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17831A - 应变片 - Google Patents

应变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17831A
CN111417831A CN201880076802.7A CN201880076802A CN111417831A CN 111417831 A CN111417831 A CN 111417831A CN 201880076802 A CN201880076802 A CN 201880076802A CN 111417831 A CN111417831 A CN 1114178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stor
substrate
base material
strain
functional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7680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417831B (zh
Inventor
浅川寿昭
汤口昭代
相泽祐汰
种田翔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nebeaMitsumi Inc
Original Assignee
MinebeaMitsumi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nebeaMitsumi Inc filed Critical MinebeaMitsumi Inc
Publication of CN1114178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178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4178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178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LMEASURING FORCE, STRESS, TORQUE, WORK, MECHANICAL POWER, MECHANICAL EFFICIENCY, OR FLUID PRESSURE
    • G01L1/00Measuring force or stress, in general
    • G01L1/20Measuring force or stress, in general by measuring variations in ohmic resistance of solid materials or of electrically-conductive fluids; by making use of electrokinetic cells, i.e. liquid-containing cells wherein an electrical potential is produced or varied upon the application of stress
    • G01L1/22Measuring force or stress, in general by measuring variations in ohmic resistance of solid materials or of electrically-conductive fluids; by making use of electrokinetic cells, i.e. liquid-containing cells wherein an electrical potential is produced or varied upon the application of stress using resistance strain gauges
    • G01L1/2287Measuring force or stress, in general by measuring variations in ohmic resistance of solid materials or of electrically-conductive fluids; by making use of electrokinetic cells, i.e. liquid-containing cells wherein an electrical potential is produced or varied upon the application of stress using resistance strain gauge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strain gaug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7/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or magnetic techniques
    • G01B7/16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or magnetic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the deformation in a solid, e.g. by resistance strain gaug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7/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or magnetic techniques
    • G01B7/16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or magnetic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the deformation in a solid, e.g. by resistance strain gauge
    • G01B7/18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or magnetic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the deformation in a solid, e.g. by resistance strain gauge using change in resistanc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asurement Of Length, Angles, Or The Like Us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应变片包括:基材,具有可挠性;以及电阻体,在所述基材上,由包含铬和镍中的至少一者的材料形成,其中,所述基材的一个表面的表面凹凸为15nm以下,所述电阻体的膜厚为0.05μm以上。

Description

应变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变片(strain gauge)。
背景技术
已知一种应变片,其粘贴在测定对象物上,以对测定对象物的应变进行检测。应变片具有用于对应变进行检测的电阻体,作为电阻体的材料,例如使用包含Cr(铬)或Ni(镍)的材料。另外,电阻体例如形成在由绝缘树脂构成的基材上(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74934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如果在具有可挠性的基材上形成电阻体,则有可能在电阻体上产生针孔。如果在电阻体上产生的针孔数超过预定值,则有可能会使应变特性恶化或无法起到应变片的作用。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包括在具有可挠性的基材上所形成的电阻体的应变片中,减少针孔数。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应变片包括:基材,具有可挠性;以及电阻体,在所述基材上,由包含铬和镍中的至少一者的材料形成,其中,所述基材的一个表面的表面凹凸为15nm以下,所述电阻体的膜厚为0.05μm以上。
<发明的效果>
根据所公开的技术,能够在包括在具有可挠性的基材上所形成的电阻体的应变片中,减少针孔数。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第1实施方式的应变片的平面图。
图2是示出根据第1实施方式的应变片的剖面图(其1)。
图3是示出根据第1实施方式的应变片的剖面图(其2)。
图4是示出基材的表面凹凸与电阻体的针孔数之间的关系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各附图中,对相同部件赋予相同符号,并且有时会省略重复的说明。
<第1实施方式>
图1是示出根据第1实施方式的应变片的平面图。图2是示出根据第1实施方式的应变片的剖面图,示出了沿图1的线A-A的剖面。如图1及图2所示,应变片1具有基材10、电阻体30、以及端子部41。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为方便起见,在应变片1中,基材10的设置有电阻体30的一侧为上侧或一侧,未设置电阻体30的一侧为下侧或另一侧。另外,各部位的设置有电阻体30的一侧的表面为一个表面或上表面,未设置电阻体30的一侧的表面为另一表面或下表面。但是,也可以以上下颠倒的状态来使用应变片1,或者可以以任意角度来布置应变片1。另外,平面图是指从基材10的上表面10a的法线方向对对象物进行观察的视图,平面形状是指从基材10的上表面10a的法线方向对对象物进行观察时的形状。
基材10是作为用于形成电阻体30等的基底层的部件,并且具有可挠性。对于基材10的厚度并无特别限制,可以根据目的适当地选择,例如可以为大约5μm~500μm。特别地,从来自经由粘合层等接合在基材10的下表面上的应变体表面的应变的传递性、对于环境的尺寸稳定性的观点来看,基材10的厚度优选为5μm~200μm,从绝缘性的观点来看,更优选为10μm以上。
基材10例如可以由PI(聚酰亚胺)树脂、环氧树脂、PEEK(聚醚醚酮)树脂、PEN(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PPS(聚苯硫醚)树脂、聚烯烃树脂等绝缘树脂薄膜形成。需要说明的是,薄膜是指厚度为大约500μm以下、并且具有可挠性的部件。
在此,“由绝缘树脂薄膜形成”并不妨碍在基材10的绝缘树脂薄膜中含有填充剂或杂质等。基材10例如也可以由含有二氧化硅或氧化铝等填充剂的绝缘树脂薄膜形成。
电阻体30是以预定图案形成在基材10上的薄膜,并且是经受应变而产生电阻变化的感测部。电阻体30可以直接形成在基材10的上表面10a上,也可以经由其他层而形成在基材10的上表面10a上。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中,为方便起见,以阴影图案示出电阻体30。
电阻体30例如可以由包含Cr(铬)的材料、包含Ni(镍)的材料、或包含Cr和Ni两者的材料形成。即,电阻体30可以由包含Cr和Ni中的至少一者的材料形成。作为包含Cr的材料,例如可以举出Cr混合相膜。作为包含Ni的材料,例如可以举出Cu-Ni(铜镍)。作为包含Cr和Ni两者的材料,例如可以举出Ni-Cr(镍铬)。
在此,Cr混合相膜是对Cr、CrN、Cr2N等进行相混合而成的膜。Cr混合相膜可以包含氧化铬等不可避免的杂质。
对于电阻体30的厚度并无特别限制,可以根据目的适当地选择,例如可以为大约0.05μm~2μm。特别地,从构成电阻体30的晶体的结晶性(例如,α-Cr的结晶性)得到提高的观点来看,电阻体30的厚度优选为0.1μm以上,从能够减少因构成电阻体30的膜的内部应力而引起的膜的裂纹或从基材10上翘曲的观点来看,更优选为1μm以下。
例如,在电阻体30是Cr混合相膜的情况下,通过以作为稳定的晶相的α-Cr(α-铬)作为主成分,从而能够提高应变特性的稳定性。另外,通过使电阻体30以α-Cr作为主成分,从而能够将应变片1的应变率设为10以上,并且将应变率温度系数TCS及电阻温度系数TCR设为-1000ppm/℃~+1000ppm/℃的范围内。在此,主成分是指对象物质占构成电阻体的全部物质的50质量%以上,从提高应变特性的观点来看,电阻体30优选包含80重量%以上的α-Cr。需要说明的是,α-Cr是bcc结构(体心立方晶格结构)的Cr。
然而,如果在基材10上形成电阻体30,则有时会在电阻体30上产生针孔(pinhole),并且如果在电阻体30上产生的针孔数超过预定值,则应变特性可能会恶化,或可能无法起到应变片的功能。发明人发现:在电阻体30上产生针孔的原因之一是从基材10的上表面10a突出的填充剂。
即,如果基材10含有填充剂,则填充剂的一部分会从基材10的上表面10a突出,使基材10的上表面10a的表面凹凸增大。因此,在形成于基材10的上表面10a上的电阻体30上所产生的针孔数增加,并成为应变特性的恶化等的主要原因。
发明人发现:在电阻体30的厚度为0.05μm以上的情况下,如果基材10的上表面10a的表面凹凸为15nm以下,则能够抑制在电阻体30上所产生的针孔数从而维持应变特性。
即,在电阻体30的厚度为0.05μm以上的情况下,从降低在形成于基材10的上表面10a上的电阻体30上所产生的针孔数以维持应变特性的观点来看,基材10的上表面10a的表面凹凸优选为15nm以下,如果表面凹凸为15nm以下,则即便基材10含有填充剂也不会导致应变特性的恶化。需要说明的是,基材10的上表面10a的表面凹凸可以为0nm。
例如可以通过对基材10进行加热来减少基材10的上表面10a的表面凹凸。或者,也可以使用大致垂直地向基材10的上表面10a照射激光以将凸部削去的方法、使水刀等能够与基材10的上表面10a平行地移动以将凸部刮掉的方法、利用砂轮对基材10的上表面10a进行研磨的方法、或者对基材10一边进行加热一边进行加压的方法(热压)等,来代替针对基材10的加热。
需要说明的是,表面凹凸是算数平均粗糙度,通常表示为Ra。表面凹凸例如可以利用三维光学干涉法来测定。
端子部41从电阻体30的两端部延伸,并且在平面图中形成为比电阻体30宽的大致矩形形状。端子部41是用于将因应变而产生的电阻体30的电阻值的变化输出至外部的一对电极,例如与外部连接用的引线等接合。电阻体30例如从一个端子部41呈之字形延伸并折返从而与另一个端子部41连接。可以利用焊接性优于端子部41的金属来覆盖端子部41的上表面。需要说明的是,虽然为方便起见对电阻体30和端子部41赋予不同符号,但是两者可以在相同工序中由相同材料一体地形成。
可以以覆盖电阻体30并使端子部41露出的方式在基材10的上表面10a上设置覆盖层60(绝缘树脂层)。通过设置覆盖层60,从而能够防止在电阻体30上产生机械性的损伤等。另外,通过设置覆盖层60,从而能够保护电阻体30不受湿气等的影响。需要说明的是,覆盖层60可以设置为对除了端子部41以外的整个部分进行覆盖。
覆盖层60例如可以由PI树脂、环氧树脂、PEEK树脂、PEN树脂、PET树脂、PPS树脂、复合树脂(例如硅酮树脂、聚烯烃树脂)等绝缘树脂形成。覆盖层60可以含有填充剂或颜料。对于覆盖层60的厚度并无特别限制,可以根据目的适当地选择,例如可以为大约2μm~30μm。
为了制造应变片1,首先,准备基材10,在基材10的上表面10a上形成图1所示的平面形状的电阻体30及端子部41。电阻体30及端子部41的材料和厚度如上所述。电阻体30和端子部41可以利用相同材料一体地形成。
电阻体30及端子部41例如可以通过利用以能够形成电阻体30及端子部41的原料作为靶的磁控溅射法进行成膜,并利用光刻法进行图案化而形成。对于电阻体30及端子部41,可以利用反应溅射法、蒸镀法、电弧离子镀法或脉冲激光沉积法等来代替磁控溅射法而进行成膜。
从使应变特性稳定化的观点来看,优选在电阻器30和端子部41的成膜之前,在基材10的上表面10a上例如利用传统的溅射法真空成膜出厚度为大约1nm~100nm的功能层作为基底层。需要说明的是,可以在功能层的整个上表面上形成电阻体30及端子部41之后,利用光刻法将功能层和电阻体30及端子部41一起图案化成图1所示的平面形状。
在本申请中,功能层是指至少具有促进作为上层的电阻体30的晶体生长的功能的层。功能层优选还具有防止电阻体30因基材10中所含的氧或水分而氧化的功能、以及提高基材10与电阻体30之间的密合性的功能。功能层还可以具有其他功能。
由于构成基材10的绝缘树脂薄膜包含氧或水分,因此特别在电阻体30包含Cr的情况下,由于Cr会形成自氧化膜,因此使功能层具有防止电阻体30氧化的功能是有效的。
关于功能层的材料,只要其是至少具有促进作为上层的电阻体30的晶体生长的功能的材料,便无特别限制,可以根据目的适当地选择,例如可以举出选自由Cr(铬)、Ti(钛)、V(钒)、Nb(铌)、Ta(钽)、Ni(镍)、Y(钇)、Zr(锆)、Hf(铪)、Si(硅)、C(碳)、Zn(锌)、Cu(铜)、Bi(铋)、Fe(铁)、Mo(钼)、W(钨)、Ru(钌)、Rh(铑)、Re(铼)、Os(锇)、Ir(铱)、Pt(铂)、Pd(钯)、Ag(银)、Au(金)、Co(钴)、Mn(锰)、Al(铝)组成的群组一种或多种的金属、该群组中的任意金属的合金、或者该群组中的任意金属的化合物。
作为上述合金,例如可以举出FeCr、TiAl、FeNi、NiCr、CrCu等。另外,作为上述化合物,例如可以举出TiN、TaN、Si3N4、TiO2、Ta2O5、SiO2等。
功能层例如可以利用传统的溅射法来进行真空成膜,该传统的溅射法以能够形成功能层的原料作为靶,并且向腔室内导入Ar(氩)气体。通过使用传统的溅射法,从而能够一边利用Ar对基材10的上表面10a进行蚀刻一边形成功能层,因此能够使功能层的成膜量最小化从而获得密合性改善效果。
但是,其仅是功能层的成膜方法的一个示例,也可以利用其他方法来形成功能层。例如,可以在功能层的成膜之前通过使用了Ar等的等离子体处理等将基材10的上表面10a活化从而获得密合性改善效果,然后使用通过磁控溅射法来对功能层进行真空成膜的方法。
对于功能层的材料与电阻体30及端子部41的材料的组合并无特别限制,可以根据目的适当地选择,例如可以使用Ti作为功能层,并且形成以α-Cr(α-铬)作为主成分的Cr混合相膜作为电阻体30及端子部41。
在此情况下,例如可以利用以能够形成Cr混合相膜的原料作为靶、并且向腔室内导入Ar气体的磁控溅射法,来形成电阻体30及端子部41。或者,可以以纯Cr作为靶,向腔室内导入Ar气体以及适量的氮气,并利用反应溅射法来形成电阻体30及端子部41。
在这些方法中,能够以由Ti构成的功能层为开端对Cr混合相膜的生长面进行限制,并且形成以作为稳定的晶体结构的α-Cr为主成分的Cr混合相膜。另外,通过使构成功能层的Ti扩散至Cr混合相膜,从而使应变特性得到提高。例如,能够使应变片1的应变率为10以上,并且使应变率温度系数TCS及电阻温度系数TCR在-1000ppm/℃~+1000ppm/℃的范围内。需要说明的是,在功能层由Ti形成的情况下,在Cr混合相膜中有时会包含Ti或TiN(氮化钛)。
需要说明的是,在电阻体30为Cr混合相膜的情况下,由Ti构成的功能层具备促进电阻体30的晶体生长的功能、防止电阻体30因包含在基材10中的氧或水分而氧化的功能、以及提高基材10与电阻体30之间的密合性的功能的全部功能。使用Ta、Si、Al、Fe来代替Ti用作功能层的情况也同样。
这样一来,通过在电阻体30的下层设置功能层,从而能够促进电阻体30的晶体生长,并且能够制作由稳定的晶相构成的电阻体30。因此,在应变片1中,能够提高应变特性的稳定性。另外,通过使构成功能层的材料扩散至电阻体30,从而能够在应变片1中提高应变特性。
在形成电阻体30及端子部41之后,根据需要,在基材10的上表面10a上设置覆盖电阻体30并且使端子部41露出的覆盖层60,从而完成了应变片1。覆盖层60例如可以通过在基材10的上表面10a上以覆盖电阻体30且使端子部41露出的方式层压半固化状态的热固性的绝缘树脂薄膜,并进行加热使其固化来制作。覆盖层60也可以通过在基材10的上表面10a上以覆盖电阻体30且使端子部41露出的方式涂布液状或糊状的热固性的绝缘树脂,并进行加热使其固化来制作。
需要说明的是,在基材10的上表面10a上设置功能层作为电阻体30及端子部41的基底层的情况下,应变片1为图3所示的剖面形状。由符号20所表示的层为功能层。设置功能层20的情况下的应变片1的平面形状与图1相同。
[实施例1]
实施例1中,准备了含有填充剂的由厚度为25μm的聚酰亚胺树脂构成的多片基材10。然后,分别制作3个未进行加热处理的样本、在100℃下进行了加热处理的样本、在200℃下进行了加热处理的样本、在300℃下进行了加热处理的样本,并在返回室温之后,利用三维光学干涉法对各个基材10的上表面10a上的表面凹凸进行测定。
接着,利用磁控溅射法在各个基材10的上表面10a上成膜出厚度为0.05μm的电阻体30,并利用光刻法如图1所示进行图案化之后,利用使光从样本背面透射的光学透射法对在电阻体30上产生的针孔数进行测定。
接着,基于测定结果,将基材10的上表面10a的表面凹凸与电阻体30上产生的针孔数之间的关系总结为图4。需要说明的是,图4所示的柱状图表示表面凹凸,折线图表示针孔数。另外,横轴上的100℃、200℃以及300℃表示对基材10进行加热处理时的温度,“未处理”表示未进行加热处理。
图4表明:通过在100℃以上且300℃以下的温度下对基材10进行加热处理,使得基材10的上表面10a的表面凹凸变成作为未处理时的大约一半的15nm以下,因此电阻体30上产生的针孔数急剧减少至大约1/7。但是,考虑到聚酰亚胺树脂的耐热温度,如果在超过250℃的温度下进行加热处理,则有可能发生变质或劣化。因此,优选在100℃以上且250℃以下的温度下进行加热处理。需要说明的是,认为通过加热处理而减少表面凹凸的原因是,在因加热处理而引起热收缩时,构成基材10的聚酰亚胺树脂将填充剂卷入其内部。
根据发明人的研究发现,图4所示的未处理的针孔数(大约140)为使应变特性恶化的程度,加热处理后的针孔数(大约20)为未对应变特性产生不利影响的程度。即,能够确认出:在使用膜厚为0.05μm的电阻体30的情况下,通过将基材10的上表面10a的表面凹凸设为15nm以下,能够将在电阻体30中产生的针孔数减少至未对应变特性产生不利影响的程度。
需要说明的是,显然在使用膜厚大于0.05μm的电阻体30的情况下,通过将基材10的上表面10a的表面凹凸设为15nm以下,也能够将在电阻体30中产生的针孔数减少至未对应变特性产生不利影响的程度。即,通过将基材10的上表面10a的表面凹凸设为15nm以下,从而在使用膜厚为0.05μm以上的电阻体30的情况下,能够将在电阻体30中产生的针孔数减少至未对应变特性产生不利影响的程度。
这样一来,通过对基材10进行加热处理,能够使基材10的上表面10a的表面凹凸为15nm以下,从而能够大幅地减少在膜厚为0.05μm以上的电阻体30上产生的针孔数。因此,能够在维持良好的应变特性的状态下,使应变片1稳定地起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减少在电阻体30中产生的针孔数,重要的是减少基材10的上表面10a的表面凹凸,减少表面凹凸的方法并不重要。以上示出了通过进行加热处理来减少表面凹凸的方法,但是不限于此,只要能够减少基材10的上表面10a的表面凹凸,便可以使用任何方法。
例如可以使用大致垂直地向基材10的上表面10a照射激光以将凸部削去的方法、使水刀等能够与基材10的上表面10a平行地移动以将凸部刮掉的方法、利用砂轮对基材10的上表面10a进行研磨的方法、或者对基材10一边进行加热一边进行加压的方法(热压)等来减少基材10的上表面10a的表面凹凸。
另外,为了减少在电阻体30中产生的针孔数,重要的是减少基材10的上表面10a的表面凹凸,并不一定限于因填充剂的存在而产生的表面凹凸,即使对于并非因填充剂的存在而产生的表面凹凸,利用上述各种方法进行减低也是有效的。例如,在不含有填充剂的基材10的表面凹凸大于15nm的情况下,通过利用上述各种方法使基材10的上表面10a的表面凹凸为15nm以下,从而能够将在膜厚为0.05μm以上的电阻体30中产生的针孔数减少至未对应变特性产生不利影响的程度。
[实施例2]
在实施例2中,使用进行了200℃的加热处理的基材10制作多个应变片1。
首先,对由厚度为25μm的聚酰亚胺树脂构成的基材10进行200℃的加热处理。然而,利用传统的溅射法在基材10的上表面10a上真空成膜出膜厚为3nm的Ti膜作为功能层20。
接着,在利用磁控溅射法在功能层20的整个上表面上成膜出膜厚为0.05μm的Cr混合相膜作为电阻体30及端子部41之后,利用光刻法如图1所示对功能层20、以及电阻体30及端子部41进行图案化。
接着,对实施例2的各样本的应变特性进行了测定。作为其结果,实施例2的各样本的应变率为14~16。另外,实施例2的各样本的应变率温度系数TCS及电阻温度系数TCR在-1000ppm/℃~+1000ppm/℃的范围内。
这样一来,确认出:通过使用进行了200℃的加热处理的基材10,从而能够制作出具有良好的应变特性的应变片1。可以认为:在电阻体30上所产生的针孔数大幅减少是获得良好的应变特性的原因之一。需要说明的是,可以认为:功能层20的存在并不会成为在电阻体30上所产生的针孔数的增加的主要原因。
以上对优选的实施方式等进行了详细说明,但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等,在不脱离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范围情况下,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等进行各种变形及替换。
本国际申请以2017年9月29日提交的日本发明专利申请第2017-191822号作为要求优先权的基础,本国际申请援引日本发明专利申请第2017-191822号的全部内容。
符号说明
1应变片;10基材;10a上表面;20功能层;30电阻体;41端子部;60覆盖层。

Claims (9)

1.一种应变片,包括:
基材,具有可挠性;以及
电阻体,在所述基材上,由包含铬和镍中的至少一者的材料形成,
其中,所述基材的一个表面的表面凹凸为15nm以下,
所述电阻体的膜厚为0.05μm以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变片,其中,
所述基材含有填充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应变片,其中,
所述基材由聚酰亚胺树脂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应变片,其中,
所述电阻体以α-铬作为主成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变片,其中,
所述电阻体包含80重量%以上的α-铬。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应变片,其中,
所述电阻体包含氮化铬。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应变片,其中,
所述应变片包括在所述基材的一个表面上由金属、合金、或金属的化合物形成的功能层,
所述电阻体形成在所述功能层的一个表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变片,其中,
所述功能层具有促进所述电阻体的晶体生长的功能。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应变片,其中,
所述应变片包括覆盖所述电阻体的绝缘树脂层。
CN201880076802.7A 2017-09-29 2018-09-27 应变片 Active CN11141783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91822A JP2019066313A (ja) 2017-09-29 2017-09-29 ひずみゲージ
JP2017-191822 2017-09-29
PCT/JP2018/035938 WO2019065840A1 (ja) 2017-09-29 2018-09-27 ひずみゲージ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17831A true CN111417831A (zh) 2020-07-14
CN111417831B CN111417831B (zh) 2023-04-28

Family

ID=659029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76802.7A Active CN111417831B (zh) 2017-09-29 2018-09-27 应变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326966B2 (zh)
EP (1) EP3690388B1 (zh)
JP (2) JP2019066313A (zh)
CN (1) CN111417831B (zh)
WO (1) WO201906584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9066454A (ja) 2017-09-29 2019-04-25 ミネベアミツミ株式会社 ひずみゲージ、センサモジュール
JP2019066453A (ja) 2017-09-29 2019-04-25 ミネベアミツミ株式会社 ひずみゲージ
JP6793103B2 (ja) 2017-09-29 2020-12-02 ミネベアミツミ株式会社 ひずみゲージ
JP2019113411A (ja) 2017-12-22 2019-07-11 ミネベアミツミ株式会社 ひずみゲージ、センサモジュール
JP2019184344A (ja) 2018-04-05 2019-10-24 ミネベアミツミ株式会社 ひずみゲージ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20085247A1 (ja) 2018-10-23 2020-04-30 ミネベアミツミ株式会社 アクセルペダル、ステアリング、6軸センサ、エンジン、バンパー等
JP1669298S (zh) * 2019-07-17 2020-10-05
JP1661600S (ja) * 2019-07-17 2020-06-15 ひずみゲージ

Citation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171467A1 (de) * 1984-08-11 1986-02-19 VDO Adolf Schindling AG Elektrischer Widerstand
JPS61176803U (zh) * 1985-04-23 1986-11-05
JPH06137805A (ja) * 1992-10-27 1994-05-2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ひずみゲージ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06300649A (ja) * 1993-04-12 1994-10-28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薄膜歪抵抗材料とその製造方法及び薄膜歪みセンサ
JPH10270201A (ja) * 1997-03-21 1998-10-09 Res Inst Electric Magnetic Alloys Cr−N基歪抵抗膜およびその製造法ならびに歪センサ
JP2002221453A (ja) * 2001-01-29 2002-08-09 Nippon Denshi Kogyo Kk 構造体の荷重情報収集装置
JP2004072715A (ja) * 2002-06-11 2004-03-04 Murata Mfg Co Ltd 圧電薄膜共振子、圧電フィルタ、およびそれを有する電子部品
US20050276990A1 (en) * 2002-08-08 2005-12-15 Kabushiki Kaisha Kobe Seiko Sho (Kobe Steel, Ltd) Process for producing alumina coating composed mainly of alpha-type crystal structure, alumina coating composed mainly of alpha-type crystal structure, laminate coating including the alumina coating, member clad with the alumina coating or laminate coating,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member, and physical evaporation apparatu
TW201126723A (en) * 2009-09-30 2011-08-01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Substrate for flexible device, thin-film transistor substrate for flexible device, flexible device, substrate for thin film device, thin film device, thin film transistor,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substrate for thin film device,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h
JP2015031633A (ja) * 2013-08-05 2015-02-16 公益財団法人電磁材料研究所 歪センサ
CN105091730A (zh) * 2015-07-03 2015-11-25 新会康宇测控仪器仪表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dsoi应变计及其制作方法
JP2016136605A (ja) * 2015-01-23 2016-07-28 株式会社豊田中央研究所 永久磁石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5824199A (zh) * 2011-02-18 2016-08-03 Asml荷兰有限公司 制造衬底保持器的方法
US20160334289A1 (en) * 2015-05-14 2016-11-17 Vishay Measurements Group, Inc. High gage factor strain gage
CN106248268A (zh) * 2016-08-31 2016-12-21 西安中星测控有限公司 一种应变式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
JP2017067764A (ja) * 2015-09-29 2017-04-06 ミネベアミツミ株式会社 ひずみゲージ、荷重センサ、及びひずみゲージの製造方法
CN206192269U (zh) * 2016-12-02 2017-05-24 东莞市粤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阻应变片的改进结构
JP2018116747A (ja) * 2013-04-12 2018-07-26 信越ポリマー株式会社 センサーシート作製用シー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タッチパッド用センサーシー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403042A1 (de) * 1984-01-30 1985-08-01 Philips Patentverwaltung Gmbh, 2000 Hamburg Duennfilm-dehnungsmessstreifen-system und verfahren zu seiner herstellung
JPS61176803A (ja) * 1985-01-31 1986-08-08 Hitachi Ltd ストレインゲージ
JP2516964B2 (ja) * 1987-03-31 1996-07-24 鐘淵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歪センサ−
US4937550A (en) 1987-03-31 1990-06-26 Kanegafuchi Kagaku Kogyo Kabushiki Kaisha Strain sensor
JPH0495738A (ja) * 1990-08-06 1992-03-27 Teraoka Seiko Co Ltd ロードセル
US5154247A (en) 1989-10-31 1992-10-13 Teraoka Seiko Co., Limited Load cell
JPH0438402A (ja) * 1990-06-02 1992-02-07 Kyowa Electron Instr Co Ltd ひずみゲージとその製造方法
JP3233248B2 (ja) * 1994-05-13 2001-11-26 エヌオーケー株式会社 歪ゲ−ジ用薄膜およびその製造法
JPH08102163A (ja) * 1994-09-30 1996-04-16 Fujitsu Ltd 磁気記録媒体及び磁気ディスク装置
SG38924A1 (en) 1995-01-31 1997-04-17 Hoya Corp Magnetic recording medium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JP2005233953A (ja) * 2004-02-17 2005-09-02 Robert Bosch Gmbh マイクロメカニカル式の高圧センサを製造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マクロメカニカル式の圧力センサ
JP2007173544A (ja) * 2005-12-22 2007-07-05 Toshiba Corp X線検出器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162670B2 (ja) 2014-10-03 2017-07-12 株式会社東京測器研究所 ひずみゲージ用合金及びひずみゲージ
JP2017101983A (ja) * 2015-12-01 2017-06-08 日本写真印刷株式会社 多点計測用のひずみセンサとその製造方法
JP5988004B1 (ja) 2016-04-12 2016-09-07 Tdk株式会社 電子回路パッケージ

Patent Citation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171467A1 (de) * 1984-08-11 1986-02-19 VDO Adolf Schindling AG Elektrischer Widerstand
JPS61176803U (zh) * 1985-04-23 1986-11-05
JPH06137805A (ja) * 1992-10-27 1994-05-2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ひずみゲージ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06300649A (ja) * 1993-04-12 1994-10-28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薄膜歪抵抗材料とその製造方法及び薄膜歪みセンサ
JPH10270201A (ja) * 1997-03-21 1998-10-09 Res Inst Electric Magnetic Alloys Cr−N基歪抵抗膜およびその製造法ならびに歪センサ
JP2002221453A (ja) * 2001-01-29 2002-08-09 Nippon Denshi Kogyo Kk 構造体の荷重情報収集装置
JP2004072715A (ja) * 2002-06-11 2004-03-04 Murata Mfg Co Ltd 圧電薄膜共振子、圧電フィルタ、およびそれを有する電子部品
US20050276990A1 (en) * 2002-08-08 2005-12-15 Kabushiki Kaisha Kobe Seiko Sho (Kobe Steel, Ltd) Process for producing alumina coating composed mainly of alpha-type crystal structure, alumina coating composed mainly of alpha-type crystal structure, laminate coating including the alumina coating, member clad with the alumina coating or laminate coating,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member, and physical evaporation apparatu
TW201126723A (en) * 2009-09-30 2011-08-01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Substrate for flexible device, thin-film transistor substrate for flexible device, flexible device, substrate for thin film device, thin film device, thin film transistor,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substrate for thin film device,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h
CN105824199A (zh) * 2011-02-18 2016-08-03 Asml荷兰有限公司 制造衬底保持器的方法
JP2018116747A (ja) * 2013-04-12 2018-07-26 信越ポリマー株式会社 センサーシート作製用シー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タッチパッド用センサーシー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5031633A (ja) * 2013-08-05 2015-02-16 公益財団法人電磁材料研究所 歪センサ
JP2016136605A (ja) * 2015-01-23 2016-07-28 株式会社豊田中央研究所 永久磁石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160334289A1 (en) * 2015-05-14 2016-11-17 Vishay Measurements Group, Inc. High gage factor strain gage
CN105091730A (zh) * 2015-07-03 2015-11-25 新会康宇测控仪器仪表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dsoi应变计及其制作方法
JP2017067764A (ja) * 2015-09-29 2017-04-06 ミネベアミツミ株式会社 ひずみゲージ、荷重センサ、及びひずみゲージの製造方法
CN106248268A (zh) * 2016-08-31 2016-12-21 西安中星测控有限公司 一种应变式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
CN206192269U (zh) * 2016-12-02 2017-05-24 东莞市粤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阻应变片的改进结构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MICHAEL P SIEGAL等: "A study of strain in thin epitaxial films of yttrium silicide on Si",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690388A1 (en) 2020-08-05
EP3690388A4 (en) 2021-06-09
US20200333199A1 (en) 2020-10-22
WO2019065840A1 (ja) 2019-04-04
JP2019066313A (ja) 2019-04-25
US11326966B2 (en) 2022-05-10
EP3690388B1 (en) 2023-09-20
CN111417831B (zh) 2023-04-28
JP2023101719A (ja) 2023-07-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17831B (zh) 应变片
CN111542727B (zh) 应变片
CN111417829B (zh) 应变片
CN111406195B (zh) 应变片
CN111630340B (zh) 应变片
CN111742189A (zh) 应变片及传感器模块
CN111417830A (zh) 应变片及传感器模块
CN111587357B (zh) 应变片
JP2023126667A (ja) ひずみゲージ
JP2023106586A (ja) ひずみゲージ
JP2023138686A (ja) センサモジュール
EP4261494A1 (en) Strain gauge
CN111630339B (zh) 应变片
CN111936816A (zh) 应变片
CN111527370A (zh) 应变片
CN111919083B (zh) 应变片及其制造方法
US20240085167A1 (en) Strain gauge
WO2019098072A1 (ja) ひずみゲー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