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的位置。第二配重块234与第二装配框130的装配关系跟第一配重块230和第一装配框120的装配关系一样,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第一装配框120和第二装配框130连通。
请参照图4,本实施例中,配重块的底部支撑在机架100上,机架100用于在配重块转动的过程中始终承载配重块。机架100支撑配重块,降低推动配重块转动的难度。
具体地,第一配重块230的底部支撑在底板124,第二配重块234支撑在第二装配框130的底部。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起重机。汽车起重机包括起重机配重结构10。汽车起重机是装在普通汽车底盘或特制汽车底盘上的一种起重机,其行驶驾驶室与起重操纵室分开设置。汽车起重机的底盘性能等同于同样整车总重的载重汽车,符合公路车辆的技术要求,因而可在各类公路上通行无阻。汽车起重机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起重机配重结构10,能够减小配重结构的尺寸,降低配重结构的高度,从而不会受限于公路关于车辆宽度高度的限制。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起重机配重结构10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配重块绕竖直方向可转动地设置在机架100上,配重块的重力垂直向下,在竖直方向的分力为零,配重块在转动的过程中仅需要克服部件之间接触产生的摩擦力,不需要克服重力,从而驱动配重块转动的驱动机构可以省去或者降低标准,有助于简化配重结构。
配重块绕竖直方向转动,配重块在转动的过程中,整机的高度不变,因此不会受限于道路关于起重机高度的限制。
配重块设置在机架100的尾部,能够充分利用机架100尾部多余的空间。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9)

1.一种起重机配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100)和配重块;
配重块,所述配重块绕竖直方向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机架(100)上,在所述配重块转动的过程中,所述配重块的重心到所述机架(100)的回转中心的距离增大或减小;在所述配重块转动的过程中,所述配重块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所述配重块包括设置在左端的第一边沿(210)和设置在靠近机架(100)一侧的第二边沿(211);
所述配重块包括第一配重块(230)和第二配重块(234),所述机架(100)设置框架,所述框架设置相对的第一装配框(120)和第二装配框(130);所述第一装配框(120)包括右侧板(123)和底板(124),所述第一配重块(230)的底部支撑在所述底板(124),所述第二配重块(234)支撑在所述第二装配框(130)的底部;
所述第一配重块(230)设置在所述第一装配框(120),所述第一配重块(230)在所述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二状态之间切换的过程中,所述第一配重块(230)的一端转入或转出所述第一装配框(120);在所述第二边沿(211)抵住所述右侧板(123)内侧时,所述第一配重块(230)切换到所述第一状态;在所述第二边沿(211)抵住所述右侧板(123)的外边沿时,所述第一配重块(230)切换到所述第二状态;
所述第二配重块(234)设置在所述第二装配框(130),所述第二配重块(234)在所述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二状态之间切换的过程中,所述第二配重块(234)的一端转入或转出所述框架所述第二装配框(130);所述第二配重块(234)与所述第二装配框(130)的装配关系跟所述第一配重块(230)和所述第一装配框(120)的装配关系一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机配重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配重块的重心落在第一预设位置,在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配重块的重心落在第二预设位置,所述第二预设位置相对所述第一预设位置远离所述机架(100)的回转中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起重机配重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配重块设置在所述机架(100)的尾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起重机配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起重机配重结构还包括连接销轴(300),所述连接销轴(300)沿所述竖直方向设置在所述机架(100)上,所述配重块通过所述连接销轴(300)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机架(100)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起重机配重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起重机配重结构还包括定位销轴(400);所述机架(100)设置第一插孔(110)和第二插孔(111),所述配重块设置第一连接孔(220)和第二连接孔(221);
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第一连接孔(220)和所述第一插孔(110)对应,所述定位销轴(400)用于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220)和所述第一插孔(110),以使所述配重块在所述第一预设位置相对所述机架(100)固定,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第二连接孔(221)和所述第二插孔(111)对应,所述定位销轴(400)用于穿过所述第二连接孔(221)和所述第二插孔(111),以使所述配重块在第二预设位置相对所述机架(100)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起重机配重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架(100)设置第三插孔(112),所述配重块设置第三连接孔(222),所述第三插孔(112)和所述第三连接孔(222)对应,所述连接销轴(300)穿过所述第三连接孔(222)和所述第三插孔(112),以使所述配重块相对所述机架(100)绕所述连接销轴(300)转动;
所述第一连接孔(220)、所述第二连接孔(221)和所述第三连接孔(222)的孔心连线呈三角形,且共同设置在所述配重块的一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起重机配重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插孔(110)、所述第二插孔(111)和所述第三插孔(112)的中心线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
8.根据权利要求2-7任一项所述的起重机配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重块(230)和所述第二配重块(234)相对所述机架(100)的回转中心对称设置。
9.一种汽车起重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汽车起重机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起重机配重结构。
CN202010365921.3A 2020-04-30 2020-04-30 起重机配重结构及汽车起重机 Active CN11142276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65921.3A CN111422764B (zh) 2020-04-30 2020-04-30 起重机配重结构及汽车起重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65921.3A CN111422764B (zh) 2020-04-30 2020-04-30 起重机配重结构及汽车起重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22764A CN111422764A (zh) 2020-07-17
CN111422764B true CN111422764B (zh) 2022-10-25

Family

ID=715521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65921.3A Active CN111422764B (zh) 2020-04-30 2020-04-30 起重机配重结构及汽车起重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2276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23200B (zh) * 2020-12-25 2023-07-18 湖南中铁五新重工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起重设备的配重总成及起重设备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082853Y (zh) * 2007-08-06 2008-07-09 长沙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起重机用配重自装卸机构
CN106629430A (zh) * 2016-10-26 2017-05-10 中核机械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履带式起重机超起配配重转换架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TE245124T1 (de) * 1997-07-02 2003-08-15 Plasser Bahnbaumasch Franz Maschine mit einem drehbar gelagerten auslegerkran
CN2830361Y (zh) * 2005-10-17 2006-10-25 长沙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起重机用配重装卸机构
CN201520606U (zh) * 2009-07-09 2010-07-07 徐州徐工随车起重机有限公司 随车起重机的配重插销机构
JP6497978B2 (ja) * 2015-03-02 2019-04-10 キャタピラー エス エー アール エル カウンタウェイトの移動装置
CN110775840B (zh) * 2019-10-31 2021-05-07 三一汽车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配重平移组件及起重机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082853Y (zh) * 2007-08-06 2008-07-09 长沙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起重机用配重自装卸机构
CN106629430A (zh) * 2016-10-26 2017-05-10 中核机械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履带式起重机超起配配重转换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22764A (zh) 2020-07-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54888B (zh) 具有位置可变的平衡重的移动式提升起重机及其操作方法
CN101311102B (zh) 具有位置可变的平衡重的移动式提升起重机
CN101643182B (zh) 一种平衡重装卸装置及移动式起重机
CN111422764B (zh) 起重机配重结构及汽车起重机
CN1097553C (zh) 可搬运的起重机
CN110745715A (zh) 一种汽车起重机
CN104828714B (zh) 用于工程机械的配重机构
CN106241629A (zh) 折臂随车起重机变幅机构及折臂随车起重机
CN111204665A (zh) 一种转载车辆
CN114604785B (zh) 工程机械的平衡重机构、工程机械及平衡重机构变位方法
KR20210026927A (ko) 지게차용 무인운반차
CN108944325A (zh) 一种升降式麦克纳姆轮驱动总成
CN201678414U (zh) 一种折叠式叉车
US4875415A (en) Rotary jack assembly for a crane
CN219792289U (zh) 一种平衡重变位装置及起重机
CN105271066A (zh) 一种平衡重式堆高车
CN215798108U (zh) 一种汽车起重机配重变位机构及汽车起重机
CN113716494A (zh) 行走机构及运输车
CN217676676U (zh) 旋转伸缩货叉式叉车
JP2588051Y2 (ja) 大型フォークリフトの走行駆動装置
CN217676665U (zh) 一种组合式平衡重装置及叉车
CN212076240U (zh) 一种回转式起重机的底部配重装置
CN107082259A (zh) 一种安全翻倒装置
CN113942960B (zh) 一种用于叉车的同步自定位升降机构
CN212050269U (zh) 一种汽车起重机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