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14050B - 柔性显示屏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柔性显示屏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14050B
CN111414050B CN202010188731.9A CN202010188731A CN111414050B CN 111414050 B CN111414050 B CN 111414050B CN 202010188731 A CN202010188731 A CN 202010188731A CN 111414050 B CN111414050 B CN 11141405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screen
screen body
section
sidewall
deformation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8873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414050A (zh
Inventor
徐映嵩
张振华
王本莲
马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18873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14050B/zh
Publication of CN1114140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140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4140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140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15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 G06F1/16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with folding flat displays, e.g. laptop computers or notebooks having a clamshell configuration,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75Miscellaneous details related to the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the different enclosures or enclosure parts
    • G06F1/1681Details related solely to hing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柔性显示屏和电子设备。柔性显示屏包括:显示屏本体,所述显示屏本体具有平面位置和可弯曲位置;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设在所述显示屏本体的非显示面,所述支撑板包括弯曲部,所述弯曲部具有多个间隔开的变形孔,所述变形孔在所述支撑板的厚度方向上贯穿所述支撑板,对应所述平面位置、所述支撑板为平板以支撑所述显示屏本体,对应所述可弯曲位置、所述弯曲部可弯曲以与弯曲的所述显示屏本体相适配,所述变形孔的内周壁具有阻挡部。根据本发明的柔性显示屏,可以至少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显示屏本体与支撑板之间的胶层层的厚度不均匀的问题,有利于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显示屏本体的平整性问题,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显示效果。

Description

柔性显示屏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柔性显示屏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由于柔性屏具有相对低的模量,在弯折时容易发生非需求弯折形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一般在柔性显示屏的背面贴合模量较高的支撑板,但贴合时存在胶层进入支撑片的变形孔的情况,导致折叠区与非折叠区存在高度差异,平整度差,导致显示均一性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柔性显示屏,该柔性显示屏平整度好。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的柔性显示屏。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柔性显示屏,包括:显示屏本体,所述显示屏本体具有平面位置和可弯曲位置;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设在所述显示屏本体的非显示面,所述支撑板包括弯曲部,所述弯曲部具有多个间隔开的变形孔,所述变形孔在所述支撑板的厚度方向上贯穿所述支撑板,对应所述显示屏本体的平面位置、所述支撑板为平板以支撑所述显示屏本体,对应所述显示屏本体的可弯曲位置、所述支撑板的弯曲部可弯曲以与弯曲的所述显示屏本体相适配,所述变形孔的内周壁具有阻挡部。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柔性显示屏,通过在变形孔中设置阻挡部,阻挡部可以至少在一定程度上阻挡胶层从显示屏本体到支撑板的方向上流动,从而在粘贴显示屏本体和支撑板时,阻挡部可以至少在一定程度上阻挡胶层进入到变形孔内以及阻挡胶层在变形孔内的进一步流动,这样可以至少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显示屏本体与支撑板之间的胶层层的厚度不均匀的问题,有利于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显示屏本体的平整性问题,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显示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显示屏本体包括顺次相连的第一平直段、弯折段和第二平直段,在所述可弯曲位置、所述第一平直段和所述第二平直段层叠设置且所述弯折段呈弯折状;所述支撑板还包括第一平面段和第二平面段,所述第一平面段和第二平面段分别与所述弯曲部的两端相连,其中,所述第一平面段与所述第一平直段正对、所述弯曲部与所述弯折段正对,所述第二平面段与所述第二平直段正对。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变形孔的内周壁的部分朝向靠近所述变形孔的中心线的方向凸出以限定出所述阻挡部。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变形孔的内周壁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阻挡部形成在所述第一侧壁上,所述第二侧壁形成有凹入部,所述凹入部的形状和尺寸与所述阻挡部的形状和尺寸相适配。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在所述平面位置,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在从所述第一平面段到所述第二平面段的方向上相对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将所述第一平面段和所述第二平面段的对称线称为参考线,所述参考线的两侧分别具有多个所述变形孔,每个所述变形孔的第一侧壁位于所述变形孔的第二侧壁和所述参考线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的形状和尺寸相同。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在垂直于所述参考线的平面内,所述第一侧壁的投影的形状为折线状或弧线状。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变形孔的内周壁与所述支撑板的表面之间通过圆角过渡;和/或,所述变形孔的两个开口的面积不同,位于所述弯曲部的拉应力面的开口的面积小于位于所述弯曲部的压应力面的开口面积。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包括上述的柔性显示屏。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通过在变形孔中设置阻挡部,阻挡部可以至少在一定程度上阻挡胶层从显示屏本体到支撑板的方向上流动,从而在粘贴显示屏本体和支撑板时,阻挡部可以至少在一定程度上阻挡胶层进入到变形孔内以及阻挡胶层在变形孔内的进一步流动,这样可以至少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显示屏本体与支撑板之间的胶层层的厚度不均匀的问题,有利于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显示屏本体的平整性问题,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显示效果。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柔性显示屏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图1所示的A-A方向的剖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支撑板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支撑板的局部剖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些实施例的支撑板的局部剖视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又一些实施例的支撑板的局部剖视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变形孔的加工示意图,其中,x示意为激光;
图8是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柔性显示屏的加工流程图。
附图标记:
柔性显示屏100;
支撑板1;第一平面段11;第二平面段12;弯曲部13;变形孔131;第一侧壁1311;阻挡部13111;第二侧壁1312;凹入部13121;
胶层2;
显示屏本体3;第一平直段31;第二平直段32;弯折段3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柔性显示屏100、柔性显示屏100的制作方法和电子设备。
如图1-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柔性显示屏100,包括显示屏本体3和支撑板1。
具体而言,显示屏本体3可以包括依次层叠的盖板、偏光片、触控层和背光层等。关于显示屏本体3的具体结构以及各层的具体工作原理已被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此处不再详细说明。
显示屏本体3具有平面位置和可弯曲位置,其中,当显示屏本体3处于平面位置时,显示屏本体3可以是大体处于平板状或处于平板状以便于柔性显示屏100的工作;当显示屏本体3处于可弯曲位置时,显示屏本体3可以是折叠屏即显示屏本体3处于折叠状态,或者显示屏本体3为卷曲屏,即显示屏本体3处于卷曲状态。
支撑板1设在显示屏本体3的非显示面,支撑板1可以起到支撑显示屏本体3的作用。通过将支撑板1设在显示屏本体3的非显示面,这样可以利用支撑板1支撑显示屏本体3,避免显示屏本体3在平面位置时无法展开成平板状,有利于提高整个柔性显示屏100的平整性。
具体而言,支撑板1包括弯曲部13,对应显示屏本体3的平面位置、支撑板1为平板以支撑显示屏本体3,对应显示屏本体3的可弯曲位置、支撑板1的弯曲部13弯曲以与弯曲的显示屏本体3相适配,也就是说,在平面位置,弯曲部13伸展成平板状以使得支撑板1为平板以支撑显示屏本体3,避免显示屏本体3弯曲,在可弯曲位置,弯曲部13又可以弯曲成与显示屏本体3的可弯曲位置相适配的形状以利于柔性显示屏100的弯曲。
可选地,支撑板1可以通过胶层2粘贴在显示屏本体3的非显示面。
如图3-图6所示,弯曲部13具有多个间隔开的变形孔131,每个变形孔131在支撑板1的厚度方向上贯穿支撑板1,由此,通过设置多个变形孔131,这样,在弯曲部13弯曲时可以助于释放一定的弯曲应力,有利于提高弯曲部13的弯曲能力,从而满足弯曲部13弯曲时的形变需求。
相关技术中,显示屏本体3与支撑板1之间通过胶层粘贴相连,对于延伸方向与支撑板1垂直的变形孔131(即变形孔131的中心轴线与支撑板1是垂直的)来说,在粘贴显示屏本体3和支撑板1时,容易有胶层渗入到变形孔131内,导致显示屏本体3与支撑板1之间的胶层层的厚度不均匀,同时由于显示屏本体3为柔性的,因此,导致显示屏本体3的折叠区与非折叠区存在高度差异,平整度差,继而导致显示效果下降等问题。
相对而言,本申请中,通过在变形孔131中设置阻挡部13111,阻挡部13111可以至少在一定程度上阻挡胶层2从显示屏本体3到支撑板1的方向上移动,从而在粘贴显示屏本体3和支撑板1时,阻挡部13111可以至少在一定程度上阻挡胶层2进入到变形孔131内以及阻挡胶层2在变形孔131内的进一步流动,这样可以至少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显示屏本体3与支撑板1之间的胶层的厚度不均匀的问题,有利于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显示屏本体3的平整性问题,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显示效果。
综上可知,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柔性显示屏100,通过在变形孔131中设置阻挡部13111,阻挡部13111可以至少在一定程度上阻挡胶层从显示屏本体3到支撑板1的方向上流动,从而在粘贴显示屏本体3和支撑板1时,阻挡部13111可以至少在一定程度上阻挡胶层进入到变形孔131内以及阻挡胶层在变形孔131内的进一步流动,这样可以至少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显示屏本体3与支撑板1之间的胶层的厚度不均匀的问题,有利于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显示屏本体3的平整性问题,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显示效果。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图6所示,变形孔131的内周壁的部分朝向靠近变形孔131的中心线的方向凸出以限定出阻挡部13111。由此,不但结构简单,而且设置在变形孔131的内周壁的阻挡部13111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阻挡胶层2在变形孔131内进一步的流动,避免过多地胶层2渗入到变形孔131内。
当然,本发明不限于此,阻挡部13111的设置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变形孔131相对支撑板1倾斜设置,这样变形孔131的内周壁相对支撑板1倾斜以限定出阻挡部13111。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显示屏本体3包括顺次相连的第一平直段31、弯折段33和第二平直段32,在可弯曲位置、第一平直段31和第二平直段32层叠设置且弯折段33呈弯折状;支撑板1包括:顺次相连的第一平面段11、弯曲部13和第二平面段12,其中,第一平面段11与第一平直段31正对、弯曲部13与弯折段33正对,第二平面段12与第二平直段32正对,由此,柔性显示屏100为折叠屏,可以利用弯曲部13对弯折段33进行支撑、起到分散应力集中及回弹的作用,利用第一平面段11对第一平直段31进行支撑以及利用第二平面段12对第二平直段32进行支撑,提高平面区的抗挤压能力。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4-图6所示,变形孔131的内周壁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1311和第二侧壁1312,阻挡部13111形成在第一侧壁1311上,第二侧壁1312形成有凹入部13121,凹入部13121的形状和尺寸与阻挡部13111的形状和尺寸适配。具体而言,通过设置与阻挡部13111相适配的凹入部13121,在柔性显示屏100的加工过程中,可以加热支撑板1,将加热后的支撑板1与显示屏本体3进行粘贴,根据热胀冷缩的原理,在对支撑板1加热后,变形孔131的横截面积会减小,凹入部13121和阻挡部13111具有朝向靠近彼此的方向移动的趋势,甚至凹入部13121与阻挡部13111可以配合(即阻挡部13111位于凹入部13121内),这样有利于更加减少胶层的渗入。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在平面位置,第一侧壁1311和第二侧壁1312在从第一平面段11到第二平面段12的方向上相对设置。由此,位于同一个变形孔131内的凹入部13121和阻挡部13111也是在从第一平面段11到第二平面段12的方向上相对设置。由此,可根据柔性显示屏100的折叠状态,优化变形孔131的结构,避免弯曲部13的弯曲能力因阻挡部13111的设置而受到影响。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具体示例,将第一平面段11和所述第二平面段12的对称线称为参考线,参考线的两侧分别具有多个变形孔131,每个变形孔131的第一侧壁1311位于变形孔131的第二侧壁1312和参考线之间。由此可知,每个变形孔131的阻挡部13111位于参考线和凹入部13121之间,这样,位于参考线两侧的变形孔131可以是对称的,从而在柔性显示屏100折叠时,位于参考线两侧的弯曲部13的受力可以是均匀的,提高折叠效果。
具体而言,参考图1以及图4-图6,其中,图1中的直线MM’为参考线,图4-图6中的直线NN’与参考线MM’相交且垂直,NN’与MM’限定出的平面为第一平面段11和第二平面段12的对称平面,如图4-图6中,每个变形孔131的第一侧壁1311位于第二侧壁1312和对称平面之间,位于对称平面两侧的变形孔131相对对称平面对称设置。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侧壁1311和第二侧壁1312的形状和尺寸均相同。由此,在柔性显示屏100的加工过程中,可以加热支撑板1,将加热后的支撑板1与显示屏本体3进行粘贴,根据热胀冷缩的原理,在对支撑板1加热后,变形孔131的横截面积会减小,第一侧壁1311和蝶儿侧壁具有朝向靠近彼此的方向移动的趋势,第一侧壁1311和第二侧壁1312甚至贴合,这样有利于更加减少胶层2的渗入。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在垂直于参考线的平面内,第一侧壁1311的投影和第二侧壁1312的投影的形状相同且尺寸相同,第一侧壁1311的投影的形状为折线状或弧线状。例如,如图4-图6所示,第一侧壁1311的投影的形状为“V”形,或圆弧形。由此,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制造。
在一些具体示例中,在垂直于参考线的平面内,第一侧壁1311的投影和第二侧壁1312的投影的形状相同且尺寸相同,第一侧壁1311和第二侧壁1312的投影的形状均为V形,具体而言,参照图7所示,在加工变形孔131时,基板为平板状,可以利用一激光设置在基板的一侧且激光以与基板倾斜(例如与基板之间的角度的取值范围为30-75°)的方向切割基板以获得第一侧壁1311的部分和第二侧壁1312的部分,之后转动基板,同样利用激光以与基板倾斜的方向切割基板以获得第一侧壁1311的其余部分和第二侧壁1312的其余部分,接着再通过激光与基板垂直的方向加工出变形孔131的其余侧壁。
当加工多个变形孔131时,可以利用一激光设置在基板的一侧且激光以与基板倾斜(例如与基板之间的角度为30-75°之间)的方向切割基板以加工第一个变形孔131的第一侧壁1311的部分和第二侧壁1312的部分,然后,接着向右平行移动激光并以相同的切割方式切割基板以获得第二个变形孔131的第一侧壁1311的部分和第二侧壁1312的部分,以此类推;之后转动基板,同样利用激光以与基板倾斜的方向切割基板以获得第一侧壁1311的其余部分和第二侧壁1312的其余部分,这样加工工艺简单。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变形孔131的两个开口的面积不同,位于弯曲部13的拉应力面的开口的面积小于位于弯曲部的压应力面的开口面积,其中,可以理解的是,变形孔131的开口面积是支撑板1展开成平板状时的面积。弯曲部13弯曲时,位于弯曲部13的压应力面的开口会变形且面积会减小,通过将位于弯曲部的压力面的开口设置地较大,可以避免因为弯曲部13的弯曲而导致的位于压应力面的开口的相对侧壁接触,避免变形孔131的受损。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变形孔131的内周壁与支撑板1的表面之间通过圆角过渡。由此,通过设置圆角,有利于避免由于弯折导致边缘部分发生突起而戳破显示屏本体3的现象发生。
可选地,支撑板1的材质为不锈钢、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碳纤维增强塑料(CFRP)或铝。由此,不但可以保证良好的弯折性能,而且强度高,有利于提高对显示屏本体3的支撑效果。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柔性显示屏100的制作方法,包括:
分别加工出所述显示屏本体3和支撑板1;
对支撑板1进行加热处理;
控制显示屏本体3处于平面位置,且在显示屏本体3的非显示面设置胶层2;
将加热后的支撑板1与设有胶层2的显示屏本体3粘贴相连。
由此,在柔性显示屏100的加工过程中,可以加热支撑板1,将加热后的支撑板1与显示屏本体3进行粘贴,根据热胀冷缩的原理,在对支撑板1加热后,变形孔131的横截面积会减小,这样有利于更加减少胶层的渗入。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柔性显示屏100的制作方法,通过在变形孔131中设置阻挡部13111,阻挡部13111可以至少在一定程度上阻挡胶层2从显示屏本体3到支撑板1的方向上流动,从而在粘贴显示屏本体3和支撑板1时,阻挡部13111可以至少在一定程度上阻挡胶层进入到变形孔131内以及阻挡胶层在变形孔131内的进一步流动,这样可以至少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显示屏本体3与支撑板1之间的胶层2的厚度不均匀的问题,有利于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显示屏本体3的平整性问题,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显示效果;而且在粘贴之前,通过加热支撑板1更加有利于减少胶层的渗入。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包括上述的柔性显示屏100。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通过设置上述的柔性显示屏100,在平面位置时,电子设备的平整性好,外观美观。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通过在变形孔131中设置阻挡部13111,阻挡部13111可以至少在一定程度上阻挡胶层2从显示屏本体3到支撑板1的方向上流动,从而在粘贴显示屏本体3和支撑板1时,阻挡部13111可以至少在一定程度上阻挡胶层进入到变形孔131内以及阻挡胶层在变形孔131内的进一步流动,这样可以至少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显示屏本体3与支撑板1之间的胶层层的厚度不均匀的问题,有利于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显示屏本体3的平整性问题,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显示效果。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发明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一种柔性显示屏,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屏本体,所述显示屏本体具有平面位置和可弯曲位置;
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设在所述显示屏本体的非显示面,所述支撑板包括弯曲部,所述弯曲部具有多个间隔开的变形孔,所述变形孔在所述支撑板的厚度方向上贯穿所述支撑板;
对应所述显示屏本体的平面位置,所述支撑板为平板以支撑所述显示屏本体;对应所述显示屏本体的可弯曲位置,所述支撑板的弯曲部可弯曲以与弯曲的所述显示屏本体相适配,所述变形孔的内周壁具有阻挡部,所述变形孔的内周壁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阻挡部形成在所述第一侧壁上,所述第一侧壁的部分朝向靠近所述变形孔的中心线的方向凸出以限定出所述阻挡部,所述第二侧壁形成有凹入部,所述凹入部的形状和尺寸与所述阻挡部的形状和尺寸相适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本体包括顺次相连的第一平直段、弯折段和第二平直段,在所述可弯曲位置、所述第一平直段和所述第二平直段层叠设置且所述弯折段呈弯折状;
所述支撑板还包括第一平面段和第二平面段,所述第一平面段和第二平面段分别与所述弯曲部的两端相连,其中,所述第一平面段与所述第一平直段正对、所述弯曲部与所述弯折段正对,所述第二平面段与所述第二平直段正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显示屏,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平面位置,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在从所述第一平面段到所述第二平面段的方向上相对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柔性显示屏,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第一平面段和所述第二平面段的对称线称为参考线,所述参考线的两侧分别具有多个所述变形孔,每个所述变形孔的第一侧壁位于所述变形孔的第二侧壁和所述参考线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的形状和尺寸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柔性显示屏,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所述参考线的平面内,所述第一侧壁的投影的形状为折线状或弧线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孔的内周壁与所述支撑板的表面之间通过圆角过渡;和/或
所述变形孔的两个开口的面积不同,位于所述弯曲部的拉应力面的开口的面积小于位于所述弯曲部的压应力面的开口面积。
8.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柔性显示屏,所述柔性显示屏为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柔性显示屏。
CN202010188731.9A 2020-03-17 2020-03-17 柔性显示屏和电子设备 Active CN1114140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88731.9A CN111414050B (zh) 2020-03-17 2020-03-17 柔性显示屏和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88731.9A CN111414050B (zh) 2020-03-17 2020-03-17 柔性显示屏和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14050A CN111414050A (zh) 2020-07-14
CN111414050B true CN111414050B (zh) 2022-02-08

Family

ID=714913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88731.9A Active CN111414050B (zh) 2020-03-17 2020-03-17 柔性显示屏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1405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220060605A (ko) * 2020-11-04 2022-05-1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CN114464085B (zh) * 2021-08-05 2022-12-09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支撑板、显示屏和电子设备
CN114536810A (zh) * 2022-03-03 2022-05-27 宁波江丰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碳纤维支撑板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8596323U (zh) * 2018-08-09 2019-03-12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可折叠设备
CN110062077A (zh) * 2019-02-01 2019-07-26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可折叠式终端设备用支撑片及可折叠式终端设备
CN110796955A (zh) * 2019-11-13 2020-02-1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屏和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983424B2 (en) * 2015-06-08 2018-05-29 Lg Display Co., Ltd. Foldable display device
US10694625B2 (en) * 2017-10-31 2020-06-23 Lg Display Co., Ltd. Rollable display
CN108831296B (zh) * 2018-05-21 2019-12-31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装置
CN109630842A (zh) * 2019-01-30 2019-04-16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屏的支撑结构
CN110767098A (zh) * 2019-11-28 2020-02-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可折叠支撑件及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8596323U (zh) * 2018-08-09 2019-03-12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可折叠设备
CN110062077A (zh) * 2019-02-01 2019-07-26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可折叠式终端设备用支撑片及可折叠式终端设备
CN110796955A (zh) * 2019-11-13 2020-02-1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屏和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14050A (zh) 2020-07-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14050B (zh) 柔性显示屏和电子设备
WO2021134930A1 (zh) 可折叠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治具
EP2853807A2 (en) Light guide panel, back light assembly and display apparatus each having the light guide panel
CN113611214A (zh) 支撑结构、柔性显示装置和贴合方法
CA2407932A1 (en) Honeycomb structure
WO2008117601A1 (ja) シンチレータパネルとその製造方法
WO2020237971A1 (zh) 支撑片及具有支撑片的柔性显示装置
CN113450657A (zh) 曲面显示装置制备方法及曲面显示装置制备装置
CN109036159B (zh) 可弯折的背板结构及oled显示组件
WO2021223162A1 (zh) 用于显示模组的支撑件、支撑组件、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JP2008247015A (ja) ハニカム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JP4330972B2 (ja) ハニカムパネ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07156319A (ja) 曲面ハニカムパネル
WO2020162590A1 (ja) 中空構造体及びラゲッジボード
CN115631700A (zh) 一种显示面板
JP3107477B2 (ja) ハニカムパネル
TWI422923B (zh) 用於背光模組之複合式背板
JPH067866A (ja) ハニカムパネル
JP2004003254A (ja) 縁材およびその取り付け施工方法
TW200827161A (en) Sheet adhering apparatus
JP2990369B2 (ja) ハニカム材
KR100519943B1 (ko) 하니컴 코아, 하니컴 코아용 금형 및 하니콤 코아 제조방법
JP2546963B2 (ja) ろう付けハニカムパネル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用スペーサ
TWI692595B (zh) 板件結合結構以及板件結合方法
KR20230168710A (ko) 플렉서블 디스플레이 패널 지지용 백플레이트, 이를 구비하는 폴더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